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团的大学生有“五个希望”

基层社团的大学生有“五个希望”

一、基层行社大学生有“五盼”(论文文献综述)

冯思源[1](2021)在《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

吉喆[2](2021)在《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公共精神作为以公民和社会共同体整体利益为依归的价值取向,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主体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软实力。大学生作为中国最有活力、最富朝气的青年群体、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是中国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未来中国国家治理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素质关乎着民族的未来,大学生兴,则国家长兴,大学生强,则国家久强,大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之能“兴”、能“强”、能“有担当”的基本条件是其在公共生活中具有把公共事务、公共事业和公共利益作为行为选择出发点的意识和能力,即具有公共精神。由于公共精神是一种参与精神,它并不是人的自然禀性,也不可能建立在私人生活经验和私人情感的基础之上,只能建立于公共生活经验和公共理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公共精神是需要培育和养成的,而不是靠或者说主要不是靠自发形成的。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形成世界观、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此阶段强化公共精神培育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个人主义极端泛滥、金钱拜物充斥,新媒体带来的“娱乐至死”的麻木,加之当前社会公共空间发育不足等导致的大学生公共意识的严重缺失,也使得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成为新时代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为主题进行专门研究,能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推进注入绵薄之力。从厘清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相关概念的内涵入手,以公共性理论、接受理论、政治社会化理论和协同理论为理论根基,进行了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必要性的分析,通过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基本内容和影响因素的梳理和分析,构建了基于培育内容和培育主体两个维度的大学生公共精神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状况评判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辅导员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并结合媒体披露的大学生有关公共精神方面表现的正反案例,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整体状况进行考察和分析,重点阐析了当前大学生公共精神弱化的表现及其原因,并具体探讨了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途径。本文认为,当前大学生公共精神弱化主要表现为:对公共精神的认知模糊、公共责任意识相对阙如、公共参与意识不足、公共规则意识淡薄等方面。大学生公共精神弱化的影响因素存在于国家、社会、高校、家庭、网络和个人六个层面,主要表现为国家层面对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的整体顶层设计及其引导和规范不到位、社会公共空间发展不够充分、高校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体系不够科学和完善、家庭教育对公共精神培育的疏忽、网络空间缺乏有效管理以及大学生缺乏自我涵育能力,等等。为了寻求加强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有益经验,对美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四个国家关于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包括他们在国家层面的引导,在课堂与课外的教育和实践安排,在宗教与文化教育以及大众传媒的渗透等。他们对公民有关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参与精神、创新精神、志愿服务精神、法制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宽容互让等品质的培育是卓有成效和值得借鉴的。总体而言,西方国家在公共精神培育方面为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提供了四项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推动国家法治建设、优化社会公共环境、加强课堂渗透教学和丰富课外实践活动。基于上述分析,立足于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以及实践基础,参考国外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实践,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应在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四个层面,充分运用和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资源和平台,注重大学生自身心理、行为特点,建构全方位的、完整的培养体系。具体而言,要在国家层面夯实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制度基础;在社会层面打造大学生公共精神实践的平台和场域;在高校层面站牢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前沿阵地;在家庭层面塑造大学生公共精神形成的集成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先进技术和资源,为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和养成提供全方位的条件和平台,构建起国家保障、社会负责、高校主导、家庭配合、网络监管、个人涵育的内外联动、上下协调的六位一体的大学生公共精神协同培育体系,以期促进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全面提升,为大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担当”的新时代国家治理与发展的有用、能用和可靠人才奠定基础。

杜秀杰[3](2020)在《AX农商银行员工需要特征及激励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三农”,践行普惠金融,助推党和国家金融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在当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战略前提下,农信社更应该迎难而上、勇于担当,让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深化农村改革需要多要素联动。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农信社的作用,也是影响农村改革的一个因素。但是纵观农信社发展历程,历经多次改革、体制机制多次转换,整体发展很不均衡,遗留问题也很多。农商银行由农信社改制而来。随着现代社会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冲击,改制后的农商银行不得不进行深层次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也只能通过改革,在改革发展中化解。