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压恒压网络功率完备匹配的结构条件及其控制方案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严磊[1](2016)在《高地隙油菜割晒机液压驱动系统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菜机械化收获作为油菜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机械化水平高低对油菜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油菜分段收获机械具有损失率低且可控、对油菜品种、收获状态适应性强,适收期长等特点。液压传动技术应用于割晒机的传动系统,对简化割晒机传动系统、实现自动化、节能化有重要意义。根据传统液压传动装置大量使用橡胶油管、阀块分散布置造成油路系统复杂、管程损失大,且已有油菜割晒机液压驱动系统的液压驱动元件选型匹配不合理,导致串联马达系统的能效低进而影响割晒机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的实际情况,本课题以4SY-1.8型高地隙油菜割晒机为研究对象,在原有的液压驱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分析了影响割晒机串联马达回路功率消耗的显着性因素及最优功耗组合,以实现系统功耗的最优化;运用AMESim和Fluent仿真软件分别对压力、流量特性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及系统管路的功率分配进行数值分析,并结合液压试验台的试验研究,得出主要马达的转速、转矩及能效特征。本文由液压驱动系统整体的试验测定、功耗优化到局部的串联马达回路负载驱动稳定性和管路系统仿真分析,同时进行了单个马达-负载系统的模拟试验研究,利用逆向设计的方法对割晒机液压驱动系统中的马达元件的选型及管道结构形式的改进提供依据。其主要研究内容有:(1)在分析割晒机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对液压驱动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优化了液压驱动系统的调速方式;采用串联马达系统的方式驱动各负载转矩,保证了工作部件的速比稳定性;液压驱动系统的整体改进设计有利于割晒机达到最佳作业效果。(2)在满足各关键部件的正常运转前提下,进行了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的地面空载试验,探究不同试验因素的工况下,影响割晒机串联马达系统功率消耗的显着性因素及最优功耗组合。研究得出当发动机转速取最小值为1600r/min、多路阀的开度取最小值为30°、分流阀开度取最小值为126°时,液压马达回路的功率消耗达到最小,此时串联马达回路总功耗大小为2.55kW,对比常用工况时功耗大小,降低的功耗约为14.5%。同时,利用逆向设计的方法,研究得到最优功耗和负载最大时各马达的运转情况,进而反算各液压马达多余的储量,为液压马达的合理选型及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3)通过模拟田间负载特性,运用AMESim仿真软件研究了马达进出油口的功率消耗,开展了串联马达回路的功率分配的数值分析,并对各马达的压力、流量特性参数的影响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串联回路中多执行器同时工作时,负载转矩变化对其中几组执行器的供油压力和流量的影响关系。同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Fluent模拟仿真分析了管接头、弯曲及钢管结合部位的内部复杂的流场特征,得到了串联马达系统的管路及主要压力损失点的管层损失及功率消耗。定量分析得出所选管路产生的压力损失约为0.066×106Pa,进行管路结构优化后,压力损失减小了约0.021×106 Pa。(4)开展了多功能液压试验台对马达-负载转动惯量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通过设定不同类型的负载条件模拟田间较复杂的负载工况对割晒机驱动动力的关键部分参数进行了相关的应用研究,避免了油菜割晒机由于油菜生长的季节性限制难以满足收割作业和测试需求。利用液压试验台开展了转速-转矩特性和变载荷负载循环工况的马达能效的模拟试验,为进一步改进油菜割晒机液压驱动系统在能耗控制的策略和方案提供了依据。
周忠华[2](2013)在《ZL50装载机机械液压复合动力节能系统及其性能参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大部分工程机械(如装载机)的作业工况复杂,负荷变化剧烈,导致机器性能差、能量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并且,近几年机器能量的回收与再利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提高机器的燃油利用率以及综合工作性能,使机器具有高效、节能、耐用和舒适的综合性能将更加重要。本文以ZL50装载机为对象,对其机械液压复合动力节能系统及性能参数进行研究,目的就是降低ZL50装载机的能耗,提高其综合性能。机械液压复合动力节能系统由机械液压复合传动和液压混合动力结合而成。文章设计了机械液压复合传动装置,并对该装置的变速机构、速度特性、等比特性、平稳换挡条件、转矩特性、液压功率分流比及效率进行了分析,设计了装载机再生制动系统来回收制动动能和下坡势能,并建立了各关键元件及系统数学模型。本文对ZL50装载机机械液压复合动力节能系统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匹配研究,其中包括液压元件参数的合理选择与匹配、液压节能动力系统性能参数匹配和其传动系统汇流装置及档速比的设计计算,并依据某ZL50装载机的总体参数对其驱动系统及节能装置进行了理论上的匹配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参数匹配合理,达到了降低ZL50装载机的能耗,提高其综合性能的目的。通过仿真软件AMESim与MATLAB/Simulink对ZL50装载机机械液压复合动力节能系统进行了联合动态仿真,结论表明仿真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机械液压复合动力节能系统性能达到了理论要求,提高了整机性能,也达到了预期的节能效果。
刘贻欧[3](2013)在《摆缸控制的通轴型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研究》文中认为为解决现有液压变压器小型化、配流盘液压驱动、集成优化等问题,综合考虑液压变压器负载匹配、低噪声、流量稳定性控制、低成本等性能,本文对液压变压器的基本特性、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工作原理和控制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摆动油缸控制的三槽配流型液压变压器新结构,形成了通轴型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集成方案;通过通轴型液压变压器配流盘流道优化、摆动油缸与配流盘和后端盖一体化设计、负载敏感阀与后端盖集成设计等关键技术的攻克,完成了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的结构集成、三维设计和施工图样;针对施工图样利用AMESim软件对液压变压器的输出特性和响应特性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液压变压器的输出特性与理论结果相符,变压比达2.5倍;该液压变压器能够根据负载的变化自适应调节输出压力,负载变化5MPa的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小于0.15s,负载敏感的稳定性和精度良好。摆缸控制的通轴型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研究,为液压变压器的样机制造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范本,为液压变压器在液压恒压网络的应用奠定基础。
