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制微型外固定器治疗跟骨粉碎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李杰[1](2020)在《临时应用LRS外固定架辅助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34例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回顾性的探讨了临时应用LRS外固定架辅助微创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技术要点与疗效。方法:在此项回顾性的研究中,从2016年6月到2018年4月,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0位患者34例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了 LRS外固定临时固定辅助微创内固定。通过术前和术后进行X线和CT扫描,确定跟骨骨折的Sanders分型,同时测量术前术后跟骨的长度,高度,宽度,跟骨的Bohler角(跟骨结节关节角)和后足的内外翻角度,并进行比较。术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半年、1年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术后并发症,对患足的功能通过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28位患者32处骨折获得随访。其中男性患者25人,女性患者3人,年龄为平均43.56±10.3 7岁(21岁至60岁)。根据Sanders骨折分型,其中17例为Ⅱ型,9例为Ⅲ型,6例分为Ⅳ型。其中,左足18例,右足14例。平均随访20.66±5.55个月(12个月至32个月)。在最后一次随访中,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为85.3,结果为7例优秀,20例良好,4例可和1例差。20例患者手术后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或受到轻微限制。平均Bohler角[术前8.65±17.03°(从-21.5°至 33.10°)对术后 21.57±9.63°(从-3.53°至 40.50°)],跟骨平均高度[(术前41.11±5.84 mm(从24.00至52.30 mm)对术后47.61 ±3.62 mm(从36.10至56.10 mm)]有显着改善,跟骨平均长度[术前76.98±6.93 mm(从 58.40 至 90.10 mm),术后 80.29±5.86 mm(从 70.00 至 93.20 mm)],跟骨平均宽度[术前47.66±5.98 mm(从36.40至61.70 mm),术后40.92 ±5.80 mm(从31.90至58.30 mm)],后足平均外翻角[术前4.23±0.54°(从3.12°至 5.37°),术后 5.46 ± 0.47°(从 3.87°至 6.20°)](P<0.05)。手术时间平均为81.68±15.69分钟(从63到121分钟),平均住院时间为13.6天。所有骨折均愈合,无术后软组织并发症或深层感染。在6例患者中观察到局部短期骨质疏松症,予以对症治疗在5个月后症状逐渐消失。一名患者出现脚底麻木,但不影响步态或步行功能。结论: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LRS外固定临时固定辅助微创内固定可以最大程度通过恢复跟骨高度,长度和宽度而重建跟骨形状及距下关节表面。同时避免了传统外侧L形切口的软组织并发症,这种简便的手术方案,更适合复杂的跟骨骨折,尤其是Sanders Ⅲ型和Ⅳ型跟骨骨折。为其他外科医生治疗跟骨骨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的治疗方法。
李勇,陈文,边竞,刘小涛,李彬彬,龚泰芳[2](2017)在《跟骨外固定器和解剖型跟骨钛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比较跟骨外固定器与解剖型跟骨钛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设计跟骨外固定器,并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需手术治疗的跟骨骨折90例(96足),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48足),其中A组采用跟骨外固定器固定治疗,B组采用解剖型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评分。结果 9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018个月,平均15.6个月。A、B两组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60.85±4.57)min、(89.56±5.3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分别为(9.35±3.56)ml、(98.62±4.73)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3%,术后仅3例出现针道分泌物。B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7.1%,发生浅表感染5足,深部感染1足,局部皮缘坏死7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为8.3%,术后2足发生创伤性距下关节炎,2足发生踝关节僵硬。B组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0.4%,发生创伤性距下关节炎5足。A、B两组患者术后Bohler角平均分别为(26.98±0.75)°、(27.06±0.94)°,Gissane角平均分别为(122.82±2.36)°、(123.20±2.01)°,Maryland评分平均分别为(90.75±3.25)分、(88.63±5.27)分。两组患者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外固定器固定和解剖型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前者较后者更有优势,可作为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
