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产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苏东,刘立新,邵国斌,王文芳[2](2016)在《2015年度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运行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2015年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指标、产品的完成情况以及当前行业的发展特点,指出了河南石化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袁东明[3](2014)在《第4章 打造中国石油石化大企业集团发展的升级版》文中研究说明4.1石油石化行业平稳发展中蕴育着变化2013年,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发展总体平稳,行业增加值低速增长,国内原油产量和消费需求及下游主要石油石化产品产量均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但是,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平稳发展也孕育着几大变化:一是行业盈利能力逐年下降,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优质企业挤压和淘汰落后企业的情况将越来越突出;二是行业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成品油、天然气等产品价格市场化决定机制正在逐渐形成;三是行业增量和存量的
刘来平[4](2012)在《从独立生产体系到参与全球分工的中国石化产业 ——以中国石化第十建设公司为例(1970-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化工是一个全球化特点十分鲜明的产业,又是一个资源依赖性非常强的产业。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石油跨国公司就是以全球资源为基础,通过对全世界石油资源的开采、加工和销售而发展起来,至今仍掌握着全球产业的主导权。中国石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有所不同,是在国内资源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基本封闭和独立的生产体系。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个独立的体系与外部世界发生了越来越广泛的联系。本文用全球化的视角研究中国石化集团第十建设公司(以下简称TCC公司)1970—2008年间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这个企业的研究,分析中国石化产业是如何从一个独立体系逐渐参与到世界生产体系过程中的。近代石油产业19世纪60年代发源于美国,不久即成为一个全球性产业。从美国、委内瑞拉、墨西哥、荷属东印度、俄罗斯等地开采的石油经过美国、英国、荷兰石油公司的加工提炼成各种油品,在世界各地销售。一战后跨国石油公司联合起来垄断了中东石油的开发权,二战以后开始大规模开发。凭借中东的“廉价石油”,以“七姊妹”为代表的大石油公司在生产技术和销售市场方面取得了绝对优势,控制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石油化工产业。产油国为了石油利益持续抗争,四次中东战争是石油资源矛盾的集中爆发。中国的石油化工产业是建国后完全在国内资源的基础上独立发展的,70、80年代通过大规模引进技术形成了一个基本封闭和独立的体系。TCC公司就是在中国原油勘探开采取得历史性突破后,大规模发展炼油和化工生产的背景下组建的。公司依托大型石化项目的建设,到90年代初期发展成为大型石化建筑企业。90年代中期中国面临经济体制转变、内需不足的形势,受此影响石化产业发展缓慢,乃致亏损。在这种宏观背景下,虽然TCC公司想方设法承揽工程,涉足多种业务,但一直难以摆脱困境。为扩大总需求,中国开始采取出口导向政策。由于石化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还缺乏竞争力,出口政策对石化产业的影响短期内并不明显。从企业内部来说,TCC公司90年代后期在集团统一政策安排下采取大力减员下岗、脱离社会职能等措施,企业负担有所减轻。不过企业状况真正有所好转、效益逐渐提高是进入21世纪后。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促进出口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到21世纪初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但是中国出口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大多是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和以初级石化产品为原料的制造品,大量的纺织、服装、玩具、电子等产品使石化原料需求猛增。为满足这些产品需求,中国加速扩大石化生产能力。大量石化项目的投资建设使TCC公司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是企业形式好转的根本原因。虽然如此,不过从全球石油化工产业分工形势来看,TCC公司与其他的中国石化企业一样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位置。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对石油资源的需求增长放缓。不过从全球来看,只是消耗资源多的产业环节转到了中东、南亚、印度等后发展的新兴经济体。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迅速,导致石油供应紧张、价格持续上涨,竞争更加激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加紧了对石油资源的控制。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直至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中都含有争夺石油资源控制权的因素。在政治、军事力量的保护支持下,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占据产业链高端,通过历史形成的技术垄断优势继续保持产业主导权。由于石油化工产业鲜明的资源依赖特点,且石油作为能源又是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石油化工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尤为需要政府的扶助与支持。目前的全球石化产业分工体系主要是在西方国家主导下建立起来的。西方国家一方面凭借军事武力控制世界石油资源,另一方面又借助其在石油勘探、开采和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垄断石油产业链条的高端。中国石化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过程中无疑受到这个分工体系的制约,一方面缺少外部石油资源供应的可靠保障,另一方面在勘探、开采和加工等技术方面又落后于西方,处于石油生产加工链条的低端。历史上和今天,很多国家都曾经通过采用贸易保护和幼稚工业辅助等经济政策,支持和推动自己国家的各种产业发展,以期提高它们的国际竞争力。