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文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文

一、《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论文文献综述)

李恒[1](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付慧明[2](2021)在《“编者按”与80年代新诗生成研究》文中提出新诗自上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已历经四十多年。几十年来,新诗走过风雨、历过风霜,已经成为历史中的珍贵原料。而80年代繁茂的诗歌景象也使得诗歌研究星罗棋布。新诗诞生至今,关于它的研究角度与方向已不断延展、加宽,囊括了诗歌理论、诗歌思潮、诗人作品、艺术特征、史料挖掘、回忆访谈等诸多方面。但纵观目前的研究现状,诗歌刊物研究作为较新的研究方向依旧是值得探索的。“编者按”作为刊物的组成部分,代表着编辑思想在诗歌刊物中的展现。以“编者按”为起点探究新诗的生成,在史学意义上也有其独特的地位。但目前关于刊物与80年代新诗关系的研究尚未达到成熟阶段。以“编者按”为视角切入,探究新诗生成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写作的重点是“编者按”与80年代新诗生成的关系。本文力求在廓清“编者按”所指代的具体含义的基础上,梳理“编者按”的类型划分,综述“编者按”在80年代新诗发展过程中的刊发简况。同时,以史料为依据,勾勒“编者按”的选编原则与80年代新诗生成具体过程的互动。最终归向“编者按”对新诗生成的规训与推动作用。本文采用发生学的研究方法,在“编者按”的视角下探究其对新诗生成的干预过程与重要影响。正文主要通过三个章节来梳理“编者按”与80年代新诗生成的关系。第一章是“编者按”的界定及其在80年代新诗中的概况。本章论述了“编者按”的定义与具体类别划分,并分别对其进行阐释。随后,将“编者按”与80年代新诗连接起来,论述“编者按”在80年代新诗中的概况。如80年代“编者按”所依赖的编辑团队、不同类型刊物“编者按”的不同特征、80年代刊物“编者按”的整体刊发简况等,为第二章的论述奠定基础。第二章是“编者按”的指向与80年代新诗的生成。本章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方面论述“编者按”的声音与朦胧诗的生成,从“编者按”指向的美学原则与选编更迭两个层面进行具体分析。另一方面论述“编者按”的指向与第三代诗的生成,从“编者按”展示的编选原则与选编姿态两个层面进行论述,以期探究“编者按”与80年代新诗生成过程的互动。第三章是“编者按”对80年代新诗生成的意义。本章从“编者按”对80年代新诗生成的规训与推动两个方面展开,分别论述“编者按”对80年代新诗生成的塑造、引导作用和推进、革新作用。总的来说,本文相对于刊物研究是将研究的视角进行收缩,以“编者按”为脉络探寻80年代新诗生成的轨迹,以期能为新诗研究贡献一些力量。

武张胜男[3](2020)在《《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研究(1931-1937)》文中指出20世纪30年代以后,久经兵荒与灾害之苦的西安城终于获得一丝喘息之机,开始进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西安这一时期在社会各方面都开始涌现出新面貌,发生在此时期的办报热潮就是表现之一。《西北文化日报》作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安最具影响的报纸之一,诞生在此时。报纸与城市相遇,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部分,深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它不仅反映城市的日常生活,更通过对社会公共议题的建构来引领城市文化,是研究西安城市面貌与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料。本文围绕近代与西安产生诸多勾连的报纸副刊,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结合大量史料,从《西北文化日报》产生的社会情境、报纸的发展脉络、报人的办报实践、副刊对城市生活的书写以及副刊对社会公共议题的建构这几部分内容出发,尝试探寻《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反侵略、求生存与现代化是这一时期西安城市发展的时代主题,亦是西安城市文化和《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的主题。在城市日常生活的书写上,副刊展现了城市中各个阶层的生活百态,人们在享受新式资料、体验摩登生活的同时,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是城市发展的另一面,灾民与人力车夫是报人们关注的重点。与此同时,城市的休闲娱乐趋向多元,新旧娱乐的角逐体现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复杂图景。副刊作为报纸的一部分,它还是一个开放的文化空间,报纸副刊编辑以版面为纽带,联系着知识分子与社会公众,成为妇女争取自身权益、探讨城市公共卫生建设以及发表爱国言论的平台。副刊在反应城市面貌的同时,也在推动并引领着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发展。《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从不同的角度建构和展现了西安的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安民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呈现了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是我们概览20世纪30年代西安城市文化的鲜活文本。