农商银行员工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因此人力资源一直是制约农商银行改革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充分了解现有员工的需要特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发挥好这部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本文将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结合笔者在AX农商银行多年的工作经验,以AX农商银行员工需要特征与激励措施作为分析对象,通过现场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找出影响AX农商银行员工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通过研究发现,影响AX农商银行员工的需要因素主要为薪酬待遇方面的需要、工作环境方面的需要、工作成就方面的需要及个人发展方面的需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AX农商银行所采取的激励措施与员工的实际需要之间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薪酬待遇方面:股权激励等长远性激励措施不到位、基础工资设置单一、绩效工资不能产生激励效果、任务分配“唯数字论”;工作环境方面:硬件设施与软环境建设均滞后、单位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机制未建立、企业文化建设乏力、职工服务的针对性不强、制度建设不到位;工作成就方面:工作岗位无法做到人尽其用、员工交流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员工职业发展环境缺失;个人能力方面:学习培训缺乏针对性、员工晋升“论资排辈”等。银行的激励并没有有效地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此研究结果,本文制定了相应的需要激励优化策略: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切合实际的员工招聘、交流及晋升体系;构建差异化的学习培训体系;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构建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职工服务模式及股权激励等。

张忆雪[4](2020)在《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文中提出

张忆雪[5](2020)在《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开端,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初心,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之源,具有超越时空而又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关系着个人的成长成才,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和中国梦的实现。红船精神是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将红船精神运用于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科学远大的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面发展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研究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主要从两者的理论概述、融入的必要性、作用机理以及具体路径四个部分入手。首先,在梳理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述红船精神和理想信念的相关理论,探究红船精神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可能性。其次,整理和归纳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从大学生自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四个层面剖析现状成因,解析红船精神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价值,阐释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再次,以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内容、教育资源、教育环境为切入点,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来解释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机理。最后,探析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具体是学习理论知识、凝聚各方力量、建强教师队伍、运用多种载体、建立运行机制。

任小琴[6](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杨杰[7](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国家教育部等七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全国各高校加强并重视实践育人工作,通过调动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探索和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承担着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使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但是在其践行和推广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阻力,影响着其实效性的发挥。因此,调查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现状,分析制约其实效性发挥的因素,探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的具体路径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含了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介绍了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了研究思路与方法并阐述了本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研究概述。主要对实践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三个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同时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能力、品质三个维度的目标,阐述了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对文献资料和权威数据的查阅以及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的研究整理指出: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有所增强,但创新的意志力有待于进一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所提升,但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认同度有所增强,但政治辨别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有所提高,但社会责任践行力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对此从实践各方的重视度、育人资源的配备情况、实践活动组织和考核评估的科学合理性四方面分析了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发挥的因素。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的具体路径。主要是从前面所阐述的制约因素入手,从提高思想认识、整合开发育人资源、科学组织育人活动、科学开展考核评价四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希望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实效性提供几点建议。

