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快速的体剖面空间生成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提[1](2021)在《基于BIM技术的重力坝非溢流坝段体型设计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伊力奇[2](2021)在《离轴非球面碳化硅薄板及轻量化反射镜预应力抛光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离轴非球面反射镜具有提高系统成像质量和降低结构复杂程度等优点,主要采有小磨头、磁流变和应力盘等子孔径加工技术,并能获得优异的低频误差。预应力抛光则是一种为了建造大口径天文望远镜而开发的全口径抛光技术,它能够把抛光离轴非球面的难度降低到抛光球面的水平,在中高频误差抑制方面优势明显,并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及产品一致性。迄今,全球8m以上口径光学天文望远镜主镜的批量化拼接子镜加工都采用了此项技术,其镜坯材料均为低膨胀玻璃,且镜体不做轻量化处理。碳化硅(SiC)作为一种具有性能稳定、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小、比刚度高等优点的光学反射镜材料,其镜坯的烧结、轻量化、改性等技术业已成熟,单体离轴非球面SiC反射镜在地面设备和空间载荷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为此,本论文围绕如何将大口径天文望远镜拼接子镜的预应力抛光技术移植到SiC反射镜加工中的问题,展开了系统深入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旨在为离轴非球面SiC薄板反射镜和轻量化反射镜全口径抛光的具体工程实施提供理论和方法论依据。具体内容包括:1.由预应力抛光中镜体的弹性薄板近似出发,分析了非球面薄板镜预应力抛光以弹性薄板小挠度变形理论为基础建立计算模型的理由。解读和阐述了建立预应力抛光技术理论的物理基础,包括偏离量与球面像差、弯曲薄板与离轴非球面以及相关方程参数的求解方法等内容。针对研究工作中用到的主要力学仿真手段—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宏观框架进行了梳理,还进行了归纳Zernike多项式系数的求解方法以及Zernike系数与Seidel像差的关系等综合性工作。为论文工作的展开做了专业理论和方法论准备。2.选择微晶材料的离轴非球面薄板反射镜作为实施预应力抛光技术的缩比目标模型,展开了抛光模型建立,离散点应力加载计算,材料去除仿真,面形残差控制,薄板镜面形结果判定等一系列复杂操作方法下的全流程仿真分析工作。借此贯通了预应力抛光理论基础、建模方法及运用多种有限元软件协同仿真技巧,实现了自编Matlab程序和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快速切换调用。同时,为了设计和开发不同口径离轴非球面预应力加载设备,对粘接模块、加载杠杆、弹性隔垫、支撑模块、支撑立柱、力学传感器、缓冲杆等组件做了力学分析或布局规划,完成了外延式加载和内置式加载等两种加载结构的预应力加载设备概念设计。3.率先研究了以SiC薄板作为镜坯的离轴非球面反射镜预应力抛光仿真流程、镜体设计、预应力加载参数选择以及加工工艺等问题。建立了离轴非球面SiC薄板反射镜预应力加载模型,提出了选择预应力加载点数的倍频法,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离轴非球面SiC薄板反射镜的全口径抛光做了仿真分析,确定了SiC薄板反射镜的镜体参数、面形误差和加载预应力,给出了平衡镜体应力和镜面变形关系的选择SiC薄板厚度的综合判据。在制造流程方面,针对SiC材料硬度大、去除率低、面形收敛慢,通过抛光去除单位厚度材料所用时间约为玻璃的5倍,且足以抵消预应力抛光应有优势的问题,首次提出了离轴非球面SiC薄板反射镜预应力快速加工的“初始非球面法”概念,设计了相应的实现步骤,相比于传统的技术路线可以降低去除量,提高抛光效率,为预应力抛光应用于离轴非球面SiC薄板镜加工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途径。4.首次研究了轻量化SiC镜坯离轴非球面反射镜的预应力抛光技术及快速加工问题。预应力抛光技术的物理基础是弹性薄板小挠度变形理论,然而轻量化反射镜背部是网格化加强筋结构,无法直接采用与薄板镜相同的解析式来求解施加的预应力分布,为此将主动光学概念和方法引入到轻量化反射镜的预应力抛光过程。通过有限元软件在轻量化镜体边缘的促动位置施加单位载荷,提取了镜体对该处的面形响应矩阵,对比轻量化模型促动面形响应矩阵与薄板镜体促动面形响应矩阵,完成了等效薄板模型选择,得到相应加载参数。提出了轻量化反射镜应力加载的等效薄板法,建立了面形去除模型,实现了嵌入式促动变形镜有限元分析与反射镜面形抛光仿真的衔接。还提出了利于提高抛光效率的离轴非球面SiC轻量化反射镜预应力抛光的“迭代初始非球面法”概念,设计了相应的镜坯制造和抛光流程。进而论证了预应力抛光技术应用于离轴非球面轻量化反射镜快速生产的可行性。
沈书豪[3](2020)在《淮南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及其控制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资源勘查与煤矿开采深度逐年增大,开采方式逐步向智能化推进,对煤矿深部开采地质条件的探查以及对致灾因素预测精细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查清并研究深部煤炭资源赋存地质条件以及深部煤系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不仅是一个地质基础性科学问题,也是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课题,成果可为深部矿井的设计、建设和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准确、完整的地质基础数据,以便提前采取有效手段和防治措施,减少或避免矿井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以淮南潘集矿区深部勘查区为研究对象,紧密结合该研究区的地质普查和详查工程,充分利用周边生产矿井等有利条件,通过钻孔资料处理、原位测试、野外采样、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手段,确定了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赋存的地应力及地温条件,分析了煤系岩石微观成分、沉积环境和结构构造特征,试验获得了常规及地温、地应力等条件下的岩石力学性质,研究了岩石宏观力学性质差异性及其主要控制因素,揭示了深部煤系岩石力学行为的地质本质性控制机理。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采用岩矿显微薄片鉴定、图像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深部煤系岩石矿物成分、含量和微观结构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获得了研究区不同岩性岩石的微观特征:砂岩主要矿物为石英,平均含量在65%以上,结构以孔隙式胶结为主,且不同层位砂岩碎屑颗粒含量和粒度分布特征区别较大;泥岩矿物成分中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占比60%左右,陆源碎屑矿物占比30%左右,且各层位含量差异不大,自身非黏土矿物如菱铁矿等含量在不同层位泥岩中差异较大。2)基于研究区勘探钻孔岩芯及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了深部主采煤层顶底板岩性类型组成及岩体结构性特征:平面上,深部5个主采煤层顶底板岩性类型均以泥岩型为主,研究区从东到西煤层顶底板砂岩厚度逐渐增加,泥岩厚度逐渐减小;垂向上,砂岩含量最高层位为下二叠统,向上逐渐变小,泥岩含量则相反;岩石质量指标(RQD)和钻孔声波测井可以直接反映深部岩体的结构性特征,主采煤层顶底板RQD值和钻孔测井波速平面分布较为一致,在靠近研究区中部潘集背斜转折端和断层附近,顶底板RQD值和测井波速都较小,岩石质量和岩体完整性都较差,远离大型构造与褶皱区域RQD值和测井波速均有增大趋势,受岩性分布和构造作用影响。3)选用地面千米钻孔水压致裂法和井下巷道应力解除法开展了研究区地应力原位测试工作,结合AE法试验解译结果,得出了深部研究区现今地应力场类型、大小及方向:-1000~-1500m深度范围内最大水平主应力在30~55MPa之间,且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增大趋势;最大水平主应力约为垂直主应力的1.3倍,揭示出深部地应力场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最大、最小主应力比值在1.116~2.469之间,平均为1.511,且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研究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E向,随着深度的增加趋向于近EW向;深部现今地应力场受区域大地构造控制,研究区内不同位置地应力大小和方向存在一定差异,受区域性F66断层和潘集背斜共同影响。