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评价

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评价

一、全胃切除三种消化道重建术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熊杰[1](2021)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镜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与Overlap吻合近期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课题背景:目前,胃癌是消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是我国高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排在第三位。近些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有力控制,胃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下降。但胃癌中一类特殊的类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发病及病死率却呈逐年增长态势。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结果显示,在近20年来AEG所占比例从20世纪的22.3%提升至35.7%。SiewertⅡ、Ⅲ型AEG的发病率显着升高,且患者确诊时术前临床分期大部分为中晚期,手术难度系数高,总体预后差,因此成为国际国内同行专家所广泛关注的热点。对于局部进展期SiewertⅡ、Ⅲ型AEG,手术治疗是在众多治疗策略中其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自1994年Kitano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切除术以来,腹腔镜技术在胃癌的治疗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较为满意的近、远期疗效,韩国、日本及中国的相关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亦证实了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性术能获得极大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获益。因此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开始尝试在腹腔镜下治疗SiewertⅡ、Ⅲ型AEG并完成全胃切除术,并报道了相关的研究结果: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随着SiewertⅡ、Ⅲ型AEG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广泛开展,如何选择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是一个难点。其中以全胃切除食管空肠重建尤为困难,也是外科医师讨论的热点及难点。据吻合器械的差异分为圆型吻合和线性吻合,目前常用的管型吻合方式是食管空肠端侧吻合,常用的线性吻合是食管空肠Overlap吻合。本中心2013年研发创新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方式(semi-end-to-end anastomosis,SEEA)在食管空肠吻合方式运用中取得良好的临床效应,消化道重建时间具有一定优势,在并发症方面具有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进行SiewertⅡ、Ⅲ型AEG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SEEA吻合与Overlap吻合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以评估SiewertⅡ、Ⅲ型AEG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SEEA吻合及Overlap吻合的临床运用价值。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SiewertⅡ、Ⅲ型AEG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SEEA吻合及Overlap吻合的近期临床疗效,探讨食管空肠SEEA吻合及Overlap吻合方式在SiewertⅡ、Ⅲ型AEG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运用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从2016年1月1日到2019年1月1日期间连续收治的85例行根治术的局部进展期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给予统计分析。其中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行食管空肠SEEA吻合(以下称“SEEA”组)46人;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行Overlap吻合(以下称“Overlap组”)39人。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病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1、手术术中情况(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的数量、阳性淋巴结的数量、肿瘤近切缘的距离、食管空肠吻合的时间、辅助切口的长度、术中食管空肠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出血的发生情况);2、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水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非吻合口并发症:(十二指肠残端瘘、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及切口感染)、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3、术后近期随访情况(术后1年内的生存情况、吻合口狭窄、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本项研究采用IBM 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两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的方法进行比较。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统计学上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SEEA组和Overlap组基本资料的比较本研究共有85例符合局部进展期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纳入研究,其中SEEA组46例,Overlap组39例。两组病例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Siewert分型例数、肿瘤最大直径、病理类型及p TNM分期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2.手术情况:SEEA组和Overlap组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中无脾切除病例,术中无中转开腹及术中死亡情况。与Overlap组相比,SEEA组患者具有更高的肿瘤近切缘距离【(2.3±0.9)cm和(1.6±1.0)cm,p<0.05】;食管空肠吻合时间短【(32±3)min和(42±5)min,p<0.05】;辅切口长度更长【(7.5±1.6)cm和(4.8±1.2)cm,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的手术时间长短、手术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淋巴结清扫的数量、手术阳性淋巴结的数量、术中食管空肠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Overlap组1例患者行食管空肠吻合时出现吻合端空肠被直线切割吻合器远端刺穿致空肠破裂,术中切除破裂段空肠,游离空肠系膜再完成食管空肠Overlap吻合。3.术后恢复情况:SEEA组和Overlap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SEEA组食管空肠吻合口出血为1例,Overlap组食管空肠吻合口出血为1例,两组具有一定差异(χ2=4.449,p<0.05)。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出血患者均通过输血、内镜下止血、输注止血药物等内科保守治疗好转。术后两组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水的时间、术后首次进食的时间、术后拔管的时间、发生非食管空肠吻合口并发症等比较结果一致(p>0.05)。Overlap组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瘘患者1例经腹腔穿刺引流、抗感染、禁食等保守治疗痊愈;Overlap组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2例经抗感染、穿刺引流、营养支持等治疗痊愈;SEEA组5例患者、Overlap组3例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经抗感染、雾化祛痰等治疗痊愈;SEEA组2例患者、Overlap组1例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经抗感染、腹腔穿刺引流痊愈;SEEA组术后切口感染患者1例经换药、抗感染治疗痊愈。4.随访情况:SEEA组和Overlap组两组8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段为术后1年,随访期间SEEA组和Overlap组患者死亡分别为3例和2例,食管空肠吻合口狭窄分别为0和2例,均无食管空肠吻合口复发。结论:与进展期SiewertⅡ、Ⅲ型AEG腹腔镜全胃切除Overlap吻合方式相比较,SEEA吻合方式是一种可安全且便捷的手术方法,该吻合方式可获得更高的肿瘤近端切缘,肿瘤学上更加安全,可缩短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更低等特点;OVerlap吻合方式辅助切口更短,术后更加美观;SEEA吻合适用范围更广,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之一。

