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安全性的不换水对虾养殖系统(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张力[1](2020)在《亚硝酸盐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水产养殖中水体环境菌群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亚硝酸盐的积累是造成养殖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诱发水产动物爆发性疾病的重要环境因素。在水产养殖中,进行生物脱氮的菌株主要是硝化反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除上述细菌菌株外,酵母菌作为一种优良的环境污染物降解菌株,已被国内外学者研究。然而,从现有专利和文献来看,酵母作为一种亚硝酸盐去除菌株的详细报道很少。1.从实验室保藏的8株降解菌株中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优势菌株暂时命名为WP-1,通过糖的发酵试验、碳源的同化试验、氮源的同化试验等鉴定以及18S r 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判定菌株WP-1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菌(Wickerhamomyces anomalus)。本研究菌株在2021年1月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M2021030)。2.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菌株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得知,当温度为30℃时,菌株的生长速度最快,48 h时菌株的含量为1.21×109个/m L;当p H为6时,菌株生长最快,48 h的菌株含量为7.98×108个/m L;以葡萄糖为碳源时,菌株生长状况最好,48 h时菌株含量达到9.86×108个/m L;当C/N为20/1时,菌株的生长速度最快,48 h的菌量为10.72×108个/m L。又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研究了菌株降解NO2ˉ-N和NH4?-N的能力,菌株降解NO2ˉ-N和NH4?-N的温度设定为30℃时,降解率最高,分别是86.9%和82.9%;菌株降解NO2ˉ-N和NH4?-N的p H为6时,降解率最高,分别是83.8%和77.7%;菌株在转速为120 r/min时降解NO2ˉ-N和NH4?-N的效率最高,为85.5%和79.5%;通过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所建立的模型Y=90.52+0.20X1-0.038X2+0.71X3-0.22X1X2+0.18X1X3+0.1.4X2X3-3.51X12-3.89X22-1.84X32(P<0.0001显着,失拟项P>0.05不显着),试验模型可靠;调整决定系数R2Adj=0.9727,表明WP-1菌株降解率的变化有97.30%来源于不同培养温度、p H和不同培养转速的作用。3.应用WP-1菌株,对样品中亚硝酸盐氮的含量进行监测。由实验结果得知,实验组对亚硝酸盐氮的降解率达到95.4%,相同时间对照组池塘亚硝酸盐氮的含量有明显增加趋势(P<0.05)。4.试验池塘细菌群落结构的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实验组池塘与对照组池塘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样品在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前,探索了通过样品“科”、“属”细菌群落组成情况,在使用WP-1菌株前和应用后12 h内,水体中优势菌主要为弧菌属(Vibrio)和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条件致病菌,在应用WP-1菌株前的组A-1、A-2以及应用后12 h内的组A-3中弧菌的数量分别占体系中总细菌数量的68%、68%、和64%,在应用WP-1菌株的24 h和36 h的组A-4、A-5弧菌的数量分别占体系中总细菌数量的3.01%和2.66%。为了进一步比较说明实验中使用菌株WP-1前后养殖水体样品中物种多样性的差异,进行了Rank-abundance曲线和稀释曲线分析。分析得知在使用WP-1菌株处理前组A-1、A-2样品中丰富度高于使用菌株处理后组A-4、A-5,但是使用WP-1菌株处理后的样品中物种多样性远远高于处理之前,且样品中物种的分布程度更加均匀。本文研究明确了亚硝酸盐降解菌株的种类,在进行了菌株优化和降解特性的研究后,证实了WP-1菌株能够有效降解亚硝酸盐,监测了泼洒WP-1菌株池塘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探索了WP-1菌株对养殖池塘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初步揭示了泼洒WP-1菌株对水产养殖的作用和意义。
黄雪敏[2](2020)在《凡纳滨对虾育苗系统细菌资源挖掘及溶藻弧菌基因组初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从华南沿海地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育苗系统采集水样和幼体,通过高通量测序对育苗水体菌群结构进行分析;从水体和幼体分离鉴定细菌,筛选潜在有益菌;对弧菌耐药性进行检测与评价;对7株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基本信息分析,为对虾育苗系统细菌资源挖掘和弧菌病害防控提供了基础。首先,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对9个对虾育苗场(广东:DH、GL、HD、HY、RH;广西:HT、ZK、ZZ;海南:HC)共42个苗池水体菌群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育苗场地理位置、幼体期和幼体健康状态对水体菌群结构都具有明显影响。除GL苗场仔虾5期组外,其他组苗池水体菌群均以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为最优势或次优势菌群。科水平上,以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束缚杆菌科(Haliscomenobacteraceae)和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为优势,其中红杆菌科以绝对优势存在于所有苗池,相对丰度为22%-49%。优势属水平上,海命菌属(Marivita)、褐杆菌属(Phaeobacter)、鲁杰氏菌属(Ruegeria)、栖东海菌属(Donghicola)、棕指藻杆菌属(Phaeodactylibacter)、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和Epibacterium普遍或较普遍存在于正常苗池,可作为健康苗池的候选指示菌群,而弧菌属(Vibrio)则可作为发病苗池指示菌。接着,从育苗水体和幼体分离细菌并通过16S r RNA基因测序初步鉴定,结合胞外酶和拮抗荧光弧菌活性等特征筛选非弧菌类的潜在益生菌。本研究共分离保存了231株非弧菌属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最为常见(94株),其中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菌株最多;其次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67株),且大多数分离物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而拟杆菌门分离菌(46株)均属于黄杆菌科,且南海海杆菌属(Meridianimaribacter)菌株最多;而24株放线菌分离物中,一半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筛选到2株均能抑制荧光弧菌且属于水体优势菌群的潜在益生菌,即Pseudoalteromonas sp.HD-L11和Epibacterium sp.CX-W13,其中,HD-L11还具有较强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进一步,结合16S r RNA和HSP60基因测序对46株弧菌进行鉴定,并通过纸片扩散法测试其对17种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溶藻弧菌是育苗水体最优势弧菌;耐药性分析显示:46株弧菌对呋喃唑酮、头孢克肟、氨苄青霉素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都达50%以上,对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5%),而对氯霉素均无抗药性;63%弧菌耐受≥4种抗生素,15%菌株耐受≥7种抗生素。最后,利用三代Pac Bio测序技术,对7株溶藻弧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注释和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7株菌均有ch1与ch2两个环状染色体,其中3株溶弧菌有1-2个质粒。大小约5.20-5.33 Mb,GC含量为44.61%-44.74%。基因组编码蛋白功能注释获得CDS为4531-4768个;其中3030-3069个CDS获得COG功能注释,2643-2675个获得KEGG注释,2740-2799个获得GO注释,4474-4711个获得Refseq注释,3937-4029个获得Pfam注释,1517-1541获得TIGRFAMs注释。其中COG功能注释显示已知的基因中,氨基酸转运和代谢基因比列最多,其次是转录相关的蛋白基因。共线性分析显示,7株溶藻弧菌主要分为两大类,菌株间存在较频繁的同源片段倒位与缺失现象。
