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生物技术》杂志第8卷1~6期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王艺欣[1](2020)在《清末民初社会变迁中的中国科幻文学(1902-1919)》文中认为作为一种文学想象类型文体,科幻小说以科学观念为写作驱动,以科学知识为描写依据,并以在文本中建构起一个合理、可替代的世界为创作追求。自刘慈欣获得雨果奖以来,中国科幻文学便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学界对晚清以来科幻文学的研究,主要是以个案文本解读为主考索历史,缺乏从社会变迁的层面探讨其发生背景。其实,中国科幻文学的发生与晚清科幻文学实践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晚清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引进,不但促使电灯、德律风等实物发明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推动了科学知识和求知精神的普及和发展。在此一背景下,人们的时间观念、空间意识、速度与节奏、以及科学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晚清科幻文学由此诞生。论文第一章从时钟电灯的引进出发,结合小说中新的纪年方式与时间计量单位的出现,力图还原当时人们时间观念变化过程,及其在科幻文学中的具体表现。第二章着重讨论科幻小说中的飞行意象。首先,小说主人公摆脱志怪小说腾云驾雾的飞行方式,借助机械运转与风力推动翱翔天际,以现实生活中的“热气球”为原点,构想出“飞车”、“飞舟”、“飞舰”以及“电翅”等意象。其次,魂与魄脱离了传统神魔小说的色彩,成为科幻小说中的飞行手段与技术载体。上述新想象元素的产生,与当时报刊杂志对各类飞行器的报导有着密切联系。第三章针对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引进,从速度的角度解析当时科幻文学中人们生活节奏与效率提升的起因。第四章分析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工作者形象,指出他们强烈驳斥专制主义、蒙昧主义,展现出对全新社会制度的构想追求。总之,中国科幻小说的产生不仅与国外科幻作品引入相关联,更关乎当时整个社会对西方科学的了解、认识和思考。回溯源头,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图景。
赵蓓红[2](2019)在《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文中提出上海妇女报刊是指以妇女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妇女问题、妇女文化、妇女教育、妇女生活等为主要内容,在上海创刊且编辑发行的报刊。本文通过全面系统梳理1898~1949年间的上海妇女报刊,论述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变迁轨迹、发展特点与发展规律。本文在纵向上,以上海城市与妇女报刊的互动以及妇女报刊自身发展逻辑为分期依据,分为五个时期:清末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898~1911)、民国初年的上海妇女报刊(1912~1918)、五四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19~1927)、十年相对稳定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28~1937)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37~1949)。横向上,对五个时期妇女报刊的发展背景与条件、整体状况、典型个案等几个层面进行研究。对典型妇女报刊个案作论述时,研究其办刊缘起、宗旨内容、编排风格、主要报人、经营管理以及社会影响等几个方面。这些个案包括《女学报》《女报》《女子世界》(1904年版)《中国妇女》《妇女时报》《香艳杂志》《女子世界》(1914年版)《妇女杂志》《中华妇女界》《眉语》《女铎》《解放画报》《新妇女》《妇女声》《玲珑》《妇人画报》《女子月刊》《妇女生活》《女声》(1932年版)《上海妇女》《女声》(1942年版)《家》等。经本文梳理研究发现:一、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在与城市的互动中显现出独特的变迁轨迹:清末时期作为妇女启智的媒介工具;民初时期探索商业性运营;五四时期读者层延伸至平民,办刊主体多元;十年相对稳定时期性别意识增强,形态多样发展繁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女性主导报政,疏离政治,关注实际生存。二、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领全国风气之先,表现出创办时间最早、办刊主体多元、率先商业性运营、众声喧哗旋生即灭等特点。三、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呈现出:与妇女解放运动同步,发展拐点由男性群体促成,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发展等规律。
孙磊[3](2018)在《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中华自然科学社是历时较长、影响较大的综合性科学社团。1927年9月,中央大学理工科大学生秉持在中国发展与应用科学的理念,在校内结社,组建了中华自然科学社。到20世纪30年代初,社员相继成长为职业科学工作者,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科学界的科学救国思潮影响下,他们从科学职业身份出发认识到自身的科学救国责任,总结晚清以来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为科学在中国发展缓慢的症结在于科学没有得到广泛社会应用,于是将普及科学视同应用科学的有效途径,从1932年开始,直至1937年,编行科普刊物《科学世界》,致力于科学的大众化,以促进科学在中国的应用,并确立社务活动宗旨为在中国发展与普及科学,推动社团演变为以国内职业科学工作者为主体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抗战爆发后,迁移至大后方的社员于1938年在重庆中央大学重建总社,恢复了社务活动,在当时科学工作者群思以科学贡献于抗战建国事业的社会思潮中,继续开展以《科学世界》为中心的科学普及活动直至抗战结束;同时在1942—1945年,面向英美科学界发行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展开战时中外科学交流,以发展中国科学。抗战结束后,总社在1946年夏迁回南京中央大学旧址,恢复了在国内的社务活动,从1947年到1949年,持续编行《科学世界》,令刊物成为民国时期发行时间最长的科普期刊;还创办了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作为《中国科学通讯》的延续。战后时期的中华自然科学社在国内科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首先是规模显着,到1947年底,社员总数达到2000人以上,分布于自然科学、医药卫生、工业技术与农业科学等民国科学各领域。其次是与中国科学社发挥同等影响力,在1946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组中国科学促进会;1947年时与中国科学社合作,联合其他专门性科学学会,举办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1949年时与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东北自然科学研究会一道,联合发起组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新中国建立后,发展与普及科学成为政府职能,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社务活动渐趋停顿,在1951年3月底结束社务,完成发展与普及科学的历史使命。上述发展历程与主要社务活动表明,在民国科学史上,中华自然科学社发展与普及科学的社务宗旨与实践得到国内科学界认同,并因此发展成为与中国科学社齐名的综合性科学社团。本文认为,这一科学社会史现象具有深刻的研究意蕴,反映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形成认知的过程。具体来说,科学职业伦理是以科学职业理念为前提的。科学职业理念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为内涵,在科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实践之间建立起维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性联系,形成将科学研究的理性化模式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理性化目标的职业目的。由于令社会理性化本身意谓构建理性这一现代社会道德,所以这一职业目的旨在表达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而这是通过生成有效运用科学知识要以理性为价值取向的制度性规范来实现的,表现为建立起有关科学职业的道德准则,也就是以理性为价值取向,从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社会目的出发,构建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制度性规范,这就是本质上是制度伦理的科学职业伦理的内涵。