刘杰[2](2021)在《胃癌术后胆囊结石形成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及预防性胆囊切除的临床价值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目前尚未有对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形成患者进行风险预测和获益评估的量化工具。本研究旨在分析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或(和)胆管炎形成的危险因素,建立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临床预测模型。同时探讨胃癌切除术中预防性胆囊切除(prophylactic cholecystectomy,PC)在短期和长期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胃癌切除术的894例患者和自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接受胃癌切除术的150例患者。其中兰州大学第二医院894例患者分为单纯胃癌切除术组800例,PC组9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或(和)胆管炎形成的危险因素,同时评估胆囊结石形成对术后累积生存时间的影响。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单纯胃癌切除术的800例患者按7:3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n=561,70%)和验证集(n=239,30%),Lasso回归在训练集筛选预测指标并将筛选的预测因子纳入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在验证集中进行内部验证。将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接受胃癌切除术的150例患者进行外部验证。同时对比PC组(n=94)和单纯胃癌切除组(n=800),分析胃癌术中预防性胆囊切除在短期和长期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1.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发病率为38.0%(304/800),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炎或(和)胆管炎的发病率为11.8%(94/8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95%CI):1.371(1.287–1.467),P<0.001),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OR(95%CI):1.075(1.049–1.102),P<0.001),全胃切除(OR(95%CI):7.787(5.151–11.983),P<0.001)和近端胃切除(OR(95%CI):2.325(1.309–4.108),P=0.0037)是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MI(OR(95%CI):1.1443(1.0706-1.2243),P<0.001),TBIL(OR(95%CI):1.0270(1.0006-1.0524),P=0.036)和Roux-en-Y消化道重建(OR(95%CI):2.3219(1.5551-5.1102),P=0.025)是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炎或(和)胆管炎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3.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组(n=304)的总体生存时间显着低于胃癌切除术后无胆囊结石组(n=496)(log-rank检验:P=0.005)。4.Lasso回归筛选以下变量建立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预测模型:BMI,TBIL,胃切除范围。并将预测模型以nomogram的形式表现出来。Nomogram的判别能力,校正能力和临床效能显示出良好的预测能力,C统计量等于0.816。5.将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和0.729,内部验证组和外验证组的校准度和DCA决策曲线均显示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稳定性、普遍性和临床实用性。6.胃癌切除术中预防性胆囊切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胃癌术中预防性胆囊切除组较单纯胃癌切除术组不会增加住院时间(21.65d vs 21.21d,P=0.779),术后并发症(32(34.0%)vs 209(26.1%),P=0.130),首次通气时间(3.33d vs3.68d,P=0.002),禁食时间(6.34d vs 6.78d,P=0.012),首次下床时间(2.16d vs 2.55d,P<0.001),术后30天内死亡(0 vs 1(0.1%),P=1),住院费用(81388.34RMB vs 81998.27RMB,P=0.954),二次手术发生率(1(1.1%)vs 13(1.6%),P=1),术后总体生存时间(log-rank检验:P=0.4),且患者3年生存率显着高于单纯胃癌切除组(62.8%vs 40.9%,P<0.001)。7.胃癌与胆囊结石之间的相关性:胃癌合并胆囊结石组(n=94)与单纯胃癌组(n=800)的术前谷氨酰转移酶值(36.93U/L vs 31.63U/L,P<0.001)、p TNM分期(Ⅱ期:16.0%vs 34.1%;Ⅲ期:68.0%vs 50.0%,P=0.002)、T分期(T1:7.5%vs 15.4%;T2:11.7%vs 34.1%;T3:20.2%vs 50.0%;T4:60.6%vs 0.5%,P<0.001)和肿瘤分化等级(P<0.001)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发病率高(38.%),且97%是在术后1年内发生。2.BMI,TBIL,全胃切除,近端胃切除是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3.BMI,TBIL,Roux-en-Y消化道重建是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炎或(和)胆管炎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4.基于BMI,TBIL,胃切除范围构建了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临床预测模型,并用nomogram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nomogram在预测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形成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可帮助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治疗。5.胃癌术中预防性胆囊切除在短期和长期内安全有效,但是否成为一个常规手术仍需后期研究。

