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喜欢什么样的住宅?——城镇职工家庭住房消费意愿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张富纶[1](2021)在《中小学生家庭领域体育参与现状及问题研究 ——基于在武汉市的抽样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近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备受关注,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25年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注重全方位体育教育模式背景下,应当促进中小学生在家庭领域参与体育活动。虽然在疫情期间,家庭成为大部分中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但短期内掀起的体育热潮并不能实质性改变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下滑的局面。本研究试图探究目前武汉市中小学生家庭领域体育参与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为促进中小学生参与家庭领域体育活动,提搞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基于此,本研究将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市6个区494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访谈法对50名学生、家长、老师进行非结构式访谈,得出如下结论:(1)目前武汉市中小学生在学习日的休闲时间比较少,周末及节假日的休息时间比较多;在家庭领域独自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主要有:跳绳、仰卧起坐、俯卧撑、跑步、平板支撑,与家人一起参加的体育项目主要为散步/跑步、乒羽网小球、跳绳、游泳、骑行,虽然在参与项目上比较丰富,但在参与形式上缺乏创新。总体来说,男生相对女生在参与频率、时间、强度上表现得更好;年级越高体育参与的频率、时间、强度越下降;不同家庭结构中,体育参与效果有着明显差异,正常结构家庭比非正常结构家庭的参与效果更好。(2)当前武汉市中小学生在家庭领域体育参与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业压力对家庭领域中体育时间的挤压;(2)“家校”体育参与表现差异大,缺乏参与动机和积极性;(3)大部分家庭缺乏规律的家庭体育计划和合适的参与项目;(4)家庭体育氛围不浓厚,体育器材闲置率高。(3)在家庭领域影响因素中,家长体育表率和家庭体育氛围得分最低,家长体育意识和家庭体育支持得分较好,教养方式中大多数家庭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其次为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家庭最少。不同职业、学历的母亲,在家庭体育支持、家长体育意识上有着明显差异;不同的家庭结构对孩子的家庭体育支持有着明显差异;不同年级学生的家庭在家长体育意识、家庭体育支持、家长体育表率、家庭体育氛围、教养方式上均有差异。家庭体育支持、家长体育表率、家庭体育氛围、家长体育意识与青少年在家庭领域体育参与的频率、时间、强度、日常体育话题讨论、体育赛事观看、体育消费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关。教养方式中民主型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在家庭领域体育参与的各个方面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而越专制的父母在体育话题讨论和体育消费上的表现越差。溺爱型父母在参与强度、时间、频率和话题讨论、赛事观看、体育消费上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4)性别、年级、家庭结构、固定器材数量、家庭体育氛围对青少年在家庭领域体育参与频率有显着影响;性别、年级、家庭结构、移动器材数量、家庭体育氛围对青少年在家庭领域体育参与时间有显着影响;性别、家庭结构、父亲学历、家长体育意识对青少年在家庭领域体育参与强度有显着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减少青少年课外培训压力,注重体育兴趣培养,鼓励孩子参与体育运动。家长应在生活中多注重运用体育的形式与孩子互动,激发孩子的体育动力,培养终身体育观念。(2)加强家长体育意识,做好家庭体育表率,营造良好家庭体育氛围。拟定科学、持续、有效的家庭体育计划,督促孩子和自己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打造热爱体育的优秀家风。(3)提高家长体育认知能力,创新体育参与形式。利用空余时间组织家人观看体育赛事、体育杂志,参加家庭体育赛事。这样既锻炼了身体,也改善了家庭关系,更帮助孩子营造了浓厚的家庭体育氛围。(4)配合学校体育内容,提高青少年在家庭领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学校体育可以作为孩子和家人的桥梁,带动青少年在家庭领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5)相关部门或社区可以因地制宜,开展丰富的体育赛事,可以依据武汉“两江四岸”的优势,合理策划一些夜跑、打卡等社区体育活动,带动亲子间体育参与的热情。
施旖旎[2](2018)在《限购背景下住房投资的发生机制及其社会后果研究》文中提出对当代中国的住房问题进行探讨,不能脱离对当代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运作形态以及市场主体的行动逻辑的研究和理解,而住房投资现象正是为此提供了一个重要而有效的窗口。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话语中,住房投资者常被称为“炒房客”,也常被描述成助长房价、击垮实体经济的“害群之马”。然而,住房投资的机会来源和行动者的行动策略等主体经验却长期被忽视。本研究试图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住房投资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中发生的,如何得以发生及以怎样的方式发生?具体来说,住房投资机会是怎样衍生出来的,是怎样被投资者们所认知的,在限购背景下,隐性机会是怎样变成显性行动的,其作用机制有哪些,投资目标的达成意味着什么。基于对22位住房投资者进行的观察和深度访谈,以及对开发商、银行、中介公司等相关领域行动者的访谈,本研究集中呈现了从投资机会来源到投资目标达成的过程。同时,对投资机会隐现的宏观社会背景即中国住房市场的形成、变迁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从社会分化和市场风险的角度探讨了可能的社会后果。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城市土地生产资料由国家独占且“经营型”地方政府有足够动力经营城市的背景下,市场无法发挥出使价格达到平衡的功能,大城市的人口增加与住房需求的增加,无法刺激更多的土地供应,行政调控使得住房市场陷入一个“房价上涨—限制需求—夯实价格—限制解除—房价上涨”的循环。供给与需求的尖锐矛盾与浮于表面的行政调控相结合,促成了“政策市”与“福利房”的产生。第二,在投资机会的认知方面,社会网络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强关系和权威性“超弱关系”发挥着关键促进作用,表现在投资信息的提供、住房投资合法性的建构以及策略的提供方面。在投资目标达成过程中,制度内外涌现了丰富的资源和策略信息,这不仅来源于政府部门为城市发展留下的口子、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以及政府代理人对规则的“灵活”执行和主动利用,也来源于开发商所生产的排斥与笼络机制,银行为“优质客户”提供的支持与通融,还来源于中介公司在促进成交和加速回款等方面的帮助。在各正式组织后台活动的“万能的担保公司”,将各利益主体进行匹配与撮合,为组织代理人的个人创收提供可能,同时也为组织的责任规避提供出口。与此同时,住房投资者们在家庭内外动员相关资源,择机采取与其他行动主体的合作策略或使用“弱者的武器”,以达成投资目标。在关系资源的动员方面,关系人的特征同质性与关系强度同时发挥作用,观念同质性与身份同质性是关系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研究还表明,住房投资者内部表现出一定的阶层差异,尤其在资源动员能力和所承受风险大小方面。第三,住房投资者与其他市场主体的行动看似理性,但这些行动的集合结果却是非理性的。限购背景下,政府、开发商和银行对“优质市民”、“优质业主”和“优质客户”的选择,意外地使得“优质”投资者成为“福利房”的购房人群,解构了限购政策的初衷,进而将使社会阶层得以再生产,不正常的市场得以再生产,加剧房地产市场的危机。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大量的投资需求为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和土地财政收入的增加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市场的实际运行使得调控政策脱离初衷,对现有的治理逻辑、土地制度和住房政策提出挑战。本研究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角度来研究限购背景下住房投资的发生机制和社会后果,有助于拓展住房投资的已有理论解释,也丰富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研究主题的已有研究成果。对限购背景下住房投资行动的考察,特别是关于房地产市场主体行动逻辑的探讨,将为探索转型期房地产市场的秩序转型提供重要的经验资料,并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住房政策提供学理依据。
