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道工程质量控制的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陈彦恒,闫玉萍,卞家胜[1](2021)在《基于流动教学站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铁路尤其是中国高铁实现了飞速发展,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轨道交通行业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对轨道类相关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打造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必不可少的,但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投入资金大,建设技术难度高,实践项目少等问题制约着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生产性、职业性、开放性也不够突出,难以保证学生全面、系统地训练。因此开展多种形式校外流动教学站为解决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赵闻强[2](2021)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层间界面经时损伤演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砟轨道是我国高速铁路主要的轨道形式,其最长服役时间已超10年。现场建设、运营经验表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层间损伤问题突出,已成为影响轨道结构安全服役的薄弱环节。通过对层间损伤病害的调研可知,无砟轨道层间损伤的工程表征和发生机理较为复杂,既可能在结构浇筑后的早龄期就出现离缝问题,也会因经受温度、列车等长期循环荷载逐渐劣化开裂,其本质是随时间进程发生发展的经时损伤问题。现有研究大多关注无砟轨道层间界面的单调开裂过程,其经时损伤演化规律尚不清晰,同时也缺乏合适的理论方法开展研究。基于此,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模态参数辨识及对轮轨关系影响机理研究”,国铁集团重大项目“复杂温度循环下高铁无砟轨道力学行为及损伤特性研究”等课题,以目前正大规模应用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界面为例,结合层间界面性能发展特点构建了无砟轨道层间经时损伤分析模型,揭示了施工期及运营期无砟轨道层间损伤风险及演化规律,旨在发展一套适用于建设、运营期内无砟轨道层间伤损风险评估的数值模拟方法,为无砟轨道状态维护管理提供理论参考。论文主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无砟轨道时变荷载参数取值研究:基于调研和试验研究了施工期无砟轨道循环温度、施工期自密实混凝土水化放热、施工期自密实混凝土收缩、运营期无砟轨道长期循环温度及长期列车动荷载等荷载参数的取值。其中提出了增量法计算收缩应力场在早龄期的累积效应,基于时频分析方法提取了长期温度场特征,构造了无砟轨道长期温度荷载模式。(2)无砟轨道层间经时损伤分析模型研究:针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中的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界面,基于新老混凝土黏结面性能发展特点构建了施工及运营期无砟轨道层间经时损伤分析模型。其中针对施工期材料、荷载时变特征背景下的层间界面损伤分析难题,建立了无砟轨道层间界面早龄期分析模型。基于表面接触行为还原了界面双线性内聚力本构关系,并通过Fortran自编程序二次开发引入时间场变量,实现了施工期多荷载场的耦合加载及材料时变参数在模型中的嵌入。针对长期荷载循环作用下的无砟轨道层间疲劳裂纹扩展预测难题,基于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和性能退化模型提出了无砟轨道界面疲劳内聚力本构关系。在双线性内聚力本构关系中引入独立的强度、刚度退化模型,从而对层间界面寿命中前期的性能“渐降”现象进行描述,通过内聚力本构关系自身的软化段控制界面在寿命末期的性能“突降”过程。编制了无砟轨道层间疲劳计算程序,实现了本构关系的嵌入。(3)施工期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层间损伤机理研究:基于无砟轨道层间界面施工期分析模型,揭示了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界面的早期层间损伤风险,阐明了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后施工期荷载场对层间损伤的耦合影响机制,并研究了黏结性能、收缩荷载、施工季节及扣压装置约束等因素对层间损伤规律的影响。(4)运营期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层间损伤机理及影响研究:基于无砟轨道界面疲劳内聚力本构揭示了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界面在温度、列车等长期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扩展机制,探明了早期初始离缝、黏结强度等因素对无砟轨道层间疲劳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明确运营期层间损伤演化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层间经时损伤对无砟轨道动态服役性能的影响,基于子空间迭代法分析了层间离缝对无砟轨道模态的影响;建立了引入结构静态力学信息的无砟轨道动力评估模型,在还原无砟轨道承载状态的基础上揭示了层间离缝对结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5)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层间界面性能管理研究:基于调研总结了无砟轨道层间伤损评定指标;在明确施工期无砟轨道层间损伤规律的基础上,从自密实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层间黏结性能、施工工法等方面提出了施工期层间界面性能管理建议;基于运营期层间疲劳损伤扩展规律,提出了层间黏结强度建议;基于层间离缝的动力影响机制,提出了运营期离缝评估指标建议。
来春景[3](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填方建设场地变形与稳定性研究》文中认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城镇发展受到地形和空间的限制,为了破解城市发展中的土地资源短缺的制约瓶颈,大多城市通过对低丘缓坡、荒山沟壑等未利用地资源进行科学有序地开发,增加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削山头,填沟壑,平高差,建造人工小平原,将数条沟壑填平形成建设用地。填沟造地和削峁建塬后形成大面积、大厚度的人工填土层,由此产生的高填方建设场地沉降变形和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等一系列地质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兰州市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高填方工程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黄土的击实特性、压实黄土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和湿化特性。针对压实高填方黄土建设场地的沉降变形和高边坡的稳定问题,采用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研究。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获得的结论如下:1.以研究区填筑体的Q3黄土为研究对象,考虑含水率和击实功的耦合作用,采用击实试验研究了Q3黄土的全击实特性,构建了不同击实条件下的击实曲线模型,确定了全击实曲线的特征参数。采用直接剪切试验、三轴试验、固结压缩试验、渗透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和干密度条件下的压实黄土的强度特性、压缩变形特性、固结特性、次固结特性和渗透湿化特性。分析了压实黄土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应变软化和硬化的非线性特性,构建了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的数学模型,采用归一化的方法对压实黄土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析,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的归一化方程。采用一维高压侧限压缩试验,分析了压实黄土的变形和时效特性,分别构建了压缩应变与竖向应力和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压实土层的次固结沉降计算方法。2.在研究离心模型试验相似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土体固结压缩过程和渗流过程中的相似比。