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情燃烧2003——MM《现代制造》编辑推荐2003年十大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罗雄[1](2020)在《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育人新目标,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才培养的总方向。时代新人培育的提出,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也延承了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心任务的变化而培养“新人”的历史传统。时代新人的培育,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回答了新时代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是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迫切要求,是落实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本质要求,是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青少年是时代新人培育的主体。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在时代新人培育上大有可为且应大有作为。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延承中国共产党“育新人”的传统,着眼于现代化进程中的育人反思。就理论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是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理论根基。就时代背景而言,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处于落实“四个伟大”战略、完成“强起来”历史任务、贯彻“四个服务”方针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背景、新征程、新境界和新使命之中。就现实反思而言,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必须正视教育现代化、文化多元化、政治民主化和社会信息化等潮流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必须直面技术理性的“僭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带来的困扰。在培育原则上,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应坚持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在培育内容上,高等学校应着重培育青年大学生过硬的政治能力、高尚的道德品质、卓越的学习和创新本领、无畏的担当精神、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在培育路径上,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应着重从课堂引导、实践养成、组织保障、精准服务和队伍支撑上入手,构建时代新人培育的路径体系。具体而言,在组织保障层面,应以党的坚强领导推进时代新人培育,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高校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增强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组织力,强化班集体成员的主体能动性;在课堂引导层面,应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的互补;在实践养成层面,要做实以理论学习为基础的专业实践,做优以知行合一为原则的社会实践,并在实践中精心打磨育人工作品牌;在精准服务层面,应扎实做好对青年大学生的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引导和就业指导;在队伍支撑方面,应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精心培养“大思政”育人队伍,尤其是要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工作队伍。总之,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健全和优化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科研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从而形成育人合力,使时代新人培育取得更加显着的成效。
LEE W00NG[2](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苏日娜[3](2020)在《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蒙古族文明离不开蒙古马的存在。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文化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核心就是“蒙古族马文化”,蒙古马是草原文明的标志性元素。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果不深入挖掘宣传文化内涵,文化产业的传播就缺少生命力和活力。许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难以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成文化产业。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文化元素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运用马文化资源形成马文化产业是提高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外的马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国内的马匹数量开始减少,马的利用价值开始下降,马产业面临着转型的困境,国内开始大力发展马文化产业。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蒙古族马文化的缘起脉络和蒙古人与蒙古马彼此的影响,强调了马文化资源对蒙古人的重要意义。通过马文化资源和马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以蒙古马文化资源丰富、马文化竞争优势极为凸显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中心,阐述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马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所以在文化产业的框架内分析马文化产业的细分行业,探讨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马文化产业具有符号经济性,“蒙古马”成为一种符号带动消费,同时马文化产业内部产业链长、产业外部产业联动效应显着,是一个具有庞大体系的文化产业,目前也初具规模。那么马文化产业到底值不值得发展?应该如何去发展呢?发展又会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对此,本文通过构建竞争力模型来评价当前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产业内部结构及内蒙古区域内马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出的结论为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值得发展,对于广、散、杂的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应多以马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式的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各盟市也应该借鉴锡林郭勒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要结合地区的文化资源情况发展马文化产业,突出马文化内涵,另外要通过有效供给与需求激发市场活力,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促进马文化产业发展。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4](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指出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曹万平[5](2017)在《侗族民间美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侗族民间美术在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各方面都有鲜明的民族样式,有鼓楼、风雨桥、戏楼、飞山庙、萨坛等特色建筑,有堪称活化石的传统染织与服饰,有诙谐有趣、形式多样的民间雕塑,有土中见雅、寓意美好的民间绘画,有形式特别、种类丰富的民间手工艺。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美术门类最齐全、保留最完整的民族之一,研究侗族民间美术对认识中国民族民间美术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以侗族民间美术为研究对象,从整体视角出发,利用研读文献和田野调查等多种方法,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历史面貌、生成环境和当下形态,探讨了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造型手法和主要特征,并为传承和保护侗族民间美术提出看法。