李伟[3](2017)在《房地产去库存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6年经济工作时提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将房地产去库存作为2016年重点任务之一。这说明房地产业去库存对于经济的平稳运行、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也反映了房地产
杨文学[4](2016)在《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文中研究指明未来的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习近平开篇九问1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陈旧话题,不断被刷新纪录的贪官激活的当下,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拥有百亿资产的民营企业的创始人,却填写了一份感动国人的答卷。一个用27年的心血,创造了一个年销售额60多亿元、为国家一年就纳税近10亿元的财
高丽茹[5](2015)在《福利治理视角下城市困境儿童的福利提供 ——基于南京市FH街道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体制变迁、儿童福利制度从补缺型向制度型转变,困境儿童数量激增至数百万,困境儿童福利问题日益凸显,在新的社会治理背景下对困境儿童的福利提供和需要满足研究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城市困境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福利治理的分析视角,力图通过对困境儿童的需要、困境儿童的多元福利提供及二者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探讨多元福利提供不能满足困境儿童福利需要的产生原因。本研究意义在于,一方面,从理论层面来看,不仅从福利治理的视角探寻困境儿童福利提供制度困境的产生原因,丰富了福利治理理论的应用,而且对城市困境儿童实际福利需要的分析和对不同福利提供主体之间责任关系的探讨,有利于丰富、深化需要理论和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另一方面,从政策和实务的层面来看,对城市困境儿童福利提供与需要满足状况的实证研究,有助于推进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建设。本研究采用福利治理的分析视角,首先以困境儿童福利需要的分析为起点,然后对家庭、社区、社会组织、政府四大福利提供主体的的福利提供状况进行论述,将二者进行对照,揭示困境儿童福利提供和需要满足之间的差距,即困境儿童福利提供的困境是什么。在此基础上,依据福利治理关注的议题,围绕困境儿童福利政策与福利项目的制定、困境儿童福利提供制度、困境儿童福利的核心形式与内容,探讨困境儿童福利提供困境形成的原因。本研究采取定性研究方法,在南京市FH街道所辖的三个中低收入社区展开实证调研,运用观察法、深度访谈法、文献档案法收集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以下主要发现:首先,城市困境儿童的福利需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基本生活照顾需要主要包括恰当的饮食照顾、基本生活常识的传授、相对稳定的庇护之所等;健康需要主要包括疾病的预防、疾病的治疗、专业的康复服务等;教育需要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方面;安全需要则指在家庭和学校中免受来自父母等家庭成员、同学和老师的忽视、歧视、虐待和暴力等的伤害。其次,对比分析困境儿童的福利需要和现行福利提供状况,发现家庭、社区、社会组织、政府为困境儿童提供的基本生活照顾、健康、教育和安全的福利提供与困境儿童需要满足之间存在差距,即困境儿童福利提供面临“供需失衡”的困境。具体表现为:一是福利覆盖对象有限,导致大量困境儿童的基本福利需要尚未得到保障;二是已有福利提供项目不均衡,如重资金福利、轻福利服务,导致部分困境儿童所接受的福利项目和服务与其福利需要不相匹配;三是已有福利提供水平有限,较低水平的福利提供不能满足困境儿童的需要。再次,关于困境儿童福利提供困境的产生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困境儿童福利政策、福利项目的制定来看,目前我国困境儿童福利的性质仍更多地带有慈善的人道主义关怀色彩,而不是作为公民社会权利的福利权,导致现行困境儿童福利制度的目标定位是以国家为本、资源取向,而不是以困境儿童为本、需要取向,以选择性福利和补缺性福利为主。第二,从困境儿童福利提供制度来看,在福利递送维度,不仅家庭、社区、社会组织、政府四大福利提供主体分别在困境儿童福利递送中存在局限或面临挑战,而且多个福利主体在协作为困境儿童递送福利的实践中尚没有形成高效、整合的福利递送网络,影响了福利合力的生成,导致福利的递送效率较低、福利服务的可获得性较差;在福利规制维度,作为主要规制主体的政府规制能力不足,规制执行状况较差,同时缺少行业自治协会等的专业性、行业性规制,限制了福利规制效能的发挥。第三,从困境儿童福利的核心形式与内容的分析来看,政府没有切实履行提供资金的福利责任,极大限制了筹集的福利资金总量,导致当前困境儿童的资金福利和服务福利提供存在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的问题,尤其是服务福利发展相对滞后,偏重补缺性服务,支持家庭的福利服务相对不足,服务福利的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为了解决困境儿童福利提供的困境,本研究认为,应不断完善多元困境儿童福利提供制度,加快构建需要导向的组合式普惠型困境儿童福利制度。
杨文伟[6](2014)在《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时下,愈演愈烈的“二代”现象和“拼爹”行为,证明社会热议中的阶层固化之说,绝非妄言,而是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一种客观趋向。阶层固化是指社会流动竞争中,出现先赋因素相对于自致因素占据明显优势、社会流动通道壅塞、社会跨阶层流动尤其是上行流动趋缓甚至停滞的一种趋向。它是社会利益趋于固化的结构表征,表明社会发展进程日渐被“优势”群体(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占据相对优势位置的既得利益群体)或强势阶层所控盘并出现代际传承之势,而弱势阶层则逐渐陷入边缘化、底层化的囧境,贫困和劣势地位也因之世袭。从结构转型到结构定型是任何社会迈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应当看到,阶层固化是一种畸形的社会阶层结构定型化。正常的社会阶层结构定型化,理应表现为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通道相互开放,障碍性、阻滞性因素被降至最低点,各个社会群体之间形成一种成熟而稳定的秩序,各安其位,各得其所。而现阶段的阶层固化则明显偏离了这一轨道,表现为阶层间流动通道堵塞,各个社会阶层在权利、资源、机会和生存空间上均处于不平等享有状态,社会利益获得、分配和享有规则向相对强势阶层(既得利益群体)倾斜而不利于相对弱势阶层(利益受损群体)。并且,这种不平等趋势大有不断巩固进而代际传承之势。基于以上研判,本文采用社会转型理论、差序格局理论和社会公正理论等理论工具组合,综合国际视野、历史背景和本土眼光,从阶层固化的现状表现、演化轨迹、深层动因、负面效应和应对方略这一逻辑链条,逐一展开铺陈、阐释和探析。论文相应地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揭示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遵循逻辑和事实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相关概念对阶层固化进行了合理界定。其次,较为详尽地梳理和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对阶层固化问题的研究现状,点明了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同时表明了本研究所期待的突破与创新。再次,对本文所采用的理论工具进行了初步介绍,如社会转型理论、差序格局理论和社会公正理论。最后,结合研究需要,厘清了研究思路,阐明了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是描述性研究,结合必要的事例、访谈、数据、图表等经验资料,沿着代内和代际两个维度,重点梳理、归纳和揭示了阶层固化在政治、经济、教育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确凿地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的阶层固化正呈不断蔓延之势,理应引起足够的警惕和重视。