邓佳[8](2019)在《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文中研究表明美育虽然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经历了一段起起伏伏的状态,但随着1999年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美育才比较稳定地设置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中,而在最近6年,更是进入了发展盛世。特别是2013年年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42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标志着美育从缺失、提倡、落实,并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201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首先从如何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进行了建议。同年,美育被纳入《教育法》以及《高等教育法》中,有了法律的保障,美育在学校中,特别是在高校中,成了必须要进行落实的教育。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美育做了新的部署和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形成多样化高质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虽然美育在政策上得到了重视,但在对大学生美育课程选修情况以及大学生美育观念的实践调研中发现,目前学校美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开设不够齐全,课程设置缺乏顶层设计,学生美育选修较为随意,美育观念比较狭隘,对美育内容不太熟悉,对传统艺术接受兴趣不强等。因此,根据以上背景与现实问题,需追问的是:目前不再是开不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的问题,而是如何开设高校美育课程?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目的是什么?高校美育课程应基于什么理念进行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目标是什么?其内容如何构成?教学实施方式?评价方式?高校应该开设哪些美育课程(课程门类)?这些美育课程门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课程结构)?课程的学分如何构成?以及当前是否有开课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本文着重对高校美育课程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本项研究遵循“问题提出——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于身心协调发展构建高校美育课程目标、内容、门类、结构——高校美育课程效应初步验证”的思路。首先本文以国家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近几年有关加强改进美育和高校美育的系列政策为背景,通过对若干高校大学生美育观念和高校美育课程开设及学习情况的调查,提出并分析了当前高校美育课程设置缺乏顶层设计、随意和零散等问题,并在对中外学者关于美育之于人格整体发展(身心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特殊功能的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提炼出基于大学生身体(生理)和心理基础,及其未来身心发展、专业发展、个性与创造性发展等目标为指向,设计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构想。对这一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五圈课程门类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证,对公共艺术美育课程、专业审美课程、活动审美课程(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审美化改造)、综合美育课程(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人生美等的跨界整合建构)和潜在美育课程(大学文化、环境、校训、氛围的审美建构与鉴赏)分别进行了论述,对中外大学在这五圈课程中某类课程的开设和实践案例,进行了简介和分析。提出了高校美育课程智能化建设的初步构想。在最后的第七章中,还对高校美育课程体系中的《高校美育-美的人生设计与创造》综合美育课程的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一、高校美育课程的终极目标在于塑造完美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不仅具体到“审美素质、人文素养、全面素质以及专业素质”的具体发展目标中,更细化为“审美感觉系统的开发、审美认知系统开发、审美体验系统发展、审美表现技能运动系统发展、审美创造与全脑、全身心开发”的发展目标中,以及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人文素养、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等全面素养、和培养专业审美鉴赏力、表现力以及创造力等”发展目标中。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既需要传授美的高深知识(美的本质与规律),同时还需要补足美的基本知识(美的特征与分类)。并且目标与内容的选择应有所对应。三、构建了高校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以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第一圈高校美育综合课程:以系统培养学生基本审美素质为目标,囊括了美育基础知识、美的高深知识、审美生理心理方法性知识,及其各种美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综合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协调发展。第二圈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在于促进学生艺术审美素养的发展,这类课程又可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艺术与审美综合课程。该门课程的目标在于系统介绍艺术种类及其审美方式方法。第二类:艺术鉴赏类课程。目标在于提高艺术感知能力、体验能力、想象联想与理解能力。这一类课程又可以细化为两大类,一是艺术感知理论类课程,二是艺术体验与阐释性理解类课程。艺术感知理论类课程:在于从各种艺术门类中训练学生的视觉感知、听觉感知、触觉感知、综合感知能力。艺术体验与阐释性理解类课程则要求学生能够体验艺术美,解释艺术,评论艺术,阐释艺术与人文的关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第三类:艺术表现技能训练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协调身心发展,塑造优美形体,开发运动机能。第四类: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遵循美的规律与技巧进行美的创造,促进大脑认知、情绪系统发展。第三圈课程为专业课程审美化:目的在于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和创新动机,培养专业审美素质。其中应特别注重艺术教育专业与文化素养结合的培养模式,艺术师范教育专业艺术实践能力与审美素质的提升训练,以及其余各专业应开设更多相关专业的审美欣赏类课程。第四圈为美育实践活动课程:这类活动课程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审美个性。第五圈为潜在课程:则是形成审美育人环境,创造身心协调发展的“场域”。总之,五圈课程从不同角度开发学生认知、情绪、运动系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愉悦、健康、协调发展。而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全市各级各类高校互联互通的MOOC平台,打造高校美育MOOC群,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制度,扩大优质美育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并加强移动美育课程建设,以APP为终端;以及采取VR技术,加强审美体验。四、本文第七章,对综合性的《高校美育》课程的效应进行了初步验证。实验后得出结论:《高校美育》课程在有效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同时,能对受教育者人生价值观产生显着积极的影响。对其中的维度1人生目的、维度2生活方式、维度3人生手段、维度4人生态度的影响速度不同,影响最快的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观是人的观念取向和行为选择尺度,伴随着人一生的成长和演变过程。短期教育(一门《高校美育》课程)可能动摇人生价值观中的易变成分尤其是人生态度产生短期效果,可以推断,长期而系统的教育(高校美育课程系统)就可能逐渐动摇人生价值观中的比较稳定的成分从而产生长期而系统的效果,这正好证明长期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总之,高校美育课程应对大学生精神世界进行“建构”,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同时,审美是最为深刻的一种教养,是人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