而对于石化产业这种资源依赖性特别强的产业来说,西方国家在过去和今天采用的不仅仅是经济政策,有时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和发动战争,为自己国家的石油工业抢占国际石油资源。中国是一个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那么在当今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如何用国家力量来支持中国的石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 Association[5](2012)在《2011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平稳增长,投资增速稳中趋快,整体效益显着提高,增长质量稳步提升。全行业实现总产值11.28万亿元,同比增长31.5%;利润总额为8234.34亿元,同比增长19.0%。全国原油产量为2.04亿吨,同比增长0.3%;天然气产量为10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9%;原油加工量为4.48亿吨,同比增长4.9%;成品油产量(汽、煤、柴油合计)为2.67亿吨,同比增长5.9%。原油表观消费量为4.15亿吨,同比增长3.3%;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为1307.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5%;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2.63亿吨,同比增长7.5%。当前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日趋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化学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较为突出;上游投资动力不足,炼油亏损加剧;行业成本高位运行;第四季度经济运行下行风险骤增,应引起高度关注。预计2012年我国油气及主要化学品的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行业价格仍将保持上升趋势,但升幅较2011年明显回落。预计2012年全行业价格总水平涨幅在7.8%左右。
王利中[6](201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工业变迁的历史是新疆工业化建设的真实写照,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建设边疆的奋斗历程。通过研究这段历史,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疆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存在的不足,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更好地建设新疆提供帮助。新疆工业发展的资源基础雄厚,但历史起点低。1949年以前,新疆工业发展水平低下,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机器工业发展缓慢。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带领新疆各族群众,在新疆创建了一大批现代工矿企业,并形成了新疆现代工业体系。新疆传统手工业也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新疆轻工业的组成部分。1978年后,改革成为了新疆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线。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的发展,使新疆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不仅有了巨大的发展,新疆地区的工业布局也发生了从南至北的转变,形成了以首府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工业分布。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新疆工业逐渐成为了新疆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而且,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新疆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新疆地区工业化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征。新疆的现代工业是由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创办,在中央政府以及内地省市的支援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新疆工业逐渐形成了中央企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企业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三大主体。这些都是不同于其他地区之处。虽然新疆工业发展成果斐然,但仍存在技术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新疆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反思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的变迁,可以认识到,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在新疆工业变迁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新疆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是政府行为的结果。由于新疆工业基础薄弱,只能以政府为主来选择工业发展模式,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主导产业投资、规划工业项目,来推动新疆工业的发展。但是,市场的作用并没有被排斥,在满足新疆本地居民的消费需求,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上,市场依旧对新疆工业发挥着作用。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在新疆工业发展中的关系,将是未来新疆工业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
李勇武[7](2009)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为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而奋斗——纪念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60周年》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石油和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600万产业大军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使我国从一个石油和化工行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生产和消费大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祖国60华诞之际,本刊推出石油和化工行业"辉煌60年"专题,回顾行业发展历程,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宝贵经验。2009年9月25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国资委石化离退休干部局等单位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会,现刊发李勇武会长纪念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60周年一文,以飨读者。
