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0%523乳油防治棉花伏蚜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张宣,刘雪莹,胡迪,袁向群,冯克云,康波,张军,罗进仓,南宏宇,李怡萍[1](2021)在《河西走廊棉田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及植物源杀虫剂防治技术》文中提出为了解甘肃省河西走廊棉区5种常见害虫的田间种群消长动态,明确防治适期并提出以植物源药剂为主的棉花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于甘肃省敦煌市和瓜州县棉田连续3年采用人工调查和性诱剂诱捕器监测棉蚜Aphis gossypii、棉叶螨、棉蓟马Thrips tabaci、烟粉虱Bemisia tabaci及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发生动态,同时开展以植物源农药为主的不同类型杀虫剂的田间药效筛选试验,建立科学防控用药技术流程。结果表明,棉蚜全年有6月中旬和7月中下旬2个发生高峰期,建议防治适期为7月上中旬;棉叶螨全年有7月上旬和7月下旬(2017年除外)2个发生高峰期,建议防治适期为6月下旬和7月中旬;烟粉虱全年只有8月中旬至9月中下旬1个高峰期,建议防治适期为8月上中旬;棉蓟马全年只有7月上旬至8月上旬1个高峰期,建议防治适期为7月上旬;棉铃虫1年发生3代,幼虫在7月下旬、9月上旬和9月中旬各有1个发生高峰期,成虫在7月上中旬、8月中下旬和9月中旬各有1个高峰期,建议防治适期应为7月上旬。软皂水剂、藜芦碱、苦参碱、啶虫脒和吡虫啉可用于防控棉蚜,药后14 d防效达76.93%~91.25%;藜芦碱、苦参碱、矿物油、软皂水剂、松油、阿维菌素、阿维·哒螨灵、螺螨酯和硅藻土+有机硅助剂可用于防控棉叶螨,药后10 d防效达72.39%~92.81%;软皂水剂、藜芦碱、印楝素、硅藻土+有机硅助剂、阿维菌素和噻虫嗪可用于防控烟粉虱,药后7 d防效达65.84%~84.29%;除虫菊素、苦参碱、多杀霉素、噻虫嗪和吡虫啉可用于防控棉蓟马,药后14 d防效达72.92%~90.93%。表明在该地区棉田主要害虫防治适期,建立以植物源农药替代传统化学药剂的防控技术,可用于我国河西走廊棉区棉花害虫的绿色防控。
胡迪,张宣,罗进仓,南宏宇,李怡萍[2](2019)在《河西走廊地区棉蚜发生动态及植物源农药药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棉蚜田间种群动态消长规律,筛选得到高效、低毒的植物源农药,为棉蚜的绿色防控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2018年在甘肃省敦煌地区棉田采用田间人工调查方法调查虫情,选用以植物源农药0.5%藜芦碱可溶液剂、0.5%苦参碱水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等为主的10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开展田间防治棉蚜药剂筛选试验。【结果】2017、2018年棉蚜种群的发生动态趋势基本一致,每年从5月上中旬棉蚜即迁入棉田持续为害至棉花收获前,有两个相同的高峰期,分别为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但不同年份间发生程度存在差异,2017和2018年最高峰值三叶虫量分别为平均8 713.3和1 880.0头/百株,化学农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持效性最好,药后14 d防效达90.22%,两种植物源农药0.3%印楝素乳油和0.5%苦参碱水剂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84.41%和85.06%。【结论】河西走廊敦煌棉区棉蚜田间年发生动态有两个高峰期,棉蚜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为7月上旬;植物源农药0.3%印楝素乳油和0.5%苦参碱水剂可用于棉蚜的绿色防控药剂,也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姜伟丽,马小艳,任相亮,胡红岩,马亚杰,王丹,马艳[3](2018)在《不同施药方式下6种药剂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达到延缓棉蚜抗性和高效防除的目的,2017年研究了几种新型药剂在不同的施药技术下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茎叶喷雾处理,48%(质量分数,下同)丁硫·啶虫脒油悬浮剂对棉花苗蚜的防治效果较好,120180 g·hm-2处理的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能维持14 d左右,优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3.7545.00 g·hm-2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乳油7.522.5 g·hm-2处理;采用种子包衣(拌种)处理,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和40%噻虫嗪·吡唑醚菌酯·萎锈灵种子处理悬浮剂均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前者3.154.20 g·kg-1和后者3.004.00 g·kg-1处理对棉蚜持效期均可至播种后30 d左右,能有效控制苗蚜;2%吡虫啉缓释粒剂按照22 50037 500 g·hm-2沟施防治棉花苗蚜效果优良,持效期可超过播种后30 d,但对蕾铃期发生的伏蚜基本没有控制效果。
艾则孜·阿卜杜拉[4](2015)在《棉蚜药剂防治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蚜虫属同翅目蚜科,在全疆发生危害普遍,已成为威胁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棉蚜的危害时期长,皮山县一般从每年5月上旬10月下旬发生30多代,主要通过室外和室内2种方式越冬。为有效防治棉蚜危害,特设置此次药剂防治棉蚜效果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皮山县藏桂乡2村2组及3村1组
党振民,王磊,王利芬[5](2008)在《抗虫棉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转Bt基因抗虫棉害虫的防治策略应该坚持以苗期蚜虫、棉叶螨和伏蚜、烟粉虱为防治重点,兼治棉铃虫和其他害虫的原则。
