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系杂交水稻源库特征与栽培调控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高芳[1](2021)在《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品质形成机理及调控》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通过田间测定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北方主栽的13个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单株叶面积、开花数、成果率等18个源库性状进行测定和计算,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筛选花生源库性状评价指标,对比不同品种的源库性状差异和产量差异,并进行源库类型划分。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品种间源库性状、同化物积累与分配及蛋白质组差异,研究花生产量品质形成过程中的源库差异机理,并探讨不同源库调控措施对花生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为花生产量品质协调提高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生品种源库类型划分1.1衡量花生源库性状的指标将花生源库性状分为源性状、库性状、源库综合性状和产量性状四个大类18个小类,通过降维分析,其中前5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28.64%、16.305%、16.197%、14.239%和13.315%,累计贡献率为88.7%,可以反映出18个源库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各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向量最大值可以作为评价花生源库关系的主要指标,分别命名为前期源因子(结荚期叶面积)、产量因子(荚果充实度)、前期库因子(开花数)、后期源因子(饱果期叶面积)和后期库因子(成针率、成果率)。1.2源库类型划分将花生品种按源库性状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共聚为4类,第I类为源库协调型品种,包括冀花5号和潍花8号;第II类为源足库少型品种,包括潍花16号、冀花18155、中花24、豫花15号;第III类为源足库多型品种,包括丰花1号、山花9号、日花1号;第IV类为源大库小型品种,包括青花7号、花育33号、花育36号、豫花9326。2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性状差异2.1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源库性状差异4种源库类型花生品种的单株叶面积差异显着。源大库小型品种花育36号单株叶面积最大值为2741 cm2,生育后期叶面积日消亡率为47.8cm2·d-1;源库协调型品种冀花5号单株叶面积最大值为1468 cm2,叶面积日消亡率为19.9cm2·d-1;源足库少型品种中花24和源足库多型品种山花9号的叶面积最大值和日消亡率介于两者之间。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单株开花数量和开花持续时间均存在显着差异。山花9号开花时间最长,为46天;其次是冀花5号和中花24,花育36号开花时间最短,仅为29天。山花9号单株开花数量124朵,显着高于其他品种,花育36号和中花24开花数量较少,分别为70朵和75朵。山花9号的成针率最高,但成果率最低,有效果比例和荚果充实度显着低于其他品种;中花24成果率最高,有效果比例较高;冀花5号有效果比例和荚果充实度均高于其他品种。2.2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生理性状差异花育36号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含量显着低于其他3个品种,山花9号叶绿素含量在饱果期和收获期时较低,说明山花9号和花育36号在生育后期叶片中叶绿素降解速度快,叶片后期持绿时间短。花针期时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无显着差异,结荚期和饱果期时冀花5号和中花24净光合速率较高,花育36号净光合速率最低。冀花5号和中花24结荚期和饱果期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显着高于山花9号和花育36号。冀花5号的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和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活性最高,花育36号的碳氮代谢酶活性最低。2.3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同化物积累与分配差异4个品种的群体光合势大小为花育36号>中花24>山花9号>冀花5号,但结合产量数据分析认为,光合势大的品种,产量不一定增加。花育36号总干物质积累量最高,其次是山花9号和中花24,冀花5号干物质积累量最低。但冀花5号自开花后50d开始荚果库的干物质分配比率超过茎、叶,山花9号和中花24自开花后60 d开始荚果的干物质分配比率超过茎、叶,而花育36号开花后80 d时荚果库干物质分配比率才超过茎、叶。2.4源库协调型品种优势蛋白质组分析冀花5号和花育36号间差异蛋白约有36.7%与代谢过程有关,和山花9号间的差异蛋白有51.4%与代谢过程有关。冀花5号与花育36号间的差异蛋白共涉及到75个不同的生化途径,冀花5号与山花9号间的差异蛋白共涉及到92个不同的生化途径。代谢组别中差异蛋白数量主要参与包括碳代谢、糖代谢、氨基酸代谢、氮代谢等能量代谢系统以及脂肪酸代谢、类固醇类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等防御系统。与源大库小型品种花育36号和源足库多型品种山花9号相比,源库协调型品种冀花5号TCA循环中由草酰乙酸转化为柠檬酸过程中的酰基转移酶(EC:2.3.3.8),柠檬酸转化为顺乌头酸以及顺乌头酸转化为异柠檬酸过程中的C-O裂合酶(EC:4.2.1.3),异柠檬酸转化为酮戊二酸过程中的脱氢酶(EC:1.1.1.41)表达量均显着上调,说明活跃的糖代谢是源库协调型品种获得高产优质的生理基础。2.5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品质性状差异本研究中4个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表现为冀花5号产量最高,其次是山花9号和中花24,花育36号产量最低。产量构成因素方面,冀花5号千克果数最少,山花9号千克果数最多。冀花5号和花育36号出仁率较高,山花9号和中花24出仁率较低。4个品种中中花24粗脂肪含量最高,其次是冀花5号,花育36号4粗脂肪含量较低。3改变源库比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摘除25%叶片后,花生单株叶面积与对照无显着差异,摘除50%及75%叶片后,花生单株叶面积显着低于对照。去花后花生单株叶面积高于对照,但去花75%以后,花生生育后期叶面积降低。减源会引起花生荚果库数量变化,适当减源可以减少无效果针和幼果数量,增加有效果数量,但过度减源会显着降低总果数和有效果数量。摘除部分花会促进剩余花朵成针和成果,降低收获时的果针和幼果,提高有效果比例。减源25%和减库50%均可提高花生库源比,提高荚果充实度和出仁率,从而提高产量。随着叶片数量的减少,花生籽仁中粗脂肪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2018和2019年摘除25%叶片后籽仁粗脂肪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3%和3.8%,摘除75%叶片后粗脂肪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7%和4.4%。减源后花生籽仁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摘除25%和50%叶片后籽仁中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摘除75%叶片后籽仁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减库后花生籽仁中脂肪含量增加,蛋白质和可溶糖含量随减库数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4调控措施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4.1去生长点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去茎端生长有效的降低花生植株高度,缓解倒伏现象。花后30 d和45 d去茎端生长点可以有效减少收获时未入土果针数,增加饱果数和有效荚果比例,但花后15 d去茎端生长点会增加未入土果针数和幼果数,减少饱果数,说明过早的去除茎端生长点,可能会导致前期营养物质多供应于茎叶的再生长中,而减少向中前期发育的荚果中的分配比例,从而导致中前期荚果发育成饱果的数量减少,后期花发育成果针和幼果的数量增加,也因此导致产量显着低于对照。对于茎叶旺长的品种,可以选择在花后45 d左右去除茎端生长点,减少无效消耗,同时促进同化物向荚果转移,提高荚果饱满度,增加饱果数和有效果比例及出仁率,增加产量,同时由于籽仁中粗脂肪含量受影响较小,可以保证籽仁的榨油品质,保障品质。4.2喷施乙烯利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乙烯利对花生开花数量的抑制作用与喷施时期有关,花后10和20 d喷施乙烯利可显着抑制开花,减少花生单株开花数量,且抑制作用从喷施后次日起开始,花后30 d喷施乙烯利对单株总开花数无显着影响。说明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喷施可抑制开花数量,在盛花期之后喷施对花生开花数量的影响不大,但喷施乙烯利可以显着降低花生成针率,提高秕果数和饱果数,降低收获时的果针数。花后10和20 d喷施可显着提高有效果比例,花后30 d喷施对单有效果比例无显着影响。喷施乙烯利可以增加花生单株叶面积,开花后10 d喷施处理的单株叶面积增幅最大,随喷施时期的推迟,增加幅度减小。花后10和20 d喷施乙烯利显着提高了花生叶片的光合速率,但花后30 d喷施处理只能在短期内提高光合速率,对生育后期的叶片光合速率无显着影响。从源库综合性状来看,花后20 d喷施乙烯利的源库关系最协调,有利于促进同化物向荚果的运输,提高有效果比例和荚果充实度,从而提高产量。花后10 d和20 d喷施乙烯利可以显着增加籽仁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尤其是花后20 d喷施。因此,喷施乙烯利是解决花生“花多不实、果多不饱”源库失衡现象的有效措施,生产中使用乙烯利控花应选择在开花后20 d喷施。4.3地膜厚度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地膜厚度0.01 mm时成果率和成针率均高于地膜厚度0.006 mm处理,0.014 mm和0.02 mm两个地膜处理的单株开花数和成针率高于其他处理,但成果率较低。说明适当增加地膜厚度可以提高花生成针率和成果率,但地膜厚度过厚会降低成果率。增加地膜厚度后可以增加花生荚果充实度,适当增加地膜厚度可以提高库源比和收获指数及出仁率,有利于获得高产。0.01 mm和0.014 mm地膜处理可以提高花生籽仁粗脂肪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0.02 mm和0.03 mm地膜处理降低粗脂肪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本研究中地膜厚度0.01 mm时可以通过提高成果率,增加单株结果数及荚果充实度,改变花生源库关系及同化物在源库间的分配,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徐杰姣[2](2021)在《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机插水稻从本世纪初开始在我省推广使用,目前已成为我省水稻生产的主要方式。机插秧绝大多数为毯状育苗,具有高效省时的优点。但由于播种密度大、生长时间短、秧龄弹性小,在季节紧张的情况下,秧苗素质弱、成苗率低、返青时间长等不利因素被更加地放大,反过来又导致部分生产者来年进一步加大播种量,形成了苗越多、苗越弱的恶性循环,导致本田期施氮量增大,特别是分蘖肥用量过多,严重制约了机插水稻高产潜力的发挥。针对苗弱、秧龄弹性小的问题,生产上展了水稻生长调理剂(简称壮秧剂)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一些生产者又过分地依赖壮秧剂的调节作用,过度地延长秧龄,对秧苗栽后恢复生长产生了一定的隐患。针对机插水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我省淮安市淮安区南闸镇姚庄村欣农稻麦合作社及泗洪市稻米文化馆,以迟熟中粳水稻南粳9108为供试材料,开展了壮秧剂比较、播种量、秧田期施肥、秧龄、每穴栽插苗数、施氮量、分蘖肥施用方法等试验。研究了南粳9108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叶面积系数、物质生产与分配、产量及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稻米品质等性状,明确了机插水稻南粳9108壮秧培育和氮肥运筹等生产技术,以期为机插水稻绿色、优质、高效丰产栽培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指标。结果如下:1.壮秧剂比较试验:壮秧剂处理的水稻:1)苗高、茎基宽、根数等秧苗素质均显着优于CK处理。各种壮秧剂处理间秧苗素质差异不大;2)产量均高于CK处理,平均增加13.16%。产量大小顺序为育苗伴侣>育秧绿>杰伟>龙旗;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与CK处理相比及壮秧剂间均无显着差异;4)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重较CK处理显着增加10.01%和12.14%,均以育苗伴侣处理最大;5)植株含氮率均低于CK处理,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均高于CK处理。吸氮量以龙旗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以育苗伴侣处理最大。2.播种量试验:随着播种量的增加:1)秧苗素质显着趋劣,以75g处理最优,200g处理最差;2)产量显着下降,产量、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在75g处理下最高;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下降,以75g处理最大;4)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干物质重显着下降,均以75g处理最大;5)植株含氮率显着提高,但植株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肥利用效率显着降低,植株含氮率以200g处理最高,其它三项指标氮肥利用效率均以75g处理最大。结合秧苗素质及栽插效率等因素,干种子直接播种条件下,每盘播种量以120~125g为宜。3.秧田期施肥试验:秧田期施肥处理:1)显着提高了秧苗素质,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优,无壮+无肥处理最弱;2)显着提高了产量及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大;3)对叶面积系数无显着影响;4)显着增加了植株干物重,以壮+2次肥处理最大;5)显着增加了植株含氮率、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以壮+2次施肥处理最大。4.秧龄试验:随着秧龄的增加:1)秧苗素质显着趋劣,23d处理的株高、茎基宽、根数等指标均最优,38d处理秧苗素质最差;2)产量及构成因素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3)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降低;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干物重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4)成熟期植株含氮率显着增加,以38d处理最大;成熟期植株吸氮量显着降低,以23d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显着降低,均以23d处理最大。5.每穴栽插苗数试验:随着每穴栽插苗数的增加:1)产量、植株干物重、吸氮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均以M5处理最大;2)抽穗期叶面积系数显着增加,以M7处理最大;3)成熟期植株含氮率显着下降,以M3处理最大。6.施氮量试验:随着施氮量的增加:1)产量先增加后下降,以N20处理最大,每亩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以N25处理、N15处理、不施氮处理最大,处理间产量、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显着;2)叶面积系数、植株干物重均先上升后下降,前者以N25处理最大,后者以N20处理最大;3)植株含氮率和吸氮量显着增加,均以N30处理最大;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显着降低,以N15处理最大,氮肥利用效率先增加后降低,以N20处理最大。7.分蘖肥试验:随着分蘖肥用量的增加:1)壮苗处理的产量呈缓慢下降趋势,N1>N2>N3>N4;弱苗处理的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N3>N4>N2>N1,壮苗各处理产量均高于弱苗对应处理,壮苗的产量较弱苗平均增加13.66%,弱苗产量最高的处理小于壮苗一次施肥处理的产量。壮苗处理的各产量构成因素均高于弱苗,壮、弱苗处理下,产量的提高均依赖于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的增加;2)壮苗处理的抽穗期叶面积系数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1处理最大,弱苗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大,壮苗各处理的叶面积系数均高于弱苗处理;3)壮苗的成熟期植株干物重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最大,弱苗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3处理最大,壮苗各处理的植株干物重均高于弱苗处理,较弱苗平均增加4.67%;4)壮、弱苗处理的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均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植株含氮率较弱苗平均增加3.47%;壮、弱苗处理的成熟期植株吸氮量均呈显着增加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植株吸氮量较弱苗平均增加9.26%;壮、弱苗处理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以N1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氮肥利用效率以N3处理最大,弱苗处理以N2处理最大。随着分蘖肥用量的增加:1)壮苗处理的整精米率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最大,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3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整精米率较弱苗平均增加0.78%;2)壮、弱苗处理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均以N2处理最低,壮苗处理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较弱苗处理分别降低3.92%和10.58%;3)壮苗处理的食味值呈显着降低趋势,以N1处理为最大,弱苗处理的食味值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食味品质显着优于弱苗;壮、弱苗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1-1处理为最大,壮苗处理的直链淀粉含量较弱苗处理增加0.39%;壮、弱苗处理的蛋白质含量均呈显着增加趋势,均以N4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蛋白质含量较弱苗处理增加2.53%;4)壮苗处理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终值黏度呈显着降低趋势,均以N1处理最大,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均以N2处理最大,壮苗处理的崩解值较弱苗增加6.07%;壮苗处理的回复值和消减值呈显着增加趋势,以N1处理最低,弱苗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以N2处理最低,弱苗处理的回复值和消减值较壮苗降低2.99%,10.23%。崩解值与食味值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消减值与食味值呈极显着线性负相关。壮苗水稻一次施用分蘖肥处理产量最高,主要稻米品质指标优于其它处理。弱苗水稻多次施用分蘖肥,虽能适度提高产量,但也使主要稻米品质指标有变劣的趋势。