以兰州Q3黄土为填筑材料,设计高填方沉降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考虑含水率、干密度和填筑高度对高填方体沉降变形的影响,对不同含水率、不同干密度、不同填筑高度的填筑体在超重力条件下的沉降变形和稳定时间进行分析,得到了压实黄土高填方填筑体沉降变形与填筑高度的关系曲线,及地基沉降变形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为黄土高填方沉降变形的计算与稳定时间的预测提供了方法。3.探讨了高填方原地基和填筑体沉降变形和长期沉降的计算方法,分析高填方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压实黄土高填方的自由场地和沟谷场地在形成过程中的沉降变形进行数值模拟。考虑原地基的不同处理方式,计算场地的沉降变形。考虑土体模量的应力相关性和非线性特性,采用土体硬化模型对填筑场地变形进行计算,并与理想弹塑性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考虑沟底宽度和侧岸坡度的影响,对高填方沟谷场地的沉降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沟谷效应对沉降变形的影响。4.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探讨了填料类别、填筑高度、坡比和斜坡地基等因素对高填方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了坡体的变形特性和潜在滑移面的特点。考虑地下水渗流和坡前蓄水等条件,分析了水作用前后对高填方边坡坡体的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5.以兰州市低丘缓坡沟壑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项目为例,提出了压实黄土高填方工程中对原地基处理、填筑体设计和施工、填方边坡设计的质量控制措施。
张鲁顺[4](2020)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特征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速铁路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高速铁路运营、建设经验的积累及研究的深入,相关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正逐步完善。列车荷载作为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和养护维修的关键因素,需要结合工程和运营实践开展深入研究。当前列车荷载传递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列车荷载对无砟轨道荷载效应的研究多集中于应力检算及振动分析方面,缺乏对荷载传递特征的研究;无砟轨道设计及仿真分析时,往往只关注轨道结构本身,而现场无砟轨道病害大多由于与下部基础相互作用产生,需将多层结构体系进行一体化考虑;我国现阶段尚未形成无砟轨道列车荷载图式,对列车荷载传递过程的研究仍借鉴传统有砟轨道的技术路线;当前测试多为结构表面特殊位置处测试,缺乏荷载在无砟轨道中传递过程的连续测试。本文基于列车荷载传递过程,建立了静、动力学无砟轨道-路基多层结构体系一体化分析模型,研发了用于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测试的压电式连续测试系统。通过静、动力相结合的理论分析,以及室内实尺模型试验和现场行车试验,对列车荷载传递过程中的传递特征及机理进行研究。提出了无砟轨道列车荷载图式。并应用列车荷载传递特征,提出了无砟轨道结构优化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列车荷载传递静、动力学无砟轨道-路基多层结构体系一体化分析模型的建立与验证。通过调研掌握了不同型式无砟轨道结构功能、限位及层间接触状态,车辆、无砟轨道及路基的实际力学参数。针对列车荷载传递问题的研究,对列车动力模型、不同型式无砟轨道模型、路基模型进行建模。分别建立了列车荷载传递静、动力学无砟轨道-路基多层结构体系一体化分析模型,通过与室内试验、现场行车试验及武广综合试验段测试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并对仿真分析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提高了建模及结果分析效率。(2)列车荷载在无砟轨道系统中静力传递特征及机理研究。利用所建立的列车荷载传递静力学分析模型,根据列车荷载传递过程,对不同型式无砟轨道依次研究了钢轨支点压力静力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列车荷载在无砟轨道中的传递路径及范围、结构层间压应力及位移分布特征,列车荷载在路基各层压应力及位移分布特征。得到了不同型式无砟轨道及影响因素下轮载分配比率分布特征,明确了列车荷载传递扩展区域及均化区域,得到了列车荷载传递路径及范围、无砟轨道及路基各层压应力及位移分布特征。对不同型式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特征差异性分析,提出了轮载分配比率与无砟轨道整体刚度的相关性、荷载在无砟轨道中的传递特征与中间层及层间接触的相关性以及荷载在路基中的传递特征与无砟轨道单元或纵连分布的相关性。(3)列车荷载在无砟轨道系统中动力传递特征及机理研究。利用所建立的列车荷载传递动力学分析模型,根据列车荷载传递过程,对不同型式无砟轨道依次研究了钢轨支点压力动力分布特征及行车速度的影响,轮轨动力响应、轨道结构动态受力及振动特征,路基各层动态受力及振动特征。明确了列车荷载传递主承载区域和主振动区域,得到了列车荷载在不同型式无砟轨道和路基中的动态压应力和垂向加速度分布特征,提出了基于荷载传递承载及振动区域的病害防治建议。(4)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试验研究。根据调研及理论计算结果提出了列车荷载传递测试原则。基于压电测试原理,改进了压电式传感器与混凝土粘结性差,大量布置影响无砟轨道结构受力的缺点,研发了石基压电式压力传感器和测力垫板,并开发了测试系统及标定方法,为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提供了技术支撑。分别开展了室内实尺双块式无砟轨道荷载传递试验和京沈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荷载传递现场行车试验,通过试验分别得到了双块式无砟轨道和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钢轨支点压力分布特征及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纵横向压应力分布特征,并与仿真分析计算结果对比,证明了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的可靠性。(5)列车荷载传递特征在无砟轨道荷载图式及结构优化方面的应用研究。根据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特征及机理研究结果,进行了列车荷载传递特征应用研究。列车荷载图式研究方面,通过对比分析我国高速铁路主型列车荷载作用下无砟轨道的荷载效应,掌握了列车荷载参数与荷载效应的关联性。提出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列车荷载图式及加载位置,并进行了列车荷载动力系数及列车荷载图式适应性分析。无砟轨道结构优化方面,分别研究了无砟轨道下部基础刚度、结构尺寸、层间接触状态、结构刚度对无砟轨道荷载传递特征的影响,并根据不同条件下列车荷载传递特征的变化规律,提出无砟轨道结构优化建议。
侯建[5](2020)在《某现高铁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铁路是交通运输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先进生产力,我国的高速铁路与客运专线经过多年的运营实践,无砟轨道的施工技术也得到很快的发展并逐渐成熟,其轨道的稳定性越来越高,耐久性逐渐增加,安全性也显着提高。在施工中实行过程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一次达标,才能为高速列车运行的平顺安全及轨道的维护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论文首先搜集国内外关于双块无砟轨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文献,对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控制方法进行理论阐释,以此作为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研究指出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控制要点主要包括轨道控制网测设和无砟道床施工,无砟道床施工内容主要包括支承层、端刺及锚固钢销钉、桥梁段混凝土底座、隔离层、弹性垫层以及混凝土道床板,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要点的控制方法。