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赣东北双桥山群首次发现大量深水类型的波痕(论文文献综述)
李向东[1](2021)在《地层记录中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进展及其页岩气勘探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已有地层记录研究成果,结合现代海洋中对内波、内潮汐特性的研究,从沉积流体和沉积作用角度对地层记录中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1)周期性的韵律沉积可能是内波、内潮汐沉积的普遍表现形式,其在空间上可分为在破碎带对已有沉积物改造和流体交互作用沉积以及在非破碎带与营养运输和静水效应相关的沉积;2)虽然目前内波、内潮汐沉积尚无排他性鉴别标志,但是在确定深水沉积环境之后,沉积构造可能为内波、内潮汐沉积的重要鉴别标志;3)深水环境下内波、内潮汐可能在细粒沉积中形成有机质和脆性矿物富集及相应的沉积构造,从而形成页岩气储层并能有效地提高其油气水平运移能力和可压裂性。因此,从深水牵引流沉积演化的角度对页岩气储层特征进行探索和研究,对于提高页岩气勘探的系统化程度和可预测性具有重要意义。
于涛[2](2021)在《浙西北地区下古生界沉积环境、物源及盆地原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华南板块是欧亚大陆东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扬子与华夏地块组成,二者之间的江南造山带是理解华南构造演化、岩浆过程及成矿效应的关键。关于扬子与华夏地块的最终拼合时间与机制,以及扬子地块东南缘早古生代沉积盆地的构造属性,有多种模型被提出,主要基于火成岩与变质岩研究,而对沉积岩的研究有限。本文以浙西北地区下古生界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沉积相解剖,分析其沉积环境时空演化规律,重建扬子地块东南缘早古生代古地理格局,对盆地内沉积岩进行碎屑组分、砂岩重矿物组合、全岩地球化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结合盆地内发育的多层斑脱岩的年龄及性质,讨论沉积物的物质组成,源区方向、性质及构造背景;综合前人的区域地质研究,探讨盆地原型,从而为华南板块的构造演化提供证据。沉积特征表明,浙西北地区的寒武系-中奥陶统,盆地内广泛发育正断层,以发育碳硅质岩、碳酸盐岩浊积岩、滑塌堆积为特征,表明此时为深水斜坡环境;上奥陶统黄泥岗组、砚瓦山组发育大量碎屑流成因的砾岩及瘤状灰岩,长坞组则发育代表深海环境的巨厚海底扇沉积,上述特征均反映了强烈的构造活动以及盆地持续拉张的状态。上奥陶统文昌组-下志留统发育潮坪相及浅海陆棚相沉积,至中上志留统,发育三角洲沉积。沉积相时空展布及古流向表明,盆地整体呈现出SE高NW低的古地貌特征,物源来自SE方向。岩石学特征表明,研究区砂岩样品主要由棱角状-次棱角状的岩屑(杂)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组成,成熟度低,为近源快速堆积形成;岩屑成分主要由流纹岩、安山岩、花岗岩、石英片岩、板岩、千枚岩、粉砂岩以及燧石组成,与砾岩成分一致。重矿物组合显示以金红石、电气石、铬铁矿为主,同时出现少量石榴子石、磁铁矿、辉石、锐钛矿、榍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沉积分选及再循环作用未影响到样品组分,岩石微量元素主要受到母源区性质及构造背景控制,研究区物源主要为中性-长英质的岛弧环境下的岩石,以及少量镁铁质岩石。上述碎屑岩组成特征共同表明物源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以及少量镁铁质岩石、变质岩、沉积岩,源区构造背景为岛弧。碎屑锆石U-Pb测试结果显示438Ma及818Ma的主峰年龄,东南方向的浙江中部为主要物源区,陈蔡群、河上镇群、双溪坞群及八都群为研究区提供了主要的碎屑物质。结合区域地质资料,438Ma的峰值年龄来自双溪坞岛弧、陈蔡增生杂岩及侵入其中的镁铁质岩石。古地理特征及物源分析结果表明,浙西北地区早古生代为一弧后盆地,经历了先持续拉张,经巨厚海底扇等碎屑物质堆积填满之后,逐步萎缩的过程。盆地与双溪坞弧、陈蔡增生杂岩及其中弧相关镁铁质侵入体配套,证明早古生代扬子地块东南缘为一活动大陆边缘。上述认识为华南板块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与思路。
杜秋定[3](2020)在《湘黔桂地区新元古代中期盆地演化及动力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新元古代武陵造山作用的结束,代表了华南陆块的最终聚合。因此,造山带结束时代的认识对华南陆块形成与演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武陵造山运动结束时代及机制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造山的时间发生在820-800 Ma,主要原因是在华南诸多省份广泛存在的角度不整合面,不整面以下冷家溪群及相当地层的沉积时限为860-830 Ma,不整合面之上板溪群及相当地层沉积的最大时限为820 Ma。冷家溪群(四堡群、梵净山群)、板溪群(高涧群、下江群、丹洲群)在沉积建造、变形样式、变质作用方面有显着差异和明显的沉积作用间断。而且该时间820 Ma大规模S型花岗岩则属于“造山”或“后造山”型花岗岩。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华南裂谷盆地开启应在890-850Ma之间,造山期田里片岩记录的最后一期变质变形作用时代为940 Ma,双溪坞地区与岛弧有关岩浆作用为890 Ma,赣东北西湾地区蛇绿混杂岩仰冲型花岗岩侵位时间为880 Ma,浙北及攀西地区约850 Ma的双峰式火山岩、碱性杂岩及同期辉绿岩脉代表了非造山岩浆作用。这样湘黔桂盆地广泛分布的角度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冷家溪群、四堡群、梵净山群)则同属于裂谷作用沉积的地层。扬子和华夏板块之间在约900 Ma经过四堡造山运动拼合在一起,形成统一华南地块;随后870-850 Ma,华南地块发生了初始裂解,大规模裂解的机制是由地幔柱为驱动力。但是,其它研究者认为扬子和华夏地块间通过增生造山的方式实现了最终的拼合。扬子板块的西缘在新元古代一直处于板块俯冲阶段。Rodinia超大陆外缘增生造山,超大陆内部岩石圈伸展-裂解,这个模型的驱动机制是扬子和华夏板块处于Rodinia超大陆的边缘,俯冲带的后撤引发了超大陆内部发生裂解。在湘西南芷江-隆回石桥铺地区冷家溪群与板溪群(高涧群)地层之间存在角度不整合,但是在湘西南城步地区尚未发现冷家溪群与高涧群良好的接触关系。城步地区岩体的侵入时代及岩体类型有不同认识:侵入云场里组叶溪江和浆坪两个岩体年龄分别为828 Ma和805 Ma,这些有幔源物质加入的I型花岗岩认为与洋壳俯冲有关的岛弧(或陆缘弧)花岗岩(柏道远等,2010)。Huang et al.(2019)获得江南造山带西段叶溪江和报木坪的年龄为805 Ma,807 Ma,两个岩体为S型花岗岩,叶溪江与报木坪岩体是扬子和华夏板块拼合后伸展构造背景下软流圈上升侵位。在湘西南地区侵入高涧群早期地层砖墙湾组与黄狮洞组中一些花岗岩岩体测年为835.6Ma,840Ma(黄建中等,2018),由此确认岩体围岩属于新元古代板溪期沉积,推测冷家溪群与高涧群之间为连续沉积。这些岩体的时代与源岩性质、地层的识别对华南盆地演化的认识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论文通过对扬子东南缘新元古代中期盆地充填序列及充填物自身的沉积序列和物源结构面的转换分析,识别新元古代中期盆地的性质。