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企业电子商务的风险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魏学玮[1](2021)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的风险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各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电子商务也由此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强化风险控制成为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企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对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强化其风险控制能力,促进电子商务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健康持续发展。
许纯馨[2](2021)在《生意宝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即使中小企业为国家贡献了过半的税收、GDP、技术创新以及就业率,却很难得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导致中小企业的发展严重受阻。而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之后,延期复工、物流交易中断所引起的营业收入降低、流动资金不足等问题更是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因资金缺乏所导致的发展困境,解决其因资金链断裂所导致的生存问题,进一步发挥其促进国家整体经济向前发展的功能性作用,需要全社会各相关利益方的共同努力。而供应链金融正是帮助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摆脱弱势地位的新型融资模式,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我国政府也逐渐认识到供应链金融在促进中小企业稳定、健康、高效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尤其是电商平台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借助互联网交易的便利,能够更便捷地取得所需要的数据,为供应链条上信用等级不足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从而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然而,随着电商平台主导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诺亚财富踩雷承兴国际等供应链金融风险事件的频繁发生,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问题展开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择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生意宝)作为研究对象,生意宝提出供应链金融战略,取得相关金融牌照后正式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但是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其风险控制水平、技术水平等方面尚且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首先对生意宝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背景、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说明其风险控制现状;其次从风险识别、风险控制两个维度对生意宝开展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了具体分析,其中包括政策风险、行业风险、法律风险等外生风险以及供应链条上的各参与主体自身的存在的风险以及内部人员的操作风险等内生风险的识别;并说明建立地方性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与商业银行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建立健全双重审核机制,完善供应链金融业务闭环系统等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最后得出生意宝面临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虽然难以完全消除,但提高风险控制水平可以保证其供应链金融业务安全运行的结论,并总结得到优化平台体系、拓宽合作渠道、注重信息共享、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员工素质等经验,为其他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电商平台的风险控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吴庭融[3](2021)在《电商平台核心型企业供应链融资研究 ——以阿里巴巴为例》文中提出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若供应链上企业存在融资困难则发展受阻。为缓解供应链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资金短缺问题,由金融机构作为资金提供方,以核心企业资信及供应链企业间真实交易为审核对象的供应链融资应运而生。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商平台成为商业交易中重要的场所,这些电商平台企业通过创设金融公司和物流平台,使得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相互结合。一方面自2013年起,我国已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电商平台零售额较大且保持逐年增长态势,为其开展融资服务创造资金条件;另一方面,电商企业在平台端、物流端、支付端获取的海量数据可以有效缓解供应链上下游各方在融资时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其开展融资服务创造信用评价条件,从而高效地为有资金需求且信用较好的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及消费者提供融资。相比于供应链融资的其他模式,电商平台核心型企业模式在放款效率、交易成本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有比较优势。阿里巴巴是电商平台核心型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典型代表,作为在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占支配地位的企业,阿里巴巴市场份额巨大,平台经营者、消费者粘性强,拥有先进的数据处理、分析技术,从而具备其他电商平台核心型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进而可以为资金需求方提供高效且低成本的资金支持。阿里巴巴形成了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信用融资模式、仓单质押融资模式、花呗等多种融资模式。另外,阿里巴巴还从信用评级体系、区块链技术以及贷款管理制度三大方面入手,对融资风险进行管控。本文通过对阿里巴巴旗下浙江网商银行风险水平的定量分析,得出阿里巴巴供应链融资风险控制手段较为有效。本文对阿里巴巴电商平台核心型企业供应链融资进行研究,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得出电商平台核心企业供应链融资是顺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对电商平台核心企业、平台上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均有积极意义。因此核心企业应学习阿里巴巴供应链融资的优势与经验,扬长避短、推陈出新,本文以期给更多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核心型企业提供借鉴。
