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DIC柱状螺纹种植体在单个牙缺失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唐曹敏,周尚敏,李怡丹,廉小天,杨小东[1](2020)在《单牙缺失伴根方水平向骨量不足的微创种植修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不同原因导致种植体入路受限的患者的种植体选择与修复方式。方法:选用形态与根方水平向骨量不足区域相适应的一段式锥状种植体或者两段式小直径种植体,通常采用不翻瓣的微创种植技术完成手术,一段式锥状种植体术后调磨基台并临时修复,两段式小直径种植体术后酌情做隐形义齿临时修复(前牙区)或者不修复(后牙区),3~5月后完成永久修复。结果:一段式锥状种植体的即刻修复,给患者带来了美观性和舒适性,增强了患者的自信心。后期的永久修复,无论从牙冠形态或者质感或者牙冠颈部的萌出感,都更接近天然牙,患者的满意度高。结论:对于缺牙间歇变小或者根方水平向骨量不充分的患者,选用与之形态相匹配的锥状或小直径种植体并采用微创种植手术与修复技术,既可简化手术设计、减少创伤、同时又能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李家旭[2](2018)在《自攻型种植体在即刻负重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自攻型种植体在即刻负重的临床应用效果,以缩短病人的治疗周期,简化手术的过程,减少病人对于种植修复的恐惧,使种植修复更趋势化。方法:本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汕尾口腔医院就诊的15例牙缺失患者,其中男性8名(53%),女性7名(47%),平均年龄50.6岁,最大64岁,最小38岁。该15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例共植入45颗种植体,对照组10例共植入45颗植体。其中实验组均行常规种植术,术中应用种植扳手测量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同时采用OSSTELL ISQ测量仪测试每颗植入的植体的ISQ值,45颗种植体均采用即刻负重,术后七天内进行临时牙修复;而对照组则常规植入自攻型种植体后行延期负重,术中测量初期稳定性及ISQ值。所有患者皆在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复诊拍摄X线观察有无骨质吸收,临床检查种植体有无松动、有无术后并发症,同时测量种植体ISQ值,评价自攻型种植体即刻负重临床应用效果。结果:(1)实验组中的45颗种植体,1颗出现种植体松动现象而取出植体,成功率为97.78%。术中平均ISQ为70.9,术后3个月平均ISQ为71.3,术后6个月平均ISQ为73.8,术后1年平均ISQ为76.9。(2)对照组45颗种植体,出现1颗种植体松动现象,成功率为97.78%。术中平均ISQ为66,术后3个月平均ISQ为67.9,术后6个月平均ISQ为71.7,术后1年平均ISQ为75.7。(3)实验组和对照组种植体在术后稳定度良好,未发生松动及炎症,无明显骨吸收。结论:本研究显示采用自攻型种植体在即刻负重后与延期负重术后疗效皆较佳并无显着差异,采用即刻负重方式不影响自攻型种植体种植成功率。但若采用即刻负重,须选择最佳的适应症病例,且在手术及修复设计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做好位点及轴向的准确性,既能满足患者对修复体的功能和美观需求,同时不影响种植体骨结合率。
冯全国[3](2015)在《CDIC人工牙种植体的临床观察与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CDIC人工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04例患者共种植CDIC种植体216枚,术后36个月修复。结果修复后半年5年随访,种植成功202枚,有14枚种植体脱落,植入种植体成功率为93.52%。结论应用CDIC人工牙种植体,成功率较高,临床疗效显着,可值得临床推广。为有效提高其成功率,应严格控制适应证、做好术前准备、科学选择种植体类型、保证正确的植入和修复、正确使用和维护、定期复诊等。
李刚,张青,章德农,吴大怡[4](2009)在《CDIC锥状螺纹种植体在下后牙区菲薄型牙槽骨的临床应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估CDIC锥状螺纹种植体在下后牙区菲薄型牙槽骨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6例下后牙区菲薄型牙槽骨患者口腔内不采用骨劈开等技术直接植入CDIC锥状螺纹种植体,同期调磨种植体基台,利用铸造金属连杆固定,半年后烤瓷连冠修复。结果:6例26枚种植体全部成功,临床成功率100%。结论:CDIC锥状螺纹种植体在下后牙区菲薄型牙槽骨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