全文共分三大部分,以七章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主要阐明生成背景和侧重于形而下的样态分析;第二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主要侧重于形而上的思想观念发掘与归纳;第三部分为第七章,主要对传承与保护提出看法。第一章,介绍了侗族概况和侗族民间美术概况,并对民间美术概念作了界定。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文化源头是高庙文化并作了论证,以已有文物为依据从历时性角度梳理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历史概况,以当前遗存状况为凭借从共时性角度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现状特点及南北差异。第二章,从自然条件和文化习俗两方面入手,分析了侗族民间美术的生成环境,提出侗族民间美术传统样式遗存丰富的原因是社会发展滞后,侗族民间美术独具特色的原因是文化习俗奇特。第三章,分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四个类别阐述了侗族民间美术的当代形态,并对各类别下民间美术诸样式的历史记载和子类特征作了探讨。第四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一,对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有资生、人本、求美、自由、共享、耐久。资生是建立在万物有灵观念上的共生世界,人本是以身度物的造物准则和价值追求,求美是建立在实用之上的形式美化,自由是慰藉心灵的自在表达,共享是利人利己的快乐践行,耐久是经世致用的造物准绳。第五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二,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的主要造型手法有拟、渗、臆、比、创、拿、承。拟是率意的取象,渗是想象的联系,臆是心灵的流露,比是多意的象征,创是心物的统一,拿是民族之间相互借鉴,承是对传统的庚续。第六章,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之三,首先对侗族民间美术四个类别的特征进行了概括,然后对侗族民间美术的共性特征进行了归纳,提出侗族民间美术特征有多重表现:文化脉络上,远古的高庙文化基因仍然有迹可循,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随处可见。思辩特征上,粗略混沌的思维,万物有灵的逻辑若隐若现。精神内涵上,知足常乐的人生境界、自强不息的求生精神、和谐共生的处世之道四处洋溢。风格特点上,侗族民间美术风格丰富多样,其中以疏野、豪放、奇僻特点尤为突出,疏野是朴拙天然的表现,豪放是旷达不羁的气度,奇僻是集体表象的物化。社会特征上,侗族民间美术表现为农耕典型的“场”,稻作文化的“诗”,发展滞后的“果”,侗族民间美术折射出物质生活贫乏而精神生活富足的社会特点。第七章,对侗族民间美术的传承和保护进行了讨论,认为当前侗族民间美术保护现状总体上表现为喜中存忧,喜在政府重视民间努力,保护和恢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忧在这些保护行动多以发展旅游经济为驱动,未免出现文化保护为经济开发让位现象。认为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应用的主要场域和生存土壤,主张风俗的赓续是民间艺术生存的关键,提出保护民间美术的关键是保护民俗活动。侗族民间美术之所以独具民族个性,缘于生发于相对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环境闭塞使风俗习惯保持着相对独立性和发展滞后性,这是侗族民间美术较好地涵养古代文化基因和民族文化历史样式的原因。侗族民间美术的特点既是侗族文化和民族个性影响的特点,也是侗族社会发展滞后于时代形成的文化落差特点。
李蓝冰[6](2016)在《网络信息技术进步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络信息技术使当代人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引起人们思想行为方式上的巨大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基于此,本文明确地从网络信息技术形态与思想行为方式互动关系入手,对网络信息技术形态、人的思想行为方式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这些研究与提炼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研究探讨Web 1.0阶段的网络信息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Web1.0阶段,网络信息技术主要体现出超文本互动百科全书的特征。其数字化技术使互联网信息资源与信息功能具有普遍适用性,分布式技术使互联网具备结构上的平等性,给信息对等交换创造了条件,超文本使互联网信息内容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以跳跃性的顺序呈现。通过使用超文本网络百科全书,人的思想行为方式出现了一些技术性特点。人们倾向于跳跃性、并发性的阅读思考,记忆与认知方式更加发散与多元。人们通过计算机的屏幕参与信息互动,这种公共性、开放性的“在线”场景造成“身体缺场”而“心灵在场”的局面,线上的人们表达出与“线下”相对独立、自成风格的“夸张型”个性特征。人们易于按“网”索骥,使精神产品更大程度上实现共同享有。组织以松散的“积木型”结构而不是紧密咬合的“机械式”结构组成,在高效率的同时实现成员的灵活性。人与人之间用“网络围观”在虚拟的关系中生成真实的、软性的影响力。人们用偏爱“唱反调”的破坏性表达方式,加速改造文字、话语,构建破坏与创造并行不悖的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这些特点予以积极回应,在互联网上建设了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集资源库、留言板、展示窗的功能于一体,强化了指引把关、互动交流等手段,彰显了鲜明的特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把握顺应“网络人”教育对象的技术特质,用信息化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巧用技术优势提高教育载体的吸引力,坚持兼容并包释放教育辐射力,还要注重心理调适促进教育对象的人格完善。二、研究探讨Web 2.0阶段的网络信息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Web 2.0是1.0的演化与发展,其技术特征综合表现为共享共建的信息互动平台。其技术导向强调人脉聚合与人际协同,扩大了网络实践的覆盖面与参与度;推动更多的网站以个性化的框架搭建,使人成为互联网的主角;强化网站的实用功能和感染力,使技术易于普通人使用,以完善人们的网络体验。随着这种技术形态的应用,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网络人际互动的丰富,人们的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在“网上”“网下”场景交替中开始融合,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形象在快速流动的网络交往中逐渐鲜活、立体起来。人们展现自我崇拜、力求完美的个性,在网友关注中获得自我释放的极大满足。通过自发协调的方式在网络上组织起来,大众的智力资源整合起来成为集体智力优势。“盈余”的微小资源与力量积少成多,形成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人们自下而上、自发而为地用辩论释放自身的网络影响力,互联网扩大了少数意见群体的舆论力量,使人们在网络上“喧哗并沉默”着。根据这些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博客、头条、百科、视频等渠道,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丰富与拓展,使之成为多维、多元的立体教育平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感染力。三、研究探讨web3.0阶段的网络信息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趋势。web3.0阶段是网络信息技术在当下的发展趋势,其技术特征是构建智能化网络世界。它的泛在化使网络实践在物质信息能量交换上更加深广,触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它的拟像化使“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将实物与信息融合,网络世界开始全面模拟现实,与现实世界相互交叉延伸,扩展了人们的存在时空。它的智能化向着信息的价值与意义深入挖掘、广泛运用,彰显出信息互动的深层含义。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也受到新技术的影响,体现出一种大融合的态势。人的“在线”生存空间与现实生存空间融合接轨,生存场景的有形物理边界与无形信息边界逐渐融合交叉,对物的“共用”与“共有”两种享有方式融合共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将与这些特点相适应,成为融入现实生活的智慧教育窗口。现阶段,智慧教育窗口主要开通了微信、微博、“慕课”平台等形式,取得较好的效果,也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思维变革,包括实现泛在化、个性化、综合化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量化研究,提倡塑造创新精神等。四、综合思考和探索网络信息技术进步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性问题。网络信息技术进步的过程,技术功能逐渐从内而外辐射、渗透出去,从信息交换、人际交往走向万物互联互动;技术的适用领域不断跃迁、扩散,其他产业受到信息技术辐射而极化、吸引、聚合,形成产业集群;技术演化的“冷却期”、“空窗期”较短,不断根据用户反馈意见对设计进行指导与修正,以保持技术的新鲜感;技术系统的多个层次的互相联动、翻新,使人工智能等细化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使信息技术从整体上焕发新的内在活力。