杨景惠[4](2021)在《J公司财务风险识别及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市场并成为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财务风险成为必然产物,因此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及控制研究得到众多企业的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以互联网技术作为依托,用其高效便捷的优势正在逐渐占据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随之而来的财务风险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兴领域,提高财务风险意识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本文选取电商领域具有代表性的J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财务风险的识别及控制研究。首先,对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做出简要阐明,总结评述国内外学者在财务风险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论述了财务风险基础理论的内涵及分类,列举了财务风险管理的三个管理程序的概念及主要方法,即识别、评价、控制。其次,根据J公司具体情况进行案例分析,先介绍了J公司的基本发展情况,然后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法和指标分析法对J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初步分析,再结合财务指标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和信用风险四个主要风险进行识别,然后用Z-score和F评分模型这两个风险评价模型对J公司的整体财务风险进行等级评定。再次,对于J公司财务风险的内外部成因进行系统性分析。结合J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重点对于识别出的主要财务风险深入剖析其成因。最后,针对J公司财务分析、风险识别及评价情况,结合其内外部成因,提出合理化控制对策。有利于J公司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财务风险识别及控制能力,对于J公司在电商领域的长足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陈金珠[5](2020)在《第三方支付公司财务风险控制问题探析 ——以T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己经融入公众日常生活,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也存在隐忧,财务风险也难以避免。中国人民银行为了进一步规范、整顿第三方支付市场,降低第三方支付企业风险,先后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与《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该实施细则加大了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监管力度、惩罚力度和处罚力度。目前,有关第三方支付备用金挪用;通过平台套现等问题时有发生,由此可见,第三方支付的财务风险问题已经不容忽略。通过分析探索T公司的风险,提出一些防范监控风险的措施和建议,从而为T公司的健康长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在研究中,首先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控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为本次研究提供基本路径与参考依据;其次,分析第三方支付概念和特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财务风险的内容和特点,整理财务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并对相关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与平台信息学理论进行研究,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再次,以T公司为例,对T公司的基本情况,第三方支付风险特点,T公司财务风险内容与成因,以及T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T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财务风险控制反应能力滞后、财务风险分散能力不足、财务风险控制技术和方法落后、缺乏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其原因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优化T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环境;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提升风险管理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加快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以此有效降低第三方支付风险。
袁也[6](2020)在《我国企业支付平台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 ——以A市地铁AFC自动售票系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互联网已迅速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互联网革命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电子商务。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而电子商务依靠电子支付平台实现货币的交易,因此电子支付在我国也随之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电子支付平台在高速发展下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尤其是让企业和消费者担心是支付安全方面的风险,由于支付平台的技术及支付市场的不够完善,使支付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这一切成为了企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障碍。因此分析企业支付平台安全问题和面临的风险,并制定解决措施,对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企业电子支付平台安全风险分析与风险防范措施研究为主题,以A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AFC支付系统安全事件为例,分析企业电子支付平台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结合电子支付的发展现状,对支付平台的支付安全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对策。首先本文将结合我国电子支付发展现状,分析我国企业支付平台所存在的问题。其次本文根据支付平台发展现状,列举出支付平台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分析风险的来源。然后以A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AFC支付系统安全事件为案例,通过分析A是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对AFC支付系统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对发生的支付系统系统安全事件以及后续采取的措施进行描述,并对案例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根据案例给出企业支付平台防范措施的相关建议。本文研究认为,面对支付平台的安全风险,企业应首先加强对支付平台系统本身的防范措施,其次在支付平台风险管理方面,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子支付平台风险管理体系,明确支付平台风险管理目标,实行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加强风险相关的数据监控,同时企业也需要加强支付安全管理意识的培训和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此外政府方面需要加强网络环境的监管和网络相关法律的完善。
