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黑龙江省玉米种子市场分析与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孙彤彤[1](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屈中华[2](2020)在《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阶段我国玉米种业面临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由于国家政策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玉米种植效益下降、农民购种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造成玉米种子企业经营困难重重。本文基于玉米种业当前的发展环境,以北方春玉米区的先锋公司为研究对象,旨在为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也期望为同行企业提供参考,有力促进玉米种子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先锋公司目前的营销现状,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玉米种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运用“PEST”、“SWOT”工具对先锋公司所处的营销环境展开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先锋公司的营销优劣势和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先锋公司所具有的品种资源、种子质量、新品种研发和技术服务等优势,运用“STP”、“4P”法则进行了准确的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技术服务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制定了具体的营销行动计划。组合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严把种子质量关,对新产品加强精准的优势区定位;主要采取价值定价,同时根据竞争环境变化及产品田间表现等及时调整价格策略;通过渠道下沉,减少渠道层级,增加零售渠道等措施维护渠道稳定;在产品促销环节注重农户体验,以田间观摩会为主拉动农户的需求;通过增值的技术服务提高终端农户的满意度等。所有的营销策略的立足点在于种子的质量,如果缺乏种子质量保证,所有的策略将毫无意义可言。在立足根本的同时,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通过技术服务撬动终端农户对先锋玉米种子的需求,只有在提供给农民高质量玉米种子的基础上切实深化和落实技术服务,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从而逐渐赢得农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认可,随着忠诚农户的不断增加,公司业务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同时,为保证市场营销策略的顺利实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通过对先锋公司营销策略的研究,对其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创新,充分发挥公司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提出以需求创造为杠杆,拉动终端农户的需求,实现厂家、渠道、农户的三方共赢,为当前形势下国内玉米种子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王耀蕊[3](2020)在《基于碳足迹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测度与提升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玉米生产基地与输出基地,其玉米产量与播种面积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然而,黑龙江省玉米生产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投入过大与玉米秸秆露天焚烧现象普遍而导致玉米生产碳排放增多的问题。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不断加剧,气候条件发生改变,最终影响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对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效率进行分析时,将碳排放纳入分析框架中显得尤为重要。而环境效率能直观反映出玉米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所以,研究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对正确认识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所付出的环境代价,探索最优的玉米生产方式,推动玉米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2004-2017年黑龙江省的相关统计数据,首先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环境特征、市场特征、产量特征以及其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现状,并总结了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以碳足迹为切入点,利用玉米生产碳足迹模型测算黑龙江省2004-2017年的玉米生产碳足迹,并对其时序特征、结构以及其对玉米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碳足迹整体呈上升态势且对玉米生产效率的影响明显;秸秆露天焚烧与化肥投入是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碳足迹产生的主要来源。其次,本文将玉米生产碳足迹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环境效率的研究框架中,利用SBM-Undesirable模型对2004-2017年黑龙江省的玉米生产环境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序演变、与不同阶段玉米生产碳足迹的对应比较、分解效率以及投入产出松弛率。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随外部条件的变化,在不同时间段内表现出差异化特征,但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不同阶段的玉米生产碳足迹所对应的玉米生产环境效率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玉米生产环境效率受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共同影响,且不同时间段内所受两者影响程度不同;资源投入要素与非期望产出存在冗余,是导致玉米生产环境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四方面提出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的提升对策。具体包括:完善玉米生产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提高玉米绿色生产的“硬”技术与“软”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减少玉米生产全过程中的碳足迹与推广规模化经营模式以降低玉米生产成本。
