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游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合肥市城市游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一、合肥市城市游憩者旅游行为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辰辰[1](2020)在《成年子代视角下的家庭代际旅游行为特征及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成年子女们在满足父母物质需求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他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旅游活动作为一种常态化的精神层面刚需,已经成功走进中国的每一个家庭,走进每一个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家庭代际旅游作为满足老年人“精神层面”的需求、增加不同代际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的特殊形式,已经逐渐在我国家庭生活中普及开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家庭代际旅游的学术研究不仅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家庭代际旅游行为的互动模式,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还益于相关旅游企业对家庭代际旅游市场的深化研究开发、家庭代际旅游产品的个性化设计以及市场的精细化营销,促进国内个性化新兴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利于有关政府部门深入理解家庭代际旅游对积极老龄化的促进作用,为制定促进老龄化相关产业导向政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家庭代际旅游主要以“代际旅游”行为本身为研究对象,缺乏对家庭代际旅游行为主体的交互分析和社会学解释;为进一步拓展交叉学科的应用,本研究基于“需求——动机——行为”的经济学理论和代际团结的社会学理论,按照选题、预调研、修正方案、正式调研(线上调研、线下调研),数据处理、模型计算以及结果分析等步骤逐步展开研究工作。本研究结合老年“亲代”和成年“子代”代际关系的特点修正代际团结量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样本数据,使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等计量模型计算结果,全面揭示特定研究主体下家庭代际旅游的动机、需求及全景式行为特征,科学聚类家庭代际旅游的不同模式;进而以深度访谈内容为原始数据,运用NVIVO11.0内容分析软件,通过扎根理论进行逐级编码构建家庭代际旅游行为的框架体系及分析家庭代际旅游不同模式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家庭代际旅游行为特征及模式通过定量和定性方法进行综合探究,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代际旅游的正向需求显着,负向需求受成年子女和父母的独立个性、旅游想法的代际差异及老年亲代的生理缺陷等因素制约;旅游动机呈现无性别差异和成年子女的年龄、文化水平、家庭结构、月收入显着影响的特点,且时间与收入是影响家庭代际旅游需求——动机转化实现率的主要客观因素;家庭代际旅游行为特征呈现低频、中短时的时间特征,短距为主,以京、沪、川等经典城市为旅游目的地偏好的空间特征,火车(高铁)和自驾游出行并重的交通方式、餐饮饭店倾向的健康饮食、住宿的多样化选择及成年子女经济主导的旅游消费的要素特征。(2)科学聚类家庭代际旅游为成熟型、成长型、起步型和淡漠型四种模式,构建以推拉力因素、动机及需求、旅游行为特征、代际行为、代际关系和重游选择为主范畴的家庭代际旅游模式框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不同模式的特点:成熟型家庭代际旅游模式具有高频度出游的旅游属性、成年子女为主导的经济属性、亲密家庭关系的社会属性和相互性孝道相处模式的特征;成长型家庭代际旅游模式具有主力型的家庭代际旅游行为和背离权威性孝道相处模式的特点;起步型家庭代际旅游模式具有奉养有间型的家庭代际关系和权威性孝道相处模式的特点;淡漠型家庭代际旅游模式具有疏远的家庭代际关系和父母主导的经济属性的特点;人口统计变量对不同模式差异的影响表现为性别和学历无显着影响,成年子女的年龄、家庭结构和月收入呈现显着影响。基于家庭代际旅游行为特征及模式的研究结论,本研究从三个层面对家庭代际旅游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提出建议:创新家庭旅游养老生活新模式,将家庭代际旅游深化融入养老模式;旅游市场借助家庭代际旅游产品、“家”核心的个性化营销及“养老机构”和公司组合的分销渠道等方式开拓旅游市场新方向;社会各界以政府和市场双向驱动,引导家庭和谐氛围,最终实现多方受惠。

杨馨钰[2](2017)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户外游憩动机研究 ——以格里菲斯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驱动和碳减排的全球共同行动这两个强有力的外在因素,提前结束了我国的工业化时代。同时,我国工业品制造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基本丧失、因物价上涨等因素导致的劳动用工低工资时代的结束,也在宣告我国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改革开放开始到工业化时代这段时期的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比如收入的增加、中产阶级的涌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染的增加,以及人们逐渐增长的对于新的生活方式的期望等。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也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数以一百万计的中国人开始关注工作之余和家庭之外的生活,其中就包括休闲。这意味着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个人的兴趣爱好,利用自由时间去选择休养、娱乐、或者接受再教育,甚至为社区提供帮助等。而现在户外游憩也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着追求丰富生活的想法和追求休闲生活的闲暇时间。目前大学生依然成为户外游憩的主力之一。根据前面的分析,本论文得到的最终结论如下。(1)通过因子分析,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与格里菲斯大学两所学校学生的户外游憩动机归纳为四种,并分别命名为游览观光、情感放松、学习参与及健康体验。(2)两所大学学生在游览观光、学习参与及健康体验这三种动机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情感体验这一动机上存在显着性差异,格里菲斯大学学生的这一动机强度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学生。(3)两所大学学生在游览观光—学习参与、游览观光—健康体验、游览观光—学习参与、情感放松—健康体验这几对动机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学习参与—健康体验上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格里菲斯大学在游览观光—情感放松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生则没有差异。(4)两所大学学生的四种户外游憩动机在性别、年级、学科门类、住宿方式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显着性差异。(5)两所大学学生的四种户外游憩动机与经济来源、学费来源、性格、人格、专业喜欢程度、学习压力等社会文化属性的相关性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6)两所大学学生的四种户外游憩动机与户外游憩的兴趣、次数、最长时间、信息来源、进行的时间、地点、同伴、交通方式的相关性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异。

朱玲玲[3](2017)在《城市游憩系统构建与评价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提出现在城市扮演着多种角色与功能,总结来看,主要是四种: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打造城市游憩系统,有利于旅游者去品位当地市民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去了解体验当地的特色文化,有利于提升目的地城市的整体接待环境,有利于践行"全域旅游"的理念,有利于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城市作为独立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推广、建设等。本文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在探究国内外城市旅游、城市游憩系统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狭义的城市游憩系统。本文根据城市旅游空间载体的不同将狭义的城市游憩系统分为六大组成部分,分别是景区景点、城市公园、特色街区、大型商圈、娱乐项目和城市地标。其次,进行合肥市游憩系统的评价研究。在了解合肥市城市游憩概况、界定合肥市研究范围的基础上,评价合肥市游憩系统各子系统的发展现状,找出现存的问题与差距。根据这些问题、差距,结合合肥市城市游憩的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合肥市游憩系统完善的具体建议,期望促进合肥市城市游憩的发展。