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说包头民间鼓吹乐(论文文献综述)
余聿莹[1](2020)在《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文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延续非遗文化生命力的动力源泉,对凸显宝贵的人类智慧和精神血脉,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使之在当代社会中得以保存,实现价值成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了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主要借鉴文化地理学、空间计量学等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定量与定性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空间分布格局、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做了整体的宏观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利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核密度、变异系数等ArcGIS空间计量学研究方法,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研究对象,全国33个行政区为研究区域,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整体空间分布和不同类型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分布特征为研究内容,通过对传承人空间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非遗传承人整体在空间分布上属于集聚分布。分布均匀度较低,区域分布差异明显,表现出较强分布不均衡。形成2个高密度圈,4个次高密度圈和多个小核心圈。东西中部空间分布格局中东部地区最多,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少。从类型分布来看,各类型非遗传承人都为典型的聚集型分布,同时在集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从空间分布差异来看,各类型非遗传承人承载着独特的地域属性和非遗保护与活态传承程度上的空间差异。从空间分布密度来看,各类项目传承人分布集中在京津唐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省际间文化碰撞融合交界等地区。影响我国非遗传承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与中国人口分布的数量和质量的有关,二是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有密切关系,三是与民族性地域性密切关联,四是具有相同文化属性和文化风格的文化地理区的影响,五是受到评选和认定传承人的过程与政策因素的影响。针对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笔者提出以下建议:要依靠社会群体的力量,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加大对中部、西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传承人的扶持力度;让生活性保护成为一种常态,实现非遗传承的活力和生命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政策法规体系;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李盈霏[2](2020)在《明代宣府的礼乐文化》文中研究说明宣府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明朝建立以后,蒙古势力依旧威胁着明朝的统治。明政府加强边地防务,设立军事防区,后发展成为九边重镇,宣府镇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军事重镇,不仅应探讨军礼及军中用乐情况,同时在中央礼乐制度的统一管理下,军事重镇的官户、军户、屯丁、民户的教育、民生等问题也很值得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地方志及明代历史史料,分别探讨国家中祀用乐在宣府的体现,即祭孔音乐《文庙祭礼乐》和旗纛之祭的礼乐情况,及其用乐的一致性和创造性体现。同时关注当下宣府礼俗的发展样态,从古代五礼到戏楼文化,以期探寻宣府礼乐发展的整体状况。
刘瑞玲[3](2020)在《宋代皇室仪仗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具有承上启下地位的朝代,也是封建礼制充分发展的历史时期。宋代在承袭唐、五代礼制的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封建礼仪制度。宋代仪仗作为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就宋代仪仗整体的发展轨迹而言,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国祚初兴,大抵沿袭唐五代所定仪仗制度;其后各朝皇帝在前朝基础上不断扩大仪仗规模,至神宗元丰年间达到鼎峰;高宗南渡后受战乱影响,仪仗规模缩减。宋代皇室仪仗类型多样,总体可分为殿廷之仪和驾行仪仗两大类。殿庭仪仗分为黄麾大仗、黄麾半仗、黄麾角仗、黄麾细仗四等,驾行仪仗有宫中导从、行幸仪卫、卤簿三种。皇室仪仗队是宋代皇室举行礼仪活动时所使用的仪卫人员,是礼仪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主体。宋代仪仗队人员主要是环卫官、左右金吾仗与六军仪仗队,根据礼仪活动的不同还会调遣乐工、禁军、亲从官等参与,有时会有随驾扈从官员参与。仪仗活动一般由太常礼院(太常寺)制定礼仪条例并确定礼仪活动所需仪仗队人员数目,兵部负责仪仗队人员调遣,郊祀时还会任命大礼五使参与仪卫人员的管理,功能更加细化,职责越发明确。皇室仪仗队在进行礼仪活动前需要进行排练,以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和仪仗的效果。排练地点随活动的不同而变化,排练期限因礼仪活动和仪仗队人员熟练度的不同,一般在一日到两个月之间,南宋时期偶有从民间招募的乐工排练三个月,应为特例。仪仗队人员在参与活动期间,除有—定的钱物奖励外,还会受到相应惩处规则的约束。宋代皇室仪仗队规模庞大,空前绝后,为其他朝代所不能及。与庞大规模相适应的是,宋代与其他朝代相比较,人员构成复杂多样。皇室仪仗队与宋王朝的命运紧密相连,宋代统治者希冀通过盛大的仪仗队这个载体达到“交神明、严社稷”和“盛仪仗、显威严”的目的,这也体现了皇室仪仗队的功能。