任荣娟[4](2020)在《民国社会场域中“太太的客厅”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太的客厅”属于1930年代北平真正意义上的文艺沙龙。作为物理空间,其形成于北平北总布胡同3号,后因时局迁到长沙、昆明、宜宾等地;作为文化空间,其通过《大公报·文艺副刊》进行文学实践活动,把握文化权力和象征资本,影响舆论;作为社会空间,其助力文人迈进文坛获得相应地位,却以其自身的精英属性带给文人压力。在沙龙蓬勃时期,它推动北平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其学人圈具有的民族情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特有的。“太太的客厅”在北平城内的定居和北平城外的迁移过程中,其学人圈体悟社会现实疾苦,逐渐走出象牙塔,流亡过程中,用文字鞭挞社会当局,为民族存亡奔走呼号。梳理沙龙的历史过程,既可以窥探社会时局的变化,又使得内部成员精神世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呈现出民国文学场在社会因素影响下的理性趋向。此沙龙在北平辉煌时期以《大公报·文艺副刊》为发表阵地,参与“《大公报》文艺奖金”评选等事件,把握了文化话语权,利用报刊营造北平文学氛围,为文艺事业作出贡献。沙龙学人圈于创作中反映现实生活并寄托对民族国家的担忧。国难时期,更多人从事文艺实践活动,为社会公共议题积极发声,这些文学实践表现出他们对文艺与政治的调适,“太太的客厅”学人圈发出的民族话语是重新审视民国历史的一个侧影。依照“占位”“惯习”等相关理论的启发,“太太的客厅”显示出它的双面性: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场域外部的人获得青睐并进入场内,进而取得文坛位置,这使得沙龙作为文人成长的阶梯,具有提携文坛新人、助力作家改变身份的作用;同时,这种“占位”过程改变了原有的文学秩序,使得更多人向往沙龙。非精英出身或非国外留学背景的人在此沙龙中倍感压力,这种自卑感和压抑感带来的沉默成为他们与沙龙中其他人交流的阻碍。总体而言,1930年代的北平文坛热闹而璀璨,丰富的文学实践活动夹杂着社会民众的诉求。“太太的客厅”作为其中一处文学场域,讨论它的意义在于重新认识沙龙具有的文化和社会作用,以及其学人圈对民族国家的真正态度。在民国文学历史的研究视野下,沙龙不应总是文人类聚的表现,作为文化现象,它在历史长河中值得获取新的阐释。

李姣[5](2020)在《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6年资源委员会发展工矿企业的三年计划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批准,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以下简称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建便在此三年计划之中。1936年7月中央电工器材厂筹备委员会在南京成立,以恽震为主任委员。筹备委员会成立后,一面采用借助他山之计,与欧美厂家洽订技术合作合同,并派青年工程师出国实习;一面勘定设厂地点。经勘定以湖南湘潭附近的下摄司为厂址,购地千亩,兴工建筑厂房。不料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揭幕,运输困难,筹备工作进行迟缓。1938年10月汉口沦陷,湘潭逼近前方,感受到威胁,中央电工器材厂奉资源委员会的命令一部分迁桂林,一部分迁昆明。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1939年7月1日结束筹备工作,正式成立。抗战胜利后,中央电工器材厂奉资源委员会的命令,负责遵照政府工业复员方策,接办收复区敌伪电工事业。同时中央电工器材厂自身也进行了调整、改组与增设。1947年7月1日改组为公司制企业,并改名为中央电工器材厂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该厂实现了从旧有的工厂组织形式向现代公司制的转变。本文将采用企业史的研究模式,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建及战争迁移、全面抗战时期的发展演变、战后调整改制三个主要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抗战初期中国电工器材行业的发展情况做简要的论述,并分析中央电工器材厂成立的原因,理清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发展沿革,并对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组织系统情况进行论述。第二部分,对中央电工器材厂的人事管理、生产管理、材料购入管理、出品情况、营业方式、业务方针、历年营业概况进行论述,探讨中央电工器材厂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的先进性,并分析中央电工器材厂是如何应对各分厂分散、人员众多的管理问题,如何改进出品品质、增加产量、提高工作效率等生产问题,如何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形预定生产方针、决定年度生产计划等问题。第三部分,通过研究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厂训、厂刊、厂歌、工余生活等,探讨中央电工器材厂自身的办企特色;也深入剖析中央电工器材厂在中国电器业的行业地位;以及从中央电工器材厂对资源委员会的作用,重新认识它们之间的厂、会关系。这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笔者将从企业特色、行业地位、新的厂会关系等方面,重新给中央电工器材厂更为确切的历史定位。第四部分是结束语,主要考察了中央电工器材厂在抗战军兴的大时代背景下,其出品价格受到国民政府的管制等方面的影响,不能随市场波动而作出适时调整。以及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央电工器材厂被接管后的历史命运和恽震为新中国人民政府的电工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中央电工器材厂作为一个国营事业单位,在资源委员会创办的电工行业内,以中央电工器材厂的规模最大,供应最广。中央电工器材厂本是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建立,其历年的出品数量直接支援和增强全民族的抗战力量。其次中央电工器材厂在致力于自身蓬勃发展的同时,对资源委员会的一些制度方针、管理措施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厂、会关系。此外,中央电工器材厂人才云集,设备精良,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发展极为迅速。该厂是中国电工器材行业的摇篮,众多的发明创造将中国的电工器材制造行业在历史中推动一大步,对整个中国电工器材业也有重要的贡献。

