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机器大修理界限的经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彤彤[1](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王媛玉[2](2019)在《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研究》文中认为产业与城市是贯穿区域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是世界各国工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结构性、空间性议题。工业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即非农产业在特定地域上的集聚,后者带来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进而形成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的城市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产业在城市空间内部的分工与布局形成城市集聚经济,推动城市规模不断调整演进。可见,工业化是近现代城市化发展的原始驱动力,产业集聚是城市规模演进的内生动力。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之所以密切相关,源于二者在空间维度上的高度耦合。承载产业集聚的空间就是城市的物理存在形态,产业集聚的规模、分布和格局也就决定了城市的规模、形态与空间体系。产业集聚达到规模经济边界后出现产业扩散,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模的空间结构也将随之变化。当我们进一步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客观存在,关于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问题的探讨也就需要细化和深化。产业在空间的分布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的不同而呈现差异化格局,也就使得不同空间特征下的城市规模演进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作用机理和演化趋势。正因为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空间特征、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在面临城市集聚经济与集聚不经济的矛盾时具有普遍的困惑而没有统一的答案:究竟什么带来集聚经济,什么带来集聚不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否有一个合理规模的门槛,这些现实问题所引发的思考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即以空间异质性为基本前提探讨产业集聚对城市规模的作用机制。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产业集聚是城市规模演进的内生动力,其作用机制因空间异质性的客观存在而具有不同的演化路径,城市集聚经济在当前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类问题还需通过产业集聚的调整与完善从而得到根本性解决。本文在总结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的相关研究与现实发展基础之上,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逐层递进、逐级深入地论证上述核心观点。第一,产业集聚是通过空间因素、产业因素、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外部效应,从而对城市规模的演进起到了决定性的内生作用。外部效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外部性,可看做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带来城市集聚经济,推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二是负外部性,即产业集聚的拥挤效应,带来城市集聚不经济,产业开始扩散或转移,进而引发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集聚经济与集聚不经济的临界点可视为城市合理规模。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城市合理规模取决于“成本—收益”的一般均衡模型,是用静态的方法分析动态的城市规模演进,在实际中的应用性较差。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城市合理规模则是两区域两部门市场均衡的结果,主要考虑产业规模化发展对城市集聚经济的溢出效应,而没有将产业过度集聚带来的拥挤效应纳入思考,也与经济现实不甚相符。第二,基于空间异质性的细化,产业集聚对城市规模演进的影响是一个多层次、嵌套性的内生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两阶层线性回归模型,采用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具体考察这一作用机制的完成过程。根据现阶段中国产业集聚的实际情况,将针对城市规模的检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制造业部门为集聚主导的部分城市,二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集聚主导的部分城市。现阶段具有显着影响的因素包括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交通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指标。实证结果表明,以制造业部门为集聚主导的城市发展内生动力主要源自制造业的专业化集聚,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集聚主导的城市经济发展依靠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的双重作用。进一步地,将实证结果的一般性分析与典型城市的案例分析相结合,可知在现阶段的城市集聚经济效应中,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一般产生正向的溢出效应,交通条件主要带来负向的拥挤效应,自然资源禀赋则视具体情况而产生不同的调节效应。第三,在新经济地理学城市规模演进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综合考虑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与拥挤效应,建立一个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人均收益模型,考察当前阶段城市集聚经济的产出效益,并通过人均收益的最大化,间接计算得出中国地级市层面的合理规模。本文所计算的城市合理规模为城市二、三产业就业规模,可看做城市经济规模的体现。在空间异质性前提下,各个城市集聚经济的溢出效应与拥挤效应呈现明显差异,由产出效益最大化确定的城市合理规模也各不相同,因此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适用于所有城市的合理规模。通过模型所得与实际对比可以发现,仅有北京、上海、深圳三个超大城市的就业实际规模大于测算所得合理规模,其他城市发展的实际规模均小于合理规模,说明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空间的产业集聚还没有完全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这一问题的形成既有产业集聚自身发展尚不充分的内在原因,也受到制度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作用。综上所述,中国城市规模演进是一个以产业集聚为根本动力,在空间异质性作用下演化出不同发展路径的过程。因此,若想解决当前阶段中国城市普遍面临的实际规模偏小、集聚经济尚未完全发挥规模效应等现实问题,必须要回到产业集聚根基上来寻求解决办法,加强正向的溢出效应,降低负向的拥挤效应。恰逢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的良好契机,技术、知识、信息、人才等创新型资源要素在产业集聚和城市经济产出效益的贡献率日益凸显,以技术创新为主导加强城市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是当前阶段推动城市规模演进的根本动力。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优势资源向大城市的集聚符合市场指向的基本原则,因此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鼓励优势资源向大城市的空间集聚,以达到产出效益的最大化。对于实际规模偏大的三个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则要积极引导产业的扩散和梯度转移,构建资源互通、产业互补、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
李响[3](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说明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沈阳具有“东方鲁尔”之称号和“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之美誉。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一时段内,妥善接收城市并迅速恢复各项功能之后,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下,沈阳城市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和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而且对此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历史学为基础,兼用城市社会学、城市形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以沈阳城建档案和当时报刊为主要资料,研究了这一时期沈阳城市的发展背景、历程、建设成果及其影响,并对这一时段的城市发展做出评价,以期为当今城市建设和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启示。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解放后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沈阳城市的恢复建设,为沈阳城市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沈阳解放后,沈阳军管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的完成了接收和管理工作,成为全国大城市接收的典范。在国家的支持和城市人民的努力下,沈阳恢复和新建了市内工厂,使其在规模上和技术上达到或超过建国前水平。