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地质1981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石耀霖,胡才博[1](2021)在《王仁先生在地震预报中的开拓性工作》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和强地震的国家,地震预报是当代科学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王仁先生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展了前瞻性和开拓性的工作,他的思想的科学性已经被半个世纪以来的地震科学进展所证明.本文简要回顾了王仁先生关于地震预报的科学思想和实践,以及这些思想在近年来取得的突出进展,展望了今后数值地震预报在高性能计算物理模型驱动和机器学习数据驱动下的发展前景.
刘亢,李岩峰,郭辉文,张迎峰[2](2021)在《1948年川西理塘M7.3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及Riedel剪切构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948年川西理塘M 7.3地震是川滇菱形块体内部近一个世纪以来发生的震级最大的走滑型地震。在对此次同震地表破裂进行详细调查基础上,利用差分GPS对同震地表破裂带进行了精确测量与统计分析。结果揭示该地表破裂的现存长度为36 km,北端始于无量河以北,往东南沿藏坝盆地北东缘、德巫盆地东南缘,延伸至德巫乡北,分为南、北两段,而在交德附近存在约3 km长的地表破裂空区。对同震地表破裂的线密度和同震水平位错量进行分段统计后揭示,此次地震的宏观震中应位于德巫盆地中部交德东南约4~5 km处。对理塘同震地表破裂的Riedel剪切分析结果指示,该破裂带主要由R剪切组成,以发育雁列状排列的挤压鼓包(Push-up)为主要特征,伴有少量R′剪切与T裂缝,缺少P型与X型剪切。其中R剪切占95%以上,其在藏坝段(北段)的优势方向为318°,德巫段(南段)为315°,整条地表破裂带的R剪切平均方向为316°。同时发现,此次地震形成的雁列状挤压鼓包主要以平缓的"弧形"为主,这与1981年道孚MS 6.9地震和2010年玉树MS 7.1地震地表破裂带中出现大量反"S"形挤压鼓包有所不同,推断与走滑断裂滑动速率密切相关。沿强滑动速率走滑断层地震破裂带的Riedel剪切发育会更为完善,挤压鼓包也更发育,易形成反"S"形,反之则以平缓的"弧形"为特征。综合分析认为,1948年理塘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主要受藏坝盆地与德巫盆地控制,而且藏坝段(北段)与德巫段(南段)的R剪切方向存在偏差,这可能与两个拉分盆地的发育程度有关。
孟昭彤[3](2021)在《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空间扫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滇菱形块体前锋部位是指川滇菱形块体的东南部边界,由近南北向的小江断裂带和北西向的滇东南弧形构造带共同组成。该地区地震活动多发且地震强度大,强震活动强烈,为地震学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地震资料。研究区内历史上曾经发生1733年8月2日东川紫牛坡73/4地震、1833年9月6日嵩明杨林8级地震和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7.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损失。1970年以来发生了 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7.6级地震及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等灾害性地震,充分表明川滇地区面临较高的地震灾害风险。因此,勾画川滇块体前锋地区的地震活动性b值空间分布图像,确定低b值异常区并且厘定潜在的地震危险区,进而为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如何结合丰富的历史地震目录、活动构造及古地震研究等相关资料来建立与b值空间分布图像的关系,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川滇块体前锋部位的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的空间分布图像与研究区地震构造背景的关系。首先对川滇块体前锋部位的地震资料进行前、余震的删除和完整性分析,使用极大似然法计算b值,并选取合适的空间扫描方案绘制b值空间分布图像。其次,以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7.6级地震、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两个大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研究区b值空间分布图像异常与强震的关系。最后分析了 b值空间分布图像与研究区主要断裂分布的关系。川滇块体前锋部位的b值优势分布为0.6~1.3之间,b值分布范围较广泛,研究区平均b值为0.853。b值空间分布图低异常区域的强震分布比较密集,震中附近的b值也都相对较低,并且川滇块体前锋部位的b值空间分布具有较明显的条带性;不仅不同的断裂带之间的b值空间分布不均匀,同一断裂带的不同段落之间的b值空间分布也非常不均匀。澜沧江断裂的南段部分,无量山断裂带的东支、西支和中支南段,奠边府断裂南段处于研究区的低b值区域,如今的应力积累水平较高,未来有较大的可能性会发生强震。本研究利用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区的地震目录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地区的b值空间分布图像异常特征与强震的关系、与主要断裂分布的关系;并依据断裂带的低b值状态,推断澜沧江断裂的南段,无量山断裂带的东支、西支和中支南段,奠边府断裂南段未来有较大的可能性会发生强震。这些对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预测研究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左可桢[4](2021)在《四川长宁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和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体注入引发的地震活动是当今地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的长宁地区近年来地震活动频繁,2018年底以来相继发生了多次5级以上地震活动。该地区地震活动与盐矿、页岩气开采注水之间的联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确定长宁地区地震活动的成因和机理对于分析地震危险性、减轻地震灾害、保障资源开采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2015年至2019年长宁及周围地区86个地震台站记录的数据资料,从震源区的三维速度结构、地震时空迁移特征、地震活动性以及地震震源参数等方面对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工业注水情况和已有的研究结果,综合分析长宁地区地震活动的成因和机理。首先使用波速比模型一致性约束的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长宁地区的三维VP、VS和VP/VS结构以及震源位置进行了联合反演。