以武广高铁工程项目施工控制为背景,指出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控制内容包括质量检验、控制系统,设置质量控制点,控制工程“见证点”以及“级配质量”控制内容,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生产因素包括人力资源要素、原材料要素、机械设备要素、环境要素、施工方法要素,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非生产因素包括政策要素和工期要素,结合工程实际说明了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方法。从众多的已完高铁建设项目中发现,建设工期管理是时刻变化的动态管理过程,最初设计的工期会完全偏离实际的建设工期,在施工过程中,将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工期控制的难度很大。关于建设项目中对质量、进度和成本的控制,则没有很好的的合理控制条件。因此虽然我国高铁建设标准非常高,其经济性也需要进行合理的评估。所有施工项目的工期都会受到工程造价成本、工程投资总额的限制,并受到工程建设质量和资源需求的合理配置的直接影响。因此,对工程项目建设工期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控制,对于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等各建设方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最后提出了武广高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完善对策,提出针对关键点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相关的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对质量管理机制、施工程序、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监管体系等控制因素分析,总结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管理意识、管理水平、管理制度、责权利等方面。并针对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场施工控制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并制定了质量保证措施。
陈龙旭[6](2020)在《红砂岩改良土特性和填筑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红砂岩具有易风化、遇水易崩解的特性,湖南地区夏季强降雨与干旱气候造成的周期性干湿循环作用会导致红砂岩路基土强度发生劣化,给公路结构稳定带来不利的影响。红砂岩地区为保障红砂岩填料用于路床填筑的稳定性,需要对填料进行改良处理,研究干湿循环条件下红砂岩改良土的强度变化规律。将改良后的红砂岩土用于路床填筑时,如何保证改良土填筑施工质量,研究基于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的快速检测评价标准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鉴于以上目的,本文选取湘西怀化至芷江高速沿线红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干湿循环条件下红砂岩素土与水泥改良土的物理特性、宏观力学和微观结构试验等研究,揭示了红砂岩力学强度劣化的物理机制,获得了红砂岩土的基本物理特性指标和宏观力学强度等参数随干湿循环、压实度、含水率、水泥掺量的变化规律。随后开展了基于动应变控制的红砂岩路基强度设计,确定了重交通荷载等级下改良土路床的水泥最佳掺量。最后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车轮荷载和PFWD的检测过程,得到了红砂岩路床改良土快速检测标准。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概述如下:(1)红砂岩素土经受干湿循环作用影响,强度劣化特性显着。经受7次干湿循环后红砂岩素土抗压强度、回弹模量和抗剪强度均不能满足路用要求。矿物成分分析表明,红砂岩含有的长石、方解石和蒙脱石成分在干湿循环中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解矿物盐成分,导致岩土结构产生裂缝和孔隙,致使红砂岩发生崩解,强度降低。(2)研究了干湿循环条件下水泥改良土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弹模量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先降低、后回升,并且在第7次干湿循环后趋于稳定,说明掺加水泥不仅使得红砂岩初始强度得到大幅提升,还缓解干湿循环作用引起的劣化特性。(3)模拟7次干湿循环过程,对每次增湿路径中试样进行直接剪切试验,分析含水率、压实度、正应力以及干湿循环次数对改良土剪切特性的影响:改良土的抗剪强度、粘聚力c值、内摩擦角φ值、抗剪强度损失随着含水率增大而减小,含水率越低,试样的脆性破坏特征越明显;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高含水率试件的破坏类型逐渐由脆性破坏过渡到塑性破坏;相同条件下,96%压实度试件的抗剪强度、粘聚力c值、内摩擦角φ值均高于90%压实度试件;黏聚力c随着增湿过程和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不断减小,内摩擦角φ整体上从10%增湿到15%的阶段缓慢上升,在后续的增湿过程中骤然降低。(4)采用SEM和imagePro-plus软件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从微观层面定性与定量地分析了干湿循环效应的劣化机制,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板状大颗粒逐渐崩解成松散破碎体,颗粒排列方式重组,孔隙率逐渐增加,大、中孔隙数量逐渐增多,而小、微孔隙数量不断减少。形态分布分形维数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颗粒平均圆形度逐渐增加,形状趋于圆润,土颗粒间嵌挤作用降低,导致内摩擦角降低。(5)研究了基于路基顶面动应变控制技术,进行路基强度设计。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公路车轮动荷载模型,得到了不同路堤模量和路床改良层填筑高度下的改良层回弹模量临界值Ed,结合改良土干湿循环条件下回弹模量变化规律,确定了重交通条件下红砂岩水泥改良土路床的水泥掺量最佳值为5%;(6)根据车轮动荷载频率创建了PFWD的有限元运行模型,计算得到了改良层回弹模量临界值Ed和填筑高度Hd对应的路基顶面PFWD检测标准E’vd,Ed和E’vd的线性回归相关性良好。最后建立了路基动态回弹模量检测标准E’vd与路堤回弹模量E0和路床设计高度Hd的多元非线性回归公式,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马宇[7](2020)在《BIM技术在柞山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基础设施产业建设快速发展,BIM技术已经在建筑行业得到利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近些年,传统的项目管理问题已逐渐暴露,部分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控制,这为后期的运营维护埋下了隐患,引用BIM技术对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进行优化,可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和隐患,节省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由于起步较晚和信息化投入等因素的制约,BIM技术在交通建设领域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本文依托柞山高速公路项目,对BIM技术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开展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BIM发展的背景和国内外现状,并通过对传统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论证了将BIM技术应用与高速公路建设领域的优势。其次对BIM技术的基础架构和数据交互标准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BIM技术的特点和优势,结合柞山高速公路项目实际情况,选定了设计软件和建模精度。再次,利用BIM技术在设计阶段进行建模测试,在施工阶段进行信息化平台构建,并针对施工期质量控制进行专项开发。在项目交工后,将BIM平台的各项数据向运营方移交,运营单位可利用BIM系统进行养护工程、安全管理等模块的二次开发,最终达到BIM技术在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的全周期应用。本次研究结合柞山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通过利用BIM技术对项目重点工程左家湾大桥进行了设计建模,并利用碰撞检测、模型优化等方法降低了设计缺陷和变更。柞山项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利用BIM模型进行了信息化平台和质量控制开发,确保施工质量,节省管理成本,提高各方工作效率。利用BIM系统在运营阶段制定的养护工程方案也将大大提高运营方管理水平。本文详细研究了系统的建模和各阶段应用的开发流程,充实了BIM技术在高速公路领域运用的理论研究,为今后BIM技术在高速公路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参考。