郭静文[3](2020)在《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菌藻联合对养殖废水的处理》文中提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管理和高密度养殖模式导致了目前养殖水环境的急速恶化,水体富营养化日渐严重,养殖动物病害问题频发。而用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养殖废水会对养殖水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探究新型生物处理养殖废水是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益生菌可以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环境,维护养殖水体微生态平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免疫,在水产养殖上得到广大学者以及养殖户的认可。本研究从淡水养殖池塘中分离出两株纯种菌株,分别为BB1和BB1-a。菌株BB1经16S rDNA系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两株菌均为假单胞属菌,分别命名为Pseudomonas sp.BB1,Pseudomonas sp.BB1-a。分别在假单胞菌BB1、假单胞菌BB1-a浓度为106CFU/mL的条件下养殖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 var),结果显示在此浓度下的假单胞菌BB1和假单胞菌BB1-a对斑马鱼均无生物毒性。在不同温度(15℃,20℃,25℃,30℃,35℃)和pH(5,6,7,8)下培养假单胞菌BB1和假单胞菌BB1-a,结果显示,在p H为7,温度为25-30℃时,假单胞菌BB1能有效地去除养殖水体中高浓度的氨氮,对于氨氮去除率高达93%以上;在pH为7,培养温度为20℃时,假单胞菌BB1-a对于氨氮最高去除率为86.73%。随后选取海洋红酵母(Rhodotorula)、球红冬孢酵母菌(Rhodosporidium sphaercarpum)、假单胞菌BB1(Pseudomonas sp.BB1)、假单胞菌BB1-a(Pseudomonas sp.BB1-a),筛选出以上四株菌单独培养时对于模拟养殖废水最佳接种浓度,结果显示,低浓度组(105 CFU/mL)海洋红酵母对于氨氮的去除率为34.04%,高浓度组(107 CFU/mL)海洋红酵母对于亚硝酸盐的去除率为49.9%.,中浓度组(106 CFU/mL)对于COD去除率为58.44%,考虑到经济性,在后续实验添加海洋红酵母的浓度为中浓度组106 CFU/mL;球红冬孢酵母菌中浓度组(106CFU/mL)对于氨氮、亚硝酸盐、COD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48.98%,20.83%,74.3%;假单胞菌BB1中浓度(106 CFU/mL)对氨氮和COD去除率最高,分别是43.08%和65.79%,高浓度组(107 CFU/mL)对模拟养殖废水中亚硝酸盐去除率为45.49%,中浓度组(106 CFU/mL)对于亚硝酸盐的去除率为38.39%,选用中浓度组106CFU/mL来进行后续实验;假单胞BB1-a高浓度组(107 CFU/mL)对氨氮去除率最高,为31.85%,中浓度组(106 CFU/mL)对于氨氮的去除率为18.67%,中浓度组(106 CFU/mL)对亚硝酸盐和COD去除率最高,分别为3.59%和24.97%,选用中浓度组106CFU/mL来进行后续实验;四株菌对于模拟养殖废水中TP的去除均无明显效果。藻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并释放出氧气,细菌利用氧气,吸收废水中营养物质并降解有机污染物。将藻类与细菌的能力结合起来,探究小球藻-细菌联合培养体系下不同接种比(藻菌比分别为1/1、1/3、1/5、3/1、5/1)对于模拟养殖废水中氮、磷等富营养物的吸收能力,以实现对废水的更高效处理。结果显示,海洋红酵母与小球藻联合培养时,菌藻之间对生长有互相促进作用;假单胞BB1与小球藻联合培养时,菌藻之间对生长有互相促进作用;当小球藻和海洋红酵母浓度比为1/1和3/1时,对于氨氮的最终去除率显着高于其余各组,小球藻和海洋红酵母浓度比为5/1时,在第72h时对于模拟养殖水中亚硝酸盐去除率最高,为86.93%,在第72h时对于模拟养殖水中TP去除率最高,为86.64%;小球藻和假单胞菌BB1浓度比为1/1时,对于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最终去除率显着高于其余各组,小球藻和假单胞BB1浓度比为5/1时,在第72h时对于模拟养殖水中TP去除率最高,为87.81%。以上结果表明实验室所筛两株假单胞菌对于氨氮等水质指标均有良好去除效果,菌藻联合体系较菌、藻纯培养体系对于氨氮等养殖水体中的污染物有更好的去除效果,在水产养殖水质调控以及水产养殖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于党辉[4](2020)在《一株脱氮盐单胞菌的应用效果及环境条件对一株假交替单胞菌的脱氮影响》文中研究说明1.5株脱氮菌的脱氮性能比较选取了5株具有脱氮潜能的菌株(盐单胞菌04、盐单胞菌02、盐单胞菌20、鲍曼氏菌03和白翎芽孢杆菌04),分别接种在氨氮及亚硝基氮浓度均为20mg/L的硝化及去亚硝酸盐培养基中,分析5株菌脱氨氮及亚硝基氮效果,结果表明,盐单胞菌04和盐单胞菌02两株菌在20h的氨氮去除率均可达到100%,盐单胞04及盐单胞02对培养基中亚硝基氮100%去除所需的时间分别为60h与72h;进一步分析比较盐单胞菌04与盐单胞菌02在硝化及去亚硝酸盐培养基中培养时,稳定期后的氨单加氧酶(AMO)、羟氨氧化酶(HAO)和亚硝酸盐还原酶(NIR)三种脱氮相关酶活力大小,结果表明,盐单胞04的三种脱氮相关酶活力高于盐单胞菌02。综合分析表明,盐单胞菌04为一株既能代谢氨氮又能代谢亚硝基氮的高效脱氮菌株,在水产养殖中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2.盐单胞菌04(Halomonas)对高浓度有害氮的去除效果为了研究脱氮盐单胞菌04的应用潜能,设置养殖水体中盐单胞菌浓度分别为0、104、105及106CFU/ml的浓度组,每天向各浓度组中分别添加浓度为10mg/L的氨氮、5mg/L的亚硝基氮及10mg/L氨氮与5mg/L亚硝基氮混合物,按照C:N=15的浓度向实验组及对照组中添加蔗糖,通过分析水体中氨氮及亚硝基氮浓度,统计对虾的存活率,确定盐单胞菌04的脱氮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养殖系统中添加盐单胞菌04,能显着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基氮的浓度,提高对虾的存活率,最高氨氮去除率105CFU/ml+蔗糖组组,氨氮去除率63%,最高亚硝基氮去除率106CFU/ml+蔗糖组,亚硝基氮去除率84.8%。向养殖环境中添加蔗糖培养生物絮团,有利于水体中盐单胞菌04去除氨氮和亚硝基氮,提高对虾在氨氮和亚硝酸盐胁迫下的成活率,且对盐单胞菌04的定殖有促进作用。3.盐单胞菌04在模拟养殖环境中的定殖效果为了研究脱氮盐单胞菌04在养殖系统中的定殖效果,以从对虾养殖系统中分离的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sp)、地衣芽胞杆菌(B.licheniformis)、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希瓦氏菌(Shewanella.sp)为模拟环境菌,按照2.5kg/m2的对虾产量投放饵料,研究了脱氮盐单胞菌04在对虾养殖前期10d内及养殖后期10d内的定殖效果。结果表明,养殖前期,仅有盐单胞菌04存在时,在水体中残饵浓度较低的情况下,盐单胞菌浓度能够维持在104CFU/ml数量级水平,养殖后期随着残饵浓度提高,盐单胞菌能够达到在105CFU/ml数量级水平。环境中存在多种菌时,影响盐胞菌04的定殖,无论是否存在饵料,菌的浓度仅能维持在103CFU/ml的数量菌。4.环境条件对一假交替单胞菌的脱氮效果影响从对虾养殖池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高效脱氨氮能力的菌株(06假交替单胞菌),设置不同的C/N、p H、盐度的脱氮培养基,分析了环境条件对其脱氮效率的影响,研究了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丁二酸钠、柠檬酸钠、乳糖和可溶性淀粉对06假交替单胞菌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6假交替单胞菌在C/N 1520、p H78及盐度515时具有良好的脱氨氮效果,应用柠檬酸钠为碳源,氨氮去除率达到100%。在脱氮培养过程中,细菌生长与脱氮效率成强相关性(相关系数r=0.94)。