一、2002年《化工学报》作者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徐浩[1](2021)在《基于LSTM模型的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预测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人们生活不可忽略的因素。我国的长三角地区随着工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和城市人口的高度聚集,对区域的大气环境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对长三角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进行预测和分析给人们出行生活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环保政策时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意见。空气质量指数(AQI)是依据空气质量标准及其各项污染因素对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综合反映了SO2,O3,PM2.5,PM10,NO2,CO这6种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这些污染物与工厂生产的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的尾气排放都息息相关。本文以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作为研究目标区域,使用Python爬虫获取该区域城市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空气质量指数的日监测数据,对其建立模型进行预测。传统的回归预测模型的效率和精度往往不尽如人意,然而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利用时间序列数据的中长时间依赖信息的特点,对此类数据进行相关的预测分析。但是,RNN(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存在着参数信息过载和梯度消失问题。因此本文采用LSTM(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这是在RNN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门限系统,来解决RNN模型中出现的问题。LSTM模型中的参数需要确定,本文引入了MFO(飞蛾扑火优化算法)在参数空间中进行寻优。MFO算法是模拟飞蛾螺旋飞行的导航机制中提出一种群体智能优化算法。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分析出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的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因素,以及具有相似污染情况的城市群。经过与SVM的回归预测和BP神经网络预测相比,以RMSE和MAE作为模型评价指标,LSTM模型预测的结果有较大提升。再结合GRA(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各城市的首要空气污染因素以及K-means聚类分析找出空气污染情形相似的城市,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政府的相关部门指定环保政策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王文亮[2](2020)在《基于聚类分析的声波信号异常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管道运输做为五大运输方式之一,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是天然气、石油等能源的主要运输方式。由于管道输送具有连续性特点,若管道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泄漏,管内介质将不断流失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后果难以估量。因此管道泄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与必要性。目前管道泄漏检测主要研究方向为建模诊断信号异常检测。该类方法通过对声波信号样本提取特征离线训练模型,实现特征与故障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判断管道是否发生泄漏。但是该方法模型的建立通常受到选取训练样本的影响,因此模型的检测灵敏度以及精度都与训练时选取的样本相关。此外建模诊断方法均以整体一帧声波信号为检测对象进行检测,虽然可通过模型检测判断一帧声波信号是否异常,但无法获取声波信号中异常区间信号的位置、幅值、数量等信息用于区分泄漏信号与干扰信号,因此可能会发生漏报和误报。对此本文转变声波信号整体检测的思路,对一帧声波信号进行区间划分特征提取,采用聚类无模型方法对特征分析,提取异常特征所属区间,实现声波信号异常检测。对此本文首先对聚类概念、相似性度量、聚类方法进行了介绍。接着以仿真声波信号为研究对象进行区间划分特征提取,并选择与特征分布形状相适应的层次聚类方法以及单连接的类间相似度进行聚类分析。对提取的特征的单连接距离进行分析,通过设置单连接距离阈值用于得到具体的聚类,将聚类结果中的正常类剔除,提取剩余异常类的区间子信号作为异常区间子信号。并研究了基于统计的单连接距离阈值确定方法,分析了该阈值确定方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单距离阈值确定方法,与统计方法相比自适应方法确定的距离阈值可根据当前待检测声波信号提取的特征自适应调整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与灵活性。采用现场模拟泄漏采集的声波信号数据以及实验室环境下阀门内漏监测实验平台采集的数据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基于聚类分析的声波信号异常检测方法可检测提取出一帧声波信号中存在的异常区间子信号,同时可获取异常子信号数量、幅值以及具体位置信息,相比于建模诊断对整体一帧信号进行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可更进一步挖掘异常点的信息,这类信息可为后续泄漏点定位、减少漏报误报等研究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除此之外,基于聚类的异常信号检测方法还具有无需建模的优点,因此不存在受样本信号特性影响的缺点。
梅娇[3](2020)在《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管理学知识交流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26年有关跨学科研究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到如今跨学科研究已有90多年的发展历史。管理学作为一门探索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所包含的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向来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密不可分。管理学门类下各一级学科的发展也都离不开跨学科研究,通过跨学科研究视角来分析管理学门类下各一级学科研究现状十分有必要。国内跨学科研究多是对某个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进行分析,少见对多个学科进行分析、对比,而对学科大类进行分析对比可以使研究者更清楚地了解学科发展状态,弥补不足。因此,本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介绍跨学科理论,将跨学科理论引入到管理学中,深入探讨跨学科研究对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运用引文分析法与共词分析法对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进行分析;最后,对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现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就知识流动广度来说,图情学科的知识流入广度大于管理学科的知识流入广度,图情学科的知识流出广度与管理学科的知识流出广度相等;就知识流动强度来说,管理学科的知识流入强度与知识流出强度都要大于图情学科的知识流入强度与知识流出强度;就知识流动速度来说,管理学科的知识流入速度与知识流出速度都要大于图情学科的知识流入速度与知识流出速度;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的跨学科知识交流面都非常广泛;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的主要知识交流学科集中且稳定;管理学科的亲缘学科同时也是图情学科的亲缘学科;管理学科与图情学科趋向成熟,学科独立性增强。