闫华[5](2009)在《桥式固定种植义齿生物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高种植义齿的成功率是口腔修复实践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而种植义齿的生物力学性能是影响其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当前,有限元方法是研究种植义齿生物力学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克服与补偿实验方法的一些不足,较为真实的模拟口腔环境,对改善种植义齿的生物力学性能,提高种植义齿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首先通过逆向工程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固定桥、近中种植体、远中种植体、皮质骨以及松质骨的CAD模型,模型能够真实反映各部分组织的形态;结合有限元的理论基础,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对种植义齿及相关组织的CAD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材料属性定义以及边界条件设定,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用ANSYS软件对模型进行计算,通过计算结果分析种植义齿的生物力学特性。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通过改变模型固定桥连接体的截面积,研究截面积变化对种植义齿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义齿上部结构所受到的水平方向的载荷与垂直载荷相比,无论是对上部结构还是种植体或者骨组织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固定桥连接体的截面积,可以有效改善固定桥本身以及种植体的受力情况,但是过大的截面积会对骨组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尽量设计较大的连接体截面积,以保护应力最为集中的固定桥连接体,但是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种植区的骨质量,当患者骨密度较为疏松时,则不宜选用连接体截面积过大的固定桥进行种植义齿修复。通过改变种植体的螺纹形态,分析螺纹形态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螺距过大或过小的螺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都会出现较大的应力,螺距为0.8mm和1mm时较为适宜;螺距为0.8mm,牙形角为60°的V形螺纹种植体、螺距为1mm,牙形角为90°的V形螺纹种植体、牙形角为30°的支撑螺纹种植体以及牙形角为45°的反支撑螺纹种植体都表现出较为良好的性能。本文研究为种植义齿的生物力学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对临床实践中,提高种植义齿的成功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栗兴超,董福生,石培凯,张旭东,李建英[6](2008)在《一段式种植修复前牙即刻负重的临床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回顾性分析948例一段式纯钛人工牙种植体前牙缺失种植修复即刻负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3年1月2007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颅颌面种植中心经治的资料完整的948例前牙缺失人工牙种植修复即刻负重病例(共计植入1419颗一段式纯钛人工牙种植体)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419颗一段式纯钛人工牙种植体前牙种植术后随访6个月14年,失败76颗,成功率94.64%;未发现与种植术相关的其他并发症。结论HBIC一段式柱状异形螺纹纯钛人工牙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且操作简单,能够较好满足临床前牙缺失患者种植修复即刻负重的要求。
薛娜娜[7](2008)在《新型牙种植体的初步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口腔牙种植技术已经成为口腔牙修复的一项十分成熟的常规治疗手段。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缺齿患者不仅要求义齿在生理功能上的满足,同时追求审美上的自然、逼真。传统的义齿是借助口腔余留下的牙槽嵴来获得支持、固位和稳定。固定义齿的应用范围较多地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可摘义齿又因不能充分恢复咀嚼效率、影响发音及有异物感而难令患者满意。国外的牙种植修复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当纯熟,并且已经有了完整的种植体生产加工销售体系。但是,国内的种植技术参差不齐,国产种植体的质量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现有种植体的结构和形状参数,分析他们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根据所得结果设计一种新型牙种植体。这种新型牙种植体可以在手术时施加预载荷,从而在行使功能时对周围骨组织产生良好的生物应力。方法为建立包含真实螺纹形态的牙种植体模型,模拟在生理加载条件下,应用有限元(FEA)分析技术对牙种植体及其周围骨组织进行应力分析计算,比较单一参数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得出结果有:梯形螺纹种植体颈部和下颌骨颈周骨皮质的应力分布要优于反锯齿形及锯齿形螺纹种植体,最大等效应力值最小:顶角45°的螺纹种植体最大等效应力值小于顶角15°和30°的螺纹种植体;梯形螺纹螺牙顶面宽度0.2mm时最大等效应力值小于顶面宽度0.15mm和0.1mm的梯形螺纹种植体;螺距在0.7mm到1.2mm变化时,螺距为1.0mm的骨皮质处最大等效应力值最小;增大螺牙高度有利于减小骨皮质处的最大等效应力值,但改善状况不明显。
