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BS系统车轮角加速度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程国岩[1](2021)在《电动车底盘稳定性协调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底盘的主动安全系统作为电动车最重要的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整体的安全性能。底盘的侧向稳定系统ESP和纵向稳定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TCS(驱动防滑系统)作为底盘稳定系统的重要组成,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为满足车辆在不同行驶工况下的良好性能,ABS、TCS和ESP之间的集成是车辆未来的发展趋势。当车辆在复杂工况下行驶时,由于系统间相互耦合的影响,三者同时工作会影响系统的工作性能。因此,通过合理的对三者之间进行协调控制,在解决纵向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能。本文以电动车底盘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底盘侧向稳定系统和纵向稳定系统的协调控制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介绍了电动车国内外发展现状、底盘子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子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国内外底盘协调控制的研究现状。其次,以电动车为研究对象,基于参数化建模方法使用Car Sim软件建立了车辆的整车模型,并通过国标试验对模型仿真精度进行了验证。然后,针对底盘侧向稳定系统ESP,选择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控制,分析车辆失稳的原因,确定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为控制变量,并通过车辆线性二自由度模型推导出控制变量的理论计算公式;采用逻辑门限值控制算法对纵向稳定系统ABS、TCS系统进行控制器设计,利用Simulink搭建各系统的控制算法模型,最后分别在制动、驱动工况下,通过Simulink/Car Sim联合仿真,对各自的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验证,证明了各系统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车辆稳定性的判断方法,并推导出协调横摆力矩的计算公式,制定ABS、TCS和ESP的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在复杂制动工况和复杂驱动的工况下,对子系统单独控制和协调控制的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其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协调控制器可以在复杂工况下维持车辆的操纵稳定性能。
齐欢宁[2](2019)在《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动力学分析与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汽车产业的发展逐步走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其中电动化是后三化实现的前提与载体,因此,发展电动汽车技术关系着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本文以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atlab建模软件,借助模拟算法,完成对制动系统的组成进行解析、电动车辆制动系统过程动力学分析、独立系统的仿真分析、再生制动协调控制策略研究和制动系统操纵稳定性仿真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原理。介绍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ABS)的组成、操作和控制方法,并且重点分析了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2)电动汽车制动过程动力学分析。主要分析了整车阻力及前后轮制动力分配两部分。在确保行车制动系统的稳定性方面,前轮和后车轮必须以“动态曲线”的形式进行调节,确保行车时的安全性与稳定性。(3)独立系统的仿真分析。利用Matlab软件对传统机械式制动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得出车轮在2.127s时就已经抱死,有必要对车辆加装ABS系统。通过对汽车ABS进行模糊控制的仿真模拟,装有ABS汽车模糊控制模型与门限值控制仿真模型的比较可以得出前者的效果更佳。(4)再生制动协调控制策略研究。设计和实施液压制动控制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对传统制动系统、简单的结构、性能的可靠性和工作寿命的修改。由于传统液压制动系统迟滞性,必须提前发送控制信号,以便在ABS的集成控制中获得更好的效果。(5)制动系统操纵稳定性仿真研究。进行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操纵稳定性仿真试验,包括稳态回转试验、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试验、转向盘角脉冲输入试验。通过这些试验,将独立制动和联合制动整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综合对比,从而得出联合制动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动力学的分析,本文提供了可靠的仿真模型,有助于电动汽车产品的创新开发,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王若川[3](2020)在《高速公路长大下坡强制停车区设置研究》文中认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大货车在此路段行驶时易由于制动热衰退引发交通事故。强制停车区采用主动避免事故的策略,直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从而得到了高速公路运营方及管理方越来越多的重视。合理设置强制停车区既可以提高道路通行安全,也可以避免土地资源浪费,从而充分发挥强制停车区使用功能。本文首先针对长大下坡情况下大货车的制动系统、制动原理、制动器热衰退机理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分析各种模型存在的弊端,提出本文拟采用的大货车制动毂温升模型。通过对制动时大货车进行受力分析,对制动时后车轮进行力矩分析,整合相关参数并推导得出制动减速度与后车轮制动力矩间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长大下坡行驶情况下大货车制动模型。在大货车制动模型基础上利用可靠度方法对强制停车区设置进行研究:先是明确强制停车区设置间距的临界值对应着大货车制动可靠状态达到极限状态,并从长大下坡路段主要交通事故形态角度对大货车制动可靠状态进行分析,得出单车情况下大货车避免碰撞、跟车情况下大货车避免追尾两种情况下的极限状态。对极限状态中各参数进行分析并标定。