谢江灿[6](2020)在《20世纪30年代《西风》月刊与现代市民趣味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6年9月,林语堂与黄嘉德、黄嘉音兄弟二人合资于上海创办《西风》月刊,该杂志旨在向国内新兴市民阶层“译述西洋杂志精华,介绍欧美人生社会”。《西风》月刊以译述西洋优秀通俗杂志文为主,内容涉及西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生活、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同时,《西风》月刊也鼓励本土作家进行主动创作。《西风》月刊通过翻译、创作等文化活动,为国内读者建构起现代西洋社会形象,以期在阅读接受过程中,对现代市民阶层进行恰得其分的现代趣味培养。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首先在肯定《西风》月刊承袭论语派办刊理念的同时,指出《西风》月刊自身办刊特色及独特社会意义,从而确定其研究价值。其次,梳理当前学界对《西风》月刊及现代市民趣味培养的研究现状。最后,确定研究思路,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作出说明。第一章主要对《西风》月刊进行概述。通过还原办刊历史背景,阐释《西风》月刊办刊宗旨,并从“提倡西洋杂志文”与“介绍欧美社会生活”两个角度对《西风》月刊办刊理念作详细阐述。第二章主要通过文本细读,从《西风》月刊对西洋社会形象的建构与《西风》月刊对本土陈规陋习、恶趣味的揭露等两个方面,深入分析《西风》月刊为读者建构的现代市民社会。第三章着重厘清现代市民社会与现代市民趣味之间的关系,并在前文探讨市民社会建构的基础上,结合《西风》编者的文学活动,发掘《西风》月刊所提倡的现代市民趣味。第四章探讨《西风》月刊培养现代市民趣味的历史意义。最后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阐述《西风》月刊培育现代市民趣味于当下的现实启示。

赵小琴[7](2020)在《七七事变前上海地区“集体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集体创作”作为独立于“个人创作”而发展的另一条文学脉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七七事变前上海地区的集体创作是长达几十年的集体创作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集体创作作品,除此之外,当时还出现了介绍集体创作的理论文章及理论论争,为后来漫长时期内的集体创作奠定了基本创作原则,为团结广大群众、实现文艺大众化提供了有效方式。本论文分析了国内与国外两个方面的因素对七七事变之前上海地区发生“集体创作”现象的影响,梳理并探究了集体创作作品和相关理论文章。同时,进一步思考了上海发生的集体创作现象所带来的时代影响。本论文对七七事变前上海地区的集体创作共分为四个部分展开研究。在绪论部分综述了集体创作研究现状,并对本论文所探究的集体创作做了界定。第一章论述了集体创作产生的时代背景。一方面国内大革命失败,政治环境发生巨变,作家个人情感的抒写不再适合社会需要,集体主义、集体意识得到凸显;另一方面,国际上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为处于迷惘中的中国革命指引了新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苏联倡导集体创作方式对中国革命文学产生了直接影响。本部分对二三十年代之交国内与国外的政治文化环境做了分析,探讨它们为上海地区出现集体创作现象所提供的客观条件。第二章论述了集体创作的作品与理论文章。七七事变前上海地区的集体创作主要集中表现在《光明》杂志上的集体创作作品和上海文学社主导的《中国的一日》,本章对集体创作现象作了梳理,并对作品作了分析,探讨它们紧密结合时代所表现出的“抗日救亡”主题。同时对当时关于集体创作的理论现象作了研究,这些理论文章及论争推动了集体创作的发展,为抗战全面爆发后广泛开展集体创作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论述了上海地区的集体创作具有的重大时代意义。集体创作写作方式是“剧本荒”问题的应对之策,通过发挥众人的力量快速创作许多剧本,为各大剧团提供充足的演出剧本,为解决当时出现的“剧本荒”问题提供了有效方式。同时,《中国的一日》开创了“一日”式集体创作模式,在其影响下出现了数次全国性文艺运动,但是应该注意后来集体创作逐渐被政治话语控制,在政治权威的建构过程中沦为政治附庸,背离了集体创作的初衷。

吴利亚[8](2020)在《《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研究(1926-1945)》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广告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版业的宣传需求遇上广告业的蓬勃发展,为书业广告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良友》画报是伍联德先生于1926年2月在上海创办的一份综合性画报,堪称“中国最早出版之图书杂志”,比美国影响深远的《生活》画报都要早十年。因其组稿多元、印刷精良、内容丰富,吸引了大批读者订阅和购买。《良友》画报上的书业广告占比达到《良友》广告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报刊,在书业广告方面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不仅体现出民国时期较高的广告发展水平,也记录和呈现了当时印刷出版行业的发展面貌。论文立足民国时期画报书业广告发展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以《良友》画报为媒介载体,从发展概貌、类型与特点、策略检视和时代价值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和梳理《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发展背景及历程;第二章从文本角度分析《良友》画报书业广告所呈现的内容;第三章从创意表现策略和营销传播策略两个维度分析《良友》画报书业广告在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是如何利用杂志媒体进行推广并获得较好的宣传效果的;第四章则尝试归纳并揭示《良友》画报书业广告在民国时期复杂多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中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和意义。通过研究,论文认为《良友》画报书业广告因其数量比重相对较大、传播范围相对较广、存续时间相对较长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由此个案窥探民国时期书业广告发展的大致情况。《良友》画报中形式多样且种类多元的千余则书业广告至今品读起来都十分经典,其中饱含当时广告人的巧思与匠心。在深谙目标受众心理的基础上将营销传播和广告学理论灵活运用到广告文案写作和广告画面的美术表现当中,创作出既能吸引读者眼球,又能有效促进书籍报刊销售,还兼具较高文学意蕴和历史价值的广告,实属不易,对当下图书出版发行行业的广告营销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春梅[9](2020)在《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期刊的同人运作模式与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清末民初同人期刊与商业期刊、官方期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姿态。