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发芽播种机械化试验研究

玉米发芽播种机械化试验研究

一、玉米催芽播种机械化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亮,罗罡,刘枫,姜彩宇,付家庆,张亮[1](2021)在《人参田间作业全程机械化关键设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参是吉林省最具特色、最重要的地方经济作物。人参田间作业全程机械化关键设备的研究对发展吉林省人参标准化、规范化模式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吉林省人参田间作业机械化设备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人参田间作业过程中旋耕作床、催芽播种、移栽、收获等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韩国在人参田间作业设备研究与应用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吉林省人参田间作业从耕整地、播种、移栽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设备方案。

陆伟安[2](2020)在《水稻直播机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水稻种植大国,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2]。目前我国水稻种植的方式主要有:机械插秧、机械直播、人工撒播和抛秧等。水稻种植作为水稻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其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按照农艺要求完成育苗插秧或催芽播种等工作[8]。水稻的种植质量直接影响其后期的出苗、生长和分蘖[12],进而影响水稻的生产效益[9]。因地制宜的选择水稻种植方式是实现水稻稳产高产,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传统水稻种植方式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作业效率低,水稻直播则规避了这些缺点,水稻直播具有省时省力、经济效益好、成本低等特点,近年来来水稻直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使用。为进一步满足水稻直播的需求,解决水稻直播机工作时因田面不平整而引起的株距不均匀、雍泥等问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水稻直播机国内外发展现状,在现有水稻直播机的基础上,根据水稻直播机播种的农艺要求,通过分析种子物理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水稻直播机排种器;并对水稻直播机液压仿形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与试验验证。本文的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文献阅读了解水稻的生产的地位、水稻种植方式及研究现状和水稻直播机排种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水稻直播机研究背景、目的,及本文研究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2)通过分析水稻直播机排种器类型,阐述各排种器的优缺点,确定排种器类型。分析排种过程种子的运动及受力情况,结合实际作业情况选用合适的导种装置,设计一种新型排种器,对水稻直播机排种器进行EDEM软件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3)论述水稻直播机仿形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设计要求设计液压仿形系统,并对系统关键元件进行参数计算并校核其强度和稳定性。对仿形滑阀进行理论分析,简述系统各个重要参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为后续进行仿真仿形提供理论依据。对水稻直播机液压仿形系统进行AME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分析几个主要参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进一步优化仿形系统参数,使得设计更加合理;4)通过台架、场地(室内)、田间试验以及分析,验证排种器设计的合理性。检测排种器排种的种子破损率、穴距是否符合水稻直播机水稻播种的农艺要求。通过仿形系统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何艳[3](2019)在《不同播栽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探究不同播栽方式及秸秆还田方式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水稻根系生长、氮素吸收利用以及还田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本研究于2017-2018年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试验田进行,前茬为小麦,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设置秸秆不还田(M0)、秸秆覆盖还田(M1)和秸秆翻埋还田(M2)3种秸秆还田方式为主区,人工移栽(C1)、精量穴直播(C2)和毯苗机插(C3)3种播栽方式为副区。研究了不同播栽方式及秸秆还田方式下水稻产量,秸秆腐解及氮素释放,土壤理化性质,根系构型、根系活力及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含量以及水稻各生育时期氮素积累与利用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各时期根系各指标与产量的关系以及土壤背景氮、秸秆氮素及肥料氮素对成熟期水稻地上部氮素积累的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播栽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覆盖还田增加了水稻有效穗和穂粒数,提高了稻谷产量3.3%~3.88%,翻埋还田显着降低了穗粒数或千粒重,产量增减并存(-0.8%~2.88%)。在不同秸秆还田处理下,人工移栽有效穗数最低,穗粒数最高,结实率较高,产量最高(10.10~11.19 t/hm2),毯苗机插穗粒数最少,但结实率显着高于精量穴直播,产量居中(9.80~10.32 t/hm2),精量穴直播穗粒数较毯苗机插多,但结实率最低,产量最低(9.13~10.04 t/hm2)。各播栽方式在覆盖还田处理下均稳定增产,以覆盖还田结合人工移栽产量最高(10.55~11.19 t/hm2)。2、不同播栽及还田方式下秸秆腐解及氮素释放的差异本研究秸秆总还田量为5000kg/hm2(含水率为13.5%),2017年和2018年还田小麦秸秆氮素总量为27.69kg/hm2和26.97kg/hm2。分蘖盛期秸秆腐解率及氮素释放率分别为30.89%~37.34%和31.07%~48.39%,成熟期为56.68~64.01%和51.24%~58.39%,表明秸秆腐解及氮素释放均呈现前快后慢的规律,且翻埋还田秸秆腐解和氮素释放较覆盖还田快而多。从成熟期氮素释放来看,三种播栽方式均在翻埋处理下养分释放量较覆盖还田多,其中翻埋还田结合精量穴直播处理最多(16.03~16.37 kg/hm2)。3、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后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大且翻埋还田效果更好,提高了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分蘖盛期翻埋还田提高效果更显着,拔节至成熟覆盖还田0~10cm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翻埋还田高,覆盖还田对10~20cm土壤的影响比对0~10cm的影响滞后一个时期。秸秆还田并不能增加各时期各土层氨态氮及硝态氮含量,覆盖还田0~10cm土壤氨态氮和硝态氮含量高于翻埋还田或与之相当,但其氨硝配比更小,而10~20cm氨硝配比差异不显着。表明覆盖还田更有利于土壤培肥。4、不同播栽及秸秆还田方式下水稻根系生长的差异秸秆还田对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表现为前抑后促,抑制了分蘖盛期单茎和群体根系的生长,促进了拔节期至成熟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根系分泌物中总有机酸含量,拔节至齐穗以翻埋还田最大;齐穗期总有机酸含量、齐穗后伤流强度及成熟期根长、根数等指标均在覆盖还田处理下最大,由此可见,翻埋还田有利于根系前期生长,但覆盖还田缓解根系衰老效果更好。不同播栽方式间,人工移栽根系直径最大,前期生长最好,但分蘖盛期之后其单茎优势逐渐减小,齐穗期其单茎根长和根数最小,但秸秆还田处理下具有最高的根系总有机酸含量,且根系衰老慢,成熟期仍能保持最大的单茎优势及群体根系体积。精量穴直播根系最细,前期生长最差,但分蘖盛期之后快速生长,至拔节期和齐穗其群体根长和根数均最大,而齐穗期其总有机酸含量最小。5、不同播栽及秸秆还田方式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对地上部氮素积累的影响表现为先抑后促,抑制了分蘖盛期地上部氮素积累,促进了拔节及之后地上部氮素积累、各时期根部氮素积累、茎鞘和叶片氮素转运、穗氮增加量和氮素收获指数,其中氮素收获指数以翻埋还田最大,其余则为覆盖还田最大,同时覆盖还田增加了氮肥农学利用率(2.31~2.83 kg/kg)。但秸秆还田显着降低了氮稻谷生产效率。由此可见,覆盖还田更有利于氮素的积累与转运。人工移栽各时期氮素积累量均最高或较高,穗氮增加量最高,精量穴直播茎鞘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及叶片转运量、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但穗氮增加量、氮素收获指数及氮稻谷生产效率均最低。土壤背景氮对人工移栽稻成熟期氮素积累贡献率最大(57.72%~67.28%),以氮肥贡献率最小(28.14%~33.58%)。各播栽方式在覆盖还田处理下还田秸秆氮素贡献率较翻埋还田高。综上,各播栽方式氮素积累、根系生长、秸秆对成熟期氮素的贡献、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在覆盖还田下更高,同时实现了产量的稳定增产,且以人工移栽结合覆盖还田处理最佳。

