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何行经时乳房会出现肿块(论文文献综述)
郑丽,陆芳,赵阳,张晓军[1](2021)在《丹鹿胶囊治疗冲任失调、郁滞痰凝证乳腺增生的多中心、开放、单臂Ⅳ期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丹鹿胶囊治疗冲任失调、郁滞痰凝证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单臂Ⅳ期临床研究方法,纳入37家医院符合入组条件的冲任失调、郁滞痰凝证乳腺增生患者2435例,给予口服丹鹿胶囊治疗2个月经周期。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经周期和治疗2个月经周期时对患者进行访视,记录乳房肿块大小、乳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经周期时记录中医证候发生情况并进行凝血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检测,疗程结束后随访2个月评价临床综合疗效。结果:共2294例患者完成研究。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个月经周期和2个月经周期时患者乳房肿块均显着缩小(P<0.05),乳房疼痛程度显着减轻(P<0.05),治疗2个月经周期时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2个月经周期时患者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胸胁胀痛、心烦易怒、月经不调证候显着缓解(P<0.0001)。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6.49%。血常规指标出现异常7例(0.31%),主要异常指标为中性粒细胞,表现为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可能与受试者用药期间罹患感冒等感染性疾病有关;1例患者出现严重肝功能异常,考虑与受试者长期合并使用可能影响肝脏功能的药物有关,该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与丹鹿胶囊的关系难以判断;15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胃部不适,11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出现消化不良,1例出现腹泻,均为轻度,可自行缓解。结论:丹鹿胶囊治疗冲任失调、郁滞痰凝证乳腺增生疗效显着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宋其桓[2](2021)在《子午捣臼针刺法治疗乳癖(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主要的目的是观察比较子午倒臼针刺法和常规针刺两组的治疗疗效,探讨子午倒臼针法在治疗乳癖方面的优势,为临床治疗乳癖提供更加便捷的方法。方法:将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妇科的72例乳癖(肝郁气滞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配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进行疗效对比。治疗组于患病对侧天宗穴施以子午捣臼针法。余穴予以常规针刺。对照组选取相同穴位,均采用常规平补平泻手法。两组治疗均日1次,5天为1个疗程,期间休息2天,约需连续治疗2-3个疗程。将乳房的疼痛等级、肿块质地、肿块大小等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记录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性能变化,并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SPSS分析,(1)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疼痛、肿块等方面无显着差异,二者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乳房各项指征(乳房的疼痛等级、肿块质地、肿块大小等)的评分,无显着性差异,二者具有可比性。(3)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乳房各项指征(乳房的疼痛等级、肿块质地、肿块大小等)的评分均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总体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差异显着(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乳癖的临床症状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本病都具有一定的疗效。(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更加突出。
李梁慧智[3](2021)在《基于经络检测探讨乳腺增生病经络及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经络能量值和五大系统(最大/最小、上/下、阴/阳、左/右、体能)比值,探析乳腺增生病的经络特点,同时总结本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为中医认识本病提供理论依据,也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选穴依据。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中医经络检测。采用中医经络检测仪(型号:SHXK-JL-100F),以经络原穴为主,取双侧太渊、大陵、神门、腕骨、阳池、太白、太冲、太溪、丘墟、冲阳、手阳明大肠经取阳溪穴、足太阳膀胱经取束骨穴进行信号采集,经系统处理转换后得出经络能量值、五大系统情况和体质类型。最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客观评价乳腺增生病患者的十二经络状态和五大系统比值,分析乳腺增生病经络特点,总结乳腺增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结果:1.一般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病例112例,30~34岁者29例(25.89%),25~29岁者26例(23.21%),40~44岁者17例(15.18%),35~39岁者16例(14.29%),45~49岁者15例(13.39%),50~55岁者4例(3.57%)20~24岁者4例(3.57%),年龄<20岁者1例(0.89%)。2.经络检测结果:(1)异常频次在10%以上的经络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61次(12.79%)、足少阳胆经54次(11.32%)、足太阴脾经51次(10.69%)、手太阳小肠经49次(10.27%)、手少阴心经48次(10.06%)。(2)乳腺增生病患者左右两侧经络能量值均值比较,双侧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名经除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阴肾经,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3.五大系统结果:自律神经系统异常(最大/最小)占整体的67.86%、代谢状态(阴/阳)异常占整体的31.25%、精神状态(上/下)异常占整体的53.57%、运动系统(左/右)异常占整体的63.39%,体能异常占整体的58.93%,4.血瘀体质46例(41.07%)、湿热体质24例(21.43%)、阴虚体质16例(14.29%);气虚体质11例(9.82%);痰湿体质9例(8.04%);阳虚体质4例(3.75%);气郁体质2例(1.79%)。结论:1.乳腺增生病高发于25~49岁,血瘀体质发病率高。2.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经络存在明显的左右失衡,右侧经络异常程度较高;存在明显的上下失衡,足部经络异常程度较高。3.五大系统比值进一步提示乳腺增病患者处于阴盛阳虚,上实下虚的状态。4.乳腺增生病应重视背部腧穴的应用,多角度考虑,从心论治、从三焦论治、从血论治。