王凤延[6](2003)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分析及综合防治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1998-2000年分别对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害虫发生规律,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棉铃虫在不同寄主田发生转移规律及转BT基因抗虫棉田害虫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1.调查了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的物种组成,共调查到昆虫种类51种,比非抗虫棉田增加18种。分析了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内各类群相对多度,害虫相对多度前几位的是棉蚜、棉叶螨、烟蓟马、烟粉虱和美洲斑潜蝇。转BT基因抗虫棉田其它害虫种群数量上升,棉铃虫种群数量下降。在害虫天敌中,捕食性类群相对多度前几位的是瓢虫类、草蛉类、蜘蛛类等,捕食性天敌数量比非抗虫棉田有所增大,寄生性类群与非抗虫棉田相比,除蚜虫寄生蜂相对多度较大外,其它种类的相对多度较小。 2.依据昆虫群落物种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生态优势度等群落特征指数,对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时间格局的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时间序列上昆虫群落的特点,对害虫和天敌的优势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不同时期害虫和天敌的优势度随着时间的变化,优势种昆虫交替上升或下降。 3.对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及天敌在时间序列上的空间生态位、总体空间生态位、时间生态位、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3B棉田害虫和天敌的生态位在时间序列上是动态的,生态位宽度随时间的推移而扩张或收缩,害虫与天敌在空间上具有良好的同域性。 4.根据抗虫棉各种害虫系统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对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和其它害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 5.通过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控制作用的研究表明:抗虫棉不同器官抗虫性存在明显差异,其抗虫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幼叶>成叶>蕾>花(铃):抗虫棉对不同代次棉铃虫抗虫性存在差异,其抗虫性由强到弱
王东华,丁晓丽[7](2002)在《48%乐斯本乳油替代甲胺磷在棉田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孝法[8](2000)在《50%523乳油防治棉花伏蚜试验》文中认为
王留明,张学坤,许立瑞,周玉,王家宝,王胜利[9](2000)在《转Bt基因抗虫棉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文中认为
赵俊兴,杨玉仓[10](1997)在《两种氯氰菊酯混剂防治棉花伏蚜田间药效试验》文中研究表明分别于1995、1996年用两种氯氰菊酯混剂进行了防治棉蚜的试验。结果表明,25%氯·喹乳油具有较高防效,药后7天防效可达85%以上;2%增效氯氰菊酯乳油防效欠佳,药后7天田间防效低于50%。
二、50%523乳油防治棉花伏蚜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0%523乳油防治棉花伏蚜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河西走廊棉田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及植物源杀虫剂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棉田害虫发生动态调查方法 |
1.2.2 防治棉田害虫植物源药剂筛选试验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田5种常见害虫发生动态的分析 |
2.1.1 棉蚜发生动态分析 |
2.1.2 棉叶螨发生动态分析 |
2.1.3 烟粉虱发生动态分析 |
2.1.4 棉蓟马发生动态分析 |
2.1.5 棉铃虫发生动态分析 |
2.2 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筛选结果 |
2.2.1 不同药剂对棉蚜的防效 |
2.2.2 不同药剂对棉叶螨的防效 |
2.2.3 不同药剂对烟粉虱的防效 |
2.2.4 不同药剂对棉蓟马的防效 |
3 讨论 |
(2)河西走廊地区棉蚜发生动态及植物源农药药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 料 |
1.2 方 法 |
1.2.1 定点、定期调查 |
1.2.2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棉蚜种群的发生动态 |
2.2 田间药剂防治效果 |
3 讨 论 |
4 结 论 |
(3)不同施药方式下6种药剂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药剂 |
1.2 试验设计 |
1.3 调查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茎叶喷雾处理对棉蚜的防效 |
2.2 拌种处理对棉花苗蚜的防效 |
2.3 沟施处理对棉蚜的防效 |
3 结论 |
(4)棉蚜药剂防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与方法 |
1.试验地概况 |
2.试验设计 |
3.施药时间及方法 |
4.试验设计 |
5. 调查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1.苗蚜防治 |
2.伏蚜防治 |
三、小结 |
(5)抗虫棉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纯作抗虫棉田害虫防治 |
1.1 中前期害虫防治。 |
1.1.1 防治指标。 |
1.1.2 防治技术。 |
1.2 中后期害虫防治。 |
1.2.1 防治指标。 |