顾宗勤[8](2008)在《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六大转变——在中国石化协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文中研究指明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上期本刊刊出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李勇武会长"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为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而奋斗"一文。本期刊出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同志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组织召开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以飨读者,标题系编者代加。
董涛[9](2007)在《2006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中提出2006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形势平稳,经济效益有所增长,但增速回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仍占主导地位,私营企业快速发展。东部地区发展势头强劲,西部地区经营业绩得到改善。2007年仍保持增长势头,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产业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
刘春宇[10](2007)在《新疆石油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石油天然气是新疆最具优势的能源类资源,累积探明地质储量居全国第二位,以石油资源为依托的新疆石油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经过50多年发展,石油产业已成为新疆的主导产业之一。研究新疆石油产业的发展对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扩大与中亚、南亚的能源合作、保持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以及新疆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依次从石油产业的发展现状、石油产业的布局、石油产业的集中度、石油产业的关联分析、石油产业的政府规制、新疆石油产业发展战略和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七个方面对新疆石油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本研究以产业布局理论、产业集中度理论、灰关联分析理论、政府规制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科学、系统、全面地分析新疆石油产业的发展问题,指出:新疆石油天然气目前仍处于油气田发现和增储的主要发展阶段,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地质原因及勘探投入的不足,石油天然气探明程度偏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石油产业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上中下游发展不平衡,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对工业的带动力与其本身具有的经济总量很不匹配;新疆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加工业属于高度寡头垄断的市场类型,新疆石油化工业属于竞争型的市场结构,要想石油产业对新疆经济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新疆石油化工业必须上升到一定的层次和规模,在提高规模的基础上,提高新疆化工业的产业集中度;新疆石油加工业和化工业与农业呈现较高的关联度,加大对石油加工业和化工业的投入,对新疆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政府要从石油产业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为着眼点,实施规制改革,分开政府规制政策的制定部门和监管部门职能,建立健全石油产业法律法规体系,对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实施分类规制;国家石油发展战略的制定应兼顾新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利益,应切实处理好新疆与中央的利益分配,切实保证新疆作为资源产区合理的资源收益;新疆石油产业要想得以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克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经济和技术等客观因素,还要处理好观念、需求、政策等诸多主观因素。对新疆石油产业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新疆石油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新疆石油产业的发展要坚持“三大重点、两大优先、一大调整”发展思路,即确立重点产业、重点基地和重点产品,优先发展国内空白的石化产品、优先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高端石化产品,调整现有石化基地产品结构;石油开采业要以加大勘查力度、提升勘探技术、加大勘查投入为重点,石油加工业要以进行产业升级,完全贯通新疆各油田之间及出国、出疆的原油、成品油的运输管道,实现成品油的高效运输为实现手段,石油化工业要大力发展化肥业,改善新疆石化业规模过小的劣势,调整石化业产业结构,开发高科技含量的石化产品,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为突破口;中央政府要弱化对石油产业规制的具体职能,将石油产业具体规制职能逐步向地方政府规制部门移交;新疆石油产业的发展要处理好中央和新疆的关系,国家的石油战略要充分兼顾新疆作为资源产地的合理权益;以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前提,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走大型化、集中化和基地化为基本特征的炼化一体化的新疆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产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产量(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2015年度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运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