长宁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长宁-双河背斜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沿着背斜的轴向分布,震源深度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加深,集中在一个显着的高速、低波速比异常体内。建武向斜页岩气开采区的地震主要集中在低速异常体的边缘,对应着相对较低的波速比区域。长宁MS6.0、兴文MS5.7和珙县MS5.3等3次5级以上地震均位于地下介质发生剧烈变化的区域,反映了地壳结构对该地区地震的发生起着控制作用。在联合反演得到的地震震源位置的基础上,使用结合波形互相关技术的双差定位方法对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期间的地震进行了精定位。结果显示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是由多条不同走向的地震条带组成,且震源深度总体较浅,反映了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与先存小规模断层被重新激活有关。选择精定位后的地震作为模板,使用匹配定位方法对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期间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微震检测与定位,检测到8倍于台网地震目录的事件数量。根据检测到的地震目录分析发现,在临近兴文MS5.7地震发生时,其震中附近地震活动的频度和强度均明显增强。根据前震活动的时空迁移特征可以推测兴文MS5.7地震的发生与水力压裂有关。在长宁MS6.0地震发生之前,长宁-双河背斜地区的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主震的东南侧,临近主震发生之时,未出现明显增强的前震活动。基于经过微震检测完善后的地震目录,利用ETAS模型分析了长宁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并计算分析了该地区地震b值的时空分布特征。从2018年12月至长宁MS6.0地震发生之前,长宁-双河背斜地区的背景地震活动比较稳定,而建武向斜地区的背景地震活动出现了明显波动,分别体现了盐矿长期注水和页岩气开采短期注水对地震活动的影响。建武向斜地区余震激发能力较弱且衰减较快。而长宁-双河背斜地区余震激发能力相对较强,衰减也较慢。长宁地区地震的b值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较大震级的地震主要集中在低b值区。使用谱比法计算得到了长宁地区442个ML1.3~4.7地震的应力降等震源参数,分析了震源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应力降的时空分布特征。长宁地区地震的应力降位于0.02~7.26 MPa范围内,超过90%的地震应力降小于2 MPa。应力降总体呈现随震级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但与震源深度的关系并不明显。长宁MS6.0地震发生之前,震源区地震的应力降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主震发生之后,短期内余震的应力降较高,随后快速衰减。这些高应力降地震在空间上主要集中于长宁余震区的西北段,也是余震强度较大、发生了几次MS>5强余震的位置。建武向斜页岩气开采区地震的应力降总体略低于长宁-双河背斜地区,但是差异并不显着。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内长宁-双河背斜东南侧地区近年来持续活跃的地震活动与盐矿注水密切相关,长期的注水活动促进了长宁MS6.0地震的发生。而长宁-双河背斜西北侧地区受盐矿长期注水的影响较小,该区域的发震环境、地震活动特征与天然地震更为接近。建武向斜地区的地震活动包括兴文MS5.7和珙县MS5.3地震与页岩气水力压裂活动有关。此外,研究区内的地震活动还受地质构造背景以及区域应力条件的控制。长宁地区近年来频繁的地震活动是地质构造背景、区域应力场和工业注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王璐[5](2021)在《2000-2016年中国境内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十年来随着气候持续变暖,全球山地冰川普遍加速退缩。青藏高原作为“世界第三极”发育有除南北极以外最为密集的山地冰川,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十分显着。雅鲁藏布江作为青藏高原主要河流之一,是我国外流河中发育冰川规模最大的河流,也是我国海洋型冰川的主要分布地区,流域内的冰川变化对南亚地区的水资源供给、生态环境平衡、防灾减灾乃至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大影响。然而,由于自然环境和数据资料等因素的限制,该地区现有的冰川编目资料存在获取时间跨度大、覆盖范围不完整、解译标准不一致等诸多问题,使得基于这些编目的冰川变化研究存在较大的偏差和争议。因此,完善该地区的冰川编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近几十年冰川变化状况具有极大地现实和科学意义。本研究基于172景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通过目视解译并参考高精度Google Earth影像和雷达干涉失相干影像提取了2000年、2016年两个时期中国境内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冰川边界,完成两期冰川编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提取了部分冰川集中分布区的2020年冰川边界。在新的冰川编目的基础上,本研究对雅鲁藏布江流域2000-2016年间的冰川面积变化特征和1960s-2020年特定研究区域的冰川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SRTM DEM和Tan DEM数据集通过大地测量学方法估算了2000-2014年间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表面高程变化与物质平衡状况;使用37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和数据产品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流域1981-2016年的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探讨了该流域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状况。主要结论如下:(1)2016年中国境内雅鲁藏布江流域内分布有冰川11961条,总面积8792.21±375.83 km2,其中海洋型冰川6946条,面积5521.98 km2,大陆型冰川5015条,面积3270.23 km2。由于气候和地形条件不同,雅鲁藏布江冰川分布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性。受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形逐渐抬升的影响,流域山系中南坡地区发育冰川多于北坡,越接近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冰川发育越密集。各子流域中,大拐弯附近的易贡藏布流域冰川数量和面积最大,分别占流域整体的29.79%和33.56%。2000-2016年间雅鲁藏布江流域内冰川面积减少了907.15±243.64 km2,占2000年冰川面积的9.35±2.51%,年均萎缩率为0.58±0.16%a-1,海洋型冰川和大陆型冰川的面积萎缩量分别占63.56%、36.44%,表明2000年以来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呈萎缩状态。