周娟[3](2020)在《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和发育受大气CO2浓度及氮磷钾等矿质营养元素的影响显着。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升高,影响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前人利用FACE(Free AirCO2 Enrichment)技术平台开展了水稻对自由空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与适应方面的研究,在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稻米品质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的数据,在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方面也有一些探索,但多以其中一种元素为主。同时,之前的FACE研究多数为单一品种,而我国水稻品种类型丰富,基因型差异较大,每类品种均有其最适宜的生长区域或季节,也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在较长时间内相互不可替代。因此,扩大水稻品种类型与数量,系统研究开放式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形成、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吸收利用、叶片光合特性及一些氮代谢生理活性物质的差异、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率先利用我国第一个稻麦轮作FACE研究平台,以常规粳稻(武运粳21、扬辐粳8号)、常规籼稻(扬稻6号、扬辐籼6号)和杂交籼稻(汕优63、两优培九)共6个品种(组合)为供试材料,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旨在明确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氮磷钾等养分吸收利用对CO2浓度升高响应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为未来CO2浓度升高后水稻品种的培育与选择及稻作生产过程中施肥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FACE处理使:1)水稻抽穗平均提前0.97天,全生育期平均缩短0.75天,株高平均增加0.69 cm,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2)使(拔节期)最高茎蘖数平均增加8.61%,成穗率平均降低3.67%,两者均以杂交籼稻增幅或降幅最大;3)使(抽穗期)叶面积系数平均增加11.50%,库容量平均增加18.38%,叶面积系数以杂交籼稻增幅最大,库容量以常规粳稻增幅最大;4)促进了主要生育期干物重的增加,成熟期平均增加25.15%,以杂交籼稻增幅最大,处理间和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使常规粳稻经济系数增加了 0.75%,杂交籼稻、常规籼稻经济系数分别降低了 2.29%、0.44%,处理间和品种间均无显着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叶面积系数、库容量、成熟期干物重、经济系数与产量均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库容量、成熟期干物重与产量的相关程度分别大于叶面积系数、经济系数与产量的相关程度。2.FACE处理使:1)显着促进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平均增加24.17%,常规粳稻增加了 19.38%,杂交籼稻增加了 24.02%,常规籼稻增加了 29.10%。;2)促进了单位面积穗数的增加,平均增加16.37%,常规粳稻增幅最大;3)促进了杂交籼稻和常规籼稻每穗粒数的增加;4)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但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综合分析表明,四个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均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粒数、单位面积穗数的促进作用较大。3.FACE处理使:1)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平均降低3.57%,常规粳稻降幅最大;使成熟期氮素累积量平均增加21.61%,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分别增加了13.69%、25.70%、24.32%;2)提高了成熟期茎鞘、叶片吸氮量,降低穗吸氮量,叶片增幅最大,平均增加51.86%;3)促进了不同生育阶段的吸氮量的增加,以抽穗-成熟阶段增加最多,平均增加58.04%,以常规籼稻增幅最大;4)显着提高了常规籼稻和杂交籼稻成熟期单穗吸氮量,分别平均增加10.79%、13.93%,但使常规粳稻下降了 9.60%;5)促进了水稻群体吸氮强度的提高,成熟期平均增加22.62%,杂交籼稻增幅最大;6)显着增加了成熟期茎鞘和叶片的氮素分配比例,降低了穗部氮素分配比例。FACE处理降低了茎鞘叶片氮素转运量和结实期穗部氮素的增加量,分别平均降低32.41%、6.62%、;7)显着提高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平均增加4.72%,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分别提高了 6.90%、9.44%、5.31%。综合分析表明结果,提高植株干物重、抽穗-成熟阶段吸氮量、叶片吸氮量、单穗吸氮量、吸氮强度均有利于成熟期氮素累积量的提高;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氮素因子,氮素累积量对产量的作用大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作用。4.FACE处理使:1)成熟期植株含磷率平均增加6.07%,常规粳稻增幅最大;使成熟期磷素累积量平均增加31.97%,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分别增加了 28.84%、42.07%、24.81%,;2)提高了成熟期茎鞘、叶片、穗各器官吸磷量,穗增幅最大,平均增加32.95%,杂交籼稻增幅最大;3)促进了不同生育阶段的吸磷量的增加,以抽穗-成熟阶段增加最多,平均增加63.44%,常规粳稻增幅最大;4)使成熟期单穗吸磷量显着增加11.16%,常规籼稻增幅最大;5)促进了水稻群体吸磷强度的增加,成熟期平均增加33.16%,常规粳稻增幅最大;6)降低了茎鞘和叶片的磷素分配比例,增加了穗部磷素分配比例,。FACE处理使茎鞘叶磷素转运量和结实期穗部磷素增加量,分别平均增加了 36.23%、25.45%,均以常规籼稻增幅最大;7)使常规粳稻、常规籼稻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分别降低了15.50%、9.29%,使杂交籼稻磷素籽粒生产效率提高了 12.09%。综合分析结果,提高植株含磷率、抽穗-成熟阶段吸磷量、穗部吸磷量、单穗吸磷量、吸磷强度均有利于成熟期磷素累积量的提高;成熟期磷素累积量、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是提高产量的重要磷素因素,磷素累积量对产量的作用大于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作用。5.FACE处理使:1)成熟期植株含钾率平均降低8.81%,常规籼稻降幅最大;使成熟期钾素累积量平均增加18.25%,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分别增加了 13.65%、23.47%、16.51%;2)显着增加水稻茎鞘、穗吸钾量,叶片吸钾量略有下降;3)促进了不同生育阶段的吸钾量的增加,以抽穗-成熟阶段增幅最大,平均增加23.11%,杂交籼稻增幅最大;4)使成熟期单穗吸钾量显着增加2.54%,杂交籼稻增幅最大;5)促进了水稻群体吸钾强度的增加,成熟期平均增加18.68%,杂交籼稻增幅最大;6)增加了茎鞘和穗的钾素分配比例,降低了叶片的钾素分配比例,增加了茎鞘叶钾素转运量和结实期穗部钾素的增加量的增加,分别平均增加了 44.04%、55.43%、,前者以杂交籼稻增幅最大、后者以常规粳稻增幅最大;7)使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 12.91%、6.64%、16.85%。综合分析表明,提高植株含钾率、移栽-分蘖阶段吸钾量、茎鞘吸钾量、单穗吸钾量、吸钾强度均有利于成熟期钾素累积量的提高;成熟期钾素累积量、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均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钾素因子,钾素累积量对产量的作用大于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作用。6.FACE处理:1)叶片的叶绿素a、b、a+b含量,拔节期分别平均降低4.19%、4.27%、4.20%,抽穗后20天分别平均降低5.17%、7.12%、5.50%,均以杂交籼稻降幅最大;增加了抽穗期叶绿素a、b、a+b含量,分别平均增加3.79%、3.78%、3.79%,均以常规粳稻增幅最大;2)显着降低了拔节期、抽穗后20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分别平均降低5.98%、4.97%,分别以杂交籼稻、常规粳稻降幅最大;增加了抽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平均增加4.31%,常规粳稻增幅最大;3)显着降低了拔节期、抽穗期及抽穗后20天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平均降低4.94%、12.04%、19.13%,拔节和抽穗期以常规粳稻降幅最大,抽穗后20天以杂交籼稻降幅最大;4)显着降低了拔节期、抽穗期及抽穗后20天叶片的GS酶活性,分别平均降低15.72%、10.82%、7.49%,品种间无显着差异;GOGTA的活性分别平均降低0.91%、3.71%、0.79%,拔节和抽穗后20天均以常规籼稻降幅最大,抽穗期以常规粳稻降幅最大。相关分析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抽穗期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与氮代谢酶活性显着线性正相关。综上所述,FACE处理显着提高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品种间差异较大;显着促进了成熟期氮素累积量、磷素累积量、钾素累积量的提高,品种间差异较大;提高了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大部分品种降低了磷素籽粒生产效率;降低了成熟期植株含氮率、植株含钾率,提高了植株含磷率;(氮、磷、钾)养分累积量和(氮、磷、钾)养分籽粒生产效率均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但养分累积量对产量的影响要大于养分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影响。总体来看,籼稻品种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要明显大于粳稻品种,或者说,籼稻品种在大气CO2浓度升高后比粳稻品种具有更高的养分吸收利用潜力。
涂德宝[4](2020)在《长江中游粳稻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湖北、安徽等长江中游地区推行水稻“籼改粳”工程,然而很多中粳品种引入长江中游稻区种植后,由于品种生态适应性差异,导致其产量表现不稳定以及品质变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长江中游稻区粳稻的发展。因此,明确粳稻在长江中游稻区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对于稳定和保障长江中游粳稻优质高产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于2014-2018年在湖北省襄阳、枣阳、随州、荆门、公安、武穴6个典型生态点以5种类型水稻(常规粳稻、杂交粳稻、籼粳杂交稻、杂交籼稻和常规籼稻)为对象开展分期播种试验。于2017-2018年在湖北枣阳、安徽六安以及江苏扬州以7种优质粳稻品种(南粳9108、粳565、丰粳3227、武运粳80、皖垦粳2号、甬优4949和粳两优4466)为对象开展区域对比试验。进行不同生态区和不同播期条件下粳稻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源库关系等方面差异的研究,明确其主要气象影响因子,并进一步分析研究源库特征变化以及灌浆期高温对粳稻品质形成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江中游稻区粳稻生育进程表现出随播期推迟播种-抽穗天数明显缩短,而抽穗-成熟天数延长,不同区域抽穗-成熟天数差异显着。随播期推迟粳稻播种至抽穗天数缩短极差值可达30天,抽穗-成熟天数延长极差值可达15天。不同区域粳稻抽穗-成熟天数极差可达27天。导致生育进程明显变化的主要因子为温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播种-抽穗天数与营养生长期平均温度(VT)和花前平均温度(FT)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同时抽穗-成熟天数与灌浆期平均温度(GT)呈显着负相关关系。(2)长江中游稻区,粳稻区域不同播期平均产量差高达2 t hm-2-4 t hm-2,不同播期产量差高达1.1 t hm-2-3.5 t hm-2,不同区域选择适宜播种期可提高产量和缩小产量差。研究发现粳稻产量与VT和GT显着负相关,相关系r分别为-0.285**和-0.269**(n=96)。本研究发现当21.5℃<VT<24.2℃搭配21.7℃<GT<25.6℃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粳稻产量。(3)在长江中游稻区,不同播期和不同区域粳稻品质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播期粳稻品种整精米率差异范围为4.9%-40.9%;垩白粒率差异范围为4.3%-34.5%以及垩白度差异范围为1.3%-34.8%。相关性结果表明粳稻的整精米率与GT显着负相关。同时淀粉RVA特征值中峰值黏度、崩解值以及消减值与GT显着正相关。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适温灌浆期高温可诱使粳稻垩白粒率增加8.0%-41.5%,诱使垩白度增加1.2%-25.8%左右,显着增加了稻米糊化温度,同时降低直链淀粉含量。灌浆期高温主要是通过影响植株叶鞘中干物质以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中转运以及影响籽粒中淀粉分支酶活性,造成籽粒灌浆速率变慢,最终导致籽粒重量降低,进而导致籽粒垩白的显着增加以及淀粉特性变差。(4)源库关系数据结果表明,在长江中游稻区,随着播期的推迟,粳稻的品种出现源显着变小,叶库比和茎库比显着变小。研究表明粳稻叶面积和比叶重与VT、FT以及幼穗分化期平均温度(RT)呈显着和极显着负相关性。进一步研究源库关系对粳稻品质形成机理发现,叶面积指数较高、比叶重较大、叶库比以及茎库比相对较大的较优源库关系可显着的提高粳稻稻米品质。主要表现为粳稻蛋白质量分别下降0.93%-1.07%,垩白度降低4.7%-22.4%,垩白粒率有降低趋势,糊化温度显着降低,总淀粉含量增加4.6%-6.2%,食味值显着提高。同时发现比叶重与水稻产量极显着正相关。研究表明,较优的源库关系有利于提高净同化率,促进茎鞘干物质转运,延长灌浆活跃生长期。从而提高籽粒的最终粒重,促进了籽粒淀粉的合成,显着提高稻米品质。综上所述,粳稻品种在长江中游稻区不同生态区以及不同播期条件其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以及源库关系存在显着差异。差异的形成主要与花前温度(尤其是VT)和灌浆期温度(GT)密切相关。本研究当21.5℃<VT<24.2℃搭配21.7℃<GT<25.6℃情况下可获得较高粳稻产量,同时根据源库关系与VT和品质的相关性以及GT与品质的相关性。我们认为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可同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优的稻米品质。根据这一发现,在粳稻种植生产实践中,可综合当地连续多年气象资料检索结果,作为确定长江中游稻区选择适宜品种和适宜播种期的参考依据。
