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为打造新一代骨干业务网络原动力(论文文献综述)
谭蓉[1](2019)在《湖南通服金迅网络公司竞争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湖南电信代维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市场准入条件更为宽松,众多的代维企业涌入市场,服务趋于同质化,引发了代维行业的低价格竞争。立足于长沙电信代维市场的金迅公司在经营策略、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以及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受到各种考验。本文根据竞争战略理论基础,运用PEST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及波特的基本竞争战略,分析了金迅公司内部和外部发展环境,认为其内部优势在于初步形成的一体化综合代维能力、丰富的管理经验、专业资质较为齐全、运营商客户资源、丰富的终端用户群体等方面;劣势在于专业人才储备不够、维护员工整体素质偏低、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公司化运作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外部机会体现在国家政策利好、行业保护政策、运营商对全网多元化综合代维需求趋势明显等;外部威胁体现在关联交易总额受限、单价下滑及更多民营代维企业进入市场等,从而提出公司的战略目标,通过纵深化发展,成为区域内全业务一体化综合网络代维服务提供商,创新增值业务,加深与运营商的合作黏度,拓展省内综合网络代维市场,明确市场定位为省内运营商网络代维市场的行业领先者。在通过对网络末端代维、通信光缆建设维护、移动网络建设维护进行差异化竞争策略、低成本竞争策略和集中化竞争战略对比分析后,建议公司选择差异化竞争策略,通过提升服务价值、专业代维品牌形象和创新增值业务,增强运营商的合作黏度,拓宽代维领域,同时加强成本管控,降低服务价格,做好技术储备,全面提升全业务一体化综合代维的核心竞争能力。本文基于金迅网络公司发展现状所制定的差异化竞争策略,能够促进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市场地位。希望企业能够以此为参考,整合优势资源,创新经营策略,优化组织机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能力。
刘羽飞[2](2018)在《新常态下GR公司转型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常态是国家最高决策层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概括,是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意味着中国经济结构将进入全方位优化升级阶段。新常态的三个特点决定了企业转型也要调整速度、优化结构和以创新为驱动。作为身处中国经济大环境下的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无法回避转型这一命题。GR公司自1999年创业进入到移动通信室内网络覆盖以来,一直生存在稳定增长的细分市场中,主要依赖于国内电信运营商的投资拉动。随着3G建设高峰的过去,公司的业绩增长开始出现停滞不前,而4G建设还需要时日。越来越强烈的危机感迫使公司管理层认真思考行业格局和变化,在2013年底公司提出了转型战略,决定以创新再造公司生命力,再创辉煌。本文以GR公司为研究案例,进行了PESTEL分析、行业环境分析、竞争对手分析、业务分析和SWOT分析,通过分析得出GR转型的必要性和战略目标设计。总结出了企业家思维改变、战略转型、管理体系优化与变革、企业文化推动四个层面是企业转型的实施要点所在,并给出了具体实施时的相关战略保障措施。通过纵向分析、横向比较等系统研究后,本文对新常态下企业转型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一个总结和研究。在新常态下,企业要创造突破新的价值空间,取决于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最终要体现在公司文化上的创新,转型才能持久有效。
吴东平[3](2016)在《基于PON承载的接入网络技术与应用分析》文中提出21世纪是网络技术发展最活跃的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推动了信息和服务的革命,互联网+的概念引入,催生了以网络为平台的多样化的服务。通信网、计算机信息网、有线电视网三大行业逐渐的进行融合,渗透,形成广义的通信网络,各运营企业都在寻找突破自身限制的更大的市场空间,宽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不断向传统语音业务扩张,有线电视运营商也想提供宽带接入,因此,电信网、因特网、电视网三网合一的全业务接入网络成为今后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目前运营商网络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论文主要阐述了以PON为接入技术的新一代接入网络(包括EPON网络和GPON网络),对PON的网络原理进行了介绍,同时对目前存在几种接入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进行网络的对比,根据技术经济分析确认PON技术是符合网络发展实际的。论文根据目前各个运营商网络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种全业务接入模式的解决方案,还针对网络发展情况作了全业务接入模式的GPON网络网络建设工程设计实例,为今后GPON网络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网络建设基础。
何婧[4](2014)在《基于行为倾向与过程分析的后发企业市场导向研究》文中指出后发企业在技术上依赖于技术领先企业,在市场上依赖于本国顾客的市场资源。因此,资源上“双向依赖”是后发企业的重要外部关系,如何在其中正确权衡、恰当决策并跨越过程中的困境成为焦点问题。本文主要从行为倾向和过程分析两个维度研究了后发企业的市场导向问题。首先,从资源依赖的两个维度——相互依赖和非平衡力入手,构建了基于后发企业“双向资源依赖”的导向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双向资源依赖”下后发企业市场导向的行为倾向。接下来,通过典型案例的历史纵向研究,从过程分析维度重点关注后发企业与环境的互动,特别是与顾客的互动过程中如何一步步演化成不同的两种结果:一种是顾客锁定困境,另一种是能力赶超。通过政策捕捉的准实验方法验证后发企业管理者在“双向资源依赖”权利结构下市场导向行为倾向,并对获取的实验数据运用似不相关回归统计方法分析,最终检验了研究假设并得出研究结论。研究结论显示:(1)后发企业管理者在面对顾客层面的压力时,表现出选择反应型市场导向的行为倾向。(2)后发企业管理者在自身具备相应能力的基础上,表现出对先动型市场导向的偏好。