马琨[4](2019)在《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更是粮食消费大国,种业安全关系国计民生,事关国家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已有上千年农耕历史,但放眼全球,种业发展仍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如何保障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如何满足膳食结构调整升级需求,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聚焦热点。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来源,其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及战略作用在我国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玉米种业安全早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和最重要环节。吉林省作为我国玉米主产区,在平衡全国粮食市场中始终发挥着“稳压器”功能,玉米种业发展问题至关重要。伴随我国种业市场的逐步开放,跨国种子企业凭借雄厚的资本积累、先进的技术装备、优质的产品服务,给吉林省乃至全国玉米种业造成巨大冲击。虽然吉林省近年来玉米产量一直保持较高态势,但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却远不及欧美农业发达国家,玉米种业缺乏竞争力是重要原因。因此,在农业转型升级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探寻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对推进吉林省玉米种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竞争力评价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核心,深入剖析吉林省玉米种业的现状及现存问题,系统评价吉林省主栽玉米品种的生产效率和种子企业竞争力,科学研判市场需求变化和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玉米种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一是系统分析国际玉米种业发展概况及经验借鉴。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从玉米种业发展历程、发展现状、政策法规和生产现状四个方面,系统分析美国玉米种业发展概况,同时借鉴德国和法国玉米商业化育种模式,在差距分析基础上,提出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二是测度吉林省主栽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构建了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通过实地调研取得原始数据,利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均值比较、方差计算、平均数比较、相关分析等,证明调查问卷可信。应用DEA-SBM模型,采用DPSV16.05软件对选取的21个玉米品种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并对结果中非有效决策单元进行冗余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三是评价吉林省主要玉米品种所属种子企业的竞争力。构建了玉米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及企业调研获取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利用SPSS22.0软件,对获取的21家种子企业数据进行处理,得到5个主成分。基于BP神经网络原理,构建一个三层的种子企业BP神经网络结构,将5个主成分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运用Matlab2015b软件对构建的三层BP神经网络进行误差训练,得出吉林省21家种子企业相对竞争力指数,系统分析了竞争力差异成因。四是深入探究基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吉林省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从专用型玉米需求、高品质玉米品种需求,以及节本增效、规模化经营等方面对吉林省玉米生产趋势进行研判,分析当前吉林省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深入挖掘吉林省玉米种子企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根源,提出提高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五是基于国情省情,提出了基于商业化育种模式的玉米种业提升路径。商业化育种模式共分四个部分:一是构建全产业链分工机制。即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为三个维度,从品种的选育与改良、审定与监管、推广与应用三个阶段,针对各主体承担的具体任务,做好信息整合及育种有机衔接;二是构建信息平台。该信息平台涵盖政府管理保障平台、信息与资源管理平台和服务保障平台,以确保资源共享、分工协作;三是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包含决策机制、投入机制及运行机制,明确风险承担与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拟有效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保障各主体合作关系的持续稳固;四是构建商业化育种的战略联盟合作模式。提出以种子企业研发为主体,配套政府专项资金、政策及法律法规支持,通过自有及购买的种质资源库、自建及租借的试验基础设施库、聘用及兼职方式形成科技人员库及积累和转移形成技术信息库等方式,借助现代生物技术不断革新构建新品种商业化育种模式。最后提出吉林省玉米种业应坚持突出中校企业育种的主体地位、成立行业发展协会以及推进企业并购重组的发展路径。
杨燕茹[5](2018)在《中国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及其适度性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种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农作物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随着农作物种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外资加速布局我国种业市场,玉米种业已成为外资涉足最广泛的领域之一。玉米种业如果对外开放不足,就不利于发展壮大,如果开放过度,又可能会带来产业安全问题。所以,正确认识我国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现状和对外开放的适度性,以最大程度确保玉米种业和国家粮食安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及其适度性进行分析。首先,构建玉米种业对外开放与适度性的概念框架,分别界定了对外开放的承诺水平、实现水平、适度性以及相应评估指标。然后,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定性分析对外开放对我国玉米种业产生的影响。接着,通过梳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现状和外资进入中国玉米种业的主要进程,对玉米种业在发展和对外开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出总结。最后,依据构建的概念框架和相应评估指标,实证评估中国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对外开放的适度性。评估结果表明,在我国引进外资和贸易进口总体政策更加开放的背景下,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承诺水平较低,但近几年相关政策法规有更加开放的趋势。受制于总体上较低的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结果即实现水平也较低,从变化趋势来看,诸多指标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适度性的评估结果表明,从静态看,目前中国玉米种业属于开放比较不足,从动态看,玉米种业总体向着开放比较适度的方向发展,民族玉米种业的竞争力在适度开放过程中得到提升。根据开放水平及适度性的评估结果,玉米种业未来仍然要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只有坚持适度开放才能确保产业安全。此外,要不断提升民族种业竞争力以应对外资挑战。据此,提出进一步提升民族玉米种业竞争力的建议: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玉米种子产业结构,加大对玉米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魏巍[6](2018)在《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玉米是世界上除水稻、小麦等粮食之外人类最重要的食粮之一,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把玉米作为最主要的口粮。