思想行为方式的演进,实际上就是“硬”技术操作的程序、规范逐渐行为化、经验化,以一种文化的方式出现在人类社会中的过程。虚实融合使网络实践中的人具有立体感,拓宽了人类实践的新时空、新场域。去中心化打破人际关系的等级制,利用结构优势创造人们的集体智慧。弹性反应改变社会给人带来的机械安排,使人留有更大的自主选择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网络信息技术,突出体现了隐含化、虚实结合、分众化、感官增强、反馈调节等特点,使用化整为零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塑造网上网下有机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用“量身定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以交互呈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在网络互动中加强、改进教育双方的联系。五、分析总结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通过三个技术演变阶段的分析梳理,可以得出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的普遍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的主要动力是需求的深化,也就是信息需求、教育需求的深化契合,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新技术、新载体、新手段的要求,也包括网络空间、网络世界对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水平的呼唤。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根本价值就在于,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从信息依赖到信息自觉,再从信息自觉向信息智慧的两次转换。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在转换中进行了强化,形成了教育资源聚合优化、思想动态分析研判,以及信息能力与信息素质相互适配等功能。六、探究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策略。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不同于很多其他工具技术的结合方式,它作用于活生生的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对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机械性套用,而是根据教育需要实施应对策略。合理运用技术矫正宣传教育的“技术失语症”,有助于疏通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渠道;巧妙运用技术与艺术融合,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推动网络综合治理,妥善应对思想领域面对的技术挑战。这些教育策略符合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针与历史经验,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针对性与有效性,适应未来技术发展环境。
王洪斌[7](2014)在《17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四十年来,西方史学界掀起了一股研究消费史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消费社会、消费主义的起源聚焦于17世纪末期、18世纪的英格兰。17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后期是英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以中间阶层为主体、各个阶层广泛参与的消费社会的出现,不仅体现了英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发展程度,而且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旨在对消费社会产生的背景、吃、穿、住、休闲娱乐、消费环境及其变迁,以及它们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考察,力图展现消费社会兴起的历史图景,并进而阐述消费社会兴起所产生的影响,以便从消费的角度来认识英国社会转型的动因和历史发展轨迹。消费社会的出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英国人口增加,意味着潜在的消费市场扩大。但如果消费是自给自足,不依赖市场,人口的增加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就非常有限,只有当生产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依靠市场消费的时候,其作用才能凸显出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消费潜力的增加。消费潜力要转化为现实的消费力,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且这种发展成果惠及到大部分人。只有大众的收入普遍增加,物价稳中有降,实际购买力提升,消费社会才有可能出现。消费社会兴起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形成了以中间阶层为主体的大众消费,消费开始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消费社会的出现还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等因素有关,正是这些因素恰巧适时地结合在一起,促成了消费社会的产生。饮食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生活水平和经济社会进步的主要指标,这一时期,从总体上来说,英国告别了饥馑,跳出了马尔萨斯陷阱,英国人不仅吃的更多而且吃的更好,原有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此外,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异国食品风靡英国,甚至是穷人也购买糖、茶叶、烟草等进口时尚休闲食品。与此同时,大众的服饰逐步发生改变,服饰不再仅仅是为了避寒遮体,以前的色彩单调、质地粗糙、缺少装饰品的服饰逐步被舒适美观、质地优良、色彩多样、时尚得体的服饰所代替,即使是最贫穷的人也购买时尚的二手服饰,反应了消费者对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和肯定,他们总是极力地模仿较高社会阶层的服饰。奢侈的家庭化和精致化在住房和家居变革上表现得非常明显,由于财富的增长,城乡都对住宅进行了大重建和改造,住房的建筑材料得到改进,提高了住房质量,改善了住宅结构,住房的空间功能更加合理化,也更加注重隐私,家居中的家具、用具、装饰性物品的数量、种类增多,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普遍使用家庭仆人,家居环境更为舒适。休闲娱乐业成为当时的一个重要经济部门,并经历了快速的商业化、大众化过程,专业的矿泉、海滨休闲城镇更是异军突起。大众不仅关注身心健康,而且也关注文化修养的提高,渴望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大众阅读的时代悄然来临。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手段是一同发展的,消费社会的出现还依赖于一定的消费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现代商店产生并逐步形成完善的销售网络,为了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取胜,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店主们革新销售技巧,注重商店装饰、商品陈列、展示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在新兴的报刊杂志上投放大量广告,传播商品信息和时尚,还采用打折、邮购、售后服务等方式诱导消费者消费,地方政府和教区也认识到消费对地方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开始改善公共消费环境,积极建设城镇街道景观、负责街道卫生和夜间照明的维持,履行好服务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全球贸易和异国物品触发和促进了消费社会的兴起,而消费社会的兴起又使得英国对异国商品的需求量大增,全球贸易更加深入发展,在当时形成了以大西洋贸易圈和亚洲贸易圈为主的贸易体系。为了控制和主导世界贸易,夺取世界霸权,英国一方面加强对殖民地的掠夺,另一方面和当时的世界大国荷兰、法国等大国开展国际竞争,并引发持续的国际冲突,体现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对外张力。在重商主义政策下,不可能长期依靠进口来满足消费需求,政府限制进口,鼓励进口替代和创新,强大的市场需求不仅要求革新工艺、重组生产组织,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要求生产出更加时尚、新颖、实用的产品,从而引发了工艺革新和产品革新,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工业革命的真正发端是一个富足的社会对于更多、更好商品的渴求,而原有的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技术又无法满足这种渴求,事实上,新的工业方法正是在消费工业如染织、陶瓷业中产生的,工业化是现实消费社会的必由之路。总之,17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是英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观念发展变迁和全球贸易助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对消费社会的出现起决定作用,反过来,消费社会的兴起又对当时英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生活消费是社会总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在因素和环节,以中间阶层为主体、各个阶层广泛参与的消费社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发展与变迁的重要标志。