刘成强[4](2013)在《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液压传动领域,如何提高液压系统的效率,降低能耗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恒压网络二次调节技术一方面可以使动力源工作在高效区,另一方面降低了液压系统的节流损失并且可以对负负载的能量进行回收再利用,因此极大的提高了整个液压系统的传动效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恒压网络容积控制的二次调节静液传动技术只能应用在旋转负载情况下,当执行元件为直线负载时就必须用到液压变压器。集成式液压变压器将液压泵/马达功能集成于一体,结构紧凑、体积小,可以在恒压网络容积控制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中无节流损失的控制液压执行元件,还可以回收负负载的能量,简化了液压系统的结构,提高了液压系统的效率,因此,对集成式液压变压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液压变压器进行了分类,重点分析了集成式液压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前景,阐述了国内外集成式液压变压器的应用与发展状况,提出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集成式液压变压器是一种新型的液压元件,首先对其变压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理论分析设计了电液伺服摆动液压马达做为液压变压器的伺服驱动机构,设计了一种电液伺服摆动液压马达控制的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实现了液压变压器通过电液伺服摆动液压马达来进行变压比的控制,在主轴上设计配流油路实现液压变压器的配流。该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动态响应快,变压过程理论上无节流损失,变压范围大等优点。本文基于剩余压紧力和剩余压紧力矩法对液压变压器的平面配流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采用三角锥作为配流盘缓冲槽的结构形式,建立了过渡过程的压力缓冲数学模型并进行了MATLAB仿真,得到了最佳的缓冲槽结构参数,运用ADINA软件的流固耦合功能进行了配流盘缓冲槽的有限元分析,并对液压变压器的噪声进行了测量。建立了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瞬时流量特性、瞬时转矩特性的数学模型,从液压变压器的控制角为零的情况推广到控制角为全区间的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液压变压器的流量脉动率、转矩脉动率在全区间范围内很大,并对不同柱塞数下的流量脉动率进行了对比研究。针对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压力控制的特点,对其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的数学模型,采用模糊–PID双模控制策略进行压力控制,在小偏差时,采用PID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减小误差,在大偏差时,采用模糊控制,提高系统的快速性和智能性。基于理论分析和手动控制的经验,对模糊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最后,设计制造了一台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搭建了实验平台,基于C++Builder编写了测控软件,基于该实验系统对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液压变压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验证了理论分析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胡滨[5](2013)在《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喷油与气门控制及压缩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是一种将内燃机与液压泵集成为一体,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利用油液的压力能实现动力非刚性传输的新型动力装置。与其高效节能特点不相匹配的是,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出于性能及实现难易的综合考虑,均采用两冲程发动机作为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实现形式。因此需要开发性能可靠、低排放且效率高的四冲程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本文以四冲程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压缩冲程作为研究对象,经过方案的制定、实验台的搭建、压缩冲程试验及喷油与气门模块实验,最终实现喷油与气门同活塞的协调控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6章,现分述如下:第一章通过阐述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技术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出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所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意义。第二章提出了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四冲程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整体实现及喷油与气门控制模块,分别制定了技术方案。第三章搭建了由柴油机系统、液压系统、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三大模块组成的实验台,进行了压缩冲程的分析与试验,研究了压缩冲程中压缩腔压力、负载压力、补油压力的变化规律及活塞运动的重复性。并依据实验结果,选择活塞位移作为协调控制中电机与活塞的关联量值,进而确定采取多段调整的方式控制电机。第四章根据电机的调速性能,确定了喷油与气门的具体控制目标,搭建了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在此基础上采取三段调整的方式进行了喷油与气门模块的实验,最后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了电机运动的重复性,提出了一种提前启动方法以解决电机启动性能不足的问题。第五章优化液压系统提高了活塞运动的重复性,同时选取压缩腔的压力作为电机提前启动的信号源,并开展喷油与气门同活塞协调控制的实验,对协调控制性能进行了评价,成功实现了进气门关闭点、喷油点与活塞运动的协调控制。第六章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姚永明[6](2011)在《基于液压变压器的装载机节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载机是工程建设的重要机种,其工作特点就是重载、低速、油耗高。