第二章由“国际拼爹指数(IgE)排行榜”入手,将阶层固化置于宽广的国际视野下,重点考察了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和印度等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和阶层固化现状特征。从而得出判断,在世界范围内,阶层固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阶段性现象,所不同的是各自外显特征、演化历程、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得出的经验教训及启示也各有不同。第三章着重阐述了转型期阶层固化的演进脉络。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以90年代中期为分水岭,中国社会流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大致可以分为分化流动期和边界形成期两大阶段。在分化流动期,农民阶层、工人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干部阶层的分化流动相当活跃,并且产生了以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和专业技术和管理者为代表的新兴阶层。在边界形成期,随着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阶层之间尤其是强势阶层和弱势阶层之间出现了种种有形和无形的阶层边界,并且,这种边界仍然在不断地增高加厚。第四章从差序格局的推拉作用、计划体制的惯性驱动、公共权力的扩张冲动、贫富分化的累积效应等维度出发,深入探析了每一维度下各种具体的体制机制,揭示了致使阶层固化加剧的复杂而深刻的动因。明确指出,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合力推高了时下的阶层固化之势。第五章全面探析了阶层固化的社会负面效应。总的来说,阶层固化与社会公正相互抵消,相互弱化。阶层固化程度越高,社会公正实现程度就越低,二者大致呈反比关系。具体来说,阶层固化的趋强,推动着社会资源、权利和机会向社会上层聚敛并以圈层化的形式实行闭环式流动,名、权、利高度复合叠加在强势阶层身上,社会中下层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被日益压缩,社会垂直流动因之迟滞,社会认同基础不断被蚕食,社会阶层结构弹性减弱,阶层间分歧和隔阂因素增多,社会戾气上扬,成为社会矛盾多发频发的重要根源。从趋势上看,这一切最终都会集中体现在政治上——随着上层精英的愈益壁垒化和底层社会的扩容,促使精英循环蜕化为精英复制,类似于经济领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会浮现。一旦大面积扩展,能力和道德双重逆淘汰将难以避免,最终酿成极端的负面政治效应——政权的周期性更迭,即所谓的“历史周期律”。第六章围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核心理念,强调以群众路线为行动主线,比较系统地勾勒出了化解阶层固化的行动“路线图”——从改善基础民生、增进教育公平、优化阶层结构、规范公共权力等各个政策环节入手,初步提出了各个具体领域内的基本应对思路,藉此整合联动,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建设,促进不同阶层代内和代际之间资源、机会和权利的均衡配置,进而构筑起公正、合理、开放、畅通的社会流动机制和模式。本文认为,这才是现阶段实现“中国梦”的要义之所在。
魏统朋[7](2013)在《青岛市农民工社会流动与休闲参与行为的特征及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量表法、数理统计法,对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类型、农民工的休闲参与特征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对农民工社会流动的类型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调查的306名农民工中,认为向下流动的占17.3%,水平流动的占55.2%,向上流动的占27.5%。向下流动的农民工表现为:工作时间长,收入水平低;工作不稳定,社会保障低;居住条件差,生活水平低。水平流动的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多数,文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职业技能有待提升,他们的工作时间较长,工资收入不算高;保险意识增强,社会保障不算全;居住条件改善,生活消费不算低。向上流动的农民工以8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为主,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较大比例,拥有职业技能的比例较高,他们工作时间较规范,收入高;居住条件较“优越”,消费高;社会保障较全面,心气高。2.对影响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访谈发现追求城市梦想的农民工逐渐意识到了提升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并寻求特殊的提升方式。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年龄轻有经验、拥有一定职业技能水平的农民工具备人力资本优势,他们实现垂直向上流动的现实条件要优于其他农民工,他们追求城市生活方式的动力更足,融入城市的主观意愿更强。对社会地位变化感知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农民工社会交往的积极性,从而导致社会网络规模不同。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收入水平高、年龄小、社会保险缴纳数量多、居住面积大、社会网络规模大的农民工感知社会地位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越大;女性比男性农民工更容易感知社会地位的变化。3.对不同流动类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意愿进行了比较分析。社会地位变化感知不同的农民工在身份认同、购房意愿、落户意愿上均存在很大的差异。自我感知向上流动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更加倾向于城市,购房意愿最积极,落户意愿最强烈。4.对成功实现市民化农民工的向上流动的路径进行了分析。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获得荣誉称号、成为专业技术人员是农民工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路径。本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农民工向上流动的促进策略。5.本研究在参考有关休闲参与量表的基础上,修订了比较适合我国农民工的休闲参与量表,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民工的休闲参与特征。研究修订的农民工休闲参与量表包含5个维度,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当前农民工的休闲参与内容。本研究将农民工的休闲活动划分为消遣类、娱乐类、社交类、运动类、提高类五个维度。农民工的休闲参与行为反映出的特征为:农民工的休闲活动类型以消遣类、娱乐类为主,社交类、运动类活动增多;新生代农民工及未婚农民工的休闲参与更积极,男性农民工的运动参与更多。不同流动类型农民工的休闲参与行为存在显着差异。水平流动农民工参与消遣类、娱乐类、提高类休闲活动的频率都是最高的,向上流动农民工参与社交类、运动类休闲活动的频率最高。6.本研究对农民工休闲态度量表进行了修订,并对量表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用以测量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休闲态度。对农民工的休闲态度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农民工的休闲行为态度得分最高,表明农民工有着积极的休闲体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农民工选择参与休闲活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情感态度得分最低,可能是由于农民工在城市的务工环境所致。对社会地位变化感知不同的农民工其休闲认知态度、休闲情感态度存在明显差异(P﹤0.01),感知社会地位下降的农民工其休闲态度明显偏低。7.本研究对休闲制约量表进行了修订,并对量表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用以测量我国农民工群体运动类休闲的制约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工受到的结构性制约最强,受到人际间制约的得分最低。时间和费用的制约是农民工感受最为普遍的和强烈的制约因子。没兴趣、懒惰和缺乏运动技能是影响农民工最大的个人内在制约因素。8.研究发现农民工的社会流动与休闲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农民工的休闲参与对于城市融入具有特殊的意义,即有利于改善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有助于增强农民工的城市认同感,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意愿。研究提出了农民工通过休闲参与增强人力资本、心理资本与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城市融入的可能机制。休闲应成为促进农民工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力量。