黑龙江省处于我国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气候条件独特适宜,一直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播种面积相对稳定。玉米产业作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产业,既可以食用,又能用于工业、医疗、能源等行业的特性,使得其在黑龙江省农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论文立足于黑龙江省产业的发展实际,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产业竞争理论和农业产业化理论,通过实地考察调研,阐述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吸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围绕可持续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黑龙江省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首先,系统分析了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对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种植结构不合理,规模化程度低、产量差异大,自动化程度低,科技知识缺乏,缺乏龙头企业、品牌效益不显着,深加工产品开发不足,销售渠道受限,科技力量薄弱,市场环境紊乱、管理不规范等。其次,立足于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实际,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建议:推行订单模式、促进玉米规模化种植,提升自动化水平,推广玉米种植科技,加强农民农机基础培养,扶持龙头企业,塑造品牌效应,强化精深加工能力、加快深加工产品转化,完善销售流通机制、扩展销售渠道,健全玉米产业政策支持,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强化市场监督、完善市场环境等促进黑龙江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余兰[7](2018)在《近36年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是黑龙江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低温冷害的发生会造成玉米大面积减产。本文基于黑龙江省83个气象站点1981-2016年5-9月逐月平均气温数据和22个典型县(市)玉米产量数据,依据2012年中国气象局颁布的气象行业标准,选择5-9月逐月平均气温之和的距平作为玉米低温冷害强度判断指标,利用趋势性分析、ArcGIS空间插值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玉米轻度、中度以及重度低温冷害和全部低温冷害的时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SPSS相关性分析、气象产量分离验证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对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黑龙江省有关部门采取适宜的措施应对玉米低温冷害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1981-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各强度低温冷害的发生范围随时间均呈减小趋势,其中重度低温冷害发生范围减小幅度最大,其次为轻度低温冷害,中度低温冷害发生范围减小趋势最小。(2)黑龙江省玉米各强度低温冷害和全部低温冷害发生次数年代间的分布都不均匀,均呈减少趋势,均以20世纪80年代为最大,90年代发生次数减少,21世纪00年代和10年代初显着减少,10年代初发生次数最少。(3)1981-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轻度冷害主要发生在黑龙江省中西部和东部地区;中度冷害主要发生在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重度冷害的发生频率表现为北方大于南方,重度冷害高发区主要位于黑龙江省的西北部和北部地区,低发区主要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和东北部地区。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高发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地区,低发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和东南部地区。(4)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的空间年代际变化明显,各强度低温冷害的发生频率随年代变化总体呈减小趋势,分布范围均呈缩小趋势且均以10年代初为最小。各年代低温冷害的发生频率为重度>轻度>中度低温冷害。黑龙江省玉米轻度低温冷害发生最频繁的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和西北部地区;中度低温冷害在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北部和西部的局部地区频率较高;重度低温冷害发生最频繁的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发生在黑龙江省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地区。(5)82%的典型站点5-9月逐月平均气温之和的距平与玉米单产之间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关系,而5-9月逐月平均气温之和的距平是判断玉米低温冷害的指标,说明玉米生长季的温度对于玉米产量有重要影响,低温冷害可以导致玉米减产。22个典型站点发生轻、中、重度低温冷害且玉米气象产量为负值的平均占比分别为72%、85%、81%,发生低温冷害且玉米气象产量为负值的平均占比为78%,以上数据充分表明,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对玉米单产有重要影响,低温冷害可以导致玉米减产。
岑灿坚[8](2018)在《黑龙江大豆产销状况分析与预测预警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全球大豆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几年随着我国大豆进口数量的增加,我国大豆产业快速发展,但同时大量进口大豆导致国内大豆压榨市场逐步被进口大豆和国外豆制品企业控制。进口大豆几乎都是转基因大豆,其单产高,生产成本远低于国内生产的非转基因大豆,对国产大豆的生产和销售带来巨大冲击。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在此状况下出现了农民卖豆难、大豆生产收益低、豆农种植热情受挫的局面。为了平衡大豆产销,促进豆农增收,稳定价格,保证大豆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在借鉴发达国家健全、先进的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中国大豆预警系统并有效运行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分析近8年国内外大豆市场的供需状况。结果表明:2017年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高达28.6%,国际市场上大豆供应充足。2017年国内大豆库存消费比18.4%,国内大豆库存比较合理,但是2016年我国大豆供给对外依存度高达87%,已经严重依赖进口。2.统计分析黑龙江大豆的生产、销售和收益状况。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6年黑龙江大豆产量不断下降;另外,黑龙江大豆生产成本高、出油率低,大豆销售状况不容乐观;最后,黑龙江大豆种植收益低,与水稻、玉米相比不具比较优势。3.运用移动平均、趋势外推、灰色预测等方法预测2017-2020年黑龙江大豆的产销状况。预测结果显示:受补贴政策影响,2017-2020年黑龙江大豆产量缓慢增长,大豆补贴降低了大豆的生产成本,大豆销售状况将逐步改善。4.通过构建黑龙江大豆产销状况预警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经验法、时差相关分析和射线映射原则分别确定警情指标权重、预警警区划分、警兆指标先导强度和先导长度和警兆指标处于各个警区的警限,最后进行统计预警、模型预警和扩散指数预警分析。预警结果显示:未来四年内,黑龙江大豆的产销状况仍将重警警区。5.设计黑龙江大豆产销状况综合监控预警平台,初步开发预警平台界面。本文对黑龙江大豆产销现状进行了分析,实践上可为指导黑龙江大豆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同时,本文对于预测预警的多种方法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拓展应用于其他领域的预测预警研究中。