在工业恢复的同时,残破的城市得以修复,社会重新运转并进一步走向安宁有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的恢复建设,不仅壮大了沈阳工业经济实力,更为此后大工业发展计划的确立、规划和实施创造了条件。第二章论述了沈阳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城市建设的方针和计划是围绕工业化制定和实施的。基于国内外现实条件和沈阳自身基础,国家在此布置了较多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配套项目。为与工业化建设相适应,沈阳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化也有了新的规划,将城市发展计划与工业建设协调起来。因此沈阳不仅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城市现代工业体系,而且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城市骨架结构,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论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的城市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历程。沈阳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市范围内形成了4个完整的工业区,完成建设项目近1500项,其中重点项目50多项,形成了以机床、电机电器制造工业和航空工业为核心的国家重工业基地。作为工业建设的载体,城市道路、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交通、供水、供电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公园、广场、文体场馆等公共空间丰富多样,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的呈现成为沈阳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沈阳被苏联专家誉为当时“中国八大城市之一,中国独一无二的大工业城市。”第四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的重构。随着工业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城市空间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形成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沈阳模式。从城市整体布局的调整出发,扩建成铁西和大东两个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生产规模宏大的工业区,新建陵北工业区和沈海工业区;配合工业发展,形成了南北两个文教区,教育科研机构规模和数量较为庞大;按照社会主义的城市空间布置调整了行政中心位置;逐渐形成了市、区、住宅区3层商业中心。城市以市政府为新的城市中心,构建了南北和东西轴线,沿轴线、铁路和陆路交通线向外拓展趋势明显。城市内部结构得到重构,外部形态得以扩展,重塑了沈阳作为东北工业化首位城市的空间形貌。第五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的更新。“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一大步,也促进沈阳城市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出现了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城市水平相吻合的城市社会基层管理机制——单位制,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动,科学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符合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特征。在此基础上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丰富,这一过程不仅深刻反映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也映射在今天的生活范式中。第六章阐述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业绩成就了沈阳中国重工业第一城和东北首位城市的地位,也决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以工业建设为依托,沈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形貌得到重塑,也奠定此后城市发展格局结构;城市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也造就了辉煌的工业历史和独具魅力的工业精神。同时,这一时期沈阳城市发展也具有局限性,体现在城市建设落后于工业化,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设备与技术更新缓慢,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动力等,这些问题对当今城市发展也产生了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沈阳乃至东北城市发展史上的最重要时期,是巨大的更新也是辉煌的起点。在铭记昔日成就的同时,经验与教训均值得汲取,更需要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深思,寻求解决之道。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沈阳,如何发挥辽宁精神,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研究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历程可获得借鉴和启示。
田雨[4](2018)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研究》文中提出“城乡关系”是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对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发挥着关键性变量作用的一对社会矛盾体。正如马克思所说,“城乡关系”的面貌一经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将随之改变。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确立,到列宁、斯大林对这一思想的“苏俄化”改造,再到中国共产党为推动这一思想的“中国化”而做出的历史性贡献,由此形成了一个脉络清晰、逻辑严谨、内容丰富、论证有力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检验和发展的思想谱系。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发生逻辑和发展轨迹。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的一个重要缩影,同样贯穿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三大历史时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互生互长的复杂历史过程。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核心的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一过程中做出了最为卓越的贡献。他们一以贯之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正确认识中国城乡社会历史面貌和现实状况的基础上,从不同时期中国城乡发展的矛盾关系和客观需要出发,领导并开创了20世纪以来中国“城乡关系”变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焕发出新的思想活力。只有完整、准确、历史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的发生和发展,才能正确看待20世纪以来中国城乡社会的发展变迁和经验得失,才能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城乡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问题、新趋势,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才能把中国共产党推动城乡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转化为可供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参考和借鉴的中国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讲,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开展深入、系统的专题研究,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是必要的。在本项研究中,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指导,以社会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规范性研究作为基本方式,在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知识聚类、比较分析等技术手段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按照理论之源、发生逻辑、历史演进、当代发展、经验启示这一逻辑顺序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开展了专题研究。论文的主体内容包括:导论:作者详细介绍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的做出了较为全面的检索和梳理,并尝试运用citespace V软件对部分研究主题的文献检索结果做出了知识聚类分析;对本项研究的核心概念、研究架构和研究方法做出了具体说明;对本项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对后续研究的展望做出了初步总结。第一章:作者按照“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形成背景和逻辑呈现两个方面,分别就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和列宁斯大林的“城乡关系”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梳理。