根据06假交替单胞菌的16S r RNA序列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该菌与河豚毒素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tetraodonis)亲缘关系最近,采用浸泡攻毒的方法测试了该菌对虾幼虾的生物安全性,结果显示该菌对幼虾的LC50为7.5×107CFU/ml,表明该菌对对虾不具致病力。研究结果可为该菌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管振国[5](2019)在《饲料中添加根瘤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和水环境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工厂化养殖凡纳滨对虾迅速发展,这样既能避免自然气候(台风,寒潮)又能够延长养殖期,做到反季节出虾提高养殖效益。但也存在许多弊端,高密度养殖下疾病爆发(弧菌和病毒),养殖中后期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等制约着养殖业的发展。在倡导无抗养殖的形势下微生态制剂得以推广和应用。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为实验动物,将实验室筛选获得的根瘤菌(Rhizobium larrymoorei)菌株添加到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测定对虾生长性能、免疫相关酶及水中弧菌和水质指标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饲料中添加根瘤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免疫相关酶及消化酶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对虾生长指标及血淋巴各项免疫指标活性均比对照组有所增强,其中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明显增强。试验组中肝胰脏的各项免疫指标活性均比对照组有所增加。在饲料中添加根瘤菌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的淀粉酶和肝胰腺蛋白酶活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对虾的肝胰腺脂肪酶的活性影响显着(P<0.05)。因此,饲料中添加根瘤菌可促进对虾生长,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降低饵料系数,提高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的活性,增强其抗病能力。通过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根瘤菌试验,最终确定饲料中添加根瘤菌的最适剂量为2 ml kg-1。饲料中添加根瘤菌对工厂化养殖水体中总弧菌数变化及抗弧菌的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中对总弧菌的影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饲料中添加根瘤菌可以起到抑制弧菌繁殖的作用。通过副溶血弧菌感染后的死亡率发现,试验组抗副溶血弧菌感染的能力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明饲料中添加根瘤菌有利于增强对虾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饲料中添加根瘤菌对水质指标的影响及抗高氮的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在中后期上升趋势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pH值和总氮的变化同对照组比较表现为不显着,但试验组中氨氮和亚硝酸盐上升的幅度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在养殖的中后期,说明饲料中添加根瘤菌到可延缓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的上升速度。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根瘤菌,不仅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特定增长率、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减少养殖池水中弧菌的含量和延缓养殖中后期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升高。抗弧菌和抗高氨氮的试验进一步说明饲料中添加根瘤菌有助于增强对虾机体免疫力和提高对虾的抗病能力。饲料中添加根瘤菌具有节约用药成本,产品利用率高等优势,该方法应在实际生产中大力推广。
仓萍萍[6](2019)在《环境友好视角下大菱鲆养殖模式转型的经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92年中国开创“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以来,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北到辽宁省南到福建省,尤其在黄渤海地区有了大规模养殖,其中山东、辽宁两省集聚程度较高。2018年山东、辽宁两省大菱鲆养殖年产量4.17万吨,占养殖总产量83.73%。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以流水养殖为主,养殖水体占养殖总水体99%,养殖产量占总养殖量94.5%,循环水养殖不足1%,养殖产量占总养殖量5.5%。工厂化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主要区别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污染排放方面。基于物料平衡法,养殖一千克大菱鲆,流水养殖的氮排放量为0.136千克,磷排放量为0.018千克。以2018年山东、辽宁两省大菱鲆年养殖量4.17万吨计,氮磷量排放量分别5660吨和749吨。该估算结果基于全程投喂配合饵料的假设。实际情况是冰鲜饵料投喂量是配合饵料的3.5倍左右,故上述氮磷排放的估算值小于实际值。冰鲜饵料能导致更高的“二次污染”。2019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会同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提出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杂鱼,严格限制冰鲜杂鱼等直接投喂。大菱鲆循环水养殖全程投喂配合饲料,虽然目前多数循环水养殖水处理设备性能还不太完善,不能做到完全“零排放”,但污染物排放低。第二是资源消耗方面。流水养殖资源消耗大。山东、辽宁两省大菱鲆流水养殖,水资源消耗分别30立方米/千克和17立方米/千克。2018年山东、辽宁两省大菱鲆流水养殖年用水量8.29×108立方米。假设采用循环水养殖,用水总量2.52×107立方米,水资源耗用前者是后者33倍。随着竞争加剧,养殖规模扩大,工厂化流水养殖对环境造成的负外部性主要表现为:(1)资源高开采低使用。地下水资源无序开采,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低;(2)污染高排放低治理。养殖尾水排放缺乏标准,集约化大规模养殖造成局部水域氮磷污染超标,“二次污染”的水源对养殖产生严重危害。大菱鲆流水养殖属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线性养殖,产业发展前景堪忧。鉴于此,本文以大菱鲆养殖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选择“环境友好视角下大菱鲆养殖模式转型的经济研究”为研究课题。采用完全成本法、数据包络法分析大菱鲆流水养殖负外性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之后用生态足迹指数法论讨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对生态造成的影响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实物期权定价理论验证生态足迹指数法的研究结论,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总结并提出转型机制和进一步研究方向。全文共分八章,各章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技术路线,论文的观点和创新点等。第二章文献述评。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及评价启示。第三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相关概念的界定,基础理论和经济模型。第四章中国大菱鲆养殖业发展现状。阐述中国大菱鲆养殖业发展具备的优势,养殖规模布局及主要问题,环境友好型大菱鲆养殖模式推广存在的主要障碍。第五章中国大菱鲆流水养殖环境负外部性原因分析。从两个角度展开分析。