返视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发展与普及科学正是科学职业理念的体现,因为发展科学旨在增进科学知识,普及科学则旨在应用科学知识指导实践,也就是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所以作为由多门学科科学工作者组成的综合性科学社团,中华自然科学社维系不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于社内的理念正是科学职业理念,成为民国科学界有效运用科学知识的社会建制。深入来看,科学职业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理性化目标,令中华自然科学社成为运行具有理性化意义的公共事务的社会建制,从学理上来说是一种公共领域建制,承载的是科学职业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理性化道德的价值取向,表征民国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认识。本文因此以科学职业伦理作为研究视角,分章设节,对于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史进行一番科学社会史考察。第一章阐述1927—1937年期间,中华自然科学社以公共领域建制为方向的体制化历程,以及这一体制化方向带动作为科学职业伦理形成之前提的责任伦理的兴起过程,指出社团的成立是科学职业理念中国化的产物,表现为民国时期,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来造就物质文明的现代性理念形成,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蕴育出科学职业理念,这是中华自然科学社缘起的结社理念,使得基于科学职业的业缘性社会关系开始在社务活动中形成,表现为民国科学界关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意识主导下,社员以作为业缘性社会关系运行方式的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开展社务活动,根据科学救国的时代需要,从1932年开始探索出以科学大众化为方向的社务活动途径,这就是通过出版通俗性科学刊物《科学世界》来普及科学于国内民众,形成作为专业性的程序化合作模式的科学普及规范。由于科学普及规范遵循的是发挥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路径,所以发挥科学知识的工具性专长成为一种具有理性化意蕴的社会公共事务,从而生成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公共领域建制属性,以运行理性化的社会公共事务为社务活动实质,所以社团的体制化建设旨在维系科学职业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结构,规制社员探索科学知识的有效运用途径,走向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社务实践。由于科学研究是社员的本职工作,这体现出科学职业的令社会理性化的责任伦理在社员理念中的兴起。第二章论述1938—1941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这一情形所体现的社史史实是,抗战爆发后位于大后方的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意识到,从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的抗战意向出发,大后方科学界根据科学职业理念形成自身的社会责任认识,认为应该从事应用科学研究以实现科学知识的战时应用,因此社员的社务活动也应转到这一方向上来。为此总社以应用科学为评价标准来展开科学普及,先是遵循面向发展生产力开展科学研究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展开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为社员有效运用科学知识提供必要的科技布局;在之前形成的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意识的作用下,从1939年起将应用科学学科规训转化为科学普及原则,在到1941年为止的《科学世界》编辑过程中,形成以应用科学学科知识的生产作为科普主题的局面,表现出责任伦理在实践过程中走向学科规训化途径。第三章论述1942—1945年期间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情形。当时总社通过向社员集稿,发行面向英美科学界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通讯》,反映出当时社员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方面开展科学研究,构建出基础科学科技布局。当抗战建国时代要求由抗战意向转向建国意向之时,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也随之共同认识到要通过科学普及提振大后方基础科学教育,以发展面向建国意向的基础科学研究。在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化实践影响之下,社员从基础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形成了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对于科学普及方向的规划,走向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途径。第四章以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为题,论述在1946—1949年期间,社员意识到科学建国时代要求需要建立面向生产力的科学创新局面,以使得中国科学发展预及到世界科学创新趋势,于是开展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的科学创新研究情形。在社务实践中,社员一方面通过用于对外科学交流的综合性英文科学刊物《中国科学与建设》,促进中国科学界的科学创新研究经由专业交流得到确证;另一方面通过《科学世界》向国内社会普及世界科学创新情形,包括国内科学创新研究。对于科学创新研究而言,这两种社务活动发挥的是获取科学新知并予以传播的功能,在学理上来说建立起一种面向科学创新的科学新知流动局面,以从科学研究出发开展科学普及的责任伦理作为维系机制,为作为责任伦理实践路径的学科规训提供制度化安排。正是学科规训制度的建立使得责任伦理演变为科学职业伦理,因为这建立起支撑科学研究的科学学科规训面向生产力转化的常态化局面,根据科学创新规律,要求国内科学界对于学科规训作用于发展生产力的利他性予以阐释,使得社会信任科学创新符合社会大众利益;表现为经由《科学世界》,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与保障理性目的实现的社会目的得到国内科学界阐释,使得社会大众认识到科学创新符合现代社会理性化价值取向。这在学理上反映的是国内科学界对于科学职业伦理的理念表达。
张光润[4](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研究表明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祝力新[5](2012)在《《满洲评论》及其时代》文中认为《满洲评论》是在伪满洲国活跃的日本文人们所创办的时事评论周刊。1931年8月15日于大连创刊,正值九一八事变勃发前夕;于1945年7月7日正式停刊,翌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从时期上而言,几乎横亘伪满洲国的成立至灭亡的14年历史。《满洲评论》共刊行29卷总676期,每半年刊行合集为1卷。1979年至1981年间,前28卷经东京龙溪书舍整理翻印出版,作为珍贵文献在日本伪满学术界受到重视。《满洲评论》长期以来受到中日两国学界的关注,且不仅局限于伪满洲国问题研究领域,由于其史料价值意义重大,近年来更是逐渐受到来自东亚近代史、殖民地文学、移民问题及思想史研究等诸多学科领域的关注。但对《满洲评论》本身进行深度挖掘与系统研究的工作,尚不够完善。时至今日,伴随着中日两国伪满洲国研究逐渐走向成熟,相关研究资料日益充实,学术研究氛围逐步自由开放,对《满洲评论》做出全面研究的外在环境以及内部理由已经形成。《满洲评论》14年的整理与分析工作变得十分必要。论文首先着眼《满洲评论》创刊经历,论述了刊物两大灵魂人物橘朴与小山贞知的生平和刊物之间的密切关联,从殖民文化移植的角度,求证了刊物诞生初期的思想源泉。其次,以《满洲评论》的自身构成为核心,通过对时事评论栏目的分期研究,考证了刊物编撰人员的变迁历程,梳理了杂志在各时期的关注重点与主张。同时对刊物特辑进行了总体的归类、整理和分析研究,并附有《满洲评论》大事纪年及与之关联的伪满大事纪,以用作全篇论文的比照。除了作为刊物主体部分的时事评论之外,构成《满洲评论》的多元化要素同样极其重要。如佐藤大四郎主导的中国东北农村问题研究、山口慎一负责的文学专栏以及小山贞知一手操纵下的相关满洲青年联盟与协和会的报道等,均是刊物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最后一章,是将视线从《满洲评论》这一主体延伸开来,从周边研究来侧面评定该刊的价值与意义。首先是将中日两国学者的既有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特别是对其中的不确切和不翔实的地方进行了考察与深入研究。其次谈到的是,围绕《满洲评论》翻印而引发的、在日本学术界知名的“龙溪书舍事件”,该刊的翻印经过跌宕起伏,绝不逊色于其创刊历程,同样使人饶有兴味。满洲评论社将刊物上登载过的重要文章进行整理出版,形成了《满洲评论丛书》,对这些出版物的发掘与研究,是考察《满洲评论》思想史的重要方面。本论文中对《满洲评论》本身及其周边所作出的研究,仅是挖掘了该刊及其时代中社会生活的一角,尚不敢妄称成熟的研究成果。但其中对《满洲评论》的拆解与归类整理方式,较之传统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同时关注刊物中殖民与军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倾向两种力量的抗衡,并科学合理地将其进行区分对待;对满洲青年联盟和协和会与刊物之间的关联、刊物中的文学要素和移民问题报道等方面的整理与研究,为国内相关领域提供了补充;特别是对《满洲评论》特辑与单行本的挖掘、佐藤大四郎与中国东北农村运动的考察以及“龙溪书舍事件”的叙述,都是目前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尚未完整开掘的部分。从充实伪满文献资源、丰富伪满报刊研究等意义上,希望能够贡献一份力量。《满洲评论》的相关研究,仅只是一个开始。相信中日两国学界对《满洲评论》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必定兴盛。