论文重点剖析:1)芷江冷家溪群与板溪群结构转换的沉积物与地球化学特征;2)城步地区花岗岩体的时代、源岩性质及动力学背景;3)综合分析扬子东南缘新元古代中期盆地充填序列及冷家溪群(四堡群、梵净山群)与板溪群(高涧群、下江群、丹洲群)之间、板溪群(高涧群、下江群、丹洲群)内部、板溪群(高涧群、下江群、丹洲群)与上覆冰期地层之间沉积结构转换特征。本论文初步认识如下:(1)传统上,根据板溪群内部岩石沉积组合特征将其一分为二:即上板溪群和下板溪群。综合扬子地块板溪群沉积充填序列及新元古代中期不同阶段广泛发育的多幕式岩浆活动。板溪期沉积序列应该划分三个阶段是较为可行的。即1)盆地开启与初始海侵阶段(820-800 Ma);2)构造热事件与差异隆升阶段(800-760 Ma);3)区域沉降阶段(760-720 Ma)。(2)华南新元古代沉积盆地从盆地开启至冰期事件地层沉积存在三次沉积-构造转换面。研究表明:1)板溪群与冷家溪群角度不整合面代表了一定时间的沉积间断。角度不整合之下为冷家溪群陆棚-三角洲相,明显的向上变浅的沉积演化序列特征。不整合面之上的板溪群底部为一套陆相沉积物,洪积、冲积扇及河流组成的低水位沉积物,是盆地充填、封闭和回返的过程,代表盆地性质发生转变。因此,这个角度不整合代表了盆地的消亡和新生。2)板溪系内部五强溪组、架枧田组的底与下伏地层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开启早期,构造-沉积分异作用,同裂谷相变很大,使得盆地边缘区地层序列不完整。盆地深度增加,沉积海盆萎缩、海平面迅速大幅度下降、滨岸线逐渐向盆地迁移,造成了局部地区陆架暴露,与盆地内部构造掀斜作用有关,这并非造山运动的结果。3)板溪系晚期与南华系之间沉积转换特征也较为明显。板溪系沉积晚期是一个特殊的沉积时期。板溪系沉积结束后,就是全球规模的Sturtian冰期。板溪群、下江群等顶部与南华冰间之间普遍存在一个平行不整合或地层缺失记录。湘黔桂盆地局部地区,板溪群、丹洲群、下江群等上部地层又表现出向上变浅的进积型海退序列。泗里口剖面长安组底部低水位杂砂砾岩沉积楔状体的出现,说明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进积沉积序列转换面。(3)在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方面,城步花岗岩的同位素数据表明,侵入时代为822.3±9.9 Ma,而下交点的206Pb/238U年龄为808±11 Ma代表了后期叠加地质事件的年龄。湘西城步地区S型花岗岩侵入的围岩为冷家溪群,并非高涧群沉积早期地层;冷家溪群与高涧群在该地区并非连续沉积,不存在新元古代残留海(洋)盆。湘西芷江地区角度不整合面以下冷家溪地层获得锆石U-Pb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表明,沉积间断时间为832-808 Ma,冷家溪群最大沉积年龄为832Ma,裂谷盆地的开启时间不早于822 Ma。这与江南造山带西段桂北-梵净山-芷江一线冷家溪群、四堡群、梵净山群的最大沉积年龄相似;经造山运动后,裂谷盆地开启后接受沉积物的时限是一致地,与传统认为江山造山带西段桂北裂谷盆地早于其它地区开启有所不同。
王田[4](2020)在《赣北及邻区新元古代莲沱组沉积序列特征及其盆地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赣北及邻区莲沱组(休宁组)与湖北宜昌、通山地区的莲沱组是华南新元古代中期的重要地层单元之一,但对其沉积大地构造背景和时代归属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在详细的沉积学调查与区域对比研究基础上,对采自通山石门塘剖面莲沱组底部含砾砂岩、中部的沉凝灰岩和上饶华坛甘岭剖面上墅组顶部的英安岩和休宁组中下部的沉凝灰岩分别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通山莲沱组最大沉积年龄为784.0±11 Ma,莲沱组中部沉积年龄约为727.3±6.7 Ma;获得华坛甘岭剖面上墅组英安岩顶部形成年龄为779.0±6.6 Ma、休宁组中部沉积年龄为733.6±5.9 Ma,因此,赣北及邻区的莲沱组或休宁组沉积,可与峡东莲沱组及湘黔桂邻区板溪群、丹州群等上部对比,时限约为780~720 Ma。莲沱组底界为一个不等时的界面,不同的岩相古地理单元其底部地层缺失是不相同的。沉积学研究表明,莲沱组沉积期赣北地区总体为“一隆四坳”古地理格局:一隆为呈南西-北东向展布的中央隆起,四坳为鄂赣坳陷、浙赣断陷、皖南坳陷和湘赣坳陷。赣东北休宁组沉积构造不发育,主体为冲积扇-滨浅海至深水陆棚相沉积;赣西北及邻区莲沱组沉积构造发育,斜层理、交错层理、沙纹层理及波痕等沉积构造发育,为河流-三角洲沉积序列。研究认为,在扬子陆块内,浙皖赣邻区的莲沱组(休宁组)与宜昌莲沱组、滇中澄江组及湘黔桂地区的板溪群及其相当地层的上部沉积时限大体相当,为南华冰期开启前在区域热沉降背景下,南华裂谷系的第一套呈区域性展布的裂谷盖沉积。
任雪斌[5](2020)在《赣东北樟树墩—西湾蛇绿混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说明赣东北蛇绿混杂岩位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交接部位,是中国东南部为数不多确定的新元古代蛇绿岩,蕴含着江南造山带乃至华南前寒武纪大地构造演化的重要信息。本项研究,我们选择赣东北樟树墩-西湾蛇绿混杂岩带为研究对象,首先系统收集整理了前人研究成果,然后赴江西省德兴市樟树墩-西湾地区开展野外路线踏勘、典型剖面测制和露头尺度岩性解剖,最后对采自樟树墩和西湾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测试与研究工作,目的是查明樟树墩-西湾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厘定混杂岩中辉长岩和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形成的构造背景,丰富本地区的研究资料,为岩石成因和大地构造演化提供新的证据。本项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⑴樟树墩-西湾蛇绿混杂岩带主要由蛇纹岩体及辉长岩体等组成,蛇绿岩套的原始层序已被构造肢解,具有明显的构造侵位特征,与晚元古代浅变质沉积岩系呈韧性剪切带接触,基性-超基性岩块呈透镜状挟持于围岩的糜棱片理之中。⑵锆石U-Pb定年测定206Pb/238U年龄介于920±10Ma~1046±11 Ma之间,其中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982.9±6Ma(MSWD=2.8),代表了辉长岩侵位年龄,樟树墩-西湾蛇绿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⑶樟树墩蛇绿混杂岩中的玄武岩具有低K、Mg,中等Ti,高Na、Al等特征,SiO2-Nb/Y分类图解中样品均落在了亚碱性玄武岩中,SiO2-TFeO/MgO图解中样品均落在拉斑玄武岩系类,樟树墩玄武岩属于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西湾蛇绿混杂岩中辉长岩全碱含量相对偏高,SiO2-Na2O+K2O图解中样品均投在碱性辉长岩上,西湾辉长岩为碱性辉长岩。⑷樟树墩-西湾蛇绿混杂岩中的辉长岩和玄武岩的微量元素分布型式与富集型洋脊玄武岩(E-MORB)相似,很有可能是板块俯冲产生的流体交代作用使地幔楔部分熔融的结果。⑸樟树墩-西湾蛇绿混杂岩中的辉长岩和玄武岩总稀土元素含量为58.59×10-6~73.35×10-6之间,LREE/HREE比值为2.48~3.15,(La/Yb)N的比值为1.82~2.66,具有Eu的正异常,具有与富集型洋脊玄武岩(E-MORB)大致相似的配分曲线和稀土元素组成。⑹U-Pb测年、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测试结果表明,樟树墩-西湾蛇绿岩形成于洋中脊环境,来源于亏损地幔,俯冲带流体交代改造地幔楔,并受到陆源物质混染的影响。樟树墩-西湾蛇绿混杂岩经历了洋壳发展(1100~970Ma)、俯冲(970~870Ma)、碰撞(870~800Ma)和后碰撞(<800Ma)构造演化过程。