冰川面积萎缩幅度随着冰川规模的增大和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偏东北朝向的冰川面积萎缩程度最大。在空间分布上,雅鲁藏布江北岸冰川萎缩速率高于南岸,流域西部冰川萎缩速率高于东部。对部分冰川集中分布区的监测结果表明,1960s年以来流域内冰川呈加速萎缩趋势。(2)2000-2014年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物质呈亏损状态,冰川表面高程降低的平均速率为0.79±0.32 m a-1,物质平衡水平为-0.62±0.28 m w.e.a-1。其中,海洋型冰川表面高程降低速率为0.87±0.33 m a-1,大陆型冰川表面高程降低速率为0.73±0.32 m a-1。随着海拔升高,流域内冰川表面高程降低速率趋于减小,在4000-4200 m高程范围内冰面高程降低速率最快,为1.42 m a-1。在空间分布上,除东南地区的察隅河流域(冰面高程降低速率为1.04±0.36 m a-1)外,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整体的表面高程降低速率自西向东减小。(3)1981年以来,雅鲁藏布江流域气温持续快速上升,降水量则先缓慢增加后又减少,导致流域内冰川面积萎缩和物质亏损。由于流域内气温持续上升,而降水变化却存在较大的变率和不确定性,因此在冰川变化中气温上升占据主导因素。在整体上,雅鲁藏布江北岸升温速率高于南岸,西段高于东段,低海拔地区高于高海拔地区,导致流域西段和低海拔地区冰川退缩更为显着,而部分地区冰川物质亏损较小则主要与冰川分布规模较小、海拔较高有关。
白起鹏[6](2021)在《显着非双力偶震源的矩张量反演及破裂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准确的地震矩张量和震源深度等震源参数是评估地震灾害、分析活动构造和研究火山过程的重要依据。地震震级越大,产生的破坏往往也会越严重,研究其震源特征和破裂过程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地震发震的成因,探索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潜在规律。典型构造地震的机制解一般符合双力偶震源模型,但是仍有一些地震存在明星的非双力偶成分,无法用简单的单个平面断层模型表示。非双力偶地震产生的来源例如核爆炸、矿井坍塌、火山活动等复杂性,以及复杂断层几何和破裂非平面不均匀性等复杂性对于理解地震的成因和发震机制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相较于大地震(Mw>7.0)的发震数目,中强地震的数量较多(5.5<Mw<7.0),并且有时产生的破坏也比较严重。一些中强地震具有明显的非双力偶成分,和典型的构造地震不同,此类震源过程也可能包含一定的复杂性,判定非双力偶地震的成因也是现今地震学震源研究的难点。非双力偶地震在中强地震(Mw>5.5)中比例大约为10%,使用传统方法往往不能有效的区分其震源组成。随着宽频地带数字地震台以及海底地震仪的布设,越来越得多的震源参数研究借助于多种数据和多种方法联合的方式进行。全球数千台的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在远震震中距(30-90°)上通常有较好的方位角和震中距覆盖,其记录的地震体波信号信噪比较高,往往用于地震震源参数的反演中。对于中强地震来说(5.5<Mw<7.0),一些地区的地震台站布设还较为稀疏,仅使用近台或者远台并不能准确测定地震的矩张量和震源深度,此时有必要进行联合反演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本文通过近震和远震数据的联合反演来测定中强地震全矩张量,对中强地震案例如2017年四川九寨沟地震、2010年台湾高雄地震和2016年帕米尔高原Mw6.6地震分别测试了相应的近震和远震联合反演矩张量解。然后对2017年四川九寨沟地震测试其分别只使用近震、远震和联合反演的矩张量解以及震源深度,并测定了不同频带滤波范围的影响,讨论了近远震权重不同的影响和台站分布的影响。发现对于只使用近震或者远震来说,不能有效测定地震的震源深度和矩张量,使用联合反演可以有效提高测定的可靠性。在近远震权重不同的情况下,矩张量变化较为明显,并且震源深度变化也较大,在近远震误差权重保持在接近为1时总体结果比较可靠。在地震多发并且结构复杂的地区,往往速度结构不够准确,并且大量地震事件计算需要较大的计算耗时。随着越来越多密集台站的布设,例如四川、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盆地等地,学者们获得了越来越多更为准确的三维结构。结合近年来三维结构理论波形计算的发展,可以将三维结构、三维波形模拟(SEM)和震源参数反演结合起来,从而测定更为准确的三维震源参数。本文以2017年九寨沟地震为例,使用震源发震区附近较为准确的三维结构计算三维格林函数,然后借助gCAP3D方法反演三维震源参数。得到的矩心深度等震源参数与一维情况下的计算结果保持较好的一致性,但是矩张量的非双力偶成分有明显的变化。在三维震源参数反演下,非双力偶成分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或提高。这说明三维结构会对非双力偶成分的准确测定起到一定的重要作用。同时,本文对反演程序进行了并行化以提高反演效率。在对震源参数搜索网格增加采样密度的情况下,计算速度在并行情况下可以比串行情况提高约50倍,这为将来的区域快速震源参数反演提供了一个高效的计算工具。大地震的破裂过程较为复杂,往往不是一个简单的点源可以解释,此时一些具有明显非双力偶成分的地震可能有多个地震子事件。具有多个子事件的地震破裂过程可以利用多点源模拟或者是有限断层反演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初始的点源震源参数解可以初步判定地震的非双力偶成分是否明显,然后利用多点源反演得到整个破裂的点源数量、位置和反震深度等,借助多点源的结果进行有限断层多个断层面的反演分析地震的滑移过程。本文对2009年北安达曼Mw7.5地震的破裂过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地震非双力偶成分的成因。北安达曼地震具有明显的非双力偶成分(>60%),通过多点源反演认为此次地震具有四次子事件,浅部的两次较为明显的走滑滑移事件和相对深部的两次较为明显的正断事件。有限断层反演滑移结果表明,地震的走滑滑移主要在俯冲界面的浅部。此外,深部的滑移可能和俯冲界面密切相关,浅部滑移以及俯冲边界的转弯效应可能共同影响了后续正断子事件的发生。
祁玉萍,龙锋,林圣杰,肖本夫,赵小艳,王培玲,冯建刚[7](2021)在《南北地震带中段及周边中强地震序列类型的特征》文中认为文中根据南北地震带中段及附近区域1973年以来86次5.0级以上的地震序列统计结果,对地震序列类型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内的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51%),多震型次之(29%),孤立型最少(20%);同一序列类型中,随着地震震级增大,主余型地震所占的比例增加,多震型、孤立型逐渐减少,7.0级以上地震以主余型为主,无孤立型地震;对于不同破裂类型,逆冲型地震中主余型最多,多震型地震更可能为走滑和正断性质的地震。2)主余型和多震型地震序列的主震与最大余震震级的线性关系相对较好;绝大多数地震的最大余震多发生在震后20d内,主余型最大余震集中在震后3d内发生,多震型地震中次大地震集中在震后12d内发生,孤立型地震的最大余震多发生在地震当天。3)地震序列空间分布显示,主余型地震分布相对较广,多震型地震主要集中在川西巴塘—理塘、川东马边—昭通一带、川北松潘和滇西北云龙、姚安、龙陵及附近区域,甘孜-玉树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NW段及四川盆地等地更易发生孤立型地震。4)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可能与本区域的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