1. 1 主要经济指标 |
1. 2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
1. 3 销售及相关 |
1. 4 主要产品市场价格 |
1. 5 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数据简析 |
1. 6 国家政策影响了行业运行 |
2 主要产品完成情况 |
2. 1 主要产品产能 |
2. 2 主要产品产量 |
3 当前行业发展特点 |
3. 1 石油开采和加工业 |
3. 2 化学肥料产业 |
3. 3 现代煤化工 |
3. 4 盐化工产业 |
3. 5 其它化工产业 |
3. 6 化工产业集聚区 |
4 下阶段产业发展的预测 |
5 当前存在主要问题 |
5. 1 产品结构仍处低端 |
5. 2 产业集中度不高 |
5. 3 产业融合度不足 |
5. 4 信息化程度不够 |
5. 5 缺乏关键的核心技术 |
5. 6 外部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制约 |
6 发展建议 |
6. 1 科学制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 |
6. 2 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
6. 3 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
6. 4 引导产业集聚区健康发展 |
6. 5 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 |
6. 6 提升全行业信息化水平 |
6. 7 正确树立化工产业的正面形象 |
6. 8 提高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
(4)从独立生产体系到参与全球分工的中国石化产业 ——以中国石化第十建设公司为例(1970-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全球石油化工产业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近代石油产业在美、荷、英等国的产生和发展 |
2.1.1 美国石油产业的形成 |
2.1.2 荷兰和英国大石油公司的产生和扩张 |
2.1.3 一战后美国石油产业的发展 |
2.1.4 大石油公司对炼油技术的垄断优势 |
2.1.5 大石油公司的矛盾和勾结 |
第二节 二战后西方国家石油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 |
2.2.1 “七姊妹”开发中东石油 |
2.2.2 “七姊妹”成为石油巨头的原因 |
2.2.3 战后美国、西欧和日本石化工业的发展 |
第三节 石油输出国与国际石油公司的斗争 |
2.3.1 1973 年以前石油输出国使用“石油武器”的失败 |
2.3.2 1973、1978 年两次石油危机与石油输出国夺取定价权 |
第四节 石油危机后世界石化产业的调整 |
2.4.1 20 世纪 80 年代石油需求增长缓慢 |
2.4.2 冷战结束后石油控制权对美国的意义 |
第三章 中国石化产业的大规模技术引进与 TCC 公司的早期发展(1970—1989) |
第一节 TCC 公司的组建和技术引进项目的建设 |
3.1.1 20 世纪 70 年代 TCC 公司建设的主要工程 |
3.1.2 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技术引进项目 |
3.1.3 第二次大规模技术引进的背景 |
3.1.4 第二次大规模技术引进对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
第二节 TCC 公司建设大型乙烯工程 |
3.2.1 第三次大规模技术引进的曲折 |
3.2.2 大规模技术引进对中国石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
3.2.3 20 世纪 80 年代 TCC 公司建设齐鲁乙烯 |
第三节 TCC 公司归并入中国石化总公司 |
3.3.1 组建中国石化总公司的目的 |
3.3.2 中国石化总公司的成立 |
3.3.3 石化总公司成立对中国石化产业的意义 |
第四章 从繁荣到困难(1990—1997) |
第一节 TCC 公司的施工和效益状况 |
4.1.1 20 世纪 90 年初期的繁荣 |
4.1.2 90 年代中期以后效益下滑 |
第二节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石化产业的变化 |
4.2.1 产业体制的变革 |
4.2.2 由原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 |
第三节 宏观环境对石化产业和 TCC 公司的影响 |
4.3.1 工业品市场从短缺到相对过剩的转变 |
4.3.2 出口导向政策的实施 |
4.3.3 中国石化产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
第四节 国企改革对石化行业和 TCC 公司的影响 |
4.4.1 企业承包制对 TCC 公司的成效 |
4.4.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石化企业的作用 |
第五章 困境中的变革(1998—2002) |
第一节 1998 年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的重组 |
5.1.1 重组前石化产业的情况 |
5.1.2 两大石油集团成立 |
5.1.3 两大石油集团公司的重组和上市 |
第二节 TCC 公司的减员与改制 |
5.2.1 减员的宏观背景:国有企业“三年脱困” |
5.2.2 TCC 公司的下岗和减员 |
5.2.3 改制分流与脱离社会职能 |
第三节 20 世纪 90 年代末世界石化产业的状况 |
5.3.1 大型石油公司的重组 |
5.3.2 跨国石油公司经营战略的转变 |
第四节 “入世”对中国石化产业的影响 |
5.4.1 入世协议中有关石化市场承的承诺 |
5.4.2 “入世”对中国石化业的影响 |
第六章 参与全球石油化工产业体系(2003—2008) |
第一节 TCC 公司经营状况的好转 |
6.1.1 TCC 公司的施工任务和效益状况 |
6.1.2 中国石化产业的产能扩张 |
6.1.3 中国产业结构的重化工业化 |
第二节 面向世界市场的 TCC 公司和中国石化 |
6.2.1 TCC 公司在国外施工的情况 |
6.2.2 全球产业链中的 TCC 公司和中国石化产业 |
6.2.3 中国石油进口依赖度不断提高 |
第三节 21 世纪以来全球石化产业体系的变化 |
6.3.1 发达国家石油化工产业的变化 |
6.3.2 投机资本进入原油市场 |
6.3.3 发达国家对石油资源的竞争和控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2011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行业经济运行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
1. 经济效益 |
2. 主要产品产量 |
(1) 石油天然气 |
(2) 农用化学品 |
(3) 其他重点产品 |
3. 产能利用率 |
二、行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