王天红[6](2011)在《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已公认诗比小说、戏剧、散文受外来的影响更大,甚至有人说新诗就是用中文写的外国诗。对此,研究者研究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和流变;研究了郭沫若、徐志摩、冯至、艾青、穆旦等受外来影响的种种表现;研究了象征派“纯诗”理论,现代派“知性理论”,九叶派“新诗现代化”理论等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的情形;研究了现代中西诗学关系的多面呈现。不过中国新诗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是与旧相对重在新?是与老相反重在年轻?是不用文言用白话?是不同书面用语体?是挣脱古典而现代?是反对格律要自由?是抛弃传统重欧化?近年来新诗理论的研究重心倾斜于现代主义研究,将获得西方后期象征主义诗艺精华视为中国与时代最高诗歌艺术同步的成果。这自然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不过仅仅如此简单吗?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新诗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与当今、古典与现代、东方和西方、保守和先锋究竟是怎样的关系?1949年以前30年新诗如何发展?1949年以后30年新诗景象受政治左右还是早有渊源?1979年至今新诗发展与此前有什么关联?种种疑问令人思考而进入对诗歌理论的探寻。经由大量阅读原始资料,得出如下四方面结论:一是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不仅受当时的外来影响,也受西方传统影响而形成多元性和丰富性。一面是同时代东方印度和日本的小诗,英美浪漫主义的余波,法国前期和后期象征诗学,英美现代诗论,俄苏无产阶级诗论,使中国获得一个又一个当代诗歌导师;另一面也受西方传统影响:罗念生推崇古希腊经典长短诗律,不同于现代重轻诗律;学衡派和梁实秋师从白璧德新古典主义,强调古典美,反对现代诗过于自由;郭沫若、宗白华、梁宗岱都受歌德伟大人格杰出诗艺影响;王希和、傅东华、朱光潜、王力等从古典至20世纪初期的外国文艺理论和诗论中借鉴探索,期望发现融古今中外为一体的诗歌理论。二是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开拓者因所受教育和个人禀赋的不同而各执己见,难以沟通和共容,因此发生多次论争。这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背景、20世纪特殊的时代背景、各人不同的求学背景,也即空间、时间和人三者共同的合力构成了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驳杂多元。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待视野,对同一首诗,同一篇诗论,同一部诗论着作的看法不会完全相同,而中国现代复杂的国内局势,使热爱诗歌的人有古典型、现代型、民族型等等,介于其间又有多种复杂表现。新诗的内涵在出现后不断产生各种不同的理解。三是中国现代新诗理论受传统的影响不可小视。虽不在论文主要范围内,但研究不能无视传统力量的强大,因新诗虽受外来影响而发生,但未曾与中国古诗完全割断联系。新诗人有的回头写旧诗有的倡导新声律。重要事实是:精通外语直接从外国诗歌诗论获得启发者易于认同其价值;未精通外语,因爱国民族主义否定外国思潮者,不易认同外国诗歌诗论,只从民间文学和中国古诗中汲取营养。另外,沉淀于中国人心中的美学习惯也制约思想情感,自从有了唐诗这座高峰,不但思想上具自由开阔奔放的精神气概和丰富深沉婉曲的情感内容,而且艺术上使汉语诗律达到世界诗律形式美的顶峰,其后历代诗人都愿梦回盛唐,而将宋诗宋词和元曲放置一旁。为此,学衡派将新诗与中国古诗精华相对照,自然得出今不如昔的结论。四是对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学理分析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诗之所以为诗,会因不同时代地域和国别、以及不同语言不同美学倾向而有不同表现形式,但既然是诗,就必然具有与其他文类不同的形式规定性。诗会有叙事性,但叙事诗也是诗,不是小说;诗会有角色呈现和矛盾冲突,但剧诗也是诗,不是戏剧;诗会有自由的生命,但散文诗也是诗,不是散文。在中国现代,没有人把诗与小说、戏剧相混淆,但有不少人把诗与散文放在一起,其中“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的胡适,和大力宣扬“诗的散文美”的艾青,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两人。其间虽有徐志摩、闻一多对英美格律的借鉴,穆木天、梁宗岱对法语韵律的借鉴,冯至对德语音律的吸收,林庚对中国古诗声律的借鉴等,但由于胡适倡导自由白话诗,艾青成功创作自由诗和传统诗话形式《诗论》的风行,顺应了自美国惠特曼《草叶集》之后蔓延各国的自由诗风潮,其内核则是20世纪革命时代的变革精神,导致新诗界对中国传统诗律的部分甚至全部抛弃,这是反映时代精神、减损传统诗艺的重要事件。对此,论文分四章探讨新诗理论接受外来影响的具体过程及一些重要诗艺理论的分析,前三章分别探讨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空间和时间、论者构成、多种样态(着作和论文)。第四章侧重分析朱光潜《诗论》中的外来影响。论文中包括三部初次研究的诗论着作: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比较英汉诗歌节奏与韵律,诗与散文节奏的分野;刘大白《中诗外形律详说》是第一部现代形态的中国诗学研究着作,对旧诗外形律客观估定、扬弃取舍;朱志泰《诗的研究》是中国现代第一部中诗英诗原文并论的比较诗学着作。附录是多年搜集的迄今最完备的中国现代新诗理论和批评着作与论文篇目。总之,除对空间、时间和人的整体分析和对主要诗论形态的分析以外,论文着重分析内涵相对稳定的诗歌理论着作。以探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如何汲取古今中外诗歌艺术精华,以完善新诗理论建设,并对新诗创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阎乃胜[7](2011)在《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纵横比较和人物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核心要素——科学教育价值观、科学教育目的论、科学教育内容论、科学传播为切入点,全面、系统、深刻地探讨“中国科学界的先驱”杜亚泉的科学教育思想和实践与这些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将杜亚泉的科学教育思想和实践置于整个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加以深沉、理智、索隐求赜地剖析,揭橥其个性特质,使其“局部”特征在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史的“整体”中显现出来,力求真实地展现杜亚泉在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史上的角色地位和贡献影响以及当代价值。全文共分8个部分:绪论:即引言,包括选题缘起和意义、文献综述、核心概念厘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处、研究框架与思路。第一章:从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两个层面来探究影响杜亚泉科学教育观生成与演变的因素,厘清其科学教育观的嬗变轨迹:从崇尚科学救国到力倡中西文化调和。但究其一生来说,他对科学教育终生矢志不渝。第二章:从近代国人论科学教育的社会救亡和思想启蒙价值的维度来评析杜亚泉的科学教育价值观。杜亚泉认定科学教育的救国价值,主张“艺重政轻’坚信科学教育的思想启蒙价值:实现“人心之改革”和“祛世人迷信”。第三章:从近代国民改造论的维度来评析杜亚泉的科学教育目的论。为实现国民改造,杜亚泉倡言陶铸“理性国民”和“科学的劳动家”。尤其是“科学的劳动家”的提出,开创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史上德才兼备、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育人之路,彰显出中西文化融通的“调和”色彩。第四章:从近代国人论科学知识传授、科学方法训练、科学精神培育的维度来评析杜亚泉的科学教育内容论。在科学知识传授上,杜亚泉不仅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介绍,而且融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力倡农村科学教育,移风易俗,强调以科学指导人生;在科学方法训练上,杜亚泉重视科学实验,倡导科学调研,着力训练学生的学习思维方法;在科学精神培育上,杜亚泉倾力理性科学精神的培育:倡导“科学认知有限论”,呼吁国人打破对科学的盲从态度,力主“科学调和论”。他以对新青年派科学主义僭妄的矫正,开创了一条迥异于激进主义的“温和渐进式”的“另一种”启蒙。第五章:从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史的维度来评析杜亚泉的科学传播实践。