赵丹[8](2021)在《大熊猫空间分布与生态地质环境耦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中国的国宝和孑遗物种,也是世界野生动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长期以来受到了全球各界的高度关注。四川省大熊猫栖息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为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其成为大熊猫和其他古老珍稀的动植物天然的避难所。大熊猫栖息地受到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新构造运动剧烈,地层岩性古老破碎,次生地质灾害频发,是典型的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区。论文选取四川省大熊猫分布区县域范围作为研究区,开展大熊猫空间分布与生态地质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探究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模型及影响因子,并进一步探讨生态地质环境对大熊猫分布的影响作用机制,对研究第四纪地质环境变化与生物过程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意义,并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廊道工程和大熊猫野外放归等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和决策指导。论文以地球系统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的理念为指导,以生态地质学、构造地貌学、环境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依据系统理论、生态位理论和信息理论,在系统收集总结以往研究成果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和因子耦合关系模型;利用3S技术的空间分析、地理空间数据库和数字制图等技术方法,探讨了生态地质环境因子信息量化方法,确定了最优取样尺度,建立了生态地质环境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进行了空间分布格局分析;采用数学建模和数值模拟等数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生态地质环境环境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单因子耦合关系和综合效应和制约机制;最后综合以上方法进行了大熊猫分布预测和栖息地适宜性评价。通过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和因子耦合关系模型。“天地生人”非均衡全息巨大系统,可分为气候(天)、地质背景(地)、生物(生)、人类(人)等四类。“天”指的是大气因子或气候环境,主要包括降水和温度等条件;“地”指的是以地壳表层(风化壳)为主的的地下大环境,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和地下水文等条件;“生”即生物,主要包括大熊猫及其主食竹、森林植被和竞争动物等生物种间关系方面;“人”指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生物保护、偷猎盗猎、森林采伐、农牧产业、旅游产业、交通道路和工程建设等调控和干扰方面。根据因子耦合关系模型,采用信息量化方法,获取共39个影响因子,即气候因子包括温度和降水因子(19个气候指标),地质背景因子包括宏观地形因子(地形起伏度、地表切割深度、高程变异系数和地表粗糙度)、岩性因子(岩性多样性指数)、土壤因子(土壤多样性指数)、水文因子(河流密度)和地球化学元素因子(Ca、Na、Fe、Cu、Cr、K、Mg、Mn、Zn等9种),生物因子包括大熊猫因子(大熊猫密度)、主食竹因子(主食竹多样性指数)和植被因子(植被多样性指数),人类因子为人为活动因子(道路密度)。(2)根据大熊猫栖息地主食竹多样性(丰富度)具有显着的聚集性和尺度依赖性,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方法,筛选确定了10km×10km格网为研究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空间分布的最优取样尺度,其可以较好地反映大熊猫栖息地主食竹多样性的实际分布现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包括5大类数据11个数据集40种数据,栅格数据分辨率为10km×10km。研究显示四川省大熊猫及其主食竹和栖息地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主要沿WN-ES方向分布,东西部和垂直梯度分布差异明显。这表明除受人类活动干扰和气候因素影响外,地质背景对大熊猫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3)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因素方差分解方法,定量分析了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及综合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天、地、生、人”四大类环境因子能较好的解释大熊猫分布总体方差的55%,其中地质背景(地)和气候(天)分别为28%、42%,是制约大熊猫及主食竹分布的不可改变的主控因素;生物(生)和人类活动(人)的综合解释能力均为11%,二者远小于地质、气候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对大熊猫分布格局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是影响二者分布格局的可调控性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大熊猫的现代分布格局原因,是由于青藏高原隆升地质过程、第四纪时期气候变化、生物种间关系和近现代人为活动等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4)根据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因子和大熊猫空间分布数据,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和AIC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获得大熊猫空间分布最优预测模型。四川省大熊猫分布区适宜面积总计345.62万hm2,其中岷山山系(148.95万hm2)>邛崃山系(103.18万hm2)>凉山山系(56.71万hm2)>大相岭山系(29.22万hm2)>小相岭山系(7.13万hm2)>秦岭(0.44万hm2)。最适宜和较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于岷山山系和邛崃山山系中北部,而大小相岭、凉山和秦岭山系则仅为适宜区域。岷山和邛崃山山系区域生态地质环境最好,大小相岭、凉山和秦岭山系(四川部分)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较差,同时研究区内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外部也存在许多适宜区域,表明这些区域生态地质环境较好。(5)利用相对权重法评价变量相对重要性,结果显示一级指标依次为气候因子(40.2%)、地质背景因子(32.7%)、生物因子(17%)和人类因子(10.1%);二级指标依次为降水因子(26%)、宏观地形因子(16.5%)、主食竹因子(14.6%)、温度因子(14.2%)、地球化学元素因子(10.6%)、人为活动因子(10.1%)、岩性因子(5.6%)和植被因子(2.4%)。研究表明,在大熊猫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中,地质背景仅次于气候,包含宏观地形因子、地球化学元素因子和岩性因子。
