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转轨经济中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蒋成[1](2021)在《年报问询函、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创新监管方式、防范和化解重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目标,体现了党和政府致力于深化监管体制改革的决心。为此,沪深交易所建立了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问询函机制,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发挥资本市场一线监管职能,不断提升监管法制化水平。问询函作为一种创新监管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它的主要目标是引导上市公司合法经营,减少财务舞弊行为。已有文献从信息披露、审计师行为、审计风险、溢出效应等视角对年报问询函监管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但鲜有文献从盈余管理视角探究年报问询函的监管效果,尤其是在盈余管理手段层出不穷的现代企业中,内部控制与问询函作为企业内、外部重要的治理机制能否共同发挥对公司的治理作用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以收到年报问询函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手工收集2014-2018年上市公司收到的年报问询函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对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并探究内部控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交易所年报问询函能够抑制应计盈余管理,但促进了上市公司更多地选择真实盈余管理,这表明在监管政策趋严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逐渐从应计盈余管理转向更为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2)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削弱了年报问询函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但无法调节年报问询函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3)相较于国有企业,问询函对非国有企业监管效果更显着。同时,问询函文本细分特征、收入问题数量会显着降低盈余管理水平。为此,监管层应当完善问询函体制机制建设,与处罚措施相结合,提升监管效率。本文基于转轨制经济背景,探究交易所创新监管方式,研究年报问询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进而检验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的有效性,丰富了我国非处罚性监管相关文献,拓展了问询函监管效果研究。同时,有助于构建中国新兴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和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田颖[2](2020)在《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学者们加强了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公司高管掌握企业的资源配置权和控制权,因此更有可能操控盈余管理。海内外专家已经从心理过程理论和社会统计学理论来分析管理者的行为。其中,高管背景特征也已成为影响盈余管理因素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013-2018年我国460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修正Jones模型计量盈余管理得到被解释变量,在高管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以及任期的研究基础上,引入高管从军经历和职业背景异质性作为解释变量。另外引入媒体关注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媒体关注如何影响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在控制变量的控制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在不同产权性质进行分组分析,得到相关结论,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和后续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高管团队背景特征会对盈余管理产生显着影响:(1)高管团队年龄、任期、从军经历以及职业背景异质性与盈余管理之间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2)适当增加女性高管比例有助于提高盈余质量。(3)高管团队平均年龄越高,越能增强媒体关注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而对于任期较长、学历较高的管理团队,媒体关注可以抑制其盈余管理行为。(4)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高管文化程度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而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高管的参军经历和媒体的关注对高管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建议:在选聘管理人员时,应将从军经历等背景特点列入参考范围,尤其是非国有企业。同时,应适当提高女性高管比率,确保发挥女性管理人员的优势,进一步增加高管的持股比例、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从社会层面,进一步加快我国高管市场建设,完善管理层档案管理,加大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同时加强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监督机制的建设。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证依据。对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与高管团队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利益相关者及主管部门约束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规范资本市场提供参考。
赵玲[3](2020)在《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投融资策略选择 ——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创新和并购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在新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企业和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就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问题发表重要论述。在2017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更是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为近年来金融工作的主题,并指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应该回归本源,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关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传统金融理论分析框架下,托宾Q理论一直被视为连接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桥梁,是资本市场发挥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但其依赖于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即资本市场是有效的,股票价格是公司内在价值的真实反映。然而,由于市场摩擦和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干扰,资本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市场价格往往难以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会出现错误定价现象(Baker等,2003;Polk和Sapienza,2009;Dong等,2017)。特别是在相关制度尚不十分健全的新兴转轨经济体中,市场投机氛围浓厚,信息不对称严重,投资者认知偏差较大,错误定价更为严重和频繁(游家兴和吴静,2012;赵玲和黄昊,2019)。因此,在资本市场错误定价可能成为常态的情况下,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利”抵制其“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并厘清相应微观作用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作为实体经济运行的重要微观组织形式,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力量和关键载体。从微观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视角出发,考察资产错误定价的影响有助于厘清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资本结构是企业融资决策的核心内容,不仅是管理者对融资成本权衡的结果,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与公司价值密切相关。同时,杠杆调整也是近年来政府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49%。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债务问题尤为突出,债务率高达156%。杠杆率的不断攀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埋下了重大风险隐患,杠杆调整迫在眉睫。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杠杆调整”列为供给测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明确指出要增加权益资本比重,调整企业杠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企业杠杆调整决策取决于调整成本和调整收益的权衡,股价估值偏误会直接影响企业权益资金融资成本,改变企业权益融资意愿,进而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此外,资本结构作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管理层也势必会将其作为迎合提升股价的目标。基于这两个方面,本文尝试从资本结构调整的视角出发,考察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积累了诸多问题和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质量不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重要难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事实上,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要求发展模式从更多依靠高投入、低端产业增长向技术驱动、高端产业引领转变。