4)基于潘集矿区深部近似稳态钻孔测温数据建立了测温孔温度变化的校正公式,结合井下巷道测温成果对研究区简易测温孔数据进行了校正,得出淮南潘集矿区深部地温梯度值变化范围为1.52℃/百米~3.41℃/百米,平均梯度2.46℃/百米;主采煤层底板温度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增大关系,计算分析了研究区-1000m、-1200m及-1500m三个水平的地温分布规律,并编制了对应的地温分布等值线图。5)常规条件下研究区煤系岩石力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岩性岩石力学性质参数差异性较大,相同层位相同岩性的岩石力学参数分布也较为离散,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岩性效应明显;研究区各岩性岩石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凝聚力等参数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垂向上,上石盒子组中11-2煤顶底板砂岩抗压强度最高,下石盒子组中3煤顶板粉砂岩强度最高,各主采煤层顶底板的泥岩平均强度随层位变化不明显。6)开展了符合深部地应力变化范围内的不同围压条件下煤系岩石三轴力学试验,得出了深部煤系岩石强度随围压增加而增大,在试验围压范围内,初期增幅较大,增幅随围压增大而减小;通过对煤系三轴岩石力学试验参数的回归分析,建立了淮南矿区深部不同岩性的煤系岩石力学强度及峰值应变随围压变化的预测模型,并基于大量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研究区煤系岩石的岩性影响系数。7)在深部煤系地温变化范围内开展不同温度条件下煤系岩石恒温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煤系岩石强度和变形性质的影响要弱于岩性和围压的影响,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等力学参数整体随温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不同层位和不同岩性岩石受温度影响有差异,根据强度随温度的变化特征将煤系岩石力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类型分为Ⅰ型-强度随温度增加而降低型,Ⅱ型-强度波动不变型和Ⅲ型-强度随温度增大型三类。8)分析了研究区主采煤层顶底板岩石物质组成、微观结构、岩石质量指标(RQD)、钻孔测井波速以及深部赋存的应力和温度环境等因素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作用,阐明了影响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沉积特性、岩体结构特性和围压等主控因素,揭示了深部煤系岩石力学行为的物质性、结构性及赋存性的地质本质性控制作用机理。图[140]表[43]参考文献[245]
朱立志[4](2020)在《J-TEXT托卡马克偏滤器位形的模拟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偏滤器在托卡马克受控磁约束聚变装置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避免主等离子体与装置边界物理材料的直接接触,从而有效降低杂质溅射及渗透,进一步也有助于提高等离子体的约束性能。可以说,偏滤器位形是托卡马克实现高约束模式(H-Mode)的一个关键。目前世界上几个主流的托卡马克装置,如JET、EAST、HL-2A、DIII-D、KSTAR、ASDEX-U等,都选择了偏滤器位形。未来的托卡马克试验堆,如ITER和CFETR,也将在偏滤器位形下运行。因此,实现偏滤器位形,是解决未来聚变堆的关键物理和工程问题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J-TEXT(Joint Texas EXperimental Tokamak)托卡马克装置为研究平台,开发了偏滤器位形重建程序,并以程序计算的结果为指导,在J-TEXT装置的实验中首次实现了偏滤器位形的运行。偏滤器位形的实现是J-TEXT装置的一大突破,为将来实现H-Mode并研究聚变堆相关的物理问题奠定了基础。为了实现J-TEXT的偏滤器位形的运行及控制,本文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开展了如下研究:在软件方面,在J-TEXT上建立了两套位形重建程序:平衡重建程序和电流丝边界重建程序。获得了J-TEXT托卡马克上不同放电位形的磁面分布。针对不同位形的给定平衡,通过反演模式得到的最外层闭合磁面与给定的一致,验证了平衡重建程序的自洽性。固定边界平衡的计算表明外部磁测量对等离子体内部电流分布不敏感,这为电流丝边界重建方法的使用提供了依据。采用固定电流丝模型对J-TEXT的不同位形进行了边界重建,研究发现单电流丝在圆截面限制器位形下的边界重建精度明显高于偏滤器位形,多根电流丝可以提高偏滤器位形的边界重建精度。适当增加电流丝个数,减小电流丝分布的半径,可以提高边界重建精度。使用电流丝法对J-TEXT的偏滤器位形进行了模拟,探究了可能影响偏滤器位形形成的各种因素及运行区间。结果表明限制器位置能明显影响偏滤器位形的形成,将限制器位置外移有助于形成偏滤器位形;当等离子体位置靠近高场侧时,双零位形的运行区间较大,靠近低场侧时,中间单零位形的运行区间较大。通过对J-TEXT托卡马克偏滤器位形的模拟,确定了偏滤器线圈电源所需要的大致参数运行范围,并为J-TEXT的偏滤器位形运行策略提供了思路。在硬件方面,主要是两方面的工作:靶板的建设和用于位形诊断的硬件的建设。J-TEXT托卡马克偏滤器位形的X点位于高场侧,打击点在高场侧,为了避免损坏装置的第一壁,在真空室的高场侧进行了石墨靶板全覆盖。诊断方面,建设了专门用于位形重建的矩形磁探针阵列。该阵列由分布在真空室内壁上的26个二维磁探针组成,探针的有效面积使用赫姆霍茨线圈进行了标定。此外,还建设了位移测量探针和逆磁测量系统。位移测量探针可以用于J-TEXT的等离子体位置测量及控制,逆磁测量系统补偿了J-TEXT的纵场线圈扩散的影响,可以用于测量等离子体的储能,极向β,能量约束。在靶板、电源、诊断等各个子系统建设完成并经过调试之后,在J-TEXT上成功实现了高场侧中间单零偏滤器位形的放电,取得了高场侧中间单零偏滤器位形的初步实验结果并基于平衡反演程序进行了分析。并在该位形下,尝试了高密度放电实验和ECRH加热实验,获取了一些典型炮。
师建锋[5](2020)在《黄土微-纳尺度的微结构特征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三五规划以及“一带一路”政策的相继推进,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问题在我国中部和西北部的黄土分布区显得愈发突出。土体微细观结构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突破某一临界状态即表现为宏观变形、破坏。通过对黄土微观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其宏观力学特性进行解释与预测是现阶段黄土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虽然早期的学者对黄土的微观结构做了很多探索,但亟需对黄土结构性尤其是微结构更为详尽的阐述。黄土微结构包含颗粒组成、孔隙结构以及土颗粒的联结特征等,其中颗粒是黄土结构的核心和灵魂。组成黄土的矿物颗粒包含毫米级、微米级、亚微米级和纳米级的颗粒组合,从宏观到微观跨越了6个数量级,而以往对黄土颗粒的研究却大多只止步于粘粒。本文基于黄土粘粒级以下的亚微米-纳米级颗粒在黄土微观结构中的赋存,围绕黄土微-纳尺度的微结构特征系统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通过筛分-分散-沉降-风干的过程和方法对黄土进行了颗粒分离试验,得到粉粒级和细粒级两个组分的土样。采用智能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黄土进行镜下观察,从颗粒的角度观察发现黄土中的细颗粒的赋存形式大多是与其它颗粒形成“团聚体”结构或外包于粉粒和团聚体表面形成“颗核-颗衣”结构。从孔隙的角度观察黄土中亚微米纳米级颗粒的赋存情况,发现与黄土中亚微米纳米级颗粒相关的团聚体内孔隙和与粉粒级颗粒相关的团聚体间孔隙共同组成了黄土的双重孔隙结构。就断面和切片两种制样方法,借助扫描电镜内置的mapping面扫描功能获取黄土样品的矿物元素分布,从外表和内部同时揭示颗粒和团聚体的组成,并初步讨论了黄土颗粒组成及其细颗粒物质在黄土结构中的作用。