雷兴林,苏金蓉,王志伟[9](2020)在《四川盆地南部持续增长的地震活动及其与工业注水活动的关联》文中指出处于稳定扬子地块西北边缘的四川盆地,其西北和西南边界为强烈地震活动带,东北和东南部边界为变形强烈的褶皱带,但盆地内部具有很小的应变速度,历史上地震活动本来不高,但在过去几十年以来,发生了一系列中强地震.尤其2015年以来,地震活动出现前所未有的持续增长趋势,且震级越来越大.最近,继2018年12月18日兴文5.7级地震后,主震震级达6.0级的震群活动(长宁双河震群)袭击了长宁双河镇及周边地区.初步研究表明,兴文地震可能是迄今为止页岩气水力压裂诱发的最大地震.而长宁双河6级地震有可能与附近深井采盐注水有关.实际上,除近年方兴未艾的页岩气开发以外,过去40年,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天然气田和井盐矿区存在持续的以废水回注和井盐开采为目的的注水活动,并诱发了不同规模的地震活动.各个注水现场具有不同的构造环境和注水规模,为研究与注水诱发地震相关的科学问题提供了很好条件.在这里,文章对四川盆地内部尤其南部地区的历史地震及最近几十年来观测到的主要地震活动进行总结分析.首先,对1600年以来的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归纳,得到背景地震活动频度及最近几十年的异常增加的地震活动趋势与工业注水活动的可能关联.其次,针对1970年以来主要地震或地震序列,在综述以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数据,综合分析了盆地内部天然成因和与注水有关的地震活动的特征和破坏性诱发地震的发生条件,并提出一个基于地质力学分析的诱发地震风险评估管控宏观框架.为开发规避或减轻诱发地震风险相关技术并最终使相关产业能够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开展,提出一些有关的断层活化和诱发地震研究的一些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张宁[10](2020)在《数值流形方法在转动、接触和弹塑性计算中的若干改进》文中认为数值流形方法(NMM)以切割、覆盖和接触算法为主要特色,是允许连续和非连续分析的计算方法。近30年来,NMM在处理移动边界和高阶近似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针对非线性计算,本文分析了NMM在大转动、摩擦接触和粘聚接触、弹塑性非线性计算中的一些收敛问题和精度问题,推导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修正NMM的转动误差问题。转动误差主要来源于小变形假定和常加速度积分方案。前者不能精确描述刚体转动,导致明显的体积膨胀以及一定应力振荡;而后者存在数值阻尼,导致转动速度降低。转动体积膨胀是最明显的误差。如果每步转角为α,则转动一周后将产生约为2πα的虚假体应变。修正格式利用有限变形理论代替小变形假定,利用Newmark积分代替常加速度积分格式,可以解决上述转动问题。(2)原始NMM的接触算法存在a.接触力未收敛;b.在临界滑动测试中粘聚强度被明显低估的问题。接触力收敛的关键在于摩擦力收敛,原始算法施加的摩擦力存在数值问题,所以只能开闭收敛,而不是接触力收敛。在新格式中,摩擦力是一步准确施加的,收敛性高于原始算法,而且接触状态收敛自然给出接触力收敛。粘聚力问题的需要修正撤去粘聚力的准则。在接触力收敛的前提下,将“滑动接触撤去粘聚力”改为“滑动一定距离后撤去粘聚力”,即可修正粘聚力被低估的问题。(3)磨圆摩尔库伦屈服准则,并将磨圆对应到具体强度特性。Abbo提出的磨圆准则可以避免摩尔库伦准则尖角处的数值问题,但该磨圆并不对应到额外强度特性。选择新的磨圆函数,并将磨圆参数对应到中主应力和抗拉强度两种强度特性,文中推导了一个新的磨圆准则。在少量的磨圆下,新准则可以逼近摩尔库伦准则并消去数值尖点;在标定磨圆参数后,也可以作为反映抗剪、中主应力和抗拉的一般强度准则。(4)编写了弹塑性大变形求解器。原始NMM只针对线弹性和接触计算,无法描述岩土体的塑性变形。新的塑性求解器利用最近点映射算法保证应力回映精度,利用一维搜索算法提高收敛性,可以给出稳定的塑性求解。在此基础上,加入了NMM网格重划分和变量传递过程,实现了NMM塑性大变形求解格式。本文的弹塑性求解器可以用于弹塑性静力分析和简单的塑性大变形计算。(5)提出了一个新的单元——覆盖光滑单元。光滑有限元(SFEM)可以在不改变自由度数量的前提下提高单元精度。借鉴NMM中近似函数定义域独立于材料积分域的思想,可以将光滑有限元中光滑应变的定义域和积分域区分开,从而给出了一个新的光滑单元——覆盖光滑单元。新单元具有和普通三节点单元相同的节点数和积分点数。其刚度介于过软的节点光滑单元和偏硬的边光滑单元之间。该单元在弹塑性计算中没有发现不稳定问题。上述内容能够改善NMM在大转动、接触、弹塑性计算中的精度和收敛性,可供研究和计算分析使用。
二、地震地质1981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地质1981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王仁先生在地震预报中的开拓性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王仁先生的地震预报科学思想 |
2 王仁先生在地震预报中的创新探索 |
2.1 应力场反演 |
2.2 岩石力学实验 |
2.3 单一强震和地震序列的数值模拟 |
3 王仁先生地震预报思想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
3.1 数值地震预报在国际学术界的发展和应用 |
3.2 数值地震预报在国内学术界的发展和应用 |
3.3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地震预报的发展和应用 |
4 展望 |
(2)1948年川西理塘M7.3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及Riedel剪切构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
地震地质背景 2 |
1948年理塘M |
7.3地震地表破裂带 2.1 |
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差分GPS测量结果 2.2 |
1948年M |
7.3地震地表破裂带分段特征 2.3 |
地震地表破裂带Riedel剪切统计 3 |
讨论 3.1 |
理塘地震地表破裂长度与宏观震中探讨 3.2 |
理塘地震挤压鼓包发育特征讨论 3.3 |
地表破裂带不同段落的Riedel剪切差异性分析 4 |
结论 |
(3)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空间扫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b值的研究现状 |
1.2.2 b值空间图像的研究现状 |
1.2.3 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技术思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1.7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地震构造背景和强震活动 |
2.1 主要活动断裂 |
