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切的关怀殷切地希望(论文文献综述)
罗丹[1](2021)在《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青年是时代发展中最具活力、创造力的社会群体,是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民族延续的未来领导者和建设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自觉地承担起培养“堪当大任”青年的历史任务,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围绕“为什么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和怎样培养青年”等重要问题,在实践探索中建构起具有中国范式的理论框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当今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并以青年心理特点、发展规律、成长成才需求为着眼点,形成了一系列促进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新思想新方法新论断,不仅为党的青年工作理论注入了新内容,而且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复杂的内外发展环境下,研究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章以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为逻辑布局,对研究的背景进行分析。从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着手,探讨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以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为基点,重点梳理当前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方法,分析当前围绕该研究主题存在的空白点,提出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二章对青年、青年成长成才的相关概念范畴进行明确的界定,在厘清相关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本质和重大意义进行深刻剖析和阐释,为进一步研究明确思路和主体范畴。第三章从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维度出发,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分别从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主体因素等多个维度对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条件进行了阐释和论述,凸显了其基本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等。第四章从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维度出发,对其形成的理论渊源进行了系统梳理。它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青年成长成才思想、西方文化中的青年成长成才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历史条件而生成的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思想。第五章从横向维度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讲话内容,分析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通过归纳和总结,主要包括:一是以历史担当砥砺青年成长成才;二是以理想信念促进青年成长成才;三是以“四个自信”激励青年成长成才;四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成长成才;五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青年成长成才。第六章总结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特点及意义。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生成发展既凸显了时代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人民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等五个鲜明的特点,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第七章探讨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在领导主体方面,应坚持党的领导,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发展环境。在社会力量的整合方面,需凝聚共青团、高校、新媒体等多方力量,协同推进青年成长成才。同时要充分发挥家庭在青年成长成才中的基础作用。在个体因素方面,应加强青年的自我教育,激活青年追求全面发展的内在自觉。
闫艺馨[2](2021)在《史铁生的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创伤体验是作家创作的重要来源,并且是研究者们探索作者创作动机和作品表现的重要线索。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大多来源于疾病对他身心造成的双重创伤。本文以创伤理论为研究视野,探讨史铁生创伤的形成、创伤在作品中的体现,以及文学书写对史铁生创伤的疗救作用。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阐释选题的缘由及意义,表明写作的问题意识,梳理和评述迄今为止关于史铁生的研究成果,界定创伤的概念、梳理创伤理论的发展,并运用创伤理论、精神分析学、文艺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建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从史铁生创伤体验的形成,在作品中的体现,以及文学对其创伤的疗救三个方面展开。第一章探讨史铁生生命历程中的创伤体验,以及创伤是如何引导他思考并激发他强烈的创作冲动。本章主要从生活时代、肉体病痛和死亡体验三个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史铁生的创伤,首先分析特殊时代下的社会文化给史铁生造成的文化创伤,其次分析肉体病痛给史铁生带来的情感创伤,最后梳理死亡体验给史铁生造成的生命创伤。第二章分析史铁生的创伤体验在其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在复杂的创伤体验中,史铁生形成了一个善于思考的灵魂,并以写作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的创伤。他将文化创伤以反思意识的形式呈现,汇聚成对革命、社会以及人性的反思;他将疾病创伤以宿命论的形式呈现,用一个个残疾的人物形象、一堵堵禁锢式的围墙书写对宿命的控诉;他又将死亡创伤以欲望意识的形式呈现,抒发生命对性与死的向往之情。第三章分析创伤体验对史铁生文学书写的意义。本章从史铁生写作的动因、文学观的形成和创伤书写的意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文学对创伤的疗救作用。首先,史铁生通过写作找到了活着的价值,脱离了孤独的困境,努力疗救其精神创伤。其次,在书写创伤的过程中,史铁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观,他将写作看作是“记录生活”,让思想与肉体分离,实现心魂的交流。最后,史铁生在他的创伤体验中发现了人本困境,并在解决困境的过程中实现了文学对创伤的疗救。结语部分:创伤体验永恒地存在于人的生命历程之中。因此,疗救创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史铁生通过写作努力地治疗创伤,成功地实现了与命运和解,他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平静与豁达就是最重要的体现。史铁生离世后,他的思考继续向世界传达热情,安慰无数创伤中的读者。透过史铁生的创伤书写可以看到,文学创作确实有着疗救精神创伤的作用。最后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