(3)在反应型市场导向与先动型市场导向的权衡上,后发企业管理者并未表现出特定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后发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同时存在两种类型的市场导向。在顾客锁定困境研究中,以事件路径为线索,研究抽取了一个典型企业四十年发展历史的生产质量与市场营销的1299个事件,应用扎根理论工具把事件划分为四类和三个阶段,得出事件演进的趋势点图。此四类事件(内部实现、质量交付、顾客反馈和需求输入)构成后发企业价值循环的基本过程。进一步探讨反应型市场导向下后发企业的能力构建过程,并揭示出在能力构建过程中后发企业如何进入顾客锁定的困境。研究结论显示:(1)后发企业的价值循环中伴随能力补缺的反向过程,它们共同形成“价值-能力”的双向循环结构。(2)开放时期技术引进与顾客需求形成的替代渠道,它对“价值-能力”双向循环同时兼具推动和阻碍作用。(3)在市场爆发期双向循环过程被阻断,进入顾客锁定困境。在能力赶超的研究中,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三星电子和华为作为对比案例,将两家企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行业进入期、反应型市场导向驱动期、反应型市场导向和先动型市场导向双驱动期,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能力构建分析,探讨后发企业实现能力赶超的过程。引入了“双元”思维范式,提出了后发企业实现追赶的途径——满足顾客现有需求和顾客潜在需求的“价值-能力”双向循环系统。本研究将后发企业市场导向问题放在统一的“双向资源依赖”格局下,结合实际和理论,为研究后发企业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更为研究后发企业市场导向提供了理论体系的支撑。
沈向军[5](2013)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有线电视发展的战略选择》文中指出“三网融合”的出现源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但其影响与意义又远超出技术的范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国家安全与竞争力塑造的多个层面。中国有线电视行业在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尚不充分的状态下,被置于三网融合这一重大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本文将产业组织理论与竞争理论应用于中国有线电视行业发展研究,以对三网融合与有线电视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的梳理为逻辑起点,检视三网融合背景下有线电视行业的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及其与电信、互联网等行业之间关联方式的变化,探讨有线电视行业产业链的演进路径,把握行业未来发展进程中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以此为基础,提出有线电视核心竞争力塑造的途径与手段,提出符合中国社会经济现实与中国有线电视电视行业现状的竞争战略。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有线电视网与通信网、互联网同步演进,一系列变革发生在基础技术、业务形态、市场结构、产业形态和生存方式等各个方面,并向着产业链融合与信息产业融汇的方向持续发展。有线电视行业的传输能力得到提升,网络功能得到拓展,同时也因行业垄断优势的逐步消失而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国有线电视行业的三网融合转型实践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分散、弱小的行业先天不足、与信息产业运营模式不匹配的单一盈利模式以及突出的资金瓶颈对有线电视行业发展的制约与阻碍作用日益明显,成为亟待解决的困境与难题。美国有线电视的数字化转型是在“放松管制”的政策取向下进行的,以康卡斯特为代表的企业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产权与资源的重新配置,并以企业间的兼并收购为手段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整合与转型。中国的电信企业则是以三大全国性、全业务运营商为主体,从网络、产品、服务、品牌等多方面着手,实现由通讯服务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变。“市场化和产业化”则是美国有线电视企业和我国电信企业实现转型的共同前提。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中国有线电视的发展承载着多个层面的目标:从国家层面来看,有线电视行业被赋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传播体系重要构成的特殊地位与责任;从产业层面来看,有线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行业规模与实力的提升,并完成与信息产业链的对接与融合;从企业层面来看,收入利润的增长、竞争能力的提升等都是企业生存与扩张的基本需求。从有线电视行业自身来看,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实践与转型正在促使有线电视的传统产业链分解,并形成新的网络状产业链结构。这就使得模块化分工成为实现有线电视产业链整合与创新的有效途径,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资本运作能力、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则成为可供选择的竞争力塑造手段。从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环境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劣势清晰;有线电视企业之间,以及与电信企业之间处于一种竞合博弈的状态之中,既形成了市场竞争,又存在着合作基础。因此,对有线电视行业而言,应对不同类型的业务进行差异化的战略选择:基于视频相关业务的防御性战略和基于信息服务相关业务的进攻型战略。其中,形成战略联盟和注重风险控制是影响上述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