王娜[9](2019)在《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文中研究说明淇澳,不只是一个位于珠江三角洲西江入海口的海岛,还是伶仃洋海域与大陆产生联系的历史节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作用下,淇澳岛的海岛社会发展随着空间生产的不断延伸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这一过程中,历时态的地方历史梳理为社会空间的建构提供借鉴的资源,人类实践活动的空间生产是动力,最终在形成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中,即保存现实的印迹,又映照历史的记忆。同时,海岛社会的空间不是一个静止的地理空间,而是一个充满社会文化的流动空间。空间的延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包括有物质性空间和精神性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空间的生产还是社会的建构,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建构论为基础,因而,同一地区的社会发展形态不是单一的演化,它在历程中可以呈现出多样化,而且总体的趋势是前进的。在淇澳空间生产的过程中,基于海岛位置、政府政策等外力因素,导致它处于“中心”与“边缘”关系的不断转化中,但以淇澳人这个历史主体为视角来分析,淇澳社会的态势是向上前进的。通过梳理历史上淇澳岛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可以探析出,空间与社会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也是一种相互生产的状态。能够体现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方式的变迁,每种社会发展形态中,都存在着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以生产方式的变迁为依据将社会与空间的复杂关系呈现出来。在征地运动之前,淇澳生产方式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出海打渔为副业。征地运动后,再加上淇澳大桥的修建,淇澳的生产方式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文章从淇澳岛的空间研究入手,以空间生产为视角,讨论在“中心”与“边缘”关系下海岛社会发展的形态历程,认识到空间的生产过程是由人的实践活动与物质基础相结合运作的结果,

陈璐[10](2017)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思想和一系列落实办法,尤其从党的十八大提出把“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始,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始全面研究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可看出,法治已经成为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依法治国,是实践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也是国家在社会转型期需要践行的理念。要实现依法治国,则需要具有一定法治素养的公民作为基础,然而相比较当前的中国法治化进程,我国公民的法治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公民的法治教育,在提高国民整体素养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特别重视公民法治教育建设。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深刻影响着中国法治化的发展,因此他们应该首当其冲接受相应的教育,对他们进行法治教育的效果也关系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项工作能否落到实处。所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的法治教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类比相关典型调查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在论文结构上分为五章,除绪论外,第二章主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进行概述;第三章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关系;第四章指出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五章则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其中第四章、第五章内容为论文的重点。本论文通过梳理、分析、研究众多相关调查数据及根据学生现实情况得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在当前实践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具有新的意义及内容,大学生法治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法律条例、知识的学习,内涵的理解,更是法治意识、法治信仰的培育。学校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机制、校园文化,师资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养成,让大学生能够成为法治中国的合格公民。

二、基层行社大学生有“五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层行社大学生有“五盼”(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公共精神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性理论
        (二)接受理论
        (三)政治社会化理论
        (四)协同理论
    三、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内在逻辑
        (一)公共精神是公共生活的必然要求
        (二)公共生活是大学生当下和未来的主要生活领域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需要培育生成
第二章 指标确定: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状况考察
    一、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依据
        (一)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基本内容
        (二)影响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要素条件
    二、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考察的指标体系确定