马雪,高天山,周效华,钱迈平,李云,朱清波,靳国栋,洪文涛,余明刚[6](2019)在《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双桥山群沉积环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南造山带东段经公桥地区新元古代双桥山群地层保存较为完整,对经公桥地区双桥山群的横涌组、计林组以及安乐林组进行剖面测量,根据野外沉积构造、沉积层序特征,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和粒度分析对经公桥地区双桥山群的沉积环境进行研究,认为双桥山群沉积相为海底扇相,其中横涌组为中扇亚相、计林组为外扇亚相、安乐林组为中扇亚相。双桥山群由下至上的沉积特征指示水体变化趋势为浅-深-浅。
樊献科[7](2019)在《江西大湖塘超大型钨多金属矿田成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西大湖塘超大型钨多金属矿田是近年来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钨矿之一,区内发育多套与成矿作用密切的燕山期花岗岩,矿化类型以细脉浸染型白钨矿为主,兼有石英大脉型黑钨矿和隐爆角砾岩型钨(铜、钼)矿等多种矿化类型,形成“多位一体”的钨(铜、钼)矿床。对大湖塘钨矿的成岩成矿背景、控矿因素、成矿流体特征、成矿作用过程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和深入剖析,了解大湖塘钨矿的矿床成因和成矿机制,建立起“大湖塘式”成矿模型,对江南造山带乃至整个华南地区钨多金属矿的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都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LA-ICPMS独居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大湖塘石门寺矿区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含斑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斑岩的侵位时间分别为147.9±1.1 Ma、146.4±1.1 Ma、138.6±0.98 Ma和142.8±1.7 Ma.四种花岗岩均为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但黑云母花岗斑岩具有明显的从S型到I型花岗岩过渡的特征。它们来源于相似的岩浆源区,主要为新元古代双桥山群中变泥质岩和变玄武岩的混合源区。石门寺矿区四种花岗岩来自两个独立的、经历不同演化过程的岩浆房。石门寺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含斑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很可能是来源于同一个岩浆房的三次脉动式岩浆侵位,而黑云母花岗斑岩则来源于另一个不同的岩浆房,两个岩浆房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岩浆演化过程。斜长石的微区剖面分析显示An和Al2O3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An和FeO之间却无明显的相关性。此外,斜长石晶体中Sr和Ba含量之间显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石门寺矿区两套岩浆房系统都没有发生基性岩浆的补给或不同岩浆之间化学成分的混合。石门寺矿区的两套岩浆房均为化学成分封闭的岩浆系统,岩浆演化过程中只有热量混合和/或减压作用,没有镁铁质岩浆的注入和混合作用。大湖塘矿田的燕山期花岗岩体由于体积小,钙含量低,不能为该区形成超大型白钨矿化提供足够的钙元素,而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由于体积巨大、钙含量高,很可能为大湖塘矿田大规模的白钨矿化贡献了所需的钙元素。石门寺矿区隐爆角砾岩和狮尾洞矿区的石英大脉形成时间分别为142.0±0.6 Ma和136.1±0.5 Ma,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分别代表了隐爆角砾岩型矿化和石英大脉型矿化的时间。石门寺矿区的隐爆作用应是黑云母花岗斑岩引起。而狮尾洞矿区的石英大脉型矿化可能是似斑状二云母花岗岩晚期热液作用形成。流体从强还原性的母岩浆中出溶之后,从母岩向围岩迁移的过程中,逐渐发生氧化,氧逸度逐渐升高,CO2含量也逐渐增加,流体从强还原性逐渐变为弱氧化性。含矿石英细脉、隐爆角砾岩胶结物和含矿石英大脉等成矿阶段的流体均为弱氧化性-氧化性流体,包裹体中一般出现大量的CO2、CH4和N2气体。大湖塘矿田中隐爆角砾岩型硫化物、石英大脉型硫化物和细脉浸染型硫化物的δ34S值分别变化于-2.05-0.33‰、-36.34-0.02‰和-10.07-1.53‰,δ34S的大范围变化以及远离0的很大负值说明大湖塘矿田的硫不可能是单纯的岩浆硫,还应该有来自沉积岩中的硫,尤其是晚期的石英大脉型矿化阶段的硫,应该有大量来自沉积岩。新元古代双桥山群富钨变质沉积物的部分熔融和岩浆的高度分异结晶导致岩浆中的钨发生初始和进一步富集。石门寺矿床中的钨矿化极大地受到成矿母岩浆的氧化还原状态控制。从岩浆结晶的早期到晚期,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含斑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的氧逸度有明显下降,但是细粒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斑岩和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定的较高氧逸度。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含斑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很可能是钨的主要贡献者,而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斑岩主要贡献了石门寺矿床的铜和钼。这种长期多相的岩浆作用和长期的成矿作用在大湖塘超大型钨多金属矿田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导致大湖塘超大型钨矿形成关键因素。
许光[8](2019)在《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四川盆地从新元古代至新生代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对盆地进行不同程度的构造改造,为多种能源的共生富集提供有利条件。三叠纪是四川盆地构造体制发生转换的重要时期,构造环境从被动大陆边缘转换为前陆盆地,海相沉积环境转变为陆相沉积。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引起的沉积相变、构造改造和物源变化为油气、页岩气、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赋存创造了良好的时间和空间条件,孕育了元坝气田、普光气田、农乐钾盐矿、广旺煤田、华蓥山煤田等大型矿(气)田。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富集油气、钾盐、锂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富集煤、油气、页岩气。嘉陵江组、雷口坡组时期,四川盆地东北缘处于从向北倾斜的陆架-斜坡转向北侧隆起的海相前陆的障壁岛沉积环境,主要沉积相为潮坪-泻湖-盐湖相等,盐类、锂矿主要富集在潮上带盐溶角砾岩以及白云岩中,油气主要富集在礁滩和粒屑滩的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和鲕粒灰岩等有利储层中。