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区深井开采合理经济深度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池深深[1](2021)在《深井开采地表移动变形响应时空关联模型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随着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采矿条件较好的浅部煤炭已接近枯竭,我国多数煤矿企业已转入深井煤炭的采掘。深井“三下”压煤日趋严重,深井开采沉陷规律研究是寻求“三下”开采技术途径的关键。本文瞄准深井矿区在地表监测、规律分析、预计模型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以淮南矿区为例,综合采用理论研究、模拟实验、现场实测、观察类比等方法,综合分析淮南矿区深井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机理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深井开采条件下地表时空关联预计模型以及采矿几何特征参数反演方法研究,主要取得成果如下:(1)建立了淮南矿区地表沉陷移动变形参数多元回归求参模型,并提出了一种融合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改进算法,有效地改善了地表移动变形参数的求取精度。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淮南矿区顾桥、顾北、张集、朱集、丁集、潘二、潘三、潘北等采煤工作面地面观测站资料的收集整理,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地表移动盆地动态参数(启动距、地表最大下沉点的下沉速度、地表变形持续时间等)、角量参数(地表超前影响角、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角、综合边界角、综合移动角)、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下沉系数、水平移动系数、主要影响角正切、开采影响传播角)与地质采矿条件(采高、采深、煤层倾角、工作面开采尺寸等)之间的定量与定性关系;构建了一种融合多元回归模型和极限学习机的地表移动盆地相关参数的预计模型,并以典型矿区的下沉系数为例验证了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为新掘进工作面的矿区地表移动盆地参数的选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经验方法。(2)构建了一种适合深井工作面地表预计的双Boltzmann组合开采沉陷预计模型(Improved Boltzmann,IB),显着的提高了沉陷盆地整体和边界部分的预计精度。针对概率积分法(PIM)预计模型在深井条件下预计效果的缺陷(边界不收敛),在分析地表移动变形机理的基础上,根据组合模型的思想,将两个不同参数的Boltzmann下沉盆地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进而构建了一种新的地表预计模型,并依据叠加原理,推导了走向主断面、倾向主断面及任意点的预测公式。针对模型参数求解复杂的问题,提出将多种群遗传算法(MPGA)引入到模型的求解过程中,模拟实验和工程实例研究结果表明:IB预计模型求参结果稳定,对于观测点存在的随机误差和粗差,有着较好的抵抗能力。为分析IB预计参数的变化规律,求取了淮南矿区典型深井开采工作面的IB预计模型参数以及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通过回归建立了 IB预计模型参数的求取公式。(3)构建了一种顾及地表预计参数变化的地表动态预计模型,并将其与InSAR数据相结合,从而建立了基于地表移动盆地边缘InSAR数据的矿区地表三维形变动态预计方法。通过分析1414(1)工作面采动过程中地表移动变形参数(IB模型参数)随采动程度变化的规律,构建了一种基于地表预计参数变化的动态预计模型(Dynamic Improved Boltzmann,DIB),并给出了基于地表相对形变值和绝对形变值的动态预计模型参数求取方法,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D-InSAR获取的地表变形信息,构建了一种基于边缘修正模型的InSAR-DIB动态预计模型,有效的扩展了 D-InSAR技术在矿区的应用范围。(4)建立了一种基于地表形变信息以及地表移动变形参数先验信息的采矿几何特征参数求取方法,显着提升了深井松散层矿区采矿几何特征参数的求参效率。首先建立了采动过程中以及稳沉条件下描述采矿几何特征参数的参数体系,然后以工作面采矿几何特征参数为未知量,地表形变量和预计模型相关参数为已知量,建立采矿几何特征参数识别方程。研究了工作面采动过程中和稳沉条件下,两种不同的反演方法,并通过模拟实验和工程实例验证了反演模型的可行性。图[91]表[41]参[146]
翟雪峰[2](2021)在《深井长距离独头巷道分段通风降温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大批矿山已逐渐转入深部开采阶段,地热对深井开采作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长距离独头巷道作业过程中,风流与巷道围岩接触距离长,风流围岩间的热交换量大,在巷道回风过程中更容易产生高温热害问题,进而对入风风筒中的风流温度产生影响。针对深井长距离独头巷道回风阶段的回头热问题,本文设计风筒分段漏风的分段通风降温方法对巷道进行降温,并运用数值模拟和三维通风仿真模拟的方法对分段通风降温效果及降温规律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对深井热害致因、深井巷道热源放热及独头巷道与风流间的热交换机理进行研究,并利用静压复得法构建分段通风降温数学模型。(2)根据数学模型设计均匀分段送风的等断面均匀送风风筒,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模型进行模拟检验。(3)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巷道降温效果的影响程度,并利用Fluent软件对巷道分别采取常规压入式通风降温和分段通风降温后的降温效果进行模拟,并提出有效降温区域的概念对2种降温方式进行降温效果对比分析。(4)通过设计不同分段间距与不同漏风风量的分段漏风风筒,对采取分段通风降温方法的巷道风温变化规律进行研究。(5)以大柳行金矿奄口矿区为背景,利用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软件对矿井通风系统现状进行模拟分析并设计通风系统优化方案。(6)在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对第20中段开采后期进行分段通风降温设计,对分段通风降温方法在实际矿井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深井独头巷道通风过程中,巷道高温围岩对风流的传热是造成深井热害的主要原因;分段通风降温数学模型的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数学模型构建合理;各因素对巷道通风降温效果的影响大小为入风温度>围岩温度>入风风量;在建立的100m长的巷道模型中,以达到有效降温区域温度要求的巷道长度作为对比标准,巷道采用分段通风降温技术的降温效果较常规压入式通风提高17.7%;分段漏风间距为20m的巷道,分段间距适中,降温效果最好;相同的回风距离,漏风风量越大,降温效果越好;在大柳行金矿奄口矿区第20中段开采后期的通风降温模拟中,采用分段通风降温的巷道降温效果较常规局部通风提升15.4%。通过对深井长距离独头巷道分段通风降温进行研究,得出:与常规压入式通风降温相比,分段通风降温在解决长距离独头巷道回风阶段的回头热问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利用分段通风降温方法,可以实现在保证工作面通风降温风量的前提下,通过增加风筒漏风风量的方法,既可以有效降低长距离巷道回风阶段的风流温度,又可以避免常规压入式通风降温由于增加风量所引发的工作面扬尘等新问题的产生。