王丽伟[4](2019)在《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本文发挥笔者专业知识结构特长与地域文献资源的优势,运用历史学与音乐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方法与视角,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与尝试,较系统、全面、深入地探究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利于东北区域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本论文内容如下: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东北社会环境。主要阐述近代东北社会环境对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包括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民族构成与分布,分析东北区域社会环境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影响成因,以对近代东北区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形态及特征进行理论阐释,对主体内容加以客观把握。二、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考察。运用长时段的研究方法,考察东北古代与东北近代民族民间音乐。有关东北古代民族民间音乐,即古代东北的肃慎、挹娄、勿吉音乐;渤海国的靺鞨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及“渤海乐”在后世的流传;金代女真音乐、金代民间音乐。自清代以来,随着东北民族的发展,与各民族间的文化相互渗透、各民族杂居的地区风俗互染,形成了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满族的萨满音乐文化、朝鲜族的音乐文化等等,将东北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呈现出来。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包括东北民族民间歌曲;东北民族民间歌舞音乐;东北说唱音乐(曲艺音乐);宗教信仰与民族音乐:东北民族民间戏剧音乐(戏曲音乐);东北民族民间器乐。阐释与分析各类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在艺术形式、音乐本源艺术特色、多元文化特徵,以及艺术中的意蕴之美、审美情趣与追求;通过列举个案,再现其旋律音乐中的“吟、柔”之美;通过对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丰富的内涵情感及客观性分析与描述,展现东北区域本土的音乐文化,在东北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不可割舍的情感与审美表达,以及思想与文化相互间的联系。四、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特征。较深入探究了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地方性、共性与特殊性,世界历史性,以及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韵味。地方性,体现东北历史悠久,各民族间相互吸收融合文化的精华,形成地方特色的东北民歌、东北秧歌、东北二人转等民族民间音乐。共性或普遍性,即是指东北民族音乐艺术之“族性”与“个性”之诸多交叉圆圈之“叠合域”、审美意象之“共识区”、理想与进步的“大方向”。特殊性,是指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多态性、多样性艺术,以及艺术的个性、艺术差异性。世界性,体现“跨界民族”俄罗斯、朝鲜等境外民间歌舞音乐文化的影响,形成中国俄罗斯族、朝鲜族音乐等艺术特色;日本以日本音乐为“介质”,将日本所接收的西方音乐传入中国。东北民族音乐之美独具特色,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之中。五、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族音乐与民间文化,满族音乐与萨满文化,重点考察萨满神歌的“音乐特征”和“文学特色”,萨满乐器的依姆钦、西沙、嚓拉器、托力、单鼓、同肯等;蒙古族音乐与游牧文化,经历了森林文化、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并存三个时期的音乐文化。其分布形成为五个色彩区域。蒙古族民族音乐包括蒙族民歌、乐器与乐曲、民间歌舞、歌舞音乐等;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宫廷音乐文化、民间音乐文化、宗教音乐文化。鄂伦春族、赫哲族音乐与渔猎文化,以民歌为主,大体分为“柬达仁”、“吕日格仁”、“萨满调”三类。通过历史“事实叙述和问题分析”,体现出东北各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融合、各民族民间音乐域内、域外之间交流关系,以及东北民族独特音乐风格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六、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东北民族民间音乐遗存——即诸多少数民族各类民间歌舞音乐、民歌说唱、民间民谣、戏曲剧种、民族史诗、民间曲艺及民间乐器等等,笔者将多次深入民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考察和走访调研。本研究论文选择东北区域音乐文化中,比较典型个案中的两类:东北地方性民间戏曲剧种——吉林农安黄龙戏、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等民族文化艺术进行探究,希望在详实、客观的理论依据和史料文献基础上,能够再逐步将具有东北地域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之瑰宝,不断深入发掘、研究和整理,以此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地方性剧种、曲种等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之体系建设并加以保护和弘扬中国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文化。