须家河组时期,研究区处于前陆盆地陆相沉积环境,沉积相主要为冲积扇-三角洲-湖泊相,煤炭主要富集在三角洲沼泽相煤层中,油气储集在河流-三角洲相的砂岩中。三叠系天然气主要赋存于三种类型的含油气系统中:下生上储型含油气系统的飞仙关组鲕粒滩白云岩、嘉陵江组缝隙型碳酸盐储层中,自生自储型的须家河组碎屑岩中和上生下储型的雷口坡组风化壳地层中。煤炭主要赋存于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陆相地层中。岩盐主要由固相岩盐和卤水型盐矿两种类型赋存于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地层中。古构造分析表明,古凹陷为成盐的有利区域,而古凸起周缘发育的礁滩相成为油气有利区。后期构造运动使得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发育滑脱层,为多种能源的共生提供条件。矿物学、岩石学和年代学等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绿豆岩是钾盐中钾元素的重要来源,其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地区252Ma岩浆岩。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油气主要来自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烃源岩。须家河组重矿物和电子探针表明,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根据盆地周缘造山带流体的体系组成及内部的有机流体特征角度系统,研究区油气和钾盐、锂矿等多种能源矿产资源受控于同一造山带流体。四川盆地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构造流体分为两期,早期为主要的成矿(藏)流体,均一温度较高,晚期流体与成矿(藏)无关,均一温度较低。盐水-油气流体运移时限为晚三叠世,与印支期-燕山早期的逆冲推覆造山作用相一致,造山带流体作为载体及源区参与盆地内多种能源的物质来源、运移和储集过程。
孙俊俊[9](2019)在《江南造山带中段九岭地区前寒武纪构造演化》文中认为北东-南西向展布的江南造山带位于华南板块中部,它的南界是绍兴-江山-萍乡-祁东-永州-龙胜断裂带,该断裂带分隔了西北部的扬子块体和东南部的华夏块体。江南造山带内广泛分布有大量的新元古代早中期地质体,包括含基性-中性-酸性火成岩夹层的变沉积岩套,花岗岩体和蛇绿岩套,并伴随有一个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面。为了了解华南板块在新元古代时的全球古地理位置,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来追踪该造山带的构造体制。尽管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扬子和华夏块体在新元古代早中期碰撞拼合,并形成了江南造山带,但是关于该造山带的新元古代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仍然存在争议。九岭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中段,相对于江南其它地区研究稍微薄弱。本文选取该地区与造山相关的地质体为研究对象,以野外地质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地质学等一系列研究方法为手段,对九岭地区存在的几个重要科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数据和认识。1.野外路线调查发现,江南造山带中段九岭地区广泛发育含平卧褶皱、紧闭褶皱和直立褶皱的复合背斜构造。近东西向的褶皱系被~820 Ma九岭花岗岩体侵入,指示这些褶皱变形时间早于花岗岩侵位时间。九岭南缘多发育平卧褶皱和韧性剪切变形,而北缘发育直立褶皱,暗示靠近缝合带变形作用更加强烈。九岭南部的糜棱岩面理朝北西方向中等倾斜,面理面上发育朝北西倾伏的拉伸线理,运动学研究结果显示一个上盘朝南东方向的逆冲并附有左旋剪切分量,糜棱面理产状与绿片岩相片理产状一致,表明韧性变形时间与区域绿片岩相作用时间基本一致,证实新元古代时期,扬子块体东南缘朝南东向逆冲。以上在前寒武纪地质单元中观察到的强烈的应力变形和区域规模的角度不整合面,指示九岭地区存在一期早新元古代碰撞造山事件。来自于九岭地区新元古代变沉积岩的碎屑锆石CL和U-Pb年代学数据显示,下双桥山群(角度不整合面以下地层)和上双桥山群(角度不整合面以上地层)中的锆石多为酸性岩浆锆石,两套地层分别在约863-820 Ma和797-780 Ma之间沉积。综合前人的研究,表明沿江南造山带分布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面形成于830-800 Ma之间,与扬子和华夏块体之间的碰撞有关。2.本文在江南造山带九岭地区识别出三套新元古代岩浆岩。第一套岩浆岩包括变闪长岩和变基性岩,它们的形成时代为849.9 ± 4.9,848.8 ±4.5和846.3 ±3.5 Ma。变基性岩可以划分为两组。变闪长岩和其中第一组变基性岩显示出轻稀土富集的稀土配分模式,其它微量元素比如Rb、K富集,但是Nb、Ta和Ti亏损,与大陆弧构造背景的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变闪长岩的锆石εHf(t)值范围为0.17-6.10。另一组变基性岩具有轻稀土元素亏损的稀土配分模式,类似于N-MORB和洋内岛弧构造背景,指示一个弧前构造背景。第二套岩浆岩主要由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片麻状花岗岩组成,时代为816.8 ±4.2,814.6 ± 3.6,812.5±3.5和810.3±3.5 Ma。它们的A/CNK值大于1.1,在Rb/(Y+Nb)图解中被划分为后碰撞花岗岩。该套花岗质岩石锆石εHf(t)值范围为-1.99~+ 8.49,Hf模式年龄为1835-1041 Ma。它们的岩浆源区被解释为来自于古-中元古代新生地壳物质和成熟的大陆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第三套岩浆岩主要是变辉绿岩,侵位时代是792.1 ±2.8 Ma,它的锆石εHf(t)值为8.46-13.83。这套岩石显示出E-MORB类型的稀土配分模式,并且在判别图解中落入大陆裂谷区域。它们的锆石Hf模式年龄在1046-811 Ma之间,指示岩浆岩区是通过早新元古代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这些数据显示,在850-790 Ma间,三套新元古代岩浆岩分别形成于大陆弧或弧前、后碰撞以及大陆裂谷构造背景。这些构造背景与以下地球动力学过程有关:(1)大洋板片朝扬子块体俯冲(850 Ma)、(2)华夏和扬子块体碰撞(820 Ma)以及(3)大陆裂谷(790 Ma)。3.源区分析结果表明,九岭地区上、下双桥山群的新元古代碎屑锆石主要来自江南造山带内部。下双桥山群内大于1000 Ma的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于扬子块体西缘,而上双桥山群内大于1000 Ma和小于800 Ma(具有负εHf(t)值)的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于扬子块体北部和东北部。新元古代变沉积岩的源区锆石记录了 4期岩浆作用,分别是900-780 Ma,1500-1900 Ma,1900-2200 Ma 和 2300-2700 Ma。发生在 1400-1000 Ma 之间的一期明显的地壳生长事件在上、下双桥山群的源区均被发现。