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外语记忆品质的因素及其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郭彧宏[1](2020)在《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框架构建》文中研究表明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也不例外。随着远程直播教学的深入,在全国各地得以推广实施,学者们对这一教学模式的关注也越来越高。远程直播教学推广后,为实现教育均衡做出一定的贡献,并得到了远端学校师生的欢迎,在带来极大好处的同时,远程直播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明显,怎样才能将直播教学效益最大化?远端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利用直播教学?在直播教学下,远端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学能力?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重要力量,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质量。由于远程教学的隔空性,进行授课的前端教师面对着庞大的学生,包括本班的学生和远端学校的学生,因而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种情况下,远端教师显得特别重要,远端教师的专业水平影响着直播课堂的利用效果。远程直播课堂下,远端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发生了改变,远端教师不仅需要作为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在直播课堂这一环境下所需要的特殊教学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从远端教师在直播课堂下的教学能力入手,一个半月亲身融入重庆市Z中学的直播课堂,通过观察Z中学教师利用直播课堂的情况,访谈Z中学的远端教师和远端学生,结合访谈结果以及深入直播课堂的观察结果,重点分析了远端教师利用直播课堂时所表现出来的教学能力,通过文献分析以及调研现状分析出教师在远程直播课堂这一环境下的教学能力,从而尝试提炼出了教师在远程直播课堂下的教学能力框架,根据这一框架提出了关于如何提升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的策略,从而促进远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远程直播教学和教师教学能力相关概念的阐述,提出了本研究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以及所带来的启示。第二部分笔者根据对文献的分析以及远程直播教学的特点构建了远端教师教学能力的框架,包括一般教学能力和特殊教学能力。第二部分笔者为调查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情况,做了一个研究设计。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研究样本进行了解读;同时介绍了本研究所用到的研究方法,即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本研究的研究过程进行梳理,设计了研究思路。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研究设计的基础上对Z中学教师利用直播课堂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首先分析了Z中学的特征,其次分析了Z中学教师对远程直播课堂的应用情况以及Z中学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教学能力的现状。第四部分则根据文献的研究和所调查的资料对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能力进行提炼,构建了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框架。第五部分根据这一框架提出了提升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的一些策略。
赵富学[2](2018)在《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文中提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课程改革特有规律的体现和内在驱动的结果,它的内涵在“双基、三维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是国家全面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在体育学科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点和起点,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重心和焦点。本研究的开展,有利于丰富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要素、结构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在阐释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的课程化问题、解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过程中的理论架构和预期问题、厘清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部结构诸要素的关系及其课程转化问题、创新基于课程改革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范式与案例等方面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根据体育学科教学现实预设研究任务,选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案例研究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在于引介、分析和比较发达国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推行的结构体系与经验特征;按照学科结构理论的原理和要求,界定符合我国体育学科特点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并探讨其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基本关系,构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运用符号互动理论,从学生——课程——教师的角度,按照其对应的能力化——课程化——专业化的结构,探寻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进行落地化处理的方式,阐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的机制和路径。本论文通过严密组建研究结构、系统梳理与分析研究材料、合理构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设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路径等程序,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以理论引介和逻辑思辨为主,针对性的实验研究和行动研究较少,研究结论多以经验总结或特征分析为主。2.学科结构理论可用于指导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符号互动理论可用于引导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化处理的策略。3.发达国家从不同视角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分级细化,普遍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心视为体育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的培养,并提倡进行课程转化。重注从社会交际、教育、健康等不同视角观测与设置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4.通过发掘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比较国际经验、总结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优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可以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形成的,贯穿于整个学段的,适应学生终身体育且能对学生身心产生持续影响的,面向学生成长全程的必备道德品质和关键运动素质与能力。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体育品德与修养、运动兴趣与能力、健康行为与习惯、运动品质与意志4个组成要素。5.运用学科结构理论,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综合型研究与设计思路,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分为4个领域,并设15个一级指标,44个二级指标。6.能力化是引领与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石。在“能力本位”的视域下,体育品德与修养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前提;运动兴趣与能力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健康行为与习惯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延伸;运动品质与意志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保障。7.课程化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联系“学生——能力化”、“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介质。