其中速度参数通过对兰州市兰海高速兰州南收费站至新七道梁隧道长大纵坡段车辆实际运行速度进行现场调查获得,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坡顶、坡中、坡底多个观测点车辆速度分布都服从正态分布,各观测点平均速度大小较为一致。接着对大货车制动减速度可靠概率分布计算,同时明确采用制动器可靠概率90%作为设置强制停车区的目标,得出若满足制动减速度90%可靠概率,制动器最大减速度要达到2%坡度下6.26 m/s2,选取东风公司生产的EQ1208为主导车型,得出为保证大货车制动减速度90%可靠概率,制动器衰退率需要在34%以下,制动毂温度达到290℃以下。通过制动毂温升模型推算,得出不同坡度下强制停车区设置间距要求:平均纵坡2.5%时,最大间距30km;平均纵坡3%时,最大间距16.3km;平均纵坡3.5%时,最大间距10.7km。并提出制停车区的选址方法及强制停车区、避险车道组合设置原则。将研究得出的强制停车区设置方法应用于红河州建水(个旧)至元阳高速公路项目,分析该项目长大纵坡分布,计算长大下坡路段大货车制动毂中温升情况,提出强制停车区设置极限位置。并根据道路平纵指标、构造物分布情况、地形地貌特征,比选提出强制停车区的布置点位,给出强制停车区建设规模及布置方案,提出强制停车区、避险车道组合设置的建议。
刘毅坤[4](2019)在《摩托车制动性与操稳性试验仿真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摩托车是轻便高效的个人交通工具。近年来,由于摩托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各地对相关安全标准的不断完善,摩托车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显着的提升,涉及摩托车的交通事故数量以及因事故致死致伤的人数都呈稳步下降的态势。随着上世纪80年代我国各地“禁限摩”政策陆续过期和失效,国内摩托车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鉴于摩托车企业产品设计研发和后市场改装定制等需求的不断加大,论文旨在设计一款简洁易用、直观可靠的仿真系统,以模拟不同类型摩托车关于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的部分道路试验项目。本文首先分别建立了制动性和操稳性模拟试验工况下的动力学模型,并且阐述分析了摩托车制动器、防抱死制动系统控制器以及转向系等的结构和原理,并选用了恰当的轮胎力学模型,整合入建立好的摩托车动力学模型并给出相应试验工况下的运动微分方程,以便系统客观全面的对摩托车相应试验工况下的状态进行仿真分析。其次依据国家标准GB 20073-201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和GB/T 15028-200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稳定性术语》中的相关规定,设计了摩托车制动性和操稳性试验的模拟试验方案,并确定仿真系统能够为使用者输出的试验结果曲线以及辅助使用者对相关性能进行评价的各项参数。最后基于Microsoft Visual C++平台进行开发,在确立系统的程序主体结构的基础上,编写各类模型对应的子函数以及微分方程解算方法和数据处理等的计算机语句,最终设计了摩托车制动性及操稳性试验仿真系统。并给出了某型摩托车利用本程序进行制动性和操稳性试验仿真的案例,分析了该车型的各项性能。本系统实现了辅助使用者对摩托车制动性及操纵稳定性性能做出直观判断和准确评价的功能。
李柏林[5](2019)在《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与防抱死系统协调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各国政府都已对汽车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在此背景下全球各大主机厂及一级供应商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传统燃油车向纯电动汽车的过渡车型,能够兼顾良好的动力性及有效减低排放,是当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新能源车型。而再生制动系统RBS(Regenerative breaking system)作为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一项关键技术已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在回收能量的同时,如何保证制动的安全性,尤其是在汽车防抱死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工况下如何使电机制动转矩和液压制动转矩协调分配一直以来也都是研究的重点。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纯电机ABS制动控制策略,同时提出了三种在触发ABS时电机制动力和液压制动力协调分配的策略,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仿真验证,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设计了插电式四驱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方案,根据再生制动系统及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特点制定复合制动系统的硬件结构方案以及软件结构方案。(2)通过对纯电机ABS制动过程中的约束条件的分析提出了两种纯电机ABS制动方案,包括模糊PID控制及双逻辑门限控制。(3)制定了三种触发ABS后电机制动力和液压制动力协调控制的策略。(4)搭建了电机、制动系统、轮胎、电池、整车等仿真模型,并对电机及液压系统的响应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基于Stateflow编写了ABS与再生制动系统协调控制策略,最后得到前向仿真模型。(5)对再生制动策略和纯电机ABS制动策略以及三种再生制动与ABS协调控制策的仿真分析,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通过对再生制动与防抱死系统协调控制的研究,验证了在低制动强度下采用纯电机ABS制动的可行性,同时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三种再生制动与防抱死系统协调控制策略,并对三种策略的适用性进行了说明,可为进一步研究ESP系统提供参考。
