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低聚糖对亚健康状态的各种症状有效(论文文献综述)
陈健[1](2021)在《3种新型益生元的开发进展及保健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益生元是一种不被消化的食物成分,与益生菌不同的是它不具有活性,不怕胃酸和肠液的侵蚀,所以比益生菌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研究发现益生元不仅能增殖有益菌,还有其他的保健作用,包括已知的通便、防龋齿和降血脂等功能外,研究学者还发现其护肝、防衰老和防癌等新的保健功能。本文旨在结合前人对益生元研究的基础上,对低聚木糖、大豆寡糖、阿拉伯糖等新型益生元的作用机理及保健功能加以分析,促进人们对益生元类物质的认识。
郭大海[2](2021)在《运动营养食品与国民体质研究——评《运动营养与健康和运动能力》》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状况的维持和体质的提高逐渐重视。运动营养学作为新兴发展的学科,建立了运动营养科学健身指导系统依据,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健身和饮食知识,有利于人们形成规律运动和合理饮食的生活方式。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练员培训教材:运动营养与健康和运动能力》一书,层次清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如何维持人体健康和运动能力,
范晓文[3](2021)在《真菌联合细菌发酵改性豆渣风味及食用品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班清风[4](2021)在《罗汉果共生酸奶降糖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Ⅱ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已经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之一。糖摄入过多已被确定为增加糖尿病和肥胖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含糖乳制品对公众健康的不良影响,减糖诉求日趋明显,使用天然甜味剂代替或部分代替糖成为必然趋势。罗汉果提取物在美国,中国和日本已被用作非营养型甜味剂和添加剂,是适合T2DM患者食用的低热量甜味剂。酸奶已经成为新兴的热点,且作为一种膳食补充食品在预防Ⅱ型糖尿病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在罗汉果提取物防治糖尿病研究的基础上,使用罗汉果提取物代替蔗糖作为甜味剂研制一款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功能共生酸奶,利用16S r RNA技术,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方法研究罗汉果共生酸奶干预高脂膳食结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Ⅱ型糖尿病模型Wistar大鼠降糖作用,在此基础上,并通过肠肝轴研究罗汉果共生酸奶对Ⅱ型糖尿病Wistar大鼠肝脏降糖作用机制:(1)通过体外试验评估不同功能酸奶降糖及抗氧化活性。以二肽基肽酶IV(DPP-IV酶)抑制活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作为体外降糖及抗氧化的筛选指标,初步确定罗汉果共生酸奶组有较好的降糖及抗氧化活性;罗汉果共生酸奶组对DPP-IV抑制率为70.33%,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62.77%,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78.77%,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70.65%。体外试验结果表明罗汉果共生酸奶具有降糖的潜力。(2)通过不同剂量罗汉果共生酸奶(MY)饲喂高脂膳食结合STZ诱导的Ⅱ型糖尿病Wistar大鼠研究降糖作用,并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MY对大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本研究发现,高剂量罗汉果共生酸奶组(MY-H组)对降低模型大鼠体重有显着效果;通过测定Ⅱ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呼吸交换率(Respiratory exchange ratio,RER值)及热量水平(Heat水平)发现,MY-H组可显着改善模型大鼠的Heat水平(P<0.05),增加其活动量,控制饮水和饮食,进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RER水平表明罗汉果共生酸奶的干预处理并未对其代谢模式产生影响,仍主要以脂肪为代谢底物。MY-H组可显着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值、血清胰岛素、糖基化血红蛋白含量和脏器系数(P<0.05);与模型组大鼠(SIDR组)相比,MY-H组的空腹血糖值下降38.8%,胰岛素下降26.7%,糖基化血红蛋白下降18.3%,肝脏系数下降12.37%,肾脏系数下降11.71%。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抵抗、胰腺组织石蜡(H&E)切片,免疫组化和血清血脂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也证明MY-H组对缓解大鼠高血糖症状最为显着(P<0.05)。(3)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MY对大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MY-H组可以改善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溶血磷脂酸,溶血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乙醇酸(P<0.05)。MY-H组显着调控Ⅱ型糖尿病大鼠的12种肝脏代谢产物(P<0.01),这些代谢产物主要参与苯丙氨酸代谢、鞘脂代谢、脂肪酸合成、胆汁分泌以及乙醛酸和二羧酸酯代谢。其中N-乙酰基鞘氨醇,D-鞘氨醇,棕榈酰肉碱和肉桂酸的VIP值超过1.8,受MY-H影响较为显着(P<0.01)。本研究表明MY-H组对Ⅱ型糖尿病的缓解作用更为突出,可显着富集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磷脂水平,改善肝脏脂质代谢物水平。(4)通过肠肝轴关联分析研究MY降糖作用干预机制。MY干预可增加短链脂肪酸含量及改善肠道菌群多样性;在饲喂添加蔗糖作为甜味剂的共生酸奶中并未发现Akkermansia丰度有明显变化,而MY-H组Akkermansia丰度显着增加(P<0.05)。所以MY可能通过增加Ⅱ型糖尿病大鼠肠道益生菌Akkermansia丰度来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根据RNA-seq分析,将MY-H和SIDR组进行比较时,有197个基因被显着上调(P<0.05),而被下调的则有153个基因(P<0.05)。MY-H组显着上调分子功能中的绑定、催化活性和转运活性,细胞成分中的细胞,细胞器和膜,生物过程中的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和生物调节(P<0.05)。