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是该时期同人刊物的一个门类,本文从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入手,选择该时期有代表性的女性文学刊物。在前人梳理归纳的基础之上,厘清该时期女性文学期刊的同人运作模式,以及对五四及以后女性作家群体、女性文学和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影响。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运作模式是:女性先行、品质优先的运作模式,自力更生非盈利的运作模式。通过探究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期刊的同人运作模式,探究其对五四及五四以后女性期刊运作的影响。并探寻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期刊同人文学组织的同人精神,以及对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影响。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梳理国内外学界对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女性文学史、女性文学与社会文化问题和性别史研究的研究脉络。从而得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正文部分由五章构成。第二章节主要界定“同人”、“同人文学期刊”、“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定义。梳理“同人”含义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如今学界对于“同人”的统一看法。从定义与意义两个方面对“同人期刊”进行了概定,明确清末民初同人期刊与商业期刊、官办期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姿态。在此基础上,对“女性同人文学期刊”进行概念界定,明确了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在客观上是如何促进了女性解放的。第三章节探讨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时代文化语境。从技术、思想与社会变革三个角度分析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时代文化语境。技术主要体现在印刷术的革新以及西方传教士先进的办刊经验;思想重点从清末民初西方女性意识的传入对中国的影响,尤其是天赋人权、男女平等思想;社会变革抓住女性解放思潮三个重要的转折点,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女性解放思潮的序幕,辛亥革命开启了真正的女性解放思潮,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女性解放思潮迈入新的阶段。第四章节探讨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同人运作模式:女性先行、品质优先的运作模式。重点从该时期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章程入手。首先探究梳理该时期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发刊词(宣言),并对期刊的发刊词进行分类,梳理出不同的类型。其次,分析其如何构建的女性读本模式。从反对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迫害、重视教育促进女性解放、倡导女权呼吁男女平等这三方面来阐释。紧接着从打造特色栏目,拓宽发行渠道、设置稿酬制度等三个方面系统阐释期刊的运作模式。第五章节探讨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同人运作模式:自力更生非盈利运行模式。首先,分析主编、创作者和读者三个群体。阐明主编群体的地缘、血亲关系,创作者的性别演变以及读者群体的演变。其次,从出资、筹款与运行角度分析同人期刊的资金来源和运营。最后,与商业运作模式、官办运作模式进行对比,总结出同人期刊运作模式的独特性。第六章探讨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运作模式对文学史做出的贡献。站在历时性的角度审视同人运作模式对五四及以后文学的影响,它不仅促进五四及以后女性解放话语的构建,改变文学性别格局,形成女性作家群体,还推动了五四及以后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发展,是推动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重要动力之一。结语在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对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同人运作模式与影响进行总结,并提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仲美营[10](2019)在《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的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高校校友期刊的诞生与发展,伴随着近代期刊的丰富和高等教育的繁荣。校友期刊既是校友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传承者,亦是校友工作的见证者、记录者和建设者。从性质上看,校友期刊具有特殊属性,介于高校传播媒介和大众媒介之间,构建了媒介、校友、大学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内容上看,它以信息服务为主,包括新闻资讯、人物通讯、校友来稿等。从管理模式看,它是由是社会组织——校友会、高校校友工作处、基金会三者,其中某单一机构主办或多重主体联合办刊的;从期刊发行上看,它具有相对固定的出版周期和发行渠道。本文基于对国内外校友期刊的研究梳理,应用新闻传播及其相关理论,结合卓越联盟9校123期和斯坦福大学3期的校友期刊,共计5757条期刊内容作为实证支撑,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出版发行、功能设置、期刊内容、呈现形式、受众关联5个维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在内容分布上发挥期刊的纽带功能,新闻资讯是最主要的内容,有助于完善高校形象。