罗亢[5](2017)在《弱光胁迫对双季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氮肥调控效应》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2014年明确光氮互作敏感性差异与产量稳定性的关系和筛选出光氮互作下不同敏感型水稻品种的基础上,2015-2016年分别以两个稳产型、两个不稳产型双季早、晚稻品种(2016年晚稻为两个类型品种)为材料,通过不同生育期遮光处理研究不同类型双季早、晚稻群体生长发育特征、产量及稻米品质形成的规律。2016年分别以一个早稻稳产型品种和一个晚稻不稳型品种为材料,通过氮肥调控和弱光胁迫处理研究双季早、晚稻干物质生产、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形成的规律。主要结果如下:不同生育期遮光下,各阶段干物质生产下降、产量显着下降,稳产型与不稳产型品种在各阶段干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形成上存在着差异。中期遮光下,不稳产型水稻品种减产幅度高于稳产型。后期遮光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抗氧化酶活性波动较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变化不大,总颖花量变化不大,库容无显着影响,氮代谢酶活性下降,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下降,叶面积指数无显着变化,源器官后期同化物的生产及供应下降,严重降低了结实率和千粒重,减产幅度最大,收获效益及氮肥利用率最低。双季早、晚稻不同生育期遮光下,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胶稠度,垩白粒率及垩白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双季早、晚稻后期遮光对稻米品质影响最大,水稻灌浆作用下降,叶片及茎鞘向籽粒运输同化物下降,大幅度的降低了各稻米品质指标。不同生育期遮光下,适当的提高施氮量,有效穗数显着性提高,每穗粒数增加,总颖花量增加,库容量提高,促进了成熟期干物质生产,茎鞘、叶等源器官向籽粒运输物质增加,结实率及千粒重呈显着性上升,源、库协调一致,产量显着上升。弱光下适当提高施氮量,不稳产型水稻产量增加幅度显着高于稳产型;施氮量的提高,对水稻收获指数无显着提高,偏生产力显着下降,氮肥利用及效率下降。不同生育期遮光下,适当增加施氮量,可有效的增源扩库,促进向籽粒同化物的运输,提高稻米的外观品质、碾米品质、蒸煮和食味品质,可一定程度上弥补弱光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姜元华[6](2015)在《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于2012-2013年在长江下游地区稻-麦两熟制地区(常熟、扬州市),以甬优系列籼粳稻杂交稻(A)为研究对象,当地超级(超高产)杂交粳稻(B)、常规粳稻(C)与杂交籼稻(D)为对照,采用不同轻简化机械化种植方式(钵苗摆栽、毯苗机插、钵苗机插),根据各类型品种特性和高产栽培理论设置高产潜力能够充分发挥的配套栽培管理措施,对不同类型品种群体生产力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阐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机制,明确超级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增产与调控途径,以期为超级稻超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年份、地点间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产量均呈A>B>C>D趋势,A类品种平均收获产量为12189.63kghm-2,分别较B、C和D增产8.98%、11.86%和20.06%,A类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为每穗粒数极显着高于B、C、D。(2)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总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对总颖花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每穗粒数大于有效穗数,说明大穗依然是水稻高产的主要途径。(3)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期茎蘖数表现为C>D>B>A,主茎和一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A>D>C>B,二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B>C>D>A;蜡熟期茎蘖组成特点与拔节期规律一致;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成穗率表现为C最大(75.76%),B其次(72.87%),A再次(66.80%),D最低(63.24%)。(4)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穗长表现为D>A>B>C,着粒密度、每穗粒数和单穗重均表现为A>B>D>C;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总粒数和二次枝梗总粒数均表现为A>B>C>D,一次枝梗粒数对总粒的贡献率表现为C最大(41.00%),B其次(33.50%),A再次(31.83%),D最低(29.92%),二次枝梗总粒对每穗粒数的贡献率表现为D最大(70.08%),A其次(68.17%),B再次(66.50%),C最小(59.00%)。(5)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终极生长量Wo呈C>B>D>A趋势,最大灌浆速率Vmax表现为C>D>B>A,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表现为B>A>C>D,平均灌浆速率Vmean表现为D>C>B>A,有效灌浆时间T99表现为A>B>C>D;阶段性灌浆特征方面,灌浆量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C>B>D>A;灌浆时间在渐增期表现为B>C>A>D,在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A>B>C>D;灌浆速率在渐增期表现为D>A>C>B,在快增期和缓增期表现为C>D>B>A.籼粳杂交稻较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穗大粒多”是其优势形成的基础。2、A与B、C、D超高产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毯苗机插)存在差异。(1)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正向直线关系,抽穗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2)籼粳杂交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叶面积和单茎干物重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且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不断扩大;籼粳杂交稻的生物学产量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而经济系数呈相反趋势。(3)在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籼粳杂交稻的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均低于其它三类品种,光合势介于粳、籼之间;生育中期(拔节至抽穗)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光合势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介于粳、籼之间;生育后期(抽穗至成熟)干物质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光合势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净同化率与粳稻相近。(4)在抽穗期,籼粳杂交稻的叶、鞘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穗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乳熟期,叶、鞘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茎的比例低于其它三类品种,穗的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成熟期,叶、鞘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穗的比例低于其它三类品种。无论是抽穗期、乳熟期还是成熟期,籼粳杂交稻单茎叶、茎、鞘、穗的分配量均高于高于其它三类品种。(5)籼粳杂交稻叶、鞘的表观输出量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叶、鞘的输出率和转化率均低于其它三类品种;茎的最大输出量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输出率、转化率高于杂交籼稻,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的表观输出量、表观输出率和表观转化率均最低,单茎回升增重明显高于其它三类品种。充分依靠个体优势,在生育前期稳步形成有效的群体生长量基础上,着重提高中、后期光合系统生产性能,保证光合产物持续产出并得到合理分配,同时在生育后期具有协调的物质输出与转运机制,最终形成高积累的生物学产量,这既是籼粳杂交稻经济产量优势形成的关键原因也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3、A与B、C、D不同粒位(上部一次枝梗U1,上部二次枝梗U2,中部一次枝梗M1,中部二次枝梗M2,下部一次枝梗M1,下部二次枝梗M2)群体灌浆、籽粒充实特性与相关生理生态学特征存在差异(钵苗机插)。(1)各类型品种共性规律为中位籽粒(U2,M1,M2,D1)群体灌浆与籽粒充实均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灌浆类型(U2和D1同步,M1和M2异步),各类型各中位籽粒的两种灌浆峰位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M1、U2、D1、M2;群体灌浆量方面,总量呈A>B>C>D趋势,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群体灌浆强度表现为U2>M2>M1>D1,其U2、D1的群体灌浆强度和U2、M2灌浆量明显高于B、C、D;籽粒灌浆充实方面,各粒位终极充实度介于粳、籼类型间,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灌浆充实强度表现为M1>U1>D2>M2,其中U1籽粒充实度A>D>C>B而其强度表现为D>A>C>B,D2籽粒充实度为C>B>A>D而其强度亦表现为C>B>A>D。(2)主要生理生态指标方面,抽穗期营养器官物质积累量、抽穗至乳熟期营养器官物质输出量表现为A>B>C>D,从乳熟期开始至蜡熟期为止观察到营养器官中营养物质逐渐低于对照类型,蜡熟期和成熟期净光合速率表现为A>B>C>D,抽穗至成熟期光合势与前期物质输出和后期光合速率趋势一致;灌浆中期光-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二氧化碳-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群体根尖数均表现为A>B>C>D,根尖数依根径分布的峰位根径表现为DABC,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根系密度表现为C>B>A>D;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暗周期与温差平均累积速率和累积量均表现为A>B>C>D。说明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超级(超高产)稻各粒位同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的灌浆类型,本研究中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显示出“群体灌浆总量大、籽粒灌浆充实好”基本灌浆特征,文章阐明了生育中期群体营养器官中贮存足量灌浆原料并于灌浆前期与库有效对接、畅通输出,生育后期群体光合系统性能稳定持久,根系与叶系保持高活性生理机能以及生育中后期具有充分高效争用时空资源的特性是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获取较群体灌浆量和良好籽粒充实的主要生理生态机制。4、A与B、C、D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上3张叶片的长度、宽度表现为A>B>D>C,叶基角表现为D>A>B>C,披垂度表现为D>B>C>A。冠层上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D>A>B>C,冠层下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C>B>A>D,最大叶面积密度表现为A>D>B>C,最大叶面积密度出现的相对高度表现为D>A>B>C。冠层上部相对光照表现为A>B>C>D,冠层下部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平均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消光系数表现为C>D>B>A。(2)抽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均呈D>A>B>C趋势,有效叶面积率呈A>B>C>D趋势:颖花/叶和实粒/叶均表现为A>B>C>D。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均表现为A>B>C>D,经济系数呈D>C>B>A趋势;蜡熟期和成熟期剑叶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PS Ⅱ的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呈A>B>C>D趋势;抽穗至成熟期剑叶的MAD含量呈D>C>B>A趋势,SOD、POD、CAT酶活性呈A>B>C>D趋势。与其他3种类型水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具有显着优势,这是甬优系列杂交稻产量潜力正常发挥的生态生理基础,也是进一步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群体生产力的重要途径。5、A与B、C、D超高产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在生育中、后期,A的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及根冠比均显着高于B、C和D。(2)抽穗期不定根(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细分支(根径≤0.1mm)与粗分支(0.1 mm<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均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抽穗期土层0~5 cm、5~10 cm和10~1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土层15~25 cm、25~35 cm、35~45 cm、45~5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3)A抽穗后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伤流强度以及根系氧化力和根系还原力均高于B、C和D。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具有根冠协调水平高、群体根量大、分支结构优、根系深扎性好以及中、后期生理活性强等优势,这种根系特征为其超高产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6、A与B、C、D主要稻米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理化指标方面,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D>A>B>C趋势,胶稠度呈C>B>A>D趋势(2)食味计指标方面,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和综合值表现为C>B>A>D,完整性表现为D>A>B>C。(3)TPA指标方面,硬度、弹性、内聚性、聚集度、回复性趋势一致,呈D>A>B>C趋势,粘着性的大小值呈C>B>A>D趋势(4)RVA指标方面,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均呈C>B>A>D趋势,回复性、糊化温度呈D>A>B>C趋势。(5)变异系数分析表明,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在品种类型间存在较大差异。(6)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与光泽、味道、口感、综合、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完整性、硬度、粘着性、弹性、内聚性、咀嚼度、回复性、最终黏度、回复值、糊化温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胶稠度呈相反趋势。本研究初步认为,长江下游地区籼粳杂交稻的食味品质介于粳籼类型之间,表现为优于籼稻,但稍逊于粳稻;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是影响食味的关键因素;筛选出的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可以作为品种类型食味评比的优先指标。7、A与B、C、D抗倒伏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综合抗倒性方面,与B、C、D相比,A的弯曲力矩和抗折力得到协同提高,但二者的综合作用下,倒伏指数表现为D>A>B>C.(2)茎秆质构特征方面,A类品种基部节间的纵向载荷度、弹性、内聚性、抗弯强度等载荷能力指标以及硬度、脆度、穿刺强度、紧实度等穿刺性能的指标均高于B、C、D。(3)茎秆形态与解剖性状方面,A的株高、穗高、重心高、基部节间粗度、横截面积、茎壁面积、维管束总面积、大维管束面积、小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数目均高于B、C、D;A的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小于D而高于B、C;A的基部节间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相对面积、小微管束相对面积均低于B、C而高于D。(4)茎秆化学成分含量方面,A茎鞘中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木质素、K、Si、Ca、Cu、Z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低于B和C,高于D;茎鞘中N、Mg、Fe、M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A高于B和C,低于D。(5)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与重心高度、茎秆粗度、横截面积呈显着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N、Mg、Fe、Mn的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淀粉、Cu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可溶性糖、纤维素、木质素、K、Si、Ca、Zn的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本研究初步认为,机插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茎秆抗倒性较杂交籼稻有大幅提高,但稍逊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秆理化特性的差异与抗倒性密切相关。8、A与B、C、D养分积累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拔节至抽穗期、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及抽穗至成熟期氮磷钾硅积累量均呈A>B>C>D趋势,而拔节期相反。(2)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叶面积,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的净积累量、光合势,灌浆中期蒸腾速率特征参数、荧光动力学参数、根系长度和表面积分支根总量均表现为A>B>C>D;灌浆中期根系长度和表面积依根径呈双峰分布,最大根径峰位介于粳、籼类型之间,长度和表面积峰位根径均表现为D>A>B=C;全生育光温资源平速率,全生育期、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光温积累量均表现为A>B>C>D.本文研究显示了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与对照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氮磷钾硅等营养积累量大,间接说明产量潜力实现有其植物营养学依据,本文从协同生理生态特征角度对其营养大量积累机制进行了探讨。