另外,提出文章的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李颖[4](2016)在《城市森林公园游憩者行为特征与满意度究 ——以昆明西山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常驻人口数量迅速增长,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昆明市城市人口数目已经突破了700万人。城市森林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城市森林公园成为了城市居民进行游憩活动的重要场所。城市森林公园是城市常驻人群的主要游憩场所,它可以为人们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提高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因此,合理建设城市森林公园,满足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对于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而言尤为重要。本文以昆明市西山森林公园为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森林公园、游憩行为、游憩者满意度等概念为基础,结合往年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主要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的方式,深入研究了了西山森林公园游憩者的行为特征和满意度,并通过调查分析为改进西山森林公园的整体状况、提升游憩者的满意度而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政府以及城市森林公园管理者提供一些可行建议,以期建设的城市森林公园更加符合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综述。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森林公园、游憩者行为特征、游憩者满意度的重要研究成果,然后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加以阐述,并且结合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确定了基本研究框架以及理论模型。第二部分是实证研究。在确定了本文的基本结构和理论模型的前提下,分为游憩者行为特征和满意度两个部分来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原始数据并加以分析,总结出了西山森林公园游憩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和行为规律特征,用以辅助研究游憩者满意度。关于满意度测评方面,本文构建了游憩者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提取出影响游憩者满意度的8项重要因素,结合各项贡献因素所占的权重从而计算出西山森林公园游憩者的分项满意度和综合满意度。最后,在对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城市森林公园游憩者满意度的合理建议。第三部分是结论与研究局限。针对本文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并认真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以期改进。

陈慧萍[5](2014)在《总规编制过程中游憩功能的显现及相应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内涵的不断提升,游憩作为人类健康生活的一部分,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从设施供给、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等各个方面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城市规划作为政府城市管理的重要方式及城市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政策与法律效率,如何运用城市规划机制来对游憩活动与城市其他功能如工作、居住、交通功能协同发展,从规划角度对游憩系统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规划,衔接着国家、区域的发展背景及指导城市下一层级的相关规划,只有从城市总体规划入手,探讨从城市宏观战略性角度对城市游憩活动的思考,才能更有效的将游憩思想融入到城市其他领域的规划建设,政府才能更有效的管理和引导游憩活动!文章以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作为切入点,对游憩活动空间、游憩活动特征、游憩活动供递系统等进行梳理,构建了一个由动力因子、支撑设施、通道、游憩者、游憩活动组成的游憩系统。结合城市游憩系统及游憩活动的空间特征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流程相结合,从发展策略-空间结构-用地布局-功能提升四个角度细化分析与游憩价值取向、游憩功能、游憩用地及相关支撑设施的互动关系及存在的问题,并从规划编制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初步规划思路与方法。最后,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城市游憩功能发展、游憩规划与法定规划的法理衔接及公众参与与社会组织等角度提出了对当下城市游憩功能凸显的探讨,并从城市游憩活动的引导及与社会城市发展建设相融合下的城市发展方向“繁荣与舒适”进行讨论与展望。人文关怀、多样特色、公平公正、生态可持续是城市游憩活动规划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等关系的相互协同。城市规划与管理在这一协调过程中,担当着空间塑造技术性指导、实施管理的政策性落实及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对社会游憩需求的合理发展及游憩活动的有序展开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性,“繁荣与舒适”应该成为转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

徐蕾[6](2014)在《基于游憩学理论下的休闲度假村环境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如今城市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城市交通的拥堵都使得旅游度假从原本可有可无的生活元素逐步演变成生活要素。随着旅游度假产业在城市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休闲度假村这种景观形态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国内现在针对休闲度假村的研究多从环境布局,生态保护的角度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发展中如何实现度假村景观空间形态与人类行为模式的有机耦合,如何维系度假村场所精神和全面提高度假村空间的活力性和地域性将是未来休闲度假村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以上前提,在休闲度假村的设计过程中引入游憩学原理,对休闲度假村的景观塑造和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同时立足于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等多种学科作为理论前提,探讨国内休闲度假村景观设计的可行性模式。在内容上,本文先就度假村概念进行界定和空间分析,并结合大量国内外案例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目前国内度假村设计的不足之处——度假村同质化现象严重,游憩承载力低下,人们与环境难以互动和资源利用不合理等现象成为目前我国休闲度假村景观设计的通病。然后引入游憩学概念,分别研究游憩主体、游憩客体和游憩活动三个重要构成要素,通过对度假村中游憩者需求机制的分析找出游憩理念影响休闲度假村景观设计的主要因素。之后,笔者依据游憩者需求机制的不同提出未来我国休闲度假村应如何在满足各类游憩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规划和景观布局,将研究结论应用于实例,对巢湖金孔雀休闲度假村进行理论指导,提出金孔雀度假村空间结构合理的发展模式和游憩品质优化对策,旨在通过研究结论对今后的景观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王忠君[7](2013)在《基于园林生态效益的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构建研究》文中提出休闲游憩是现代城市居民重要生活方式,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日常进行游憩活动的主要区域,科学引导游人合理地使用城市公园一直是现代城市公园管理者与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于2009年至2011年,对圆明园公园绿地生态效益与环境质量进行了实地监测,分析了圆明园公园园林环境的游憩适宜性,并对公园游人的游憩行为进行了调查,总结了游人对公园的使用特征,将游人的游憩需求与公园适游空间相匹配,构建了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并探讨了公园游憩机会谱在游憩行为引导方面的作用。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圆明园公园具有较高园林生态效益水平。