在这项研究中,包括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5’腺苷磷酸活化蛋白激酶(5’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转导通路和糖酵解/糖异生几种T2DM代谢紊乱通路得到富集。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高剂量罗汉果共生酸奶干预42天后可以显着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糖异生酶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水平(P<0.05),刺激肝脏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p-AMPKα)和磷酸化c AMP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活性的转导蛋白2(p-TORC2)的输出(P<0.05),而CREB和CREB活性的转导蛋白2(TORC2)蛋白水平显着降低(P<0.05)。MY-H组通过抑制叉头框蛋白(FOX01)和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的水平,进一步抑制调节葡萄糖输出的关键酶PEPCK和G6Pase。因此罗汉果共生酸奶可以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相关症状。综上所述,膳食补充MY可能会通过影响肠道菌群丰度及肠道微生物产物,激活肝脏AMPK信号通路,调控肝脏糖脂代谢,减轻高脂膳食结合STZ诱导的Ⅱ型糖尿病大鼠系统性胰岛素抵抗,最终改善其高血糖症状。本研究揭示的肠肝轴介导罗汉果共生酸奶的功能机制研究可为罗汉果提取物作为主要功能成分的营养食品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其他食品功能组分干预高脂膳食引起的代谢紊乱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张轩[5](2021)在《产纳豆激酶和凝乳酶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在发酵乳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枯草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传统发酵食品内,可产生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的纳豆因其富含具有抗血栓功能的纳豆激酶(Nattokinase),作为一种风味食品受到部分消费者的青睐。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发酵生产的纳豆激酶也已被用于抗血栓功能食品或药品的制备。另外,也有报道,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可调节机体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发挥抗炎、抗肿瘤以及延缓衰老等作用。目前,纳豆激酶口服产品的剂型单一,且耐胃酸和肠道缓释能力较差;枯草芽孢杆菌益生菌制剂主要为冻干菌粉,食用人群局限。上述产品的局限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本研究针对上述产品的不足,利用筛选的同时产生纳豆激酶和凝乳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枯草芽孢杆菌功能发酵乳和一种纳豆激酶口服缓释制剂,对其制备工艺和相关功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用从自然界采集的稻草作为发酵菌种的来源制作纳豆,从自制纳豆浸出液中分离、筛选出产双酶(纤维蛋白溶解酶和凝乳酶)的菌株。通过对菌株形态观察和生化特性检测,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确定此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B.subtilis JNFE0126。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该菌株产纳豆激酶活性最高达14512.4IU/mL,产凝乳酶活性最高达875.5 SU/mL,可以满足中性条件下制备凝固型发酵乳的要求。酶抑制剂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纤溶活性来源于丝氨酸蛋白酶,凝乳活性来源于金属蛋白酶。提取该菌株的DNA,根据基因库中已经报道的纳豆激酶和凝乳酶(金属蛋白酶M4)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基因调取扩增后测序,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上述两种酶的基因,其序列分别与已经报道的纳豆激酶和金属蛋白酶M4具有高度相似性(同源性分别为99.1%和97.6%)。其次,分别收集B.subtilis JNFE0126纳豆激酶和凝乳酶最高产酶期的发酵液,采用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色谱及凝胶过滤色谱分别对纳豆激酶和凝乳酶进行分离纯化,然后用SDS-PAGE检验样品纯度及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结果表明,纯化的纳豆激酶和凝乳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7 KD和42 KD左右。纳豆激酶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7.0,pH 6.0-9.0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酶活和较好的稳定性。凝乳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55℃,最适pH值为6.5,在pH 6.0-8.0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酶活,在pH 5-10条件下有较好的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并优化了B.subtilis JNFE0126发酵鲜牛乳制作凝固型发酵乳的配方和发酵条件,评价了所得产品的品质特性和抗血栓功能。优化的配方和发酵条件为:鲜牛乳,大豆蛋白2%,蔗糖4%,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1.5%,果胶0.1%,藻酸丙二醇酯(PGA)0.1%,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8 h。得到发酵乳为软嫩的乳白色凝乳块,奶香浓郁,口感爽滑,无明显不良风味。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凝乳块内部呈现海绵状微观结构,酪蛋白胶束及亚胶束相互交联形成整体的三维结构,胶束间仍然存在大量微细孔隙,这些孔隙起着保持水分的作用。发酵乳的纤溶活性达215.1 U/mL,4℃储藏14天酶活性可保留66%,储藏60天活性仍保留43%;小鼠黑尾试验表明,口服该发酵乳具有显着的体内抗血栓效果。