2.2 强震活动特征 |
2.2.1 历史强震资料概况 |
2.2.2 历史强震分布特征 |
2.2.3 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 |
2.3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现代仪器地震资料 |
3.1 地震监测台网概述 |
3.1.1 地震台网发展情况 |
3.1.2 地震台网监测能力 |
3.2 现代中小震活动特征 |
3.2.1 现代中小震资料概况 |
3.2.2 现代中小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
3.3 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
3.3.1 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的方法 |
3.3.2 整体最小完整性震级Mc |
3.3.3 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间变化特征 |
3.3.4 Mc多方法时序结果分析 |
3.4 地震的定位精度讨论 |
3.5 震级转换 |
3.6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b值空间扫描 |
4.1 b值计算方法 |
4.1.1 最小二乘法计算b值 |
4.1.2 极大似然法计算b值 |
4.2 空间扫描方案 |
4.2.1 扫描半径r、网格单元大小的设定 |
4.2.2 滑动时间窗长、滑动步长的设定 |
4.3 b值空间图像 |
4.4 小结 |
第五章 b值空间图像的构造意义 |
5.1 与历史强震关系 |
5.1.1 1988 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7.6级地震 |
5.1.2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 |
5.2 与主要活动断裂关系 |
5.2.1 低b值区 |
5.2.2 高b值区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存在的问题 |
6.2.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基本信息 |
(4)四川长宁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和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及工业开采情况 |
1.2.1 地质构造背景 |
1.2.2 盐矿和页岩气开采情况 |
1.3 研究现状 |
1.3.1 注水诱发地震研究现状 |
1.3.2 长宁地区地震活动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方法原理 |
2.1 双差定位法 |
2.2 波速比模型一致性约束的双差层析成像方法 |
2.3 匹配定位方法 |
2.4 基于经验格林函数的震源参数反演方法 |
2.5 ETAS模型 |
第三章 长宁地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 |
3.1 数据处理及反演参数选取 |
3.2 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地震重定位结果 |
3.3.2 地壳三维V_P、V_S和V_P/V_S结构 |
3.3.3 地下介质结构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长宁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
4.1 数据 |
4.2 方法流程及参数选取 |
4.2.1 台网目录地震重定位 |
4.2.2 微震检测与定位 |
4.3 结果 |
4.3.1 基于波形互相关走时差数据的地震重定位结果 |
4.3.2 微震检测与定位结果 |
4.4 讨论 |
4.4.1 兴文M_S5.7 地震的发震构造和成因 |
4.4.2 珙县M_S5.3 地震的发震构造和成因 |
4.4.3 长宁M_S6.0 地震震源区地震活动的时空迁移特征 |
4.4.4 地震b值的时空分布特征 |
4.4.5 ETAS模型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长宁地区地震震源参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
5.1 数据 |
5.2 反演参数选取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震源参数之间的关系 |
5.3.2 应力降的时空分布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
6.1 地震活动与工业注水的关系 |
6.1.1 长宁-双河背斜地区 |
6.1.2 建武向斜地区 |
6.2 地震活动与地质构造背景的关系 |
6.3 地震活动与区域应力场的关系 |
6.4 长宁地区地震活动的成因机理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5)2000-2016年中国境内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RS和GIS在冰川研究中的应用 |
1.2.2 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变化研究进展 |
1.2.2.1 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编目 |
1.2.2.2 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变化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雅鲁藏布江流域概况与数据资料 |
2.1 雅鲁藏布江流域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 |
2.2.2 SAR数据 |
2.2.3 数字高程数据集 |
2.2.4 冰川编目数据 |
2.2.5 Google Earth影像数据 |
2.2.6 气象数据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冰川编目方法 |
3.1.1 冰川边界提取方法 |
3.1.2 冰川属性提取方法 |
3.1.3 冰川边界精度评价方法 |
3.2 冰川物质平衡估算方法 |
3.2.1 多源DEM空间配准 |
3.2.2 冰川物质平衡估算 |
3.2.3 不确定性分析 |
第四章 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特征分析 |
4.1 冰川总体面积分布和变化特征 |
4.2 不同规模冰川面积分布和变化特征 |
4.3 不同朝向冰川面积分布和变化特征 |
4.4 不同坡度冰川面积分布和变化特征 |
4.5 不同海拔带冰川面积分布和变化特征 |
4.6 不同流域的冰川面积分布和变化特征 |
4.7 不同类型冰川的冰川面积分布和变化特征 |
4.8 1960s-2020 年间部分地区冰川面积变化特征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表面高程变化及物质平衡 |
5.1 总体冰川表面高程变化及物质平衡 |
5.1.1 冰川表面高程变化的误差分析 |
5.1.2 冰川表面高程变化及物质平衡 |
5.2 不同流域冰川表面高程变化及物质平衡 |
5.3 不同类型冰川表面高程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变化对气候的响应 |
6.1 气象站观测资料与数据产品比较 |
6.2 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 |
6.2.1 气候变化的时间分布特征 |