作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发展从“分离”到“对立”再到“融合”的规律性总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的原理基础,列宁斯大林从俄国城乡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不仅在理论上更是在实践上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的发生有其“客观依据”,也有其“思想条件”,而这两种因素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逐步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源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这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独特的发生逻辑,即中国城乡社会发展的特殊历史轨迹以及近代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是其客观依据,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早期传播为其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条件,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城乡斗争策略选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三章: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互生互长的非线性过程。这是一个从“照着说”到“接着说”的理论升华过程,也是一个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突破陈规、摸索进取的实践创新过程。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城乡关系”思想、邓小平在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城乡关系”思想以及江泽民胡锦涛在改革时期的“城乡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的重要历史性成果。第四章:作者从习近平“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现实依据及其主要内容等三方面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作者认为,习近平从新时代中国城乡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思想,翻开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在新时代的历史篇章,为正确解决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南。第五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之源、发生逻辑、历史演变及其当代发展的系统研究,作者归纳出四点历史经验:其一,“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不断推陈出新的基本前提;其二,“立足国情”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取得实践成功的重要基础;其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不断创新发展的活力之源;其四,“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秉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在总结了历史经验的同时,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的当代启示做出了如下概括:一是要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关系思想的方法论意义;二是要辩证看待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的曲折发展历程;三是要积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践;四是要正确引导中国特色城乡关系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国际化。
郭莹[5](2018)在《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必然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作用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工作多次予以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事物越是往前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层出不穷,就越需要大胆实践,并在实践基础上推动着理论创新一刻也不能停歇。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及理论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分析并解答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一系列重大命题,并在此过程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对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运用与创新过程的经验进行深刻总结和提炼,具有重要的理论溯源意义,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理论创新规律与方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他的一生,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张闻天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很深的造诣,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不同阶段,张闻天不仅为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更为重要的是他善于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各种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在不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形成了以“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为典型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不仅在实践层面为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方略,更从理论层面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深入研究,对于我们廓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源流,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历史逻辑和方法进路显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张闻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为研究主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一、考察了张闻天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历史背景、经济条件、思想渊源及个人所具备的理论素养;二、从知识准备、实践源泉、逻辑主线、问题分析几个方面对张闻天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张闻天以经典文本的持续研读为知识准备、以调查研究获取实践源泉、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为逻辑主线、以问题分析为具体途径等观点并予以论证;三、本文对张闻天理论创新成果现实载体的各类着述进行了整体分析,张闻天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立场,以问题为导向,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为主要依据,在持续地问题分析中,形成了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创新认识和对生产关系不同层面的理论创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所有制理论、分配制度理论、商品流通与市场理论、企业制度理论、宏观经济均衡理论等。四、本文对于张闻天理论创新过程的特征、创新成果的理论品质、方法特质进行了提炼,并对张闻天理论创新的历史局限进行了探讨;五、本文进一步肯定了张闻天理论创新成果的历史贡献,认为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成果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来源、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完善、是改革开放战略构想的思想宝库,并揭示了其当代价值。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突出了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整体性研究,能够较为全面的提炼“理论创新”的规律与特征,形成一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过程的整体性认识,进一步挖掘了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方法论意义。其次,本文发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是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过程中的逻辑主线,并依据这一逻辑主线形成了对张闻天主要创新成果结构关系的初步认识。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创新、生产关系特殊层面的创新成果、生产关系一般层面的创新成果三个方面对张闻天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在分析中突出了张闻天具体理论创见的理论来源和思考积累,并就具体成果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阐释。最后,本文提炼了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过程的特征、成果与方法的特质。强调了以张闻天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为参考,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应该把握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和与实践的统一,并应正确处理他国经验。本文还强调了张闻天的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启示、以及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典范意义。同时,本文阐明了张闻天的理论创新启发了我们在“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形成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价值。