李春华[3](2020)在《M矿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钢材及铁矿石需求增长也有所减慢,但在国家供给侧改革和钢铁工业去产能政策的驱动下,我国钢铁工业行情仍然向好,带动其上游铁矿行情同样向好。铁矿企业要顺应新的发展趋势,制定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企业发展战略,以应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变化,确保生存和高质量的发展。本文研究对象M矿业公司是一个中型现代化铁矿采选联合企业,主要有采矿、选矿、球团矿及矿石运输等主营业务板块,是辽宁省重点民营铁矿企业之一,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研究类似的企业在行业中的发展战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内容包括:首先,介绍了M矿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内容、思路和方法,以及当前国内外对企业发展战略和矿业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的现状综述。其次,简要介绍M矿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中运用到的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依据,以及战略分析所需的方法和工具。再次,分析M矿业公司的外部发展环境,利用PEST分析法分析公司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使用波特五力模型来分析铁矿行业的外部竞争环境,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主要的内外部环境的关键因素进行权重评估。最后,制定出M矿业公司的发展战略,明确战略目标及重点,提出战略保障措施来确保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实现“专注于优质矿产资源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公司使命和达成“百年宏跃”的目标提供更好的保障。经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得出了结论:M矿业公司应选择增长型发展战略,明确了“扩大现有矿产品规模与品种,进行外围铁矿区勘探开发,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强化相关产业新资源的利用、新产品的开发、降本增效新能力的构建”的战略重点,以及加强营销能力、人力资源、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管理措施,来保障增长型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陈顺满[4](2020)在《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特性及响应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膏体充填体强度设计中,材料配合比确定均是在室内标准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这与膏体充填体的原位养护环境存在较大差异,现场取样得到的充填体强度明显高于室内试样的强度(即设计强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4012),研发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以不同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为研究对象,以设计更加安全和经济的膏体充填体为目的,主要开展以下研究:(1)明确了深井开采中充填体的压力与温度来源,确定了与充填采场环境相近的养护压力与养护温度范围,分析了传统的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装置特点,研发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2)开展了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的力学性能测试实验,探明了压力、温度和时间对膏体充填体强度、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基于室内实验数据,对强度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3)分析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变形特征,构建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两段式损伤本构模型;通过建立膏体充填体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颗粒接触特征、力链分布和裂纹分布特征演化规律。(4)完成了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的多场性能监测实验,获取并系统分析了膏体充填体内部温度、体积含水率、基质吸力和电导率随养护时间变化的数据,探明了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内部温度、体积含水率、基质吸力和电导率的变化规律,揭示了膏体充填体的热-水-力-化多场性能关联机制。(5)通过研究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的物相组成、水化产物、微观形貌和孔隙结构演化规律,建立了膏体充填体宏观力学特性与微观性能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灰色关联理论,研究了养护压力、养护温度与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之间的关联性,揭示了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响应机制。(6)发展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新方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某铜矿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中,提出了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工程建议。