通过情境生成、复合需要、规划研制、活动设计、反思评价5个环节,构建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化机制,可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化处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实践路径。8.专业化是建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时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在“立德树人”育人方向的指引下,通过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建构、改进常态教学、开展区域研修和校本研修、提高不同体育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等方式,可以保障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的质量。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将会伴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而深入开展。在后续研究中,建议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和学生的体育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体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拓展与更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要以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现实为基础,在研究的质与量等方面努力寻求突破;选取的研究素材要接地气,使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更加有针对性。明确开展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国际趋势接轨的必要环节。
田烨[3](2018)在《基于学习能力的记忆力计算机测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心理特征,又被称为学习能力倾向,或“学能”,是影响学习效率和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必备心理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及脑与学习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借助计算机平台的优势,编制一套基于学习能力的小学生记忆力测验量表,通过对研究对象测验数据的分析,评估与诊断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进行,并试图从记忆的角度分析影响学习能力的因素,进而提出改善学生学习能力的建议。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学习能力及记忆力的相关研究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明确了小学生所需的学习能力及记忆力的重要品质。根据现有研究,本文从记忆的容量和存储两个方面分析对基础阶段学生的言语能力、数理能力和空间能力的影响,构建本研究的测验体系框架。其次,借助计算机手段对测验量表进行设计与实现,并对甘肃省庆阳市X小学206名5-6年级的全体学生进行测验。最后,通过对测验数据和学生成绩以及一线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分析讨论,考察本测验的信效度、区分度,分析讨论记忆力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一些从记忆的角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建议。本研究梳理了记忆力与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编制的基于学习能力的记忆力计算机测验量表能够测验出学生在记忆力影响下的学习能力水平,并从记忆的角度分析影响的因素,同时给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从整体来看,本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没能全面分析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各方面因素,测验量表的设计与实现中也存在改进的地方,在后续的工作中研究者会对本研究的不足做进一步的改进。
罗玉林[4](2017)在《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在特定课堂场域中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促进学生发展的统一活动,课堂教学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着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一定程度上,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教学认知能力是教师以教学系统为认知对象,对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教学情境等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和有效教学的实现。本文将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相结合,围绕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帮助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认知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全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从基于教学认知能力在有效教学中基础性地位的思考、基于教师专业发展核心力的视域以及个人教育研究的现实感悟三个角度阐述了研究缘由;接着,对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最后,简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及研究的具体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内涵界定及要素构建。提炼与界定研究相关的核心概念-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认知能力。分析与建构教学认知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力、对教学对象的知觉力、对教学情境的辨别力、对教学资源的分析力、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力及教学思维能力,共六部分内容。第三部分,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首先,在全面掌握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研究计划进行研究设计,编制了信效度良好的《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调查问卷》和中小学教学认知能力访谈提纲。然后,深入调查对象所在学校,运用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发放问卷并回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同时,结合教师访谈资料对调查结果进行探讨总结。最后,结合前期理论思辨成果和中期实践调查结果,了解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发展现状,明确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第四部分,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发展策略探索。结合调查研究结果的分析和理论文献的梳理,提出了提升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有效策略和实施路径,包括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塑造教学意志品质、开展校本教学策略培训、强化教学反思能力、实施以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为目的的校本教研五个方面。
赵亮[5](2015)在《记忆理论在地理认知学习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在地理学科教学领域,记忆理论的应用是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鉴于以上的认识,本研究从认知心理学记忆理论出发,结合地理学科特点,以“记忆理论”在地理认知学习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研究地理的学习与记忆过程的有机结合,探寻地理学习过程中记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因素,进而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为指导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弥补现有相关研究在系统性、发展性和创新性上的不足。首先结合遗忘理论,从地理遗忘规律入手,总结简单的陈述性知识和复杂的程序性知识遗忘规律,强调了建立知识间联结关系结构重要性。从知识间联结关系的角度去研究地理记忆的问题,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刻的理解地理知识信息之间的关系,善于将地理知识信息通过关系联结在一起加以理解并记忆储存在大脑之中,增强记忆的效率。第二从地理工作记忆平台信息加工,总结了地理记忆工作平台的主要任务有三种:一是对外界的地理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形成不同类型的地理集合;二是确定地理参照标准(系),或是形成地理思维和行为的图式;三是进行地理信息转换,使地理信息通过转换形成不同的表征形式等,并创造性地对地理参照系进行分类归纳。第三注重地理学习过程地理表象再认的偏移和地理记忆的干扰现象,挖掘偏离和干扰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引导教师善于发现和总结在学生地理认知学习中易发生地理表象偏离和记忆干扰的因素,及时地进行纠正和引导,有效避免地理表象偏离和记忆干扰两类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从记忆场合设置去分析场合对于记忆的影响,并结合学生的人格特征,分析不同场合设置对记忆效果不同影响。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要注重教学场合的设置,根据不同学生人格特征,因势利导,使不同人格特征的学生适应不同的学习情境。本文将从以上四个方面结合地理教学的实际,找准记忆理论与地理学习的契合点,为地理认知学习提供有力的记忆理论支撑。挖掘记忆理论与地理之间的关联度,构建在记忆理论引导下的地理认知学习具体模式。