李晓慧[8](2020)在《明挖施工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2015年国务院提出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年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通知”,由此,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亦成为涉及到国家政策层面的重要科学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工程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保证工程实体质量,顺利推行综合管廊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论文研究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质量管理标准化的过程评价方法,以期为专项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提供科学性的技术评价手段。首先,在充分综述综合管廊、质量管理标准化及工程质量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综合管廊的内涵特性和施工特点,总结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核心内容,概括五大责任主体在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凝练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的理念与指标体系,以“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为研究对象,提出具有“清单式”和“可追溯性”显着特点的综合管廊质量管理标准化过程评价方法;该方法将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以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确保质量管理清单的完备性和权威性,以及质量管理过程的问题可追溯性和质量可控性。最后,以郑州市某在建综合管廊工程项目为例,从基础工程验槽开始,到主体结构验收结束,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进行了过程评价;期间,对项目设计方、施工方以及监理方均进行了工程质量相关的追溯性问责,且对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进行了质量管理标准化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Z值分别达到1.2845和1.2268,实现了预期的“符合”等级。研究提出的地下综合管廊质量管理标准化过程评价方法具有清单的完备性、问题的可追溯性,以及方法的可行性;可以推荐为相关工程质量标准化过程管理的参考评价方法。
景蓝[9](2020)在《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期可靠性研究》文中指出大型复杂桥梁工程的施工一般具有建设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内部结构复杂、外部联系广泛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项目在建设阶段必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些不定性因素会对桥梁施工期可靠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对某些影响程度高的不利因素考虑不周或处理不当,会导致安全或质量事故发生。深入开展桥梁工程施工期可靠性研究,确保桥梁结构在施工阶段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对于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310国道三门峡西至豫陕界段南移新建工程中的弘农涧特大桥为依托,在对现有规范及相关文献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各施工阶段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密切结合连续刚构桥的设计、构造和施工特点,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影响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期结构抗力(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将其归纳为材料性能、结构几何尺寸、抗力计算模式三个主要方面。(2)针对弘农涧特大桥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流程,对连续刚构桥施工期各主体结构的受力特点、破坏形式等进行了分析,分别建立了桩基、桥墩、主梁在最不利工况下的抗力模型和作用效应模型,为桥梁施工期可靠性分析奠定了基础。(3)以弘农涧特大桥(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基于各施工阶段结构的抗力及作用效应模型,分别建立了桥梁桩基、桥墩、主梁施工期的可靠性功能函数,采用JC法计算出了桥梁施工期各阶段的可靠指标,实现了对施工期桥梁施工安全的定量评价。本例评价结果表明:本工程施工期各阶段主体结构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4)基于结构可靠性理论,对桥梁各施工阶段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确定了不同施工阶段影响结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依据敏感性分析结果提出了有利于提高各施工阶段施工质量与安全水平的建议。
胡章军[10](2019)在《轨道大型机械养护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大机维修是工务养护的重要形式之一,符合当前高效率和专业化的养修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在大机维修决策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施工作业质量有时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如何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轨道大机养护质量,成为了工务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了京沪线兴卫村—下蜀区段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区段的线路状态、养护背景和轨道检查车资料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评价模型。通过分析相互影响关系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方案权重后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并加以验证。首先,对不同设备状态下的轨道质量指数(TQI)变化频数、各项不平顺的变化趋势进行归纳,得出大机施工过程前线路应当具备的最佳状态。其次,对施工过程涉及的铁路行车安全、劳动安全和运输秩序等关键因素作具体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纵断面的优化设计、作业前的设备状态和施工组织是影响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主要因素,在优化决策时应作重点考虑。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京沪线兴卫村—下蜀区段的轨道质量指数发展具有周期性、阶段性和指数性等特征。在一定的荷载范围内,高低标准差值达到2.02mm的轨道区段会产生明显的对应恶化,轨距标准差值小于1.09mm、轨向标准差值小于1.66mm的轨道区段相应的不平顺值不会发生明显变化。(2)拉弦法在对桥梁、隧道等线路特殊设备点的控制基础上,兼顾控制点和起道量的要求,能较好地恢复线路的平直和圆顺性,其优化效果得到了实际验证。(3)相较于轨道质量指数,捣固指数与拨道指数能更好的为大机作业提供决策支持。对于京沪线兴卫村—下蜀区段而言,捣固指数小于4.47mm、拨道指数小于1.82mm不应进行相应作业,反之则应当尽量保证作业质量,提高轨道平顺性,并做好道床清筛、补充道砟等措施改善线路结构,提升大机维修的总体质量。
二、铁道工程质量控制的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道工程质量控制的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流动教学站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铁道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问题 |
1.1 产业发展对铁路工程专业人才的新需求 |