马繁荣[4](2019)在《双组分层撞击流反应器流场能量研究及混合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撞击流反应器的流场特性研究是湍流基础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内部流场区域流动特征及混合特性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撞击流的进一步认识并对其工程应用至关重要。论文针对传统单层撞击流反应器仅能实现物料单次撞击的问题,设计建造了双组分层撞击流反应器测试平台,采用二维高速粒子图像测速(TR-PIV)技术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对双组分层撞击流反应器内喷嘴射流工况相同的对称撞击到喷嘴射流工况不同的不对称撞击情况下的流场能量分布及混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不同工况参数对流场能量及混合时间的影响,同时对比结合得出流场能量与混合速率之间的联系。全文主要工作如下:实验采用TR-PIV和PLIF技术测量了反应器内的流速场和浓度场,从而得到了反应器内的瞬时速度场、时均速度场、能量场及混合特征,利用POD分析方法对二维瞬态速度场时间序列进行了分解重构,提取出流场含能大尺度结构,得出了流场主要能量集中在一阶模态,从而以第一阶模态能量为衡量标准对对称及不对称流场的能量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对称撞击下,固定上下层喷嘴操作参数同时等量变化,考察单一变量Re、喷嘴直径或喷嘴间距对流场能量分布的影响,得出流场一阶模态能量随Re的增大而增大,而随喷嘴直径和喷嘴间距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混合行为与其一致。在初步认识流场能量的基础上,通过变化喷嘴直径,控制雷诺数及喷嘴间距来改变两层流体轴向及径向撞击驻点位置的变化,以此进一步考察流场(不对称)驻点(上下层轴向撞击驻点、径向撞击驻点)的偏移对整体流场能量及混合影响。结果表明:不对称流场能量总是大于对称流场,而均匀混合速率却低于对称流场。对于能量,同喷嘴直径时,上下及左右不同射流雷诺数下,不对称流场能量恒大于对称流场,喷嘴直径d=10mm为最佳工况,驻点同侧的流场能量小于驻点交叉;不同间距下,流场能量随喷嘴射流雷诺数增大而增大,而随喷嘴间距增大而减小;不同喷嘴直径时,流场能量随径比K增大而增大。对于混合,在同直径左右不同射流雷诺数下,下层示踪剂(驻点)偏左(充分发展)能够促进流场混合;不同直径时,流场驻点交叉混合时间高于驻点同侧且同种撞击方式下K1混合快于K2。因此射流的这种不对称有利于提高流场能量,示踪剂的初期发展有利于流场混合。
江苇[5](2018)在《基于数学规划法的工业园区水系统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增长的载体在为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担,在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与环保法规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工业园区的水系统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缓解工业园区的用水压力。目前的水系统优化只考虑了新鲜水,再生水和废水排污,而忽略了如除盐水,除氧水,循环冷却水,各等级蒸汽以及蒸汽冷凝水等其他类型的水。因此现在的水系统优化的数学模型不能直接应用在实际的炼油厂水系统优化中。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将理论和应用结合起来,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包含多种用水类型的通用用水过程模型和一种炼油厂水系统优化的通用超结构。另外,在水的循环回用中引入了替换类型水的替代率的概念,从而避免了极限水质数据的不准确提取。本文提出了两个具有不同目标函数(最小水资源流率(情景1)和最小部分年度费用(情景2))的数学模型,并将所提出的模型应用于中国的一家大型炼油厂的水系统优化。结果表明,情景1可以获得最小的水资源流率,节水率达到21.6%。情景2中,由于5种节水策略的效益不能抵消新增管线的投资费用,因而它们的实际替代率为0。这就导致了一个更加简单和经济的水系统,它水资源流率比情景1略高。传统的工业水系统只包括用水过程和水处理过程。实际的用水过程可能使用新鲜水,除盐水,蒸汽冷凝水,蒸汽,循环冷却水等典型的水公用工程。现有的工业水系统优化模型中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为了克服这一局限,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公用工程的工业水系统的超结构,它由水公用工程,用水系统和水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中国的某煤化工企业的水系进行了优化来说明该模型。结果表明,水系统的年度总费用从1.825×108元/年(初始设计)减少到1.494×108元/年(优化设计),水资源流率也从1369.855 t/h降至1030.498t/h,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基于单厂的工业水系统优化的研究内容,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工业园区水系统优化的通用超结构,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包括了每个单厂的公用工程系统,用水系统和水处理系统,并考虑了这些单元在单厂内和厂际之间的集成。通过对某个工业园区水系统进行优化来说明该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在整个化工园区的范围内进行水系统集成,以最小年度总费用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达到最优解时,工业园区中所有使用的除盐水均来自厂2的除盐水站,从而实现了工业园区除盐水站的共享,达到了厂际的水集成和装置集成。
任珂[6](2017)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制度分析 ——基于N学院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既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主题之一,也是高等教育办学领域的焦点问题。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在教学与科研关系上表现出不同的关系模式。本论文以新建本科院校N学院为案例,采用调查研究和制度分析方法研究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揭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特殊性,并从制度分析角度对这种特殊性进行解释。对N学院的调查研究发现:(1)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重科研、轻教学”现象,表现为科研论文数量急剧攀升,科研项目数量不断增加,科研成果获奖数量稳定增长;而教学研究论文数量增长缓慢,教研项目数量总体上微弱递增,教学成果奖则显着递减。(2)学校升本之后,虽然教师们对学校定位以及教学与科研的认识有了一定改变,但学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较低,教师的科研内在动力不足。