1.2.2 防治技术。 |
2 麦套抗虫棉田害虫防治 |
2.1 麦套抗虫棉田害虫的类别。 |
2.2 麦套抗虫棉田害虫的防治。 |
3 蒜套抗虫棉田害虫防治 |
4 棉薯套种田害虫防治 |
5 棉瓜套种田害虫防治 |
(6)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分析及综合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的研究 |
2.1.1 调查方法 |
2.1.2 数据分析方法 |
2.2 转BT基因抗虫棉田害虫发生规律的研究 |
2.3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控制作用的研究 |
2.3.1 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组织器官对棉铃虫的抗虫性试验 |
2.3.2 不同抗虫棉品种的抗虫性试验 |
2.3.3 抗虫棉对不同代次棉铃虫的抗虫性调查 |
2.4 其它寄主田棉铃虫对抗虫棉田棉铃虫影响的研究 |
2.5 转BT基因抗虫棉田害虫防治技术研究 |
2.5.1 棉铃虫、棉蚜、棉叶螨、棉象甲等害虫药剂防治试验 |
2.5.2 不同施药时期防治抗虫棉田棉铃虫试验 |
2.5.3 转BT基因抗虫棉害虫防治策略和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 |
3.结果与分析 |
3.1 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结构分析 |
3.1.1 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的物种组成 |
3.1.2 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内各类群相对多度分析 |
3.1.3 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
3.1.3.1 物种丰富度 |
3.1.3.2 昆虫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分析 |
3.1.3.3 害虫与天敌群落优势度和优势种分析 |
3.1.4 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主要害虫与天敌及生态位研究 |
3.1.4.1 6月份物种生态位分析 |
3.1.4.2 7月份物种生态位分析 |
3.1.4.3 8月份物种生态位分析 |
3.1.4.4 9月份物种生态位分析 |
3.1.4.5 6-9月份主要害虫与天敌总体空间生态位分析 |
3.1.4.6 6-9月份主要害虫与天敌总体时间生态位分析 |
3.1.4.7 6-9月份主要害虫与天敌总体时间一空间二维生态位分析 |
3.2 转BT基因抗虫棉田害虫发生规律分析 |
3.3 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的研 |
3.3.1 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组织器官对棉铃虫的抗虫效果 |
3.3.2 不同抗虫棉品种对棉铃虫的抗虫效果 |
3.3.3 抗虫棉在不同时期对不同代次棉铃虫的抗虫效果 |
3.4 棉铃虫在抗虫棉和其他寄主上的分布情况及相互影响 |
3.5 转BT基因抗虫棉田防治技术的研究 |
3.5.1 棉铃虫、棉蚜、棉叶螨、棉象甲药剂防治试验结果 |
3.5.2 不同施药时期防治抗虫棉田棉铃虫试验结果 |
3.5.3 转BT基因抗虫棉田害虫防治策略及综合防治 |
4.讨论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7.致谢 |
8.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7)48%乐斯本乳油替代甲胺磷在棉田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 |
1.2 试验处理 |
1.3 用药时间及方法 |
1.4 试验调查与内容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棉铃虫的效果 |
2.2 对棉蚜的效果 |
2.3对棉盲蝽的效果 |
3小结与讨论 |
(9)转Bt基因抗虫棉害虫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转Bt基因抗虫棉主要害虫防治策略 |
2 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主要害虫防治技术 |
2.1 转基因抗虫棉中前期主要害虫防治技术 |
2.1.1 农业防治措施 |
2.1.2 选用高纯度抗虫棉种 |
2.1.3 药剂拌种 |
2.1.4 药剂缓释油涂茎防治棉蚜 |
2.1.5 充分保护利用天敌 |
2.1.6 喷药防治 |
2.2 转基因抗虫棉中后期主要害虫防治技术 |
2.2.1 严格施药技术, 保证治虫质量 |
2.2.2 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
四、50%523乳油防治棉花伏蚜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河西走廊棉田主要害虫发生动态及植物源杀虫剂防治技术[J]. 张宣,刘雪莹,胡迪,袁向群,冯克云,康波,张军,罗进仓,南宏宇,李怡萍. 植物保护学报, 2021(05)
- [2]河西走廊地区棉蚜发生动态及植物源农药药效分析[J]. 胡迪,张宣,罗进仓,南宏宇,李怡萍. 新疆农业科学, 2019(01)
- [3]不同施药方式下6种药剂对棉蚜的防治效果研究[J]. 姜伟丽,马小艳,任相亮,胡红岩,马亚杰,王丹,马艳. 中国棉花, 2018(06)
- [4]棉蚜药剂防治试验[J]. 艾则孜·阿卜杜拉. 农村科技, 2015(04)
- [5]抗虫棉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J]. 党振民,王磊,王利芬. 安徽农学通报, 2008(16)
- [6]转BT基因抗虫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分析及综合防治研究[D]. 王凤延. 山东农业大学, 2003(08)
- [7]48%乐斯本乳油替代甲胺磷在棉田的应用[J]. 王东华,丁晓丽. 上海农业科技, 2002(05)
- [8]50%523乳油防治棉花伏蚜试验[J]. 王孝法. 新疆农业科学, 2000(S1)
- [9]转Bt基因抗虫棉害虫综合防治技术[J]. 王留明,张学坤,许立瑞,周玉,王家宝,王胜利. 山东农业科学, 2000(04)
- [10]两种氯氰菊酯混剂防治棉花伏蚜田间药效试验[J]. 赵俊兴,杨玉仓. 农药, 19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