戴天华[3](2021)在《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临床效果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比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为今后治疗胃上部癌选择术式提供合理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的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9例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差异,分为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切除组(LAPG组)与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组(LATG组),其中前者38例,后者31例。两组以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ASA评分、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营养风险(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术后3年肿瘤复发情况、3年生存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ASA评分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时间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在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4.LAPG组患者术后3个月营养风险低于LAT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LAPG组在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高于LAT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LAPG组肿瘤3年复发率高于LATG组,3年生存率低于全LATG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上部癌行近端胃切除可以缩短手术时长以及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短期内血红蛋白及白蛋白维持在较高水平,而行全胃切除可以减少术后排气等所需时间,有利于术后淋巴结的检出,降低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所以针对胃上部癌,选择近端胃切除或全胃切除应通过个体化分析,制定手术方式。

丁海龙[4](2020)在《胃癌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与胆囊结石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是胃癌根治术中常用术式。本文回顾性分析胃癌患者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后与胆囊结石形成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对胆囊结石形成的影响,旨在指导临床制定相关策略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14例胃癌患者行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情况,研究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与胆囊结石形成的关系,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胆囊结石形成相关因素,使用生存分析探讨胆囊结石形成时间,综合分析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对胆囊结石形成的影响。结果:1、本研究中314例胃癌患者行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后随访21.9±3.4个月,生存分析显示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后胆囊结石发生率为14%,高于普通人群,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中位时间为8.9个月;2、实验组胆囊结石直径均小于20mm,其中泥沙样结石或结石直径小于10mm的占79.55%,未发现结石直径超过20mm;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4)、2型糖尿病病史(P=0.004)、术后体重下降程度(P<0.001)、术前服用他汀类药物(P=0.049)与术后发生胆囊结石有关;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28)、全胃切除(P=0.032)、总体重下降百分比(P<0.001)是术后发生胆囊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胃癌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后胆囊结石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原因是手术造成胆囊运动障碍和胆囊代谢功能紊乱;2、胃癌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后发生胆囊结石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史、术后总体重下降程度、全胃切除、术前服用降脂类药物有关,其中年龄、全胃切除及术后总体重下降程度是其独立危险因素;3、存在上述风险的患者,术后通过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口服相应药物来减少胆囊结石的发生,并在心理上进行疏导;对于术前发现胆囊结石的患者是否手术同期切除胆囊,应严格遵循手术指征。