贺洁,殷克敬[4](2020)在《乳癖分型辨治与中医药特色技术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癖是中青年妇女常见疾病,多为冲任失调、肝气郁结、痰浊内生所致,故着手于疏肝解郁,利用内治法以及辅助外治法等方法治疗乳癖,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而在此基础上,我院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得到了针对不同的乳癖分型的独特针灸取穴法和临方炮制的中医药特色技术,达到了疏气机、通血脉、祛痰凝、调冲任的功效。
郭瑞[5](2020)在《乳泣宁汤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见三大主要症状之一,其发生率约为5%-8%[1],临床上常见的乳头溢液种类多样,包括乳汁样、多色粘稠性、脓性、水性、浆液性、浆液血性、血性等,其中80%-90%的乳头溢液为良性病因所导致,主要包括乳导管炎、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增生症等[2]。中医和西医对于乳头溢液的治疗方法区别较大,对于导管内占位性病变,西医目前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临床实践中发现大多数的良性非肿瘤占位性乳头溢液可通过保守治疗而缓解或治愈,这些方法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等。局部治疗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纤维乳管镜下溢液乳管的药物冲洗或灌注治疗,亦可见中药的局部外用治疗。随着纤维乳管镜的日渐普及,人们对非肿瘤占位性乳头溢液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溢液乳管的局部药物灌注治疗经济、方便、有一定疗效,但其疗效有限,且部分患者运用该疗法后存在一定机率反复。而全身治疗方面,现代医学现在没有较好的办法,中医药对乳头溢液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根据临床经验,对非占位性良性乳腺病变导致的乳头溢液采取非手术治疗,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笔者科室运用口服中药辨证治疗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上非肿瘤性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的治疗效果及治愈率。但其具体疗效如何,尚需进一步临床验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患者治疗后乳头溢液量变化、乳管镜下乳管内壁表现变化以及中医症候变化的情况,评价乳泣宁汤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提供更优化的方案。方法:收集2019年01月01日至2020年08月01日于东方医院乳腺科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乳头溢液患者,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考虑20%的脱落率,共收入4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纳入乳泣宁汤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组(试验组)、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24例。治疗时间为3周,建立前瞻性对照研究数据库,评价对比2种治疗方法在治疗第1、8、15、22天的乳头溢液量变化、乳管镜下乳管内壁表现变化、中医症候变化。并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治疗3周后,试验组治愈8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2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者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乳泣宁汤联合乳管镜下药物灌注组疗效优于单纯乳管镜下药物灌注组。(2)试验组在治疗第15天起促进乳头溢液量减轻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镜下观察,两组在促进管壁充血及炎性絮状物减轻方面较各组治疗前对比均有一定疗效,但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试验组在改善纳谷不馨、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胸闷胁痛、焦虑抑郁中医症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皆未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5)治疗后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1)乳泣宁汤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疗效确切,优于单纯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2)乳泣宁汤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安全可靠,目前尚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3)乳泣宁汤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短期随访无复发,可作为临床可供选择的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的有效方案之一。
张荣[6](2020)在《辨体-辨病-辨证体系在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超声下肿块表现的关系,及影响体质的相关因素,为乳腺良性肿块的诊治及易发生乳腺良性肿块体质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本课题研究的乳腺良性肿块主要包括乳腺增生性病变、乳腺纤维腺瘤)。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采集患者基本信息、中医体质、中医证型、超声下的肿块表现、性格特征、饮食喜好、工作性质,设计Excel模版并录入数据,运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体质分布:(1)乳腺增生性病变患者体质分布:气郁质(32.5%)>血瘀质(22.5%)>痰湿质(15.0%)>阴虚质(8.3%)>气虚质(6.7%)>阳虚质(5.8%)>湿热质(5.0%)>平和质(3.3%)>特禀质(0.8%);(2)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体质分布为:气郁质(53.8%)>痰湿质(16.0%)>血瘀质(12.3%)>湿热质(6.6%)>气虚质(3.8%)>平和质(2.8%)=阴虚质(2.8%)>阳虚质(1.9%)>特禀质(0)。2.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中医证型分布:(1)乳腺增生性病变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肝郁气滞证(45.8%)>痰瘀互结证(35.0%)>冲任失调证(19.2%);(2)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肝气郁结证(66.0%)>血瘀痰凝证(34.0%)。3.(1)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中医证型与年龄存在一定联系(P<0.05)。