李海亮[4](2018)在《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气动成型机理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植质钵育栽培技术是提高北方寒地水稻品质和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现有生物质秧盘存在需土量大、育秧效率低,成型工艺存在能耗高、模具寿命短等问题。本文以农垦总局科技攻关项目“寒地水稻提质增效技术集成推广”(JCTG17-03)和2017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水稻植质钵育机械化栽培技术试验与示范”(HNK135-03-02)为依托,以实现生态循环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为出发点,以提高育秧质量、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为目标,设计了水稻秸秆营养穴盘,并对气动成型机理、原料配比和成型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将穴育栽植理念和水稻秸秆增值利用技术相结合,提出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的思想。在满足水稻育秧和移栽农艺要求的前提下,从秧盘强度和适用性角度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确定了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的主要结构及参数。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相比于塑料秧盘,具有不伤根、无缓苗等优点,相比于早期植质钵育秧盘,育秧效率得到了显着的提高。(2)在对气动成型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气动成型工艺,研制出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成型机。利用FLUENT软件对成型模具进行了结构优化,确定了模具最优结构尺寸参数,并通过试验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智能控制技术搭建了穴盘气动成型试验台,为水稻秸秆营养穴盘原料配比和工艺参数的研究提供平台。(3)以穴盘气动成型试验台为平台,以浆液浓度、纸浆含量、胶粘剂质量和秸秆与牛粪质量比为变量,以钵孔成型率和育秧效果为评价指标,进行四因素五水平的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研究,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结果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的最优原料配比。(4)按照最优原料配比配置原浆,利用穴盘气动成型试验台进行穴盘生产试验。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合响应面分析的方法,研究成型模具真空度、吸附时间、保压时间3个成型因素对穴盘的钵孔成型率、松弛密度和抗破坏强度3个成型技术指标的影响规律,最终明确最佳成型工艺。(5)在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成型机的基础上,搭建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生产线。依据穴盘最优原料配比和最佳成型工艺,制备水稻秸秆营养穴盘。以制得的水稻秸秆营养穴盘和常规塑料秧盘为育秧载体,以断根网和塑料薄膜为阻隔材料,从出苗率、秧苗素质、产量和效益四个方面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以对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的育秧效果进行验证。本研究在对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气动成型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气动成型工艺,并搭建相应成型设备,通过试验分析得到穴盘生产最优原料配比和最佳成型工艺,明确了水稻秸秆营养穴盘制备技术,并通过生产试验和田间试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为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前提条件和理论基础。