杨婧[8](2013)在《城郊失地农民的社区适应与市民化研究 ——以江苏省两个城郊新型社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农民市民化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满足城市化发展和拓展城市空间的需要,政府征用了城郊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将失地农民集中安置在城郊新型社区。城郊失地农民的社区适应与市民化是城市化的重要研究主题。城郊失地农民的社区适应与市民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研究发现,即便经历了十几年的城市社区生活,城郊失地农民也未必完成了市民化的任务。城郊失地农民在经济层面和生活层面的转变相对容易,而在社会层面、文化层面和心理层面的适应与融入还需要长期的努力。农民市民化不是通过实施简单的“土地置换保障”政策就能够轻易完成,不能片面以户籍和职业的转换定义“农民的终结”。失地农民市民化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社会转型期长期存在的主题。虽然城郊失地农民在市民化的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进展,一些方面已经与市民无异,但由于市民化内外条件的缺失与制约,其社区适应与市民化进程仍存在一些障碍。促进城郊失地农民社区适应,推动失地农民市民化,应是政府、社区、市民、失地农民之间良性互动并协调共建的过程。只要各方面同心协力,携手为农民市民化扫清障碍,城郊失地农民终将能够适应社区生活,成为名副其实的市民。
袁琳[9](2013)在《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是对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思考与回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过程。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基础、形成过程,归纳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内涵,从中找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逻辑关系,从而深化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理论认识,为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提供思路与建议,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本文由导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内涵、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理论思考、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创新、结语等七部分组成,其逻辑结构和基本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缘由与意义、研究现状、概念界定、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方法等问题。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唯一的理论基础,但是离不开国外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建设思想的影响,它们构成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思想来源。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离不开社会建设的实践,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由中国人民进行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构成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基础。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有一个从认识到接受,从接受到实践,从实践到发展,从发展到丰富创新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体表现为四个时期:(1)启蒙时期:先进中国人初识马克思主义(1917-1927年);(2)奠基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社会建设实践(1927-1949年);(3)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的社会建设实践(1949-1978年);(4)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全面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1978年-至今)。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内涵。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一直在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经过九十多年的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总结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社会建设的目标与措施,目标主要有“四个实现”: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实现社会的自由发展;措施有六个方面:认清国情(前提)、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物质基础)、大力加强法制建设(重要保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领导力量)、依靠劳动人民(依靠力量)、具备世界眼光(重要条件)。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理论思考。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需要发展,必须从理论上厘清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与现代化的关系。通过分析,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产生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内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坚持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是世界与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一页。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极其相似,是中国现代化的特殊选择。加强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第六部分主要阐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创新。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十分复杂,是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建设。因此,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为指导;(2)民生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根本;(3)社会体制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4)加快社会结构建设,完善现代社会体系;(5)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共同发展;(6)创新社会规则体系;(7)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第七部分为结语。