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再破产的核讹诈(论文文献综述)
李张兵[1](2021)在《自主与借重:撒切尔时期英国核威慑力量建设政策研究》文中提出1979—1990年撒切尔执政之时,英国新一代核威慑力量建设处于谋划与决策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苏联核武器的数量及质量,与美国的差距基本拉平,达到战略平衡的相互牵制状态。苏联在战术核力量及常规军事力量方面,对欧洲地区形成的优势,加剧了保守党的战略忧虑。70年代中后期,工党内部对于核战略的态度出现分歧,左翼力量激烈反对拥有核武器,而中、右翼力量坚持要维系英国现有核威慑能力。威尔逊—卡拉汉政府为凝聚工党团结,避免党内核理念分歧公开化,一方面不再过于强调英国核威慑的价值,承诺不对现有核威慑力量进行升级换代,另一方面秘密推进对现役“北极星”导弹弹头系统的改进,并尝试从美国购买新型海基潜射弹道导弹。向来支持英国维持先进核威慑力量的保守党,对工党政府核力量建设政策的“保守性”表达不满。20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开始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导弹改进项目,直至70年代工党政府执政时,该项目名为“食用马肉”计划。70年代末,该项目虽取得一定进展,但投入经费投入远超预期,在客观上削弱了刚刚执政的撒切尔政府独自研制新型导弹的信心。因此,美苏战略态势变化,工党政府消极的核力量建设政策,独自研制导弹导致的费用剧增,深刻地影响着撒切尔政府对新型核威慑力量建设的决策。撒切尔政府时期,英国核威慑力量发展处于代际更替的过渡期。替代现役“北极星”潜射导弹系统,独立规划新的核威慑力量,被提上议事日程。在规划“北极星”导弹替代之际,撒切尔政府对于未来英国核威慑力量建设拥有多重方案。经过利弊权衡,采用潜射弹道导弹的核威慑力量建设方案,被认为最符合国家利益。美国“三叉戟Ⅰ”型C4导弹是当时性能先进并在美海军服役的潜射导弹,撒切尔政府凭借英美特殊同盟关系,秘密与美国卡特政府达成C4导弹的军售协议。里根政府时期,基于未来经济成本、军事战略以及英美关系等因素,撒切尔政府决定放弃C4导弹而转向购买“三叉戟Ⅱ”型D5导弹。英国核威慑力量建设的现代化政策,一方面体现为独立规划“北极星”导弹替代方案,防止英国在英美核合作中被边缘化,确保英国继续拥有宝贵的战略性核资源,巩固英国的战略地位与大国形象;另一方面体现为,寻求从美国购买先进的“三叉戟Ⅱ”型D5导弹,将增强英国应对苏联核威胁的能力,提升英国在北约体系中的地位,不过这也撕裂了英国社会的安全共识。撒切尔政府在制定核威慑力量建设政策时,通过权衡利弊、试图以最小投入获得最佳收益,达到成本优化目标。对于未来核威慑力量建设,撒切尔政府根据国家利益需要,秉持适度而有效的原则,独立自主地进行谋划。在“三叉戟”导弹军售价格上英美展开了激烈博弈,撒切尔政府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从美国购买“三叉戟”导弹。撒切尔政府替代“北极星”核威慑力量的途径,主要是寻求与他国的合作,但英国无论与法国进行战略武器合作,还是与美国进行战略武器合作,都会产生风险成本。为把风险成本降至最低,在战略武器合作方面,英国最终选择美国而非法国。英国核威慑力量建设的成本优化政策,一方面体现为建设适度有效的核威慑力量,以拥有核威慑的有效性为前提,自主决策并未盲目地求大贪多;另一方面体现为,借助外力以最小经济成本与风险成本,从美国购买“三叉戟”导弹,获得很高的性价比。对于国际核军控谈判,撒切尔政府一方面积极支持美苏两个核大国进行双边会谈,促使两国削减核武器的数量规模,另一方面坚决扞卫自身核武器的临界数量,不愿跨过弃核门槛。英国核威慑力量建设的军控规避政策,体现为撒切尔政府基于现实主义的立场,坚决反对英国单边核裁军,这符合英国国家利益,确保了英国新一代核威慑力量发展的继续推进,也为英国拒绝加入美苏核军控谈判显示了决心。同时,撒切尔政府在无条件参与核军控和拒绝核军控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即有前提条件地参与国际核军控,在美苏大规模削减核武器之前,英国坚持维系最低限度的独立核威慑地位。这有利于塑造英国支持军控的国家形象,也能避免英国核力量成为美苏核军控谈判的筹码。自主与借重是撒切尔政府核威慑力量建设政策的基本特征,既体现于该政策蕴含的内容,也体现于该政策制定的过程。一方面,撒切尔政府坚持核威慑力量建设政策制定的独立自主地位,使核威慑力量政策享有优先发展地位,既避免反对党对英国核威慑力量建设政策造成冲击,又警惕美国对英国核威慑力量建设独立性的潜在影响。另一方面,撒切尔政府利用美苏冷战的矛盾,借助或平衡美、苏这两大因素,帮助英国核威慑力量的提升,把苏联威胁作为制定核威慑力量建设政策的正当性借口,以反苏作为英国核威慑力量更新换代的动力,把迎合美国外交作为核威慑力量建设政策的保障,以联美作为英国核威慑力量提升发展的后盾,在此过程中英国争取北约的欧洲国家对核威慑力量建设政策予以支持,为反苏联美创造有利的政治氛围。综合而言,撒切尔政府立足于核威慑的防务战略,独立自主地谋划新型核威慑力量,要不要现代化核威慑力量,如何建设现代化的核威慑力量,以及怎样摆脱美苏核裁军谈判对英国核威慑力量的影响,皆成为政府始终考虑的核心问题。在撒切尔政府谋划新型核威慑力量建设时,美国毫无顾忌地支持英国,是基于自身国家利益需要,对苏联进行权力均衡、威胁均衡与利益均衡的举措;撒切尔政府在进行新型核威慑力量建设时,成功地运用自主与借重的发展路径,既坚持独立自主,又能获得美国支持,源于英美两国在深刻认知与有效化解各自的联盟困境中,寻找到了彼此都能接受的契合点。这就是,美国愿意对英国在自主基础上进行有限支持,英国在对美国进行适度妥协基础上保持独立地位。