王诗慧[7](2020)在《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及其风险防范》文中研究指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有力地促进了进出口领域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从事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多数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很难通过传统融资模式获得足够的现金流。而近年来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和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路径。电商平台、物流/仓储企业、上下游企业等主体通过形式多样的联结与协作,共同构成了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多种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但是这在解决跨境电商融资难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风险防范的研究对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现有研究中较少被关注。本文从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中三种典型的融资模式出发,以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防范风险为重点,为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提供参考。本文提出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的概念,并对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的组成、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文献的梳理和现实的考察,本文选取了跨境电商电子订单融资、电子仓单融资、数据质押融资三种典型的跨境电商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跨境电商线上供应链融资的授信机制分析和有关融资风险的文献研究,发现影响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效果的关键因素主要为:信息共享、制度建设、系统建设,从三个关键因素出发可寻找风险防范的具体方向和路径。由此,本文搭建了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的分析框架。在分析框架的指导下,本文从三种典型融资模式出发,通过业务流程中风险的提取-分类-归纳,识别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中的具体风险,确定风险防范的重要方向;通过构建与融资模式相匹配的博弈模型,关注主体间博弈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采用案例研究法,对不同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风险防范的角度进行解读。博弈论与案例研究法的应用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印证了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中风险的来源和防范风险的方向,同时为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的具体路径提供启示。最后,从三种典型融资模式的风险防范和影响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效果的三个关键因素出发总结本文研究,并为跨境电商、银行、电商平台、物流等第三方企业以及政府部门提供了相关建议。本文认为,信息共享程度低所导致的生态圈主体间能力与道德因素的识别困难,是风险的主要来源,因此必须集合生态圈中各主体的力量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制度建设的改善不仅需要从行业规范和各主体自身的行为规范出发,还应关注主体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机制建设;在系统建设方面,金融业对系统的几乎零容错率,要求系统建设确保安全和稳定,同时大数据应用情境下,需要重视系统对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并关注数据存储、传输过程的安全性。本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意义:理论意义层面上,聚焦于“跨境+供应链+互联网”的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弥补了目前已有文献在该领域缺乏焦点性关注的不足;采用过程分析结合博弈理论印证和案例实证印证的方法,丰富了对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问题的研究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供应链金融理论、博弈论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应用。现实意义层面上,本文对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及其风险防范研究,不仅明确了跨境电商融资中风险防范的方向,更总结了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具体路径,对跨境电商、电商平台、银行、第三方企业等在参与共建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时,做好自身风险防范和提高整体效益有一定的意义。
徐源[8](2020)在《基于大数据的汽车销售供应链金融风险规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应用技术已经成熟,人们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充分发挥大数据具有的价值,这也是目前信息技术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在汽车销售供应链金融中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但是金融企业对这些海量数据的应用能力差,使其无法满足供应链金融风险规避要求。目前,金融机构与汽车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仍然是点对点资金供需关系,金融机构对经销商业务认知不够,造成了资金风险高、风控成本高和效率低下等情况,而大数据的出现为金融机构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基于此背景,运用德尔菲法等相关理论,采用合作博弈的方法,探讨大数据在汽车销售企业与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系统管理中的应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整个文章相关的写作背景,意义,目的。总结现阶段在金融风险控制管理中关于大数据的应用情况,构建大数据在风险控制模型中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着陆机制,说明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介绍文章的写作思想,主要内容,创新之处。最后,以财务数据在汽车销售供应链中的大数据应用为例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结合文章的写作目的,简单描述了相关的概念,包括:供应链、供应商金融等,并且进一步概述了风险控制、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等术语的定义和方法。随后,介绍了大数据相关理论以及新兴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使用stackberg博弈方法。第三章汽车销售供应链金融风险现状与规避方式的不足。分析风险危害与影响,以及产生的原因,从这一点出发,提出传统风控方式的不足,同时使用德尔菲法确认影响因素与权重,分析主要是汽车销售供应链主体商业银行与汽车经销商业务痛点,现有传统风控方式不能解决汽车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商的需要,基于此引出大数据技术在风控中作用。第四章汽车销售的供应链金融中风险规避方案的大数据应用研究。首先,应用大数据技术减少风控成本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利用大数据技术将健康的汽车经销商画像建立新的征信系统来代替传统的征信系统,以节省贷前的的风控成本。利用大数据技术将供应链交易形式电子化,数字化,互联化。同时要求供应链上其他辅助企业的业务同样电子化,数据化。相对于原来的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成本更低,三流传递更加顺畅。