张靖岩[6](2019)在《基于制动踏板开度传感器的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现在已经把电动汽车的发展摆到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因此电动汽车行业最近几年得到蓬勃发展。电动汽车所具有的一个显着特征是装备有电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该系统可以将制动过程中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加以回收利用。电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大体上可分为串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和并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串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特点是前后轴制动力、液压制动力矩和电机制动力矩均可以任意调整,是一种先进的制动系统。但其成本高昂,所需要的高速电磁阀等汽车零配件尚不能国产化,制约了其在实际车辆中的使用。并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是根据现有的燃油车直接改装而来,在驱动轴上采用电机再生制动和液压制动联合制动的方式,非驱动轴上沿用原有的液压制动结构。整个系统仅可调整驱动轴上的电机再生制动力。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故被国内整车企业所广泛采用。针对我国电动汽车发展行业现状,本文对并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做了一些研究。首先,本文对电动汽车这个控制对象进行了系统化和模块化的建模。在MATLAB与AMESim联合仿真的环境下搭建了液压制动系统模型,电池模型,电机模型,轮胎模型,驾驶员模型,整车模型。其次对现有的普通并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策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制动效能一致性的概念,制动效能一致性通过制动减速度与制动踏板开度的线性相关系数,制动减速度分布的二元函数偏导数等统计数据来量化。指出现有的并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策略存在制动效能一致性的问题。通过加入制动踏板开度这一变量,引入制动踏板开度修正系数,在不降低能量回收效率的情况下,改善并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制动效能一致性。然后针对紧急制动工况下ABS与再生制动协调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于液压制动力矩,采用传统的逻辑门限法控制;对于再生制动力矩,当侦测到滑移率大于某个阈值,则将再生制动力矩减小至某一低水平阈值,同时在这个低水平阈值内根据车轮滑移率以及滑移率的变化率进行模糊控制。最后对基于制动踏板开度传感器的控制策略和基于模糊控制的再生制动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对奇瑞某款采用普通并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的上市车型进行了制动效能一致性的实验验证。
张巍[7](2015)在《多轴车ABS算法研究及硬件在环测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多轴车在工程建设及国防建设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人们对多轴车的安全性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制动安全性作为车辆行驶安全性中的基本性能,各国都对其作出了严格规定。而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在行驶中的制动安全性能,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应运而生。ABS作为一种有效的主动安全系统,能在车轮即将抱死的时候进行自动减少制动力矩的控制,从而有效控制车轮的滑移率,使其保持在安全的范围之内,进而有效提高了车辆在弯道制动时候的转向能力,也避免了车辆在制动时产生侧滑甩尾等危险情况的发生。目前,ABS已经广泛应用于乘用车领域,而它在商用车,尤其是多轴车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还甚少。与两轴车相比,多轴车的底盘更长,负载更大,因此日益增加的车速使得多轴车的安全性能面临更大的挑战。更长的车身在车辆发生侧滑甩尾时会对车辆本身以及道路的安全造成比两轴车更大的破坏。而多轴车的轴荷计算较两轴车更加复杂,因此准确计算轴荷从而进行准确的路面识别,对多轴车减少制动距离和减少由路面附着不同而产生的横摆运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每个车轮都单独配置传感器和调压阀的四轴车为例,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多轴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的相关算法。其中单轮控制策略包括工程PID控制、滑动模态控制等。在研究以上控制算法的基础之上,本文将分数阶微积分应用于滑模控制中,并通过对非线性系统的控制理论进行研究。本文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开关阀ABS,提出了改进的反馈控制算法。为了使ABS的控制效果进一步提升,如减少制动距离,减少对开路面制动时的横摆运动,本文提出基于模糊逻辑的最佳滑移率识别方法,基于典型路面距离因子的最佳滑移率估计算法,以及邻近法最佳滑移率识别。因为本文所述的控制算法全都基于车轮滑移率,而且滑移率是由车速和轮速经过计算得出,但是车速无法通过ABS系统所带的轮速传感器直接获取,所以车速估计的准确性是关系到控制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提出基于ESP传感器的多轴车辆状态估计方法,并将该估计方法进行纵向动力学简化,提出基于车身加速度和轮速信号的多轴车状态估计方法,再次简化后,本文进一步提出基于轮速信号和ABS控制信号的车速估计方法。经过一系列软件仿真及硬件在环仿真的验证,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算法的有效可行性。本文的研究从建立多轴车制动动力学模型开始。首先分析多轴车制动动力学与两轴车制动动力学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轴荷的计算,接着本文提出考虑悬架刚度和阻尼作用下的多轴车轴荷计算方法。结合制动系统模型,车轮转动模型以及路面附着等模型,得到整车制动动力学模型,并与商业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建立了有效的单轮系统模型,并在单轮系统模型之上研究固定目标滑移率的控制算法,提出了改进的开关阀反馈控制策略,并进行单轮的仿真测试。本文根据多轴车动力学模型,进一步提出三种最佳滑移率识别算法,并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三种方法的优劣。根据对多轴车制动动力学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单轮控制策略和最佳滑移率识别所需的状态参数包括车速、轮速、车轮角加速度、附着系数等车辆系统状态参数。为了获取这些参数,本文从多传感器的车辆状态估计方法开始研究,逐渐减少传感器,对状态估计算法进行简化,得到基于控制信号和轮速信号的车辆状态估计方法。最终综合各算法,进行硬件在环仿真测试。