石晓华[9](2017)在《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于产量的有效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育种工作者为生产上提供了多批优良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多次品种更换。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中国新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实了作物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以水稻为例,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理念,采用遗传学、农学、农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分析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有效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提高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本研究共采用了五套数据。一是收集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共16个水稻主产省1982-2011年的所有至少一年在一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6666.7公顷的水稻品种信息及其种植面积;二是所有上述水稻品种详细的系谱信息,每一个品种追述至最老的亲本或来自国外的亲本为止;三是每一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审定年份、育成单位等信息;四是水稻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五是水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数据。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总结了品种改良成果,通过构建种质资源遗传贡献指数和遗传贡献率,分析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及其变化;实证分析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同时结合种子产业改革等制度变量,研究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不同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研究其对中国水稻生产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促进中国水稻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栽品种中新育成品种占93.5%。(2)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品质等经济性状显着改善。(3)国外稻种资源引进和利用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为25%-40%。(4)中国育种科研人员成功利用国外资源于新品种改良。(5)种业改革激励了育种人员培育水稻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田间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却导致水稻品种市场的多乱杂,未能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6)水稻单产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倒U型关系,产量变异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负相关。在理论上,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关于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争论。遗传多样性越大稳定性越高,品种的高度一致性会增加遗传基础脆弱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主要政策建议:(1)制定详细的国外资源引进与利用策略与政策,促进研究单位与企业对国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2)规范和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应用,为企业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服务。(3)改变现行高等学校和农科院系统为主体的育种体制,政府部门退出商业化育种,扭转水稻品种市场多乱杂的局面。(4)实行品种与种子质量的企业负责制,使缺乏育种能力的企业退出品种选育。
闫平[10](2015)在《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变化原因及利弊分析》文中认为玉米是黑龙江省主产作物之一,在粮食储备、饲料和工业原料的生产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已由2004年的214.2万hm2,陡增到2013年的676.2万hm2,且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使粮食总产量剧增,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本项研究针对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这一现象,通过文献查阅、走访调研和数据统计的研究方法,重点探讨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变化的原因及其利弊。旨在为黑龙江省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实现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结果如下:(1)黑龙江省积温带北移是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使黑龙江省积温带北扩多达3个纬度,玉米出现了越区种植的现象。(2)机械化程度与科技水平提高促使玉米种植面积增大。其原因在于:玉米是机械化作业较为完善的作物,从田间投入到产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械化作业。据统计,2012年黑龙江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549.3万kw,位居全国第二位,农机化逐步发展并趋于完善,为玉米大面积机械化种植提供了基础。同时,施肥技术和施肥水平等农业技术的提高使玉米大幅增产,推动了玉米大面积种植。(3)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影响黑龙江省农作物种植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已由2004年的482万hm2,减少到2013年的207万hm2,减少的面积几乎全部用来种植玉米。(4)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具有双重效应。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增加可实现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并保证国家粮食产量安全,同时也可增加农民的收入。然而也引发了负面效应,研究表明:随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肥料施用量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由2004年的148万t增加到2013年的245万t,造成肥料资源的过度消耗。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产生大量秸秆,然而焚烧是处理秸秆的主要方式,2013年,全省玉米秸秆焚烧量为3741.4万t,严重加剧环境污染,因此,秸秆的合理利用将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玉米连作使土壤酸化现象严重,黑龙江省几个国营农场地块的土壤p H值已经下降到4.5左右。另外,玉米越区种植导致品质大幅下降。鉴于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的利弊,今后的玉米生产发展要从生态、经济和政治方面进行合理、全面的规划,一方面要注重玉米新品种的培育,另一方面要适当控制玉米面积的继续增加趋势。