李岩[2](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张龙杰[3](2019)在《毛泽东核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文中认为早在核武器刚出现时,毛泽东便将它与中国的安全和未来联系起来,并逐渐形成一套相对完整和成熟的核战略思想。从根本上讲,毛泽东的核战略思想是在内外合力的催生下形成的。这种合力是由毛泽东追求强国地位的推力与应对外部威胁的压力共同构成的。毛泽东的核战略思想随着国际政治与安全环境的变化而愈加全面和深刻,呈现出人民战争思想与核威慑思想相结合、由政治军事上的战略藐视向战术重视的深入以及反对核战争到主张核裁军等主要发展演变特征。
王帅[4](2019)在《肯尼迪政府时期的核禁试谈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60年代是美苏冷战最激烈的时期,双方为了赢得冷战的胜利加紧扩充军备,尤其在核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赛,竞相研究和开发核武器。由于双方极为重视核武器的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双方积累了足以毁灭地球数次的大量核武器,这种局面引起了有识之士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忧虑,因而世界各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核和平运动,在世界舆论的压力下,美苏开始了核禁试谈判。核禁试谈判从1958年开始以来双方进行了无数次会谈,但关于核查等问题由于缺乏信任一直没有达成令人满意的协议。肯尼迪上台后一方面致力于加强美国核力量另一方面努力促成与苏联在核禁试方面达成协议,经过两年多的艰难谈判,最终于1963年7月签署《部分核禁试条约》。美苏在激烈的冷战对抗中能够达成核禁试条约实属不易,这对于核问题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关系中找到解决当代核问题的良方,使核能造福于人类而不是给人类带来灾难。20世纪60年代是美苏两大阵营紧张对峙的时代,他们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签署了部分核禁试条约。本文通过梳理肯尼迪当政时期美苏之间核禁试谈判的过程,探索影响美苏核禁试谈判达成协议的主要原因。从中领悟到以对话代替对抗、以互信代替猜疑在处理国家关系中的重要性。虽然部分核禁试条约的签订没有实现全面禁止核试验,成果不算很大,但在当时冷战正酣的年代里,能取得如此成果实属不易,并对后来的核试验谈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冷战结束后,美国的竞争对手苏联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随着中国力量的迅速崛起,引起美国的恐慌,进而把中国确定为竞争对手,便提出了重返亚太的“亚洲再平衡战略”。特别是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很显然,美国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朝鲜,而是要借机形成对中国的威慑。面对美国重返亚太,搅局南海,与日本、韩国进行频繁军演,在韩国部署萨德,特朗普频频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等等,美国对中国遏制的企图昭然若揭。中国如何应对美国的这种战略包围,美国下一步是否会像原来对待苏联那样发动对中国的新冷战?我们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应对美国对中国的新遏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特别是核问题,美国2002年1月13日布什总统撕毁了美苏于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竭力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特朗普以俄罗斯不遵守《中导条约》为借口宣布退出《中导条约》,这些是否会助推新一轮核军备竞赛?这就需要大国冷静地、理智地来对待当今的核试验、核扩散等问题。
韩长青[5](2018)在《从中苏防止核扩散论战看中国核政策缘起》文中研究说明苏联以防止核扩散为由阻挠中国拥有核武器,是中国走上自力更生发展核武器道路的重要背景。中苏两国围绕什么才是防止核扩散正确道路的论战,也同样给中国核武器政策内容和主旨打上了深刻历史烙印。中国愈发强烈地认定,只有自己也掌握了核武器,才能增强世界核力量的结构稳定性,只有打破美国和苏联依靠部分核禁试条约设置的障碍,才能真正制止核战争,走出迈向实现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目标的实际步伐。从这一视角来看,中苏围绕如何防止核扩散的矛盾斗争和论战,可谓是中国核政策生成的逻辑起点之一。