对论题做出结论性的总结,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李鹏[10](2012)在《基于可防卫性的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与此同时,城市犯罪问题也日益严重,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证明了经济和城市规模与犯罪率之间的相关性,城市中的犯罪问题也越来越成为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首先对环境设计领域及之前的犯罪预防理论进行了回归和梳理,总结了环境设计领域犯罪预防的六个基本原则,即:“领域强化”、“自然监视”、“通道控制”、“环境意象”、“活动支持”和“邻里关系”。随后对住区环境与空间可防卫性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影响空间可防卫性的环境因素多种多样,笔者在大量解读国内外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住区的区位、用地布局、空间领域划分以及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找出目前大多数住区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随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有可防卫性的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合理的混合使用策略、监视手段多样化策略、尺度匹配的领域分级策略以及住区社会环境强化策略;并以策略为指导,提出针对建筑、道路、边界与入口、植物以及照明等环境要素的具体设计方法。最后通过现场调研的图像资料以及统计整理的问卷数据对南京仙林地区的两个住区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两个住区空间环境存在的安全问题,并依据可防卫性的环境设计策略和方法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造设计建议。本文以前人的理论研究为依托,进一步探讨了城市住区环境与犯罪预防之间的关系,并尝试在微观层面提出可防卫性的住区环境设计策略和方法,为国内犯罪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为该理论在实践领域的应用和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二、你喜欢什么样的住宅?——城镇职工家庭住房消费意愿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你喜欢什么样的住宅?——城镇职工家庭住房消费意愿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学生家庭领域体育参与现状及问题研究 ——基于在武汉市的抽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改革背景下逐渐重视全方位体育教育模式 |
1.1.2 新冠疫情期间家庭领域成为中小学生体育参与的重要场所 |
1.1.3 家庭领域体育参与在后疫情时代仍处于缺位状态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中小学生家庭领域体育参与现状 |
2.2 家庭领域体育参与的意义 |
2.3 家庭领域体育参与影响因素 |
3 基本概念界定 |
3.1 家庭领域 |
3.2 体育参与 |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问卷调查法 |
4.2.1 问卷设计 |
4.2.2 内部一致信度检验 |
4.2.3 问卷内容效度检验 |
4.2.4 结构效度检验 |
4.2.5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2.6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
4.2.7 问卷统计与处理 |
4.3 访谈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调查对象家庭基本情况 |
5.1.1 调查对象家庭结构情况 |
5.1.2 调查对象家长职业情况 |
5.1.3 调查对象家长学历情况 |
5.1.4 调查对象家庭住房情况 |
5.1.5 调查对象家庭体育物质环境情况 |
5.2 调查对象在家庭领域体育参与概况 |
5.2.1 体育参与项目 |
5.2.2 体育参与频率 |
5.2.3 体育参与时间 |
5.2.4 体育参与强度 |
5.2.5 体育参与效果 |
5.2.6 赛事观看行为 |
5.2.7 体育话题讨论行为 |
5.3 调查对象在家庭领域体育参与问题 |
5.3.1 学业压力对体育活动参与的挤压 |
5.3.2 “家校”体育参与表现差异大,缺乏动机和积极性 |
5.3.3 缺乏规律的家庭体育计划和合适的参与项目 |
5.3.4 家庭体育氛围不浓厚,体育器材闲置率高 |
5.4 调查对象在家庭领域体育参与影响因素 |
5.4.1 家庭领域影响因素描述性统计 |
5.4.2 家庭领域影响因素与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关联研究 |
5.4.3 家庭领域体育参与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6 结论 |
7 对策与建议 |
8 问题与不足 |
9 致谢 |
10 参考文献 |
附件1 调查问卷 |
附件2 问卷专家效度检验表 |
附件3 访谈纪要 |
(2)限购背景下住房投资的发生机制及其社会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理论视角 |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第二节 重返行动者与实践 |
第三节 本研究的研究框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二节 调查地点的选择 |
第三节 调查对象与方法 |
第四节 调查内容与结构 |
第四章 机会隐现 |
第一节 住房市场的重新启动 |
第二节 大城市化与市场分化 |
第三节 国家对市场的再介入 |
第四节 政策市与福利房隐现 |
第五章 机会认知 |
第一节 观念与经济行动 |
第二节 理论自觉的体现 |
第三节 社会网络的作用 |
第四节 示范效应的发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源涌现 |
第一节 制度性的口子与漏洞 |
第二节 开发商的排斥与笼络 |
第三节 金融机构的增援机制 |
第四节 中介公司的特殊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行动策略 |
第一节 家庭内资源动员 |
第二节 家庭外资源动员 |
第三节 利益主体的博弈 |
第四节 利益共同体生成 |
第八章 行为结果 |
第一节 市场与阶层的再生产 |
第二节 市场与社会风险积聚 |
第三节 矛盾心态与深层困境 |
第九章 结论与思考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思考 |
一、住房投资之中国特色 |
二、住房市场秩序的转型 |
三、住房保障之如何可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主要访谈对象简介 |
附录二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房地产去库存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国房地产库存状况 |
二、房地产库存形成的主要原因 |
三、2016年房地产去库存的基本情况 |
四、房地产去库存对于化解金融风险财政化的重要意义 |
五、供给侧改革中房地产企业去库存问题 |
六、房地产去库存的制约因素分析 |
七、化解房地产库存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
思路一:房地产精准去库存的相关建议 |
思路二:通过供给改革促进商品住房去库存的对策 |
思路三:房地产去库存的主要措施 |
思路四:供给侧改革中加强房地产去库存的措施建议 |
思路五:房地产行业高效去库存的途径 |
(4)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论文提纲范文)
一、采撷信息 |
二、泪光里的见闻 |
三、哭声里的故事 |
四、泪眼里的肖像 |
五、第三只泪眼 |
1、你在一线实习了一周了,你认为自己该怎么开拓业务渠道? |
2、你觉得自己能吃得下推销工作中的苦吗? |
六、异样的泪光 |
七、强者的孤独 |
(5)福利治理视角下城市困境儿童的福利提供 ——基于南京市FH街道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经济社会体制变迁 |
二、儿童福利制度转型 |
三、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福利视角下的理论 |
一、从社会治理到福利治理 |
二、从需要到社会需要 |
三、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二节 儿童与中国儿童福利制度 |
一、多维度的儿童福利概念解读 |
二、多阶段的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演进 |
三、发展与危机并存的当前中国儿童福利制度 |
第三节 西方发达国家的儿童福利制度 |
一、英国的儿童福利制度 |
二、美国的儿童福利制度 |
三、瑞典的儿童福利制度 |
第四节 困境儿童的需要与福利提供研究 |
一、困境儿童 |
二、困境儿童福利需要的探寻 |
三、困境儿童的福利提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框架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式:定性研究方法 |
二、资料收集方法和过程 |