最后,评估纳米二氧化硅材料改性黄土的水理性质,进行了原状、重塑土样在天然含水率和干密度状态下的稠度试验、渗透试验、湿陷试验和离心脱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纳米二氧化硅对黄土的水理性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骆燕文[6](2019)在《基于规则建模的控规三维模型构建及风热环境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控制性详细规划(简称控规)是政府实施规划管理的核心层次和最主要依据,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科学合理地编制控规是创造良好城市环境的重要课题。控规是以控制指标作为主要规划管理依据,控制指标有着很强的三维属性,在三维空间划分了开发边界,规定城市开发与建设应该在该三维空间内进行。从城市物理环境来说,特别是城市的风环境和热环境,其形成受到城市三维空间形态影响,因此与控规有密切联系。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控规在编制过程中往往是以二维平面的形式进行表达,虽然配以城市设计做三维引导,但缺少真正意义上与三维空间的结合,且目前我国控规在编制过程中极少将城市风环境和热环境作为考虑要素。为此,本研究提出一种用于构建控规方案三维模型的规则建模方法,实现控规方案三维模型与控制指标联动变化,同时利用该建模方法和三维模型辅助分析控规方案的风环境和热环境,确保控规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该分析方法非常直观,也符合规划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和思维方式。为实现以上目的,针对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了研究。(1)探讨控规阶段三维城市模型的属性。结合控规三维模型的价值取向,对控规阶段三维模型做了定义,提出控规三维模型是依据控规方案建立的一种城市基本三维形态模型。归纳控规三维模型具有以城市整体布局表现为重点,微观层面表现为配合;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和重复性;具备一定的弹性和引导性的特征。提出控规三维模型的要素内容包含五个方面:地形模型、道路模型、地块模型、建筑模型和植被模型。提出控规方案三维城市模型的细节层次以LOD1和LOD2为主。(2)探讨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构建控规方案三维模型。通过控规三维模型属性研究可知规则建模方法非常适用于控规阶段的三维建模,然而具体建模步骤和方法仍需要进一步讨论。因此本研究对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构建控规三维模型进行了详细研究。基于控规三维模型的属性研究,归纳和分类得到规则构建该模型应表达的控制指标和模型细节层次。采用CE(City Engine)规则建模方法,提出CE批量建模性质可与控规的低精度建模性质结合,规则语言描述特性可与控规控制指标结合。归纳CE规则建模构建控规方案三维模型的主要步骤为(1)数据收集与处理、(2)建立地形模型、(3)CE规则程序编写和(4)模型生成与输出。并最终完成了控规道路模型、地块模型、建筑模型和植被模型的CE规则文件的程序编写,该规则文件可应用于其他控规建模场景。(3)探讨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辅助分析控规风环境。采用基于城市围合度的城市通风分析方法分析城市构筑物对城市通风的阻碍能力,可较为快速地评价城市构筑物对城市通风的影响程度,适用于控规阶段的通风分析。然而该方法需要城市三维模型作为数据提取的基础。本研究提出将规则建模方法与城市围合度通风分析方法相结合,利用规则建模方法高效构建控规方案的三维基础模型,为提取城市不同方向的剖面数据提供基础模型,以此分析城市和不同片区的城市围合度和各方位通风情况。分析步骤为选取影响城市通风的控规控制指标,利用规则建模法高效建立控规建筑三维体块,在构建的三维模型基础上划分整个城市和各个分区的垂直剖面,提取剖面面积数据,并绘制城市围合度图。最后将城市围合度图与城市风玫瑰图叠加。围合度图与风玫瑰重合的面积越多,通风环境越差,反之,通风环境越好。用此叠加图分析整个城市和各个分区的通风情况,并提出优化建议。(4)探讨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辅助控规热环境分析。已有研究提出控制指标与城市热环境有一定的定量关系,然而还没有研究对控规控制指标与城市热环境的定量关系进行较为完善的总结。本研究提出对控规指标与热环境的关系进行描述的规则建模方法,实现构建控规三维模型的同时评价热环境。为此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研究将控规控制指标与城市热环境评价指标—城市潜在热岛强度日累计值的定量关系作为评价热环境的依据。通过采用单元地块设计、热环境数值模拟、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到控规指标与城市热岛潜在强度的数学模型。最后利用CE规则建模语言对获得的热环境数学模型进行编辑,实现根据地块的控制指标获得地块的热岛潜在强度日累计值,并对地块的热环境等级进行评价。本研究对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法高效构建控规方案三维模型提供了具体操作方法,并结合已有研究对如何利用规则建模方法辅助分析控规风环境进行了探索,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所提出的风环境分析方法的有用性。总结了控制指标与潜在热岛强度日累计值的数学模型,揭示了在此基础上利用规则建模方法可有效地辅助评价控规方案的热环境。研究成果为利用规则建模方法构建控规三维模型,辅助分析控规方案可能形成的风热环境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法,为保证控规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赵雪晴[7](2019)在《基于LabVIEW的托卡马克实时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提出在托卡马克实验中,为了更好的实现对等离子体的控制以及完成物理研究,需要用到很多实时采集、实时处理、实时控制系统。在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方面,FPGA可以同时保证大数据量的高速传输和稳定性能,在目前的托卡马克实验中也有较多的应用。对于FPGA实时控制系统开发,传统上采用C语言配合Verilog语言加以实现。而LabVIEW语言可以同时对上位机及FPGA进行编程,也可充分兼容NI FlexRIO组件,进而简化开发过程。所以LabVIEW为FPGA开发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且有越来越多的实时系统设计选择了LabVIEW开发方式。本文首先基于LabVIEW开发了新的J-TEXT托卡马克触发系统。新触发系统较旧有系统提供了更直观的用户界面,并改进了旧系统时钟丢失进而导致触发不同步的问题。然后利用NI P2P技术实现了多通道密度实时计算的偏振仪密度反馈控制系统与实时剖面反演系统。P2P技术可实现数据在FPGA之间的传输,节约了通道资源的同时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并对P2P延时的性能做了大量的测试,验证了其可行性。同时在多通道密度实时计算的基础上实现了密度剖面的实时计算,为将来密度剖面的利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上述应用的设计开发中,暴露了很多问题,主要为模块化程度低、程序可读性差,因此非常不利于维护和修改。于是最后对大量现有的实时控制系统进行总结,进而实现一个初步的实时控制系统框架,其包含了多个可重复使用的子模块。然后利用该实时控制系统框架重写现有的偏振仪密度反馈控制系统,大幅缩减了程序框图的大小,实现了很好的模块化。
