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亚油酸的氧化稳定性

共轭亚油酸的氧化稳定性

一、共轭亚油酸的氧化稳定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纪冉[1](2021)在《L-抗坏血酸/槲皮素复合凝聚双包埋微胶囊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体系的共包封是指将多种活性成分进行合理搭配,产生比单一成分更好的功能效果,作为健康饮食与疾病预防的营养强化策略。复合凝聚微胶囊化技术是一种将生物活性成分引入食品或饮料体系的有效手段,不仅能够实现营养素的控制释放,还可以有效改善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然而复合凝聚的疏水空腔更适合包封疏水性化合物。本课题旨在探寻一种同时包封不同溶解度的功能因子的复合凝聚微胶囊化技术,并预测功能脂质作为疏水性载体的潜力,以提升介质油的多功能性。因此,本文以L-抗坏血酸和槲皮素为代表模型,通过两步乳化适应,构建亲水/亲油的多室结构,再结合复合凝聚微胶囊化技术,实现不同溶解度组分的共包封,并在不影响感官特性的情况下实现介质油的减量提质。选择高速分散-超声辅助乳化法,制备稳定的油包水初级乳液。以乳液稳定性、表观黏度、粒径和显微形态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制备工艺为:以5%聚甘油蓖麻醇酸酯(PGPR)为脂溶性乳化剂,在4:6水油相比、3%明胶添加量下,粗混合物于12000 r/min下高速分散4 min后,转入探针超声仪以40%的振幅超声4 min得到W1/O乳液。以W1/O乳液为芯材、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凝聚层为外水相的界面稳定剂,研究了单核椭圆形微胶囊不同工艺参数的贡献性。正交试验结果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相互验证:水油相比和总生物聚合物浓度与微胶囊粒径存在显着的正面贡献,而总生物聚合物浓度同时正向影响L-抗坏血酸的包封效率。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氯化钠添加量为0.2 mol/L,水油相比为4:6,总生物聚合物浓度为2%,芯壁比为1:1。制备的微胶囊平均粒径为69.56μm,包封效率为65.31%(L-抗坏血酸)和89.61%(槲皮素)。通过粘弹性测定、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揭示了分子间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芯材与蛋白质的疏水空腔发生疏水相互作用而被包埋,而L-抗坏血酸和槲皮素以无定形溶解态均匀分布于微胶囊中;调节p H后,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借助静电相互作用形成无定形的复合物,沉积在芯材表面形成凝聚层;单宁酸显着改善了复合凝聚层的界面性能和凝胶网络结构。微胶囊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评估结果表明,微胶囊的水分含量为3.16%,堆密度为0.34 g/m L,表现出良好的分散性。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复合凝聚层和介质油共同保护L-抗坏血酸和槲皮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受热降解。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受温度影响较大,45℃时,包封的L-抗坏血酸的保留率仅为16.09%。加速氧化贮藏实验证实了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对介质油的氧化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体外消化表明,包封的L-抗坏血酸和槲皮素在胃液中都有较好的稳定性,而转入肠液环境后,表现出较为显着的突发释放,直至缓慢到达平台期。此外,包封的槲皮素和L-抗坏血酸的生物利用率分别提升了3.3倍和4.6倍。选择大豆油、橄榄油、鱼油和共轭亚油酸作为介质油模型,研究功能脂质作为疏水性载体的潜力。结果发现介质油和疏水性乳化剂的结构相似性不利于共包封,具体表现为:相似程度越高,L-抗坏血酸的包封效率越差,且内水相液滴有明显的逃逸现象;而槲皮素的包封相对稳定,在不同的介质油中获得了相似的高包封效率(88.21%-93.08%)。共轭亚油酸制备的微胶囊中L-抗坏血酸的低保留率(32.54%)可用界面张力值的结果解释:结构相似的共轭亚油酸和疏水乳化剂PGPR在界面处存在竞争关系,削弱了界面稳定性。以上发现说明功能脂质能够部分或完全替代普通植物油,提升介质油的多功能性。

黄周群[2](2021)在《含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和食品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饮食消费喜好逐渐趋向绿色健康、保健营养的功能性食品,富含功能性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正好符合人们的需求。目前核桃乳饮料的研究仅限于改良产品配方和优化加工工艺,其对生物活性的探究及具体营养功能的开发较少,没有充分发挥出核桃的资源优势和营养保健功效。而且发酵核桃乳的风味、稳定性和营养功能的问题,也给产品开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研究旨在研发一款富含共轭脂肪酸的稳定性及风味良好的功能性发酵核桃乳。(1)首先研究不同菌株在不同料水比的核桃乳中的生长特性,将七株在MRS上具有较高共轭脂肪酸转换能力的益生菌分别接种到不同料水比的核桃乳中,根据p H值以及活菌数,初步筛选出植物乳杆菌ZS2058、干酪乳杆菌FZSSZ3-L1、鼠李糖乳杆菌JSWX-3L-2和短双歧杆菌CCFM683这四株菌进行核桃乳的发酵,并确定料水比为1:5。通过研究不同的酶解条件、发酵时间以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对发酵核桃乳中共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发现只有短双歧杆菌CCFM683发酵的核桃乳中产生了共轭脂肪酸,且当脂肪酶添加量为60 U/m L,37℃水解3 h,巴氏杀菌后接种CCFM683,发酵20 h左右,此时共轭脂肪酸含量最高达到2.30 mg/m L,其中CLA约1.29 mg/m L,而CLNA约1.01 mg/m L。(2)以乳化稳定系数和离心沉淀率为指标,由单因素实验得到果胶、结冷胶和CMC对核桃乳体系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通过正交试验得到,在CMC添加量0.6%,果胶添加量0.04%,结冷胶添加量0.02%的优化条件下,乳化稳定系数和离心沉淀率分别是以前的1.13倍和0.91倍,发酵核桃乳的稳定性较好。(3)通过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其脂肪酸组成的测定,分析添加不同的质量分数和不同种类抗氧化剂发酵核桃乳在贮藏过程中的风味品质变化。添加0.016%的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能够抑制油酸的氧化,而且亚油酸、亚麻酸氧化产生的挥发性凤风味物质的含量,相对于其他抗氧化剂,也明显降低,发酵核桃乳饮料的脂肪氧化问题有所改善。(4)结合表观喜好度、气味喜好度、滋味喜好度和质地喜好度这4个感官属性进行感官评价,添加0.075%的核桃香精和10%白砂糖的发酵核桃乳的总体喜好度最高,达到5.8分,此时的产品呈灰白色,质地均匀,酸甜可口,兼具核桃香味和发酵风味。(5)通过加速实验,测定发酵核桃乳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感官、粘度、粒径和离心沉淀率,离心沉淀率与感官评分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从而建立离心沉淀率为指标的发酵核桃乳货架期预测模型,推算出本成品在常温贮藏下的货架期为186 d。

郭小婧,张东辉[3](2020)在《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具有抗氧化、抗癌、降低胆固醇、减肥、降血糖血脂等多种生理功能,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及饲料行业中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推动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的生产应用,综述了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的种类及合成方法、分离纯化方法、检测方法、储存稳定性及其应用。指出推动酶法合成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工业化、多种分离纯化方法结合以及进一步提高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的储存稳定性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李翔[4](2020)在《乳浓缩蛋白的酶法糖基化改性及微胶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乳浓缩蛋白(milk protein concentrates,MPC)蛋白含量高、可消化氨基酸评分高,但是与传统乳蛋白配料(如酪蛋白酸钠和乳清蛋白等)相比,MPC的乳化性较差,目前研究认为是酪蛋白胶束结构影响了MPC的乳化性,限制了MPC的产业化应用。本课题通过绿色化学反应改性MPC,即通过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TG酶)协同壳寡糖(oligochitosan,COS)修饰MPC,探究酶法糖基化改性对MPC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对其应用特性的改善;在此基础上,以酶法糖基化MPC为壁材,以共轭亚油酸为模型芯材,制备乳液和微胶囊,探究改性MPC对芯材的保护效果。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TG酶协同壳寡糖改性MPC。