顾学明[8](2015)在《基于模型的ABS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是影响汽车制动系统安全和驾驶安全的重要装置,它起到缩短制动距离、改善制动方向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的作用。ABS系统工作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能。为了保证其工作可靠性和快速维修性,提高相关的故障诊断能力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IMULINK模型的汽车ABS系统常见故障诊断方法,为预测和诊断ABS系统的故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文中首先对汽车ABS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ABS系统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基于逻辑门限的控制方法和基于滑移率的控制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了车辆单轮动力学模型、轮胎模型、滑移率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建立了相应的SIMULINK仿真模型,然后结合基于逻辑门限的控制策略对ABS系统的增压、保压、减压过程建立了Stateflow控制逻辑模型,最后建立了无ABS系统、ABS系统无保压模式、ABS系统正常三种情况下的SIMULINK控制模型并进行仿真,通过对滑移率、制动压力及制动距离等的仿真分析,可以得出ABS系统对缩短制动距离、提高制动效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最后对ABS系统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包括轮速传感器故障、液压系统油液泄漏故障、液压卡紧故障和柱塞泵效率损失故障,在ABS控制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带有四种典型故障的SIMULINK模型并进行仿真,得到发生上述故障时制动压力的仿真曲线,通过对故障曲线的分析实现对ABS系统轮速传感器故障及液压执行器中电磁阀和柱塞泵机械故障的故障预测,最终达到故障诊断的目的。
付尔第[9](2014)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建模仿真及控制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在汽车制动时,可以自动调节车轮制动力,防止车轮抱死以取得最佳制动效果。它是提高汽车制动的安全性能最先进的技术并且被有效和广泛的应用,现已成为现代汽车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由于我国对ABS研究较晚,所以我们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因此,ABS技术的研究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具有现实意义,它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ABS的工作原理、构成和发展趋势。然后,建立车辆模型,包括单轮车辆模型、轮胎模型和制动系统模型,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实现。本文分别研究了逻辑门限值控制法和模糊控制法。逻辑门限值控制的特点是无需建立特定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ABS的工作原理,利用车轮加减角速度门限值和参考滑移率的组合,构成控制逻辑,使滑移率在峰值附着系数附近波动。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对不同附着路面下有、无ABS逻辑门限值控制的制动效果进行仿真对比分析,验证了基于逻辑门限值的ABS的控制效果:使制动减速度增加,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减小。另外,根据模糊理论建立了一种简单的模糊控制器,并将其应用在车辆的仿真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器应用于汽车ABS系统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且算法简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杨振巍[10](2012)在《基于气压迟滞补偿的商用车防抱死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商用车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载体,其行驶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商用车制动安全性是商用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科技日新月异的21世纪,汽车工业技术飞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迅猛增加,但是令人堪忧的是,商用车交通事故也随着时代的步伐日益凸显,而且越来越严重。商用车气压防抱死制动(Anti-LockBraking System,简称气压ABS)系统顺应时代的要求而加快了技术更新换代的步伐。但是由于气压传动的特性,商用车气压ABS系统迟滞特性成为制约气压ABS工作性能提高的瓶颈,不管是现有的气压ABS技术,还是未来开发的气压制动新技术,对气压迟滞的控制将是一个关注热点,也是气压制动技术的研究的焦点。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模型预测的重型半挂车动力学稳定性多目标控制研究”项目(编号:51075176),在分析、总结和学习国内外关于商用车气压ABS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以开发基于系统迟滞特性控制的商用车气压ABS控制策略为目标,认真分析了商用车气压ABS系统迟滞特性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建立了满足于气压ABS控制策略开发的商用车气压ABS系统简化模型;开发了基于系统迟滞特性控制的商用车气压ABS控制策略。以搭建的商用车气压ABS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台为实验平台,对商用车气压ABS系统模型进行验证;设计了商用车气压ABS控制策略硬件在环试验验证方法,并进行硬件在环试验,取得了满意效果。在环试验验证的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于系统迟滞特性控制的商用车气压ABS控制策略,满足系统迟滞特性的控制要求,有效改善了气压ABS系统的工作性能。论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工作:1.商用车气压ABS系统迟滞特性的研究通过对商用车气压ABS系统工作过程的详细介绍,分析气压ABS系统迟滞特性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找出系统迟滞特性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商用车气压ABS系统迟滞特性对商用车制动效能的不利影响,从有效降低系统迟滞特性和提高制动性能角度出发,提出降低或者抑制商用车气压ABS系统迟滞特性的解决方法。2.商用车气压ABS系统建模及其验证在分析商用车气压ABS系统动力学机理及其影响迟滞特性因的基础上,在Matlab/Simulink软件环境下建立简化的商用车气压ABS系统模型,并建立了反映商用车制动器迟滞特性的滞环模型。基于商用车气压ABS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台,进行模型的验证,从而获得准确描述商用车气压ABS制动系统迟滞特性的系统模型,为开发基于商用车气压ABS系统迟滞特性控制的商用车气压ABS控制算法的研究打下基础。3.基于气压迟滞补偿的商用车气压ABS控制策略开发在商用车气压ABS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中,采用基于轮速角减速度逻辑门限控制的气压ABS控制策略,但是考虑到气压ABS系统的迟滞特性影响,所以在设计控制策略时考虑了系统迟滞特性的补偿控制:系统增压、保压工作时,采用阶梯增压与阶梯减压来控制增、减压速率的方法,有效控制气压ABS系统迟滞特性对整个制动系统工作性能的影响。