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区域人口控制数学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翟梦瑜[1](2021)在《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城市内部的物质代谢和城市间的资源交换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现代城市“病”问题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解析城市系统管理多过程、多要素、多重不确定性的复杂特征,量化各过程与要素间的互动效应,表征多维风险对不同尺度城市系统的影响,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已成为制约城市系统管理方案有效性的关键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做好城市系统复杂性辨识和优化管理等相关方面的工作迫在眉睫。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标是针对中国典型城市和多区域城市群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考虑能源、环境、经济、水资源和气候之间的制约关系,提供全链条的“数据收集-现状评估-风险识别-责任预判-决策管理”系统评价和城市综合管理方法体系。具体地,本文通过13个案例研究,解释上述城市系统复杂性辨识、责任划分和集成管理等问题。城市代谢系统多要素复杂性辨识方面:1)考虑不同能源使用形式(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广东省能源代谢系统的动态分析,探索广东省城市能源代谢的问题和解决方案;2)通过回顾性分解(1997-2017年)和前瞻性预测(2035年),从供应端、生产端和消费端回顾能源代谢变化并预测广东省未来能源系统发展风险;3)识别水利工程对长江经济带各部门用水变化的影响,以提供水利工程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4)采用自上而下的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三废问题的管理问题提出前瞻性的建议,以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的集成优化管理;5)面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挑战,制定不同视角(供应、生产、消费)下中国地区产业级别的具体碳排放清单。多区域城市代谢模拟与环境责任划分方面:1)根据中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及环境现状进行区域间的创新聚类,识别区域贸易中存在的环境不平等问题;2)以南方电网为例,模拟随着大规模电力运输而转移的碳减排责任的具体分配问题;3)模拟国家电能替代政策的干预下,输电网络体现的跨区域碳排放转移问题;4)量化隐藏在食物中的虚拟水的跨区域转移,以实现中国实体水和虚拟水的综合管理;5)考虑变化的气候条件下,中国地区的能源、水和空气污染物的复杂关系,并探究三者的协同治理方式。多尺度城市系统集成管理方面:1)模拟广东省阶梯碳税政策对本省和全国各省份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影响;2)分析中国碳政策(两阶阶梯碳税政策)和社会政策、经济政策对系统的交互效应;3)探究贸易战背景下,考虑环境约束情境下的未来中国能源系统管理方案。综上,本文通过引入城市代谢的概念,整合投入产出分析、生态网络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能源系统优化模型,构建了涵盖城市、多区域与国家三个尺度的城市系统管理模型,探讨了城市系统管理面临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利用等问题,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尺度城市系统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结果能够为产业结构调整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柴剑雪[2](2021)在《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生态压力,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国家战略高度,其中保护生态承载力是一项重要工作。为应对环境问题,我国正从推进清洁取暖、发展非化石能源等方面优化能源结构,电力在能源体系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清洁高效发电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对电源结构进行科学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煤电为主导的电源结构造成了严峻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规模加速扩大,但过度地开发清洁能源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所以能源开发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因此电源结构规划应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因素。生态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不同地区对电源建设的支持和容纳能力不同,所以电源结构优化时应考虑区域差异化因素。因此,本文综合考虑生态承载力因素和区域差异化因素,研究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梳理和分析了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相关理论。首先,从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特性和量化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分析了电源结构优化考虑生态承载力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生态承载力对电源结构优化提出的要求。其次,从发电规模和发电资源潜力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电源结构发展现状。然后,梳理了传统电源结构规划和可持续电源结构规划的目标和内容,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电源结构优化方法。最后,对本文的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的研究边界进行了界定,为本文后续章节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2)研究了清洁能源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主要分析了我国三种主要的清洁能源,即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对于水电,首先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水电替代火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途径。然后,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要素构建了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最后,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多情景的系统动力学模拟和耦合协调度评估,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比较研究结论与当前政策,验证了影响分析的合理性。采用同样的方法分析风电和光伏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作为电源结构优化模型构建的前期基础。(3)构建了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各类发电对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正负影响同时纳入模型,以发电系统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相对影响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结合生态承载力要素分析和量化方法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包括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在内的综合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资源和环境发展目标下的电源发展路径。(4)构建了生态经济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碳交易因素纳入模型,以发电系统总成本对地区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经济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碳交易价格下电源结构应如何倾斜,并进一步研究了碳交易价格通过影响电源结构进而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为不同资源和环境要求下的碳交易价格制定提供依据。(5)构建了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单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纳入各类发电对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和碳交易因素,以发电系统对自然资源、环境和地区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为目标优化电源结构。