为了实现节能目的,本文基于二次调节静液传动技术,在液压恒压网络平台上选取新的二次调节元件液压变压器,构建出了装载机的新的液压系统,在作业时减少液压系统的节流损失以降低油耗,对此节能思路展开的具体工作如下:1.液压变压器结构改进液压变压器的效率是影响装载机节能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目前新型液压变压器(IHT)的不足,提出一种双端面配流结构液压变压器(DPPHT),并对其内部主要零件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此结构的变压器能有效解决配流盘径向力分布不均及缸体振动等问题,可提高变压器的效率。2.液压变压器功率键合图分析功率键合图理论比较成熟,能以图形化和功率流的方式完成系统建模,能简单地处理系统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进而贴近实际地表述出系统的动态特性及动态变化规律。采用此理论对液压变压器的内部功率流动进行分析,得出其键合图模型后用MTALAB/Simulink仿真得到变压器出口压力随流量变化的响应曲线。3.新液压系统构建与主要元件建模由上述理论构建出装载机恒压网络二次调节液压系统,与现行液压系统比较分析后得出新系统省去了大部分的液压阀,可降低油液流动过程中的节流损失。建立新系统中液压泵、蓄能器、溢流阀等主要元件的数学模型,为下一步仿真做好准备。4.装载机动作仿真与节能分析针对装载机铲斗翻转物料、动臂举升物料与铲斗空载下降工况,在AMESim软件中建立液压变压器的模型,把其封装后建立新液压系统与现行液压系统的模型。仿真后得出前二种工况下液压变压器B口的流量、压力曲线与系统消耗的功率曲线,结果显示新液压系统可降低功率消耗27%左右。铲斗空载下降工况,蓄能器可回收铲斗下降势能60%左右5.系统控制策略研究液压系统具有非线性的特点,为实现工程上精确控制与快速响应,提出基于负载压力的控制策略,并使用神经网络增量PID控制算法设计控制器。对给定的方波、阶跃、正弦三种输入信号,对比神经网络增量PID控制算法与增量PID控制算法的响应,得出前者更加适用于非线性的液压系统。6.台架试验与展望在液压恒压网络试验台上,测试出液压变压器的压力、流量、变压比、效率等性能,并针对变压器驱动液压缸的工况测试了液压变压器的动态特性和节能效果,证实了新液压系统节能的实际可行性。随后指出实车试验与全液压系统驱动装载机是后续研究的重点。总之,本文为装载机的节能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并做出了前期工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龚俊[7](2011)在《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液压挖掘机由于用量大、油耗高、排放差,已逐渐成为节能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改善动力系统功率匹配是开展液压挖掘机节能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的功率匹配研究对挖掘机的节能起了一定促进的作用,但由于挖掘机负载的剧烈波动,现有的动力系统匹配技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动机燃油效率低和排放性能差的问题。混合动力技术在汽车上的成功应用为传统液压挖掘机的功率匹配节能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论文重点研究的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的控制策略问题。本论文首先在分析研究现有混合动力驱动与能量回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确立一种适应于挖掘机工况特点的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动力耦合特性与动力元件参数分析。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的有效性与可行性。随后,对现有混合动力挖掘机控制策略进行了综述性分析。针对目前这些控制策略的不足,并结合挖掘机的工况特点,提出了基于工况预测的准定工作点控制策略与全局变量瞬时优化控制策略:前者与文献中提出的诸多控制策略一样都是基于经验规则的;后者则采用全局瞬时优化的思路,这在混合动力挖掘机控制策略研究中尚属首次。仿真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控制策略在稳定发动机工作点、保持超级电容合理荷电状态、获得较好的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为进一步研究混合动力挖掘机动力系统结构与控制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试验依据。最后,对仿真中用到的数据与模型中提出的一些假设进行了试验验证。
刘顺安,姚永明,尚涛,陈延礼,苗淼[8](2011)在《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小型装载机全液压驱动系统》文中提出介绍了全液压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构建了小型装载机行走和工作的全液压驱动系统,其特色在于一种新的二次调节元件液压变压器以及液压蓄能器的应用。建立了液压变压器压力比的数学模型和液压蓄能器的教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了液压蓄能器特性参数与液压变压器配流盘控制角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了所提出的全液压系统相对传统行走驱动系统的优势。
赵杰[9](2011)在《对水胀和冷弯两种成形方法的液压系统的节能分析和改造》文中指出水胀成形和冷弯成形是机械加工中的两种成形方式。其中,水胀成形是通过模具,以液体(水、乳化液或油)作为传力介质,在无摩擦状态下,使空心件或管状坯料由内向外扩张的成形方法;其广泛用于真空杯(不锈钢、铜、铝、铁等材质)、保温瓶、水壶以及其他餐具、器皿的加工成形。冷弯成形是采用液压力进行弯曲的弹塑性变形,而船体型材冷弯是一种难度较大的塑性加工。两种成形方式都是以液压传动作为机械设备的动力传动系统。因此对两种成形方式液压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改造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液压系统的能量损耗,如:动力元件部分的能耗、控制元件部分的能耗、执行元件部分的能耗,管道部分的能耗,以及通用的节能技术,如:提高液压泵的效率、液压阀的效率,减少液压管路压力损失,减少系统发热和泄露等。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液压油路块节能布置——三维路径连接法则。然后分析了水胀成形液压系统原理图以及主缸运动回路的功耗,并对此回路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适应此主缸运动液压回路的节能方案,如闭式泵控回路、压力匹配系统,并对其进行了优缺点分析;提出了能量循环利用回路,将蓄能器单独用于回路中和将二次调节技术用于回路中,从提高电动机的驱动功率出发,对其进行了单独分析和比较。从能量的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方面分析,从电动机的驱动功率最小出发,得出二次调节技术是比较理想的节能方案。最后介绍了冷弯成形的成形原理以及液压系统回路组成,分析了应用于冷弯成形主弯回路的节能突破口——功率匹配问题。提出了将负荷传感技术应用在主弯回路中。虽然其能使泵的输出压力和流量自动适应负载的需求,大幅度提高液压系统效率,但是依然存在一些缺陷;提出了更有效的节约能源的方法——采用电液比例换向阀,通过控制其输入电流来驱动阀芯位移,达到了控制液压缸的效果,但其压力损失比较严重;最后采用泵控回路,将电液换向阀和限压式变量泵应用在回路中,这样可以减少压力损失,进一步提高冷弯回路的工作效率。