袁晓伟,李林,李青松[3](2016)在《跟骨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2%。在所有的跟骨骨折中65%70%的骨折涉及跟骰关节面[1],20%45%伴有跟骰关节损伤。跟骨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对患者跟部轴向荷载引起的,通常是由高处坠落或摩托车事故等直接暴力冲击造成[2]。跟骨骨折常导致跟骨的长度、高度和宽度发生变化,距下关节不平整,跟骨三个关节面的正常关系破坏,造成距下关节及周围关节的继发型损伤[3]。治疗方法不当会使跟骨骨折畸
陈国涛[4](2012)在《小切口结合手法穿针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Ⅳ型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小切口结合手法整复穿针内固定治疗新鲜闭合性跟骨SandersIV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方案。从2011年03月-2011年09月在佛山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确诊为跟骨新鲜闭合性骨折(SandersIV型)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而无排除标准任一项的病例共60例,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就诊时间等一般情况将60例病例按照简单随机化原则以1:1比例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术前予以相同的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采用外侧小切口结合我院“正骨十四法”手法整复穿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外侧扩大“L”型切口切开复位AO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予以相同的常规治疗直至出院。比较两组住院费用、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测量术后3个月、6个月、8个月患足Bohler’s角、Gissane角及跟骨中部的宽度,观察跟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关节活动度范围、术后并发症,并行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将数据作统计学分析,比较各项指标的情况。结果:本组60例60足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皮肤坏死,二期植皮康复出院。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组间具有可比性。住院费用、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8个月患足Bohler’s角、Gissane角、跟骨中部的宽度及关节活动度范围,术后第8个月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比较,除术后3个月患足关节活动度范围对照组优于试验组外(P<0.01),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切口结合手法整复穿针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IV型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与“L”型切口AO钢板内固定相比,具有住院费用低,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临床疗效相同的情况下,能有效的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值得推广。
郭亚洲,曾舸,黄必忠,罗小江,郑均华,石晓兵[5](2010)在《微型多功能可调式锁针外固定器的研制及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自制微型多功能可调式锁针外固定器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自2005年7月~2008年12月,采用自制微型多功能可调式锁针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32例。按AO/ASIF分型:A3型9例,C2型7例,C3型16例,其中开放性5例。治疗采用闭合复位加外固定15例,切开复位加外固定17例,植骨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h~5d,平均3.5d。结果术后随访5~40个月,按照解剖学上的恢复结果,解剖复位8例,功能复位22例,接近功能复位2例。术前尺偏角为-20~10°(平均-10°),掌倾角为-40~0°(平均-12°),术后尺偏角15~25°(平均20°),掌倾角为8~15°(平均12°)。关节功能疗效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12例,良19例,可1例。