三、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
四、研究伦理和研究局限 |
第三节 章节安排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需现状:困境儿童的福利需要与福利提供 |
第一节 基于多重困境的困境儿童的福利需要 |
一、基本生活照顾的需要 |
二、健康需要 |
三、教育需要 |
四、安全需要 |
第二节 基于短缺资源的困境儿童多元福利提供 |
一、基本生活照顾的福利提供 |
二、健康福利的提供 |
三、教育福利的提供 |
四、安全福利的提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供需失衡:困境儿童福利提供的困境 |
第一节 困境儿童福利需要满足的维度 |
一、福利需要的内容维度 |
二、满足福利需要的方式维度 |
三、满足福利需要的水平维度 |
第二节 多元福利提供和困境儿童需要满足的差距 |
一、基本生活照顾需要维度的供需差距 |
二、健康需要维度的供需差距 |
三、教育需要维度的供需差距 |
四、安全需要维度的供需差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价值与实践:困境儿童福利政策与福利项目的制定 |
第一节 困境儿童福利政策与福利项目的价值理念 |
一、福利分配的基础 |
二、福利的性质:恩赐还是权利 |
第二节 困境儿童福利政策与福利项目制定实践 |
一、资金型福利政策与福利项目制定实践 |
二、服务型福利政策与福利项目制定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递送与规制:困境儿童福利提供制度 |
第一节 困境儿童福利的递送 |
一、脆弱家庭的福利递送 |
二、行政化社区的福利递送 |
三、嵌入社区的社会组织的福利递送 |
四、多层级政府的福利递送 |
五、多主体协作递送福利 |
第二节 困境儿童福利的规制 |
一、科层制体系下政府的福利规制 |
二、非政府福利提供主体的福利规制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资金与服务:困境儿童福利的核心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困境儿童的资金福利 |
一、资金福利的内容 |
二、福利的资金来源 |
三、资金筹集原则 |
第二节 困境儿童的服务福利 |
一、服务福利的内容与特点 |
二、服务福利的资金来源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一、困境儿童的多重福利需要 |
二、供需失衡:困境儿童福利提供的制度困境 |
三、困境儿童福利提供困境的形成原因 |
第二节 相关讨论 |
一、困境儿童福利的制度取向:需要为本、兼顾资源 |
二、福利治理的目标:困境儿童福利提供制度的重构 |
第三节 政策建议 |
一、完善多元困境儿童福利提供制度 |
二、构建组合式普惠型困境儿童福利制度 |
第四节 未来研究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2 深度访谈的困境儿童基本情况 |
附录3 困境儿童家长基本情况 |
附录4 其他间接访谈对象(不含家长)基本情况 |
附录5 困境儿童福利提供主体(不含家庭)深度访谈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一)既有研究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本研究期待的突破与创新 |
三、 相关理论工具 |
(一)社会转型理论 |
(二)社会公正理论 |
(三)差序格局理论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正在蔓延的阶层固化之势 |
第一节 政治领域 |
一、 基层政治生态家族化 |
二、 主要群体政治权利弱势化 |
第二节 经济领域 |
一、 代内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
二、 代际贫富世袭加速 |
三、 不断被圈占的就业机会 |
第三节 教育领域 |
一、 高等教育机会的阶层差距 |
二、 阶层间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
三、 新“读书无用论”开始泛滥 |
第四节 社会生活领域 |
一、 社会鸿沟和丛林法则盛行 |
二、 社会区隔与社会结构撕裂 |
第二章 国际视野下的阶层固化 |
第一节 美国社会的阶层固化 |
一、 美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历史变迁 |
二、 美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现状特征 |
三、 若干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二节 俄罗斯社会的阶层固化 |
一、 俄罗斯社会阶层结构的历史变迁 |
二、 俄罗斯社会阶层固化的现状特征 |
三、 若干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三节 英国社会的阶层固化 |
一、 英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历史变迁 |
二、 英国社会阶层固化的现状特征 |
三、 若干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四节 日本社会的阶层固化 |
一、 日本社会阶层结构的历史变迁 |
二、 日本社会阶层固化的现状特征 |
三、 若干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五节 印度社会的阶层固化 |
一、 印度社会阶层结构的历史变迁 |
二、 印度社会的阶层固化现状特征 |
三、 若干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三章 转型期阶层固化的演进脉络 |
第一节 分化流动期 |
一、 农民阶层的分化流动 |
二、 工人阶层的分化流动 |
三、 知识分子阶层的分化流动 |
四、 干部阶层的分化流动 |
五、 新兴社会阶层的崛起 |
第二节 边界形成期 |
一、 阶层收入进一步分化 |
二、 贫富空间区隔 |
三、 社会流动新变化 |
四、 社会生活圈层化 |
五、 阶层复制倾向加重 |
六、 阶层意识的形成与强化 |
第四章 转型期阶层固化动因的多维透视 |
第一节 差序格局的推拉作用 |
一、 差序格局的四维圈层结构 |
二、 差序格局的演进轨迹 |
三、 差序格局的推拉作用 |
第二节 计划体制的惯性驱动 |
一、 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致使风险和成本分配失衡 |
二、 碎片化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和强化着阶层边界 |
三、 有缺陷的土地制度诱发了严重的阶层利益冲突 |
四、 传统的工会制度不适应阶层利益博弈的平衡 |
第三节 公共权力的扩张冲动 |
一、 公权膨胀强化了阶层结构壁垒 |
二、 公权寻租加剧了阶层利益失衡 |
三、 公权侵蚀权利固化了阶层藩篱 |
第四节 贫富分化的累积效应 |
一、 “滚雪球”式的财富积累 |
二、 资本与权力的共生 |
三、 不对称的改革成本分摊 |
四、 教育不公与阶层复制 |
第五章 转型期阶层固化的负面效应 |
第一节 损害社会公正 |
一、 致使阶层间利益关系严重失衡 |
二、 破坏阶层间互惠互利关系 |
三、 阶层再生产将持续损害社会公正 |
第二节 迟滞社会流动 |
一、 锁闭上行流动通道 |
二、 阻塞精英循环渠道 |
第三节 侵蚀社会认同基础 |
一、 动摇福利体系 |
二、 离散组织结构 |
三、 消解意义系统 |
第四节 诱发社会冲突 |
一、 加重社会戾气 |
二、 加剧社会风险 |
三、 酿成互害社会 |
第六章 化解阶层固化的若干方略 |
第一节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一、 两个维度 |
二、 四大规则 |
第二节 改善基础民生 |
一、 整合社会保障体系 |
二、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
三、 完善就业保障体系 |
四、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
第三节 增进教育公平 |
一、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
二、 改革教育制度 |
第四节 优化阶层结构 |
一、 扶植中间阶层 |
二、 促进阶层互利 |
三、 增进阶层互信 |
第五节 规范公共权力 |
一、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 |
二、 以群众路线彰显民权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 |
中文期刊 |
年鉴及报告 |
报纸 |
电子文献 |
英文文献 |
后记 |
(7)青岛市农民工社会流动与休闲参与行为的特征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农民工的研究 |
1.3.2 关于农民工社会流动的研究 |
1.3.3 关于农民工休闲参与行为的研究 |
1.3.4 关于农民工休闲行为与社会流动关系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访谈对象 |
2.1.2 问卷调查对象 |
2.1.3 量表测量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观察法 |
2.3 问卷调查法 |
2.4 量表法 |
2.4.1 量表修订程序 |
2.4.2 量表信度分析 |
2.4.3 量表效度分析 |
2.5 数理统计法 |
第三章 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研究 |