其次,从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业务效率的解决方案,即构建新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风控方案,提出了风控数据库的建立,同时构建汽车行业的供应链交易业务平台。大数据技术应用获得针对融资企业全景式数据画像,运用全新评估指标体与评估方法,可以为放贷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并降低放贷风险成本。再次利用博弈论分析了汽车供应链金融中金融机构与汽车经销商的风控成本与坏账可能,得到大数据应用的方案在规避风险过程中合理性与可靠性,并能提升风控效率的结论。第五章大数据的汽车销售供应金融风险规避方案评价——以Z公司为例。分别评价了从大数据角度提出两个解决方案,在业务实行的过程中是有效的。以z公司这个这个汽车行业第三方公司的业务流程角度,交易平台构建的,结果分析等再次说明。结论与展望。总结论文研究的大数据在汽车销售供应链金融风控过程中具体对策,提出汽车销售供应链风控管理、风险规避的改进策略,希望对汽车供应链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参与汽车供应链金融的各个主体都能健康成长,推动汽车销售行业高速发展。也选择了汽车销售供应链风控未来研究方向。
范冰玉[9](2020)在《河南省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民营企业由于资金短缺造成生产经营困难的事时有发生,融资问题一直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河南省民营企业为研究范围,以民营企业中的电子商务企业为对象,从该类民营企业的内部出发,通过数据调查,针对该类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所在之处。
程雪军[10](2020)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消费金融由于科技突破、经济深化、社会发展以及法律支持而获得创新发展,但是这种小额、分散、无抵押的互联网信用贷款,主要面对中低净值的“长尾”用户,类似于中国版“次贷”,倘若缺乏有效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制与风险防范,则有可能诱发中国版“次贷风险”。目前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问题,引发了学术界以及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但是由于该问题横跨法律、金融与互联网三大学科,所以众学科讨论者甚多,但是深入研究者甚少。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其逻辑起点在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与法律结构。通过对“消费金融”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有效明晰消费金融的概念与主要模式。然后通过对消费金融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分析,厘定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并进一步对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消费金融、网络借贷进行比较研究,明确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边界。对比传统金融理论,作为新型金融科技业态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虽起源于域外但却在中国迅猛发展,这有其发展的应然性也有其必然性。本文采用Citespace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并结合1000余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风险调研问卷(2019)》,基于传统金融基础理论框架,本文认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理论支柱主要包括发展动因、发展模式、风险规制以及法律规制等,并具有逻辑推进关系。关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与模式,参照互联网技术成熟度曲线,可以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演进分为萌芽发展、新兴成长、快速成长以及主流市场阶段。并基于数据分析测算出我国当前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为23062.10亿元左右。此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特征,以及法律、经济、社会、科技视角下的发展动因。而在这些快速发展背后,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相较于域外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发展模式,形成一种两分法发展模式:消费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互联网机构的消费金融化,然后对其进行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分析。在互联网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背后,我国也存在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的问题与风险。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以及司法裁判现状,分别选择“两分法”发展模式下消费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案)与互联网机构的消费金融化(分期乐公司案、腾讯公司案)三起典型案件,对其进行案例剖析与法律问题探究。并基于这些微观法律现象问题,将其上升到宏观法律风险层面。然而,传统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的非法学分类方法,更多的是构建于行业内部特点之上,而非基于法学视野。通过借鉴“主客体关系”分析方法,本文将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解构为主体风险(经营者主体风险与消费者主体风险)以及行为风险(经营者行为风险与消费者行为风险)。从法学视野对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重构之后,本文进一步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风险与域外经验考察。通过对国内外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经营者适格性风险与消费者适格性风险比较研究,深度剖析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体风险;在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为风险方面,本文对综合利率上限、经营者不正当竞争、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的违约信用以及消费者权益侵害风险方面比较研究,并且充分借鉴域外风险规制经验。通过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模式以及风险研究,构建与完善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则具有重要意义。其一,需要明晰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制的逻辑以及目标,其主要目标在于促进行业稳健发展、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以及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其二,通过分析我国当前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体系,构建一种“多位一体”的法律规制体系。其三,从互联网消费金融主体风险与行为风险两方面加强法律规制,前者包括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经营者与消费者适格性规制;后者包括积极推进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范体系的建设,引入“监管沙盒”以加强对金融创新与风险的动态平衡,加快信用体系等互联网消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规制以构建公平化、法治化的市场竞争环境,构建金融科技监管以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试论企业电子商务的风险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企业电子商务的风险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的风险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的风险控制问题 |