应用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诱导性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评价了上述发酵乳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和对炎症性肠病的防治效果,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和实际应用前景。动物疾病症状观察和肠道组织病理分析结果表明,口服B.subtilis JNFE0126发酵乳可明显减轻DSS诱导性炎症性肠病动物的疾病严重程度,减轻动物的肠道粘膜的出血、炎症和溃疡等病理损伤;动物肠道菌群的检测分析和和肠粘膜内炎症相关因子和上皮再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测定结果表明,口服B.subtilis JNFE0126菌株发酵乳可调节动物的肠道菌群,增加菌群的多样性,抑制有害菌生长;该发酵乳可抑制肠道粘膜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提高炎症抑制因子表达水平,因而减轻肠粘膜的炎症性损伤。与此同时,B.subtilis JNFE0126发酵乳可促进肠粘膜上皮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粘膜细胞的粘液蛋白和上皮连接蛋白的表达,加速肠粘膜屏障和上皮屏障的修复,从而抵御有害菌和炎症因子的侵入。最后,研制了一种具有双层壳-核结构(壳聚糖核-纳豆激酶-酪蛋白)的纳豆激酶口服缓释颗粒,并通过动物试验评价其在体内抗血栓作用。采用壳聚糖为核心,京尼平为壳聚糖核-纳豆激酶交联剂,牛乳酪蛋白为颗粒外层保护材料,TG酶为保护层的交联剂,按照分步交联的程序制备纳豆激酶缓释颗粒。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获得的缓释颗粒进行形态学分析,并使用纳米金交联的IgG作为模型药物验证了酪蛋白保护层的包埋效果,确定其形成了双层壳-核结构。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试验测定了该缓释颗粒的释放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该颗粒在胃酸中能有效保护纳豆激酶活性,并在肠液中缓释达12小时。最终对该缓释颗粒进行动物口服试验,动态观察颗粒内纳豆激酶的体内缓释过程及其抗血栓效果。结果表明,上述纳豆激酶口服缓释颗粒具有很强的抗胃酸能力,并在肠道内可缓慢释放出纳豆激酶及其不同大小相对分子质量的具有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降解产物,缓释过程超过12小时。小鼠黑尾模型动物口服该颗粒,可明显抑制小鼠尾部血管内的血栓形成并促进血栓溶解,效果显着优于口服游离纳豆激酶。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筛选的B.subtilis JNFE0126制备的发酵乳具有抗血栓和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开发的纳豆激酶口服缓释颗粒具有耐胃酸能力和肠道缓释功能,可提高纳豆激酶的口服利用度,有望作为功能食品添加剂用于研制抗血栓功能食品。
谢靓[6](2021)在《微波改性对膳食纤维理化特性及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综合开发利用食品工业中的农副产物,拓宽膳食纤维(DF)的来源渠道,使天然副产物膳食纤维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有益人体健康,本文通过微波技术对不同来源农副产物(甘薯渣、苹果渣、大豆渣、脱脂米糠)中的膳食纤维进行改性处理。旨在提高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质量分数,改善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并通过考察微波前后不同来源膳食纤维在不同肠型中的体外发酵特性,来评价微波改性对这些膳食纤维益生特性的影响。其中米糠来源广泛,营养丰富,但很难被肠道菌群利用,因此进一步采用微波联合酶解改性米糠膳食纤维,对比单一与联合改性对其益生特性的改善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微波改性甘薯渣、苹果渣、大豆渣、脱脂米糠中的膳食纤维,得到微波改性前(WRBF、WAF、WSF、WRBF)及改性后(MWRBF、MWAF、MWSF、MWRBF)共八组DF样品。微波改性后SDF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分别提高了63.11%,4.51%,358.79%及106.78%,其中大豆DF提升最多。扫描电镜(SEM)观察到总体的变化趋势是DF表面出现孔隙、可及性边缘增加,且MWAF表观结构破坏程度最明显。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发现改性对DF结晶结构无显着影响。由热稳定曲线可知,微波后最终质量残留增加,MWSF热稳定性显着提升。SDF质量分数及可及性边缘的增加使得微波后的DF更好的与水、油、胆固醇、亚硝酸根离子等物质结合,且酚类物质的溶出量显着提高,抗氧化能力增强。对比发现SDF质量分数的提高与功能特性综合提高幅度并不相关,微波改性后膳食纤维功能性质的提升是SDF增加与可及性边缘的暴露共同作用的结果。(2)选择三名健康个体的粪便菌群(FD1:普氏菌肠型;FD2、FD3:拟杆菌肠型)对于八种DF进行体外发酵。对于三种不同肠型的菌群,普氏菌肠型FD1相比于其他粪便发酵体系对膳食纤维的降解能力更强,拟杆菌肠型FD2相对最弱,FD3具有更加丰富多样的菌群组成。在四种不同来源的DF中,米糠DF相比于另外三组DF在0-48 h发酵过程中缓慢发酵,这与其更高的抗氧化特性与不溶性纤维组成有关,且微波对其酵解的影响较小。微波处理后的大豆DF(MWSF)由于大量不溶组分降解为低聚糖,在三组粪便发酵体系中均促进了双歧杆菌等有益细菌的生长,显着提高了短链脂肪酸(SCFAs)的产率,降低了p H值,相比WSF显示出更好的发酵特性。(3)使用微波联合酶解对米糠DF进一步改性,得到ME-WRBF。研究表明进一步酶解后ME-WRBF中SDF质量分数相比MWRBF有所下降,但显着提高了ME-WRBF的溶胀力,结构更加疏松多孔,有利于肠道菌群在ME-WRBF上的附着。借助体外研究模型发现相比单一微波处理的MWRBF,ME-WRBF组进一步降低了发酵过程中的产气量及p H值,且在24 h表现出各SCFAs及其总量的显着提升。此外ME-WRBF组菌落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着增加,与WRBF组具有显着不同的菌群结构。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也随着改性方法的增加而降低,调整肠道菌群向有益菌群结构方向发展。