余希田[6](2017)在《张培刚史观的视域 ——以《农业与工业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张培刚先生是从湖北山村走出来的世界经济学家,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是近代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张培刚完成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是第一部从历史上和理论上系统地探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理论专着。该书众采西方经济学之理论方法,将中国作为典型范例,从世界范围来探讨农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要遇到的种种问题,以此成一家之言,建立起一套独特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体系。回顾张培刚先生的学术思想渊源,对先生影响最深的当属熊彼特。无论是“创新理论”中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亦或是方法论上重视经济学说和方法的发展史的研究相结合,均在《农业与工业化》中有所体现。而熊彼特对马克思的倍加推崇,更是直接影响了张培刚。张培刚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深入剖析农业国家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将遇到的问题,并通过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指导,拓宽了研究视域,多角度、多维度地研究农业工业化问题,一举奠定《农业与工业化》的哲学理论高度。当然,张培刚先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是值得吾辈认真学习和借鉴的。全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释有关张培刚先生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张培刚先生的生平及思想发展历程,从中展现出不同阶段的经历对先生思想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探究了《农业与工业化》的经济理论来源、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四部分主要从世界历史理论的视角,深入解读张培刚的农业工业化思想,彰显了张培刚学术思想的理论高度。第五部分则主要围绕张培刚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情怀,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借鉴的地方。
李凯[7](2016)在《辽宁省铁岭县机械化耕作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增大,水土流失情况日益加剧,这些都成为了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也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在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的耕作方式。传统农机具多次进行田间作业的过程中,对土壤的翻动频繁,使土壤水分严重流失,而且压实度增加,造成了土壤的板结。所以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势在必行,但在实施过程中又面临着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土地环境有较大差异的基本情况,所以应该因地制宜。文章针对辽宁省铁岭县的实际情况,结合几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效果,找出一种既可以有较高效益又可以达到修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具体内容与结论如下(1)针对铁岭县的情况,结合联合整地、深松、深松联合整地、免耕播种四种耕作模式,与当地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合作,对四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实地试验;得出一种适合铁岭县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并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机械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对现有配套机具方进行优化配备。达到可以省时省力并且增产的目的。在真正可以做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农业和谐农业的基础上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土壤理化性质方面,深松模式在5-20cm深度时土壤温度高于联合耕整地模式1.6℃、1.5℃、1.1℃;5~20cm深度时土壤温度高于联合耕整地模式2.8℃、2.2℃、1.9℃。土壤含水率方面免耕播种含水率最高,在垄台、向阳面、向阴面分比别联合耕整地模式高6.9%、12.2%、15.2%;土壤容重与土壤近紧实度方面,深松模式在深度10-30cm范围内土壤容重低于未深松模式0.3g/cm3左右。所以从环境角度综合考虑,深松覆盖模式是最优的选择。(3)对四种耕作模式的农用机械进行优化配备,并对配备后进行经济效益计算,得出深松覆盖模式的经收益最高,达到12911元/hm2,其次是免耕播种模式,达到12509万元/hm2,深松联合整地模式与联合整地模式分别为9014元/hm2和7395元/hm2.其中深松模式的100hm2规模时配备雷沃1354拖拉机2台、雷沃904拖拉机1台、东方红354拖拉机2台、长春15拖拉机2台、1SZL-260型深松机2台、2BMZL-2型免耕播种机2台、3SJ-300B型药剂喷雾机1台、博远4YZB-4收获机2台、液压自卸拖斗2台。从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综合来看,我们应该在免耕播种的同时,隔2-3年进行深松作业,使土壤容重降低。这样可以达到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师丽娟[8](2016)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农业工程是将工程技术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以及农村生活与生态环境维护和改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工程技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以其研究对象的相同而具有一定的共性,又因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较晚而致中外学科所关注具体问题及发展阶段产生一定的差异。分析比较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可为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此,论文以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历史演进为主线,从纵横两个维度对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历程进行全方位研究,基于国内外学科发展规律,建构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框架,为学科科研队伍建设与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以此推动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运用积累变革规范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创建、发展及变革历程,归纳总结了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中外学科遵循相同的发展规律,学科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波浪式前进的态势,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运用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分别对中外学科启动时间、形成条件、推动力量、发展路径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表明,欧美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先发内生型发展模式,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后发创新型发展模式。(3)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与可视化知识图谱技术,从科学研究视角可视化揭示并比较分析了中外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中外农业结构不同造就学科研究各有侧重;动力与机械等学科传统研究领域中外出现关注度相对下降现象;中国追赶国际学科前沿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智能农业等新兴研究主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学科创新动力虽明显加强,仍需在原始创新方面进行重点突破。(4)运用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外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两种模式的有机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应立足地域需求,创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国外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广度,课程内容更趋多元化,国内则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中国应通过强化基础理论教学,文理并重,积极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5)探讨了中外高等工程教育最新变革趋势以及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面临的环境。