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西地区致密碎屑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牛静怡[1](2021)在《致密碎屑岩储层参数智能反演与裂缝定量表征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鄂尔多斯北部杭锦旗探区石河子组、山西组和太原组为致密碎屑岩储层,岩性复杂、骨架多变,且裂缝发育,不同于常规储层,如何有效地识别致密储层的物性、有机质、含气性?如何识别裂缝及裂缝参数定量计算?成为当前面临的关键科技问题。由于之前研究常规储层的方法没有太大参考价值,其效果对致密碎屑岩储层不明显,且该区域裂缝发育,裂缝不仅是重要的储集空间、更是提高油气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采用新的勘探方法以获得可靠的致密油气资源。也正因这样,针对致密碎屑岩储层不同参数需要采用多模型、多参数、多维、非常规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探索。本文针对致密储层面临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参数反演问题,研究适用于目标区域致密碎屑岩储层参数(矿物组分、物性、有机质、含气性等)求取的方法模型、建立裂缝识别与发育情况定量表征方法,结合目标区块井次,验证方法模型的有效性与先进性,实现致密碎屑岩储层综合评价表征模型。首先,针对其复杂岩性的矿物组分,以储层矿物成分的体积结构为基础,利用标定好的岩心数据,构建超定方程并利用机器学习来计算解析出不同测井响应对应的组分体积数值,为物性的分析和裂缝的孔隙度做了有利的铺垫;其次,以储层的岩性识别为切入点,建立一套识别不同岩性的图版与岩性谱;在岩性的指向性作用下,计算致密碎屑岩复杂储层的各项参数(孔渗、TOC、含气饱和度等),形成一套适合目标地区复杂储层参数的反演方法;然后,以不同类型裂缝的测井响应为基础,通过机器学习的多种算法,学习不同裂缝对应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裂缝精确识别的模型,进一步形成表征裂缝发育程度的方法。针对鄂北地区致密碎屑岩复杂储层,通过融合岩性数据、物性数据、含气性数据、裂缝发育数据,构建了综合评价储层的模型,并建立了综合评价的分类标准,实现了定量直观预测不同级次储层的谱图,对比试气结果,直观有效,有效支撑了鄂北地区目标层段的高效勘探。因此,本文为推动致密碎屑岩复杂储层的岩性、有机质、含气性等储层参数的定量表征和裂缝识别表征方法的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模型,并且可提供找出有效的裂缝性储层,为国内外致密储层的勘探开发服务。
王霞[2](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地区长9油藏致密储层-构造综合评价》文中指出致密碎屑岩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三叠系主要储层类型,构建适用的致密储层测井综合评价体系是评判该类致密储层质量、预测相对优质储层分布的关键。本文以周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从构造裂缝、成岩作用等方面,探讨了致密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建立致密储层孔、渗、饱解释模型,确定有效储层下限标准,构建多参数综合评价体系,对致密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认识如下:周长地区长9油层组构造相特征表现为总体西倾单斜背景下,发育差异压实作用形成近北东向鼻状隆起及小型背隆,断层不发育,砂体成因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水下分流河道。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相对较低,而结构成熟度较高,储集空间类型以残余粒间孔为主,构造裂缝局部发育,孔隙结构类型可划分为三类,其中Ⅱ类中排驱压力-小孔细喉型为主要类型;储层孔隙度中值为8.4%,渗透率中值为0.40×10-3μm2,属于特低孔、致密储层,延长组沉积期构造-沉积-成岩演化及油气侵位共同导致储层致密化,区域构造热事件及盆地沉降-抬升均对储层次生孔隙形成及致密化有重要影响。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物性受源区母岩、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共同影响,砂体规模、物性、横向相变化是控制油层分布的主要因素,同时,鼻状隆起构造对油层分布亦具有一定控制作用,构造的幅度直接影响着油水分异程度以及油井产量和含水率,形成构造-岩性圈闭。针对致密储层现有测井参数解释模型适应性差,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适合致密储层的测井参数解释方法:在曲线标准化和岩心归位基础上,利用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和深感应电阻率曲线,多元回归建立泥质含量、钙质含量计算模型,计算长9油层组致密储层泥质含量、钙质含量平均分别为8.8%和17.3%;综合测试分析及测井响应特征,致密储层泥质、钙质含量对孔隙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泥质含量影响更为显着,引起的孔隙度变化量为0.6%左右,利用声波时差测井,建立基于泥质含量和钙质含量的考量的致密储层孔隙度解释模型,进而由孔隙度和泥质含量建立渗透率解释模型;基于研究区岩电数据特征,以孔隙度7%为界进行样品分组,分段建立致密油饱和度测井计算模型,以上解释模型相对于常规模型更适合于致密储层测井参数解释;综合试油试采资料,确定长9有效储层下限标准为渗透率为0.15×10-3μm2、孔隙度6.0%、电阻率27.0Ω·m、声波时差215.0μs/m。动静态结合,优选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厚度、砂岩厚度、变异系数、存储系数、储油系数和地层系数、单井产能及砂体成因、孔隙类型等指标,采用权重分析法,建立致密砂岩储层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将长9致密储层分成三类,其中Ⅰ类好储层,是后期重点开发对象。