庆歌乐[5](2019)在《蒙古族当代传统器乐合奏的分布格局与风格流派研究》文中指出蒙古族器乐音乐的发展与蒙古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间发展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即形成了社会发展——歌曲、歌舞体裁发展——器乐发展的紧密逻辑关系。从人类乐器产生和发展的进程来看,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弹拨乐器——弓弦乐器,依次产生并发展进步,呈现出共同规律,蒙古族自不例外,但蒙古族的乐器进化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从乐器方面来看,蒙古族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代表性乐器,深深镌刻着时代烙印与风格特征。笔者正是在总体认识和把握上述蒙古族乐器演变的前提下,按照历史朝代顺序,重点梳理蒙古族器乐尤其是合奏形式的发展演变线索。全文由绪论、正文(分为上篇与下篇)、结语和附录组成。上篇共分四章:以“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发展的历史轨迹”为总题目。第一、第二、第三章分别通过史书、游记、文人诗作,诸如《蒙古秘史》《元史·礼乐志》《清会典图》等重要历史文献以及考古学成就,回顾北方游牧民族历史与器乐文化现象,以找寻与蒙古族器乐合奏文化基因上的联系;了解蒙古部落的器乐合奏音乐活动和蒙古汗国时期“汗·斡耳朵”音乐的踪迹;梳理元朝、北元时期“汗·斡耳朵”音乐体制下规模化的元朝宫廷乐队、北元林丹汗宫廷音乐《番部合奏》《笳吹乐章》,对色彩斑斓的乐器种类、乐曲创作以及演奏家等做全面阐述,不乏与人文的、宗教的、民俗信仰的事项相联系;第四章在近现代蒙古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梳理蒙古族宫廷音乐——王府音乐——民间音乐之间器乐文化嬗变的历程。从民国初期蒙古族王府音乐与民间乐队两个社会音乐文化主流,到经济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背景下蒙汉音乐交流、融合,是近代以来促进蒙古族器乐继续发展的主因;以当代乡村(牧区)、城市为两大音乐文化载体,概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村(牧区)——城市——舞台——学校的存承空间里民间艺人与专业演奏家的互动、民歌改编与器乐曲创作、器乐演奏形式的新变化以及器乐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下篇共分四章:以“近现代内蒙古地区民间器乐合奏的风格流派”为总题目。对内蒙古三个地区的蒙古族器乐合奏展开调查与研究,是本文的写作重点,全文的核心,是论文形成最终结论的重要依据和前提。第五、六、七章分别论述当代蒙古族民间器乐合奏在科尔沁、察哈尔、鄂尔多斯三个典型色彩区的风格流派归属、分布格局特点,结合当代田野考察,整体描述各个部族的社会历史变迁、人文语境,具体分析各地的音乐形态、乐队编制、乐器组合、演奏技法、演奏风格、曲目面貌、演奏传统等;第八章通过蒙古族器乐文化的传承渠道、特殊机制以及现代学校教育传承渠道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与建议,探讨蒙古族器乐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横向比较找出蒙古族器乐合奏在三个地区的共性与差异,从民歌器乐化、变奏手法以及乐队形态三个方面进行规律性的总结。本文的论述从上篇的历时性考察到下篇的共时性比较,紧紧围绕乐器——乐队——合奏这条主线。重视蒙古族器乐音乐史料的梳理,关注当代蒙古族器乐合奏的现状;注重蒙古族乐器以及乐队合奏在其当代所属的文化语境中的涵义与定位。观照蒙古族器乐音乐的发展与社会转型、人文语境、社会功能、表演形态、音乐形态以及审美价值等方面的深层联系;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的结合,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的写作方式为宏观描述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研究方法主要以历史学、资料学、形态学方法为主,辅以比较音乐学、乐种学、民族音乐学、文化地理学、美学的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之处:1、首次全面论述蒙古族器乐合奏的古代历史、近现代发展嬗变及对其当代内蒙古三个典型地区在曲目形态、乐队形态、风格特色、演奏技法、音乐美学内涵等方面的比较研究;2、对察哈尔器乐曲《阿斯尔》、科尔沁器乐曲《八音》的变奏手法进行形态学比较研究。以上对于蒙古族器乐艺术的研究领域、“后集成时代”少数民族器乐资料库建设具有填补空白的性质。对当今的民族器乐曲创作、理论研究、民族器乐表演实践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原思辰[6](2019)在《晋语·姚恒璐风格性钢琴组曲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西作为民歌戏曲之乡,不但蕴藏着丰富的物质资源,还内含着多彩的艺术文化资源。众多艺术家秉承力求贯穿中西,雅俗共融的理念,将山西地域特色音乐融入钢琴音乐中进行推广与传播,姚恒璐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姚恒璐,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教育家、作曲家,在其艺术创作历程中,产出了大量涵盖音乐理论、器乐声乐创作、音乐教学等优秀音乐作品,出版专着、编着等十余本。这些显着的艺术研究成果为中国现代音乐作曲理论的进步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10月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的《童心集》是姚恒璐先生献给其从事幼儿音乐教育母亲的作品选,其中的音乐作品题材大都来源于其幼年的音乐生活,带有浓郁地中国民族特色,演奏形式多样,体现出作曲家对中国青少年音乐教育的诉求,展现国民音乐教育的实力。本文从《童心集》中摘取具有代表性的钢琴组曲《钢琴创意曲五首》——为山西祁太秧歌主题而作,以及姚恒璐先生尚未出版的钢琴组曲《山西民歌七首》作为研究对象。