其一,负外部性外因分析,核算体系需优化,资源环境要素未纳入传统成本核算体系,水产品价格未体现所有要素的价值,低估成本高估收益,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其二,负外部性内因分析,大菱鲆流水养殖效率需提高,饵料、人工、设备等要素投入过多,降低了经济效益,饵料过度投入会加重“二次污染”。第六章中国大菱鲆不同养殖模式的环境效益比较分析。采用生态足迹指数法对中国大菱鲆循环水养殖和流水养殖的可持续性展开评价,结论认为循环水养殖环境压力相对较小,为弱可持续发展,流水养殖已超出生物容量,环境压力较大,表现为生态赤字。在此基础上用实物期权定价理论验证上述结论,结论一致。本章节研究为养殖模式转型提供理论依据,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完全成本和效率问题的研究旨在说明流水养殖的不足和转型的必要,定性说明流水养殖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接着用生态足迹指数法定量研究,说明流水养殖环境压力较大,呈生态赤字,不可持续,大菱鲆流水养殖转型势在必行,之后基于实物期权定价理论,进行数值模拟仿真,进一步验证上述研究结论,结论一致,循环水养殖是未来养殖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第七章转型机制与主要结论。归纳总结上述章节研究的主要结论,对大菱鲆养殖模式的转型机制提出思路。第八章总结与展望。总结当前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后续科学研究提出设想和展望。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地域养殖优势存在差异。电力成本方面:辽宁省4.45元/千克,山东省6.00元/千克,辽宁是山东的74.17%;水资源耗用方面:辽宁省17立方米/千克,山东省30立方米/千克,辽宁是山东56.67%,辽宁省资源使用效率高于山东省。山东、辽宁两省地下水资源价值分别:0.08 RMB/m3,0.11 RMB/m3,资源价值不等,体现了资源稀缺性。按传统成本核算,大菱鲆流水养殖成本山东省略低于辽宁省,纳入资源环境因素之后,大菱鲆流水养殖成本山东省比辽宁省高2.35元/千克。说明:考虑资源环境要素后,辽宁省大菱鲆养殖存在较强优势。(2)不同养殖模式资源消耗存在差异。工厂化半封闭循环水养殖一千克大菱鲆水资源耗用量2.52立方米,工厂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一千克大菱鲆水养殖耗用量0.6立方米。工厂化流水养殖一千克大菱鲆水资源耗用量17立方米以上。不同养殖模式水资源耗用差异较大,流水养殖是半封闭循环水养殖用水量近7倍,是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用水量近30倍。半封闭循环水是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用水量4倍。(3)流水养殖规模不经济。虽然有些养殖户生产规模较大,但距规模经济仍有差距。诸多资源利用不充分,如,流水养殖面积均值4116平方米,有效养殖面积3636平方米,养殖水域投入过度,饵料过度投放、人工使用不足、固定资产部分闲置,距离帕累托最优有一定差距,有较大改进空间。(4)循环水养殖优势逐步显着。随着对养殖资源环境逐步重视,水土资源成本和污染处理成本不可回避,当外部成本引入成本核算体系后水产养殖成本会有显着提高。另外,随着科技进步,工艺完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运营成本与目前相比会进一步下降。两者成本差距逐步缩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优势逐步突显。循环水养殖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资产使用率高。养殖周期缩短,各项资产周转速度快;二是养殖风险低。盈亏平衡结果显示,大菱鲆循环水养殖安全边际率39.23%,流水养殖安全边际率26.27%,说明循环水养殖经营风险低于流水养殖。因为水质稳定,管理科学,鱼病发生率低,养殖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三是食品安全性高。科学监控养殖环境,严格消毒、清池等环节,产品质量达标品质好,食品安全风险降低;四是有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资源低消耗,环境低污染,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要求,有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平衡水产养殖结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较少受自然资源约束,可以平衡水产养殖结构性问题,满足消费者需求。(5)中国大菱鲆循环水养殖属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循环水养殖生态足迹指数(EFI=13%),属于弱可持续养殖。饲料、能源、基建生态足迹指数贡献最大,循环水养殖能有效降低饵料系数,既降低养殖经济成本又降低生态足迹,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大菱鲆不同规模养殖效率的对比研究未有涉及,本研究丰富了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大菱鲆产业经济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大菱鲆养殖业的发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成果。研究内容集中在大菱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市场贸易研究、消费者行为研究、经济收益及效率研究等方面。对不同规模养殖效率的对比研究未有涉及。(2)养殖水资源的价值研究鲜有涉及,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养殖水资源的定价问题研究。资源定价研究主要集中在煤、石油、天然气、矿石等自然资源,水资源作为水产养殖重要的生产要素有必要纳入成本核算体系,促进资源有效利用。(3)大菱鲆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环境压力的定量研究未有涉及,本研究丰富了生态足迹小尺度领域研究。2011年,近十年前有学者倡议大菱鲆养殖转型,但没有展开这方面的定量研究。大菱鲆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的环境压力有多大?有没有超出生态承载范围?有没有可持续性?可持续性达到什么程度?尚未有定量研究。
张龙[7](2019)在《凡纳滨对虾中间培育密度及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概述了不同养殖系统(全封闭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多营养级协同对虾养殖系统和生物絮团对虾养殖)的系统组成、水处理工艺、典型系统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的微生物群落进行检测,探究了放养密度对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水质、对虾生长性能和水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通过比较凡纳滨对虾室内流水养殖模式和室内循环水养殖模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研究了对虾循环水养殖的可行性。最终,本研究还通过分析养殖水体处理前后养殖水体无机氮浓度变化,探究了全封闭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硝化效率,为对虾循环水养殖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放养密度对凡纳滨对虾苗种中间培育效果的影响通过养殖场凡纳滨对虾苗种中间培育实验(21天),探究了放养密度(1.50–2.25万尾/m3)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养殖水体水质以及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放养密度为1.50–2.25万尾/m3时,放养密度的增加会提高凡纳滨对虾的产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及饵料转化率。实验期间各养殖池内水体的pH值逐渐下降,氨氮(NH4+–N)和COD浓度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弧菌浓度则在一定范围内(0.3×104–7.5×104 CFU/mL)波动。放养密度的增加会导致养殖水体pH值下降,NH4+–N和COD浓度升高,但对水体中的弧菌浓度没有明显影响。实验末期,放养密度较高的养殖池具有较高的细菌生物多样性。变形菌门(56.52–71.22%)和拟杆菌门(20.65–38.23%)为各养殖池内主要细菌门类,而且弧菌属(2.3–9.4%)在各养殖池内均为优势菌属。2.