无针道及伤口感染,无针孔骨折,无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无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自制微型可调式锁针外固定器是治疗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价格低廉,疗效满意,并发症少,为桡骨远端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王汉林,李亚洲,杨永焱,罗军忠[6](2008)在《新微型足三维矫形外固定器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应用Il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成人马蹄内翻足,但由于Illizarov部件多、体积大、重量沉,无法应用于婴幼儿。目的:设计一种新微型足三维矫形外固定器,观察其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分析2004-01/2007-06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小儿骨科用自制新微型足三维矫形外固定器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对象: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06例(130足),男76例,女30例;年龄0.5~3岁,平均1.6岁。左侧80足,右侧50足;双侧24例,单侧82例;出生后经手法、支具、石膏矫形固定治疗未愈81例;在外院手术治疗10例畸形复发;未经治疗15例。新微型外固定器由作者自行设计,河北省衡水康达医疗器械生产厂生产。方法:根据年龄大小、畸形严重程度、首次或再次手术、足部病理变化,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①直接用新微型外固定器矫形固定。②有限软组织手术松解结合新微型外固定矫形固定。③扩大足内后侧软组织松解但不切开足部各关节囊,再用新微型矫形外固定器固定。④软组织松解、结合肌腱移位、肌力平衡,再用新微型外固定器矫形固定。术后固定时间3个月左右。主要观察指标:按Garceau临床疗效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随访时间0.5~3.5年,平均2.5年。足外形接近正常,行走时足底负重行走,足关节活动度好86例(94足);畸形明显减轻,但前足仍有轻度内收,足底负重行走,足各关节活动可17例(32足);前足轻度内收,跟骨轻度内翻,足跟内侧部分不着地行走,足各关节活动部分丧失3例(4足)。结论:新微型足三维矫形外固定器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良好。
李西成[7](2007)在《跟骨骨折的系列研究》文中指出跟骨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骨折之一,大约占所有骨折的2%,跗骨骨折的75%,而且75%为关节内骨折。最常见的受伤原因是高处坠落,少部分为交通事故伤。临床上分为关节内骨折和关节外骨折两大类型,其中关节内骨折,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效果都不理想,骨折后期常常出现功能障碍甚至永久性的功能丧失。治疗的远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骨折块的正确复位。近年来,随着对跟骨骨折创伤机制及骨折类型的深人研究,骨科医师对跟骨骨折的诊疗经验已有很大提高。外科手术作为治疗有移位的跟骨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手段,已得到广泛认同。但跟骨的解剖结构及骨折类型复杂多样,跟骨周围皮肤软组织抵御缺血坏死和感染的能力较为脆弱等因素,使得跟骨骨折手术治疗难度较大,长期疗效难以预测,对创伤骨科医生极具挑战性。全面了解跟骨的解剖是判断损伤类型,决定治疗方案,达到治疗目的的关键。跟骨的外侧面平坦并位于皮下,中间有腓骨滑车为跟腓韧带的附着点。内侧有强有力的骨间韧带和较厚的距跟韧带。载距突位于内侧面的前面,其下面的沟内有母长屈肌腱通过。神经血管束紧邻跟骨的内侧缘,在受伤或手术时容易损伤这些组织,因此手术切口的部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对跟骨骨折提出分型的是B?hler,Essex-Lopresti提出的分型原则仍在使用。这些作者将跟骨骨折分为关节内和关节外骨折,而且本质不同,一个是压缩性骨折,一个是舌形骨折。由于CT能够对骨折块影像学特征进行精确分析,因此对跟骨骨折的分型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同时也对骨折块的精确评估对跟骨骨折的治疗提出了一个相当有益的分型方案。目前最常用的分型是Sander’s分型。这个分型方式是基于CT半冠状位扫描图像的骨折块来分型的。图像的部位是距骨后关节面最宽的部位。Sanders的描述是用两条线将距骨分为三个柱,这两条线将跟骨的后关节面分为三个可能出现的骨折块,内侧、中间、和外侧骨折块;并将这三条线命名为外侧的A骨折线、中间的B骨折线、和内侧的C骨折线。第三条骨折线位于内侧缘,形成可能出现的第四个骨折块-载距突骨折块。此分型如下:Ⅰ型:所有无移位的骨折(无论骨折块多少);Ⅱ型:一条骨折线有移位;Ⅲ型:二条骨折线有移位;Ⅳ型:三条骨折线或更多的骨折线有移位。这一分型系统能够决定手术治疗方案和预测手术的难度和预后。跟骨骨折的治疗已经争论了150年,虽然近20年来对跟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有了跨越性的进展,但这种损伤的处理仍是争论的课题。早期跟骨骨折是保守治疗,后来逐渐发展到手术治疗。而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其治疗的理念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仍是一个未解决的难题。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流行在不同的时期摇摆不定。在最近20年间,由于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涉及关节面的骨折逐渐倾向于手术治疗。CT的出现,使我们清楚地了解了这些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同时也给临床提供了能够预测预后的分型系统。