张欣[7](2021)在《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研制及其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市场出现的大部分配方乳粉中牛乳蛋白均未经过处理或修饰,部分有过敏风险的儿童食用后将会出现消化不良或过敏现象,且此配方乳粉的加工工艺较为复杂,投资较大,耗时耗力。不符合3岁以上儿童营养需求。因此,本课题以水解乳清蛋白为原料,加入其他辅料进行复配产品设计,通过构建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感官评价体系及理化评价体系,反映餐包品质稳定性,并探究贮藏期餐包品质变化规律,开发出一种易消化、营养成分全面、品质稳定及口感好的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得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餐包的核心原料进行理化特性评价初步得到,餐包基料选用蛋白样品1与蛋白样品2,脂肪粉选用样品A与样品B,碳水来源为结晶果糖协同水苏糖,同时进行4种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配制。2.通过对餐包冲调、稳定及消化特性的测定可得,餐包粒径分布与冲调特性存在线性关系,餐包细粉颗粒(0~30μm,0~50μm,0~100μm)体积占比与冲调性呈线性负相关,餐包粗粉颗粒(200μm~500μm)体积占比与冲调性呈线性正相关;另外,通过对餐包双重稳定性的测定可知,餐包1#、3#稳定性较高;同时开展模拟体外消化试验得,餐包3#的消化率相比于其他餐包较高,即自制餐包3#具有较强的食用性。3.利用电子感官并结合模糊数学对自制餐包与市售样品进行感官对比评价可得,自制餐包的口感较好且可与同类产品进行区分;餐包总接受度与模糊数学相关性(R2=0.8362)强于餐包总接受度与百分制的相关性(R2=0.734),说明基于模糊数学评价模型,能够更为准确客观评价产品。4.通过测定餐包在加速保藏期间品质变化情况可得,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餐包p H值均呈下降趋势;餐包冲调液的亮度随之变暗;感官品质也逐渐变差。各餐包的水分含量及水分活度均呈上升趋势,且水分活度与水分含量之间没有必然显着性关系;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餐包1#与3#的过氧化值在28d达到最大,餐包2#和4#的过氧化值21d达到最大,且之后均有所下降;菌落总数在保藏期间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限量,在贮藏期未检测出其他致病菌说明食用具有安全性。
张宵,刘杨,滕博,张杰良[8](2021)在《基于肠道菌群的海藻多糖对部分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肠道菌群是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宿主的能量代谢和免疫调节,对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海藻多糖是从海藻中提取出来的由多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因其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海藻多糖可以通过促进肠道益生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发挥治疗疾病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海藻多糖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对部分疾病产生的影响,旨在为海藻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袁铭,押辉远,牛江秀[9](2020)在《功能性食品素材来源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功能性食品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近年来已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功能性食品素材可来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本文对当前功能性食品素材来源进行综述,为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开发提供借鉴.
陈琪彤[10](2020)在《一株布拉氏酵母高密度发酵与干燥工艺的优化》文中提出饲料中抗生素的滥用带来的耐药性菌株增多、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提高等问题,新型绿色的饲料添加剂亟须开发和应用。酵母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之一,其中布拉氏酵母(Saccharomyces boulardii)不仅具备普通酵母的营养特性,还能有效的平衡肠道微稳态,提高免疫力。酵母活菌体必须要通过胃酸环境,进入肠道中才能发挥其益生作用,因此菌剂的制备工艺尤为重要。本文以糖蜜为主要原料进行布拉氏酵母高密度发酵,利用喷雾干燥、冷风干燥和微胶囊化技术对酵母进行后处理,得到耐胃酸环境的布拉氏酵母活菌制剂。(1)布拉氏酵母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 H为4.5,最适碳源为麦芽糖。以糖蜜为主要碳源,采用50L发酵罐进行分批补料发酵,发酵43h,布拉氏酵母湿重可达189.45g/L,干重可达68.94g/L,活菌数为39.24×108cfu/m L。总糖转化率45.06%,接近50%的理论转化率。(2)设置进口风温度为120℃,出口风温度为55℃,进料泵转速为1000 r/h,进行布拉氏酵母的喷雾干燥工艺优化。通过单因素筛选和正交实验确定干燥保护剂配方为脱脂奶粉14%,蔗糖2.5%,L-谷氨酸钠0.5%,甘露醇3%,菌剂干燥存活率可达78.69%。(3)采用挤压法进行布拉氏酵母微胶囊化工艺研究。利用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最佳制备配方为海藻酸钠浓度(w/w)为2.48%,乳清蛋白(WPI)浓度(w/w)6.06%,固化液(Ca Cl2)浓度0.01mol/L,固化时间10min。利用7号针头(内径0.41cm)挤压制备,28℃冷风干燥3h后存活率可达87.37%,胃液存活率可达95.60%,微胶囊活菌数为12.5×108 cfu/g。(4)优化了微胶囊冷风干燥工艺。设置干燥温度28℃,湿度为10%,筛选酵母常用保护剂,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冷风干燥保护剂为1%L-谷氨酸钠、7.5%海藻糖和5%的麦芽糖,正交试验干燥存活率最高可达97.85%。
二、大豆低聚糖对亚健康状态的各种症状有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低聚糖对亚健康状态的各种症状有效(论文提纲范文)
(1)3种新型益生元的开发进展及保健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益生元的定义 |
常用益生元对肠道菌群的促进作用分析 |
低聚半乳糖益生元作用机理 |
低聚果糖益生元作用机理 |
新型益生元作用机理及保健功能分析 |
水苏糖作用机理及保健功能分析 |
低聚木糖作用机理及保健功能分析 |
L-阿拉伯糖作用机理及保健功能分析 |
小结与展望 |
(4)罗汉果共生酸奶降糖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糖尿病现状及应对策略 |
1.1.1 糖尿病现状 |
1.1.2 糖尿病分类 |
1.1.3 Ⅱ型糖尿病的应对策略—膳食预防 |
1.2 酸奶与Ⅱ型糖尿病 |
1.2.1 益生菌酸奶对Ⅱ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的影响 |
1.2.2 益生元酸奶对Ⅱ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的影响 |
1.2.3 共生酸奶对Ⅱ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的影响 |
1.2.4 乳制品减糖现状及面临的技术挑战 |
1.3 非营养型甜味剂—罗汉果 |
1.3.1 罗汉果作为甜味剂的功能 |
1.3.2 罗汉果抗糖尿病作用 |