赵聪聪[5](2019)在《会泽铅锌矿深部开采矿震震源时空分布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岩石力学特性的变化与地应力的无规律性始终伴随深井矿山开采。要解决深井开采中的此类问题,关键在于对地压等的监测与预警、管理与控制。本文以云南会泽铅锌矿地压监测与预警技术改造项目和大水井铅锌磷矿原岩应力测试项目为工程背景,主要研究内容为:1、在实验室内利用声发射定位技术,研究岩石试件在单轴压缩加载破坏过程微破裂源时空分布特性及其破坏演化特征;2、在矿山构建微震监测系统,利用微震监测技术对微震监测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矿山地压活动规律;3、基于分形理论,在研究声发射定位参数和微震监测定位参数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深井矿山地压活动演化机理以及在监测预警系统基础上岩体破裂的时空分布特征,掌握对地压活动等大尺度岩体破坏的管理方法与控制手段;4、基于MATLAB软件,对监测系统所获得的参数信息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反演矿山范围内能量场的数学物理分布,探讨矿山范围内能量场耗散集聚区域分布特征,并与本文监测预警系统监测结果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比对分析,综合验证深井开采地压活动变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在分析研究了矿山工程基础资料基础之上,建立了微震监测系统并对传感器阵列布置进行了优化,为矿山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在开展室内岩石声发射试验基础之上,揭示了岩石试样内部裂纹萌生、扩展等一系列变化过程及分维值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岩石破坏能量及反演过程,得出了能量释放过程与破坏区域以及破坏程度的密切相关性,证明了能量反演数据分析的有效性;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分析了矿山微震事件的分形维值,验证了岩体的破坏过程与分形维值降维的一致性,得出了微震监测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现场地压活动的相关性。
范志忠[6](2019)在《大采高综采面围岩控制的尺度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针对国内大采高工作面普遍存在的煤壁片帮、漏顶、支架压垮等一系列围岩控制难题,论文选取了国内有代表性的10个不同赋存条件的大采高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现场观测、理论分析等手段,从围岩控制角度研究了大采高由于工作面长度、采高、煤层倾角、埋深、构造、煤岩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变化所产生的各种尺度效应。论文形成如下认识:在采高尺度上,研究得出煤体强度随采高增加呈对数曲线下降趋势,进一步分析认为煤样动载试验(SHPB)得出的峰值强度较单轴抗压强度更能准确反映现场煤体的稳定性;分别从应力变化和能量耗散角度对片帮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煤体最大水平主应力卸荷幅度与煤壁损伤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建立采场上方关键层挠度函数,得到了不同采高下支撑压力区应力场分布规律,量化了采高的尺度效应;通过对煤壁前方能量场进行模拟和反演,得到了不同采高煤壁损伤与能量释放幅度间的对应关系。在工作面长度尺度上,基于矿压显现的差异性,分别得出了浅埋煤层、深部开采、大倾角煤层、伪斜开采四种条件下工作面长度或倾角方向上的尺度效应;浅埋煤层方面,研究认为其工作面长度尺度效应不明显,围岩控制的关键在确保于工作面支护强度和推进速度的匹配性,将松散层载荷的传递效率定义为时间因子,实现了推进速度和工作面长度之间耦合作用的定量化分析;深部开采方面,研究认为其顶板压力随工作面长度增加呈典型的“双峰”或“多峰”分布,老顶关键层在工作面长度上表现为分区域折断特征,工作面大周期来压与瓦斯超限呈现一致性增减关系,工作面长度尺度效应较明显;大倾角开采方面,研究认为大倾角工作面存在“临界长度”,将工作面沿倾向分为充填段、易溃屈段和滑移段结构,进一步得出了大倾角工作面支护强度确定方法;伪斜开采方面,研究认为工作面存在临界伪斜角度,煤层倾角与工作面适用伪斜角呈指数曲线关系,煤层倾角越大,则适用伪斜条件的角度比例越小,工作面伪斜角度有其适用区间。对于多因素耦合围岩控制尺度效应分析方面,尝试建立了基于熵值理论的开采强度分析模型,采用属性识别法有效解决了工作面赋存条件和开采条件评价指标相邻区间的有序分割问题,实现了不同赋存条件大采高工作面开采强度的横向对比,以及工作面围岩控制的多因素耦合尺度效应分析。在采场围岩失稳尺度效应监测与预警技术方面,研究建立了支架位态识别模型,通过位态的变化反演支架灾变前的荷载特征,提出了基于支架位态识别的预警指标体系与方法,试制了预警软件和硬件系统,成功进行了现场试验。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在阳煤集团一矿的8310、8303和81303三个不同赋存条件大采高工作面回采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赵兴东[7](2018)在《超深竖井建设基础理论与发展趋势》文中指出简述深井开采定义及其需要考虑的因素,借以区分"深井开采"与"深竖井"定义,包括不同国家对超深井开采界定深度,提出深井开采应注意的关键问题:采动地压与调控、降温技术;总结国外不同国家深井开采生产基本情况与深竖井建设情况,分析不同国家深井开采存在的区别;对当前我国在(拟)建深井矿山进行统计、总结,当前我国超深竖井建设主要在黄金、有色与铁矿行业,建设深度主要集中在1 500 m;与国外相比,我国深井开采矿山矿石种类单一、矿石品位较低。在超深竖井理论分析方面,分别从超深竖井井筒围岩应力解析、井筒断面结构设计、井壁支护结构等方面,详细介绍当前理论与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目前我国超深竖井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理论与关键技术。在超深竖井建设技术方面,分别从凿岩爆破、综合化机械施工、吊盘以及钢丝绳提升等方面,详细叙述我国超深竖井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复杂应力环境下超深竖井井筒围岩稳定性控制,提出(类)椭圆形井筒结构及释能井壁支护形式;系统介绍了凿井设备、吊盘以及钢丝绳等研究进展,为我国超深竖井建设提供借鉴。
诸葛长华[8](2018)在《冲击动载作用下深井沿空掘巷围岩变形机理与支护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深井开采矿山压力显现剧烈,特别是深井冲击地压矿井,在冲击动载作用下,沿空掘巷围岩变形尤其严重,支护困难。研究冲击动载作用下深井沿空掘巷围岩变形机理,对冲击动载作用下深井沿空掘巷围岩进行合理有效的锚杆支护设计,对于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本文以高家堡煤矿深井强冲击地压矿井沿空掘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103工作面沿空掘巷在动载冲击作用下的围岩变形机理与锚杆支护优化进行了研究。煤层冲击倾向性试验表明,矿井主采4煤层具有强冲击倾向性,且矿井自建井至今发生多起严重的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属于强冲击地压矿井。采用数值模拟对沿空掘巷在冲击动载作用下的围岩变形特征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冲击动载作用下,围岩性质会不断劣化,围岩变形也会随动载次数增加发生变形累计,造成总体变形量比无冲击动载作用下的明显增大。因此在进行锚杆支护设计时,应提高锚杆支护体系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同时采用让压锚杆,增加锚杆支护体的柔性,让掉部分不必要的支护载荷。针对冲击动载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特点,在分析原有锚杆支护方案支护效果和存在弊端的基础上,采用耦合让压支护理念对受冲击动载作用下的沿空掘巷进行锚杆支护优化设计,并通过数值模拟对原支护方案和优化后的支护方案进行了支护效果对比分析,表明优化方案明显减小了位移量,巷道控制效果良好。优化支护方案在103工作面沿空掘巷的实践应用表明,支护参数能够适应围岩变形要求,巷道围岩松动破坏范围及围岩变形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变形程度大大减轻,巷道整体支护效果良好。