3.1 农民工社会流动的类型 |
3.1.1 向下流动 |
3.1.2 水平流动 |
3.1.3 向上流动 |
3.2 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 |
3.2.1 人力资本对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影响 |
3.2.2 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影响 |
3.2.3 农民工社会流动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3.3 不同流动类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意愿 |
3.3.1 身份认同意愿 |
3.3.2 购房意愿 |
3.3.3 落户意愿 |
3.4 农民工向上流动的路径分析 |
3.4.1 农民工向上流动的路径与条件 |
3.4.2 农民工社会流动存在的问题 |
3.4.3 农民工向上流动的促进策略 |
第四章 农民工休闲参与行为的特征研究 |
4.1 农民工休闲参与行为的分类 |
4.1.1 消遣类休闲行为 |
4.1.2 娱乐类休闲行为 |
4.1.3 社交类休闲行为 |
4.1.4 运动类休闲行为 |
4.1.5 提高类休闲行为 |
4.2 不同流动类型农民工休闲参与行为特征 |
4.2.1 消遣类休闲行为特征 |
4.2.2 娱乐类休闲行为特征 |
4.2.3 社交类休闲行为特征 |
4.2.4 运动类休闲行为特征 |
4.2.5 提高类休闲行为特征 |
第五章 农民工休闲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
5.1 农民工的流动意愿 |
5.1.1 身份认同意愿的影响 |
5.1.2 购房意愿的影响 |
5.1.3 落户意愿的影响 |
5.2 农民工的休闲态度 |
5.2.1 农民工的休闲态度分析 |
5.2.2 不同流动类型农民工的休闲态度 |
5.3 农民工的休闲制约因素 |
5.3.1 结构性制约因素 |
5.3.2 个人内在制约因素 |
5.3.3 人际间制约因素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理论设想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设想 |
6.3 本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农民工休闲参与量表的修订 |
附录2 农民工休闲制约量表的修订 |
附录3 进城务工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4 休闲参与量表 |
附录5 休闲态度量表 |
附录 6 休闲制约量表(运动类休闲) |
附录7 访谈提纲 |
附录8 访谈资料 |
附录9 访谈日记 |
附录 10 作者学习及科研经历 |
(8)城郊失地农民的社区适应与市民化研究 ——以江苏省两个城郊新型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失地农民的研究 |
1.3.2 关于农民市民化的研究 |
1.3.3 关于农民适应的研究 |
1.3.4 简要述评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需求层次理论 |
2.1.2 社会角色理论 |
2.1.3 移民适应理论 |
2.1.4 社会资本理论 |
2.1.5 社会排斥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城郊失地农民 |
2.2.2 城郊新型社区 |
2.2.3 社区适应 |
2.2.4 农民市民化 |
2.3 研究方法 |
2.4 调查地概况 |
2.5 研究内容 |
第3章 城郊失地农民的社区适应与市民化现状 |
3.1 经济层面——失地农民的职业转换与收支变化 |
3.1.1 职业实现非农转变 |
3.1.2 家庭收入来源趋向多样化,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
3.1.3 消费支出增多,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
3.2 社会层面——失地农民的社会互动 |
3.2.1 社会交往以同质性为主 |
3.2.2 社区参与积极性较低 |
3.3 生活层面——村落生活与都市生活的碰撞与整合 |
3.3.1 居住方式与市民无异 |
3.3.2 闲暇生活安排比较单调 |
3.3.3 生活习惯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
3.3.4 消费生活方式变化明显 |
3.3.5 卫生文明有所提高 |
3.4 文化层面——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城市文明的熏陶 |
3.4.1 观念意识日趋市民化 |
3.4.2 思维方式遗有农民特点 |
3.5 心理层面——城郊失地农民的隐痛与希翼 |
3.5.1 “恋土情结”因个体特征有所差别 |
3.5.2 社区归属感日渐强烈 |
3.5.3 市民身份认同不高 |
第4章 城郊失地农民社区适应和市民化进程的障碍分析 |
4.1 社区适应与市民化的外部条件不足 |
4.1.1 城郊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4.1.2 基层社区工作不到位 |
4.1.3 集中居住安置模式不利于与市民群体互动 |
4.1.4 市民的排斥与歧视不利于整合 |
4.2 社区适应与市民化内部因素的制约 |
4.2.1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匮乏 |
4.2.2 社会记忆的延续与乡土文化的张力 |
4.2.3 思想观念的落后与狭隘 |
第5章 推动城郊失地农民社区适应与市民化的对策 |
5.1 政府层面的措施 |
5.1.1 为城郊社区提供与城市社区等值的公共服务 |
5.1.2 妥善解决就业安置问题,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帮扶 |
5.1.3 社区居住采用失地农民与市民“大混居、小聚居”形式 |
5.2 社区层面的推动 |
5.2.1 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
5.2.2 注重社区文化建设,构建人文社区共同体 |
5.2.3 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增强社区归属感 |
5.3 个人层面的努力 |
5.3.1 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积累人力资本,拓展社会资本 |
5.3.2 积极改变思想观念,学会自我调适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回顾与展望 |
6.1 研究回顾 |
6.2 研究展望 |
6.3 研究不足 |
6.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二)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 概念界定 |
1、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
2、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 |
3、社会建设 |
4、当代中国社会建设 |
(四) 创新之处 |
1、研究视角的创新 |
2、研究内容的创新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重点 |
3、研究难点 |
4、研究方法 |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理论背景 |
1、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建设思想 |
3、其他相关的国外社会建设思想 |
(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基础 |
1、先进中国人初识马克思主义时期的实践 |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
3、社会建设初步探索时期的实践 |
4、改革开放时期的实践 |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
(一) 启蒙时期:先进中国人初识马克思主义(1917—1927年) |
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对理想社会模式的追求(1917-1921年) |
2、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理想社会模式的初次尝试(1921-1927年) |
(二) 奠基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社会建设探索(1927-1949年) |
1、全面抗战之前社会建设的局部实践(1927-1937年) |
2、全面抗战之后社会建设的局部实践(1937-1949年) |
(三) 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的社会建设探索(1949-1978年) |
1、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全方位社会建设的尝试(1949-1956年) |
2、全面社会建设探索时期的社会建设新实践(1956-1966年) |
3、社会建设曲折时期的挫折与发展(1966-1978年) |