付景[7](2012)在《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与栽培调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追求高产、更高产是水稻生产发展的永恒主题。研究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及其栽培调控对提高我国水稻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供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代表性超级稻品种为材料,对超级稻的冠层结构、叶片光合特性和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与产量的关系、超级稻花后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超级稻抽穗前茎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水分和氮肥对超级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低温和弱光胁迫对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超级稻的冠层结构、叶片光合特性及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与产量形成的关系以4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Ⅱ优084(杂交籼稻)、淮稻9号和武粳15(粳稻)为材料,2个高产品种汕优63(杂交籼稻)和扬辐粳8号(粳稻)为对照进行研究。4个超级稻品种的平均每穗粒数和产量较两个对照品种分别高出57.19%和16.13%,但超级稻的结实率较对照品种低15.26个百分点。超级稻品种每穗粒数的增加主要表现在二次枝梗数目和二次枝梗总粒数的增加,结实率低则主要表现在二次枝梗上籽粒的结实率较低。超级稻品种具有较高的分蘖成穗率和透光率、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和粒叶比、较小的顶部3片叶的叶基角、齐穗期与成熟期较高的生物产量。超级稻品种在生育前、中期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根系中单位干重根系活力、每株根系活力、总根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比表面积均高于对照品种,而在生育后期以上性状指标下降速率要大于各自对照品种,直至齐穗后20d前以上性状指标均小于各自对照品种。说明超级稻强大的产量库容与其生育前、中期较强的叶片光合能力和较好的根系生理性状密切有关,生育后期叶片光合能力和根系生理活性下降快导致了其结实率的下降,从而限制了其产量潜力的发挥。2.超级稻花后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研究了以上4个超级稻品种和2个高产品种的花后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超级稻品种强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平均灌浆速率和糙米重与各自对照品种相比差异较小,超级稻品种弱势粒的灌浆速率和糙米重表现为显着低于各自对照品种。灌浆期强、弱势粒的蔗糖合酶(SuSase)、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淀粉合酶(StSase)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变化和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吲哚-3-乙酸(IAA)和脱落酸(ABA)含量变化均呈单峰值曲线。弱势粒的SuSase、AGPase、StSase和SBE的峰值活性和平均活性及其Z+ZR和IAA的含量峰值浓度和平均含量均低于强势粒。弱势粒的ABA含量峰值和平均含量显着高于强势粒,超级稻品种高于对照品种。籽粒灌浆速率与SuSase、AGPase和StSase活性及Z+ZR和IAA含量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SBE活性及ABA含量的相关不显着。说明超级稻品种弱势粒中较低的SuSase、AGPase和StSase活性及较低的Z+ZR和IAA含量是其灌浆速率小、粒重轻的一个重要生理原因。3.超级稻抽穗前茎鞘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两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淮稻9号、两个新株型品系IR65600-127-6-2-3(NPT1)和IR65598-112-2(NPT2)及两个常规水稻品种扬稻6号和镇稻88种植于大田,观察了抽穗前茎鞘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与常规品种相比较,超级稻和新株型稻因每穗颖花数较多而表现出较大的产量潜力,但其弱势粒较低的籽粒灌浆速率和较小的籽粒重量导致了较低的结实率。超级稻和新株型稻库容小(胚乳细胞数少)和灌浆初期库活性低[蔗糖合酶(SuSase)口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舌性低]是弱势粒灌浆速率小和粒重低的重要原因。抽穗前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累积量或抽穗期糖花比(NSC/颖花)与弱势粒的库强(胚乳细胞数目、SuSase和AGPase活性)、籽粒灌浆速率和籽粒重量呈显着的正相关。在颖花分化期施用氮肥可以显着增加抽穗期糖花比、超级稻弱势粒的库强、籽粒灌浆速率和籽粒重量,而在穗分化始期施氮或者在穗分化始期和颖花分化期均施氮的结果则相反。说明抽穗前茎鞘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水稻籽粒灌浆期库强密切相关,在颖花分化期适当施氮是增加抽穗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储存的技术措施。4.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结实率和粒重的影响以2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淮稻9号为材料,自抽穗至成熟设置种灌溉方式处理:轻干-湿交替灌溉(WMD),重干-湿交替灌溉(WSD)和常规灌溉(CI,保持水层)。结果表明,与CI相比,WMD处理显着增加了两个超级稻品种的结实率和粒重,而WSD处理则降低了结实率和粒重。与CI相比,WMD处理显着提高了灌浆期剑叶净光合速率、膜质过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氧化力、根系吸收表面积、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比表面积和根系激素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及吲哚-3-乙酸(IAA)含量和根冠比,而WSD处理的结果则相反。说明在灌浆期进行轻干-湿交替灌溉,可以提高超级稻的结实率和粒重。5.氮肥对超级稻产量形成的调控作用以两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淮稻9号为材料,以两个高产品种汕优63和扬辐粳8号为对照,设置四种氮肥水平,即:全生育期不施氮肥(TO)、全生育期施氮120kg hm-2(T1)、全生育期施氮240kg hm-2(T2)和全生育期施氮360kg hm-2(T3)。在施氮量0~360kg hm-2条件下,两个超级稻品种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浆期剑叶光合速率(Pn)和硝酸还原酶活性(NR)、根系氧化活力和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含量、地上部干物重、根干重和根冠比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两个对照品种的产量在施氮量0~240kg hm-2的条件下,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浆期剑叶Pn和NR活性、根系氧化活力和Z+ZR含量、地上部干物重、根干重和根冠比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继续增加至360kg hm-2时,产量则明显下降,灌浆期剑叶Pn和NR活性、根系氧化活力和Z+ZR含量、地上部干物重、根干重和根冠比则显着下降。说明通过氮肥调控,可以促进超级稻根-冠生长,进而获得高产。6.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籽粒充实的影响以两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淮稻9号为材料,以两个高产品种汕优63和扬辐粳8号为对照,设置两种低温胁迫:即自抽穗至抽穗后10d20℃低温处理(T1);抽穗后11d至20d20℃低温处理(T2)及两种弱光胁迫处理:自抽穗至抽穗后10d40%遮光处理(透光率为60%)(T3);抽穗后11d至20d40%遮光处理(透光率为60%)(T4)。以自然温度、自然光照为对照(CK)。低温、弱光胁迫显着降低了4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和结实率,两个超级稻品种的下降幅度要大于各自对照品种。剑叶光合速率(Pn)、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根干重、根系氧化活力在灌浆期均呈下降趋势,低温、弱光胁迫显着降低了以上指标,两个超级稻品种的下降幅度均要大于各自对照品种。剑叶的丙二醛(MDA)含量和Pn变化趋势相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从抽穗-抽穗后20d变化趋势和CAT变化趋势一致,但到花后30d时,又呈现出上升趋势,低温、弱光胁迫显着增加了POD的活性,两个超级稻表现更加明显。根系中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含量在灌浆期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低温、弱光胁迫显着降低了Z+ZR含量,两个超级稻表现更加明显。其中,20℃的低温胁迫对水稻产量和生理机制的影响要大于40%遮光(透光率为60%)的弱光胁迫的影响,抽穗至抽穗后10d的低温和弱光胁迫对水稻产量和生理机制的影响要大于抽穗后11d-20d的低温和弱光胁迫的影响。7.超级稻稻米品质及环境对其的影响以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和Ⅱ优084(杂交籼稻)、淮稻9号和武粳15(粳稻)为材料,以2个高产品种汕优63和扬辐粳8号为对照,大田种植。测定了稻米品质。结果表明,超级稻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稻米中胶稠度和淀粉谱的最高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蛋白组分中清蛋白、谷蛋白和米粉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均高于或显着高于各自对照品种,而超级稻品种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淀粉谱的消碱值、回复值和蛋白组分的球蛋白、醇溶蛋白和米粉中缬氨酸、亮氨酸、组氨酸、络氨酸、脯氨酸含量均低于或显着低于常规高产品种。说明了超级稻品种具有良好的稻米品质。与常规灌溉(CI,保持水层)相比,轻干-湿交替灌溉(WMD)显着改善了稻米品质,重干-湿交替灌溉(WSD)则降低了稻米品质。在施氮量较低时(<240kg hm-2),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在施氮量为360kg hm-2时,稻米品质下降。低温和弱光处理对稻米品质有不利影响,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大于对常规高产品种米质的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冠层结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和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等方面阐明了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从库强与籽粒灌浆关系等方面阐明了超级稻结实率低的生理原因,明确了提高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肥水调控技术,获得了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的新认识,对超级稻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艾治勇,马国辉,青先国[8](2011)在《超级杂交稻生理生态特性及高产稳产栽培调控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综述了近年来超级杂交稻高产生理研究进展。与普通高产水稻相比,库容量大、物质生产与积累能力强、光合生产能力强、根系发达是超级杂交稻重要的超高产生理基础,然而,其养分吸收量大、中后期养分吸收能力强、异步灌浆特性明显、生态适应性要求严格的生理生态特性,对高产稳产栽培调控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超级杂交稻的生产中,应采取因种因地种植、适时播种、适当增施肥料、加强中后期营养、加强稳健群体调控、增苗争多穗与控苗争大穗相结合等栽培调控技术策略。同时,超级杂交稻的高产稳产还面临着产量稳定性差、高产田倒伏、高产与高效难协调、气候变化等问题。为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加强超级杂交稻的生态适应性技术、抗倒稳产调控技术、高效栽培技术、气候变化适应性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李旭毅[9](2011)在《两种生态条件下氮肥调控和栽培方式对水稻库源构建和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条件、氮肥调控措施和栽培方式均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各栽培方式适宜的氮肥调控原则和高产机制,对实现肥料的高效利用及水稻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09-2010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代表性水稻品种杂交籼稻Ⅱ优498为材料,研究了温江和汉源两地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方式下宽窄行栽培、三角形栽培、宽行窄株栽培、抛秧栽培对水稻库源构建、光合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两种生态条件下氮肥调控和栽培方式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温光条件优越的汉源点水稻群体质量指标得到改善,抽穗前后物质积累量显着增加,产量性状全面提高是其产量潜力显着增大的原因;高产群体的产量形成方面,温江点表现为穗稳(满足一定穗数)、粒足(每穗颖花数多)、结实率高,而汉源点则表现为足穗大穗。施氮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在较高LAI水平上实现群体质量的提高;穗肥施用比例的增加虽然降低了LAI,但有利于改善抽穗后群体质量。结合群体质量、物质生产及产量结果看,各栽培方式在两地最佳施氮量均为180 kg hm2,此施氮量下宽窄行和三角形栽培氮肥运筹措施以基肥:蘖肥:穗肥比例为6:3:1最佳,宽行窄株栽培方式以5:2:3的氮肥运筹比例最佳,抛秧栽培温江点和汉源点最佳氮肥运筹比例分别为4:1:5和5:2:3。因此,在不同生态条件针对栽培方式采取适宜的氮肥调控措施是在合理群体基础上实现改善群体质量,增加抽穗后物质生产能力,从而提高产量的根本途径。本研究也提出了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杂交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且发现不同栽培方式群体构建差异较大,达到高产群体指标的难易不一,但在温江点均能通过适宜的氮肥调控措施实现在较高水平下群体质量的改善,然而在温光条件更为优越的汉源点宽窄行、宽行窄株及抛秧栽培构建超高产群体的难度增大,增产潜力不及三角形栽培。2、两种生态条件下氮肥调控和栽培方式对水稻库源构建的影响在汉源点库源特征表现为库大源强,穗颈维管束性状虽得到提高,但源端输出同化物的增加导致流负荷有所增大,库端同化物的供应仍相对不足,灌浆强度难以提高,然而灌浆活跃时间的延长使籽粒接受的灌浆物质更为充足,籽粒充实率和充实指数升高,最终库容有效充实率和实际充实量均显着增加。此外,温江点产量的提高在于一定库容下籽粒充实水平的提高,且该生态条件下籽粒灌浆充实水平的下降和流负荷的增大有关;而汉源点产量的提高则在于库容扩大的同时籽粒充实水平有所提高,库容扩大后流的限制对籽粒灌浆充实的影响较小,因此加强源的供应能力成为提高籽粒灌浆充实水平的关键。适宜施氮量可以促进水稻群体叶源、茎鞘源和根源的协调发展,源能力加强,库容得到扩大,维管束的转运效率增强,灌浆充实良好,在较高水平下实现库源流的协调发展,从而库容实际充实量得到提高。随穗肥施用比例的提高,源能力加强的同时群体库容虽有所减少,促进了籽粒灌浆充实,最终增加库容有效充实度以提高库实际充实量。然而在汉源点,过多增加穗肥施用比例难以进一步提高籽粒充实程度,库容量和库有效充实度同时降低,库容实际充实量下降。不同生态条件下各栽培方式高产库源特征所采用的氮肥调控措施并不一致,表现为:在适宜的施氮量和较高的基蘖肥施用比例下,宽窄行和三角形栽培群体源能力加强,流经穗颈的同化物虽然增多但流负荷并无显着增加,促进了籽粒灌浆充实,最终库容实际充实量提高,然而在温光条件更为优越的汉源点该施氮量下三角形栽培更有利于实现更高水平下的源、库、流协调,库容实际充实量最大。对宽行窄株和抛秧栽培而言,基蘖肥施用比例的减少是改善其抽穗后“源”质量,增强源生产能力,协调库源关系,促进籽粒灌浆充实,进而提高库容实际充实量的重要措施。3、两种生态条件下氮肥调控和栽培方式对光合生产的影响汉源点水稻冠层结构更为合理,单叶和群体光合性能改善,各生育阶段群体生长率(CGR)增加,光合生产能力(尤其是抽穗后)显着高于温江点。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扩大了上三叶光合面积,提高了剑叶净光合速率(Pn),生育前期CGR因叶积(LAD)的增加而提高,但剑叶Pn位差的增大不利于提高下部叶片光合性能,抽穗后CGR受净同化率(NAR)影响表现为显着降低,因而施氮量过低过高均不利于抽穗后光合生产能力的提高。随穗肥施用比例的提高冠层内的透光条件得到改善,植株叶片光合性能得以提高,群体呼吸消耗所占比例(CR/TCAP)减少,抽穗后CGR受NAR主导呈上升趋势,但过多的增加穗肥施用比例导致群体光合速率(CAP)难以提高。氮肥调控措施对各栽培方式光合生产的影响并不一致,表现为三角形栽培和宽窄行栽培改变植株的田间分布,在基蘖肥比例较高的条件下上三叶大小、叶片厚度及冠层透光性能提高,抽穗后植株叶片和群体光合性能均得到提高,抽穗后LAD和NAR的同步增加促进了CGR的提高,抽穗后光合生产优势明显,当温光条件改善后三角形栽培光合生产的优势得到加强,而宽窄行栽培光合生产优势并无体现。在适宜的氮肥运筹比例下,宽行窄株栽培和抛秧栽培抽穗后冠层特性相关指标等方面的差异减小,叶片同化能力和碳代谢增强,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得以提高,LAD、NAR的同步上升促进了CGR的升高,抽穗前后光合生产得到协调发展。4、两种生态条件下氮肥调控和栽培方式对太阳辐射利用率(RUE)的影响不同生态条件下,RUE和产量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在温江点结实中前期RUE和产量关系密切,增加高效和有效叶面积率及比叶重以改善群体质量是提高整个结实期RUE水平的关键,而在汉源点拔节至抽穗后15d这一阶段RUE的提高是发掘水稻产量潜力的关键,且RUE的增加更强调群体数量基础上质量的提高。试验结果还表明,在较高的穗肥比例下窄行和三角形栽培有利于提高抽穗后RUE,进而提高整个大田生长期的RUE,但温光条件改善后宽窄行栽培RUE高的优势减弱,三角形栽培却得到加强;宽行窄株栽培和抛秧栽培关键时期RUE乃至整个大田生长期RUE的提高则有赖于穗肥施用比例的提高。因此,各栽培方式应根据生态条件采用适宜的氮肥调控措施,实现提高RUE,进而发掘产量潜力的目的。