陈宏念[9](2017)在《千米深井条带开采沉陷规律研究及应用 ——以张小楼矿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千米深井目前条带开采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庞庄矿张小楼井矿区为例,通过对矿区观测站的实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千米深井煤层开采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千米深井条件下进行条带开采所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对徐州庞庄矿张小楼井矿区地表移动观测站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掌握了该矿区千米深井进行煤层开采所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并求取了相应的概率积分法预计参数,获得了矿区开采下沉系数与开采程度间的关系公式,为该矿区或相似采矿条件的其他矿区进行深部开采、深部条带开采预计参数的选取提供了参考依据。(2)通过对影响千米深井条带开采地表下沉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煤柱的采、留宽的选择是影响地表移动下沉的最主要因素,并通过相关理论的分析,得出了千米深井条件下进行条带开采时留宽的取值范围为a≥0.0246m H,采宽范围为0.0246ρm H/(1-ρ)≤b≤1/8H。(3)以矿区地质采矿条件为原型,结合FLAC3D软件对采深、采厚、采留宽及采出率等影响千米深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与浅部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变形相比,千米深部条件下进行条带开采,地表最大下沉值、最大倾斜值、最大曲率值等均较小,且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最大下沉值增加量逐渐减小;(2)在开采宽度设计上,浅部取值1/10H1/4H的方法已经不适于深部开采,通过模拟实验的结果来看,千米深部条带开采采宽设计在0.0246ρm H/(1-ρ)≤b≤1/8H是合适的;(3)与浅部相比,千米深部煤层开采更难达到充分采动,且达到充分采动时下沉系数也较小,因此,在千米深部进行条带开采设计时,可适当提高采出率,减少资源浪费。(4)使用FLAC3D分析研究了千米深井条件下进行多煤层条带开采时,煤层间距和条带空间位置的变化对上覆岩层及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在千米深井条件下进行多煤层条带开采时,地表最大移动变形值随着煤柱错开程度、煤层间距的增加而增加,煤柱上下对齐时,留设煤柱最稳定,地表移动变形值最小;(2)地表下沉率随煤间距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大量逐渐增加。(5)根据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结合张小楼矿区千米深井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确定符合本矿区的条带开采概率积分法参数,对解放刘集镇下压煤进行开采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了预计。结果表明,各地表移动变形最大值均小于建筑物Ⅰ及破坏标准,按设计方案开采完毕后地表建筑物不会产生明显裂缝,大部分建筑物无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设计方案可行。
严鹏[10](2013)在《二道沟金矿深井开采可控循环通风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深井开采矿山越来越多,尤其是黄金矿山。夹皮沟二道沟金矿作为我国开采历史最久的黄金矿山之一,其开采深度已达1300m。受地热影响,井下气温高达30~32℃,已经严重影响工人健康,导致矿山安全事故增多并造成工人劳动生产率降低。本文针对二道沟金矿深井开采热害问题,采用通风网络计算机仿真模拟、可控循环通风与空气净化技术、新型多级机站通风系统等方法,将井下气温降至28℃安全标准以下,取得了明显的增风降温、节能降耗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以二道沟金矿通风系统研究和井下热环境调查研究为基础,综合国内外矿井通风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级机站可控循环通风系统”技术。(2)采用先进的Ventsim通风软件,对矿井通风网络进行三维仿真模拟,对井下风流场、温度场及多级机站通风系统进行解算与优化,确定出最优的“多级机站可控循环通风系统”方案具有通风网络简单,风机布局合理,机械功率最少的优点。(3)利用可控循环通风与空气净化联用技术,将部分污风净化处理后混入新鲜风流进行循环利用,解决了二道沟金矿边缘地带12号矿脉开采通风困难的问题。并可用于改善矿山深部开采中局部地热高温地点。(4)将“多级机站可控循环通风系统”用于二道沟金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方面改善了深井开采气候环境,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井下安全事故减少;另一方面,矿山通风系统得到优化,井下通风设备减少,扇风机运转效率提高,通风能耗和通风管理成本大幅下降。
二、矿区深井开采合理经济深度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区深井开采合理经济深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深井开采地表移动变形响应时空关联模型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深井厚松散层开采沉陷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
1.2.2 深井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地表变形预计模型研究 |
1.2.3 井工煤矿采矿几何特征参数反演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淮南矿区深井厚松散层开采地表沉陷实测规律研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实测移动盆地相关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
2.2.1 地表移动盆地动态参数分析 |
2.2.2 地表移动盆地角量参数研究 |
2.2.3 开采沉陷预计参数分析 |
2.3 融合多元回归模型和ELM神经网络的地表移动盆地相关参数预计方法研究 |
2.3.1 GA优化ELM神经网络 |
2.3.2 CM-GA-ELM模型的构建 |
2.3.3 线性回归和CM-GA-ELM神经网络融合模型的构建 |
2.3.4 实例分析 |