吴淑芳[6](2013)在《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 ——基于大学生活的社会学考察》文中提出1996年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在全世界掀起了社会变革的浪潮,进入21世纪昭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作为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渗入领域之广和影响程度之深,是人们无法否认的。人类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高度“知本”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知识成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主要反映在人的素质的竞争,在人的素质中,创新能力是根本的因素。人的创新素养发展成为当代新课题。这种趋势也影响了大学对人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关注。在国内大学教育情境下,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的实际情况怎样?促进或抑制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方面分别有哪些,有待进一步考察和探究。统观国内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研究的情况,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值得肯定,但同时也有许多方面的不足,比较突出的有:第一,核心概念的解释缺乏统一性;第二,在大学教育活动的微观层面探讨大学教育内部活动方式对学生创新素养发展影响的产生原因及结果的系统研究比较少,使得人们无法准确推辨和了解大学教育中的哪些方面以怎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产生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这些都是有待进一步考察的方面;第三,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之间的衔接与互动程度相对较低。一方面,与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相对丰富、系统,而另一方面,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现实性问题相当突出,相关的实践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无法满足解决诸多现实问题的需要,且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之间的互动、衔接不够;第四,对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创新素养发展关系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不多见;第五,关于大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研究在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上都是不均衡的,对于有些问题过于关注,研究水平相对成熟,而有些问题在研究界很少受到关注,致使对有关的重要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探究相对滞后。本研究将以大学教育对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影响作为研究和考察的目的,以组织、学科、话语作为理论分析视角,考察大学生活以及大学生活中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问题,以内在逻辑关系的解读、考量为研究重点,突出社会学研究的理路,旨在揭示在既有的大学育人机制和育人活动中,对人的创新素养发展产生影响的方面、影响结果及存在的现实性问题,在这样的考察基础上对当前的大学教育活动进行反思,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及策略。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访谈、参与观察、话语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等社会学方法。多方法相结合,调查结果详实有效。研究中,所涉及和讨论的主要论题有:探讨创新及其理论谱系;归纳构成人的创新素养的各因素及其特征表现;分析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关系;从大学发展历史脉络中形成的学科传统、育人传统与文化传统中找寻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相关的分析要点;在组织、学科规训和话语的理论框架下解读大学教育;对大学生活进行社会学的考察;参阅历史、借鉴不同学科回应当下大学教育中人的创新素养发展中的问题。每一个论题便是一个分析单元,对每一论题的分析和讨论最终构成本研究的逻辑框架。研究的分析脉络由两个部分连接,一是,从横向结构关系的角度梳理出人的创新素养构成体系,以这一体系为比照,并在组织、学科、话语理论分析框架下论述在学科层面、学校培养层面、学生日常交往层面本研究的考察焦点,对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的关系及影响的结果进行现实考察;二是,从实效性的角度考虑,由指向未来发展目标的将来状态转回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中,诊断出当前大学人才培养中的症结,为大学教育改革发展以及育人活动中的诸多问题提供可借鉴的现实依据。本研究是由现象考察转向内部关系,由指向未来培养目标转向问题情境的探秘过程,全景式地分析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存在的现实问题,最终为调和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做出理性回应。基本结论:在大学育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学生的主体性未被重视;②既定的思维方式影响了学生创新性素养的有效养成;③学科制度导致通才教育与专业训练的分化;④大学学科制度与学生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那红[7](2012)在《声乐学习中的记忆心理现象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记忆这个角度论述了在声乐教学演唱中,不同学生中体现出的记忆和遗忘的不同反应现象。这种现象在教学和演唱中反应非常普遍,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这方面加以专门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歌唱者的舞台演唱质量。笔者阅了大量资料但有关这方面的专业文献并不多见,大多数文献都是以传递科学知识,主要是物理(声)学和生理学知识为主。本文在心理学记忆理论基础上围绕声乐演唱艺术的特点从学生受教育程度、成长环境、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不同方面以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声乐专业学生和大连艺术学院声乐专业学生为例,通过演唱同一首声乐作品做比较来论述学生们在掌握作品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学生表现出对声乐作品的歌词及旋律记忆方面的差异,从音乐和语言、思想与感情的直接表达、心里与心理的协同作用等方面,在体现音乐作品时所出现的遗忘现象,就其现象应用心理学理论的情绪记忆法视听记忆法、读写记忆法、机械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和形象记忆法等方面来探讨歌唱者学习演唱过程中歌曲歌词与旋律的记忆和如何克服演唱中出现的遗忘现象。本文针对声乐学习者在声乐表演中所出现的各种记忆方面的问题,如作品的旋律、歌词、节奏、强弱、表情记号识记不牢、不准确等演唱中失误,针对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声乐表演系和大连艺术学院声乐系的数十位同学进行了现场实验和问卷调查方法,并且对大量的音乐记忆、声乐记忆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并与笔者实际教学演唱和学生舞台演唱效果相比较,对声乐作品记忆的普遍特点和问题以及声乐作品旋律与歌词的记忆进行具体分析,在教学和演唱中结合个体的综合特征,以心理学理论为础通过长时间的舞台实践和摸索,总结出适合不同学生和不同演唱者在个性记忆声乐作品歌词和旋律的记忆走向。这只是笔者的个人体会,同时也希望能给大家能更好更快的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时一些小小的参考和建议,从而可以使音乐爱好者、从业者以及声乐教育者增强演唱时对声乐作品的旋律、歌词的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尽量减少在舞台上的失误。