公园绿地形成了明显的小气候特征,尤其在春、夏、秋三季植物的增湿降温效益明显,使得公园在湿热条件方面优于城区环境;圆明园公园植物群落具有降低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显着作用,尤其是乔灌草型、乔灌型、乔灌结合水面型植物群落的阻滞粉尘效果最佳,公园植物夏季滞尘能力较强;公园绿地环境表现较强的抑菌效应,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微生物含量相对较低,而结构复杂、密植、郁闭高的植物群落中含菌量相对较高;公园绿地具有显着的降噪能力,植物群落结构特征、郁闭度、群落宽度、噪声源特征等因子是决定绿地降噪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保持在较高水平,绿量越大、植被的郁闭度越高、越靠近水体的场所空气负离子效应越显着。圆明园公园园林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为公园创造宜游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2)良好的生态效益发挥提升了圆明园公园园林环境游憩适宜性水平。研究从自然、社会、美学三个方面对圆明园公园园林环境的游憩适宜性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显示:春、秋两季是圆明园公园小气候适宜游憩时期;公园绿地微生物含量在全年中处于“非常适宜”或“很适宜”游憩水平;从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水平来看,圆明园公园夏季宜游而秋冬两季不宜游,公园中近水空间比非亲水空间更适宜开展游憩活动;公园五月至十一月份具有良好的空气负离子效应,尤其夏季空气负离子水平非常适宜户外游憩活动;公园夏季(七月份除外)声环境质量较高,以乔木为主体的乔灌草型、乔灌型复层植物群落内适宜开展安静型游憩活动;园林植被盖度、绿地可进入条件、山水组合意境、景观亲水程度、园林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程度和文化遗存的价值高低决定了圆明园公园各场所的园林景观美景度的差异。(3)圆明园公园游人参与的游憩活动内容可划分为运动类、观光类、休闲类和主题类等4种类型,激发圆明园公园游人游憩动机的主要因素是园林环境和园林文化,公园的小气候特征、绿色空间构成形式、园林建筑与文化遗址的分布与整理、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等环境因素对游客的游憩行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4)研究确定了56个景观单元的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构成,将圆明园公园内部游憩空间总体上划分为高适宜水平游憩机会、较高适宜水平游憩机会、中度适宜水平游憩机会、较低适宜水平游憩机会和低适宜水平游憩机会等五种级别与类型。(5)研究提出了城市公园游憩机会谱应用设想——构建城市公园“游憩前线”系统,从平台建设、具备功能、应用对象等三个方面设想了“游憩前线”系统构成框架及其指标体系。本文在分析圆明园公园园林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将游憩机会谱理论引入公园游憩组织与环境管理,探讨了在当前智慧旅游时代背景下游憩机会谱在公众游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邓颖[8](2013)在《长沙市居民城市森林游憩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主要作用。城市森林是城市居民的主要游憩空间,因此城市森林建设应该根据居民的城市森林游憩特征进行人性化的设计,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游憩需求,为其提供一个满意的游憩场所。本文从城市森林、森林游憩的概念及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入手,以长沙市居民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和探讨了长沙市居民的城市森林游憩行为规律特征,旨在为政府以及城市森林管理者在建设符合城市居民游憩需求的城市森林方面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长沙市居民的城市森林游憩需求旺盛,居民森林游憩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现有游憩活动中,受到居民偏爱的游憩活动依次为烧烤、登山游憩、观赏动植物、野营、划船、喝茶聊天等。烧烤最受当今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喜好,喝茶聊天和观赏动植物受中老年游憩者的偏爱,登山和野营则受成年男性居民的偏爱。大多数居民期望城市森林游憩地提供享受美食、垂钓、游泳、攀岩和摄影等能亲近自然、释放压力的户外休闲项目。居民森林游憩活动主要动机是“风景观光”和“释放压力”,充分说明城市化加快导致人们生活压力变大,人们渴望通过森林游憩活动寻求压力释放。公共交通仍然是城市居民出游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自驾车出行受到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亲睐。城市居民在不同距离的森林游憩地中更倾向于到城区尤其是生态环境较好的城市中心森林集中分布区进行游憩活动。居民希望森林游憩地提供更好的游憩服务及设施和体现森林文化特色的活动项目,野外烧烤和农家餐馆是居民偏好的餐饮设施,而棋牌室、卡拉OK室和球类运动场所是居民偏好的休闲娱乐设施,适合大众参与的户外运动和休闲型活动是城市游憩者偏爱的游憩活动类型。调查长沙市居民对森林游憩地的开发的倾向,发现80%以上的城市居民希望森林游憩地具备很好的游憩功能,在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适度开发,提供更好的游憩服务和设施。通过对比分析了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居民之间的城市森林游憩特征差异,发现不同人口学特征居民之间的城市森林游憩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基于长沙市居民城市森林游憩特征研究结果,本文对长沙市城市森林的开发和建设提出一些建议。这一研究将为合理规划建设城市森林游憩地、有效的进行城市森林游憩开发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韩剑磊[9](2013)在《昆明城市游憩商业区(RBD)旅游体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先后经历了产品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后,人类经济发展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现在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将是以体验产业为支撑的体验经济。同时,我国人均GDP在2012年达到了6100美元,旅游消费也逐渐从单一的观光旅游为主向综合性体验休闲旅游为主升级。此外,随着城市经济及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已经兼有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双重功能,并出现了城市综合休闲空间——城市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以下全文简称RBD)这一集观光、休闲、购物、餐饮等多种消费形式于一体的城市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的趋势。而昆明作为知名的国际化休闲旅游城市,其拥有深厚的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广阔的休闲度假旅游市场、桥头堡战略及滇中城市圈建设带来的无限机遇,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内、外部环境,昆明城市旅游尤其是城市RBD的发展都是当下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的着眼点。文章分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结论三大部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昆明城市RBD旅游体验研究。首先,理论分析部分通过对城市RBD旅游体验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的阐述,以及对国内外关于城市RBD与旅游体验的研究进展情况的研究综述,形成昆明城市RBD旅游体验研究的框架构建。在此基础上,介绍城市RBD和旅游体验的相关概念,并结合相关理论和昆明城市发展现状,构建昆明城市RBD判定体系以及昆明城市RBD旅游体验评价体系。同时根据昆明城市RBD旅游体验评价体系,设计调查问卷,为实证分析做准备。其次,实证分析部分通过对昆明几处城市RBD样本片区的选取、介绍、问卷调查,进行样本片区城市RBD标准的判定,并结合前面构建的昆明城市RBD旅游体验评价体系,从外部环境满意度、个人融入度、整体畅爽度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并阐述相关结论。最后,结论部分从从城市规划、旅游策划、文化传承等方面切入,提出“以挖掘特色历史文化脉络,提升游憩吸引力为核心;以丰富商业业态发展,改善城市系统为支撑;以突出地域特色,树立鲜明主题为具象”的,由“灵魂”到“骨骼”再到“皮肤”的提升昆明城市RBD旅游体验质量的路径、对策分析。并对全文进行总结,阐述进一步的研究展望。文章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昆明城市RBD整体外部满意度水平较高;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源于购物业和餐饮业,而在游憩环境、娱乐产品、配套公共设施等方面还有待改进;对个人体验融入作用最为明显的是外部宣传的影响;对昆明城市RBD体验质量的提升要从挖掘游憩吸引物的文化价值和特色风貌这一核心灵魂和完善购物、餐饮两大业态“助推器”入手。