程曦,余杭航,张劲[3](2019)在《川西地区雷口坡组气藏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四川盆地西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川西地区已成为其"十三五"天然气勘探开发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块。为了进一步认识川西地区雷口坡组储层的特征及控制因素,基于对岩石薄片、岩心等的观察,利用岩心物性和压汞曲线分析资料,结合测井解释成果,研究了该区石羊场—金马—鸭子河地区的储层特征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据此,提出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的关键地质问题有:(1)气藏主力烃源岩和输导系统问题;(2)储层类型、成因和分布问题;(3)气藏成藏过程和机制问题。只有这些关键地质问题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雷口坡组的勘探才有望发现成片成带的规模性天然气藏。
张世懋[4](2018)在《致密气藏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模式设计与技术实践》文中指出国内外致密储层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然而截止2017年,国内致密储层探明率却只占其总资源量的三成左右。随着致密气藏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面对的地质目标由中浅层转向深层、超深层,勘探的气藏类型由常规构造气藏转向更为隐蔽的岩性油气藏,面对的储层物性由低孔、渗转向超低孔、渗,与此同时许多技术难题逐渐成为致密气藏高效勘探与动用的瓶颈,这其中测井技术作为致密储层勘探开发全流程中不可或缺重要手段,在致密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环节中也遇到了很多悬而未决的难题,如在致密碎屑岩储层中的流体性质测井评价难题,低阻气藏如何准确识别,储层参数如何算准,这些问题在四川盆地中浅层侏罗系、中深层须家河组、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普遍存在。在致密碳酸盐岩储层中,也存在着诸多储层测井评价的难题,如在川西坳陷雷四段顶部白云岩储层中,高阻背景下相对低阻储层的气、水分布规律识别,扩径段密度曲线的质量问题等。在面对这些难题时,常规测井与一维核磁共振测井出现了多解性难题,限制了测井资料在储层评价中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探索一项新的测井技术尝试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在国外许多常规气藏、页岩气藏中都已开展了研究,而这项技术在国内的起步较晚,尚未在致密气藏中发挥出明显的技术优势,限制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基于以上难题,本文针对致密气藏的地质特征、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遇到的储层测井评价难题,为有的放矢的开展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研究打开突破口,通过分析核磁共振测井在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明确了测井采集操作规范、井眼扩径、观测模式选择对测井资料的影响,首次明确了针对致密气藏,T2-T1测井方法比T2-D测井方法更为适用,在此基础上创新形成了一套基于T2-T1的致密气藏观测模式设计流程,通过实际测井资料的应用效果对比,优选出了适用的观测模式。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原始资料的处理方法和一维核磁共振测井有着明显区别,本文对T2-T1和T2-D两种二维核磁共振数据反演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原始资料处理过程中需要提供的各类地质、测井仪器、校正模型、钻井工程等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逐一确定了其取值依据。在利用岩心核磁共振分析数据刻度测井资料前,建立了岩心数据校正模型,尽可能消除数据采集环境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在取得了可以真实反映致密气藏的地质特征的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后,开展了核磁共振响应特征的地质影响因素分析,结合校正后的岩心实验分析结果,对致密储层中可能存在的不同流体二维核磁共振测井信号进行了识别,创新形成了致密碎屑岩储层与碳酸盐岩储层的二维核磁共振测井T2-T1气、水识别图版,在此基础上可对储层流体进行快速识别。为定量评价致密储层,分析了核磁共振弛豫时间与不同尺寸孔隙大小之间的关系,弛豫时间与储层中流体的孔隙度之间的关系,首次基于T1弛豫时间创新形成了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孔隙度计算模型,分别建立了适用于致密碎屑岩与川西雷四顶白云岩储层的渗透率计算模型,通过对比,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储层参数计算准确率明显优于常规测井方法与一维核磁共振测井方法。通过确定束缚流体与可动流体的弛豫时间截止值,创新形成了致密储层可动水饱和度计算方法,为储层流体性质的定量评价提供了解决方案。为验证形成的致密气藏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应用效果,分别在目的层为致密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井中开展了技术实践,经过了测试结果验证,证实了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致密储层参数计算与流体性质评价的难题,在致密碳酸盐岩井中基于二维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结合录井资料建立了扩径井段密度曲线的重构方法。本次研究形成的致密气藏二维核磁共振测井资料采集、处理、储层测井解释建模与提高常规测井曲线质量的思路、技术方法、取得的认识对于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在致密气藏储层评价应用的推广及在其他类型油气藏的应用尝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讨论的价值。