SDS-PAGE结果表明,反应生成了大分子聚合物,由于电泳条带显示乳清蛋白在pH 7.0,37℃下反应0~4 h几乎不参与反应,聚合物可能是MPC中酪蛋白组分(α-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发生了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交联反应所形成的。红外光谱表征则显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壳寡糖的糖基化程度逐渐增大。改性MPC在3300~3600 cm-1和1050~1150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增强,表明N-H和O-H基团振动增强。三相接触角显示了不同改性时间MPC的亲疏水性差异,随着反应进行,改性MPC首先亲水性增加而后又变得较为疏水。本体流变分析显示,随着蛋白交联程度的增加,蛋白溶液表观黏度也随之增大。考察了酶法糖基化改性MPC在不同pH环境(pH 2~11)下溶解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酶法糖基化改性有利于MPC溶解度的改善,特别地,其在pH 2~4和pH 10~11时分别提高了26.3~52.0%和16.0~24.3%,在更广泛的pH环境下显着提高MPC的溶解性有利于拓展MPC的应用范围。最后,虽然理论上交联会抑制蛋白的体外消化性,但是对改性MPC体外消化性能的初步考察表明,改性MPC的消化性提高了7.3%,这可能是因为壳寡糖糖基化反应有利于改善蛋白的体外消化能力,蛋白交联和壳寡糖糖基化反应对MPC体外消化性能的协同影响综合表现为改性MPC的消化性不仅未被抑制,还相对有所改善。(2)考察了酶法糖基化改性对MPC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法糖基化反应2 h的MPC的乳化活性提高了45%。进一步通过AFM、DLS和QCM-D对酶法糖基化过程中蛋白的粒径和分子链粘弹性进行表征,探讨构效关系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MPC的粒径在0~4 h反应时间内由150 nm增加到350 nm,这主要是由糖链接枝导致的,另外蛋白分子间交联也会使MPC的水合粒径统计平均值(即Dh)增大;而QCM-D的结果表明酶法糖基化改性对MPC蛋白组分本身的分子链刚柔性(分子链粘弹性)产生了影响,反应0~2 h内MPC分子链的粘弹性增加,这可能是因为接枝的壳寡糖糖链增加了蛋白的柔性,即分子链粘弹性增加;但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改性MPC中蛋白交联程度加剧,因为改性MPC的刚性增加,糖链的接枝和蛋白的交联对分子量刚柔性/粘弹性的贡献互为竞争,因此4 h改性的MPC分子粘弹性略有降低。(3)以酶法糖基化MPC为壁材,以共轭亚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极易氧化的活性因子芯材模型,制备乳液。分别以未改性MPC、壳寡糖物理共混物(MPC+COS)、质量比为1:4的WPI和酪蛋白酸钠混合物(WPI+SC,该混合物具有与MPC类似组成,但不含酪蛋白胶束结构)为对照组进行壁材性能的比较。24 h储藏期高温加速实验表明,酶法糖基化改性提高了MPC乳液的抗氧化性。虽然改性MPC乳液的POV值变化(增量为20.23±0.47 meq/kg油)仍略高于WPI+SC组(增量为14.13±1.05 meq/kg油),但与MPC组(增量为77.79±9.68 meq/kg油)相比有显着改善,由改性MPC制备的乳液获得了接近于优质壁材WPI+SC对芯材的保护效果。进一步通过喷雾干燥制备了共轭亚油酸微胶囊粉末,改性MPC微胶囊效率达到95.36±1.43%,与WPI+SC组(微胶囊效率为97.05±0.87%)无显着性差异。储藏期加速实验表明,酶法糖基化MPC的芯材保留率比改性前提高了33%,且改性MPC微胶囊在14天内POV值的变化、二级氧化产物丙二醛值和芯材保留率都与WPI+SC组无显着性差异。SEM和CLSM图像显示,酶法糖基化MPC微胶囊粉末颗粒孔洞减少,表面油脂分布情况与WPI+SC壁材组近似。以上结果都表明酶法糖基化MPC应用于微胶囊领域时,可获得与WPI+SC相比拟的芯材保护效果,其产品性能得到改善,有利于MPC作为新型乳蛋白配料的产业化发展。

孙思薇[5](2020)在《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的制备及理化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莲子直链淀粉与不同链长、饱和度的脂肪酸在超高压条件下可得到具有热稳定性和抗消化等特性的V型复合物,为淀粉与脂类物质的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但由于莲子淀粉排列紧密,难以解聚,不利于脂质进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复合物的包埋效果。若能对莲子淀粉进行适当修饰,增强淀粉与脂类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则可提高其复合效果和应用范围。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人体必需脂肪酸,能有效改善肠道有益菌群。但其结构不稳定,在热加工环境中易发生氧化。因此,本文采用辛烯基琥珀酸(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对莲子淀粉进行预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非热力加工技术——超高压制备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并研究复合物的理化特性、结构特性、热特性以及抗消化特性。本研究有利于拓展非热力加工技术在淀粉改性以及淀粉对共轭亚油酸包埋领域的应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莲子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改性及结构特性的研究为增强莲子淀粉与共轭亚油酸之间的复合作用,将莲子淀粉与不同添加量(3%、5%、7%、9%)的辛烯基琥珀酸酐(OSA)进行酯化反应(35℃,3 h),并研究莲子淀粉酯的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DS)、颗粒特性和聚集态结构。结果表明:OSA浓度从3%增加到9%时,取代度从0.0148增加到0.0389。扫描电镜观察表明,辛烯基琥珀酸酐(OSA)酯化反应会破坏莲子淀粉的颗粒形貌,破坏程度与OSA的浓度成正比。FTIR光谱在1526 cm-1和1728 cm-1处有两个新的吸收峰,1526 cm-1和1728 cm-1分别为—COO-和C=O产生的特征吸收峰,表明莲子淀粉酯化成功。莲子淀粉经酯化处理后颗粒粒径显着增大(P<0.05),并且莲子淀粉酯的颗粒粒径随着辛烯基琥珀酸酐(OSA)添加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当辛烯基琥珀酸酐(OSA)的添加为9%时,莲子淀粉酯的d(10)由1.71±0.07μm增大到15.4±0.70μm、d(50)由10.7±1.01μm增大到387±15.09μm、d(90)由16.8±0.78μm增大到491±3.00μm。淀粉与辛烯基琥珀酸酐(OSA)发生酯化反应后直链淀粉的Mw、Mn和Mw/Mn略有下降。X-射线衍射图谱研究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酸(OSA)酯化反应不会改变莲子淀粉的晶型,但结晶度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综上表明,辛烯基琥珀酸莲子淀粉酯与莲子淀粉相比在超高压条件下更易解旋,形成疏水的螺旋空腔,为莲子淀粉与共轭亚油酸复合提供良好基础。(2)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特性研究在莲子淀粉OSA预改性的基础上,采用超高压处理(600 MPa,30 min)制备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莲子淀粉(酯)=1:2、1:3、1:4)复合物,研究复合物的复合指数、颗粒特性和聚集态结构。X-射线衍射仪研究结果表明,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仍为C-型结晶结构,和原淀粉一致,但结晶度显着提高,最高达42.73%。颗粒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会破坏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的亲水性,导致复合物的颗粒尺寸增大。由于大分子共轭亚油酸的引入,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的分子量增大,也说明形成了结构稳定的复合物。电子扫描显微镜观测结果显示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颗粒表面出现裂痕和塌陷。激光共聚焦扫描仪进一步观测复合物颗粒内部结构,表明共轭亚油酸在复合物颗粒内部和外部均有分布。(3)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的热力学特性研究在研究复合物结构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的热力学特性。溶解度与膨润力测定显示,复合物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在75℃时增加显着。当温度低于75℃时,超高压制备的复合物溶解度与膨润力均最大,温度高于75℃时,超高压制备的复合物溶解度与膨润力低于对照组。DSC研究结果表明,共轭亚油酸的添加比例为1:2(共轭亚油酸/莲子淀粉)时,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的热稳定性较好。各组样品的To、Tp、Tc值相差不大,说明共轭亚油酸的存在对莲子淀粉的热力学特性影响不大。进一步选取添加比例1:2(共轭亚油酸/莲子淀粉)的复合物进行热重分析发现,随着温度逐渐升高各组样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损失。根据温度的不同,将质量损失分为两个阶段,25-200℃为第一阶段质量损失,200-350℃为第二阶段质量损失。第一阶段的质量损失主要是由于淀粉中水分的蒸发而引起的质量损失,而第二阶段质量损失是由于淀粉链中的羰基结构(C=C)发生破坏,淀粉链发生了降解。