王述彦[10](2011)在《工程机械多功能试验台牵引及加载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工程机械多功能试验台可悬挂多种工程机械工作装置进行牵引及加载试验,以研究工作装置与介质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及机理。本文在分析该试验台的机械结构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和测试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功能和性能参数的基础上,对试验台进行了以下方面的重点研究:根据试验台的牵引(加载)液压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以试验台悬挂推土机推土铲刀为例,研究了单泵单马达牵引液压驱动的动态牵引特性。分析了单泵单马达牵引液压驱动系统及传动系统;同时,根据台车的牵引工况,进行了试验台的力学分析,绘制了试验台牵引特性曲线;由于该试验台的单泵单马达牵引液压驱动系统为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所以根据二次调节系统的速度控制和液压功率控制原理,分别进行了试验台的单泵单马达牵引液压驱动系统的恒速控制和恒功率控制的研究,建立了数学模型以及控制框图,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试验台用作负荷台车时的加载性能。根据二次调节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分析了试验台的二次调节系统加载原理;分别建立了恒压变量泵、液压蓄能器和二次元件的数学模型以及二次调节加载系统的整体控制框图,并按不同的加载方式采用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分别对二次调节系统和恒压变量泵进行了仿真分析。根据试验台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控制原理和功能,进行了试验台控制系统的控制程序设计。程序设计的内容包括试验台PLC程序设计、上位机监控程序设计以及推土机推土铲刀切深控制程序设计。进行了基于AMESim和Adams的试验台动态联合仿真分析。采用机械-液压联合仿真的方法,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建立了试验台的机械模型:再用液压仿真软件AMESim建立了试验台的液压模型;并确定了机械模型和液压模型的参数。利用软件接口文件进行数据交换,建立了基于Adams和AMESim联合仿真模型,实现机械-液压系统联合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二、液压恒压网络功率完备匹配的结构条件及其控制方案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压恒压网络功率完备匹配的结构条件及其控制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地隙油菜割晒机液压驱动系统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油菜等作物收获机械动力系统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1.1 国内油菜等作物收获机械驱动系统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1.2 国内液压系统功耗分析与节能优化的研究现状 |
1.2.1.3 国内基于AMESim仿真对液压系统模型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1.4 国内基于液压试验台对液压系统设计试验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油菜收获机发展及液压功耗优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菜割晒机液压驱动系统改进设计 |
2.1 4SY-1.8 型油菜割晒机概述 |
2.2 系统方案设计 |
2.2.1 马达排量 |
2.2.2 油泵排量及油箱体积 |
2.2.3 调速方式 |
2.2.4 管道设计 |
2.3 改进液压驱动系统组成及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压驱动系统测试与试验分析 |
3.1 地面空载测试与试验分析 |
3.1.1 测试方法与主要仪器 |
3.1.2 系统标定试验 |
3.1.3 三元二次回归正交设计 |
3.2 试验数据处理与优化分析 |
3.3 串联马达回路的参数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MESim模型及FLUENT管内流场的功率消耗仿真分析 |
4.1 AMESim及FLUENT仿真软件简介 |
4.2 基于AMESim的系统建模与功率优化分析 |
4.2.1 试验条件 |
4.2.2 仿真模型的验证 |
4.2.3 AMESim仿真模型的功耗稳定性分析 |
4.2.3.1 马达串联系统-负载转动惯量系统模型 |
4.2.3.2 试验特性仿真 |
4.2.3.3 压力流量特性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4.3 基于Fluent的管道优化分析 |
4.3.1 数学模型 |
4.3.2 离散方法与边界条件 |
4.3.3 模型建立 |
4.3.4 流场网格划分 |
4.3.5 求解参数控制 |
4.3.6 结果后处理与流态分析 |
4.3.7 马达串联系统各段管道损失求解 |
4.3.8 管路局部改进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达-负载系统的模拟试验研究 |
5.1 多功能液压测试平台 |
5.2 试验台的液压系统原理及构成 |
5.2.1 试验台液压油源 |
5.2.2 试验台主泵系统 |
5.2.3 试验台配置台架和T型槽试验工位 |
5.3 试验台的电气控制系统 |
5.4 模拟试验 |
5.4.1 单个马达工作时的转速-转矩特性曲线 |
5.4.2 不同载荷和负载循环工况条件下对马达能效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 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 |
发表学术论文 |
申请并受理专利 |
(2)ZL50装载机机械液压复合动力节能系统及其性能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技术的发展概况 |
1.3 液压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概况 |
1.4 装载机机械液压复合动力节能系统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ZL50 装载机机械液压复合传动方案研究 |
2.1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装置 |
2.1.1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装置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1.2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装置的分类 |
2.1.3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装置基本特性分析 |
2.2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装置方案设计与分析 |
2.2.1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装置方案 |
2.2.2 ZL50 装载机变速箱工作原理 |