凡纳滨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应用研究以凡纳滨对虾室内工厂化流水养殖为对照组,通过养殖场凡纳滨对虾循环水养殖实验(85 d)比较了不同养殖模式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养殖水体水质影响,探究了养殖实验期间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硝化效率变化。结果显示: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凡纳滨对虾存活率(74.58%±1.74%)、饲料转化率(70.56%±3.82%)、产量(3.91±0.49kg/m3)显着高于室内工厂化流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存活率(66.90%±3.80%)、饲料转化率(67.14%±3.25%)、产量(3.47±0.42kg/m3)(P<0.05)。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可以将养殖水体COD、NH4+–N和亚硝酸氮(NO2-–N)质量浓度稳定在较低水平,分别在5.92、0.60和1.14 mg/L以下;对照组的COD呈现上升趋势,最高升至15.37mg/L,NH4+–N和NO2-–N质量浓度在较大范围(0.20–2.90mg/L和0.19–6.97mg/L)内波动。然而,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水体NO3-–N和总氮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最高分别升至25.98和33.55mg/L;对照组养殖水体NO3-–N(0.94–2.85 mg/L)和总氮(5.95–14.01mg/L)质量浓度变化则相对较小。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对养殖水体硝化作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氨氮和亚硝酸氮去除率分别为23.78%–91.43%和0–27.76%,硝酸盐氮累积率则稳定在一定范围(0.57%–4.30%)。凡纳滨对虾苗种中间培育实验表明:当凡纳滨对虾放养密度为1.50–2.25万尾/m3时,放养密度的升高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池内细菌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在实验中逐日增加换水量对水体pH值和COD浓度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难以控制NH4+–N和NO2-–N浓度的升高。在凡纳滨对虾不同养殖模式对比实验中,凡纳滨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不仅可以控制养殖水体水质中COD、NH4+–N和NO2-–N浓度,提高凡纳滨对虾产量,而且具有较高的氮移除能力,是一种生态高效的养殖模式。
张欢欢,王秀华,李晨,黄倢[8](2016)在《对虾养殖池中一株弧菌拮抗菌的分离鉴定》文中指出从对虾养殖池中分离出1株编号为2013082515(简称菌株15)的菌株,以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为指示菌,分析了菌株15对指示菌的抑菌效果及最低抑菌浓度,同时,分析了菌株15对其他7株弧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菌株15对3株指示菌均具有抑菌效果,对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及副溶血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0×104、2.50×105、2.50×105 CFU/ml;对其他弧菌也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采用注射及浸泡感染方法分析了菌株15对对虾的生物安全性,结果显示,在高浓度时,菌株15对对虾具有潜在毒性。分别用细菌全细胞脂肪酸气相色谱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法对该菌进行分类鉴定,表明菌株15为一株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
谭建,罗坤,栾生,曹宝祥,郭兆加,许圣钰,孔杰[9](2016)在《循环水养殖系统在凡纳滨对虾种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初探》文中认为循环水养殖系统在凡纳滨对虾种虾养殖中应用较少,本研究应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凡纳滨对虾种虾,设定4个不同的养殖密度(30、40、50、65尾/m2),初始体重:(0.102±0.008)g,研究凡纳滨对虾种虾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生长情况。养殖期间定时对对虾体重和水体指标(氨氮、亚硝酸氮、pH、水温、微生物)进行分析测定。通过对各项数据分析表明:低密度组(30、40、50尾/m2)凡纳滨对虾体重增长较快,各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3.83±0.03)%、(3.87±0.01)%、(3.81±0.03)%,绝对增重率分别为(0.201±0.009)、(0.214±0.004)、(0.194±0.009)g/d,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高密度组(65尾/m2)的凡纳滨对虾体重增长较慢,特定生长率和绝对增重率分别为(3.41±0.02)%和(0.107±0.004)g/d,该结果与低密度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低密度组中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要优于高密度组,4个密度组中氨氮、亚硝酸氮、绿菌均维持在安全浓度范围内,仅仅黄菌数量略高。综合分析,采用该养殖系统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最优密度为50尾/m2。因此,本研究可为循环水养殖系统养殖凡纳滨对虾种虾提供参考。
王磊[10](2015)在《脱氮菌的筛选及在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对虾的水产养殖中往往采用高密度工厂化养殖方式。然而高密度工厂化的养殖模式伴随着很多问题,残饵、有机质以及有毒无机氮的积累造成养殖水体的污染,养殖动物经常得病死亡。生物絮团技术是通过向养殖水体添加有益微生物的方式,使其与水体中的有机质、原生动物、藻类等经生物絮凝作用结合形成絮状物。这些有益微生物既可以利用养殖动物的代谢产物和残余饵料,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又可以被养殖动物所摄食,提高饵料系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脱氮菌的筛选鉴定以及其去除无机氮能力的检测从养殖水体和虾肠中筛选分离出几株具有脱氮效果的菌株,通过脱氮对比实验筛选出两株脱氮能力较好的细菌,分别命名为20131023A05和20131023XS-1-3,经过16Sr DNA测序分析,20131023A05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20131023XS-1-3属于溶藻弧菌。在实验室条件下初步探讨细菌的生长情况、脱氮能力大小。研究结果显示:这两株菌主要具有去除氨态氮的能力,而对亚硝酸氮的去除不明显,在28°C、p H 7.2,摇床转速150 r/min时细菌20131023A05的对无机氮的去除能力达到49.9%,20131023XS-1-3对无机氮的去除能力达到41%。试验结果表明这两株菌具有高效的去除无机氮的能力,所以应用这两株菌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中。2、两株脱氮菌在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中的应用单独将假交替单胞菌和溶藻弧菌以及两种细菌等量混合加入到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水体中,通过添加赤砂糖提供有机碳源并充分通气,生成生物絮团,并设置空白组等几个对照组,结果表明将这两株菌添加到养殖水体中,通过添加碳源以生物絮团模式养殖,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减少养殖水体中氨氮的污染。再以这两株菌为主形成的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能够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3、对副溶血弧菌具有拮抗作用细菌的筛选通过分离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及凡纳滨对虾体内细菌,进行分离筛选出对实验室保存的副溶血弧菌20130629002S01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通过安全性养殖实验,证明菌株对养殖对虾没有致病性以及致死作用,通过滤纸片法进行验证菌株对副溶血弧菌具有拮抗作用,随着副溶血弧菌浓度的降低,抑菌圈的大小逐渐增大,筛选出来的五株菌中,菌株201310232-102的抑菌圈直径最大,抑菌效果最好,平板上副溶血弧菌达到时抑菌圈直径大小为1.57×103CFU/cm时抑菌圈直径为14.34±0.048mm,六株菌中,抑菌圈直径最小的是菌株20110727001-9。通过向对虾养殖水体中添加一定浓度的实验菌株,向日本对虾体内注射副溶血弧菌,与空白组进行对照验证添加的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对虾对副溶血弧菌的作用效果,实验中空白组日本对虾成活率最低,各个加菌组日本对虾存活率都高于空白组,说明菌的添加提高了日本对虾的成活率,其中20131023A05、201310232-102两组的成活率最高,达到了50%,添加菌株20110727001-9组存活率在这几组中最低。向养殖水体中添加对副溶血弧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能够提高对虾对副溶血弧菌的抵抗能力,提高其成活率。