1. 经济运行快速平稳, 国内市场需求强劲 |
2. 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 产品技术向高端领域延伸 |
3. 节能减排成效显着, 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 |
4. 主要化工和石化产品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稳步提高 |
5. 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 非公经济比重首次过半 |
三、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
1. 第四季度市场波动加剧,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
2. 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
3. 炼油效益大幅下降, 开采业投资动力不足 |
(1) 炼油出现亏损 |
(2) 油气开采投资动力不足 |
4. 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 对外贸易磨擦形势复杂 |
四、2012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预测 |
1. 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
2. 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
3. 技术创新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
4. 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新型煤化工等将成为行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
5.2012年主要产品市场预测 |
(1) 国际原油市场 |
(2) 成品油市场 |
(3) 农用化学品市场 |
(4) 基础化学原料市场 |
(5) 合成材料市场 |
(6) 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
(6)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二、关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的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四、理论与史料依据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新疆工业的资源基础和历史起点 |
一、新疆工业开发的经济地理条件 |
二、新疆工业开发的资源优势 |
三、近代新疆工业的发轫 |
第二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新疆工业 |
一、新疆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与手工业的变化(1950—1957年) |
二、新疆工业的曲折发展(1958—1977年) |
第三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疆工业(1978年至今) |
一、新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 |
二、新疆工业经济的发展 |
三、新疆非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 |
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恢复以及兵团工业的发展 |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的工业布局与结构 |
一、新疆工业布局的演变 |
二、新疆工业结构的转化 |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特征 |
一、现代工业发轫于驻疆人民解放军的大生产运动 |
二、政府主导的、嵌入式工业开发方式 |
三、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重工业结构 |
四、"内向型"部门占多数的工业部门结构 |
五、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的工业布局 |
六、"三分天下"的工业格局 |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成效 |
一、新疆工业经济规模的增长 |
二、新疆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
三、新疆的工业化水平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新疆工业基础薄弱 |
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新疆工业 |
三、新疆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四、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制约 |
五、新疆民营经济力量薄弱 |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反思与借鉴 |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模式的演化 |
二、现代工业的崛起和传统手工业的嬗变 |
三、政府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
四、市场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六大转变——在中国石化协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论文提纲范文)
1 实现由化工小国到化工大国的转变 |
2 实现由单一全民所有制到多种经济共存所有制的转变 |
2.1 民营企业迅速崛起 |
2.2 三资企业快速发展 |
2.3 产权多元化企业不断涌现 |
3 实现由产品供不应求到满足需求并产品结构趋于合理的转变 |
3.1 数量不足 |
3.2 产品档次低 |
4 实现产业布局由厂点分散发展到趋于集约化发展的转变 |
4.1 大型企业不断壮大 |
4.2 化工园区发展迅速 |
5 实现由单靠国内资源发展到利用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发展的转变 |
5.1 充分利用国外资源 |
5.2 充分利用国外市场 |
6 实现由单纯依靠外延发展到强调科学发展观的转变 |
(9)2006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论文提纲范文)
1 运行情况 |
1.1 生产与销售 |
1.1.1 生产快速增长, 但增速有所回落 |
1.1.2 产品产量上升 |
1.1.3 产品价格涨跌互现 |
1.1.4 产品销售收入提高 |
1.1.5 产品销售率保持较高水平 |
1.2 资产与负债 |
1.2.1 资产规模有所扩大, 配置日趋合理 |
1.2.2 负债规模有所扩大 |
1.3 经营与效益 |
1.3.1 资产利用水平有所提高 |
1.3.2 利润水平仍在上升, 但增速大幅回落 |
1.3.3 投入产出能力有所下降 |
1.3.4 资产收益能力不断扩大 |
1.4 投资增幅有所上升 |
1.5 化工贸易继续攀升 |
1.5.1 化工贸易形势良好, 增速有所上升 |