首先,界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并构建了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经分析,对于社会技术承载力,模型只考虑其对电源结构的单向影响,所以目标函数中纳入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经济承载力因素,约束条件中体现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承载力因素。最后,通过多情景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得出不同自然和经济发展目标下电源的发展路径。(6)构建了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跨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以两个区域的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各类发电对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和碳交易因素,以发电系统对两地区整体的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相对压力最小、输电成本最小为目标,协同优化两地区电源结构,以提高两地区整体的生态承载力。首先,确定了问题的研究边界和优化框架。然后,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在单区域优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电力跨省跨区输送因素,加入输电成本目标;以单区域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为基础设置跨区域约束条件,保证满足两地区的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等约束。最后,进行了多情景实证分析,将两地区跨区域协同优化结果与各自单区域优化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多区域的电源统筹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曹景军[3](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双孢菇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双孢菇是最常见的食用菌品种之一,其种植方式逐渐从传统的小规模个体栽培向规模化生产的智能工厂转变。在双孢菇智能工厂中,大多数生产工序已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但采收成熟的双孢菇以及品质分级仍然主要依靠人工手动完成。人工采摘与品质分级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并且十分枯燥。双孢菇自动采摘与品质分级成为该产业中的迫切需求。视觉系统是采摘机器人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双孢菇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研究对实现双孢菇自动化采摘及品质分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围绕双孢菇自动采摘与自动品质分级的产业需求,重点研究了视觉系统中的多模态目标检测和轻量级品质分级核心算法,并搭建了双孢菇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为实现双孢菇自动化采摘及品质分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概括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构建了双孢菇图像数据集合。为了提高双孢菇目标检测算法性能,构建了具有2300幅图像的双孢菇多模态目标检测数据集合,为了自动识别双孢菇品质等级,构建了具有1200幅图像的双孢菇品质分级数据集合,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2)提出了一种多模态注意力融合网络进行双孢菇检测。该网络通过融合双孢菇可见光和深度图像特征来提取更全面的信息,采用多尺度架构增加感受野。使用注意力机制自适应地对特征通道进行标定,使网络关注于更重要的信息。当某个模态信息发生较大变化或者缺失时,通过模态间信息互补的方式,提升了检测器在光线较强和阴影条件下的准确性与健壮性。(3)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神经网络算法解决双孢菇品质分级问题。为了提高双孢菇品质分级效率,提出了一种压缩模块,该模块的主要设计思路是将串行的下采样操作和卷积运算转换成并行结构,基于该压缩模块,构建了一种轻量级神经网络‘Light Net’来解决双孢菇品质分级问题。所提出的网络具有更少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并且分级精度达到了97.50%。该网络通过提取双孢菇图像特征,自动将双孢菇分成优质和劣质两个级别,劣质中包括畸形和锈斑等情况。同时,为了测试该算法的泛化能力,在茭白品质分级图像数据集合上开展实验,分级精度达到95.62%,实验结果证明该网络可以拓展应用于其他有关农产品品质分级的任务中。(4)搭建了用于双孢菇采摘的机器视觉系统。设计并实现了双孢菇三维空间定位方法与双孢菇采摘路径规划方法,研发了双孢菇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并将该视觉系统与双孢菇采摘机器人硬件装置进行集成,执行20组实验对视觉系统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视觉系统可以精确地检测与定位双孢菇。通过上述工作,本文对双孢菇自动采摘与品质分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多模态注意力融合网络提升了双孢菇检测性能。提出的轻量级神经网络具有更低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并且保持了相当的双孢菇品质分级精度。并将研发的视觉系统与双孢菇采摘机器人硬件装置进行了集成,实验结果证明了该视觉系统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为双孢菇自动采摘与品质分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王宁[4](2021)在《建筑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温湿度的预测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大型公共建筑数量的迅速增加,建筑能耗也在持续增加,据统计建筑能耗占据总能耗的39%,这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许多不利的影响。其中建筑能耗主要是暖通空调系统消耗的能源,因此亟需建立准确的建筑房间数学模型,并优化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实现减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消耗。变风量空调系统凭借其显着的节能以及令环境舒适的优势已用于各个大型公共建筑。但大型公共建筑的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的复杂系统,亟需精准的建筑房间数学模型和先进的控制方法对多区域建筑房间室内温度进行控制。本文首先基于热容热阻的方法,根据能量平衡理论建立单房间温湿度耦合数学模型。该模型建立在复杂的建筑围护结构上,通过数学方法解除室内温湿度的耦合关系,将湿度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并给出单房间温湿度耦合模型的精确解。通过MATLAB仿真软件,在给定建筑围护结构各参数和室内外环境参数的情况下,模拟墙体各节点以及室内温度的动态变化。然后将单房间温湿度耦合数学模型扩展到多区域建筑中,建立多区域房间温湿度耦合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方法求出多区域各房间的室内温度值,进而得到每个区域房间的室内温度动态变化。本文其次应用图论理论以及流体输配管网理论,通过对变风量空调系统进行抽象简化,对变风量空调系统主要部件的阻力特性进行建模,采用基本回路分析法(MKP)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管网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从而求得到流经每个房间的空气流量。然后利用深度置信神经网络建立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逐时送风量预测模型,并在相同的数据影响参数和训练数据情况下,将该计算结果与BP、Elman和模糊等传统神经网络预测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逐时送风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深度置信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最高,平均绝对相对误差、均方根相对误差和决定系数分别为1.555%、0.789%和0.9975,由此说明本文建立的模型能够精确有效地预测变风量空调的送风量。最后,本文将模糊聚类算法与模型预测控制相结合,提出基于模糊聚类算法的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室内温度预测控制模型,在多区域VAV空调实验台上验证该模型的控制效果和多区域建筑模型在风量变化较大时的准确性。