治疗方法的选择可以分为几大类:急症手术、非手术治疗、微创钢板内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初期关节融合术。非手术治疗包括抬高患肢、冰敷、早期功能锻炼,和足弓的压迫。保守治疗跟骨移位的骨折常常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和致残。为了避免软组织的并发症,一些微创和经皮入路的手术方法在跟骨骨折治疗史上渐臻完善,逐渐成熟,最近获得了广泛应用。手术治疗包括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关节融合术等。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成为了对比研究的主要课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主要目的是:1)重建后关节面的正常解剖;2)恢复跟骨的正常宽度以防外侧的腓骨肌腱撞击综合症和腓肠神经的损伤;3)重建跟骨的正常高度。这些目的应在最短的手术时间内完成,以减少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坚强的内固定可以使踝关节和距下关节早期活动。严重的粉碎性跟骨骨折可以在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同时进行距下关节融合术。对于移位的关节内骨折来说,在大量的临床资料中显示,切开复位加上外侧的钢板内固定的优良率已达到了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因此已成为一个标准的治疗方案。大量的病例显示骨移植并没有多大的用处,而关节的解剖复位和跟骨的完整形状才是重要的预后因素。外侧延长的“L”形切口在大多数的病例都可注意到神经血管束的分布,并且能够很好的暴露骨折的外侧壁、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因此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入路之一。某些骨折类型有可能在关节镜的帮助下经皮螺钉固定也是一项较好的选择。要确定关节面的良好复位应该在手术中进行Broden’s位的观察和高分辨率的X断层以及切开后的距下关节镜的帮助。治疗的效果还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开放性骨折,超过14天后的延迟切开复位,以及个体因素如肥胖指数、糖尿病、吸烟等。由于没有统一的分型方法和疗效评定标准,因此各种手术方法的比较也就无法进行。一个共认的事实,跟骨骨折常发生在青壮年工作者,跟骨骨折的后遗症可以造成相当大的社会经济影响,给社会带来负担。。跟骨骨折的治疗不仅要依据每个人的骨折类型,也要看病人的功能要求、有无并发症以及患者能否耐受手术的情况。虽然手术固定跟骨骨折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比较高。主要的手术并发症是伤口的并发症。跟骨周围的软组织非常薄,大部分的手术切口都在外侧,而且外侧壁的软组织又非常脆弱,所以容易出现并发症。内侧途径的危险部位在于邻近的神经血管束。经外侧可延长的“L”型切口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伤口边缘坏死率是0.414%。感染率为1.37%.内外侧联合途径伤口边缘的坏死率为27%。Folk等报道了190例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为25%,有21%需要二次手术。目前的研究显示在普通病人当中伤口并发症是相当高的。吸烟、糖尿病、和开放性骨折都增加了伤口并发症的危险。一些外侧壁小切口的应用,如Plamer切口,也没有明显减少软组织并发症的问题;通过跗骨窦的小切口需要牵开腓骨肌腱和腓肠神经,结果感染率为8.5%,而腓骨肌腱炎、跗骨窦综合症、甚至窒筋膜综合症等软组织并发症为9.2%。本课题通过对跟骨骨折的一系列研究,从跟骨及其周围的解剖学、跟骨的形态学、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手术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自行设计研制了跟骨解剖型钢板,易断螺栓,并改进了手术切口,达到了微创治疗跟骨骨折,减少软组织并发症的目的。第一部分与跟骨骨折内固定有关的解剖学研究一、跟骨标本表面参数测量与螺旋CT扫描测量的比较目的:为跟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新型钢板和螺栓的研制提供解剖学数据基础,为设计辅助治疗跟骨骨折的机器人提供精确解剖学依据。方法:对40例成人跟骨干标本的一些与其骨折内固定有关的骨性标志,通过实际测量,和螺旋CT三维成像进行测量后进行对比。结果:跟骨全长72.88±4.19mm;跟骨结节至跟骨沟长54.99±3.61mm;跟骨后高40.80±2.84mm;跟骨最高45.10±2.89mm;跟骨沟部高23.72±2.21mm;跟骨前高25.10±2.64mm;跟骨后宽30.13±2.93mm;跟骨最宽50.68±2.46;跟骨沟部宽26.52±2.19mm;跟骨前宽22.08±2.33mm;载距突长23.12±1.88mm;载距突宽15.68±1.55mm;载距突高10.15±1.16mm。Bohler’s角35.4±3.71o;Gissane’s角120.9±7.08o结论:从本文的测量结果来看,在我们测量的标本中,跟骨大小差异较大,故各项测量数据之间的差距也较大。根据测量的结果发现跟骨标本的实际测量和螺旋CT测理的结果无显着性差异。二、正常人群跟骨形态数据库的建立目的:跟骨骨折治疗的关键在于恢复跟骨的外形、跟距关节的对位关系、跟骨的负重模式。对于单侧跟骨骨折可参照健侧跟骨的解剖数据来恢复外形,而双侧跟骨骨折患者失去了局部参考,术中很难准确判断跟骨大小,因此有必要建立跟骨与身高关系的数据库。方法:根据随即抽样原则选取北方成年男女各200名(平均年龄男38.9岁,女36.2岁),经体格检查排除骨关节系统疾病。测量所有受试者的身高,并进行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图像在CT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方法(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s,MPR),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进行三维、二维重建。