        (一)基于培育内容的大学生公共精神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二)基于培育主体的大学生公共精神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三、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状况考察的方法
        (一)问卷调查
        (二)访谈调查
        (三)媒体披露的正反案例
第三章 实践基础: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状况分析
    一、中国大学生对公共精神的认知与理解程度分析
        (一)大学生对公共精神的认知与理解程度的整体分析
        (二)大学生对公共精神的认知与理解程度的具体分析
    二、当前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弱化的表现
        (一)对公共精神的认知模糊
        (二)主体意识有待加强
        (三)公共责任意识相对欠缺
        (四)公共参与意识亟待提升
        (五)公共规则意识较为淡薄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弱化的归因分析
        (一)国家对大学生的引导和规范不到位
        (二)社会公共空间发展不够充分
        (三)高校对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体系不够完善
        (四)家庭教育对公共精神培育的疏忽
        (五)网络空间缺乏有效管理
        (六)大学生缺乏自我涵育能力
第四章 他山之石:国外公民公共精神培育的有益做法
    一、案例选取的依据
    二、国外公民公共精神培育的实践
        (一)美国公共精神培育的实践
        (二)日本公共精神培育的实践
        (三)新加坡公共精神培育的实践
        (四)俄罗斯公共精神培育的实践
    三、国外公民公共精神培育的经验与启示
        (一)以法促德:推进国家法治建设
        (二)不扶自直:优化社会公共环境
        (三)润物无声:加强课堂渗透教学
        (四)躬亲践行:丰富课外实践活动
第五章 对策建议: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
    一、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价值取向
        (一)价值前提: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公私观
        (二)价值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三)价值依归:将公共精神的培育植根于公共生活实践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基本思路
        (一)提高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战略地位
        (二)完善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具体内容
        (三)明晰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主体职责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具体路径
        (一)夯实大学生公共精神成长的制度基础
        (二)打造大学生公共精神实践的现实场域
        (三)站牢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前沿阵地
        (四)塑造大学生公共精神形成的集成环境
        (五)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
        (六)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涵育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调查问卷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AX农商银行员工需要特征及激励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需要及激励的概念
        2.1.1 需要的特征及分类
        2.1.2 激励的定义
    2.2 理论基础
        2.2.1 内容型激励理论
        2.2.2 过程型激励理论
        2.2.3 综合型激励理论
第三章 AX农商银行员工需要特征及激励问题
    3.1 AX农商银行简介
        3.1.1 农商银行发展历程
        3.1.2 AX农商银行基本情况
    3.2 AX农商银行员工需要特征与激励机制因素分析
        3.2.1 现场访谈
        3.2.2 基于需要特征的AX农商银行员工激励因素调查
    3.3 AX农商银行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
        3.3.1 长期激励不足
        3.3.2 硬件投入与软环境建设均滞后
        3.3.3 工作岗位分配不合理
        3.3.4 培训晋升没有因人而异
    3.4 AX农商银行员工激励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未建立合理激励体系
        3.4.2 工作环境的营造缺乏针对性
        3.4.3 员工职业发展环境不佳
        3.4.4 个人发展与企业进步未能做到目标统一
第四章 AX农商银行员工激励机制优化方案设计
    4.1 采取有效的薪酬激励手段
        4.1.1 建立股权激励等长效激励模式
        4.1.2 改变唯数字论的任务分配方法
        4.1.3 改变基础工资考核模式
        4.1.4 加大绩效工资考核力度
    4.2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4.2.1 推行“五小建设”
        4.2.2 打通单位与员工的沟通渠道
        4.2.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凝聚力向心力
        4.2.4 构建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职工服务模式
        4.2.5 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4.3 为员工成长搭建平台
        4.3.1 建设多渠道员工招聘体制,改变员工结构
        4.3.2 建立公平公正的员工交流制度
        4.3.3 提供优越的成长环境
    4.4 落实员工培训晋升体制建设
        4.4.1 打破论资排辈的员工晋升体制
        4.4.2 构建差异化的学习培训体系
第五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5.1 结论与展望
    5.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员工需要特征与激励措施现场访谈
    附录 B:员工需要与激励调查问卷
致谢

(5)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2.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界说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红船精神相关理论概述
        2.1.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2.2 红船精神与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联系
        2.2.1 红船精神与理想信念的契合性
        2.2.2 红船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精神滋养
        2.2.3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弘扬红船精神的重要依托
3.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
    3.1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分析
        3.1.1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
        3.1.2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2 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