孙克诚[3](2020)在《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发展中一个特殊时期,封建时代又到存亡交替关口。当此之际,因政治腐败明王朝急剧没落,以武力血腥清政权勃然兴起,社会变乱四起,战争频发,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人们经历着政治黑暗导致的生活失序,感受着朝代更替带来的心理失落,体会着华夷错位生就的思想阵痛,这是一个令人精神痛苦、心灵扭曲的时代。置身巨大社会变迁中,生性敏感的知识分子的感受尤为深刻。失望于现实的腐霉黑暗,感慨于社会的狂澜难挽,诸多不肯出卖节操以求荣利,不愿屈膝以事异族的高洁之士,此时纷纷走向了遁世之途。与时代沉浮相协应,隐逸历史渊源流长的崂山亦于明末清初,迎来了隐逸文化的繁盛时期。一批士子各有不同出身与经历,或为朝中高官,或为地方官员,或为东林党人,或为复社成员,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布衣士子,或为宫廷太监,或为义军领袖,为了驱除胸中郁闷、排解思想痛苦、保全气节操守、苟全身家性命,受到了崂山所承传的隐逸精神的感召,先后来到崂山,隐遁丛林之中,僻居海滨之侧,托身佛道之门,选择了远离尘俗、固守德操、持养心志的隐逸生活。但是他们并非全然忘怀世事,消极以避世,在纷乱时代中,仍然关怀世情民生,持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他们互通声气、彼此支持,结友仁人志士,交往文化名流,形成了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隐逸文人群体,从而对地方多有作为,于社会多有贡献。啸傲在崂山,作为特殊时代中有德操之士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之终,或从容赴死,或慷慨就义,或守志终老,各自成就了人生的价值,光扬了崂山文化的精神。栖息在崂山,他们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披荒榛、筑屋舍,修造藏读场所,创办书塾书院,兴造佛庵道庙。于此读书治学、赋诗论艺、习书抚琴、教授生徒、参禅修道,于学术、教育、艺术、宗教上,都有突出的作为与贡献。他们传延了崂山文脉,发展了区域文化。歌哭在崂山,他们以文学为生活方式,记事抒情议论,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与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意蕴深厚,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们创办诗社,相聚一起,联吟酬唱、论诗谈艺,主导了崂山及周边的文学风气,繁荣了区域性文学创作,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因为隐逸文人的入驻,崂山文化呈现出鼎盛之势。在崂山,隐逸文人们拓建了新的文化空间,营造了新的文学景观,使崂山文化地理的精神内涵再得丰富。明末清初之时,社会种种变局均对崂山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之博弈、奸邪之斗争、生活之动荡、易代之变化、强权之暴虐等诸般时代风雨,都波及到了这边隅海陬之地。旧恩之眷恋、亡国之哀痛、恢复之图谋、出处之矛盾、生死之抉择等诸般文人情思,都在崂山丛林中留下了深深印痕,崂山实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缩影与表征。此时的崂山隐逸文化与文学蕴含着时代的品质与精神,超越了一时一地之局限,具有了普遍性与永恒性的意义。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论析了选题提出的意义,对与选题相关研究成果作了述评,明确了论文研究任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作了界定,说明了文献资料的搜集、准备及使用情况。第一章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作了考述,对从秦汉到明前中期二十余位进入崂山隐居人物隐居始末作了探析;其次论析了崂山隐逸文化精神传统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了影响其形成的自然与文化原因。第二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首先对此际崂山隐逸文人群体概况作了考述,对三十余位人物的生平及隐居崂山情况作了考析;其次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表现及特点作了论析;最后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作了分析。第三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对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地理的空间存在及其内涵作了论析。首先对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作了阐析,指出一些文化景观蕴含着独有的精神内涵,因而成为隐逸文人崇尚的精神地标;其次对隐逸人物密集的地理空间所在与变迁情况作了考述,明晰了自然与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历史变动情况。第四章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对当时文化名士如施闰章、顾炎武、王士禛、钱谦益、蒲松龄、高珩、王铎、朱彝尊、张英等人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游情况,及其对崂山作出的文化贡献,分别作了考析。第五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研究:从隐逸文人中选择高弘图、黄宗昌、张允抡、黄培、胡峄阳等五人为代表人物作了个案研究,对其生平、隐居崂山始末、文化贡献与文学创作情况作了较详备的考述。第六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论析了崂山隐逸文人对区域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对其在学术、教育、艺术、宗教等方面所作出重要的贡献作了整体性考析。第七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对隐逸文人的散文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对他们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作了考察;其次从文体角度,对其创作的各种散文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第八章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对隐逸文人诗歌创作情况及其成就作了论析。首先就其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进行了考察;其次对其诗歌结社、诗论建树情况作了考论;再次从题材角度,对其所创作各种诗歌类别,分别就其思想意蕴、艺术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最后对其诗歌整体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作了总括性论析。结语:就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作了回顾性的概括总结。明晰了此际崂山隐逸文化在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历史地位,及其所具有的普遍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