总之,可以根据系统的需要通过调节增压与减压的速率来迅速降低迟滞特性的影响,进而提高商用车的主动安全性。4.基于Trucksim软件和商用车气压ABS硬件在环试验台的策略验证联合Trucksim商业软件对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并在商用车气压ABS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台对控制策略进行在环试验验证,分别对比试验结果,分析所开发的气压ABS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由此,分析基于气压迟滞补偿的气压ABS控制策略优越性和不足,也为商用车EBS系统控制器开发与系统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二、ABS系统车轮角加速度计算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BS系统车轮角加速度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动车底盘稳定性协调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动车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底盘稳定控制子系统概述 |
1.3.1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
1.3.2 防抱死制动系统 |
1.3.3 牵引力控制系统 |
1.4 底盘集成控制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车辆整车动力系统搭建 |
2.1 CarSim软件介绍 |
2.1.1 车辆基本参数模型 |
2.1.2 空气动力学模型 |
2.1.3 动力传动系统模型 |
2.1.4 制动系统模型 |
2.1.5 轮胎模型 |
2.1.6 悬架系统模型 |
2.1.7 转向系统模型 |
2.2 模型仿真验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稳定性控制算法研究 |
3.1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
3.2 车辆稳定性分析 |
3.2.1 车辆失稳分析及稳定控制方法 |
3.2.2 控制变量的确定 |
3.2.3 控制变量理想值计算 |
3.2.4 车辆失稳判断 |
3.2.5 横摆力矩控制策略 |
3.2.6 横摆力矩分配 |
3.3 仿真及分析 |
3.3.1 双移线试验 |
3.3.2 角阶跃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纵向稳定性控制算法研究 |
4.1 ABS控制算法研究 |
4.1.1 车辆制动稳定分析 |
4.1.2 基于滑移率的ABS控制算法研究 |
4.1.3 逻辑门限值控制算法原理及其设计 |
4.1.4 ABS控制仿真分析 |
4.2 TCS控制算法研究 |
4.2.1 TCS控制策略分析 |
4.2.2 控制变量的确定 |
4.2.3 TCS控制策略确定 |
4.2.4 TCS控制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
5.1 协调控制策略制定 |
5.2 协调制动力矩计算 |
5.3 输入和输出变量的确定 |
5.4 ABS和 ESP协调控制仿真分析 |
5.4.1 对开路面制动试验 |
5.4.2 圆周制动试验 |
5.5 TCS和 ESP协调控制仿真分析 |
5.5.1 转弯急加速试验 |
5.5.2 圆周驱动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动力学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ABS制动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
1.1.1 ABS简介 |
1.1.2 ABS的发展及应用 |
1.2 再生制动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 |
1.2.1 国外发展现状分析 |
1.2.2 国内发展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原理 |
2.1 ABS系统的结构原理 |
2.1.1 ABS基本组成 |
2.1.2 ABS的原理 |
2.1.3 ABS控制方法 |
2.2 车辆再生制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2.2.1 车辆再生制动系统的结构原理 |
2.2.2 再生制动的分类 |
2.2.3 再生制动的影响因素 |
2.3 模糊-PID控制原理 |
2.3.1 模糊控制 |
2.3.2 PID控制 |
2.3.3 模糊-PID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动汽车制动过程动力学分析 |
3.1 整车阻力分析 |
3.2 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独立系统仿真分析 |
4.1 传统机械式仿真分析 |
4.2 车轮ABS防抱死系统仿真分析 |
4.2.1 对加有ABS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2 对软件分析后的结果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再生制动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
5.1 电液复合再生制动协调控制策略 |
5.1.1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
5.1.2 分布驱动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
5.1.3 再生制动与液压制动协调控制方案 |
5.2 车轮再生制动系统中ABS匹配关系 |
5.2.1 车轮中再生制动与ABS系统的集成控制 |
5.2.2 再生制动与ABS匹配性控制策略 |
5.3 再生制动模糊-PID控制策略的仿真分析 |
5.3.1 模糊-PID控制的仿真模型 |
5.3.2 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制动系统操纵稳定性仿真研究 |
6.1 稳态回转仿真试验 |
6.1.1 试验方法 |
6.1.2 评价指标 |
6.1.3 仿真结果 |
6.2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试验 |
6.2.1 试验方法 |
6.2.2 评价指标 |
6.2.3 仿真结果 |
6.3 转向盘角脉冲输入试验 |
6.3.1 试验方法 |
6.3.2 评价指标 |
6.3.3 仿真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高速公路长大下坡强制停车区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及商用货车发展现状 |
1.1.2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界定 |
1.1.3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下坡路段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