同时,一项基于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古地磁数据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在罗迪尼亚超大陆汇聚期间,江南造山带与塔里木板块、大小喜马拉雅板块和东印度-东南极板块具有非常密切的亲缘性。4.基于本文和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针对江南造山带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历史,提出了一个初步的五阶段地壳演化模型,包括:(1)1000-880 Ma之间,古华南洋持续朝北西向俯冲,形成怀玉大洋岛弧,上覆板片后撤导致洋内弧后盆地最初的形成和扩张;其中双溪坞群变沉积岩和火山岩就是形成于大洋岛弧背景,而赣东北蛇绿岩带形成于洋内弧后边缘海盆地;(2)880-860 Ma间持续的俯冲导致怀玉弧与扬子块体碰撞;指示这次碰撞的岩石包括赣东北蛇绿岩带内880 Ma的淡色花岗岩、866 Ma的高压蓝片岩和863 Ma的河上镇群底砾岩;(3)860-830 Ma古华南洋板片持续俯冲及俯冲板片回撤形成江南造山带广泛的大陆岛弧,并发生弧后和弧前伸展;新元古代九岭弧以及修水弧后盆地形成于该阶段;(4)830-800 Ma古华南洋逐渐关闭,扬子和华夏块体碰撞拼合;碰撞产物是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面及带状分布的后碰撞S型花岗岩带(5)800-750 Ma受全球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作用的影响,陆内裂谷作用在整个华南广泛发育。九岭地区具有大陆裂谷属性的安义辉绿岩在该阶段侵位,797-780 Ma的上双桥山群在裂谷盆地沉积。
寇贵存[10](2018)在《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赣东北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处在扬子板块与华南褶皱带的拼贴部位,属于扬子板块东南缘的江南造山带东段。赣东北地区蛇绿混杂岩主要分布在弋阳樟树墩、漆工,德兴西湾、落湾、茅桥,婺源中村等地的“赣东北深大断裂带”中,呈NNE向带状展布,北延浙江境内,南西至弋阳中港坂一带。本文在收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赣东北蛇绿混杂岩进行野外地质勘查,岩石薄片鉴定,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阐述了赣东北蛇绿混杂岩的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形成年代,并探讨了赣东北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论文取得了以下认识:(1)赣东北樟树墩蛇绿混杂岩由20余个大小不一的岩块所组成,岩性主要有蛇纹石化橄榄辉石岩、蛇纹岩、辉长岩、玄武岩、辉绿岩等。其中蛇纹岩呈现墨绿色、黑绿色,鳞片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橄榄石、蛇纹石,磁铁矿,方解石。蛇纹石化的橄榄辉石岩呈灰绿色、灰黑色,纤维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蛇纹石、辉石、橄榄石。辉长岩呈暗灰色、黑灰色,辉长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普通辉石和斜长石。玄武岩呈黑色、暗绿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成分主要为辉石和斜长石。辉绿岩呈暗绿色、黑绿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有辉石、斜长石、绿泥石、黄铁矿。(2)赣东北蛇绿混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表明:样品具有低MgO(5.30%7.94%)和K2O(0.52%1.51%)、中等TiO2(1.48%2.05%)、高Na2O(2.89%4.47%)的特点,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赣东北蛇绿混杂岩样品稀土元素∑REE范围在56.64×10-674.59×10-6之间,LREE范围在41.08×10-652.84×10-6之间,HREE范围在13.97×10-621.75×10-6之间,LREE/HREE=2.433.02,富集轻稀土元素,LaN/YbN比值在1.692.63之间,明显大于1,δEu=0.831.12,无明显的铕异常。其微量元素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Sr、Nd、Pb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富集程度与E-MORB相当,明显区别与OIB和N-MORB,具有与富集型洋脊玄武岩(E-MORB)类似的特征(富集LREE和不相容元素),表明了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形成于大洋中脊初始扩张阶段,后期受到由板块俯冲所导致的流体交代富集作用影响。(3)樟树墩辉长岩的阴极发光图像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锆石多为无色透明,呈短柱状,晶体颗粒不完全不磨圆,大部分锆石具有明显的环带结构,属于典型的岩浆结晶成因,锆石的Th/U比值在0.220.53之间,均大于0.1,表明了锆石具有岩浆锆石的特征。所测试38颗锆石的40个测点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094±6.2Ma(MSWD=0.81),该年龄代表了辉长岩的结晶时代,表明了樟树墩蛇绿混杂岩所代表的洋壳形成的时代为中元古代晚期。(4)赣东北地区构造演化如下:1100950Ma:大洋扩张阶段,发育大洋中脊型的赣东北蛇绿岩;950870Ma:洋壳俯冲阶段,发育岛弧环境的双溪坞群;870820Ma:岛弧发育阶段,形成赣东北登山群的大规模火山岩,同时弧后发生扩张,形成弧后洋壳,发育弧后盆地环境的皖南伏川蛇绿岩;820Ma:大洋及弧后盆地闭合阶段,形成大范围不整合界面,并发育同造山S型花岗岩和后造山A型花岗岩。
二、赣东北双桥山群首次发现大量深水类型的波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赣东北双桥山群首次发现大量深水类型的波痕(论文提纲范文)
(1)地层记录中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进展及其页岩气勘探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历程 |
2 一般沉积特征 |
3 沉积构造鉴别标志 |
4 内波、内潮汐沉积模式 |
5 页岩气勘探意义 |
6 结论 |
(2)浙西北地区下古生界沉积环境、物源及盆地原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浙西北盆地大地构造位置 |
2.2 浙西北盆地区域岩石组成 |
2.2.1 镁铁-超镁铁质岩(蛇绿岩) |
2.2.2 区域相关岩群 |
2.3 浙西北盆地早古生代地层序列 |
2.3.1 寒武系 |
2.3.2 奥陶系 |
2.3.3 志留系 |
第三章 沉积相时空分布特征 |
3.1 盆地寒武系沉积相分布特征 |
3.1.1 下寒武统 |
3.1.2 中寒武统 |
3.1.3 上寒武统 |
3.2 盆地奥陶系沉积相分布特征 |
3.2.1 中下奥陶统 |
3.2.2 上奥陶统 |
3.3 盆地志留系沉积相分布特征 |
3.3.1 下志留统 |
3.3.2 中志留统 |
3.3.3 上志留统 |
第四章 古水流特征 |
4.1 寒武系古水流分布特征 |
4.2 奥陶系古水流分布特征 |
4.3 志留系古水流分布特征 |