        3.2.1 提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资源
        3.2.2 指引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3.2.3 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机理
    4.1 依托红船精神,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内容
        4.1.1 红色文化教育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4.1.3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
        4.1.4 道德教育
    4.2 依托红船精神,整合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资源
        4.2.1 合理利用显性资源,把握教育目标
        4.2.2 充分开发隐性资源,渗透教育影响
    4.3 依托红船精神,创设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环境
        4.3.1 建设物质环境,保障教育实施
        4.3.2 优化精神环境,引导教育方向
5.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路径
    5.1 学习理论知识,筑牢思想根基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5.1.2 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2 建强教师队伍,夯实师资基础
        5.2.1 强化专业知识
        5.2.2 创新教学方法
        5.2.3 注重自身修养
    5.3 运用多种载体,拓宽传播渠道
        5.3.1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吸引力
        5.3.2 丰富校园文化,增强感染力
        5.3.3 建设网络平台,提升影响力
    5.4 凝聚各方力量,营造良好氛围
        5.4.1 高校党团共建
        5.4.2 社会协同配合
        5.4.3 家庭以身作则
    5.5 建立运行机制,保障顺利实施
        5.5.1 构建组织协调机制
        5.5.2 健全反馈调节机制
        5.5.3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观点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1.4.1 模式依据
        1.4.2 模式设计
        1.4.3 模式验证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1.5.1 概念厘定
        1.5.2 理论基础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2.2.1 幸福观的结构
        2.2.2 幸福观的特征
        2.2.3 幸福观的功能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3.1 时代背景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3.2 历史考察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3 现实状况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1.1 应然要求
        4.1.2 实然状况
        4.1.3 问题原因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2.1 应然要求
        4.2.2 实然状况
        4.2.3 问题原因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3.1 应然要求
        4.3.2 实然状况
        4.3.3 问题原因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4.1 应然要求
        4.4.2 实然状况
        4.4.3 问题原因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4.5.1 应然要求
        4.5.2 实然状况
        4.5.3 问题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1 基本举措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2 主要特点
        5.2.1 广泛渗透性
        5.2.2 目标淡化性
        5.2.3 科际整合性
        5.2.4 价值选择性
        5.2.5 交流对话性
        5.2.6 现实实用性
    5.3 经验借鉴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7.1.1 五元各司其职
        7.1.2 五元内外结合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7.2.1 五元互相渗透
        7.2.2 五元互利共生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实践育人
        2.1.2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
        2.1.3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目标
        2.2.1 知识目标
        2.2.2 能力目标
        2.2.3 品质目标
    2.3 研究的理论依据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3.2 马克思主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理论
        2.3.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取得的成效
        3.1.1 大学生创新意识有所加强
        3.1.2 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所提升
        3.1.3 大学生政治理论认同度有所增强
        3.1.4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有所提高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创新的意志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3.2.2 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
        3.2.3 政治辨别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3.2.4 社会责任践行力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3.3 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的因素
        3.3.1 对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3.3.2 人、财、物资源支撑利用不充足
        3.3.3 实践活动组织形式化
        3.3.4 缺乏科学的监督考评机制
第4章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的具体路径
    4.1 全面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重视度
        4.1.1 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度
        4.1.2 提高教师的重视度
        4.1.3 提高学生的重视度
    4.2 整合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资源
        4.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4.2.2 广泛争取资金投入