要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资源并购整合,加快淘汰低端落后产能。从企业投资的视角来看,研发创新是维持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掌握了创新的主动权也就等于抢占了未来发展的先机;兼并收购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战略手段,也是公司实现资源整合、规模扩张、技术获取以及品牌价值提升的捷径(陈仕华等,2015;赖黎等,2017)。通过兼并收购实现资源整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翟进步等,2010;张学勇等,2017)。创新研发和兼并收购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方面必然会引起市场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这与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可能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渠道不谋而合。因此,从企业创新和并购投资决策出发,能更好地厘清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微观作用机理。本文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一重要命题为切入点,基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非理性等行为金融理论,围绕企业市场择时和管理层迎合理论,构建了资产错误定价情境下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杠杆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资源整合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发创新和兼并收购等具体投融资决策出发,实证检验了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本文共分为七章,各章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阐述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了预期创新点,同时对论文写作的结构和整体架构进行了规划和安排。第2章,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对资产错误定价和企业投融资决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具体来讲,包括资产错误定价的涵义及其测度、影响因素研究以及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决策行为影响的经济后果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文献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析。第3章,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以资本市场功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逻辑起点,基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非理性等行为金融理论,结合企业市场择时和管理层迎合行为,逻辑推导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内在机理和作用路径,从而构建资产错误定价情境下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后文的实证检验奠定基础。第4章,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本章试图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视角出发,考察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一影响的作用机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在股价高估、过度负债的情形下,错误定价程度与资本结构向下调整速度显着正相关,并且这一相关关系在股票流动性较高、企业成长性较好的样本中更为明显。高估的股价为企业股权融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资本结构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提供了权益资金支持。(2)在股价高估、负债不足的情形下,错误定价程度与资本结构向上调整速度的关系不显着。(3)在股价低估、过度负债的情形下,错误定价程度与资本结构向上调整速度显着正相关,并且这一相关关系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样本中更为明显。同时,错误定价的程度与定向增发的概率也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4)在股价低估、负债不足的情形下,错误定价程度与资本结构向上调整速度显着正相关,并且这一相关关系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法律环境较好地区样本中更为明显。这些结果表明,市场估值偏误对公司资本结构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股价高估会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为过度负债公司提供更多股权融资机会。股价低估一方面为大股东定向增发、利益输送提供了机会,从而促使过度负债的公司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股价被低估同时负债不足时,会激励企业进行更多的债务融资,以期向市场传递公司盈利质量较高的信号,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拉升股价。第5章,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研发创新是企业的重要投资决策,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资本市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本章详细考察了资产错误定价环境中企业对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决策权衡。实证结果发现:(1)在股价高估时,错误定价程度与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显着正相关。即股价越被高估,企业专利申请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并且这一效果在过度负债、融资约束较高以及拥有股权融资的子样本中更为明显。(2)在股价低估时,错误定价程度与企业专利申请数量也显着正相关,但主要体现在非发明专利上,专利质量提升并不明显。即股价越被低估,企业非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越多;并且这一效果在负债不足、融资约束较低以及投资者短视的子样本中更为明显。这说明股价高估会给企业带来融资优势,进而促进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提升创新质量。股价低估时,企业倾向于进行策略式创新以博取市场投资者的关注提升股价,结果导致创新质量不高。第6章,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并购决策。并购既是企业配置资源的重要战略手段,也是公司实现规模扩张、技术获取以及品牌价值提升的捷径。通过兼并收购实现资源整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章考察了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结合是否热点并购、非相关并购等探究了其作用机理。实证结果发现:(1)在股价高估时,错误定价程度与企业并购概率显着正相关,且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在融资约束较大、银行业竞争较低地区的样本中更为明显;此时的并购更倾向于采用股权方式进行对价支付,且在股票流动性较好、企业过度负债的样本中更为明显;从并购绩效来看,股价高估时企业支付的并购溢价显着较高,降低了企业的并购绩效。(2)当股价被低估时,错误定价程度与并购概率也呈现显着正相关,但此时企业更多采用策略性的并购,更倾向于实施多元化并购策略,并购对象也大多为产业政策支持的热门行业;对于支付方式而言,低估时企业并购更多采用现金支付,且在地区银行业竞争较强、企业负债不足的样本中使用现金支付的现象更为明显;从并购绩效来看,股价低估时,由于企业选择并购对象多为政策支持行业,且并没有支付过高的并购溢价,最终获得了显着为正的并购绩效。第7章,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本章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根据文章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在此基础上对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研究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资产错误定价的视角,研究资本市场与实体企业投融资策略之间的关系,拓展了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投融资行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增值活动,如何提升投融资效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现有文献大多基于完美市场假说的条件下对此展开研究,在资产错误定价的情境下考察企业投融资行为的文献仍较少。本文从资产定价的视角出发,系统考察了资产价值高估和低估状态下企业投融资策略的变化,弥补了现有文献的不足。事实上,在制度转轨的新兴经济体中,各项制度尚不完善,投资者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错误定价现象较为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说,资产估值偏误对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影响可能比传统的公司治理、高管特征等因素更为深远。(2)基于市场非有效的观点,结合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资产错误定价下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变化,丰富了资产错误定价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错误定价是转型经济体资本市场呈现的常态,现有文献对错误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但关注错误定价经济后果的文献还相对较少。而且已有研究几乎都指出资产错误定价可能会造成资源错配、决策偏差等不良影响,仅有少数文献从产业结构调整、融资约束缓解等角度出发,发现了资产错误定价带来的有利一面。结合目前正在推进的杠杆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本文围绕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发创新和兼并收购等投融资决策行为展开研究,以期全面厘清资产错误定价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这有助于丰富资产错误定价经济后果研究的相关文献。(3)区别检验了股价高估和低估状态的非对称性影响,从多个维度探讨了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的作用机理。已有文献对资产错误定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整体错误定价程度或股价高估状态,忽略了股价低估状态的影响,更鲜有文献从高估和低估两个维度考察资产错误定价的非对称影响。本文在区分股价高估和股价低估两个层面后,分别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改变、投资者关注、管理层外部压力和迎合等视角出发,实证考察了不同情形下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影响,这为后续关于市场估值与企业投融资策略选择相关文献的研究提供了很好地参考。