1.2 校内实训基地的局限性 |
1.2.1 实训空间小,面积不足 |
1.2.2 仪器设备比较陈旧 |
1.2.3 技能训练与耗材之间的矛盾 |
1.2.4 校热企冷 |
1.3 工程素养的缺失 |
1.4 具有工程实践经验教师的缺失 |
1.5 铁道工程学生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不足 |
2 铁道工程专业师生工程实践能力培育的解决路径 |
2.1 新形式的校企合作 |
2.2 工程素养养成教育的培养 |
2.3 以实际项目为基础的流动教学站切实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工程经验和科研能力 |
2.4 学生解决实际工程能力的培育 |
3 结论 |
(2)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层间界面经时损伤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砟轨道施工期层间损伤机理 |
1.2.2 无砟轨道运营期层间损伤机理 |
1.2.3 无砟轨道运营期部件经时损伤研究 |
1.2.4 无砟轨道运营期层间损伤影响评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既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2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2章 无砟轨道时变荷载参数取值研究 |
2.1 无砟轨道全寿命周期下荷载分类研究 |
2.2 施工期短期温度荷载参数研究 |
2.2.1 无砟轨道传热方式 |
2.2.2 无砟轨道典型环境气象参数获取 |
2.2.3 基于传热学的短期温度场参数计算 |
2.3 施工期自密实混凝土水化热荷载参数研究 |
2.4 施工期自密实混凝土收缩荷载参数研究 |
2.5 运营期长期循环温度荷载模式 |
2.5.1 温度监测数据的获取 |
2.5.2 无砟轨道长期循环温度场特征提取方法 |
2.5.3 无砟轨道长期温度场特征分析 |
2.5.4 无砟轨道长期温度荷载模式的应用 |
2.6 运营期长期列车动荷载参数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砟轨道层间经时损伤分析模型 |
3.1 层间经时损伤分析模型建模方法 |
3.1.1 层间界面经时特征分析 |
3.1.2 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层间非线性本构关系 |
3.1.3 模型整体建模流程 |
3.2 无砟轨道主体结构有限元模型 |
3.2.1 无砟轨道主要部件模型 |
3.2.2 其他层间相互作用模型 |
3.2.3 主体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参数 |
3.3 无砟轨道层间界面施工期分析模型 |
3.3.1 施工期荷载场耦合加载技术 |
3.3.2 无砟轨道层间非线性参数 |
3.3.3 施工期材料时变参数及其实现 |
3.4 运营期无砟轨道层间疲劳分析模型 |
3.4.1 无砟轨道界面疲劳内聚力本构关系 |
3.4.2 界面疲劳内聚力本构模型的实现 |
3.4.3 损伤外插技术的嵌入 |
3.5 模型验证 |
3.5.1 施工期无砟轨道热输入模型温度场验证 |
3.5.2 施工期层间单调双线性内聚力本构模型验证 |
3.5.3 基于DCB试验的UMAT及加卸载路径验证 |
3.5.4 基于劈拉疲劳试验的界面疲劳内聚力模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施工期无砟轨道层间损伤演化机理研究 |
4.1 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对无砟轨道温度场及界面应力场的影响 |
4.1.1 无砟轨道温度场分布规律 |
4.1.2 无砟轨道界面受力特性 |
4.2 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后无砟轨道层间损伤演化机理 |
4.2.1 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层间损伤演化过程 |
4.2.2 层间损伤后无砟轨道整体受力特性变化规律 |
4.2.3 施工期循环温度场对层间损伤的影响机制 |
4.3 施工期无砟轨道层间损伤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 |
4.3.2 自密实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
4.3.3 施工季节的影响 |
4.3.4 扣压装置约束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运营期无砟轨道层间损伤演化机理及影响研究 |
5.1 长期温度荷载作用下层间界面损伤发展规律 |
5.1.1 运营期温度疲劳荷载谱 |
5.1.2 加载范围对层间荷载效应的影响 |
5.1.3 仅考虑温度循环作用时层间损伤发展规律 |
5.2 列车与温度荷载作用下层间界面损伤演化机理 |
5.2.1 层间损伤发展演化过程 |
5.2.2 层间损伤后结构力学特性演变 |
5.3 层间界面疲劳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初始离缝损伤的影响 |
5.3.2 不同黏结强度的影响 |
5.4 层间损伤对无砟轨道动力性能的影响机制 |
5.4.1 层间离缝对无砟轨道结构模态的影响 |
5.4.2 无砟轨道动力评估模型 |
5.4.3 层间损伤发生后线路动力学特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经时损伤演化规律的无砟轨道层间性能管理 |
6.1 层间界面经时损伤演化规律特征分析 |
6.2 无砟轨道层间伤损评定指标 |
6.3 基于施工期损伤风险的无砟轨道层间性能管理建议 |
6.3.1 界面龄期系数-临界收缩量映射关系 |
6.3.2 施工期黏结性能影响检算 |
6.3.3 层间界面早期性能管理建议 |
6.4 基于运营期层间损伤风险的无砟轨道层间性能管理建议 |
6.4.1 基于疲劳损伤的层间黏结强度建议 |
6.4.2 基于动力影响机制的离缝评估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填方建设场地变形与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高填方工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压实黄土工程性质的相关研究 |
1.2.2 高填方场地的沉降变形相关研究 |
1.2.3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
1.2.4 填方工程沉降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的相关研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内压实黄土的工程特性研究 |
2.1 研究区环境地质条件 |
2.1.1 研究区的地形地貌 |
2.1.2 研究区的地层岩性特征 |
2.1.3 研究区的气象与水文条件 |
2.1.4 兰州第四系黄土的颗粒组成特征 |
2.2 黄土的压实特性 |
2.2.1 细粒土的压实机理 |
2.2.2 黄土填料压实的影响因素 |
2.2.3 土体标准击实曲线的特征分析 |
2.2.4 黄土的全击实曲线 |
2.3 压实黄土的抗剪强度特性 |
2.3.1 压实黄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
2.3.2 压实黄土的三轴剪切试验 |
2.3.3 压实黄土应力-应变关系归一化特性 |
2.4 压实黄土的压缩固结变形特性 |
2.4.1 高应力下侧限压缩特性分析 |
2.4.2 压实黄土的固结压缩的时间效应分析 |
2.4.3 压实黄土的次固结变形特性分析 |
2.5 压实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 |
2.6 压实黄土的渗透特性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离心模型试验 |
3.1 离心模型试验技术 |
3.1.1 离心模型试验技术的发展现状 |
3.1.2 离心模型试验的相似性分析 |
3.2 黄土高填方沉降变形的离心模型试验 |
3.2.1 离心模型试验设备 |
3.2.2 高填方沉降变形离心模型试验设计 |
3.2.3 离心模型制作及参数 |
3.3 压实黄土填筑体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3.3.1 离心模型试验结果 |
3.3.2 离心模型试验中填筑体的沉降变形计算 |
3.3.3 压实黄土高填方填筑体沉降变形量与填筑高度的关系 |
3.4 压实黄土离心模型试验沉降变形的时效特性 |
3.4.1 离心模型试验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
3.4.2 离心模型试验中加载过程中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3.4.3 离心模型试验中稳定阶段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研究 |
4.1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控制 |
4.1.1 黄土高填方场地填筑过程与病害分析 |
4.1.2 黄土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的稳定标准 |
4.2 高填方场地沉降变形计算 |
4.2.1 高填方场地原地基压缩沉降变形分析 |