乔有露,彭玉龙[6](2017)在《中国研制“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研究与思考》文中认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使得全世界笼罩在核恐怖的阴云之下。人类进入核时代后,是否拥有核武器是一个国家有无战略打击能力的主要标志。为了确保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抵抗少数国家的核恐吓、核威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这一战略决策是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我国制定的积极防御方针而提出的。
魏斯莹[7](2016)在《政策失灵:不对称互动视角下的美国对朝战略研究(1993-2015)》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为什么美国没能使朝鲜弃核?这一问题来源于美国对朝政策目标与朝鲜半岛核问题实际发展路径的反差,是对外政策效用的衍生问题。基于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结构性矛盾,现有研究多从系统性视角出发,将解释方法锁定于国内——国际双层路径上,强调美国国内因素、美国与盟国关系、朝鲜特殊性、第三方影响等是造成美国促使朝鲜弃核政策失灵的原因。这些研究为本文的研究问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解释,但是却多是静态分析或场景性分析,缺少对历史性互动的把握,在战略过程意义上有所欠缺。针对上述研究问题与现有解释的不足,本文以美朝不对称战略互动为出发点,将结构性矛盾作为论述的背景性知识,着眼于两个决策者在互动过程中出现的认知异位现象,认为美国政策失灵的原因是没能使正常化成功转变为常态化。究其根本,是因为在不对称战略互动中,大国和小国之间对彼此的关注是不对称的,大国对小国往往存在关注不足的情况,而小国对大国通常存在关注过度,这与国家体量密切相关,是脆弱性决定下国家权力的表现,体现在不对称战略互动过程中,就是对彼此行动预期估计的差异,容易导致双方对彼此的承诺以及履行承诺的程度产生不满,出现双方都不满意的情况,造成双方政策都不成功的状况。本项研究采取过程追踪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二十年来美国与朝鲜关于核问题的不对称互动,将克林顿政府、小布什政府、奥巴马政府等三个时期按照战略内容在同一光谱上归位,具体观察每位美国总统任内美朝围绕核问题不对称互动过程中的认知异位现象。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美朝达成《朝美框架协议》,缓解了第一次朝核危机,但是在后续实施过程中,却没能化解认知分歧,常态化努力失败;在小布什政府时期,虽然六方会谈使美朝双方以多变协议的方式达成弃核共识,但是缺少常态化所需要的制度保障,认知异位现象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期间努力也多以失败告终;在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对朝采取战略忍耐的态度,双方缺少走向合作的基本承诺,无法实现正常化,更勿论常态化。
卢潇[8](2015)在《国际关系舞台上的东方蘑菇云(1949-1972年)》文中研究指明大体而言,人类国际关系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有更替、也有迭加的阶段:古代以自然关系为主的阶段,近代以经济关系为主的阶段和现代以技术关系为主的阶段。而技术作为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物,表现的也是某种关系。如果说,民用技术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军事技术反映的则是人与人、集团与集团、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或者说,国际关系作为一种核心的外部要素对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国际关系影响着军事技术的科研立项,影响着军事技术的研发进度,影响着军事技术的装备规模,影响着军事技术的作战应用。本文以中国核武器项目在1972年前的研发部署为案例,结合大量权威的官方文献、学术文本、口述史、回忆录及来自美国FRUS档案库、国家安全档案馆解密的美国国务院、国家安全委员会、参谋长联席会议、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等有关单位的历史情报档案,对1949年到1972年间中国核武器项目的发展受国际关系的需求牵引的情况进行分析。