此外,本文还从理性迎合渠道和股权融资渠道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作用机理。现有文献都认为资产定价偏误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行为,但少有文献进一步探讨定价偏误影响企业行为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同时,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本章的研究有助于监管层进一步认识资产定价偏误对实体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为其制定金融市场改革相关政策提供依据。(4)通过对资产错误定价成因的分析,基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非理性等行为金融理论尝试构建了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现有研究关于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理论基础、内在机理和实现形式,相对比较零散、片面、缺乏系统性。本文立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以资本市场功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逻辑起点,基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非理性等行为金融理论,结合企业市场择时和管理层迎合行为,逻辑推导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内在机理和作用路径,从而构建资产错误定价情境下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夯实资本市场运行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肖萌[4](2020)在《同群绩效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基于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国际上经济下行仾险和不确定性逐渐凸显,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且各类隐性仾险开始上升。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防范化解重大仾险的重要性,盈余管理行为在同行企业间的模仿跟随等行为将影响资本市场的整体仾险水平。企业组织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以来,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公司治理亶域的关注重点。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同群效应使群体中的个体行为会受到群体内其他个体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在财务政策方同样适用。我国企业决策的行业关联性日益增强,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时也越来越关注同行企业的业绩水平。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在行业中竞相效仿会产生资本市场的股价泡沫,市场中异常波动增加将打击投资者信心,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通过分析同群绩效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同群效应的角度深化对公司个体行为的理解,扩展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这有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深入理解行业间公司行为和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为监管层制定更优的政策提供新的视角。本文结合社会学习理论、动态竞争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同群企业市场绩效、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检傼,并进一步探讨行业内部影响的作用路径。本文采用滚动窗口模型构建同群绩效的代理变量,基于修正琼斯模型和真实盈余管理模型构建盈余管理变量,以2012年-2018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盈余管理是否会受到同群绩效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公司正应计盈余管理会受到同行业企业平均绩效水平的影响,负应计盈余管理与同群绩效关系不显着。具体而言,同行业企业平均绩效水平越侩,企业正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侩,即企业向上应计盈余管理决策受到同群绩效的影响。同时,研究并未为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政策受到同行业企业市场绩效水平影响找到相应的实证证据。另外,民营企业中同群绩效对公司正向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更加明显,且随着企业规模增大,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政策对行业平均业绩水平的变化的敏感度降低,而中小企业等行业落后者更倾向于根据同行业企业平均业绩水平调整应计盈余管理。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诸多方配套改正在稳步推进,信息噪丣大、信息搜集成本侩,是同群效应研究的有利自然实傼环境。另外,本文探究上市公司在披露财务报告时可能根据同行企业市场绩效水平调整盈余管理程度的作用机制,并提供相关实证证据,对监管部门更好地调节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提供了新的启示。最后,本文从同群效应出发对公司间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提供了重要理论解释,为公司组织的各利益相关者揭示公司财务政策制定机制,为监管层有效识别并引导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向好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加快我国经济体制建设提供新的视角。
赵青扬[5](2020)在《声誉提升、客户关系与审计质量 ——来自领军人才同学关系的经验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如何影响经济行为一直是会计和金融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存在社会关系的经济主体间既可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来提高签约效率,也可通过合谋来寻租,因此社会关系可能产生正反二方面的后果。就审计领域而言,审计师和客户间的社会关系究竟如何影响审计质量,现有文献尚未达成一致结论,积极与消极的观点并存,相关话题尚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考虑到声誉机制对制度不断创新的中国新兴市场经济的重要性,本文立足中国制度背景,从审计双方声誉提升视角进一步探讨社会关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那么,当审计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基于声誉提升事件而形成时,这种客户关系将如何影响审计质量?审计双方声誉提升在客户关系与审计质量中发挥作用的强弱是否会因地区制度环境、事务所规模以及产权性质的不同而呈现显着差异?围绕这些问题,本文以“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为事件切入点,以2000-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了“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同班同学关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及审计双方声誉提升(审计双方均获得领军人才荣誉)从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当审计师个人与被审客户员工因同时获得“全国会计领军人才”荣誉而进入同一个“领军班”学习时,这种声誉提升形成的事务所与客户间的同班同学社会关系会显着影响审计质量。具体而言,当这种声誉提升带来的社会关系形成后,拥有该类社会关系的被审计公司,其经审计后的盈余质量显着提高,发生财务违规或重述的概率显着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类社会关系对被审客户财务报告质量的积极影响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十大所”审计的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着。这些结果表明,由声誉提升形成的事务所与被审客户间的社会关系不但不会损害审计质量,反而有助于改善审计质量;在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资本市场中,审计师声誉机制建设在维护上市公司经审计的信息披露质量方面可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本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从审计主体与客体双方声誉提升视角拓展“社会关系与审计质量”方面的文献,为现有关于“社会关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究竟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争论提供有益视角和新的经验证据;另一方面,本研究有助于丰富资本市场声誉机制建设与公司治理相关文献,对实务界改善公司治理,对政府监管机构厘清并评估声誉机制这一非正式制度在资本市场治理中的作用,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贾程[6](2020)在《客户集中度与盈余预测信息质量》文中提出随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世纪90年代相继创立,我国资本市场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和价值都具有了一定规模,但是处在经济转轨期的中国,资本市场丑闻频出,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不高。在商业契约关系中,作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客户是最重要的经济主体,相对于具有天然信息优势的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因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而处于信息劣势地位,这使管理层与客户之间产生了信息不对称。有效契约观认为,会计信息质量是一种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可置信承诺,其中,盈余预测信息具有更高的信息价值,可以作为缓解信息劣势方因信息获取不足产生机会主义倾向的“信号”,所以这种供应商/客户关系必然会影响盈余预测信息披露的策略选择。本文以此为理论依据,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以客户关系型交易为研究视角,全面剖析客户集中度对盈余预测信息质量的不同特征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业绩预告制度和前五大供应商/客户信息披露制度,选取2012年到2018年全部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盈余预测准确性、盈余预测精确度、盈余预测及时性、自愿盈余预测频率四个方面,探究客户集中度与盈余预测信息质量的关系,并将样本分成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进行分组回归,深入研究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客户集中度对盈余预测信息质量的四个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客户集中度越高,盈余预测准确性越高,盈余预测精确度也越高;第二,客户集中度越高,上市公司披露盈余预测信息的意愿越低,自愿盈余预测频率越小,盈余预测及时性越弱;第三,相比非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客户集中度与盈余预测准确性和精确度的正相关关系有所增强;第四,相比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客户集中度与自愿盈余预测频率和盈余预测及时性的负相关关系有所增强。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证实存在一定私有信息交流的客户关系型交易会对企业的公开财务信息披露产生影响,这为我国进一步完善业绩预告制度提供了政策启示。同时,客户集中度对盈余预测信息质量的不同特征的影响具有显着差异,这为投资者、分析师等财务信息使用者评估盈余预测信息质量提供了新视角。