周伟[5](2020)在《广州全封闭式屏蔽门地铁车站自然通风潜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地铁车站全封闭式屏蔽门系统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节能需求也越发的显着。地铁车站出入口新风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改善地铁车站内的空气质量,在空调季与过渡季能够取代机械新风系统或减少机械新风量,在冬季能够取消车站排风系统或减少排风机的运行时间。目前的全封闭式屏蔽门地铁车站环控系统的设计中缺乏对出入口新风的充分认识,在地铁车站的早期通风空调设计及运营中无法合理运用出入口新风,因此有必要对出入口新风的流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利用出入口新风取代机械新风系统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以此达到空调节能的目的。本文以广州市某岛式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针对车站出入口自然通风主要展开了以下研究工作:对该地铁车站进行实测,得到不同季节工况(空调季小新风、过渡季全新风以及冬季全通风)模式下地铁车站各个出入口的进出风状况、室外CO2浓度变化、车站公共区温湿度及CO2浓度变化。通过对地铁车站的实测充分了解车站自然通风状况以及站内热湿环境变化,发现出入口进风量完全能够满足站内人员的新风需求,同时为地铁车站多区域通风网络模型的建立提供基本数据。利用该地铁车站各个季节工况下的实测数据,采用CONTAM软件建立地铁车站多区域通风网络模型,模拟计算各个季节工况下车站出入口自然风量、站厅与站台之间的楼梯口通风量以及屏蔽门漏风量变化,得到整个地铁车站公共区的空气流通规律。针对影响地铁车站自然通风的各项因素:室外风速风向引起的风压、室内外温差造成的热压、因列车行驶产生的活塞效应以及轨道排热风机导致的屏蔽门负压逐项进行分析,探究其对地铁车站出入口自然通风的影响,明确各因素对地铁车站自然通风的影响作用以及影响程度。利用CONTAM软件对地铁车站公共区设置CO2扩散源,进行不同客流量情况下车站公共区CO2浓度变化的非稳态模拟,分别研究了近、远期工况采用出入口新风取代车站内机械新风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空调季与过渡季,地铁车站环控系统采用无机械新风模式,冬季采用无机械排风模式时,仅靠出入口新风便足以满足近期工况下车站人员的新风需求,站厅与站台公共区的二氧化碳浓度均在1500ppm以下。但当客流量达到远期高峰级别时,车站仍需开启机械新风系统。
付远祥[6](2020)在《基于宏观基本图的城市区域路网边界鲁棒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升,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也随之增加,道路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持续增长的交通需求,供需关系的失衡使得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成为了现代智能交通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认真分析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宏观基本图理论,对城市区域路网边界鲁棒控制策略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周期性间歇控制的两区域路网边界控制策略研究。首先,建立了两区域路网的车辆平衡方程,在考虑宏观基本图的动态不确定性下,利用多面体集描述了参数的不确定性,构建了基于不确定宏观基本图的两区域路网边界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其次,设计了周期性间歇控制器,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以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的形式,提出了保证城市两区域路网边界控制系统鲁棒指数稳定的充分性条件,并给出了详尽的推导证明。最后,通过两组基于日本横滨区域路网的数值算例,验证了在所提周期性间歇控制策略下城市两区域路网边界控制系统的鲁棒指数稳定性。(2)基于采样控制的多区域路网边界控制策略研究。首先,建立多区域路网边界控制模型,通过考虑宏观基本图的不确定性和控制器饱和,构建了基于不确定宏观基本图的多区域路网边界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接着通过设计采样控制器,提出了以保证城市多区域路网边界控制系统鲁棒稳定性的充分性条件,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判据给出了详尽的理论推导证明。随后考虑偶发性事件对路网交通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以最小化扰动衰减水平为优化目标的路网边界优化控制策略,从而保证多区域路网边界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性。最后,以日本横滨和国内北京望京的区域路网为例,对所提出的采样控制策略分别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对多区域路网边界控制系统实施控制时,采样控制策略能保证多区域路网边界控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图45幅,表1个,参考文献92篇。
黄金凤[7](2020)在《计及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比传统的分布式能源子系统,综合能源系统更加强调各种能源间的配合关系,通过各种能源的相互补充可以达到更好的运行状态。而目前关于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单个独立系统的优化,且目前对于含多区域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电联供及电-气网络,由于电能、热能、气能之间的相互耦合使多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变得更加复杂,因此目前的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电能、热能、气能混合供能的综合能源系统是解决能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对网络潮流进行优化配置不仅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通过高度耦合来尽可能的减少网络的冗余度。本文以优化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为目的,首先建立单区域电能、热能、气能混合供能的综合能源系统模型,为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奠定重要基础。接着建立用户售能收益为最大的目标函数,并假设电能、热能、气能出清的价格可作为一种经济手段来调整能源的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将一致性理论应用到综合能源系统中,采用改进的离散型一致性算法对文中建立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在一致性计算中,通过对各种能源出清价格的选择及自身输出功率的调整,按照等耗量微增率计算出一致性变量,并通过多次迭代计算使各区域电能收益增量、热能收益增量、气能收益增量趋于一致,进而实现电能、热能、气能混合供能的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通过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算例分析表明,改进的离散型一致性算法有效的减少了收敛时间,提高了计算速度,通过对能源出清价格的选择及自身输出功率的调整,提高了综合能源系统用户的售能收益,实现了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的目的。随着能源市场多运营商交互模式的出现,能源行业逐渐形成了多运营商参与的综合能源系统。论文最后提出了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主从博弈优化分析方法,研究了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中多运营商协调交互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多运营商主从博弈模型。通过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算例分析表明,通过价格信号的调整,增加了综合能源系统用户的售能收益,验证了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主从博弈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祝颖润[8](2020)在《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研究》文中提出男性婚姻挤压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存在,但中国最为严重。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高出生性别比队列人口陆续进入婚姻市场,男性婚姻挤压是中国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社会常态。中国男性婚姻挤压将产生人口、社会、经济、健康和文化等诸多风险,将在个体、家庭、社区、国家乃至国际层面全方位显现。因此,研究中国男性婚姻挤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婚姻挤压及相关理论等文献的基础上,从性别结构失衡、年龄结构波动和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3个方面系统分析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的形成机制,详细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静态婚姻挤压和改革开放40年来动态婚姻挤压的变化过程,以及初婚市场上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教育差异和职业差异。