王文剑[6](2012)在《固网软交换监控和管理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交换技术为通信运营商提供了网络转型、技术转型和战略发展的机遇,是通信运营商提升网络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软交换网络是基于分组交换技术,提供集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性业务的下一地网络。业务提供与传输网络相分离的技术特点以及开放的体系架构,能够快速、方便开发和提供各种业务,实现固网和移动的融合,决定软交换网络是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传统的电信网络将逐步向软交换网络演进。由于软交换网络是多业务的新型网络,其设备与传统的电信设备有很大区别。因此如何有效、方便监控、管理软交换网络,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是电信运营商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在电信运营商在应用软交换技术及组建软交换网络的大背景下,根据软交换技术及软交换网络组网特点,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技术先进的固网软交换监控和网络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论文首先对软交换技术及软交换组网做了简介。然后提出了软交换网络管理系统基本原理,并提出了软交换监控和网络管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最后根据济南联通固网本地网软交换组网情况、软交换监控和各项网络管理功能需求,并根据总体设计方案提出了各项功能的具体解决方案,满足了济南联通固网应用软交换技术后在监控和网络管理功能上的需求。同时,通过对各项功能的深入使用,达到了优化网络、保证设备稳定运行以及合理完善资源、性能管理的目的。
曹立晨[7](2012)在《面向全IP化的城域传送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工P化大趋势下,IP业务呈现出需求迅速增长、应用不断丰富的发展态势,传送网的业务接口从先前的2M、155M业务接口演化到目前的FE、GE、10GE等接口,Ethernet已经成为具有支配地位的网络接口,运营商也在加快网络转型的步伐。如何顺应业务ALL-IP的发展趋势,成为传送网面临的重要挑战,一个高质量、配置灵活、具有高生存性的传送网络成为迫切需求,也是传送网络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的必由之路。面向全IP化的城域传送网是以IP技术为基础的多业务承载网,是运营商网络IP化和网络转型的基础。本论文全面研究了目前国内主要运营商网络IP化的进程和方式及其对城域传送网带来的影响、现阶段传送网主流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面向全工P化的城域传送网演进策略分析和组网方式等方面的内容,针对目前移动运营商和固网运营商城域传送网的具体特点,提出面向全工P的城域传送网演进方案。
刘志英[8](2011)在《太原联通WCDMA核心网方案设计与工程实践》文中提出移动通信发展日新月异,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后,3G技术被推上历史舞台,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人们除通话以外,可以方便地访问互联网。中国联通诞生于中国电信改革之际,经历了从步移动GSM后尘,到唯一一家综合性运营商,到第一家CDMA运营商,2009年与网通融合后获得WCDMA牌照,3G建设成为各运营商2009年的首要任务,核心网规模将达354万户,无线容量将达55905Erl。因此,进行必要的规划建设与维护优化的探讨具有很现实的重要性。本文首先从绍W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开始,详细讲述了UTRAN的结构、功能、UTRAN的接口Iub、Iur、Iu,详细讲述了核心网CS域的组成,以及它们的接口协议模型和核心网的版本3GPP R99、R4、R5版本的网络体系结构,介绍了R4版本的核心网网元功能实体,介绍了R5版本核心网结构。各版本有其发展的基础和特点,在核心网版本的选择上,应从提供的业务能力和未来演进趋势来选择,WCDMA移动核心网络演进呈现如下三种趋势:网络结构分层化,网络承载呈现IP化,分组域在网络演进过程中保持了设备形态和设备功能的稳定性、延续性,提供了设备平滑演进的基础。WCDMA R4版本核心网的信令网分成两个部分,可采用TDM承载和IP承载。接下来,结合太原联通WCDMA网络发展要求,介绍WCDMA网络规划设计,就核心网CS域的设计原则进行了说明,介绍了太原WCDMA网络设计总体结构:网元分配、话路网网络组织、信令网网络组织、以及核心网备份冗灾方案。在理论指导和设计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核心网研究设计。在核心网工程实践的过程中,研究了主要网元的建设方案,讨论了WCDMA网络优化的新挑战、新趋势、新特点,并结合网络建成初期常见的网络问题进行优化探讨。通过WCDMA核心网的网络规划、工程实践和网络优化,对WCDMA的理论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在太原WCDMA核心网的建设和优化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在工程实践中积累了建设和优化经验。
杨晓锐[9](2010)在《陕西联通IP城域网优化方案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陕西联通宽带IP网及城域网已基本建成,该工程的实施对于提升陕西联通在宽带市场的竞争力、开拓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全面推进陕西省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本期陕西联通宽带城域网络优化是在2008年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加大网络建设和优化力度,通过逐步实施网络结构调整、设备扩容、路由的优化、QoS、技术和设备的相对统一等措施,消除网络性能和功能瓶颈,消除故障隐患,解决互连互通问题,使宽带城域网络不仅能够承载传统的Internet业务,而且能够承载具有QoS要求的话音、视频业务等视频业务、广播业务和二层或者三层VPN业务等,最终成为具有支持多业务能力的承载平台。本论文首先从陕西联通宽带业务发展的需求及现有网络存在问题出发,指出了宽带IP城域网络优化扩容的背景,并分析了当前现状及发展策略。其次介绍了宽带城域网基本技术及发展趋势。论文第三章的重点是从工程建设的角度,全面了介绍了陕西联通宽带城域网络优化扩容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了工程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并对陕西联通宽带业务流量流向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宽带城域网的目标网络架构,分别从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展开了网络优化扩容规划和设计的探讨。并对路由技术、IP地址分配、认证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市场需求,提出业务解决方案。最后对陕西联通宽带IP城域网的技术和业务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想法。在延安联通宽带IP网及城域网工程的建设中,由于网络协议逻辑结构和参数配置较复杂等多种原因,使网络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宽带IP网接入层接入了较多的ADSL/VDSL和FTTX+LAN的用户,宽带应用的大量出现,宽带IP网出现了较多的、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全面分析、论述了陕西联通宽带IP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设方案,对省城域网优化方案进行研究和分析。