李丹[8](2012)在《江苏省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研究 ——以张家港农村小学为例》文中指出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均衡发展是其追求的目标之一,故具体教育活动中的提优与补差同样重要。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英语的学习年限在拉长,而其学困生却随学习英语年数的递增而递增。所以针对这一点,本文作者提出论点:革新教育教学方式,重塑学困生学习信心,优化其心理品质与智力结构并积淀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便能极大地降低学困生的比例。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背景、意义并且提出问题。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综合概括本论文所使用的关键概念的定义、分类及国内外对学困生的研究发展现状。在第三章里,笔者参考文献设计出有关学困生产生的情况调查表,对张家港市几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展开调查,调查发现存在如下问题:一、英语的语法掌握较差;二、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样样不行,尤其是听说能力更是一筹莫展;三、学困生的非智力与非知识性因素同样存在诸多缺陷,且带有根本性。并分析了学困生成因,既有家庭、学校原因,更主要的是学困生本身原因。第四章探讨了转化学困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及相应的效果试验。转化的措施主要有:创新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制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重在培养其信心,因材施教,注重转化方法,培养学困生自学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学困生良好个性,创新课堂教学。第五章讨论了本研究成果的实践借鉴意义及本研究的有待完善之处。
刘朱刚[9](2011)在《论普高语文学习困难生的转化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普高语文学习困难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怎样有效转化语文学习困难生是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话题。本文结合对笔者学校语文学习困难生的调查摸底,归纳了普高语文学习困难生的主要表现特征和形成原因,并提出运用心理转化、能力提高、文化熏陶等策略对语文学习困难生进行转化。本文主张将语文教学教育理论和转化策略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关注学习困难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建构过程,细化到针对语文学习困难生的基础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巩固过程、听话和阅读能力培养过程、语言表达能力(说话和写作)训练过程中,将语文学习困难生的转化策略的实施过程与语文学习困难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建构过程相结合,突出语文学科特点,在转化语文学习困难生的实践中寻找最佳转化途径。
陈洪余[10](2011)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初步构建》文中指出“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是伴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被提出来的。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却打着高薪的旗帜招不到人,这就是所谓的就业鸿沟。分析这些问题其实不难得出原因,经过大学阶段历练的毕业生似乎并没有达到社会所要求的能力,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关注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来实现企业的繁荣、社会的进步。本研究基于以上现实,在对现有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测评项目,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结构,并编制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评定量表初始量表,继而选取120名大学生被试对初始量表进行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项目分析和项目筛选,以及初步的因素分析,形成了一份由69个项目构成的正式量表。进而用这份量表对西安市不同院校的高年级大学生共600名进行正式施测,数据回收后,再次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删去在某些维度上题目数量太少的项目,最后保留下63个项目。通过对这63个项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由两个主维度,13个子维度构成,两个主维度分别是成功就业的能力和维持就业的能力;13个子维度分别是归属于成功就业的能力的基础知识、实践知识与经验、规划意识、信息获取与理解能力、自我展现能力、沟通能力、外倾;以及归属于维持就业的能力的自我管理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责任心和自信。这13个维度涵盖了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的要素。在探索性因素分析后,我们还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拟合指标良好,我们还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量表的信效度指标良好。最后,我们用正式施测所得的数据对西安市高年级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性别、年级、专业类别、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是否有兼职经验、是否有社团经验上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高年级大学生在性别、年级、专业、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是否有兼职经验上存在显着差异,但在是否参加过社团这一变量上,并不存在显着差异。
二、影响外语记忆品质的因素及其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外语记忆品质的因素及其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框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五)研究创新 |
一、相关概念阐述和理论基础 |
(一)远程直播课堂相关概念 |
(二)教学能力相关概念 |
(三)理论基础 |
二、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样本解读 |
(二)研究工具制定 |
(三)研究思路 |
三、Z中学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现状分析 |
(一)Z中学的特征 |
(二)Z中学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现状 |
四、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框架提炼 |
(一)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分析 |
(二)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框架图 |
五、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
(一)立足学校,优化远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平台 |
(二)立足个人,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问题聚焦与研究构想 |
第1章 导论 |
第1节 研究的缘由 |
1 国内外研究背景 |
2 问题的提出 |
3 研究意义 |
第2节 概念厘定与辨析 |
1 核心概念厘定 |
2 相关概念辨析 |
第3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
1 国外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
2 国内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透视 |
第4节 研究框架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5 研究中的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2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研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第1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 学科结构理论 |
2 符号互动理论 |
第2节 研究的实践基础 |
第3节 理论应用预设与实践路径设计 |
本章小节 |
第二部分 经验引介与体系构建 |
第3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发达国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第1节 美国与加拿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1 美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2 加拿大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3 经验与启示 |
第2节 英国与德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1 英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2 德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3 经验与启示 |
第3节 日本与澳大利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1 日本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2 澳大利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及推行 |
3 经验与启示 |
第4节 国外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及推行的比较分析 |