利用切割技术对三维图像进行任一平面的切割,从最佳角度和方位显示跟骨大小和形态,从而准确测量跟骨高,宽,载距突宽等解剖数据。建立跟骨解剖数据与身高的直线回归方程结果:跟骨形态结构较复杂,骨皮质薄,骨松质多,跟骨前部跟骨沟下方骨小梁稀疏,后部内侧骨小梁密集。正常跟骨各指标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而不同性别间除Gissanecs角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着差异;跟骨高/长的比值>1/2。跟骨全长72.88±4.19mm;跟骨结节至跟骨沟长54.99±3.61mm;跟骨后高40.80±2.84mm;跟骨最高45.10±2.89mm;跟骨沟部高23.72±2.21mm;跟骨前高25.10±2.64mm;跟骨后宽30.13±2.93mm;跟骨最宽50.68±2.46;跟骨沟部宽26.52±2.19mm;跟骨前宽22.08±2.33mm;载距突长23.12±1.88mm;载距突宽15.68±1.55mm;载距突高10.15±1.16mm。Bohler’s角35.4±3.71o;Gissane’s角120.9±7.08o结论:根据我们测量的数据,建立了正常人群的数据库,并研制了各种型号的新型解剖型跟骨钢板和易断螺栓,适用于我们改良的微创小切口手术。在手术前测量患者的正常足,来选择内固定器材的大小、长短、宽窄以及跟骨各个不同部位螺栓所需的长度。三、跟骨周围神经、血管的体表投影测量及其临床意义目的:探讨跟骨及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解剖8例16侧成人足部标本,观察测量跟骨周围的肌腱、血管、神经走行,通过可触摸到的体表解剖标志,找出跟骨骨折治疗时,内、外固定穿针时的安全区域。测量载距突的上翻角,以及载距突距内踝尖的距离。结果:经过测量找出了跟骨内、外侧的安全区域,载距突的上翻角是27.4o(25 o30 o);载距突距内踝尖的距离是2.3cm(1.52.5cm)。结论:在跟骨内外侧找到的可触摸到的解剖标志画定的安全区域内穿钉是相对安全的,很少损伤距骨周围的神经血管束;载距突周围的解剖特点决定了载距突在跟骨骨折中不会发生移位,故临床上可利用稳定的载距突骨块作为跟骨骨折行内固定术时的固定点,并且在载距突穿钉时要掌握一个上翻角。四、腓骨长短肌腱鞘造影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目的:从影像学上客观证实腓骨长短肌腱受压的现象,以解释跟骨骨折后跟骨增宽引起的跟骨外侧疼痛的原因。方法:对15例波及跟距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患者以及15例陈旧性跟骨骨折遗留跟骨外侧疼痛的患者进行了腓骨长短肌腱鞘造影术。男23例,女7例,年龄21岁46岁,平均37岁。左侧18例,右侧12例,均为单侧骨折。双侧腓骨长短肌腱鞘同时造影,然后用DR进行踝关节正位、跟骨侧位和跟骨轴位的X光片,再行螺旋CT二维测量和三维成像观察,并与对侧正常跟骨比较。结果:3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跟骨增宽和腓骨长短肌腱鞘受压现象。结果发现,当跟骨增宽小于3mm时,造影剂可以通过,当跟骨增宽大于3mm时,造影剂通过受阻,腓骨长短肌腱鞘即出现受压现象。对于陈旧性跟骨骨折与对侧正常跟骨相比,增宽超过3mm以上者即出现跟骨外侧疼痛。结论:跟骨骨折后增宽对腓骨长短肌腱的压迫确实是引起跟骨外侧疼痛的原因。第二部分自制跟骨骨折解剖钢板及加压易断螺栓的设计、结构分析以及生物力学稳定性测试目的:阐明自制跟骨解剖型钢板、易断螺栓及复位系统的组成,复位原理和安装通过整体结构分析和生物力学稳定性测试,研究该器械的科学性、稳定性和优越性。方法:用00Cr18Ni15Mo3N医用不锈钢制作该套器械。同时对该器械进行了几何分析和力学分析。用成人男性截肢新鲜标本8具,制作跟骨骨折,SandersⅡ型骨折8例。用自行研制的解剖型钢板进行固定,并进行生物力学稳定性测试,并和正常足进行比较。结果:跟骨骨折采自行研制的解剖型钢板固定后跟骨的生物力学特性、承载能力、跟骨的应力、足弓的位移等与正常足无显着差异(P>0.05),该器械的强刚度等达到了设计要求。结论:该器械的强刚度等达到了设计要求,在治疗跟骨骨折上能满足足部生物力学要求,不但强度大、承载能力高、稳定性好,而且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第三部分与目前临床常用的跟骨解剖钢板的比较目的:通过与目前临床常用的跟骨解剖型钢板及其复位固定器械的横向对比研究,包括结构比较、生物力学稳定性比较,阐明该器械的稳定性和可行性。方法:成人男性防腐标本8具,制作成Sander’sⅡ型骨折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AO钢板和我们自行研制的解剖型钢板进行固定后,用CSS-44020生物力学实验机分别作轴向压缩实验。选择60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用自行研制的跟骨解剖钢板螺栓加压内固定系统;B组用AO内固定系统进行固定,观察其跟骨复位后的宽度、高度的丢失、切口感染及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在600N的垂直载荷下,自行设计钢板组(以下简称实验组)与AO钢板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在足弓位移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实验组足弓位移平均为1.54±0.87mm,对照组足弓位移为3.31±1.07mm;在跟骨宽度变化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实验组跟骨宽度变化为0.54±0.37mm,对照组跟骨宽度变化为1.73±0.69mm。最大负载方面实验组平均为7866.74±181.58N,对照组为6702.94±241.06 N,二者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两种钢板系统的生物力学测试显示,我们自行设计的解剖型钢板系统无论是在循环加载还是加裁失败都比AO系统有更大的强度。