茆书巍[8](2018)在《鄂尔多斯中西部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结构及质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新变化,非常规油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致密砂岩储层的有效勘探与开发是当今石油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段为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发育了厚层、连片的致密砂岩储集体,是目前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场所。本次论文着重对研究区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储层宏观/微观结构、储层质量主控因素及有效性评价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认识,并对研究区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和指导意义。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地层划分原则为基础,对研究区长8段进行了4个单元的精细地层划分,并结合研究区钻井、测井、岩心观察、粒度分析、古物源分析等资料识别了不同级次沉积旋回基准面特征,指出了研究区从长82至长81亚段沉积期总体上经历了湖侵-湖退-湖侵的沉积旋回过程。姬塬地区在长8段沉积期总体为微咸水的弱氧化-还原沉积环境,古构造环境相对稳定,地形平缓,且来自北东方向的阴山古陆沉积物源较为充足,易在研究区形成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并主要发育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及少量河口坝微相。姬塬地区长8段砂岩类型主要为灰色、浅灰色细砂岩、粉砂岩,部分地区可见灰绿色粉砂岩、细砂岩,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分别为8.9%和0.75×10-3μm2,且长82亚段储层物性整体上要好于长81亚段。通过对薄片镜下观察、压汞测试分析(高压/恒速压汞)、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测试等研究表明,砂岩储集层孔隙空间以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为主,且成岩作用总体为中成岩A期,部分地区可达中成岩B期。储层砂体宏观空间结构主要包括切叠式、叠加式、对接式、孤立式4大类型,并基于研究区长8段沉积期基准面旋回变化特征,建立了研究区长8段沉积期不同基准面旋回内的单河道砂体构型模式。按照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优劣等级,可将长8段砂岩储层依次划分为4类:A类高进汞饱和度-中孔细喉型、B类较高进汞饱和度-小孔喉型、C类的中等进汞饱和度-细孔喉型以及D类低进汞饱和度-微孔喉型。同时,研究表明研究区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质量受控于喉道的大小及分布。基于成岩过程中储层微观结构和孔隙演化特征,构建了研究区长8段砂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并指出了研究区长8段砂岩储层中的碳酸盐胶结物形成过程可分为3个成岩阶段,揭示了早期的泥晶/微晶方解石胶结物主要来自过饱和的碱性湖水,亮晶/连晶方解石及铁方解石及白云石胶结物在沉淀过程中受到了有机酸及水岩作用的共同影响,并指出铁方解石胶结作用是成岩作用中后期储层物性变差的直接原因。基于研究区长8段砂岩储层质量评价标准,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模糊数学及多因素综合分析法,优选6大核心评价参数(储层平均喉道半径、最大进汞饱和度、排驱压力、孔隙度、渗透率及储层有效厚度)和2大经验评价参数(孔隙结构特征及成岩相)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以此评价参数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研究区长81和长82亚段致密砂岩储层进行了3个级别的综合评价,并指出I类、II类储层,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东向的近物源区及中南部地区,是研究区重要的勘探目标区域。
丁军[9](2018)在《复杂环境中超大型浮体水弹性响应直接耦合分析方法》文中提出针对布置在近岸浅海或岛礁附近海域的浮式结构物所面临的“泻湖内外岛礁旁、波流分布不均匀、海底条件变水深、台风多发风浪大”等特点,本文跨学科地把海洋波浪传播理论与复杂边界的三维势流理论和三维水弹性力学时域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把浅海域复杂地理环境中的波浪传播问题与可变形超大型浮体的绕射/辐射波问题耦合起来统一分析、把浮体周边流场的描述和结构动力学分析置于具有一致性的理论基础上的“复杂浅海地形环境中波浪与超大型浮体水弹性响应的直接耦合分析方法”。同时,发展并应用一整套考虑复杂地形和岛礁遮蔽效应影响的多模块超大型浮体全系统水池模型试验技术,通过试验考核,成功验证了该水弹性力学理论与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Wu(1984)建立的浮体三维水弹性力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海洋波浪传播理论Boussinesq方程、Rankine源方法和三维水弹性力学时域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复杂浅海地形环境中波浪与超大型浮体水弹性响应的直接耦合分析方法”,包括基础理论及相关的数值求解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和软件THAFTS-BR。(2)将近岸水波动力学与浮体三维水弹性力学试验技术结合起来,在国内外首次应用可以考虑近岛礁复杂环境条件和超大型浮体动响应相互耦合的水池模型试验方法术,为复杂环境条件下超大型浮体水弹性响应分析方法及软件的验证、响应机理的认识及设计方案试验考核提供了技术基础。(3)针对布置于岛礁附近的单模块和三模块超大型浮体,开展了复杂海底地形浅海域超大型浮体水弹性响应分析,并通过与水池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建立的理论方法的适用性。同时,通过与均匀水深情况下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给出了复杂海底地形对超大型浮体水弹性响应影响的一般性规律,为今后布置于近岸或岛礁附近的超大型浮体的动响应分析、优化设计与总体规划等提供了良好条件。(4)基于THAFTS-BR软件开展了非均匀波浪条件下八模块超大型浮体的水弹性响应的计算分析,给出了规则波和不规则波工况下波浪传播演化、浮体运动响应和连接器载荷响应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了与水池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与均匀波浪条件下结果的比较显示,非均匀波浪条件下超大型浮体的连接器载荷响应明显增大,说明了在岛礁海域复杂环境中进行超大型浮体动响应预报时考虑非均匀遭遇波浪条件的重要性。(5)针对南海建设需求,开展了百米级岛礁建设浮式平台的运动、载荷和总强度的系列水弹性力学响应分析,为其在近岛礁复杂环境条件中的功能适用性与结构安全性提供了评估结论和设计依据,该平台已完成建造,实现了研究成果工程应用成功转化。本文建立的“复杂环境中超大型浮体水弹性响应直接耦合分析方法”及相关的水池试验技术,基本解决了计及海域深浅过渡、海底地形变化、波浪时空不均匀、浮体超大型多模块等前所未有的复杂内涵的水弹性力学问题,为复杂浅海地理与波浪环境中全系统超大型浮体的响应与结构安全性预报、设计评估与优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和手段。
张志康[10](2017)在《超大型集装箱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国际间贸易不断增长,对集装箱运输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此外各大集装箱航运公司追求规模效应,推动了箱船向大型化趋势发展。集装箱船本身具有大开口、刚度低和航速高等特点,船体强度和疲劳强度问题突出,大型化对其结构安全带来了更大的考验,传统船体梁理论不再适用,因此有必要开展针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基于三维线性势流理论,采用等效设计波法,对目标船进行了波浪载荷直接预报,并与规范值进行对比,最终确定了用于评估全船结构强度的波浪载荷。然后研究目标船弯扭联合作用下的结构响应特性,对其屈服强度进行评估,筛选危险区域,针对危险区域采用细网格进一步分析,并对不满足衡准的构件进行优化设计。针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疲劳问题,需计及波激振动影响。首先,基于三维线性频域水弹性方法,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模态分析,预报目标船的波激振动载荷,分析其水弹性效应。然后,选取船体多个不同位置和类型的舱口角隅,基于谱分析方法,利用有限元法求解热点应力,计算各节点的疲劳损伤及疲劳寿命,并与刚体理论的结果对比,研究波激振动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最后,提出一种快速生成节点细网格的方法,编写相应的二次开发程序,并利用它建立多个节点形状优化方案,对双圆弧负角隅进行疲劳强度优化,探讨其疲劳特性。经研究发现,对于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结构强度而言,波浪载荷直接预报是有必要的,且必须考虑弯扭联合作用下的应力响应,对于纵向舱口围端部和舱口角隅此类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危险区域,有必要采用细网格分析。船体在波浪中很容易发生波激振动,且必须考虑反对称模态作用,疲劳节点处应力的高频响应特性使得疲劳累计损伤度大大增加,一般降低疲劳寿命约30%40%,部分节点可能高达50%多,因此疲劳强度评估时必须计及波激振动的影响。本文提出的快速生成节点细网格的方法与开发的程序,有利于提高结构设计效率,也可为其他相似问题提供参考。对于双圆弧负角隅,存在一个最佳的圆弧半径比,此时节点的疲劳寿命达到最大。