黄浩然[5](2020)在《近端胃切除行双通路吻合与食管残胃吻合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近端胃癌行近端胃切除双通路吻合与传统食管-残胃吻合两种不同吻合方式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比较两种术式的优劣,为探索理想的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01月至2019年02月在赤峰市医院肿瘤外科住院明确诊断为近端胃癌并行近端胃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双通路吻合(Double tract group,DT组),对照组行食管-残胃吻合(esophagogastrostomy group,EG组),比较两组术式患者的基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选取术前、术后1月、3月、6月、12月共5个时间点,比较两组术式患者的饮食恢复与营养学指标变化情况;采用癌症核心QLQ-C30量表及胃癌QLQ-STO22量表中的所有项目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命质量问卷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64例,其中DT组31例,EG组33例,但DT组1例因家庭经济原因未能继续完成随访被排除,EG组有2例因经济原因、1例因车祸外伤行腰椎间盘手术治疗被排除,最终共纳入60例患者进行研究,DT组和EG组各30例。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肿瘤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1)基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病例资料及术前的饮食、营养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围手术期指标比较:DT组的手术时间较EG组延长(202.83±15.12 vs 168.16±13.38min,t=9.403,P<0.000),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117.33±26.25 vs 127.00±28.67ml,t=-1.362,P=0.178)、术中胃周淋巴结清扫个数(39.83±6.97 vs 39.27±7.32个,t=0.307,P=0.760)、术后首次进食时间(6.83±0.84 vs 6.93±1.01,t=-0.417,P=0.678)、术后住院时间(13.17±1.66 vs 13.37±1.77d,t=-0.451,P=0.654)各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术后并发症比较:DT组在术后1年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EG组(6.7%vs 26.7%,χ2=4.32,P=0.038);两组在切口感染(3.3%vs 3.3%,P=1.000)、吻合口出血(0%vs 3.3%,P=1.000)、吻合口瘘(0%vs 3.3%,P=1.000)、术后梗阻(0%vs 0%,P=1.000)、术后胃排空障碍(0%vs 3.3%,P=1.000)、吻合口狭窄(0%vs 3.3%,P=1.000)各单项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总并发症的发生率(3.3%vs 16.7%,χ2=1.667,P=0.197)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饮食恢复与营养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月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DT组在术后3月、6月、12月的饮食恢复情况与营养指标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GB)、前白蛋白(PAB)、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各方面明显优于EG组(P<0.05)。(5)生命质量评价比较:两组患者仅在QLQ-C30量表中的总体健康状况和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丧失、情绪功能领域以及QLQ-STO22量表中的反流、疼痛、饮食受限、焦虑领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组患者在术后1月、3月、6月、12月各时间点的总体健康状况和情绪功能、反流、饮食受限、疼痛、焦虑、恶心呕吐、食欲丧失各领域评价均优于EG组(p<0.05);另外DT组多数患者在12月的评价已达到甚至部分超过术前水平,而EG组仍低于术前水平。结论:双通路吻合技术在近端胃切除根治术中安全可行,相较于传统食管-残胃吻合而言,虽然手术操作时间相对延长,但并不增加围手术期风险及并发症,具有明显的抗反流效果,同时具有术后饮食与营养恢复好、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是近端胃切除后较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明锐[6](2020)在《胃癌全胃切除调节型双通道重建对钙的近期代谢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比较全胃切除调节型双通道重建(regulatory dual digestion channel reconstruction,R-Dcr)和 Roux-en-Y(RY)重建术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患者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清白蛋白(serumalbumin,ALB)、全血钙、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VitD)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调节型双通道重建对全胃切除胃癌患者术后钙的近期代谢水平的影响,以期为胃癌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式选择,及术后随访、医学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间的60例于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行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R-Dcr,对照组采用RY。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12个月,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BMI,肿瘤分期。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1月、3月、6月,9月,12月观察患者的BMI、HGB、ALB、全血钙、VitD水平。并将患者按性别、年龄(≤60岁,>60岁)分亚组进行比较。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BMI、HGB、ALB、全血钙、VitD的变化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期内实验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2例,最终共纳入57例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34例,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术前在年龄、性别、BMI、肿瘤分期、HGB水平、ALB水平、VitD水平、全血钙水平方面统计学无差异(P>0.05)。