4.4 古水流特征小结 |
第五章 沉积岩岩相学分析 |
5.1 砾石成分及碎屑组分分析 |
5.1.1 砾石成分分析 |
5.1.2 碎屑组分分析 |
5.2 砂岩重矿物组合特征 |
5.3 碎屑组成分析小结 |
第六章 碎屑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1 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6.1.1 主量元素 |
6.1.2 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 |
6.2 风化作用和分选 |
6.3 源区岩石类型 |
6.4 构造环境分析 |
第七章 碎屑岩地质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
7.1 碎屑锆石形态学及成因类型 |
7.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7.3 碎屑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第八章 斑脱岩特征 |
8.1 岩石学特征 |
8.2 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
8.3 地球化学特征 |
第九章 讨论 |
9.1 扬子地块东南缘古地理格局 |
9.1.1 浙西北地区沉积相时空演化 |
9.1.2 扬子地块东南缘沉积基底地势特征 |
9.2 浙西北盆地下古生界碎屑物源分析 |
9.2.1 物源性质 |
9.2.2 碎屑物源区 |
9.3 浙西北盆地原型分析及对华南构造演化的启示 |
第十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湘黔桂地区新元古代中期盆地演化及动力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拼合与裂解事件 |
1.3.2 探讨新元古代中期盆地动力学演化与沉积响应的关系 |
1.3.3 莲沱组地层沉积时限以及与南华系的关系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3 论文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层序列 |
2.2.1 峡东小区 |
2.2.2 湘北小区 |
2.2.3 湘西北小区 |
2.2.4 湘西南小区 |
2.2.5 黔东南小区 |
2.2.6 桂北小区 |
2.3 新元古代火山岩及火山作用 |
2.4 主要控盆断裂及其演变 |
2.4.1 青峰-襄樊-广济断裂 |
2.4.2 扬子地块东南缘边界断裂 |
2.4.3 石门-华容-临湘褶断带 |
2.4.4 安化-宁乡-浏阳断裂 |
2.4.5 从江-黎平-靖州-洪江-怀化断裂,融安-三江断裂 |
小结 |
第3章 沉积充填序列及盆地演化阶段性 |
3.1 地层对比 |
3.1.1 新元古代早期地层特征 |
3.1.2 板溪系地层特征 |
3.2 板溪期沉积盆地充填阶段性 |
3.2.1 盆地开启与初始海侵阶段(820-800Ma) |
3.2.2 构造热事件与差异隆升阶段(800-760Ma) |
3.2.3 区域沉降阶段(760-720Ma) |
小结 |
第4章 板溪系沉积特征及岩相古地理 |
4.1 区域性不整合面的分布及特征 |
4.1.1 桂北地区接触关系特征 |
4.1.2 梵净山地区接触关系特征 |
4.1.3 怀化芷江地区接触关系特征 |
4.1.4 湘中沅陵-桃源地区 |
4.1.5 岳阳地区接触关系特征 |
4.1.6 湘西隆回-城步地区接触关系特征 |
4.2 板溪期早期沉积特征及古环境分析 |
4.3 板溪期中期沉积特征及古环境分析 |
4.4 板溪期晚期沉积特征及古环境分析 |
小结 |
第5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动力学研究 |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分析方法 |
5.2 盆地开启同位素年代学 |
5.2.1 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5.2.2 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5.3 盆山转换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
5.3.1 主量元素特征 |
5.3.2 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
5.3.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4 盆山转换期花岩岗地球化学特征 |
5.4.1 主量元素特征 |
5.4.2 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
5.4.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5.5 沉积岩物源与构造背景分析 |
5.5.1 源岩的风化、沉积分选与再旋回分析 |
5.5.2 沉积岩物源分析 |
5.6 花岗岩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 |
5.6.1 岩石成因 |
5.6.2 构造背景分析 |
第6章 讨论 |
6.1 扬子与华夏板块碰撞及裂谷盆地开启时代约束 |
6.2 盆山转换地球动力学分析 |
6.2.1 角度不整合面上下地层沉积构造背景分析 |
6.2.2 盆山转换动力学机制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赣北及邻区新元古代莲沱组沉积序列特征及其盆地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支撑 |
1.1.1 选题依据与问题的提出 |
1.1.2 项目支撑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莲沱组的沉积时限 |
1.2.2 莲沱组的区域对比与时代归属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赣北及邻区新元古代地层序列特征 |
1000Ma)地层序列'>2.1.1 中元古代晚期(>1000Ma)地层序列 |
2.1.2 新元古代早期(1000~820Ma)地层序列 |
2.1.3 新元古代板溪期(820~720Ma)地层序列 |
2.1.4 新元古代南华冰期(720~635Ma)地层序列 |
2.2 区域构造及其演化 |
2.2.1 新元古代早期的沉积-构造演化 |
2.2.2 新元古代中期-加里东期的沉积-构造演化 |
2.2.3 晚古生代以来的发展与叠加改造 |
第3章 莲沱组沉积充填序列 |
3.1 赣西北(修水-武宁)地区莲沱期充填序列 |
3.2 赣东北(上饶)地区莲沱期充填序列 |
3.3 赣北邻区新元古代莲沱期充填序列 |
3.3.1 鄂东南(通山)地区 |
3.3.2 皖南(休宁)地区 |
3.3.3 浙西北(建德)地区 |
第4章 莲沱组的沉积时限 |
4.1 样品采集与描述 |
4.2 分析方法 |
4.3 分析结果 |
4.4 赣北及邻区莲沱期沉积时限及时代归属 |
4.4.1 莲沱期沉积时限 |
4.4.2 莲沱期沉积序列特征与区域对比 |
4.4.3 莲沱期沉积时代归属 |
第5章 沉积古地理及其盆地动力学初探 |
5.1 赣北板溪晚期的沉积古地理格局 |
5.1.1 赣北板溪期的构造演化 |
5.1.2 莲沱组沉积序列演化与沉积相 |
5.1.3 板溪晚期(莲沱期)的沉积岩相古地理 |
5.2 板溪晚期的盆地动力学机制-热沉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5)赣东北樟树墩—西湾蛇绿混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蛇绿岩国外研究现状 |