二、一种快速的体剖面空间生成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快速的体剖面空间生成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离轴非球面碳化硅薄板及轻量化反射镜预应力抛光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非球面反射镜加工方式 |
1.2.1 经典加工技术 |
1.2.2 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技术 |
1.2.3 小磨头加工技术 |
1.2.4 应力盘抛光技术 |
1.2.5 磁流变抛光技术 |
1.2.6 离子束抛光技术 |
1.3 预应力抛光技术研究进展 |
1.3.1 离轴非球面拼接子镜的应用现状 |
1.3.2 离轴非球面拼接子镜的技术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非球面反射镜预应力抛光技术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预应力抛光中镜体的弹性薄板近似 |
2.2.1 预应力抛光技术基本原理 |
2.2.2 弹性薄板小挠度变形理论 |
2.2.3 圆形薄板弯曲的基本方程 |
2.3 离轴非球面反射镜的预应力抛光理论 |
2.3.1 理论的形成背景 |
2.3.2 偏离量表达式 |
2.3.3 薄板弯曲与离轴非球面 |
2.3.4 应力分析 |
2.4 有限元方法 |
2.4.1 有限元分析方法简介 |
2.4.2 有限元仿真流程 |
2.5 Zernike多项式与Seidel像差 |
2.5.1 Zernike多项式的主要特点 |
2.5.2 Zernike多项式系数 |
2.5.3 Zernike系数与Seidel像差系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轴非球面反射镜预应力抛光的应力加载与面形分析方法 |
3.1 引言 |
3.2 离轴非球面反射镜的材料选择 |
3.3 加载点数选取 |
3.3.1 加载力与力矩计算 |
3.3.2 三种点数加载方式仿真与迭代去除 |
3.3.3 点数加载方式对像差的影响 |
3.4 预应力抛光实验装置 |
3.4.1 外延式加载预应力抛光装置概念设计 |
3.4.2 模型性能分析 |
3.4.3 内置式加载预应力抛光装置概念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离轴非球面SiC薄板反射镜预应力抛光方法综合研究 |
4.1 引言 |
4.2 预应力抛光物理基础与仿真流程 |
4.2.1 物理基础 |
4.2.2 仿真流程 |
4.3 预应力加载模型与镜体设计 |
4.3.1 预应力抛光加载点数选择 |
4.3.2 SiC镜厚度选择 |
4.4 预应力变形仿真及设备设计 |
4.4.1 面形仿真 |
4.4.2 预应力加载设备概念设计 |
4.5 SiC薄板反射镜的预应力快速加工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离轴非球面SiC轻量化反射镜预应力抛光的等效薄板法 |
5.1 引言 |
5.2 轻量化反射镜预应力抛光的物理基础 |
5.3 等效薄板模型 |
5.4 凹平式三角形轻量化结构镜体中的应用 |
5.4.1 寻找等效薄板厚度 |
5.4.2 等效薄板模型的预应力抛光仿真 |
5.5 平行凹面式三角形轻量化结构镜体中的应用 |
5.5.1 寻找等效薄板厚度 |
5.5.2 等效薄板模型的预应力抛光仿真 |
5.6 平行凹面式扇形轻量化结构镜坯中的应用 |
5.6.1 寻找等效薄板厚度 |
5.6.2 等效薄板模型的预应力抛光仿真 |
5.7 结果与讨论 |
5.7.1 三种模型的力学响应 |
5.7.2 结构选择的基本规律 |
5.7.3 轻量化镜坯设计的新概念 |
5.7.4 加载预应力及力矩 |
5.7.5 像差与结构 |
5.7.6 去除对结果影响 |
5.8 .预应力加载设备概念设计与快速加工方法 |
5.8.1 预应力加载设备概念设计 |
5.8.2 迭代初始非球面法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工作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3)淮南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炭深部开采及赋存条件探查研究现状 |
1.2.2 深部赋存条件下的岩石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
1.2.3 沉积特性和岩体结构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工作过程与工作量 |
2 研究区工程概况与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勘查工程概况 |
2.1.1 研究区位置及范围 |
2.1.2 潘集矿区深部勘查工程概况 |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2.1 区域地层 |
2.2.2 研究区含煤地层 |
2.3 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 |
2.3.1 区域构造及演化 |
2.3.2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4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2.4.1 区域水文地质 |
2.4.2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沉积特性及岩体结构特性分析 |
3.1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学特征 |
3.1.1 煤系岩石显微薄片鉴定 |
3.1.2 煤系砂岩岩石学特征 |
3.1.3 煤系泥岩岩石学特征 |
3.2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性组成特征 |
3.2.1 研究区13-1煤顶底板岩性类型及分布特征 |
3.2.2 研究区11-2煤顶底板岩性类型及分布特征 |
3.2.3 研究区8煤顶底板岩性类型及分布特征 |
3.2.4 研究区4-1煤顶底板岩性类型及分布特征 |
3.2.5 研究区1(3)煤顶底板岩性类型及分布特征 |
3.3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沉积环境分析 |
3.3.1 研究区煤系砂体剖面分布特征 |
3.3.2 研究区煤系沉积环境分析 |
3.4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体结构特性分析 |
3.4.1 主采煤层顶底板岩石质量评价 |
3.4.2 主采煤层顶底板岩体完整性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赋存条件探查及其展布规律研究 |
4.1 潘集矿区深部地应力测试与分布特征研究 |
4.1.1 深部地应力测试工程布置 |
4.1.2 深部地应力测试方法与测试结果 |
4.1.3 淮南潘集矿区深部地应力分布特征 |
4.1.4 深部构造对地应力场的控制作用分析 |
4.2 潘集矿区深部地温探查与地温展布特征评价 |
4.2.1 深部地温测试与测温数据处理 |
4.2.2 研究区地温梯度及分水平地温场展布特征 |
4.2.3 深部主采煤层地温场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5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5.1 深部煤系岩石采样与制样 |
5.1.1 研究区采样钻孔工程布置 |
5.1.2 煤系岩石样品采集与制备 |