第四部分小切口钢板螺栓加压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初步临床研究目的:研究小切口自制钢板螺栓加压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的可行性、手术注意事项,总结优缺点,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新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2月,利用跟骨外侧小切口,用自行研制的跟骨解剖钢板及加压螺栓内固定系统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150例183侧。男104例,女46例。年龄1361岁,平均37.6岁。其中单侧跟骨关节内骨折117例,双侧33例。术前根据跟骨X线片及螺旋CT扫描结果进行分型,其中SandersⅡ型62侧,SandersⅢ型87侧,SandersⅣ型34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术后X线片显示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Bohler’s角和Gissane’s角均获不同程度的恢复,无一例切口感染。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Maryland foot Score)评价术后功能。本组183侧中,优(90100分)87侧(47.54%),良(7589分)80侧(43 .72%),可(5074)16侧(8.74%),优良率91.3%。结论:小切口自制跟骨解剖钢板加压螺栓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第五部分:术前、术后螺旋CT扫描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评价目的:通过螺旋CT扫描确定距下关节的后关节面的术后完整性和临床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所有病人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未植骨。主要测量结果:根据术后CT发现移位的程度分为三组:解剖复位——无移位。近似解剖复位——移位小于2mm;大概复位——移位大于2mm。结果:当我们分析术前、术后的CT时发现,粉碎程度越重手术后复位的情况越差。解剖复位64.81%(35/54);近似解剖复位24.07%(13/54);均获得了优良的临床结果。相反,大概复位的病人未获得优良结果。结论:术后距下关节的后关节面的移位小于2mm就能获得优良的临床效果。
陈建良,张龙君[8](2007)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分类和治疗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跟骨关节内骨折是较复杂的骨折之一,因其类型多、情况复杂、处理方法多样、预后情况难测,治疗结果一直令人失望。临床分类方法众多,以X线摄影及CT分型为目前常用分型。治疗方法有保守和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中以一种恢复足踝关节功能活动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治疗方法—功能疗法较为理想。该文综述了各种手术治疗手段的适应证和具体方法及相关内容的最新进展,同时阐述手术治疗的各种并发症。
张伯锋[9](2006)在《自主研制多功能外固定器的临床扩展应用及相应生物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跨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关节邻近骨折的临床研究(1)超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和开放性Pilon骨折初步报告目的:应用自行设计的超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和开放性Pilon骨折。方法:2000年1月~2002年5月采用自制超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踝关节粉碎或开放Pilon骨折15例,必要时结合有限切开克氏针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0个月。外固定架术后使用时间平均为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5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2例延迟愈合者行骨移植术,其中1例行钢板内固定。9例开放骨折者无一例发生感染,其余6例闭合骨折者无感染、皮肤坏死,仅2例发生针道感染。最终随访时关节活动度为优5例,良好7例,可2例,差1例。1例因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而行踝关节融合术。结论:应用超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复杂Pilon骨折,既能维持稳定骨折对位,又不妨碍踝关节功能活动,手术创伤小,愈合率高而并发症少,疗效较满意。(2)自制跨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胫骨近端骨折目的:介绍一种治疗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的新方法。方法应用自我研制的跨关节可活动外骨定架治疗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病人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6例为开放骨折,13例闭合骨折,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这种外固定架为跨关节固定,故可稳定维持关节附近或关节内的骨折对位,又因该外固定架设计有可活动轴,术