2.2.3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装置速度特性分析 |
2.2.4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装置等比特性分析 |
2.2.5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装置平稳换段的条件 |
2.2.6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装置转矩特性分析 |
2.2.7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装置液压功率分流比 |
2.2.8 机械液压复合传动装置传动效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ZL50 装载机再生制动复合传动系统研究 |
3.1 混合动力系统的特点分析 |
3.1.1 混合动力系统的分类 |
3.1.2 储能元件特性比较 |
3.1.3 液压混合动力技术的优点 |
3.2 ZL50 装载机的能耗与节能分析 |
3.2.1 装载机能耗分析 |
3.2.2 装载机节能分析 |
3.3 再生制动复合传动系统设计研究 |
3.3.1 再生制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组合方式 |
3.3.2 再生制动动力学分析 |
3.3.3 再生制动复合传动系统设计方案 |
3.4 再生制动关键技术研究 |
3.4.1 二次元件的应用 |
3.4.2 蓄能器的能量利用分析 |
3.4.3 液压变压器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L50 装载机机械液压复合动力节能系统参数匹配研究 |
4.1 液压元件参数合理匹配原则及分析 |
4.1.1 工作压力的合理匹配 |
4.1.2 工作转速的合理匹配 |
4.2 液压节能动力系统性能参数匹配 |
4.2.1 发动机与泵的参数匹配 |
4.2.2 泵与马达的参数匹配 |
4.2.3 带液压变压器的蓄能器参数匹配 |
4.3 ZL50 装载机复合动力节能系统的匹配计算 |
4.3.1 ZL50 装载机的总体参数 |
4.3.2 ZL50 装载机驱动系统匹配计算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
5.1 联合仿真平台 |
5.1.1 AMESim 简介 |
5.1.2 MATLAB/Simulink 简介 |
5.1.3 联合仿真平台建立 |
5.1.4 联合仿真接口技术 |
5.2 建立仿真模型 |
5.2.1 机械液压复合动力节能系统建模 |
5.2.2 机械液压复合动力节能系统元件模型 |
5.3 系统特性仿真分析 |
5.3.1 复合传动性能仿真 |
5.3.2 牵引工况下系统性能仿真 |
5.3.3 再生制动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摆缸控制的通轴型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液压变压器和负载敏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液压变压器节能的原理 |
1.2.2 泵-马达型液压变压器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3 Innas 型(三槽配流型)液压变压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4 负载敏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液压变压器研究的关键技术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摆缸控制的通轴型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的原理和方案 |
2.1 引言 |
2.2 摆缸控制的通轴型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的原理 |
2.2.1 液压变压器存在问题和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和措施 |
2.2.2 摆缸控制的通轴型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原理集成的综合方案论证 |
2.2.3 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的原理 |
2.3 摆缸控制的通轴型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方案 |
2.3.1 主要部件的方案论证和确定 |
2.3.2 总体方案分析与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摆缸控制的通轴型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结构工程设计 |
3.1 引言 |
3.2 缸体校核 |
3.2.1 缸体受力分析 |
3.2.2 缸体与配流盘的压紧系数校核 |
3.2.3 缸体的最大转速计算 |
3.2.4 缸体强度 |
3.3 配流盘和后端盖配流槽的优化设计 |
3.4 配流盘结构设计 |
3.5 摆动油缸设计 |
3.6 后端盖结构设计 |
3.7 过渡端盖结构设计 |
3.8 壳体强度校核 |
3.9 负载敏感阀设计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特性分析与仿真验证 |
4.1 引言 |
4.2 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控制特性的理论分析 |
4.3 液压变压器输出特性仿真分析与验证 |
4.3.1 AMESim 软件介绍 |
4.3.2 液压变压器 AMESim 建模 |
4.3.3 仿真分析 |
4.4 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的响应特性仿真分析与验证 |
4.4.1 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建模 |
4.4.2 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的响应特性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4)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液压变压器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1.2.1 液压缸式液压变压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串联式液压变压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集成式液压变压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集成式液压变压器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变压原理分析及其结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的变压特性分析 |
2.2.1 液压变压器的压力、流量曲线 |
2.2.2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变压比的建模与求解 |
2.3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的总体结构 |
2.4 基于剩余压紧理论的液压变压器平面配流结构优化 |
2.4.1 剩余压紧力的计算 |
2.4.2 剩余压紧力矩的计算 |
2.4.3 配流盘油膜压力场的有限元分析 |
2.4.4 液压变压器平面配流盘结构参数优化 |
2.5 液压变压器配流主轴的有限元分析 |