1.1.4 课题研究方向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长大纵坡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高速公路服务设施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大下坡情况下大货车制动分析 |
2.1 大货车制动系统分析 |
2.1.1 大货车制动系统概述 |
2.1.2 大货车行车制动系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3 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大货车制动器安装现状 |
2.2 大货车制动器热衰退分析 |
2.2.1 长大下坡大货车运行分析 |
2.2.2 大货车制动热衰退机理 |
2.2.3 制动器温升影响因素 |
2.2.4 本文拟采用的大货车制动毂温升模型 |
2.3 长大下坡情况下大货车制动模型的建立 |
2.3.1 制动时大货车的受力分析 |
2.3.2 大货车制动时后车轮力矩分析 |
2.3.3 大货车制动模型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可靠度的强制停车区设置研究 |
3.1 可靠度方法 |
3.1.1 可靠度概念 |
3.1.2 可靠度计算方法 |
3.2 大货车制动可靠状态分析 |
3.2.1 大货车制动可靠状态与强制停车区设置的关系 |
3.2.2 大货车制动过程分析 |
3.2.3 不同事故形态下大货车制动可靠状态分析 |
3.2.4 大货车制动可靠状态 |
3.3 相关参数标定 |
3.3.1 运行速度参数调查过程 |
3.3.2 运行速度参数调查结果分析及标定 |
3.3.3 其他相关参数标定 |
3.4 强制停车区设置计算 |
3.4.1 制动减速度期望值分布 |
3.4.2 主导车型选择 |
3.4.3 强制停车区最大间距计算 |
3.5 强制停车区选址方法 |
3.5.1 强制停车区选址方法 |
3.5.2 强制停车区避险车道组合设置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实例 |
4.1 工程概况 |
4.2 强制停车区需求验算 |
4.2.1 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判别 |
4.2.2 强制停车区需求验算 |
4.3 强制停车区方案研究 |
4.3.1 强制停车区选址 |
4.3.2 强制停车区设计 |
4.4 避险车道设置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摩托车制动性与操稳性试验仿真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摩托车制动性与操稳性试验工况仿真模型构建 |
2.1 摩托车制动性试验工况动力学模型 |
2.1.1 摩托车3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
2.1.2 轮胎的地面法向反作用力、地面制动力及车身空气阻力 |
2.2 液压制动系统模型和ABS控制系统模型 |
2.2.1 液压制动系统模型 |
2.2.2 防抱死制动控制系统模型 |
2.3 摩托车操稳性试验工况动力学模型 |
2.3.1 摩托车4 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
2.3.2 摩托车车身侧倾角分析 |
2.4 摩托车转向系和轮胎力学模型 |
2.4.1 摩托车转向系分析 |
2.4.2 轮胎力学模型的选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摩托车制动性与操稳性模拟试验实施方案设计 |
3.1 摩托车制动性模拟试验的实施方案及评价 |
3.1.1 带防抱死制动系统摩托车制动模拟试验设计 |
3.1.2 摩托车制动性模拟试验仿真流程及输出结果 |
3.2 摩托车操稳性模拟试验的实施方案及评价 |
3.2.1 操稳性模拟试验设计 |
3.2.2 操稳性模拟试验仿真流程 |
3.2.3 操稳性模拟试验输出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摩托车制动性与操稳性试验仿真系统开发与实现 |
4.1 模拟试验仿真系统开发 |
4.1.1 系统开发平台概述 |
4.1.2 仿真系统运行流程 |
4.1.3 辅助程序模块设计分析 |
4.2 模拟试验仿真系统实现 |
4.2.1 实例车型的选择及参数输入 |
4.2.2 制动性模拟试验仿真结果 |
4.2.3 操稳性模拟试验仿真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与防抱死系统协调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与防抱死协调控制研究的意义 |
1.3 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与防抱死协调控制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的来源和研究意义 |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再生制动系统与防抱死系统研究及集成结构方案 |
2.1 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及其复合制动系统方案 |
2.1.1 前后轴双电机混合动力汽车结构 |
2.1.2 复合制动系统硬件方案 |
2.1.3 复合制动系统软件方案 |
2.2 再生制动动力学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 |
2.2.1 整车制动力分配理论及制动动力学分析 |
2.2.2 典型再生制动系统制动力分配策略 |
2.2.3 本文再生制动分配策略 |
2.3 制动防抱死系统概述 |
2.3.1 防抱死系统的基本组成 |
2.3.2 防抱死系统控制策略 |
2.3.3 防抱死系统工作过程分析 |
2.4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辅助算法 |
2.4.1 路面识别算法 |
2.4.2 制动模式识别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3 混合动力汽车ABS与再生制动系统协调控制策略 |
3.1 纯电机ABS制动方案 |
3.1.1 纯电机ABS制动约束条件 |
3.1.2 纯电机ABS制动控制策略 |
3.2 ABS触发后完全退出电机制动力矩策略研究 |
3.2.1 传统触发ABS退出策略 |
3.2.2 ABS触发后协调退出电机制动力矩策略设计 |
3.3 ABS触发后减小电机制动力矩到稳态范围策略研究 |
3.3.1 ABS制动过程力矩稳态范围的理论分析 |
3.3.2 ABS制动过程相平面及其稳态转矩系数分析 |
3.3.3 ABS触发后减小电机制动力矩到稳态范围策略设计 |
3.4 ABS触发前退出电机制动力矩策略的研究 |
3.4.1 ABS触发前其状态分析及触发趋势的判别 |
3.4.2 ABS触发前退出电机制动力矩策略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混合动力汽车关键部件及整车系统建模 |
4.1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建立及其响应特性分析 |
4.1.1 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4.1.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
4.1.3 电机制动力响应特性分析 |
4.2 液压制动系统模型建立 |
4.2.1 液压复合制动系统结构方案 |
4.2.2 ABS液压控制系统模型 |
4.2.3 液压制动力响应特性分析 |