1.5.2 化工进口增速放慢, 出口增速加快 |
1.5.3 贸易逆差继续缩小 |
1.5.4 化工产品进出口仍在走以资源换资金的道路 |
1.5.5 “三资”企业取代国有企业成为化工贸易的主导力量 |
1.5.6 亚洲仍是我国最大的贸易地区, 也是贸易逆差的主要发生地 |
2 结构特点 |
2.1 行业特点 |
2.1.1 石油和化学工业 |
(1) 化学工业占据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主体 |
(2) 石油工业的利润位居石油和化学工业第1位 |
2.1.2 化学工业 |
(1) 基础化工原料制造业最具竞争力 |
(2) 合成材料制造业利润最低, 经营状况下滑 |
(3) 专用化学品制造业集中度提高 |
(4) 化肥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均较低 |
(5) 橡胶制品业新产品产值和出口交货值最高 |
2.2 所有制结构特点 |
2.2.1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仍然是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主体力量 |
2.2.2 私营企业主要指标的比例均在下降 |
2.2.3 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出口比例仍占首位 |
2.3 地区结构特点 |
2.3.1 华东地区企业占据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半壁江山 |
2.3.2 东北地区石化企业创造利润居第一 |
2.3.3 西北地区企业资产位居第一, 企业集中度高 |
2.3.4 华北地区企业竞争力水平低 |
3 2007年预测 |
3.1 油价保持平稳, 石化产品价格稳中有降 |
3.2 化工贸易重在结构调整 |
(10)新疆石油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央关于新疆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 |
1.1.2 石油资源短缺矛盾日趋加剧,新疆资源地缘优势日益突出 |
1.1.3 国家确立石油天然气开发重点西移 |
1.1.4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稳步推进 |
1.1.5 国内石油化工市场持续增长,为新疆石化工业提供机遇 |
1.1.6 新疆石油天然气生产持续快速增长 |
1.2 研究的目的及现实意义 |
1.2.1 研究石油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
1.2.2 研究石油产业发展的理论意义 |
1.3 本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7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7.1 本研究创新之处 |
1.7.2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依据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2.2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产业布局相关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2.2.4 产业集中度理论 |
2.2.5 政府规制理论 |
第三章 新疆石油产业现状分析 |
3.1 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现状分析 |
3.1.1 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现状 |
3.1.2 对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的评价 |
3.2 新疆石油开采业现状分析 |
3.2.1 新疆石油开采业发展历程 |
3.2.2 新疆石油开采业现状及在全国的地位 |
3.2.3 新疆石油开采业经济运行情况 |
3.2.4 对新疆石油开采业的基本评价 |
3.2.5 新疆石油开采业发展对策 |
3.3 新疆石油加工业的现状分析 |
3.3.1 新疆石油加工业的现状 |
3.3.2 对新疆石油加工业的评价 |
3.3.3 新疆石油加工业发展对策 |
3.4 新疆石油化学工业的现状分析 |
3.4.1 新疆石油化工业现状 |
3.4.2 对新疆石油化工业的评价 |
3.4.3 新疆石油化工业发展对策 |
第四章 新疆石油产业布局分析 |
4.1 中国石油产业布局概况 |
4.2 新疆石油产业的布局特点及存在问题 |
4.2.1 新疆石油产业布局特点 |
4.2.2 新疆石油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
4.3 影响新疆石油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
4.3.1 自然因素 |
4.3.2 社会经济因素 |
4.3.3 技术因素 |
4.3.4 地理位置因素 |
4.4 新疆石油产业布局的基本思路 |
4.4.1 新疆石油产业布局的原则 |
4.4.2 新疆石油产业布局的框架 |
4.4.3 新疆石油产业布局的重点 |
4.4.4 新疆石油产业布局的政策 |
第五章 新疆石油产业集中度分析 |
5.1 国内外石油产业市场集中状况概述 |
5.1.1 国外石油产业市场集中状况概述 |
5.1.2 中国石油产业市场集中状况概述 |
5.2 新疆石油产业集中度分析 |
5.2.1 新疆石油开采业集中度分析 |
5.2.2 新疆石油加工业集中度分析 |
5.2.3 新疆石油化工业集中度分析 |
5.3 新疆石油产业集中度基本评价 |
第六章 新疆石油产业与区内其他产业的关联分析 |
6.1 新疆石油产业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 |
6.2 新疆石油产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分析 |
6.2.1 新疆石油产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 |
6.2.2 新疆石油开采业、加工业和化工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 |
6.3 新疆石油产业与区内其他工业的关联分析 |
6.3.1 新疆石油产业与其他七大行业关联分析 |
6.3.2 新疆石油开采业与其他七大行业关联分析 |
6.3.3 新疆石油加工业与其他七大行业关联分析 |
6.3.4 新疆石油化工业与其他七大行业关联分析 |
6.4 关联分析基本评价 |
第七章 石油产业政府规制研究 |
7.1 国外石油产业政府规制概况 |
7.1.1 美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经验 |
7.1.2 英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经验 |
7.1.3 阿根廷石油产业政府规制经验 |
7.2 中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概况 |
7.3 中国石油产业政府规制现状分析 |
7.3.1 政出多门,管理重叠,缺乏独立的规制机构 |
7.3.2 对石油产业进行规范、监督、指导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完整的法律基础 |
7.3.3 公平竞争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 |
7.3.4 价格规制很不完善 |
7.3.5 三大公司自然垄断业务和竞争性业务未能分开,在竞争性业务中制造垄断 |