焦浩源[4](2020)在《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注入着新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论述,对教育青年、培养青年、引领青年将个人的成长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论述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论述有着深厚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青年社会责任感的经典论述为习近平总书记论述青年社会责任感提供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发展给予习近平总书记论述青年社会责任感以历史支撑,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青年观是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渊源。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论述逻辑清晰、内涵丰富。其中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内核,崇高的爱国精神是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基石,高尚的道德品德是青年社会责任感的表征,过硬的知识本领是青年社会责任感的支撑,砥砺的奋斗精神是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动力,强烈的担当精神是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外化。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论述,对新时代处理青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的交汇处,纵观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战略的思维和历史的眼光审视青年一代,通过辩证的方法和充满人文关怀的语言寄语青年、告诫青年。习近平在论述青年社会责任感时着重强调如何践履新时代培育青年社会责任感的路径。通过教育强化青年社会责任认知和责任意识内化;为新时代青年塑造社会责任感搭建广泛的实践平台;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影响、感召作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青年树魂立根、打底色等,为培育青年社会责任感提供了全新的路径。
张莉[5](2020)在《韩国抗日诗歌研究 ——以中国近现代报刊刊载诗歌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上半期,朝鲜半岛受到日本侵略,沦为日本殖民地,很多韩国文人志士流亡到中国,在中国从事抗日独立运动。期间,他们通过创办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等方式,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宣传抗日独立运动。由于韩国文人自幼学习汉文,可直接使用汉字创作古体汉诗。所以,古体汉诗成为来华韩国文人文学创作的重要体裁之一。随着在华居住时间的增加,他们又逐渐掌握了现代汉语,很多文人能够使用白话文撰写文章、创作文学作品。于是,出现了一批用现代汉语写作的诗歌。本论文系统整理了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境内报纸和期刊以及相关文献所载的韩国抗日诗歌,在此基础之上,综合运用“诗言志”、新历史主义文史互证等理论,对韩国抗日诗歌的主题意识进行了具体分析,从意象选择与抒情手法等角度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并从文学史层面阐明其价值和意义。论文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明确研究视角与方法。第二章主要回归到当时的历史语境,结合日本殖民侵略的时代背景以及韩国汉字书写的历史传统,分析韩国国内的抗日诗歌以及海外(主要指中国)独立运动时的抗日诗歌创作状况。日本殖民侵略时期,迫于日本推行的一系列殖民高压政策,韩国国内难以发出鲜明的抗日呼声。而流亡海外,尤其是在中国或寓居或进行独立运动的韩国爱国志士,他们不仅身体力行地为实现祖国的光复而奔走,而且也通过手中之笔,将内心的感时伤世之悲与期盼光复之切汇聚为洋溢着深厚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第三章深入探讨韩国抗日诗歌的主题。根据作者身份和诗歌的性质,韩国抗日诗歌主要分为爱国志士的绝命诗、流亡文人的忧国诗以及义勇将士的抗战诗三类。自杀殉国的志士主要表达的是不耻为亡国奴的悲愤与刚烈,舍身行刺的志士表达的则是誓死杀敌、慷慨就义的悲壮之情;流亡文人既亲眼目睹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行径,也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与忍辱去国的愤懑,他们的诗歌在表达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痛恨以及同胞的同情之外,更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重新审视自我与战争,寻求精神困顿与现实困境的突破之法;义勇将士身处战争前线,他们的诗歌直观展现战场,讴歌战斗精神,并热切呼吁中韩联合抗战。第四章主要从意象丰富、用典灵活、抒情多样等三个方面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韩国抗日诗歌中包含多种意象,在沿用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的同时,注重结合时代语境丰富意象的内涵;综合运用中韩传统典故,使得诗歌表达深沉而含蓄;直抒胸臆与借景、借事抒情的表达丰富了诗歌的感情色彩,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第五章主要在前文的分析基础之上,从抗日文学建构、诗史互证、文学史料价值等方面出发,阐明韩国抗日诗歌的文学史意义。第六章结论部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韩国抗日诗歌的产生发展与历史语境之间的关系,强调文学既书写历史并作为思想力量参与到历史进程之中的重要意义。
符方婉[6](2020)在《明代中叶岭南诗人黄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之时,岭南诗派在整个诗坛上声名崛起,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岭南诗人,黄衷是明代中叶岭南诗人群体中的重要一员,与当时明代诗坛上以“金陵四家”着称的朱应登、顾璘等人以文学擅名于时辈之中。黄衷着有《矩洲诗集》十卷,诗存约为1243首。其诗歌反映的内容丰富充实,不仅带有其个人生经历命深厚的印记;还反映了明代中叶深刻的社会现实。又其诗歌艺术成就颇高,既围绕当时诗坛流行风尚进行创作,却不完全囿于主流,坚持自己的诗歌创作追求;同时其诗歌还继承了岭南诗学传统,显现出浓郁的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然而,目前关于黄衷诗歌的研究仍是空白,现有的研究仅只是围绕其小说着作《海语》来展开。本文着重于黄衷诗歌的研究,以探求黄衷的人生经历、交游、着述、思想性情为切入点,并结合其所处社会现实环境,通过“知人论世”来对黄衷诗歌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诗歌创作内容和艺术特色。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黄衷的家世、生平和思想性情。通过收集到关于记录与黄衷其人相关联的文献材料,力求全面了解黄衷。第二章则论述黄衷的交游及其着述情况。主要择取与黄衷交往密切,并对其人生思想以及文学创作产生影响的当时富有声名之士,从而去认识黄衷其人格;并通过相关文献记载,辨析黄衷着述的情况。第三章主要分析黄衷的诗歌创作内容与诗歌艺术成就。其诗歌内容具体体现在国事民生、纪行述怀、答和赠别、吟咏事物、咏诗怀古、山水田园六种类型题材的诗歌创作;而其诗歌艺术成就则表现在冷色调语言的独特运用、比兴用事、想象奇特、风格表现多样化四个方面。第四章主要论说黄衷诗学。主要围绕黄衷的文章中发表关于诗歌的看法以及结合诗歌创作实践,继而展开讨论黄衷的诗学渊源和诗学思想。最后一章主要论述黄衷在明代岭南诗坛的地位和影响。通过分析在岭南诗坛上产生重要影响诗人以及黄衷对岭南诗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去认识黄衷对明代岭南诗坛的贡献,最后再结合明清文人着录的诗文总集中收录黄衷诗歌的情况以及对黄衷诗歌创作的评赏,从而对黄衷在明代岭南诗坛中的地位和影响作出正确评价。