(一)企业风险意识较低重视不足 |
(二)缺乏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 |
(三)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 |
(四)缺乏专业化的风险管控人才 |
(五)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足 |
■■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的风险控制主要措施 |
(一)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 |
(二)建立健全风险管控制度 |
(三)强化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 |
(四)组建专业化的风险管控人才团队 |
(五)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
■■总结 |
(2)生意宝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 |
1.2.2 关于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的内涵 |
2.1.1 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
2.1.2 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内涵 |
2.2 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的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 |
2.2.4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
第3章 生意宝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案例介绍 |
3.1 生意宝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背景 |
3.2 生意宝供应链金融业务介绍 |
3.2.1 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3.2.2 生意宝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 |
3.2.3 生意宝供应链金融业务具体流程 |
3.3 生意宝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控制现状 |
第4章 生意宝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控制案例分析 |
4.1 生意宝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识别 |
4.1.1 生意宝供应链金融业务面临的外生风险 |
4.1.2 生意宝供应链金融业务面临的内生风险 |
4.2 生意宝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控制 |
4.2.1 建立地方性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减小政策风险 |
4.2.2 与商业银行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减小资金供应风险 |
4.2.3 建立健全双重融资审核机制,减小信用风险 |
4.2.4 完善供应链金融业务闭环系统,减小资金挪用风险与操作风险 |
第5章 结论与经验借鉴 |
5.1 结论 |
5.2 经验借鉴 |
5.2.1 优化平台体系,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
5.2.2 拓宽合作渠道,丰富资金来源 |
5.2.3 注重信息共享,保证信息流畅传递 |
5.2.4 加强技术创新,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
5.2.5 提升员工素质,增强风险防控意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电商平台核心型企业供应链融资研究 ——以阿里巴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供应链融资的相关研究 |
1.2.2 电商平台核心型企业供应链融资的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及不足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2 电商平台核心型企业供应链融资概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供应链融资的含义 |
2.1.2 核心企业的界定 |
2.1.3 非核心企业的界定 |
2.1.4 电子商务平台的含义 |
2.2 供应链融资的业务模式 |
2.2.1 商业银行主导模式 |
2.2.2 电商平台核心型企业主导模式 |
2.3 电商平台核心型企业供应链融资产生背景 |
2.3.1 电商平台中小微企业面临融资困境 |
2.3.2 传统供应链融资模式缺陷显露 |
2.3.3 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
2.3.4 信息技术日益成熟 |
2.4 电商平台核心型企业供应链融资的优势 |
2.4.1 融资门槛低 |
2.4.2 放款效率高 |
2.4.3 交易成本低 |
2.4.4 违约风险可控 |
3 阿里巴巴供应链融资概述 |
3.1 阿里巴巴供应链融资的行业环境 |
3.1.1 电商行业发展概况 |
3.1.2 电商行业供应链融资业务经营状况 |
3.1.3 电商平台供应链融资参与主体 |
3.2 阿里巴巴发展供应链融资的动因 |
3.2.1 降低阿里电商平台企业融资门槛 |
3.2.2 形成阿里集团业务闭环 |
3.2.3 保持阿里电商平台市场份额 |
4 阿里巴巴供应链融资业务分析 |
4.1 业务发展历程 |
4.1.1 积累商户原始信用数据 |
4.1.2 联合银行发展供应链融资 |
4.1.3 独立发展并完善供应链融资布局 |
4.2 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 |
4.2.1 针对平台企业的融资模式 |
4.2.2 针对下游消费者的融资模式 |
4.3 阿里巴巴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 |
4.3.1 阿里巴巴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基本情况 |
4.3.2 阿里巴巴供应链融资的风险 |
4.3.3 阿里巴巴供应链融资的风控手段 |
4.4 阿里巴巴供应链融资的优劣 |
4.4.1 阿里巴巴供应链融资的优势 |
4.4.2 阿里巴巴供应链融资的劣势 |
5 案例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相关结论 |
5.1.1 融资模式方面 |
5.1.2 融资风险方面 |
5.1.3 风险控制方面 |
5.2 相关建议 |
5.2.1 加快产品创新,提升同业竞争能力 |
5.2.2 扩大资金来源,提升融资能力 |
5.2.3 提高风控水平,确保资金安全 |
5.2.4 保持特有优势,增强客户粘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J公司财务风险识别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财务风险相关理论 |
2.1 财务风险基础理论 |
2.1.1 财务风险的内涵 |
2.1.2 财务风险的分类 |
2.2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 |
2.2.1 财务风险识别相关理论 |
2.2.2 财务风险评价相关理论 |
2.2.3 财务风险控制相关理论 |
第3章 J公司财务风险识别与评价 |
3.1 J公司的简介 |
3.1.1 J公司基本情况 |
3.1.2 J公司基本财务状况分析 |
3.2 J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
3.2.1 筹资风险的识别 |
3.2.2 投资风险的识别 |
3.2.3 营运风险的识别 |
3.2.4 信用风险的识别 |
3.3 J公司财务风险评价 |
3.3.1 Z-score模型分析法 |
3.3.2 F评分模型分析法 |
第4章 J公司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
4.1 J公司财务风险的外部成因分析 |