熊洁[10](2011)在《水稻源库结构、稻米品质以及对氮响应的基因型差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源库结构与稻米品质的关系是水稻品种选育和栽培必须考虑的两大方面,扩库强源是实现水稻高产的必由之路,而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如何保证优质,已成为水稻育种和栽培的热点和难点。本研究以27个早稻品种和30个晚稻品种为材料,采用系统聚类法将早、晚稻品种分别分为大库容、中库容和小库容3种类型,从源、氮素吸收与利用、稻米品质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库容类型品种之间的差异,以及氮素穗肥对早、晚稻不同库容类型品种源库结构和品质的调控效应,并探讨了源库结构与稻米品质的关系,探明与品质性状密切相关的源库指标,以期为早、晚稻品种的遗传改良和调优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早、晚稻品种库容及其构成因子的差异,并对早稻和晚稻品种的库容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库容量的差异较大,早稻品种间变异系数达到了40.5%、晚稻达到了35.0%;库容构成因子对库容量的贡献早、晚稻品种表现一致,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聚类结果,27个早稻品种和30个晚稻品种均分为大库容、中库容和小库容3种类型,类型间库容量特征值分别为1211.9、1073.2、921.6gm-2(早稻)和1424.7、1201.8、1007.1gm-2(晚稻)。其结果为下一步开展不同库容类型品种源特性、氮素吸收利用特性和品质形成特性等研究奠定了基础。(2)研究了早、晚稻不同库容类型品种叶光合、干物质生产与转运、籽粒灌浆和源库比的差异。结果显示,大库容品种叶量、叶光合能力较小库容品种大,具有齐穗期和成熟期叶面积大、叶重高,灌浆期间叶面积消亡慢、净同化率和净光合速率高,顶部3张叶的叶基角小等特性;大库容品种干物质积累和再利用能力强,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高于小库容品种,灌浆期茎鞘的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也显着大于小库容品种;库容量对籽粒灌浆影响明显,随品种库容量的增大,灌浆历期明显增长,灌浆速率减小。研究认为大库容品种的叶库比、茎库比和净库比小于小库容品种,这可能是影响籽粒灌浆的主因。(3)研究了早、晚稻不同库容类型品种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差异,以及库容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库容品种的氮素吸收与转运能力较强,齐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显着高于小库容品种,氮素转运量、贡献率也显着大于小库容品种;库容量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明显,随库容量的增大,早稻品种的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略有减小,籽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率提高或显着提高,而晚稻品种的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肥利用率则显着提高。(4)研究了早、晚稻不同库容类型品种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差异,以及库容量与稻米品质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库容类型品种的糙米率、精米率、粒型差异较小,而整精米率、垩白差异较大,早稻整精米率表现为中库容品种>小库容品种>大库容品种,晚稻整精米率表现为小库容品种>中库容品种>大库容品种,垩白粒率、垩白度表现出与整精米率相反的趋势;库容量对稻米理化特性的影响明显,随库容量的增大,胶稠度变短、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蛋白质及其组分的含量增加。(5)研究了早、晚稻不同库容类型品种对氮素穗肥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适量增施氮素穗肥,提高了水稻库容量,增强叶片的光合能力,增加干物质积累量,促进茎鞘中贮存干物质向穗部的转运,并使源库比降低。氮素穗肥对垩白的影响较大,随施氮量增加早稻小库容品种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先降后升,而早稻大、中库容品种和晚稻3种库容品种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则随氮素穗肥水平提高而增加;氮素穗肥对稻米理化特性的影响显着,随施氮量提高,不同库容类型品种的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均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胶稠度变短。源库结构、稻米品质对穗肥施氮量响应的敏感程度与品种库容量有关,表现出大库容品种比小库容品种敏感的特性。在本试验条件下,大库容品种获得较高产量和较优品质的适宜穗肥施氮量为135kg hm-2(早稻)、180kg hm-2(晚稻);小库容品种获得较高产量和较优品质的适宜穗肥施氮量为90kg hm-2(早稻)、120kg hm-2(晚稻)。(6)采用组相关分析法探究了早、晚稻源库结构与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库容构成因子组、叶光合因子组、物质生产因子组、氮素积累因子组、源库比因子组与品质性状组之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相关,而株型因子组与品质性状组之间的相关不显着。其中,每穗粒数、齐穗期LAI、叶面积消亡率、茎鞘干物质转运量、灌浆期物质生产量、灌浆期吸氮量、叶茎鞘氮素转运量、叶库比、茎库比等性状或指标在各自的因子组中起主导作用,并与垩白粒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等性状密切关联,进而对稻米品质产生显着影响。
二、两系杂交水稻源库特征与栽培调控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系杂交水稻源库特征与栽培调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品质形成机理及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作物源库概念及衡量指标 |
1.2.2 作物源库类型的划分 |
1.2.3 源库性状对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1.2.4 源库性状对作物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
1.2.5 改变源库关系的栽培措施 |
1.2.6 花生源库特征及研究展望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品质差异试验设计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及数据计算 |
2.2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试验设计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3 不同源库措施对花生产量品质调控效应试验设计 |
2.3.1 去生长点控源试验设计 |
2.3.2 乙烯利控花试验设计 |
2.3.3 厚膜抑针试验设计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花生品种的源库特征及其分类 |
3.1.1 花生品种源库指标变异幅度 |
3.1.2 花生品种源库性状主成分分析 |
3.1.3 供试花生品种源库性状主成分得分 |
3.1.4 不同类型花生品种间产量性状差异 |
3.1.5 花生源库类型划分 |
3.2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的源库特征差异 |
3.2.1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源性状差异 |
3.2.2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库性状差异 |
3.3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生理指标差异 |
3.3.1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叶绿素含量差异 |
3.3.2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净光合速率含量差异 |
3.3.3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不同叶片代谢酶活性差异 |
3.3.4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不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差异 |
3.3.5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不同叶片脱落酸含量差异 |
3.4 不同类型花生品种同化物积累及转运差异 |
3.4.1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冠层透光率差异 |
3.4.2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群体光合势差异 |
3.4.3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不同叶片净同化率差异 |
3.4.4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干物质量分配差异 |
3.4.5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库源比差异 |
3.5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蛋白质组差异 |
3.5.1 冀花5 号优势表达蛋白的GO分析 |
3.5.2 冀花5 号优势表达蛋白的KEGG分析 |
3.6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差异 |
3.7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品质性状差异 |
3.8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
3.8.1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源性状的影响 |
3.8.2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库性状的影响 |
3.8.3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源库综合性状的影响 |
3.8.4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三羧酸循环通路的影响 |
3.8.5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产量性状的影响 |
3.8.6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籽仁品质性状的影响 |
3.9 调控措施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
3.9.1 去生长点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
3.9.2 外源乙烯利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
3.9.3 不同厚度地膜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
4 讨论 |
4.1 花生品种的源库特征及其分类 |
4.1.1 花生源库性状衡量指标 |
4.1.2 花生源库类型划分 |
4.2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源库性状、生理性状差异 |
4.2.1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源库性状差异 |
4.2.2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光合特征差异 |
4.2.3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叶片代谢酶活性差异 |
4.3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同化物积累和分配差异 |
4.3.1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冠层透光率差异 |
4.3.2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群体光合势和净同化率差异 |
4.3.3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间干物质分配及库源比差异 |
4.4 源库协调型品种优势表达蛋白质组分析 |
4.5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品质差异 |
4.5.1 源性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4.5.2 库性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
4.5.3 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品质差异 |
4.6 改变源库比对花生品种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
4.7 调控措施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 |
4.7.1 去生长点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
4.7.2 外源乙烯利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
4.7.3 不同厚度地膜对花生源库性状及产量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
1.1.1 我国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
1.1.2 江苏水稻生产能力的演变 |
1.2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1 床土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2 壮秧剂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3 播种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3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茎蘖动态、分蘖成穗的影响 |
1.3.1 基质、壮秧剂的影响 |
1.3.2 播种量、秧龄的影响 |
1.3.3 密度的影响 |
1.3.4 施氮量的影响 |
1.4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源库形成的影响 |
1.4.1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源的影响 |
1.4.2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库的影响 |
1.5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物质生产、光合特性的影响 |
1.6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根系性状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6.1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根系的影响 |
1.6.2 对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
1.7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1 施氮量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2 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3 施肥时期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7.4 密度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1.8 栽培处理对机插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1.8.1 对稻米碾磨品质的影响 |
1.8.2 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1.8.3 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1.8.4 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1.9 江苏省机插水稻生产和氮肥施用现状分析 |
1.9.1 生产现状分析 |
1.9.2 氮肥施用现状分析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材料培育 |
2.2.1 壮秧剂比较试验 |
2.2.2 播种量试验 |
2.2.3 秧田期施肥试验 |
2.2.4 秧龄试验 |
2.2.5 每穴栽插苗数试验 |
2.2.6 施氮量试验 |
2.2.7 分蘖肥试验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3.1 秧苗素质的测定 |
2.3.2 茎蘖数的调查 |
2.3.3 各器官干物重及叶面积的测定 |
2.3.4 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测定 |
2.3.5 各器官含氮率的测定 |
2.3.6 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测定 |
2.3.7 稻米营养和食味品质的测定 |
2.3.8 稻米淀粉黏滞特性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壮秧剂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1.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1.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1.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1.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1.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1.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2 播种量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2.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2.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2.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2.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2.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 秧田期施肥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3.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3.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3.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3.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4 秧龄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4.1 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3.4.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4.3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4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4.5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4.6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5 每穴栽插苗数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5.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5.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5.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5.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5.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6 施氮量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6.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6.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6.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6.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6.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7 分蘖肥处理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