2.3.5 分析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深井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地表沉陷全盆地预计模型研究 |
3.1 深井厚松散层条件开采沉陷机理分析 |
3.2 双Boltzmann函数组合开采沉陷预计模型 |
3.2.1 预计模型的基本原理 |
3.2.2 有限开采时地表移动盆地走向主断面的变形预计 |
3.2.3 地表移动盆地倾向主断面的移动变形预计 |
3.2.4 地表移动盆地内任意点的移动和变形预计 |
3.2.5 参数分析 |
3.3 IB参数求取方法研究 |
3.3.1 MPGA算法 |
3.3.2 MPGAIB模型 |
3.4 模拟实验研究 |
3.4.1 模拟工作面概况 |
3.4.2 MPGAIB模型稳定性分析 |
3.4.3 模型对随机误差的抗干扰能力 |
3.4.4 模型对数据粗差的抗干扰能力 |
3.5 工程案例分析 |
3.5.1 工程案例1 |
3.5.2 工程案例2 |
3.6 IB模型的参数分析 |
3.6.1 IB模型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关系 |
3.6.2 IB预计参数和PIM预计参数之间的关系 |
3.7 本章小结 |
4 深井厚松散层条件下地表沉陷动态预计模型研究 |
4.1 基于改进Knothe时间函数的单点地表动态预计模型 |
4.1.1 改进Knothe时间函数模型的建立 |
4.1.2 工程案例分析 |
4.2 基于预计参数变化的地表动态预计模型的构建 |
4.2.1 IB预计模型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
4.2.2 深井厚松散层开采条件下地表动态预计模型(DIB模型)的构建 |
4.2.3 工程实例验证 |
4.3 基于边缘修正模型的InSAR-DIB的地表动态预计模型研究 |
4.3.1 模型构建的思想 |
4.3.2 D-InSAR技术原理 |
4.3.3 基于边缘修正模型的InSAR-DIB预计参数的求取 |
4.3.4 模拟实验研究 |
4.3.5 工程实例验证 |
4.4 本章小节 |
5 井工煤矿采矿几何特征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
5.1 稳沉条件下工作面采矿几何特征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
5.1.1 基本原理 |
5.1.2 工程实例研究 |
5.1.3 基于D-InSAR技术的采矿几何特征参数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
5.2 采动过程中工作面采矿几何特征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
5.2.1 动态采矿几何特征参数体系的概化以及求参模型的构建 |
5.2.2 模拟实验研究 |
5.2.3 工程实例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深井长距离独头巷道分段通风降温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深井热害研究现状 |
1.3.2 长距离独头巷道降温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热交换理论及降温技术分析 |
2.1 深井热害致因分析 |
2.1.1 深井通风影响因素 |
2.1.2 深井热源放热因素 |
2.2 巷道与风流热交换机理 |
2.2.1 传热基本原理 |
2.2.2 独头巷道热交换理论 |
2.3 巷道降温技术分析 |
2.3.1 矿井非机械制冷降温技术措施 |
2.3.2 矿井机械制冷降温技术措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段通风降温模型构建及数值模拟 |
3.1 分段通风降温原理 |
3.1.1 常规局部通风与均匀分段通风 |
3.1.2 等断面分段均匀送风风筒 |
3.2 模型构建 |
3.2.1 Fluent软件简介 |
3.2.2 数学模型构建 |
3.2.3 几何模型构建 |
3.2.4 网格划分 |
3.2.5 参数设置 |
3.3 模型检验 |
3.3.1 压力场检验 |
3.3.2 速度场检验 |
3.4 巷道降温效果影响因素模拟 |
3.4.1 有效降温区域 |
3.4.2 正交试验 |
3.5 分段通风降温效果模拟 |
3.5.1 初始参数设定 |
3.5.2 速度场分析 |
3.5.3 温度场分析 |
3.6 分段通风降温风温规律模拟 |
3.6.1 不同分段间距模拟 |
3.6.2 不同漏风风量模拟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柳行金矿分段通风降温效果模拟 |
4.1 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软件简介 |
4.2 Ventsim矿井通风系统建模 |
4.2.1 大柳行奄口矿区矿山概况 |
4.2.2 现有通风系统 |
4.2.3 三维巷道模型 |
4.2.4 通风参数设置 |
4.2.5 通风系统三维模型 |
4.3 开采后期分段通风降温模拟 |
4.3.1 风量计算 |
4.3.2 通风系统现状模拟 |
4.3.3 通风系统优化及效果模拟 |
4.3.4 分段通风降温设计及效果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M矿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
1.2.2 国内对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
1.2.3 对矿业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企业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
2.1 企业战略概述 |
2.1.1 企业战略的定义 |
2.1.2 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 |
2.1.3 企业发展战略 |
2.2 战略分析方法与工具 |
2.2.1 PEST分析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SWOT-AHP分析法 |
第3章 M矿业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竞争性分析 |
3.3 外部环境分析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M矿业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公司简况 |
4.2 组织架构 |
4.3 矿产资源 |
4.4 人力资源 |
4.5 企业文化 |
4.6 市场营销 |
4.7 技术创新 |
4.8 经营状况 |
4.8.1 经济运行情况 |
4.8.2 营运能力 |
4.8.3 盈利能力 |
4.8.4 偿债能力 |
4.8.5 融资及资本运作能力 |
4.8.6 企业抗风险能力 |
4.9 内部环境分析结论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M矿业公司企业发展战略制定 |
5.1 公司使命及长期战略目标 |
5.1.1 公司使命 |
5.1.2 长期战略目标 |
5.2 M矿业公司SWOT-AHP分析 |
5.2.1 SWOT分析矩阵 |
5.2.2 AHP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
5.2.3 判断矩阵的构建、求解及一致性检验 |
5.2.4 因素权重结果 |
5.3 M矿业公司企业发展战略选择及战略制定基本思路 |
5.3.1 战略选择 |
5.3.2 战略重点 |
5.3.3 战略指导思想及战略内涵 |
5.4 战略实施路径 |
5.4.1 五年计划目标(2021-2025) |
5.4.2 战略实施阶段 |