王亚红[10](2012)在《人性化导向的农业观光园游憩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人类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最终的使用者,人们的各项生理和心理需求,要求能够通过与环境协调来得到更好的满足。农业观光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园林艺术形式,它具有观光体验、娱乐休闲、传统人文熏陶等功能,适应新时代人们的心理需求。如何根据农业观光园的环境特点,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创造出满足游憩者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游憩空间便成为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从游憩者使用的角度出发,以满足游憩者行为心理需求为目的,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综合分析、案例实证等方法,对农业观光园游憩空间游憩者的基本属性、利用特性和行为心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初步提出农业观光园游憩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指导原则和设计策略。本文首先对农业观光园、游憩空间、农业观光园游憩空间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农业观光园和游憩空间的发展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环境行为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现场行为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游憩者的基本属性和利用特性,并探讨游憩者的利用行为、行为心理需求和行为心理倾向,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满足游憩者心理、生理、社会需求的人性化设计原则,总结出农业观光园游憩空间人性化设计的设计策略,文章最后通过笔者自己设计的实例分析验证了研究内容的可行性。本研究结果为设计者拓展了设计思路,为今后的农业观光园游憩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依托,给农业观光园的设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为今后农业观光园游憩空间的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二、合肥市城市游憩者旅游行为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肥市城市游憩者旅游行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成年子代视角下的家庭代际旅游行为特征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老龄化人口进程不断加快
        (二)养老需求不断升级
        (三)提倡回归家庭价值观
        (四)旅游逐渐成为刚需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家庭代际旅游
        (二)旅游行为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五、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基础
    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积极老龄化
        (二)养老旅游
        (三)家庭代际关系
        (四)旅游行为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代际团结理论
        (二)消费者行为学理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及过程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过程
        (一)预调研阶段
        (二)修正阶段
        (三)正式调研阶段
        (四)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三、重要技术环节
        (一)问卷设计
        (二)访谈问卷设计
第四章 成年子代主导下的家庭代际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一、家庭代际旅游的需求特征
        (一)家庭代际旅游的正向需求显着
        (二)家庭代际旅游的负向需求成因
    二、家庭代际旅游的动机差异分析
        (一)家庭代际旅游动机无性别差异
        (二)成年子代的年龄区别与家庭代际旅游动机有显着影响
        (三)成年子代的文化水平差异影响家庭代际旅游动机
        (四)不同的家庭结构与家庭代际旅游动机的差异分析
        (五)家庭月收入与家庭代际旅游动机有显着影响
        (六)家庭代际旅游动机受限因素分析
    三、家庭代际旅游的行为特征
        (一)低频、中短时的时间特征
        (二)短距为主,京、沪、川等经典城市倾向的空间特征
        (三)多要素偏好的家庭代际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年子代主导下的家庭代际旅游模式分析
    一、信效度分析
        (一)信度分析
        (二)效度分析
    二、家庭代际旅游模式聚类分析
        (一)两步聚类分析
        (二)聚类效果验证
        (三)家庭代际旅游模式命名
    三、家庭代际旅游模式实证分析
        (一)访谈资料分析
        (二)访谈资料编码
        (三)家庭代际旅游模式特征
    四、家庭代际旅游模式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性别对家庭代际旅游模式差异无显着影响
        (二)成年子代年龄对家庭代际旅游模式差异有影响
        (三)学历对家庭代际旅游模式差异无显着影响
        (四)家庭结构对家庭代际旅游模式差异有显着影响
        (五)收入对家庭代际旅游模式差异有显着影响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相关建议与未来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相关建议
        (一)创新家庭代际旅游养老生活新模式
        (二)开拓家庭代际旅游新市场
        (三)倡导和谐幸福的社会氛围
    三、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户外游憩动机研究 ——以格里菲斯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2 文献研究
    2.1 相关概论
        2.1.1 户外游憩
        2.1.2 游憩动机
    2.2 相关理论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2 游憩动机理论
    2.3 相关研究
        2.3.1 户外游憩研究
        2.3.2 户外游憩动机研究
        2.3.3 户外游憩动机研究综述
        2.3.4 不同文化背景的游憩差异研究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3.1 研究对象
    3.2 问卷设计
    3.3 问卷调查
    3.4 数据处理
4 数据分析
    4.1 信度和效度分析
        4.1.1 信度分析
        4.1.2 效度分析
    4.2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4.3 社会文化属性对比分析
    4.4 户外游憩行为对比分析
        4.4.1 户外游憩信息来源
        4.4.2 户外游憩兴趣及频率和时长
        4.4.3 户外游憩时间与地点
        4.4.4 户外游憩同伴
        4.4.5 户外游憩交通方式
    4.5 户外游憩动机分析
        4.5.1 提取公因子
        4.5.2 四种动机强度的对比分析
        4.5.3 四种动机强度的内部差异性分析
        4.5.4 动机与基本情况的关系分析
        4.5.5 动机与社会文化属性的关系分析
        4.5.6 动机与游憩行为的关系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3)城市游憩系统构建与评价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主要内容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城市旅游研究进展
    二、城市游憩系统研究进展
        (一) 城市游憩系统的定义
        (二) 城市游憩系统相关研究
第三章 城市游憩系统构建
    一、城市旅游与城市游憩
    二、城市游憩系统构建
    三、城市游憩系统子系统内涵
        (一) 景区景点
        (二) 城市公园
        (三) 特色街区
        (四) 大型商圈
        (五) 娱乐项目
        (六) 城市地标
    四、合肥市游憩系统案例分析
        (一) 合肥市及其城市游憩概况
        (二) 界定合肥市研究范围
第四章 合肥市游憩系统评价
    一、景区景点
        (一) 合肥市景区景点概况
        (二) 合肥市景区景点评价
    二、城市公园
        (一) 合肥市城市公园概况
        (二) 合肥市城市公园特征及评价
    三、特色街区
        (一) 城市特色街区的类型
        (二) 合肥市特色街区概况
        (三) 合肥市特色街区评价
    四、大型商圈
        (一) 合肥市大型商圈发展概况
        (二) 合肥市大型商圈评价
    五、娱乐项目
        (一) 从顾客参与意愿角度调研娱乐项目
        (二) 从顾客参与意愿角度评价娱乐项目
    六、城市地标
        (一) 从认知角度调研城市地标
        (二) 从认知角度评价城市地标
第五章 合肥市游憩系统完善
    一、合肥市游憩系统完善的总体目标