4.1.1 经济政策宏观变化 |
4.1.2 市场环境整体变化 |
4.1.3 行业环境动态变化 |
4.2 J公司财务风险的内部成因分析 |
4.2.1 财务风险内部管理不善 |
4.2.2 筹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
4.2.3 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
4.2.4 营运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5章 J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对策 |
5.1 积极应对经济环境变化 |
5.1.1 总体把控宏观经济趋势 |
5.1.2 积极应对行业环境变化 |
5.2 健全财务风险内部管理 |
5.2.1 提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
5.2.2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
5.3 完善筹资风险控制对策 |
5.3.1 优化企业债务结构 |
5.3.2 调整企业筹资方式 |
5.4 完善投资风险控制对策 |
5.4.1 科学分析投资项目 |
5.4.2 合理优化投资组合 |
5.5 完善营运风险控制对策 |
5.5.1 加强存货管理 |
5.5.2 完善应收账款管理 |
5.6 完善信用风险控制对策 |
5.6.1 提高维护信息安全的能力 |
5.6.2 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第三方支付公司财务风险控制问题探析 ——以T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第三方支付概念和特点 |
2.1.1 第三方支付概念界定 |
2.1.2 第三方支付的特点 |
2.2 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财务风险概述 |
2.2.1 第三方支付公司财务风险概念及特征 |
2.2.2 第三方支付公司财务风险内容与分类 |
2.3 理论基础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行为金融理论 |
2.3.3 平台信息学理论 |
2.4 文献综述 |
2.4.1 第三方支付研究文献综述 |
2.4.2 财务风险控制研究文献综述 |
2.4.3 文献述评 |
3.T公司案例情况介绍 |
3.1 T公司基本情况 |
3.1.1 T公司组织构架 |
3.1.2 T公司主营业务 |
3.1.3 T公司经营现状 |
3.1.4 T公司财务指标分析 |
3.2 T公司财务风险内容 |
3.2.1 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沉淀风险 |
3.2.2 P2P业务上线高杠杆风险 |
3.2.3 资金非法转移与套现 |
3.2.4 网络支付平台资金流动性风险增高 |
3.2.5 “T+1”结算违规操作风险 |
3.3 T公司财务风险成因 |
3.3.1 沉淀资金监管制度不完善 |
3.3.2 杠杆率增高,准备金难以抵御风险 |
3.3.3 电子支付平台缺乏法律监管 |
3.3.4 投资偏好风险加大 |
3.3.5 审计监督职能缺位 |
4.T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4.1 T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
4.1.1 财务风险控制反应能力滞后 |
4.1.2 财务风险分散能力不足 |
4.1.3 财务风险控制技术和方法落后 |
4.1.4 缺乏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
4.2 T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
4.2.1 财务风险控制意识薄弱 |
4.2.2 缺乏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 |
4.2.3 考核制度不合理,缺少风险指标 |
4.2.4 内控管理制度失效 |
5.完善T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的建议 |
5.1 优化T公司财风险控制环境 |
5.1.1 优化T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外部环境 |
5.1.2 优化T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内部环境 |
5.2 构建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
5.2.1 提升事前风险识别与评估 |
5.2.2 建立事中风险管理系统监测机制 |
5.2.3 完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
5.2.4 实现管理流程闭环 |
5.3 提升风险管理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 |
5.3.1 风险指标纳入KPI考核 |
5.3.2 明确风险管理责任及处罚 |
5.4 加快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
5.4.1 提升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控制意识 |
5.4.2 加大专业财务管理人员招聘口径 |
5.4.3 增强财务风险管理培训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企业支付平台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 ——以A市地铁AFC自动售票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图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电子支付平台 |
2.1.2 电子支付平台风险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风险预警和评估理论 |
2.2.2 风险控制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3章 我国电子支付平台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电子支付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3.2 电子支付平台发展问题分析 |
3.2.1 平台内部对风险管控重视度不够 |
3.2.2 平台管理人员业务不熟 |
3.2.3 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
第4章 企业电子支付平台风险分析 |
4.1 电子支付平台风险识别 |
4.1.1 基于业务的风险 |
4.1.2 基于财务方面的风险 |
4.1.3 基于系统的风险 |
4.2 电子支付平台风险来源 |
4.2.1 网络环境 |
4.2.2 支付平台系统安全漏洞 |
4.2.3 人为的不安全操作 |
4.2.4 验证码设计缺陷 |
4.2.5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
第5章 A市地铁AFC支付系统风险防范案例分析 |
5.1 背景介绍 |
5.1.1 AFC支付系统介绍 |
5.1.2 A市地铁AFC支付系统发展历程 |
5.1.3 存在的问题 |
5.2 A市地铁AFC支付系统被入侵事件介绍 |
5.3 企业应对措施 |
5.4 案例总结 |
第6章 建立与完善企业支付平台防范措施 |
6.1 企业支付平台风险防范的总体思路 |
6.2 支付平台系统方面的防范措施 |
6.2.1 支付平台系统安全性能的防范 |
6.2.2 支付密码保护措施 |
6.3 完善企业支付平台管理办法 |
6.3.1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
6.3.2 加强风险相关数据的监控 |
6.3.3 完善支付平台风险预警和评估 |
6.3.4 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
6.4 加强政府的立法和监管 |
6.4.1 网络实名制的实施 |
6.4.2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
6.4.3 完善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的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及其风险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跨境电商生态圈的研究 |
2.1.1 跨境电商生态圈的提出 |
2.1.2 跨境电商生态圈的运作 |
2.2 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 |
2.2.1 传统供应链金融 |
2.2.2 线上供应链金融 |
2.2.3 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 |