王莹莹[7](2020)在《作为思想者的存在—龙应台论》文中认为在全球多元化语境中,龙应台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知识分子。她是一位知名的作家、学者、政府官员与社会批评家,更是一个普通的女儿、母亲与妻子。多重的社会身份与文化经验拓宽了她的写作视野。她不仅常以“地球村公民”的角度来分析与解读台湾本土及国际社会的现实问题与文化现象,还常以女性视角去观察、体验与书写人生。其作品中东西方文化因子的互渗与融合,也使得龙应台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个案”。本文力图通过对龙应台不同时期作品的研究,来展现她创作的精神风貌,为华文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素材。本文由前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构成。本文前言简略地介绍了选题依据、龙应台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以龙应台早期的成名作《野火集》为考察对象,集中分析了龙应台对台湾社会的批判,包括国民性批判、教育批判、体制批判,来探究她创作中的立人精神、对问题孜孜以求的探寻精神及与时偕行的批判精神。第二章从文化的角度出发,以龙应台的《人在欧洲》《面对大海的时候》《请用文明说服我》等作品为考察对象,分析她的文化杂文,来探讨她对东西方文化各自利弊的认知,并以此为基础来窥探她对理想文化的构想。第三章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以她人到中年后写下的关于思考历史的作品,如《看世纪末向你走来》《百年思索》《这个动荡的世界》为考察对象,来探视她的人道主义精神及对真善、公平与正义的追求。这些都表现在她对小人物的关怀与怜惜、对“问责历史”的关注、对人性的审视之中。第四章从家庭的角度出发,以龙应台的亲情散文集《目送》《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与小说集《银色仙人掌》和杂文集《美丽的权利》为考察对象,来探寻她对女性婚姻困境的同情,对家庭的离散认知及对上下代际关系的理性思考。自由主义式的亲子教育及对父母“离与逝”的思考都是她对伦理关系不懈努力与探索的结果。结语部分对龙应台的创作进行了总结。纵观龙应台的创作历程,尽管每个时期她身处的历史语境不同,关注的话题也不尽相同,但背后始终不变的是她对世界、对问题、一以贯之的观察与探究,正是对问题持久的、深入的思考及对人的真诚关怀成就了她的文学写作。高度的思想性是她文学创作的核心魅力之所在,也与她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相得益彰。
王霞[8](2020)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解读莱辛科幻小说《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文中提出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是英国当代着名女作家,于200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莱辛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其作品题材丰富、内涵深刻。本文选取了莱辛科幻小说《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The Making of the Representative of Planet 8,1982)(以下简称《八号行星》)为研究对象,小说描述了一个自然生态失衡、社会冲突分裂、居民精神异化的八号行星,讲述了八号行星代表(星球管理者)在冰灾中超越自我,涅盘重生的故事。论文首先从八号行星突遭冰灾,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引发社会动荡和个人信仰缺失等事件探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之间失衡的生态关系,发现八号行星代表在冰灾中重构人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生态辩证统一关系的过程。然后分析殖民统治者老人星帝国为八号行星制定的移民罗汉达星球计划也宣告失败,八号行星深陷生存危机,老人星苦心经营的乌托邦假象遭遇破灭危机。冰灾帮助八号行星代表从老人星营造的和谐乌托邦社会假象中苏醒,勇敢直面人类在生态灾难中的物质短缺危机和困惑迷茫的精神危机,坚定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的乌托邦理想和信仰,肯定个体生存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和集体优势为人类的存续发展做出努力。最后赞扬了八号行星代表在冰灾中不畏死亡翻越隔离墙,向极地冰川前进寻求人类发展的勇敢行为;肯定了八号行星代表在灾难中共享生命与记忆,最终进化成集体共生形态的自由发展意识,和人类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本文运用了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跨越文学与哲学的学科界限,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辩证统一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乌托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思想探讨莱辛在《八号行星》中设定的集体涅盘重生结局。文章从莱辛在小说中的马克思哲学思想以及对人类生存现状的担忧和未来发展的深切关注肯定了八号行星代表在生存困境中做出的正确选择,最终找到生态危机的解困之路。
张雷[9](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张甜甜[10](2020)在《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注青年群体、重视青年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青年群体、关心青年成长进步,结合动态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围绕青年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理念。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促进青年全面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指针。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既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客观的现实依据,又富有特色,是他个人独特成长经历的真实写照和深刻启迪;既传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历届中共领导人的青年教育观,又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价值丰厚,把准时代脉搏、指明精准方向,系统论述了青年的特点、地位和作用,以及新时代青年教育的形成轨迹、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实现路径和时代价值等,精辟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青年教育”、“青年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进行青年教育”等时代性课题,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坚持党管青年的政治方向,尊重青年为本的主体地位;立足时代发展诉求,发扬优良历史传统;注重潜移默化,发挥灌输功能;运用科学思维,锻造实践能力。系统梳理、深刻分析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有助于深刻领会其蕴含的逻辑架构和现实意义,外化为广大青年的健康成长,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合格的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凝聚磅礴力量。