1 道德品格与社会性维度的比较 |
2 体育观念与态度维度的比较 |
3 运动技术与技能维度的比较 |
4 运动习惯与行为维度的比较 |
本章小节 |
第4章 课程改革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与体系的构建及实践 |
第1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界定 |
1 界定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依据 |
1.1 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发掘 |
1.2 从国际经验比较中推衍 |
1.3 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中总结 |
1.4 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中归纳 |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
2.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关涉到的3个基本概念 |
2.2 理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应该把握的内在特征 |
第2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选取思路 |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选取程序 |
2.1 人员选定 |
2.2 访谈与调研流程 |
2.3 对调研与访谈结果进行文本整理及制定编码方案 |
2.4 编码方案中各级指标被提及的人数百分比 |
2.5 被访人员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所持观点的特征 |
3 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选取的其他建议 |
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确定 |
4.1 体育品德与修养 |
4.2 运动兴趣与能力 |
4.3 健康行为与习惯 |
4.4 运动品质与意志 |
5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之间的交互关系 |
第3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结构体系的构建 |
1 协调专家意见 |
2 评价客观指标 |
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权重体系构建 |
第4节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实践探索 |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实施信度 |
2 独立测评者信度检验 |
3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中的构念效度 |
4 案例分析: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观察 |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策略探讨与实践设计 |
第5章 能力化:引领与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石 |
第1节 能力化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关系 |
1 体育品德与修养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坚实基础 |
2 运动兴趣与能力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根本指向 |
3 健康行为与习惯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广度延伸 |
4 运动品质与意志是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稳定保障 |
第2节 课改深化背景下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引领方式 |
1 校本研制: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不竭动力 |
2 信息构建: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永续助力 |
3 有效教学: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不息活力 |
4 分层测评: 引领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恒久展力 |
第3节 课改深化背景下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培育策略 |
1 遵循课程改革整体规划,展示体育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力 |
2 优化课程改革层级次序,提升体育学科教学内容的运行力 |
3 修复课程改革薄弱区域,完善体育学科教学整体的组织力 |
4 凸显课程改革中心环节,彰显体育学科教学过程的生命力 |
第4节 课程改革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化的评价构想 |
1 研究与借鉴国际已有经验,掌握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研究能力 |
2 改造与升级国内现有成果,优化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设计能力 |
3 解构与重组研究固有模式,强化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推衍能力 |
4 整合与改进成熟测评技术,提升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评价应用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课程化: 完善与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心 |
第1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现状分析 |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密切结合 |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在学校体育课程结构之中 |
3 体育课程标准透视出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
4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体育学科课程体系相互影响 |
第2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机制设计 |
1 情境生成 |
2 复合需要 |
3 规划研制 |
4 活动设计 |
5 反思评价 |
第3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研制程序 |
1 体育教师个人研制环节 |
2 成员集体研制环节 |
3 改进与修正研制环节 |
4 针对性的有效研制环节 |
第4节 课程改革进程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的研修规划 |
1 结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特性建立相应的体育课程研修组织 |
1.1 遵循结构变量与情景变量的要求 |
1.2 强化学科意识与重视学科化分工 |
1.3 控制研修规模与优化研修程序 |
2 选择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课程研修主题 |
2.1 研修主题的选择要注重发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各要素的功能 |
2.2 研修主题的选择要确保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程序的有效性 |
2.3 研修主题的选择需要多角度的考虑各类方法的应用 |
3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选择课程化研修程序的运行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专业化: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建构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
第1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基本假设 |
1 具备专业精神 |
2 开展专业交流 |
3 进行专家引领、团队协作与同伴互助 |
4 借鉴与使用国内外已有经验和模式 |
第2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构成要素 |
1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
2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学习行为 |
3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反思行为 |
4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行动循环 |
5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图式 |
第3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概念机制与实体机制 |
1 概念机制 |
2 实体机制 |
第4节 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实践策略 |
1 建立教学共同体,开展体育教师专业合作研修 |
2 增强专业敏锐性,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教学反思 |
3 划分教学层次,强化体育教师专业意识与行为 |
4 使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结构 |
5 开展职后培训,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实践外化水平 |