全文内容分六章展开,其中第二章至第五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重点阐述了国际关系作为一种核心的外部要素对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一命题,对于深化技术社会学理论研究,进一步总结我国核武器项目的历史经验均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第二章聚焦于中国核武器项目的上马与国际政治的关系,阐述了中国为什么会在经济落后和工业基础薄弱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核武器的原因。研究认为,核时代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决策者战略视野,国际安全环境催生了中国发展核武器的政治需求,国家身份的建构强化了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心理动机,而技术的国际交流增强了中国研发核武器的技术可能。第三章探讨当时的冷战形势对中国核武器研发进度的影响,分析了美国的要挟与威胁、中苏核合作的中断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与中国在核武器领域的反应。研究认为,在这一时期,国际关系作为一种自变量影响了中国研发核武器的进度,一方面,国际关系的类型影响了核技术向中国的转移,国家间关系的转变延缓了中国原子弹的初期研发;而另一方面,国际政治形态成为了中国核武器项目推进的动力和约束力。从核武器的反向互动力的层面来说,这一时期中国的核武器计划影响了美国和苏联对中国的政策,核武器也成为了平衡三国关系的一种工具。国际政治上的关键性决策和事件对技术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反作用于国际关系。第四章从这一时期中国的核武器的装备规模出发,探讨中国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下选择发展“适度”、“足够”核武库的原因。本章首先从这一时期3次标志性的核试验出发来分析中国进行有限核试验原因,然后从这一时期中国核导弹力量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中国相对均势的威慑战略,最后探讨了中国的核装备对国际形态的影响。研究认为中国核武器的生产规模、装备类型、部署方式以及他国对中国核武库的认知与判断都受到国际政治互动以及国际战略态势的影响,同样中国核武器本身也是影响国际体系的驱动力。第五章则着眼于中国核武器的作战原则也就是中国核战略问题,从历史、现实以及中国对世界和平的整体责任三方面阐述自卫防御策略的产生、应用及其影响。研究认为,中国核战略的制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民族的战略传统、对国际政治形态的认识、国家身份的定位、国家形象的追求以及对本国在世界政治体制中发挥的影响和作用的认识。中国的核战略以防御和自卫为根本特征,也使得中国成为了维护国际核和平的积极力量。当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从来不是单一的决定论。国际关系作为一种核心要素影响着军事技术的发展,而军事技术反过来也影响国际关系。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是动态发展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军事技术的立项、研发速度、装备规模以及作战应用都受到国际关系的影响,同时,这些军事技术也成为了影响国际政治体系变革的元素,影响了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安全态势和外交态度。正是在国际关系互动中升起的东方蘑菇云,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以一种不再沉睡的雄狮形象重新矗立在国际关系的舞台上。
赵学功[9](2014)在《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与美国核威慑的失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8年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期间,艾森豪威尔政府将核武器视为威慑中国的法宝,对中国进行核讹诈,多次表示不惜对中国大陆实施核打击,并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试图以此来阻止中国收复东南沿海岛屿。但是,美国的核讹诈不仅未能奏效,对中国政府的决策和行动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反而使其自身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遭到国内外舆论的普遍反对,中国政府采取的灵活主动政策使得美国的核讹诈最终破产。此次危机表明,美国政府以核威慑为核心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当时已经走到了尽头。