二、深切的关怀殷切地希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切的关怀殷切地希望(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解析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青年 |
2.1.2 青年成长成才 |
2.2 青年成长成才的本质 |
2.2.1 青年成长成才是青年教育的核心目标 |
2.2.2 青年成长成才是促进青年发展的关键要素 |
2.3 青年成长成才的意义 |
2.3.1 激活青年的奋斗力量 |
2.3.2 增强青年的“四个自信” |
2.3.3 提升青年抵御消极思想侵蚀的能力 |
2.3.4 增强青年的能力与本领 |
3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条件 |
3.1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
3.1.1 国际背景 |
3.1.2 国内背景 |
3.2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基础 |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3.2.2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3.2.3 改革开放的深入 |
3.2.4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 |
3.3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主体因素 |
3.3.1 红色家风的熏陶 |
3.3.2 传统文化的底蕴 |
3.3.3 知青岁月的淬炼 |
3.3.4 地方工作的磨砺 |
3.3.5 治国理政的实践 |
4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成长成才思想是理论基础 |
4.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
4.1.2 列宁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
4.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青年成长成才思想是理论支撑 |
4.2.1 毛泽东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
4.2.2 邓小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
4.2.3 江泽民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
4.2.4 胡锦涛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
4.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青年成长成才思想是理论资源 |
4.3.1 通过道德教育培养青年的价值观 |
4.3.2 借助实践教育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
4.3.3 引导青年付诸道德实践 |
4.4 西方文化中的青年成长成才思想是理论借鉴 |
4.4.1 青年的形象与本质 |
4.4.2 青年主体性与道德教育的结合 |
4.4.3 青年思想教育的理念 |
5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 |
5.1 以历史担当砥砺青年成长成才 |
5.1.1 肯定青年的历史地位 |
5.1.2 强调青年的使命担当 |
5.1.3 明确青年的时代角色 |
5.2 以理想信念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
5.2.1 坚定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5.2.2 筑牢青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
5.2.3 增强青年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
5.3 以“四个自信”激励青年成长成才 |
5.3.1 树立青年的道路自信 |
5.3.2 加强青年的理论自信 |
5.3.3 坚定青年的制度自信 |
5.3.4 厚植青年的文化自信 |
5.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成长成才 |
5.4.1 青年价值目标的教育 |
5.4.2 青年价值取向的引领 |
5.4.3 青年价值准则的规范 |
5.5 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青年成长成才 |
5.5.1 涵育青年的爱国情怀 |
5.5.2 涵养青年的道德修为 |
5.5.3 提升青年的科学文化素养 |
5.5.4 增强青年的身心素质与劳动素养 |
6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主要特点及重要意义 |
6.1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主要特点 |
6.1.1 时代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
6.1.2 人民性与社会性相统一 |
6.1.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6.1.4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6.1.5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6.2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6.2.1 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的最新成果 |
6.2.2 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
6.2.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青年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弘扬 |
6.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
6.3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
6.3.1 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基本遵循 |
6.3.2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人才 |
6.3.3 为青年教育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
6.3.4 为青年全面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
7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 |
7.1 发展环境的营造:坚持党的领导 |
7.1.1 党的领导是青年工作的基本前提 |
7.1.2 加强对新时代青年的关心爱护 |
7.2 社会力量的整合:协同推进青年成长成才 |
7.2.1 发挥共青团在青年成长成才中的作用 |
7.2.2 以学校育人优势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
7.2.3 依托新媒体信息优势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
7.3 家庭优势的发挥: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
7.3.1 重塑家庭教育价值观念 |
7.3.2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
7.4 自我教育的加强:激活青年追求全面发展的内在自觉 |