4.2.2 高填方填筑体自身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 |
4.3 高填方自由场地沉降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
4.3.1 高填方自由场地沉降变形计算的有限元模型 |
4.3.2 压实黄土的固结压缩本构模型 |
4.3.3 高填方自由场地沉降变形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4.4 高填方沟谷场地沉降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研究 |
5.1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的特点 |
5.1.1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病害特征分析 |
5.1.2 影响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
5.2 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
5.2.1 边坡稳定性传统计算方法 |
5.2.2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位移有限元法-强度折减法 |
5.3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计算 |
5.3.1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计算有限元模型 |
5.3.2 压实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5.4 浸水条件下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 |
5.4.1 考虑地下水渗流的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
5.4.2 考虑坡前蓄水条件下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兰州黄土高填方建设场地的工程实施 |
6.1 高填方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 |
6.2 研究区黄土高填方工程项目实施 |
6.2.1 黄土高填方底部天然地基的处理措施 |
6.2.2 黄土填筑体的质量控制措施 |
6.2.3 黄土高填方边坡稳定性控制措施 |
6.2.4 黄土高填方工程的防洪排水措施 |
6.3 研究区工程关键技术效果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编规程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做的科研项目 |
(4)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特征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列车荷载传递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主型无砟轨道结构功能 |
1.2.2 列车荷载在有砟轨道中传递研究现状 |
1.2.3 列车荷载在无砟轨道中传递研究现状 |
1.2.4 列车荷载在路基中传递研究现状 |
1.2.5 无砟轨道列车荷载图式研究现状 |
1.3 列车荷载传递测试方法研究现状 |
1.3.1 钢轨支点压力测试方法 |
1.3.2 无砟轨道层间压力测试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 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模型及参数研究 |
2.1 无砟轨道模型及参数 |
2.1.1 无砟轨道模型 |
2.1.2 无砟轨道参数 |
2.2 路基模型及参数 |
2.3 列车动力模型及参数 |
2.3.1 车辆模型及参数 |
2.3.2 轮轨接触模型 |
2.4 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模型系统 |
2.4.1 列车荷载传递静力学模型建立与验证 |
2.4.2 列车荷载传递动力学模型建立与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列车荷载在无砟轨道系统中静力传递特征及机理研究 |
3.1 钢轨支点压力静力分布特征 |
3.2 荷载在轨道结构层中静力传递特征 |
3.2.1 荷载横向分布特征 |
3.2.2 荷载纵向分布特征 |
3.2.3 荷载垂向分布特征 |
3.3 荷载在路基中静力传递特征 |
3.3.1 荷载横向分布特征 |
3.3.2 荷载纵向分布特征 |
3.3.3 荷载垂向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列车荷载在无砟轨道系统中动力传递特征及机理研究 |
4.1 钢轨支点压力动力分布特征 |
4.2 荷载在轨道结构层中动力传递特征 |
4.2.1 轮轨系统动力响应 |
4.2.2 轨道结构层受力特征 |
4.2.3 轨道结构层振动特征 |
4.3 荷载在路基中动力传递特征 |
4.3.1 路基受力特征 |
4.3.2 路基振动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试验研究 |
5.1 无砟轨道测试方法研发 |
5.1.1 荷载传递测试原则 |
5.1.2 钢轨支点压力测试方法 |
5.1.3 轨道结构层间压力测试方法 |
5.2 室内无砟轨道荷载传递试验研究 |
5.2.1 室内试验概况 |
5.2.2 荷载传递试验数据分析 |
5.3 现场无砟轨道荷载传递试验研究 |
5.3.1 现场试验概况 |
5.3.2 荷载传递试验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特征应用研究 |
6.1 无砟轨道列车荷载图式研究 |
6.1.1 列车荷载图式的提出 |
6.1.2 列车荷载动力系数分析 |
6.1.3 列车荷载图式适应性分析 |
6.2 荷载传递特征影响因素及结构优化建议 |
6.2.1 下部基础刚度影响分析 |
6.2.2 结构尺寸影响分析 |
6.2.3 中间层及层间接触状态影响分析 |
6.2.4 轨道结构层刚度影响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某现高铁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发展 |
1.3.2 双块式轨道结构施工 |
1.3.3 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研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2 武广高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2.1 项目简介及设计情况 |
2.1.1 项目简介 |
2.1.2 设计情况 |
2.1.3 工程、地质水文情况及环境特征 |
2.2 双块式无砟轨道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理论基础 |
2.2.1 双块式无砟轨道 |
2.2.2 施工质量控制 |
2.3 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理论 |
2.3.1 施工质量控制原则 |
2.3.2 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内容 |
2.4 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生产因素分析 |
2.4.1 人力资源要素 |
2.4.2 .原材料要素 |
2.4.3 .机械设备要素 |
2.4.4 .环境要素分析 |
2.4.5 .施工方法要素分析 |
2.4.6 .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非生产因素分析 |
3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控制的问题和原因 |
3.1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
3.1.1 质量管理机制不健全 |
3.1.2 没有制定科学的施工程序 |
3.1.3 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较低 |
3.1.4 质量监控和测量体系不完善 |
3.1.5 工程项目整体质量存在缺陷 |
3.2 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质量管理意识淡薄 |
3.2.2 质量管理水平不高 |
3.2.3 质量管理制度没有得到落实 |
3.2.4 管理人员权责利不匹配 |
4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完善对策 |
4.1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4.1.1 轨道控制网测设 |
4.2 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 |
4.2.1 一般规定 |
4.2.2 路基支承层施工 |
4.2.3 路基端刺施工 |
4.2.4 桥梁段混凝土底座施工 |
4.2.4.1 施工准备 |
4.2.4.2 底座板施工 |
4.2.4.3 梁面清理 |
4.2.4.4 连接钢筋安装、植筋 |
4.2.4.5 底座板测量放线 |
4.2.4.6 梁端挡水台和伸缩缝施工 |
4.2.4.7 底座板钢筋加工与安装 |