以作曲分析为理论起点,钢琴演奏为实践入口,结合当前山西本土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特色,从素材选取、地域文化、作曲技法以及风格特色等进行全面且针对性的研究,进而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山西音乐的剖析与演绎进行梳理。本文包括五个章节,由绪论、正文(第一至四章)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绪 论研究缘起与意义、相关文献综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一章姚恒璐及其音乐创作概况,对作曲家生平简介及艺术经历进行介绍,并对其各类型音乐创作作品进行。第二章山西区域民间音乐文化简述,从多样性的山西民间艺术形式中,折射出多角度针对山西本土音乐发展的轨迹与分类进行研究。第三章与山西关联的两套作品的民族元素与创作技法分析,探析作品中所涉及的民族音乐元素,如何恰当的与西方理论相融合,并从曲式结构、调式调性、节奏节拍、和声织体四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创作技法分析,延伸出作品风格特征。第四章两套作品的教学与演奏指南,在亲历演奏实践的基础上,从山西地域钢琴音乐的风格以及所显现出的活态传承审美意蕴方向给予相关建议,体现出作品所呈现的山西民间音乐元素,实现中国民间钢琴音乐作品在演奏与教学中的价值。结论论证《童心集》、《山西民歌七首》在中国民间钢琴音乐发展与创作中的突出地位,选例对其具体作品的个案研究,凸显出姚恒璐先生的创作理念与风格特色,引发关于中国民间音乐钢琴作品在今后发展与教学中的思考。
梅倩[7](2018)在《陕北米脂唢呐常家班的考察与研究》文中认为米脂唢呐,是陕北大唢呐音乐的代表,它伴随着陕北人的一生,婚丧嫁娶与节庆祭祀都有唢呐相伴,是与陕北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音乐体裁之一。本文的研究对象常家班,是分布于陕北米脂县印斗镇常石畔村的一个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民间音乐班社。常家班作为米脂唢呐的代表乐班,传承至今已有十五代的悠久历史。常家班唢呐饱含浓郁的黄土高原风格,其丰富的曲目蕴藏、精湛的演奏技艺以及独特的艺术特征,使得常家班的唢呐音乐在陕北大唢呐中独树一帜,并成为我国各类鼓吹乐乐种的范例之一。本文以大量的田野考察资料为基础,以民族音乐学的方法论为理论支撑,通过较为深入的访谈、参与及观察,对常家班唢呐与其依存的地理文化环境之关系进行探究,对常家班唢呐艺术的传承、沿袭进行梳理与阐释,并从其传承谱系、传承特征及生存现状等方面回溯常家班的历史,管窥常家班唢呐的发展脉络。在数百年的传承历史中,常家班为适应新环境的需求,无论是从律、调、谱、器等音乐本体方面,还是乐班自身的运营与传承,都相对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音乐形态与模式规范,同时又紧跟社会的变迁作出相应地调整。常家班是一个为民俗活动所服务的民间班社,本文对不同仪式场域中的常家班唢呐音乐纪实与分析,并将其置入礼俗文化的背景之中进行考察与研究,试图更为深入地把握常家班在陕北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作为与存在方式。
邱炎[8](2017)在《唐代军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唐代军乐这一特殊的音乐现象进行的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旨在通过制度史、礼制、乐府学、政治史等多角度、跨学科研究的尝试,对唐代军乐进行建设性的梳理和考辨,全文共分五章。首先,笔者对唐代军乐的载体进行了考察,包括组织机构、乐人、乐器、舞服等要素。笔者认为,唐代军乐的主要承担者为太常寺中的鼓吹署,由鼓吹乐人负责演奏。乐人在唐代律法社会的背景下,身份与地位有着特殊的“二重性”。在专业技术上,鼓吹乐人未必低劣。军乐所用乐器也有其特殊性。其二,笔者考察了军乐文本与行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唐代典制“同用”“独用”原则的背景下,严格意义上的军乐只属于“独用”性质,而“同用”性质只是参考其他诸礼,如吉礼而作,本身属于雅乐而非军乐。这个原则在典章制度的制作中普遍适用。在“独用”的背景下,军乐的行用问题,包括凯乐、鼓吹的颁赐和仪式用乐三个方面。其三,笔者考察了军乐的乐辞,认为军乐乐辞包括早期不入乐但和军乐有着源流关系的谣辞、入乐后的歌辞,以及发展成熟后的横吹曲辞和鼓吹曲辞等。谣辞、歌辞、曲辞在军乐的制作、传播、功能、内涵等方面各有不同,其与军事的性质亦有紧密度上的高低之分。其四,笔者分两章考察了军乐的特点、地位和影响。笔者认为,在共性特点上,主要表现为“建威扬徳,风敌劝士”;在个性特点上,则主要表现与胡乐和燕乐的融合,以及带有边镇和民间的色彩。在地位上,唐代军乐在音乐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影响上,军乐在乐制、礼制等方面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并远播域外。
刘清[9](2016)在《陕北沿黄三村的音乐生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陕北沿黄村落的音乐生活”为考察对象,以陕西榆林佳县的南河底、木头峪、荷叶坪等村为田野考察地点,将当地流传的民歌、戏曲、说书、陕北大唢呐等艺术品种,纳入地理背景与村落生活之中考察,展示了丰富的人、音、地互动支撑关系。文章由绪论、五章及结论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对研究对象、目的、方法、范围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提出本课题当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引出本文的主要研究视域.本文第一章为“地理文化背景与村落田野叙事”,对村落音乐生活所依赖的历史地理样貌进行梳理与描述。通过地图、家谱、口述访谈及文献记录,详解介绍了三个村落的历史、地理位置、家族等情况。本文第二章为“村落音乐生活之面貌”,文章根据文字记录、口述访谈及田野观察三个方面,从县到村逐步考察了村落中音乐品类流布的历史与现状,以及这些音乐品种所反射出的生活样态。在村落这一原发性空间里,音乐以溶于传统生活的方式而存在。传统音乐各品种在村落中的流传、衰落与消亡,是对村落某种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的反衬与对照。本文第三章为“村落生活与传统音乐”,主要从村落日常劳作、人生仪礼及节日庆典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传统音乐在村落存在的背景。传统音乐在最原生的地方发生发展具有生活化、信仰化的特质,表达了对生命、生存的渴求,它依托生产生活方式而存在。本文第四章为“沿河村落传统音乐的地域特征”,本章以音乐形态分析为依据,并参证文献、口述及地理条件,分析沿河村落传统音乐所体现的地域特征。沿河村落流传的传统音乐,既存在山形所带来的封闭性,也体现出河流所带来的开放和交融性。这两种特征在不同的音乐体裁中有不同的表现,从而折射出”音——地——人”结构关系在实际情况下的多变和复杂。本文第五章讨论了“村落传统音乐生活的变迁”。文章通过对当下村落传统音乐生活现象的阐释,讨论变迁问题。村落留下的历史积淀,对生活惯习形成保护,附生于生活的音乐也就有其生存、繁衍的土壤。村民们旨在用音乐去认同一种生活习惯,而音乐,总是在找寻与时代生活最匹配的方式存在。最后本文将散布于各章的论点集合,树立了本文明确的思考和结论。