杜亚泉主要通过编纂自然科学书籍和主办期刊,“救国人知识之饥荒”,大力推进中西科学融通和“科学的中国化”,孜孜不倦、鞠躬尽瘁,践行着“为国家谋文化上之建设”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第六章:理性思考杜亚泉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历史贡献以及思想局限。杜亚泉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历史贡献主要有:他提出“艺重政轻”论,为国人认识科学救国打开了新的视窗:开创了“温和渐进”的“另一种”科学启蒙路径;首创了“科学的劳动家”的教育目的;对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具有创始之功。杜亚泉科学教育思想的局限是:没有将科学功能的发挥置于相应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视“纲常名教”为“国是”,陷入“中体西用”的窠臼;对某些科学术语的阐释稍显晦涩。结语:联系实际,深入发掘其对推进当前我国科学教育事业发展有现实启迪和借鉴意义的学思资源。杜亚泉科学教育思想与实践留给我们的思考是:以科学教育为抓手,助推国家兴盛;全方位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推进“科学的中国化”,培养“科学的中国人”;科学普及需要贴近民生,反映民意。
潘荣华[8](2010)在《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近代大规模的西医东渐发端于19世纪初,传教士具有首创之功。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初始目标是引领中国人皈依基督福音,但是其结果却造成另一种历史图景:大批传教医生掀起“福音婢女”的神秘面纱,开始把医院作为撒播西医仁爱精神的初始阵地。此后,大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西医学校、成立西医社团、译述西医书籍和创办西医报刊,这些现代性传播工具在将西医传播到中国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方式注入崭新的现代性因素,特别是报刊这种新型传播工具的采用,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价值打破普通人际传播的局限,不仅揭开中国近代报刊史的序幕,将大众传播工具和传播模式引入中国,标志着中国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而且大大提高西医传播的效果。如果说传教士拉开报刊传播西医的序幕,那么,晚清时期,早期的本土西医群体和留日医学生群体创办的启蒙报刊,则打破外国人操控西医传播权的局面,开创国人主动接受和自觉传播西医的历史新篇章。当然,从其规模和影响上看,自办启蒙报刊尚不足以与传教士报刊相抗衡,但客观上加速了西医传播的本土化进程,对启迪民族精神、谋求救国良策、祛除教会医学的毒魅,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特别是陈垣,在学生时代就将个人前途和民族安危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支持收回医学教育权的运动,善于利用报刊的强大宣传和教育功能,开辟一条独特的医学救国之路,他以“着述医”自称,以卫生报刊为阵地,以医学救国为主线,努力宣传救国、保民、强种思想,使救国思想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彰显和传播。从历史传承和空间扩散上看,民国时期西医传播事业较之晚清时期有空前发展,这不仅表现为西医报刊总量飞速增长,也表现在西医传播事业的历史进程上。虽然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使得西医传播进程呈现出阶段性顿挫和地域性差异,但是始终弦歌不绝,艰难发展。特别是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报刊总量超过前期任何一个阶段,传播中心也历经数次变迁,先是以上海为全国性中心向周围扩散,抗战时期又移至中西部中心城市和革命根据地,最终形成一个多中心多向性扩散网络,传播环境的改善和良性生态的形成,进一步增强报刊传播西医的能力。革命根据地地处偏僻落后的农村,生活环境艰苦,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落后,疫病严重威胁军民健康。但是革命根据地克服各种困难,因陋就简,广泛利用各种党报党刊和专业报刊,结合其它形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卫生宣教运动。虽然根据地卫生报刊种类少,生存难,但是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军民的艰苦努力下,胜利完成各个时期的历史使命,把根据地建设成中国卫生宣教事业的先进地区,为各个时期中国农村的卫生建设积累了经验,也为解放后全国卫生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从传播主体上看,医校报刊、团体报刊、官办报刊、专科报刊和报纸副刊的纷纷出现,表明多主体传播格局已经形成,组织传播最终成为报刊传播西医的主要形式。首先,医校报刊是教育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师生学术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和弘扬医学救国精神和职业理念的重要平台。其次,社团与报刊共生是当时中国医界的一道风景线。西医群体、西医社团和西医报刊相辅相成,构成医学发展的内部支撑体系,特别是专科报刊,为西医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现代医学体制在中国的建立作了充分的准备。再次,以通俗、简明为特征的报纸副刊纷纷问世,标志着西医传播已经开始由精英阶层向普通大众进行科学教化的等级传播模式。此外,作为政府喉舌的官办报刊,在舆论导向、采编质量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对西医传播事业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多元传播格局下西医传播事业的繁荣,给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带来什么?文章分别以医校报刊、学术期刊、医团报刊为中心,对西医传播的效果作一宏观考察。首先,民国时期,政府多次颁布法令,收回教育主权,推行学制改革,自办医学院校逐渐取代教会医学校,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西医传播组织,为西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准备大批后备人才。其次,西医的不断传入预示着西医传播已经从信息接收转变到体制构建上来——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实践模式的本土化。学术社团和学术报刊的问世为西医体制在中国的移植与再造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基础,促进学术研究向专深方向发展,也促成西医共同体的壮大。再次,西医共同体不仅是现代医学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且成为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政府施为、社会参与、服务大众是公共卫生的基本特点。公共卫生制度的建构过程实质上是医学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过程。事实上,西医共同体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卫生制度时,非常注意公共卫生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推进,从而指明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俞莲实[9](2008)在《民国时期城市生育节制运动的研究 ——以北京、上海、南京为重点》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思想、妇女与家庭、社会与医疗、国家四个方面探讨民国时期生育节制运动。民国时期生育节制运动的研究,虽然已发表了不少值得借鉴的成果,不过由于资料的限制,这些研究尚有诸多需要再行商榷之处。本文在挖掘、整理大量报刊杂志、书籍、广告、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对民国时期生育节制运动的思想基础、妇女和家庭对节育的态度、节育的医疗化、避孕药物的广告和销售,以及国民政府的生育政策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评估。在研究方法上,笔者主要采用思想史、社会性别史、政治史的不同视角,分析了妇女、家庭、社会、国家对生育节制的不同反应、态度、立场,以及国家和个人之间“生育权力”关系的重建。尤其笔者借鉴社会性别史的研究典范,反映作为生育主体的女性在生儿育女的过程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及生育的医疗化、制度化对妇女身体和生育行为所造成的性别压力。本文力图揭示民国时期生育节制运动的思想基础、社会发展情形,及其对国家生育政策的影响,从而发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母性自决和家庭幸福为主要诉求的生育节制运动,经过三四十年代节育的医疗化、制度化的过程逐渐转变为改善人口素质、提高民族优生的医疗、政治手段。这必然导致近代医疗和国家权力对家庭生育空间的干涉和控制,妇女和家庭的生育行为完全服从于社会和国家的公共目的,国家和个人之间发生新的生命权力(bio—power)关系。结果,生育从“个人私事”转变为“国家公事”,妇女和家庭的“生育权”归属于国家。