    二、合肥市游憩系统完善的具体建议
        (一) 打造别具一格的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的品牌价值
        (二) 增加城市公园的数量,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公园
        (三) 找准特色街区的定位,加强特色街区的建设和管理
        (四) 改造完善新老商圈,优化商圈的交通体系
        (五) 推进大型游乐类旅游娱乐项目建设,拓宽娱乐项目的开发思路
        (六) 结合需求、地域文化等因素,助推城市地标的建设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二、参与的规划项目

(4)城市森林公园游憩者行为特征与满意度究 ——以昆明西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城市居民对游憩活动需求的增加
        二、人们对城市森林公园的要求不断提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城市森林公园研究综述
        二、游憩者满意度研究综述
    第四节 城市森林公园发展概况
        一、国外城市森林公园游憩发展
        二、国内城市森林公园游憩发展
    第五节 研究重点
    第六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森林公园
        二、城市森林公园
        三、游憩
        四、游憩者满意度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游憩需求理论
        二、游憩动机理论
        三、旅游系统论
        四、闲暇游憩理论
        五、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昆明市西山森林公园游憩者行为特征
    第一节 西山森林公园
        一、概述
        二、交通状况
        三、游憩设施
        四、重要景观
    第二节 调查问卷设计
    第三节 游憩者行为特征分析
        一、人口统计特征
        二、游憩行为特征
第四章 昆明市西山森林公园游憩者满意度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 问卷调查实证分析过程
        一、游憩者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二、游憩者满意度测评指标权重确定
        三、西山森林公园游憩者满意度计算
    第三节 测评结果综合分析
        一、自然风景与生态环境的满意度分析
        二、卫生状况的满意度分析
        三、休憩设施的满意度分析
        四、内外部交通的满意度分析
        五、娱乐项目的满意度分析
        六、餐饮设施及服务的满意度分析
        七、购物及安全的满意度分析
第五章 提升城市森林公园游憩者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建议
    第二节 游憩项目设置建议
    第三节 服务水平提升建议
    第四节 生态维护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局限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
        一、文献研究的限制
        二、问卷设计的不足
        三、抽样数据和时段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目录

(5)总规编制过程中游憩功能的显现及相应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现实背景——城市游憩功能凸显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1.1.1 城市游憩供给不足及游憩活动的井喷式发展的要求
        1.1.2 城市病蔓延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1.1.3 总规游憩目标缺失及其公共政策性的要求
        1.1.4 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1.5 人类发展最终目标的必然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基本概念界定
        1.4.1 休闲的定义
        1.4.2 游憩的定义
        1.4.3 城市游憩的内涵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城市游憩相关理论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城市游憩相关理论
        2.1.1 城市竞争力理论
        2.1.2 闲暇游憩理论
        2.1.3 城市资源理论
        2.1.4 生命周期理论
    2.2 国外城市与规划建设的游憩目标及相关研究进展
        2.2.1 国外游憩活动空间演变
        2.2.2 国外城市规划建设对城市游憩活动的关注
        2.2.3 当下国外城市游憩活动的规划与研究进展
    2.3 国内城市规划建设的游憩目标及相关研究进展
        2.3.1 我国游憩活动空间发展
        2.3.2 游憩活动在我国古代与近代城市建设的体现
        2.3.3 现代游憩活动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及研究进展
    2.4 小结——存在的问题
3 发展策略——游憩价值取向下的城市发展策略
    3.1 城市发展策略的游憩价值取向
        3.1.1 价值取向与城市规划
        3.1.2 城市游憩价值取向的内涵
    3.2 游憩价值取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2.1 游憩价值的城市发展战略意义
        3.2.2 城市发展的游憩目标内容
        3.2.3 规划管理者的游憩价值取向对城市游憩发展的影响
    3.3 城市发展策略游憩价值取向的引导
        3.3.1 城市发展策略(target)的游憩价值取向凸显
        3.3.2 城市发展目标(goal)的游憩价值取向凸显
        3.3.3 城市发展实施标的(object)的游憩价值取向凸显
        3.3.4 案例解析
    3.4 小结
4 空间结构——结合游憩功能的城市空间结构塑造
    4.1 游憩功能是城市空间结构下的主要功能要素
        4.1.1 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4.1.2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动力机制
        4.1.3 游憩功能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完善与补充
    4.2 游憩的空间特点及其在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体现
        4.2.1 城市游憩活动空间类型
        4.2.2 城市游憩活动空间的布局理论模式
        4.2.3 城市游憩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
    4.3 凸显游憩功能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方法
        4.3.1 城市空间结构游憩功能凸显的理念
        4.3.2 凸显游憩功能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4.3.3 案例解析——合肥市结合重要游憩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塑造
    4.4 小结
5 用地布局——结合游憩功能的城市总体布局
    5.1 城市用地布局中城市游憩用地的组织
        5.1.1 城市游憩相关用地
        5.1.2 城市用地布局框定了城市游憩活动的空间
        5.1.3 城市游憩活动影响城市的用地布局
    5.2 城市用地布局游憩功能凸显的关键要素
        5.2.1 城市游憩活动的特点及用地兼容性分析
        5.2.2 居住用地布局游憩功能凸显的关键要素
        5.2.3 工业生产用地布局游憩功能凸显的关键要素
        5.2.4 公共服务用地布局游憩功能凸显的关键要素
        5.2.5 公园绿地布局游憩功能凸显的关键要素
    5.3 凸显游憩功能的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5.3.1 凸显游憩功能的城市用地布局的原则
        5.3.2 凸显游憩功能的城市用地布局方法
        5.3.4 案例——上杭县滨江社区城用地布局规划
    5.4 小结
6 功能提升——体现游憩活动特征的城市相关设施构建
    6.1 交通可达性与城市游憩功能的推动
        6.1.1 城市交通可达性与城市游憩活动的互动
        6.1.2 凸显游憩功能的交通可达性优化方法
    6.2 历史文化发掘与城市游憩功能的深化
        6.2.1 历史文化与城市游憩活动的互动
        6.2.2 凸显游憩功能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发掘
    6.3 相关市政基础设施支撑与城市游憩功能的保障
        6.3.1 相关市政基础设施与城市游憩活动的互动作用
        6.3.2 凸显游憩功能的相关市政基础设施优化方法
    6.4 小结
7 讨论与展望
    7.1 讨论
        7.1.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游憩功能发展
        7.1.2 公众参与与社会组织在城市游憩活动发展的关键因素
        7.1.3 规划的法理衔接
    7.2 展望
        7.2.1 游憩活动的的研究,在于游憩活动的引导