吴润发,叶平,周契,都吉秀,杜燚[8](2006)在《双根单冠种植修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双根单冠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56例宽间隙单个牙缺失患者采用CDIC系统双种植体种植技术,并以单冠修复。观察1—5年,以种植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来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在愈合期有3例双种植体之中的远中种植体因松动而拔除,成功率为95%,永久修复后1—5年成功率为100%,患者满意率达到98%。结论:双根单冠种植修复宽间隙单个牙缺失是可行的。
周立群[9](2005)在《CDIC可调磨锥状螺纹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相容性研究—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CDIC?可调磨锥状螺纹种植体是卫生部口腔种植科技中心(China DentalImplantology Center Ministry of Public Health, CDIC)的研究者们在总结国外锥状种植体临床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优化设计,结合表面处理技术,推出的一种新型的口腔种植体。新型种植体有一个大直径的颈部,可以避免种植体颈部弯曲折断;上部基桩是一个与种植体一体化的大直径圆柱形态,能够去除由于应力中断带来的应力集中,同时能够在口内直接调磨成一定角度。这种种植体主要应用在口腔前牙区域。新型种植体的动物试验和早期临床应用表明,种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研究将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对新型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相容性作出初步的评测。 采用人体颌骨CT数据,经eFilm软件获取颌骨的轮廓信息,然后通过Pro/Engineer软件建立下颌骨模型并装配仿真CDIC?可调磨锥状螺纹种植体,完成整个的计算机建模过程。将模型输入与CAD软件接口的专业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模拟真实的咬合加载,重点分析种植体和颌骨的应力分布情况。本研究将通过两个方面来讨论CDIC?可调磨锥状螺纹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相容性:(一)种植体不同植入长度对种植体和颌骨的应力分布影响。(二)种植体末端植入到鼻底部皮质骨区域后对种植体和颌骨的应力分布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种植体植入到颌骨后,应力分布主要集中在种植体颈部唇面和颈部接触的皮质骨区域,颈部的最大值在312MPa—322MPa之间,机体皮质骨唇侧嵴顶部最大值在59MPa—61MPa之间,在种植体—骨结合界面,应力从牙槽嵴顶向种植体根部方向迅速衰减,种植体的最大应力值小于材料的疲劳强度。研究发现,种植体不同植入长度对整个结构的应力分布影响不大。当种植体末端植入到鼻底部的皮质骨区域时,种植体颈部的应力最大值为300MPa左右,在皮质骨的最大值约为49MPa,同时,在种植体根尖部也有较大的应力分布。研究证明采用这种种植体能有效的降低了种植体颈部和牙槽嵴顶皮质骨的应力,使整个结构应力分布趋向均匀,有利于种植体和颌骨的整合。 通过本研究可以证明,CDIC?可调磨锥状螺纹种植体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
王蓉[10](2005)在《下颌牙种植体力学行为及新型载荷传递方式的有限元分析》文中指出生理加载下,应用有限元(FEA)分析技术对牙种植体周围骨应力进行分析计算,其结果可为种植体设计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依据,但可靠性和适用范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型和加载条件的准确性。本文基于CT数据,应用计算机断层处理技术,建立了具有临床代表意义的四个下颌骨典型牙位精确的CAD和FE模型,结合各牙位咬合关系的测量结果进行加载,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计算不同牙位柱状种植体周围骨的应力分布。