周晓燕[8](2013)在《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流行音乐的复苏与兴盛推助了社会文明范式和文化生态的变更,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中国主流音乐。本研究属于文化研究范畴,既关注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内在价值,也爬梳了其在生产与消费关系中的诸多“事实与论争”,分别从消费、技术、意识形态、审美这四方面展现中国流行音乐的现代性特征,力图勾勒出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独特境遇和文化生态。第一章以“上海老歌”的“出场”作为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发生与发展研究的起点,通过论述相关中国流行音乐称呼、文化身份、民族风、中国风的论争,得出如下结论:“上海老歌”标志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生;中国流行音乐从边缘走向了文化的中心地带,审美工具论范式淡出;伴随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陆流行音乐逐步回归其商业性本质,迎来了“以人带歌”的偶像时代;1994年两岸三地流行音乐进入同步发展时期,提供专供流行的中国风和民族风,获得了主导意识形态和精英意识形态的认可;2000年以后,华语乐坛呈现出与传统迥异的瞬间性、流动性、眩惑性等后现代性症候。第二章以中国流行音乐传播媒介及其隐喻功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描述与阐释中国流行音乐发展中关于大众的身份、技术与人文精神、流行音乐文化与传媒的论争,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开始沦为技术得以呈现的手段,通俗娱乐审美范式兴盛;中国流行音乐文化日渐成为解放大众的媒介,呈现出令人欣喜的现代文化形态,另一方面,技术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霸权主导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中国流行音乐还处在仅以高雅和民族素材做点缀的“文化粘贴”阶段;当下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传播过程中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复杂交错,两者之间既有矛盾紧张的一面,也有关联甚至合谋的一面。第三章是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意识形态策略研究,通过论述流行音乐文化审美意识形态性、摇滚主流化、网络歌曲低俗化等论争,得出如下结论:流行音乐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公共领域逐步形成,审美批判范式初步发展;汪峰成为走在意识形态平衡木上的成功者,把中国摇滚推向了主流市场;不健康的网络歌曲被误认为是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观赏对象,其实质是美学的堕落。第四章主要论述了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的发展问题,从探究中国流行音乐“媚”趣味的美学特征及其成因切入,厘清社会现代化与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流行音乐“媚”趣味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大众审美经验,在2000年以后走向了极端,煽欲之风此起彼伏,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张力逐日减小;影响很大的周杰伦的合作者方文山的“中国风”词作是启蒙现代性方案被扭曲、异化以及审美现代性被恶搞的典型;民歌流行化是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实践的重要内容;艺术自律是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审美创造性突破的前提条件。总之,虽然中国流行音乐现代性是在西方现代性的刺激下觉醒起来的,但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现代性之路表明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是中国自身审美传统的现代化,也是中国自身社会现代性的反映,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审美范式和价值规范的区别,是其作为现代性文化的特点。本研究有利于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流行音乐表达的时代精神和发展趋势,有助于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文化自觉,培育出更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知名流行音乐文化品牌,向世界展示其独有的文化立场和意识形态,满足中国“文化大发展”这一现代性诉求。
谢辛[9](2013)在《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专家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专家是人力中的高人,是人才中的帅才。在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国际背景下,积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特别是专家管理的理念、内容和方式方法,是科学开发人才资源、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本文旨在分析人力资本与人才开发的历史纵深,重点研究专家、专家管理、专家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在比较研究国内外专家管理信息化特点以及我国专家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家管理的理论框架和设计路线,并配套开发了专家管理信息化工具。本文由绪论、文献综述、正文和结论性评述等组成。绪论部分系统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内容。第1章为文献综述部分。该部分对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重要经典文献进行了归纳和评论,通过厘清人才学研究、人才内涵研究、人才素质研究、人才选拔研究、人才使用研究、人才流动研究、人才结构研究、人才价值研究、人才环境研究等相关文献研究综述,阐述了基于互联网的专家管理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第2章为专家管理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该部分阐述了人才的基础理论、专家的基础理论、专家管理的基础理论。在人才的基础理论中,主要就传统人才与现代人才、资源优先与人才优先、以人为本与以用为本、人才强国与强国人才等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和系统研究。通过对人才理论发展的纵深思考、系统思维和定性定量研究,第一次提出专家的概念和分类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专家管理的概念,并就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同志专家管理思想,作了系统收集和深入研究。第3章为国内外专家管理概述研究。该部分阐述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传统发达国家,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等新兴发达国家,印度、巴西、阿根廷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在专家管理方面的先进做法、主要特点和成功经验。同时,对我国国家层面的专家管理和省区市专家管理现状,作了比较详细的对比分析和深入研究。此外,还针对性地选择古今中外专家管理典型案例,进行实例和个案研究。第4章为专家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内容设计研究。该部分运用第2章、第3章理论观点,客观审视专家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时制宜地提出了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专家管理的宏观思路、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第5章为专家管理信息化研究。该部分通过分析国内外专家管理信息化发展历程、现状,对专家管理信息化构成要件、功能结构、方法步骤等进行了整体考虑,科学设计,集成创新。第6章为EMIS专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该部分着重阐述了EMIS专家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情况、技术构架、总体设计、框架构成、主要功能、主要特点,以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对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国际特色和中国特点的专家信息化管理模式,作了大量的实证分析、技术集成和应用理论研究。