许佳琰[5](2018)在《致密碎屑岩储层流体识别及气、水分布规律 ——以W断陷登娄库组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逐步深入,致密碎屑岩油气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致密碎屑岩储层岩石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矿物成分、储集空间等特征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气藏成藏条件复杂导致气水分布不均,使得流体识别难度加大。为了满足致密碎屑岩气藏勘探开发的要求,研究合适的流体识别和评价方法、明确气藏有效气层的发育位置尤为重要。本文以W断陷登娄库组致密碎屑岩气藏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岩心描述、薄片、电镜、衍射、压汞、核磁及测井(包括偶极横波)等资料,深入地开展了流体测井精细识别方法、储层物性参数计算与下限划分及气水分布规律研究,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与认识:(1)常规测井方面,以电阻率曲线为基础,对比了孔隙度-电阻率交会图法、深浅电阻率差比值-密度交会图法以及阵列感应曲线特征法,发现常规方法一定程度上可识别气层、水层及干层,建立了致密碎屑岩储层流体解释的电性响应特征模式,但存在应用局限性。(2)针对不同流体声波测井响应差异,利用偶极横波测井弹性系数评价方法计算流体敏感性参数,筛选出反映流体变化较为敏感的弹性参数,建立了致密碎屑岩流体敏感参数交会图和反向刻度包络面的图像模式,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流体识别研究。(3)在综合预测研究方面,利用最优分割算法对登娄库组测井曲线进行计算机自动分层,并通过聚类分析法建立的测井-流体相数据库判断流体性质,结合流体电性响应和识别标准,实现了在测井剖面上隔夹层控制气水旋回条件下“测井-流体相+电性响应标准”双重信息限定的流体识别思路,建立了多信息融合判别流体性质的半定量方法。(4)通过岩心测试和岩电实验数据,从致密碎屑岩岩石物理模型角度出发,分孔隙结构类型建立孔隙度模型,提高了计算精度,同时利用孔隙度-渗透率回归模型计算渗透率,并结合Archie公式建立分储层类型的含气饱和度模型,进而采用物性试气法、正逆统计法和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方法综合确立储层物性下限,为致密碎屑岩储层品质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5)根据岩心及测井曲线资料分析研究层段隔夹层特征,针对气、水分布特征进行识别研究,利用上述流体识别方法评价单井,在此基础上绘制连井剖面及平面气水分布图,厘定了物性好与含气饱和度高的致密气开发有利区域。本文建立的一系列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致密碎屑岩流体测井识别的准确性,对划分有效储层、探索天然气有利区及“甜点”预测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崔志鹏[6](2018)在《致密碎屑岩气藏岩石组构特征及孔隙结构评价方法 ——以W断陷登娄库组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全球勘探的重要对象之一,致密碎屑岩气藏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致密碎屑岩岩性类型多样、结构复杂,储集空间、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等非均质性强,且岩石组分、结构、孔隙结构特征等与储层品质关系密切,岩石组构、岩相及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及测井识别与评价成为储层有效性分析的首要问题。W断陷发育有厚层致密碎屑岩沉积,拥有较大的致密气勘探潜力。本文以W断陷登娄库组致密碎屑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岩心描述、薄片、X—衍射、物性、压汞、核磁、电镜及测井(包括电成像和元素测井)等资料,深入进行了致密碎屑岩组构特征分析、岩相类型划分及识别,孔隙结构特征分析、类型识别、孔隙结构参数计算及测井精细评价方法等研究。(1)从微观角度入手,对岩石组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物性、电成像和常规测井曲线等,研究了岩石组构特征对储层有效性的影响,进而利用元素测井矿物模型和骨架声波时差计算对岩石组分、结构特征进行了测井表征。然后,考虑岩石组分和结构特征将致密碎屑岩划分为6种主要岩相类型,并在岩石组构测井表征的基础上对各岩相类型进行了有效识别。(2)分析毛管压力曲线特征,将孔隙结构类型划分为3大类、4小类,并充分利用物性、核磁及测井曲线等资料对各孔隙结构类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测井敏感曲线和核磁T2谱形态特征对孔隙结构类型进行了定性识别,进而提取核磁T2谱敏感参数分形维数值,并将其与测井曲线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核磁T2谱分形维数的计算模型对孔隙结构类型进行定性识别,最终确定了“定性+定量”的孔隙结构类型识别方案。