(2)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P<0.05),气郁体质与肝郁气滞证、肝气郁结证相关;血瘀体质、痰湿体质与痰瘀互结证、血瘀痰凝证相关;阴虚体质与冲任失调证相关。(3)患者体质与超声下肿块性质(P<0.05)、肿块血流状况(P<0.05)间存在相关性,气郁质患者中多见实性、混合性、血流0级的肿块;痰湿质患者中多见囊性、血流0级或Ⅰ级的肿块;血瘀质患者中多见囊性、血流Ⅰ级的肿块。体质与肿块的位置、数目、钙化情况无关。(4)患者的性格特征、饮食喜好、工作性质是其体质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易感体质为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患者年龄可对中医证型产生一定的影响;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超声下的肿块性质、血流状况具有相关性;性格特征、饮食喜好、工作性质可影响患者的体质分布。在疾病的诊治中,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有利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高静[7](2020)在《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针刺及中药热奄包的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的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9年2月-12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接治的105例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5例。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为试验组,常规针刺治疗为对照1组,中药热奄包治疗为对照2组,10次属于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视觉模拟评分、乳房症状积分、乳腺彩色超声报告、伴随症状积分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1、三组的临床疗效评价: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73.5%;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75.0%;试验组优于对照1、2组,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三组的VAS分值评价:治疗后VAS分值均获得一定程度的减少(P<0.01),证实三种方法对缓解疼痛感觉均可发挥效果。另外,试验组强于对照1、2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疗法对于缓解疼痛程度,可以发挥更好的效果。3、三组乳房疼痛积分对比:治疗后乳房疼痛积分均显着的减小(P<0.01),说明三种方法能够减轻乳房疼痛。此外,试验组强于对照1、2组,差异显着(P<0.05),说明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疗法对于缓解乳房疼痛强于常规针刺或中药热奄包疗法。4、三组的肿块硬度积分对比:治疗后三组的乳房硬度积分均明显的减少(P<0.01),通过组间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故说明针刺结合热奄包疗法、常规针刺以及中药热奄包对于降低乳房硬度的作用,无明显差异。5、三组的肿块分布范围积分相比:治疗后肿块范围积分均获得的减少(P<0.01),证明三种方法都能够缩小肿块范围。此外,试验组优于对照1、2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疗法对于缩小肿块范围的效果显着的强于常规针刺与中药热奄包疗法。6、三组的肿块大小积分对比:治疗前肿块大小无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后肿块大小积分均明显的缩小(P<0.01),证明三种方法都能够缩小肿块。此外,试验组强于对照1、2组,差异显着(P<0.05),说明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疗法于缩小肿块的效果显着的强于常规针刺与中药热奄包疗法。7、伴随症状总积分对比:治疗后伴随症状积分均显着的降低(P<0.01),表示三种方法都可以改善伴随症状。此外,试验组强于对照1、2组,差异显着(P<0.05),说明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疗法对于缓解不良症状的功效显着的强于常规针刺与中药热奄包疗法。8、三组腺体厚度的对比:治疗后腺体厚度均得到降低(P<0.01),证明三种方法都可以促使乳腺厚度变薄。此外,试验组优于对照1、2组,差异显着(P<0.05),说明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疗法对于减小腺体厚度效果显着的强于常规针刺与中药热奄包疗法。9、三组乳腺导管直径的对比:治疗后乳腺导管直径均得到减小(P<0.01),此外,试验组优于对照1、2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对于减少乳腺导管直径效果显着的强于常规针刺与中药热奄包治疗。结论本研究结显示,常规针刺或中药热奄包对于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均能取得一定疗效,但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的疗效更好。图0幅;表11个;参107篇。
谢鲤荔[8](2020)在《针灸周期疗法对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及任脉红外温度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针灸周期疗法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及对任脉红外温度的影响,进行差异分析,寻找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8名乳腺增生病患者,按照信封法任意抽取,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膻中、乳根、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按照月经周期不同分期配穴,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每次留针30分钟,期间行针1次,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取膻中、乳根、足三里、三阴交、期门、血海、人迎穴,其余均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采集乳腺红外热像图、行彩超检查及乳腺检测评分、中医全身症状综合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评价针灸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探究其对任脉红外温度的影响。结果主要症状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17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8.1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次要症状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乳腺增生主要症状上,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乳房疼痛、肿块硬度以及肿块大小等方面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改善的程度相当。中医全身症状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改善的程度相当。