5.2 深部煤系岩石物理性质测试与评价 |
5.3 常规条件下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5.3.1 常规条件岩石力学试验与结果分析 |
5.3.2 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参数相关性分析 |
5.3.3 不同层位岩石力学性质变化特征 |
5.3.4 本节小结 |
5.4 围压条件下煤系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5.4.1 室内三轴试验装置与试验过程 |
5.4.2 深部煤系岩石三轴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3 深部地应力场下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变化规律与预测模型 |
5.4.4 本节小结 |
5.5 温度条件下煤系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5.5.1 温度条件下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案 |
5.5.2 深部温度条件下煤系岩石力学参数变化特征 |
5.5.3 温度条件对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分析 |
5.5.4 本节小结 |
5.6 本章小结 |
6 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
6.1 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差异性分布 |
6.1.1 煤系岩石力学性质试验参数分布的差异性 |
6.1.2 主采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垂向分布的差异性 |
6.1.3 主采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平面分布的差异性 |
6.2 深部煤系岩石沉积特性对力学性质的控制作用 |
6.2.1 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岩性效应 |
6.2.2 煤系岩石矿物成分对力学性质的控制作用 |
6.2.3 煤系岩石微观结构对力学性质的控制作用 |
6.3 深部岩体结构性特征对力学性质的影响 |
6.3.1 岩体结构性特征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
6.3.2 深部构造特征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
6.4 深部赋存环境对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
6.4.1 深部地应力环境对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
6.4.2 深部地温环境对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J-TEXT托卡马克偏滤器位形的模拟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托卡马克简介 |
1.3 限制器与偏滤器 |
1.3.1 限制器 |
1.3.2 偏滤器 |
1.4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位形重建和控制 |
1.4.1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位形重建 |
1.4.2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位形控制 |
1.5 J-TEXT托卡马克与偏滤器位形 |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安排 |
2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边界重建方法综述 |
2.1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平衡理论 |
2.1.1 Grad-Shafranov方程 |
2.1.2 几个物理量 |
2.2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边界重建方法 |
2.2.1 平衡重建法 |
2.2.2 电流丝法 |
2.2.3 环向多极矩展开法 |
2.2.4 局部场展开法 |
2.2.5 光学重建法 |
2.2.6 函数参数化法 |
2.3 本章小结 |
3 J-TEXT位形重建程序的建立及应用 |
3.1 平衡重建程序 |
3.1.1 J-TEXT极向场线圈及真空室 |
3.1.2 J-TEXT的铁芯模型 |
3.1.3 J-TEXT不同位形的平衡重建程序检验 |
3.1.4 固定边界平衡计算 |
3.2 电流丝边界重建程序 |
3.2.1 单电流丝模型 |
3.2.2 多电流丝模型 |
3.3 J-TEXT偏滤器位形的模拟 |
3.3.1 影响偏滤器位形放电的因素 |
3.3.2 各因素对偏滤器位形的影响模拟 |
3.3.3 偏滤器位形实验指导 |
3.4 本章小结 |
4 J-TEXT偏滤器靶板和磁诊断系统的研制 |
4.1 偏滤器磁体系统分析 |
4.2 高场侧靶板系统研制 |
4.3 偏滤器位形运行相关磁诊断系统研制 |
4.3.1 位移测量探针 |
4.3.2 罗柯线圈阵列 |
4.3.3 矩形磁探针阵列 |
4.3.4 逆磁测量系统 |
4.4 其它相关诊断简介 |
4.5 本章小结 |
5 J-TEXT偏滤器位形运行的实现 |
5.1 偏滤器位形的实现 |
5.2 基于平衡重建程序的等离子体参数分布分析 |
5.2.1 结合芯部等离子体参数测量的平衡重建程序研究 |
5.2.2 偏滤器位形下等离子体参数分布分析 |
5.3 偏滤器位形下的高密度放电 |
5.4 偏滤器位形下的ECRH加热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B J-TEXT极向场线圈位置和匝数 |
(5)黄土微-纳尺度的微结构特征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黄土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
1.2.2 黄土微观结构中颗粒的研究 |
1.2.3 黄土微观结构中孔隙的研究 |
1.2.4 黄土微观结构中颗粒间联结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土的颗粒赋存及微观形貌研究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土样 |
2.1.2 颗粒分离 |
2.1.3 微观结构表征 |
2.2 黄土粒度分布 |
2.3 黄土颗粒微观形貌 |
2.3.1 概述 |
2.3.2 碎屑颗粒 |
2.3.3 团聚体 |
2.3.4 “颗核-颗衣”结构 |
2.3.5 亚微米-纳米级颗粒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的双重孔隙结构 |
3.1 概述 |
3.2 双重孔隙结构 |
3.2.1 团聚体间孔隙 |
3.2.2 团聚体内孔隙 |
3.3 孔隙结构的调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颗粒的物质成分 |
4.1 μXRF测试黄土元素组成 |
4.2 SEM-EDS测试黄土元素组成 |
4.2.1 SEM-EDS-mapping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黄土水理性质试验研究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粒径分析 |
5.2.2 液塑限 |
5.2.3 湿陷 |
5.2.4 土水特征曲线 |
5.2.5 非饱和渗透系数 |
5.3 微观结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规则建模的控规三维模型构建及风热环境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控规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
1.1.2 控规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1.1.3 控规对物理环境的影响 |
1.1.4 构建控规三维模型的迫切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和本研究方案 |
本章导读 |
2.1 相关研究综述 |
2.1.1 控规三维建模研究现状 |
2.1.2 规则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2.1.3 城市风环境和热环境研究现状 |
