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元复合驱体系的膜性质和乳状液的破乳动力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倪嘉文[1](2020)在《三元驱油水乳状液稳定性及太阳能破乳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陆上油田采油技术的升级迭代,现阶段采用的三元复合驱驱替剂由大量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组成,对地层原油的驱油效果明显。然而,原油分离过程产生的采出水被严重乳化,而且还包含大量残留化学物质,这种采出水在回注过程中会造成注水井套管腐蚀、地层岩隙堵塞等危害。不但影响后续开采,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采出水回注地下前,必须对其进一步破乳脱水,从而尽量减小其对设备和土壤的腐蚀。太阳能是一种洁净、可靠的新型能源,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且蕴藏量丰富。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本课题采用太阳能光-热-电化学耦合过程对油田采出水进行破乳处理,将太阳能光电、光热、光化学转化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太阳能高效利用的目的。本实验以柴油乳状液模拟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并依次对太阳能光、热、电单场及光-热-电复合场破乳过程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油含量、碱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聚合物浓度、乳化剪切速率、乳化时间对三元驱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状液的稳定性主要由黏度、界面张力、界面膜强度等因素决定。其次,分别进行太阳能光、热、电单场和复合场破乳实验,实验中实时测定了乳状液黏度、粒径大小及分布、Zeta电位、界面张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光-热-电复合场处理过程通过降低黏度、降低表面电荷密度和增大界面张力等方法对三元驱乳状液实现了较好的破乳效果。第三,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单场和复合场破乳实验后乳状液水层的含油量。结果表明,光-热-电三场协同作用破乳效果最好。最后总结得出:太阳能光-热-电过程破乳机理主要包括光、热化学降解、降黏作用以及电化学氧化、气浮效应、偶极聚结和电泳聚结。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破乳处理是三元复合驱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采用太阳能光-热-电综合利用过程,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绿色、节能的新方法。
翟孟晋[2](2020)在《聚醚接枝ZIFs破乳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元复合驱技术是先进的三次采油技术,在推广应用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亟待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水质复杂,具有微细油滴含量高、乳化程度高、油/水界面膜强度大、张力低以及粘度高等特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相态稳定,破乳难度大,油水分离困难,从而限制了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特性,本论文合成一种聚醚接枝ZIFs复合型破乳剂,通过破乳与吸附协同作用完成油水分离处理。聚醚大分子具有表面张力低、化学稳定性好以及表面活性强等特点,其侧链上羧基、酯基等基团使其具有更好的分散润湿性能。与线型的破乳剂相比,多支链型结构聚醚大分子具有更好的渗透性和润湿性。因此,聚醚大分子(PPS)具有更好的破乳效果。ZIF-8属于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是一种具有高孔隙率、高物理、化学和热稳定性的吸附性优越的吸附材料。ZIF-8中有机配体的存在为引入多种官能团提供了可能,可通过修饰配体来改善或引入新功能。因此,论文中制备ZIF-8作为吸附剂。配制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模拟水样。根据对取自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水样的水质分析结果,配制采出水模拟水样。采用VT550型粘度仪、ZetaPALS型电位及粒度分析仪分别测定模拟水样的粘度为2.862 mPa·s,Zeta电位为-45.51mV,微细油滴平均粒径为1.875μm。破乳剂聚醚PPS合成。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破乳剂聚醚PPS,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和溶剂用量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通过室温挥发法制备了吸附剂ZIF-8,进一步通过水热反应制备聚醚接枝ZIF-8。采用BET、SEM、FTIR、XPS、XRD以及TG等表征手段对PPS、ZIF-8以及PPS@ZIF-8进行比表面积及孔容、形貌观察、结构及基团、表面元素分析、晶体结构及热稳定性等分析表征。结果表明,PPS成功接枝到ZIF-8的表面,PPS@ZIF-8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及更好的亲油疏水性。研究了PPS破乳性能,考察了破乳剂PPS投加量、破乳时间和破乳温度等因素对PPS破乳性能的影响;研究了ZIF-8吸油性能,考察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性质、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以及吸附温度等因素对ZIF-8吸附性能的影响;建立了ZIF-8吸附模型,揭示了吸油动力学规律,阐明了热力学行为;研究了PPS@ZIF-8对破乳-吸附性能,考察了n(PPS):n(ZIF-8)配比、PPS@ZIF-8投加量、处理时间及处理温度等因素对除油效果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处理前后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微细油滴粒径及Zeta电位变化规律。本篇论文包含有图44幅,表5个,参考文献95篇。
代亭阁[3](2020)在《乳化程度对层间矛盾的调整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萨尔图油田三类油层非均质性很强且层间矛盾较严重,这对油田的开发效果和采收率具有很大的影响。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表明,乳状液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乳化复合驱兼具聚合物扩大波及体积和表面活性剂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乳状液体系及相关配套技术在高含水油田稳油控产中占的比重日益增大,随着油藏含水率的逐年攀升及水驱问题的日益复杂,乳化复合驱逐渐成为水驱和聚驱后一项重要的接替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探究乳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配制的稳定的乳状液体系开展乳状液渗流特性实验,通过测量乳状液体系分散相的液滴分布和压力变化情况,探究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运移时的调剖特性和运移规律,并建立不同的乳状液体系与三类油层的匹配关系图版。然后在利用稳定的乳状液体系模拟地下乳化过程,开展并联岩心驱油实验,并与三元复合体系作用效果形成对比,研究不同乳化程度、不同渗透率级差条件下乳状液对层间矛盾的调整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乳状液的稳定性与剪切强度、含水率以及化学剂的类型和浓度有关。剪切强度存在临界值,最佳剪切强度为11000r/min;含水率越大,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越差;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浓度对三元复合体系乳化起主要作用,化学剂在三元复合体系乳化作用中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乳状液的运移过程与阻力系数、化学剂粘度、岩心渗透率有关,流经多孔介质的乳状液液滴会以变形、破碎或者破乳的方式通过多孔介质。乳状液液滴粒径与岩心孔隙直径匹配关系较好时,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运移阻力峰值较高,对孔隙具有较强的封堵能力。在驱油实验中,乳状液驱的驱油效果强于三元复合驱,对于平均渗透率40m D、渗透率级差为2的双管并联岩心,乳状液驱能够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1.16%,随着岩心渗透率级差的增大,乳状液驱阶段原油采出程度会进一步提高。注入乳状液体系的调剖能力最强,乳状液能够减小高渗透层与低渗透层之间的差异,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进而达到调整层间矛盾的作用。当渗透率级差在较小范围内时,各油层之间的非均质性越强,驱替液的乳化程度越高,乳化作用对层间矛盾的调整效果越好。