二、2001年黑龙江省玉米种子市场分析与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黑龙江省玉米种子市场分析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章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现状及问题 |
2.1 我国玉米种子市场概况 |
2.2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现状 |
2.3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第3章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环境分析 |
3.1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市场营销外部环境 |
3.2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市场营销内部环境 |
3.3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市场营销SWOT分析 |
第4章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策略制定及实施 |
4.1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的STP分析 |
4.2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策略的选择 |
4.3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策略的实施 |
4.4 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碳足迹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测度与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农业环境效率的测度方法 |
1.3.2 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关于碳足迹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关于环境效率的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产前沿面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低碳农业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碳足迹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非期望产出的测算 |
3.1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玉米生产的环境特征 |
3.1.2 玉米生产的市场特征 |
3.1.3 玉米生产的产量特征 |
3.1.4 玉米生产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
3.1.5 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非期望产出测度模型的构建 |
3.2.1 玉米生产碳足迹模型 |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碳足迹的测度结果分析 |
3.3.1 玉米生产碳足迹的时序特征 |
3.3.2 玉米生产碳足迹的结构 |
3.3.3 玉米生产碳足迹对玉米生产效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碳足迹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分析 |
4.1 模型介绍 |
4.1.1 传统的DEA模型 |
4.1.2 非径向、非角度的SBM-Undesirable模型 |
4.2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4.3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的测度与结果分析 |
4.3.1 玉米生产环境效率的时序演变 |
4.3.2 玉米生产环境效率与不同阶段玉米生产碳足迹的对应比较 |
4.3.3 玉米生产环境效率的分解效率 |
4.3.4 玉米生产环境效率的投入产出松弛率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碳足迹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提升对策 |
5.1 完善玉米生产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 |
5.2 提高玉米绿色生产的“硬”技术与“软”技术 |
5.3 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减少玉米生产全过程中的碳足迹 |
5.3.1 调整机械投入结构并提高机械利用率 |
5.3.2 严格执行化肥和农药的零增长率规则并提高两者利用率 |
5.3.3 严格执行秸秆禁烧政策并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
5.4 推广规模化经营模式以降低玉米生产成本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玉米的地位和战略作用 |
1.1.2 玉米种业的地位和战略作用 |
1.1.3 玉米在吉林省的地位和战略作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1 种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
1.3.2 商业化育种研究现状 |
1.3.3 玉米供给侧研究现状 |
1.3.4 生产效率研究现状 |
1.3.5 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6 研究现状评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1 主要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种子产业与种子行业 |
2.1.2 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 |
2.1.3 玉米种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波特竞争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系统科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玉米种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
3.1 国外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
3.1.1 美国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
3.1.2 德国玉米商业化育种模式 |
3.1.3 法国玉米商业化育种模式 |
3.2 国内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
3.2.1 国内玉米种业发展历程 |
3.2.2 国内玉米种业发展现状 |
3.2.3 国内玉米种业政策法规 |
3.2.4 国内玉米生产现状 |
3.3 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概况 |
3.3.1 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历程 |
3.3.2 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现状 |
3.3.3 吉林省玉米种业政策法规 |
3.3.4 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 |