研究表明,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指导思想高度一致,二者为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农业工程学科的创新应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深化企业与高校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周良武[9](2015)在《智能化生产力与中国自主创新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智能化生产力是指以芯片、计算机等智能化信息处理设备为生产工具的生产力。劳动者知识化、劳动工具智能化和劳动对象人工化是智能化生产力的特点。智能化生产力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几个阶段: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出现,标志着智能化生产力的萌芽;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问世至20世纪70、8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计算机逐渐运用于生产,标志着智能化生产力的形成;现阶段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标志着智能化生产力的深入发展。自主创新战略以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尤其是科技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活动,其创新理论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列宁和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通过发展科学技术、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的丰富创新思想;毛泽东提出自力更生发展科技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思想;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突出强调了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核心地位、第一位的作用;新时期党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灵魂的思想观点,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与熊彼特特创新理论在强调科技创新的作用、创新目的方面具有相似性;但两者创新理论的范围不同,创新的价值取向也不同。自主创新战略是智能化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生产力具有社会属性的特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发展起来的智能化生产力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力,中国发展智能化生产力必须自主创新;智能化生产力背景下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要求自主创新;发达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求自主创新;智能化生产力的高知识含量要求自主创新;发展智能化生产力的高尖端科技因涉及国家安全必须自主创新;实践证明,技术引进、开放市场引进技术的方式换不来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核心技术,只能自主创新。智能化生产力规定了自主创新的内容和方向:自主创新必须以科技创新,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为创新方向。由于创新的本质在发展,智能化生产力是多种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为了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电子信息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还需实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制度创新是自主创新的保障,管理创新是自主创新的条件,文化创新是自主创新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成为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优势;同时,我国也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以及文化障碍方面的劣势。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技术引进与模仿为主的阶段;第二阶段,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对策包括:驱动电子信息技术创新的市场制度创新,建立市场驱动型科技创新机制;保障电子信息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制度创新;加速电子信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制度创新;引导电子信息技术创新的政府导向创新;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必须培养高尖端创新人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高尖端人才严重不足,必须加大对创新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在提升我国科技实力的基础上,必然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促使我国经济上创新型国家的实现,思想意识上创新观念的普及;政治更加民主;社会更加和谐、自由和进步。
于海明,张雪峰,金钟波[10](2014)在《基于模糊集的黑龙江水田耕整地机组最优评价》文中提出水田耕整地质量和经济效益是农机经营者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耕整地作业机组的合理选择是保证耕整地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为此,通过调查确定黑龙江省水田耕整地机组的类型,选用水田耕整地的技术、经济指标作为水田耕整地机组优劣的评价指标集,分析了技术指标对机组耕整地质量和经济指标对机组经济效益的影响,运用统计方法确定出各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对技术、经济指标建立了模糊隶属函数。同时,建立了技术经济指标数据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根据综合评判结果,更加客观地确定出最优水田耕整地机组,为相应地区选择合适的水田耕整地机组提供有益参考。
二、农业机器大修理界限的经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机器大修理界限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对已有文献的思考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产业与产业集聚 |
2.1.2 城市、城市化与城市规模演进 |
2.1.3 空间异质性 |
2.2 基础理论 |
2.2.1 产业集聚的基础理论 |
2.2.2 城市规模演进的基础理论 |
2.2.3 关于空间异质性的探讨 |
第3章 产业集聚视角下的城市规模演进历程 |
3.1 世界主要国家的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 |
3.1.1 世界各国产业集聚与城市形成发展的历程回顾 |
3.1.2 世界城市规模演进的未来趋势 |
3.2 中国的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 |
3.2.1 中国的产业与城市发展概况 |
3.2.2 产业集聚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3.2.3 产业集聚视角下中国城市群的形成与演变 |
第4章 产业集聚推动城市规模演进的机理分析 |
4.1 产业集聚影响城市规模演进的因素分析 |
4.1.1 空间因素 |
4.1.2 产业因素 |
4.1.3 制度因素 |
4.1.4 环境因素 |
4.2 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与拥挤效应 |
4.2.1 产业集聚的外部性 |
4.2.2 城市集聚经济: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 |
4.2.3 城市集聚不经济:产业集聚的拥挤效应 |
4.3 城市规模演进的路径分析 |
4.3.1 城市规模的测度 |
4.3.2 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确定城市合理规模的一般均衡模型 |
4.3.3 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城市规模演进分析 |
第5章 空间异质性前提下产业集聚影响城市规模演进的实证检验与案例分析 |
5.1 空间异质性与多层次作用机制 |
5.1.1 空间异质性的细化 |
5.1.2 多层次作用机制及其原理 |
5.2 两阶层线性回归模型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5.2.3 产业集聚指标测度 |
5.2.4 实证结果 |
5.3 基于实证结果与案例分析的产业集聚溢出效应与拥挤效应.. |
5.3.1 以制造业部门为主导的城市集聚经济效应分析 |
5.3.2 以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为主导的城市集聚经济效应分析 |
第6章 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规模与产出效益探讨 |
6.1 考虑产业集聚溢出效应与拥挤效应的城市产出效益测定 |
6.2 中国城市产出效益与合理规模的测算:来自地级市层面的实证分析 |
6.2.1 数据来源 |
6.2.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3 中国城市规模的现实发展 |
6.3.1 关于城市规模的争论 |
6.3.2 城市发展实际与合理规模的比较 |
6.3.3 中国城市规模演进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城市规模演进路径的政策启示 |
7.2.1 以技术创新为主导加强城市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 |
7.2.2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 |
7.2.3 依靠超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一章 解放后沈阳城市的接收和恢复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城市接收 |