王雅熙[7](2020)在《长期资产减值、盈余管理与价值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产减值准则源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旨在除去资产价值中虚增的部分,使其能如实地反映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真实价值。在理想状态下,资产减值必然能够向投资者传递出真实的资产价值信息,但实际上,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则的漏洞进行盈余操纵的现象十分常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早在2006年就采取了相应措施,即对长期资产减值的转回行为设置限制,禁止上市公司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但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并不是操纵利润的唯一手段,利用计提和转销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同样可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在现有政策背景下,上市公司是如何利用长期资产减值来操控利润的?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由此会受到怎样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以验证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的有效性。首先,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资产减值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不同理解,列举并阐述了部分盈余管理动机和相应手段。同时,从信息观和计量观两个视角对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理论进行了阐述。其次,在此理论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法对2014年至2018年上市公司的长期资产减值数据进行了检验,实证检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围绕长期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展开的,先采用特定应计模型对长期资产减值的相关行为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从盈余管理和公司经济因素两个角度选取相关变量,采用计提和转销模型分析其对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带来的影响,并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二部分主要是运用Ohlson的价格模型验证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先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再分别按长期资产类别和盈余管理动机进行划分,对比分析不同种类长期资产以及不同盈余管理动机下的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差异,并采用收益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最后,结合实证结果为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及提升长期资产减值信息价值相关性提出相应建议。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在2014—2018年期间,具有“大清洗”动机的上市公司会通过计提和转销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而具有扭亏动机、配股动机和利润平滑动机的上市公司仅通过转销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另外,通过研究发现,在固定资产减值、无形资产减值、长期投资减值和商誉减值中,仅固定资产减值和商誉减值具有价值相关性。其中,对于固定资产而言,其只有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时才具有显着的价值相关性。将样本公司按盈余管理动机分类后,只有存在利润平滑动机的公司,其长期资产减值信息才具有价值相关性。
高梦捷[8](2019)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微观企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拉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载体。而如何借助内部薪酬差距挖掘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研究关注的热点与重点。依据锦标赛理论,内部薪酬差距能够有效发挥薪酬契约的激励作用;但行为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内部薪酬差距反而会抑制薪酬契约激励的效果与效率。因而,当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的关口,厘清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探寻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的生产力属性决定了企业内部不同群体对生产力水平的贡献具有显着差异,从而会产生内部薪酬差距。因而,依据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容,探讨企业内部不同人员之间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揭示内部薪酬差距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途径。同时,在中国经济转轨阶段,产权性质与高管权力对高管的薪酬契约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在将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改革政策以及一系列“限薪令”并存的背景下,国资委于2019年6月进一步印发的《国务院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2019年版)》支持中央企业所属企业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制度。同时,对于政府“限薪令”的实施对内部薪酬差距的激励效果也未能形成统一结论。另一方面,当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过度膨胀时,锦标赛薪酬激励制度也会相应地被削弱。有鉴于此,聚焦于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视角,本文主要致力于解决以下问题:第一,考察内部薪酬差距的加大是促进还是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第二,依据人力资本理论,探讨内部薪酬差距的不同构成能否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不同人力资本的影响效果是否存在显着差异?第三,辨析产权性质以及CEO权力是否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存在显着的调节效应?围绕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为以下七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阐述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主要的创新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梳理与回顾内部薪酬差距经济后果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并归纳现有文献的不足与明晰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三章简要阐释锦标赛理论、行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产权理论和管理层权力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围绕本文的研究主题阐释理论框架;第四章、第五章以及第六章是实证检验部分;其中,第四章分别依据锦标赛理论与行为理论剖析与检验高管与员工之间薪酬差距和高管之间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是否呈非线性关系,以及内部薪酬差距过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情况;第五章则从人力资本的研究视角出发,探索与检验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第六章主要考察了企业产权性质与CEO权力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是否存在显着的调节效应。第七章主要包括研究结论、政策建议、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本文获取了如下主要结论:结论一:高管之间薪酬差距以及高管与员工之间薪酬差距的加大均会显着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基于锦标赛理论与行为理论的研究视角,本文分别剖析高管与员工之间薪酬差距以及高管之间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类薪酬差距的加大均会显着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获取了支持锦标赛理论的经验证据。然而,一些学者研究发现,锦标赛理论与行为理论在内部薪酬差距的经济后果中会并存,且随着内部薪酬差距的加大,他们的解释力也会发生改变,导致内部薪酬差距对其经济后果会呈现倒U型关系,从而会影响本文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有鉴于此,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的实证检验结果并不显着,但当内部薪酬差距过大时,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着。结论二:高管薪酬溢价和员工薪酬溢价的加大均会显着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高管薪酬溢价的影响更强;同时,非核心高管薪酬溢价与核心高管薪酬溢价的加大均会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核心高管薪酬溢价的影响更强。