此外,在受众关联上着重报道“精英”校友;具有宣传性、教育性、联谊性、服务性、文化性、新闻性的特点。电子期刊优势不足、内容浅化结构失衡、传播单一互动受限是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原因在于受众角色定位偏差、办刊思维固化陈旧以及机制束缚媒体活力。本文从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校友期刊的有效传播和提升内容品质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二、《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1.3.1 章节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概念解读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2.2.6 本节述评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2.3.2 资料收集
        2.3.3 共词分析
        2.3.4 共词网络分析
        2.3.5 多维尺度分析
        2.3.6 本节述评
    2.4 文献述评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3.1.2 资料采集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3.2.1 开放式编码
        3.2.2 主轴式编码
        3.2.3 选择性编码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2.5 本节小结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4.2.5 案例分析讨论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4.3.3 案例分析讨论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4.4.5 案例分析讨论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5.1 调研对象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5.5 本章小结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6.1.1 合理性的审视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评估问卷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2)“编者按”与80年代新诗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编者按”的界定及其在80 年代新诗中的概况
    一、 “编者按”的定义与类别
        (一) “编者按”的定义
        (二) “编者按”的类别
    二、 “编者按”在80 年代新诗生成中的概况
        (一)80 年代编者与“编者按”的刊发
        (二)80 年代刊物“编者按”刊发概况
第二章 “编者按”的指向与80 年代新诗的生成
    一、 “编者按”的声音与朦胧诗的生成
        (一) “编者按”蕴含的美学原则及对诗人的选择
        (二) “编者按”呈现的选编更迭及朦胧诗的境况
    二、 “编者按”的指向与第三代诗的生成
        (一) “编者按”显现的编选原则与诗人的出场
        (二) “编者按”的选编姿态与第三代诗的走向
第三章 “编者按”对80 年代新诗生成的意义
    一、 “编者按”对新诗生成的规训
        (一) “编者按”对新诗的塑造——内容的规训
        (二) “编者按”对新诗的引领——意义的规训
    二、 “编者按”对新诗生成的推动
        (一) “编者按”对诗人发展的推动
        (二) “编者按”对集体声音的展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问题缘起
        1.1.2 时间断限的确定
    1.2 研究概述
        1.2.1 关于报刊与城市文化的研究现状
        1.2.2 关于近代报纸副刊的研究现状
        1.2.3 关于《西北文化日报》的研究现状
        1.2.4 概念阐释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史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目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研究局限性
第二章 《西北文化日报》副刊概况
    2.1 民国陕西报业的成长土壤
        2.1.1 政治纷争下的报业生态
        2.1.2 经济起步助推陕西报业
        2.1.3 现代化建设支撑报业发展
    2.2 宋绮云与《西北文化日报》
        2.2.1 《西北文化日报》概况
        2.2.2 宋绮云的新闻实践
    2.3 《西北文化日报》副刊面貌
        2.3.1 副刊主体《西北角》与《晨光》
        2.3.2 其他专刊与特刊
        2.3.3 副刊主编曹冷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副刊中的城市书写
    3.1 城市素描:长安居大不易
        3.1.1 流离失所的灾民
        3.1.2 挣扎求生的人力车夫
    3.2 城市休闲:新旧娱乐的角逐
        3.2.1 古调独弹的秦腔戏剧
        3.2.2 逐渐兴起的电影文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副刊中的公共议题
    4.1 副刊中的女性形象与妇女问题
        4.1.1 摩登女子不识愁
        4.1.2 逼在眉睫的妇女问题
    4.2 副刊与城市公共卫生的建立
        4.2.1 宣传健康的卫生习惯
        4.2.2 普及防疫与医学知识
    4.3 副刊与国难中的情绪表达
        4.3.1 号召团结抗战
        4.3.2 批判讽刺时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的传播特点
    5.1 副刊的编辑特点
        5.1.1 版面的编排和美化
        5.1.2 稿件的选择和组稿
    5.2 副刊的基本特性