        4.2.3 扩大基地建设共享
    4.3 科学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活动
        4.3.1 加强实践活动的管理
        4.3.2 创新实践活动内容与形式
        4.3.3 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4.4 科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考核评价
        4.4.1 评价标准做到规范合理
        4.4.2 评价内容做到全面具体
        4.4.3 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
        4.4.4 评价方法实现多样化
        4.4.5 在评价中引入激励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调查问卷
附录B 关于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活动心得体会的访谈
致谢

(8)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背景与问题
        (一)政策背景
        (二)实践背景: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研
        (三)问题
    二、概念界定
        (一)美与美育
        (二)高校美育课程
        (三)身心协调发展
    三、文献综述
        (一)高校美育课程目标层次研究
        (二)高校美育课程门类与内容研究
        (三)公共艺术课程研究
        (四)中西高校美育课程比较研究
        (五)身体美育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六)审美心理与效应研究——认知、体验、价值观、意象
        (七)审美生理与效应研究——感知系统、大脑皮质、边缘系统、运动系统
        (八)美育心理、生理研究
        (九)借鉴与不足
    四、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一)目的
        (二)思路
        (三)方法
    五、价值与创新
第一章 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
    一、美:多样统一与和谐人格
        (一)美的本质:和谐(多样统一)
        (二)教育的理念:人的本质力量和谐统一
        (三)美与人格内外和谐
    二、西方关于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
        (一)古希腊:美与健全、和谐人格
        (二)鲍姆嘉通:美育与感性认识的完善
        (三)康德:美沟通真与善
        (四)席勒:美育培养感性与理性有机统一
        (五)霍华德·加德纳:重塑真善美
        (六)马克思: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
    三、国内美育教育家与健全人格教育理论
        (一)先秦:乐教诗教与“仁”、“礼”
        (二)蔡元培:美育是“津梁”、“神经系”
        (三)现代美育理论奠基者:梁启超、王国维
        (四)现代美育理论家:陶行知、丰子恺、朱光潜
        (五)当代美育理论家:蒋孔阳、李泽厚、刘兆吉
    小结
第二章 基于身心协调发展
    一、基于生理机制
        (一)神经系统机制:感觉系统、中枢系统、情绪系统、运动系统
        (二)其他生理系统
    二、基于心理机制
        (一)审美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思维
        (二)美感体验:情绪、价值判断
        (三)审美表现技能
        (四)审美创造
    三、基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现状
        (一)生理系统发展特征
        (二)心理发展特征
    四、基于大学生身心未来发展
        (一)高等教育法规定
        (二)美育政策规定
第三章 高校美育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高校美育课程目标
        (一)审美素质:审美认知力、审美体验力、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力
        (二)人文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美育精神、大美与大爱
        (三)全面素质:以美育美、以美寓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
        (四)专业素质:专业审美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
        (一)高校美育课程内容:高深知识(美的本质与规律)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补充:基本知识(特征与分类)
        (三)高校美育课程目标与内容关系
    三、高校美育课程教学与方法参考
        (一)视点结构教学法
        (二)多元教学法
    四、高校美育课程评价参考
        (一)质化评价方式
        (二)量化评价方式
第四章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艺术审美与人文素养
    一、政策推进
        (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 号)
        (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 号)
        (三)《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
    二、公共艺术课程
        (一)限定性艺术选修课程
        (二)公共艺术鉴赏类课程门类多样
        (三)艺术技能课程
    三、艺术教育与艺术美育
第五章 高校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一、五圈课程结构
    二、五圈课程门类
        (一)综合美育课程 ——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二)艺术审美与训练选修课程——促进艺术审美素养发展
        (三)专业课程审美化——促进专业审美素质发展
        (四)兴趣小组与社团活动课程审美化——促进个性化发展
        (五)潜在课程审美化——营造身心和谐发展“场域”
    三、互联网+各类美育课程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
        (二)高校美育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设计
        (三)移动美育课程:以APP为终端
        (四)VR:加强审美体验
    四、学分制是保障
第六章 国内外高校美育课程举隅
    一、美国哈佛大学:《审美阐释理解》与美育课程体系
    二、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专业艺术课程体系
    三、北京大学: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审美课程
    四、清华大学:理工专业审美课程
    五、西北工业大学:艺术通识课程体系
    六、北方工业大学:公共美育课程——大学美育
    七、西南大学:美育传统与开放课程体系
    八、重庆8所本科美育实验校特色美育课程
第七章 高校美育课程效应初步验证——《高校美育》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影响的实验研究
    一、《高校美育》课程——以美的人生设计与创造为主旨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构成与实验设计
    三、《高校美育》人生价值观效应分析
    四、实验结论与讨论
结语:新时代,新使命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美育定义一览表
    附录 2: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维度、项目
    附录 3: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