本文借助人力资本理论,将高管与员工之间薪酬差距分解为高管薪酬溢价与员工薪酬溢价,并将高管之间薪酬差距拆分为核心高管薪酬溢价与非核心高管薪酬溢价,探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上述两类薪酬差距的细分内容均会显着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在高管与员工之间薪酬差距中,高管薪酬溢价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更强,而在高管之间薪酬差距中,核心高管薪酬溢价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强。结论三:企业的异质性会影响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国有产权性质和CEO权力的提升均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中存在显着的负向调节效应。本文结合中国处于经济转轨阶段的制度背景,以及引入产权理论以及高管层权力理论,探讨产权性质与CEO权力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国有产权性质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存在显着负向调节效应,表明国有企业中锦标赛理论的薪酬激励作用可能会被削弱。同时,CEO权力扩大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存在显着负向调节效应,表明当CEO权力过大时,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会受到抑制。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立足中国的制度背景,拓展内部薪酬差距经济后果的理论研究。大部分学者主要聚焦于资产报酬率等短期的财务指标探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经营效率与效果。本文则借助十九大报告指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契机,考察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呈现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使用生产要素及其产出的影响,将弥补现有相关研究的不足。同时,受益于中国上市公司强制披露管理层薪酬和员工薪酬的规定,借助人力资本理论,本文将高管薪酬与员工薪酬的激励效应分解,分别探讨高管薪酬溢价与员工薪酬溢价以及核心高管薪酬溢价与非核心高管薪酬溢价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从而得以揭示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作用机制。第二,聚焦于内部薪酬差距的研究视角,系统拓展与深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相对于宏观经济的研究视角而言,现有相关学者从微观经企业的研究视角探寻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微观企业是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石,而内部薪酬差距是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的热点难点。本文将弥补现有相关研究的不足,探讨高管与员工之间薪酬差距以及高管之间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将揭露上述影响的内在机制,从而系统与全面深化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研究。第三,深化企业异质性角度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在中国处于经济转轨阶段的背景下,在一系列“限薪令”相继出台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内部薪酬差距会受到严格的限制;同时,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尚处于完善阶段,高管能够借助自身的权力与影响通过拉大内部薪酬差距满足其摄取私有收益的目标。本文试图探讨产权性质与CEO权力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中的调节效应,从而将丰富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研究。
芦雅婷[9](2019)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制度同形”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美国2002年SOX法案颁布之后,内部控制相关立法进程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加快。我国从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开始要求企业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至2014年《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1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般规定》对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细节内容做出具体规定。可以看到,我国不断发展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旨在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信息含量。但从实践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所确定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呈现出趋同的特征,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披露不充分、信息披露效率较低等问题。然而,现有研究较为忽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决策的研究。鉴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面临着制度压力,包含来自不断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所带来的强制压力、相关媒体或协会所产生专业化的规范压力以及原则性的缺陷认定规范致使上市公司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而导致的模仿压力。因此,本文引入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制度同形”解释上市公司实践中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信息披露趋同现象。并立足于我国内部控制制度背景,实证检验在制度化组织环境中,在面临着制度压力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这一行为的存在。研究这种行为会给上市公司带来怎样的效应?从理论和经验上回答这些问题将对监管者完善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规范,对推进上市公司有效认定内部控制缺陷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以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制度同形”及其效应展开研究。首先,梳理新制度主义理论,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的存在动因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将国内外与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相关的制度规范进行梳理,并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信息披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进而总结缺陷认定过程中所呈现的行为特征,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决策提供一定的现实基础。其次,实证检验并证实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的存在,进一步识别缺陷认定“制度同形”对象。最后,分别基于违规处罚、企业发展和内部控制审计视角实证分析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制度同形”效应,并考察哪些因素会影响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制度同形”效应。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由于受到强制压力、规范压力和模仿压力的影响,导致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存在“制度同形”,且同形于同行业平均水平。(2)基于违规处罚视角验证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具有规制效应。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程度越高,其因违规被处罚的可能性越低,违规处罚的严重程度越轻。(3)基于企业发展视角验证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具有收益与风险抑制效应。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程度越高,企业业绩越低,企业风险越低。(4)基于内部控制审计视角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并不具有信息效应。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制度同形”将导致内部控制审计师无法识别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信号。本文主要的研究贡献在于:理论方面,第一,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制度同形”概念,拓展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动因机制的研究视角。从制度同形的三个方面分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制度动因,为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行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第二,打开了决策者信息决策过程的“黑箱”,丰富了信息披露行为以及管理者认知运作机理的研究。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的存在,为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提供经验证据。第三,丰富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经济后果研究。检验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的规制效应、收益与风险效应以及信息效应。实践方面,第一,对监管者而言,为其确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制度提供监管方向及力度方面的参考,有助于监管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引导与监管。第二,对上市公司而言,有助于其识别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导致的经济后果,从而促进其有效制定并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赵洁[10](2019)在《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对策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指明资产负债比率过高在上市公司中已经比较常见,到2015年末,我国的债务总额的数字已经达到168.48万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也已近高达156%,远远高于90%的全球警戒水平。