        7.2.2 繁荣与舒适——转型时期的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
    7.3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6)基于游憩学理论下的休闲度假村环境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插图清单
插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度假村的兴起
        1.1.2 我国度假村建设的时代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休闲度假村发展概况
        1.3.1 国外休闲度假村发展概况
        1.3.2 国内休闲度假村发展概况
    1.4 理论支撑和研究方法
        1.4.1 理论支撑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内容与主要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主要框架
第二章 休闲度假村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休闲度假村概念与分类
        2.1.1 定义
        2.1.2 分类
    2.2 休闲度假村的空间构成分析
        2.2.1 景观元素的整合
        2.2.2 业态组合的搭配
        2.2.3 景观层次的排列
    2.3 休闲度假村在设计规划中需要注重的原则
        2.3.1 塑造地域特征
        2.3.2 协同环境生态
        2.3.3 加强游憩体验
    2.4 我国休闲度假村目前存在的问题
        2.4.1 游憩产品同质化严重
        2.4.2 缺乏互动性
        2.4.3 景观要素使用不合理
        2.4.4 游憩承载力过低
第三章 基于游憩学理论下对我国休闲度假村的景观研究分析
    3.1 游憩学概念及其发展
        3.1.1 游憩的概念
        3.1.2 游憩的发展
    3.2 游憩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3.2.1 游憩主体的行为要素
        3.2.2 游憩客体的自然要素
        3.2.3 游憩客体的文化要素
        3.2.4 游憩客体的经济要素
    3.3 游憩活动间的既有关系
        3.3.1 连锁关系
        3.3.2 矛盾关系
        3.3.3 观赏关系
    3.4 游憩者的需求机制在休闲度假村中的体现
        3.4.1 马洛斯的需求层次论
        3.4.2 游憩者对休闲度假村的需求机制
    3.5 游憩理念影响休闲度假村景观设计的主要因素
        3.5.1 游憩活动的合理性
        3.5.2 游憩区位的可达性
        3.5.3 游憩主体的互动性
第四章 基于游憩学理论下休闲度假村的景观塑造与策略研究
    4.1 游憩需求特征分析
        4.1.1 场地偏好
        4.1.2 活动偏好
        4.1.3 类型偏好
    4.2 规划思路
        4.2.1 基于人本思想指导下的核心定位
        4.2.2 基于共生意识形态下的景观营造
    4.3 休闲度假村景观的发展趋势
        4.3.1 供需平衡
        4.3.2 产业一体化
        4.3.3 可持续发展
        4.3.4 因地而异
    4.4 “休——游——憩”行为模式的打造
        4.4.1 要素游憩化
        4.4.2 设施游憩化
        4.4.3 服务游憩化
        4.4.4 景观游憩化
        4.4.5 文化游憩化
第五章 实例分析——以巢湖金孔雀温泉度假村为例
    5.1 项目概况
        5.1.1 位置和环境
        5.1.2 场地分析
    5.2 问卷调查
        5.2.1. 游客信息
        5.2.2 游憩动机和目的
        5.2.3 游客对度假村的类型偏好及出行方式
        5.2.4 度假村对游客的吸引力
        5.2.5 在度假村内游客偏爱的游憩活动类型
    5.3 现状环境存在的问题
        5.3.1 游憩形式单一——缺乏个性
        5.3.2 缺少本土特色文化的融入
        5.3.3 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人文关怀
    5.4 基于游憩学理论对巢湖金孔雀度假村的景观改造策略研究
        5.4.1 度假村内游客的需求特征分析
        5.4.2 未来发展需要遵循的指导原则
        5.4.3 巢湖金孔雀度假村的游憩模式打造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基于园林生态效益的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范畴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界定与辨析
        1.2.3.1 城市公园的概念
        1.2.3.2 园林植物生态效益的内涵
        1.2.3.3 游憩的含义
        1.2.3.4 游憩机会
        1.2.3.5 游憩行为
        1.2.3.6 游憩质量
        1.2.3.7 游憩体验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游憩机会谱研究
        1.3.1.1 游憩机会谱(ROS)理论产生的背景
        1.3.1.2 游憩机会谱(ROS)理论的发展
        1.3.1.3 游憩机会谱(ROS)理论的应用
        1.3.1.4 游憩机会谱(ROS)国内研究与应用
        1.3.1.5 游憩机会谱(ROS)的发展趋势
        1.3.2 城市公园生态效益研究
        1.3.3 关于小气候人体舒适度的研究
        1.3.3.1 国外对人体舒适度的研究概况
        1.3.3.2 国内对人体舒适度的研究概况
        1.3.4 关于城市绿地空气微生物特征的相关研究
        1.3.5 关于城市绿地植物滞尘效益的研究
        1.3.5.1 植物滞尘效应机理
        1.3.5.2 城市绿地植物滞尘能力的研究
        1.3.5.3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滞尘效益的研究
        1.3.6 城市绿地植物降噪效益的研究
        1.3.6.1 植物降噪效果与机理研究
        1.3.6.2 不同类型植物群落对噪声的削减效果研究
        1.3.7 关于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特征的研究
        1.3.8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SBE)研究进展
        1.3.8.1 景观美学质量评价方法
        1.3.8.2 国外景观审美研究进展
        1.3.8.3 国内景观美景度评价研究进展
        1.3.8.4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研究情况
        1.3.8.5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现存的主要问题
        1.3.8.6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研究趋势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1.1 研究地概况
        1.4.1.2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北京圆明园公园微环境生态效益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样点设置
        2.1.2 监测时间
        2.1.3 监测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圆明园公园植物群落的增湿降温效益
        2.2.1 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定
        2.2.2 植物群落降温效益
        2.2.2.1 植物群落不同季节温度变化特征
        2.2.2.2 植物群落降温效应日变化
        2.2.3 植物群落增湿效应
        2.2.3.1 公园植物群落增湿效应季变化
        2.2.3.2 植物群落增湿效应日变化
        2.2.4 植物群落增湿降温效益研究结果
    2.3 圆明园公园植物群落的阻滞粉尘效益
        2.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2.3.2 植物群落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季节变化
        2.3.3 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日变化
        2.3.4 影响植物群落空气悬浮颗粒物水平的环境因素的确定
        2.3.5 公园植物群落滞尘效应研究结果
    2.4 圆明园公园植物群落抑菌效益
        2.4.1 空气真菌和细菌种类
        2.4.2 空气微生物不同季节日变化特征
        2.4.2.1 圆明园植物群落空气细菌含量日变化
        2.4.2.2 圆明园公园植物群落空气真菌含量日变化
        2.4.2.3 不同结构类型植物群落空气微生物含量日变化特征分析
        2.4.3 植物群落空气微生物含量季变化特征分析
        2.4.4 圆明园植物群落空气微生物浓度年变化特征
        2.4.4.1 空气细菌浓度季节变化特征
        2.4.4.2 空气真菌浓度年变化特征
        2.4.5 圆明园公园植物群落抑菌效益研究结论
    2.5 圆明园公园植物群落的降噪效益