郭加奇[4](2020)在《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机理与驱油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三元复合驱油已成为大庆油田老区降水增油的基础技术,药剂和流体在储层孔隙中的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药剂的溶解和乳化,在三元过程中对驱由除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从这个方面来说,如果能够深入地研究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机理,无论是从理论价值上来说,还是从工程实践意义上来说,都能够有效改善三元驱降水增油的效果。本文首先对原油乳化作用进行阐述,并且为了能够得出杏十二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乳化和稳定机理,我们仔细研究了杏十二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残留的碱、表面活性剂以及聚合物,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残留物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强度、油水分离特性及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在这之后,我继续将研究对象锁定为杏十二区弱碱三元试验区储层的流体和物性,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对三元驱采收率收到乳化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通过此次研究发现,在经过与原油的接触之后,“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这三元流体中,有一部分的碱和表面活性剂会溶解到被接触到的原油当中去,甚至其中还有小部分的表面活性剂又重新从原油中回到了水相,这是三元驱产生乳化现象的主要原因,而且采出液乳化类型与含水率密切相关,当含水率较低的时候,就极易产生W/O型乳状液,相反地,当含水率较高的时候,则更易于形成O/W型乳状液,通过研究表明,60%的含水率是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乳状液转型临界值。在最后,我对整个试验区块的整体驱油效果进行了简单分析,弱碱性的三元流体与原油接触的时候,更容易引起乳化作用,并生成相应的乳状液,其在多孔的介质内发生渗流的情况时,就会产生“贾敏效应”,这就导致了渗流阻力的大幅增加,造成了注入压力升高、中低渗透层的吸液压差增大,同时吸液量也随之增加,液流的转向效果变强,从而扩大了波及的体积,并提高采收率,但在与此同时,其还会引起采出液剩余压力减小,储层产液能力降低。
刘岢鑫[5](2019)在《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烷基苯磺酸盐(HABS)和石油磺酸盐(PS)具有良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性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三次采油中,但是由于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的价格相对较高,而且易污染地下水质,严重制约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在油田的工业化推广。因此,迫切希望采用绿色环保的表面活性剂全部或部分替代现有的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E)是一种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较强的表面活性和乳化植物油能力,同时生物降解率可达99%以上,如果将其在油田中应用,将会有效减少三次采油中化学剂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了研究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在三次采油领域应用的可行性,首先以脂肪酸甲酯和环氧乙烷为原料,以乙酸钙为催化剂,合成出具有不同烷基链长和环氧乙烷加成数(EO数)的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通过核磁和红外光谱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检测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为设想结构的化合物,纯度大于95%。以自主合成的系列FMEE为模型化合物,系统研究FMEE与不同类型油相之间的界面流变性能,揭示FMEE的链长和EO数对界面流变性能的影响机理:对于饱和碳链FMEE/煤油体系,随着链长增加,扩散变慢和疏水链间相互作用增强,导致界面扩张模量随链长增加而增加,而相角随链长的变化很小;对于不饱和链FMEE,由于不饱和链的弯曲造成界面上表面活性剂分子数量减少,界面上FMEE分子排列的比较疏松,使得C18=E5的界面扩张模量低于C16E5,而C18=E5的相角明显大于C12E5、C14E5和C16E5的相角。对具有不同EO数的FMEE/煤油体系,由于C18=E5的EO链适中,其在界面吸附的分子数最多,相邻分子之间易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同时EO链在界面的重排会引发快驰豫过程,使得C18=E5的界面扩张模量的极值和相角明显高于C18=E3和C18=E10。对于FMEE/原油体系,由于界面膜为FMEE与原油活性组分形成的混合吸附膜,FMEE与原油活性组分在油水界面上的竞争吸附,使得界面扩张模量和相角随浓度的变化幅度低于FMEE/煤油体系,而且EO数对界面扩张模量和相角的影响呈无规则变化。以系列FMEE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FMEE与不同类型油相之间的乳化性能,揭示FMEE的结构对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对FMEE/煤油体系以及FMEE/模拟原油体系,在相同FMEE浓度条件下,随着烷基链长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显着增强;随着EO数的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变化幅度较小。在系统研究FMEE结构对油水界面流变性能和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结构的FMEE水溶液/煤油体系,建立界面流变参数与界面张力及乳状液稳定性之间的定性关系:界面扩张模量只能在低表面活性剂浓度条件下与界面张力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即随着界面扩张模量的增加,界面张力下降;而界面扩张相角可在所研究的1×10-7mol/L至1×10-4mol/L全部浓度范围内,与界面张力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随着界面扩张相角的增加,界面张力下降。乳状液稳定性和界面扩张模量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相关性;界面扩张相角和乳状液稳定性之间在FMEE浓度低于5×10-5 mol/L时存在一一对应的相关性,也就是随着界面扩张相角的增加,乳状液稳定性也相应增加;但是在FMEE浓度高于5×10-5 mol/L以后,界面扩张相角和乳状液稳定性之间没有相关性。最后,通过系统研究FMEE与油田用烷基苯磺酸盐(HABS)以及石油磺酸盐(PS)在降低界面张力、抗吸附、乳化和驱油性能方面的协同效应,确定C14E5与烷基苯磺酸盐和石油磺酸盐间的最佳复配比例,在最佳复配比例时,C14E5/烷基苯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可比烷基苯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4个百分点以上,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可比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5个百分点以上。以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体系为基础,通过系统研究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复合体系与不同类型聚合物之间在降低界面张力、乳化和驱油性能方面的协同效应,确定疏水缔合聚合物为复合体系采用最佳聚合物类型,驱油实验结果表明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疏水缔合聚合物体系可比C14E5/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5个百分点以上,比石油磺酸盐/碳酸钠/2500万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体系多提高原油采收率10个百分点以上。