王亚辉[10](2010)在《全业务运营模式下城域传送网建设方案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移动通信行业重组后,三大运营商形成全业务竞争的格局,作为运营商的基础网络—传送网,能否应对全业务运营并从现有的网络体系平滑演进,适应未来网络的发展需要,同时又兼具良好的性价比,是目前城域传送网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现有城域传送网存在问题入手,从承载业务、带宽需求、网络组织及末端接入的变化上,提出了应对全业务运营构建新型城域传送网的建设思路。通过对城域传送网技术发展的探讨和研究,提出针对城域传送网不同层面的建设方案。采用类比的方法对几种光网络技术进行理论分析,优选出最佳的组网方案,最后以实例验证方案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二、华为打造新一代骨干业务网络原动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为打造新一代骨干业务网络原动力(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通服金迅网络公司竞争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理论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湖南通服金迅网络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
2.1 湖南通服金迅网络公司及业务简介 |
2.1.1 公司发展概况 |
2.1.2 业务发展概况 |
2.2 湖南通服金迅网络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2.1 宏观环境分析 |
2.2.2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2.3 湖南通服金迅网络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2.3.1 公司内部能力分析 |
2.3.2 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
2.4 SWOT综合分析 |
2.4.1 内部优势 |
2.4.2 内部劣势 |
2.4.3 外部环境机会 |
2.4.4 外部环境威胁 |
第3章 湖南通服金迅网络公司竞争策略选择及制定 |
3.1 公司的市场定位与战略目标 |
3.1.1 公司的市场定位 |
3.1.2 公司的战略目标 |
3.2 竞争策略分析及选择 |
3.2.1 差异化竞争策略分析 |
3.2.2 低成本竞争策略分析 |
3.2.3 集中化竞争策略分析 |
3.2.4 选择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动因 |
3.3 差异化竞争策略的主要内容 |
3.3.1 提升服务价值 |
3.3.2 打造专业代维品牌 |
3.3.3 创新增值业务 |
第4章 湖南通服金迅公司竞争策略的实施及保障 |
4.1 实施途径 |
4.1.1 实施区域性全业务一体化综合代维 |
4.1.2 提升网络代维信息化管理水平 |
4.1.3 积极拓展省内代维市场 |
4.2 保障条件 |
4.2.1 调整组织结构 |
4.2.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
4.2.3 提升市场营销水平 |
4.2.4 推进公司技术创新 |
4.3 实施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应对措施 |
4.3.1 可能遇到的困难 |
4.3.2 应对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常态下GR公司转型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企业转型战略的研究 |
1.2.2 国内对企业转型战略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新常态的定义和特征 |
2.1.1 新常态的定义 |
2.1.2 新常态的主要特点和特征 |
2.2 企业转型的相关理论 |
2.2.1 企业转型 |
2.2.2 新常态下企业转型的问题和特点 |
2.3 战略和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
2.3.1 战略的定义 |
2.3.2 战略管理过程 |
2.3.3 战略的分析工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GR公司转型战略分析与设计 |
3.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3.2 PESTEL分析 |
3.3 五力模型分析 |
3.4 竞争对手分析 |
3.5 业务分析 |
3.6 SWOT分析 |
3.7 GR公司转型的必要性 |
3.8 GR公司转型战略目标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GR公司转型战略实施 |
4.1 企业家思维的改变 |
4.2 转型的核心内容 |
4.2.1 重新定义价值空间 |
4.2.2 重新定位公司 |
4.3 升级的主要内容 |
4.3.1 技术和产品升级 |
4.3.2 商业模式升级 |
4.4 人才强企战略 |
4.5 资本运作战略 |
4.6 内部创业创新战略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GR公司转型战略保障 |
5.1 组织变革 |
5.2 机制保障 |
5.3 文化推动 |
5.4 合作借力 |
5.5 流程优化与变革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基于PON承载的接入网络技术与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PON技术简介 |
1.1.1、PON的定义 |
1.1.2、PON的特征以及分类 |
1.2、PON的技术分析 |
1.2.1、PON原理 |
1.2.2、EPON原理 |
1.2.3、GPON原理 |
1.3、论文的主要安排 |
第二章、PON技术的优势 |
2.1、接入网的几种接入技术介绍 |
2.1.1、铜线接入技术 |
2.1.2、光纤接入技术 |
2.1.3、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 |