2.1.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本研究方案设计 |
2.2.1 研究思路 |
2.2.2 本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2.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规方案三维模型属性研究 |
本章导读 |
3.1 控规方案三维模型定义及建模特征 |
3.1.1 控规三维模型定义 |
3.1.2 控规三维模型特征 |
3.2 控规方案三维建模控制指标选取 |
3.3 控规方案三维建模要素及细节层次 |
3.3.1 建模要素 |
3.3.2 建模细节层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规方案规则建模方法 |
本章导读 |
4.1 规则建模技术及其优势 |
4.1.1 规则建模原理 |
4.1.2 规则建模关键技术 |
4.1.3 规则建模优势 |
4.2 规则建模与控规的结合 |
4.2.1 与控规模型精度的结合 |
4.2.2 与控规控制指标的结合 |
4.3 控规方案规则建模步骤与方法 |
4.3.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3.2 地形模型构建 |
4.3.3 建模要素规则语言编写 |
4.3.4 三维模型生成与输出 |
4.4 案例研究 |
4.4.1 区域和控规方案概述 |
4.4.2 控规方案三维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规则建模辅助分析控规方案风环境 |
本章导读 |
5.1 基于城市围合度的风环境分析方法 |
5.1.1 城市围合度与城市风环境 |
5.1.2 控规风环境评价思路与方法 |
5.2 风环境分析三维模型要求及控制指标选取 |
5.2.1 控规三维模型要求 |
5.2.2 控规控制指标选取 |
5.3 规则建模构建 |
5.3.1 研究对象介绍 |
5.3.2 构建地形模型 |
5.3.3 构建建筑模型 |
5.4 控规方案风环境分析及优化建议 |
5.4.1 绘制围合度图 |
5.4.2 风环境分析 |
5.4.3 控规优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规则建模辅助评价控规方案热环境 |
本章导读 |
6.1 基于要素叠加的热环境评价方法 |
6.1.1 城市要素的叠加性 |
6.1.2 热岛潜在强度(HIP)的叠加性 |
6.1.3 控规热环境评价思路与方法 |
6.2 单元地块设计及热环境数值模拟条件设置 |
6.2.1 实体均质要素单元地块设计 |
6.2.2 建筑单元地块设计 |
6.2.3 热环境模拟条件设置 |
6.3 控规热环境评价模型构建 |
6.3.1 实体均质要素热环境模拟结果分析 |
6.3.2 建筑用地热环境模拟结果 |
6.3.3 控规热环境评价数学模型构建 |
6.4 规则建模辅助评价控规热环境 |
6.4.1 地块HIP日累计值计算 |
6.4.2 地块热环境等级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适用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授权专利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主要参加项目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7)基于LabVIEW的托卡马克实时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受控核聚变与托卡马克 |
1.2 等离子体控制系统概述 |
1.3 国内外等离子体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 |
2 基于LABVIEW FPGA的新触发系统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原有触发系统介绍 |
2.3 新触发系统的硬件设计 |
2.4 新触发系统的软件设计 |
2.5 测试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3 实现多通道实时密度计算的偏振仪密度反馈控制系统 |
3.1 现有密度反馈控制系统介绍 |
3.2 P2P技术及其性能测试 |
3.3 多通道实时密度计算的实现与剖面计算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LABVIEW的实时控制系统框架的设计 |
4.1 需求分析 |
4.2 实时控制系统框架设计 |
4.3 基于框架的偏振仪密度反馈控制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对本文工作的总结 |
5.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框架下密度反馈控制系统程序框图 |
附录2 框架下密度反馈控制系统部分子模块程序框图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鄂尔多斯中西部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结构及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浅水三角洲沉积研究现状 |
1.2.2 储层构型研究现状 |
1.2.3 致密砂岩储层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及认识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背景及开发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
2.1.2 地层发育特征 |
2.2 古环境特征 |
2.2.1 古构造-古地貌特征 |
2.2.2 古气候及古水体特征 |
2.3 区域开发特征 |
第3章 地层对比及沉积微相研究 |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1 地层划分思路及标志 |
3.1.2 地层划分与对比结果 |
3.2 地层微构造特征 |
3.3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 |
3.3.1 古物源分析 |
3.3.2 沉积相标志研究 |
3.4 沉积微相类型及发育特征 |
3.4.1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3.4.2 沉积微相剖面演化特征 |
3.4.3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
3.5 沉积演化特征及模式 |
第4章 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 |
4.1 岩石学特征 |
4.1.1 砂岩碎屑组分及特征 |
4.1.2 填隙物 |
4.2 储层物性特征 |
4.2.1 孔隙度特征 |
4.2.2 渗透率特征 |
4.2.3 砂岩储层物性相关性分析 |
4.3 成岩作用特征 |
4.3.1 压实-压溶作用 |
4.3.2 胶结作用 |
4.3.3 交代作用 |
4.3.4 溶蚀作用 |
4.4 成岩演化阶段 |
4.4.1 成岩演化序列 |
4.4.2 成岩阶段划分标准 |
4.4.3 成岩阶段划分 |
第5章 储层结构精细表征 |
5.1 单河道砂体建筑结构 |
5.1.1 单河道砂体划分方法 |
5.1.2 单河道识别标志 |
5.2 单河道砂体成因类型及特征 |
5.3 单河道砂体精细表征 |
5.3.1 单河道参数定量分析 |
5.3.2 基准面旋回变化内的单河道砂体构型模式 |
5.4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 |
5.4.1 孔隙类型 |
5.4.2 孔隙结构特征 |
5.4.3 孔喉参数分布特征 |
5.5 储层结构参数相关性分析 |
第6章 储层质量主控因素及综合评价 |
6.1 储层质量控制因素分析 |
6.1.1 沉积作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
6.1.2 成岩作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
6.1.3 碳酸盐胶结物来源及对储层孔隙演化分析 |
6.1.4 砂岩储层孔隙演化 |
6.2 储层综合评价 |
6.2.1 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
6.2.2 储层综合评价参数优选 |
6.2.3 储层综合评价流程 |
6.2.4 储层综合评价结果 |
第7章 结论 |
附录A.1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 段砂岩储层矿物岩石学特征表 |