        5.2.1 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5.2.2 新闻性与文艺性的统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民国社会场域中“太太的客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因时局而迁:“太太的客厅”来脉去向
    1.1 “梁家茶会”:初步形成
        1.1.1 选址北总布胡同3号
        1.1.2 改造四合院
    1.2 “星六碰头会”:发展壮大
        1.2.1 清华北院“饭团”
        1.2.2 光临金岳霖的“湖南饭店”
    1.3 “太太的客厅”:享誉文坛
        1.3.1 林徽因的功劳
        1.3.2 沙龙固定成员概况
    1.4 “太太的客厅”余光:昙花一现
        1.4.1 成立长沙“歌咏队”
        1.4.2 转至昆明“棕皮营”
        1.4.3 暂居李庄“月亮田”
    本章小结及其他
第二章 “学人圈”的民族话语:“太太的客厅”与文学实践
    2.1 文学氛围的营造
        2.1.1 从事“特殊工作”——以文学生产为核心
        2.1.2 探讨文学事实——以《大公报》复刊十周年为重心
    2.2 文学理念的表达
        2.2.1 关注“窗子以外”——以叶公超为例
        2.2.2 反映现实生活——以沈从文为例
    2.3 文化行动的主张
        2.3.1 发表《我们的本分》
        2.3.2 建筑公共舆论的园地
    本章小结及其他
第三章 文人成长的阶梯:“太太的客厅”与文学秩序
    3.1 萧乾:从文学青年到主编
        3.1.1 林徽因:“你是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
        3.1.2 一篇《关于图案》及其他
    3.2 李健吾:从作家到批评家
        3.2.1 成为沙龙常客
        3.2.2 成为京派批评家
    本章小结及其他
第四章 精英的圈囿:对“太太的客厅”必要的反思
    4.1 沈从文的“文化善意”
        4.1.1 组织约稿会:“以从文先生为中心”
        4.1.2 追求高雅:“只淘剩一个空壳”
        4.1.3 排版《我们太太的客厅》
    4.2 朱自清的“隐身衣”
        4.2.1 自卑的表现
        4.2.2 沉默者:“余不敢批评”
    本章小结及其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价值、研究特色与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设与发展演变
    第一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设
        一、资源委员会的电器事业
        二、中国电器事业的重要奠基人恽震
        三、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组织系统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发展
        一、湘潭各厂的内迁与发展
        二、分厂的设立与发展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中央电工器材厂的革新
        一、各分厂抗战胜利后的迅速扩张
        二、公司制改革
第二章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管理经营模式与出品情况
    第一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管理体制
        一、人事管理
        二、文书管理
        三、生产管理
    第二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经营机制
        一、营业方式与业务方针
        二、历年营业概况
    第三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材料与出品情况
        一、材料管理
        二、出品情况
第三章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企业特色
    第一节 厂、会关系
        一、资源委员会的统一领导
        二、会属企业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企业文化
        一、忠信敏确
        二、企业刊物
        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业余生活
    第三节 行业地位
        一、中央电工器材厂的自主谋划
        二、发起组织“中国电工社”
        三、设立电器工业经济研究委员会
结语
参考资料
附录
致谢

(6)20世纪30年代《西风》月刊与现代市民趣味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西风》月刊及其作者群体研究
        二、现代市民趣味培养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西风》月刊概述
    第一节 《西风》月刊办刊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文化探寻
    第二节 《西风》月刊办刊宗旨
        一、提倡西洋通俗杂志文
        二、介绍欧美社会生活
    第三节 《西风》月刊的办刊实践
        一、作者群体社会化
        二、编读互动双向化
        三、办刊倾向通俗化
    小结
第二章 《西风》月刊对现代市民社会的建构
    第一节 《西风》月刊译述中的西洋社会形象
        一、关注时局政事
        二、聚焦西洋国家内部
    第二节 本土作者笔下的西洋社会形象
        一、海外求学者见闻
        二、旅居国外者亲历
        三、学者视角
    第三节 《西风》月刊对陈规陋习的批判
        一、读者来信暴露现实
        二、主题征文批判陈规
    小结
第三章 《西风》月刊对现代市民趣味的培育
    第一节 现代市民社会与现代市民趣味
        一、现代市民社会的形成
        二、现代性与现代市民趣味
    第二节 西洋社会生活中的现代市民趣味
        一、追求生活的愉悦
        二、文化审美的传承与创新
        三、理性规制下的现代市民趣味
    第三节 培养现代市民趣味的尝试