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先后经历过了两次重组浪潮,近几年债务重组在上市公司中的发生也日渐频繁。自2006年债务重组新准则修订以来,新准则与旧准则中对债务重组的定义有着本质的区别。财政部屡次修订《债务重组》准则的行为说明债务重组行为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债务重组之前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会进行债务谈判,一般而言有较高的持续经营价值的公司相比较其他公司更容易获得债权人更大的让步,因此债务重组协议的达成内容以及债权人的让利程度取决于债务人提供的财报信息,那么债务人会不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同的企业产权性质是否对企业的这种盈余管理行为有影响?同时在选择盈余管理行为时,处于不同境遇的公司是会选择向上的盈余管理行为还是向下的盈余管理行为去提高自己在谈判中的话语权呢?本文以2008年-2018年进行债务重组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与实证检验方法研究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之前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考虑了产权性质以及财务状况对债务重组前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了与之相关的文献并阐述了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先对盈余管理,债务重组以及财务困境进行概念界定与指标度量,其次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理论基础契约理论,代理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进行叙述,为后面研究假设的提出及实证结果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提出研究假设。这一部分结合前面的理论基础,验证了债务重组之前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存在,同时考虑了产权性质以及财务状况对其的影响,提出了关于债务重组之前的盈余管理存在与否、产权性质对这种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以及困境与非困境企业债务重组前的盈余管理行为差异这三个假设。第四部分是研究设计。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样本来源、数据选取、变量定义以及模型构建。第五部分是债务重组发生之前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第六部分是稳健性检验。第七部分是结论部分。主要是介绍本文的结论、政策建议、研究不足和展望。通过文献的阅读与归纳,结合对数据的实证检验,本文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上市公司在债务重组发生之前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2)在产权性质对债务重组之前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中发现,非国有企业在债务重组之前的盈余管理行为更显着,并未发现国有企业在债务重组之前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行为。(3)陷入困境企业更容易进行债务重组,同时陷入财务困境中的企业在重组之前倾向于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行为,目的是获得债权人更大的让步;非财务困境的企业在重组之前倾向于进行向上的盈余管理行为,目的是避免违约,进而抑制了债务重组的达成。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对于盈余管理与债务重组之间关系的研究,普遍是从债务重组动机出发,对债务重组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事后研究的,本文对重组之前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事前的研究并考虑了产权性质与困境状况的影响,拓宽了盈余管理与债务重组之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同时从债务重组这一事件出发研究某一事件的发生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通过样本分组研究发现什么情况下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更显着,丰富了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内容。第二,目前与债务重组相关的研究大多数是以财务困境企业为样本的,本文采用的是上市公司样本,同时考虑了困境与非困境企业债务重组之前盈余管理行为方向上的差异,丰富了与非困境企业债务重组相关的研究内容,同时也丰富了债务重组的研究内容。
二、关于转轨经济中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转轨经济中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年报问询函、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问询函与信息环境 |
2.1.2 问询函与盈余管理 |
2.1.3 问询函、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 |
2.1.4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信号传递理论 |
2.2.3 声誉理论 |
2.2.4 内部控制理论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年报问询函与应计盈余管理 |
3.1.2 年报问询函与真实盈余管理 |
3.1.3 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 |
3.2 变量设计 |
3.2.1 被解释变量 |
3.2.2 解释变量 |
3.2.3 调节变量 |
3.2.4 控制变量 |
3.3 模型设计 |
第4章 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择 |
4.2 描述性统计 |
4.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单变量检验 |
4.2.2 年报问询函特征分析 |
4.3 相关性分析 |
4.4 回归分析 |
4.4.1 年报问询函与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 |
4.4.2 年报问询函与真实盈余管理 |
4.4.3 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 |
4.5 进一步研究 |
4.5.1 基于产权性质的差异 |
4.5.2 收入问题与盈余管理 |
4.5.3 问询函对盈余管理的文本分析 |
4.6 稳健性检验 |
4.6.1 PSM匹配效果检验及回归结果 |
4.6.2 解释变量滞后两期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完善问询函体制机制建设,关注投资者利益需求 |
5.2.2 与处罚措施相结合,提升问询函非处罚性监管的震慑力 |
5.2.3 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
(2)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1 盈余管理的基础理论 |
2.1.2 盈余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
2.1.3 盈余管理的动机 |
2.1.4 盈余管理的计量 |
2.2 高管团队背景特征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高管团队成员的界定 |
2.2.2 高层梯队理论 |
2.2.3 高管团队背景特征概述 |
2.3 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影响盈余管理的研究综述 |
2.4 文献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假设及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高管团队背景特征的同质性与盈余管理 |
3.1.2 高管团队职业背景特征的异质性与盈余管理 |
3.1.3 媒体关注对管理者背景特征影响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 |
3.2 研究设计 |
3.2.1 变量选择 |
3.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2.3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旳选择与构建 |
3.2.4 回归模型的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4.3 回归模型的检验与分析 |
4.3.1 高管背景同质性与盈余管理回归分析 |
4.3.2 高管职业背景异质性与盈余管理回归分析 |
4.3.3 高管特征、媒体关注与盈余管理回归分析 |
4.3.4 分组检测 |
4.4 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与对策 |
5.2.1 公司层面的政策建议 |
5.2.2 社会层面的政策建议 |
5.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
5.3.1 研究局限性 |
5.3.2 未来研究展望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投融资策略选择 ——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创新和并购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预期创新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2.文献综述 |
2.1 资产错误定价的含义及其测度 |
2.1.1 资产错误定价的概念界定 |
2.1.2 资产错误定价的测度方法 |
2.2 资产错误定价影响因素 |
2.2.1 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 |
2.2.2 市场交易制度 |
2.2.3 投资者非理性认知 |
2.3 资产错误定价经济后果 |
2.3.1 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 |
2.3.2 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
2.4 简要评述 |
3.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1.1 有效市场理论 |
3.1.2 行为金融理论 |
3.2 内在机理 |
3.2.1 资产错误定价视角下的企业择时 |
3.2.2 资产错误定价视角下的企业迎合 |
3.3 实现形式 |
3.3.1 投融资行为的切入点 |
3.3.2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
3.3.3 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 |
3.3.4 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并购 |
4.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
4.1 问题提出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资本结构调整 |
4.2.2 资产错误定价 |
4.2.3 假设推导 |
4.3 研究设计 |
4.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2 变量说明 |
4.3.3 模型设定 |
4.3.4 描述性统计 |
4.4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