3.4 吉林省玉米种业存在的差距 |
3.4.1 技术差距 |
3.4.2 资源差距 |
3.4.3 规模差距 |
3.5 商业化育种模式经验借鉴 |
3.5.1 国外商业化育种模式经验总结 |
3.5.2 对吉林省的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DEA-SBM模型的吉林省玉米品种生产效率研究 |
4.1 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4.1.1 生产效率测度指标选取原则 |
4.1.2 生产效率投入-产出指标设定 |
4.2 问卷检验与描述性统计 |
4.3 DEA模型与方法 |
4.3.1 CCR模型 |
4.3.2 BCC模型 |
4.3.3 DEA-SBM模型 |
4.4 效率测算及结果分析 |
4.4.1 DEA-SBM模型测算 |
4.4.2 非有效决策单元冗余分析 |
4.5 提升吉林省玉米品种生产效率政策建议 |
4.5.1 加快种业资源整合,培植省内驰名种业 |
4.5.2 加大科研投入,重视育种单位研发能力建设 |
4.5.3 完善良种补贴政策,增加技术采用补贴种类 |
4.5.4 加强补贴调节,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 |
4.5.5 创新低成本、高产出耕作模式,加快集约化进程 |
4.5.6 加大玉米种植技术示范推广,鼓励农户尝试新技术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的吉林省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 |
5.1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1.2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定 |
5.2 种子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 |
5.3 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模型与方法 |
5.3.1 主成分分析模型与方法 |
5.3.2 BP神经网络模型与方法 |
5.4 竞争力评价及结果分析 |
5.4.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竞争力分析 |
5.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竞争力训练 |
5.4.3 种子企业竞争力指数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市场需求变化的吉林省玉米品种有效供给能力研究 |
6.1 吉林省玉米生产趋势研判 |
6.1.1 专用型玉米需求稳中有升 |
6.1.2 高品质玉米品种需求加强 |
6.1.3 种植过程注重节本增效 |
6.1.4 玉米规模化种植程度提高 |
6.2 新趋势下吉林省玉米品种供给能力现状 |
6.2.1 专用型玉米品种缺口大 |
6.2.2 优质品种仍显不足 |
6.2.3 省外品种占主导地位 |
6.3 供给不足的根源分析 |
6.3.1 育种与推广脱节 |
6.3.2 体制机制相对落后 |
6.3.3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
6.3.4 市场竞争持续加剧 |
6.3.5 种业呈现局部泡沫化 |
6.4 提高吉林省玉米品种供给能力的对策建议 |
6.4.1 推进培植规模化种子企业 |
6.4.2 强化种子企业育种主体地位 |
6.4.3 提高种子企业经营能力 |
6.4.4 加快优良品种选育进程 |
6.4.5 建立健全配套体制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提升的模式及路径 |
7.1 传统育种模式及现存问题 |
7.1.1 传统育种模式 |
7.1.2 现存问题 |
7.2 科企合作育种模式及现存问题 |
7.2.1 科企合作育种模式 |
7.2.2 现存问题 |
7.3 基于商业化育种模式的玉米种业竞争力提升路径 |
7.3.1 商业化育种模式构建 |
7.3.2 吉林省玉米种业路径选择 |
7.4 促进吉林省商业化育种保障措施 |
7.4.1 完善配套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 |
7.4.2 加大育种研发投入力度 |
7.4.3 注重科研管理人才储备 |
7.4.4 聚焦特色玉米品种选育和推广 |
7.4.5 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共享体系 |
7.4.6 循序渐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导师简介 |
(5)中国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及其适度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研究 |
1.2.2 关于产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测度研究 |
1.2.3 关于产业对外开放水平的适度性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玉米种业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种子产业链 |
2.1.2 玉米种业 |
2.2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的界定 |
2.2.1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 |
2.2.2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实现水平 |
2.3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适度性界定 |
2.3.1 适度性的界定与评估指标 |
2.3.2 竞争力的界定与评估指标 |
3 开放对中国玉米种业的影响 |
3.1 积极影响 |
3.1.1 丰富种质资源 |
3.1.2 借鉴营销理念 |
3.1.3 完善市场定位 |
3.1.4 提升研发水平 |
3.1.5 产生竞争效应 |
3.2 消极影响 |
3.2.1 推高种子价格 |
3.2.2 挤占种子市场 |
3.2.3 威胁粮食安全 |
3.2.4 陷入模仿陷阱 |
4 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现状及对外开放情况 |
4.1 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现状 |
4.1.1 种子市场规模 |
4.1.2 品种推广状况 |
4.1.3 种业研发能力 |
4.1.4 知识产权保护 |
4.1.5 市场监管能力 |
4.2 外资进入中国玉米种业的基本情况 |
4.2.1 研发情况 |
4.2.2 投资情况 |
4.2.3 贸易情况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及其适度性评估 |
5.1 基于规则层面的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承诺水平 |
5.1.1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政策法规变迁 |
5.1.2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承诺水平评估结果总结 |
5.2 基于结果层面的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实现水平 |
5.2.1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实现水平 |
5.2.2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深度实现水平 |
5.2.3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实现水平评估结果总结 |
5.3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的适度性分析 |
5.3.1 竞争力绩效评估 |
5.3.2 竞争力潜力评估 |
5.3.3 适度性评估结果 |
6 主要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1.1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与适度性概念框架的主要发现 |
6.1.2 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与适度性实证评估的主要发现 |
6.2 主要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论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产业 |