6.2.2 气候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
6.3 冰川变化对气候的响应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主要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显着非双力偶震源的矩张量反演及破裂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地震现象与震源描述 |
1.2 地震矩张量反演研究进展 |
1.2.1 双力偶震源与矩张量 |
1.2.2 矩张量反演与非双力偶解 |
1.2.3 非双力偶的成因及物理解释 |
1.3 三维结构震源参数反演研究进展 |
1.4 强震破裂过程研究进展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非双力偶地震矩张量反演 |
2.1 引言 |
2.1.1 震源机制 |
2.1.2 矩张量 |
2.1.3 矩张量反演 |
2.2 研究方法及工具 |
2.2.1 矩张量反演方法概述 |
2.2.2 近远震波形联合反演全矩张量 |
2.3 地震波形数据及案例 |
2.3.1 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 |
2.3.2 2010年3月4日高雄地震 |
2.3.3 2016年4月10日帕米尔高原地震 |
2.4 地震矩张量分解与投影 |
2.4.1 矩张量的分解 |
2.4.2 矩张量各成分百分比 |
2.4.3 矩张量的投影 |
2.5 影响矩张量反演测定的因素 |
2.5.1 台站分布对测定的影响 |
2.5.2 近远震权重比对测定的影响 |
2.5.3 不同滤波频带及互相关时窗对结果的影响 |
2.5.4 双力偶机制解与纯偏张量解的波形拟合差异 |
2.6 小结 |
第3章 三维介质结构中的矩张量反演及并行化算法实现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案例及数据 |
3.4 三维介质结构对矩张量反演的影响 |
3.4.1 三维结构波形拟合情况 |
3.5 波形反演并行化编程 |
3.5.1 波形反演并行必要性 |
3.5.2 并行化原理 |
3.5.3 有效性测试 |
3.6 小结 |
第4章 非双力偶地震破裂过程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法及工具 |
4.2.1 方法概述 |
4.2.2 有限断层反演 |
4.2.3 多点源反演 |
4.3 2009年8月10日北安达曼地震 |
4.3.1 北安达曼地震基本信息及构造背景 |
4.3.2 地震周边历史地震活动性 |
4.3.3 远震波形单一断层面有限断层反演 |
4.4 基于远震波形的多断层面破裂过程分析 |
4.5 多点源反演及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第五章补充材料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南北地震带中段及周边中强地震序列类型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震序列资料的选取与划分原则 |
2 地震序列类型的统计特征 |
2.1 不同序列类型的比例关系 |
2.2 序列类型比例随震级的变化 |
2.3 主震破裂形式与余震序列类型 |
3 最大余震统计分析 |
3.1 最大余震与主震震级之间的统计关系 |
3.2 最大余震时间间隔统计分析 |
4 序列类型空间分布与构造关系的初步讨论 |
4.1 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与构造关系的初步讨论 |
5 结论 |
(8)大熊猫空间分布与生态地质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生态地质学与地质背景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
1.2.2 生态地质环境对大熊猫的影响研究 |
1.2.3 基于3S技术的大熊猫栖息地评价研究 |
1.2.4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科学命题的提出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地理环境特征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
2.2.1 地貌特征 |
2.2.2 河流水系 |
2.2.3 气候特征 |
2.2.4 土壤类型 |
2.2.5 植被类型 |
2.3 区域地质环境特征 |
2.3.1 地质构造 |
2.3.2 地层岩性 |
第3章 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和因子耦合关系模型 |
3.1 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 |
3.2 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因子耦合关系模型 |
3.3 生态地质环境因子信息量化方法 |
3.3.1 地质背景因子信息采集 |
3.3.2 气候因子指标信息采集 |
3.3.3 生物因子信息采集 |
3.3.4 人类因子信息采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最优取样尺度条件下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地质环境因子空间分布格局 |
4.1 最优取样尺度筛选 |
4.1.1 最优取样尺度筛选方法 |
4.1.2 最优取样尺度结果与分析 |
4.2 最优尺度下生态地质环境信息地理空间数据库构建 |
4.3 最优尺度下生态地质环境系统因子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地质环境对大熊猫空间分布的影响与制约机制 |
5.1 大熊猫及其主食竹分布与生态地质环境单因子耦合关系 |
5.1.1 单因子分析方法 |
5.1.2 地质背景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关系 |
5.1.3 气候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关系 |
5.1.4 生物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关系 |
5.1.5 人为活动因子与大熊猫及其主食竹的关系 |
5.2 生态地质环境对大熊猫分布综合影响及制约机制 |
5.2.1 综合影响效应分析方法 |
5.2.2 综合影响效应及制约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生态地质环境系统理论的大熊猫分布预测及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
6.1 预测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 |
6.2 多元回归预测与评价模型 |
6.2.1 预测与评价因子选择 |
6.2.2 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建立 |
6.2.3 多元回归最优模型筛选 |
6.2.4 预测变量相对重要性评价 |
6.3 大熊猫空间分布预测 |
6.4 大熊猫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9)四川盆地南部持续增长的地震活动及其与工业注水活动的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四川盆地地质构造背景和断层稳定性分析 |
2.1 四川盆地地质构造背景 |
2.2 断层稳定性分析 |
3 四川盆地内部的主要地震 |
3.1 四川盆地5级以上地震概况 |
3.2 自然成因主要地震或地震序列 |