宝勒日玛[10](2015)在《呼和浩特地区匠班鼓吹乐之考察与研究》文中认为呼和浩特地区的匠班鼓吹乐是当地民间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民间礼俗仪式的演变与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民间传统习俗以及民间传统音乐等因素的影响,历经时代的变迁,在保留原有艺术形态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社会、文化、经济等环境因素逐步成为一门流行于民间、运用于礼俗仪式中的民间仪式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文化的改变,呼和浩特地区的匠班鼓吹乐已完全脱离了庙会祭祖等传统礼俗活动,在极少数情况下被婚嫁结娶礼俗活动使用,而最主要的运用场合则是在丧葬礼俗活动中。本论文笔者将鼓吹乐研究建立在呼和浩特这一特定地区的民间丧葬仪式活动中,结合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记录并阐释此地鼓吹乐在礼俗仪式中的真实呈现,进而分析其具备的民俗意义以及活跃的音乐形态。全文基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上,将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融入其中,多角度的对呼和浩特地区的匠班鼓吹乐进行阐释与总结,已达到论文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研究效果,论文整体以叙述为主、论述为辅,将本地鼓吹乐一方面进行了宏观的表述,另一方面进行了微观的研究。第一章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呼和浩特地区的人文历史进行综述,为第二章论述呼和浩特地区鼓吹乐演进历程打下伏笔、做好其生存环境的背景铺垫。第三章笔者将承载此地鼓吹乐的民俗文化进行论述,把鼓吹乐在民俗中的功能性进行阐述,且将鼓吹乐置于常用礼俗活动中进行详尽记录,从而为第四章微观深入的鼓吹乐本体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五章作为全文的升华部分,一方面对呼和浩特地区的匠班鼓吹乐现存情况进行了再追问,从社会、经济、思想方面论述了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预见性问题,另一方面对其今后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建述。最后将呼和浩特地区的匠班鼓吹乐文化提升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对其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加以肯定及推广。
二、概说包头民间鼓吹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概说包头民间鼓吹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第三节 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第四节 空间统计学 |
第三章 我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空间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状分析 |
第二节 整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一、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类型分析 |
二、非遗传承人分布集中程度分析 |
三、非遗传承人分布均衡程度分析 |
四、非遗传承人聚集程度分析 |
第三节 地域分区分布特征分析 |
第四章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现状 |
第二节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一、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的空间分布分析 |
二、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的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
三、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的聚集程度分析 |
第三节 各类项目非遗传承人地域分异分布特征 |
第五章 非遗传承人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人口因素 |
第二节 经济因素 |
第三节 民族因素 |
第四节 文化地理区 |
第五节 评选过程与政策 |
第六章 非遗传承人保护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 |
第二节 加大对中部、西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 |
第三节 让生活性保护成为一种常态 |
第四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政策法规体系的建构 |
第五节 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2)明代宣府的礼乐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宣府的概况 |
第一节 宣府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宣府的自然与商贸 |
第三节 明代宣府存在的藩王与君王 |
一、谷王朱橞 |
二、明武宗朱厚照 |
第二章 国家中祀用乐在宣府的体现 |
第一节 祭孔音乐《文庙祭礼乐》 |
一、庙学祭孔 |
二、祭孔仪式 |
三、祭孔用乐 |
(一)乐器 |
(二)乐章 |