聂文婷[10](2014)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后的对外宣示与国际反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核武器试验基地成功试爆,引起了世人关注。当日,中国便向世界主动公开了首次核试验成功的消息,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和《新闻公报》等阐明了中国核试验的目的,并对中国掌握核武器后所要履行的国际义务做出郑重承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后的对外宣示,主动规避了国际舆论的不利反响,凸显了中国掌握原子弹技术的战略意义,树立了核国家通过核战略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辉典范。
二、一再破产的核讹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再破产的核讹诈(论文提纲范文)
(1)自主与借重:撒切尔时期英国核威慑力量建设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
四、研究资料与方法 |
五、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英国核威慑力量建设政策的形成背景 |
第一节 保守党对苏联核力量发展的担忧 |
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核力量的发展 |
二、美苏战略核均势的形成 |
三、英国对核均衡的反应 |
第二节 工党政府的双重核立场 |
一、工党核理念的转变 |
二、工党政府的核政策 |
三、保守党的不满 |
第三节 “食用马肉”计划的实施及困境 |
一、核威慑与“莫斯科准则” |
二、“食用马肉”计划的起源 |
三、“食用马肉”计划的发展及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英国核威慑力量建设的现代化政策 |
第一节 “北极星”导弹替代方案的独立规划 |
一、“北极星”导弹被替代的原因 |
二、替代方案的多重选择与利弊权衡 |
三、替代方案独立规划的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三叉戟Ⅰ”型导弹的秘密求购 |
一、“三叉戟Ⅰ”型导弹军售意愿的达成 |
二、“三叉戟Ⅰ”型导弹军售协议的分歧 |
三、“三叉戟Ⅰ”型导弹军售的特点 |
第三节 “三叉戟Ⅱ”型导弹的适时跟进 |
一、英国与“三叉戟Ⅱ”型导弹 |
二、英国跟进“三叉戟Ⅱ”型导弹的原因及特点 |
三、“三叉戟Ⅱ”型导弹军售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国核威慑力量建设的成本优化政策 |
第一节 适度有效的核威慑力量 |
一、适度的核威慑力量 |
二、有效的核威慑力量 |
三、适度而有效的原因 |
第二节 “三叉戟”导弹的优价售卖 |
一、美国“三叉戟”导弹的售价 |
二、英国对“三叉戟”导弹的议价 |
三、高效费比的“三叉戟”导弹军售 |
第三节 核威慑力量合作的风险成本 |
一、英法核威慑力量合作的收益与风险 |
二、英美核威慑力量合作的收益与风险 |
三、核威慑力量合作的取舍及其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国核威慑力量建设的军控规避政策 |
第一节 单边核裁军的拒绝 |
一、工党与单边核裁军 |
二、撒切尔政府对单边核裁军的抵制 |
三、拒绝单边核裁军的原因及影响 |
第二节 国际核军控的有条件参与 |
一、对美苏核军控谈判的支持 |
二、有前提条件地参与核军控 |
三、国家军控形象的塑造 |
第三节 最低限度的独立核威慑 |
一、国际核军控暂时的游离 |
二、最低限度核威慑的坚持 |
三、避免核力量成为美苏谈判筹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国核威慑力量建设政策制定过程的特色 |
第一节 核威慑力量建设的优先性 |
一、核威慑力量的优先发展 |
二、核威慑力量优先发展的缘由 |
第二节 以苏联威胁论作为借口 |
一、核威慑力量建设政策与苏联威胁 |
二、核威慑力量建设政策的反苏缘由 |
第三节 对美国外交的迎合 |
一、核威慑力量建设政策与英国对美外交 |
二、英国迎合美国外交的缘由 |
第四节 欧洲盟友对英核政策的支持 |
一、欧洲盟友对英国核政策的态度转变 |
二、欧洲盟友支持英国核政策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核威慑理论视角下的考察 |
二、联盟困境理论框架下的分析 |
三、现实主义平衡理论视域下的解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
致谢 |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
(3)毛泽东核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毛泽东核战略思想的形成 |
(一)卫国之需:应对外部威胁 |
(二)强国之本:追求大国崛起 |
二 毛泽东核战略思想的发展 |
(一)人民战争思想与核威慑思想的结合 |
(二)从战略藐视向战术重视的深入 |
(三)反对核战争到主张核裁军 |
四 结 语 |
(4)肯尼迪政府时期的核禁试谈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
2.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肯尼迪政府之前的美国核政策 |