4.4.1 资本结构调整:基准结果 |
4.4.2 资产错误定价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 |
4.4.3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调整:稳健性检验 |
4.5 进一步研究:异质性分析以及调整路径选择 |
4.5.1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调整:股价高估&过度负债 |
4.5.2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调整:股价低估&过度负债 |
4.5.3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调整:股价低估&负债不足 |
4.6 本章小结 |
5.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策略选择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分析与假设推导 |
5.2.1 企业创新 |
5.2.2 资产错误定价 |
5.2.3 假设推导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2 变量说明 |
5.3.3 模型设定 |
5.3.4 描述性分析 |
5.4 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 |
5.4.1 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基本结果 |
5.4.2 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稳健性检验 |
5.5 进一步分析:股价高估与企业创新的机理及异质性检验 |
5.5.1 股价高估与企业创新:资本结构的影响 |
5.5.2 股价高估与企业创新:融资约束的影响 |
5.5.3 股价高估与企业创新路径分析:迎合渠道VS股权融资渠道 |
5.6 进一步分析:股价低估与企业创新的机理及异质性检验 |
5.6.1 股价低估与企业创新:资本结构的影响 |
5.6.2 股价低估与企业创新:融资约束的影响 |
5.6.3 股价低估与企业创新路径分析:迎合渠道VS股权融资渠道 |
5.7 本章小结 |
6.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并购决策 |
6.1 问题提出 |
6.2 理论分析与假设推导 |
6.2.1 企业并购 |
6.2.2 资产错误定价 |
6.2.3 假设推导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2 变量说明 |
6.3.3 模型设定 |
6.3.4 描述性统计 |
6.4 股价高估与企业并购 |
6.4.1 股价高估与企业并购概率 |
6.4.2 股价高估与并购支付方式选择 |
6.4.3 股价高估与企业并购绩效 |
6.5 股价低估与企业并购 |
6.5.1 股价低估与企业并购概率 |
6.5.2 股价低估与并购支付方式选择 |
6.5.3 股价低估与企业并购绩效 |
6.6 本章小结 |
7.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同群绩效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基于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同群效应相关研究 |
2.2 盈余管理相关研究 |
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3.1 理论基础 |
3.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的定义与构建 |
4.3 模型的设定 |
第5章 实证结果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实证检傼结果 |
5.4 稳健性检傼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声誉提升、客户关系与审计质量 ——来自领军人才同学关系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审计师声誉的相关研究 |
2.2 事务所声誉的相关研究 |
2.2.1 事务所声誉与审计质量 |
2.2.2 事务所声誉与审计收费 |
2.2.3 事务所声誉的其他经济后果 |
2.3 管理层声誉的相关研究 |
2.4 客户关系与审计质量 |
2.5 声誉提升、客户关系与审计质量 |
2.6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委托代理理论 |
3.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1.3 深口袋理论 |
3.1.4 声誉理论 |
3.1.5 嵌入理论 |
3.2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变量设计 |
4.2.1 审计质量指标的衡量 |
4.2.2 客户关系指标的衡量 |
4.2.3 声誉提升指标的衡量 |
4.2.4 控制变量指标的衡量 |
4.3 模型选择 |
第五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1.1 领军人才同班同学关系描述性统计 |
5.1.2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多元回归结果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基于审计质量指标的稳健性检验 |
5.4.2 基于随机效应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5.4.3 基于匹配样本的实证分析 |
5.5 进一步分析 |
5.5.1 基于制度环境的进一步分析 |
5.5.2 基于产权性质的进一步分析 |
5.5.3 基于事务所规模的进一步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建立上市公司声誉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 |
6.2.2 构建事务所及审计师声誉信息数据库 |
6.2.3 加强法制环境建设,提高审计违规惩戒力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客户集中度与盈余预测信息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盈余预测信息质量 |
1.2.2 客户集中度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管理层盈余预测 |
2.2 供应商/客户关系与企业财务 |
2.3 供应商/客户关系与会计信息质量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1.2 交易成本理论 |
3.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1.4 信号传递理论 |
3.2 制度背景 |
3.2.1 前五大供应商、客户信息披露制度 |
3.2.2 业绩预告制度 |
3.3 研究假设 |
3.3.1 客户集中度、盈余预测准确性与精确度 |
3.3.2 客户集中度、盈余预测及时性与自愿盈余预测频率 |
3.3.3 产权性质、客户集中度与盈余预测信息质量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2 变量定义及测量 |
4.2.1 因变量 |
4.2.2 自变量 |
4.2.3 调节变量 |
4.2.4 控制变量 |
4.3 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5.1 样本分析 |
5.2 客户集中度与盈余预测准确性 |
5.2.1 描述性统计 |
5.2.2 相关性分析 |
5.2.3 回归分析 |
5.3 客户集中度与盈余预测精确度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回归分析 |
5.4 客户集中度与盈余预测及时性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相关性分析 |
5.4.3 回归分析 |
5.5 客户集中度与自愿盈余预测频率 |
5.5.1 描述性统计 |
5.5.2 相关性分析 |
5.5.3 回归分析 |
5.6 稳健性检验 |
5.6.1 客户集中度的自选择偏差 |
5.6.2 盈余预测的自选择偏差 |
5.6.3 Ordered logit模型检验精确度和自愿盈余预测频率 |
5.6.4 OLS、Ordered probit采用聚类稳健标准误进行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长期资产减值、盈余管理与价值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分析 |
3.1 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分析 |
3.1.1 盈余管理的定义 |
3.1.2 盈余管理的动机 |
3.1.3 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 |
3.2 价值相关性基本理论分析 |
3.2.1 基于信息观的价值相关性理论 |
3.2.2 基于计量观的价值相关性理论 |
第四章 长期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
4.1 长期资产减值行为分析 |
4.1.1 研究假设 |
4.1.2 模型设计 |
4.1.3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4.1.4 实证结果分析 |
4.2 盈余管理动机对长期资产减值行为的影响分析 |
4.2.1 研究假设 |
4.2.2 变量选择与模型设计 |
4.2.3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4.2.5 稳健性检验 |
4.3 小结 |
第五章 长期资产减值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2 模型设计 |
5.3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相关性分析 |
5.4.3 整体视角下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
5.4.4 不同类别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
5.4.5 不同盈余管理动机下的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
5.4.6 稳健性检验 |
5.5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盈余管理动机对长期资产减值准则的运用存在影响 |
6.1.2 长期资产减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 |
6.1.3 长期资产减值、盈余管理与价值相关性三者存在必然联系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完善会计准则的相关制度 |
6.2.2 改善上市公司的外部环境 |
6.2.3 完善管理层薪酬体系 |
6.2.4 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 |
6.2.5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
6.3 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高级管理人员 |
1.2.2 内部薪酬差距 |
1.2.3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
1.2.4 人力资本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内部薪酬差距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 |
2.2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3 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理论基础与理论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1.1 锦标赛理论 |
3.1.2 行为理论 |
3.1.3 人力资本理论 |
3.1.4 产权理论 |
3.1.5 管理层权力理论 |
3.2 理论框架 |
3.3 本章小结 |
4 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数据 |
4.2.2 变量定义 |