(三)乐舞 |
第二节 军礼及军中用乐 |
一、旗纛之祭 |
(一)旗纛祭祀仪式 |
(二)旗纛祭祀用乐 |
二、军中娱乐用乐 |
(一)军中娱乐活动 |
(二)军中娱乐用乐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礼俗文化 |
第一节 礼乐与礼俗的关系 |
一、吉礼 |
二、嘉礼 |
三、凶礼 |
第二节 礼俗的发展——戏楼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宋代皇室仪仗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2.1 文献综述 |
1.2.2 研究述评 |
1.3 相关概念 |
1.3.1 仪仗、仪卫、卤簿 |
1.3.2 仪仗队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宋代皇室仪仗的基本概况 |
2.1 宋以前的皇室仪仗 |
2.1.1 先秦至汉:仪仗的初步形成 |
2.1.2 三国至五代:仪仗的发展 |
2.2 宋代皇室仪仗的基本概况 |
2.2.1 殿廷之仪 |
2.2.2 驾行之仪 |
第3章 宋代皇室仪仗队的构成 |
3.1 仪卫人员 |
3.1.1 固定仪卫职能人员 |
3.1.2 临时仪卫调遣人员 |
3.2 随驾官员 |
3.3 仪仗队的选拔 |
3.3.1 禁军的选拔 |
3.3.2 亲从官的选拔 |
3.3.3 乐工的选拔 |
第4章 宋代皇室仪仗队的管理 |
4.1 仪仗队的管理机构 |
4.1.1 太常礼院 |
4.1.2 兵部 |
4.1.3 大礼五使 |
4.2 仪仗队的排练 |
4.2.1 排练地点 |
4.2.2 排练期限 |
4.2.3 技艺人员的排练 |
4.3 仪仗队的奖惩 |
4.3.1 礼前与礼后的支赐 |
4.3.2 惩处制度 |
第5章 宋代皇室仪仗队的特点与功用 |
5.1 仪仗队的特点 |
5.1.1 队伍规模庞大 |
5.1.2 人员构成多样 |
5.2 仪仗队的功用:尊上和治下 |
5.2.1 尊上:交神明而严社稷 |
5.2.2 治下:盛仪仗而显威严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资料的收集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东北的社会环境 |
一、东北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东北民族生存的经济环境 |
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社会文化环境 |
四、东北民族的构成与分布 |
第二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回顾 |
一、东北古代民族民间音乐 |
二、东北近代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 |
第三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 |
一、东北民族民间歌曲 |
二、东北民族民间歌舞音乐 |
三、说唱音乐(曲艺音乐) |
四、东北民族民间器乐 |
五、东北民间戏剧音乐(戏曲音乐) |
六、宗教信仰与民族音乐 |
第四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民族性的艺术特征 |
一、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地方性 |
二、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共性与特殊性 |
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国际性 |
四、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韵味 |
第五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一、汉族、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 |
二、满族音乐与萨满文化 |
三、蒙古族音乐与草原游牧文化 |
四、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 |
五、鄂伦春族、赫哲族音乐与渔猎文化 |
第六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 |
一、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传承 |
二、东北地方性剧种黄龙戏 |
三、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5)蒙古族当代传统器乐合奏的分布格局与风格流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篇 蒙古族传统器乐合奏发展的历史轨迹 |
第一章 蒙古族悠久的器乐文化传统 |
第一节 历史的回溯:北方游牧民族器乐文化 |
一、匈奴器乐文化 |
二、鲜卑器乐文化 |
三、突厥器乐文化 |
四、契丹器乐文化 |
第二章 蒙古部落、蒙古汗国时期的器乐合奏 |
第一节 蒙古部落时期的器乐合奏 |
一、蒙古部落的宫廷乐队 |
第二节 蒙古汗国时期的器乐合奏 |
一、成吉思汗时期的器乐合奏 |
二、窝阔台时期时期的器乐合奏 |
三、贵由、蒙哥汗时期的器乐合奏 |
小结 |
第三章 元朝、北元时期的蒙古族器乐合奏 |
第一节 元朝时期的蒙古族器乐合奏 |
一、宫廷音乐中的乐队与乐器 |
二、元代宫廷乐队 |
三、元代宫廷乐曲 |
小结 |
第二节 北元蒙古宫廷乐队 |
一、历史背景 |
二、宫廷乐队 |
小结 |
第四章 近现代蒙古社会转型与器乐文化之嬗变 |
第一节 清朝末年——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蒙古族器乐 |
一、清代蒙古王府乐班 |
二、蒙古族民间乐队的兴起 |
第二节 蒙汉音乐交流与蒙古族器乐的繁荣 |
一、蒙汉杂居,音乐文化密切交流 |
第三节 当代蒙古族器乐合奏发展嬗变轨迹 |
一、新时代蒙古族器乐合奏艺术的嬗变轨迹 |
第四节 蒙古族器乐理论研究状况 |
一、起步阶段:介绍和描述 |
二、准备阶段:编写教材—出版资料—乐种评述—发表专题论文 |
三、繁荣阶段:形态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非遗保护研究 |
小结 |
下篇 近现代内蒙古地区民间器乐合奏的风格流派 |
前言 |
第五章 科尔沁民间器乐合奏风格流派 |
第一节 历史文化背景 |
一、科尔沁蒙古部落——迁徙与整合中发展壮大 |
二、科尔沁蒙古部落的器乐艺术——音乐文化交流与整合中繁荣发展 |
三、科尔沁草原的移民潮——民族器乐发展的新契机 |
第二节 科尔沁音乐风格色彩区概述 |
一、科尔沁音乐风格色彩区 |