尽管教师们普遍认为教学与科研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但实践中却存在着大量的二者分离现象——科研并没有促进教学、教学也没有促进科研的开展。(3)学校、院系政策及学科性质差异是影响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最重要因素。“全民科研”的制度激励导致“科研至上”,不断挤压着教学的生存空间,逐渐使教学边缘化。(4)N学院“重科研、轻教学”的制度导向,却导致教师中普遍存在“既轻科研,也轻教学”的思想和行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表现出严重的异化现象。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异化是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以科研奖励制度为代表的潜在的学术资本与以职称评审制度等为代表的文化资本共同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完成了学术资本的原始积累,并且二者有相互强化的功效。“科研至上”的制度理念以及实际带来的学术资本收益远远高于教学。教学制度则没有从最大程度上转换为真正的个人利益,使教学处于“观念上重要,实际上边缘”的境地,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结果被偏置一隅。政府主导的各项评估制度、市场导向的大学排名制度以及关于规范教学和科研行为的禁令性制度,对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强制执行与价值规范作用,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控制权威。内在制度的学术资本化以及外在强激励的学术锦标赛共同塑造了新建本科院校的制度依赖,目的是为了获取学校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并实现资本最大化。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异化的根源,在于“项目制”的国家治理方式在高等教育治理领域的蔓延。“项目制”是一种对“服从规则”的正面鼓励,遵循事本主义的行为逻辑,新建本科院校希望借助“项目”实现学术资本增殖,获取利益最大化,以获得体制性的身份认同,从而对项目制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与行为实践。在实施过程中,项目制对科层制的依附则实现了对新建本科院校学术权力的合力控制。新建本科院校在项目制“暗箱操作”的情况下,往往会采取一些反控制行为。其原因在于项目制与新建本科院校的地方性知识背景产生了巨大冲突,强化了新建本科院校官僚科层的组织氛围,扭曲了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学术性价值取向,也割裂了教学与科研的整体性。解决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异化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一是要把新建本科院校当作育人机构来对待;二是要设计出教学与科研同等回报的成本——收益制度;三是要建构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学术制度,将教学学术纳入教师评价与激励制度中,建立教师的教学学术培养制度,并积极搭建教学学术的支持机构。此外,新建本科院校一方面需要在科教融合理念引导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革新,以实现教学与科研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进行教师管理制度的创新。实现制度创新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把新建本科院校处于边缘地位的教学提升到与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学习共同体”(或“科教共同体”),以削弱项目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蒋菲[7](2014)在《新世纪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图谱研究》文中提出学科的发展需要自身阶段性总结、梳理与反思。作为一项基础性研究,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本文简称“本学科”)的研究者们为此做了大量而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也许是受本学科传统研究方法的羁绊,现有研究成果基本依赖专家自身对学科了解,从海量的文献中主观地进行回顾与分析。诚然,在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这种研究范式是普遍而且重要的,但容易落入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陷阱,难以从复杂海量的信息中挖掘学科发展中的科学元素,精准及时地发现学科的制高点与学科发展的动态规律。知识图谱作为一种知识管理工具,可以有效地克服这种不足。知识图谱是反映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特殊图形图表,它将海量的文献信息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处理、知识计量和图形绘制,用可视化的图像直观地展示出来。本文将采用知识图谱这种已被科学界公认的方法,以2000-2012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核心期刊中文图书分类号为G42*检索属于“课程与教学论”的文章,以及《课程·教材·教法》期刊中的文章,共遴选出9841篇文献作为分析的数据源,经知识图谱方法处理,展现新世纪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为了弥补知识图谱方法可能的缺陷,本文结合传统的文献研究法,依据作者已有的知识积累与经验,从9841篇文献中提炼的核心文献进行了选择性阅读、批判性分析和总结性提炼。最后确定了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学科范式、合作网络等四个层面和维度,对新世纪以来中国课程与教学论进行了全景扫描与展示。依照上述方法与思路,本文对本学科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体检,或许是研究方法的改变与创新,本文获得了一些意外的惊喜与发现:本学科热点研究领域稳中有变,日益扩大,研究对象更趋具体且面向实践,同时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与政策相关性,学科核心概念在借鉴与继承的基础上逐步得到澄清、重构并有所创新。研究前沿力求国际新理论、新思想与本土实践的不断融合,学科研究视角逐步由局部走向整体,理论基础显现出了多元化与国际化,学科研究取向逐步走向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本学科研究范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作者稳中有变,学术梯队逐渐形成,但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稳定的学术流派,研究方法偏思辨,方法日趋多元。作者合作网络连通性较低,学者之间学术联系不紧密,个体分散化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科的发展,作者合着类型多样化,学科合作渠道不断拓宽,搭建合作平台受到重视。机构合作网络比较松散,少数同水平科研机构在整个合作网络中的中心效应非常显着,地域相近性是影响机构合作模式的一大重要影响因素。应该说明的是,知识图谱方法作为一种分析工具,难免自身存在局限性,如,由于作者“关键词”的标注随意,可能会影响文献的遴选和分析。其次,知识图谱并不能发现和解决学科研究中的所有问题,它的功能是客观反映学科实际状况,就象体检中的CT扫描、验血,不能为体检者开出“药方”,对症下药一样,知识图谱不能为研究者找到问题的原因,更不能为研究者和决策者找到治理对策,但这种分析诊断,对一个学科的发展是非常及时而且必不可少的。本文虽然通过文献的深度阅读与分析,企图弥补这些缺陷,并做了艰苦的努力,但研究结论或许仍然见仁见智,相信这些缺陷不影响本文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研究结论的参考价值。