2.1.4、无线接入 |
2.1.5、以太接入 |
2.2、接入网的发展方向 |
2.3、PON在接入方面的优势 |
2.3.1、PON接入技术的特征 |
2.3.2、PON与传统的接入网络结构相比的优势 |
2.4、PON接入在全球范围的发展状况 |
第三章、以PON为结构的多业务模式网络关键技术分析 |
3.1、宽带多业务的需求 |
3.2、PON系统承载宽带多业务的技术 |
3.3、多业务承载与VLAN规划 |
3.4、PON与有线电视技术的实现 |
第四章、全业务接入模式下的通信与广电网络现状分析 |
4.1、通信接入网络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
4.1.1、通信网络的组成及结构 |
4.1.2、通信接入网络的现状 |
4.1.3、通信接入网络的发展趋势 |
4.2、广电接入网络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
4.2.1、广电接入网络的组成及结构 |
4.2.2、广电网络的现状 |
4.2.3、广电网络的发展趋势 |
第五章、以PON为结构的全业务接入网络的解决方案 |
5.1、以EPON为结构的EPON+EOC的全业务解决方案 |
5.1.1、EPON+EOC的全业务解决方案优点 |
5.1.2、EPON+EOC的全业务解决方案的组成 |
5.1.3、EPON+EOC的全业务解决方案的核心 |
5.2、以EPON为结构的EPON+LAN的全业务解决方案 |
5.2.1、EPON+LAN的全业务解决方案优点 |
5.2.2、EPON+LAN的全业务解决方案的组成 |
5.2.3、EPON+LAN的全业务解决方案的核心 |
第六章、PON接入网络工程设计实例 |
6.1、PON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6.2、网络建设准备工作 |
6.2.1、网络设计的数据收集 |
6.2.2、网络结构的基本构想 |
6.3、实际网络设计 |
6.3.1、OLT组网 |
6.3.2、网管系统结构设计 |
6.3.3、PON设备配置系统 |
6.3.4、IP地址及VLAN划分 |
6.3.5、用户分类及认证、计费 |
6.3.6、物理网络设计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行为倾向与过程分析的后发企业市场导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重要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5.1 政策捕捉方法 |
1.5.2 过程研究 |
1.5.3 案例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后发企业 |
2.1.1 后发企业的由来 |
2.1.2 后发企业的概念 |
2.1.3 后发企业的相关研究 |
2.2 市场导向 |
2.2.1 市场导向的研究背景 |
2.2.2 市场导向内涵及演进 |
2.2.3 市场导向与顾客导向 |
2.2.4 市场导向与组织学习 |
2.2.5 市场导向维度 |
2.2.6 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 |
2.2.7 市场导向与创新 |
2.3 企业能力理论 |
2.3.1 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企业能力理论 |
2.3.2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能力理论 |
2.3.3 动态能力观的企业能力理论 |
2.4 研究启示 |
第三章 基于后发企业市场导向的理论模型构建 |
3.1 后发企业“双向资源依赖”格局构建 |
3.2 理论模型构建 |
3.2.1 后发企业市场导向整体模型设计 |
3.2.2 后发企业市场导向的两种行为倾向理论模型构建 |
3.2.3 后发企业市场导向过程演进理论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双向资源依赖”下后发企业市场导向的行为倾向研究 |
4.1 后发企业的两种市场导向选择倾向 |
4.2 研究模型 |
4.3 研究假设 |
4.3.1 顾客压力与后发企业市场导向行为倾向 |
4.3.2 后发企业自身能力与市场导向的行为倾向 |
4.4 研究方法 |
4.4.1 政策捕捉方法 |
4.4.2 政策捕捉过程 |
4.4.3 量表开发 |
4.4.5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4.5 变量测量 |
4.5.1 因变量 |
4.5.2 自变量 |
4.5.3 控制变量 |
4.6 数据统计分析及结果讨论 |
4.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6.2 研究结果 |
4.6.3 结果讨论 |
4.7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4.7.1 理论意义 |
4.7.2 实践意义 |
第五章 基于过程视角的后发企业“价值-能力”双循环与顾客锁定研究 |
5.1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
5.1.1 研究方法与设计 |
5.1.2 背景介绍 |
5.1.3 数据来源与获取 |
5.1.4 数据编码 |
5.2 数据分析 |
5.2.1 事件分类 |
5.2.2 事件分类的价值循环 |
5.2.3 事件数据阶段划分 |
5.2.4 事件分阶段的特征分布 |
5.3 过程分析 |
5.3.1 技术导向期 |
5.3.2 技术引进转换期 |
5.3.3 市场导向期 |
5.4 理论启示 |
第六章 后发企业市场导向实现能力赶超的过程研究 |
6.1 基于三星电子的企业发展历程分析 |
6.1.1 产业进入期 |
6.1.2 反应型市场导向驱动期 |
6.1.3 先动型市场导向和反应型市场导向双驱动期 |
6.2 基于华为的企业发展历程分析 |
6.2.1 产业进入期 |
6.2.2 反应型市场导向驱动期 |
6.2.3 先动型市场导向和反应型市场导向双驱动期 |
6.3 理论启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对现有理论的贡献 |
7.1.1 对资源依赖理论的贡献 |
7.1.2 对吸收能力理论的贡献 |
7.1.3 对组织二元性理论的贡献 |
7.1.4 对市场导向理论的贡献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2.1 构建了“双向资源依赖”理论模型 |
7.2.2 打开了后发企业进入顾客锁定的黑箱 |
7.2.3 提出了后发企业实现能力赶超的过程 |
7.3 管理意义 |
7.4 研究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 |
附录 |
(5)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有线电视发展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0章 序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现状 |
0.3 理论资源 |
0.4 研究方法 |