同时,针对牙种植体颈部应力集中的结构缺陷,周围骨可能产生病理性吸收,而导致种植体松动,甚至失效的难题,提出一种新型的芯部传递应力的种植体结构设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设计的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并考察相关结构参数变化的影响,对新型结构设计进行评价和特定骨质条件下的优化。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本文基于CT数据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准确地反映出下颌骨复杂的形态结构,颊、舌侧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生理加载方向与种植体长轴方向存在角度,因此力矩作用明显,各牙位种植体周围骨应力受加载角度影响较大,舌侧应力极大值为颊侧的2—3倍。对于第二前磨牙、尖牙、中切牙,选用圆柱状种植体进行修复时可分别承受300N、180N、120N的(牙合)力加载,基本能恢复其生理功能;第二磨牙由于加载角度过大,只能承受100N载荷,建议尽量沿(牙合)力方向植入,此种情况下可承受250N(牙合)力,可以满足临床使用的一般要求。
二、CDIC柱状螺纹种植体在单个牙缺失中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IC柱状螺纹种植体在单个牙缺失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单牙缺失伴根方水平向骨量不足的微创种植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患者资料 |
1.2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种植体植入通道 |
3.2 种植体选择 |
3.3 手术操作注意事项 |
(2)自攻型种植体在即刻负重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病例选择 |
2.1 纳入条件 |
2.2 排除条件 |
3.仪器设备与材料 |
4.种植外科治疗过程 |
4.1 术前准备 |
4.2 切口设计 |
4.3 切开及骨面处理 |
4.4 种植窝定位 |
4.5 种植窝预备 |
4.6 种植窝成形 |
4.7 种植体植入 |
5.种植修复治疗过程 |
6.复诊 |
7.病例分析 |
8.评价标准 |
(三)结果 |
1.牙龈指数 |
2.菌斑指数 |
3.种植体稳定系数 |
4.满意度调查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CDIC人工牙种植体的临床观察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判断标准: |
1.4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CDIC锥状螺纹种植体在下后牙区菲薄型牙槽骨的临床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选择病例 |
1.2 材料 |
1.3 治疗方法 |
1.4 随访观察 |
1.5 疗效评定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种植体结构分析 |
3.2 术后处理分析 |
3.3 手术方法 |
(5)桥式固定种植义齿生物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种植义齿概述 |
1.1.1 种植义齿的分类 |
1.1.2 种植义齿的优点 |
1.2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3 种植义齿生物力学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外部因素对种植义齿生物力学的影响 |
1.3.2 种植体自身对种植义齿生物力学的影响 |
1.4 本课题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逆向工程的种植义齿CAD模型的建立 |
2.1 逆向工程技术概述 |
2.2 逆向工程技术的支撑技术 |
2.2.1 数据采集技术 |
2.2.2 数据预处理技术 |
2.2.3 模型重建技术 |
2.3 基于逆向工程的种植义齿CAD模型的建立 |
2.3.1 种植义齿点云数据的获取 |
2.3.2 种植义齿点云数据的预处理 |
2.3.3 种植义齿CAD模型重建 |
第三章 种植义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 有限元分析基础 |
3.1.1 有限元方法概述 |
3.1.2 有限元网格划分技术 |
3.1.3 弹性力学物理模型及解决力学问题的有限元方法 |
3.2 种植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种植义齿的有限元单元划分 |
3.2.2 种植义齿材料属性的定义 |
3.2.3 种植义齿各部分之间接触关系的建立及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四章 固定桥连接体截面积对种植义齿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
4.1.VON-MISES应力峰值比较 |
4.2 位移峰值比较 |
4.3 应力云图分析 |
4.4 骨组织内六点应力变化 |
4.5 结论 |
第五章 螺纹种植体螺纹形态对其周围骨组织的影响 |
5.1 不同螺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峰值变化 |