1.2.2 蛇绿岩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依托项目及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4.1 晋宁期岩浆岩 |
2.4.2 加里东期岩浆岩 |
2.4.3 海西—印支期岩浆活动 |
2.4.4 燕山期岩浆岩 |
第3章 樟树墩-西湾蛇绿混杂岩带地质特征 |
3.1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地理概况 |
3.2 樟树墩-西湾蛇绿混杂岩带岩石类型与构造变形特征 |
3.3 樟树墩-西湾蛇绿混杂岩的岩石学特征 |
第4章 西湾辉长岩年代学特征 |
4.1 研究方法和测试方法 |
4.2 样品的制备和测试 |
4.3 测年结果 |
第5章 樟树墩-西湾蛇绿混杂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 测试方法与样品采集 |
5.2 玄武岩主量元素特征 |
5.3 辉长岩主量元素特征 |
5.4 微量元素特征 |
5.5 稀土元素特征 |
第6章 赣东北绿混杂岩地球动力学意义 |
6.1 年代学讨论 |
6.2 大地构造背景讨论 |
6.3 构造演化讨论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双桥山群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及剖面位置 |
2 双桥山群粒度特征 |
3 基本层序及沉积相分析 |
3.1 横涌组 |
3.2 计林组 |
3.3 安乐林组 |
4 结论 |
(7)江西大湖塘超大型钨多金属矿田成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我国钨矿床研究现状 |
1.3 大湖塘钨矿田研究进展 |
1.3.1 大湖塘钨矿田勘查历史简介 |
1.3.2 大湖塘钨矿田科研进展 |
1.4 存在问题和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分析测试 |
2.1 独居石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 |
2.2 全岩主微量分析 |
2.3 电子探针分析 |
2.4 斜长石原位微量元素 |
2.5 原位S同位素 |
2.6 白云母~(40)Ar-~(39)Ar定年 |
2.7 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分析 |
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 |
3.1 大地构造背景 |
3.2 区域地层 |
3.2.1 双桥山群 |
3.2.2 登山群 |
3.3 区域构造 |
3.4 区域岩浆岩 |
3.5 区域矿产 |
第四章 大湖塘矿田地质特征 |
4.1 地层 |
4.2 构造 |
4.3 岩浆岩综述 |
4.4 各矿区矿床地质特征 |
4.4.1 石门寺矿区 |
4.4.2 平苗矿区 |
4.4.3 一矿带矿区 |
4.4.4 狮尾洞矿区 |
4.5 围岩蚀变及与矿化关系 |
4.5.1 围岩蚀变类型 |
4.5.2 围岩蚀变分带及与矿化的关系 |
4.6 成矿蚀变阶段 |
第五章 燕山期花岗岩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 |
5.1 花岗岩岩相学特征 |
5.2 独居石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组成 |
5.2.1 独居石U-Pb年代学 |
5.2.2 独居石微量元素组成 |
5.3 全岩主量元素 |
5.4 全岩微量元素 |
5.5 讨论 |
5.5.1 成岩时代 |
5.5.2 岩石成因类型 |
5.5.3 岩石早期结晶温度 |
5.5.4 岩浆起源和源区特征 |
5.5.5 岩浆结晶分异过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矿物微区地球化学研究 |
6.1 黑云母和白云母矿物学研究 |
6.1.1 黑云母 |
6.1.2 白云母 |
6.2 斜长石剖面原位主量元素分析 |
6.2.1 斜长石原位主量元素组成 |
6.2.2 斜长石An-Al_2O_3-FeO关系剖面图 |
6.3 斜长石剖面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6.4 讨论 |
6.4.1 岩浆氧逸度 |
6.4.2 成岩动力学过程 |
6.4.3 钙的来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7.1 成矿年代学 |
7.2 流体包裹体研究 |
7.2.1 岩相学特征 |
7.2.2 包裹体成分特征 |
7.3 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 |
7.4 讨论 |
7.4.1 隐爆角砾岩和石英大脉的形成 |
7.4.2 成矿流体氧逸度特征 |
7.4.3 成矿物质来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成矿机制与成矿模式 |
8.1 成岩成矿时代及构造环境 |
8.2 成矿元素钨的来源 |
8.3 各岩浆单元与W-Cu-Mo矿化的关系—来自氧逸度的制约 |
8.3.1 钨矿化 |
8.3.2 铜钼矿化 |
8.4 成矿模型 |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
主要结论 |
存在问题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石门寺独居石U-Pb同位素定年数据 |
附表2 石门寺独居石微量元素数据 |
附表3 石门寺花岗岩全岩主微量元素 |
附表4 石门寺花岗岩中黑云母电子探针-EPMA |
附表5 石门寺花岗岩中白云母电子探针-EPMA |
附表6 石门寺花岗岩中斜长石原位主量元素分析-EPMA |
附表7 石门寺花岗岩中斜长石原位微量元素分析-LA-ICPMS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技术思路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演化概况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断裂特征 |
2.4 古地理环境 |
2.5 古气候环境 |
2.6 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特征 |
第3章 样品采集、处理及测试方法 |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 测试分析与处理方法 |
第4章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的沉积响应 |
4.1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
4.2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 |
4.3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 |
4.4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
4.5 沉积演化 |
第5章 构造体制转变中成矿物质来源变化 |
5.1 碎屑组分特征 |
5.2 砾岩沉积特征 |
5.3 古水流方向 |
5.4 重矿物变化特征 |
5.5 绿豆岩 |
第6章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多种能源和矿产成矿特征 |
6.1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天然气藏成藏特征 |