二、生物安全性的不换水对虾养殖系统(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安全性的不换水对虾养殖系统(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亚硝酸盐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水产养殖中水体环境菌群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亚硝酸盐对水产养殖水体的危害 |
1.2 亚硝酸盐降解途径法 |
1.2.1 物理方法 |
1.2.2 化学方法 |
1.2.3 微生物法 |
1.3 国内外微生物降解亚硝酸盐的研究现状 |
1.3.1 亚硝酸盐降解菌的种类 |
1.3.2 微生物脱氮菌的作用机制 |
1.3.3 亚硝酸盐降解菌的作用特性 |
1.4 水产养殖中酵母菌的研究进展 |
1.4.1 酵母菌作为水质改良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
1.4.2 酵母菌用于水产养殖中循环水体和排放废水的经济价值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亚硝酸盐降解菌株的分离和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 |
2.1.2 试剂与主要仪器设备 |
2.1.3 培养基 |
2.1.4 方法 |
2.1.5 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 |
2.1.6 菌株18S rDNA的分子鉴定 |
2.2 结果 |
2.2.1 亚硝酸盐降解菌的筛选 |
2.2.2 生理生化鉴定 |
2.3 菌株WP-1的18S rDNA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亚硝酸盐降解菌株降解氮特性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菌种 |
3.1.2 培养基 |
3.1.3 试剂和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 |
3.2.2 菌株降解特性的研究 |
3.2.3 菌株降解特性优化响应面分析 |
3.2.4 安全性试验 |
3.3 实验结果 |
3.3.1 不同温度对 WP-1 菌株生长情况的影响 |
3.3.2 不同 pH 对 WP-1 菌株生长情况的影响 |
3.3.3 不同碳源对 WP-1 菌株生长情况的影响 |
3.3.4 不同 C/N 比对 WP-1 菌株生长情况的影响 |
3.3.5 温度对降解亚硝酸盐氮和铵态氮效率的影响 |
3.3.6 pH对降解亚硝酸盐氮和铵态氮效率的影响 |
3.3.7 溶解氧对降解亚硝酸盐氮和铵态氮效率的影响 |
3.3.8 Box-Behnken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9 安全性试验 |
3.4 讨论 |
第四章 应用WP-1 菌株池塘中细菌群落结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养殖池塘选择以及样品的采集 |
4.1.2 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检测 |
4.1.3 DNA提取 |
4.1.4 PCR扩增及文库构建 |
4.1.5 高通量测序 |
4.1.6 生物信息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样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结果 |
4.2.2 测序数据有效质量统计 |
4.2.3 WP-1 菌株实验池塘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丰富度状况 |
4.2.4 样品Rank-Abundance曲线和稀释曲线 |
4.2.5 样品多样性比较分析和组间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凡纳滨对虾育苗系统细菌资源挖掘及溶藻弧菌基因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对虾育苗现状 |
1.2 对虾育苗细菌性病害 |
1.3 益生菌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 |
1.3.1 益生菌定义 |
1.3.2 水产益生菌的作用机理及选择标准 |
1.3.3 益生菌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 |
1.4 对虾育苗系统细菌多样性 |
1.4.1 分离培养基础多样性 |
1.4.2 免培养基础多样性 |
1.5 细菌基因组研究概况 |
1.6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不同苗场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菌群多样性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水样基因组DNA提取和PCR扩增 |
2.4 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水体菌群多样性 |
2.5.2 苗池水体菌群结构组成 |
2.6 讨论 |
2.6.1 水体菌群多样性 |
2.6.2 水体菌群结构组成和差异 |
3 对虾育苗系统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潜在益生性评价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来源 |
3.2.2 菌株和培养基 |
3.2.3 细菌分离 |
3.2.4 16SrDNA扩增和测序分析 |
3.2.5 胞外淀粉酶、蛋白酶和溶血活性检测 |
3.2.6 拮抗弧菌活性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分离鉴定结果 |
3.3.2 蛋白酶与淀粉酶活性 |
3.3.3 溶血活性 |
3.3.4 拮抗弧菌结果 |
3.4 讨论 |
4 对虾育苗水体和幼体可培养弧菌鉴定与耐药性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培养基和主要试剂 |
4.2.2 水样采集与弧菌分离纯化 |
4.2.3 16SrDNA扩增和测序分析 |
4.2.4 HSP60基因测序和分析 |
4.2.5 药敏试验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弧菌分离和16S测序鉴定结果 |
4.3.2 HSP60分子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
4.3.3 弧菌药敏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5 溶藻弧菌基因组测序及信息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株和培养基 |
5.2.2 细菌培养和基因组DNA提取 |
5.2.3 基因组测序、组装与注释 |
5.2.4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全基因测序组装与注释基本结果 |
5.3.2 COG聚类分析 |
5.3.3 KEGG通路分析 |
5.3.4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5.4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菌藻联合对养殖废水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水产养殖现状及面临问题 |
1.1.2 养殖水体主要污染及危害 |
1.2 微生物制剂简介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2.1 微生物处理方法及原理介绍 |
1.2.2 菌藻共生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二章 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样品来源 |
2.2.2 培养基、试剂耗材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株分离及纯化 |
2.3.2 脱氮性能菌株的初筛 |
2.3.3 菌株16SrDNA分子鉴定 |
2.3.4 菌株保存与活化 |