1.4 本论文的立题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1.7 研究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功能酸奶体外降糖和抗氧化活性测定 |
2.3.2 罗汉果共生酸奶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
2.3.3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代谢组学研究 |
2.3.4 罗汉果共生酸奶降糖机制研究 |
2.3.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酸奶体外降糖和抗氧化活性测定 |
3.1.1 不同功能酸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影响 |
3.1.2 不同功能酸奶对DPP-IV酶抑制率的影响 |
3.1.3 不同功能酸奶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
3.1.4 不同功能酸奶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
3.2 罗汉果共生酸奶(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
3.2.1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体重的影响 |
3.2.2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饮食和饮水的影响 |
3.2.3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RER水平的影响 |
3.2.4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Heat水平的影响 |
3.2.5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水平的影响 |
3.2.6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OGTT和 AUC的影响 |
3.2.7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和Hb A1C的影响 |
3.2.8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3.2.9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H&E切片的影响 |
3.2.10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免疫组化切片的影响 |
3.2.11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血脂水平的影响 |
3.3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代谢组的影响 |
3.3.1 主成分分析和热图分析 |
3.3.2 生物标记物PLS-DA分析 |
3.3.3 MYH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磷脂的影响 |
3.3.4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羟基脂肪酸酸酯(FAHFA)的影响 |
3.3.5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代谢物的影响 |
3.4 罗汉果共生酸奶降糖机制研究 |
3.4.1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α-多样性的影响 |
3.4.2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门水平的影响 |
3.4.3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属水平的影响 |
3.4.4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盲肠粪便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3.4.5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转录组的影响 |
3.4.6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PEPCK和 G6Pase酶的影响 |
3.4.7 MY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AM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酸奶体外降糖和抗氧化活性测定 |
4.2 罗汉果共生酸奶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
4.3 罗汉果共生酸奶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代谢组的影响 |
4.4 肠肝轴关联分析共生酸奶降糖机制研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产纳豆激酶和凝乳酶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在发酵乳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简写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枯草芽孢杆菌简介 |
1.2 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 |
1.2.1 纳豆激酶的酶学性质 |
1.2.2 纳豆激酶的功能及其应用前景 |
1.2.3 纳豆激酶与其它溶栓药物的比较及其溶栓优势 |
1.3 枯草芽孢杆菌凝乳酶的研究进展 |
1.4 枯草芽孢杆菌在发酵食品及益生菌制剂中的应用 |
1.5 枯草芽孢杆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和在医药保健领域的应用 |
1.5.1 肠道菌群及肠道菌群失调相关疾病 |
1.5.2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
1.6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产纳豆激酶和凝乳酶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2.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培养基配方 |
2.3.2 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活力测定方法 |
2.3.3 凝乳酶活力测定方法 |
2.3.4 产纳豆激酶和凝乳酶双酶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
2.3.5 产双酶菌株菌株的鉴定 |
2.3.6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的生长特征检测 |
2.3.7 B.subtilis JNFE0126 株菌发酵液凝乳酶和纤溶酶活性的动态检测 |
2.3.8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产双酶能力的遗传稳定性测定 |
2.3.9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保藏 |