7.3.6 资源产地政府对石油产业政府规制没有发言权 |
7.4 石油产业政府规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
7.4.1 完全分开政府规制政策的制定部门与监管部门的职能 |
7.4.2 建立健全石油产业法律法规体系 |
7.4.3 打破行政垄断和市场分割,培育市场竞争 |
7.4.4 划分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实行分类规制改革 |
7.4.5 进行科学合理的市场进入规制 |
7.4.6 改革石油产业的价格体制 |
7.4.7 强化石油产业的社会性规制 |
7.4.8 将中央政府对石油产业规制的具体职能限于政策制定及宏观管理,将石油产业具体规制职能移交给地方政府 |
第八章 国家石油战略下的新疆石油产业 |
8.1 对国家石油战略下的新疆石油产业发展的认识 |
8.1.1 新疆石油产业在国家石油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
8.1.2 新疆石油产业对国家能源作出过重大贡献 |
8.1.3 新疆是新世纪中国石油发展的重要战略接替区 |
8.2 国家石油战略下发展新疆石油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8.2.1 油田和地方在经济发展和产业建设方面各自为阵,争市场争资源的矛盾突出 |
8.2.2 国家与地方的资源收益比例不合理,石油资源补偿费率和资源税费依然偏低 |
8.2.3 石油用地还不能做到有偿使用 |
8.2.4 地方财力在承接油田转交的企业办社会的社会职能方面力不从心 |
8.3 国家石油战略下的新疆石油产业发展的建议 |
8.3.1 新疆石油产业的发展要从要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由中央和新疆统一规划 |
8.3.2 建立科学合理的油气资源矿权制度 |
8.3.3 借鉴国际经验,建立由“税”、“矿权收益”和“投资收益”三位一体的油气资源收益分配格局 |
8.3.4 在油田逐步实现土地有偿使用,保障地方政府的土地权益 |
8.3.5 按照国际惯例,依销售收入制订石油、天然气资源税,同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规定提高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税额 |
第九章 新疆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9.1 新疆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9.1.1 新疆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 |
9.1.2 新疆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9.1.3 新疆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9.1.4 新疆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与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9.1.5 新疆石油产业与资源环境问题的关系 |
9.2 新疆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的条件 |
9.2.1 基本条件 |
9.2.2 需重点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
9.3 新疆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
9.4 新疆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 |
9.5 新疆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9.5.1 加大石油资源勘察力度,增强资源供给 |
9.5.2 大力提倡开发和节约并举,合理利用石油资源,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 |
9.5.3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新疆石油产业发展 |
9.5.4 将环境保护作为新疆石化生产的重中之重 |
9.5.5 利用新疆丰富的能源类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新的石化资源和替代资源 |
9.5.6 用合理的政策调控与法律监管的结合从宏观面上推动新疆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9.5.7 通过利用优越的地缘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展开与中亚南亚国家的石油合作 |
9.5.8 在新疆独山子--克拉玛依一带建立石油资源储备库 |
第十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新疆石油产业与区内其他产业关联分析原始数据及计算结果. |
附件2 石油名词 |
附件3 石油产业产品链流程图 |
附件4 石油和化学工业管理体制历史沿革 |
感谢 |
作者简历 |
四、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产量(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2015年度河南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运行报告[J]. 苏东,刘立新,邵国斌,王文芳. 河南化工, 2016(02)
- [3]第4章 打造中国石油石化大企业集团发展的升级版[A]. 袁东明. 中国大企业集团年度发展报告(紫皮书)2013, 2014
- [4]从独立生产体系到参与全球分工的中国石化产业 ——以中国石化第十建设公司为例(1970-2008)[D]. 刘来平. 南开大学, 2012(07)
- [5]2011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J].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Industry Association. 国际石油经济, 2012(Z1)
- [6]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D]. 王利中. 西北大学, 2010(09)
- [7]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为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而奋斗——纪念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60周年[J]. 李勇武.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09(10)
- [8]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六大转变——在中国石化协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J]. 顾宗勤. 化学工业, 2008(12)
- [9]2006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J]. 董涛. 现代化工, 2007(03)
- [10]新疆石油产业发展研究[D]. 刘春宇. 新疆农业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