7.4.1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
7.4.2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7.4.3 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 |
7.4.4 努力学习知行合一 |
7.4.5 提升道德修养 |
7.4.6 加强自我管理提升本领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史铁生的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理论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史铁生创伤体验的形成及其形态 |
第一节 特殊时代的文化创伤 |
一、时代见证者的童年创伤 |
二、时代参与者的青年创伤 |
三、时代反思者的中年创伤 |
第二节 肉体病痛的情感创伤 |
一、病榻的禁锢 |
二、亲情的负担 |
三、爱情的歧视 |
四、善意的伤害 |
第三节 向死而生的生命创伤 |
一、体验死亡的焦虑 |
二、母亲离世的伤怀 |
第二章 创伤体验在史铁生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
第一节 文化创伤与反思意识 |
一、热血革命中的反思 |
二、淳朴民风中的反思 |
三、苦难积淀后的反思 |
第二节 情感创伤与宿命意识 |
一、残疾形象的刻画 |
二、禁锢意象的书写 |
三、悲剧意识的体现 |
第三节 生命创伤与欲望意识 |
一、性(爱)欲望 |
二、死欲望 |
第三章 创伤体验对史铁生文学书写的意义 |
第一节 创伤体验与史铁生文学创作的动因 |
一、 “写作是为了不至于自杀” |
二、在文学中远离孤独 |
三、寻找“脱困”的方式 |
第二节 创伤体验与史铁生文学观的形成 |
一、写作是记录生活 |
二、写作是思考挣脱束缚 |
三、写作是心魂的交流 |
第三节 创伤书写与史铁生的精神救赎 |
一、深刻揭示生命的真相 |
二、自主建构生命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 |
致谢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五、文献搜集与使用说明 |
第一章 崂山隐逸文化历史传统的形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发展历史考述 |
一、崂山隐逸文化的历史发展 |
二、明朝前中期崂山隐逸文化考述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原因 |
一、崂山隐逸文化传统的形成 |
二、崂山隐逸文化传统形成的原因 |
第二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兴盛及其特点、原因 |
第一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群体考探 |
一、明末入崂隐逸文人 |
二、隐居崂山的明朝遗民文人 |
三、清初入崂隐逸文人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及其特点 |
一、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之表现 |
二、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的特点 |
第三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兴盛的原因 |
一、社会现实与隐逸传统原因 |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安保的加强 |
三、区域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三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地理考析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化精神地标的形成 |
一、黄石洞——黄石宫:为而不恃、功成身退 |
二、田横岛——五百义士冢:不甘屈服、尽节守义 |
三、驯虎山——童公祠: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
四、不其山——康成书院:绵延文脉、传道继圣 |
第二节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一、自然隐逸空间的拓建及变迁 |
二、宗教隐逸空间的创建及变迁 |
第四章 明末清初文化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游考探 |
第一节 施闰章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施闰章的崂山之游 |
二、施闰章与崂山隐士杨还吉的交往 |
三、与杨遇吉、蓝润的交往 |
第二节 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及对崂山文化贡献考述 |
一、顾炎武的崂山之行 |
二、顾炎武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顾炎武陷身黄培文字狱始末 |
四、顾炎武对崂山的文化贡献 |
第三节 王士禛笔录崂山及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述考 |
一、王士禛对崂山、即墨人事的记咏 |
二、王士禛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四节 钱谦益等名士与崂山隐逸文人交往考述 |
一、钱谦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二、蒲松龄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三、高珩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四、王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五、朱彝尊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六、张英与与崂山隐逸文人的交往 |
第五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代表人物研究 |
第一节 高弘图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隐居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二节 黄宗昌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其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期间的公益作为 |
五、《崂山志》的撰写及其学术价值 |
六、创作的隐逸诗歌 |
第三节 张允抡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考 |
二、着述及传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始末及在崂交游 |
四、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化贡献 |
五、隐居崂山期间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黄培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黄培文字狱案始末、原因及其影响 |
三、黄培隐居崂山始末及所创丈石斋诗社 |
四、甲申后黄培的交游情况 |
五、黄培文化作为及其着述 |
六、黄培的诗歌创作 |
第五节 胡峄阳隐居崂山及其作为 |
一、生平简述 |
二、着述及存世情况 |
三、隐居崂山及其交游情况 |
四、胡峄阳的文化贡献 |
五、文学创作情况 |
六、胡峄阳的历史影响 |
第六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化贡献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学术贡献 |
一、经学贡献 |
二、理学贡献 |
三、史学贡献 |
四、区域人文地理学贡献 |
五、其他学术贡献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教育贡献 |
一、从教授业传道 |
二、修缮教育设施 |
三、创建书舍书院 |