3.7.1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3.7.2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3 对叶面积系数的影响 |
3.7.4 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7.5 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7.6 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8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物质生产与分配、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4.1 秧田期处理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秧苗素质及产量形成等性状的影响 |
4.1.1 壮秧剂比较试验 |
4.1.2 播种量试验 |
4.1.3 秧田期施肥试验 |
4.1.4 秧龄试验 |
4.2 每穴栽插苗数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3 施氮量试验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4 不同秧苗素质、分蘖肥施用方式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形成、稻米品质、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 引言 |
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 |
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 生育期 |
3.2 株高和分蘖 |
3.3 源库性状 |
3.4 物质生产与分配 |
3.5 产量及构成因素 |
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4.1 氮素的吸收 |
4.2 氮素的分配与转运 |
4.3 氮素的利用 |
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磷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5.1 磷素的吸收 |
5.2 磷素的分配与转运 |
5.3 磷素的利用 |
6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钾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6.1 钾素的吸收 |
6.2 钾素的分配与转运 |
6.3 钾素的利用 |
7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光合作用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
7.1 叶绿素 |
7.2 光合作用 |
8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9 我国粮食作物及水稻生产的历史与演变及粮食作物农用化肥施用的历史与演变 |
9.1 我国粮食生产的历史与演变 |
9.2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化肥使用的历史与演变 |
9.3 我国水稻生产的历史与演变 |
10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0.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0.2 技术路线 |
11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供试材料的培育 |
2.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成熟期株高的影响 |
3.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主要生育期茎蘖(穗)数及成穗率的影响 |
3.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源库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3.6 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 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株高及分蘖发生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源库的影响 |
4.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
4.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分配、运转的影响 |
3.3 对氮素利用的影响 |
3.4 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分配比例、氮素转运的影响 |
4.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利用的影响 |
4.4 成熟期氮素累积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对产量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吸收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分配、运转的影响 |
3.3 对磷素利用的影响 |
3.4 成熟期磷素累积量、磷素籽粒生产效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磷吸收比例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吸收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分配、运转的影响 |
4.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利用的影响 |
4.4 磷素吸收利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吸收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分配、运转的影响 |
3.3 对钾素利用的影响 |
3.4 成熟期钾素累积量、钾素籽粒生产效率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钾吸收比例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吸收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分配、运转、利用的影响 |
4.3 钾素吸收利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一些氮代谢生理指标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平台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 不同类型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谷氨酰氨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6 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4.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叶片氮代谢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2.1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 |
7.2.2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7.2.3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7.2.4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7.2.5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磷钾吸收比例的影响 |
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4 本研究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
7.5 参考文献 |
攻读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4)长江中游粳稻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1 长江中游“籼改粳”的必要性 |
2 籼粳稻的差异 |
2.1 籼粳稻产量差异 |
2.2 籼稻和粳稻品质差异 |
3.气候因子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3.1 气候因子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 气候条件对稻米产量的影响 |
3.2.1 温度对产量的影响 |
3.2.2 太阳辐射对产量的影响 |
3.3 气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3.3.1 温度对品质的影响 |
3.3.2 太阳辐射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4.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 |
4.1 源库特征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2 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对稻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4.3 淀粉形态与结构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研究思路及基本内容 |
第一章 长江中游不同区域粳稻生长发育的差异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气象数据收集 |
1.3 生育期记载 |
1.4 茎蘖动态 |
1.5 产量构成因子 |
1.6 试验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数据 |
2.2 生育进程的变化 |
2.3 茎蘖动态 |
2.4 不同生育阶段温度和太阳辐射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二章 长江中游不同区域粳稻产量表现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生育期记载 |
1.3 气象数据收集 |
1.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态区及不同播期产量差异 |
2.2 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 |
2.3 产量与各生育阶段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
2.4 不同处理温度变化情况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三章 长江中游不同区域粳稻的稻米品质差异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气象数据收集 |
1.3 品质测定 |
1.4 数据分析处理 |
2.结果分析 |
2.1 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温度和太阳辐射的差异 |
2.2 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 |
2.3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 |
2.4 稻米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 |
2.5 稻米蛋白质含量 |
2.6 稻米品质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 |
3.讨论 |
4.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生育阶段温度对粳稻源库特征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气象数据收集 |
1.3 生育期记载 |
1.4 水稻叶面积测定 |
1.5 干物质量测定 |
1.6 数据分析处理 |
2.结果分析 |
2.1 不同播期水稻叶片相关性状差异 |
2.2 库性状变化 |
2.3 源库关系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五章 源库关系对粳稻品质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气象数据收集 |
1.3 干物质和叶面积 |
1.4 品质测定 |
1.5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1.6 试验指标计算 |
1.7 灌浆动态的测定 |
1.8 数据分析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稻米品质差异 |
2.2 水稻源库关系的差异 |
2.3 水稻叶鞘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2.4 籽粒灌浆动态 |
3.讨论 |
4.小结 |
第六章 粳稻品质对灌浆期高温的响应及其机理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灌浆动态 |
1.3 试验品质测定 |
1.4 淀粉分支酶活性 |
1.5 淀粉结构 |
1.6 试验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稻米品质差异 |
2.2 叶鞘物质转运差异 |
2.3 灌浆动态差异 |
2.4 淀粉合成酶活性差异 |
2.5 淀粉结构差异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1.研究总结 |
2.本研究创新点 |
3.研究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弱光胁迫对双季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氮肥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2 国内外现状 |
2.1 弱光胁迫对水稻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 弱光对水稻品种生理机制特征变化的影响 |
2.3 弱光胁迫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形成的影响 |
2.4 弱光胁迫对稻米综合品质的形成的规律 |
2.5 不同栽培因子调控对弱光胁迫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形成的影响 |
2.6 不同栽培因子的调控对弱光胁迫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2.7 不同栽培因子调控对弱光胁迫下稻米品质的形成的影响 |
3 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切入点 |
第二章 弱光胁迫对双季早、晚稻产量和品质的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遮光处理下光照强度的变化 |
2.2 弱光胁迫下双季早、晚稻茎蘖动态变化 |
2.3 弱光胁迫对双季早、晚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4 弱光胁迫对双季早、晚稻品种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2.5 弱光胁迫对枝梗分化、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
2.6 双季早、晚稻品种叶片保护性酶对弱光胁迫的响应 |
2.7 双季早、晚稻品种叶片氮代谢酶对弱光胁迫的响应 |
2.8 弱光胁迫对双季早、晚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形成的影响 |
2.9 弱光胁迫下双季早、晚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及收获指数 |
2.10 弱光胁迫下稻米综合品质的形成 |
3 小结 |
3.1 弱光胁迫下双季早、晚稻生长发育的特征变化 |
3.2 弱光胁迫下双季早、晚稻源、库间关系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
3.3 弱光胁迫对双季早、晚稻收获指数、氮素利用吸收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
3.4 弱光胁迫下双季早、晚稻品种生理机制的变化 |
第三章 弱光胁迫下氮肥调控对双季早、晚稻产量及品质形成的效应 |
1 试验区域介绍与试验设计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弱光胁迫下不同施氮量对双季早、晚稻干物质生产、积累的形成的影响 |
2.2 弱光胁迫对不同施氮量下对双季早、晚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形成的影响 |
2.3 不同施氮量对弱光胁迫下双季早、晚稻产量变化率及氮肥效应 |
2.4 不同施氮量对弱光胁迫下双季早、晚稻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 |
3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 |
1 讨论 |
1.1 弱光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的特征的影响 |
1.2 弱光胁迫对双季品种干物质生产特征、源库间变化、氮素利用率、产量及产量构成形成的影响 |
1.3 弱光胁迫对稻米品质的形成的影响 |
1.4 弱光胁迫对双季早、晚稻品种生理机制的变化的影响 |