第1章 三网融合与有线电视的发展 |
1.1 三网融合的内涵与实质 |
1.1.1 三网融合概念的厘清 |
1.1.2 三网融合的发生与发展 |
1.1.3 三网融合实现的动力机制 |
1.2 有线电视网与通信网、互联网的共同演进 |
1.2.1 面向三网融合的技术革新与网络改造 |
1.2.2 基于三网融合的业务规划与产品设计 |
1.2.3 目标指向:产业链融合与信息产业融汇 |
1.3 三网融合对有线电视行业的影响与冲击 |
1.3.1 传输能力的提升与网络功能的拓展 |
1.3.2 网络专用性的弱化与行业垄断优势的不断消解 |
1.3.3 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 |
第2章 中国三网融合的发展与有线电视的转型探索 |
2.1 三网融合的国家战略与实施进程 |
2.1.1 “三网融合”战略意义和规划的不断明确 |
2.1.2 从“82号文件”到“非对称双向进入”的政策松动 |
2.1.3 分阶段推进的三网融合地区试点 |
2.2 以政府为主导的有线电视数字化转型探索 |
2.2.1 青岛、大连、深圳:三次具有代表意义的现场会 |
2.2.2 青岛、佛山、杭州:三种实现整体转换模式试验 |
2.2.3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适应三网融合的网络建设目标 |
2.3 以企业为主体的有线电视数字化、市场化发展实践 |
2.3.1 深圳天威:资本助力下的区域性转型实践 |
2.3.2 中国有线:国干网的市场化转型探索 |
2.3.3 上海百视通:跨行业合作实现跨地域发展 |
2.4 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有线电视发展的困境与难题 |
2.4.1 分散、弱小:行业发展的先天不足 |
2.4.2 盈利单一:与信息产业运营方式不匹配 |
2.4.3 资金短缺:最为突出的制约因素 |
第3章 三网融合背景下美国有线电视业和我国电信业的发展路径 |
3.1 美国有线电视发展的路径 |
3.1.1 放松管制思路下的政策与制度调整 |
3.1.2 市场力量主导的产权与资源重新配置 |
3.1.3 康卡斯特:在并购整合中完成转型 |
3.2 中国电信业的三网融合实践 |
3.2.1 改革、重组造就三大全国性运营商 |
3.2.2 信息化圈地与“宽带中国”工程 |
3.2.3 智能终端推广:抢占移动互联先机 |
3.2.4 IPTV:直指有线电视的增值业务 |
3.3 中国电信:可供借鉴的转型案例 |
3.3.1 “综合信息服务商”:企业定位的重新确立 |
3.3.2 以“网络+产品”夯实转型基础 |
3.3.3 以“品牌+服务”带动规模化发展 |
第4章 中国有线电视发展的目标设定 |
4.1 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与设计 |
4.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定位 |
4.1.2 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构成 |
4.1.3 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一个具有深意的制度安排 |
4.2 产业层面的融合与发展需求 |
4.2.1 与信息产业链的对接与融合 |
4.2.2 行业规模与实力的整体提升 |
4.2.3 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 |
4.3 企业层面的生存与扩张目标 |
4.3.1 收入与利润的稳定增长 |
4.3.2 ARPU值的有效提升 |
4.3.3 技术创新与竞争能力的长期保持 |
第5章 基于三网融合的有线电视核心竞争力塑造 |
5.1 三网融合背景下有线电视产业链的演进 |
5.1.1 有线电视传统产业链的分解 |
5.1.2 有线电视网络状产业链的形成 |
5.2 模块化分工:实现产业链的整合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
5.2.1 有线电视行业的模块化设计 |
5.2.2 基于模块化分工的核心企业塑造 |
5.2.3 有线电视行业的创新路径 |
5.3 可供选择的竞争力塑造的手段 |
5.3.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5.3.2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
5.3.3 提高资本运作能力 |
5.3.4 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
第6章 基于博弈竞合的有线电视竞争战略 |
6.1 有线电视竞争的SWOT分析 |
6.1.1 有线电视行业的竞争优势 |
6.1.2 有线电视行业的竞争劣势 |
6.1.3 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机遇 |
6.1.4 有线电视行业面临的威胁 |
6.1.5 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选择 |
6.2 基于视频相关业务的防御性战略 |
6.2.1 视频服务市场的竞争对抗分析 |
6.2.2 战略行动一:基础网络的升级与整合 |
6.2.3 战略行动二:优质视频资源的经营 |
6.2.4 战略行动三:产品更新与服务优化 |
6.3 基于信息服务相关业务的进攻型战略 |
6.3.1 信息服务市场的竞争对抗分析 |
6.3.2 战略行动一:从“家庭”用户价值出发的业务差异化设计 |
6.3.3 战略行动二:品牌体系的建设与推广 |
6.3.4 战略行动三:业内、跨业的资本联结 |
6.4 战略性联盟与风险控制 |
6.4.1 合作:有线电视企业之间的同业联盟 |
6.4.2 共赢:与电信企业之间的跨业联盟 |
6.4.3 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控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固网软交换监控和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固网软交换技术的特点 |
1.1.1 软交换技术相比于电路交换技术的优势 |
1.1.2 软交换技术的特性 |
1.1.3 软交换技术的业务优势 |
1.2 固网的传统电路交换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软交换技术组网简述 |
2.1 NGN 概述 |
2.1.1 NGN 概念 |
2.1.2 NGN 网络架构 |
2.1.3 NGN 网络特点 |
2.1.4 NGN 的目标 |
2.2 软交换概述 |
2.2.1 软交换概念 |
2.2.2 软交换完成的功能 |
2.2.3 引入软交换的意义 |
2.2.4 软交换的参考模型 |
2.2.5 软交换的对外接口 |
2.2.6 软交换的硬件平台 |
2.3 软交换核心网络组网技术 |
2.3.1 软交换网络的地址及路由技术 |
2.3.2 软交换网络组网安全 |
2.3.3 软交换与其他网络互通 |
2.4 软交换业务网络组网技术 |
2.4.1 软交换与智能网的关系 |
2.4.2 软交换的业务层 |
第三章 软交换网络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 |