一、城市接收前的准备工作 |
二、城市接收的过程与实施 |
第二节 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次第开展 |
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 |
二、市政建设恢复 |
三、教育、卫生事业进步 |
第三节 城市工业的恢复和改造 |
一、解放前沈阳工业状况 |
二、国营工业的恢复和新建 |
三、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改造 |
第四节 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城市社会生产运动 |
一、全市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支援 |
二、配合战争动员进行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 |
第五节 新政权的巩固与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 |
一、收缴武器弹药,确保城市安全 |
二、进行城市救济、收容散兵、乞丐和无业游民 |
三、封闭妓院,教育改造妓女和暗娼 |
四、严禁贩毒吸毒,肃清烟毒流害 |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规划 |
第一节 “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过程和原因 |
一、国家工业发展策略中沈阳地位的确立 |
二、“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原因 |
第二节 新的城市规划设计 |
一、《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制定基础 |
二、《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形成过程 |
三、《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评价 |
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
第一节 城市工业飞速发展 |
一、铁西区工业的扩充 |
二、大东区工业的调整 |
三、新工业区的工业建设 |
第二节 城市建设逐步完善 |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 |
二、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 |
三、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多样化 |
四、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呈现 |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重构 |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一、原有工业区的充实和调整 |
二、新工业区和工业居民点的规划和兴建 |
三、文教区的新建 |
四、行政区域迁移和构建 |
五、等级化商业区的出现 |
第二节 城市空间总体形态及特点 |
一、更新与拓展——总体城市形态 |
二、扩张与重构——城市形态特征 |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演变逻辑 |
一、城市发展动力综合分析 |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逻辑 |
第五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变迁 |
第一节 单位制在城市社会基层管理中占主导 |
一、单位制的形成 |
二、沈阳地区单位制的特征 |
第二节 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变化 |
一、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
二、城乡人口结构变动 |
三、人口经济结构的变化 |
四、女性劳动人口增加及意义 |
第三节 科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出 |
一、科学和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
二、医疗卫生条件有质的飞跃 |
第四节 城市居民生活变迁 |
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变迁 |
二、城市居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评述 |
第一节 沈阳城市发展成就与历史影响 |
一、谱写辉煌时代,建成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 |
二、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城市产业集群 |
三、重构工业城市形态,奠定城市发展格局 |
四、城市精神初步形成 |
第二节 沈阳城市发展的局限性 |
一、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工业化 |
二、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 |
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 |
四、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 |
结论 |
一、革新与辉煌:建国初期城市整体风貌变革 |
二、辐射与担当:城市职能的转变 |
三、反思与梦想: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与当代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概念、架构及方法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架构的设计 |
三、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四节 创新之处及研究展望 |
一、本项研究的创新点 |
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之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背景 |
二、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逻辑线索 |
第二节 列宁和斯大林的城乡关系思想 |
一、列宁和斯大林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背景 |
二、列宁和斯大林城乡关系思想的逻辑线索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的发生逻辑 |
第一节 中国城乡社会发展的特殊历史轨迹 |
一、中国古代城乡关系的缓慢发展 |
二、中国近代城乡关系的加速裂变 |
三、中国近代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早期传播 |
一、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观察和记录 |
二、对社会主义学说的翻译和介绍 |
三、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
第三节 十月革命与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 |
一、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革命新纪元 |
二、十月革命前后中国工人运动状况比较 |
三、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的城乡斗争策略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城乡关系”思想 |
一、毛泽东在革命时期的城乡关系思想 |
二、毛泽东在建设时期的城乡关系思想 |
第二节 邓小平在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城乡关系”思想 |
一、邓小平在建设时期的“城乡关系”思想 |
二、邓小平在改革时期的“城乡关系”思想 |
第三节 江泽民胡锦涛在改革时期的“城乡关系”思想 |
一、江泽民对城乡关系的思考及其城乡发展思想 |
二、胡锦涛对城乡关系的思考及其城乡发展思想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的当代发展 |
第一节 习近平“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知青岁月:习近平“三农”情怀的生活根基 |
二、正定时期:“半城郊型”农村发展思路的提出 |
三、福建时期:城乡一体发展的初步构想和实践 |
四、浙江时期:习近平城乡一体发展思想的深化 |
五、十八大以来: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正式提出 |
第二节 习近平“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思想的现实依据 |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突出表现 |
二、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
三、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政治后果 |
第三节 习近平“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核心理念 |
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主线 |
三、“五化”并举是“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的基本任务目标 |
四、全面深化改革是“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力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的经验启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
一、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得以持续推进的基本前提 |
二、立足国情: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取得实践成功的重要基础 |
三、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不断创新发展的活力之源 |
四、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秉持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的当代启示 |
一、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关系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