四、致力家庭教育 |
五、编刊书籍以助风教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艺术贡献 |
一、书法贡献 |
二、音乐贡献 |
三、集藏贡献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宗教贡献 |
一、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
二、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
第七章 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上):散文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及作品传世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创作文体类析 |
一、传记文 |
二、序跋文 |
三、碑志文 |
四、书启文 |
五、哀祭文 |
六、论说文 |
七、杂记文 |
八、赞铭箴赋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散文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散文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散文具有的学术价值 |
第八章 明末清初初崂山隐逸文人的文学创作(下):诗歌成就 |
第一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及作品传世情况考探 |
一、明末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二、清初入山遗民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三、清初入山隐逸文人诗歌创作传世情况 |
第二节 崂山隐逸文人的诗歌结社及诗论建树 |
一、诗歌结社 |
二、诗论建树 |
第三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作品的题材类析 |
一、隐居诗与隐逸情怀 |
二、酬应诗与人际交往 |
三、山水诗与诗歌地理 |
四、咏物诗与情意寄托 |
五、佛道诗与宗教氛围 |
六、海洋诗与海洋风情 |
七、时事诗与世情关怀 |
八、怀思诗与思想意绪 |
九、饮酒诗与情感慰藉 |
十、时序诗与生命感思 |
第四节 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及其学术价值 |
一、崂山隐逸文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
二、崂山隐逸文人诗歌产生的社会影响 |
三、崂山隐逸文人诗歌具有的学术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论述的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主义青年社会责任观的经典论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论青年教育 |
2.1.2 列宁的青年社会责任观 |
2.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 |
2.3 中国共产党青年社会责任理论的一脉相承 |
2.3.1 毛泽东对青年的真切期待 |
2.3.2 邓小平对青年的深情期许 |
2.3.3 江泽民对青年的殷切期盼 |
2.3.4 胡锦涛对青年的深切期望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论述的基本内涵 |
3.1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内核 |
3.1.1 理想信念的时代内涵 |
3.1.2 新时代青年要牢固确立人生的理想信念 |
3.2 崇高的爱国精神是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基石 |
3.2.1 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 |
3.2.2 新 时代青年要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
3.3 高尚的道德品德是青年社会责任感的表征 |
3.3.1 道德品德的价值属性 |
3.3.2 道德品德的时代要求 |
3.3.3 新时代青年要锤炼道德品德 |
3.4 过硬的知识本领是青年社会责任感的支撑 |
3.4.1 过硬本领的具体表征 |
3.4.2 新时代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 |
3.5 砥砺的奋斗精神是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动力 |
3.5.1 奋斗精神的基本向度 |
3.5.2 新时代青年要发扬奋斗精神 |
3.6 强烈的担当精神是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外化 |
3.6.1 担当精神的基本向度 |
3.6.2 新时代青年要发扬担当精神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论述的理论品格 |
4.1 思维的战略性 |
4.1.1 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把握 |
4.1.2 从“三大规律”的战略高度体认 |
4.1.3 从“四个伟大”的全局视野中审视 |
4.2 眼光的历史性 |
4.2.1 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分析 |
4.2.2 对近代以来140年的总结 |
4.2.3 对改革开放40年的探索 |
4.3 方法的辩证性 |
4.3.1 源于实践的理论 |
4.3.2 普遍联系的理论 |
4.4 价值的人本性 |
4.4.1 强化人文关怀,一切为了青年 |
4.4.2 话语体系亲和,贴近青年群体 |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论述的实践路径 |
5.1 教育教化,培养责任意识 |
5.2 实践养成,内化责任行为 |
5.3 典型示范,激发责任共鸣 |
5.4 文化熏陶,营造责任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韩国抗日诗歌研究 ——以中国近现代报刊刊载诗歌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韩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视角与方法 |
第2章 韩国抗日诗歌的创作 |
2.1 韩国国内的抗日诗歌创作 |
2.2 海外独立运动与抗日诗歌创作 |
第3章 韩国抗日诗歌的主题 |
3.1 壮士悲歌:爱国志士的绝命诗 |
3.2 亡国哀叹:流亡文人的忧国诗 |
3.3 抗日呐喊:义勇将士的抗战诗 |
第4章 韩国抗日诗歌的艺术特色 |
4.1 善用意象 |
4.2 活用典故 |
4.3 多样抒情 |
第5章 韩国抗日诗歌的文学史意义 |
5.1 抗日文学话语的建构 |
5.2 诗史互证 |
5.3 韩国现代文学史料的拓展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明代中叶岭南诗人黄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选题研究现状综述及其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黄衷生平和思想性情 |
第一节 黄衷的家世 |
第二节 黄衷的生平 |
一、在乡读书时期(23岁前) |
二、入仕为官时期(23-55岁) |
三、罢官屏居时期(55-70岁) |
四、致仕归隐时期(70-80岁) |
第三节 黄衷的思想性情 |
一、谨守儒家的正统思想 |
二、秉持明辨通达的人生态度 |
第二章 黄衷的交游和着述情况 |
第一节 黄衷的交游 |
一、与“金陵四家”的交往 |
二、与林俊的交往 |
三、与毛伯温的交往 |
四、与刘麟的交往 |
五、与陈洪谟的交往 |
六、与湛若水和黄佐的交往 |
第二节 黄衷的着述情况 |
第三章 黄衷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黄衷诗歌的题材内容 |
一、国事民生诗 |
二、纪行述怀诗 |
三、答和赠别诗 |
四、吟咏事物诗 |
五、咏史怀古诗 |
六、山水田园诗 |
第二节 黄衷诗歌的艺术特色 |
一、冷色调语言的独特运用 |
二、比兴遥寄,用事深慨 |