附录A.2 图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复杂环境中超大型浮体水弹性响应直接耦合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水波局域模型—Boussinesq方程研究进展 |
1.2.1 Boussinesq方程的导出及其特点 |
1.2.2 Boussinesq方程的改进 |
1.2.3 Boussinesq方程的求解 |
1.2.4 Boussinesq方程在岛礁地形波浪模拟上的应用 |
1.2.5 小结 |
1.3 三维势流理论 |
1.3.1 自由面Green函数法 |
1.3.2 Rankine源方法 |
1.4 水弹性理论研究进展 |
1.4.1 三维线性水弹性力学方法 |
1.4.2 三维非线性水弹性力学方法 |
1.4.3 考虑复杂边界条件的浮体三维水弹性力学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广义水弹性力学理论基础 |
2.1 结构基本运动方程 |
2.2 弹性浮体的势流理论 |
2.2.1 基本假定 |
2.2.2 坐标系定义 |
2.3 基本方程和速度势分解 |
2.4 物面边界条件 |
2.5 水动力系数和广义波浪激励力 |
2.6 广义水弹性力学运动方程 |
2.7 小结 |
第3章 复杂环境条件下浮体水弹性直接耦合分析方法 |
3.1 基本思路 |
3.2 外域—Boussinesq方程 |
3.2.1 控制方程 |
3.2.2 底摩擦项 |
3.2.3 边界条件 |
3.2.4 Boussinesq方程波高模拟的验证 |
3.2.5 Boussinesq方程中流速分布假定的验证 |
3.3 内域的三维时域水弹性分析与Rankine源方法 |
3.3.1 时域辐射速度势 |
3.3.2 Rankine源方法 |
3.3.3 时域水弹性力学响应方程 |
3.4 匹配面条件 |
3.5 求解过程 |
3.6 模型验证 |
3.6.1 计算模型 |
3.6.2 结果对比验证 |
3.7 小结 |
第4章 复杂环境条件下超大型浮体水池模型试验技术 |
4.1 复杂环境条件与浮体耦合的水池试验技术 |
4.2 极大型结构水弹性响应模型试验技术 |
4.3 考虑多模块耦合效应的水池模型试验技术 |
4.4 全系统多方案综合演示验证试验 |
4.4.1 波高 |
4.4.2 运动 |
4.4.3 剖面载荷 |
4.4.4 连接器载荷 |
4.4.5 浪向角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考虑复杂地形的超大型浮体(单、三模块)水弹性分析 |
5.1 单模块超大型浮体结果 |
5.1.1 计算模型 |
5.1.2 规则波结果 |
5.1.3 不规则波结果 |
5.2 三模块超大型浮体结果 |
5.2.1 RMFC基本理论 |
5.2.2 计算模型 |
5.2.3 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非均匀波浪条件下八模块超大型浮体水弹性分析 |
6.1 计算模型 |
6.2 主坐标响应分析结果 |
6.3 规则波响应分析结果 |
6.3.1 波浪 |
6.3.2 运动 |
6.3.3 连接器载荷 |
6.4 不规则波响应分析结果 |
6.4.1 波浪 |
6.4.2 运动 |
6.4.3 连接器载荷 |
6.5 不同布置方案比较 |
6.6 小结 |
第7章 理论方法的工程应用 |
7.1 基本参数 |
7.1.1 主尺度 |
7.1.2 结构模型及模态分析结果 |
7.2 均匀水深条件下结果验证 |
7.3 复杂地形条件下结果分析 |
7.4 短期极值预报及设计波参数 |
7.5 总强度评估 |
7.5.1 屈服强度评估 |
7.5.2 屈曲强度评估 |
7.6 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于水弹性力学的建设平台vonMises应力云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超大型集装箱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线性设计波法的波浪载荷预报 |
2.1 概述 |
2.2 三维线性势流理论 |
2.3 等效设计波法 |
2.3.1 长短期预报 |
2.3.2 基本原理及过程 |
2.4 目标船设计波系统的确定 |
2.4.1 主要参数 |
2.4.2 计算模型 |
2.4.3 装载工况 |
2.4.4 传递函数计算 |
2.4.5 波浪载荷长期预报 |
2.4.6 设计波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3 准静态下的全船强度分析 |
3.1 概述 |
3.2 全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结构坐标系 |
3.2.2 有限元模型 |
3.2.3 边界条件 |
3.3 载荷分析及计算工况选取 |
3.3.1 载荷分析 |
3.3.2 计算工况 |
3.4 屈服强度评估 |
3.4.1 强度评估衡准 |
3.4.2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三维线性频域水弹性分析 |
4.1 概述 |
4.2 船体模态分析 |
4.2.1 有限元方法 |
4.2.2 目标船模态分析 |
4.3 结构基本运动方程 |
4.3.1 三维结构动力学方程 |
4.3.2 主坐标及结构运动方程转化 |
4.4 弹性体周围的三维势流理论 |
4.4.1 弹性体周围流场速度势分解及边界条件 |
4.4.2 非定常扰动势的求解 |
4.5 广义力的求解 |
4.6 运动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4.7 目标船水弹性效应分析 |
4.7.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4.7.2 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计及波激振动的疲劳强度分析 |
5.1 概述 |
5.2 谱分析方法简述 |
5.2.1 应力传递函数的计算 |
5.2.2 应力响应谱的计算 |
5.2.3 应力范围的短期分布 |
5.2.4 疲劳累积损伤度和疲劳寿命的计算 |
5.3 目标船疲劳强度分析 |
5.3.0 疲劳评估节点选取 |
5.3.1 S-N曲线选取 |
5.3.2 计算工况 |
5.3.3 应力传递函数 |
5.3.4 短期疲劳损伤度 |
5.3.5 各浪向的疲劳损伤度对比 |
5.3.6 疲劳寿命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构节点形状优化 |
6.1 概述 |
6.2 细网格快速生成方法 |
6.2.1 技术方案 |
6.2.2 创建几何模型方法 |
6.2.3 生成有限元模型方法 |
6.2.4 程序开发与应用 |
6.3 节点形状优化 |
6.3.1 形状优化方法 |
6.3.2 优化对象 |
6.3.3 优化方案 |
6.3.4 优化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一种快速的体剖面空间生成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IM技术的重力坝非溢流坝段体型设计应用研究[D]. 张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2]离轴非球面碳化硅薄板及轻量化反射镜预应力抛光方法研究[D]. 伊力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淮南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及其控制因素研究[D]. 沈书豪.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4]J-TEXT托卡马克偏滤器位形的模拟与实现[D]. 朱立志.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黄土微-纳尺度的微结构特征试验研究[D]. 师建锋. 长安大学, 2020(06)
- [6]基于规则建模的控规三维模型构建及风热环境分析研究[D]. 骆燕文. 广西大学, 2019(02)
- [7]基于LabVIEW的托卡马克实时控制系统设计[D]. 赵雪晴.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鄂尔多斯中西部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结构及质量评价[D]. 茆书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复杂环境中超大型浮体水弹性响应直接耦合分析方法[D]. 丁军. 中国舰船研究院, 2018(12)
- [10]超大型集装箱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研究[D]. 张志康.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