张博文[6](2019)在《乳化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化学驱油体系在渗流过程中与油相接触后,在地层中多孔介质的剪切作用下形成乳状液,大量的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均表明,乳状液的乳化携带和乳化调剖作用机理对提高原油采收率有着重要作用。对于乳状液的动态失稳过程以及渗流规律的研究,可以深层次揭示乳状液提高采收率的内在原理。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乳状液动态失稳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其失稳过程中内部微观动态变化;在三种不同渗透率的贝雷岩心中分别进行三种不同乳化能力的二元复合体系驱油实验,研究化学驱油体系的乳化能力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在三管串联长岩心物理模型中,研究化学驱油体系与油相生成乳状液后在地层中的渗流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驱油体系与原油形成的乳状液在失稳的过程中,下部主要为液滴的上浮,伴有液滴的聚集和聚并现象,中部主要为液滴的聚集和聚并现象。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4%时,乳状液稳定性最好。随着聚合物质量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乳状液稳定性逐渐稳定,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当聚合物质量浓度达到2000 mg/L时,乳状液体系絮凝—空间位阻作用达到平衡,继续增加聚合物质量浓度,乳状液稳定性基本不变。二元复合体系在低渗透率岩心物理模型的渗流过程中见乳化的时机早,乳化的液量较少,出现乳化现象的前期,主要形成水包油型乳状液,液滴平均粒径较小,分布较为不均匀,形成乳状液的稳定性较差;在高渗透率岩心中见乳化的时机晚,乳化的液量较大,出现乳化现象的前期,形成乳状液类型较多,平均粒径较大,分布较为均匀,形成乳状液的稳定性较好。二元复合体系在岩心物理模型渗流过程中出现乳化现象的中后期,高渗和低渗岩心中形成乳状液稳定性相似。对于中、高渗透率油藏,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复合驱油体系的乳化能力,增加驱油体系的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对于低渗透率油藏,可以通过降低体系的界面张力,提高驱油体系的洗油效率,提高原油采收率。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在驱油过程中,乳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岩心的前、中部,为了更有效的发挥乳化的作用,在满足形成乳状液稳定性的前提下,应适当减弱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乳化能力,增加体系的抗吸附能力。
王青青[7](2019)在《聚醚聚季铵盐及其负载型破乳剂破乳性能及机理》文中研究表明化学破乳法是常用的高效破乳方法,通过破乳剂与油/水界面膜上乳化剂作用,改变油/水界面性质,使液滴破乳脱稳。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乳化程度高、稳定性强,破乳是实现高效处理的前提。采用常规破乳剂进行破乳,采出水中微细粒级油滴聚并困难,破乳剂与驱油表面活性剂在油滴表面竞争性吸附导致二次乳化,微细粒级油滴破乳是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关键环节。论文采用自制的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PPA)和负载型反相破乳剂(PPA@SiO2)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进行破乳研究,PPA@SiO2是一种集破乳与吸附于一体的功能性吸附剂。着重研究破乳剂PPA和PPA@SiO2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进行破乳的性能评价、顶替置换破乳机理和电中和破乳机理。主要内容如下:(1)破乳剂PPA和PPA@SiO2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破乳性能研究。根据大庆油田采油一厂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水质分析结果配制模拟水样,通过FTIR对负载型破乳剂化学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负载型破乳剂在pH=210范围内,稳定性较好。溶剂稳定性试验表明,负载型破乳剂在石油醚中稳定性更好。通过破乳前、后模拟水样含油量、界面张力、油滴粒径分布等参数对破乳剂PPA和PPA@SiO2的破乳性能进行评价,并将破乳剂PPA与商用破乳剂S-01的破乳性能进行对比。随着破乳剂用量增大、破乳温度升高、破乳时间延长,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模拟水样中含油浓度降低、界面张力降低、油滴粒径增大。破乳剂PPA用量110 mg/L、破乳温度50 oC,破乳时间90 min条件下,水样含油量降至97.2mg/L,界面张力降至22.45 mN/m,油滴平均粒径d90=365μm。随着破乳温度升高,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模拟水样的含油量降低、油滴粒径增大、界面张力下降;随着pH增大,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模拟水样的含油量先降低后升高、油滴粒径先增大后减小、界面张力先降低后增大;随着盐含量增大,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模拟水样的含油量减小,界面张力降低,Zeta电位绝对值减小。(2)聚醚聚季铵盐及其负载型破乳剂顶替置换破乳机理研究。从油/水界面膜薄化行为、破乳剂和驱油表面活性剂竞争吸附热效应以及负载型破乳剂分子结构变化层面研究顶替置换破乳机制。采用高速显微成像技术技术测试油/水界面膜变化行为,考察破乳剂用量、破乳温度及体系pH值对油/水界面膜薄化速率与破裂速率常数的影响。破乳剂用量增加,破乳温度升高,体系pH值偏酸性情况下会增大油/水界面膜薄化速率,减小界面膜强度,加快油/水界面膜破裂。破裂速率常数最高达到0.0173 1/s,界面膜薄化速率最高达0.0078 mm/s;通过AFM分析了破乳前、后油/水界面膜形貌,Image Rq值增大,破乳剂分子吸附到油/水界面膜,与原有乳化剂产生了顶替置换;通过液滴形状分析了破乳后油/水界面膜弹性模量变化,弹性模量降低,界面膜抵抗弹性形变能力降低,油滴易聚并;采用微量热仪测试了破乳剂与驱油剂竞争吸附热效应与变化规律,界面活性较高的破乳剂扩散到油/水界面膜并松散排列,取代原先排列紧密的乳化剂分子,形成了弱强度新膜,该过程是吸热过程。采用FTIR和XPS分析负载型破乳剂破乳前后分子结构的变化,破乳后分子结构中出现S=O基团伸缩振动峰,证明了破乳剂分子顶替置换了界面膜上乳化剂分子;XPS分析结果表明,破乳后出现S元素分峰拟合出的两个峰代表了两种含硫官能团,也进一步证明了产生顶替置换破乳作用。(3)聚醚聚季铵盐及其负载型破乳剂电中和破乳机理研究。通过研究破乳剂用量、破乳温度以及pH值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模拟水样的Zeta电位及电导率影响,揭示了电中和破乳机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体系Zeta电位绝对值降低,表明破乳剂中氮正离子所带的正电荷与油滴表面负电荷产生中和,油/水界面膜双电层被压缩,油滴之间斥力作用减弱,油滴之间产生聚并;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体系电导率上升,通过电中和破乳后油水产生分离。电导率曲线斜率增大,破乳、分离速度加快。本文包含图59幅,表7个,参考文献136篇。
赵鹏[8](2019)在《砾岩油藏二元驱油体系乳化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旨在以砾岩油藏为目标原油,以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为驱油剂,研究其在驱油开采过程中的乳化性能。通过对现场采出原油乳状液的研究,制备原油模拟乳状液,通过对乳状液粒度分析,光谱分析及Zeta电位分析,考察乳状液稳定与破乳过程,结果表明乳状液形成后变化过程为粒子聚集,粒径增大,油相上浮,水相下降,乳化相减少的过程;确定考量乳状液稳定性的最佳方法为粒度分析法。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下(表活剂类型及浓度,聚合物分子量及浓度,水油比,剪切强度,温度,水的p H值及水中Na+,Ca2+,Fe3+含量)形成乳状液的粒度,粘度及析水率的分析,发现其对乳状液的形成与性质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利用聚/表二元体系驱油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亲水型及亲油型两种光刻玻璃微观模型模拟岩心进行微观驱油实验,以微观驱油装置记录其驱油过程,分析驱油过程中的乳化渗流过程,结果表明亲水模型中水驱残余油主要分布于孔隙交汇处,亲油模型中残余油主要分布于较窄的吼道内,两种模型的驱油过程类似。通过物模驱油实验考察聚/表二元驱油体系在近井地带裂缝系统与近井地带基质系统中的乳化作用,以及乳化对于太高采收率的影响,表明裂缝系统中油水的乳化作用强于基质系统,且随着运移距离的延长,乳化程度增强;乳化可以提高采收率,乳化程度越强,提高的采收率越高。