本章小结 |
第四部分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1节 研究结论 |
第2节 研究不足及建议 |
1 研究不足 |
2 研究建议 |
第3节 研究展望 |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研究附件与后记致谢 |
附录A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意见征求表 |
附录B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第1轮专家意见调查问卷) |
附件C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第2轮专家意见调查问卷) |
附录D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主要指标相对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E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F 《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课堂观察日志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学习能力的记忆力计算机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1.1 学习能力是实践的需求 |
1.1.2 学习能力是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 |
1.1.3 基础教育是形成终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 |
1.1.4 学习能力水平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指导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4.1 小学生学习能力 |
1.4.2 记忆力 |
1.5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研究现状 |
2.1.1 学习能力及其测验 |
2.1.2 记忆力及其测验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
2.2.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2.2.3 脑与学习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学习能力的记忆力测验体系构建 |
3.1 学习能力与记忆力关系辨析 |
3.1.1 学习能力的要素分析 |
3.1.2 记忆品质与学习能力的关系 |
3.1.3 记忆力与学科学业成就的关系 |
3.2 基于学习能力的记忆力测评体系构建 |
3.2.1 测评体系构建的依据 |
3.2.2 测验项目的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学习能力的记忆力计算机测验 |
4.1 借助计算机测评的缘由 |
4.1.1 计算机测评的依据 |
4.1.2 计算机测评的优势 |
4.2 学习能力的记忆力测验量表设计与实现 |
4.2.1 测验量表的设计 |
4.2.2 测验量表的实现 |
4.3 学习能力的小学生记忆力测验 |
4.3.1 测验方法 |
4.3.2 测验环境 |
4.3.3 数据来源和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5.1 测验的信度、效度与区分度 |
5.1.1 测验量表的区分度 |
5.1.2 测验量表的信效度 |
5.2 测验数据分析与结果 |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2 测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讨论与建议提出 |
5.3.1 影响小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 |
5.3.2 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 |
6.3 未来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1. 基于教学认知能力在有效教学中基础性地位的思考 |
2.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核心力的视域 |
3. 基于个人教育研究的现实感悟 |
(二) 文献综述 |
1. 国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
2. 国内相关研究的综述 |
3. 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 |
(三)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的目的 |
2. 研究的意义 |
(四)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的思路 |
2. 研究的方法 |
二、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
(一) 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内涵 |
1. 教学 |
2. 认知与认知能力 |
3. 教学认知能力 |
(二) 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构成要素 |
1. 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力 |
2. 对教学对象的知觉力 |
3. 对教学情境的辨别力 |
4. 对教学资源的分析力 |
5. 对教学策略的选择力 |
6. 教学思维能力 |
三、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调查研究 |
(一) 调查方案 |
1. 调查思路 |
2. 调查对象 |
3. 调查资料处理 |
(二) 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调查问卷的编制 |
1. 编制预测问卷 |
2. 修改形成正式预测问卷 |
(三) 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调查问卷的检验 |
1. 项目分析 |
2. 信度检验 |
3. 效度检验 |
4. 正式问卷结构 |
(四) 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
1. 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总体差异比较 |
2. 性别对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影响 |
3. 学历对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影响 |
4. 教龄对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影响 |
5. 学校类型对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影响 |
(五) 个案访谈 |
1. 关于认识情况的调查 |
2. 关于实施情况的调查 |
(六) 当前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
1. 自主提升意识淡薄 |
2. 自身意志品质不强 |
3. 缺乏教学策略指导 |
4. 教学反思难以持续 |
四、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发展策略 |
(一) 明确发展目的,提升发展内驱力 |
(二) 坚定教学信念,塑造理性教学品质 |
(三) 开展校本培训,加强教学策略训练 |
(四) 习得反思策略,强化教学反思能力 |
(五) 实施校本教研,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
五、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后记 |
(5)记忆理论在地理认知学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地理认知学习的遗忘的规律 |
2.1 遗忘的理论基础 |
2.2 地理陈述性知识和简单程序性知识的记忆 |
2.3 地理复杂程序性知识学习的遗忘曲线 |
2.3.1 自动化控制前的记忆 |
2.3.2 自动化控制后的记忆 |
3 地理工作记忆平台信息加工过程 |
3.1 概念界定 |
3.2 在记忆工作平台中进行地理信息分类加工 |
3.3 在地理工作平台中确定地理认知参照系 |
3.3.1 地理类比关系认知参照系 |
3.3.2 地理相反关系参照系 |
3.3.3 地理数量关系的参照系 |
3.3.4 地理空间关系的参照系 |
3.3.5 地理时间关系的参照系 |
3.3.6 地理物质、能量流关系参照系 |
3.3.7 同一地理事物在不同地理参照系中表述 |
3.4 在记忆工作平台中进行地理信息转换 |
4 地理认知学习的图像再认、表象偏离及记忆干扰 |
4.1 地理图像的感知再认和思维再认 |
4.2 地理图像表象记忆的偏离 |
4.2.1 地理图像记忆的扭曲 |
4.2.2 地理知识记忆引导偏向 |
4.3 地理记忆的干扰效应 |
4.3.1 自动化控制的差异状态导致的记忆干扰 |
4.3.2 假性类比关系造成的记忆干扰 |
4.3.3 先行或后续学习质量状况造成的记忆干扰 |
5 地理认知学习中记忆环境的设置 |
5.1 场合的依存记忆 |
5.1.1 记忆的场合依存性 |
5.1.2 场合依存记忆的不唯一性 |
5.1.3 场合依存记忆的局限性 |
5.1.4 通过具体事件记忆的理论 |
5.2 人格特征对地理图形再认影响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 ——基于大学生活的社会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知识经济时代的显着变化 |
(二) 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课题 |
(三)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中人的创新能力发展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大学教育 |
(二) 创新素养 |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五、研究的理论前提 |
(一) 教育为人的创新素养发展提供支持 |
(二) 创新能力发展依赖彼此关联的六种资源的汇合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的整体思路 |
(二) 研究的阶段及其方法使用 |