6.2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煤系成藏特征与聚煤规律 |
6.3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盐类矿产成矿规律 |
6.4 沉积环境对多种能源矿产的制约 |
6.5 油气、煤炭和卤水等成矿物质来源 |
6.6 小结 |
第7章 构造体制转换对多种能源矿产制约 |
7.1 构造环境转变控制矿产资源纵向分布 |
7.2 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的地质流体作用 |
7.3 构造流体对多种能源矿产成矿控制 |
7.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江南造山带中段九岭地区前寒武纪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存在问题 |
1.3 选题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论文工作量 |
1.7 主要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构造格架 |
2.1 大地构造位置与格架 |
2.2 区域构造 |
2.2.1 扬子陆块 |
2.2.2 华夏陆块 |
2.3 地层序列 |
2.4 多期岩浆活动 |
2.4.1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 |
2.4.2 显生宙岩浆活动 |
2.5 多期变质-变形作用 |
2.5.1 新元古代变质变形作用 |
2.5.2 显生宙同构造变质-变形作用 |
第三章 九岭地区新元古代构造-岩浆作用及区域角度不整合地质关系 |
3.1 地质概况 |
3.1.1 九岭地区构造 |
3.1.2 九岭地区地层序列 |
3.1.3 九岭地区岩浆岩 |
3.2 ca.850-790Ma三期岩浆活动记录及构造响应 |
3.2.1 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结果 |
3.2.2 三期岩浆活动的年代学约束 |
3.2.3 三期岩浆活动的地球化学约束及其岩浆成因分析 |
3.2.4 构造属性探讨 |
3.2.5 本章小结 |
3.3 新元古代区域角度不整合面及其构造意义 |
3.3.1 新元古代区域角度不整合面的分布与特征 |
3.3.2 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结果 |
3.3.3 上、下双桥山群的沉积时限 |
3.3.4 沉积环境与物源分析 |
3.3.5 构造属性 |
3.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江南造山带新元古代构造属性、亲缘性及演化模型 |
4.1 江南造山带的构造属性 |
4.1.1 早期的俯冲和伸展作用(约1000-880Ma) |
4.1.2 弧陆碰撞(约880-860Ma)及晚期的俯冲和伸展作用(约860-830Ma) |
4.1.3 碰撞(约830-800Ma)和伸展作用(约800-750Ma) |
4.2 江南造山带与其他主要大陆的亲缘性 |
4.3 地球动力学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博期间发表论文 |
参加学术会议与地质考察情况 |
附表 |
(10)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地理位置 |
1.3 国内外蛇绿岩研究现状 |
1.3.1 蛇绿岩国外研究现状 |
1.3.2 蛇绿岩国内研究现状 |
1.4 赣东北蛇绿岩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6 论文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赣东北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3 构造 |
2.4 岩浆岩 |
2.4.1 晋宁期 |
2.4.2 加里东期 |
2.4.3 海西—印支期 |
2.4.4 燕山期 |
2.5 变质岩 |
第3章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岩石学特征 |
3.1 蛇绿混杂岩分布 |
3.2 蛇绿混杂岩岩石组合及其岩石学特征 |
3.2.1 蛇纹岩 |
3.2.2 蛇纹石化的橄榄辉石岩 |
3.2.3 辉长岩 |
3.2.4 玄武岩 |
3.2.5 辉绿岩 |
第4章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方法 |
4.2 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常量元素 |
4.2.2 微量元素 |
4.2.3 稀土元素 |
第5章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年代学特征 |
5.1 测试方法 |
5.2 锆石U-Pb年代学 |
第6章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地球动力学意义 |
6.1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的形成年代 |
6.2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 |
6.3 赣东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赣东北双桥山群首次发现大量深水类型的波痕(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层记录中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进展及其页岩气勘探意义[J]. 李向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10)
- [2]浙西北地区下古生界沉积环境、物源及盆地原型分析[D]. 于涛.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3]湘黔桂地区新元古代中期盆地演化及动力学机制研究[D]. 杜秋定.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赣北及邻区新元古代莲沱组沉积序列特征及其盆地动力学研究[D]. 王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赣东北樟树墩—西湾蛇绿混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 任雪斌.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6]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双桥山群沉积环境分析[J]. 马雪,高天山,周效华,钱迈平,李云,朱清波,靳国栋,洪文涛,余明刚. 地层学杂志, 2019(03)
- [7]江西大湖塘超大型钨多金属矿田成矿机制研究[D]. 樊献科.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9(07)
- [8]四川盆地东北缘三叠纪构造体制转换与多种能源矿产成藏(矿)特征研究[D]. 许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江南造山带中段九岭地区前寒武纪构造演化[D]. 孙俊俊. 南京大学, 2019(06)
- [10]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D]. 寇贵存.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