二、辩证看待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的认识发展过程 |
三、积极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实践 |
四、正确引导中国特色城乡关系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国际化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述评 |
1.2.1 张闻天经济思想研究述评 |
1.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历史背景与条件 |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 |
2.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内涵 |
2.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使命 |
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现实需要与经济条件 |
2.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2.2.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2.3 张闻天理论创新的思想渊源与个人特质 |
2.3.1 思想渊源 |
2.3.2 个人特质 |
本章小结 |
3.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实现过程 |
3.1 张闻天理论创新的知识准备与实践源泉 |
3.1.1 以持续研读经典文本为知识准备 |
3.1.2 以调查研究获取实践源泉 |
3.2 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为理论创新的逻辑主线 |
3.2.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的经典阐述 |
3.2.2 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认识是理论创新的起点 |
3.2.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是问题分析的主要依据 |
3.3 运用原理进行的典型问题分析 |
3.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典型问题分析 |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典型问题分析 |
本章小结 |
4.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成果 |
4.1 张闻天创新成果结构体系的认识与相关着述分析 |
4.1.1 张闻天理论创新成果结构体系的认识 |
4.1.2 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着述分析 |
4.2 张闻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创新成果 |
4.2.1 生产关系两重性的重要理论创新 |
4.2.2 关于生产力理论的创见 |
4.2.3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认识的深化 |
4.3 张闻天对“生产关系特殊”层面的理论创见 |
4.3.1 所有制理论的创见 |
4.3.2 分配制度理论创见 |
4.4 张闻天对“生产关系一般”层面理论的创见 |
4.4.1 商品流通与市场理论的创见 |
4.4.2 企业制度理论的创见 |
4.4.3 宏观经济均衡理论的创见 |
本章小结 |
5.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特质 |
5.1 张闻天理论创新过程的特征 |
5.1.1 继承与创新过程的统一 |
5.1.2 研究对象的主体性与基本原理普适性之间的统一 |
5.1.3 理论分析科学性与政策实效性之间的统一 |
5.2 张闻天创新成果的理论品质与方法特质 |
5.2.1 创新成果突出的学理性 |
5.2.2 “学而不套”与坚持基本方法的统一 |
5.3 张闻天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局限 |
5.3.1 张闻天对研究方法的掌握不够全面 |
5.3.2 张闻天对某些具体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 |
本章小结 |
6.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 |
6.1 张闻天理论创新成果的历史贡献 |
6.1.1 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来源 |
6.1.2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完善 |
6.1.3 改革开放战略构想的思想宝库 |
6.2 张闻天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启示 |
6.2.1 理论创新实现途径的启示 |
6.2.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 |
6.2.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现代化中国方案”的理论参照 |
6.3 张闻天的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典范意义 |
6.3.1 张闻天的理论创新体现了坚定的人民立场 |
6.3.2 张闻天的理论创新体现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6.3.3 张闻天的理论创新体现了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张培刚史观的视域 ——以《农业与工业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张培刚的经世济民梦 |
第一节 思想的萌芽和发展 |
第二节 思想的成熟 |
第三节 学术空档期 |
第四节 思想的完善 |
第二章 张培刚的农业工业化 |
第一节 《农业与工业化》的经济理论渊源 |
第二节 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共性与个性探究 |
第三节 《农业与工业化》的指导思想及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下的农业工业化 |
第一节 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农业与工业化》的世界历史高度 |
第三节 现代化整体史观的凸显 |
第四章 农业工业化思想的独特价值 |
第一节 史学未来发展之借鉴 |
第二节 爱国是永恒的主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辽宁省铁岭县机械化耕作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状况分析 |
1.2.1 国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状况分析 |
1.2.2 国内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状况分析 |
1.3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配套机具发展状况分析 |
1.3.1 国外保护性耕作配套机具发展状况分析 |
1.3.2 国内保护性耕作配套机具发展状况分析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铁岭县机械化耕作模式对比分析 |
2.1 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 |
2.1.1 秸秆残茬覆盖技术 |
2.1.2 深松技术 |
2.1.3 免耕施肥播种技术 |
2.1.4 杂草与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
2.2 铁岭县机械化性耕作模式 |
2.2.1 玉米深松覆盖模式 |
2.2.2 免耕播种模式的工艺规程 |
2.2.3 深松联合整地模式 |
2.2.4 联合整地模式 |
2.3 不同机械化耕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 |
2.3.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2.3.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2.3.3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坚实度的影响 |
2.3.4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2.3.5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有机质与pH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机械化耕作模式配套机具选型及临界规模计算 |
3.1 铁岭县农业与农机发展状况 |
3.2 不同机械化耕作模式配套方案分析 |
3.2.1 深松覆盖模式 |
3.2.2 免耕播种模式 |
3.2.3 深松联合整地模式 |
3.2.4 联合耕整地模式 |
3.3 机组适宜规模模型分析 |
3.3.1 机具作业费用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2 建立机具作业临界规模的数学模型 |
3.4 主要作业机组的适宜规模分析 |
3.4.1 玉米耕整地机具适宜规模分析 |
3.4.2 播种机组的适宜规模分析 |
3.4.3 药剂除草机组的适宜规模分析 |
3.4.4 收获机组的适宜规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性规划法对机械化耕作配套机具模型的优化 |
4.1 机械配备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4.1.1 机械配备的基本原则 |
4.1.2 配备农业机械的方法 |
4.1.3 LINGO软件 |
4.2 深松联合整地模式机具配备作业系统优化 |
4.3 深松覆盖模式机具配备作业系统优化 |
4.4 免耕播种模式机具配备作业系统优化 |
4.5 联合整地模式机具配备作业系统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械化耕作技术经济分析 |
5.1 技术经济分析的原则与方法 |
5.1.1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准则 |
5.1.2 技术经济分析的常用方法 |
5.2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建立 |
5.2.1 投资回收期 |
5.2.2 净现值 |
5.2.3 内部收益率 |
5.3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配套机具经济效益分析与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d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 |
2.1 积累与变革规范 |
2.2 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 |