2.3 关于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的研究 |
2.3.1 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模式 |
2.3.2 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 |
2.4 本章小结 |
3 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3.1 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概述 |
3.2 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现状 |
3.3 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发展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4 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及其分析框架 |
4.1 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的主要内容 |
4.2 影响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效果的关键因素 |
4.3 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的分析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5 电子订单融资与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电子订单融资模式 |
5.3 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基于电子订单融资模式 |
5.4 电子订单融资与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一个博弈理论印证 |
5.4.1 博弈模型设定 |
5.4.2 占优策略分析 |
5.4.3 博弈结果解释 |
5.5 电子订单融资与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一个案例实证印证 |
5.5.1 样本选择与资料获取 |
5.5.2 案例融资模式分析 |
5.5.3 案例风险防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电子仓单融资与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电子仓单融资模式 |
6.3 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基于电子仓单融资模式 |
6.4 电子仓单融资与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一个博弈理论印证 |
6.4.1 博弈模型设定 |
6.4.2 博弈均衡分析 |
6.4.3 博弈结果解释 |
6.5 电子仓单融资与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一个案例实证印证 |
6.5.1 样本选择与资料获取 |
6.5.2 案例融资模式分析 |
6.5.3 案例风险防范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数据质押融资与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数据质押融资模式 |
7.3 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基于数据质押融资模式 |
7.4 数据质押融资与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一个博弈理论印证 |
7.4.1 博弈模型设定 |
7.4.2 稳定性分析 |
7.4.3 博弈结果解释 |
7.5 数据质押融资与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风险防范:一个案例实证印证 |
7.5.1 样本选择与资料获取 |
7.5.2 案例融资模式分析 |
7.5.3 案例风险防范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 |
8.3.1 不足之处 |
8.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8)基于大数据的汽车销售供应链金融风险规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与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供应链概念 |
2.2 汽车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概念 |
2.2.1 供应链金融 |
2.2.2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
2.3 博弈论 |
2.3.1 概念 |
2.3.2 不完全信息模型动态博弈的概念 |
2.4 大数据概念 |
2.4.1 大数据技术概念 |
2.4.2 大数据风控相关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销售供应链金融风险现状与规避方式的不足 |
3.1 汽车销售供应链金融风险特征 |
3.2 汽车供应链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
3.2.1 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的产生原因 |
3.2.2 供应链各主体风险产生的原因 |
3.2.3 各业务类型的风险产生的影响 |
3.3 现有汽车销售供应链风险规避模式与分析 |
3.3.1 汽车销售的供应链金融风险规避手段 |
3.3.2 基于德尔菲法确认传统风控因素与权重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数据在汽车销售供应链金融中风险规避方案的应用 |
4.1 基于大数据的成本控制类的风险规避方案建立 |
4.1.1 从大数据角度考虑征信体系的建立 |
4.1.2 汽车销售供应链金融的交易形式电子化 |
4.2 从效率提升类的风险规避方案建立 |
4.2.1 大数据条件下汽车销售供应链金融风控数据库的建立 |
4.2.2 大数据条件下汽车流通供应链业务平台的构建 |
4.3 博弈论对汽车供应链金融风险规避方式分析 |
4.3.1 金融机构与汽车经销商的供应链金融合作模式 |
4.3.2 大数据应用下汽车流通供应链主体博弈分析 |
4.3.3 大数据应用下降低风控成本,提升金融机构风控运营效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数据应用在汽车销售供应链金融风险规避方案的评价—以z公司为例 |
5.1 基于成本控制的汽车供应链金融风险规避方案的优势 |
5.1.1 汽车经销商征信体系的优势 |
5.1.2 交易形式电子化优势 |
5.2 基于效率提升的汽车供应链金融风险规避方案的优势 |
5.2.1 风险控制数据库的创新应用 |
5.2.2 汽车销售交易平台搭建的应用创新 |
5.3 大数据技术在汽车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适用范围 |
5.3.1 新技术的综合应用 |
5.3.2 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河南省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南省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
(一)融资结构不合理 |
1. 内源融资不足 |
2. 短期融资占比较大 |
3. 融资渠道多元化程度不足 |
(二)融资成本较高 |
(三)缺乏融资风险控制体系 |
二、河南省民营企业融资的优化策略 |
(一)改善融资结构 |
1. 提高公司的内源融资占比 |
2. 优化公司的融资结构 |
3. 融资渠道多元化程度加强 |
(二)加强公司的融资成本控制 |
(三)完善风险控制能力 |
结束语: |
(10)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与边界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规制的理论分析 |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与模式 |
四、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风险与规制逻辑 |
五、域外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与法律规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与法律结构 |
第一节 消费金融概述 |
一、消费金融的界定 |