2.4 结果 |
2.4.1 脱氮菌株的初步筛选 |
2.4.2 16SrDNA鉴定及其同源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株假单胞菌生物安全性检测及生长条件优化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菌株与动物 |
3.2.2 培养基、试剂耗材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两株假单胞菌生物安全性检测 |
3.3.2 条件优化 |
3.4 结果 |
3.4.1 两株假单胞菌生物安全性检测 |
3.4.2 假单胞菌BB1在不同温度与pH时生长曲线的测定 |
3.4.3 假单胞菌BB1在不同温度与pH时对氨氮的去除率 |
3.4.4 假单胞菌BB1-a在不同温度与pH时生长曲线的测定 |
3.4.5 假单胞菌BB1-a在不同温度与pH时对氨氮的去除率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浓度菌株对模拟养殖废水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用菌 |
4.2.2 试剂耗材、仪器和培养基 |
4.2.3 分析方法与指标测定 |
4.3 结果 |
4.3.1 不同浓度下对模拟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 |
4.3.2 不同浓度下对模拟养殖废水中亚硝酸盐的去除率 |
4.3.3 不同浓度下对模拟养殖废水中TP的去除率 |
4.3.4 不同浓度下对模拟养殖废水中COD的去除率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菌藻联合培养对模拟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用菌 |
5.2.2 实验用藻培养方法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 |
5.3.1 海洋红酵母菌和小球藻共同培养拮抗、协同作用探究 |
5.3.2 假单胞菌BB1和小球藻拮抗、协同作用探究 |
5.3.3 菌藻混合培养对模拟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 |
5.3.4 菌藻混合培养对模拟养殖废水中亚硝酸盐的去除效果 |
5.3.5 菌藻混合培养对模拟养殖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 |
5.3.6 菌藻混合培养对模拟养殖废水中 TP 的去除效果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一株脱氮盐单胞菌的应用效果及环境条件对一株假交替单胞菌的脱氮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对虾养殖业现状 |
1.2 氨氮和亚硝酸盐在对虾养殖中的危害 |
1.3 脱氮菌的研究进展 |
1.4 展望 |
第二章 5株脱氮菌的脱氮性能比较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盐单胞菌04对高浓度有害氮的去除效果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盐单胞菌04在模拟养殖环境中的定殖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环境条件对一假交替单胞菌的脱氮效果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5)饲料中添加根瘤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和水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养殖模式转变及存在的问题 |
1.2 凡纳滨对虾免疫学研究进展 |
1.3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与应用现状 |
1.4 根瘤菌在水产养殖上应用的意义 |
第二章 饲料中添加根瘤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相关免疫酶及消化酶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饲料中添加根瘤菌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中弧菌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饲料中添加根瘤菌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水质指标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环境友好视角下大菱鲆养殖模式转型的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内容 |
1.1.4 研究方法 |
1.2 研究思路及结构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结构 |
1.3 论文观点及创新 |
1.3.1 论文观点 |
1.3.2 论文创新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文献回顾 |
2.1.1 水产养殖成本收益研究 |
2.1.2 水产养殖生产效率研究 |
2.1.3 水产养殖生态经济研究 |
2.2 评价与启示 |
第3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 |
3.2 基础理论 |
3.2.1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
3.2.2 农业生态系统理论 |
3.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经济模型 |
3.3.1 自然资源定价理论及运用 |
3.3.2 生产效率理论及运用 |
3.3.3 生态足迹理论及运用 |
3.3.4 实物期权定价理论及运用 |
第4章 中国大菱鲆养殖业发展现状 |
4.1 大菱鲆养殖业发展具备的优势 |
4.2 大菱鲆养殖规模布局及主要问题 |
4.2.1 规模布局 |
4.2.2 主要问题 |
4.3 环境友好型大菱鲆养殖的障碍 |
4.4 本章结语 |
第5章 大菱鲆流水养殖环境负外部性原因分析 |
5.1 环境负外部性外因分析-基于完全成本分析 |
5.1.1 数据来源及其说明 |
5.1.2 研究方法 |
5.1.3 研究结果 |
5.1.4 研究结论 |
5.1.5 讨论 |
5.2 环境负外部性内因分析-基于DEA分析 |
5.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5.2.2 研究结果 |
5.2.3 研究结论 |
5.2.4 讨论 |
5.3 本章结语 |
第6章 大菱鲆不同养殖模式的环境效益比较分析 |
6.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方法 |
6.2 研究结果 |
6.3 研究结论及验证 |
6.3.1 研究结论 |
6.3.2 结论验证 |
6.4 本章结语 |
第7章 主要结论与转型机制 |
7.1 主要结论 |
7.2 转型机制 |
7.3 本章结语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附件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凡纳滨对虾中间培育密度及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应用现状概述 |
1.1 全封闭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 |
1.1.1 系统构成 |
1.1.2 水处理工艺 |
1.1.3 典型系统 |
1.1.4 存在问题 |
1.2 综合多营养级对虾养殖系统 |
1.2.1 系统构成 |
1.2.2 水处理工艺 |
1.2.3 典型系统 |
1.2.4 存在问题 |
1.3 生物絮团养虾系统 |
1.3.1 系统组成 |
1.3.2 水处理工艺 |
1.3.3 典型系统 |
1.3.4 存在问题 |
1.4 结论和展望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放养密度对凡纳滨对虾中间培育效果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设施 |
2.2.2 实验设计 |
2.2.3 分析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放养密度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放养密度对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
2.3.3 放养密度对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放养密度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
2.4.2 放养密度对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
2.4.3 放养密度对水体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设施与材料 |