生活质量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彩超评价方面,两组治疗前后乳腺肿块BI-RADS分级及结节数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对于乳腺结节最大直经改变的对比具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治疗前后差值的组间比较具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对乳腺增生病乳腺结节大小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任脉红外温度方面,两组治疗前后任脉红外最高温度差值△T与最低温度差值△T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平均温度差值△T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任脉平均温明显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前后中脘、神阙、关元温度差值的△T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膻中穴差值△T的变化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膻中穴温度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1.针灸周期疗法与普通针刺法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均有较好的疗效。2.针灸周期疗法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特别是对生活质量、乳腺彩超结节大小方面改善较为明显。3.针灸周期疗法对任脉红外温度具有调节作用。
潘佳慧[9](2020)在《精灸治疗轻、中度乳腺增生病乳痛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客观评价精灸治疗轻、中度乳腺增生病乳痛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医院招募乳腺增生病乳痛症的受试者,利用SPSS20.0软件生成随机数字号,并按照1:1:1 比例分为精灸组、假精灸组和空白组,3组最终纳入有效病例为86例,精灸组29例、假精灸组28例、空白组29例。1.干预方案(1)精灸组①取穴:肩井(双)、天宗(双)、膏肓(双)、肝俞(双)、胃俞(双)②定位:肩井(GB21):在肩胛区,第7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天宗(SI11):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膏肓(BL43):在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肝俞(BL18):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胃俞(BL21):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取穴、定位参照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128]③操作:受试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皮肤,在上述穴位处用棉签点涂上万花油,再放置规格为底面直径2mm*高3mm的圆锥型艾炷,上小下大,上尖下平,用线香点燃艾炷尖端,并在其穴位周围抓挠,待烧至艾炷三分之二时迅速移走艾炷,局部皮肤以红晕为度,每穴连灸2壮。(2)假精灸组①取穴:同精灸组。②定位:同精灸组。③操作:受试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皮肤,在上述穴位处用棉签涂上少量万花油,再放置规格为底面直径2mm*高3mm的圆锥型艾炷,上小下大,上尖下平,将艾炷用万花油浸湿,使其无法燃烧,点燃线香,做线香点艾炷姿势,但不点燃艾炷,并在其穴位周围抓挠,约5秒后更换艾炷,每穴共2壮。(3)空白组不做任何相关治疗。2.疗程每3天一次治疗,每周2次,月经期暂停治疗,2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共完成12次治疗,确定完成10次治疗即为临床有效观察病例。3.评价时点及指标评价时点为治疗前、治疗结束及随访期(治疗结束后1月);主要评价指标为McGill疼痛简化量表及乳腺增生病症状体征量化积分表;次要评价指标为血清E2、P激素水平;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均完成主要及次要评价指标,而随访期完成McGill疼痛简化量表中VAS视觉模拟评分。4.数据统计采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中,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平均秩和和四分位数表示(R(P25,P50,P75));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若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若不满足则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多时点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时点组间比较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显着性差异α=0.05。结果:(1)基线情况:本研究共纳入有效病例86例,其中精灸组29例,假精灸组28例,空白组29例。三组受试者一般资料比较,在年龄(P=0.126)、月经周期(P=0.836)、病程(P=0.188)、发作频率(P=0.218)、乳痛持续情况(P=0.159)、婚姻情况(P=0.362)及中医辨证分型情况(P=0.422)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McGill疼痛简化量表(MPQ)组内比较:精灸组与假精灸组在治疗过程中MPQ评分呈下降趋势(P<0.001),而空白组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P=1.000)。组间比较:三组治疗前MPQ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12),具有可比性;三组治疗后MPQ评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精灸组MPQ评分与假精灸组、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假精灸组与空白组MPQ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88)。①疼痛评级指数(PRI)方面组内比较:精灸组在治疗过程中感觉项评分,情感项评分及PR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01),假精灸组在治疗过程中情感项评分及PR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01),假精灸组在治疗前后感觉项评分未见明显变化(P=0.07),而空白组治疗前后感觉项评分、情感项评分及PRI评分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三组治疗前感觉项评分、情感项评分及PRI评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三组治疗后感觉项评分、情感项评分及PRI评分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精灸组感觉项评分及PRI评分与假精灸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精灸组的情感项评分与假精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79),精灸组感觉项评分、情感项评分及PRI评分与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假精灸组感觉项评分及PRI评分与空白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假精灸组情感项评分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②视觉疼痛评分(VAS)方面组内比较:精灸组与假精灸组在治疗过程中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而随访期精灸组VAS评分仍可维持治疗后水平(P=0.745),假精灸组VAS评分有一定回升,与治疗前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306),空白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三组治疗前VAS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49),具有可比性;三组在治疗后和随访期VAS评分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三组间的时间因素及干预措施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01),治疗后及随访期精灸组在改善VAS评分优于假精灸组和空白组(P<0.05)。