        2.5.1 材料与方法
        2.5.1.1 实验对象选取
        2.5.1.2 群落降噪实测方法
        2.5.2 植物群落降噪效应测量结果分析
        2.5.2.1 不同结构类型植物群落的降噪效应
        2.5.2.2 植物群落不同季节的降噪效应比较分析
        2.5.3 本节结论与讨论
    2.6 圆明园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水平
        2.6.1 研究材料与方法
        2.6.1.1 样点设置
        2.6.1.2 测量方法
        2.6.2 结果与分析
        2.6.2.1 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特征
        2.6.2.2 空气负离子浓度周年月变化特征
        2.6.2.3 不同生境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含量变化特征
        2.6.2.4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温湿度和郁闭度的关系
        2.6.3 关于空气负离子水平特征与绿地结构、环境因子关系的讨论
        2.6.3.1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植物群落结构及类型的讨论
        2.6.3.2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温湿度、郁闭度等因子相关性的讨论
        2.6.4 本节小结
    2.7 本章研究结论
3 圆明园公园环境游憩适宜性评价
    3.1 城市公园环境游憩适宜性评价的目的意义
    3.2 园林微环境游憩适宜性评价的原理及方法
    3.3 评价体系构建及评价因子选取
        3.3.1 城市公园环境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
        3.3.2 城市公园环境游憩适宜性评价标准
    3.4 圆明园公园自然环境质量游憩适宜性评价
        3.4.1 圆明园公园环境小气候游憩适宜性
        3.4.1.1 小气候游憩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
        3.4.1.2 小气候游憩适宜度分级标准
        3.4.1.3 圆明园环境小气候游憩适宜度分析
        3.4.1.4 圆明园环境小气候游憩适宜度评价结论
        3.4.2 圆明园公园绿地空气微生物水平游憩适宜度
        3.4.2.1 城市公园空气菌环境游憩,性评价指标与标准
        3.4.2.2 圆明园公园环境空气微生物含量游憩适宜性分析
        3.4.2.3 圆明园公园环境空气微生物水平游憩适宜性结论
        3.4.3 圆明园公园环境清洁度游憩适宜性
        3.4.3.1 公园环境清洁度游憩适宜性评价指标与标准
        3.4.3.2 圆明园公园环境TSP游憩适宜性分析
        3.4.3.3 圆明园公园环境清洁度游憩适宜性评价结论
        3.4.4 圆明园公园空气负离子水平游憩适宜性评价
        3.4.4.1 空气负离子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比较
        3.4.4.2 圆明园公园空气负离子游憩适宜性分析与评价
        3.4.4.3 圆明园公园空气负离子游憩适宜性评价结论
        3.4.5 圆明园公园绿地声环境质量旅游适宜性评价
        3.4.5.1 城市公园声环境质量游憩适宜性评价标准
        3.4.5.2 圆明园公园声环境质量游憩适宜性分析
        3.4.5.3 圆明园公园声环境质量游憩适宜性评价结论
    3.5 圆明园公园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
        3.5.1 美景度评价的方法选择
        3.5.1.1 美景度评价法(SBE法)的原理与基本步骤
        3.5.1.2 SBE法对园林景观评价的适用
        3.5.2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体系
        3.5.2.1 园林景观分类与景观评判层次界定
        3.5.2.2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方法技术路线
        3.5.3 圆明园公园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步骤
        3.5.3.1 样地调查与典型景观选择
        3.5.3.2 评价方式与对象选择
        3.5.3.3 评估过程
        3.5.3.4 美景度(SBE)值计算
        3.5.3.5 景观要素分解
        3.5.4 圆明园公园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3.5.5 圆明园公园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结论与讨论
        3.5.5.1 评价结论
        3.5.5.2 研究讨论
    3.6 圆明园公园人文资源质量游憩适宜性评估
        3.6.1 圆明园公园遗产资源赋存状况
        3.6.2 圆明园公园人文遗产游憩价值
        3.6.3 圆明园公园人文资源游憩适宜性评价
        3.6.3.1 评价体系建立
        3.6.3.2 评价步骤
        3.6.3.3 评价结果
        3.6.4 圆明园公园人文资源游憩适宜性评价结论
    3.7 圆明园公园整体环境游憩适宜性评估
    3.8 本章研究结论与讨论
        3.8.1 本章小结
        3.8.2 本章讨论
4 圆明园公园游客游憩行为特征分析
    4.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方法
        4.1.2.1 行为观察法
        4.1.2.2 问卷调查法
    4.2 游憩行为规律观察结果与分析
        4.2.1 游憩活动时间特征
        4.2.2 游憩者空间利用特征
        4.2.3 游憩活动类型
    4.3 游憩行为特征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4.3.1 圆明园公园使用者特征
        4.3.2 游憩行为特征
        4.3.3 游憩偏好与动机
        4.3.3.1 游憩动机分析
        4.3.3.2 游憩场所偏好
        4.3.4 游憩活动与游憩区域/场所的相关性分析
    4.4 影响游憩行为的环境因素分析
        4.4.1 小气候环境条件
        4.4.2 绿色空间构成
        4.4.3 园林建筑与小品
        4.4.4 基础服务设施
    4.5 本章结论与讨论
        4.5.1 本章研究结论
        4.5.2 本章研究讨论
5 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ROS)构建
    5.1 城市公园游憩机会谱(ROS)建立的必要性
    5.2 游憩机会谱(ROS)构建方法
        5.2.1 城市公园游憩机会因子谱系清查与确定
        5.2.1.1 物理环境质量因子谱系
        5.2.1.2 游憩活动质量因子谱系
        5.2.1.3 管理条件与水平因子谱系
        5.2.2 城市公园游憩机会谱系拟定
        5.2.3 城市公园游憩机会分级体系构建
        5.2.3.1 评分指标权重的确定
        5.2.3.2 评分体系的确定
        5.2.3.3 评价分级分类体系构建
        5.2.4 城市公园游憩机会谱与其它类型游憩场所游憩机会谱的比较
        5.2.4.1 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的区别
        5.2.4.2 游憩环境的分类/分级
        5.2.4.3 城市公园ROS的特点与应用范畴
    5.3 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的构建与应用
        5.3.1 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构建
        5.3.1.1 圆明园游憩机会谱构成因子及类型分析
        5.3.1.2 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系构成
        5.3.1.3 圆明园游憩机会谱分类
        5.3.2 圆明园公园游憩环境对游人游憩行为的支持
        5.3.3 游憩机会谱与游客游憩心理期望的比较分析
        5.3.4 游憩机会谱理想状态与公园利用现实的比较
        5.3.5 圆明园公园游憩功能区划与游憩行为引导
    5.4 本章研究结论与讨论
        5.4.1 研究结论
        5.4.2 研究讨论
6 城市公园“游憩前线”系统建设
    6.1 “游憩前线”系统的内涵
        6.1.1 “游憩前线”的概念
        6.1.2 “游憩前线”系统运行模式
    6.2 “游憩前线”系统建设目的与必要性
        6.2.1 “游憩前线”系统建设的目的与目标
        6.2.2 “游憩前线”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6.2.2.1 智慧旅游业态发展要求
        6.2.2.2 游憩场所建设与游人需求满足
    6.3 城市公园“游憩前线”系统建设内容
        6.3.1 城市公园“游憩前线”系统构成框架
        6.3.2 城市公园“游憩前线”指标体系构成
        6.3.2.1 城市公园“游憩前线”指标分类
        6.3.3.2 城市公园“游憩前线”指标的选取原则
        6.3.3.3 城市公园“游憩前线”指标体系构建
    6.4 城市公园游憩机会谱对城市公园“游憩前线”系统的支持