5.2 不同螺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位移峰值变化 |
5.3 螺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云图 |
5.4 骨组织内六点应力变化 |
5.5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一段式种植修复前牙即刻负重的临床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 料 与 方 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材料 |
1.2.1 种植体: |
1.2.2 植骨材料: |
1.2.3 种植机及主要工具: |
1.3 方法 |
1.3.1 术前准备: |
1.3.2 种植体的选择: |
1.3.3 手术操作 |
1.3.3.1 螺纹状种植体植入方法: |
1.3.3.2 叶状种植体植入方法: |
1.3.3.3 植骨方法: |
1.3.4 术后护理: |
1.3.5 复诊及效果评价: |
2 结 果 |
3 讨 论 |
3.1 种植病例及种植体的选择: |
3.2 种植窝洞的制备: |
3.3 植骨操作: |
3.4 良好的牙冠修复和正确的使用: |
(7)新型牙种植体的初步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牙种植体简介 |
1.2.1 种植体的类型、形态、特性 |
1.2.2 种植体义齿的组成 |
1.2.3 种植体的材料 |
1.3 目前常用的牙种植体系统 |
1.4 骨结合理论 |
1.5 评价种植义齿成功或失败的标准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牙种植体——领骨的应力分析方法 |
2.1 有限单元法简介 |
2.1.1 有限元软件 Ansys Workbench简介 |
2.1.2 牙种植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 |
2.1.3 本模型的特点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螺纹形态的种植体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
3.1 牙种植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1 本研究假设 |
3.1.2 所用软件 |
3.1.3 模型建立 |
3.2 梯形螺纹分析比较 |
3.2.1 梯形螺纹、牙顶角15°的详细分析 |
3.2.2 牙顶角15°、30°及45°梯形螺纹种植体有限元分析结果比较 |
3.3 反锯齿形螺纹分析比较 |
3.4 锯齿形螺纹分析比较 |
3.5 梯形螺纹螺牙顶面宽度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3.6 螺距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3.7 螺纹牙高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3.8 网格大小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种植体的形状设计 |
4.1 锥形螺纹种植体与柱形螺纹种植体的应力分布比较 |
4.2 底部为半球形与倒圆角及挖切处理的种植体应力分布比较 |
4.3 颈部螺纹的改进设计 |
4.4 种植体——基桩界面结构 |
4.5 中心螺钉 |
4.6 种植体螺纹部分的表面处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膨胀螺栓式新型牙种植体 |
5.1 膨胀螺栓简介 |
5.2 新型种植体的设计结果 |
5.2.1 新型种植体膨胀套的设计 |
5.2.2 新型种植体螺杆的设计 |
5.3 新型种植体的设计模型 |
5.4 新型种植体的应力分布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双根单冠种植修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和方法 |
1.1病例资料 |
1.2材料 |
1.3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3.1单牙缺失为什么要使用双根单冠种植修复 |
3.2双根单冠种植修复的条件, |
3.3双根单冠种植修复体会 |
4结论 |
(9)CDIC可调磨锥状螺纹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相容性研究—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前言 |
1.1 牙种植体的发展史和分类 |
1.2 CDIC~(?)可调磨锥状螺纹种植体的形态特点 |
1.3 研究目的 |
第2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种植体不同植入长度的应力分布 |
2.1 材料 |
2.1.1 志愿者 |
2.1.2 螺旋 CT |
2.1.3 计算机兼容机 |
2.1.4 计算软件 |
2.2 方法 |
2.2.1 利用 CT扫描建模法建立下领骨模型 |
2.2.2 模型的导入 |
2.2.3 有限元分析 |
2.3 结果 |
2.3.1 运算和取图过程 |
2.3.2 分析结果 |
2.4 讨论 |