吴芳芳[10](2012)在《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品牌是工业化社会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产物,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社会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收集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的相关资料,并对经验资料进行定性分析。文章前半部分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经验资料进行初始编码、聚焦编码和理论编码,最终将南昌城市品牌定位为“乐活新城”。文章后半部分对“乐活新城”的城市品牌定位进行解读,并从理论原则、政府规划实践两方面进行检验。最后,笔者分析了多为专家学者对本次研究过程及结果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阐述和修正了“乐活新城”作为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的结论。
二、激情燃烧2003——MM《现代制造》编辑推荐2003年十大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情燃烧2003——MM《现代制造》编辑推荐2003年十大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高等学校 |
(二) 时代新人 |
(三) 大思政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一)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二) 相关研究成果评价 |
四、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时代新人培育的提出 |
一、 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
(二) 中国共产党“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三)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育人思想 |
二、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一) 落实“四个伟大”战略的新背景 |
(二) 完成“强起来”目标任务的新征程 |
(三) 贯彻教育“四个服务”方针的需求 |
(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使命 |
三、 延承中国共产党“育新人”传统 |
(一) 培养勇于开展革命斗争的革命者 |
(二) 培养“红专”结合的劳动者与革命接班人 |
(三)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
(四)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四、 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育人反思 |
(一) 人的现代化和“软件”的现代化亟需提升 |
(二) 践行“理想的意图”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
(三) 技术理性的僭越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 |
第二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原则 |
一、 总体性原则 |
(一) 培育目标的总体性 |
(二) 培育视域的总体性 |
(三) 培育体系的总体性 |
二、 主体性原则 |
(一) 克服教育活动中“无人”的倾向 |
(二)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 |
三、 导向性原则 |
(一) 坚持政治导向 |
(二) 坚持价值导向 |
(三) 坚持问题导向 |
(四) 坚持过程导向 |
四、 实践性原则 |
(一) 思政教育的实践属性 |
(二) 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 |
第三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内容 |
一、 培育过硬的政治能力 |
(一) 坚定理想信念 |
(二) 保持政治定力 |
(三) 坚守人民立场 |
二、 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 |
(一) 实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
(二) 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
三、 培育卓越的“学创”本领 |
(一) 习得学习能力 |
(二) 养成创新能力 |
四、 培育无畏的担当精神 |
(一) 对民族命运的担当 |
(二) 对美好世界的担当 |
(三) 对个人幸福的担当 |
五、 培育健康的身心素质 |
(一) 保持身体健康 |
(二) 增进心理健康 |
六、 培育开阔的国际视野 |
(一) 提升时代新人全球胜任力 |
(二) 认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
第四章 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的路径 |
一、 组织保障 |
(一) 以党的坚强领导推进时代新人培育 |
(二) 构建高校共青团“四维”工作格局 |
(三) 增强高校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力 |
(四) 强化大学班集体成员的主体能动性 |
二、 课堂引导 |
(一)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贯通 |
(二)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 |
(三) “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互补 |
三、 实践养成 |
(一) 专业实践以“理论学习”为基础 |
(二) 社会实践以“知行合一”为原则 |
(三) 在实践中精心打磨育人工作品牌 |
四、 精准服务 |
(一) 学业辅导 |
(二) 心理疏导 |
(三) 生活引导 |
(四) 就业指导 |
五、 队伍支撑 |
(一) 贯彻落实“四有”好老师标准 |
(二) 建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
(1) 女性作家批评 |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文化与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 |
第一节 蒙古人的马文化 |
一、“马背民族”的缘起 |
二、蒙古族眼中的“马” |
三、“蒙古马”精神对蒙古族的影响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的关系 |
一、马的用途与功能 |
二、马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与马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 |
三、发展马文化产业有助于保护与传承马文化 |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形成 |
一、内蒙古马文化资源 |
二、精神文化需求与经济发展需求相统一 |
三、马文化产业形成 |
第二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
一、马文化产业环境分析 |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分析 |
三、马文化细分产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
一、马文化产品具有符号经济的性质 |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高度化 |
三、马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联动效应显着 |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在马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案例 |
一、传承与保护并重:以歌舞演艺《千古马颂》为例 |
二、市场需求引领:以草原夏季“8·18赛马节”为例 |
三、政府规划推动:以蒙古族特色马文化小镇为例 |
第三章 基于竞争力模型对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的层次结构 |
三、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二节 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要素的量化处理 |
一、马文化产业生产要素 |
二、马文化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要素 |
三、马文化产业需求状况要素 |
四、马文化产业相关产业发展要素 |
五、马文化产业政府要素 |
第三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
二、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各要素指标的衡量 |
三、马文化产业评价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思考 |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广而散的马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制约性 |
二、马文化资源产业化缺乏内涵 |
三、马文化产业市场中的有效性供给与需求不足 |
四、政策与法规滞后于马文化产业发展 |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
一、促进马文化产业聚集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
二、重视马文化精神实质创造新型马文化产业 |
三、依靠旅游供需激发马文化市场活力 |