        一、“他者”对中国现代市民趣味的间接建构
        二、本土作者对现代市民趣味的直接塑造
    小结
第四章 《西风》月刊培育现代市民趣味的现实影响
    第一节 《西风》月刊培育现代市民趣味的积极意义
        一、“五四”观念变革的实践赓续
        二、新兴市民阶层的趣味革新
        三、满足读者需求的阅读选择
    第二节 《西风》月刊培养现代市民趣味的局限性
        一、脱离国情的片面建构
        二、自信缺失的盲目跟风
        三、时代视野下的局限性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七七事变前上海地区“集体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集体创作”产生的时代环境
    第一节 国内:政治形势遽变
    第二节 国外:苏联集体化文艺影响
第二章 “集体创作”的实践与理论探讨
    第一节 集体展现社会一日“全貌”
    第二节 “集体创作”的娘家:《光明》
    第三节 有关“集体创作”的理论及论争
第三章 “集体创作”的意义
    第一节 有效缓解“剧本荒”现象
    第二节 开创“一日”式“集体创作”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8)《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研究(1926-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的界定
第一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发展概貌
    第一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发展背景
        一、社会的开放与民智的开启
        二、商业的发达与广告的兴盛
        三、教育的发展与国语的普及
        四、技术的进步与行业的革新
    第二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经营脉络
        一、《良友》画报的发行状况
        二、《良友》画报的广告受众
    第三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刊载情况
        一、《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梳理统计
        二、《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投放主体
第二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类型与特点
    第一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类型
        一、图书(丛书)广告
        二、报刊(画册)广告
        三、贺卡(海报)广告
        四、印刷(制版)广告
        五、书局(书店)广告
    第二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特点
        一、简明扼要的叙事风格
        二、立足时代的议程设置
        三、图文并茂的视觉呈现
第三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策略检视
    第一节 创意表现策略
        一、知情达理的广告诉求策略
        二、妙笔生花的文案表达策略
        三、画龙点睛的美术表现策略
    第二节 营销传播策略
        一、相时而动的生命周期策略
        二、顺风张帆的借势营销策略
        三、家喻户晓的名人代言策略
        四、恰如其分的产品定位策略
        五、深入人心的公共关系策略
        六、物超所值的产品促销策略
第四章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经济价值
        一、促进书报刊物的销售
        二、塑造书业品牌的形象
        三、加速书业的良性竞争
        四、助推广告水平的提升
    第二节 《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的社会价值
        一、阅读氛围与休闲空间营造
        二、舆论动员与民族情感凝聚
        三、文化传播与现代化的促进
        四、历史记录与史料价值凸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期刊的同人运作模式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学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2 同人、同人文学期刊与女性同人文学期刊
    2.1 同人的概念及其发展演变
    2.2 同人文学期刊及其文学史意义
    2.3 女性同人文学期刊
3 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时代文化语境
    3.1 印刷技术与域外传教士的办刊经验
    3.2 西方女权运动与女性意识东游记
        3.2.1 西方女权运动的勃兴
        3.2.2 女性意识、男女平等思想的传入
    3.3 社会变革与女性解放思潮的演变
        3.3.1 维新变法运动——拉开女性解放的序幕
        3.3.2 辛亥革命——真正开启女性解放
        3.3.3 五四新文化运动——女性解放思潮进入新局面
    3.4 早期留日学生报刊的创刊经验
4 女性先行和品质优先的运作模式
    4.1 立报先立宗旨的运作模式
        4.1.1 实用家庭知识普及型模式
        4.1.2 倡女权兴女学型模式
        4.1.3 女性解放与民族革命结合型模式
    4.2 构建女性读本的运作模式
        4.2.1 反封建礼教对女性残害的女性读本模式
        4.2.2 重教育促解放的女性读本模式
    4.3 打造女性为主的特色栏目运作模式
        4.3.1 固定又灵活的栏目设置模式
        4.3.2 设置女性专栏模式
        4.3.3 广告栏目以女性生活为主模式
    4.4 拓宽发行渠道模式
        4.4.1 编辑者与发行机构合作发刊模式
        4.4.2 设置多个代派处模式
    4.5 设置征稿制度广纳女性之声模式
        4.5.1 征稿启事保质保量模式
        4.5.2 设置稿酬与悬赏制度模式
5 自力更生非盈利运作模式
    5.1 编辑群体“一脉相承”模式
        5.1.1 地缘关系模式