第一节 核武器的问世与杜鲁门政府的核政策 |
第二节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的核政策 |
小结 |
第二章 英美苏核禁试谈判的推动该因素 |
第一节 和平运动推动美苏进行核禁试谈判 |
第二节 美国为核禁试谈判所做的准备 |
小结 |
第三章 1961 年美苏英三方核禁试谈判 |
第一节 1961 年美苏英核禁试谈判 |
第二节 1961 年核禁试谈判的挫折 |
小结 |
第四章 《部分核禁试条约》的谈判及签署 |
第一节 核禁试谈判的转折 |
第二节 美苏英三方高级代表莫斯科会谈 |
第三节 《部分核禁试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基本史料 |
1、美国官方网站 |
2、学术机构网站 |
3、数据库 |
4、中国学术机构网站 |
5、未刊史料 |
6、公开刊行史料 |
二、英文着作 |
三、英文论文 |
四、外文译着 |
五、中文着作 |
六、中文期刊文章及论文 |
致谢 |
(5)从中苏防止核扩散论战看中国核政策缘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警觉苏美合谋阻挠中国核武装 |
二、就如何防止核扩散同苏联展开论战 |
三、揭破莫斯科三国条约“骗局” |
四、原子弹爆炸和核政策出台 |
五、结语 |
(6)中国研制“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研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弹一星”决策的国际因素 |
二、毛泽东的国防建设思想与反霸战略 |
三、毛泽东对研制“两弹一星”的哲学思考 |
四、“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国际意义 |
(7)政策失灵:不对称互动视角下的美国对朝战略研究(1993-201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常见术语字母缩写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结构安排 |
第一章 解释框架——认知不对称的战略互动 |
第一节 战略互动与博弈:基本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不对称冲突”理论 |
第三节 国家间认知不对称的战略互动分析——一种解释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克林顿政府的“选择接触”与朝美不对称互动 |
第一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背景(1993-2001) |
第二节 克林顿政府的“选择接触”战略分析 |
第三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的理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布什政府的“鹰派接触”与朝美不对称互动 |
第一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背景(2001-2009) |
第二节 小布什政府的“鹰派接触”战略分析 |
第三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的理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奥巴马政府的“战略忍耐”与朝美不对称互动 |
第一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背景(2009-2015) |
第二节 奥巴马的“战略忍耐”实施分析 |
第三节 朝美不对称互动的理论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案例总结:不对称互动与政策失灵 |
二、研究价值:理论进步与政策建议 |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关于朝核问题的朝美互动时间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国际关系舞台上的东方蘑菇云(1949-1972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理论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视角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技术与国际关系相关问题的研究 |
1.2.2 关于 1949-1972 年中国核武器项目的历史与社会学研究 |
1.2.3 关于 1949-1972 年中国核武器项目与国际关系的研究 |
1.3 论文研究视角、研究资料和创新点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资料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项目上马:大国地位的不懈追求 |
2.1 强国御敌的必然选择 |
2.1.1 国家身份建构激发强国诉求 |