张顺[5](2015)在《气力滚筒式水稻精量排种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由季节性短缺向周年性短缺转变,耗时费力的育秧移栽水稻种植模式成本大幅提高,同时伴随着农用淡水资源匮乏等实际问题。相比水稻育秧移栽种植模式,水稻直播种植所具有的省工节本、节水高效的优点日益凸显,水稻直播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同时适宜直播种植的杂交稻品种不断推广,对先进可靠、性能优良、适宜于杂交水稻精量穴直播的播种装备需求更加迫切。针对目前水稻直播种植装备无法实现杂交水稻每穴24粒稻种的精量穴播要求的生产实际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集窝眼囊种、多吸孔吸种、柔性绳辅助气吹清种、随动护种带护种及气力清堵组合式水稻精量穴直播排种器,利用大尺寸窝眼囊种,多个吸孔定量吸种,气吹清种固种的排种方式,能够满足杂交水稻大田精量穴直播对穴粒数、穴距合格率的要求;其“一器多行”的排种功能有利于改善单体式排种器带来的直播机整体“臃肿”、气力分布系统庞杂及风机功率要求高等问题。本文在系统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气力式排种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杂交水稻的直播种植农艺要求,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气力滚筒式水稻精量排种器进行了相关探索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适宜长江中下游种植的杂交稻品种:黄华占、汕优63、冈优364为研究对象,对其正常生长含水率下的主要物料特性进行了测试,分别测得3种水稻破胸芽种的三轴尺寸、千粒重、滑动摩擦角、休止角、悬浮速度,并对芽种受力压缩后的存活率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排种器关键部件的设计及工作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2)根据杂交稻的直播种植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可实现“一器多行”排种功能的气力滚筒式精量穴直播排种器,首次提出了利用大尺寸窝眼囊种,多个吸孔定量吸种,气吹清种固种的排种方式;理论分析并确定了排种器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及其排种时主要的工作参数;设计了适宜于不同水稻品种进行囊种的三种窝眼形状,并对其进行了排种性能试验,比较分析出排种性能较优的窝眼形状,并对优选出的窝眼进行了不同杂交稻品种的播种适应性试验研究。(3)运用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及空气动力学等相关理论,对气力滚筒式精量排种器的囊种、吸种、清种、携种、投种及清堵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相关试验研究,构建了水稻芽种在排种过程中的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明确了排种器的排种机理;分析确定了排种器排种时的临界吸种负压、临界清堵正压等主要工作参数;借助高速摄像技术研究了柔性绳的清种过程及排种器的投种过程,获得了柔性绳对芽种进行“碰撞”清种的作用时间,分析得出了柔性绳的清种过程对芽种不会造成损伤的结论;明确了排种器的投种轨迹,并参考芽种的实际投种轨迹,设计并确定了导种装置的主要结构及尺寸。(4)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排种器正、负压区及清种分流管内气流场均为湍流形式,其场内流动气体均为不可压缩流体,运用cfd仿真分析软件cfx,以气流场的平均湍动能及关键部件处的平均压强或气流速度为试验评价指标,对排种器上述三个主要气流场进行仿真优化研究:(1)排种器负压区气流场的响应面仿真试验研究表明:影响窝眼内三吸孔端面平均压强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气室出气口直径、吸孔直径、窝眼轴向间距;影响气流场平均湍动能的主次因素依次为:吸孔直径、气室出气口直径、窝眼轴向间距;构建了响应指标与试验因素的全因子二次回归模型方程,经方差分析确定了试验因素对响应指标影响的显着性;通过对回归方程在试验参数约束范围内的优化求解,得到负压区的最优结构参数为:吸孔直径1.4mm,气室出气口直径22mm,窝眼轴向间距34mm;仿真验证试验结果与优化求解结果相吻合,在最优结构参数组合下,当负压气室出气口处的压强为-3000pa时,窝眼内三吸孔端面平均压强为-1428.14pa,负压区气流场平均湍动能为0.472m2·s-2;仿真试验气流场的压力、速度云图表明三个吸孔的分布位置和方式设计合理;(2)开展了排种器正压区气流场的全因子试验研究,明确了正压气室大小和气室进气口直径两个试验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正压区气流场平均湍动能和气室内三吸孔端面平均压强两个试验评价指标影响的显着性;分析并确定了排种器正压气室的最佳结构参数组合为:正压气室大小为l型、进气口直径为22mm,当正压气室进气口处的压强为500pa时,对应的气室内三吸孔端面平均压强为194.75pa,气流场的平均湍动能为0.129m2·s-2;(3)排种器清种气流分流管的结构形式仿真对比试验表明,相比i型和iv型,ii型和iii型分流管内清种气流多经历了一次垂直分流,虽然管内气流的沿程损失增加,导致风嘴出气口的平均流速偏小,但其能显着提高4个风嘴出气口平均流速的均匀一致性,对提高排种器各排的清种效果更为有利;通过对i型和ii型分流管的3d实物打印及风嘴出气口实际流速的测试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结果与实际工况相吻合;为获得4排较为均匀稳定、强弱基本一致的清种气流,确保排种器各排的清种效果,应优先采用具有二次枝状分流结构特征的ii型清种分流管。(5)开展了气力滚筒式水稻精量排种的室内台架试验,研究了排种滚筒转速、负压气室真空度、清种气流速度及正压气室清堵正压四个主要因素对排种器排种性能的影响:(1)四个因素的单因素试验表明:排种滚筒转速、负压气室真空度、清种气流速度对排种器的播种合格率、漏播率、重播率有着显着性影响;正压气室清堵正压对合格率、漏播率、重播率、播种穴距平均值及穴距变异系数的影响均为不显着。在排种器的排种滚筒转速为1020 r/min,负压气室真空度为35 kPa,清种气流速度为12.2222.98 m/s,清堵正压为7501250 Pa时,排种性能良好,其合格率均能达到80%以上。在排种滚筒转速为10 r/min,负压气室真空度为4 kPa,清种气流速度为17.60 m/s,清堵正压为7501250 Pa时,排种器的排种性能较优,合格率均能达到85%以上,漏播率均低于6%,重播率均低于10%。(2)排种器的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多因素寻优试验明确:影响排种器播种合格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排种滚筒转速、负压气室真空度、清种气流速度;影响漏播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负压气室真空度、排种滚筒转速、清种气流速度;经方差分析确定了试验因素对性能评价指标影响的显着性;通过对性能评价指标的全因子二次回归模型方程在试验参数约束范围内的优化求解,得出排种器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为:排种滚筒转速10.00 r/min,负压气室真空度4.6 kPa,清种气流速度21.88 m/s。验证试验结果与优化求解结果基本一致,在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下,气力滚筒式精量排种器的播种合格率为87.73%、漏播率为2.93%、空穴率为0.53%、重播率为9.33%、破损率为0.89%、穴距平均值为200.07 mm、穴距变异系数为4.75%,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4.24%,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4.11%,满足水稻穴直播的种植农艺要求。