四、进一步优化马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
第三节 结论 |
一、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文化双重效益 |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可能发展的趋势与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5)侗族民间美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
一、选题源起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前期准备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主要的创新之处 |
第1章 侗族及侗族民间美术概况 |
第一节 侗族概况 |
一、分布概况: 偏远而自由的三省交界 |
二、历史概况: 王化缓慢的边缘性历程 |
第二节 民间美术概念界定 |
第三节 侗族民间美术概况 |
一、探本溯源:高庙文化源远流长 |
二、历史寻踪:悠久而零散的记忆 |
三、当今遗存:南丰北寡参差不齐 |
第2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自然与社会条件 |
一、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 |
二、相对滞后的社会发展 |
第二节 风俗与文化环境 |
一、古老的风土人情 |
二、奇特的文化习俗 |
三、强大的文化引力 |
第3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形态 |
第一节 建筑 |
一、侗寨: 侗族民间美术场域 |
二、鼓楼: 侗寨的标志性建筑 |
三、花桥: 沟壑与心灵的桥梁 |
四、寨门: 防卫到象征的转变 |
五、民居、粮仓与禾晾 |
六、庙坛 |
七、戏楼 |
八、凉亭 |
九、古井和井亭 |
十、石料路桥、保寨林等 |
第二节 雕塑 |
一、建筑装饰雕塑 |
二、家具装饰雕塑 |
三、宗教雕塑 |
四、食材雕塑 |
五、工艺品雕塑 |
第三节 绘画 |
一、建筑装饰绘画 |
二、年画 |
三、宗教绘画 |
四、农民画 |
第四节 工艺美术 |
一、侗族染织与服饰 |
二、侗族器具工艺 |
第4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主题 |
第一节 中国民间美术的共通主题 |
第二节 侗族民间美术的典型主题 |
一、资生-万物有灵的共生世界 |
二、人本-以身度物的价值追求 |
三、求美-实用之上的形式美化 |
四、自由-慰藉心灵的自在表达 |
五、共享-利人利己的快乐分享 |
六、耐久-经世致用的造物主张 |
第5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造型手法 |
第一节 拟-率意的取象 |
第二节 渗-想象的联系 |
第三节 臆-心灵的流露 |
第四节 比-多义的象征 |
第五节 创-心物的统一 |
第六节 拿-相互的借鉴 |
第七节 承-传统的庚续 |
第6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特征 |
第一节 分类形式特征 |
一、侗族建筑特征 |
二、侗族雕塑特点 |
三、侗族绘画特点 |
四、染织服饰特征(工艺特征之一) |
五、器具工艺特征(工艺特征之二) |
第二节 文化内涵特征 |
一、文化基因的传承 |
二、粗略混沌的思维 |
三、万物有灵的逻辑 |
四、知足常乐的境界 |
五、和谐共生的希望 |
六、自强不息的精神 |
第三节 艺术风格特征 |
一、疏野-天然朴拙的表现 |
二、豪放-旷达不羁的气度 |
三、奇僻-集体表象的物化 |
第四节 社会历史特征 |
一、农耕典型的“场” |
二、稻作文化的“诗” |
三、发展滞后的“果” |
第7章 侗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 |
第一节 保护价值: 文化多样性的典型 |
一、侗族民间美术具有典型性 |
二、手艺的人文价值不容忽视 |
第二节 保护现状: 探索实践喜中存忧 |
一、喜: 政府重视民间积极 |
二、忧: 急功近利低质同化 |
第三节 保护建议: 保护促进民俗活动 |
一、保护需要系统性考量 |
二、民间美术的生存动力 |
三、保护和促进民俗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研究侗族民间美术完成的田野调查 |
二、田野调查工作剪影 |
三、图例目录 |
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业绩 |
后记 |
(6)网络信息技术进步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网络信息技术研究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现实需要 |
(二)网络信息技术研究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
二、概念界定 |
(一)有关网络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
(二)网络信息技术的两层次:技术事实与应用形态 |
(三)互联网的技术阶段划分 |
三、研究综述 |
(一)网络信息技术与网络实践研究 |
(二)网络信息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本文创新 |
第一章 Web 1.0 阶段的网络信息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节 Web 1.0 的主要技术特征:超文本互动百科全书 |
一、数字化网络:普遍适用的信息系统 |
二、分布式结构:信息对等交换的机制 |
三、超文本页面:网络信息的呈现方式 |
四、导航:指向信息资源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Web 1.0 阶段人的思想行为特征:面向网络的信息互动 |
一、非线性叙事:互联、并行的阅读与记忆方式 |
二、开放式场景:开放时空下的存在方式 |
三、装置式交互:身体缺场下的行动方式 |
四、“夸张型”人格:相对独立、自成风格的人格特点 |
五、“积木型”组织:堆砌式的组织结构 |
六、索取式共享:按“网”索骥的利益享用方式 |
七、围观式影响力:“面对面凝视”展现的影响力 |
八、“破坏性”创造:批判中创造的表达方式与文化环境 |
第三节 Web 1.0 阶段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鲜明的网络教育阵地 |
一、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
二、用技术手段增强思想行为的指引把关力度 |
三、用技术工具促进教育主客双方的互动交流 |
四、把握顺应“网络人”的技术特质 |
五、用信息化提高教育有效性 |
六、巧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载体吸引力 |
七、坚持兼容并包释放教育辐射力 |
八、注重心理调适促进人格完善 |
第二章 Web 2.0 阶段的网络信息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节 Web 2.0 的主要技术特征:共享共建的信息互动平台 |
一、聚合与协同:分布式信息制造方式 |
二、个性化框架:用户数据成为网络核心 |
三、用户体验:多功能、有感染力、易于使用的网络 |
第二节 Web 2.0 阶段人的思想行为特征:面向网络的交往互动 |
一、公共性思考:包容万象的大规模知识生产方式 |
二、交替性场景: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融合的生存方式 |
三、“表演型”人格:表现自我的人格特点 |
四、蚁群式组织:自发协调的组织结构 |
五、流动式交互:鲜活、立体的行动方式 |
六、给予式共享:积少成多的“盈余”性利益 |
七、辩论式影响力:自下而上、自发使用的影响力 |
八、喧哗并沉默:少数派施压的意见环境 |
第三节 Web 2.0 阶段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多维的互动教育平台 |
一、用博客拓宽教育自媒体渠道 |
二、用网络头条强化大众化理论宣讲 |
三、用网络百科为思想政治教育拓宽知识支持 |
四、用网络视频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
五、推动“入眼”到“入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
六、兼顾“动情”与“晓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
七、平衡“技能”与“品味”,抵御技术的负面效应 |
第三章 Web 3.0 阶段的网络信息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节 Web 3.0 的主要技术特征:智能化网络世界 |
一、泛在化:实物与信息在“互联网+”中共存融合 |
二、拟像化与实体化:全面模拟现实的网络世界 |
三、智能化与可视化:内在信息含义在大数据中彰显 |
第二节 Web 3.0 阶段人的思想行为特征:面向万物的互联互动 |
一、在线+在世:相互接轨的生存方式 |
二、共用+共有:相互融合的共享模式 |
三、有形+无形:高度可塑的生存边界 |
第三节 Web 3.0 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现实生活的智慧教育窗口 |
一、用微博、微信把“微课堂”开进生活 |
二、用“慕课”平台给“网教育”浇灌思想营养 |
三、实现泛在化、个性化、综合化思想政治教育 |
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量化研究 |
五、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新精神 |
第四章 网络信息技术进步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规律性 |
第一节 网络信息技术进步基本特征与规律性 |
一、辐射:信息技术扩散渗透的拓展方式 |
二、迭代:信息技术新陈代谢的发展模式 |
三、对流:信息技术系统创新的驱动力 |
第二节 思想行为方式演进的基本特征 |
一、技术规范:提供人类网络实践的理性规约 |
二、虚实融合:拓宽人类网络实践的新时空 |
三、去中心化:确立人类在网络实践中的平等地位 |
四、弹性反应:延展人类网络实践的自主选择域 |
第三节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 |