超高压制备的复合物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质量损失均少于莲子淀粉,说明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形成的结晶结构可以提高复合物的热稳定性。(4)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的抗消化特性研究共轭亚油酸能有效改善结肠微生态环境,为最大限度发挥共轭亚油酸的生物活性,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应难以在胃和小肠中被消化,仅在结肠内被微生物所分解。本章节采用动态体外大鼠胃-十二指肠(DIVRSD-Ⅱ)模型模拟复合物的体外消化过程,探究复合物的抗消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在整个消化过程(0-180 min)消化率都是最低的,在120min后复合物的消化率比其他样品要高,说明复合物的形成增加了淀粉中抗性淀粉含量。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1:2,共轭亚油酸/莲子淀粉)的形成显着降低了莲子淀粉的消化速率,与莲子原淀粉相比约降低了27%。取180 min的消化物进行电子扫描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观察,观察图谱显示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的消化物(180 min)表面光滑、结构紧密,在激光共聚焦图谱中也显示出最强的荧光强度,说明超高压制备的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消化性。

时旭[6](2020)在《亚油酸异构酶定向进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是一类具有不同位置和几何异构体的十八碳二烯酸的总称。CLA因结构多样而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目前研究较多的活性异构体为c9,t11-CLA和t10,c12-CLA。生物合成法利用亚油酸异构酶催化LA生成不同类型的CLA,因其产物结构单一、安全性更高而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但是亚油酸异构酶催化能力仍有待提高。本研究以发酵乳中分离的植物乳杆菌和市售痤疮丙酸杆菌基因组为模板,克隆表达植物乳杆菌的肌球蛋白交叉反应抗原基因(Myosin-Cross-Reactive Antigen,mcra)和痤疮丙酸杆菌亚油酸异构酶基因(linoleic acid isomerase gene,lai),利用易错PCR突变两种基因,获得吸光度值和CLA产量可能提高的菌株,通过流式细胞术筛选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标签的重组菌,快速得到正突变子,对部分提高显着的突变株测序,分析突变前后的亚油酸异构酶基因,探究差异位点对产量的影响。从五份内蒙古传统发酵乳中筛选鉴定到10菌株,选择CLA产量较高的植物乳杆菌HAC01,测定其发酵性能,利用均匀设计优化发酵条件为接种量4%,LA添加量为0.7mg/mL,在pH 6.5、37℃条件下发酵32 h,4℃后熟12 h。克隆植物乳杆菌的mcra和痤疮丙酸杆菌的lai:lai-pl(ORF1695bp)和lai-p(ORF1275bp),经测序比对,与相应菌株的基因相似性为100%,且无氨基酸序列突变,说明克隆成功。将两种基因分别与pCold-SUMO可溶性原核表达载体连接,转化表达于大肠杆菌,lai-pl基因表达分子蛋白大小约70 kDa,lai-p基因表达分子蛋白大小约55 kDa。利用易错PCR技术突变lai-pl和lai-p,连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构建标签表达载体pCold-gfp-yclai-pl和pCold-gfp-yclai-p,结合流式细胞术筛选正突变菌株,在282株pCold-gfp-yclai-pl重组菌中,吸光度值提高的菌株有243株,提高率86.2%,其中提高最多的为155号菌,突变前吸光度值为0.1746±0.0002,突变后达到1.0506±0.0004,产量提高了6.02倍;174株pCold-gfp-yclai-p重组菌中,CLA产量提高的菌株有156株,提高率89.6%,其中产量最高的为39号菌,突变前CLA产量为2.9137±0.0000μg/mL,突变后达到11.6186±0.0036μg/mL,产量提高了3.99倍。对pCold-gfp-yclai-pl重组菌测序后得到完整序列的菌株为53号,该菌株的氨基酸突变位点为Y-C(69位)、L-P(77位)、F-L(174位)和N-S(486位),生物学信息分析推测亚油酸异构酶系MCRA蛋白催化产物量提高与38-69氨基酸位的构型变化有关,69位的氨基酸突变为亚油酸异构酶系mcra的有益突变位点。本文对吸光度值提高的菌株进行了MCRA相关蛋白的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阐释亚油酸异构酶的作用机理和定点突变提高CLA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郭紫婧[7](2019)在《葵花籽油的酶辅助压榨与共轭亚油酸粉末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认为葵花籽是一种优质的油料资源,是世界第四大油料作物。葵花籽不但含油量高,其油脂以其高达90%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富含维生素E、植物固醇磷脂、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的特点,被称为“保健油”,有延缓衰老、调节新陈代谢和降低胆固醇等功能。共轭亚油酸是亚油酸的不同构型的次生衍生物,具有抗癌、促进新陈代谢、调节免疫力和促进生长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天然共轭亚油酸摄取来源极少,所以人工合成共轭亚油酸作用于保健用途是很有必要的。葵花籽油中亚油酸的含量高达50%-69%,是制备共轭亚油酸的优质原料。虽然共轭亚油酸生理功能丰富,但氧化稳定性低导致的难以保存和运输的问题,阻碍了其在功能性产品市场上的发展,所以将共轭亚油酸制备成稳定性强的油脂粉末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对葵花籽资源的利用,以及其高经济效益产品的开发。通过对制备葵花籽油、共轭亚油酸和共轭亚油酸粉末的方法及最佳工艺的探索,最后得到资源利用率高、有特色、质量好、低耗能的高效益产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酶辅助压榨的方法制备葵花籽油:首先通过酶解释放原料中的油脂,再通过低温压榨的方法榨取葵花籽油。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得到制备葵花籽油的最佳工艺为:选用纤维素酶,酶添加量为原料质量的0.7%,pH=4.5,液固比为25%,酶解温度为55℃,酶解时间为2.5 h。在最优条件下,葵花籽的出油率为46.72%,葵花籽油提取率为85%,是传统冷榨法的3.48倍。气相色谱检测结果显示,亚油酸含量约为68%;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酶解后葵花籽细胞壁被破坏,油细胞结构变得大而松散,使油脂在后续的压榨过程中可以更好地释放;按照国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葵花籽油进行理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所制备的葵花籽油的气味、滋味、过氧化值、酸价、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和皂化值等理化指标都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此方法不但有效地改善了低温压榨法出油率低的问题,也成功地保留了油脂中的天然香气和味道,更是对传统制油方法的创新。(2)采用微波辅助碱法异构化的方法制备共轭亚油酸:以微波代替传统的油浴加热,再结合碱法异构化原理将葵花籽油中的亚油酸转化为共轭亚油酸。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方法,得到制备共轭亚油酸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465.771W,微波时间33.408min,碱油比0.442:1,溶油比3:1,在此工艺条件下的理论最佳转化率为96.93%。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实施性,按照优化的工艺条件:微波功率450W,微波时间33.4min,碱油比0.44:1,溶油比3:1,进行了三次重复实验,得出亚油酸的转化率为96.15%,共轭亚油酸得率为90.33%。气相色谱检测结果显示共轭亚油酸约占所有脂肪酸总量的61.43%。理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其性状、过氧化值、酸价、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和皂化值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此方法用微波代替油浴加热,加热时间缩短了 5倍,不但提高了实验效率,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能耗。(3)采用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共轭亚油酸粉末:利用环糊精的内疏水外亲水特性将油分子包合到环糊精的空腔结构中来制备共轭亚油酸粉末。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得到制备共轭亚油酸粉末的最佳工艺为:共轭亚油酸与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3:2,包合温度为60°C,包合时间为2h。在最优条件下,共轭油酸的粉末化率为84.86%。实验利用扫描电镜、红外扫描、X衍射扫描、差示热量扫描和热重扫描对共轭亚油酸粉末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共轭亚油酸粉末成像为六面体的新物象,分子结构与β-环糊精无异,表明其是包合状态而不是简单的物理混合,且热稳定性较共轭亚油酸油脂有所提高。通过生物利用度实验证明:共轭亚油酸粉末的生物利用度是共轭亚油酸油的1.53倍,粉末共轭亚油酸更利于提高有效成分的吸收率。