在术后12月时,两组患者BMI、HGB、ALB均下降,RY组较R-Dcr组降低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段复查,R-Dcr组术后全血钙分别为 56.89±2.13mg/L、54.8±1.54 mg/L、52.16±1.81 mg/L、50.03±1.77 mg/L、47.81±1.38 mg/L,VitD 分别为 29.15±2.97 ug/ml、17.55±1.24 ug/ml、15.11±1.19 ug/ml、13.8±1.37 ug/ml、12.6±1.35 ug/ml,RY 组术后全血钙各阶段分别为 54.48±1.42 mg/L、52.13±0.88 mg/L、49.52±1.13 mg/L、47.92±0.95 mg/L、46.49±0.78 mg/L,VitD 分别为 26.57±2.62 ug/ml、16.13±0.86 ug/ml、13.88±0.87 ug/ml、12.64±0.76 ug/ml、11.82±0.89 ug/ml,两组患者VitD及全血钙水平均持续下降,且RY组下降更明显(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全血钙水平仍处于正常范围内。按性别分亚组后:R-Dcr组内的男女患者术后全血钙比较可见除第6月外,其余阶段复查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RY组内的男女患者术后全血钙比较各阶段复查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年龄分亚组后:≤60岁的男性病人中:R-Dcr组与RY组的全血钙水平比较可见除第3月外,其余阶段复查时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的男性病人中,R-Dcr组与RY组的全血钙水平比较可见各阶段R-Dcr组均高于RY组(P<0.05);≤60岁的女性病人中:R-Dcr组与RY组的全血钙水平比较可见除第6月外,其余阶段复查时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的女性病人中,R-Dcr组与RY组的全血钙水平比较可见各阶段R-Dcr组均高于RY组(P<0.05)。结论:(1)胃癌全胃切除采用R-Dcr重建和RY重建术后全血钙水平下降,仍均处于正常范围,R-Dcr重建全血钙水平高于RY重建;(2)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全血钙的水平影响与性别无明显相关,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采用R-Dcr重建后全血钙水平高于RY重建;(3)全胃切除术后需监测全血钙和VitD,对于减少低血钙等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吕琴,叶宇,何琦琦[7](2019)在《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治疗胃癌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分析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治疗胃癌的手术效果。方法全部入选的90例胃癌患者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三组体重下降情况及每日进餐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最长,C组出血量最多,B组住院时间最长。A组、C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显着短于B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A组、B组术中出血量分别显着少于B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C组患者体重下降数值最少,C组每日进餐次数最多,与A组、B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23.3%、10.0%,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其他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行改良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虽然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但术后患者恢复快、营养状况好,并发症最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吴忠良[8](2018)在《近端胃癌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比较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照研究及数据分析处理,在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各个方面评价近端胃癌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患者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决策时选择何种术式提供更科学、可靠、合理的证据。方法制定严格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检索PubMed、Springer、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等公共检索系统,起止时间均从2000年1月起至2018年6月。结合查找到文献中的参考文献,选择有关比较近端胃切除术后采用Roux-en-Y与双通道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对检索得到的文献根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估,再使用Revman5.3软件对最终纳入研究进行定量的系统评价,主要对比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体重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情况。最后采用Begg’s检验回归方程和计算失安全系数评定有无发表性偏倚。结果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716例样本。本研究将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两种方式的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1)保留胃窦的双通道重建术式与全胃切除 Roux-en-Y 重建术式在手术时间(WMD=0.34,95%CI[-13.01,13.70],P=0.96),术中出血量(WMD=9.40,95%CI[-10.94,29.74],P=0.36)、住院时间(SMD=-0.18,95%CI[-0.40,0.04],P=0.10)、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OR=0.39,95%CI[0.13,1.14],P=0.08)、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OR=0.93,95%CI[0.38,2.29],P=0.88)、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OR=0.74,95%CI[0.35,1.57],P=0.44)、吻合口狭窄发生率(OR=0.72,95%CI[0.29,1.78],P=0.48)、腹胀腹泻发生率(OR=0.53,95%CI[0.23,1.19],P=0.12)、一年(OR=1.53,95%CI[0.60,3.89],P=0.37)及三年生存率(RD=0.03,95%CI[-0.12,0.18],P=0.68)、评估患者生活质量(SMD=-0.02,95%CI[-1.03,0.99],P=0.97)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2)与传统Roux-en-Y吻合术相比,保留胃窦的双通道重建术式能降低患者倾倒综合征发生率(RD=-0.07,95%CI[-0.13,-0.02],P=0.01),并有助于患者体重恢复(SMD=-0.75,95%CI[-1.15,-0.35],P=0.0002)。Egger检验P>0.1均提示无明显发表性偏倚。