最后,在充分考虑“全面两孩”的政策效果和乡—城人口转移过程中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文章构建分城乡离散型未婚人口发展方程,以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合理设置参数,预测2011—2060年分城乡及全国未婚人口年龄性别结构数据,重点分析全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及城乡差异的变化趋势。文章主要有4个方面的发现。第一,2010—2060年全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先加剧后减缓。分解结果表明未婚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是导致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主要因素。“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从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两个方面共同促进未来婚姻市场上两性人口“供需”均衡。第二,2010—2060年全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城乡差异先拉大后缩小。分解结果表明,未婚人口性别结构的城乡差异是影响大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城乡差异的主要因素。第三,2010—2060年全国及分城乡50岁及以上男性终身未婚规模均快速增加,男性终身未婚比例的城乡差异不断拉大。第四,时期分析和队列分析都发现,农村“00后”大龄未婚男性将面临严重婚姻挤压。这是在婚配过程中存在年龄梯度和城乡梯度共同造成的累积效应。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治理中国男性婚姻挤压及其后果的4点政策建议。第一,全社会应进一步提高女性地位促进男女性别平等,同时应特别关注农村单身弱势男性的性别平等问题,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第二,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终身未婚男性人口的养老保障和社会支持等问题。第三,各级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措施,提高“全面两孩”的政策效果,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第四,政府在制定新型城镇化政策时,应高度重视乡—城人口转移对农村婚姻市场的不利影响。
周璐[9](2020)在《基于GIS与空间句法的杭州城市内部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形态反映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相互作用。本文通过对杭州市的城市内部形态研究,整理出城市发展脉络及影响因素,对今后杭州市区域规划有一定参考意义。本文基于遥感影像数据、交通街道图以及社会基础数据,利用景观指数法和空间句法研究了杭州土地利用分布以及街道网络分布,分别探究杭州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和街道网络交通格局的演变。随后本文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人口、经济、交通以及政策因素对城市内部形态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研究发现,90年代以来,杭州城市内部形态变化较大,尤其是21世纪前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规模、破碎度、集聚度变化幅度都较大。建设用地规模不断增加,耕地、林地和水体规模不断减小;建设用地与耕地破碎度较高;建设用地集聚度不断上升,耕地集聚度下降。21世纪前后杭州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城市扩张速度加快。杭州街道网络由“西湖—东城”结构向南北方向发展,随后以主城为核心团块发展,最后形成组团式拥江发展的模式。内部街道网络的集聚度、城市整体核心集聚力下降;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性减弱;公共性增强,交通便捷性不断提高。城市形态演变影响因素多样。其中,人口、经济、交通和政策因素起重要作用。人口增长推动着城市扩张;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建设用地以及基础道路建设的发展;交通因素牵引着城市发展的方向;政策因素对城市发展方向与城市形态演变起宏观调控作用。针对这四个影响因素,本文提出杭州在今后发展中的相关政策建议:注重以人才政策吸引人口集聚;促进外资流动与内部产业结构优化;加快交通建设,打造综合交通门户枢纽;合理推动“大都市区”与“撤县(市)设区”建设。
吴振华[10](2020)在《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有着数千年的煤炭开采与利用的文明史,在中国乃至世界,煤炭在能源利用中的重要地位一直不可撼动。中国东部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为进一步满足中国的能源需求,中国政府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提出,要加快煤炭开发战略西移,在中国西北部重点建设9个大型煤炭基地,并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外煤矿关闭退出。中国西北部半干旱草原地区具有酷寒、干旱、土壤贫瘠且蒸发强度大、植物生长期短等特点,草原生态本底条件极为脆弱,是景观生态退化极其严重的地区。中国大多数露天煤矿都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煤炭开发导致其景观结构缺损与景观功能失调等一系列景观生态干扰与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有效的景观格局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包括以最小的人工干预实现最大限度的整体恢复、综合了解景观生态问题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影响的复杂性。然而,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不清,导致景观格局优化方法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景观生态问题。本研究的目标是:1、研究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2、完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3、对研究区进行充分的景观生态调查;4、明确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5、深入研究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规律;6、确定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方案。最终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本研究遵循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在发生法土地分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的生态属性,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格局、过程与功能理论,采用自上而下的分解式分类法,借鉴生物学分类的阶层命名法,最终构建了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其中景观界4类,景观纲16类,景观科62类,景观种超过200类。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分类与调查的基础上,对2002-2017年间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人类的各种干扰导致了草原景观斑块数量逐渐增多、景观逐渐破碎化、景观连通性逐渐下降、景观多样性逐渐升高、景观形状趋于复杂而不规则、景观斑块越来越离散、景观异质性与复杂性增强、景观稳定性逐渐下降;2)草原景观是本研究区的基质,矿业景观、城镇景观、工业仓储景观以及路网景观逐年扩张并占用了大量的草原景观,导致草原景观逐渐减少,不健康草原景观逐年增加。(2)本研究提出了基于Albedo-MSAVI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Desertification Index,SASDI)模型。结果表明,SASDI模型与土壤表层有机质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585),该模型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有利于半干旱草原区荒漠化的定量分析与持续监测。与此同时,本研究提出了基于SI-Brightness特征空间的半干旱草原盐渍化指数(Semi-Arid Steppe Salinization Index,SASSI)。结果表明,SASSI模型与土壤表层含盐量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7698),并充分运用了多维遥感信息。SASSI模型能够精确、有效而方便地获取半干旱草原的土壤盐渍化信息。(3)本研究构建了适用于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模型——CVORE(Condition,Vigor,Organization,Resilience,and Ecosystem Services Function),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明确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制定了半干旱草原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标准。