陈智睿[8](2014)在《基于案例推理的工业生产过程优化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过程优化可使企业在原有设备条件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获得显着的经济效益,研究工业生产过程优化的方法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用价值。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案例推理技术的工业生产过程优化方法。完成了对案例库的构造、扩充和推理决策准确性、快速性的改进,实现了案例推理在线解决过程优化问题的方法。论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分析了案例推理的原理,针对案例推理技术进行过程优化时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运用遗传算法对案例库进行约减,同时优化设定案例特征属性的权值,提高案例推理的速度和决策精度;运用蚁群聚类算法建立案例库两级索引,减少案例检索时遍历案例的数量,提高检索速度。改进后的案例推理技术能更精确迅速地进行过程优化决策。然后,提出一种应用过程优化模型构造源案例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本文提出的输入变量取值策略,对每一组输入取僮由基于分离比较策略的粒子群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结合经验构造的过程优化源案例,进而通过案例学习策略构建案例库。以此方法构造源案例,丰富了推理决策的案例库,保证了案例推理的求解质量和决策精度。最后,提出一种基于案例推理的工业生产过程优化方法的框架,该框架包含了采用案例推理技术进行一般工业生产过程优化决策的基本流程和各个步骤。在前两步离线准备完成的基础上,设计了在线应用阶段各个环节的实现方法。将该方法应用到球团配料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崔阳[9](2013)在《大规模测量平差分布式计算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现代测量数据处理方式的变革,大规模测量平差的分布式处理为当前规模化的测量数据处理提供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处理方式,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与实践,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分析了以大型GNSS网络数据为主的大规模测量数据处理的研究背景和现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挑战,提出了大规模测量平差分布式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2.研究了适合多核多机分布式计算环境下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和测量平差计算模型。本文采用多核计算和Web服务技术作为分布式计算环境下的测量平差分布并行计算主要技术途径,从经典法方程层面的最小二乘参数平差计算模型入手,分析了组合解与序贯解的等价性,并讨论了参数固定与参数可变情况下的分块最小二乘平差的组合解法和序贯解法,得出组合解更适合分布式环境下的并行平差计算的结论,并详细阐述了利用求解系数矩阵广义逆进行观测方程层面平差模型直接解算的原理,为平差模型的并行分解奠定基础。3.提出了测量平差模型分块并行计算的理论方法。通过分析测量平差计算涉及的密集计算任务,利用分块理论建立了测量平差计算涉及的各种矩阵运算的分块并行算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测量平差计算涉及的法方程层面和观测方程层面平差模型的分块并行处理算法,其中法方程层面重点实现了高斯消去法、Cholesky分解法、Jacobi迭代法和共轭梯度迭代法的分块并行算法,观测方程层面利用索引交换序列实现了系数矩阵奇异值分块并行分解,在多核多机的分布式环境下验证了分块并行算法的高效性。4.将测量平差分块并行计算理论应用到大型GNSS网数据处理中。首先从时间复杂度角度分析了采用非差与双差网解处理GNSS数据的差异,利用分布式计算技术实现了非差PPP的分布式处理和基于子网划分法的双差网解的分布式处理。详细推导了基于“不动点理论”的Ambizap算法的网解新方法,通过PPP的分布式处理和独立基线双差固定解的分布式处理,再利用双差固定解约束PPP解进行整网分布并行平差,既保证了大型GNSS网数据解算精度,又突破了计算规模的限制,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扩展性,为大型GNSS网数据处理提供一种高效、经济的处理方法。5.以测量平差分块并行计算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编制了以GNSS数据处理为主的大规模测量平差分布式计算软件原型,对基线解算或网平差的SINXE文件进行分布并行融合,采用坐标模式进行网平差的并行计算,验证了测量平差分布并行计算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与高效性。
吴加胜[10](2012)在《冷却塔逆用理论与水—水热泵制热运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调用冷却塔普遍用作散热冷却设备,但是,将其逆用吸热作为热泵制热的低温热源,有着独特的优势与应用前景。冷却塔逆用(RUCT)吸热工况下,塔内空气与水进行着复杂的热质交换过程,如何正确认识空气与水之间的热质交换过程是优化运行与优化设计的基础。迄今为止,针对该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鉴于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冷却塔逆用时空气与水的热质交换过程以及热质耦合机理与特性。进行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对既有的逆流冷却塔逆用热质交换模型进行了改进,摒弃了低温工况下刘易斯数为1的假设而带来的计算偏差,分别将温差与含湿量差作为空气与水的传热与传质驱动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逆流冷却塔逆用的数学模型,为方便求解,进一步将模型最终以显式差分格式表达,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准确性较高。其次,本文对横流冷却塔逆用性能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对采用PVC薄膜式填料的横流冷却塔逆用进行了传热传质性能实验,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了传热传质主要性能参数:吸热效率、显热比、传热系数、传质系数以及刘易斯数与塔进口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进水温度、淋水密度以及液气比的函数关系式,并针对传热与传质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理论研究与工程运用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横流冷却塔逆用热质交换二维无量纲数学模型,考虑了冷凝而引起水质量流量变化,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得到的传热系数与传质系数,通过离散数值求解的方法,得到了水与空气各参数在塔内的二维分布规律,并采用实验数据验证数学模型,出水温度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关系数为0.9904,判定系数0.9809,均方差误差为0.22oC,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且分析得到刘易斯数在0.71.6范围内变化。