赵觅[9](2018)在《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采出水的特性与稳定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以大庆油田北二西试验区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的采出液和采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驱油剂返出高峰期的采出液和采出水性质进行跟踪监测,考查该采出液和采出水的pH值、矿化度、组成、相结构及分离特性,再通过实验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驱油剂中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三种物质单独和不同组合对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界面性质、体相流变性的影响。通过模拟三元复合驱注入液中水相微乳液的演变过程,探索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纳米和亚微米尺度油滴的来源和形成机理。并通过研究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界面性质和流变性质,确定了影响该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主要因素,探求了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的采出水的特性、成因以及难以处理的原因,提出了改善油水分离效果的解决办法。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剖析中发现了粒径为0.08μm1μm的纳米、亚微米油滴,这些油滴形成了O/W型、W/O/W型等多重乳状液,油滴的大小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线团高度重合,一直未被认定是乳状液的分散相。由于这些油滴粒径小,聚并和浮升能力差,用常规的处理工艺难以除去,导致采出水中的含油量远超回注地层水的控制指标。碱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形成和稳定主要有两方面作用:(1)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采出液乳化程度增大,油珠粒径变小;(2)高含量的碱压缩油水界面扩散双电层,减弱油珠之间的静电斥力,促进油滴之间的聚集和聚结。这两种相反作用的叠加结果使得采出液相分离过程中的水相含油量随碱含量增加而降低。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O/W型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和失稳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采出液乳化程度增大,油珠粒径变小;(2)增大油珠表面的过剩负电荷密度和油珠之间的静电斥力,阻碍油珠的聚集和聚并;(3)通过Marangoni效应阻碍油滴聚并过程中平板水膜的排液,增加稳定性。以上三种作用都是使采出液相分离过程中水相的含油量随表面活性剂含量增大而增大。聚合物在O/W型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和失稳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1)增大水相粘度,使采出液乳化程度增加,油珠粒径变小,油珠上浮速度下降;(2)通过空位絮凝作用促进油珠的聚集和聚并,使油珠上浮速度增加。在这两种相互对立作用的共同影响下,使采出液相分离时水相含油量随聚合物含量增大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通过对ASP注入液在油藏中运移和地面集输过程中演变的模拟实验研究,发现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低于临界胶束浓度的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有数量可观的纳米、亚微米尺度油滴,是ASP注入液中的膨胀胶束在表面活性剂浓度降低至临界胶束浓度以下时发生崩溃的结果,膨胀胶束崩溃时释放出其中增溶的原油形成了粒径小、高度分散的油滴。如何有效地去除这些纳米、亚微米尺度的油滴,是影响这种采出水能否回注达标的关键。采用具有水溶性嵌段聚醚和聚丙烯酸衍生物结构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具有良好脱水作用的油溶性嵌段聚醚成分的活性剂等复配制成的油水分离剂SP1013,能高效地促进油滴特别是小油滴与大油滴之间聚并,显着提高油水分离效果。在现场试验区应用上,将加药点从转油站前移到油井井口,在管道集油输送过程中,采出液与化学药剂在这段时间进行剪切和反复混合,大大增加了油滴之间的碰撞机会,强化了大油滴对小油滴的捕获和聚并,有效减少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分离采出水中纳米、亚微米尺度油滴的数量,降低后续采出水的除油难度。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使用同类型驱油剂采出液的油水分离和采出水的深度处理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
马云飞[10](2018)在《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三元复合驱作为我国三次采油的主导技术之一,通过形成油水间超低界面张力而起到大幅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但是,超低界面张力状态达成条件苛刻,需要大量碱的加入才能实现,且影响因素复杂,尤其受驱替剂组分损失影响严重。针对以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为原则设计的传统三元复合体系的技术局限性,旨在重新评估化学复合体系驱油效率的主控因素、发展化学驱理论并优化复合驱技术,分别从驱油机理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开展了理论计算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获得了驱替剂组分和残余油饱和度在注采井间的分布规律。利用超长填砂物理模型进行室内驱油实验,并结合基于比色法所建立的残余油饱和度测定方法,确定了不同驱替阶段、不同提高采收率方式下驱替方向上残余油饱和度与距离的关系和复合驱后残余油的分布特征。通过对沿程采出样品中化学剂浓度的分析,得到复合体系各组分损失量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累计滞留量和质量分布偏差等参数描述了化学剂在驱替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现象和程度,确定化学剂无效滞留的临界水平及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结合对超低界面张力、乳化性能和黏弹性有效作用范围的综合分析,确定了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对注采井间不同区域开发程度的影响。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得到动态运移条件下大庆典型三元复合驱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其与井距的函数关系,分析了超低界面张力作用范围与残余油富集区域不重叠的固有矛盾。同时,基于对乳化程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综合评价采出液乳化程度的综合分散准数(Synthetical Dispersion Number,SDN)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动态运移条件下复合驱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通过对比实验,提出了复合体系注入时机提前有利于原油乳化的认识。此外,分析了复合体系弹性和黏性随运移距离增大而变化的趋势,指出弹性损失是导致溶液深部驱油效率大幅下降的主因。掌握了油水分散体系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的能量稳定机制。利用玻璃刻蚀微观模型实验分析了乳化启动残余油的三种机制及其触发条件。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乳状液电导率与颗粒聚并活化能的关系,探讨了聚并速率的控制因素,证实界面张力的降低对于控制乳状液颗粒聚并速率的作用非常微弱。