1.5 弱光胁迫对不同施氮量下干物质生产特征、产量及产量构成形成、氮素利用的影响 |
1.6 弱光胁迫对不同施氮量下稻米品质的形成的影响 |
2 研究与展望 |
2.1 本研究创新点 |
2.2 本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及改善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品种选育演进历程 |
2.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育成、应用与发展态势 |
2.2.1 品种综合生产潜力不断提高 |
2.2.2 基本营养生长型品种(组合)不断推出、应用种植区域持续拓展 |
2.3 甬优系列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与对照类型主要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
2.3.1 甬优系列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主要生理、生态特征进展 |
2.3.2 不同类型非亚种间杂交稻品种若干生理生态特征 |
3 研究选题的提出 |
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的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蘖动态 |
1.3.2 籽粒灌浆动态 |
1.3.3 产量及穗部性状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1.4.1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
1.4.2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的差异 |
2.2.1 茎蘖组成特征 |
2.2.2 穗部性状特征 |
2.2.3 籽粒灌浆特征 |
3 讨论 |
3.1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产力的差异 |
3.2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特征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籼粳杂交稻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研究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茎蘖动态 |
1.4.2 干物质和叶面积 |
1.4.3 产量 |
1.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群体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
2.2 主要生育期物质生产特征 |
2.2.1 主要生育期叶面积动态 |
2.2.2 主要生育期干物质动态 |
2.3 主要生育阶段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1 生育前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2 生育中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3 生育后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4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与转运 |
2.4.1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比例 |
2.4.2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量 |
2.4.3 生育中后期物质输出与转化特征 |
3 讨论 |
3.1 水稻品种生物学产量与经济产量的关系 |
3.2 甬优系列超级籼粳杂交稻的主要生育阶段物质积累特征 |
3.3 甬优系列超级籼粳杂交稻的抽穗后物质输出与转化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籼粳杂交稻灌浆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灌浆指标的测定 |
1.3.2 群体中期物质积累与后期物质转运指标测定 |
1.3.3 光合生产指标的测定 |
1.3.4 根系形态生理指标(根密度和根尖数)的测定 |
1.3.5 温光资料的获取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其构成 |
2.2 群体灌浆特性 |
2.2.1 群体灌浆特性 |
2.2.2 籽粒充实特征 |
2.3 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
2.3.1 主要生育期光合生产与转运特性 |
2.3.2 灌浆中期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
2.4 暗周期累积、变化与利用 |
2.5 温度资源累积、变化与利用 |
3 讨论 |
3.1 关于钵苗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群体灌浆特征 |
3.2 关于钵苗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灌浆充实的生理生态基础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株型指标 |
1.4.2 冠层叶面积分布 |
1.4.3 冠层内光照强度分布 |
1.4.4 叶片光合特性相关指标 |
1.4.5 干物质量、叶面积和产量 |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1.5.1 叶面积密度函数的拟合 |
1.5.2 光照分布函数的拟合 |
1.5.3 消光系数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性状的方差分析 |
2.2 不同类型水稻冠层结构特征 |
2.2.1 叶片大小 |
2.2.2 受光姿态 |
2.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群体叶面积密度分布特征 |
2.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群体内光照分布特征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光合生产特征 |
2.3.1 群体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率及高效叶面积率 |
2.3.2 颖花/叶、实粒/叶 |
2.3.3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与经济系数 |
2.3.4 叶绿素含量、PS 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 |
2.3.5 MDA含量与膜质过氧化酶活性 |
3 讨论 |
3.1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特征 |
3.2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光合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籼粳杂交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根系形态指标的测定 |
1.4.2 根系生理指标的测定 |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根系形态特征 |
2.1.1 主要生育期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根冠比 |
2.1.2 主要生育期根数、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 |
2.1.3 抽穗期不定根、粗分支根和细分支根数占总根尖数的比例 |
2.1.4 抽穗期不同土层根系干重占总干重的比例 |
2.2 根系生理特征 |
2.2.1 主要生育期单茎和群体总吸收面积与活跃吸收面积 |
2.2.2 抽穗后根系氧化力、还原力及其变化 |
2.2.3 抽穗后群体根系伤流强度及其变化 |
3 讨论 |
3.1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群体生长特征 |
3.2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分支结构特征 |
3.3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在土层中的分布特征 |
3.4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生育中后期的生理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籼粳杂交稻茎秆的抗倒性评价及成因分析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秆力学与物理性状的测定 |
1.3.2 茎秆节间解剖性状的测定 |
1.3.3 茎鞘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 |
1.3.4 茎秆质构特征的测定 |
1.3.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茎秆抗倒性能 |
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TPA特性 |
2.2.1 载荷特性 |
2.2.2 穿刺特性 |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理特性 |
2.3.1 茎秆形态特征 |
2.3.2 茎秆解剖结构 |
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化学成分含量差异 |
2.4.1 有机化学成分含量 |
2.4.2 无机化学成分含量 |
2.5 茎秆性状指标与抗折力、倒伏指数的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的蒸煮食味品质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方法 |
1.3.1 蒸煮食味品质的测定 |
1.3.2 米饭食味值的测定 |
1.3.3 米饭质构特征的测定 |
1.3.4 米粉糊化特征的测定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蒸煮食味理化评价指标 |
2.2 蒸煮食味仪器评价指标 |
2.2.1 食味计指标 |
2.2.2 质构仪指标 |
2.2.3 粘度分析仪指标 |
2.3 理化指标与仪器指标间的相关性 |
3 讨论与结论 |
3.1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的综合评价 |
3.2 关于蒸煮食味品质理化评价指标与仪器评价指标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的营养元素积累特征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地点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植株营养元素积累量的测定 |
1.3.2 光合生产指标的测定 |
1.3.3 温光资料的获取 |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养分积累特征 |
2.2 养分分配特征 |
2.3 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
2.3.1 生育期及其结构 |
2.3.2 光合物质生产特性 |
2.3.3 灌浆中期叶片蒸腾速率与荧光动力学参数 |
2.4 光温生态资源积累变化与利用 |
2.4.1 光周期累积、变化与利用 |
2.4.2 温度资源累积、变化与利用 |
3 讨论 |
3.1 机插籼粳杂交稻氮磷钾硅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 |
3.2 机插籼粳杂交稻营养积累过程中生理生态特征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 |
1.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群体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 |
1.3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灌浆特征与生理生态基础 |
1.4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冠层结构特征与光合特性 |
1.5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
1.6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主要稻米品质特征 |
1.7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茎秆抗倒性特征 |
1.8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营养积累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
2 讨论 |
2.1 关于籼粳杂交超级(超高产)稻生产规律研究的必要性及其高产潜力挖掘 |
2.2 关于籼粳杂交稻高生产力群体产量构成规律与生物学基础 |
2.3 关于籼粳杂交稻的主要生理生态特征 |
2.4 关于籼粳杂交稻稻米品质与增值功能特性 |
2.5 籼粳杂交稻钵苗栽培集成技术 |
2.5.1 钵苗摆栽高产群体动态指标 |
2.5.2 钵苗机插栽培技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与栽培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词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摘要 |
1.1 前言 |
1.2 超级稻的概念与产量潜力 |
1.3 超级稻品种形态生理特征 |
1.3.1 产量结构 |
1.3.2 株型特征 |
1.3.3 群体光合生产与物质运转 |
1.3.4 根系特征 |
1.4 水稻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
1.4.1 水稻群体合理动态结构 |
1.4.2 水稻发育特性理论 |
1.4.3 “小、壮、高”栽培途径 |
1.4.4 水稻叶龄模式 |
1.4.5 “稀、少、平”高产栽培法 |
1.4.6 水稻品种源库栽培理论与技术 |
1.4.7 水稻群体质量栽培 |
1.4.8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
1.4.9 水稻实地养分管理 |
1.4.10 节水灌溉技术 |
1.5 超级稻品种在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
1.5.1 弱势粒充实差和结实率不稳定 |
1.5.2 水分养分利用率低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意义 |
1.6.1 本研究主要内容 |
1.6.2 本研究目的意义 |
1.6.3 本研究的学术思路和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超级稻的冠层结构与叶片光合特性 |
摘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茎蘖动态变化 |
2.1.4 地上部干物质重和叶面积 |
2.1.5 叶基角、株高和透光率 |
2.1.6 粒叶比 |
2.1.7 叶片光合特性 |
2.1.8 考种、计产及其穗部性状的调查 |
2.1.9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超级稻产量及其穗部性状 |
2.2.2 茎蘖动态 |
2.2.3 叶面积指数与粒叶比 |
2.2.4 株高与叶基角 |
2.2.5 透光率 |
2.2.6 生物产量与收获指数 |
2.2.7 叶片光合色素 |
2.2.8 叶片光合特性 |
2.2.9 膜质过氧化酶 |
2.3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
摘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地上部干物质和叶面积测定 |
3.1.4 根系生理性状的测定 |
3.1.5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
3.1.6 考种与计产 |
3.1.7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超级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3.2.2 叶面积指数 |
3.2.3 根系和地上部干物重 |
3.2.4 根系氧化力 |
3.2.5 根系吸收表面积 |
3.2.6 根系激素 |
3.2.7 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
3.3 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超级稻花后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
摘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取样与测定 |
4.1.3.1 取样与籽粒灌浆速率测定 |
4.1.3.2 籽粒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测定 |
4.1.3.3 籽粒中激素含量测定 |
4.1.4 考种与计产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4.2.2 籽粒灌浆速率 |
4.2.3 籽粒中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
4.2.4 籽粒中激素含量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超级稻抽穗前茎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 |
摘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与生长概况 |
5.1.2 取样 |
5.1.3 胚乳细胞增殖和籽粒灌浆动态 |
5.1.4 籽粒中蔗糖合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 |
5.1.5 地上部干物重 |
5.1.6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提取和测定 |
5.1.7 考种计产 |
5.1.8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产量及其产量构成 |
5.2.2 水稻强、弱势粒胚乳细胞增殖与籽粒灌浆 |
5.2.3 强、弱势粒蔗糖合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 |
5.2.4 抽穗期地上部干物重和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厍强的关系 |
5.2.5 中期施氮对产量、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库强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结实率和粒重的影响 |
摘要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 |
6.1.4 根系生理性状的测定 |
6.1.5 考种与计产 |
6.1.6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6.2.2 剑叶光合特性 |
6.2.3 剑叶膜质过氧化酶活性 |
6.2.4 根系氧化力 |
6.2.5 根系吸收面积 |
6.2.6 根系激素 |
6.2.7 根冠比 |
6.3 讨论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氮肥对超级稻产量形成的调控作用 |
摘要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7.1.2 试验设计 |