在此基础上,应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对室外空气参数及可调节参数对横流冷却塔逆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另外,考虑到塔内湿空气与水热质交换过程各个参数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本文针对横流冷却塔逆用进一步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本网络模型采用6个输入、13个隐含层节点与8个输出的结构。针对出口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出水温度、吸热量、显热比、吸热效率、冷凝水比例、刘易斯数共8个主要性能参数进行预测分析。并进一步将建立好的网络模型用于不同进水温度对塔出水温度以及吸热量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即该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网络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横流冷却塔逆用传热传质性能。最后,本文将横流冷却塔逆用模型与水-水热泵、循环水泵模型耦合,建立系统制热运行的优化模型,确立了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与控制变量。以塔风量、水量、蒸发器进出口水温、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过冷度、吸气过热度为待优化变量,运用量子遗传算法对该多变量非线性模型进行优化计算。通过对优化模型的仿真计算,与实测工况进行了比较,系统最大综合能效比EERs得到提高。本文进一步以实验系统为例,保证系统供热量不变的前提下,针对室外空气温度513oC,相对湿度60-90%工况下对系统运行展开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为保证系统最大综合能效比运行,横流冷却塔逆用的液气比范围为0.440.48。
二、2002年《化工学报》作者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化工学报》作者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STM模型的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预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空气质量指数介绍 |
2.1.2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介绍 |
2.1.3 空气质量指数的预测方法 |
2.1.4 预测流程与评价指标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2.3 相关文献评述 |
第3章 空气质量指数预测研究 |
3.1 预测流程 |
3.2 SVM预测 |
3.3 BP神经网络预测 |
3.4 MFO-LSTM神经网络预测 |
第4章 空气质量指数结构分析 |
4.1 灰色关联分析 |
4.2 K-means聚类分析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聚类分析的声波信号异常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综述 |
1.2.1 直接检测法 |
1.2.2 间接检测法 |
1.3 信号异常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类方法概述 |
2.1 聚类概述 |
2.2 聚类定义 |
2.3 聚类过程 |
2.4 相似性度量方法 |
2.5 常用聚类方法分类 |
2.5.1 基于划分的聚类 |
2.5.2 基于层次的聚类 |
2.5.3 基于密度的聚类 |
2.5.4 基于网格的聚类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层次聚类的信号异常检测方法 |
3.1 声波信号仿真及预处理 |
3.2 特征提取选择及聚类方法选取 |
3.2.1 特征提取及选择 |
3.2.2 聚类方法选取 |
3.3 基于层次聚类的信号异常检测方法 |
3.3.1 基于单连接距离阈值的层次聚类信号异常检测方法 |
3.3.2 基于统计分析的单连接距离阈值确定方法 |
3.3.3 阈值测试 |
3.4 单连接距离阈值自适应调整的层次聚类信号异常检测方法 |
3.4.1 自适应单连接阈值确定方法 |
3.4.2 自适应阈值方法有效性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类分析信号异常检测方法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4.1 实验数据与环境介绍 |
4.1.1 实验数据介绍 |
4.1.2 实验软件环境介绍 |
4.2 基于聚类分析的信号异常检测方法有效性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3)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管理学知识交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有关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 |
1.1.2 国外有关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 |
1.1.3 国内外有关跨学科研究方法的研究述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跨学科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1 跨学科研究的概念 |
2.1.2 跨学科研究发展历程 |
2.1.3 跨学科研究的测度指标 |
2.2 引文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
2.3 共词分析法的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管理学科研究现状分析 |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3.3 数据分析 |
3.3.1 基于引文文献的管理学科知识输入能力分析 |
3.3.2 基于引文文献的管理学科跨学科知识输入态势分析 |
3.3.3 基于引文文献的管理学科知识输入的跨学科分布 |
3.3.4 基于施引文献的管理学科知识输出能力分析 |
3.3.5 基于施引文献的管理学科跨学科知识输出趋势分析 |
3.3.6 基于施引文献的管理学科知识输出的跨学科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图情学科研究现状分析 |
4.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4.3 数据分析 |
4.3.1 基于引文文献的图情学科知识输入能力分析 |
4.3.2 基于引文文献的图情学科跨学科知识输入态势分析 |
4.3.3 基于引文文献的图情学科知识输入的跨学科分布 |
4.3.4 基于施引文献的图情学科知识输出能力分析 |
4.3.5 基于施引文献的图情学科跨学科知识输出趋势分析 |
4.3.6 基于施引文献的图情学科知识输出的跨学科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管理学科、图情学科的高频关键词、网络图谱分析 |
5.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5.2 数据采集与数据预处理 |
5.3 数据分析 |
5.3.1 高频共现关键词分析 |
5.3.2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已发表论文 |
获奖情况 |
(4)双组分层撞击流反应器流场能量研究及混合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工作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综述 |
2.1 撞击流基本概念及原理 |
2.2 撞击流分类 |
2.2.1 撞击方式分类 |
2.2.2 反应器结构分类 |
2.3 撞击流反应器研究进展 |
2.3.1 撞击流反应器流场特性研究 |
2.3.2 撞击流反应器混合特性研究 |
2.3.3 撞击流反应器流场中本征正交分解的研究 |
第三章 理论依据 |
3.1 本征正交分解理论 |
3.1.1 POD基本原理 |