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油水分散体系的分散程度和界面自由能对界面总能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在超低界面张力和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计算了油水分散体系在动态运移过程中粒间电性斥力和孔喉剪切力对抗油滴内聚力的做功量,并明确了二者抵消内聚功的程度,阐明了运移过程中乳状液破乳的自发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动态运移条件下驱油效率的控制因素。借助表征复合体系乳化性能的综合乳化性能指数(Comprehensive Property Index,CPI)法,优选得到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新型三元复合体系配方,并对注入时机进行了优化。利用超长填砂模型和模拟五点法井网三维岩心模型的驱油实验,评价了新体系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全面评估了动态运移条件下新型复合体系界面张力、黏弹性和乳化效果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其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分析了新型三元体系较传统三元体系的优势。新型三元体系可以借助乳化启动残余油能力提高驱油效率,弱化了对配方的界面性质的要求;强碱用量大幅减小,节省成本并减弱地层伤害;借助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耐盐耐碱性质,在大幅降低聚合物用量的条件下仍能保证体系的流度控制能力;将三元体系的注入时机提前可以充分发挥乳化的作用。综上,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设计的新型三元体系凭借乳化性能和黏弹性等性质的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开发油藏深部,获得比传统超低界面张力三元体系更高的驱油效率。研究成果提升了对复合驱油体系动态变化条件下驱油效率的认知,发展了从能量角度阐释多相分散体系变化的方法,对深化提高三元复合驱理论认识、完善化学驱油机理、指导复合体系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三元复合驱体系的膜性质和乳状液的破乳动力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元复合驱体系的膜性质和乳状液的破乳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三元驱油水乳状液稳定性及太阳能破乳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 |
1.1.1 油田采油技术的发展 |
1.1.2 碱作用机理 |
1.1.3 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 |
1.1.4 聚合物作用机理 |
1.2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处理方法 |
1.2.1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主要成分 |
1.2.2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主要特点 |
1.2.3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处理方法 |
1.3 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1.3.1 界面张力对稳定性的影响 |
1.3.2 界面膜对稳定性的影响 |
1.3.3 连续相黏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1.4 太阳能STEP过程原理及进展 |
1.4.1 太阳能利用技术 |
1.4.2 太阳能STEP原理简介 |
1.4.3 太阳能STEP利用进展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三元驱油水乳状液太阳能破乳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装置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装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乳状液的配置方法 |
2.2.2 分水率的测定 |
2.2.3 电导率的测定 |
2.2.4 黏度的测定 |
2.2.5 粒径大小及分布的测定 |
2.2.6 Zeta电位的测定 |
2.2.7 界面张力的测定 |
2.2.8 含油量的测定 |
2.2.9 循环伏安分析 |
2.2.10 太阳能光、热、电破乳实验方法 |
第三章 三元驱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 |
3.1 乳状液稳定性的衡量依据 |
3.2 浓度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
3.3 乳化方式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阳能光、热、电单场破乳实验及机理研究 |
4.1 太阳能光、热、电单场破乳实验 |
4.1.1 破乳过程中的黏度变化 |
4.1.2 破乳过程中的粒径分布变化 |
4.1.3 破乳过程中的Zeta电位变化 |
4.1.4 破乳过程中的界面张力变化 |
4.1.5 破乳后的含油量对比 |
4.2 太阳能光、热、电单场破乳机理分析 |
4.2.1 三元驱乳状液的结构分析 |
4.2.2 太阳能光场破乳机理分析 |
4.2.3 太阳能热场破乳机理分析 |
4.2.4 太阳能电场破乳机理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阳能光-热-电复合场破乳实验及机理研究 |
5.1 太阳能光-热-电复合场破乳实验 |
5.2 太阳能光-热-电复合场破乳机理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2)聚醚接枝ZIFs破乳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特性及危害 |
2.2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乳化与破乳机理研究 |
2.3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化学破乳处理 |
2.4 破乳剂研究现状 |
2.5 ZIFs材料研究现状 |
3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模拟水样配制及其特性分析 |
3.1 实验药剂与仪器 |
3.2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模拟水样配制 |
3.3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模拟水样特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聚醚接枝ZIF-8反相破乳剂制备及其表征 |
4.1 实验药剂与仪器 |
4.2 反相破乳剂PPS@ZIF-8 合成 |
4.3 反相破乳剂PPS@ZIF-8 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5 聚醚接枝ZIF-8反相破乳剂除油性能研究 |
5.1 PPS破乳性能探究 |
5.2 ZIF-8吸附性能研究 |
5.3 PPS@ZIF-8 破乳吸附协同除油除油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乳化程度对层间矛盾的调整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乳化复合驱驱油机理 |
1.2.1 乳化机理 |
1.2.2 乳状液对提高驱油效率的影响 |
1.2.3 乳化复合驱的室内实验研究 |
1.3 乳状液稳定性 |
1.3.1 乳状液的类型鉴别和影响因素 |
1.3.2 乳状液的热力学不稳定形式 |
1.3.3 常用乳化剂与乳状液的稳定机理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乳化影响因素研究 |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3 乳化影响因素研究 |
2.3.1 不同机械剪切强度对原油乳化的影响 |
2.3.2 不同含水率对原油乳化的影响 |
2.3.3 三元复合体系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原油乳化的影响 |
2.3.4 三元复合体系碱浓度对原油乳化的影响 |
2.3.5 三元复合体系聚合物浓度对原油乳化的影响 |
第三章 乳化程度与地层匹配关系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案 |
3.3 实验步骤 |
3.4 不同含水率下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
3.4.1 渗透率为20mD时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
3.4.2 渗透率为40mD时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