七、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创新及创新理论的谱系研究 |
第一节 创新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 |
一、创新起源 |
二、关于创新的多种论述 |
三、与创新相关概念的意义解释 |
第二节 创新理论研究的历史考察 |
一、哲学观视角下的创新理论研究 |
二、走向科学化的创新理论研究 |
三、创新理论研究的当代发展 |
第三节 创新素养的构成体系及其特征 |
一、创新素养的构成性参照系 |
二、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特征 |
第四节 创新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内源生理因素 |
二、外源环境因素 |
三、小结 |
第二章 大学教育的演变及对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影响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的耦合 |
一、人的自我发展性根源 |
二、大学教育的发生学讨论 |
第二节 大学育人传统的演进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 |
一、大学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育人传统概述 |
二、大学育人传统对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影响分析 |
第三章 大学教育与创新素养发展关系考察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解读大学教育的理论工具:组织、规训、话语 |
一、组织:规定了大学教育的形态 |
二、学科:大学教育的中介 |
三、话语:大学人际交往生活与文化生活中的无形之手 |
四、小结 |
第二节 考察大学生活的要点与方法 |
一、考察的要点 |
二、考察的方法、工具 |
第四章 大学教育对学生创新素养发展影响的实证考察 |
第一节 访谈及访谈内容分析 |
一、访谈前的准备 |
二、三个访谈阶段的访谈结果分析 |
三、访谈小结 |
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论坛的话语分析 |
一、从大学生网络论坛中收集话语材料 |
二、大学生网络论坛的话语分析 |
第三节 问卷调查及分析 |
一、正式测抽样样本状况 |
二、正式测问卷状况分析 |
三、大学教育对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影响结果考量 |
第五章 大学的发展——基于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思考 |
第一节 基于调研基础上的大学育人活动反思 |
一、调研结果分析 |
二、问题指出 |
第二节 现实问题的历史与跨学科借鉴 |
一、历史的借鉴 |
二、跨学科理论的借鉴 |
第三节 现实问题的当下回应与探索 |
一、重申大学教育的合作性,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复归 |
二、在大学确立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
三、弱化学科规训的评价效应,同时兼顾学生智力训练与非智力发展 |
四、普及通识课程,优化知识结构 |
五、在大学育人中实现默会知识的外显价值 |
六、增加适合学生创新素养养成的实践活动 |
七、为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创造环境与话语氛围 |
第四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声乐学习中的记忆心理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源起及其价值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心理学记忆理论基础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声乐艺术特点、类型、记忆现象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声乐艺术特点 |
一、音乐与语言的紧密结合 |
二、思想与情感的直接表达 |
三、生理与心理的协同作用 |
四、艺术与科学的双重属性 |
第二节 声乐学习中的记忆现象和影响其因素 |
一、歌唱中的记忆 |
二、影响歌唱记忆的主要因素 |
小结 |
第二章 声乐作品的旋律与歌词记忆特点分析 |
第一节 声乐作品旋律与歌词记忆调查 |
第二节 歌曲旋律与歌词的记忆类型 |
一、歌曲旋律的通用记忆类型与特点 |
二、歌曲歌词的记忆类型和特点 |
三、歌曲旋律与歌词同时记忆的特殊性 |
小结 |
第三章 提高歌曲旋律与歌词的记忆方法 |
第一节 歌曲的旋律与歌词的通用记忆方法 |
一、情绪记忆法 |
二、视听记忆法 |
三、读写记忆法 |
四、机械记忆法 |
五、理解记忆法 |
六、形象记忆法 |
第二节 声乐作品歌词的特殊记忆方法 |
一、母语类歌曲歌词记忆方法 |
二、非母语类歌曲歌词记忆方法 |
第三节 声乐作品旋律的特殊记忆方法 |
一、民族调式声乐作品旋律的特殊记忆方法 |
二、西洋调式声乐作品旋律的特殊记忆方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江苏省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研究 ——以张家港农村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素质教育的需要 |
1.1.2 学校发展与个人专业成长的需要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学困生 |
1.2.2 学习的机制 |
1.2.3 协同教育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同领域的研究现状 |
2.1.1 国外教育家对学困生的研究 |
2.1.2 我国对学困生的研究 |
2.2 研究学困生相关理论 |
2.3 相关研究对学困生常见心理机制的揭示 |
2.4 对小学英语学困生具体教育方法的建议 |
第三章 学困生现状调查 |
3.1 问卷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问卷 |
3.2 张家港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的现状 |
3.2.1 英语的语法掌握较差 |
3.2.2 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样样不行,尤其是听说能力更是一筹莫展 |
3.2.3 学困生的学习机制低效 |
3.3 张家港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
3.3.1 家庭原因 |
3.3.2 学校原因 |
3.3.3 学困生本身原因 |
第四章 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
4.1 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2 转化的方法和途径 |
4.2.1 创新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制度 |
4.2.2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在培养其信心 |
4.2.2.1 摸清底细、解开心锁、拉近感情 |
4.2.2.2 关心爱护,助其重拾信心 |
4.2.3 因材施教,注重转化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机制 |
4.2.3.1 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
4.2.3.2 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
4.2.3.4 排除不良的情绪状态 |
4.2.4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从中寻找英语语法规律 |
4.2.4.1 背诵单词方法 |
4.2.4.2 背课文的建议 |
4.2.4.3 听说训练方法 |
4.2.4.4 寻找规律,以智取胜 |
4.2.5 培养习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
4.2.5.1 学习态度上的习惯 |
4.2.5.2 学习方法上的习惯 |
4.2.6 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 |
4.2.7 创新课堂教学 |
4.2.7.1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
4.2.7.2 教师应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
4.2.7.3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
4.2.8 协同教育好学困生 |
4.3 学困生的矫治尝试 |
4.3.1 尝试对象 |
4.3.2 尝试目的 |
4.3.3 尝试工具 |
4.3.4 尝试过程 |
4.3.6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
5.2 本研究的不足和启示 |
附录 A |
附录 B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论普高语文学习困难生的转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当前普通高中教育背景 |
二、笔者所处地区语文教育情况 |
三、笔者所在学校语文学困生情况 |
四、前人关于语文学困生的研究情况 |
第一章 普通高中语文学困生的概念、特征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普高语文学困生概念界定 |
一、学困生的概念 |
二、普高语文学困生的概念 |
第二节 普高语文学困生的特征 |
一、普高语文学困生的几种表现类型 |
二、普高语文学困生的共同特征 |
第三节 普高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析 |
一、心理原因 |
二、能力原因 |
第二章 普高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意义、目标及策略 |
第一节 普高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意义及目标 |
一、普高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意义 |
二、普高语文学困生转化的目标 |
第二节 普高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