与此同时,本研究在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的基础上,还进行了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轻度不健康景观主要位于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周边,中度不健康景观主要是矿区工业广场景观,重度不健康景观基本都是采坑,各健康等级的占比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正态分布模式,不健康景观逐年增多,健康景观逐渐减少;2)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时空分布特征极其明显而单一,水含量高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极好,人类干扰较多的区域景观生态健康状况较差;3)根据大型露天煤炭基地的开发方式、煤炭露天开采过程中形成的扰动景观类型以及研究区景观生态健康的演变过程,本研究将煤炭露天开采对健康草原的影响分为四种类型:扰动退化型、扰动退化恢复型、稳定健康型和波动型;4)影响研究区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空间分布与变化的驱动因素有水、露天矿、城市、农业、工业、路网以及高程,煤炭露天开采对草原景观生态健康有着显着的影响。(4)提出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影响的概念模型,厘清了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和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修正的景观干扰指数,并结合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缓冲区分析、景观生态功能贡献率,确立了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影响的空间分布,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工程修复斑块、人工维护斑块和自然修复斑块三个景观生态修复区及相应的引导型自修复的建议,最终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整体景观功能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景观格局优化”。在进行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过程中,通过构建基于多规融合的阻力面,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景观格局优化,在新构建的“源”景观、生态廊道、生态节点以及人工湿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环、两纵、两横、八核心、十节点、多廊道”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本研究所提出的“景观格局优化”模型立足于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固有的修复能力以及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过程,通过构建潜在的景观格局“帮助”大型煤炭基地自修复,使受损景观生态通过自身的主动反馈,不断自发地走向良性循环和恢复,实现“引导型自修复”。与此同时,本研究将煤炭基地、矿群以及矿区三个尺度的一系列修复策略相结合,提出了多尺度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体系。在景观生态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学、生态学、露天采矿学、恢复生态学、矿山生态学、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上,以锡林浩特市胜利煤田这一典型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为例,提出了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与方法,以及“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调查与监测→景观生态健康评价→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格局的影响→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景观格局优化”的研究体系,旨在为世界各地矿业城市、大型煤炭基地等类似研究区的景观分类、景观生态评价、采矿对景观生态的影响规律、景观格局优化、景观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城市规划、景观生态修复等提供借鉴。该论文有图52幅,表24个,参考文献390篇。
二、多区域人口控制数学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区域人口控制数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城市代谢概念的历史与演变 |
1.2.2 城市代谢的核算与模型方法发展 |
1.2.3 城市系统的范围研究 |
1.2.4 城市系统的管理研究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城市代谢系统多元复杂性协同识别 |
2.1 问题阐述: 系统复杂性特征分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投入产出分析 |
2.2.2 生态网络分析 |
2.2.3 多元统计分析 |
2.3 案例一: 基于不同能源使用形式的广东省动态能源投入产出分析 |
2.3.1 引言 |
2.3.2 模型建立 |
2.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4 主要结论 |
2.4 案例二: 未来能源系产业级预测与互动风险评估 |
2.4.1 引言 |
2.4.2 模型建立 |
2.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4 主要结论 |
2.5 案例三: 水利工程影响下的长江经济带各部门用水变化分析 |
2.5.1 引言 |
2.5.2 模型建立 |
2.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5.4 主要结论 |
2.6 案例四: 基于逐步聚类假设提取模型的中国三废治理 |
2.6.1 引言 |
2.6.2 模型建立 |
2.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6.4 主要结论 |
2.7 案例五: 中国地区三视角多层次产业级的具体碳排放清单 |
2.7.1 引言 |
2.7.2 模型建立 |
2.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7.4 主要结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区域城市代谢模拟与环境责任划分 |
3.1 问题阐述: 环境不平等分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
3.2.2 网络平衡方法 |
3.2.3 多元统计分析 |
3.3 案例一: 集群规模下的区域贸易中存在的环境不平等分析 |
3.3.1 引言 |
3.3.2 模型建立 |
3.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4 主要结论 |
3.4 案例二: 南方电网碳排放转移轨迹下的具体环境责任分配 |
3.4.1 引言 |
3.4.2 模型建立 |
3.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4 主要结论 |
3.5 案例三: 电能替代政策干预下的输电网络中体现的跨区域碳转移 |
3.5.1 引言 |
3.5.2 模型建立 |
3.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5.4 主要结论 |
3.6 案例四: 中国地区隐藏在食物中的虚拟水的跨区域转移研究 |
3.6.1 引言 |
3.6.2 模型建立 |
3.6.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6.4 主要结论 |
3.7 案例五: 气候变化条件下中国能源,水和空气污染物关系的经济模拟 |
3.7.1 引言 |
3.7.2 模型建立 |
3.7.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7.4 主要结论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系统交互式生态环境经济均衡优化管理 |
4.1 问题阐述: 城市系统管理 |
4.2 研究方法 |
4.2.1 系统优化模型 |
4.2.2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
4.3 案例一: 阶梯碳税清单下的多级区域均衡联动响应分析 |
4.3.1 引言 |
4.3.2 模型建立 |
4.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4 主要结论 |
4.4 案例二: 碳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影响的交互均衡分析 |
4.4.1 引言 |
4.4.2 模型建立 |
4.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4 主要结论 |
4.5 案例三: 贸易战背景下的未来中国电力系统管理 |
4.5.1 引言 |
4.5.2 模型建立 |
4.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4 主要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贡献与创新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荣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承载力研究现状 |
1.2.2 主要类型发电的生态影响研究现状 |