程亚丽[10](2007)在《从晚清到五四:女性身体的现代想象、建构与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旨在研究从晚清到五四这一中国现代女性身体的生成阶段,考察女性身体被现代社会话语想象、建构和在文学中被叙述的过程。中国人的现代身体观念生成与近现代中国的整个变革过程相联系,与中国对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建构过程相伴随始终。晚清亡国灭种危机促使中国人认识到“东亚病夫”的耻辱,开始以民族主义话语建构国民的现代身体,强国保种、废缠足、新民、军国民等各种运动此起彼伏,都在打造着现代人的身体。女性身体也同样是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中开始它的现代想象与建构的。现代女性身体发生的起始语境始自于民族主义话语下晚清维新派废缠足的身体政治及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女性进行社会动员的愿望,进而在世纪初“国民之母”与“女国民”的倡导中被加以想象性地塑形,女性身体在这一过程中被符码化、国家化、权利化、革命化,并得以建构了它最初的形态。但我们应当认识到,晚清主流话语对女性价值的认可,关涉的重点仍然是传统的生育身体,更看重女性在生育新一代国民中所应起的作用,因此晚清关于女性解放的造势活动,是要解放妇女,而非妇女自我解放。历史进入五四时代,由于民主科学激进话话的强力推动,女性身体通过个体化、本体化和对象化,完成了女性身体的进一步形构。个性主义在五四是主导女性身体建构的新视域:女性个体纷纷以出走、剪发、自由婚爱等自主解放的行为方式作为确证自己人格独立的标志;但在公共领域内女性身体却受到了现代权力机构、知识界,及科学话语等的多重规训和监视,以确保被解放了的女性身体不逸出时代精神的框范。与个性主义伴随的人道主义思潮将女性身体置于人的本体地位,使其获得了人的解放的本质意义。与此同时,科学话语将女性生育的身体、娼妓快感的身体重新定义,在将女性身体解放的同时,也让女性身体落入了现代性规制的陷阱。社会文化结构的改变必然波及影响到文学的基本叙事形态。现代女性身体的想象与建构过程因而始终与晚清和五四两个阶段的文学叙事形成互动,从而产生了身体叙事的现代质素。以启蒙为目的的晚清新小说,有着强烈的工具性要求,一些废缠足小说充分显示了男性对现实的政治关怀;而女性在国家革命中的政治作用被想象性夸大,形成了政治小说中“美女救国”和“国女当道”两种叙事模式;并且晚清狭邪小说让拜金主义的“神女”颠覆了既往侠妓传统叙事,改写了“女神”的才子佳人神话。但晚清新小说在叙事上也存在一定的伦理矛盾,论文对此也进行了诠释。五四文学中有大量的身体书写,身体叙事作为一个文学现代性事件,昭示了新文学与文学传统在叙事上的决裂。身体的发现与直陈成为现代作家叙事的一个突破,身体的能量在文学中也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而据我考察,女性身体在五四小说中主要呈现了下列几种叙事形态:一是作为伦理的身体,指示着反封建和个性解放的现代意义,呈现了女性身体所能承担的现代性隐喻;二是男作家性爱叙事中的欲望身体,作为无主体的色情符指,是被叙述的客体,是男性的欲望客体和道德上归罪的对象;第三类是自主的反抗的女性身体,由五四新崛起的女性作家书写,与男性病态、丑怪的女性身体叙述相颉颃,写作中渗透着女性个人的真实体验(这一类在论文中暂时未列入,本论题是将来完成时,还要继续对革命、民族、阶级话语中的女性身体进行梳理);第四类,是革命的女性身体,革命叙事中恣肆、放诞、狷傲、颓废的时代女性和革命魔女,显示出革命与女体的吊诡结合,革命的浪漫神话在这种诠释下被彻底解构,露出了败絮其中的内层。其他的女性身体叙事类型,将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补充。从晚清到五四的文化、文学研究,目前渐成显学。陈平原、夏晓虹、王德威、杨联芬等人都有有分量的成果问世。这些既有的研究,大都注重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考察,如“叙事模式的转变”、“现代性的生成”及文学思潮演变等等。本文的研究与上述研究迥然不同,本文主要运用福柯的权力规训身体理论,紧扣“女性身体”这一女性的实在形态,考察女性身体被主流话语发现、建构和组织进文学叙述的过程,并旨在通过这一过程来显示中国文化和文学现代性转型中,遭遇到的选择的危机和在叙事上取得的突破,也以之印证中国女性身体解放不得不面对的悖论与两难处境。由于受勃兰兑斯的影响,文学史历来被看作是心灵(精神)史,而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文学史也是身体史。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本文的研究,为中国近现代文学提供了“身体”这一新的维度,这对重写文学史,对重新考察中国文化和文学转型时的具体表现形态,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药物生物技术》杂志第8卷1~6期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物生物技术》杂志第8卷1~6期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初社会变迁中的中国科幻文学(1902-19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科幻文学概念辨析 |
科幻文学发展历程 |
清末民初中国科幻文学界说 |
研究综述与方法创新 |
第一章 钟表与电灯:精准刻度与时间意识 |
第一节 科幻小说的时间向度 |
一 纪年方式与论争 |
二 照明工具与时间旅行 |
第二节 西洋机械与陈设玩赏 |
一 漏刻与自鸣钟:从“机巧”到“机器” |
二 钟表图说与咏物新题 |
第二章 飞行意象与空间探索 |
第一节 飞行的西洋新器 |
一 以热气球为开篇 |
二 “飞车”、“飞舟”与“飞舰” |
第二节 古代陈法与魂魄 |
一 机巧法宝与“电翅” |
二 飞向太空的魂魄 |
第三章 速度与交通工具的幻想 |
第一节 航运交通的进化 |
一 火轮船与电机兵舰 |
二 潜水艇与水底潜行艇 |
第二节 陆运交通的进化 |
一 火轮车与地下铁路 |
二 电车与空行自由车 |
第三节 生活节奏的变化 |
一 提升效率的科技发明 |
二 快与慢的转化 |
第四章 科幻小说与科学理念启蒙 |
第一节 科学家与虚构社会 |
一 科学家形象辨析 |
二 晚清“电王”与超级英雄 |
三 科学与女子世界 |
第二节 真文明境界的构建 |
一 以新中国未来为开篇 |
二 炎黄世界的大同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后记 |
(2)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四、分期依据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清末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898~1911)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诞生的背景 |
一、上海独特的城市空间与出版环境 |
二、西方文明性别标准在中国语境下转化 |
三、妇女报刊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创办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妇女报刊——《女学报》 |
一、《女学报》创刊缘起:以女报启女智 |
二、首开女子办报主持笔政风气 |
三、仿《湘报》版式以白话“开女学风气” |
四、依靠捐助办报经营 |
五、另一份《女学报》与陈撷芬 |
第三节 从辅助女学的教科书转向女权的话语阵地 |
一、男性主持的首份女刊——《女子世界》 |
二、三期未满的《中国女报》 |
三、陈志群为女刊“续命”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初年的上海妇女报刊(1912~1918) |
第一节 民国初年上海妇女报刊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新闻出版业规制政策频发妇女报刊面临转向 |
二、稿酬制度确立民营报刊出版业加速发展 |
三、上海女性读者市场形成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商业性妇女报刊——《妇女时报》 |
一、《妇女时报》的商业性实践 |
二、“合于时情”的内容倾向与独立品格 |
三、以图像表达立场积极对话读者 |
四、由包天笑提携的男女作者群 |
五、出版人丧子无心经营 |
第三节 专业性和综合性商业性妇女报刊双轨并行 |
一、专业性妇女报刊:同年创刊各展所长 |
二、综合性妇女报刊:出版社恶性竞争妇女报刊同质化 |
小结 |
第四章 五四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19~1927)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以1919 年作为起点聚焦“新女性” |
二、出版物激增妇女问题居舆论中心 |
第二节 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 |
一、从郑正秋的经历和家庭伦理观看五四初期性别观念 |
二、五四“解放”声浪中创办的《解放画报》与其视觉化形态革新 |
三、从文本内容看女性生存观念与现实的冲突与矛盾 |
四、基于同业、同好建立的文图作者群 |
五、难以实现的行销策略 |
第三节 上海妇女报刊多样化的发展形态 |
一、商业性妇女报刊的意识革新 |
二、非商业性妇女报刊的复兴 |
三、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首份妇女报刊——《妇女声》 |
小结 |
第五章 十年相对稳定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28~1937) |
第一节 上海妇女报刊繁盛发展的背景与概况 |
一、城市化与女性群体的分化 |
二、出版物繁盛妇女报刊立场分化 |
第二节 都市摩登商业性画报纷呈迭起 |
一、中国首份妇女时尚画报——《玲珑》 |
二、我国女子杂志最高权威——《妇人画报》 |