且β-环糊精不但分子中空结构内腔大小适中,而且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因此可以使共轭亚油酸粉末化产品更好地融入市场,增加其在不同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何海芬[8](2015)在《酱渣粗脂肪的提取、改性及产物氧化稳定性》文中认为酱渣为酱油发酵产生的主要副产物,产量大,目前利用不充分,资源浪费严重。本文以粗脂肪含量为35.01%(以干基计)的湿酱渣为原料,丙酮为溶剂,采用超声强化的方法从中提取粗脂肪,优化了提取方案。制得的酱渣粗脂肪经预处理之后,再以I2为催化剂,在N2保护下进行共轭化改性,并对改性产物的氧化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如下:第一部分,从酱渣中提取粗脂肪。丙酮在75℃下索氏提取湿酱渣15h后用GB/T5009.6—2003中的第一法索氏抽提法测定粕中残余粗脂肪含量为0.57%,此试验说明以丙酮为溶剂进行湿酱渣的萃取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以酱渣中粗脂肪残留量为指标,以湿酱渣为原料,丙酮为溶剂,进行超声萃取,得出最优条件为功率360w,料液比1:3(g/mL),单次萃取时间为15min,萃取8次,在此最佳条件下,粗脂肪残留为1.86%。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无超声作用的对比,结果显示,无超声作用,粗脂肪的残留为10.2%。这表明,超声可大大加速萃取过程。由于工业中以正已烷为溶剂,论文也以此为溶剂进行了试验,显示粗脂肪残留为26.7%,这说明,在高水分含量的情况下,正已烷不能作为萃取溶剂,然而丙酮可以。论文的试验也显示,丙酮萃取水分含量为63%酱渣粗脂肪1次,脂肪残留30.14%;而丙酮萃取水分含量为5.72%的酱渣粗脂肪1次,脂肪残留17.40%。这表明,尽管丙酮可以萃取水分含量高的原料中的脂肪,但是,水分含量低的原料对萃取则非常有利。第二部分,酱渣粗脂肪的共轭改性。试验显示,酸价对油脂共轭异构反应影响很大,酸价高,反应慢。而酱渣粗脂肪酸价高,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本文采用甲酯化法降低其酸价。试验表明,最优降低酸价的方法为:醇油质量比0.8,浓硫酸用量为粗脂肪质量的4%,温度70℃,反应20min,在此条件下,经一步反应,原料酸价由105mgKOH/g可降至1.8 mgKOH/g。当酸价低于0.5 mgKOH/g,其酱渣粗脂肪甲酯的共轭转化效率最高为29.85%。由于酱渣粗脂肪主要来源于酱油生产过程中大豆的发酵产物,为了考察过氧化值对共轭反应的影响,本文选取一系列不同过氧化值的大豆油脂作为模型油脂进行试验,结果显示,随着过氧化值的不断升高,油脂的共轭转化率逐渐下降。此外,由于直接提取物——酱渣粗脂肪颜色深,本文还考察了色素对共轭转化率的影响。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食用油专用活性炭分别对酱渣甲酯以及原料粗脂肪进行脱色,并且进行共轭化反应。显示,同等条件下酱渣甲酯脱色效果比未进行甲酯化的粗脂肪更好,并且脱色后的甲酯颜色越浅共轭化效果越好,但未经甲酯化的粗脂肪不具此规律。第三部分,共轭化产物的氧化稳定性。为了方便比较,本文的样品全部制成甲酯形式。对样品经过UV、IR及1HNMR分析其结构,得出碱异构化的三种产物主要是顺反-CLA和反顺-CLA共轭为主,而碘催化的三种产物主要是以顺反共轭、反反共轭类型为主。接着比较产品间的氧化稳定性,以不同原料的碱异构化甲酯为原料进行研究,显示:油脂的共轭转化率越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越好的结论。此外,通过比较同一原料油不同制备方法样品的氧化稳定性,结果显示:碱催化异构产物均比碘催化异构产物的氧化稳定性更好。最后探究产物对抗氧化剂的选择,按照GB/T5538-2005测定不同时间的过氧化值,结果显示,在相同添加量下,BHT、BHA、TBHQ这三种抗氧剂中对碱异构化产物抗氧化效果最好的是TBHQ,BHT对大豆碘异构产物以及酱渣粗脂肪碘异构的产物抗氧化效果最佳,而BHA对玉米碘异构产物的抗氧化效果最佳。

刘明[9](2014)在《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储存及应用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功能性油脂,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理活性功能的油脂,随着人们对营养油脂的关注日益提高,基于结构油脂特殊的营养和功效性质,人们对含有功能性脂肪酸的结构油脂也愈来愈感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LA)是天然植物油中富含的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的一系列同分异构体,是具有2个双键的亚油酸的位置和几何异构体。共轭亚油酸具有抗癌、调节血脂、抗粥样动脉硬化、调节免疫功能、减肥等多种重要生理活性功能。共轭亚油酸甘油酯(CLA-TG)则是一种含有CLA的结构油脂。与脂肪酸相比,CLA-TG具有更加优异的亲脂性,更容易被人体和动物吸收。卫生部2009年第12号公告将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列为新资源食品。由于功能性脂肪酸特殊的分子结构,容易氧化、酸败,为了有效保护了CLA与CLA-TG,避免遭受外界环境的破坏,同时也为了改变物质形态,将脂溶性的CLA-TG转变成冷水可分散的固体粉末,为使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在食品及功能食品领域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范围,研究人员开发了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微囊粉产品。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际应用出发,试图解决该领域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确定以共轭亚油酸甘油酯(CLA-TG)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通过在100mL塑料瓶和100mL铝听两种包装形式中,加速稳定性实验条件(40±2℃,75±5%湿度)下储存6个月的过程中,按照食品加速稳定性实验操作规范,定期取样,测定了CLA-TG的感观指标(气味、色度)、过氧化值和脂肪酸组成,通过数据分析总结上述指标随时间延长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加速稳定性实验条件下,塑料瓶和铝听两种包装形式中,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颜色、过氧化值以及脂肪酸组成,都十分稳定。而且,塑料瓶包装的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气味非常稳定,但铝听包装的样品气味不稳定,储存两个月便产生了哈喇味。同时,本研究还针对不同剂型的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即液态油脂型和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微囊粉固体粉末型),应用于烘焙时对烘焙产品的感观影响,以及两种形态的共轭亚油酸甘油酯本身的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按照实验配方,分别将CLA-TG油及CLA-TG微囊粉以相同的CLA含量(1.5%和3%)添加到烘焙的物料配方中,制作面包和夹心饼干,重点考察了烘焙得到的面包、饼干的气味、口味和外观形态,烘焙后两种形态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脂肪酸组成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剂型的CLA-TG烘焙制备的面包,在外观、气味及口味上无明显差异。对烘焙制作的饼干产品的感观评价分析可知: CLA-TG80%油折CLA3%的添加量,烘焙制备的饼干有明显的哈喇味,其余产品在外观、气味及口味上无明显差异。在面包的制备过程中不同剂型CLA-TG制备的面包中的CLA含量均有较明显的下降,特别是CLA-TG80%的油,当折CLA添加量为1.5%时,经过200~220℃焙烤30min后全部损失。在饼干的制备过程中微囊化的CLA-TG在焙烤、烘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不明显,而CLA-TG80%油有约9%的下降。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不同剂型的CLA-TG对200℃以上短暂(6~9min)的高温具一定的耐受性,且微囊化的CLA-TG产品较CLA-TG油耐高温性有明显提高。本研究的结果为实际生产过程中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产品的包装形式、储存方式以及产品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高志明[10](2014)在《大豆亲脂性蛋白的界面吸附、乳化及输送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商业大豆分离蛋白中除7S和11S储藏蛋白外,还含有一种含量较高(31%)的富含磷脂的蛋白―大豆亲脂性蛋白(lipophilic protein, LP)。LP蛋白是包含大豆油体蛋白的蛋白质―磷脂复合体。目前的研究表明,LP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理保健功能。但由于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差,其作为功能性蛋白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系统研究了大豆亲脂性蛋白的功能特性,包括界面吸附、乳化特性及输送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疏水蛋白/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界面的概念。结果如下:1.本文发现利用简单超声处理LP蛋白,可制备具有良好分散能力的纳米颗粒,大大改善其溶解性,使其工业化应用成为可能。超声处理LP蛋白能够形成粒径为136±0.8nm,表面电荷为-20.0±0.3mV的纳米颗粒。