3.1.2 快照版POD理论方法 |
3.2 混合原理 |
3.2.1 混合的基本概述 |
3.2.2 混合效果的测量和表征 |
第四章 实验测试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4.1 实验平台及反应器设计 |
4.1.1 实验平台的建立 |
4.1.2 双组撞击流反应器的设计 |
4.2 TR-PIV测量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4.2.1 TR-PIV测量系统组成 |
4.2.2 TR-PIV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 |
4.3 PLIF面激光诱导荧光测量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4.3.1 PLIF测量系统组成 |
4.3.2 PLIF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双组分层撞击流反应器流场特性分析 |
5.1.1 流场信号测量 |
5.1.1.1 TR-PIV测量方法 |
5.1.1.2 瞬时流场分析 |
5.1.2 对称流场POD分析 |
5.1.2.1 实验方法 |
5.1.2.2 不同雷诺准数对流场能量影响 |
5.1.2.3 不同喷嘴直径对流场能量影响 |
5.1.2.4 不同喷嘴间距对流场能量影响 |
5.1.3 不对称流场POD分析 |
5.1.3.1 实验方法 |
5.1.3.2 不同径向射流对流场能量影响 |
5.1.3.3 不同轴向射流对流场能量影响 |
5.1.3.4 不同喷嘴直径对流场能量影响 |
5.1.3.5 上下组喷嘴间距不同对流场能量影响 |
5.2 双组分层撞击流反应器流场混合特性分析 |
5.2.1 浓度信号测量 |
5.2.1.1 PLIF测量方法 |
5.2.1.2 瞬时浓度场分析 |
5.2.2 对称流场瞬时浓度分布 |
5.2.2.1 实验方法 |
5.2.2.2 不同雷诺准数对流场混合影响 |
5.2.2.3 不同喷嘴直径对流场混合影响 |
5.2.2.4 不同喷嘴间距对流场混合影响 |
5.2.3 不对称流场瞬时浓度分布 |
5.2.3.1 实验方法 |
5.2.3.2 不同轴向射流对流场混合影响 |
5.2.3.3 不同喷嘴直径对流场混合影响 |
5.2.3.4 上下组喷嘴间距不同对流场混合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主要结论 |
6.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论文 |
专利 |
个人所作项目 |
(5)基于数学规划法的工业园区水系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单厂水系统 |
1.1.1 夹点法/代数法 |
1.1.2 数学规划法 |
1.2 工业园区水系统 |
1.2.1 夹点法/代数法 |
1.2.2 数学规划法 |
1.3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通用炼油厂水系统建模与优化 |
2.1 问题描述 |
2.2 一种新型炼油厂水系统优化模型 |
2.2.1 约束条件 |
2.2.2 目标函数 |
2.2.3 优化模型 |
2.3 案例分析 |
2.3.1 情景1:新鲜水源用量最小化 |
2.3.2 情景2:部分年度化费用最小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成公用工程的工业水系统优化 |
3.1 问题描述 |
3.2 新型的工业水系统优化模型 |
3.2.1 约束条件 |
3.2.2 目标函数 |
3.2.3 优化模型 |
3.3 案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业园区水系统优化 |
4.1 问题描述 |
4.2 工业园区水系统优化模型 |
4.2.1 约束条件 |
4.2.2 目标函数 |
4.2.3 优化模型 |
4.3 案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表 |
附录B 符号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制度分析 ——基于N学院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应然关系 |
2.1 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分类系统中的定位 |
2.2 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应围绕应用性特点来开展 |
2.3 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应统一于教学学术 |
3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对N学院的调查研究 |
3.1 N学院的发展现状 |
3.2 N学院科研工作的主要成效 |
3.3 N学院教学工作的主要成效 |
3.4 对N学院教学和科研关系的调查分析 |
3.5 对N学院部分教师及管理者的访谈 |
3.6 对N学院进行调查及访谈的结论 |
4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内在制度分析 |
4.1 N学院教学与科研的内在制度及其构成 |
4.2 N学院教学与科研的正式制度(学术资本)与利益认同机制 |
4.3 N学院教学与科研的非正式制度(学术习性)与价值认同机制 |
4.4 新建本科院校的制度依赖——学术资本化的制度逻辑 |
5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外在制度分析 |
5.1 N学院教学与科研的外在制度及其构成 |
5.2 N学院的各项评估制度 |
5.3 大学排名制度对N学院的影响 |
5.4 高等教育场域中的制度依赖——学术锦标赛的制度逻辑 |
6 项目制下新建本科院校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 |
6.1 项目制:从国家治理方式延伸到高等教育治理领域 |
6.2 项目制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实践逻辑 |
6.3 项目制给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及科研带来的影响 |
7 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及制度变革 |
7.1 把新建本科院校当作育人组织来对待 |
7.2 新建本科院校的制度变革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附录Ⅱ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调查问卷 |
附录Ⅲ-1 访谈提纲(教师类) |
附录Ⅲ-2 访谈提纲(管理类) |
附录Ⅳ N学院科研奖励政策的核心条款 |
附录Ⅴ N学院权威学术期刊目录 |
附录Ⅵ N学院教学奖励相关文件 |
附录Ⅶ N学院绩效津贴实施方案中的工作量标准 |
附录Ⅷ H省省管高校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指标 |
附录Ⅸ H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 |
(7)新世纪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界定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界定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本文创新之处 |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知识图谱理论、方法及分析软件 |
第一节 知识图谱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适应性分析 |
一、知识图谱的特点和应用 |
二、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
三、知识图谱方法对本研究的适应性及其缺陷分析 |
第二节 知识图谱的基本方法 |
一、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
二、词频分析方法 |
三、共词分析方法 |
四、引文分析方法 |
五、共被引分析方法 |
六、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第三节 主要运用的工具软件 |