第三节 女性主编的非商业性妇女报刊 |
一、“纯女性”报刊——《女子月刊》 |
二、知名党派刊物——《妇女生活》 |
三、脱离教会独立经营——《女声》(1932 版) |
小结 |
第六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1937~1949)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 |
一、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妇女报刊的概况 |
二、孤岛时期妇女界的指路明灯——《上海妇女》 |
三、身份暧昧、地位尴尬的妇女报刊——《女声》(1942 版) |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妇女报刊 |
一、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妇女报刊的概况 |
二、上海历时最长、发行量最大的妇女报刊——《女铎》 |
三、唯一发行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商业性妇女报刊——《家》 |
小结 |
结论 |
一、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变迁轨迹 |
(一)清末时期:妇女报刊作为妇女启智的媒介工具 |
(二)民初时期:妇女报刊探索商业性运营 |
(三)五四时期:读者层延伸至平民女性办刊主体多元 |
(四)十年相对稳定时期:性别意识强烈形态多样发展繁荣 |
(五)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报刊:女性主导报政 疏离政治 关注实际生存 |
二、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特点 |
(一)创办时间最早办刊主体多元 |
(二)率先实践商业性运营 |
(三)报刊形态革新最快 |
(四)众声喧哗旋生即灭 |
三、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规律 |
(一)妇女报刊的发展与妇女解放运动同步 |
(二)妇女报刊的发展拐点多由男性群体参与并促成 |
(三)妇女报刊随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一览表(1898~1949)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围绕本文选题及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公共领域方向的体制化与责任伦理的兴起(1927-1937) |
1.1 中华自然科学社社员的结社缘起 |
1.1.1 科学职业理念在民国的形成 |
1.1.2 社员的业缘化结社活动 |
1.2 社团的公共领域建制化 |
1.2.1 科学职业理念的令社会理性化功能之实践 |
1.2.2 社团的公共领域制度建设 |
1.3 社团的社会功能的确立与责任伦理的初现 |
1.3.1 科学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社会功能之确立 |
1.3.2 社员的社会角色意识转向责任伦理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责任伦理的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38-1941) |
2.1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构建 |
2.1.1 总社从应用科学出发实践社会功能 |
2.1.2 应用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成为社务指导原则 |
2.2 应用科学学科对于社团科学考察活动的规训 |
2.2.1 科学考察团的组建与应用科学学科规划 |
2.2.2 应用科学学科知识在科学考察中的生产与应用 |
2.3 科学普及确立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
2.3.1 《科学世界》塑造应用科学新知传播效应 |
2.3.2 《川康建设特辑》表征应用科学学科规训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责任伦理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实践(1942-1945) |
3.1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展现 |
3.1.1 《中国科学通讯》与发展中国科学的社务活动 |
3.1.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的建立 |
3.2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
3.2.1 发展基础科学教育作为科学普及目标的确立 |
3.2.2 基础科学方向的科技布局规划科学普及途径 |
3.2.3 《科学世界》的基础科学学科规训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与科学职业伦理的表达(1946-1949) |
4.1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制度化实践:科技传播系统的构建 |
4.1.1 社务活动走向构建科技传播系统结构 |
4.1.2 责任伦理的学科规训形成科技传播系统运行机制 |
4.2 面向科学创新的科技传播系统实践表达科学职业伦理 |
4.2.1 《科学世界》的科学创新总论指向科学职业伦理理念 |
4.2.2 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理性化的社会文化:科学职业的理性目的 |
4.2.3 应用科学研究作为科学职业的社会目的:实现理性目的 |
4.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附表1: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名录与科学职业分布情形(194人) |
附表2:中华自然科学社主要负责社员任职科研机构分布情形(按照学科统计)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综述 |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
第一节 家世考 |
一 曾祖移居京师 |
二 祖父定居京师 |
第二节 童年 |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
第一节 北大预科 |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
三 预科成学 |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
二 游学美欧 |
第一节 缘起 |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
一 访购中西书籍 |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
一 出版品交换 |
二 善本寄美保存 |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
结语 |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满洲评论》及其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序章 |
一、 《满洲评论》的认知价值 |
二、 先行研究概述 |
三、 关于伪满期刊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事评论周刊《满洲评论》 |
第一节 《满洲评论》的创刊 |
一、 办刊方针与文化倾向 |
二、 初期面貌与主编橘朴 |
三、 小山贞知其人 |
四、 与史实相关的其他介质 |
第二节 日本文化人的“满洲”模式 |
一、 橘朴在华的主要文化活动 |
二、 橘朴早期的“中国研究”实绩 |
三、 主编《满洲评论》与“方向转换” |
四、 晚年的橘朴与《满洲评论》 |
第三节 “公使”的殖民文化践行 |
一、 小山贞知的生平与时代因素 |
二、 小山贞知的刊物话语权 |
三、 小山贞知的政治主张与历史作用 |
第二章 《满洲评论》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伪满期刊谱系中的《满洲评论》 |
一、 同时期的日文报刊鸟瞰 |
二、 文化投入的方式与效果 |
三、 《满洲评论》的个性与品位 |
第二节 《满洲评论》的相关语境 |
一、 《满洲评论》的撰稿群体 |
二、 《满洲评论》与鲁迅 |
三、 《满洲评论》的马克思主义倾向 |
四、 《满洲评论》的国家意识形态 |
第三节 《满洲评论》的历史分期 |
一、 中日两国伪满历史分期异同 |
二、 山本秀夫的期刊分期法 |
三、 笔者的一得之见 |
四、 历史分期法与《满洲评论》 |
第三章 《满洲评论》的主要内容解读 |
第一节 时评栏目的构成要素 |
一、 内容的分类整理 |
二、 不同时期的关注焦点 |
三、 伪满洲国的社会百科 |
第二节 时评栏的分期研究 |
一、 初期的探索性努力 |
二、 中期的规模与发展态势 |
三、 “重建运动”时期的建树 |
四、 后期的衰落与变数 |
第三节 《特辑》的声响与色彩 |
一、 杂志史定位 |
二、 思想史意义 |
三、 内容与形式 |
第四章 《满洲评论》的多元因素 |
第一节 山口慎一与文艺专栏 |
一、 文艺栏目面面观 |
二、 山口慎一的左翼色彩 |
三、 文艺栏目与左翼文化势力 |
四、 《满洲评论》与“满洲文坛” |
第二节 佐藤大四郎的《满洲评论》生涯 |
一、 “新重农主义”的吹鼓手 |
二、 合作社运动的倡导者 |
三、 一个左翼文化人的归宿 |
第三节 《满洲评论》与“协和会” |
一、 从“满青联”到“协和会”的四次改组 |
二、 “满青联”时期的文字遗存 |
三、 改组过程中的互动态势 |
四、 殖民教化功能的个案 |
第四节 《满洲评论》的国际视野 |
一、 殖民实践的原生态记载 |