4.2.3 模型设计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相关性系数分析 |
4.3.3 统计结果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进一步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高管薪酬溢价与员工薪酬溢价 |
5.1.2 核心高管薪酬溢价与非核心高管薪酬溢价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数据 |
5.2.2 变量定义 |
5.2.3 模型设计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相关性系数分析 |
5.3.3 统计结果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异质性特征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中的作用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产权性质调节效应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2 CEO权力调节效应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数据 |
6.2.2 变量定义 |
6.2.3 模型设计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相关性系数分析 |
6.3.3 统计结果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7.3.1 研究局限 |
7.3.2 未来研究方向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制度同形”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缺陷 |
1.2.2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 |
1.2.3 制度同形 |
1.2.4 效应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回顾与研究述评 |
2.1.1 内部控制缺陷研究现状 |
2.1.2 “制度同形”研究现状 |
2.1.3 文献述评 |
2.2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行为理论基础 |
2.2.1 新制度主义理论 |
2.2.2 寻租理论 |
2.3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后果理论基础 |
2.3.1 交易费用理论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2.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4 外部性理论 |
2.3.5 信号揭示理论 |
2.4 理论分析框架与论证思路 |
2.4.1 理论分析框架 |
2.4.2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效应作用机理 |
第3章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制度规范与现状分析 |
3.1 美国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制度规范发展历程 |
3.2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制度规范发展历程 |
3.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信息披露现状调查与分析 |
3.3.1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信息披露现状 |
3.3.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同形”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存在的实证研究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模型设计 |
4.2.3 变量定义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存在的回归检验 |
4.3.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对象的回归检验 |
4.3.4 稳健性检验 |
4.3.5 进一步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效应:基于违规处罚视角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的选取与模型的构建 |
5.3 实证检验与结果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相关性检验与分析 |
5.3.3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与违规处罚的回归分析 |
5.3.4 控制内生性问题 |
5.3.5 稳健性检验 |
5.3.6 进一步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效应:基于企业发展视角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的选取与模型的构建 |
6.3 实证检验与结果 |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相关性检验与分析 |
6.3.3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与企业发展的回归分析 |
6.3.4 控制内生性问题 |
6.3.5 稳健性检验 |
6.3.6 进一步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效应:基于内部控制审计视角 |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7.2 研究设计 |
7.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2.2 变量的选取与模型的构建 |
7.3 实证检验与结果 |
7.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2 相关性检验与分析 |
7.3.3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度同形”与内部控制审计的回归分析 |
7.3.4 控制内生性问题 |
7.3.5 稳健性检验 |
7.3.6 进一步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与监管职能 |
8.2.2 提高上市公司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断完善公司治理 |
8.2.3 提高内控审计机构的内控审计质量 |
8.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10)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对策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盈余管理的相关研究 |
2.1.1 盈余管理动机 |
2.1.2 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 |
2.2 债务重组的相关研究 |
2.2.1 债务重组方式 |
2.2.2 产权性质与债务重组 |
2.2.3 财务困境与债务重组 |
2.3 盈余管理与债务重组 |
2.4 文献综述评述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盈余管理 |
3.1.2 债务重组 |
3.1.3 财务困境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契约理论 |
3.2.2 代理理论 |
3.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3 研究假设 |
3.3.1 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行为 |
3.3.2 债务重组之前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产权差异 |
3.3.3 财务困境与非财务困境企业债务重组之前的盈余管理行为差异 |
4 研究设计 |
4.1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1 样本选择 |
4.1.2 样本来源 |
4.2 变量定义及衡量 |
4.2.1 被解释变量 |
4.2.2 解释变量 |
4.2.3 控制变量 |
4.3 模型设计 |
5 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
5.1.1 按照是否发生债务重组进行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5.1.2 按照产权性质进行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5.1.3 按照是否处于财务困境进行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5.3.1 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行为 |
5.3.2 债务重组之前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产权差异 |
5.3.3 财务困境与非财务困境企业债务重组之前的盈余管理行为差异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变量替换 |
5.4.2 样本选择偏差 |
5.4.3 考虑遗漏变量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局限性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关于转轨经济中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年报问询函、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D]. 蒋成.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高管团队背景特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 田颖.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3]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投融资策略选择 ——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创新和并购的视角[D]. 赵玲.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4]同群绩效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基于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D]. 肖萌. 吉林大学, 2020(08)
- [5]声誉提升、客户关系与审计质量 ——来自领军人才同学关系的经验证据[D]. 赵青扬. 南京财经大学, 2020(08)
- [6]客户集中度与盈余预测信息质量[D]. 贾程. 兰州大学, 2020(01)
- [7]长期资产减值、盈余管理与价值相关性研究[D]. 王雅熙.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8]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高梦捷.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9]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制度同形”效应研究[D]. 芦雅婷.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6)
- [10]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对策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赵洁.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