(四) 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全面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1978年-至今) |
1、总体小康社会之前社会建设的发展(1978-2000年) |
2、总体小康社会之后社会建设的创新(2000年-至今) |
四、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的理论内涵 |
(一) 社会建设的目标 |
1、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2、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
3、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 |
4、实现社会的自由发展 |
(二) 社会建设的措施 |
1、认清国情——前提 |
2、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物质基础 |
3、大力加强法制建设——重要保证 |
4、不断加强党的建设——领导力量 |
5、依靠劳动人民——依靠力量 |
6、具备世界眼光——重要条件 |
五、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理论思考 |
(一)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
1、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产生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 |
2、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内容 |
(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 |
1、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是坚持与创新的统一 |
2、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三) 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理解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 |
1、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 |
2、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 |
(四) 从现代化角度考察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 |
1、中国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 |
2、中国的现代化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 |
六、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创新 |
(一) 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为指导 |
(二) 民生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根本 |
(三) 社会体制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 |
(四) 加快社会结构建设,完善现代社会体系 |
(五) 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共同发展 |
(六) 创新社会规则体系 |
(七) 加快社会事业的发展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文献类 |
(二) 着作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其他类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基于可防卫性的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犯罪率激增的时代背景 |
1.1.2 预防手段欠缺的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调查研究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内容 |
1.5.2 框架 |
1.6 论文相关概念界定 |
1.6.1 犯罪 |
1.6.2 犯罪预防 |
1.6.3 住区 |
1.7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国外犯罪预防理论研究综述 |
2.1 环境设计学之前的犯罪预防理论综述 |
2.1.1 古典主义犯罪预防 |
2.1.2 实证主义犯罪预防 |
2.2 环境设计学领域的犯罪预防理论综述 |
2.2.1 简·雅各布斯的“街道之眼” |
2.2.2 纽曼的可防卫空间 |
2.2.3 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CPTED) |
2.2.4 英国的情景犯罪预防理论 |
2.3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城市住区环境与空间可防卫性的关系 |
3.1 住区区域位置与住区可防卫性 |
3.1.1 城市犯罪分布的地域性 |
3.1.2 城市犯罪分布对住区空间可防卫性的影响 |
3.2 住区用地布局与住区可防卫性 |
3.2.1 住区所在城市区域用地布局 |
3.2.2 住区周边用地布局 |
3.2.3 住区用地布局 |
3.3 空间领域划分与住区可防卫性 |
3.3.1 空间领域划分的层次 |
3.3.2 从领域划分的角度评价住区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
3.4 社会环境与住区可防卫性 |
3.4.1 宏观社会环境 |
3.4.2 住区居民构成 |
3.4.3 住区社会活动 |
3.5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提高住区防卫性的环境设计策略与方法 |
4.1 具有可防卫性的住区规划设计策略 |
4.1.1 合理的混合使用策略 |
4.1.2 监视手段多样化策略 |
4.1.3 尺度匹配的领域分级策略 |
4.1.4 住区社会环境强化策略 |
4.2 具有可防卫性的住区物质环境设计方法 |
4.2.1 可防卫性住区的建筑环境设计 |
4.2.2 可防卫性住区的交通系统设计 |
4.2.3 可防卫性住区的活动场所设计 |
4.2.4 可防卫性住区边界与入口设计 |
4.2.5 可防卫性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 |
4.2.6 可防卫性住区的环境照明设计 |
4.3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住区可防卫性调查研究——以南京仙林地区住区环境为例 |
5.1 仙居花园 |
5.1.1 调研分析 |
5.1.2 改造建议 |
5.2 亚东城 |
5.2.1 调研分析 |
5.2.2 改造建议 |
5.3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总结 |
6.2 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住区环境安全调查问卷 |
详细中文摘要 |
详细英文摘要 |
四、你喜欢什么样的住宅?——城镇职工家庭住房消费意愿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学生家庭领域体育参与现状及问题研究 ——基于在武汉市的抽样调查[D]. 张富纶.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2]限购背景下住房投资的发生机制及其社会后果研究[D]. 施旖旎. 南京大学, 2018(12)
- [3]房地产去库存研究综述[J]. 李伟. 经济研究参考, 2017(30)
- [4]信仰无价——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财富[J]. 杨文学. 时代文学, 2016(04)
- [5]福利治理视角下城市困境儿童的福利提供 ——基于南京市FH街道的个案研究[D]. 高丽茹. 南京大学, 2015(08)
- [6]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固化探究[D]. 杨文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7]青岛市农民工社会流动与休闲参与行为的特征及关系研究[D]. 魏统朋. 上海体育学院, 2013(11)
- [8]城郊失地农民的社区适应与市民化研究 ——以江苏省两个城郊新型社区为例[D]. 杨婧.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2)
- [9]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D]. 袁琳.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10]基于可防卫性的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 李鹏.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