2.6 液压变压器配流盘加强筋的有限元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配流盘缓冲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配流盘缓冲槽的建模与数值求解 |
3.2.1 配流盘三角锥形缓冲槽的结构参数 |
3.2.2 配流盘缓冲槽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3 配流盘缓冲压力的数值求解 |
3.3 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配流盘缓冲槽的流固耦合分析 |
3.3.1 ADINA流固耦合基本原理 |
3.3.2 配流盘缓冲槽流固耦合分析模型的建立 |
3.3.3 配流盘缓冲槽流固耦合结果的分析 |
3.4 配流盘缓冲槽对噪声的影响实验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的流量和转矩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的流量特性 |
4.2.1 控制角为零时液压变压器的流量特性 |
4.2.2 控制角不为零时液压变压器的流量特性 |
4.2.3 柱塞个数对流量脉动率的影响 |
4.3 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的转矩特性 |
4.3.1 控制角为零时液压变压器的转矩特性 |
4.3.2 控制角不为零时液压变压器的转矩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的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 |
5.1 引言 |
5.2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模型的建立 |
5.2.1 阀控摆动液压马达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2 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5.3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控制策略的研究 |
5.4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的仿真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的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实验台的设计 |
6.2.1 实验台系统原理图 |
6.2.2 实验台硬件选取 |
6.2.3 实验台控制程序设计 |
6.3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转速测试 |
6.3.1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起动测试 |
6.3.2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转速测试 |
6.4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流量测试 |
6.5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效率测试 |
6.6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压力测试 |
6.6.1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控制角的伺服性能测试 |
6.6.2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变压比的测试 |
6.6.3 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压力伺服控制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喷油与气门控制及压缩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技术背景 |
1.1.1 液压复合驱动技术 |
1.1.2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液压变压器的组合应用 |
1.1.3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应用场合 |
1.2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基本原理 |
1.3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研究现状 |
1.4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研究意义及关键技术 |
1.5 本章小结 |
2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案 |
2.1 研究内容概述 |
2.1.1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喷油与气门控制 |
2.1.2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压缩冲程特性研究 |
2.2 研究策略与实现方案 |
2.2.1 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典型结构形式 |
2.2.2 四冲程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的实现方案 |
2.2.3 可变气门系统技术现状 |
2.2.4 柴油机喷油系统技术现状 |
2.2.5 喷油与气门控制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3 实验台搭建及压缩冲程试验 |
3.1 实验台搭建 |
3.1.1 柴油机系统 |
3.1.2 液压系统 |
3.1.3 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 |
3.2 压缩冲程分析及试验 |
3.2.1 压缩冲程影响因素 |
3.2.2 压缩冲程实验及活塞运动重复性研究 |
3.2.3 活塞运动曲线对喷油与气门控制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4 喷油与气门控制的实现 |
4.1 喷油与气门控制的目标 |
4.2 喷油与气门控制的具体实现 |
4.2.1 喷油与气门控制的要求 |
4.2.2 硬件在环仿真系统 |
4.2.3 控制系统框图模型 |
4.2.4 数据实时监控 |
4.3 喷油与气门模块的实验 |
4.3.1 进气门关闭点 |
4.3.2 喷油点 |
4.3.3 电机转动重复性 |
4.4 本章小结 |
5 喷油与气门同活塞的协调控制 |
5.1 协调控制实验的前期准备 |
5.1.1 液压系统的优化及重复性实验 |
5.1.2 电机提前启动信号 |
5.1.3 控制模型的修改 |
5.2 协调控制实验 |
5.2.1 进气门控制对压缩冲程的影响 |
5.2.2 压缩蓄能器压力对压缩冲程的影响 |
5.2.3 协调控制性能的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6)基于液压变压器的装载机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装载机概况 |
1.2.1 装载机介绍 |
1.2.2 装载机液压系统 |
1.2.3 装载机工作装置 |
1.3 节能系统提出背景 |
1.3.1 二次调节静液传动 |
1.3.2 液压恒压网络 |
1.4 液压变压器概况 |
1.4.1 液压变压器的提出 |
1.4.2 液压变压器工作原理 |
1.4.3 液压变压器研究概况 |
1.5 装载机节能研究概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液压变压器研究 |