王俊义,樊剑梅[10](2002)在《自制微型外固定器治疗跟骨粉碎骨折》文中认为
二、自制微型外固定器治疗跟骨粉碎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制微型外固定器治疗跟骨粉碎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临时应用LRS外固定架辅助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
1.3 跟骨骨折Sanders分型 |
1.4 数据的测量方式 |
1.5 临床疗效的评价指标与骨折愈合标准 |
1.6 术后患足的功能评分标准 |
第二部分 治疗方法 |
2.1 术前处理 |
2.2 手术操作步骤 |
2.3 术后处理与随访 |
2.4 术后的康复锻炼 |
2.5 数据分析 |
第三部分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病例特点 |
3.2 影像学改变及足部功能评分 |
3.3 术后并发症 |
第四部分 典型病例 |
4.1 典型病例1 |
4.2 典型病例2 |
第五部分 讨论 |
5.1 分析临时应用LRS外固定架辅助微创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特点及手术操作技巧 |
5.2 LRS外固定架辅助微创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
5.3 本研究的不足 |
5.4 其他的治疗方式 |
5.5 发展前景 |
第六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跟骨外固定器和解剖型跟骨钛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3 跟骨外固定器的设计 |
1.4 术前准备 |
1.5 手术方法 |
1.5.1 A组 |
1.5.2 B组 |
1.6 术后处理 |
1.7 观察指标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原则 |
3.2 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
3.3 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比较 |
(3)跟骨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型 |
2 治疗 |
3 国内进展 |
(4)小切口结合手法穿针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Ⅳ型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概述 |
1.2 正常跟骨的解剖学特点 |
1.3 跟骨骨折分类方法研究 |
1.3.1 x-ray平片分类方法 |
1.3.2 CT分类方法 |
1.4 跟骨骨折治疗现状研究 |
1.4.1 非手术治疗 |
1.4.2 手术治疗 |
1.4.3 中医药治疗 |
1.5 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分组 |
2.1.3 诊断标准 |
2.1.4 纳入标准 |
2.1.5 排除标准 |
2.1.6 剔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治疗方法 |
2.2.2 观察指标 |
2.2.3 统计方法及数据处理 |
2.3 结果 |
2.3.1 手术操作时间 |
2.3.2 经济学指标 |
2.3.3 X线片观察指标 |
2.3.4 关节活动度范围 |
2.3.5 足部功能评分 |
2.3.6 术后并发症 |
2.4 讨论 |
2.4.1 跟骨的生理意义 |
2.4.2 跟骨骨折的损伤机制 |
2.4.3 跟骨骨折的并发症 |
2.4.4 关于植骨 |
2.4.5 是否行关节融合术 |
2.4.6 小切口克氏针组手术的技术要点 |
2.4.7 小切口克氏针组与“L”切口AO钢板组比较 |
2.4.8 结论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跟骨骨折分型 |
附录2 Maryland Foot Score |
附录3 临床疗效评价调查表 |
附录4 小切口克氏针组图片 |
致谢 |
(5)微型多功能可调式锁针外固定器的研制及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微型多功能可调式锁针外固定器的设计 |
1.1 设计思路 |
1.2 部件构造 |
2 临床资料 |
2.1 一般资料 |
2.2 手术方法 |
2.3 术后处理 |
3结果 |
4讨论 |
(6)新微型足三维矫形外固定器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导读<<'>>>本文导读<< |
0引言 |
1对象和方法 |
2结果 |
2.1随访 |
2.2随访评估结果 |
3讨论 |
(7)跟骨骨折的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研究论文 跟骨骨折的系列研究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与跟骨骨折内固定有关的解剖学研究 |
一、跟骨标本表面参数测量与螺旋CT 扫描测量的比较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二、正常人群跟骨形态数据库的建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三、跟骨周围神经、血管的体表投影测量及临床意义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四、腓骨长短肌腱鞘造影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自制跟骨骨折解剖钢板及加压易断螺栓的设计、结构分析以及生物力学稳定性测试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自制跟骨解剖型钢板易断螺栓加压内固定系统与目前临床常用的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系统的比较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小切口跟骨解剖钢板易断螺栓加压内固定系统治疗跟骨骨折的初步临床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术前、术后螺旋CT 扫描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评价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跟骨骨折的相关解剖学研究进展 |