(3)以实验测试资料为基础,深入分析了矿物组分(石英、长石、岩屑)和岩石结构(颗粒分选系数、最大粒径、平均粒径)与孔隙结构的关系,证明岩石组构对孔隙结构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4)通过岩心物性测试数据刻度测井,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孔隙结构类型建立了孔渗计算模型,从核磁共振实验资料出发,通过束缚水饱和度的计算建立有效孔隙度的计算模型,孔隙结构评价参数的计算模型得到改进。(5)最后,将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及储层品质指数(RQI)作为储层孔隙结构评价参数,深入分析了其与排驱压力、最大进汞饱和度、中值压力及平均孔喉半径等孔隙结构参数的关系,建立井筒剖面的孔隙结构测井评价方法,为致密碎屑岩储层有效性的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建立的一系列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致密碎屑岩有利储层评价的准确性,运用测井信息表征深入分析岩石组分、结构与孔隙结构的特征、关系及其对储层有效性的影响,充分发挥了测井信息连续、分辨率高的优势,对利用测井信息进行致密碎屑岩有利层段预测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蒙欣[7](2018)在《川西坳陷东坡沙溪庙组致密气藏测井评价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随着致密砂岩领域不断探索,我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勘探开发技术,相继发现了一大批致密砂岩油气田。其中四川盆地就先后发现了新场、洛带、八角场、马井等天然气田。近些年川西坳陷东坡侏罗系也取得了勘探的重大突破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经过多轮勘探开发目前已成为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川西中浅层第二大气田。而川西坳陷东坡沙溪庙组气藏,致密砂岩低孔低渗,气水关系复杂,富集规律复杂的地质特征,更有物源复杂,产气层位多,河道狭窄等特点。河道复杂的储层地质特征及差异导致川西坳陷东坡沙溪庙组不同气藏、不同河道测井响应特征多样,难以建立统一的储层电性标准,储层测井评价模型可靠性不高。前期研究建立了以孔隙度、饱和度、电阻率值为主体的定量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认为气层电阻率大于谋值的评价标准,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该地区的测井评价。这类低电阻率储层的正确评价,成了测井解释关注的焦点。弄清电阻率值的影响因素是建立有效测井评价技术的关键。另外水平井的测井评价技术也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储层岩石类型、粒度、胶结物类型、孔隙结构、井轨迹等储层地质特征差异,通过开展针对性的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储层“四性”关系研究,明确了储层测井响应差异主要源于井型、储层地质特征差异与气藏、河道无直接相关性;建立了水平井与直井的差异校正标准;通过“低阻”气层成因、储层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明确储层的电阻率不仅受储层所含流体影响,还与储层的孔隙,孔隙结构的影响。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及其导致的相对较差的孔隙结构、较高的束缚水含量是东坡地区低阻气层的主要原因。针对“低阻”气层建立形成了针对性的中子斜率、多因数雷达图法、电阻率斜率储层流体识别方法。通过储层地质特征、测井响应特征综合研究,建立一套储层参数评价模型及评价方法,有效提高了储层测井评价精度,更有利于发现潜在低电阻率储层。
张筠,吴见萌,朱国璋[8](2018)在《致密气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及气水弛豫分析——以四川盆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盆地致密储层岩性、储集类型复杂,隐蔽性与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难以准确评价。核磁共振测井方法可以解决常规测井的多解性问题,实现对储层流体性质的准确评价。为此,针对该盆地致密储层特征,开展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对比分析,依据不同观测模式的核磁共振测井信息,结合试验井测试资料,优选了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进而以岩石弛豫特征和气水弛豫特征为理论基础,对已测试的致密储层T2气水弛豫特征进行分析,剖析致密储层受孔隙度、孔径尺寸、流体性质等因素影响的T2横向弛豫分布谱。研究结果认为:(1)D9TWE3为四川盆地致密储层最合适的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2)储层致密化是致密碎屑岩储层气水弛豫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致密砂岩储层气水弛豫分布特征为天然气的T2弛豫时间比水的T2弛豫时间长;(3)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气水弛豫分布特征为气层的T2分布谱右峰靠前、水层的T2分布谱右峰靠后。