通过表面疏水性分析以及磷脂酶处理,发现该纳米颗粒为磷脂覆盖的疏水蛋白聚集体。这种复合颗粒能够扩散至界面并在界面上形成由蛋白颗粒聚集物与磷脂组成的复合界面,该复合界面能够耐受小分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的竞争性取代。采用界面流变技术分析了磷脂酶和蛋白酶对颗粒的界面流变行为的影响,发现磷脂和疏水蛋白颗粒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该协同作用使得大豆亲脂性蛋白纳米颗粒制备的乳液在长期存储(8weeks)、高温―高盐(90℃/200mM NaCl)处理以及添加小分子表面活性剂(4wt.%Tween20)等情况下具有良好的物理稳定性。2.研究了油体界面组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不同有机溶剂(丙酮、正己烷、氯仿/甲醇)对大豆油体脱脂以控制重组油体界面的油体蛋白和磷脂比例。结果证实较高的磷脂含量有利于油体蛋白在油水界面的吸附并能获得较高的界面压和界面粘弹模量。油体蛋白和磷脂复合物形成的重组油体的物理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随磷脂含量的提高而提高。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疏水蛋白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复合界面的概念,并对此机制进行了验证。用疏水蛋白zein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钠模拟天然复合界面制备乳液,并采用凝胶捕获技术观察了zein颗粒在油-水界面的形貌及三相接触角。发现小分子表面活性剂控制疏水蛋白颗粒在界面上的吸附。在硬脂酸钠浓度较低时(2.5mM),zein在界面上的吸附量较少,呈规则的球状,并且三相接触角远低于90°。当硬脂酸钠浓度较高时(10mM),zein颗粒部分展开且在界面上形成了致密的吸附层,三相接触角接近或略大于90°。利用zein和硬脂酸钠复合物成功制备了稳定的食品级Pickering乳液,并且该乳液能够在不使用饱和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的情况下经过冻干形成结构化油脂。4.本文探索了LP蛋白纳米颗粒作为新类型高荷载的输送载体的可能性。以大豆亲脂性蛋白纳米颗粒作为疏水性活性物质的输送载体,通过超声诱导共组装技术成功荷载了共轭亚油酸,且荷载能力高达26.3±0.4wt.%,荷载共轭亚油酸的纳米颗粒粒径为170±0.63nm。采用红外光谱和X-光衍射证实了共轭亚油酸在颗粒内部的荷载。采用顶空氧气消耗量和过氧化物含量分析了共轭亚油酸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大豆亲脂性蛋白纳米颗粒荷载的共轭亚油酸相比酪元酸钠荷载的共轭亚油酸和共轭亚油酸的乙醇溶液具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此外,大豆亲脂性蛋白纳米颗粒荷载的共轭亚油酸在模拟胃肠液消化过程中具有缓释特征。5.本文提出了一种双功能胶体颗粒的概念,该颗粒既能作为界面稳定剂,又具有抗氧化性。通过将维生素E荷载至大豆亲脂性蛋白纳米颗粒中,制备了同时具有界面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的双功能纳米颗粒。将该颗粒制备的藻油乳液冻干处理后成功制备出结构化的藻油。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了该结构化油脂的内部结构,观察到大豆亲脂性蛋白纳米颗粒形成了立体网络结构,而油滴在该网络内部呈独立分散状态。剪切流变分析显示该结构化油脂具有明显的固体特征,其流变学特性可通过乳液中大豆亲脂性蛋白纳米颗粒的浓度调节。由于抗氧化剂在界面富集,采用该双功能纳米颗粒制备的结构化藻油比油相中添加维生素E的结构化藻油和未结构化处理的藻油具有更好的氧化稳定性。

二、共轭亚油酸的氧化稳定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轭亚油酸的氧化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L-抗坏血酸/槲皮素复合凝聚双包埋微胶囊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1 绪论
    1.1 多组分共包封的研究进展
        1.1.1 多组分共包封的应用潜力
        1.1.2 多组分共包封的技术手段
    1.2 复合凝聚微胶囊化技术
        1.2.1 复合凝聚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
        1.2.2 复合凝聚层的制备方法
    1.3 实现亲水性和疏水性成分共包封的两步乳化策略
        1.3.1 两步乳化的特点
        1.3.2 两步乳化的稳定化研究
    1.4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主要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初级乳液制备
        2.3.2 初级乳液离心加速稳定性测定
        2.3.3 初级乳液表观黏度测定
        2.3.4 初级乳液粒径测定
        2.3.5 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的制备
        2.3.6 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物理性质测定
        2.3.7 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粒径测定
        2.3.8 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包埋效果测定
        2.3.9 微胶囊的形态观测
        2.3.10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2.3.11 X射线衍射分析
        2.3.12 微胶囊的粘弹性表征
        2.3.13 热重分析
        2.3.14 储藏稳定性分析
        2.3.15 氧化稳定性分析
        2.3.16 微胶囊体外模拟消化特性分析
        2.3.17 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包埋微胶囊中介质油的品质提升
        2.3.18 数据分析与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初级乳液的工艺参数对其形成和稳定的影响
        3.1.1 水油相比对初级乳液形成和稳定的影响
        3.1.2 乳化剂浓度对初级乳液形成和稳定的影响
        3.1.3 明胶添加量对初级乳液形成和稳定的影响
    3.2 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复合凝聚参数的优化
    3.3 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的形成机制探究
        3.3.1 微胶囊的形态观测
        3.3.2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
        3.3.3 X射线衍射分析
        3.3.4 单宁酸的交联对微胶囊的界面强化作用
        3.3.5 单宁酸交联的L-抗坏血酸-槲皮素双载微胶囊形成过程和机制探讨
    3.4 微胶囊理化性质分析
    3.5 微胶囊加工稳定性研究
        3.5.1 热重分析
        3.5.2 微胶囊储藏稳定性
        3.5.3 微胶囊脂质氧化稳定性研究
    3.6 微胶囊体外模拟消化特性研究
        3.6.1 微胶囊中L-抗坏血酸和槲皮素的释放特性分析
        3.6.2 微胶囊中L-抗坏血酸和槲皮素的生物利用率评价
    3.7 介质油的品质提升研究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含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符号表
1 绪论
    1.1 核桃概述
        1.1.1 脂类
        1.1.2 蛋白质
    1.2 共轭脂肪酸概述
        1.2.1 共轭脂肪酸的结构及主要的生理功能
        1.2.2 共轭脂肪酸的来源及合成
    1.3 发酵核桃乳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1.4 发酵核桃乳的研究现状
    1.5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5.1 立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试剂
        2.1.4 培养基制备
        2.1.5 主要的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的活化与培养
        2.2.2 核桃乳的制备
        2.2.3 发酵核桃乳的制备
        2.2.4 p H值的测定
        2.2.5 乳酸菌活菌数的测定
        2.2.6 脂肪酸分析
        2.2.7 乳化稳定系数的测定
        2.2.8 离心沉淀率的测定
        2.2.9 粘度的测定
        2.2.10 粒径及粒度分布分析
        2.2.11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2.2.12 喜好度评价
        2.2.13 贮藏期内产品稳定性的研究
        2.2.1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菌株在核桃乳中转化共轭脂肪酸的研究
        3.1.1 料水比对不同菌株在核桃乳中的生长特性的影响
        3.1.2 核桃乳中亚油酸、亚麻酸的转化情况
        3.1.3 发酵核桃乳中共轭脂肪酸转化条件的研究
    3.2 含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的稳定性研究
        3.2.1 抗氧化剂的筛选