一、UCINET |
二、SPSS |
三、Citespace |
四、Netdraw |
五、ROST ContentMining |
第三章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热点的发展演化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2000-2003年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分析 |
三、2004-2007年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分析 |
四、2008-2012年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热点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2000-2012年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论 |
第四章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前沿的演化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2000-2003年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分析 |
三、2004-2007年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分析 |
四、2008-2012年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前沿的总体分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2000-2012年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范式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范式的阶段演变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2000-2003年学科范式的知识图谱分析 |
三、2004-2007年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 |
四、2008-2012年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范式的整体分析 |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选择 |
二、2000-2012年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论 |
第六章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合作网络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作者合作网络知识图谱分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作者合作网络的结构演变 |
三、作者合作网络的整体特征 |
四、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中国课程与教学论机构合作网络知识图谱分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机构合作网络的结构演变 |
三、机构合作网络的整体特征 |
四、研究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基于案例推理的工业生产过程优化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业生产过程优化的背景及意义 |
1.2 工业生产过程优化问题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案例推理方法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
1.3.1 案例推理方法的特点 |
1.3.2 案例推理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案例推理基础及其改进方法研究 |
2.1 案例推理的基本原理 |
2.2 案例推理的基本过程 |
2.2.1 案例表示 |
2.2.2 案例检索 |
2.2.3 案例重用及评价 |
2.2.4 案例库维护 |
2.3 基于遗传算法的案例库约简及案例属性权值同步优化策略 |
2.3.1 遗传算法 |
2.3.2 案例库约简及案例属性权值同步优化实现步骤 |
2.3.3 仿真研究 |
2.4 基于蚁群聚类算法的两级案例索引建立方法 |
2.4.1 蚁群聚类算法 |
2.4.2 基于蚁群聚类算法建立两级案例索引的步骤 |
2.4.3 仿真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过程优化模型的源案例构造 |
3.1 基于模型的过程优化方法的基本概念 |
3.2 基于过程优化模型求解构造源案例的流程 |
3.3 过程优化模型的建立 |
3.3.1 优化模型的结构 |
3.3.2 建立过程模型 |
3.4 过程优化模型输入变量的取值策略 |
3.5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优化模型的求解 |
3.5.1 优化求解算法概述 |
3.5.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3.5.3 基于分离比较策略解约束问题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
3.6 构建源案例库的案例学习策略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案例推理的过程在线优化方法及其在球团生产过程优化中的应用 |
4.1 基于案例推理的工业生产过程在线优化方法 |
4.1.1 基于案例库两级索引的k-NN案例检索方法 |
4.1.2 案例重用方法 |
4.1.3 基于过程优化模型的在线案例评价策略 |
4.1.4 工业生产过程案例库维护方法 |
4.1.5 基于案例推理的工业生产过程优化方法的系统结构 |
4.2 球团配料过程 |
4.2.1 球团配料过程介绍 |
4.2.2 球团矿化学成分指标 |
4.3 基于球团配料过程优化模型的源案例构造 |
4.3.1 球团配料优化模型的建立 |
4.3.2 确定配料优化模型输入变量的取值 |
4.3.3 采用分离比较策略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 |
4.4 基于案例推理的球团配料优化过程仿真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大规模测量平差分布式计算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现状概述 |
1.4 本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分布式计算与测量平差计算相关理论与算法 |
2.1 分布式计算技术概述 |
2.1.1 多核计算技术 |
2.1.2 Web 服务技术 |
2.2 法方程层面平差计算 |
2.2.1 最小二乘参数估计 |
2.2.2 分组平差与序贯平差 |
2.2.3 参数固定的分块最小二乘平差 |
2.2.4 参数可变的分块最小二乘平差 |
2.2.5 算例分析 |
2.3 观测方程层面平差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量平差模型的并行分解 |
3.1 基本概念 |
3.2 矩阵的分块并行运算 |
3.2.1 矩阵分块乘法 |
3.2.2 法矩阵的分块 Cholesky 分解 |
3.2.3 法矩阵的分块求逆 |
3.2.4 “箭形”矩阵分块求逆 |
3.2.5 算例分析 |
3.3 法方程层面测量平差计算模型的分布式处理 |
3.3.1 高斯消去法的分块并行 |
3.3.2 Cholesky 分解法的分块并行 |
3.3.3 Jacobi 迭代法的分块并行 |
3.3.4 共轭梯度法的分块并行 |
3.4 观测方程层面测量平差计算模型的分布式处理 |
3.4.1 基本思想 |
3.4.2 并行策略 |
3.4.3 索引交换序列 |
3.5 算例分析 |
3.5.1 算例 1 法方程叠加分布式并行实现 |
3.5.2 算例 2 参数可变的法方程多核并行计算 |