结论认为,所形成的四川盆地致密砂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的T2气水弛豫判别标准,能有效甄别出孔隙度介于4%10%的致密储层流体性质,为四川盆地致密储层的气水识别、天然气储量计算、产能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袁义东,张金功,刘林玉,张津宁,郝杰,张鹏,刘燕妮,杨燕[9](2017)在《因子分析法在陆相致密砂岩及泥页岩储层泥质含量预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泥质含量(Vsh)的合理预测对其他储层参数预测、钻探设计及井壁稳定性评价等方面均有一定影响,但常规岩石Vsh预测方法的评价效果通常欠佳。基于该现状,以川西地区上三叠统致密碎屑岩储层为例,通过设计实验及测井参数提取,分别采用常规自然伽玛法、三孔隙度模型及因子分析方法对储层泥质含量进行评价预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自然伽玛法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7%,该方法主要会造成致密砂岩的Vsh出现显着偏高。三孔隙度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误差较小。因子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了自然伽玛、中子孔隙度、纵波时差、岩石密度、电阻率、自然电位及有效孔隙度7个参数,岩样尺度因子(F1′)与Vsh间具有较好的幂指数关系,待定常数m=2.368,n=0.040。该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预测效果最好。综合来看,因子分析方法最适用于该地区陆相致密碎屑岩储层Vsh的预测。
石学文[10](2017)在《川西南地区雷四3亚段~马鞍塘亚段含油气地质条件研究》文中认为四川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地区之一,雷口坡组则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最早的层系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勘探与研究,现已在其雷口坡组中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582.93×108m3,控制储量67×108m3,典型有卧龙河、磨溪、中坝和龙岗等四个中型气藏。本论文以四川盆地川西南地区中、上三叠统雷四3亚段~马鞍塘亚段为研究的对象,以石油地质学、碳酸盐岩沉积学、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相关理论和相关最新研究进展为指导,结合区域地质概况和前人研究成果,综合运用野外剖面、钻测井及相关分析化验资料,对川西南雷四3亚段~马鞍塘亚段的沉积相、储层、成藏条件及勘探有利区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确定了以下主要成果。地层研究表明,川西南地区雷四段顶部遭受剥蚀,与上覆马鞍塘亚段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天井山组仅分布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在盆地内不发育。川西南地区雷四3亚段残厚在中部最厚,向西北、西南、东南呈环带状逐渐减薄。沉积相研究表明,雷四3亚段沉积相在川西南地区主要以台内滩为主,次为潮间~潮上云坪沉积,在雷四3亚段残存的大部分范围内具有台内滩的发育;马鞍塘亚段马一小段的沉积相在盆地内由东向西依次为陆源滨岸碎屑岩相、混积台地相、台地边缘礁滩相,盆地向西由于特提斯海的存在,推测为台前斜坡带和陆棚相。储层研究表明,雷四3亚段储层的岩性主要为细粉晶白云岩和鲕粒云岩,储集空间有晶间孔、晶间溶孔和粒间孔、粒内孔,颗粒滩相和表生溶蚀作用是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马一小段储层岩性为砂屑灰岩、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和微裂缝,白云石化作用是储层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成藏特征研究表明,川西南雷四3气藏类型以构造圈闭气藏、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气藏为主;在靠近雷四3亚段剥蚀区,地层上倾端雷四3亚段逐渐尖灭,具备形成构造一地层复合圈闭气藏的条件。不同的构造断裂样式及不同的地层接触关系可以形成多样式的有效成藏组合,对于优化烃源和储层组合关系有一定影响关系。雷四3亚段~马鞍塘亚段气藏有利的成藏模式为:(1)具有断距大于马一小段~雷四3亚段累计厚度的断裂,形成一定厚度的须家河组烃源与马一小段~雷四3亚段储层对接或者须家河组烃沿断裂向上运移至马一小段~雷四3亚段储层而成藏。(2)发育沟通下伏烃源的深大断裂,下伏二叠系、寒武系烃源沿断裂进入马—小段~雷四3亚段储层而成藏。
二、川西地区致密碎屑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西地区致密碎屑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致密碎屑岩储层参数智能反演与裂缝定量表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2 致密碎屑岩储层矿物成分解析 |
2.1 致密碎屑岩矿物成分组成分析 |
2.2 致密碎屑岩矿物组成解析方程并求解 |
2.2.1 建立致密碎屑岩矿物组成的超定方程 |
2.2.2 选取优化算法求解 |
2.2.3 超定方程组的变形求解 |
2.3 编写程序实现方程求解 |
2.4 计算模型的应用与检测 |
3 致密碎屑岩储层参数计算方法研究及应用效果 |
3.1 岩性及岩性谱 |
3.1.1 致密碎屑岩储层响应特征 |
3.1.2 致密碎屑岩储层岩性响应特征识别图版 |
3.1.3 岩性识别及划分 |
3.1.4 岩性谱绘制 |
3.2 致密碎屑岩孔渗参数的反演计算模型 |
3.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3.2.2 多元适配模型 |
3.3 致密碎屑岩TOC的关系模型与计算方法 |
3.3.1 单参数法计算TOC |
3.3.2 Δlog R多元回归法计算TOC |
3.4 致密碎屑岩储层产量模拟计算模型 |
4 致密碎屑岩储层裂缝定量表征方法研究 |
4.1 致密碎屑岩储层裂缝的响应特征 |