        3.2.2 乳化剂和增稠剂的复配和筛选
        3.2.3 发酵核桃乳的产品配方及喜好度评价
        3.2.4 发酵核桃乳的贮藏稳定性
        3.2.5 发酵核桃乳的货架期预测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的种类及合成方法
    1.1 共轭亚油酸乙酯及其合成方法
    1.2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及其合成方法
    1.3 共轭亚油酸植物甾醇酯及其合成方法
    1.4 共轭亚油酸薄荷醇酯及其合成方法
    1.5 共轭亚油酸其他酯类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
2 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2.1 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2.2 分子蒸馏法
    2.3 硅胶柱层析法
    2.4 柱层析、薄层色谱和液相色谱结合法
    2.5 模拟移动床色谱系统
3 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的检测方法
    3.1 气相色谱法
    3.2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检测方法
    3.3 高效液相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4 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的储存稳定性
5 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的应用
    5.1 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
    5.2 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5.3 在化妆品行业中的应用
6 结束语

(4)乳浓缩蛋白的酶法糖基化改性及微胶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皮克林乳液
        1.1.1 皮克林乳液简介
        1.1.2 皮克林乳液乳化机理及影响因素
    1.2 TG酶催化酶法糖基化研究
        1.2.1 TG酶简介及作用机理
        1.2.2 壳寡糖简介及性质
        1.2.3 乳浓缩蛋白简介及性质
        1.2.4 蛋白质与多糖的相互作用
        1.2.5 酶法糖基化改性乳蛋白现状
    1.3 蛋白质的界面行为研究
        1.3.1 QCM-D简介
        1.3.2 QCM-D在蛋白吸附行为的研究
        1.3.3 蛋白质界面扩张流变研究
        1.3.4 界面膜粘弹性与乳液稳定性研究
    1.4 功能性不饱和脂肪酸的微胶囊化研究
        1.4.1 功能性不饱和脂肪酸的简介及应用限制
        1.4.2 微胶囊技术概述
        1.4.3 乳蛋白壁材的微胶囊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2.3.2 TG酶协同壳寡糖改性MPC
        2.3.3 改性产物的化学和结构表征
        2.3.4 改性产物的表面亲疏水性表征
        2.3.5 改性产物全pH段溶解性测定
        2.3.6 改性产物的表观黏度
        2.3.7 改性产物的体外消化测定
        2.3.8 改性产物粒径的表征
        2.3.9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
        2.3.10 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分析
        2.3.11 Langmuir-Blodgett等温曲线测定
        2.3.12 改性产物的乳化性测试
        2.3.13 酶法糖基化MPC的不饱和脂肪酸乳液和微胶囊的制备
        2.3.14 酶法糖基化MPC的不饱和脂肪酸乳液的氧化稳定性分析
        2.3.15 酶法糖基化MPC的共轭亚油酸微胶囊粉末基本性质测定
        2.3.16 酶法糖基化MPC的共轭亚油酸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
        2.3.17 酶法糖基化MPC的共轭亚油酸微胶囊粉末的微观结构测定
        2.3.18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MPC酶法糖基化改性反应研究
        3.1.1 修饰产物的蛋白组成分析
        3.1.2 酶法糖基化MPC的 HPLC表征
        3.1.3 酶法糖基化MPC的 FTIR表征
        3.1.4 酶法糖基化MPC的三相接触角表征
        3.1.5 修饰产物全pH段溶解度分析
        3.1.6 修饰产物表观黏度分析
        3.1.7 修饰产物体外消化能力分析
    3.2 酶法糖基化调控界面膜粘弹性研究
        3.2.1 蛋白颗粒表观形态和粒径分析
        3.2.2 蛋白颗粒粘弹性分析
        3.2.3 LB膜压缩曲线
        3.2.4 乳化性分析
    3.3 酶法糖基化MPC的微胶囊化研究
        3.3.1 负载共轭亚油酸乳液的氧化稳定性
        3.3.2 负载共轭亚油酸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
        3.3.3 负载共轭亚油酸微胶储藏期微观结构变化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的制备及理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变性淀粉概述
    1.2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1.2.1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概述
        1.2.2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制备
        1.2.3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理化特性
        1.2.4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应用
    1.3 共轭亚油酸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1.4 共轭亚油酸非热传递体系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辛烯基琥珀酸莲子淀粉酯的制备及结构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莲子淀粉提取
        2.2.2 辛烯基琥珀酸莲子淀粉酯制备
        2.2.3 取代度测定
        2.2.4 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观察
        2.2.5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定
        2.2.6 粒径测定
        2.2.7 分子量测定
        2.2.8 X-射线衍射(XRD)测定
        2.2.9 数据处理及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取代度分析
        2.3.2 颗粒特性分析(电镜+粒径)
        2.3.3 分子特性分析(红外+分子量)
        2.3.4 结晶特性分析(XRD)
    2.4 小结
第三章 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复合物制备
        3.2.2 复合指数测定
        3.2.3 激光共聚焦(CLSM)观察
        3.2.4 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观察
        3.2.5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定
        3.2.6 粒径测定
        3.2.7 分子量测定
        3.2.8 X-射线衍射(XRD)测定
        3.2.9 数据处理及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复合指数分析
        3.3.2 颗粒尺寸分析(粒径)
        3.3.3 颗粒形貌分析(电镜+激光共聚焦)
        3.3.4 分子特性分析(红外+分子量)
        3.3.5 结晶特性分析(XRD)
    3.4 小结
第四章 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的热力学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膨润力与溶解度测定
        4.2.2 差式量热扫描仪测定
        4.2.3 热重分析仪测定
        4.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溶解特性分析
        4.3.2 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热特性分析
        4.3.3 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热重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的抗消化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动态体外大鼠胃-十二指肠模型模拟消化
        5.2.2 消化物葡萄糖含量测定
        5.2.3 消化物扫描电镜观察
        5.2.4 消化物激光共聚焦观察