2.3.10 酶抑制剂抑制试验分析纤溶酶和凝乳酶的类型 |
2.3.11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的两种酶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产双酶(纳豆激酶和凝乳酶)菌株的筛选 |
2.4.2 B.subtilis nk1 菌株的鉴定 |
2.4.3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的生长和产酶特性 |
2.4.4 蛋白酶抑制剂实验分析纤溶酶和凝乳酶类型 |
2.4.5 B.subtilisJNFE0126 的纳豆激酶和M4 金属蛋白酶基因PCR扩增和测序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枯草芽孢杆菌产发酵液中纳豆激酶和凝乳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3.2.2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培养基 |
3.3.2 B.subtilis JNFE0126 菌株的活化 |
3.3.3 纳豆激酶、凝乳酶粗酶液的制备 |
3.3.4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Bradford检测法 |
3.3.5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 |
3.3.6 凝乳酶的分离纯化 |
3.3.7 纳豆激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3.3.8 凝乳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 |
3.4.2 凝乳酶的分离纯化 |
3.4.3 纯化酶的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 |
3.4.4 纳豆激酶的酶学性质 |
3.4.5 凝乳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3.4.6 纯化凝乳酶的凝乳效果及其潜在应用价值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的研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发酵乳制备方法 |
4.3.2 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 |
4.3.3 发酵乳理化指标测定 |
4.3.4 发酵乳感官评定 |
4.3.5 发酵乳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观察 |
4.3.6 发酵乳的微观结构观察 |
4.3.7 发酵乳动物体内抗血栓作用 |
4.3.8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单因素试验优化发酵乳配方和发酵条件 |
4.4.2 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发酵乳最适发酵条件 |
4.4.3 正交试验确定稳定剂配方 |
4.4.4 发酵过程中菌量、p H和酶活的变化 |
4.4.5 发酵乳总蛋白和总糖含量 |
4.4.6 发酵乳感官评定结果 |
4.4.7 发酵乳的流变学特性 |
4.4.8 发酵乳的持水力和质构测定结果 |
4.4.9 发酵乳的微观凝胶结构 |
4.4.10 发酵乳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
4.4.11 小鼠黑尾模型验证发酵乳体内抗血栓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预防和治疗炎症性肠病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5.2.2 主要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的制备及其CFU计数和革兰氏染色 |
5.3.2 DSS诱导性炎症性肠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动物分组 |
5.3.3 模型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的测定 |
5.3.4 小肠和结肠的组织学切片观察和组织学评分 |
5.3.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5.3.6 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水平 |
5.3.7 肠道菌群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的外观、CFU计数及其Gram’s染色 |
5.4.2 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对DSS诱导性炎症性肠病动物DAI的影响 |
5.4.3 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对小肠和结肠病理变化的影响 |
5.4.4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对白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抗炎因子表达的影响 |
5.4.5 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对Lgr-5,CDX-2,Mucin-2 表达水平的影响 |
5.4.6 口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乳对ZO1和Villin表达水平的影响 |
5.4.7 口服发酵乳对DSS诱导的IBD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纳豆激酶缓释颗粒的研制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设备 |
6.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6.2.2 主要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缓释颗粒原材料的各种反应体系内纳豆激酶纤溶活性测定 |
6.3.2 双层壳-核结构的纳豆激酶缓释颗粒的设计和构建 |
6.3.3 纳豆激酶缓释颗粒的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 |
6.3.4 装载纳豆激酶和模型药物的缓释颗粒微观结构的显微镜观察 |
6.3.5 纳豆激酶缓释颗粒在储藏过程中的纤溶活性的动态测定 |
6.3.6 模拟消化液对缓释颗粒纤溶活性的影响 |
6.3.7 模拟消化液对缓释颗粒粒径、ζ-电位和表面结构的影响 |
6.3.8 荧光标记模拟药物(Ig G)缓释颗粒口服后在小鼠消化道内分布情况分析 |
6.3.9 口服纳豆激酶缓释颗粒后小鼠肠道内的活性酶的释放和吸收试验 |
6.3.10 口服纳豆激酶缓释颗粒对模型小鼠血栓治疗效果的评价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纳豆激酶缓释颗粒的设计与构建 |
6.4.2 颗粒双层壳-核结构的鉴定与验证 |
6.4.3 纳豆激酶缓释颗粒保藏过程中酶活的变化 |
6.4.4 缓释颗粒中纳豆激酶的体外释放特性 |
6.4.5 双层壳-核结构缓释颗粒所装载模型药物口服后在体内的释放 |