邹奇睿[6](2015)在《玉米钵育播种机排种器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的研究》文中指出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作物,同时也是化工、食品、燃料、医药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东北地区是玉米作物重要的产区之一,但东北地区气候恶劣、积温少使得玉米产业发展一直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玉米钵育方式来提高玉米产量。目前大多数的玉米育苗移植栽培的研究集中在怎样利用机械将幼苗移植栽培到田间全部作业的部分上。为了能够提高玉米育苗移栽的机械化程度,本文展开了对玉米钵育精密播种机的研究,目前移栽播种机的设计中多采用传统的设计方式其设计周期长且一种播种机往往只能够适用于一种物料的播种,通用性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拟通过开发玉米钵育播种机排种器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设计适用于玉米钵育播种的精密播种机构,满足不同品种的玉米钵育播种的要求并能模拟种子的运动轨迹,以达到提高播种精度、缩短设计周期、节约设计成本的目的。该辅助设计平台利用人机交互界面对玉米钵育排种器进行辅助设计分析及种子运动轨迹模拟。为玉米钵育播种机排种器的设计提供一种新方法。本文首先对玉米芽种物理机械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对黑龙江垦区常用的两种玉米品种的干种以及一定含水率下的芽种的三轴尺寸、千粒重、弹性模量、恢复系数进行测量,为窝眼轮式精量排种器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分析玉米窝眼轮式精量排种器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对种子在排种器内的运动进行力学分析,同时结合种子的力学特性建立了排种器关键部件的参数值与种子尺寸间的数学关系式,为排种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研究了排种器工作过程中玉米种子的运动过程,根据运动学原理建立投种时种子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平台利用VB程序语言开发了窝眼轮式精量排种器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该软件平台具有简洁的工作界面,设计者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人机对话从而实现排种器设计与分析。平台建立的图形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软件数据输入后,能够计算得到目标值,并对排种器种子的投种轨迹进行模拟,该平台为为合理设计以及优化精密排种器奠定基础。

黄成东[7](2015)在《小麦/西瓜/玉米间作体系综合分析及其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是我国农业发展同等重要的目标。本文针对河北省南部兼顾粮食生产与农民增收的小麦/西瓜/玉米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间作体系开展了多年研究。通过田间原位试验与农户调研方法,从多角度较全面地评价了小麦/西瓜/玉米粮经间作体系;同时通过对作物间作优势机制的剖析,明确了当前农户管理模式下小麦/西瓜玉米间作体系生产中关键问题;基于单项技术和综合技术措施的田间优化,初步建立了小麦/西瓜/玉米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协同实现了作物生产力提升、养分高效利用和经济效益提高等多重目标。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农户调研数据表明,相比较小麦-玉米体系,小麦/西瓜/玉米间作体系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每ha增收14695yuan,这是其最大的间作优势。在作物产量表现上,农户管理模式下的小麦/西瓜/玉米的3年粮食平均产量为11.4t ha-1,尽管较小麦-玉米粮食产量降低了23%,但收获了32.7t ha-1的西瓜果实产量。(2)田间试验结果揭示了小麦/西瓜/玉米间作体系地上部相互作用明显。在当前试验条件下,小麦/西瓜/玉米间作体系的物种相互作用主要来自地上部相互作用,地下部相互作用对生物量和产量形成影响不显着,为下一步优化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间作小麦边行效应明显,具有显着的间作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优势,间作西瓜果实产量与单作西瓜果实产量无显着差异,而受间作西瓜地上部遮荫影响,间作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显着降低。(3)基于农户调研和田间试验数据表明,当前农户管理模式下的小麦/西瓜/玉米体系存在西瓜连作障碍、玉米生产力低下和养分过量投入3大关键生产问题。通过西瓜嫁接育苗技术改善根系发育能够有效提高西瓜产量,从4.7t ha-1增加到40.0t ha-1;间作玉米播期提前5天能够更好发挥物种间作优势,显着增加间作玉米籽粒产量,增加量为1.0-1.9t ha-1,且维持西瓜果实产量不变;减少养分投入,能够有效地降低间作体系养分盈余,N、P2O5和K20养分盈余分别降低了148、54和84kg ha-1。(4)综合优化技术(包括西瓜嫁接育苗+玉米优良品种选用+玉米播期提前+减量施肥)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较农户传统管理模式,综合优化能够在保证小麦和西瓜稳产的同时,实现玉米生产力水平的显着提升,玉米产量增加63%-69%,还可有效减小资源环境代价,养分投入和盈余分别减小23%-58%和8%-69%,小麦秸秆还田钾素利用成为西瓜钾素吸收的可行途径,并且能够显着增加小麦/西瓜/玉米间作的经济效益(增加8515-12783yuan ha-1)。(5)对分散经营农户调研数据的分析结果初步表明,小麦/西瓜/玉米这种粮食与经济作物的间作体系能够在当前及未来我国农业发展道路上获得更大的空间并作为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和食物多样化的一条可行途径。