        5.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消化曲线的绘制及分析
        5.3.2 消化物形貌观察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亚油酸异构酶定向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共轭亚油酸的研究
        1.1.1 共轭亚油酸的结构和性质
        1.1.2 共轭亚油酸的来源
        1.1.3 共轭亚油酸的生理功能
        1.1.4 共轭亚油酸的应用
        1.1.5 共轭亚油酸的合成方法
    1.2 亚油酸异构酶研究
        1.2.1 国内研究进展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3 酶的体外定向进化
        1.3.1 非理性设计
        1.3.2 半理性设计
        1.3.3 理性设计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产共轭亚油酸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性质的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传统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2.3.2 革兰氏染色鉴定
        2.3.3 CLA含量测定
        2.3.4 基因组提取
        2.3.5 PCR扩增
        2.3.6单因素实验
        2.3.7 发酵乳质构的测定
        2.3.8 发酵乳滋味的测定
        2.3.9 均匀设计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乳酸菌的分离纯化结果
        2.4.2 筛选菌株CLA含量的确定
        2.4.3 筛选菌株测序确证
        2.4.4 发酵条件对发酵乳质构的影响
        2.4.5 发酵条件对发酵乳滋味的影响
        2.4.6 发酵条件对发酵乳CLA产量的影响
        2.4.7 均匀设计对质构和滋味结果优化效果的影响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植物乳杆菌和痤疮丙酸杆菌亚油酸异构酶的异源表达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设备
        3.2.1 菌株与质粒
        3.2.2 引物与生化试剂
        3.2.3 培养基与主要溶液配制
        3.2.4 试验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植物乳杆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lai基因的克隆
        3.3.2 两种亚油酸异构酶基因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
        3.3.3 植物乳杆菌和痤疮丙酸杆菌lai基因的表达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植物乳杆菌和痤疮丙酸杆菌lai基因的克隆
        3.4.2 植物乳杆菌和痤疮丙酸杆菌lai基因的表达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ai-pl和 lai-p的突变及突变体库的构建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设备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gfp标签质粒的构建
        4.3.2 易错PCR扩增
        4.3.3 亚油酸异构酶突变体库的构建
        4.3.4 流式细胞仪的分选
        4.3.5 CLA含量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gfp标签质粒的构建
        4.4.2 易错PCR法构建突变体库
        4.4.3 gfp标签质粒与yclai-p的相关性验证
        4.4.4 流式细胞仪分选突变重组菌
        4.4.5 pCold-gfp-yclai-pl重组菌的吸光度值测定和pCold-gfp-yclai-p重组菌CLA高产菌株的确定
        4.4.6 产量提高菌株的双重验证
        4.4.7 突变菌株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7)葵花籽油的酶辅助压榨与共轭亚油酸粉末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葵花籽概述
        1.1.1 葵花籽产地
        1.1.2 葵花籽油及其成分和功能
        1.1.3 市场需求
    1.2 植物油提取研究进展
        1.2.1 传统的植物油提取方法
        1.2.2 酶辅助压榨法
    1.3 共轭亚油酸概述
        1.3.1 化学结构与性质
        1.3.2 摄入来源
        1.3.3 生理活性
        1.3.4 共轭亚油酸的安全性
        1.3.5 市场需求
    1.4 共轭亚油酸合成研究进展
        1.4.1 传统合成方法
        1.4.2 微波辅助碱催化异构化法
    1.5 油脂粉末化研究概述
        1.5.1 环糊精
        1.5.2 环糊精制备油脂粉末方法
        1.5.3 共轭亚油酸粉末化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7.2 技术路线
2 酶辅助压榨法制备葵花籽油工艺优化
    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装置
        2.2.2 实验流程
        2.2.3 单因素优化
        2.2.4 理化指标与表征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葵花籽含油率
        2.3.2 葵花籽冷榨法出油率
        2.3.3 酶辅助压榨法工艺条件优化
        2.3.4 理化指标与表征
    2.4 本章小结
3 微波法制备共轭亚油酸工艺优化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流程
        3.2.3 单因素优化
        3.2.4 响应面优化
        3.2.5 理化指标与表征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微波法制备共轭亚油酸工艺条件优化
        3.3.2 理化指标与表征
    3.4 本章小结
4 共轭亚油酸粉末化工艺优化
    4.1 材料、试剂与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流程
        4.2.2 单因素优化
        4.2.3 理化表征
        4.2.4 生物利用度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共轭亚油酸粉末化工艺条件优化
        4.3.2 理化表征
        4.3.3 生物利用度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8)酱渣粗脂肪的提取、改性及产物氧化稳定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酱渣
    1.2 酱渣综合利用情况
        1.2.1 酱渣再次发酵用作饲料
        1.2.2 酱渣再次开发作为肥料
        1.2.3 从酱渣中提取食物纤维
        1.2.4 从酱渣中提取黄酮类物质
    1.3 从酱渣中提取粗脂肪
        1.3.1 压榨法
        1.3.2 萃取法
        1.3.3 超声波强化法制取粗脂肪
    1.4 酱渣粗脂肪的甲酯化
    1.5 酱渣中粗脂肪制备共轭亚油酸
        1.5.1 共轭亚油酸的几种制备方法的比较
    1.6 共轭亚油酸的氧化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1.7.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7.2 研究目标
第二章 超声强化酱渣中粗脂肪的提取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操作方法
        2.3.1 测定方法
        2.3.2 不同水分含量酱渣的制备
        2.3.3 提取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丙酮索氏提取粗脂肪
        2.4.2 丙酮超声提取粗脂肪
        2.4.3 有无超声作用的比较
        2.4.4 正已烷与丙酮溶剂的对比试验
        2.4.5 酱渣水分含量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酱渣粗脂肪的改性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3.3 测定及结构表征方法
        3.3.1 酱渣中粗脂肪酸值的测定方法
        3.3.2 过氧化值的测定
        3.3.3 共轭亚油酸转化率的测定及计算
        3.3.4 结构表征方法
        3.3.5 油脂颜色深浅的表示方法
    3.4 粗脂肪的预处理及其共轭
        3.4.1 粗脂肪的预处理
        3.4.2 共轭油脂的制备方法
        3.4.3 高酸价油脂甲酯化方法
        3.4.4 不同酸值的粗脂肪对共轭化影响
        3.4.5 油脂氧化对共轭反应的影响
        3.4.6 色泽对共轭反应的影响
        3.4.7 水分对共轭转化率的影响
    3.5 结果与讨论
        3.5.1 酱渣粗脂肪甲酯化
        3.5.2 不同酸值的粗脂肪对共轭化影响
        3.5.3 氧化程度对共轭的影响
        3.5.4 色泽对共轭反应的影响