3.4.3 渗透率为60mD时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
3.4.4 渗透率为80mD时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
3.5 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下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
3.5.1 渗透率为20mD时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
3.5.2 渗透率为40mD时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
3.5.3 渗透率为60mD时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
3.5.4 渗透率为80mD时乳状液体系的运移情况 |
3.6 乳状液液滴的存在形态 |
3.7 乳状液体系分级 |
第四章 乳化作用对层间矛盾的调整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案 |
4.3 实验步骤 |
4.4 渗透率级差为2的双管并联岩心驱油实验 |
4.4.1 阶段分流率变化曲线 |
4.4.2 驱油效果动态特征 |
4.5 渗透率级差为4的双管并联岩心驱油实验 |
4.5.1 阶段分流率变化曲线 |
4.5.2 驱油效果动态特征 |
4.6 渗透率级差为2的三管并联岩心驱油实验 |
4.6.1 阶段分流率变化情况 |
4.6.2 驱油效果动态特征 |
4.7 渗透率级差为4的三管并联岩心驱油实验 |
4.7.1 阶段分流率变化情况 |
4.7.2 驱油效果动态特征 |
4.8 乳化对调整层间矛盾的贡献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机理与驱油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三元复合驱与原油乳化技术现状 |
1.1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1.1.1 国外三元驱技术现状 |
1.1.2 国内三元驱技术现状 |
1.2 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 |
1.3 乳状液类型和稳定性 |
1.3.1 乳状液类型 |
1.3.2 国内乳化研究现状 |
1.3.3 国外乳化研究现状 |
1.4 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
1.4.1 影响因素 |
1.4.2 水驱采收率提高方法 |
第二章 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机理研究 |
2.1 乳化作用机理 |
2.1.1 乳化作用简介 |
2.1.2 液液乳化机理 |
2.2 乳状液稳定机理 |
2.2.1 乳状液稳定 |
2.2.2 乳状液分层 |
2.2.3 聚集(絮凝)和聚结 |
2.3 乳状液聚集和聚结影响因素 |
2.3.1 聚集和聚结因素 |
2.3.2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
2.3.3 聚合物的影响 |
2.3.4 碱的影响 |
第三章 采出液含水率及见剂浓度变化规律 |
3.1 试验区见剂浓度、含水率及产液量变化情况 |
3.2 三元复合驱药剂相对采出量变化情况 |
3.3 药剂在地层中滞留现象室内试验 |
3.4 三元药剂在油水中作用对相对采出程度的影响 |
3.4.1 原油溶解表面活性剂室内试验 |
3.4.2 表面活性剂、碱在油水中的分配关系 |
3.4.3 聚合物对碱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
第四章 采出液乳化类型及乳化程度研究 |
4.1 三元采出液乳化类型及乳化效果判定 |
4.2 乳化情况及乳化特征 |
4.3 乳化类型与乳化程度规律 |
4.3.1 第一类:油包水型采出液 |
4.3.2 第二类:严重水包油型采出液 |
4.3.3 第三类:轻微水包油型采出液 |
4.3.4 第四类:未乳化采出液 |
4.4 乳化与含水率、见剂浓度的整体关系 |
第五章 乳化与受效特征的关系 |
5.1 W/O型采出液乳化与受效关系 |
5.2 严重O/W型采出液乳化与受效关系 |
5.3 轻微O/W型采出液乳化与受效关系 |
5.4 未乳化井的乳化与受效关系 |
5.5 乳化作用对三元复合驱采收率影响试验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次采油化学驱简述 |
1.2.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理论研究 |
1.2.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类型 |
1.2.4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2.2 实验设备 |
2.3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 |
2.3.1 反应路线 |
2.3.2 实验方案 |
2.4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结构鉴定 |
2.4.1 核磁表征 |
2.4.2 红外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界面流变性能 |
3.1 烷基链长对FMEE/煤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
3.1.1 界面扩张流变检测实验原理 |
3.1.2 实验部分 |
3.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 EO数对FMEE/煤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
3.2.1 EO数对FMEE/煤油体系动态界面扩张性质的影响 |
3.2.2 频率对具有不同EO数FMEE/煤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
3.2.3 浓度对具有不同EO数FMEE/煤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
3.3 EO数对FMEE/模拟原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
3.3.1 EO数对FMEE/原油体系动态界面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
3.3.2 频率对具有不同EO数FMEE/模拟原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
3.3.3 浓度对具有不同EO数FMEE/模拟原油体系扩张流变性质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列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乳化性能 |
4.1 烷基链长和EO数对FMEE/煤油体系乳化性能影响研究 |
4.1.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4.1.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4.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 烷基链长和EO数对FMEE/模拟原油体系乳化性能影响研究 |
4.2.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4.2.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界面流变参数与界面张力及乳状液稳定性的相关性 |
5.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5.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界面流变参数与界面张力的相关性 |
5.3.2 界面流变参数与乳状液稳定性的相关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与油田用复合体系间的协同效应 |
6.1 FMEE/烷基苯磺酸盐/煤油体系界面流变性能影响 |
6.1.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6.1.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6.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 FMEE与烷基苯磺酸盐协同效应 |
6.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6.2.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6.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 FMEE与石油磺酸盐协同效应 |
6.3.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6.3.2 实验装置、方法及条件 |
6.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 FMEE与不同类型聚合物间协同效应 |