        5.1.2 亲缘关系模式
    5.2 作者队伍“渐女性化”模式
        5.2.1 创作群体性别论
        5.2.2 女性作者不断增加
    5.3 女性读者群体“精英化”模式
        5.3.1 预想读者与实际读者的范围差型
        5.3.2 期刊受众集中在精英女性型
    5.4 期刊运行资金“自给自足”模式
        5.4.1 广告与股份保证收入模式
        5.4.2 报价保证基本收入模式
    5.5 同人运作模式与商办、官办的区别
        5.5.1 运行资金来源的差异性
        5.5.2 政治倾向的差异性
        5.5.3 创办宗旨的差异性
6 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影响
    6.1 构建女性解放话语
        6.1.1 赋予女性真正的人权
        6.1.2 全面深入地关注女性解放
        6.1.3 把马克思主义与女性解放思潮联系在一起
    6.2 转变文学性别格局
        6.2.1 女报人的大量出现
        6.2.2 女性作家群体的崛起
        6.2.3 男女作家作品群体处于同一评价体系
    6.3 促进五四及以后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发展
        6.3.1 继承清末民初女性同人文学期刊的创办旨向
        6.3.2 刊登大量有关女性解放的文章
7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10)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的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高校校友期刊概述
        1.3.1 校友期刊的相关概念
        1.3.2 校友期刊的历史沿革
        1.3.3 校友刊物的媒介形式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2.1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的研究设计
        2.1.1 样本选择
        2.1.2 分析维度
        2.1.3 编码员信度检测
    2.2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现状描述
        2.2.1 校友期刊的发行状况
        2.2.2 校友期刊的栏目设置
        2.2.3 校友期刊的构成元素
    2.3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的内容分析
        2.3.1 内容倾向兼顾期刊纽带功能
        2.3.2 新闻资讯报道完善高校形象
        2.3.3 受众关联有助提升社会资本
    2.4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的特点归纳
        2.4.1 宣传性与教育性
        2.4.2 联谊性与服务性
        2.4.3 文化性与新闻性
3 大连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校友期刊对比分析
    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1 样本选择与信度检验
        3.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3.2 差异性分析
        3.2.1 出版发行、栏目设置差异描述
        3.2.2 整体内容对比体现价值差异
        3.2.3 受众关联对比呈现传播差异
    3.3 《斯坦福》对《校友通讯》的启示
        3.3.1 加强媒介使用的便捷性
        3.3.2 加强期刊内容的可读性
        3.3.3 加强期刊结构的均衡性
4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存在问题
        4.1.1 电子期刊优势不足
        4.1.2 内容浅化结构失衡
        4.1.3 传播单一互动受限
    4.2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受众角色定位偏差
        4.2.2 机制束缚媒体活力
        4.2.3 办刊思维固化陈旧
5 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的发展对策研究
    5.1 创新校友期刊的管理模式
        5.1.1 立足融合发展,树立品牌意识
        5.1.2 深化管理改革,孵化专业团队
        5.1.3 明确战略定位,深耕期刊运营
    5.2 强化校友期刊的有效传播
        5.2.1 建立读者互动反馈机制
        5.2.2 借助新技术提升服务性
        5.2.3 搭载新媒体实现社交化
    5.3 提升校友期刊的内容品质
        5.3.1 广度延伸:基于读者本位扩展内容维度
        5.3.2 深度挖掘:从宣传纸向观点纸转变
        5.3.3 多元呈现:多媒体交互提升阅读体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2]“编者按”与80年代新诗生成研究[D]. 付慧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西北文化日报》副刊与西安城市文化研究(1931-1937)[D]. 武张胜男. 西北大学, 2020(06)
  • [4]民国社会场域中“太太的客厅”研究[D]. 任荣娟. 西北大学, 2020(07)
  • [5]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研究[D]. 李姣. 西南大学, 2020(01)
  • [6]20世纪30年代《西风》月刊与现代市民趣味培养研究[D]. 谢江灿. 集美大学, 2020(08)
  • [7]七七事变前上海地区“集体创作”研究[D]. 赵小琴. 西南大学, 2020(01)
  • [8]《良友》画报书业广告研究(1926-1945)[D]. 吴利亚.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清末民初女性文学期刊的同人运作模式与影响研究[D]. 郑春梅.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10]卓越联盟高校校友期刊的发展对策研究[D]. 仲美营.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