4.1.1 致密碎屑岩储层裂缝特征 |
4.1.2 致密储层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 |
4.2 建立致密碎屑岩储层裂缝识别的智能方法 |
4.2.1 GBDT裂缝识别模型 |
4.2.2 RF裂缝识别模型 |
4.2.3 SVM裂缝识别模型 |
4.2.4 裂缝识别模型应用效果 |
4.3 致密碎屑岩储层裂缝发育的定量表征模型 |
5 构建致密碎屑岩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
5.1 致密碎屑岩储层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分类标准 |
5.2 形成致密碎屑岩储层综合评价的定量表征图谱 |
5.3 研究区域实例分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地区长9油藏致密储层-构造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致密储层的定义 |
1.2.2 致密储层测井评价研究现状 |
1.2.3 致密储层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
1.2.4 致密储层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
1.2.5 长9 油层组研究现状 |
1.2.6 存在主要科学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论文创新点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勘探开发简况 |
2.3 区域地质概况 |
2.3.1 区域构造特征 |
2.3.2 区域沉积特征 |
2.4 地层特征 |
2.4.1 地层划分的依据 |
2.4.2 地层划分的原则 |
2.4.3 长9 地层特征 |
2.5 构造特征及对成藏控制 |
2.6 长9 沉积特征 |
2.6.1 沉积物源 |
2.6.2 相标志 |
2.6.3 沉积微相类型及单井相分析 |
2.6.4 沉积微相剖面演化特征 |
2.6.5 沉积微相与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
第三章 储层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1 岩石结构特征 |
3.1.2 碎屑组分特征 |
3.1.3 填隙物特征 |
3.2 储层孔隙特征 |
3.2.1 孔隙类型 |
3.2.2 孔隙结构 |
3.3 储层物性特征 |
3.4 储层非均质性 |
3.4.1 层内非均质性 |
3.4.2 层间非均质性 |
3.4.3 平面非均质性 |
3.5 储层控制因素 |
3.5.1 源区母岩 |
3.5.2 沉积环境 |
3.5.3 成岩作用 |
3.5.4 构造裂缝 |
3.5.5 构造演化与储层致密关系 |
第四章 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
4.1 测井数据预处理 |
4.1.1 测井曲线标准化 |
4.1.2 岩心归位 |
4.2 四性关系研究 |
4.2.1 岩性与含油性 |
4.2.2 岩性与物性 |
4.2.3 物性与含油性 |
4.2.4 电性与岩性 |
4.2.5 四性综合图 |
4.3 测井参数模型 |
4.3.1 孔隙度计算模型 |
4.3.2 渗透率计算模型 |
4.3.3 饱和度计算模型 |
4.4 测井识别油水层 |
4.4.1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
4.4.2 油水层测井解释标准 |
4.4.3 油层厚度平面分布 |
第五章 储层综合评价 |
5.1 综合评价参数 |
5.2 综合评价方法 |
5.3 综合评价标准 |
5.4 综合评价结果 |
第六章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培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川西地区雷口坡组气藏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储层岩石类型分类 |
2储层分类评价 |
2.1储层识别方法 |
2.1.1交汇图版法 |
2.1.2三孔隙度组合识别法 |
2.2 孔隙度计算 |
2.3 饱和度计算 |
结论 |
(4)致密气藏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模式设计与技术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发展 |
1.2.2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应用 |
1.2.3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致密储层特征分析 |
2.1 川西致密碎屑岩储层 |
2.1.1 地质特征分析 |
2.1.2 测井响应特征及技术挑战 |
2.2 川西雷口坡组白云岩储层 |
2.2.1 地质特征分析 |
2.2.2 测井响应特征及技术挑战 |
第3章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模式设计 |
3.1 核磁共振测井影响因素分析 |
3.1.1 测井采集操作规范 |
3.1.2 井眼扩径 |
3.1.3 观测模式 |
3.2 二维测井方法优选 |
3.2.1 核磁共振测井方法 |
3.2.2 二维测井方法对比 |
3.3 测井观测模式设计 |
3.3.1 观测模式设计原则 |
3.3.2 观测模式参数设计 |
3.3.3 观测模式对比检验 |
第4章 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处理 |
4.1 二维数据反演方法 |
4.1.1 T_2-D反演方法 |
4.1.2 T_2-T_1反演方法 |
4.2 处理参数取值依据 |
4.2.1 仪器与地层参数 |
4.2.2 弛豫谱截止值 |
4.2.3 储层流体谱峰特征值 |
4.2.4 渗透率计算参数 |
4.2.5 钻井液参数 |
4.3 岩心刻度测井前数据校正 |
4.3.1 数据影响因素分析 |
4.3.2 岩心数据校正 |