    6.5 城市公园“游憩前线”系统应用意义与价值
    6.6 本章小结与讨论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讨论
    7.3 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7.3.1 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
        7.3.2 研究创新之处
    7.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附录1 圆明园公园游客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2 圆明园公园游客游憩行为观察记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长沙市居民城市森林游憩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城市森林游憩相关概念界定
    2.1 游憩的概念
    2.2 城市森林
    2.3 城市森林游憩
3 城市森林游憩开发相关理论研究
    3.1 游憩学理论
        3.1.1 游憩需求理论
        3.1.2 游憩动机理论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 生态美学理论
    3.4 旅游系统论
4 国内外研究进展
    4.1 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4.1.1 国外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4.1.2 国内城市森林研究进展
    4.2 城市森林游憩研究进展
        4.2.1 国外城市森林游憩研究进展
        4.2.2 国内城市森林游憩研究进展
5 长沙市居民城市森林游憩特征研究
    5.1 研究地基本特征概述
        5.1.1 自然地理特征
        5.1.2 社会经济特征
        5.1.3 历史文化特征
        5.1.4 旅游资源特色
        5.1.6 长沙地区主要城市森林分布概况
    5.2 研究设计与调查
        5.2.1 研究对象
        5.2.2 问卷设计
        5.2.3 问卷调查
        5.2.4 数据统计分析
    5.3 长沙市居民城市森林游憩特征的人口学特点分析
        5.3.1 调查样本的性别比例
        5.3.2 调查样本的年龄状况
        5.3.3 调查样本的受教育状况
        5.3.4 调查样本的职业状况
        5.3.5 调查样本的家庭月收入状况
    5.4 长沙市居民城市森林游憩特征调查分析
        5.4.1 森林游憩活动偏好分析
        5.4.2 森林游憩活动动机分析
        5.4.3 森林游憩地的交通方式分析
        5.4.4 到访城市森林游憩地的频率分析
        5.4.5 森林游憩设施需求特征分析
        5.4.6 对城市森林游憩地开发的倾向分析
    5.5 不同人口学特征居民的森林游憩特征研究
        5.5.1 不同性别居民森林游憩特征研究
        5.5.2 不同年龄居民森林游憩特征研究
        5.5.3 不同受教育程度居民森林游憩特征研究
        5.5.4 不同职业居民森林游憩特征研究
        5.5.5 不同收入水平居民森林游憩特征研究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2.1 以政府引导为主,合理规划布局
        6.2.2 提供多样化的活动设施,满足不同群体的游憩需求
        6.2.3 完善餐饮、住宿和娱乐等接待设施建设
        6.2.4 完善城市森林游憩交通设施建设
    6.3 研究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长沙市居民森林游憩特征调查问卷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昆明城市游憩商业区(RBD)旅游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研究趋势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基础研究与理论依据
    第一节 基础研究
        一、城市 RBD 概念及特征
        二、城市 RBD 与 CBD 的区别
        三、旅游体验概念及特征
    第二节 理论依据和方法
        一、理论应用
        二、建模依据
        三、运算方法
第三章 昆明城市 RBD 旅游体验模型构建
    第一节 昆明城市 RBD 判断指标体系构建
        一、规模指标
        二、功能指标
        三、特征指标
    第二节 昆明城市 RBD 旅游体验二维模型构建
    第三节 昆明城市 RBD 旅游体验量化设计
        一、量化指标设计
        二、量化指标验证
        三、量化指标体系形成
    第四节 昆明城市 RBD 旅游体验矩阵构建
第四章 昆明城市 RBD 旅游体验实证分析
    第一节 昆明城市 RBD 概况
        一、昆明城市 RBD 介绍
        二、昆明城市 RBD 判定分析及比较分析
    第二节 昆明城市 RBD 旅游体验问卷设计及检验
        一、问卷设计
        二、样本量选定
        三、问卷统计及信度、效度检验
    第三节 昆明城市 RBD 旅游体验分析
        一、昆明城市 RBD 旅游体验特征分析
        二、外部环境满意度分析
        三、个人体验融入度分析
        四、城市 RBD 旅游体验畅爽度分析
        五、RBD 旅游体验对比分析
第五章 提升昆明城市 RBD 旅游体验对策
    第一节 提升游憩核心吸引力,突显特色历史文化脉络
        一、加强历史文化遗址、建筑的保护
        二、系统梳理昆明城市历史文化脉络
        三、丰富 RBD 游憩产品,完善休闲文化游线路开发
    第二节 丰富业态发展,改善城市系统
        一、丰富核心业态发展
        二、改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三、改善交通通达性
        四、加强社区参与
    第三节 美化城市景观,突出地域特色
        一、美化环境景观
        二、主题形象及品牌的打造
        三、加强市场宣传和营销力度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创新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10)人性化导向的农业观光园游憩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3. 农业观光园游憩空间游客行为心理调查研究
    3.1 调查内容与方法
    3.2 调查分析
    3.3 调查结论
4. 农业观光园游憩空间人性化设计原则
    4.1 心理健康设计原则
    4.2 生理健康设计原则
    4.3 社会健康设计原则
5. 农业观光园游憩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
    5.1 体验空间特征和设计策略
    5.2 观赏空间特征和设计策略
    5.3 娱乐空间特征和设计策略
    5.4 品尝空间特征和设计策略
    5.5 其他空间特征和设计策略
6. 案例分析
    6.1 项目概况
    6.2 现状综合分析
    6.3 总体设计
    6.4 分区设计
    6.5 游憩线路设计
    6.6 景观环境设计
    6.7 服务设施设计
    6.8 道路设施设计
7. 总结与创新点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农业观光园游憩空间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合肥市城市游憩者旅游行为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成年子代视角下的家庭代际旅游行为特征及模式研究[D]. 张辰辰. 安徽大学, 2020(07)
  • [2]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户外游憩动机研究 ——以格里菲斯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D]. 杨馨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1)
  • [3]城市游憩系统构建与评价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D]. 朱玲玲. 安徽大学, 2017(08)
  • [4]城市森林公园游憩者行为特征与满意度究 ——以昆明西山为例[D]. 李颖. 云南财经大学, 2016(02)
  • [5]总规编制过程中游憩功能的显现及相应规划方法研究[D]. 陈慧萍. 重庆大学, 2014(01)
  • [6]基于游憩学理论下的休闲度假村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 徐蕾.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7)
  • [7]基于园林生态效益的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构建研究[D]. 王忠君.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8]长沙市居民城市森林游憩特征研究[D]. 邓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3(S1)
  • [9]昆明城市游憩商业区(RBD)旅游体验研究[D]. 韩剑磊. 云南财经大学, 2013(07)
  • [10]人性化导向的农业观光园游憩空间设计研究[D]. 王亚红. 安徽农业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合肥市城市游客旅游行为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