2.1.2 玉米产业及产业链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产业竞争理论 |
2.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第3章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
3.1 黑龙江省玉米种植现状 |
3.1.1 玉米种植条件自然概况 |
3.1.2 玉米种植的特点 |
3.1.3 玉米种植分布情况 |
3.2 玉米加工业发展现状 |
3.3 玉米销售情况现状 |
3.3.1 玉米消费途径现状 |
3.3.2 玉米进出口情况现状 |
3.4 黑龙江省玉米比较优势分析 |
3.4.1 玉米产业生产规模比较优势分析 |
3.4.2 玉米产业生产效率比较优势分析 |
3.4.3 玉米产业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4.1.1 种植品种杂乱,结构不合理 |
4.1.2 种植规模化程度低,地区产量差异大 |
4.1.3 基础设施落后,自动化程度低 |
4.1.4 劳动力素质低,科技知识缺乏 |
4.2 玉米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4.2.1 缺乏龙头企业,品牌效益不显着 |
4.2.2 精深加工能力差,产品转化滞后 |
4.3 玉米销售存在的问题 |
4.3.1 市场流通机制不完善 |
4.3.2 销售动态信息交流能力有限 |
4.4 其他问题分析 |
4.4.1 新品种及新产品研发能力不够 |
4.4.2 市场环境紊乱,管理不规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促进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改善玉米种植情况 |
5.1.1 推行订单模式,促进玉米规模化种植 |
5.1.2 科学种植,促进平衡增产 |
5.1.3 更新基础设施,提升自动化水平 |
5.1.4 推广玉米种植科技,加强农民农机基础培养 |
5.2 推动玉米加工行业的转变 |
5.2.1 优化整合加工企业,扶持龙头企业 |
5.2.2 强化精深加工能力,加快深加工产品转化 |
5.2.3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塑造品牌效应 |
5.3 拓展玉米市场销售渠道 |
5.3.1 强化市场信息流建设,完善销售流通机制 |
5.3.2 加大营销宣传力度,扩展销售渠道 |
5.4 其他建议 |
5.4.1 健全玉米产业政策支持体系 |
5.4.2 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科技创新 |
5.4.3 强化市场监督,完善市场环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近36年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低温冷害的定义和分类 |
1.2.2 低温冷害机理的研究 |
1.2.3 低温冷害指标的研究 |
1.2.4 低温冷害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 |
1.2.5 低温冷害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 |
1.2.6 低温冷害风险评估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概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1.2 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 |
2.2 研究资料来源与处理 |
2.2.1 研究数据 |
2.2.2 研究资料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低温冷害指标及指标值计算方法 |
2.3.2 气象产量计算方法 |
2.3.3 其他计算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
3.1.1 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的年际时间分布特征 |
3.1.2 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的年代际时间分布特征 |
3.2 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3.2.1 1981-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2 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的年代际空间分布特征 |
3.3 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3.1 5-9月逐月平均气温之和的距平与玉米单产的相关性分析 |
3.3.2 典型站点发生玉米低温冷害年份的气象产量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黑龙江大豆产销状况分析与预测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市场供求关系研究 |
1.2.2 大豆产销状况研究 |
1.2.3 综合预测预警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 |
2 国际国内市场大豆供求状况 |
2.1 国际市场大豆供求状况 |
2.2 国内市场大豆供给状况 |
2.3 国内市场大豆需求状况 |
2.3.1 国内大豆压榨需求 |
2.3.2 国内大豆食用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大豆产销状况分析 |
3.1 黑龙江大豆生产状况 |
3.2 黑龙江大豆销售状况 |
3.2.1 黑龙江大豆收购状况 |
3.2.2 黑龙江大豆网上销售状况 |
3.2.3 黑龙江大豆出口状况 |
3.3 黑龙江大豆生产收益状况 |
3.3.1 黑龙江大豆生产成本 |
3.3.2 黑龙江大豆平均出售价格 |
3.3.3 黑龙江大豆生产补贴 |
3.3.4 黑龙江大豆生产收益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大豆产销状况预测 |
4.1 国内大豆消费量预测 |
4.2 黑龙江大豆产量预测 |
4.3 黑龙江大豆销售状况预测 |
4.4 黑龙江大豆生产收益状况预测 |
4.4.1 现金成本预测 |
4.4.2 出售价格预测 |
4.4.3 现金收益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大豆产销状况综合预警 |
5.1 预警指标体系设置 |
5.1.1 警情指标构建 |
5.1.2 警源指标分析 |
5.1.3 警兆指标构建 |
5.2 警情指标警度确定 |
5.2.1 警度确定方法 |
5.2.2 警情指标得分 |
5.2.4 警情划分结果 |
5.3 警兆指标先导强度和先导长度 |
5.3.1 基准循环确定 |
5.3.2 时差相关分析 |
5.3.3 先导强度和先导长度 |
5.4 警兆指标警限确定 |
5.4.1 警兆指标警限计算 |
5.4.2 预警有效性检验 |
5.5 监控预警分析 |
5.5.1 单指标分析预警 |
5.5.2 多指标综合预警 |
5.5.3 扩散指数预警 |
5.6 本章小结 |
6 预警平台设计 |
6.1 平台需求 |
6.2 平台体系构架设计 |
6.2.1 网络结构设计 |
6.2.2 逻辑结构设计 |
6.3 平台功能设计 |
6.4 数据库设计与平台界面开发 |
6.4.1 数据库设计 |
6.4.2 平台界面开发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的基本分布特点 |
2.1.1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时间变化趋势 |
2.1.2 主要发文期刊 |
2.1.3 主要研究人员和机构 |
2.1.4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目标研究区域 |
2.2 作物遗传构成及其经济研究 |
2.2.1 遗传构成的一般概念 |
2.2.2 关于作物遗传构成的经济研究 |
2.3 遗传多样性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
2.3.1 经济研究中常用的遗传多样性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
2.3.2 遗传多样性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经济研究 |
2.4 与品种改良和种业有关的制度建设 |
2.4.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
2.4.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制度建设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