1.2.3 电源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生态承载力基本理论 |
2.1.1 生态承载力的概念 |
2.1.2 生态承载力的特性 |
2.1.3 生态承载力的量化方法 |
2.2 我国电源结构发展现状 |
2.2.1 主要类型电源的发电规模分析 |
2.2.2 主要类型电源的发电资源潜力分析 |
2.3 电源结构规划模型 |
2.3.1 传统电源结构规划 |
2.3.2 可持续电源结构规划 |
2.3.3 电源结构规划优化方法 |
2.4 本文生态承载力和电源结构优化的研究边界 |
2.4.1 本文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界定 |
2.4.2 本文生态承载力在电源结构优化中的体现形式 |
2.4.3 本文电源结构优化系统构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清洁能源发电替代火电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
3.1 水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
3.1.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水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
3.1.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3.1.3 实证分析 |
3.2 风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
3.2.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风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
3.2.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3.2.3 实证分析 |
3.3 光伏发电替代火电的生态承载力影响分析 |
3.3.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光伏发电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
3.3.2 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
3.3.3 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4.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4.1.1 问题描述 |
4.1.2 优化思路 |
4.2 模型构建 |
4.2.1 假设条件 |
4.2.2 符号说明 |
4.2.3 目标函数 |
4.2.4 约束条件 |
4.3 模型求解 |
4.3.1 多目标问题处理方法 |
4.3.2 模型求解算法 |
4.4 实证分析 |
4.4.1 基础数据 |
4.4.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经济承载力目标下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5.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5.1.1 问题描述 |
5.1.2 优化思路 |
5.2 模型构建 |
5.2.1 假设条件 |
5.2.2 符号说明 |
5.2.3 目标函数 |
5.2.4 约束条件 |
5.2.5 模型求解 |
5.3 实证分析 |
5.3.1 基础数据 |
5.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单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6.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6.1.1 问题描述 |
6.1.2 优化思路 |
6.2 模型构建 |
6.2.1 假设条件 |
6.2.2 目标函数 |
6.2.3 约束条件 |
6.2.4 模型求解 |
6.3 实证分析 |
6.3.1 基础数据 |
6.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综合生态承载力的跨区域电源结构优化模型 |
7.1 问题描述和优化思路 |
7.1.1 问题描述 |
7.1.2 优化思路 |
7.2 模型构建 |
7.2.1 假设条件 |
7.2.2 符号说明 |
7.2.3 目标函数 |
7.2.4 约束条件 |
7.2.5 模型求解 |
7.3 实证分析 |
7.3.1 基础数据 |
7.3.2 电源结构优化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深度学习的双孢菇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目标识别与目标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目标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农业机器人视觉系统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主要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开发工具 |
2.1 机器学习理论 |
2.1.1 机器学习方法 |
2.1.2 过拟合与欠拟合 |
2.1.3 超参数与验证集 |
2.1.4 优化算法 |
2.1.5 学习方式 |
2.2 卷积神经网络 |
2.3 反向传播 |
2.4 深度学习框架 |
第三章 数据集合构建 |
3.1 双孢菇目标检测图像数据集合构建 |
3.1.1 光学系统 |
3.1.2 数据采集与整理 |
3.1.3 数据标注 |
3.1.4 数据增广 |
3.2 双孢菇品质分级图像数据集合构建 |
3.3 品质分级算法泛化能力验证数据集合构建 |
3.3.1 光学系统 |
3.3.2 数据采集 |
3.3.3 数据预处理 |
第四章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双孢菇目标检测 |
4.1 单模态双孢菇目标检测 |
4.1.1 基于CenterNet检测器的双孢菇检测 |
4.1.2 基于注意力融合检测器的双孢菇检测 |
4.2 多模态双孢菇目标检测 |
4.2.1 多模态注意力融合网络架构 |
4.2.2 网络训练 |
4.3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五章 基于轻量级神经网络的双孢菇品质分级 |
5.1 卷积运算计算量与参数量 |
5.2 压缩模块 |
5.3 轻量级神经网络LightNet |
5.4 网络训练 |
5.5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5.6 泛化能力测试 |
第六章 双孢菇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原型 |
6.1 系统总体设计 |
6.2 系统模块设计 |
6.3 目标三维空间定位设计与实现 |
6.4 采摘路径规划方法设计与实现 |
6.4.1 多区域采摘路径规划方法 |
6.4.2 行顺序采摘路径规划方法 |
6.5 系统集成与测试 |
6.5.1 边缘计算平台对比分析 |
6.5.2 系统环境配置 |
6.5.3 系统集成 |
6.5.4 系统测试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建筑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温湿度的预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介绍 |
§1.2.2 多区域房间数学建模研究现状 |
§1.2.3 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数学建模研究现状 |
§1.2.4 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控制研究现状 |
§1.2.5 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温湿度控制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单房间温湿度耦合动态模型 |
§2.1 房间数学建模 |
§2.1.1 房间模型的假设和简化 |
§2.1.2 空调房间的数学模型 |
§2.1.3 建立房间数学模型 |
§2.2 单房间温湿度仿真模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区域房间温湿度耦合模型的建立 |
§3.1 大空间的多变风箱的温湿度耦合模型 |
§3.2 多区域房间空气耦合模型 |
§3.3 多房间温湿度耦合数学模型 |
§3.4 多房间温湿度耦合数学模型仿真 |
§3.4.1 无空调系统运行时模拟实验 |
§3.4.2 有空调系统运行时模拟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管网模型 |
§4.1 变风量箱模型 |
§4.2 送、回风机模型 |
§4.3 风管模型 |
§4.3.1 风管的摩擦阻力损失元件数学模型 |
§4.3.2 风管的局部阻力损失元件数学模型 |
§4.4 变风量空调风系统的数学模型 |
§4.4.1 变风量空调风系统的流体输配管网理论 |
§4.4.2 变风量空调风系统管网模型求解 |
§4.5 多区域变风量空调房间温湿度耦合模型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深度置信神经网络的变风量空调送风量的预测 |
§5.1 变风量空调送风量的预测模型 |
§5.1.1 深度置信神经网络模型理论 |
§5.1.2 预测模型的建立 |
§5.2 实验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模糊聚类算法的变风量空调室温预测控制研究 |
§6.1 广义预测控制算法 |
§6.1.1 预测模型和参考轨迹 |
§6.1.2 滚动优化 |
§6.1.3 在线辨识与反馈校正 |
§6.2 基于模糊聚类算法的预测控制 |
§6.2.1 基于聚类算法的模糊控制结构形式 |
§6.2.2 基于模糊聚类算法的辨识方法 |
§6.2.3 基于模糊聚类算法的广义预测控制 |
§6.3 基于模糊聚类算法的多区域变风量空调室温预测仿真研究 |
§6.3.1 模糊聚类算法的预测控制模型 |