4.3 电池模型建立 |
4.4 轮胎模型建立 |
4.5 整车动力学模型建立 |
4.6 集成控制器模型建立 |
4.7 本章小结 |
5 典型制动工况下整车制动性能的仿真分析 |
5.1 制动过程工况的选取评价指标分析 |
5.1.1 仿真工况的选取 |
5.1.2 评价指标的分析 |
5.2 纯电机ABS制动仿真分析 |
5.2.1 电机ABS模糊PID自适应控制仿真分析 |
5.2.2 电机ABS双逻辑门限控制仿真分析 |
5.2.3 传统液压ABS双逻辑门限控制仿真分析 |
5.3 再生制动与ABS协调制动策略仿真与分析 |
5.3.1 再生制动策略仿真分析 |
5.3.2 ABS触发后完全退出电机制动力策略仿真分析 |
5.3.3 ABS触发后调节电机制动力矩到稳态范围仿真分析 |
5.3.4 ABS触发前退出电机制动力矩策略仿真分析 |
5.4 仿真结果综合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基于制动踏板开度传感器的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意义 |
1.1.2 制动能量回收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章节安排 |
1.3.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3.2 本文内容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制动能量回收相关理论 |
2.1 电机回馈制动原理 |
2.2 汽车制动理论 |
2.2.1 汽车制动时受力分析 |
2.2.2 I曲线和β曲线 |
2.2.3 f线组和r线组 |
2.3 ECE制动法规 |
第三章 系统建模 |
3.1 AMESim简介 |
3.2 液压制动系统的建模 |
3.2.1 液压制动系统的组成 |
3.2.2 真空助力器模型 |
3.2.3 制动主缸模型 |
3.2.4 制动管路模型 |
3.2.5 制动轮缸和制动器模型 |
3.3 轮胎模型 |
3.3.1 单轮受力分析 |
3.3.2 魔术轮胎模型 |
3.4 电池模型 |
3.5 电机模型 |
3.6 其他整车参数 |
3.7 驾驶员模型 |
3.8 AMESim与 MATLAB联合仿真 |
第四章 并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 |
4.1 并联式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结构 |
4.2 无踏板开度回收策略 |
4.3 制动效能一致性 |
4.3.1 电-液复合制动与传统制动的差异性 |
4.3.2 无踏板开度回收策略的制动过程分析 |
4.4 制动踏板开度传感器 |
4.4.1 制动踏板开度传感器的组成和安装 |
4.4.2 制动踏板开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及输出特性 |
4.5 不抱死状态下制动能量回收策略 |
4.5.1 制动力分配策略 |
4.5.2 踏板开度修正系数 |
第五章 ABS与再生制动协调控制 |
5.1 ABS系统简介 |
5.2 ABS系统建模 |
5.2.1 ABS系统液压调节器在AMESim中建模 |
5.2.2 逻辑门限法 |
5.3 ABS系统与再生制动协调控制方法 |
5.3.1 再生制动的部分退出 |
5.3.2 基于模糊控制的协调控制方法 |
5.4 再生制动总体控制策略 |
第六章 仿真与实验结果 |
6.1 制动效能一致性仿真结果分析 |
6.1.1 制动效能分布 |
6.1.2 能量回收效率分析 |
6.2 ABS与再生制动协调控制仿真结果分析 |
6.2.1 无ABS时仿真结果 |
6.2.2 基于双逻辑门限法控制仿真结果 |
6.2.3 ABS与再生制动协调控制仿真结果 |
6.3 制动效能一致性实验结果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多轴车ABS算法研究及硬件在环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 |
1.2 ABS系统原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轴车辆系统建模 |
2.1 总体建模方案 |
2.2 车辆动力学建模 |
2.3 模型仿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轮控制策略 |
3.1 单轮系统模型 |
3.2 逻辑门限值控制 |
3.3 PID控制 |
3.4 滑模控制 |
3.5 基于开关阀的控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最佳滑移率识别 |
4.1 最佳滑移率识别的必要性 |
4.2 传统一维梯度搜索法识别最佳滑移率 |
4.3 基于模糊逻辑的最佳滑移率识别 |
4.4 基于典型路面距离因子的最佳滑移率识别 |
4.5 基于邻近估计法的最佳滑移率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车辆状态估计 |
5.1 基于车辆水平面动力学传感器的车辆状态估计 |
5.2 基于纵向加速度和轮速传感器的简化估计方法 |
5.3 基于轮速传感器的估计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硬件在环测试 |
6.1 硬件在环仿真平台 |
6.2 控制器 |
6.3 仿真结果 |
6.4 本章总结 |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模型的ABS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汽车ABS系统的常见故障及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汽车ABS系统常见故障 |
1.2.2 ABS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2.3 ABS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主要内容概括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汽车ABS系统的基础理论 |
2.1 汽车ABS系统的结构组成 |
2.2 汽车ABS系统的工作过程 |
2.3 ABS系统制动时的运动分析 |
2.3.1 路面附着特性 |
2.3.2 滑移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 |
2.4 汽车ABS系统的主要控制方法 |
2.4.1 逻辑门限的控制方法 |
2.4.2 基于滑移率的控制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车ABS液压系统的数学建模与分析 |
3.1 车辆单轮模型 |
3.2. ABS液压系统模型 |
3.2.1 增压过程 |
3.2.2 减压过程 |
3.2.3 保压过程 |
3.2.4 制动过程中参数设置 |
3.3 轮胎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汽车ABS控制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 |
4.1 ABS系统的控制模型及仿真分析 |
4.1.1 车辆单轮动力学模型 |
4.1.2 滑移率模型 |
4.1.3 路面模型 |
4.1.4 无ABS系统制动仿真分析 |
4.1.5 ABS系统无保压过程的制动仿真 |
4.1.6 有ABS系统制动时仿真 |
4.2 不同模式下的结果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汽车ABS系统的常见故障建模与仿真 |
5.1 ABS系统轮速传感器故障及仿真分析 |