6.4.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6.4.2 实验装置、方法和条件 |
6.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乳化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乳状液的基本理论 |
1.1 乳状液形成方法研究现状 |
1.2 乳状液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乳状液稳定性评估方法分析 |
1.4 乳状液在岩心中渗流规律研究 |
1.5 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二章 乳状液动态失稳过程研究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乳状液失稳过程的影响 |
2.3.2 聚合物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对乳状液失稳过程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心采出液动态失稳过程研究 |
3.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对岩心采出液乳化情况分析 |
3.3.2室内剪切验证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乳化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 实验方案 |
4.3 实验步骤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乳化对低渗透岩心驱油效果的影响 |
4.4.2 乳化对中渗透岩心驱油效果的影响 |
4.4.3 乳化对高渗透岩心驱油效果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元复合体系在长岩心中的乳化规律 |
5.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2 实验方案 |
5.3 实验步骤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聚醚聚季铵盐及其负载型破乳剂破乳性能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水质特性与破乳脱稳 |
2.2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破乳技术发展现状 |
2.3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破乳剂研发现状 |
2.4 破乳机理研究进展及研究方法回顾 |
3 破乳性能评价 |
3.1 试验试剂和仪器 |
3.2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模拟水样配制 |
3.3 聚醚聚季铵盐及其负载型破乳剂破乳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聚醚聚季铵盐及其负载型破乳剂顶替置换破乳机理研究 |
4.1 油/水界面膜薄化行为与顶替置换破乳机理研究 |
4.2 破乳剂和驱油表面活性剂竞争吸附热效应与顶替置换破乳机理研究 |
4.3 负载型破乳剂分子结构变化与顶替置换破乳机理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聚醚聚季铵盐破乳剂电中和破乳机理研究 |
5.1 Zeta电位变化规律与电中和破乳机理研究 |
5.2 电导率变化规律与电中和破乳机理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砾岩油藏二元驱油体系乳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砾岩油藏储层特征 |
1.2.1 砾岩油藏储层分类及特征 |
1.2.2 砾岩油藏开采特点 |
1.3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应用 |
1.3.1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研究现状 |
1.3.2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特点 |
1.3.3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的驱油机理 |
1.4 原油与二元体系的乳化作用 |
1.4.1 二元驱油乳化的概念 |
1.4.2 胶束和微乳液的形成 |
1.4.3 二元驱油过程乳状液形成机理 |
1.4.4 原油乳状液的性质 |
1.4.5 二元驱油过程中乳状液的影响因素 |
1.4.6 乳状液的渗流机理 |
1.4.7 二元驱油过程中乳化对于原油开采的意义 |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2章 乳状液稳定与破乳机理探究 |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2 实验方案 |
2.2.1 从粒子运动角度探究 |
2.2.2 从光学角度探究 |
2.2.3 从电学角度探究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从粒子运动角度结果分析 |
2.3.2 光学测定结果分析 |
2.3.3 电学角度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水乳化影响因素分析 |
3.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2 实验方案 |
3.2.1 二元驱块现场采出液乳化情况分析 |
3.2.2 模拟制备原油二元复合驱原油模拟乳状液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现场采出液乳化情况及微观结构分析 |
3.3.2 表面活性剂类型及浓度对乳化的影响 |
3.3.3 水油比及聚合物分子量及浓度对乳化的影响 |
3.3.4 剪切强度对乳化影响结果分析 |
3.3.5 温度对乳化的影响结果分析 |
3.3.6 水的pH值的影响结果分析 |
3.3.7 水中不同离子离子浓度对乳化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微观驱油乳化渗流过程研究 |
4.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4.2 实验方案 |
4.2.1 亲水岩心微观模型二元复合体系驱油过程研究 |
4.2.2 亲油岩心微观模型二元复合体系驱油过程研究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亲水岩心微观模型二元复合体系驱油过程与结果分析 |
4.3.2 亲油岩心微观模型二元复合体系驱油过程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元体系在地层中驱油乳化效果及提高采收率效果研究 |
5.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5.2 实验方案 |
5.2.1 二元体系在近井地带驱油乳化能力研究 |
5.2.2 二元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模拟研究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近井地带采出液表观现象分析 |
5.3.2 近井地带采出液微观结构分析 |
5.3.3 近井地带采出液粒径分析 |
5.3.4 二元体系提高原油采收率模拟研究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采出水的特性与稳定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三元复合驱技术 |
1.1.1 三元复合驱技术原理 |
1.1.2 三元复合驱技术在油田矿场的实际应用 |
1.2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类型及结构特点 |
1.2.1 化学驱采出液的形成及特性 |
1.2.2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类型及特性 |
1.2.3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微观结构及液滴分布 |
1.3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界面膜与界面性质 |
1.3.1 界面膜 |
1.3.2 界面张力 |
1.3.3 界面流变性 |
1.3.4 界面电现象 |
1.4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粘度与流变性 |
1.5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稳定与失稳 |
1.5.1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稳定性 |
1.5.2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相分离行为 |
1.5.3 驱油剂对采出液稳定性的影响 |
1.6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研究方法及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 |