结论保留胃窦的双通道重建术式较Roux-en-Y重建术式在减少患者倾倒综合征发生,促进患者体重恢复和营养吸收方面更有优势,是一种更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刘天华[9](2018)在《近端胃癌两种重建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目的为两点:第一、观察食管胃结合部癌(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GJC)患者2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血浆总蛋白(Total plasma protein TP)、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浓度及术后并发症与其生存质量指标的影响;第二、探讨食管胃结合部癌(GJC)合理的手术方式,为近端胃癌切除选择消化道重建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05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入院治疗的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34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分别采取保留胃窦的双通道术式(A组、14例)和经典全胃切除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B组、20例)。比较不同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和术后远期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之间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血浆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浓度,采用Chew-wun Wu特殊症状量表以及Spitzer生活质量评分表评估其术后生存质量,随访时间为618个月。术前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上消化道造影(Upper Gastrointestinal Contrast UGC)和胃镜检查相结合,排除BormannⅣ型或已有远处转移或侵犯食管下端的病例。术前TNM分期参照日本胃癌处理规约第14版TNM分期标准:ⅠA期0例,IB期2例,ⅡA期13例,ⅡB期9例,ⅢA期6例,ⅢB期2例,ⅢC期2例,Ⅳ期0例。2、观察指标及随访观察指标包括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指标、体质量指标(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体重变化)、常见并发症指标(感染、出血、梗阻情况、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症征、排空障碍、腹泻)等。术后门诊专科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根据SPSS21.0数据分析结果示:1、围手术期,A组与B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近期并发症方面,如伤口感染及吻合口漏等情况的发生方面,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期并发症方面,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及倾倒综合征发生率,A组远低于B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腹胀、腹泻及肿瘤复发方面,A组与B组比较,P>0.05,两组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术前血浆总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及前白蛋白浓度:A组与B组相比P>0.05,其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时血浆总蛋白浓度及血红蛋白浓度:A组与B组之间比较P>0.05,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前白蛋白浓度:A组与B组之间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月时血红蛋白浓度:A组与B组之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血浆总蛋白浓度及血浆前白蛋白浓度方面:A组B之间比较P<0.05,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6月Spitzer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种重建方式中,一般活动和健康指标项目间比较,分别P=0.02和P=0.04,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的差异。在Chew-wun Wu的特殊症状评分量表中,因项目不同,得分变化趋势在不同时期也各不相同,Chew-wun Wu特殊症状评分结果显示: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价:在进食时间、饮食量及呕吐方面,A组与B组之间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明显优于B组。患者术后12个月生活质量评价:在改善体重恢复、饭后腹胀、呕吐方面,A组与B组之间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说明A组患者体重恢复明显优于B组且表现出了较少饭后腹胀、呕吐症状。结论1、保留胃窦的双通道术式组,与全胃切除Roux-en-Y式空肠食管吻合术组对比,无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食流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保留胃窦的双通道术式组的术后的反流性食管炎及倾倒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胃切除Roux-en-Y式空肠食管吻合术组。术后均行胃镜和钡餐造影,显示大部分钡剂直接进入空肠,少部分钡剂经过残胃十二指肠进入空肠,且在残胃中有3060min的延滞,无钡剂反流入食管。2、术后同期测定前白蛋白浓度,行保留胃窦双通道术的患者明显高于全胃切除行Roux-en-Y术式的患者。两种不同重建方式生存质量,采用Chew-Wun Wu特殊症状量表及Spitzer生活量评分表结果显示保留胃窦的双通道术式优于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3、保留胃窦的双通道术式在GJC根治术重建中是安全可行的,操作相对简单,切除清扫范围合理;保留胃窦的双通道术式,既保留了胃十二指肠路径,又增加了残胃储袋的作用,且进食具备调控性双通道路径,能较有效地减少上腹饱胀感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生存质量较全胃切除行Roux-en-Y术式满意,是SiewertⅡ型、SiewertⅢ型GJC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夏浩,阎凯,朱远方[10](2017)在《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治疗胃癌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消化道重建术式的相关研究及术后生命质量和预后的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32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全胃切除术后分别予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P组)、Orr式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Orr组)及Moynihan式吻合术(M组)进行消化道重建,比较三种术式术后生命质量及生存率。结果术后6个月血总蛋白、白蛋白变化情况及预后营养指数(PNI)P组均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腹胀及倾倒综合征发生例数Orr组显着高于其余两组(P<0.05),M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例数显着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 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是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治疗胃癌较理想的术式。