第5章 致密储层流体判识技术 |
5.1 地质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储层岩性 |
5.1.2 储层物性 |
5.1.3 储层温度与压力条件 |
5.2 流体特征值分析 |
5.2.1 粘土束缚水 |
5.2.2 毛管束缚水 |
5.2.3 可动水 |
5.2.4 天然气 |
5.3 流体识别图版 |
第6章 致密储层参数建模方法 |
6.1 孔隙度模型研究 |
6.1.1 孔隙度分布区间 |
6.1.2 孔隙度岩心标定 |
6.1.3 孔隙度建模 |
6.2 渗透率模型研究 |
6.2.1 现有渗透率模型 |
6.2.2 致密碎屑岩储层 |
6.2.3 致密碳酸盐岩储层 |
6.3 饱和度模型研究 |
6.3.1 束缚流体饱和度 |
6.3.2 可动流体饱和度 |
第7章 技术应用 |
7.1 致密碎屑岩储层 |
7.2 致密白云岩储层 |
7.3 碳酸盐岩扩径段密度曲线重构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致密碎屑岩储层流体识别及气、水分布规律 ——以W断陷登娄库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致密碎屑岩研究现状 |
1.1.2 流体识别方法研究 |
1.1.3 气水分布特征研究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3 论文取得的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W断陷登娄库组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位置及分区特征 |
2.1.1 构造位置 |
2.1.2 地层特征概况 |
2.2 研究区致密碎屑岩特征 |
2.2.1 岩石学特征 |
2.2.2 储层特征 |
2.3 气藏成藏及流体特征 |
2.3.1 区域成藏特征 |
2.3.2 流体测井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层流体判别方法研究 |
3.1 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流体判别方法 |
3.1.1 常规交会图 |
3.1.2 孔隙度-电阻率交会图 |
3.1.3 深浅电阻率差比值与密度交会图版法 |
3.1.4 阵列感应曲线特征法 |
3.2 基于偶极横波成像测井资料的流体判别方法 |
3.2.1 提取横波数据 |
3.2.2 弹性力学参数的计算 |
3.2.3 弹性力学参数交会分析法 |
3.2.4 应用实例 |
3.3 基于双重信息约束的流体判别方法 |
3.3.1 最优分割原理 |
3.3.2 聚类分析原理 |
3.3.3 应用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物性参数计算及下限划分 |
4.1 物性参数计算 |
4.1.1 孔隙度 |
4.1.2 渗透率 |
4.1.3 饱和度 |
4.2 物性下限划分 |
4.2.1 物性试气法 |
4.2.2 正逆统计法 |
4.2.3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气水分布规律及应用 |
5.1 隔夹层认识 |
5.2 气水分异 |
5.3 气水分布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研项目 |
(6)致密碎屑岩气藏岩石组构特征及孔隙结构评价方法 ——以W断陷登娄库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石组构特征与岩相识别 |
1.2.2 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划分及识别 |
1.2.3 孔隙结构评价方法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取得的结论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及地层特征 |
2.1.1 构造位置 |
2.1.2 地层特征概况 |
2.2 研究区碎屑岩特征 |
2.2.1 沉积环境特征 |
2.2.2 岩石学特征 |
2.3 储层特征 |
2.3.1 储层物性特征 |
2.3.2 储集空间类型 |
2.4 储层岩性测井响应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致密碎屑岩组构特征及岩相识别 |
3.1 岩性特征分析 |
3.2 组分特征 |
3.2.1 岩石组分特征分析 |
3.2.2 岩石组分对储层有效性的影响 |
3.2.3 岩石组分特征测井表征 |
3.3 结构特征 |
3.3.1 岩石结构特征分析 |
3.3.2 岩石结构对储层有效性的影响 |
3.3.3 岩石结构特征测井表征 |
3.4 考虑岩石组构的岩相识别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有效性关系 |
4.1 孔隙结构类型及特征 |
4.1.1 孔隙结构类型划分 |
4.1.2 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
4.2 孔隙结构类型测井识别 |
4.2.1 孔隙结构类型定性识别 |
4.2.2 孔隙结构类型定量识别 |
4.3 储层有效性研究 |
4.3.1 岩石组分与孔隙结构关系 |
4.3.2 岩石结构与孔隙结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孔隙结构评价方法及储层有效性应用 |
5.1 孔隙结构参数计算 |
5.1.1 储层物性参数 |
5.1.2 储层物性与孔隙结构关系 |
5.1.3 有效孔隙度计算 |
5.2 孔隙结构测井评价方法 |
5.2.1 有效孔隙度 |
5.2.2 储层品质指数(RQI) |
5.3 有效储层的划分及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研项目 |
(7)川西坳陷东坡沙溪庙组致密气藏测井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位置 |
2.2 勘探开发简况 |
2.3 构造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4.1 地层特征 |