        3.5.5 酱渣粗脂肪及其甲酯紫外扫描图
        3.5.6 脱色酱渣粗脂肪与共轭的关系
        3.5.7 脱色酱渣甲酯与共轭的关系
        3.5.8 含水量对共轭的影响
    3.6 结论
第四章 共轭产物的氧化稳定性
    4.1 引言
    4.2 原料、试剂与仪器
        4.2.1 原料
        4.2.2 试剂以及设备
    4.3 实验内容
        4.3.1 甲酯的制备
        4.3.2 共轭产物的制备
        4.3.3 结构测定
        4.3.4 产物氧化稳定性试验
    4.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4.1 紫外光谱结果分析
        4.4.2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
        4.4.3 核磁共振氢谱结果分析
        4.4.4 氧化稳定性结果与讨论
    4.5 结论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储存及应用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共轭亚油酸(CLA)概述
        1.1.1 共轭亚油酸(CLA)的结构
        1.1.2 共轭亚油酸(CLA)的来源
    1.2 共轭亚油酸的生物学功能
        1.2.1 抗癌作用
        1.2.2 减脂作用
        1.2.3 抗动脉粥样硬化
        1.2.4 调节免疫功能
        1.2.5 其它作用
        1.2.6 共轭亚油酸的应用范围
    1.3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概述
        1.3.1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结构与制备方法
        1.3.2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应用范围
    1.4 共轭亚油酸酸甘油酯微囊粉概述
        1.4.1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微囊粉的结构
        1.4.2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微囊粉的应用范围
    1.5 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1.5.1 立题背景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储存稳定性实验
        2.3.2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与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微囊粉应用稳定性实验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储存稳定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3.1.1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气味与色度随时间的变化
        3.1.2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过氧化值随时间的变化
        3.1.3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脂肪酸组成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
    3.2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与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微囊粉应用稳定性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3.2.1 CLA-TG 及其微囊粉的添加对烘焙食品感观品质的影响
        3.2.2 CLA-TG 及 CLA-TG 微囊粉在烘焙过程中的变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大豆亲脂性蛋白的界面吸附、乳化及输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豆蛋白概述
        1.1.1 大豆蛋白生产工艺和应用
        1.1.2 大豆蛋白分级和功能性
    1.2 大豆亲脂性蛋白
        1.2.1 大豆亲脂性蛋白的组成
        1.2.2 大豆亲脂性蛋白的生理功能
    1.3 油体及油体结合蛋白
        1.3.1 油体结构与组成
        1.3.2 油体结合蛋白
        1.3.3 油体物理化学性质
        1.3.4 重组油体及其应用
    1.4 乳液的形成与稳定性
        1.4.1 乳液的形成
        1.4.2 不同类型乳化剂的乳化行为
        1.4.3 蛋白质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
        1.4.4 固体颗粒形成的乳液
    1.5 论文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大豆亲脂性蛋白纳米颗粒及其形成的复合界面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大豆亲脂性蛋白纳米颗粒的形成及表征
        2.3.2 大豆亲脂性蛋白纳米颗粒制备的乳液稳定性
        2.3.3 大豆亲脂性蛋白纳米颗粒的界面性质
        2.3.4 磷脂和疏水蛋白协同作用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复合界面的组成对重组油体物理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脱脂溶剂对油体蛋白中磷脂含量的影响
        3.3.2 脱脂溶剂对油体蛋白界面性质的影响
        3.3.3 重组油体表征
        3.3.4 重组油体表面蛋白吸附量
        3.3.5 重组油体的物理稳定性
        3.3.6 重组油体氧化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玉米醇溶蛋白/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界面的形成及蛋白质基 PICKERING 乳液和油胶的制备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玉米醇溶蛋白颗粒和硬脂酸钠的复合物的形成
        4.3.2 玉米醇溶蛋白颗粒的界面吸附
        4.3.3 玉米醇溶蛋白 Pickering 乳液的形成
        4.3.4 乳液稳定性和油胶的形成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大豆亲脂性蛋白颗粒输送载体构建及其稳定性和释放特性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荷载共轭亚油酸的颗粒制备与表征
        5.3.2 酪蛋白酸钠对纳米颗粒稳定性的影响
        5.3.3 共轭亚油酸的氧化稳定性
        5.3.4 共轭亚油酸在体外的模拟消化释放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大豆亲脂性蛋白双功能颗粒构建及结构化藻油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主要仪器
        6.2.3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双功能纳米颗粒形成
        6.3.2 颗粒浓度对油胶形成的影响
        6.3.3 油胶微结构表征
        6.3.4 油胶流变学特性
        6.3.5 油胶氧化稳定性
        6.3.6 油胶脂肪酸组成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3.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共轭亚油酸的氧化稳定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L-抗坏血酸/槲皮素复合凝聚双包埋微胶囊化研究[D]. 纪冉. 江南大学, 2021(01)
  • [2]含共轭脂肪酸的发酵核桃乳的研究[D]. 黄周群. 江南大学, 2021(01)
  • [3]共轭亚油酸酯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 郭小婧,张东辉. 中国油脂, 2020(09)
  • [4]乳浓缩蛋白的酶法糖基化改性及微胶囊应用研究[D]. 李翔. 江南大学, 2020(01)
  • [5]OSA改性莲子淀粉-共轭亚油酸复合物的制备及理化特性研究[D]. 孙思薇.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6]亚油酸异构酶定向进化研究[D]. 时旭.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7]葵花籽油的酶辅助压榨与共轭亚油酸粉末的制备工艺研究[D]. 郭紫婧.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8]酱渣粗脂肪的提取、改性及产物氧化稳定性[D]. 何海芬.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5(05)
  • [9]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储存及应用稳定性研究[D]. 刘明. 吉林大学, 2014(03)
  • [10]大豆亲脂性蛋白的界面吸附、乳化及输送特性研究[D]. 高志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共轭亚油酸的氧化稳定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