杭晓宁[8](2015)在《稻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过去的10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74℃(0.56℃-0.92℃),预计到本世纪末升高幅度将达到1.8-4.0℃。大气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剧烈增加。温室气体减排已经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措施,CH4和N2O被认为是仅次于CO2的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农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其中CH4主要来源于稻田,N2O主要来自旱地系统。因此,研究农田生态系统,尤其是水旱轮作生产体系下的温室气体排放显得尤为必要。目前国内有关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研究主要基于常规生产方式下的单季作物,而有关周年尺度下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以我国华东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秸秆还田与不还田条件下,研究了水稻机械旱直播、机械水直播和机插秧对稻田和后季麦田的温室气体排放及排放强度,探讨了稻麦周年生产力及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和强度,综合评价了稻麦周年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碳足迹。本文还分析了不同稻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稻麦物质积累与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对水稻倒伏性状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为我国现代稻作理论与技术创新提供重要参考,为稻麦轮作区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和农田温室气体减排的协调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田间试验从2010水稻季开始,到2012大麦收获结束。试验设水稻机插秧、机械旱直播和机械水直播三种稻作方式,秸秆全量还田和秸秆不还田两种还田模式,共六个处理,既分别为旱直播+秸秆不还田(MDS)、旱直播+秸秆还田(MDSS)、水直播+秸秆不还田(MWS)、水直播+秸秆还田(MWSS)、插秧+秸秆不还田(MTP)和插秧+秸秆还田(MTPS)。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小区面积为10m*15m,以便于机械化操作。机械水直播和机插秧处理采用的是干湿交替的水分管理式;而旱直播采用的是全生育期厢沟浸润灌溉方式,即播种前田块不灌水,每隔三米开挖灌水沟(宽25cm,深30cm),播种后,淹灌一天即落干,以后的全生育期内保持沟内满水而厢面上没有明显的水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机械旱直播下水稻产量与机插秧水稻相当,但显着高于机械水直播产量。以2010年水稻为例,与MWS相比,MDS和MTP的产量分别增加了 8.2%和12.0%,而MDSS、MWSS和MTPS的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 8.0%、-6.1%和10.2%,且差异显着。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旱直播水稻的产量构成因子中,除有效穗数外,其他因子差异均不显着,因此,有效穗数可能是决定旱直播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旱直播水稻的有效穗数可以弥补穗粒数和千粒重的降低。不同稻作方式和秸秆田还田下,后季大麦的产量差异不显着。(2)不同稻作方式下,水稻茎杆的倒伏指数表现为机插秧<旱直播<水直播;两种直播方式下稻米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秸秆还田的条件下,水直播倒伏指数比旱直播、机插秧分别高37.95%和52.39%;在秸秆不还田时,分别高5.93%和7.43%。秸秆还田降低了机插秧和旱直播的倒伏指数,但提高了水直播下的水稻倒伏指数。种植方式对倒伏指数的影响达到了极显着水平(P<0.01),种植方式和秸秆还田的互作效应对倒伏指数的影响也达到了显着水平(P<0.05)。与水直播相比,水稻机械旱直播后具有茎粗、茎壁厚、株高较矮、断面模数小和弯曲应力高的特点,最终表现为植株抗倒伏能力较强。秸秆还田对稻米的品质并无显着影响,稻米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对不同种植方式的响应趋势不一致。而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机械水直播和机械旱直播下均有下降的趋势;分别降低了 2.7%和3.2%。MTP处理下稻米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较MDS和MWS高1.6%和0.2%。(3)三种种植方式下,机插秧水稻的氮素利用率均表现为最高,表现为机插秧>机械旱直播>机械水直播,且机插秧较旱直播、水直播分别高1.5%和15.8%。秸秆还田后,氮肥的干物质生产效率和产谷率都有所提高,在机械旱直播下,两者分别提高了 1.8%和2.3%;机械水直播中分别提高了 5.7%和16.2%;在机插秧中分别提高了1.2%和2.3%,这说明秸秆还田可以提高水稻的氮素利用效率。秸秆还田后,MDSS和MTPS处理下后季大麦氮肥的干物质生产效率和产谷率有所提高,在机械旱直播处理下,两者分别提高了 7.9%和6.1%;在机插秧处理下分别提高了 17.9%和20.6%;但在机械水直播处理下分别降低了 8.8%和10.3%。(4)机械旱直播和机插秩生产方式下稻田的CH4排放差异显着,N2O排放差异不显着。机械旱直播显着减少了稻田CH4的排放,但N2O排放呈现递增趋势。以2010年为例,CH4的累积排放量分别在MDS,MDSS,MWS,MWSS,MTP and MTPS中分别是 80.97、28.41、256.03、329.76、321.76 和 488.76 kg ha-1 单位产量的累计排放量在MTPS 中最高,分别较MDS、MDSS、MWS、MWSS 和 MTP 高 437.7%、1467.1%、58.65%、16.45%和64.9%。在100年的时间尺度上,机插秧和机械水直播稻田各处理的CH4和N2O排放的综合GWP要显着高于机械旱直播稻田,不同种植方式下的GHGI差异也达到极显着水平。以上结果表明,机械旱直播相对于机插秧水稻在维持水稻产量的同时,可以大幅度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5)不同稻作方式和秸秆还田下,后季麦田CH4的吸收和N2O的排放不同。CH4吸收在水直播处理下最大,而在旱直播中最小,但差异不显着。在所有处理下,N2O排放均受降雨影响较大。在秸秆还田的条件下比较三种稻作方式对后季大麦田N2O排放的影响发现,MTPS>MDSS>MWSS,而在秸秆不还田的条件下,则是MWS>MTP>MDS。水稻机插秧和水直播后的麦季的GWP低于水稻机械旱直播后的大麦GWP。秸秆还田显着降低后季麦田N2O的排放,在旱直播、水直播和机插秧中,秸秆还田下N2O排放分别降低了41.35%、50.56%和34.41%。(6)从周年效应来看,水稻旱直播的稻麦周年GWP显着低于水稻机插秧和水直播的GWP;秸秆还田提高稻麦周年GWP。利用碳足迹理论及研究方法评价发现,水稻旱直播下稻麦周年生产碳足迹显着小于水直播和机插秧,降幅分别达到40.90%和67.99%。旱直播下,秸秆还田没有提高稻麦种植的周年碳足迹。水稻机插秧下全年碳足迹中CH4、氮肥、灌溉和N2O排放中分布较多,其中CH4排放占比超过三分之二,达67.2%;而水稻机械旱直播下的碳足迹,则是氮肥、磷肥和N2O排放占主导地位,其中氮肥占比超过30%。

曾玮[9](2014)在《浙南地区冬季主要农作物品种选择及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南地区生态类型多样,农业生产也呈现出多类型发展、多熟种植的趋势。从充分利用全年温光热资源的角度出发,发展冬季农业,既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又能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本文研究了浙南地区冬季作物种类、目前的种植模式及相应的生产技术等;通过对油菜、冬榨菜、早熟鲜食玉米、蚕豆等四种作物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的研究,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适宜种植品种及技术储备。1油菜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技术研究表明浙双6号、浙双72、沪油15、HM42适宜免耕直播及机械化操作;浙双3号、浙双72、沪油杂1号适用于双低油菜菜薹和菜籽两用;在生产上应用以在70%油菜角果成熟时喷施500mg/kg乙烯利,或在油菜角果80%成熟时喷施1000mg/kg乙烯利。2榨菜与晚稻套种技术研究表明白露左右为浙南地区冬榨菜的适宜播期;根据榨菜瘤状茎及茎叶比得出适当延迟采收有助于冬榨菜产量的提高,在本试验水平上,延迟至2月18日为最佳采收期;冬榨菜与晚稻套种模式中晚稻品种“天优998”栽培3行、晚稻行距20cm的榨菜瘤状茎产量最高,为适宜的晚稻套种品种和稻菜比。3早春鲜食玉米催芽及育苗保温技术研究表明以浸种温度为30-40℃,浸种时间为1.0-2.0h,采用恒温培养箱30-40℃的催芽处理方法,或采用湿稻草铺盖,下铺热源和室内空调控温的方法可提高甜玉米的发芽率;采用催芽催芽纸钵育苗方法可提高浙凤甜2号的鲜摘始收期;小拱棚+地膜覆盖方式保温效果最好且这一方式成本较低,易被农民接受。4蚕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水平上,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最大产量产生于播种密度为2500株/亩,每穴粒数为2粒条件下;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播种密度低和播种粒数少,虽然有利于形成较多的分枝数和单株结荚数量,但群体长量不足,需要通过增加密度来提高群体的生物量进而增加产量。