4.2.4.8 钢筋安装 |
4.2.4.9 底座板模板安装 |
4.2.4.10 底座板混凝土浇筑 |
4.2.4.11 模板拆除 |
4.2.5 隔离层、弹性垫板施工 |
4.2.6 道床板施工 |
4.3 .关键点质量控制措施 |
4.3.1 轨道控制网质量控制 |
4.3.2 底座板施工质量控制 |
4.4 轨道板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
4.5 质量保证措施 |
4.5.1 建立质量控制机制 |
4.5.2 完善质检人员组成 |
4.5.3 建立完整的质量检查制度 |
4.5.4 落实质量责任制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红砂岩改良土特性和填筑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红砂岩改良土强度特性研究现状 |
1.2.2 干湿循环条件下岩土材料强度特性研究现状 |
1.2.3 路基填筑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图 |
2 红砂岩土工程特性研究 |
2.1 基本概况 |
2.2 红砂岩基本性质 |
2.2.1 室内崩解试验 |
2.2.2 矿物成分分析 |
2.3 红砂岩填料基本物理特性 |
2.3.1 筛分试验 |
2.3.2 含水率与干密度 |
2.4 红砂岩填料力学特性 |
2.4.1 干湿循环方案 |
2.4.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4.3 回弹模量试验 |
2.4.4 抗剪强度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3 红砂岩水泥改良土工程特性研究 |
3.1 概述 |
3.2 改良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3.2.1 水泥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制备 |
3.2.2 水泥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案 |
3.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改良土回弹模量试验研究 |
3.3.1 水泥改良土抗压回弹模量试件制备 |
3.3.2 水泥改良土回弹模量试验方案 |
3.3.3 水泥改良土回弹模量试验结果分析 |
3.4 红砂岩的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
3.4.1 水泥改良土直接剪切试件制备 |
3.4.2 水泥改良土直接剪切试验方案 |
3.4.3 直接剪切试验结果分析 |
3.5 干湿循环下水泥改良土微观机制分析 |
3.5.1 微观结构模型 |
3.5.2 扫描电镜图像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ABAQUS的路基动力响应数值计算 |
4.1 基于动应变控制法的路基强度控制研究 |
4.1.1 动荷载 |
4.1.2 路基动应变控制法 |
4.2 基于ABAQUS的路基动力响应数值模拟 |
4.2.1 研究思路 |
4.2.2 有限单元法 |
4.2.3 ABAQUS软件介绍 |
4.2.4 车轮荷载计算模型介绍 |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红砂岩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控制标准研究 |
5.1 概述 |
5.2 PFWD工作特性研究 |
5.2.1 PFWD测试原理 |
5.2.2 PFWD测试过程 |
5.3 PFWD落锤荷载模拟 |
5.3.1 有限元模型介绍 |
5.3.2 动态回弹模量检测标准E'_(vd)确定 |
5.3.3 多元非线性拟合 |
5.4 实体工程检测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表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BIM技术在柞山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BIM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BIM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BIM技术研究现状 |
1.2.3 传统高速公路项目管理现状和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BIM技术的基础架构和相关技术 |
2.1 BIM的概念 |
2.2 IFC数据标准 |
2.2.1 IFC数据标准的概述 |
2.2.2 IFC与 BIM的联系 |
2.3 BIM技术特点 |
2.3.1 可视化性 |
2.3.2 协调性 |
2.3.3 模拟性 |
2.3.4 优化性 |
2.3.5 可出图性 |
2.4 BIM技术与CAD技术的对比分析 |
2.4.1 CAD技术存在的缺陷 |
2.4.2 BIM技术的优势 |
2.5 建模软件的选择 |
2.6 LOD模型精度 |
2.7 BIM相关技术集群 |
2.7.1 BIM+GIS技术 |
2.7.2 基于BIM技术的路面摊铺碾压监测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柞山高速公路BIM系统的构建 |
3.1 项目概况 |
3.1.1 柞山高速概况 |
3.1.2 左家湾大桥概况 |
3.1.3 准备工作 |
3.2 BIM在公路设计阶段的建模及应用 |
3.2.1 构件库的划分和建立 |
3.2.2 建模流程 |
3.2.3 碰撞检测 |
3.2.4 图纸复核 |
3.2.5 模型优化 |
3.3 BIM在公路施工阶段的平台开发 |
3.3.1 搭建基础的信息化平台 |
3.3.2 构建BIM+GIS三维模型 |
3.3.3 工程进度计划管理 |
3.3.4 费用管理 |
3.3.5 征地拆迁 |
3.3.6 质量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IM系统的施工质量控制 |
4.1 关键部位可视化管控 |
4.1.1 预制梁场和拌合站可视化管控 |
4.1.2 隧道可视化管控 |
4.1.3 路面摊铺可视化管控 |
4.2 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
4.2.1 试验室数据实时监测 |
4.2.2 箱梁预应力张拉、压浆数据监测 |
4.2.3 水泥混凝土拌合数据监测 |
4.2.4 桥隧施工质量检验评定 |
4.2.5 施工及监理日志电子化 |
4.3 沥青拌合料施工质量控制 |
4.3.1 沥青拌合数据监测 |
4.3.2 路面铺筑监控系统 |
4.3.3 路面试验室数据监测 |
4.3.4 路面工程质量评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IM技术在运营阶段的应用及全周期效益分析 |
5.1 运营阶段的应用开发方向 |
5.1.1 系统数据的移交和接收 |
5.1.2 运营养护系统的开发方向 |
5.1.3 利用GIS系统的公路养护方案优化 |
5.2 BIM技术全周期应用的效益分析 |
5.2.1 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
5.2.2 BIM技术对施工过程的优化和提升 |
5.2.3 BIM技术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明挖施工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
1.2.2 质量管理标准化 |
1.2.3 工程质量评价方法 |
1.2.4 研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相关内涵分析 |
2.1 城市综合管廊基本属性 |
2.2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 |
2.3 工程建设责任主体 |
2.4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及特点 |
2.4.1 检查清单 |
2.4.2 可追溯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构建 |
3.1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对象及原则 |
3.1.1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对象 |
3.1.2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原则 |
3.2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内容及指标 |
3.2.1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行为标准化管理内容 |
3.2.2 质量行为标准化评价指标 |
3.2.3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实体质量标准化管理内容 |
3.2.4 实体质量标准化评价指标 |
3.3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方法 |
3.3.1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建立 |
3.3.2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指标权重 |