一、隐含化:化整为零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
二、虚实结合:网上网下有机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 |
三、分众化:量身定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
四、感官增强:交互呈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
五、反馈调节:丰富教育中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联系 |
第五章 网络信息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机制 |
第一节 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动力 |
一、信息需求深化 |
二、教育需求深化 |
三、信息需求与教育需求的相互契合 |
第二节 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价值 |
一、适用网络信息技术:从信息依赖到信息自觉的转换 |
二、善用网络信息技术:从信息自觉到信息智慧的转换 |
第三节 网络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功能 |
一、聚合优化功能 |
二、分析研判功能 |
三、质能适配功能 |
第六章 网络信息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策略 |
第一节 矫正“技术失语症”,疏通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渠道 |
一、疏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渠道的根本要求 |
二、疏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渠道的历史经验 |
三、疏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渠道的方式 |
第二节 巧妙运用技艺融合,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
一、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与艺术的多层次贯通 |
二、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历史经验 |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方式 |
第三节 善用网络综合治理,有效应对思想领域挑战 |
一、滥用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思想领域挑战 |
二、善用网络治理应对思想领域挑战 |
结语:让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中彰显魅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7)17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与相关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资料来源 |
三、相关界定 |
第四节 本文的重点、难点和基本结构 |
一、本文的重点、难点 |
二、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一章 英国消费社会的起源 |
第一节 消费需求的增加 |
一、人口增长引发消费需求增加 |
二、城镇化助推消费潜力的扩大 |
第二节 购买力和生活水平的提升 |
一、宏观经济的发展 |
二、中间阶层的壮大 |
三、购买力和生活水平的提升 |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消费的增长 |
一、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
二、水上交通运输的改善 |
三、交通的发展刺激消费增长 |
第四节 消费社会兴起的思想文化根源 |
一、思想文化观念的改变 |
二、消费观念的倡导和传播 |
第二章 饮食结构的改善和饮食习惯的改变 |
第一节 原有食物结构的变化 |
一、工资收入与食物消费量、食物结构 |
二、主要食物结构的变化 |
第二节 进口时尚休闲食品的风行 |
一、神奇的东方树叶风靡英国 |
二、烟草、食糖的大众化消费 |
第三节 饮食生活的改善 |
第三章 服饰消费的时尚化 |
第一节 服饰的改良和时尚织品的风行 |
一、服饰质地和色彩的改变 |
二、服饰风格的改变与时尚的大众化 |
第二节 二手服饰贸易与消费 |
一、二手服饰的来源 |
二、二手服饰的贸易与消费 |
第四章 住房和家居的变革 |
第一节 作为公共舞台和私人庇护所的住房的改进 |
一、住房建筑材料和住宅结构的改进 |
二、住房空间功能的专门化和追求私人空间 |
第二节 家居环境的改善 |
一、家庭家具、用具、装饰性物品的增多和改善 |
二、家庭仆人的流行与家居环境的改善 |
第五章 休闲娱乐的商业化和大众化 |
第一节 休闲娱乐的商业化、大众化 |
一、音乐、戏剧的大众化和商业化 |
二、体育娱乐活动的大众化、商业化 |
三、其他的休闲娱乐活动 |
第二节 专业休闲城镇的发展与服务对象的大众化趋势 |
一、矿泉休闲城镇与海滨休闲城镇的发展 |
二、对休闲城镇的休闲属性与休闲活动的考察 |
第三节 大众阅读的兴起 |
一、大众阅读兴起的前提条件 |
二、出版业的繁荣与大众读物的发展 |
三、18世纪大众阅读情况的考察 |
第六章 消费环境的改善 |
第一节 现代商店的兴起 |
一、传统销售机构的缺陷 |
二、英格兰商店网络的发展与分类 |
第二节 销售技巧的变革 |
一、商店装饰和商品陈列、展示技术的运用 |
二、广告在营销策略中的运用 |
三、其他营销技巧 |
第三节 城镇公共消费空间的改善 |
一、城镇街道景观建设 |
二、街道卫生和夜间照明的维持 |
第七章 英国消费社会兴起的影响 |
第一节 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与世界贸易的增强及其对外张力 |
一、英国消费社会与远程贸易的发展 |
二、殖民掠夺、国际竞争与冲突 |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兴起与工业化的勃兴 |
一、工艺革新 |
二、产品革新 |
结语 |
一、经验 |
二、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从边缘到中心:中国流行音乐的发生与发展 |
第一节 “上海老歌”的出场与中国流行音乐萌芽 |
一、上海老歌:一种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 |
二、海派风情:肉眼看不到的现代化工程 |
三、浅唱低吟:岂止怀了十里洋场的旧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发展与社会的互动 |
一、半明半昧 1978-1985:邓丽君、李谷一、许冠杰 |
二、全面发轫 1986-1988:西北风、苏芮、罗大佑 |
三、从谷至峰 1989-1994:摇滚、卡拉 OK、94 新生代 |
四、偶像时代 1995-2012:周杰伦、选秀、神曲 |
第三节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称呼流变及其文化身份战略 |
一、祛魅与赋魅:“流行音乐”界定与中国流行音乐称呼流变 |
二、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特殊功能:解放文学的一种力量 |
三、专供流行的“中国风”、“民族风”:一种文化身份战略 |
第二章 从艺术到技术:中国流行音乐传播媒介及其隐喻功能 |
第一节 中国流行音乐物质技术的演进 |
一、黑胶唱片和卡带时代: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 |
二、CD 与数位下载并存时期:音乐沦为技术得以呈现的手段 |
三、彩铃单曲时代:大众迎合论盛行 |
第二节 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传播媒介的隐喻功能 |
一、卡拉 OK:一种改变了亚洲夜晚的影子音乐 |
二、MTV:把身体消费推向极致 |
三、Ipod:作为艺术品潜入了大众日常生活 |
第三节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与传媒的互动 |
一、新闻报道的反智倾向:流行音乐流行的不是音乐 |
二、选秀:布道场、名利场、公共领域的纠葛 |
三、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传播中的“无法传播”现象 |
第三章 从先锋到媚俗:中国流行音乐意识形态策略及其解码 |
第一节 中国流行音乐声音共同体的建构 |
一、流行音乐意识形态性及其公共议程设置功能 |
二、流行音乐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
三、苏皖民歌《茉莉花》兴盛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政治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摇滚的意识形态角力 |
一、崔健:1980 年代中国摇滚乐的标志人物 |
二、汪峰:走在意识形态平衡木上的摇滚歌手 |
三、旭日阳刚:中国摇滚与社会的互动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网络歌曲的意识形态策略解码 |
一、网络歌曲:后工业背景下的城市民谣 |
二、网络歌词:大众文化花园里“一条不要名分的蛇” |
三、“十大坏文本”的意识形态策略解码 |
第四章 从同途到歧路:社会现代化与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 |
第一节 中国流行音乐“媚”趣味演变与大众审美的崛起 |
一、古典美学思想的突破:中国流行音乐“媚”趣味演变 |
二、中国流行音乐“媚”趣味成因探寻 |
三、西方审美情感范式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的影响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美学困境及其审美现代性实践 |
一、深情冷眼: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的后现代境遇 |
二、“中国风”词作: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冲突的重要产物 |