三、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
四、诗歌风格表现多样化 |
第四章 黄衷的诗学 |
第一节 黄衷的诗学渊源 |
第二节 黄衷的诗学思想 |
一、诗为“性情”而发 |
二、诗倡“雄浑风雅” |
第五章 黄衷在明代岭南诗坛的地位和影响 |
第一节 明代岭南诗坛的发展 |
第二节 黄衷对岭南诗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
一、岭南诗学传统(一)诗追“大雅”之音 |
二、黄衷对岭南诗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
第三节 黄衷在明代岭南诗人中的地位和影响 |
一、明清文士辑录明代诗文集作中关于黄衷诗歌的着录情况 |
二、明清文士对黄衷诗歌艺术成就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黄衷年谱简编 |
附录二 黄衷集外诗文辑佚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研究成果 |
致谢 |
(7)作为思想者的存在—龙应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现实视野之下的社会批判 |
第一节 犀利辛辣的国民性批判 |
第二节 追根溯源的教育批判 |
第三节 与时俱进的体制批判 |
第二章 双重视域之下的文化反思 |
第一节 对西方文化的评判 |
第二节 对东方文化的回望 |
第三节 对理想文化的构想 |
第三章 国际视野中的历史拷问 |
第一节 对小人物命运的关切 |
第二节 对“历史问责”的关注 |
第三节 对复杂人性的探讨 |
第四章 生命体验之中的家庭审视 |
第一节 女性婚姻境况的眷注 |
第二节 亲子关系的动态书写 |
第三节 乞愿终养的反哺愿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解读莱辛科幻小说《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八号行星生态的辩证统一 |
1.1 八号行星自然生态的辩证统一 |
1.2 八号行星社会生态的辩证统一 |
1.3 八号行星代表精神生态的辩证统一 |
第2章 八号行星社会的乌托邦理想 |
2.1 老人星打造的乌托邦假象 |
2.2 八号行星乌托邦假象遭遇解构危机 |
2.3 八号行星代表重拾乌托邦希望 |
第3章 八号行星人本思想的存续 |
3.1 八号行星代表正视存在价值 |
3.2 八号行星代表寻回自我意识 |
3.3 八号行星代表思考未来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详细中文摘要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 |
一、深厚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教育观 |
(二)历届中共领导人青年教育观 |
(三)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 |
二、客观的现实依据 |
(一)应对纷繁复杂国际风云的严峻挑战 |
(二)顺应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迫切需求 |
(三)引导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
三、独特的成长经历 |
(一)下乡知青时期的特殊锻炼 |
(二)地方基层工作经验的深化 |
(三)中央领导岗位工作的成熟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一、加强青年教育的价值彰显 |
(一)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
(二)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
(三)青年是推动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 |
二、加强青年教育的基本要求 |
(一)加强理想信念信仰教育 |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四)加强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教育 |
三、加强青年教育的实践路径 |
(一)注重顶层设计 |
(二)优化教育队伍 |
(三)发挥榜样作用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基本特点 |
一、方向性与主体性相结合 |
(一)坚持党管青年,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
(二)坚持以青年为本,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 |
二、历史性与现代性相结合 |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优良传统 |
(二)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不断与时俱进 |
三、渗透性与灌输性相结合 |
(一)发挥教育的隐性功能,侧重潜移默化 |
(二)坚持教育的灌输功能,增强教育实效 |
四、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一)运用科学理论,细化青年教育的顶层设计 |
(二)坚持知行合一,形成青年教育的实践方略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重要论述的价值蕴涵 |
一、丰富的理论价值 |
(一)传承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观 |
(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
(三)创新了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 |
二、科学的实践价值 |
(一)把握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规律 |
(二)指明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方向 |
(三)凝聚新时代青年教育工作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深切的关怀殷切地希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研究[D]. 罗丹.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史铁生的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D]. 闫艺馨.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明末清初崂山隐逸文化研究[D]. 孙克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3)
- [4]习近平关于青年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论述研究[D]. 焦浩源.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5]韩国抗日诗歌研究 ——以中国近现代报刊刊载诗歌为中心[D]. 张莉. 山东大学, 2020(12)
- [6]明代中叶岭南诗人黄衷研究[D]. 符方婉.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作为思想者的存在—龙应台论[D]. 王莹莹.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8]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解读莱辛科幻小说《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D]. 王霞.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9]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10]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研究[D]. 张甜甜. 南通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