二、东西部科尔沁音乐风格的不同色彩 |
第三节 民间器乐合奏——科尔沁器乐文化的基本形式 |
一、科尔沁民间器乐合奏的乐队编制 |
第四节 科尔沁民间合奏曲目及其风格特色 |
一、民歌曲调——民歌套曲连奏 |
二、史诗曲调——说书曲牌 |
三、民歌曲调发展而成的器乐独奏曲 |
四、汉族古曲与民间乐曲 |
小结 |
第六章 察哈尔——锡林郭勒民间器乐合奏风格流派 |
第一节 察哈尔:忽必烈的龙兴之地 |
一、察哈尔:“上都——大都”,元朝首善之区 |
第二节 “察哈尔——锡林郭勒”音乐风格色彩区概述 |
一、历史上的察哈尔:蒙古族器乐文化的渊薮 |
二、察哈尔——举部西迁的历史记忆 |
三、察哈尔音乐文化——流失与重构 |
第三节 察哈尔八旗——新宴乐的产生与发展 |
一、《阿斯尔》乐曲——察哈尔器乐合奏的奇葩 |
第四节 《阿斯尔》乐曲所谓社会功能 |
一、《阿斯尔》是察哈尔文化重构的产物 |
二、《阿斯尔》音乐与察哈尔蒙古人的礼仪活动 |
第五节 《阿斯尔》乐队的编制与乐器 |
一、马头琴 |
二、四胡 |
三、雅托噶 |
四、三弦 |
五、林比 |
六、火不思(改良) |
第六节 《阿斯尔》套曲及其风格特色 |
一、《阿斯尔》的曲目名称及其表演程式 |
第七节 《阿斯尔》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发展(1949—2018 年) |
一、正蓝旗关于《阿斯尔》的相关活动 |
二、镶黄旗乌兰牧骑关于《阿斯尔》的相关活动 |
小结 |
第七章 鄂尔多斯民间器乐合奏风格流派 |
第一节 鄂尔多斯音乐的历史文化背景 |
一、成吉思汗陵迁入河套地区 |
二、鄂尔多斯——礼乐之邦 |
三、鄂尔多斯高原:赤潮澎湃,革命摇篮 |
第二节 鄂尔多斯音乐风格色彩区概述 |
一、宫廷音乐——祭祀仪式——民俗活动 |
二、短调为主——古朴高亢——载歌载舞 |
三、坐唱形式——唱奏结合——遍地开花 |
第三节 “奈日”(宴会)活动与民间坐唱乐队 |
一、坐唱形式的基本特点 |
二、乐队编制 |
第四节 坐唱演奏曲目及其风格特色 |
一、传统演奏的民歌 |
二、民歌套曲连奏:鄂尔多斯民间器乐合奏的独特形式 |
第五节 鄂尔多斯民间器乐与二人台曲牌 |
一、“二人台”曲牌——蒙、汉民族音乐交流的典范 |
二、二人台牌子曲的灵活性 |
小结 |
第八章 新时代蒙古族民间器乐合奏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蒙古族器乐文化的传承渠道 |
一、蒙古族器乐文化的传承渠道 |
二、特殊机制的传承与保护 |
三、现代学校教育传承渠道 |
第二节 科尔沁、察哈尔、鄂尔多斯三地区蒙古族民间器乐合奏的比较 |
一、音乐形态的共性规律 |
二、乐队编制、乐器组合、声部关系的共性与差异 |
第三节 科尔沁、察哈尔、鄂尔多斯三地区民间器乐合奏的风格特征与美学内涵 |
一、科尔沁民间器乐合奏的风格特征与美学内涵 |
二、察哈尔民间器乐合奏的风格特征与美学内涵 |
三、鄂尔多斯民间器乐合奏的风格特征与美学内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访谈录 |
附录 (二)谱例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6)晋语·姚恒璐风格性钢琴组曲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一章 姚恒璐及其音乐创作概况 |
第一节 生平简介与艺术经历 |
第二节 音乐创作与风格特征 |
第二章 山西民间区域音乐文化简述 |
第一节 山西民间艺术形式 |
第二节 山西本土音乐发展轨迹及分类 |
第三章 姚恒璐两套山西风格性钢琴作品分析 |
第一节 两套作品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 |
(一) 祁太秧歌与创意曲的碰撞 |
(二) 本土民歌与西式作曲的融合 |
第二节 钢琴创意曲五首——五度循环调式序列 |
(一) G宫调式《送樱桃》 |
(二) A微调式《开花调》 |
(三) C商调式《补凉袜》 |
(四) D羽调式《看秧歌》 |
(五) G角调式《卖元宵》 |
第三节 山西民歌七首——晋乐调式演绎 |
(一) 晋北民歌——《小过年》《了哥哥》《割莜麦》《打金钱》 |
(二) 晋中民歌——《绣花灯》《上包头》 |
(三) 晋南民歌——《看瓜园》 |
第四章 两套作品的演奏与教学指南 |
第一节 两套组曲的技术特征及演奏 |
第二节 两套组曲的教学方向与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陕北米脂唢呐常家班的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成果 |
三、研究视域及方法 |
第一章 地理文化背景与田野考察叙事 |
第一节 地理文化背景 |
一、置县沿革 |
二、地理地貌 |
三、文化艺术 |
第二节 田野考察叙事 |
一、初入田野 |
二、西安录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常家班的传承谱系及生存现状 |
第一节 艺人谱系 |
一、常家艺人传承谱系 |
二、常家代表艺人特写 |
三、常家班的技艺传承 |
第二节 常家班的运营 |
一、组成方式 |
二、收入分配 |
三、活动情况 |
第三节 常家班的成长与变迁 |
一、成员关系的转变:从血缘到地缘、社缘 |
二、社会地位的转变:从底边阶级到“非遗” |
三、演出场合的转变:从民间顾事到音乐厅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常家班唢呐的音乐本体分析 |
第一节 何为“老五班” |
一、乐器特征 |
二、表演形式 |
第二节 何为“老三鼓” |
一、“老三鼓”释义 |
二、过鼓音乐 |
第三节 音乐本体分析 |
一、板式结构分析 |
二、双声曲调分析 |
三、规范中的即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仪式场域中的常家班唢呐 |
第一节 婚礼中的常家班唢呐 |
第二节 丧仪中的常家班唢呐 |
第三节 婚丧仪式用乐的“杂糅性”特征 |
第四节 婚丧仪式之文化释义 |
一、周代丧葬仪礼之遗存 |
二、婚丧礼俗中的“舅权”文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唐代军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军乐的内涵与外延 |
四、主要观点 |
第一章 唐代军乐的机构及配备 |
一、组织机构 |
二、乐人 |
三、乐器 |
第二章 唐代军乐的文本与行用 |
一、典章制度中的“同用”“独用”原则 |
(一)典制中的“同用”“独用”现象 |
(二)“同用”“独用”原则的来源与发展 |
(三)“同用”“独用”原则产生的文化背景和意义 |
(四)“同用”“独用”视角下的军礼与军乐 |
二、军乐的行用 |
(一)凯乐 |
(二)鼓吹的颁赐 |
(三)仪式音乐 |
第三章 唐代军乐的乐辞 |
一、谣辞与歌辞 |
二、鼓吹曲辞 |
三、横吹曲辞 |
第四章 唐代军乐的特点 |
一、“建威扬徳,风敌劝士” |