三、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是中国自身审美传统的现代化 |
第三节 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合谋 |
一、民歌流行化: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化实践的重要内容 |
二、艺术自律:中国流行音乐审美创造性突破的基础 |
三、中国流行音乐审美现代性追求的当代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专家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0.2 研究目的和重点 |
0.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0.4 研究方法 |
0.5 可能的创新 |
1 文献综述 |
1.1 人才学研究文献综述 |
1.2 人才内涵研究文献综述 |
1.3 人才素质研究文献综述 |
1.4 人才选拔研究文献综述 |
1.5 人才使用研究文献综述 |
1.6 人才流动研究文献综述 |
1.7 人才结构研究文献综述 |
1.8 人才价值研究文献综述 |
1.9 人才环境研究文献综述 |
1.10 结束语 |
2 专家管理基础理论 |
2.1 人才的基础理论 |
2.1.1 从“传统人才”到“现代人才” |
2.1.2 从“资源优先”到“人才优先” |
2.1.3 从“以人为本”到“以用为本” |
2.1.4 从“强国人才”看“人才强国” |
2.2 专家的基础理论 |
2.2.1 专家概念 |
2.2.2 专家特性 |
2.2.3 专家分类 |
2.3 专家管理的基础理论 |
2.3.1 专家管理概念 |
2.3.2 马克思专家管理思想 |
2.3.3 恩格斯专家管理思想 |
2.3.4 毛泽东同志专家管理思想 |
2.3.5 邓小平同志专家管理思想 |
2.3.6 江泽民同志专家管理思想 |
2.3.7 胡锦涛同志专家管理思想 |
2.3.8 习近平同志专家管理思想 |
2.4 结束语 |
3 国内外专家管理概述 |
3.1 发达国家专家管理概述 |
3.1.1 美国专家管理概述 |
3.1.2 英国专家管理概述 |
3.1.3 法国专家管理概述 |
3.1.4 德国专家管理概述 |
3.2 新兴发达国家专家管理概述 |
3.2.1 日本专家管理概述 |
3.2.2 新加坡专家管理概述 |
3.2.3 澳大利亚专家管理概述 |
3.2.4 韩国专家管理概述 |
3.3 新兴发展国家专家管理概述 |
3.3.1 印度专家专家管理概述 |
3.3.2 巴西专家管理概述 |
3.3.3 阿根廷专家管理概述 |
3.4 我国专家队伍及专家管理概述 |
3.4.1 我国专家队伍概述 |
3.4.2 我国专家项目概述 |
3.4.3 我国专家平台概述 |
3.4.4 我国专家管理工作概述 |
3.5 专家管理案例 |
3.5.1 国内专家管理案例 |
3.5.2 国外专家管理案例 |
3.6 结束语 |
4 专家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和体系设计 |
4.1 专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管理体制不健全 |
4.1.2 专家评价机制不健全 |
4.1.3 专家选用机制不完善 |
4.1.4 专家激励机制不健全 |
4.1.5 专家流动机制不畅通 |
4.2 原因分析 |
4.3 内容设计 |
4.3.1 基本原则 |
4.3.2 主要内容 |
4.3.3 保障措施 |
4.4 结束语 |
5 专家管理信息化 |
5.1 概念 |
5.2 发展历程 |
5.2.1 国外发展历程 |
5.2.2 国内发展历程 |
5.3 存在的突出问题 |
5.4 信息化建设 |
5.4.1 坚持三大原则:循序渐进、科学实用、安全保密 |
5.4.2 突出“三位一体”建设:硬件、软件、心件 |
5.4.3 集成三项功能:网络申报、在线评审、自动管理 |
5.4.4 构架三大层级:基础数据层、业务处理层、决策支持层 |
5.5 结束语 |
6 EMIS专家管理信息系统 |
6.1 专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顶层设计 |
6.1.1 开发思路 |
6.1.2 开发原则 |
6.1.3 开发目标 |
6.1.4 开发步骤 |
6.1.5 开发方法 |
6.2 技术架构 |
6.2.1 数据采集: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电子数据交换 |
6.2.2 数据加工:PDR三层数据抽取模型 |
6.2.3 数据审核:DWF动态工作流 |
6.2.4 权限管理:HRBAC层次角色权限策略 |
6.3 总体设计 |
6.3.1 软件设计模式——B/S模式 |
6.3.2 信息库实现技术——基于Internet数据库技术 |
6.3.3 系统支撑平台——ⅡS和ASP.NET |
6.3.4 安全设计——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三级标准 |
6.4 框架构成 |
6.4.1 申报子系统 |
6.4.2 评审子系统 |
6.4.3 管理子系统 |
6.4.4 分支子系统 |
6.5 主要功能 |
6.5.1 申报功能 |
6.5.2 评审功能 |
6.5.3 管理功能 |
6.5.4 查询功能 |
6.5.5 统计功能 |
6.6 管理机制 |
6.7 主要特点 |
6.7.1 建立了专家信息管理规范体系 |
6.7.2 形成了专家管理信息结构标准 |
6.7.3 搭建了便捷信息管理操作平台 |
6.7.4 提升了信息系统数据安全性能 |
6.7.5 实现了信息系统功能拓展对接 |
6.8 社会、经济效益 |
6.8.1 社会效益 |
6.8.2 经济效益 |
6.9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专着 |
学术期刊 |
英文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 |
学术专着 |
论文成果 |
所获奖励 |
参研课题 |
致谢 |
(10)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城市品牌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本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理论及研究方法 |
1.3.1 城市品牌理论 |
1.3.2 扎根理论研究法 |
1.3.3 实地调查法 |
1.3.4 文献研究法 |
第2章 南昌城市形象建设现状 |
2.1 南昌城市品牌建设历程与反思 |
2.1.1 建设历程 |
2.1.2 问题与反思 |
2.2 南昌城市品牌现状 |
2.2.1 民众对南昌城市品牌的感知度调查 |
2.2.2 政府部门对南昌城市品牌的定位 |
2.2.3 专家学者对南昌城市品牌的认知 |
第3章 南昌城市资源环境和发展趋势 |
3.1 南昌城市资源环境 |
3.1.1 历史文化资源环境 |
3.1.2 地理资源环境 |
3.1.3 空间资源环境 |
3.1.4 经济资源环境 |
3.1.5 生态资源环境 |
3.1.6 旅游资源环境 |
3.1.7 休闲资源环境 |
3.2 南昌城市发展趋势 |
第4章 南昌城市品牌定位 |
4.1 定位思路及方法 |
4.1.1 城市品牌定位的基本思路 |
4.1.2 城市品牌定位的基本方法 |
4.2 资料分析及定位 |
4.2.1 资料来源 |
4.2.2 初始编码 |
4.2.3 聚焦编码(focused coding) |
4.2.4 理论编码(theory coding) |
4.2.5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章 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的诠释与解读 |
5.1 解读“乐活” |
5.1.1 “乐活”的起源及其含义 |
5.1.2 “乐活”在中国 |
5.2 南昌的“乐活”元素 |
5.2.1 包容的城市文化 |
5.2.2 恬淡的水 |
5.2.3 中庸的城市性格 |
5.2.4 有滋有味的市井生活 |
5.2.5 休闲、旅游 |
5.2.6 动感都会 |
5.2.7 优美的生活环境 |
5.2.8 低碳先锋 |
5.3 差异化的“乐活新城” |
5.3.1 国内的“乐活”城市 |
5.3.2 南昌的“乐活新城” |
第6章 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的论证 |
6.1 “乐活新城”的原则检验 |
6.1.1 真实性 |
6.1.2 专属性 |
6.1.3 导向性 |
6.1.4 美誉性 |
6.1.5 认同性 |
6.2 “乐活新城”与政府部门发展规划一致 |
6.3 专家学者对“乐活新城”的意见与建议 |
6.3.1 意见与建议 |
6.3.2 观点辨析 |
第7章 研究局限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激情燃烧2003——MM《现代制造》编辑推荐2003年十大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学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D]. 罗雄. 湘潭大学, 2020
- [2]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3]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苏日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5]侗族民间美术研究[D]. 曹万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3)
- [6]网络信息技术进步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D]. 李蓝冰. 中央财经大学, 2016(12)
- [7]17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研究[D]. 王洪斌.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8]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D]. 周晓燕. 苏州大学, 2013(09)
- [9]基于信息化视角的专家管理问题研究[D]. 谢辛.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10]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研究[D]. 吴芳芳. 南昌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