3.5.3 算例 3 参数固定的观测方程直接多核并行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量平差并行计算模型在大型 GNSS 网数据处理中应用 |
4.1 PPP 的分布式处理 |
4.2 双差网解的分布式处理 |
4.2.1 子网划分法 |
4.2.2 算例分析 |
4.3 Ambizap 算法的分布式处理 |
4.3.1 不动点定理 |
4.3.2 独立基线选择 |
4.3.3 基于双差固定解约束 PPP 解的整网平差 |
4.3.4 算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布式 GNSS 数据处理系统原型设计 |
5.1 系统体系设计 |
5.1.1 体系结构 |
5.1.2 软件开发与运行环境 |
5.1.3 系统核心类 |
5.2 软件功能与流程 |
5.2.1 数据文件的管理 |
5.2.2 基于 Bernese 的分布式计算 |
5.2.3 分布式网平差计算 |
5.3 系统应用示例 |
5.3.1 大型 GNSS 网数据处理 |
5.3.2 大型控制网平差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冷却塔逆用理论与水—水热泵制热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符号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目前空调常用冷热源系统存在的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水与空气直接接触热质交换研究 |
1.2.2 冷却塔逆用吸热研究 |
1.3 冷却塔逆用吸热技术特点及其存在问题 |
1.3.1 冷却塔逆用吸热技术原理 |
1.3.2 冷却塔逆用吸热技术特点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逆流RUCT内传热传质计算模型分析与研究 |
2.1 引言 |
2.2 既有的逆流 RUCT 理论研究模型 |
2.3 本文逆流 RUCT 内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
2.3.1 假设条件 |
2.3.2 物理模型的简化与计算区域的确定 |
2.3.3 参数确定 |
2.4 逆流 RUCT 数学模型求解 |
2.4.1 区域离散及网格划分 |
2.4.2 离散方程组的建立 |
2.4.3 数值求解的计算流程 |
2.5 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 |
2.6 逆流 RUCT 内部参数分布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横流RUCT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研究目的 |
3.3 实验系统设计 |
3.3.1 实验装置简介 |
3.4 测试情况 |
3.4.1 测试仪器选用 |
3.4.2 测试范围 |
3.4.3 能量平衡分析 |
3.4.4 实验误差分析 |
3.5 横流 RUCT 传热传质性能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
3.5.1 横流 RUCT 性能影响的回归分析 |
3.6 实验结果分析 |
3.6.1 传热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3.6.2 传质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3.6.3 刘易斯数影响因素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横流RUCT内传热传质计算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
4.1 引言 |
4.2 横流 RUCT 传热传质数学模型 |
4.2.1 假设条件 |
4.2.2 物理模型的简化与计算区域的确定 |
4.2.3 参数确定 |
4.3 横流 RUCT 数学模型求解 |
4.3.1 区域离散及网格划分 |
4.3.2 离散方程组的建立与求解 |
4.4 数学模型的验证 |
4.5 横流 RUCT 内部参数分布 |
4.6 模型不足之处 |
4.7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 BP 神经网络的横流 RUCT 模型 |
4.7.1 BP 网络模型建立 |
4.7.2 遗传算法优化 BP 网络的实现 |
4.7.3 GABP 网络预测相关性分析 |
4.7.4 GABP 网络横流 RUCT 性能预测模型的应用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横流RUCT的热力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横流 RUCT 性能分析方法 |
5.2.1 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法 |
5.2.2 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法 |
5.3 横流 RUCT 性能分析 |
5.3.1 出水温度影响因素分析 |
5.3.2 水质量流量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5.3.3 吸热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5.3.4 显热比影响因素分析 |
5.3.5 火用损失及火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横流RUCT与热泵系统制热运行参数优化 |
6.1 引言 |
6.2 传统的空调系统优化模型研究 |
6.3 横流 RUCT 与热泵系统制热运行优化模型 |
6.3.1 优化目标函数的确定 |
6.3.2 控制变量的确定 |
6.4 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 |
6.4.1 热泵系统数学模型的约束 |
6.4.2 横流 RUCT 模型的约束 |
6.4.3 不等式约束条件 |
6.4.4 制冷剂热力性能计算 |
6.5 优化控制模型的求解与应用算例 |
6.5.1 量子遗传优化算法 |
6.5.2 应用算例 |
6.6 横流 RUCT 与热泵系统制热运行优化及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的其他科研成果) |
附录C(部分实验数据) |
四、2002年《化工学报》作者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STM模型的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的预测应用[D]. 徐浩.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基于聚类分析的声波信号异常检测方法研究[D]. 王文亮.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跨学科研究视角的管理学知识交流发展研究[D]. 梅娇. 南昌大学, 2020(02)
- [4]双组分层撞击流反应器流场能量研究及混合特性分析[D]. 马繁荣. 沈阳化工大学, 2019
- [5]基于数学规划法的工业园区水系统优化[D]. 江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6]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制度分析 ——基于N学院的案例研究[D]. 任珂.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4)
- [7]新世纪中国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图谱研究[D]. 蒋菲.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3)
- [8]基于案例推理的工业生产过程优化方法的研究[D]. 陈智睿. 东北大学, 2014(08)
- [9]大规模测量平差分布式计算技术及应用研究[D]. 崔阳.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3(02)
- [10]冷却塔逆用理论与水—水热泵制热运行优化研究[D]. 吴加胜. 湖南大学, 2012(03)
标签:教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