3.3.3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实施 |
3.3.4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体系结果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4 郑州市某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实例 |
4.1 某城市综合管廊工程项目介绍 |
4.1.1 工程概况 |
4.1.2 现场条件 |
4.1.3 施工重点及难点 |
4.2 某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 |
4.2.1 评价体系 |
4.2.2 评价指标权重 |
4.2.3 模糊综合评判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2.5 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部分检查清单 |
附录B 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期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桥梁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2 可靠度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影响连续刚构桥施工期结构抗力的因素及其不确定性 |
2.1 钻孔灌注桩施工期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2.1.1 桩身几何尺寸 |
2.1.2 土体性质 |
2.1.3 成桩工艺 |
2.2 桥梁墩身施工期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2.2.1 桥墩类型 |
2.2.2 桥墩材料性能与截面尺寸 |
2.3 主梁施工期抗力的影响因素 |
2.3.1 墩顶截面临界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2.3.2 主梁纵向抗倾覆力矩的影响因素 |
2.4 小结 |
3 连续刚构桥各施工阶段结构抗力及作用效应分析 |
3.1 引言 |
3.2 钻孔灌注桩施工阶段抗力及作用效应分析 |
3.3 桥墩施工阶段结构抗力及作用效应分析 |
3.4 主梁施工期结构抗力及作用效应分析 |
3.4.1 桥墩轴向受压抗力及作用效应分析 |
3.4.2 梁体纵向抗倾覆可靠性抗力及作用效应分析 |
4 工程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1.1 工程背景 |
4.1.2 工程地质条件 |
4.1.3 主桥下部结构设计 |
4.1.4 主桥上部结构设计 |
4.1.5 主要材料 |
4.2 目标可靠指标 |
4.3 钻孔灌注桩施工期单桩轴向承载力的可靠度研究与计算 |
4.4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墩身施工期稳定性可靠度的研究与计算 |
4.5 主梁施工阶段可靠度研究与计算 |
5 基于施工期可靠度的参数识别与质量控制 |
5.1 钻孔桩桩基施工阶段参数识别与质量控制 |
5.2 墩柱施工阶段参数识别与质量控制 |
5.3 主梁施工阶段参数识别与质量控制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轨道大型机械养护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大型养路机械的运用背景与发展现状 |
1.2.1 国外铁路的养护现状 |
1.2.2 国内外大型养路机械施工的发展 |
1.2.3 轨道大型机械养护研究现状分析 |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养路机械施工质量控制指标与方法 |
2.1 铁路工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
2.1.1 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
2.1.2 工务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
2.1.3 风险控制 |
2.2 养路机械施工的技术要求 |
2.2.1 合理化操作及保养 |
2.2.2 修理组织 |
2.2.3 施工后的沉降问题 |
2.3 影响施工后轨道质量指数的主要因素 |
2.3.1 轨道质量指数 |
2.3.2 TQI在养护维修中的指导价值 |
2.3.3 影响施工后的TQI的主要因素 |
2.4 京沪线兴卫村—下蜀轨道质量指数检测 |
2.4.1 道岔地段异常检测值 |
2.4.2 其它可能导致检测值异常的因素 |
2.5 不同线路设备的TQI特征分析 |
2.5.1 直线段维修对TQI的影响 |
2.5.2 曲线段维修对TQI的影响 |
2.5.3 道岔段维修对TQI的影响 |
2.5.4 复合病害作业方法对TQI的影响 |
2.6 不同超限扣分的变化趋势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型养路机械维修影响因素分析 |
3.1 基本分析模型 |
3.2 大型养路机械维修评价模型 |
3.2.1 影响因素分析 |
3.2.2 构建评价结构 |
3.3 最优方案求解 |
3.3.1 建立判断矩阵 |
3.3.2 一致性检验 |
3.3.3 层次总排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既有线纵断面优化设计 |
4.1 既有线改建时的纵断面设计 |
4.2 既有线纵断面测量 |
4.2.1 转点精度 |
4.2.2 总体精度 |
4.3 既有线纵断面设计要求 |
4.3.1 一般区段起道量限制 |
4.3.2 隧道 |
4.3.3 桥涵 |
4.3.4 平面影响 |
4.3.5 坡度限制 |
4.4 基于拉弦法的纵断面优化 |
4.5 基于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实现起道量批量提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线路既有设备状态对作业效果的影响 |
5.1 作业前几何状态对作业效果的影响 |
5.1.1 大机维修对TQI及其分项影响分析 |
5.1.2 大机维修作业指数的提出 |
5.1.3 大机作业指数阈值研究 |
5.2 作业前结构病害对作业效果的影响 |
5.2.1 道床排水不良 |
5.2.2 缺砟 |
5.2.3 钢轨病害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与质量控制 |
6.1 大型养路机械应配备的设施 |
6.1.1 捣固车 |
6.1.2 清筛机 |
6.1.3 动力稳定车 |
6.1.4 其它设施 |
6.2 京沪线兴卫村—下蜀线路集中修 |
6.2.1 施工目标 |
6.2.2 施工要求 |
6.2.3 防护安全措施 |
6.2.4 应急措施 |
6.3 质量控制关键点 |
6.3.1 及时修正横向水平 |
6.3.2 拨道方式的选择 |
6.3.3 大机打磨的质量控制 |
6.3.4 大机道岔脱杆捣固的质量控制 |
6.3.5 动力稳定车的质量控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铁道工程质量控制的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流动教学站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 陈彦恒,闫玉萍,卞家胜. 科技视界, 2021(25)
- [2]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层间界面经时损伤演化机理研究[D]. 赵闻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黄土丘陵沟壑区高填方建设场地变形与稳定性研究[D]. 来春景.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4]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特征及机理研究[D]. 张鲁顺.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某现高铁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 侯建.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红砂岩改良土特性和填筑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 陈龙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7]BIM技术在柞山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马宇. 长安大学, 2020(06)
- [8]明挖施工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方法研究[D]. 李晓慧. 郑州大学, 2020(02)
- [9]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施工期可靠性研究[D]. 景蓝. 郑州大学, 2020(02)
- [10]轨道大型机械养护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设计[D]. 胡章军.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