2.1.2 国际政治形态拓展战略视野 |
2.1.3 国际安全环境催生政治需求 |
2.2 科技兴国的历史演进 |
2.2.1 科研实力的恢复与整合 |
2.2.2 核科学技术的发展 |
2.2.3 科学家推动核武器立项 |
2.3 苏联援助的有利时机 |
2.3.1 走向合作:中苏国家利益在核领域的展开 |
2.3.2 短暂蜜月:从和平利用到武器研发 |
2.3.3 中苏合作的初期成果 |
第三章 研发进度:外部压力的积极应对 |
3.1 中美敌对与美国的核威胁 |
3.1.1 第二次台海危机中美国对华核政策 |
3.1.2 阻止中国发展核武器的各种尝试 |
3.1.3 以核禁试为突破口瓦解中苏同盟 |
3.2 中苏关系的转变与中国原子弹的初期研发 |
3.2.1 596事件——中苏核合作开始破裂 |
3.2.2 苏联毁约的背后 |
3.2.3 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
3.3 中国在核领域的反应 |
3.3.1 增强独立自主研发的决心 |
3.3.2 加快研发速度回应核威胁 |
3.3.3 调整装备类型应对多方挑战 |
第四章 装备规模:适度足够的威慑原则 |
4.1 冲破阻碍的有限核试验 |
4.1.1 第一颗原子弹试验 |
4.1.2 第一颗氢弹试验 |
4.1.3 第一次两弹结合的试验 |
4.2 规模适度的装备部署 |
4.2.1 东风2号中近程弹道导弹的数量评估差距 |
4.2.2 东风4号弹道导弹的推迟部署 |
4.2.3 东风5号洲际弹道导弹(CSS-X-4)发展的“延迟” |
4.3 中国核武库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
4.3.1 化解中苏边界冲突背后的核武器因素 |
4.3.2 打破中美关系僵局背后的核武器因素 |
4.3.3 核武器及中国与其它国家与地区的关系 |
第五章 作战原则:自卫防御的战略方针 |
5.1 防御战略的民族传统 |
5.1.1 灵活防御的军事传统 |
5.1.2 反核威压军事战略 |
5.1.3 追求防御效益最大化 |
5.2 不首先使用的核政策 |
5.2.1 谋求最低限度核安全 |
5.2.2 核武器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力量 |
5.2.3 自卫防御的有效性 |
5.3 中国核战略的国际影响 |
5.3.1 美苏核战略与国际核安全规范的退化 |
5.3.2 中国核战略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 |
5.3.3 核武器仍是核心的国防力量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校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中国的核武器项目:情报收集和分析中的问题,1964-1972 |
附录B 1949-1972 年中国核武器项目大事记 |
(10)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后的对外宣示与国际反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后的对外宣示 |
二、国际社会对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的反应 |
三、国际社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的反响 |
四、一再破产的核讹诈(论文参考文献)
- [1]自主与借重:撒切尔时期英国核威慑力量建设政策研究[D]. 李张兵. 南京大学, 2021
- [2]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3]毛泽东核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 张龙杰.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4]肯尼迪政府时期的核禁试谈判研究[D]. 王帅.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5]从中苏防止核扩散论战看中国核政策缘起[J]. 韩长青. 中共党史研究, 2018(02)
- [6]中国研制“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研究与思考[J]. 乔有露,彭玉龙. 军事历史, 2017(06)
- [7]政策失灵:不对称互动视角下的美国对朝战略研究(1993-2015)[D]. 魏斯莹. 外交学院, 2016(08)
- [8]国际关系舞台上的东方蘑菇云(1949-1972年)[D]. 卢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11)
- [9]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与美国核威慑的失败[J]. 赵学功. 历史研究, 2014(05)
- [10]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试爆后的对外宣示与国际反响[J]. 聂文婷.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