3.1 软交换网管接入原则 |
3.2 华为公司N2000 UMS 专业网管 |
3.2.1 华为公司U-SYS 整体解决方案 |
3.2.2 N2000 UMS 网管概述 |
3.2.3 N2000 UMS 网管软交换管理功能 |
第四章 软交换监控和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4.1 济南联通本地软交换设备及各附属网元组网情况 |
4.2 软交换监控和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
4.2.1 软交换监控的需求分析 |
4.2.2 软交换管理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4.2.3 软交换管理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4.3 软交换网管系统总体设计 |
4.3.1 设计原则 |
4.3.2 设计思想 |
4.3.3 系统结构列表 |
4.3.4 功能架构设计 |
第五章 软交换监控系统的实现 |
5.1 SNMP 简介 |
5.2 N2000 UMS 的告警管理 |
5.3 山东联通集中网管告警平台 |
5.4 N2000 UMS 接入“山东联通集中网管告警平台” |
第六章 软交换管理系统的实现 |
6.1 N2000 UMS 系统结构实现 |
6.1.1 网络及硬件系统 |
6.1.2 软件系统 |
6.2 N2000 UMS 硬件平台选用分析 |
6.2.1 单机方案存在的问题 |
6.2.2 双机方案的原理及优势 |
6.3 拓扑管理功能的实现 |
6.4 TL1 北向接口及自动业务发放功能的实现 |
6.4.1 TL1 北向接口概述 |
6.4.2 自动业务发放功能的实现 |
6.5 双归属管理功能的实现 |
6.5.1 双归属操作 |
6.5.2 双归属数据一致性校验 |
6.6 全网信令跟踪功能的实现 |
6.7 分权分域管理功能的实现 |
6.8 安全管理功能的实现 |
6.9 性能管理功能的实现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面向全IP化的城域传送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城域传送网IP化发展趋势 |
1.1 业务的ALL IP |
1.2 业务IP化演进对城域传送网的承载需求 |
1.3 业务网络的IP化发展趋势 |
1.4 城域传送网的IP化 |
1.5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城域IP承载技术分析 |
2.1 IP传送技术的发展 |
2.1.1 传统光传送网面临的挑战 |
2.1.2 城域IP传送技术的发展趋势 |
2.2 MSTP技术 |
2.3 PTN和CE概述 |
2.4 PTN分组传送网络 |
2.4.1 PTN技术特点和分层结构 |
2.4.2 T-MPLS技术 |
2.4.3 PBT技术 |
2.4.4 PTN同步技术 |
2.4.5 PTN同步相关标准进展 |
2.5 电信级以太网 |
2.5.1 概述和发展现状 |
2.5.2 标准进展 |
2.6 城域波分和OTN技术 |
2.6.1 城域波分技术 |
2.6.2 OTN技术 |
2.7 FTTx和PON技术 |
2.7.1 FTTx |
2.7.2 PON的结构 |
2.7.3 PON的优势 |
2.7.4 PON的分类 |
2.7.5 EPON技术特点 |
2.7.6 GPON技术特点 |
2.7.7 NG PON标准进展 |
2.7.8 EPON标准进展 |
2.7.9 GPON标准进展 |
第3章 天津移动城域IP传送网核心层建设方案 |
3.1 城域网承载现状 |
3.1.1 管道及光缆线路现状 |
3.1.2 WDM传输系统现状 |
3.1.3 核心层现状 |
3.1.4 汇聚层现状 |
3.2 组网技术的选择 |
3.3 核心层组网方案 |
3.3.1 业务需求 |
3.3.2 OTNMR1及OTNMR2扩容方案 |
3.3.3 OTNMR1升级扩容方案 |
3.3.4 OTNMR2升级扩容方案 |
3.3.5 OTNMR2加载ASON/GMPLS控制平面方案 |
3.3.6 OTNMR2波道扩容方案 |
第4章 天津移动IP城域网接入层组网方案 |
4.1 天津移动接入层接入层组网方案选择 |
4.1.1 接入层现状 |
4.1.2 带宽需求分析 |
4.1.3 传输系统的选择 |
4.2 天津移动PTN接入层组网方案举例 |
4.2.1 天津移动PTN建设原则 |
4.2.2 建设方案 |
4.2.3 保护方式的选择 |
4.2.4 PW和LSP的规划 |
4.2.5 QoS策略 |
4.2.6 收敛比的设定 |
4.2.7 同步系统 |
4.2.8 PTN设备选型及配置 |
第5章 其它城域IP传送网接入层技术及发展趋势和演进路线 |
5.1 电信级以太网组网方案 |
5.1.1 电信级以太网解决方案 |
5.1.2 增强型以太网的部署 |
5.2 MSTP的应用分析 |
5.2.1 MSTP的应用定位 |
5.2.2 MSTP的应用场景 |
5.3 FTTH和PON的部署 |
5.3.1 国内FTTH发展现状与展望 |
5.3.2 EPON/GPON应用现状 |
5.3.3 传统固网运营商FTTB和EPON的演进 |
5.3.4 移动运营商FTTx和PON的部署 |
5.4 IP传送网发展趋势和演进路线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太原联通WCDMA核心网方案设计与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论文选题意义 |
1.1.1 移动技术发展 |
1.1.2 论文选题意义 |
1.2 论文研究内容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WCOMA系统的网络结构 |
2.1 WCDMA介绍 |
2.2. UTRAN的结构 |
2.2.1 UMTS系统结构 |
2.2.2 UTRAN的结构 |
2.2.3 UTRAN的功能 |
2.3 UTRAN的接口及协议 |
2.3.1 接口的通用协议模型 |
2.3.2 lub接口及协议 |
2.3.3 lur接口及协议 |
2.3.4 lu接口及协议 |
2.4 WCDMA核心网络概述 |
2.4.1 核心网络 |
2.4.2 核心网络版本的选择 |
2.4.3 核心网络的演进 |
2.5 WCDMA信令网概述 |
2.5.1 WCDMA信令网的网络结构 |
2.5.2 R4版本信令网的规划与设计 |
第三章 太原联通WCDMA核心网络总体设计 |
3.1 太原联通WCDMA网络发展需求分析 |
3.1.1 太原联通WCDMA网络发展分析 |
3.1.2 太原联通WCDMA网业务发展分析 |
3.1.3 太原联通WCDMA网络性能目标分析 |
3.2 太原联通WCDMA核心网络设计原则与方法 |
3.2.1 核心网络设计原则和内容 |
3.2.2 核心网络规划与设计流程 |
3.2.3 核心网络电路域(CS)的设计 |
3.2.4 核心网络数据域(PS)的设计 |
3.2.5 核心网络组网原则 |
3.3 太原WCDMA网络核心网总体设计 |
3.3.1 联通太原WCDMA系统版本选择 |
3.3.2 核心网建设方案选择 |
3.3.3 话路网组织 |
3.3.4 信令网组织 |
3.3.5 网络备份安全方案 |
第四章 太原联通WCDMA网络核心网CS域工程实践 |
4.1.设备选型和局址选择 |
4.2.核心网网元建设 |