5.4.3 重点战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M矿业公司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6.1 营销能力与战略匹配 |
6.1.1 产品策略 |
6.1.2 定价策略 |
6.1.3 渠道策略 |
6.1.4 促销策略 |
6.2 人力资源与战略匹配 |
6.3 技术创新能力与战略匹配 |
6.4 企业文化与战略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申请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特性及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膏体充填采矿技术应用现状 |
1.3.2 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研究现状 |
1.3.3 膏体充填体性能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4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3.5 膏体充填多场性能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研发 |
2.1 引言 |
2.2 压力-温度效应的来源及范围确定 |
2.2.1 压力效应的来源及范围确定 |
2.2.2 温度效应的来源及范围确定 |
2.3 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的技术要求及指标分析 |
2.4 膏体充填体养护实验装置的构成 |
2.4.1 充填料浆放置系统 |
2.4.2 养护压力控制系统 |
2.4.3 养护温度控制系统 |
2.4.4 养护湿度控制系统 |
2.4.5 固结排水系统 |
2.4.6 数据采集系统 |
2.5 装置成型及特点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压力-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尾砂 |
3.2.2 拌合水 |
3.2.3 水泥 |
3.3 实验仪器及方法 |
3.3.1 实验仪器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方案设计 |
3.4 压力-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物理性能影响 |
3.5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强度演化规律 |
3.5.1 压力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3.5.2 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3.5.3 养护时间对膏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 |
3.5.4 膏体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验证 |
3.5.5 峰值强度和峰值应变 |
3.6 压力-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细观损伤特性 |
4.1 引言 |
4.2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变形特征 |
4.2.1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应力-应变曲线 |
4.2.2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损伤过程分析 |
4.3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损伤本构模型 |
4.3.1 损伤力学基本理论 |
4.3.2 损伤模型建立及参数 |
4.3.3 膏体充填体损伤本构模型验证 |
4.4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细观力学性能研究 |
4.4.1 膏体充填体细观力学模型的确定 |
4.4.2 膏体充填体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4.4.3 膏体充填体细观力学参数的确定 |
4.4.4 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多场性能监测及其关联机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仪器及方法 |
5.3.1 实验仪器 |
5.3.2 实验方法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4.1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内部温度演化规律 |
5.4.2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体积含水率与基质吸力发展 |
5.4.3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内部电导率演化规律 |
5.5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多场性能关联机制 |
5.5.1 膏体充填体的水-力性能关联 |
5.5.2 膏体充填体的化-力性能关联 |
5.5.3 膏体充填体的热-水-化-力多场性能关联性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6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微观特征及力学性能响应机制 |
6.1 引言 |
6.2 膏体充填体微观结构研究方法 |
6.3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
6.3.1 膏体充填体矿物成分分析 |
6.3.2 膏体充填体微观形貌及其定量表征 |
6.3.3 膏体充填体物理化学反应 |
6.3.4 膏体充填体孔隙分布特征 |
6.4 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响应机制 |
6.4.1 压力-温度效应与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关联性 |
6.4.2 压力-温度效应对膏体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7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与工程建议 |
7.1 引言 |
7.2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 |
7.3 某铜矿工程概况 |
7.3.1 工程背景 |
7.3.2 开采工艺 |
7.3.3 膏体充填工艺流程及强度要求 |
7.4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优化设计 |
7.4.1 膏体充填体实际压力-温度效应调查 |
7.4.2 标准室内养护条件下膏体充填体配合比设计 |
7.4.3 考虑压力-温度效应的膏体充填体配合比方案确定 |
7.5 工程措施及建议 |
7.6 现场应用效益前景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会泽铅锌矿深部开采矿震震源时空分布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微震监测研究现状 |