③现在疼痛评分(PPI)方面组内比较:精灸组与假精灸组在治疗过程中PP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空白组治疗前后PPI评分无明显变化(P=0.257)。组间比较:三组治疗前在PPI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88),具有可比性;三组在治疗后PPI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精灸组PPI评分与假精灸组、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假精灸组PPI评分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28)。(3)乳腺增生病症状体征量化积分表组内比较:精灸组在治疗过程中乳痛、乳房肿块、全身伴随症及症状体征总积分均呈下降趋势(P<0.05),而假精灸组和空白组均无显着变化(P>0.05)。组间比较:三组治疗前乳痛、乳房肿块、全身伴随症及症状体征总积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三组治疗后乳痛、乳房肿块、全身伴随症及症状体征总积分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精灸组乳痛、全身伴随症及症状体征总积分与假精灸组、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假精灸组乳痛、全身伴随症及症状体征总积分与空白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有效率治疗结束时,精灸组、假精灸组和空白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6%、28.57%、13.79%,组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5)血清E2、P激素水平组内比较:三组在治疗过程雌激素无明显变化(P=0.456),精灸组在治疗过程中孕酮水平呈升高趋势(P=0.021),假精灸组和空白组在治疗过程中孕酮水平均呈下降趋势(P<0.05);相应的精灸组E2/P比值较治疗前下降(P<0.001),假精灸组和空白组E2/P比值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三组治疗前后雌激素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治疗前孕酮及E2/P比值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孕酮及E2/P 比值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精灸组孕酮及E2/P 比值与假精灸组、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假精灸组孕酮及E2/P 比值与空白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安全性分析本研究共出现2例不良事件(轻度),症状均可自行缓解,且受试者愿意继续接受治疗。总体不良反应较少,精灸属于安全的治疗措施。结论:精灸可有效缓解轻、中度乳腺增生病乳痛症状,且一定程度上改善乳房肿块、全身伴随症状及内分泌激素情况。
艾建伶[10](2020)在《益肾调肝序贯治疗肾虚肝郁血瘀型PCOS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妇科学方法,对肾虚肝郁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以益肾调肝序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序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观察的67例PCOS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7例,对照组30例。最终完成观察并且进入统计分析的受试者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患者于经前期口服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减,于经后期口服导师经验方益冲调经汤;对照组口服西药达英-35(炔雌醇环丙孕酮片),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停药第一次月经来潮的月经情况、性激素水平(T、LH、FSH、LH/FSH)、卵巢体积、空腹血糖、痤疮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情况。同时,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2个月经周期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的月经情况,并做记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结论。结果:1、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100.00%,组间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证候对比:(1)较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行经时间、经量、月经周期、经色、经质、腰膝酸痛、胸胁胀满不适、经前乳房胀痛、烦躁不安、小腹刺痛等症状评分经统计学检验(P<0.05);对照组的行经时间、经量、月经周期、腰膝酸痛、经前乳房胀痛、小腹刺痛的症状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月经经色、经质、胸胁胀满不适、烦躁不安方面治疗前后评分变化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行经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经量、月经周期、经色、经质、腰膝酸痛、胸胁胀满不适、经前乳房胀痛、烦躁不安、小腹刺痛方面评分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改善月经周期方面的疗效不及对照组。(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性欲减退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项指标对比:(1)激素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LH、LH/FSH比值均有降低,并且组内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的FSH值治疗前后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着性,P>0.05。