4.2.1 MSC Server建设 |
4.2.2 MGW建设 |
4.2.3 HLR建设 |
4.2.4 中继电路及信令链路建设 |
4.2.5 核心网电路域IP地址分配 |
第五章 太原联通WCDMA网络测试与优化 |
5.1 太原联通WCDMA网络运行测试情况 |
5.1.1 太原联通WCDMA网络运行测试统计 |
5.2 3G时代移动网络优化需求变化分析 |
5.2.1 3G网络优化面临挑战 |
5.2.2 3G网络优化新趋势 |
5.3 3G网络优化内容 |
5.3.1 3G网络优化工作内容 |
5.3.2 3G网络优化的关键环节 |
5.4 3G网络优化案例 |
5.4.1 关于PS异系统间切换成功率差问题的优化 |
5.4.2 西门子HLR下的预付费用户漫游无法拨打长途电话问题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陕西联通IP城域网优化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Internet网络发展的分析 |
1.2 陕西联通IP城域网优化项目背景 |
1.2.1 项目建设背景 |
1.2.2 国内外IP城域网现状 |
1.3 IP城域网络发展策略 |
1.3.1 宽带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
1.3.2.业务需求分析 |
1.3.3 宽带网络及IP城域网发展策略 |
1.4 网络现状 |
1.4.1 城域网核心层 |
1.4.2 城域网汇聚层 |
1.4.3 现状分析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宽带城域网技术及其发展 |
2.1 城域网的基本特征 |
2.2 宽带IP新技术的进展 |
2.3 城域核心路由交换技术 |
2.4 宽带网络接入方式的比较 |
2.5 接入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
2.6 路由协议和自治域 |
2.7 相关设备性能 |
2.7.1 NE40设备的性能 |
2.7.2 MA5200G相关功能 |
2.7.3 IPTV |
2.7.4 PPPOE和IPOE |
第三章 优化建设方案 |
3.1 优化建设原则 |
3.2 本期工程建设目标 |
3.3 IP城域网核心层优化方案 |
3.3.1 西安城域网扩容方案 |
3.3.2 咸阳、渭南、安康、宝鸡、汉中、延安、榆林城域网优化方案 |
3.3.3 铜川、商洛城域网优化方案 |
3.4 IP城域网汇聚层优化建设方案 |
3.4.1 西安城域网优化方案 |
3.4.2 咸阳、渭南、安康、宝鸡、汉中、延安、榆林城域网汇聚层优化扩容方案 |
3.4.3 铜川、商洛城域网汇聚层优化方案 |
3.5 新增设备功能和性能要求 |
3.5.1 西安BAS设备性能要求 |
3.5.2 商洛安康BAS设备性能要求 |
3.5.3 业务路由器性能要求 |
3.5.4 高端三层交换机性能要求 |
3.6 IP地址分配 |
3.6.1 IP地址分配原则 |
3.6.2 IP地址数量估算 |
3.7 路由协议和自治域 |
3.8 BAS备份保护方案 |
3.9 配套设备建设 |
第四章 优化后网络结构及带宽 |
4.1 优化工程实施成果 |
4.2 遗留问题及解决建议 |
4.2.1 建设规模 |
4.2.2 工程进度安排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本文的主要成果 |
5.2 下一步工作重点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全业务运营模式下城域传送网建设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移动通信简介 |
1.2.1 移动通信的组成 |
1.2.2 传送网简介 |
1.3 城域传送网现状分析 |
1.3.1 设备技术 |
1.3.2 承载能力 |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4.1 OTN技术 |
1.4.2 PTN技术 |
1.4.3 ASON技术 |
1.4.4 PON技术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城域传送网关健技术分析 |
2.1 传送网技术演进路线 |
2.1.1 PDH技术 |
2.1.2 SDH技术 |
2.1.3 MSTP技术 |
2.1.4 WDM技术 |
2.1.5 OTN技术 |
2.1.6 PTN技术 |
2.1.7 ASON技术 |
2.1.8 PON技术 |
2.2 发展趋势 |
第三章 城域传送网建设方案 |
3.1 全业务运营模式对移动网络的影响 |
3.1.1 全业务对IP城域网的影响 |
3.1.2 全业务对城域传送网的影响 |
3.2 业务需求与预测 |
3.2.1 全业务类型 |
3.2.2 全业务需求分析 |
3.3 建设必要性 |
3.4 新型城域传送网总体架构 |
3.4.1 核心层建设方案 |
3.4.2 汇聚层建设方案 |
3.4.3 接入层建设方案 |
3.5 建设方案优势分析 |
3.5.1 技术先进性 |
3.5.2 组网合理性 |
3.5.3 经济适用性 |
第四章 设计实例 |
4.1 某市城域网现状 |
4.4.1 IP城域网现状 |
4.4.2 城域传送网现状 |
4.2 现网存在问题以及面对的挑战 |
4.3 规划原则 |
4.4 建设原则 |
4.5 组网方案 |
4.5.1 核心层组网方案 |
4.5.2 汇聚层组网方案 |
4.6 设备选型 |
4.7 网管系统 |
4.8 应用效果 |
4.8.1 基石作用 |
4.8.2 延伸作用 |
4.9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华为打造新一代骨干业务网络原动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通服金迅网络公司竞争策略研究[D]. 谭蓉. 湖南大学, 2019(07)
- [2]新常态下GR公司转型战略研究[D]. 刘羽飞. 天津大学, 2018(04)
- [3]基于PON承载的接入网络技术与应用分析[D]. 吴东平. 南京邮电大学, 2016(02)
- [4]基于行为倾向与过程分析的后发企业市场导向研究[D]. 何婧.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5]三网融合背景下中国有线电视发展的战略选择[D]. 沈向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3(05)
- [6]固网软交换监控和管理系统设计[D]. 王文剑.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7)
- [7]面向全IP化的城域传送网建设研究[D]. 曹立晨. 北京邮电大学, 2012(02)
- [8]太原联通WCDMA核心网方案设计与工程实践[D]. 刘志英.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9)
- [9]陕西联通IP城域网优化方案的研究[D]. 杨晓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 [10]全业务运营模式下城域传送网建设方案设计[D]. 王亚辉. 西北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