2.3 科学计量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科发展模式与规律 |
3.1 农业工程学科的缘起 |
3.2 学科发展阶段性特征 |
3.3 学科发展模式及演进规律 |
3.4 学科发展模式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科学研究视角的学科知识结构演化 |
4.1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
4.2 国外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
4.3 国内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
4.4 中外知识结构演化之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演变 |
5.1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
5.2 中国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
5.3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之变迁 |
5.4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
6.1 学科专业、学位制度及专业认证 |
6.2 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 |
6.3 中国特色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
6.4 中国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9)智能化生产力与中国自主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自主创新的研究现状 |
(二)智能化生产力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数据分析法 |
(三)对比论证法 |
(四)图表法 |
四、本文创新点及不足 |
(一)本文创新点 |
(二)本文不足 |
第二章 智能化生产力及其形成历程 |
一、生产力的要素及发展阶段 |
(一)生产力的要素 |
(二)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
二、智能化生产力的内涵及形成过程 |
(一)智能化生产力的内涵 |
(二)智能化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三章 自主创新战略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创新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创新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制度创新理论 |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管理创新理论 |
二、列宁斯大林的创新思想 |
(一)依靠科技实现电气化才能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
(二)发挥知识分子在实现电气化中的作用 |
(三)“租让制”式对外开放制度创新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 |
(一)毛泽东自力更生发展科技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思想 |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
(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灵魂的观点 |
(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观点 |
四、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比较 |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异同 |
第四章 自主创新战略是智能化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 |
(一)自主创新的提出 |
(二)自主创新的概念及特点 |
二、生产力具有社会属性特点要求自主创新发展智能化生产力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具有社会属性的思想 |
(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 |
(三)自主创新才能实现发达国家率先实现的智能化生产力 |
三、智能化生产力背景下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要求自主创新 |
(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不断结合 |
(二)与智能化生产力相关的科学技术促进了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 |
四、智能化生产力背景下发达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求自主创新 |
(一)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的双重影响 |
(二)发达国家加强了微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知识产权保护 |
(三)处于发展中国家地位的中国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发展智能化生产力 |
五、智能化生产力的高知识含量要求自主创新 |
(一)手工生产力主要是经验总结或面授即可实现生产能力的转移 |
(二)机器生产力通过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即可实现生产能力的提高 |
(三)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实现智能化生产力的发展 |
六、智能化生产力的高端科技关涉国家安全必须自主创新 |
(一)智能化生产力的高端科技关涉国防安全必须自主创新 |
(二)智能化生产力的高端科技关涉经济安全必须自主创新 |
第五章 智能化生产力规定了自主创新的内容和方向 |
一、自主创新以科技创新为主 |
(一)科技创新的内涵 |
(二)科技创新以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主要创新方向 |
(三)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创新的主要成就 |
(四)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创新的不足 |
二、自主创新对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的诉求 |
(一)创新的归宿在于发展 |
(二)智能化生产力是多种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三)制度创新是自主创新的保障 |
(四)管理创新是自主创新的条件 |
(五)文化创新是自主创新的精神支柱 |
第六章 基于智能化生产力的自主创新战略实施 |
一、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优势与劣势 |
(一)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优势 |
(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劣势 |
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阶段 |
(一)技术引进与模仿为主的阶段 |
(二)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 |
三、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对策 |
(一)驱动电子信息技术创新的市场制度创新 |
(二)保障电子信息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制度创新 |
(三)加速电子信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制度创新 |
(四)引导电子信息技术创新的政府导向创新 |
(五)培养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高尖端创新人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基于模糊集的黑龙江水田耕整地机组最优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水田耕整地模糊评价的原理和方法 |
1. 1建立评价因子集 |
1. 2建立评判集 |
1. 3确定隶属度函数 |
1. 4水田耕整地机组优劣的模糊矩阵 |
1. 5权重的确定 |
1. 6综合评判与处理 |
2模糊评价因子集的确定 |
2. 1机组仿形能力F |
2. 2机组技术生产率Wj |
2. 3土壤压实程度Y |
2. 4作业面积完整率ZL |
2. 5年最大赢利值L |
2. 6机组作业成本C |
2. 7投资回收期T |
3模糊评价实例 |
3. 1建立因素集 |
3. 2确定权重向量 |
3. 3确定评判集 |
3. 4确定隶属度函数和模糊关系矩阵的建立 |
3.5综合评判计算及归一化处理 |
3. 6评价结果分析 |
4结论 |
四、农业机器大修理界限的经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演进研究[D]. 王媛玉. 吉林大学, 2019(10)
- [3]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D]. 李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研究[D]. 田雨.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5]张闻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研究[D]. 郭莹. 西北大学, 2018(01)
- [6]张培刚史观的视域 ——以《农业与工业化》为例[D]. 余希田.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7]辽宁省铁岭县机械化耕作模式的研究[D]. 李凯.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2)
- [8]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D]. 师丽娟.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9]智能化生产力与中国自主创新战略研究[D]. 周良武.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8)
- [10]基于模糊集的黑龙江水田耕整地机组最优评价[J]. 于海明,张雪峰,金钟波. 农机化研究, 2014(06)
标签:国际竞争力论文; 理论创新论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