1.7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北二西试验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构成与特性评价 |
2.1 实验方法和步骤 |
2.1.1 材料与仪器 |
2.1.2 采出液性质评价方法 |
2.1.3 现场采出水性质评价方法 |
2.2 现场采出液的性质 |
2.3 现场采出水的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驱油剂对采出液水相粘滞性和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 |
3.1 实验方法和步骤 |
3.1.1 材料与仪器 |
3.1.2 实验样品的制备 |
3.1.3 模拟样品视粘度的测定 |
3.1.4 油水平衡界面张力的测定 |
3.1.5 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和液滴界面寿命测定 |
3.1.6 油水界面Zeta电位测定 |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2.1 驱油剂对采出水视粘度的影响 |
3.2.2 驱油剂对油水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 |
3.2.3 驱油剂对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和液滴界面寿命的影响 |
3.2.4 驱油剂对油水界面Zeta电位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驱油剂对采出水及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
4.1 实验方法和步骤 |
4.1.1 材料与仪器 |
4.1.2 驱油剂对模拟采出水油水分离特性影响评价方法 |
4.1.3 驱油剂对O/W型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影响评价方法 |
4.1.4 驱油剂对W/O型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影响评价方法 |
4.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2.1 驱油剂对模拟采出水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
4.2.2 驱油剂对O/W型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
4.2.3 驱油剂对W/O型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注入液中的微乳液在油藏和地面采出系统中的演变 |
5.1 实验方法和步骤 |
5.1.1 材料与仪器 |
5.1.2 模拟注入液的制备 |
5.1.3 ASP和 AS注入液与原油的平衡老化实验 |
5.1.4 老化模拟液的稀释 |
5.1.5 现场采出水的特性 |
5.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2.1 微乳液的形成及粒径分布特征 |
5.2.2 微乳液的失稳 |
5.2.3 采出水中纳米-亚微米尺度油珠的来源和成因 |
5.2.4 复合型破乳剂SP1013 的研制及在北二西试验区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化学复合驱研究现状 |
1.2.2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的主控因素 |
1.2.3 当前研究应用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复合驱残余油饱和度与驱替剂组分的分布特征 |
2.1 残余油饱和度分布特征 |
2.1.1 实验方法 |
2.1.2 残余油饱和度与距离的关系 |
2.1.3 残余油饱和度的区域分布 |
2.2 复合体系组分在注采井间的分布 |
2.2.1 实验方法 |
2.2.2 复合驱采出动态 |
2.2.3 动态运移过程中复合体系组分浓度的变化情况 |
2.2.4 化学组分在驱替方向上的分布 |
2.2.5 化学组分分布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范围及影响 |
3.1 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影响 |
3.1.1 实验方法 |
3.1.2 复合驱采出动态 |
3.1.3 动态运移过程中复合驱油水界面张力变化规律 |
3.1.4 动态运移过程中超低界面张力的有效作用范围 |
3.2 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及影响 |
3.2.1 实验方法 |
3.2.2 复合驱采出动态 |
3.2.3 采出液乳化评价方法的建立 |
3.2.4 动态运移过程中乳化的有效作用范围 |
3.2.5 乳化作用对提高驱油效率的影响 |
3.3 黏弹性变化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
3.3.1 实验方法 |
3.3.2 动态运移过程中黏弹性的变化规律 |
3.3.3 黏弹性损失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
3.3.4 弹性对驱油效率的贡献 |
3.4 基于动态运移的驱油效率主控因素作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微观作用机制 |
4.1 残余油赋存状态和启动机制 |
4.1.1 实验方法 |
4.1.2 水驱后残余油的赋存状态 |
4.1.3 界面特性和黏弹性启动残余油的过程和机制 |
4.1.3 乳化作用启动残余油的过程和机制 |
4.2 油水分散体系的动力学与热力学稳定性 |
4.2.1 动力学过程 |
4.2.2 热力学过程 |
4.3 动态运移过程中分散体系的能量稳定机制 |
4.3.1 实验方法 |
4.3.2 内聚功及其抵消作用来源 |
4.3.3 动态运移条件下油水体系的稳定性 |
4.4 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微观作用和稳定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复合体系设计与评价 |
5.1 基于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复合体系设计 |
5.1.1 复合体系乳化性能的评价方法 |
5.1.2 新型三元复合体系化学剂配方筛选 |
5.1.3 新型三元复合体系参数优化 |
5.2 新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 |
5.2.1 实验方法 |
5.2.2 新型体系与传统体系的驱油效果对比 |
5.2.3 动态运移条件下新型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的作用 |
5.3 新体系提高采收率效果评价 |
5.3.1 实验方法 |
5.3.2 平面均质条件下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
5.3.3 纵向非均质条件下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三元复合驱体系的膜性质和乳状液的破乳动力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元驱油水乳状液稳定性及太阳能破乳性能研究[D]. 倪嘉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2]聚醚接枝ZIFs破乳剂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翟孟晋.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乳化程度对层间矛盾的调整作用研究[D]. 代亭阁.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三元复合驱乳化作用机理与驱油效果研究[D]. 郭加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 刘岢鑫.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4)
- [6]乳化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作用机理研究[D]. 张博文.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7]聚醚聚季铵盐及其负载型破乳剂破乳性能及机理[D]. 王青青.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8]砾岩油藏二元驱油体系乳化性能的研究[D]. 赵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9]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采出水的特性与稳定机理研究[D]. 赵觅.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10]基于动态运移的复合体系驱油效率主控因素研究[D]. 马云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