2.1 引言 |
2.2 液压变压器的改进 |
2.2.1 IHT 不足 |
2.2.2 结构改进思路 |
2.2.3 双配流盘液压变压器的设计 |
2.2.4 液压变压器的结构与受力 |
2.3 液压变压器特性 |
2.3.1 转矩特性 |
2.3.2 噪声特性 |
2.3.3 控制特性 |
2.3.4 管道动态特性 |
2.4 液压变压器功率键合图模型与仿真 |
2.4.1 功率键合图的应用 |
2.4.2 键合图模型 |
2.4.3 键合图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液压系统节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新液压系统 |
3.2.1 新液压系统的结构 |
3.2.2 新液压系统的节能优势 |
3.3 新液压系统元件的数学模型 |
3.3.1 发动机数学模型 |
3.3.2 蓄能器数学模型 |
3.3.3 液压泵数学模型 |
3.3.4 液压缸数学模型 |
3.3.5 液压阀数学模型 |
3.3.6 管路数学模型 |
3.4 仿真研究 |
3.4.1 系统仿真的意义 |
3.4.2 AMESim 软件介绍 |
3.4.3 仿真模型 |
3.4.4 仿真结果 |
3.4.5 节能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液压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控制策略与算法 |
4.2.1 控制策略 |
4.2.2 算法 |
4.3 控制器设计 |
4.4 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试验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台设计 |
5.2.1 设计要求 |
5.2.2 试验台原理及组成 |
5.2.3 测试系统设计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基本性能测试 |
5.3.2 特性试验 |
5.3.3 工作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文章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液压挖掘机动力系统匹配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液压挖掘机动力系统匹配及节能研究概况 |
1.2.1 自动怠速控制 |
1.2.2 转速感应控制 |
1.2.3 压力切断控制 |
1.2.4 负载自适应控制 |
1.2.5 恒功率控制 |
1.2.6 分工况控制 |
1.2.7 恒压网络二次调节控制 |
1.3 混合动力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混合动力技术在汽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2 混合动力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课题的提出与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 |
2.1 驱动系统结构分析 |
2.1.1 并联式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驱动结构分析 |
2.1.2 串联式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驱动结构分析 |
2.1.3 混联式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驱动结构分析 |
2.1.4 对比分析 |
2.2 能量回收系统结构分析 |
2.2.1 回转动能回收系统 |
2.2.2 动臂势能回收系统 |
2.3 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建模分析 |
3.1 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各元件数学模型分析 |
3.1.1 发动机模型 |
3.1.2 电机模型 |
3.1.3 超级电容模型 |
3.1.4 负载模型 |
3.2 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仿真模型 |
3.3 仿真分析 |
3.3.1 动力耦合特性分析 |
3.3.2 发动机参数分析 |
3.3.3 驱动电机参数分析 |
3.3.4 回转电机参数分析 |
3.3.5 超级电容参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4.1 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综述 |
4.1.1 定工作点控制策略 |
4.1.2 多工作点控制策略 |
4.1.3 动态工作点控制策略 |
4.2 基于工况预测的准定工作点控制策略 |
4.2.1 控制策略结构 |
4.2.2 控制规则 |
4.2.3 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
4.3 全局变量瞬时优化控制策略 |
4.3.1 混合动力挖掘机能量流分析 |
4.3.2 全局优化函数 |
4.3.3 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试验研究 |
5.1 负载模型输入信号的试验获取 |
5.1.1 试验目的 |
5.1.2 试验内容与结果 |
5.2 永磁同步电机转矩响应特性测试 |
5.2.1 试验目的 |
5.2.2 试验内容与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1.1 论文的工作总结 |
6.1.2 论文的创新性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论文情况 |
(8)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小型装载机全液压驱动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原理 |
2 全液压驱动系统 |
3 HT与蓄能器间的特性关系 |
3.1 蓄能器数学模型 |
3.2 仿真分析 |
4 结束语 |
(9)对水胀和冷弯两种成形方法的液压系统的节能分析和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二章 液压系统的节能技术及分析 |
2.1 前言 |
2.2 液压系统能量损耗分析 |
2.3 液压系统通用的节能技术及分析 |
2.4 液压系统油路块的节能布置 |
2.4.1 自动的三维路径连接法则 |
2.4.2 三维路径连接法则的主要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胀成形液压系统分析及节能技术 |
3.1 前言 |
3.2 水胀成形液压系统设计 |
3.2.1 液压系统的主要计算 |
3.2.2 液压胀形工作原理图设计 |
3.2.3 液压系统主要回路分析 |
3.2.4 基于SimHydraulics建模仿真 |
3.3 水胀成形液压系统相关计算及功耗分析 |
3.4 水胀成形回路的节能技术 |
3.4.1 闭式泵控回路 |
3.4.2 压力匹配系统 |
3.4.3 能量循环利用回路 |
3.4.4 二次调节技术应用于回路中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冷弯成形液压系统分析及节能技术 |
4.1 冷弯成形原理及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 |
4.2 冷弯成形的主要回路及主弯回路的功耗分析 |
4.2.1 冷弯成形液压系统的主要回路 |
4.2.2 主弯回路的相关计算及功耗分析 |
4.3 冷弯成形的主弯回路节能技术 |
4.3.1 采用负荷传感系统 |
4.3.2 负荷传感系统的不足之处 |