组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H、LH/FSH比值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值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对照组T值明显低于治疗组,说明对照组降低雄激素的疗效优于治疗组。(2)痤疮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痤疮评分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卵巢体积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患者的卵巢体积较治疗前无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卵巢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卵巢体积组间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空腹血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无明显差异,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远期疗效对比:治疗组在随访期的各项月经评分与治疗后对比P>0.05;对照组随访期的月经周期评分与治疗后对比P<0.05,余项评分对比P>0.05。表明治疗组在停药后维持月经周期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指标: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1例患者因口服达英-35后出现恶心、干呕、头晕等症状,立即予患者停药处理,停药后患者症状消失,未行特殊处理,同时将患者口服激素药物改为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服药后患者未出现明显不适,嘱患者定时服药,该患者因此退出本研究。其余患者在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经肝功能、肾功能检测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1、益肾调肝序贯治疗肾虚肝郁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下称“益肾调肝法”)疗效显着,治疗效果与达英-35相近。2、益肾调肝法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的疗效优于达英-35;在改善LH、LH/FSH、痤疮情况、行经时间方面与达英-35的疗效相近。3、益肾调肝法在缩小卵巢体积、降低T水平、短期内改善月经周期方面的疗效不及达英-35。4、益肾调肝法在远期维持月经生理表现的疗效相对稳定,尤其在远期维持月经周期的疗效优于达英-35。
二、为何行经时乳房会出现肿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何行经时乳房会出现肿块(论文提纲范文)
(1)丹鹿胶囊治疗冲任失调、郁滞痰凝证乳腺增生的多中心、开放、单臂Ⅳ期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3 疗效观察 |
3.1 观察指标 |
3.1.1 乳房肿块大小 |
3.1.2 乳房疼痛程度 |
3.1.3 中医证候发生情况 |
3.1.4 安全性评价 |
3.2 临床综合疗效判定 |
3.3 统计学方法 |
3.4 治疗结果 |
3.4.1 患者治疗前后乳房肿块大小、乳房疼痛程度比较 |
3.4.2 患者治疗前后各中医证候发生情况比较 |
3.4.3 临床综合疗效 |
3.5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2)子午捣臼针刺法治疗乳癖(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乳癖的中医治疗归纳 |
1 中药内服疗法 |
2 中药外敷疗法 |
3 针刺疗法 |
3.1 毫针针刺 |
3.2 电针针刺 |
3.3 火针治疗 |
3.4 浮针治疗 |
3.5 刺络放血 |
3.6 针刀治疗 |
3.7 蜂针治疗 |
4 灸法 |
4.1 间接灸 |
4.2 艾条灸 |
4.3 热敏灸 |
5 埋线治疗 |
6 耳穴治疗 |
7 推拿治疗 |
8 刮痧治疗 |
9 结论 |
临床试验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检查情况 |
1.3.1 医生触诊 |
1.3.2 影像及病理检查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治疗组 |
2.1.1 取穴 |
2.1.2 针具 |
2.1.3 操作方法 |
2.1.4 疗程 |
2.2 对照组 |
2.2.1 取穴 |
2.2.2 针具 |
2.2.3 操作 |
2.2.4 疗程 |
2.3 观察指标 |
2.3.1 客观指标 |
2.3.2 安全性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4.1 西医疗效评价 |
2.5 疗效评价 |
2.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1.1 患者年龄 |
3.1.2 患者病程 |
3.2 治疗结果分析 |
3.2.1 治疗前疼痛评分 |
3.2.2 治疗前肿块评分 |
3.2.3 治疗前总体评分 |
3.2.4 治疗组疗效 |
3.2.5 对照组疗效 |
3.2.6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 |
4 依从性分析 |
5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对乳癖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2.1 肝郁气滞 |
1.2.2 肾精不足,冲任失调 |
1.2.3 脾胃虚弱,痰凝血瘀 |
2 现代医学对乳癖的认识 |
2.1 西医病名 |
2.2 病因病机及治疗 |
3 交叉取穴法 |
4 缪刺法的现代应用 |
5 子午捣臼针刺法的机制及临床应用 |
6 选穴依据 |
7 小结 |
8 不足 |
9 展望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基于经络检测探讨乳腺增生病经络及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3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实验方法 |
2.1 器材准备 |
2.2 检测方法与步骤 |
2.3 检测指标 |
2.3.1 经络能量值 |
2.3.2 所得测量值柱状图报告的中医判读 |
2.3.3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
2.3.4 五大系统数值判定标准 |
2.4 资料分析与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一般资料研究结果 |
3.2 经络检测研究结果 |
3.2.1 异常经络频次统计情况 |
3.2.2 十二经络左右侧配对比较 |
3.2.3 十二经络同名经比较 |
3.3 五大系统结果 |
3.3.1 五大系统总体异常情况 |
3.3.2 五大系统不同程度异常情况 |
3.4 体质分布情况 |
第二部分 讨论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
2 经络与乳房的关系 |
2.1 经络异常频次统计结果分析 |
2.2 十二经络与乳房的关系 |
2.3 左右两侧经络值比较、同名经经络值比较结果分析 |
3 五大系统结果分析 |
4 中医体质分布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
1.1 病名的由来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方法 |
2 针灸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病概况 |
2.1 针刺疗法 |
2.2 罐法 |
2.3 灸法 |
2.4 刮痧 |
2.5 穴位埋线 |
2.6 耳穴贴压 |
2.7 穴位贴敷 |
2.8 推拿 |
3 西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
3.1 病名的由来 |
3.2 流行病学 |
3.3 发病机制 |
3.4 治疗方法 |
3.4.1 临床常用药 |
3.4.2 手术治疗 |