§6.3.2 变风量空调系统实验台 |
§6.3.3 变风量空调系统室温响应实验原理 |
§6.3.4 变风量空调系统室温响应实验结果 |
§6.3.5 基于模糊聚类算法的多区域VAV空调系统预测控制实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5)广州全封闭式屏蔽门地铁车站自然通风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屏蔽门漏风量 |
1.2.2 隧道段活塞风 |
1.2.3 出入口渗透风 |
1.2.4 自然通风潜力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
2 地铁车站自然通风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1 地铁车站自然通风的影响因素分析 |
2.1.1 风压对地铁车站自然通风的影响 |
2.1.2 热压对地铁车站自然通风的影响 |
2.2 自然通风的研究方法 |
2.2.1 实验法 |
2.2.2 数值模拟法 |
2.3 多区域通风网络模型Contam W简介 |
2.3.1 Contam W的主要特点 |
2.3.2 Contam W的具体描述 |
2.3.3 Contam W的理论依据 |
2.4 本章小结 |
3 地铁车站实际测试及结果分析 |
3.1 广州市某地铁车站基本资料 |
3.1.1 地铁车站土建资料 |
3.1.2 地铁车站公共区环控要求 |
3.2 地铁车站测试方案 |
3.2.1 地铁车站新风控制模式 |
3.2.2 地铁车站测试概况汇总 |
3.2.3 测点位置选择 |
3.2.4 仪器的选用 |
3.3 地铁车站实测结果及分析 |
3.3.1 空调季小新风工况 |
3.3.2 过渡季全新风工况 |
3.3.3 冬季全通风工况 |
3.5 本章小结 |
4 地铁车站Contam W模型描述及自然通风模拟 |
4.1 地铁车站Contam W计算模型的建立 |
4.1.1 地铁车站基本建筑参数 |
4.1.2 Contam W通风网络模型的建立 |
4.1.3 Contam W计算模型的简化 |
4.2 地铁车站自然通风模拟 |
4.2.1 空调季自然通风模拟 |
4.2.2 过渡季自然通风模拟 |
4.2.3 冬季自然通风模拟 |
4.3 地铁车站自然通风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
4.3.1 风压的影响作用 |
4.3.2 热压的影响作用 |
4.3.3 负压的影响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5 全封闭式屏蔽门地铁车站出入口新风有效性分析 |
5.1 人体污染物散发率 |
5.2 出入口新风有效性分析 |
5.2.1 空调季地铁车站公共区CO_2浓度模拟 |
5.2.2 过渡季地铁车站公共区CO_2浓度模拟 |
5.2.3 冬季地铁车站公共区CO_2浓度模拟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6)基于宏观基本图的城市区域路网边界鲁棒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宏观基本图理论研究现状 |
1.2.2 边界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
1.2.3 鲁棒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基础 |
2.1 宏观基本图的基本特性 |
2.1.1 宏观基本图的存在性 |
2.1.2 宏观基本图的理论模型 |
2.1.3 宏观基本图的影响因素 |
2.2 边界控制的基本思想 |
2.3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
2.4 线性矩阵不等式介绍 |
2.4.1 线性矩阵不等式的一般形式 |
2.4.2 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求解器 |
2.5 预备知识 |
2.5.1 符号说明 |
2.5.2 基本引理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周期性间歇控制的两区域边界控制策略研究 |
3.1 周期性间歇控制理论 |
3.2 两区域路网边界控制模型的建立 |
3.2.1 控制系统状态方程 |
3.2.2 基于不确定宏观基本图的边界控制模型 |
3.3 基于宏观基本图的周期性间歇控制器设计 |
3.3.1 周期性间歇控制的状态反馈控制律 |
3.3.2 周期性间歇控制器的设计 |
3.4 数值算例 |
3.4.1 算例1:考虑不同初始交通环境 |
3.4.2 算例2:考虑不确定宏观基本图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采样控制的多区域路网边界控制策略研究 |
4.1 采样控制系统理论 |
4.2 多区域路网边界控制模型的建立 |
4.2.1 控制系统状态方程 |
4.2.2 控制器饱和下的多区域路网边界控制模型 |
4.3 采样控制器的设计与系统稳定性分析 |
4.3.1 采样控制器的设计 |
4.3.2 多区域路网边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算例研究 |
5.1 基于日本横滨区域路网的仿真研究 |
5.1.1 区域路网的边界控制模型 |
5.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 基于北京市望京区域路网的仿真研究 |
5.2.1 北京市望京区域路网搭建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计及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综合能源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一致性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博弈和市场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2 综合能源系统单元建模 |
2.1 引言 |
2.2 光伏发电建模 |
2.3 风力发电建模 |
2.4 储电、热、气模型建立 |
2.4.1 储电结构模型 |
2.4.2 储热结构模型 |
2.4.3 储气结构模型 |
2.5 能量转换设备模型 |
2.5.1 电锅炉模型 |
2.5.2 微型燃气轮机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模型 |
3.1 引言 |
3.2 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目标函数 |
3.3 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约束条件 |
3.3.1 储能装置约束条件 |
3.3.2 电锅炉装置约束条件 |
3.3.3 微型燃气轮机装置约束条件 |
3.3.4 与电网、热网、气网交互功率的约束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4 计及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分析 |
4.1 引言 |
4.2 计及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算法研究 |
4.2.1 图论的概述 |
4.2.2 连续型一致性算法 |
4.2.3 离散型一致性算法 |
4.2.4 改进离散型一致性算法 |
4.2.5 收益增量一致性算法 |
4.2.6 收益增量一致性算法收敛性验证 |
4.2.7 算法流程 |
4.3 案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主从博弈优化分析 |
5.1 引言 |
5.2 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中多运营商协调交互模式 |
5.3 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多运营商的主从博弈优化模型 |
5.3.1 多运营商的主从博弈模型 |
5.3.2 多运营商的主从博弈优化模型中各运营商优化模型 |
5.4 多运营商的主从博弈优化模型求解算法 |
5.5 案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国际与历史背景 |
1.1.2 政策与时代背景 |
1.1.3 主要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及评价 |
1.3.1 外国婚姻挤压研究进展 |
1.3.2 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研究进展 |
1.3.3 相关理论与方法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理论与文献相结合 |
1.4.2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
1.4.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1.4.4 数理人口学与人口统计学相结合 |
1.4.5 对比研究 |
1.5 论文结构 |
1.6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
2.1 分城乡离散型未婚人口发展方程 |
2.2 主要指标 |
2.2.1 全年龄段指标 |
2.2.2 年龄别指标 |
2.3 分解模型 |
2.3.1 未婚男性过剩比分解 |
2.3.2 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城乡差异分解 |
2.4 标准化分析的分解标准 |
2.4.1 各种分解模型 |
2.4.2 不同分解标准下的分解结果和结论 |
2.4.3 均值分解标准最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男性婚姻挤压机制分析 |
3.1 性别结构失衡 |
3.1.1 强烈男孩偏好文化 |
3.1.2 出生性别比偏高 |
3.1.3 死亡率的性别差异 |
3.1.4 女性缺失 |
3.2 年龄结构波动 |
3.2.1 总和生育率 |
3.2.2 出生人口规模 |
3.3 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 |
3.3.1 全国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 |
3.3.2 分城乡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 |