5.1.1 轮速传感器常见故障 |
5.1.2 传感器失效故障仿真分析 |
5.2 ABS系统的常见机械故障及仿真模型 |
5.2.1 液压油泄漏故障 |
5.2.2 液压卡紧故障 |
5.2.3 柱塞泵性能效率损失故障 |
5.3 ABS系统机械故障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建模仿真及控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汽车 ABS 系统的概念与意义 |
1.1.1 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
1.1.2 汽车 ABS 系统 |
1.1.3 汽车 ABS 系统的意义 |
1.2 汽车 ABS 系统的发展 |
1.2.1 国外 ABS 系统的发展状况 |
1.2.2 国内 ABS 系统的发展概况 |
1.2.3 汽车 ABS 防抱死系统的特点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汽车 ABS 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制动时运动分析 |
2.1 汽车 ABS 系统的结构及各部件作用 |
2.1.1 转速传感器 |
2.1.2 电子控制器(ECU) |
2.1.3 制动压力调节器 |
2.2 汽车 ABS 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车辆制动时运动分析 |
2.3.1 滑移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 |
2.3.2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 |
2.3.3 汽车制动车轮抱死时的运动状况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汽车 ABS 系统动力学建模 |
3.1 车辆动力学模型 |
3.2 车轮轮胎模型 |
3.3 车辆制动系统模型 |
3.3.1 传动机构模型 |
3.3.2 制动器模型 |
3.4 车辆模型的 Simulink 实现 |
3.4.1 仿真软件 Simulink 简介 |
3.4.2 基于 Simulink 的仿真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汽车 ABS 系统控制算法研究 |
4.1 汽车 ABS 系统控制算法概述 |
4.2 逻辑门限值控制算法研究 |
4.2.1 逻辑门限值控制的基本方法 |
4.2.2 控制量的选择 |
4.2.3 逻辑门限值法的控制过程 |
4.3 模糊控制方法的研究 |
4.3.1 模糊控制简介 |
4.3.2 汽车 ABS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汽车 ABS 系统仿真试验 |
5.1 基于逻辑门限值控制的仿真试验 |
5.1.1 控制逻辑 |
5.1.2 仿真分析 |
5.2 基于模糊控制的仿真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基于气压迟滞补偿的商用车防抱死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商用车气压防抱死系统迟滞控制研究的意义 |
1.3 商用车防抱死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商用车气压 ABS 系统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商用车气压 ABS 系统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商用车气压防抱死系统迟滞特性分析 |
2.1 商用车气压 ABS 系统介绍 |
2.1.1 商用车气压 ABS 系统关键零部件介绍 |
2.1.2 商用车气压 ABS 制动管路的布置方式 |
2.2 商用车气压 ABS 系统迟滞特性研究 |
2.2.1 制动气室压力对制动踏板行程的迟滞特性 |
2.2.2 制动器制动力矩对制动踏板行程的迟滞特性 |
2.3 商用车气压 ABS 系统迟滞特性原因分析 |
2.4 气压迟滞特性对商用车气压 ABS 系统工作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商用车气压 ABS 系统建模研究 |
3.1 商用车气压 ABS 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
3.2 气压 ABS 系统模型建立 |
3.2.1 商用车气压 ABS 系统制动气室压力模型 |
3.2.2 商用车气压 ABS 系统制动器模型 |
3.3 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气压迟滞补偿的气压 ABS 控制研究 |
4.1 商用车气压 ABS 控制策略简介 |
4.2 气压 ABS 系统迟滞控制思想介绍 |
4.2.1 气压 ABS 系统迟滞补偿目标 |
4.2.2 控制策略基本思想介绍 |
4.3 气压 ABS 控制策略模型 |
4.4 控制策略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总结 |
第5章 控制策略硬件在环试验台验证 |
5.1 商用车气压 ABS 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台介绍 |
5.2 在环试验内容及分析 |
5.3 本章总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ABS系统车轮角加速度计算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动车底盘稳定性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 程国岩.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动力学分析与研究[D]. 齐欢宁. 齐鲁工业大学, 2019(02)
- [3]高速公路长大下坡强制停车区设置研究[D]. 王若川. 东南大学, 2020(01)
- [4]摩托车制动性与操稳性试验仿真系统研究[D]. 刘毅坤. 长安大学, 2019(01)
- [5]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与防抱死系统协调控制研究[D]. 李柏林. 重庆大学, 2019(01)
- [6]基于制动踏板开度传感器的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D]. 张靖岩.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7]多轴车ABS算法研究及硬件在环测试[D]. 张巍.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8]基于模型的ABS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 顾学明.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7)
- [9]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建模仿真及控制方法的研究[D]. 付尔第. 辽宁工业大学, 2014(07)
- [10]基于气压迟滞补偿的商用车防抱死控制研究[D]. 杨振巍. 吉林大学, 2012(09)
标签:制动系统论文;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论文; 角加速度论文; 制动力分配论文; 再生制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