1.1.3 分形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主要技术特征与内容 |
第二章 矿山现状与地压活动调查分析 |
2.1 矿山现状 |
2.1.1 概况 |
2.1.2 开采现状 |
2.2 矿山工程地质条件现场调查与分析 |
2.2.1 地质构造 |
2.2.2 主要断裂构造带的水文地质特征 |
2.2.3 矿山历史地压活动 |
2.2.4 宏观地压活动现状调查 |
2.2.5 矿区地压活动规律分析 |
2.3 与本研究课题的关联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石声发射实验及微破裂源演化规律研究 |
3.1 声发射实验简介 |
3.2 实验过程 |
3.2.1 现场取芯 |
3.2.2 岩样加工及其预处理 |
3.2.3 进行实验 |
3.2.4 实验数据初步处理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1 岩石试件破坏形态 |
3.3.2 能量释放数值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矿山微震监测系统的矿震时空分布特征 |
4.1 深井开采矿震简介 |
4.1.1 矿震简介 |
4.1.2 矿震震源机理研究 |
4.2 震源定位与分形理论原理及关系 |
4.2.1 震源定位基础理论及方法 |
4.2.2 分形理论与分维计算方法 |
4.2.3 时间、空间分形参数的理论关系 |
4.3 微震监测系统的构建 |
4.3.1 矿山微震监测系统简介 |
4.3.2 台网设计 |
4.3.3 硬件安装与定位精度调试 |
4.3.4 预期效果 |
4.4 震源定位时空分布与分形特征 |
4.4.1 震源定位时空分布分形规律研究方法 |
4.4.2 震源定位时空分布分维值具体计算步骤 |
4.4.3 实例简析 |
4.4.4 分形简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MATLAB和分形理论对震源参数进行分析 |
5.1 分形理论研究基础 |
5.2 岩体破坏的数据化显现特征 |
5.2.1 监测数据的筛选 |
5.2.2 能量耗散参数分析 |
5.2.3 震源时空参数反演 |
5.3 分形统计与分析 |
5.3.1 分形统计方法及准备过程 |
5.3.2 分形计算 |
5.3.3 工况现场简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项目与获得成果 |
致谢 |
(6)大采高综采面围岩控制的尺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大采高工作面尺度效应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技术水平 |
1.2.1 煤岩强度的“尺寸效应”理论 |
1.2.2 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结构及移动规律 |
1.2.3 大采高综采矿压显现规律 |
1.2.4 大采高煤壁片帮机理及支架-围岩关系 |
1.2.5 极限开采强度理论 |
1.2.6 工作面顶板监测及预警技术 |
1.3 大采高高强度综采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大采高综采煤壁片帮机理与采高尺度效应 |
2.1 动静载作用下的煤样尺寸效应研究 |
2.1.1 煤岩体强度的尺寸效应 |
2.1.2 煤样的尺寸-强度效应 |
2.1.3 煤样静动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 |
2.2 工作面开采煤壁卸荷的尺度效应研究 |
2.2.1 脆性煤体开采卸荷特性 |
2.2.2 高应力煤体卸荷损伤特征 |
2.2.3 大采高煤壁卸荷裂纹扩容和发展过程 |
2.2.4 卸荷片帮体特征及块度分布 |
2.3 煤壁大面积失稳与能量耗散机理研究 |
2.3.1 煤壁前方能量聚集和转移机理 |
2.3.2 煤壁损伤能量耗散机制数值分析 |
2.3.3 脆性煤体大采高煤壁变形监测及片帮判识 |
2.4 小结 |
3 大采高综采矿压显现特征与工作面长度尺度效应 |
3.1 浅埋煤层工作面长度的尺度效应 |
3.1.1 浅埋松散层变形力学特性 |
3.1.2 松散层载荷传递效应分析 |
3.1.3 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 |
3.2 深部开采工作面长度的尺度效应 |
3.2.1 深井开采三边固支板模型 |
3.2.2 工作面倾向方向尺度效应研究 |
3.2.3 深井超长工作面顶板断裂特征与矿压特征 |
3.3 大倾角煤层工作面长度的尺度效应 |
3.3.1 大倾角厚煤层工作面顶板垮落特征 |
3.3.2 大倾角工作面顶板结构模型 |
3.3.3 大倾角开采工作面倾向长度的临界效应 |
3.4 大倾角伪斜开采的尺度效应 |
3.4.1 伪斜开采围岩失稳特征 |
3.4.2 伪斜开采工作面设备上窜下滑机理 |
3.4.3 工作面伪斜角度的尺度效应 |
3.5 小结 |
4 多因素耦合条件下围岩控制尺度效应分析方法 |
4.1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开采强度分析的必要性 |
4.2 大采高工作面多因素耦合开采强度分析方法 |
4.2.1 开采强度评价方法 |
4.2.2 基于熵权属性识别法开采强度分析模型 |
4.2.3 工作面开采强度样本库建立 |
4.2.4 极限开采强度及参数确定 |
4.3 国内大采高矿井开采强度评价 |
4.4 小结 |
5 大采高综采围岩失稳尺度效应监测与预警技术 |
5.1 综采面顶板灾害监测技术 |
5.1.1 高强度开采顶板事故特征 |
5.1.2 常规工作面矿压监测技术 |
5.1.3 特殊条件下矿压显现 |
5.2 综采支架位态分析模型 |
5.2.1 支架极端位态受力分析 |
5.2.2 支架位态模型分析 |
5.2.3 预警指标分析 |
5.3 工作面顶板灾害预警技术研究 |
5.3.1 顶板灾害预警指标体系 |
5.3.2 顶板灾害预警系统试制 |
5.3.3 实例分析及应用 |
5.4 小结 |
6 极复杂煤层围岩控制尺度效应现场应用 |
6.1 工作面开采条件 |
6.1.1 工作面赋存条件 |
6.1.2 工作面顶底板条件 |
6.1.3 大采高工作面设备配套 |
6.2 围岩控制主控因素分析 |
6.2.1 煤层及顶板结构分析 |
6.2.2 煤层倾角 |
6.2.3 地质构造 |
6.3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尺度效应分析 |
6.3.1 大采高工作面推进速度分析 |
6.3.2 大采高工作面片帮冒顶 |
6.3.3 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 |
6.3.4 顶板及覆岩垮落结构特征分析 |
6.3.5 瓦斯不均衡涌出分析 |
6.3.6 大采高综采开采强度评价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超深竖井建设基础理论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超深竖井建设现状 |
2 国内超深竖井建设现状 |
3 超深井筒围岩应力解析研究现状 |
4 井筒断面结构设计 |
5 复杂应力环境下井壁支护结构设计 |
6 超深竖井施工技术 |
6.1 我国超深竖井建设存在的问题 |
6.2 凿岩爆破工作 |
6.3 综合机械化快速凿井技术 |
6.4 提升钢丝绳 |
7 结论 |
(8)冲击动载作用下深井沿空掘巷围岩变形机理与支护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矿井工程地质及冲击地压概况 |
2.1 矿区概况 |
2.2 煤层及顶底板冲击倾向性 |
2.3 高家堡矿井冲击地压实例 |
2.4 本章小结 |
3 冲击动载作用下深井沿空掘巷围岩变形机理研究 |
3.1 动静载荷下冲击机理分析 |