隋士国,高振东[10](2012)在《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农牧业结构调整,以及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作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的玉米在黑龙江垦区正在加快发展。为此,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玉米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快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成为当前亟需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八五四分公司利用国家农

二、玉米催芽播种机械化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催芽播种机械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人参田间作业全程机械化关键设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关键设备研究内容
2 参地机械化筑床设备
    2.1 人参畦床步道机
    2.2 旋耕筑床一体机
3 针吸式人参精密播种机
4 参苗移栽设备
    4.1 半自动栽参机
    4.2 自动栽参机
5 人参收获机

(2)水稻直播机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水稻直播机和排种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稻直播机的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排种器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第2章 排种器设计计算与参数确定
    2.1 排种器的结构确定
    2.2 型孔轮式排种器的设计及参数确定
    2.3 轴向播量调节器设计
    2.4 排种器工作过程分析
        2.4.1 水稻充种过程分析
        2.4.2 种子投种阶段受力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稻直播机仿形系统设计
    3.1 仿形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2 仿形系统参数计算
        3.2.1 液压元件主要参数计算
        3.2.2 液压缸活塞杆直径 d 和稳定性校核
    3.3 仿形滑阀主要参数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排种器及液压仿形系统仿真分析
    4.1 EDEM介绍
    4.2 排种器的EDEM仿真
        4.2.1 排种器模型与水稻种子模型的创建
        4.2.2 仿真参数设置及计算
        4.2.3 排种性能仿真试验
        4.2.4 仿真结果分析
    4.3 液压仿形系统仿真
        4.3.1 仿真模型建立
        4.3.2 仿真参数设置
        4.3.3 液压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排种器及仿形系统试验分析
    5.1 评价指标
        5.1.1 试验条件
        5.1.2 台架试验及场地实验
    5.2 实验结果分析
        5.2.1 种子破损率
        5.2.2 穴距一致性
    5.3 液压仿形系统试验
        5.3.1 试验准备
        5.3.2 评价指标
        5.3.3 试验设置与方法
        5.3.4 仿形试验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不同播栽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生产中常用的秸秆还田和水稻播栽方式
        1.1.1 生产中常用的秸秆还田方式
        1.1.2 生产中常用的水稻播栽方式
    1.2 还田秸秆在稻田中的腐解及养分释放规律
    1.3 秸秆还田方式和播栽方式下水稻根系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的研究进展
        1.3.1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水稻根系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的研究进展
        1.3.2 不同播栽方式下水稻根系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的研究进展
    1.4 秸秆还田方式和播栽方式下的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形成
        1.4.1 秸秆还田对水稻植株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1.4.2 不同播栽方式下水稻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差异
2 研究目的及内容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拟解决关键问题
3 研究方案
    3.1 试验材料与设计
        3.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2 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3.2.1 土壤指标测定
        3.2.2 根系指标测定
        3.2.3 秸秆腐解特征
        3.2.4 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特征
        3.2.5 考种与计产
4 结果与分析
    4.1 秸秆还田和播栽方式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4.2 不同播栽方式下秸秆还田方式对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4.2.1 秸秆腐解率
        4.2.2 秸秆含氮量及氮素释放量
    4.3 不同麦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3.1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4.3.2 土壤pH
        4.3.3 土壤有机质含量
        4.3.4 土壤全氮含量
        4.3.5 土壤氨态氮和硝态氮及氨硝配比
        4.3.6 土壤酶活性
    4.4 秸秆还田和播栽方式对杂交水稻物质积累的影响
        4.4.1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4.4.2 地下部干物质积累
    4.5 不同播栽方式下秸秆还田方式对杂交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4.5.1 根系直径
        4.5.2 根系长度和数量
        4.5.3 根系伤流
        4.5.4 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机酸
        4.5.5 根系特性和产量的关系
    4.6 秸秆还田和播栽方式对杂交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4.6.1 地上部氮素积累
        4.6.2 地下部氮素积累
        4.6.3 氮素转运
        4.6.4 氮素利用
        4.6.5 土壤背景氮、施肥以及秸秆还田对成熟期水稻植株氮素养分的贡献
5 讨论
    5.1 播栽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5.2 不同播栽方式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间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的差异
    5.3 不同播栽方式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4 播栽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水稻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5.5 播栽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水稻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6 结论
7 本研究的创新点
8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气动成型机理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秸秆应用现状
        1.2.2 水稻育秧盘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结构设计
    2.1 整体结构
    2.2 主要结构
        2.2.1 横向尺寸
        2.2.2 穴孔结构设计
        2.2.3 立边厚度
        2.2.4 底边厚度
        2.2.5 纵向尺寸
    2.3 尺寸修正
    2.4 本章小结
3 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成型机的研究
    3.1 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成型机
        3.1.1 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3.1.2 关键部件的设计
        3.1.3 样机试验
    3.2 穴盘气动式成型试验台
        3.2.1 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3.2.2 控制系统的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水稻秸秆营养穴盘原料配比的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4.1.2 试验方法
        4.1.3 试验设计
        4.1.4 试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显着性检验
        4.2.2 响应面分析
        4.2.3 参数优化及验证试验
    4.3 本章小结
5 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成型工艺的研究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5.1.2 试验方法
        5.1.3 试验设计
        5.1.4 试验指标及测定方法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5.2.1 单因素试验
        5.2.2 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显着性检验
        5.2.3 响应面分析
        5.2.4 参数优化及验证试验
    5.3 本章小结
6 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生产线的建立和田间试验
    6.1 水稻秸秆营养穴盘生产线的建立
        6.1.1 整机结构
        6.1.2 生产工艺
        6.1.3 特点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6.2.2 试验设计
    6.3 主要考核指标与测定方法
        6.3.1 出苗率
        6.3.2 秧苗素质
        6.3.3 产量
        6.3.4 效益分析
    6.4 结果与分析
        6.4.1 出苗率
        6.4.2 秧苗素质
        6.4.3 产量
        6.4.4 效益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气力滚筒式水稻精量排种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水稻的粮食地位
        1.1.2 水稻的种植模式
        1.1.3 水稻直播种植及研究现状
    1.2 精量排种器的研究现状
        1.2.1 排种器的类别及工作原理
        1.2.2 国外气力式排种器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气力式排种器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水稻芽种物料特性的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水稻芽种的散粒体特性
        2.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2.2 试验测试方法与结果分析
    2.3 水稻芽种的悬浮速度
        2.3.1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2.3.2 悬浮速度的试验结果
    2.4 水稻芽种受力压缩后的存活率试验
        2.4.1 试验处理
        2.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5 本章小节
第3章 气力滚筒式水稻精量排种器的设计与性能预试验
    3.1 引言
    3.2 气力滚筒式水稻精量排种器的设计方案
    3.3 精量排种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4 精量排种器主要参数分析与设计
        3.4.1 窝眼形状的设计
        3.4.2 窝眼及吸孔尺寸的确定
        3.4.3 窝眼滚筒的结构和工作参数
        3.4.4 清种机构
    3.5 精量排种器的性能预试验
        3.5.1 试验设备及材料
        3.5.2 试验评价指标
        3.5.3 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气力滚筒式精量排种器排种过程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囊种和吸种过程
        4.2.1 囊种过程
        4.2.2 吸种过程
    4.3 清种过程
        4.3.1 柔性绳清种过程
        4.3.2 风嘴气流清种过程
    4.4 携种过程
        4.4.1 负压吸种辅助携种弧段
        4.4.2 无负压携种弧段
        4.4.3 排种器的吸种负压
    4.5 投种过程
        4.5.1 投种轨迹的理论分析
        4.5.2 投种轨迹的高速摄像试验研究
    4.6 气力清堵过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力滚筒式精量排种器气流场的仿真优化研究
    5.1 引言
    5.2 排种器气流场的理论分析
    5.3 流场数值仿真理论基础
    5.4 排种器气流场的仿真优化分析
        5.4.1 排种器负压区气流场的仿真优化分析