    附录 4: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
后记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图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第二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四节 文章框架
第二章 当代淇澳岛海岛境貌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自然生态
    第二节 人口与教育
    第三节 宗族与组织
    第四节 经济与文化
    第五节 社会关系
    结语
第三章 清朝时期淇澳的生活图景
    第一节 贫民将钟宝
    第二节 聚集金星门
    第三节 白石街由来
    第四节 淇澳岛巡检司
    第五节 外商、士绅与官府
    结语
第四章 民国时期淇澳的聚落格局
    第一节 聚落空间
    第二节 居所建筑结构
    第三节 以“家”为单位的空间布局
    第四节 苏兆征故居
    第五节 走出村落
    结语
第五章 改革开放前淇澳岛人口流动
    第一节 生产空间的重新配置
    第二节 社会阶层变更
    第三节 1949年—改革开放前淇澳人通婚范围
    第四节 偷渡港澳谋生
    结语
第六章 90年代以来淇澳海岛变半岛
    第一节 征地运动
    第二节 身份转变
    第三节 淇澳大桥的修建
    第四节 居住格局变化
    第五节 外来人口进入
    结语
第七章 淇澳宗教信仰的三重空间
    第一节 一重空间:以“家”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第二节 二重空间:以“社”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第三节 三重空间:淇澳庙宇祭拜空间
    第四节 坟地也有着标识农耕的空间的作用
    第五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一)
    第六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二)
    结语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创新点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概述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2.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义
        2.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2.2 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概述
        2.2.1 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内涵
        2.2.2 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历程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3.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
        3.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要求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关系
        3.2.1 大学生法治教育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表现
        3.2.2 大学生法治教育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要求
        3.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指导
4 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出现的主要问题
        4.1.1 学校对法治教育的认识不全面
        4.1.2 法治教育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相分离
        4.1.3 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4.1.4 大学生法律知识较为匮乏,法治情感比较淡漠
        4.1.5 法治教育的内容设置不甚合理
        4.1.6 法治教育方法滞后
    4.2 大学生的法治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4.2.1 大学生法治教育教学目标被弱化
        4.2.2 大学生的法治教育评价体系单一
        4.2.3 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4.2.4 学校法治教育管理不规范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对策与建议
    5.1 确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特殊地位
        5.1.1 树立法治教育的价值目标
        5.1.2 确立法治教育的独立地位
    5.2 合理设置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
        5.2.1 加强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5.2.2 加强法治教育与德育结合
        5.2.3 加强法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教育结合
    5.3 积极改革教学方式
        5.3.1 利用新兴媒体改革现有教学方式
        5.3.2 注重学生社会实践
    5.4 完善法律课教学评价机制
        5.4.1 法律评价与道德评价相结合
        5.4.2 改革法律课程教学评价方法
    5.5 加强高校法文化建设
        5.5.1 依照法律规范高校管理
        5.5.2 培育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法文化建设良好氛围
    5.6 加快法治师资队伍建设
        5.6.1 提高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力度
        5.6.2 加强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基层行社大学生有“五盼”(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研究[D]. 冯思源. 重庆邮电大学, 2021
  • [2]中国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D]. 吉喆.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AX农商银行员工需要特征及激励措施研究[D]. 杜秀杰. 河南大学, 2020(06)
  • [4]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张忆雪. 河南理工大学, 2020
  • [5]红船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张忆雪. 河南理工大学, 2020
  • [6]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7]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研究[D]. 杨杰.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8]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D]. 邓佳. 西南大学, 2019(01)
  • [9]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D]. 王娜. 厦门大学, 2019(07)
  •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D]. 陈璐. 陕西科技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基层社团的大学生有“五个希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