二、 殖民主义的世界性目光 |
三、 两种关注与一个落脚点 |
第五章 《满洲评论》的历史价值与影响力 |
第一节 中日两国学界的大抵认定框架 |
一、 《满洲评论》的中国认定 |
二、 《满洲评论》的日本认定 |
三、 相关语境中的《满洲评论》 |
第二节 龙溪书舍事件始末 |
一、 战后日本出版界的一个异常 |
二、 杂志翻印的隐性价值 |
三、 事件始末及历史内涵 |
四、 与伪满洲国问题研究的关联 |
第三节 《满洲评论》单行本研究 |
一、 单行本的问世 |
二、 关于《满评宣传册》 |
三、 关于《满评丛书》 |
四、 其他独立刊行本 |
五、 单行本的分类考察 |
终章 |
一、 属于时代的杂志性格 |
二、 历史梳理的艰辛与可能 |
三、 《满洲评论》研究的未来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满洲评论》暨伪满洲国大事纪年、战后《满洲评论》的善后处理 |
附录(二) 橘朴生平及主要着作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奖励情况 |
(6)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空间与时间 |
第一节 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空间 |
一、地理与生存空间 |
二、心理与诗意空间 |
三、异域空间与心灵体验 |
四、现代空间与新诗理论 |
第二节 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的时间 |
一、1917-1925 年 |
二、1926-1931 年 |
三、1932-1937 年 |
四、1938-1945 年 |
五、1946-1949 年 |
第二章 新诗理论的论者构成 |
第一节 一篇文章和一代人的经历 |
第二节 古典诗论家 |
第三节 现代和民族诗论家 |
第三章 新诗理论着作的多种样态 |
第一节 新诗理论着作中的外来影响 |
一、一部探索诗与散文节奏的研究着作——评述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 |
二、一部被遗忘的中外比较诗歌研究着作——评述朱志泰《诗的研究》 |
第二节 新诗理论论文中的外来影响(以英美新批评为例) |
一、1936 年吴世昌《诗与语音》:吕恰慈的意义分析 |
二、1937 年叶公超《论新诗》:格律与爱略特论传统 |
三、1947 年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英美新批评与戏剧和象征 |
第三节 诗论家评说自由诗 |
第四章 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朱光潜《诗论》中的外来影响 |
一、《诗论》的缘起 |
二、对照的发现 |
三、外来影响的梳理 |
四、围绕《诗论》的诗论 |
五、里程碑的评价 |
结论 |
一、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的实绩与缺憾 |
二、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所受外来影响的实绩与缺憾 |
三、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希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现代新诗理论着作(1920-1950)(依时间排序) |
附录二 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批评篇目(1917-1949)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7)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厘定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处 |
六、研究框架与思路 |
第一章 杜亚泉科学教育观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其科学教育活动 |
一、杜亚泉的生平 |
二、杜亚泉的科学教育活动事辑 |
第二节 杜亚泉科学教育观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第三节 杜亚泉科学教育观的思想渊源 |
一、“经世致用”思潮的重兴 |
二、科学教育思潮的涌动 |
三、国粹思潮的冲击 |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价值观 |
第一节 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救国论 |
一、近代国人论科学教育的社会救亡价值 |
二、杜亚泉科学技术“固握政治之枢纽”的历史意蕴 |
第二节 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启蒙论 |
一、近代国人论科学教育的思想启蒙价值 |
二、杜亚泉论科学启蒙 |
第三章 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目的论 |
第一节 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理性国民塑造”论 |
一、中国近代“理性国民塑造论”的嬗变轨迹 |
二、杜亚泉论塑造“理性国民” |
第二节 培育“科学的劳动家” |
一、“科学的劳动家”提出的缘起 |
二、“科学的劳动家”内涵与特征 |
三、“科学的劳动家”的道德素养 |
第四章 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内容论 |
第一节 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知识传授 |
一、“对于自然科学的介绍,尽了当时最大的任务” |
二、融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 |
三、力倡农村科学教育,移风易俗 |
四、强调以科学指导人生 |
第二节 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方法训练 |
一、重视科学实验 |
二、倡导科学调研 |
三、着力训练学生的学习思维方法 |
第三节 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理性科学精神的培育 |
一、倡导“科学认知有限论” |
二、呼吁国人打破对科学的盲从态度 |
三、力主“科学调和论” |
第五章 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传播 |
第一节 “救国人知识之饥荒” |
一、图书传播 |
二、期刊传播 |
三、为中国近代未来科学发展提供参照资料 |
四、培养打造高素质的作者群和编辑团队 |
第二节 杜亚泉与中国近代中西科学融通 |
一、大力弘扬中国传统科学 |
二、积极吸纳西方科学 |
第三节 杜亚泉与近代“科学的中国化” |
一、大力推进《自然界》科学传播的“本土化”建设 |
二、为化学名词术语确立“中国标准” |
第六章 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 |
第一节 杜亚泉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历史贡献 |
一、“艺重政轻”论为国人认识科学救国打开了新视窗 |
二、开创了“温和渐进”的“另一种”科学启蒙路径 |
三、首创了“科学的劳动家”的教育目的 |
四、对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具有创始之功 |
第二节 杜亚泉科学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没有将其功能的发挥置于相应的社会环境中去考察 |
二、视“纲常名教”为“国是”,陷入“中体西用”的窠臼 |
三、对某些科学术语的阐释稍显晦涩 |
结语 杜亚泉科学教育思想与实践留给我们的思考 |
附录1 杜亚泉生平活动年表 |
附录2 参考文献 |
附录3 本人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关于近代报刊、西医报刊、西医传播和报刊传播西医的研究 |
(二) 相关近代医学史研究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四、本文努力的方向和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
第一章 传教士开创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之先河(1807-1911年) |
一、动机与路径:西医跨文化传播的策略选择 |
(一) 藉医传教: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艰难博弈 |
(二) 传播路径:从医疗空间到舆论空间的多维渗透 |
二、传教士:报刊传播西医之发端 |
(一) 报刊:一种面向中国人的新型传播媒介 |
(二) 西医传播:从综合报刊到专业报刊的嬗变 |
三、近代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历史作用 |
第二章 国人自办启蒙报刊传播西医之早期动员(1886-1911年) |
一、尹端模:第一份自办医刊的创办者 |
二、青年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以《医学卫生杂志》和《光华医事卫生杂志》为中心 |
(一) 从革命报人到着述医: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 |
(二) "着述医"陈垣的医学着述及其历史影响 |
三、赴日留学:德日西医体系的传入 |
(一) 留学日本:国人留学习医的"终南捷径" |
(二) 日本: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外努力 |
(三) 上海: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内探索 |
四、自办西医启蒙报刊的示范意义 |