6.4.6 口服纳豆激酶缓释颗粒对黑尾模型小鼠的血栓治疗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微波改性对膳食纤维理化特性及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膳食纤维概述 |
1.1.1 膳食纤维的定义及分类 |
1.1.2 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 |
1.2 膳食纤维改性的研究进展 |
1.2.1 微波改性膳食纤维 |
1.2.2 酶解改性膳食纤维 |
1.2.3 多方法联合改性 |
1.3 肠道微生物群和健康的相关性 |
1.3.1 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分型 |
1.3.2 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功能 |
1.3.3 饮食对肠道微生态平衡的靶向调控 |
1.4 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1.4.1 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
1.4.2 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 |
1.5 肠道菌群的研究方法 |
1.5.1 肠道菌群研究模型 |
1.5.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肠道菌群检测中的应用 |
1.6 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3 创新点 |
第2章 微波改性不同来源膳食纤维及其理化特性的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微波改性 |
2.3.2 膳食纤维成分的表征 |
2.3.3 膳食纤维结构性质的表征 |
2.3.4 膳食纤维功能性质的测定 |
2.3.5 膳食纤维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膳食纤维微波改性前后的成分组成 |
2.5.2 微波改性对膳食纤维结构性质的影响 |
2.5.3 微波改性对膳食纤维功能性质的影响 |
2.5.4 微波改性对膳食纤维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波改性膳食纤维在不同个体中的体外酵解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体外消化预处理 |
3.3.2 体外发酵培养 |
3.3.3 发酵过程中产气量及发酵液p H测定 |
3.3.4 发酵过程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
3.3.5 16S rRNA基因测序及生物信息数据分析 |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不同供体粪便菌群发酵产气量变化曲线 |
3.5.2 不同供体粪便菌群发酵p H值的变化 |
3.5.3 不同供体粪便菌群发酵短链脂肪酸含量分析 |
3.5.4 不同供体粪便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波联合酶解改性米糠纤维及其益生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微波联合酶解改性米糠膳食纤维 |
4.3.2 不同改性米糠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检测 |
4.3.3 体外发酵不同改性米糠膳食纤维 |
4.3.4 16S全长测序及生物信息数据分析 |
4.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微波及联合酶解改性米糠纤维的组成和理化特性分析 |
4.5.2 不同改性方法处理对米糠纤维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
4.5.3 不同米糠纤维发酵组粪便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微波改性对不同膳食纤维理化性质的影响 |
5.1.2 微波改性膳食纤维在不同个体菌群中的体外发酵特性 |
5.1.3 微波联合米糠改性对米糠膳食纤维调节肠道菌群的影响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研制及其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解乳清蛋白资源及功能性研究 |
1.1.1 水解乳清蛋白资源现状 |
1.1.2 水解乳清蛋白的分类及制备 |
1.1.3 水解乳清蛋白的功能性 |
1.2 水解乳清蛋白的应用 |
1.2.1 水解乳清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 |
1.2.2 水解乳清蛋白在临床中的应用 |
1.3 国内外餐包食品研究现状 |
1.3.1 餐包食品发展背景 |
1.3.2 餐包食品优点 |
1.3.3 餐包食品的开发 |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原料的筛选评估及配方设计 |
2.1 引言 |
2.1.1 蛋白质的筛选及设计 |
2.1.2 脂肪的筛选及设计 |
2.1.3 碳水化合物的筛选及设计 |
2.1.4 其他功能性因子的筛选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水解乳清蛋白基本特性的测定 |
2.3.2 水解乳清蛋白溶解稳定性的测定 |
2.3.3 水解乳清蛋白感官的测定 |
2.3.4 脂肪粉稳定性的测定 |
2.3.5 脂肪粉感官评价 |
2.4 数据统计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不同水解乳清蛋白基本特性的比较 |
2.5.2 不同蛋白粉感官特性的比较分析 |
2.5.3 不同脂肪粉感官及稳定性的比较 |
2.5.4 不同糖源溶解度及甜度比较 |
2.6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配方设计 |
2.6.1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配方设计原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营养特性及消化特性评价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粒径大小的测定 |
3.3.2 湿润性及分散度的测定 |
3.3.3 溶解度的测定 |
3.3.4 粒径分散稳定性的测定 |
3.3.5 餐包多重分散体系稳定性的测定 |
3.3.6 餐包微流变仪性的测定 |
3.3.7 蛋白含量的测定 |
3.3.8 脂肪含量的测定 |
3.3.9 灰分的测定 |
3.3.10 水分含量的测定 |
3.3.11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蛋白消化率的测定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冲调特性评价 |
3.5.2 餐包粒径分布与冲调性的关系 |
3.5.3 不同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双重稳定性评价 |
3.5.4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流变学分析 |
3.5.5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营养成分分析 |