3.2.2 实验设计 |
3.2.3 测定与计算方法 |
3.3 结果 |
3.3.1 循环水养殖系统对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2 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应用对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
3.3.3 循环水养殖系统进出水口无机氮浓度变化 |
3.4 讨论 |
3.4.1 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应用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
3.4.2 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应用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
3.4.3 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应用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脱氮效果的探究 |
3.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对虾养殖池中一株弧菌拮抗菌的分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菌株采集与分离纯化 |
1.3 拮抗菌的筛选 |
1.4 拮抗菌的抑菌效果测定 |
1.5 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 |
1.6 拮抗菌对其他弧菌的拮抗效果 |
1.7 菌株安全性试验评价 |
1.7.1 注射感染法 |
1.7.2 浸泡感染法 |
1.8 菌株鉴定 |
1.8.1 16S r DNA序列分析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法 |
1.8.2 细菌全细胞脂肪酸分析鉴定法 |
2 结果 |
2.1 拮抗菌的筛选 |
2.2 菌株15对3株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
2.3 菌株15对其他弧菌的拮抗效果 |
2.4 菌株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
2.5 菌株鉴定 |
2.5.1 16S r DNA序列分析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 |
2.5.2 菌株脂肪酸结果分析 |
3 讨论 |
(9)循环水养殖系统在凡纳滨对虾种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养殖系统组成 |
1.3 实验方法及养殖管理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养殖密度下凡纳滨对虾收获体重变化 |
2.2 凡纳滨对虾循环水养殖水质指标变化 |
2.2.1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氨氮含量变化 |
2.2.2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亚硝酸氮含量变化 |
2.2.3循环水养殖系统中pH变化 |
2.3 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中微生物数量变化 |
3 讨论 |
3.1 不同养殖密度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
3.2 不同养殖密度对对虾养殖系统水质变化的影响 |
3.2.1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氨氮含量变化 |
3.2.2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亚硝酸氮含量变化 |
3.3 不同养殖密度对养殖系统中微生物变化的影响 |
4 结语 |
(10)脱氮菌的筛选及在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 |
2 生物絮团技术在养殖中的应用 |
2.1 零交换水系统养殖模式的建立 |
2.2 生物絮团技术的发展 |
2.3 养殖水体中氮的来源以及危害 |
2.4 生物絮团技术的原理 |
3 生物絮团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
4 生物絮团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
5 我国水产养殖病害现状 |
第二章 异养硝化细菌的筛选鉴定以及其去除无机氮能力的检测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菌株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菌株的筛选 |
2.2 细菌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
2.3 安全性实验结果 |
2.4 细菌的生长曲线 |
讨论 |
第三章 两株细菌在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中的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基 |
1.2 实验动物和菌株 |
1.3 实验分组 |
1.4 菌液和有机碳源的添加 |
1.5 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测定 |
1.6 添加菌株的生物絮团养殖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的影响 |
2 实验结果 |
2.1 添加假交替单胞菌 20131023A05 后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含量变化 |
2.2 添加溶藻弧菌 20131023XS13 后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含量变化 |
2.3 添加混合菌液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变化 |
2.4 添加细菌各组之间养殖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变化 |
2.5 添加微生物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的影响 |
讨论 |
第四章 对副溶血弧菌具有拮抗作用细菌的筛选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动物和菌株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抑菌效果 |
2.2 抑菌圈大小 |
2.3 细菌 16SrDNA测序结果 |
2.4 安全性试验结果 |
2.5 拮抗养殖试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生物安全性的不换水对虾养殖系统(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亚硝酸盐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水产养殖中水体环境菌群影响研究[D]. 张力. 齐鲁工业大学, 2020(10)
- [2]凡纳滨对虾育苗系统细菌资源挖掘及溶藻弧菌基因组初步分析[D]. 黄雪敏.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3]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菌藻联合对养殖废水的处理[D]. 郭静文. 广州大学, 2020(02)
- [4]一株脱氮盐单胞菌的应用效果及环境条件对一株假交替单胞菌的脱氮影响[D]. 于党辉. 上海海洋大学, 2020
- [5]饲料中添加根瘤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和水环境的影响[D]. 管振国.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6]环境友好视角下大菱鲆养殖模式转型的经济研究[D]. 仓萍萍.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7]凡纳滨对虾中间培育密度及循环水养殖系统研究[D]. 张龙.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8]对虾养殖池中一株弧菌拮抗菌的分离鉴定[J]. 张欢欢,王秀华,李晨,黄倢. 渔业科学进展, 2016(03)
- [9]循环水养殖系统在凡纳滨对虾种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初探[J]. 谭建,罗坤,栾生,曹宝祥,郭兆加,许圣钰,孔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10]脱氮菌的筛选及在凡纳滨对虾生物絮团养殖中的应用[D]. 王磊. 上海海洋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