二、全胃切除三种消化道重建术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胃切除三种消化道重建术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镜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与Overlap吻合近期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与Overlap吻合近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SiewertⅡ型及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消化道重建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成果
学位论文自评表
致谢

(2)胃癌术后胆囊结石形成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及预防性胆囊切除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及胆囊炎和胆管炎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形成预测模型的建立和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胃癌切除术后胆囊结石形成预测模型的内部验证与外部验证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部分 胃癌切除术中预防性胆囊切除的临床价值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五部分 胃癌与胆囊结石的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胃癌术后胆囊结石形成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致谢

(3)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临床效果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胃上部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方法
    参考文献
致谢

(4)胃癌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与胆囊结石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内容
    2.2 纳入标准
    2.3 质量控制
    2.4 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胃癌 Roux-en-Y 消化道重建术后易发生胆囊结石
    3.2 危险因素分析
第4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近端胃切除行双通路吻合与食管残胃吻合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近端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术式的选择与术后反流诊治原则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6)胃癌全胃切除调节型双通道重建对钙的近期代谢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消化道重建术后钙的代谢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常用英文缩略词表
个人简历
致谢

(7)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治疗胃癌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手术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2.2 三组体重下降情况及每日进餐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8)近端胃癌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比较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背景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文献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研究资料的筛选
    2. Meta分析的结果
    3.发表偏倚的评价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早期胃癌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9)近端胃癌两种重建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二、方法
结果
    1.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术组各指标比较
    2.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血液营养学指标的比较
    3.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术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4.两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的比较
讨论
    1.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围手术期的比较
    2.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
    3.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4.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近端胃癌手术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语表
致谢

(10)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治疗胃癌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全胃切除术
        1.2.2 消化道重建术式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术后生命质量
    2.2 术后生存率
3 讨论

四、全胃切除三种消化道重建术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镜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与Overlap吻合近期疗效的对比研究[D]. 熊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2]胃癌术后胆囊结石形成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及预防性胆囊切除的临床价值研究[D]. 刘杰. 兰州大学, 2021(12)
  • [3]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临床效果的比较[D]. 戴天华.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胃癌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与胆囊结石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D]. 丁海龙.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5]近端胃切除行双通路吻合与食管残胃吻合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D]. 黄浩然.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6]胃癌全胃切除调节型双通道重建对钙的近期代谢影响[D]. 明锐.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7]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治疗胃癌的对比研究[J]. 吕琴,叶宇,何琦琦. 中国现代医生, 2019(16)
  • [8]近端胃癌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比较的Meta分析[D]. 吴忠良. 苏州大学, 2018(04)
  • [9]近端胃癌两种重建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评价[D]. 刘天华. 苏州大学, 2018(01)
  • [10]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治疗胃癌的对比研究[J]. 夏浩,阎凯,朱远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36)

标签:;  ;  ;  ;  ;  

全胃切除术后三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