综述二 跟骨骨折的相关影像学研究进展 |
综述三 跟骨骨折的治疗进展 |
综述四 关节内跟骨骨折的并发症及后遗症 |
综述五 陈旧性跟骨骨折的相关研究进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分类和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分类 |
1.1 根据X线摄片分型 |
1.2 根据CT分型 |
2 评分方法 |
3 治疗 |
3.1 非手术治疗 |
3.2 手术治疗 |
3.2.1 钢针撬拨复位术 |
3.2.2 外固定器固定 |
3.2.3 切开复位内固定 |
3.2.4 关节融合术 |
4 并发症 |
(9)自主研制多功能外固定器的临床扩展应用及相应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自主研制多功能外固定器的临床扩展应用及相应生物力学研究 |
引言 |
第一部分 跨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关节邻近骨折的临床研究 |
1 超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和开放性Pilon 骨折初步报告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2 自帛跨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胫骨近端骨折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自制跨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重度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和生物力学研究 |
1 组合式固定架治疗重度胫骨近端骨折的初步报告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2 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外固定器的临床扩展应用 |
1 半环形复位器辅助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2 半环形复位器材合法与手指引导开放法辅助交锁髓内钉治疗股肌干股折疗效对比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单边外固定器治疗儿童股骨干有折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外固定器在骨创伤的临床应用 |
综述二 Pilon 骨折的治疗 |
综述三 胫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自制微型外固定器治疗跟骨粉碎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外固定器结构: |
1.3 治疗方法: |
1.4 疗效标准: |
1.5 治疗结果: |
2 讨 论 |
四、自制微型外固定器治疗跟骨粉碎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 [1]临时应用LRS外固定架辅助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研究[D]. 李杰.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2]跟骨外固定器和解剖型跟骨钛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比较[J]. 李勇,陈文,边竞,刘小涛,李彬彬,龚泰芳. 海南医学, 2017(01)
- [3]跟骨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J]. 袁晓伟,李林,李青松. 吉林医学, 2016(01)
- [4]小切口结合手法穿针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Ⅳ型骨折的临床研究[D]. 陈国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5]微型多功能可调式锁针外固定器的研制及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J]. 郭亚洲,曾舸,黄必忠,罗小江,郑均华,石晓兵.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05)
- [6]新微型足三维矫形外固定器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J]. 王汉林,李亚洲,杨永焱,罗军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35)
- [7]跟骨骨折的系列研究[D]. 李西成. 河北医科大学, 2007(06)
- [8]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分类和治疗进展[J]. 陈建良,张龙君. 中国骨伤, 2007(02)
- [9]自主研制多功能外固定器的临床扩展应用及相应生物力学研究[D]. 张伯锋. 河北医科大学, 2006(11)
- [10]自制微型外固定器治疗跟骨粉碎骨折[J]. 王俊义,樊剑梅. 四川医学, 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