2.4.1 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
2.4.2 计算机软件介绍 |
2.4.3 模型的优点 |
2.4.4 CDIC~(?)单件式锥状种植体的应力分布特点和不同植入长度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使用双皮质骨固定方法植入的CDIC~(?)可调磨锥状螺纹种植体加载后的应力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3.1 即刻修复的发展 |
3.3.2 CDIC~(?)可调磨锥状螺纹种植体的手术过程 |
3.3.3 植入到鼻底部的CDIC~(?)可调磨锥状螺纹种植体应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论文工作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声明 |
致谢 |
(10)下颌牙种植体力学行为及新型载荷传递方式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牙种植体的概况 |
1.2.1 牙种植体的组成 |
1.2.2 牙种植体的发展 |
1.2.3 目前常用的牙种植体系统 |
1.3 牙种植材料及种植基本要求 |
1.3.1 种植材料 |
1.3.2 牙种植体的基本要求 |
1.4 牙种植体的生物力学 |
1.4.1 种植体周围骨的适应性反应 |
1.4.2 种植体—骨组织结合界面 |
1.5 牙种植体生物力学研究的方法 |
1.5.1 实验应力分析法 |
1.5.2 理论应力分析法—有限元法 |
1.6 牙种植体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 |
1.6.1 种植体形态对骨应力的影响 |
1.6.2 种植体直径对骨应力的影响 |
1.6.3 种植体长度对骨应力影响 |
1.6.4 弹性模量对骨应力的影响 |
1.6.5 载荷对骨应力的影响 |
1.6.6 种植体表面结构对骨应力的影响 |
1.7 本研究设想 |
第2章 下颌典型牙位种植体周围骨应力分析 |
2.1 前言 |
2.2 模型的建立 |
2.2.1 样本来源 |
2.2.2 CT扫描 |
2.2.3 CT图像处理 |
2.3 材料的物性参数及网格划分 |
2.4 载荷及边界条件 |
2.5 结果 |
2.6 结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牙种植体周围骨应力分布 |
3.1 前言 |
3.2 结构设计与分析 |
3.2.1 种植体的芯部结构设计和力学加载原理 |
3.2.2 三维有限元分析 |
3.2.3 结果及分析 |
3.2.4 缝隙尺寸对种植体骨内应力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种植体的优化设计 |
4.1 前言 |
4.2 种植体结构数对周围骨应力分布的影响 |
4.2.1 种植体外形对周围骨内应力的影响 |
4.2.2 种植体材料性质对周围骨内应力的影响 |
4.2.3 种植体的表面形态—螺纹设计对周围骨应力的影响 |
4.2.4 加载方式对种植体周围骨内应力的影响 |
4.3 种植体的应力分析 |
4.4 种植体的优化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论文工作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声明 |
致谢 |
四、CDIC柱状螺纹种植体在单个牙缺失中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单牙缺失伴根方水平向骨量不足的微创种植修复[J]. 唐曹敏,周尚敏,李怡丹,廉小天,杨小东.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0(03)
- [2]自攻型种植体在即刻负重的临床应用研究[D]. 李家旭. 大连医科大学, 2018(01)
- [3]CDIC人工牙种植体的临床观察与应用[J]. 冯全国. 中国医药指南, 2015(02)
- [4]CDIC锥状螺纹种植体在下后牙区菲薄型牙槽骨的临床应用评价[J]. 李刚,张青,章德农,吴大怡.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9(04)
- [5]桥式固定种植义齿生物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 闫华. 江苏大学, 2009(10)
- [6]一段式种植修复前牙即刻负重的临床回顾性研究[J]. 栗兴超,董福生,石培凯,张旭东,李建英.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8(03)
- [7]新型牙种植体的初步设计与分析[D]. 薛娜娜. 南昌大学, 2008(11)
- [8]双根单冠种植修复的临床研究[J]. 吴润发,叶平,周契,都吉秀,杜燚.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6(03)
- [9]CDIC可调磨锥状螺纹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相容性研究—三维有限元分析[D]. 周立群. 四川大学, 2005(07)
- [10]下颌牙种植体力学行为及新型载荷传递方式的有限元分析[D]. 王蓉. 四川大学,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