4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发展概况 |
4.1 中医体质的分型 |
4.2 有关乳腺增生病中医体质的现代研究 |
5 经络检测研究发展概况 |
5.1 经络穴位低电阻的发现 |
5.2 经络检测仪在临床中的运用概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乳癖分型辨治与中医药特色技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冲任失调型 |
1.1 病因与临床表现 |
1.2 临床思辨 |
1.3 中医药特色技术的干预与治疗 |
2 肝气郁结型 |
2.1 病因与临床表现 |
2.2 临床思辨 |
2.3 中医药特色技术的干预与治疗 |
3 血瘀痰凝型 |
3.1 病因与临床表现 |
3.2 临床思辨 |
3.3 中医药特色技术的干预与治疗 |
4 小结 |
(5)乳泣宁汤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乳头溢液的认识 |
1.概述 |
2.古代医家对乳头溢液中医病名的认识 |
3.古代医家对乳头溢液的辨治 |
4.现代中医家对乳头溢液的辨治 |
5.小结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乳头溢液的研究进展 |
1.概述 |
2.病因 |
3.诊断 |
4.治疗 |
第三节 药物灌注治疗乳头溢液的研究进展 |
1.单纯药物灌注治疗 |
2.药物灌注联合中药内服 |
3.药物灌注联合理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研究内容 |
结果 |
1.试验完成情况 |
2.基本信息情况分析 |
3.基线比较 |
4.疗效评价 |
小结 |
讨论 |
1.基本信息情况讨论 |
2.临床疗效讨论 |
3.乳头溢液的中医辨证讨论 |
4.乳泣宁汤的中医辨证讨论 |
结语 |
不足与展望 |
附录一: 病例报告表 |
附录二: 乳管镜下表现典型图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辨体-辨病-辨证体系在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标准 |
(一) 病例纳入标准 |
(二) 病例排除标准 |
三、诊断标准 |
(一) 中医辨证分型 |
(二) 西医诊断标准 |
(三) 中医体质分型标准 |
四、研究方法 |
(一) 调查方法 |
(二) 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 |
(一) 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年龄分布 |
(二) 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
(三) 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中医体质分布 |
(四) 超声下乳腺良性肿块的表现 |
(五) 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相关状况分布 |
二、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年龄与证型的关系 |
(一) 乳腺增生性病变患者年龄与证型的关系 |
(二) 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年龄与证型的关系 |
三、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
(一) 乳腺增生性病变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
(二) 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
四、超声下乳腺良性肿块表现与患者中医体质的关系 |
(一) 肿块性质与患者中医体质的关系 |
(二) 肿块位置与患者中医体质的关系 |
(三) 肿块数目与患者中医体质的关系 |
(四) 肿块钙化情况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
(五) 肿块血流情况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
五、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相关状况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
(一) 患者性格特征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
(二) 患者饮食喜好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
(三) 患者工作性质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
讨论 |
一、中医证型在各年龄段中的分布规律 |
二、中医体质与疾病诊疗的相关性 |
三、辨体—辨病—辨证体系的相关认识 |
四、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
(一) 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 |
(二) 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
(三) 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
五、中医体质与乳腺良性肿块的关系分析 |
(一) 体质与肿块的产生 |
(二) 体质与超声下肿块表现的关系 |
六、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体质的影响因素及防治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乳腺良性肿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7)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方案 |
1.1.1 研究目标 |
1.1.2 研究内容 |
1.1.3 临床资料 |
1.1.4 研究方法 |
1.1.5 观察指标 |
1.1.6 针刺异常情况处理 |
1.1.7 意外事件的预防 |
1.1.8 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1.1.9 分析数据资料 |
1.2 结果 |
1.2.1 结果分析 |
1.3 讨论 |
1.3.1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及治疗 |
1.3.2 现代医学对乳腺增生病机理的研究及治疗 |
1.3.3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理论依据 |
1.3.4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 |
1.3.5 课题针刺选穴依据 |
1.3.6 中药热奄包 |
1.3.7 疗效评定 |
1.3.8 安全性分析 |
1.4 课题关键点和创新点 |
1.4.1 关键点 |
1.4.2 创新点 |
1.5 小结 |
1.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乳腺增生病的发展认识 |
2.1 乳腺增生病的定义 |
2.2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
2.2.1 病名起源 |
2.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3 证型的认识 |
2.2.4 中医治疗方法的认识 |
2.3 西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
2.3.1 发病机制 |
2.3.2 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
2.3.3 治疗方法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疼痛强度评分表(VAS评分) |
附录 B 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证候积分量表 |