二、消费金融的主要模式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与特征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内涵厘定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边界 |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结构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基本业务模式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结构 |
第二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规制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规制的理论建构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与规制的基础理论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理论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理论 |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风险规制理论 |
四、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理论 |
第三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动因与模式 |
第一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演进与动因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演进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特征 |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具体发展动因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概述 |
二、域外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发展模式 |
三、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具体发展模式 |
第三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 |
一、电子商务平台类消费金融的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 |
二、分期购物平台类消费金融的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 |
三、网络借贷平台类消费金融的运作机理与法律关系 |
第四章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与风险重构 |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现状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依据与规制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司法层面的规制现状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案例与问题剖析 |
一、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与陈建民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 |
二、崔华与分期乐网络科技公司等培训借款合同纠纷案 |
三、腾讯公司与力天无限网络技术公司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
第三节 法学视野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重构 |
一、传统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划分与反思 |
二、法学视野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风险划分 |
第五章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风险与域外考察 |
第一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体风险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经营者适格性风险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消费者适格性风险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行为风险 |
一、综合利率上限风险 |
二、经营者不正当竞争风险 |
三、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
四、消费者的违约信用风险 |
五、消费者权益侵害风险 |
第六章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逻辑及路径建构 |
第一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逻辑与目标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逻辑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目标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体系重构 |
一、当前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体系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多位一体”的法律规制体系重构 |
第三节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路径建构 |
一、互联网消费金融主体风险的法律规制 |
二、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为风险的法律规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中图示清单 |
附录二 文中表格清单 |
附录三 互联网消费金融法律规制的立法情况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试论企业电子商务的风险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的风险控制策略研究[J]. 魏学玮. 营销界, 2021(29)
- [2]生意宝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案例分析[D]. 许纯馨. 河北金融学院, 2021(07)
- [3]电商平台核心型企业供应链融资研究 ——以阿里巴巴为例[D]. 吴庭融.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4]J公司财务风险识别及控制研究[D]. 杨景惠. 沈阳大学, 2021(06)
- [5]第三方支付公司财务风险控制问题探析 ——以T公司为例[D]. 陈金珠.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4)
- [6]我国企业支付平台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 ——以A市地铁AFC自动售票系统为例[D]. 袁也.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7]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及其风险防范[D]. 王诗慧. 浙江大学, 2020
- [8]基于大数据的汽车销售供应链金融风险规避研究[D]. 徐源.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9]河南省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J]. 范冰玉.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07)
- [10]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法律规制研究[D]. 程雪军.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标签:财务风险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融资风险论文; 消费金融论文;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