第三章 以城市为中心西医传播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912-1949年) |
一、民国时期西医报刊历史传承的特点 |
(一) 时空分布 |
(二) 阶段性顿挫和持续性发展 |
(三) 地域性分异和网络化扩散 |
二、上海:西医传播全国中心的确立及其动因 |
(一) 经济繁荣的拉动 |
(二) 西学东渐的推动 |
(三) 西医群体的努力 |
(四) 租界卫生的示范 |
(五) 政府决策的导引 |
三、抗战时期传播中心的西移及其影响 |
(一) 抗战时期传播中心西移的原因 |
(二) 传播中心西移的重要意义 |
(三) 传播中心西移后西医传播内容的拓展 |
第四章 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的勃兴(1931-1949年) |
一、土地革命时期卫生报刊的萌芽及其防疫宣传 |
(一) 卫生专业报刊的萌芽 |
(二) 综合性报刊的防疫动员 |
二、抗日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发展及其卫生宣教 |
(一) 新四军二、三师的《医务生活》与《先锋医务》 |
(二) 山东军区的《军医杂志》、《山东医务杂志》和《胶东医刊》 |
(三) 陕甘宁边区的《国防卫生》及其它综合性报刊 |
三、解放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拓展 |
(一) 《山东卫生》 |
(二) 《健康报》(复刊) |
(三) 《野战卫生》与《中南卫生》 |
四、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的历史经验 |
(一) 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各级领导身体力行 |
(二) 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政策跟进 |
(三) 因陋就简,充分利用党报专刊 |
(四) 目标明确,突出重点 |
(五) 科学实用,务求实效 |
第五章 多主体传播格局下中国近代医学的走向(1912-1949) |
一、多元主体传播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
(一) 医校报刊蓬勃发展 |
(二) 社团报刊脱颖而出 |
(三) 专科报刊异军突起 |
(四) 卫生副刊异彩纷呈 |
二、教育传播的国家化与西医群体的成长——以校办报刊为中心 |
(一) 教育体制的转换及其对西医教育的影响 |
(二) 医校报刊的繁荣 |
(三) 医校报刊成为西医群体成长的舞台 |
三、现代医学体制的移植与再造——以专业社团的学术期刊为中心 |
(一) 中华医学会与西医体制的构建 |
(二) 中华护士会与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
(三) 中国生理学会与中国生理学的奠基 |
(四) 中华民国药学会与中国药学的肇兴 |
四、传统卫生模式的颠覆与超越——以民间社团的普通报刊为中心 |
(一) 政府施为与社会参与:现代公共卫生之滥觞 |
(二) 让公众理解传染病:以中国防痨协会和中华麻风救济会为例 |
(三) 妇女与儿童的发现:以节育运动和慈幼运动为例 |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9)民国时期城市生育节制运动的研究 ——以北京、上海、南京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史回顾 |
第三节 若干定义、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四节 主要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传统中国的生育控制文化 |
第一节 传统生育观念 |
第二节 传统生育控制行为及其方法 |
第三节 传统人口控制思想 |
第四节 晚清"马尔萨斯主义"的传播 |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生育节制"思想的形成 |
第一节 桑格夫人的两次访华及中国社会的反响 |
一、桑格夫人的生育节制论 |
二、桑格夫人的两次访华 |
三、有关节育书籍以及"生育节制专刊"的出版 |
第二节 关于"生育节制"的四大论战 |
一、母性自决与生育节制 |
二、新性道德与生育节制 |
三、人口问题与生育节制 |
四、优生学与生育节制 |
小结 |
第四章 妇女、家庭与生育节制 |
第一节 母性神话与妇女的现实 |
一、塑造母性:成为母亲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吗 |
二、妇女节育的三大理由 |
三、知识妇女对节育的态度及节育知识水平 |
第二节 城市小家庭的生育节制 |
一、城市家庭的小型化 |
二、城市小家庭对节育的态度 |
三、城市小家庭节育之理由 |
第三节 城市妇女、家庭的节育方法 |
一、避孕、绝育 |
二、堕胎 |
小结 |
第五章 社会、医疗与避孕药物 |
第一节 知识分子与节育运动:二十年代节育运动的实践 |
一、北京产儿制限研究会 |
二、中华节育研究社 |
三、生产限制诊查所 |
四、二十年代节育运动的评估 |
第二节 医疗、公共卫生与生育节制:三四十年代节育诊所的推广 |
一、上海节育研究社与其节育指导所 |
二、北平妇婴保健会与其节育指导所 |
三、各地医院的节育指导科:以南京鼓楼医院、北京博爱医院为中心 |
四、中国优生节育协进会 |
第三节 避孕药物的广告与销售 |
一、中医避孕药物 |
二、西医避孕药物 |
三、避孕药物广告的评估 |
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的生育政策 |
第一节 国民党人对生育节制的态度 |
第二节 "民族保育政策纲领案"的拟定 |
第三节 国家之生育管理:妇婴保健事业的开展 |
第四节 婚前健康检查的施行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民国时期生育节制运动年表》 |
附录二:《人口副刊》目录 |
附录三:《节育者通信》选录 |
附录四:《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从晚清到五四:女性身体的现代想象、建构与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身体:文化与文学研究的新视域 |
上编 |
第一章 晚清民族危机中现代身体话语的形成 |
第一节 身体的疾病隐喻 |
第二节 从“新民”到“军国民”:国民改造工程启动 |
第二章 祛魅与解码——对现代女性身体生成过程的考察 |
第一节 符码化:维新派启蒙话语实践中的女性身体政治 |
第二节 国家化:女性身体的现代归属 |
第三节 权利化:女性身体的“国民”想像及追求 |
第四节 革命化:女性身体再造与实践 |
第三章 女性身体现代修辞的起点——以《女界钟》为中心 |
第一节 写作《女界钟》缘起 |
第二节 想象身体 |
第三节 再造身体 |
第四节 权利身体 |
第五节 身体革命 |
第四章 晚清小说中的女性身体叙事 |
第一节 废缠足与晚清男性的现实关怀 |
第二节 “美女闹革命”:女性身体的政治想像 |
第三节 “国女”当道:晚清小说中的女性乌托邦 |
第四节 “女神”神话的破灭 |
第五节 新小说女性身体叙事的伦理矛盾 |
下编 |
第五章 五四时期:个性主义视域下的女性身体重构 |
第一节 女性身体:晚清未完成的现代性 |
第二节 个性主义:五四时代的价值中心 |
第三节 陈独秀的身体改造理论 |
第四节 身体属己:五四女性确证个人的行为方式 |
第六章 公共领域中的女性身体建构——兼以《妇女杂志》为中心 |
第一节 公共话语与女性身体 |
第二节 女性服饰与五四精神 |
第三节 头发政治 |
第四节 “天乳”倡导下的五四身体美学 |
第五节 “人口健者”与女子体育 |
第七章 贞操与性:五四新思潮中的性话语 |
第一节 人道主义下的贞操问题讨论 |
第二节 周作人对女性“性”的发现及新的性道德构建 |
第三节 张竞生的“性育”宣传与女性身体性禁忌的打破 |
第八章 科学话语与女性身体的对象化建构 |
第一节 人口学的建立与二十年代产儿制限运动 |
第二节 潘光旦的优生学宣传与女性身体的新桎梏 |
第三节 娼妓的“病毒”化:卫生监视下的女性身体 |
第九章 五四小说女性身体叙事的几个类型 |
第一节 女性身体书写:一个文学现代性事件 |
第二节 女性的伦理身体:鲁迅小说中的女性身体 |
第三节 欲望身体:以郁达夫小说中女性身体的叙述为例 |
第四节 革命的女体:茅盾对时代女性的身体想象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药物生物技术》杂志第8卷1~6期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社会变迁中的中国科幻文学(1902-1919)[D]. 王艺欣. 暨南大学, 2020(12)
- [2]近现代上海妇女报刊史(1898~1949)[D]. 赵蓓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历史考察(1927-1949) ——基于科学职业伦理视角的分析[D]. 孙磊. 山西大学, 2018(04)
- [4]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5]《满洲评论》及其时代[D]. 祝力新.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6]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 王天红. 吉林大学, 2011(04)
- [7]杜亚泉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D]. 阎乃胜.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8]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D]. 潘荣华. 安徽大学, 2010(10)
- [9]民国时期城市生育节制运动的研究 ——以北京、上海、南京为重点[D]. 俞莲实. 复旦大学, 2008(03)
- [10]从晚清到五四:女性身体的现代想象、建构与叙事[D]. 程亚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