3.1 研究思路 |
3.2 遗传构成与遗传多样性概念的界定与测定方法 |
3.2.1 遗传构成概念的界定 |
3.2.2 种质资源的遗传贡献 |
3.2.3 国外资源遗传贡献的测定方法 |
3.2.4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 |
3.3 研究理论框架与模型 |
3.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
3.3.2 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品种改良的贡献模型 |
3.3.3 种子产业改革和外国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模型 |
3.3.4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
3.4 研究数据 |
第4章 中国水稻的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
4.1 中国水稻优良品种的改良 |
4.2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
4.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 |
4.2.2 中国水稻品种的推广 |
4.3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化 |
4.3.1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化 |
4.3.2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抗虫性状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构成 |
5.1 外来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
5.1.1 外来水稻品种的引进 |
5.1.2 外来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 |
5.2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
5.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
5.2.2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 |
5.3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遗传贡献的区域差异 |
5.3.1 国际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3.2 日本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3.3 其他国家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 |
6.1 种质资源与品种性状的关系 |
6.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
6.3 模型估计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单产的影响 |
7.1 中国水稻单产变化 |
7.2 研究模型和估计方法 |
7.3 模型估计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
8.1 中国水稻生产与遗传多样性 |
8.1.1 中国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
8.1.2 遗传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
8.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
8.3 模型估计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创新点 |
9.4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变化原因及利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变化及原因分析 |
2.1 市场需求的拉动 |
2.1.1 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
2.1.2 玉米增产潜力巨大 |
2.1.3 农业的经济贡献率稳步上升 |
2.2 积温带随气候变暖发生北移 |
2.2.1 平均气温与玉米产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
2.2.2 积温带北移造成玉米越区种植 |
2.2.3 育种研究的发展和育种技术的进步 |
2.3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
2.3.1 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简述 |
2.3.2 黑龙江省农机装备发展态势 |
2.4 施肥水平及施肥技术的提高 |
2.4.1 施肥存在的问题 |
2.4.2 施肥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 |
3 黑龙江省玉米变化的利弊分析 |
3.1 正面影响分析 |
3.1.1 有利于千亿斤粮食产能目标的实现 |
3.1.2 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3.1.3 促进农民增收 |
3.2 负面影响分析 |
3.2.1 加快肥料资源的消耗 |
3.2.2 玉米品质下降 |
3.2.3 秸秆不合理利用 |
3.2.4 土壤酸化和病虫害加剧 |
4 国外经验借鉴 |
4.1 美国精确农业全面发展 |
4.1.1 选用耐密植且性状优良的玉米品种 |
4.1.2 合理轮作和科学施肥 |
4.1.3 机械化水平高 |
4.2 巴西农业科技发展迅猛 |
4.2.1 转基因玉米应用取得成功 |
4.2.2 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 |
4.2.3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
5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发展的建议 |
5.1 生态措施 |
5.1.1 积极应对全球变暖 |
5.1.2 重视玉米新品种培育 |
5.1.3 缓解土壤肥力下降 |
5.2 经济措施 |
5.2.1 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快速发展 |
5.2.2 加快科技创新 |
5.2.3 加快玉米产业化发展 |
5.3 政治措施 |
5.3.1 制定适合黑龙江省的农业补贴政策 |
5.3.2 制定保障性战略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2001年黑龙江省玉米种子市场分析与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先锋公司玉米种子营销策略研究[D]. 屈中华. 吉林大学, 2020(08)
- [3]基于碳足迹的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环境效率测度与提升对策研究[D]. 王耀蕊.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4]吉林省玉米种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马琨. 吉林大学, 2019(08)
- [5]中国玉米种业对外开放水平及其适度性研究[D]. 杨燕茹.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魏巍. 吉林大学, 2018(01)
- [7]近36年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研究[D]. 余兰.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8]黑龙江大豆产销状况分析与预测预警研究[D]. 岑灿坚.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9]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D]. 石晓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10]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变化原因及利弊分析[D]. 闫平.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