一、利用非智力因素,强化语文学习心理 |
(一) 强化学习动机 |
(二) 激发学习兴趣 |
(三) 锻炼学习意志 |
二、丰富学困生语文知识,使其掌握学习策略 |
(一) 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 |
(二) 教给语文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认知水平 |
三、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加强文化熏陶 |
(一) 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 |
(二) 发挥地域文化的优势 |
(三) 利用流行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普高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的实施过程 |
第一节 语文基础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巩固过程 |
一、语文基础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定义 |
二、语文学困生的知识巩固过程 |
第二节 语文听话和阅读能力培养过程 |
一、学困生语文听读能力的要求 |
二、学困生听读能力培养过程 |
第三节 语言表达能力(说话和写作)训练过程 |
一、学困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 |
二、学困生表达能力训练过程 |
第四章 普高语文学困生转化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一节 语文学困生转化应遵循的原则 |
一、实事求是原则 |
二、因材施教原则 |
三、激励引导原则 |
第二节 语文学困生转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一、努力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
二、注意分层教学和个别辅导 |
三、明确学困生转化的持续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10)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初步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关于能力的界定 |
1.2 国内外关于就业能力的界定 |
1.3 国内外关于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
1.3.1 国外关于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
1.3.2 国内关于就业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 |
1.4 国内外关于就业能力模型的研究 |
1.4.1 国外关于就业能力模型的研究 |
1.4.2 国内关于就业能力模型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和假设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对象 |
2.4 研究方法 |
2.5 研究步骤 |
2.6 研究意义 |
2.6.1 理论意义 |
2.6.2 现实意义 |
第三章 具体研究过程 |
3.1 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的界定 |
3.1.1 本研究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 |
3.1.2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构想 |
3.2 测量题目的收集与归纳 |
3.2.1 开放式问卷调查 |
3.2.2 访谈 |
3.2.3 开放式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的整理分析 |
3.3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的理论构建 |
3.4 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评定量表的编制 |
3.5 初始量表的预测和项目分析 |
3.5.1 被试的选取 |
3.5.2 调查过程 |
3.5.3 项目分析与筛选 |
3.6 正式量表的施测和信效度检验 |
3.6.1 研究工具 |
3.6.2 被试的选取 |
3.6.3 调查过程 |
3.6.4 统计分析 |
3.6.5 信度、效度检验 |
3.6.6 对西安市高年级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差异分析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正式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4.1.1 一阶探索性因素分析 |
4.1.2 二阶探索性因素分析 |
4.2 正式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4.3 正式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4.3.1 信度检验 |
4.3.2 效度检验 |
4.4 西安市高年级大学生就业能力差异比较 |
4.4.1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性别差异 |
4.4.2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年级差异 |
4.4.3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学科差异 |
4.4.4 对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就业能力的比较 |
4.4.5 对大学生是否有实习或兼职经验的就业能力的比较 |
4.4.6 对大学生是否参加过社团的就业能力的比较 |
第五章 讨论及结论 |
5.1 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的讨论 |
5.1.1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各维度的解释 |
5.1.2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
5.2 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评定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
5.2.1 信度分析 |
5.2.2 效度分析 |
5.3 西安市高年级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差异分析 |
5.3.1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性别差异 |
5.3.2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年级差异 |
5.3.3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学科差异 |
5.3.4 在校期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就业能力的比较分析 |
5.3.5 是否有实习或兼职经验的就业能力的比较分析 |
5.3.6 对大学生是否参加过社团的就业能力的比较 |
5.4 本研究的结论 |
5.5 本研究的不足和可改进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大学生就业能力开放式问卷(学生开放式问卷) |
附录Ⅱ:大学生就业能力开放式问卷(青年员工开放式问卷) |
附录Ⅲ: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Ⅳ: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访谈提纲(企业HR版) |
附录Ⅴ: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评定量表初始量表的项目分析结果 |
附录Ⅵ: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评定量表正式量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影响外语记忆品质的因素及其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教师利用远程直播课堂的教学能力框架构建[D]. 郭彧宏. 西南大学, 2020(01)
- [2]课程改革视域下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研究[D]. 赵富学.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 [3]基于学习能力的记忆力计算机测评研究[D]. 田烨.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4]中小学教师教学认知能力发展研究[D]. 罗玉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1)
- [5]记忆理论在地理认知学习中的应用[D]. 赵亮.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6]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 ——基于大学生活的社会学考察[D]. 吴淑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7]声乐学习中的记忆心理现象研究[D]. 那红.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1)
- [8]江苏省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研究 ——以张家港农村小学为例[D]. 李丹. 重庆师范大学, 2012(05)
- [9]论普高语文学习困难生的转化策略[D]. 刘朱刚. 苏州大学, 2011(06)
- [10]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初步构建[D]. 陈洪余.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标签:地理教学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核心素养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