        5.4.2 排种器正压区气流场的仿真优化分析
        5.4.3 排种器清种分流管的结构优化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气力滚筒式水稻精量排种器的性能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排种器排种性能试验设计
        6.2.1 试验设备与材料
        6.2.2 试验评价指标
        6.2.3 排种性能试验方法
    6.3 排种器的单因素试验及结果分析
        6.3.1 排种滚筒转速对排种性能的影响
        6.3.2 负压气室真空度对排种性能的影响
        6.3.3 清种气流速度对排种性能的影响
        6.3.4 清堵正压对排种性能的影响
    6.4 排种器的多因素寻优试验及结果分析
        6.4.1 多因素寻优试验方案设计
        6.4.2 多因素寻优试验结果分析
        6.4.3 工作参数优化与验证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之处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玉米钵育播种机排种器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1.2.1 国外精密排种装置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精密排种装置的研究现状
        1.2.3 精密排种器的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玉米芽种物理特性试验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研究内容
        2.1.1 试验材料
        2.1.2 研究内容
    2.2 物理机械特性测试
        2.2.1 几何特性
        2.2.2 千粒重
        2.2.3 弹性模量
        2.2.4 恢复系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3.1 排种器结构与工作过程
        3.1.1 排种器结构
        3.1.2 排种器的工作过程
        3.1.3 窝眼的形状和尺寸
        3.1.4 窝眼轮直径
    3.2 排种器工作过程力学分析
        3.2.1 充种过程力学分析
        3.2.2 清种过程力学分析
        3.2.3 护种过程力学分析
        3.2.4 投种过程力学分析
    3.3 种子运动轨迹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排种器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的开发与实现
    4.1 软件平台开发的应用背景与意义
    4.2 窝眼轮式精量排种器软件平台的开发过程
        4.2.1 开发平台的选择
        4.2.2 开发目标
        4.2.3 开发步骤
    4.3 软件模块
        4.3.1 人机交互参数输入模块
        4.3.2 数据处理模块
        4.3.3 结果输出模块
    4.4 以玉米窝眼轮排种器为例验证软件的可行性
        4.4.1 试验设备与材料
        4.4.2 试验步骤
        4.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小麦/西瓜/玉米间作体系综合分析及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间套作优势的研究进展
        1.2.2 间套作发展现状
        1.2.3 分散经营小农户农业发展道路
        1.2.4 科学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小麦/西瓜/玉米体系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内容
        2.2.2 技术路线
    2.3 材料与方法
        2.3.1 研究区域概况
        2.3.2 小麦/西瓜/玉米间作体系介绍
第三章 小麦/西瓜/玉米体系的综合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地点概况
        3.2.2 研究体系介绍
        3.2.3 数据采集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作物产量比较
        3.3.2 经济效益比较
        3.3.3 养分平衡
    3.4 讨论
        3.4.1 经济效益分析
        3.4.2 粮食安全与粮食自给政策
        3.4.3 养分和水分资源利用
    3.5 小结
第四章 小麦/西瓜/玉米体系间作优势的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试验研究的采样及分析
        4.2.3 数据计算
        4.2.4 数据统计检验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地上部生物量累积规律
        4.3.2 地上部养分吸收规律
        4.3.3 作物水分利用规律
        4.3.4 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4.3.5 种间相互作用
        4.3.6 作物根系空间分布
    4.4 讨论
        4.4.1 作物生长发育、养分吸收与产量的关系
        4.4.2 种间相互作用与产量的关系
        4.4.3 单作与间作体系的水分利用状况
    4.5 小结
第五章 小麦/西瓜/玉米技术体系的建立和评价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设计
        5.2.2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小麦/西瓜/玉米间作体系应用效果评价及问题
        5.3.2 小麦/西瓜/玉米高产高效技术体系的建立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分散经营农业的发展道路综合讨论
    6.1 粮经间作体系的探索与发展
    6.2 粮经间作体系的粮食生产能力与经济效益表现
    6.3 粮经间作体系的环境效应
    6.4 粮经间作体系的营养价值
    6.5 综合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8)稻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稻作方式对稻麦生产的影响
        1.2.2 稻作方式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对稻麦生产的影响
        1.2.4 秸秆还田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存在问题
        1.3.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稻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稻麦生物学产量与籽粒产量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及处理
        2.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2.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水稻生物学产量及籽粒产量
        2.2.2 水稻物质积累与转运
        2.2.3 大麦生物学产量及籽粒产量
        2.2.4 大麦物质积累与转运
    2.3 讨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稻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茎秆性状与稻米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处理
        3.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3.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株形态学特性
        3.2.2 茎秆力学特性
        3.2.3 稻米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
        3.2.4 稻米蒸煮品质与营养品质
    3.3 讨论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稻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稻麦氮素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处理
        4.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水稻植株吸氮量与氮素利用率
        4.2.2 水稻植株氮素积累与转运
        4.2.3 大麦植株吸氮量与氮素利用率
        4.2.4 大麦植株氮素积累与转运
    4.3 讨论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稻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处理
        5.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稻田CH_4排放特征
        5.2.2 稻田N_2O排放特征
        5.2.3 稻田温室效应(GWP)及排放强度(GHGI)
    5.3 讨论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稻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后季麦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处理
        6.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麦田CH_4排放特征
        6.2.2 麦田N_2O排放特征
        6.2.3 麦田温室效应(GWP)及排放强度(GHGI)
    6.3 讨论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稻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稻麦影响的综合评价与验证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7.1.2 试验方法
    7.2 筛选结果与分析
        7.2.1 稻麦周年生产力
        7.2.2 稻麦周年排放总量(GWP)及排放强度(GHGI)
        7.2.3 稻田生态系统生命周期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7.2.4 稻田生态系统周年生产碳成本
    7.3 验证结果与分析
        7.3.1 稻麦轮作区验证结果
        7.3.2 单季稻区验证结果
    7.4 讨论
    7.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8.1 全文讨论
        8.1.1 稻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稻麦物质积累、转运与水稻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8.1.2 稻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稻麦氮肥利用率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8.1.3 稻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稻麦生产碳成本的影响
    8.2 结论
    8.3 创新点
    8.4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9)浙南地区冬季主要农作物品种选择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浙南冬季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1.1.1 浙南冬季农业的地位
        1.1.2 浙南冬季农业的作用
    1.2 浙南冬季农作物种植种类及配套栽培技术
        1.2.1 浙南冬季农业的作物种类
        1.2.2 浙南冬季农业的种植模式
    1.3 冬季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油菜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双低油菜免耕直播试验结果分析
        2.2.2 油薹两用双低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2.2.3 乙烯利对催熟油菜角果的效果
    2.3 讨论与结论
        2.3.1 双低油菜免耕直播技术及应用
        2.3.2 油薹两用不同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2.3.3 乙烯利催熟油菜角果试验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榨菜与晚稻套种技术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晚稻套种冬榨菜播种期试验研究
        3.2.2 晚稻品种及稻菜栽种比试验结果
    3.3 讨论与结论
        3.3.1 晚稻套种冬榨菜播种期对榨菜产量的影响
        3.3.2 晚稻套种冬榨菜采收期、晚稻品种及稻菜比对冬榨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早春鲜食玉米催芽及育苗保温技术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鲜食玉米的早春催芽育苗技术
        4.2.2 不同质材覆盖方式的玉米育苗保温效果
    4.3 讨论与结论
        4.3.1 鲜食玉米的早春催芽育苗技术
        4.3.2 玉米育苗保温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蚕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不同密度和群体配置对蚕豆产量的影响
        5.2.2 不同密度和群体配置对植株结荚性状的影响
        5.2.3 相关性分析
    5.3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油菜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
        6.1.2 榨菜与晚稻套种技术研究
        6.1.3 早春鲜食玉米催芽及育苗保温技术研究
        6.1.4 蚕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6.1.5 浙南地区冬季农业发展技术对策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文章