3.2.1 MS5.1遂宁-潼南地震 |
3.2.2 龙泉山脉籍田M5.5地震和青白江M5.1地震 |
3.2.3 统景M5.2及M5.4双震序列 |
3.2.4 2017年11月23日武隆5级地震 |
3.2.5 2016年8月11日垫江MW4.1地震 |
3.2.6 方斗山断裂带的南段地震活动 |
3.3 与深井长期注入采盐相关的地震 |
3.3.1 自流井M4.6~5.0地震 |
3.3.2 长宁双河盐矿区的采盐与地震活动 |
3.3.3 长山及罗城盐矿区地震序列 |
3.4 与长期废水回注相关的地震活动 |
3.4.1 孔滩5.4级地震序列 |
3.4.2 江安、南溪、宜宾和长宁县交界地区的地震 |
3.4.3 荣昌天然气田诱发地震 |
3.4.4 自贡黄家场气田诱发地震 |
3.5 与页岩气水力压裂的短期注入有关的地震活动——长宁上锣镇周边页岩气示范区 |
4 威远-荣县页岩气示范区地震活动 |
5 来自四川盆地的认识与机遇 |
5.1 四川盆地诱发地震 |
5.2 超压流体在自然起源和诱发地震中的作用 |
5.3 2008年汶川地震对四川盆地地震活动的影响 |
5.4 诱发地震的特征 |
5.5 四川盆地高水平注入诱发地震活动的条件 |
5.6 注水诱发地震最大震级是否如预期般大? |
6 见解与挑战 |
6.1 检测断层活化的早期迹象 |
6.2 诱发地震相关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总体框架 |
网络版附录 |
(10)数值流形方法在转动、接触和弹塑性计算中的若干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值流形方法理论的发展 |
1.2.2 大变形计算的相关理论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2 数值流形方法基本框架和网格剖分 |
2.1 NMM的整体近似格式 |
2.1.1 覆盖和权函数 |
2.1.2 流形单元 |
2.2 NMM的基本方程 |
2.2.1 控制方程 |
2.2.2 弱形式的控制方程 |
2.3 NMM控制方程的积分 |
2.3.1 推导高阶单纯形积分公式 |
2.3.2 时步积分 |
2.4 接触理论简介 |
2.5 编写NMM网格剖分算法 |
2.6 小结 |
3 转动误差和基于有限变形理论的修正 |
3.1 转动误差的表现形式 |
3.2 转动体积误差的估计方法 |
3.3 转动误差的修正方法 |
3.3.1 修正后的静力计算格式 |
3.3.2 修正后的动力计算格式 |
3.3.3 构型更新和应力更新格式 |
3.4 算例和验证 |
3.4.1 静力算例:悬臂梁弯曲 |
3.4.2 简单自由转动测试 |
3.4.3 简单接触算例——落石的模拟 |
3.4.4 简单接触算例——能量守恒问题 |
3.5 小结 |
4 接触收敛问题、新的摩擦弹簧和粘聚力模型 |
4.1 理论接触模型和开闭迭代算法中的收敛性问题 |
4.1.1 理想的库伦接触模型 |
4.1.2 原始开闭迭代的优势和问题 |
4.2 新的接触计算格式 |
4.2.1 推导线性化公式 |
4.2.2 推导摩擦弹簧和其它接触弹簧 |
4.2.3 新的接触迭代格式 |
4.2.4 接触中的不可恢复变形和接触点更新 |
4.2.5 小结 |
4.3 简单验证和讨论 |
4.3.1 斜坡上的块体 |
4.3.2 简单滑动测试 |
4.4 接触收敛性比较和讨论 |
4.5 DDA和NMM的粘聚力问题 |
4.5.1 考虑粘聚力的摩擦弹簧和粘聚力离散 |
4.5.2 临界滑动问题中被低估的粘聚强度 |
4.5.3 粘聚力问题的解释和修正措施 |
4.5.4 粘聚力问题的简单验证 |
4.6 算例 |
4.6.1 圆弧滑动算例 |
4.6.2 简单金字塔算例 |
4.7 小结 |
5 考虑中主应力和抗拉强度的磨圆摩尔库伦准则 |
5.1 摩尔库伦准则 |
5.2 考虑中主应力和抗拉强度的磨圆摩尔库仑准则 |
5.2.1 磨圆八面体平面 |
5.2.2 磨圆切平面 |
5.2.3 新准则的表达式 |
5.3 用途:消去摩尔库伦准则的数值尖点 |
5.4 用途:表征中主应力影响和抗拉强度 |
5.4.1 标定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
5.4.2 标定中主应力的影响 |
5.4.3 标定抗拉强度 |
5.5 凸区间验证 |
5.6 模型的应用 |
5.6.1 模型标定的例子 |
5.6.2 近似摩尔库伦的算例 |
5.7 小结 |
5.8 本章附录 |
6 塑性求解器和塑性大变形计算 |
6.1 弹塑性计算简述 |
6.1.1 弹塑性计算基本思路 |
6.1.2 基于连续模量的经典格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
6.2 基于最近点映射和一维搜索的塑性求解器 |
6.2.1 最近点映射算法 |
6.2.2 控制步长的一维搜索方法 |
6.2.3 针对一维搜索算法的验证和测试 |
6.2.4 流形单元的单元积分和平衡迭代 |
6.3 静力算例和测试 |
6.3.1 地基承载力算例 |
6.3.2 边坡安全系数算例 |
6.4 塑性大变形求解格式 |
6.4.1 塑性大变形计算的控制方程 |
6.4.2 数学单元修正 |
6.4.3 新旧网格变量传递 |
6.5 简单的大变形算例 |
6.5.1 梁大变形——测试网格重划分导致的精度损失 |
6.5.2 砂土滑坡过程模拟 |
6.5.3 土体坍塌模拟 |
6.6 小结 |
7 新的覆盖光滑单元 |
7.1 预备知识 |
7.2 光滑有限元方法 |
7.2.1 光滑域和光滑应变 |
7.2.2 常见光滑有限元方法的精度和计算成本 |
7.3 新的覆盖光滑单元 |
7.4 光滑单元的通用编程格式 |
7.4.1 弹塑性分析中的矩阵方程 |
7.4.2 边界条件 |
7.4.3 关于新单元的小结 |
7.5 算例测试 |
7.5.1 悬臂梁弯曲测试 |
7.5.2 材料不连续的处理 |
7.5.3 地基承载力算例 |
7.5.4 边坡稳定分析算例 |
7.6 小结 |
8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地震地质1981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王仁先生在地震预报中的开拓性工作[J]. 石耀霖,胡才博. 地球物理学报, 2021(10)
- [2]1948年川西理塘M7.3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及Riedel剪切构造分析[J]. 刘亢,李岩峰,郭辉文,张迎峰. 地质学报, 2021
- [3]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空间扫描[D]. 孟昭彤.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2021
- [4]四川长宁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和成因研究[D]. 左可桢.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
- [5]2000-2016年中国境内雅鲁藏布江流域冰川变化研究[D]. 王璐. 西北大学, 2021(12)
- [6]显着非双力偶震源的矩张量反演及破裂过程研究[D]. 白起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7]南北地震带中段及周边中强地震序列类型的特征[J]. 祁玉萍,龙锋,林圣杰,肖本夫,赵小艳,王培玲,冯建刚. 地震地质, 2021(01)
- [8]大熊猫空间分布与生态地质环境耦合关系研究[D]. 赵丹.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9]四川盆地南部持续增长的地震活动及其与工业注水活动的关联[J]. 雷兴林,苏金蓉,王志伟.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11)
- [10]数值流形方法在转动、接触和弹塑性计算中的若干改进[D]. 张宁.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