2.4.2 沉积特征 |
2.4.3 储集特征 |
2.5 气藏特征 |
2.5.1 气藏类型 |
2.5.2 成藏特征 |
第3章 测井响应特征及四性关系 |
3.1 储层岩石类型测井响应特征 |
3.1.1 储层岩石类型 |
3.1.2 储层岩石测井响应牲 |
3.2 储层物性测井响应特征 |
3.2.1 储层物性特征 |
3.2.2 测井响应特征 |
3.3 储层流体响应特征 |
3.3.1 气层测井响应特征 |
3.3.2 非工业气层测井响应特征 |
3.3.3 水层测井响应特征 |
3.4 储层“四性”关系 |
3.4.1 岩性 |
3.4.2 物性-岩性-电性 |
3.4.3 物性-含气性 |
3.4.4 含气性-电性 |
第4章 储层流体识别 |
4.1 低电阻影响因素分析 |
4.1.1 低电阻成因汇总 |
4.1.2 测井资料质量分析 |
4.1.3 电阻率分类统计分析 |
4.1.4 储层特征统计分析 |
4.1.5 岩石实验分析资料分析 |
4.1.6 阿尔奇数学模型 |
4.2 储层流体识别标准 |
4.3 流体识别方法 |
4.3.1 CNL-?斜率法 |
4.3.2 多因数雷达图法 |
4.3.3 RD-?斜率法 |
第5章 储层参数测井评价 |
5.1 测井资料标准化 |
5.2 岩心归位 |
5.3 测井参数模型 |
5.3.1 泥质含量计算模型 |
5.3.2 孔隙度模型 |
5.3.3 渗透率模型 |
5.3.4 饱和度模型 |
5.4 模型可信度分析 |
5.5 储层测井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致密气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及气水弛豫分析——以四川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选择 |
1.1“双TW/单TE”与“双TW/双TE”观测模式对比 |
1.2“双TW/双TE”观测模式对比 |
2 致密储层气水弛豫特征 |
2.1 致密砂岩储层的T2气水弛豫特征 |
2.2 碳酸盐岩储层的T2气水弛豫特征 |
3 结论 |
(9)因子分析法在陆相致密砂岩及泥页岩储层泥质含量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背景 |
2 泥质含量评价方法原理 |
2.1 碎屑岩充填结构模型 |
2.2 测试方法 |
2.2.1 自然伽玛方法 |
2.2.2三孔隙度模型 |
2.2.3 因子分析方法 |
3 结果及讨论 |
3.1 测试结果及参数提取 |
3.2 方法结果对比 |
3.3 测井评价 |
4 结论 |
(10)川西南地区雷四3亚段~马鞍塘亚段含油气地质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论文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及成果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及勘探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勘探概况 |
2.3 地层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1 沉积背景 |
3.2 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沉积相特征 |
3.3 须一段马鞍塘亚段沉积相特征 |
第4章 储层特征 |
4.1 雷四3亚段储层特征 |
4.2 马鞍塘亚段储层特征 |
4.3 储层展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
第5章 气藏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 |
5.1 气藏特征 |
5.2 典型气藏(气井)解剖 |
5.3 成藏条件分析 |
第6章 区带评价勘探部署建议 |
6.1 区带划分及评价 |
6.2 勘探部署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川西地区致密碎屑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致密碎屑岩储层参数智能反演与裂缝定量表征方法研究[D]. 牛静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2]鄂尔多斯盆地周长地区长9油藏致密储层-构造综合评价[D]. 王霞. 长安大学, 2021(02)
- [3]川西地区雷口坡组气藏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A]. 程曦,余杭航,张劲. 第31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2019)论文集(01地质勘探), 2019
- [4]致密气藏二维核磁共振测井模式设计与技术实践[D]. 张世懋.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5]致密碎屑岩储层流体识别及气、水分布规律 ——以W断陷登娄库组为例[D]. 许佳琰.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6]致密碎屑岩气藏岩石组构特征及孔隙结构评价方法 ——以W断陷登娄库组为例[D]. 崔志鹏.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7]川西坳陷东坡沙溪庙组致密气藏测井评价技术研究[D]. 蒙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8]致密气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及气水弛豫分析——以四川盆地为例[J]. 张筠,吴见萌,朱国璋. 天然气工业, 2018(01)
- [9]因子分析法在陆相致密砂岩及泥页岩储层泥质含量预测中的应用[J]. 袁义东,张金功,刘林玉,张津宁,郝杰,张鹏,刘燕妮,杨燕. 矿物岩石, 2017(04)
- [10]川西南地区雷四3亚段~马鞍塘亚段含油气地质条件研究[D]. 石学文.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