(10)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种子处理
    1.1 种子的处理
        1.1.1 清选
        1.1.2 分级
        1.1.3 浸种催芽
    1.2 催芽后播种作业的要求
2 机械播种
3 田间管理
    3.1 中耕管理
    3.2 化学灭草
    3.3 化控、防病和防虫
4 机械收获
    4.1 机械下棒分段收获
    4.2 机械直收
5 玉米收储
6 机械整地

四、玉米催芽播种机械化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参田间作业全程机械化关键设备的研究[J]. 刘文亮,罗罡,刘枫,姜彩宇,付家庆,张亮. 东北农业科学, 2021(02)
  • [2]水稻直播机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D]. 陆伟安.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3]不同播栽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根系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D]. 何艳.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4]水稻秸秆营养穴盘气动成型机理及试验研究[D]. 李海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8(08)
  • [5]气力滚筒式水稻精量排种器的研究[D]. 张顺.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2)
  • [6]玉米钵育播种机排种器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的研究[D]. 邹奇睿.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5(08)
  • [7]小麦/西瓜/玉米间作体系综合分析及其优化[D]. 黄成东.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
  • [8]稻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D]. 杭晓宁.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9]浙南地区冬季主要农作物品种选择及栽培技术研究[D]. 曾玮.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8)
  • [10]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探析[J]. 隋士国,高振东. 现代化农业, 2012(08)

标签:;  ;  ;  ;  ;  

玉米发芽播种机械化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