3.2 冲击动载作用下围岩变形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冲击动载作用下深井沿空掘巷锚杆支护优化研究 |
4.1 原支护方案围岩控制效果与存在问题 |
4.2 巷道整体耦合让均压支护理念 |
4.3 支护参数优化 |
4.4 优化支护方案围岩控制效果的数值模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冲击动载作用下优化支护方案围岩控制效果分析 |
5.1 矿压监测方案 |
5.2 监测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9)千米深井条带开采沉陷规律研究及应用 ——以张小楼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矿区概况 |
2.1 张小楼矿区概况 |
2.2 地质采矿条件 |
2.3 地表移动观测站情况 |
2.4 井区工作面开采概况 |
2.5 本章小结 |
3 千米深井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实测研究 |
3.1 观测成果的计算 |
3.2 张小楼矿井深部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分析 |
3.3 地表移动概率积分法参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千米深井条带开采合理采留宽的理论分析 |
4.1 条带开采地表下沉影响因素分析 |
4.2 千米深井条带开采留宽的确定 |
4.3 千米深井条带开采采宽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5 千米深井条带开采数值模拟研究 |
5.1FLAC~(3D)程序简介 |
5.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5.3 千米深井条带开采数值模拟研究 |
5.4 千米深部多煤层开采条带空间位置数值模拟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工程应用 |
6.1 研究区概述 |
6.2 工作面开采设计 |
6.3 地表开采沉陷预计 |
6.4 工作面采动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二道沟金矿深井开采可控循环通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原则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矿井原通风系统调查研究 |
2.1 矿山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矿山地质 |
2.1.3 矿山生产 |
2.2 矿井通风系统测量方案 |
2.2.1 测风路线的选择及测点布置 |
2.2.2 风量测量方法 |
2.2.3 风压估测方法 |
2.2.4 通风测量准备工作 |
2.2.5 通风参数计算 |
2.3 矿井通风系统实测 |
2.4 原通风系统计算机模拟分析 |
2.4.1 通风网路模拟分析 |
2.4.2 扇风机工况模拟分析 |
2.5 矿井原通风系统状况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井热环境调查研究 |
3.1 矿井高温的危害 |
3.2 矿井热源分析 |
3.2.1 矿内空气自压缩放热 |
3.2.2 围岩与井下空气的热交换 |
3.3 井下微气候环境调查与测试 |
3.4 原岩温度研究 |
3.4.1 岩温测定方法的选择 |
3.4.2 岩温测定工作实施 |
3.4.3 岩温测定结果 |
3.5 矿井通风系统热模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风系统试验方案选择 |
4.1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研究 |
4.1.1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策略 |
4.1.2 多级机站通风 |
4.1.3 可控循环通风 |
4.1.4 空气净化技术 |
4.2 单进风口多级机站循环通风系统方案 |
4.2.1 机站布置 |
4.2.2 循环风流 |
4.2.3 风量计算 |
4.2.4 风压计算 |
4.2.5 阻力评价 |
4.2.6 风机分析 |
4.2.7 热环境模拟 |
4.3 多进风口多级机站循环通风系统方案 |
4.3.1 风机分析 |
4.3.2 热环境模拟 |
4.4 通风系统方案的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级机站可控循环通风系统 |
5.1 新通风系统实施及运行 |
5.2 通风专用高天井吊罐法施工技术 |
5.2.1 通风专用高天井的施工方法 |
5.2.2 施工方案 |
5.2.3 安全措施 |
5.2.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3 新通风系统运行情况实测与分析 |
5.3.1 通风测量 |
5.3.2 可控循环通风与空气净化联用技术试验 |
5.3.3 多级机站布置的几点要求 |
5.3.4 多级机站可控循环通风系统阻力分析 |
5.4 多级机站可控循环通风系统长期效果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级机站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可靠性分析 |
6.1 多级机站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可靠性 |
6.1.1 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
6.1.2 可靠性事件树分析 |
6.1.3 定性分析 |
6.2 多级机站可控循环通风系统可靠性描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矿区深井开采合理经济深度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深井开采地表移动变形响应时空关联模型研究及应用[D]. 池深深.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深井长距离独头巷道分段通风降温模拟研究[D]. 翟雪峰.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3]M矿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春华.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4]压力—温度效应下膏体充填体力学特性及响应机制研究[D]. 陈顺满.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5]会泽铅锌矿深部开采矿震震源时空分布特性研究[D]. 赵聪聪. 长沙矿山研究院, 2019
- [6]大采高综采面围岩控制的尺度效应研究[D]. 范志忠.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2)
- [7]超深竖井建设基础理论与发展趋势[J]. 赵兴东. 金属矿山, 2018(04)
- [8]冲击动载作用下深井沿空掘巷围岩变形机理与支护优化研究[D]. 诸葛长华.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9]千米深井条带开采沉陷规律研究及应用 ——以张小楼矿区为例[D]. 陈宏念.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3)
- [10]二道沟金矿深井开采可控循环通风系统研究[D]. 严鹏. 中南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