二、“胡乐新声” |
三、“雅俗之辨” |
四、“礼制下移” |
第五章 唐代军乐的地位与影响 |
一、军乐的地位 |
二、军乐的影响 |
(一)乐制 |
(二)礼制 |
(三)域外 |
结语 |
附录一 关于“高宗连续二十八年未观《破阵乐》”一事考辨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关于“高宗永徽二年不观《破阵乐》”一事考 |
三、关于“高宗仪凤三年复奏《破阵乐》”一事考 |
四、余论 |
附录二 《秦王破阵乐》谱(A)(B)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陕北沿黄三村的音乐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一、陕北传统音乐的研究成果 |
二、陕北村落的研究成果 |
三、陕北村落音乐的研究成果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 |
一、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关键词释义 |
第一章 地理文化背景与村落田野叙事 |
第一节 地理文化背景 |
一、地理地貌 |
二、历史源流 |
三、泛神信仰 |
第二节 村落田野叙述 |
一、荷叶坪 |
二、木头峪 |
三、南河底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村落音乐生活之面貌 |
第一节 文字记录中的村落音乐 |
一、民歌 |
二、戏曲、器乐与民间歌舞 |
第二节 口述资料中音乐品种的时间分布 |
一、受访者的基本信息 |
二、村落有别 |
第三节 难以从生活剥离的传统音乐 |
一、融于生活的传统音乐 |
二、音乐生活的时间图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村落生活与传统音乐 |
第一节 日常劳作与音乐 |
一、劳动号子 |
二、爱与苦并重的信天游 |
三、酒曲 |
四、叙事性小调 |
第二节 人生礼仪与音乐 |
一、婚嫁 |
二、葬礼 |
三、保锁与巫神 |
第三节 村落集体活动与音乐 |
一、秧歌、放赦 |
二、庙会 |
三、祈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村落传统音乐的地域特征 |
第一节 村落流传的歌 |
一、样本及说明 |
二、细部分析 |
三、民歌中的地域特征 |
第二节 村落流传的乐 |
一、唢呐形制、定调与乐班编制 |
二、班社运营 |
三、曲目 |
四、吹奏表演 |
第三节 村落流传的戏与书 |
一、晋剧 |
二、陕北说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村落音乐生活变迁之阐释 |
第一节 音:自持自守顺势趋新 |
一、淘汰 |
二、转型 |
第二节 地:山高路陡、地接边荒 |
一、交通不便 |
二、远离政治中心 |
三、生产生活方式传统 |
第三节 人:生之艰辛、死之繁复 |
一、人地互动 |
二、信仰浓郁 |
三、村落社会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呼和浩特地区匠班鼓吹乐之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概况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框架和内容 |
(一)论文框架 |
(二)论文内容 |
第一章 呼和浩特地区人文历史综述 |
一、呼和浩特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
二、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文化沿革 |
三、呼和浩特地区人文环境梗概 |
(一)并融的民族环境 |
(二)百态的宗教信仰 |
第二章 呼和浩特地区匠班鼓吹乐的演变历程 |
一、呼和浩特地区丰富的鼓吹乐文化 |
二、呼和浩特地区的匠班鼓吹乐 |
(一)匠班鼓吹乐的历史由来 |
(二)匠班鼓吹乐的乐种性质 |
三、呼和浩特地区匠班鼓吹乐的历史进程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匠班鼓吹乐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匠班鼓吹乐 |
(三)新时代匠班鼓吹乐的承续 |
第三章 呼和浩特地区民间礼俗中的匠班鼓吹乐 |
一、牵系民俗的匠班鼓吹乐 |
(一)民间礼俗与匠班鼓吹乐的关联 |
(二)民间礼俗中匠班鼓吹乐的功能 |
二、匠班鼓吹乐的随班调查 |
(一)匠班及仪式的背景述略 |
(二)仪式及场域的内容实况 |
(三)匠班雇佣者的访谈实录 |
第四章 呼和浩特地区匠班鼓吹乐的音乐形态 |
一、匠班构建与传承传授 |
(一)匠班构建 |
(二)传承传授 |
二、主奏乐器与乐队编配 |
(一)主奏乐器 |
(二)乐队编配 |
三、演奏形式与奏演阵列 |
(一)演奏形式 |
(二)奏演阵列 |
四、演奏曲目与形态分析 |
(一)演奏曲目 |
(二)形态分析 |
五、匠班鼓吹乐与其他民族音乐间的关系 |
第五章 呼和浩特地区匠班鼓吹乐现在与未来的探讨 |
一、呼和浩特地区匠班鼓吹乐现存情况的再追问 |
(一)鼓吹乐的社会推动面 |
(二)鼓吹乐的经济助力面 |
(三)鼓吹乐的新元素导向 |
二、呼和浩特地区匠班鼓吹乐的发展问题 |
三、呼和浩特地区匠班鼓吹乐的保护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四、概说包头民间鼓吹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空间分布研究[D]. 余聿莹.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明代宣府的礼乐文化[D]. 李盈霏. 天津音乐学院, 2020(08)
- [3]宋代皇室仪仗队研究[D]. 刘瑞玲. 南昌大学, 2020(01)
- [4]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D]. 王丽伟. 吉林大学, 2019(06)
- [5]蒙古族当代传统器乐合奏的分布格局与风格流派研究[D]. 庆歌乐. 中国音乐学院, 2019(06)
- [6]晋语·姚恒璐风格性钢琴组曲创作研究[D]. 原思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陕北米脂唢呐常家班的考察与研究[D]. 梅倩. 西安音乐学院, 2018(11)
- [8]唐代军乐研究[D]. 邱炎.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2)
- [9]陕北沿黄三村的音乐生活研究[D]. 刘清. 上海音乐学院, 2016(02)
- [10]呼和浩特地区匠班鼓吹乐之考察与研究[D]. 宝勒日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