7.1.3 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 |
7.1.4 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
7.1.5 根系生理性状的测定 |
7.1.6 考种与计产 |
7.1.7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7.2.2 剑叶光合特性 |
7.2.3 剑叶硝酸还原酶活性 |
7.2.4 根系氧化力 |
7.2.5 根系中Z+ZR含量 |
7.2.6 根干重、地上部干物重和根冠比 |
7.3 讨论 |
7.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籽粒充实的影响 |
摘要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8.1.2 试验设计 |
8.1.3 剑叶光合特性的测定 |
8.1.4 剑叶膜质过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8.1.5 根系生理性状的测定 |
8.1.6 考种与计产 |
8.1.7 数据分析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8.2.2 剑叶光合特性 |
8.2.3 剑叶膜质过氧化酶活性 |
8.2.4 根干重 |
8.2.5 根系氧化力 |
8.2.6 根系中Z+ZR含量 |
8.3 讨论 |
8.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超级稻稻米品质及环境对其影响 |
摘要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试验一 超级稻米质的比较 |
9.1.1.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9.1.1.2 米质测定 |
9.1.1.3 稻米淀粉黏滞性测定 |
9.1.1.4 稻米蛋白质组分测定 |
9.1.1.5 稻米中氨基酸含量测定 |
9.1.1.6 数据分析 |
9.1.2 试验二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1.2.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9.1.2.2 试验设计 |
9.1.2.3 米质测定 |
9.1.2.4 稻米淀粉黏滞性测定 |
9.1.2.5 稻米蛋白质组分测定 |
9.1.2.6 数据分析 |
9.1.3 试验三 氮肥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1.3.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9.1.3.2 试验设计 |
9.1.3.3 米质测定 |
9.1.3.4 稻米淀粉黏滞性测定 |
9.1.3.5 稻米蛋白质组分测定 |
9.1.3.6 数据分析 |
9.1.4 试验四 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1.4.1 材料与栽培概况 |
9.1.4.2 试验设计 |
9.1.4.3 米质测定 |
9.1.4.4 稻米淀粉黏滞性测定 |
9.1.4.5 稻米蛋白质组分测定 |
9.1.4.6 数据分析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试验一 超级稻米质的比较 |
9.2.1.1 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 |
9.2.1.2 蒸煮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 |
9.2.1.3 淀粉RVA谱特性 |
9.2.1.4 蛋白质组分 |
9.2.1.5 氨基酸含量 |
9.2.2 试验二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2.2.1 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 |
9.2.2.2 蒸煮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 |
9.2.2.3 淀粉RVA谱特性 |
9.2.2.4 蛋白质组分 |
9.2.3 试验三 氮肥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2.3.1 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 |
9.2.3.2 蒸煮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 |
9.2.3.3 淀粉RVA谱特性 |
9.2.3.4 蛋白质组分 |
9.2.4 试验四 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2.4.1 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 |
9.2.4.2 蒸煮食味品质与营养品质 |
9.2.4.3 淀粉RVA谱特性 |
9.2.4.4 蛋白组分 |
9.3 讨论 |
9.3.1 超级稻米质的比较 |
9.3.2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3.3 氮肥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3.4 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米质的影响 |
9.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摘要 |
10.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存在问题 |
10.1.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10.1.1.1 超级稻的冠层结构、叶片光合特性和根系形态生理特性 |
10.1.1.2 超级稻花后强、弱势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
10.1.1.3 水稻抽穗前茎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 |
10.1.1.4 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超级稻灌浆结实的调控作用 |
10.1.1.5 氮肥对超级稻产量形成的调控 |
10.1.1.6 抽穗-灌浆期低温与弱光胁迫对超级稻籽粒充实的影响 |
10.1.1.7 超级稻稻米品质及环境对其的影响 |
10.1.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10.1.2.1 从冠层结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和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等方面阐明了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 |
10.1.2.2 获得了抽穗前茎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灌浆初期籽粒库强关系的新认识 |
10.1.2.3 明确了提高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肥水调控技术 |
10.1.3 本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0.2 讨论 |
10.2.1 关于超级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与地上部及产量形成的关系 |
10.2.2 关于超级稻强、弱势粒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和激素含量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
10.2.3 关于水稻抽穗前茎中储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库强的关系 |
10.2.4 关于提高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栽培调控技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8)超级杂交稻生理生态特性及高产稳产栽培调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超级杂交稻高产生理生态特性 |
1.1 库容特性 |
1.2 物质生产特性 |
1.3 光合作用特性 |
1.4 养分吸收特性 |
1.5 根系生理特性 |
1.6 籽粒灌浆特性 |
1.7 生态适应性 |
1.8 群体特性 |
2 超级杂交稻高产稳产栽培调控技术 |
2.1 因种因地种植 |
2.2 适时播种 |
2.3 适当增施肥料 |
2.4 加强中后期营养 |
2.5 加强稳健群体调控 |
2.6 增苗争多穗与控苗争大穗相结合 |
3 超级杂交稻高产稳产栽培面临的问题 |
3.1 产量稳定性差 |
3.2 高产田倒伏 |
3.3 高产与高效难协调 |
3.4 气候变化 |
4 超级杂交稻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重点 |
4.1 生态适应性技术 |
4.2 抗倒稳产调控技术 |
4.3 高效栽培技术 |
4.4 气候变化适应性栽培技术 |
(9)两种生态条件下氮肥调控和栽培方式对水稻库源构建和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研究概况 |
1.2.1 宽窄行栽培 |
1.2.2 三角形栽培 |
1.2.3 扩行减株稀植栽培 |
1.2.4 抛秧栽培 |
1.3 氮肥施用与水稻生产的研究 |
1.3.1 氮肥施用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3.2 氮肥运筹比例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4 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生产的比较研究 |
1.5 水稻库、源、流研究进展 |
1.5.1 源 |
1.5.2 库 |
1.5.3 流 |
1.5.4 库、源、流关系及其氮素调控 |
1.6 光合生产研究概况 |
1.6.1 光能截获和太阳辐射利用率(RUE) |
1.6.2 光合性能研究概况 |
1.7 存在的问题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两种生态条件下氮素调控和栽培方式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取样与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3.2 分蘖动态与成穗率 |
2.3.3 各时期干物质生产与积累 |
2.3.4 抽穗后LAI及其构成 |
2.3.5 根冠比 |
2.3.6 抽穗后单茎茎鞘重及茎鞘物质转运 |
2.3.7 粒叶比 |
2.3.8 颖花根流量 |
2.3.9 超高产群体特征 |
2.4 讨论 |
2.4.1 两种生态条件下氮肥调控对不同栽培方式产量的影响 |
2.4.2 两种生态条件下氮肥调控和栽培方式对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2.4.3 两种生态条件下氮肥调控和栽培方式对群体质量的影响 |
2.4.4 不同生态条件下超高产群体指标及调控机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两种生态条件下氮肥调控和栽培方式对水稻库、源、流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源特征 |
3.3.2 库特征 |
3.3.3 流特征 |
3.3.4 库源关系对灌浆充实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源特征 |
3.4.2 库特征 |
3.4.3 流特征 |
3.4.4 库源流关系对籽粒灌浆充实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两种生态条件下氮肥调控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产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抽穗期上三叶叶片形态 |
4.3.2 不同生育时期消光系数 |
4.3.3 抽穗后冠层各部位透光特性 |
4.3.4 单叶净光合速率 |
4.3.5 群体光合生产能力 |
4.3.6 抽穗后剑叶光合相关生理指标 |
4.3.7 抽穗后剑叶衰老相关生理指标 |
4.3.8 物质生产分析 |
4.3.9 太阳辐射截获及太阳辐射利用率(RUE) |
4.4 讨论 |
4.4.1 冠层特性 |
4.4.2 叶片光合生理指标 |
4.4.3 群体光合性能 |
4.4.4 太阳辐射利用率 |
4.4.5 物质生产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10)水稻源库结构、稻米品质以及对氮响应的基因型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品种的源库特征 |
1.1 源库特征指标 |
1.2 源库结构分类及其互作效应 |
1.3 源库关系的优化调控 |
2 稻米品质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
2.1 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 |
2.2 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
3 源库关系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1 源库关系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2 源库关系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4.1 目的与意义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4.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水稻不同品种的库容量及其类型划分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早稻不同品种的库容量及其组成 |
2.2 晚稻不同品种的库容量及其组成 |
2.3 库容因子的贡献及早、晚稻品种库容类型划分 |
3 讨论与结论 |
3.1 水稻品种库容类型的划分 |
3.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库容构成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三章 水稻不同库容类型品种源结构的差异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库容类型品种叶量的差异 |
2.2 不同库容类型品种光合性能的差异 |
2.3 早、晚稻不同库容类型品种干物质生产和转运的差异 |
2.4 不同库容类型品种源库比的差异 |
3 讨论与结论 |
3.1 水稻品种库容对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 |
3.2 水稻品种库容对干物质生产与转运的影响 |
3.3 水稻源库结构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四章 水稻不同库容类型品种氮吸收利用的差异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品种植株氮积累量的差异 |
2.2 不同类型品种营养器官氮积累与转运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 |
3 讨论与结论 |
3.1 水稻库容量对氮素吸收的影响 |
3.2 水稻库容量对营养器官氮素转运的影响 |
3.3 水稻库容量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五章 水稻不同库容类型品种稻米品质的差异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库容类型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
2.2 不同库容类型品种外观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库容类型品种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 |
2.4 不同库容类型品种蛋白质含量的差异 |
3 讨论与结论 |
3.1 水稻品种的库容类型与加工品质、外观品质的关系 |
3.2 水稻品种库容类型与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六章 水稻不同库容类型品种对氮素穗肥响应的差异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品种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库容类型品种库因子对氮素穗肥的响应 |
2.2 不同库容类型品种源因子对氮素穗肥的响应 |
2.3 不同库容类型品种源库比对氮素穗肥的响应 |
2.4 不同库容类型品种稻米品质对氮素穗肥的响应 |
3 讨论与结论 |
3.1 氮素穗肥对不同库容类型品种源、库的影响 |
3.2 氮素穗肥对不同库容类型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七章 水稻源库结构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因子分组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库容构成因子组与品质性状组的关系 |
2.2 叶光合因子组与品质性状组的关系 |
2.3 株型因子组与品质性状组的关系 |
2.4 物质生产因子组与品质性状组的关系 |
2.5 氮素积累因子组与品质性状组的关系 |
2.6 源库比因子组与品质性状组的关系 |
3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第八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不同库容类型水稻品种的源特征 |
1.2 不同库容类型水稻品种的氮素吸收特性 |
1.3 水稻品种源库结构对品质的影响 |
2 主要结论 |
3 创新点 |
4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两系杂交水稻源库特征与栽培调控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源库类型花生品种产量品质形成机理及调控[D]. 高芳.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壮秧培育、氮肥运筹对机插水稻南粳9108产量、稻米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徐杰姣. 扬州大学, 2021
- [3]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D]. 周娟. 扬州大学, 2020
- [4]长江中游粳稻生态适应性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 涂德宝.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5]弱光胁迫对双季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氮肥调控效应[D]. 罗亢.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5)
- [6]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D]. 姜元华. 扬州大学, 2015(10)
- [7]超级稻产量形成生理与栽培调控的研究[D]. 付景. 扬州大学, 2012(07)
- [8]超级杂交稻生理生态特性及高产稳产栽培调控的研究进展[J]. 艾治勇,马国辉,青先国. 中国水稻科学, 2011(05)
- [9]两种生态条件下氮肥调控和栽培方式对水稻库源构建和光合生产及产量的影响[D]. 李旭毅. 四川农业大学, 2011(02)
- [10]水稻源库结构、稻米品质以及对氮响应的基因型差异[D]. 熊洁.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