3.3.3 分教育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男性婚姻挤压变化分析 |
4.1 全国静态婚姻挤压变化分析 |
4.1.1 男性过剩规模 |
4.1.2 婚龄总人口性别比 |
4.1.3 婚配性别比 |
4.1.4 男性过剩比及分解 |
4.2 全国动态婚姻挤压变化分析 |
4.2.1 非婚男性过剩规模 |
4.2.2 婚龄非婚人口性别比 |
4.2.3 非婚人口婚配性别比 |
4.2.4 非婚男性过剩比及分解 |
4.2.5 平均初婚年龄 |
4.2.6 终身未婚比例 |
4.3 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差异性分析 |
4.3.1 城乡差异 |
4.3.2 区域差异 |
4.3.3 教育差异 |
4.3.4 职业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及城乡差异趋势分析 |
5.1 两个重要因素 |
5.1.1 “全面两孩”政策 |
5.1.2 乡—城人口转移 |
5.2 预测参数设置 |
5.2.1 基年人口数据与预测期间 |
5.2.2 分城乡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 |
5.2.3 分城乡出生性别比 |
5.2.4 分城乡死亡水平和死亡模式 |
5.2.5 乡—城转移人口规模与转移模式 |
5.2.6 分城乡初婚发生风险率 |
5.2.7 分城乡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 |
5.3 全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趋势分析 |
5.3.1 全年龄段未婚男性婚姻挤压趋势分析 |
5.3.2 年龄别未婚男性婚姻挤压趋势分析 |
5.4 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城乡差异趋势分析 |
5.4.1 全年龄段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城乡差异 |
5.4.2 年龄别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城乡差异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1.1 全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将先加剧后减缓 |
6.1.2 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城乡差异先拉大后缩小 |
6.1.3 男性终身未婚规模和比例快速增加 |
6.1.4 农村“00 后”未婚男性将面临严重婚姻挤压 |
6.2 政策建议 |
6.2.1 促进性别平等,从根本上解决男性婚姻挤压问题 |
6.2.2 高度重视终身未婚男性的养老保障和社会支持问题 |
6.2.3 提高“全面两孩”政策效果,鼓励家庭按政策生育 |
6.2.4 高度重视乡—城人口转移对农村婚姻市场的不利影响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GIS与空间句法的杭州城市内部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研究背景与研究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形态 |
1.2.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 |
1.2.3 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关系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杭州城市形态研究回顾 |
1.3.4 研究评述 |
1.4 相关基础理论 |
1.4.1 多核心理论 |
1.4.2 中心地理论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2.1.1 研究内容 |
2.1.2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框架与论文组织 |
2.3 相关研究方法 |
2.3.1 景观指数法 |
2.3.2 空间句法 |
2.3.3 主成分分析法 |
2.4 研究区域概况 |
2.4.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4.2 研究区域行政区概况 |
2.5 本章小结 |
3 杭州城市形态演变分析——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
3.1 遥感影像分类 |
3.1.1 图像选取 |
3.1.2 图像预处理 |
3.1.3 图像分类 |
3.2 景观指数分析 |
3.2.1 斑块类型面积分析 |
3.2.2 斑块个数分析 |
3.2.3 斑块周长面积分维数分析 |
3.2.4 边缘密度分析 |
3.2.5 集聚度指数分析 |
3.3 景观格局综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杭州城市形态演变分析——街道网络交通格局分析 |
4.1 街道轴线提取 |
4.2 交通格局演变分析 |
4.2.1 50年代:西湖东岸集中发展 |
4.2.2 70年代:城北渐渐发展 |
4.2.3 90年代:主城为核心团块发展 |
4.2.4 10年代:组团式拥江发展 |
4.3 交通格局综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杭州城市形态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子分析 |
5.2 人口因素:人口增长推动城市扩张 |
5.3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
5.4 交通因素:交通路网牵引城市发展方向 |
5.5 政策因素:政策宏观调控城市形态发展 |
5.5.1 城市总体规划影响下的杭州城市形态 |
5.5.2 “撤县(市)设区”影响下的杭州城市形态 |
5.6 本章小结 |
6 政策建议 |
6.1 人口方面:以人才政策吸引人口集聚 |
6.2 经济方面:促进对外资本流动与内部产业结构优化 |
6.3 交通方面:打造综合交通门户枢纽 |
6.4 政策方面:合理推动“大都市区”与“撤县(市)设区”建设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数据预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与制图分析 |
3.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的原则 |
3.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分类体系 |
3.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制图结果 |
3.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
4.1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内涵 |
4.2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的评价标准 |
4.4 锡林浩特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健康评价 |
4.5 煤炭露天开采对半干旱草原景观生态健康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引导型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研究 |
5.1 矿区景观格局优化的目标、原则与理论 |
5.2 基于引导性自修复的矿区景观格局优化方法 |
5.3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引导型自修复 |
5.4 锡林浩特市胜利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 |
5.5 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生态修复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多区域人口控制数学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及经济系统均衡优化管理[D]. 翟梦瑜.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2]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电源结构优化模型研究[D]. 柴剑雪.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基于深度学习的双孢菇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研究[D]. 曹景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4]建筑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温湿度的预测控制研究[D]. 王宁.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
- [5]广州全封闭式屏蔽门地铁车站自然通风潜力研究[D]. 周伟. 广州大学, 2020(02)
- [6]基于宏观基本图的城市区域路网边界鲁棒控制策略研究[D]. 付远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7]计及多区域互联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研究[D]. 黄金凤. 沈阳工程学院, 2020(02)
- [8]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研究[D]. 祝颖润. 吉林大学, 2020(08)
- [9]基于GIS与空间句法的杭州城市内部形态演变研究[D]. 周璐. 浙江大学, 2020(02)
- [10]基于3S集成技术的半干旱草原区大型露天煤炭基地景观格局优化研究[D]. 吴振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