附录 C 调查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8)针灸周期疗法对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及任脉红外温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传统医学对HDB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HDB的认识 |
2.1 与雌激素、孕激素的比例失调有关 |
2.2 与乳腺中的胆固醇及其氧化产物有关 |
2.3 与催乳素有关 |
2.4 与疑似基因表达有关 |
3 传统医学治疗HDB的方法 |
3.1 中药治疗 |
3.2 针灸治疗 |
4 现代医学治疗HDB的方法 |
4.1 药物治疗 |
4.2 手术治疗 |
5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主要仪器与材料 |
2 研究方案 |
2.1 估计样本含量 |
2.2 随机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案 |
2.4 红外检测方法 |
2.5 疗效评价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分析与比较 |
3.2 疗效指标的观察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1 针灸周期疗法对乳腺的影响 |
1.1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制 |
1.2 针灸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理论依据 |
1.3 针灸周期疗法选穴依据 |
2 针灸周期疗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3 针灸周期疗法对任脉红外温度的影响 |
3.1 红外热像技术在乳腺增生病中的应用 |
3.2 膻中穴体表红外温度降低的分析 |
3.3 任脉体表红外平均温升高的分析 |
4 创新性分析 |
5 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乳腺检测评分标准 |
B 中医全身症状综合评分表 |
C 生活质量评分表 |
D 知情同意书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精灸治疗轻、中度乳腺增生病乳痛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西医学对乳腺增生病乳痛症的研究进展 |
1.1.1 定义 |
1.1.2 分类 |
1.1.3 流行病学 |
1.1.4 病因 |
1.1.5 诊断 |
1.1.6 治疗进展 |
1.2 中医学对乳腺增生病乳痛症的研究进展 |
1.2.1 病名源流 |
1.2.2 病因病机 |
1.2.3 辨证分型 |
1.2.4 中医内治法研究进展 |
1.2.5 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
1.3 艾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 |
1.4 艾灸治疗相关痛症的研究进展 |
1.5 精灸技术的研究进展 |
1.5.1 精灸的起源及功效 |
1.5.2 精灸的临床应用 |
1.6 安慰灸法的研究进展 |
1.6.1 安慰灸的定义 |
1.6.2 安慰灸的应用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病例选择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设计 |
2.2.2 样本量估算 |
2.2.3 治疗方案 |
2.2.4 评价时点及指标 |
2.2.5 不良反应/事件处理 |
2.2.6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2.2.7 技术路线图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一般资料比较 |
2.3.2 结局指标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3.1 立论依据 |
3.2 选穴依据 |
3.3 对照组选择依据 |
3.4 评价指标的选择 |
3.5 疗程安排的依据 |
3.6 结果分析 |
3.7 不足与展望 |
3.7.1 样本量方面 |
3.7.2 诊断方面 |
3.7.3 评价指标方面 |
3.7.4 中医分型论治方面 |
3.7.5 心理状态与内分泌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炎理全格证明 |
(10)益肾调肝序贯治疗肾虚肝郁血瘀型PCOS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病例来源 |
三 诊断标准 |
四 病例选择标准 |
五 研究方法 |
(一)分组方法 |
(二)用药方法 |
(三)用药注意事项 |
(四)观察项目 |
(五)随访 |
(六)疗效判定标准 |
(七)安全疗效评价 |
六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一、一般临床资料 |
二、一般情况比较 |
三、研究结果 |
讨论与分析 |
1. 现代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
2. 祖国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
3. 立题依据 |
3.1 方义分析 |
3.2 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临床疗效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1 |
文献综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发病因素 |
2. 中医病因病机 |
3. 一般治疗 |
4. 西医治疗 |
5. 中医治疗 |
6. 中西医结合治疗 |
7. 小结 |
参考文献2 |
附表 |
知情同意书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为何行经时乳房会出现肿块(论文参考文献)
- [1]丹鹿胶囊治疗冲任失调、郁滞痰凝证乳腺增生的多中心、开放、单臂Ⅳ期临床研究[J]. 郑丽,陆芳,赵阳,张晓军. 江苏中医药, 2021(08)
- [2]子午捣臼针刺法治疗乳癖(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宋其桓.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经络检测探讨乳腺增生病经络及中医体质分布特点的研究[D]. 李梁慧智.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4]乳癖分型辨治与中医药特色技术治疗[J]. 贺洁,殷克敬.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34)
- [5]乳泣宁汤联合纤维乳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肝郁脾虚型乳头溢液的疗效观察[D]. 郭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辨体-辨病-辨证体系在乳腺良性肿块中的应用研究[D]. 张荣.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针刺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的疗效观察[D]. 高静.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8]针灸周期疗法对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及任脉红外温度的影响[D]. 谢鲤荔.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精灸治疗轻、中度乳腺增生病乳痛症的临床研究[D]. 潘佳慧.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10]益肾调肝序贯治疗肾虚肝郁血瘀型PCOS的临床观察[D]. 艾建伶.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