3.5.6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消化性的评价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子鼻和电子舌结合模糊数学对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感官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样品前处理 |
4.3.2 电子舌检测条件 |
4.3.3 电子鼻检测条件 |
4.3.4 模糊数学在感官评价中的方法设计 |
4.4 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电子感官评价 |
4.5.2 不同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感官评价结果分析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贮藏期间品质变化探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货架期的计算方法 |
5.3.2 餐包贮藏期pH值的变化 |
5.3.3 水分含量的测定 |
5.3.4 水分活度的测定 |
5.3.5 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
5.3.6 餐包离心沉淀率的测定 |
5.3.7 餐包过氧化值的测定 |
5.3.8 不同贮藏时期感官评价 |
5.4 数据处理 |
5.5 结果与分析 |
5.5.1 餐包货架期的预测 |
5.5.2 不同餐包pH值变化分析 |
5.5.3 不同餐包在贮藏期水分含量变化情况 |
5.5.4 不同餐包在贮藏期水分活度变化情况 |
5.5.5 不同餐包微生物指标变化情况 |
5.5.6 不同餐包贮藏期离心沉降率分析 |
5.5.7 餐包过氧化值的测定 |
5.5.8 不同配方餐包在贮藏期的感官评价分析 |
5.6 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功能性食品素材来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来源功能性食品素材 |
1.1 中草药类 |
1.2 果蔬类 |
1.3 茶叶及植物香辛料 |
1.4 油料作物 |
2 动物来源功能性食品素材 |
2.1 肉骨类 |
2.2 蛋类 |
2.3 奶类 |
2.4 其它 |
3 微生物来源功能性食品素材 |
4 展望 |
(10)一株布拉氏酵母高密度发酵与干燥工艺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饲料添加剂 |
1.1.1 饲用抗生素 |
1.1.2 天然植物提取物 |
1.1.3 酸化剂 |
1.1.4 酶制剂 |
1.1.5 抗菌肽 |
1.1.6 功能性低聚糖 |
1.2 微生态制剂 |
1.2.1 微生态制剂的产生与发展 |
1.2.2 益生菌 |
1.2.3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方向 |
1.3 布拉氏酵母 |
1.3.1 布拉氏酵母特异性 |
1.3.2 布拉氏酵母的作用机理 |
1.3.3 布拉氏酵母的应用 |
1.3.4 发酵生产工艺 |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 |
2.1.2 主要化学药品与材料 |
2.1.3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测定方法 |
2.2.1 液体活菌数测定方法 |
2.2.2 微胶囊中活菌计算方法 |
2.2.3 发酵液湿重的检测 |
2.2.4 酵母干物质的检测 |
2.2.5 还原糖的测定 |
2.2.6 可发酵性氮的测定 |
2.2.7 酵母P_2O_5含量的检测(磷钼酸法) |
2.3 布拉氏酵母高密度发酵 |
2.3.1 布拉氏酵母生长曲线测量 |
2.3.2 碳源种类的优化 |
2.3.3 pH的优化 |
2.3.4 温度的优化 |
2.3.5 酵母的液体发酵工艺 |
2.4 布拉氏酵母的喷雾干燥 |
2.4.1 喷雾干燥 |
2.4.2 干燥保护剂的筛选 |
2.4.3 干燥保护剂的正交实验 |
2.5 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
2.5.1 微胶囊壁材与酵母的生物相容性实验 |
2.5.2 菌种培养以及复合壁材的选择 |
2.5.3 挤压法微胶囊化的粒径和固化时间对菌剂的影响 |
2.5.4 微胶囊化制备的单因素实验 |
2.5.5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进行响应面实验 |
2.5.6 冷风干燥保护剂配方优化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布拉氏酵母高密度发酵 |
3.1.1 布拉氏酵母的生长曲线 |
3.1.2 最佳碳源 |
3.1.3 最适pH |
3.1.4 最适温度 |
3.1.5 布拉氏酵母的高密度发酵 |
3.2 布拉氏酵母的喷雾干燥工艺 |
3.2.1 布拉氏酵母喷雾干燥保护剂筛选 |
3.2.2 保护剂正交实验 |
3.3 布拉氏酵母的微胶囊化 |
3.3.1 布拉氏酵母与壁材的生物相容性 |
3.3.2 不同复合壁材对布拉氏酵母微胶囊化的影响 |
3.3.3 微胶囊化粒径筛选 |
3.3.4 海藻酸钠浓度优化 |
3.3.5 乳清蛋白的浓度优化 |
3.3.6 固化液的浓度优化 |
3.3.7 固化时间的优化 |
3.3.8 单因素实验小结 |
3.3.9 响应面设计优化实验结果 |
3.4 布拉氏酵母的冷风干燥优化 |
3.4.1 干燥时间的优化 |
3.4.2 干燥保护剂的优化 |
3.4.3 保护剂正交实验 |
4 讨论 |
4.1 布拉氏酵母的高密度发酵 |
4.2 布拉氏酵母的微生态制剂制备 |
4.2.1 喷雾干燥法 |
4.2.2 挤出法和冷风干燥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大豆低聚糖对亚健康状态的各种症状有效(论文参考文献)
- [1]3种新型益生元的开发进展及保健功能[J]. 陈健. 家庭生活指南, 2021(11)
- [2]运动营养食品与国民体质研究——评《运动营养与健康和运动能力》[J]. 郭大海. 粮食与油脂, 2021(07)
- [3]真菌联合细菌发酵改性豆渣风味及食用品质研究[D]. 范晓文. 西南大学, 2021
- [4]罗汉果共生酸奶降糖作用及机制研究[D]. 班清风.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5]产纳豆激酶和凝乳酶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在发酵乳中的应用[D]. 张轩. 江南大学, 2021(01)
- [6]微波改性对膳食纤维理化特性及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影响[D]. 谢靓. 南昌大学, 2021
- [7]水解乳清蛋白营养餐包的研制及其性质的研究[D]. 张欣.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4)
- [8]基于肠道菌群的海藻多糖对部分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 张宵,刘杨,滕博,张杰良. 食品工业科技, 2021(18)
- [9]功能性食品素材来源研究进展[J]. 袁铭,押辉远,牛江秀.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8)
- [10]一株布拉氏酵母高密度发酵与干燥工艺的优化[D]. 陈琪彤.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