4.4 采用电液比例换向阀 |
4.4.1 冷弯回路液压元件选择及分析 |
4.4.2 电液比例闭环控制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 |
4.4.3 基于SimHydraulics建模仿真及分析 |
4.5 采用电液比例换向阀的不足之处 |
4.6 采用液压泵的容积控制回路 |
4.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工程机械多功能试验台牵引及加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程机械多功能试验台研制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
1.1.1 工程机械多功能试验台研制的背景 |
1.1.2 工程机械多功能试验台研制的内容 |
1.1.3 工程机械多功能试验台研制的意义 |
1.2 国内外工程机械试验台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程机械多功能试验台的构建 |
2.1 试验台的主要功能、用途及试验内容 |
2.1.1 试验台的主要功能和用途 |
2.1.2 试验台的试验内容 |
2.2 试验台的机械结构系统 |
2.2.1 牵引(加载)台车的结构、原理和性能参数 |
2.2.2 横移车的结构、原理和性能参数 |
2.2.3 试验台附加工作装置 |
2.3 试验台的液压驱动系统 |
2.3.1 牵引(加载)液压驱动系统 |
2.3.2 工作装置液压驱动系统 |
2.3.3 辅助液压驱动系统 |
2.4 试验台的控制系统 |
2.4.1 试验台控制系统结构组成 |
2.4.2 控制系统台柜布局 |
2.5 试验台的测试系统 |
2.5.1 测试系统的功能及用途 |
2.5.2 测试系统的基本构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机械多功能试验台牵引性能分析 |
3.1 试验台单泵单马达液压驱动系统分析 |
3.1.1 单泵单马达液压驱动系统的原理 |
3.1.2 单泵单马达液压驱动的试验台传动系统分析 |
3.2 单泵单马达驱动下试验台牵引性能分析 |
3.2.1 试验台的牵引动力学分析 |
3.2.2 试验台牵引性能分析 |
3.3 试验台恒速控制系统分析 |
3.3.1 二次调节转速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
3.3.2 单泵单马达液压驱动系统的恒速控制分析 |
3.3.3 二次调节转速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3.4 试验台二次调节系统恒功率控制分析 |
3.4.1 二次调节系统恒功率控制的基本原理 |
3.4.2 二次调节系统恒功率控制的基本方法 |
3.5 二次调节静液系统的模糊控制器设计 |
3.5.1 PID控制原理 |
3.5.2 模糊控制器设计 |
3.5.3 自寻优模糊PID控制程序流程框图 |
3.6 试验台二次调节恒速和恒功率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3.6.1 试验台二次调节传动系统恒速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3.6.2 试验台二次调节传动系统恒功率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机械多功能试验台加载性能分析 |
4.1 二次调节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
4.2 试验台加载系统原理分析 |
4.3 试验台二次调节扭矩加载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1 恒压变量泵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2 液压蓄能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3 二次调节转矩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4.4 二次调节加载系统与恒压变量泵系统仿真分析 |
4.4.1 二次调节加载系统仿真分析 |
4.4.2 恒压变量泵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机械多功能试验台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5.1 试验台控制系统分析 |
5.1.1 试验台控制系统的组成 |
5.1.2 控制系统组成单元的硬件配置 |
5.1.3 前期手动操作 |
5.1.4 上位机与下位机间的通信 |
5.2 试验台PLC控制程序设计 |
5.2.1 PLC的工作方式与运行框图 |
5.2.2 PLC地址分配表 |
5.3 上位机监控程序设计 |
5.3.1 MCGS组态软件简介 |
5.3.2 上位机监控程序设计 |
5.4 试验台推土铲刀试验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5.4.1 推土铲刀切深控制试验系统控制方案选择 |
5.4.2 推土铲刀切深控制试验系统的机械和液压系统组成 |
5.4.3 试验台推土铲刀切深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第六章 基于AMESIM和ADAMS的试验台动态联合仿真分析 |
6.1 动态联合仿真研究思路 |
6.2 ADAMS和AMESIM仿真软件 |
6.2.1 Adams多媒体系统动力学软件 |
6.2.2 AMESim系统仿真软件 |
6.3 ADAMS试验台机械模型的建立 |
6.3.1 Adams试验台机械模型参数的确定 |
6.3.2 Adams轮胎力学模型的建立 |
6.3.3 钢轮和地面的接触处理 |
6.4 AMESim试验台液压系统模型的建立 |
6.4.1 恒压变量泵的原理及模型的建立 |
6.4.2 恒速控制系统的原理及二次元件模型的建立 |
6.5 基于ADAMS与AMESIM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
6.5.1 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
6.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液压恒压网络功率完备匹配的结构条件及其控制方案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地隙油菜割晒机液压驱动系统的优化研究[D]. 严磊.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2)
- [2]ZL50装载机机械液压复合动力节能系统及其性能参数研究[D]. 周忠华. 长安大学, 2013(06)
- [3]摆缸控制的通轴型负载敏感液压变压器研究[D]. 刘贻欧. 中国舰船研究院, 2013(12)
- [4]电液伺服斜盘柱塞式液压变压器的研究[D]. 刘成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1)
- [5]液压自由活塞发动机喷油与气门控制及压缩特性研究[D]. 胡滨. 浙江大学, 2013(S2)
- [6]基于液压变压器的装载机节能研究[D]. 姚永明. 吉林大学, 2011(05)
- [7]液压挖掘机混合动力系统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D]. 龚俊. 中南大学, 2011(01)
- [8]基于二次调节技术的小型装载机全液压驱动系统[J]. 刘顺安,姚永明,尚涛,陈延礼,苗淼.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1(03)
- [9]对水胀和冷弯两种成形方法的液压系统的节能分析和改造[D]. 赵杰. 广东工业大学, 2011(11)
- [10]工程机械多功能试验台牵引及加载性能研究[D]. 王述彦. 长安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