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n electr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n collectorless flotation of sphalerite in presence of Cu~(2+) ions(论文文献综述)
赵清平,蓝卓越,童雄[1](2021)在《铜离子对闪锌矿、黄铁矿浮选的选择性活化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铜离子活化闪锌矿(ZnS)和黄铁矿(FeS2)的表面化学、溶液化学以及两种矿物的浮选分离进行了综合评述,分析讨论了铜离子浓度、活化时间、pH值、表面电荷、表面氧化程度、矿浆电位等主要因素对闪锌矿和黄铁矿活化浮选的影响。为生产实践中闪锌矿、黄铁矿的绿色、高效浮选分离提供一定的理论及技术支撑。
张胜东[2](2021)在《闪锌矿铁含量对其浮选及与黄铁矿分离的影响》文中认为锌的硫化矿是工业上提取锌金属资源的主要原料,其中铁闪锌矿资源占据重要地位。我国铁闪锌矿资源丰富,且共伴生大量稀贵金属,对其选别回收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闪锌矿的晶格中部分锌原子被铁取代后,其物理化学性质受到显着影响,表面性质及浮选行为也随之改变,进而导致铁闪锌矿的浮选回收存在铜活化困难、黄药吸附活性下降、碱性下受到严重抑制以及难以与黄铁矿实现良好分离等难点,然而目前这些问题仍未得到系统有效地解决。因此,本文以不同铁含量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纯矿物浮选研究与药剂吸附量测定,系统考察了硫酸铜活化丁基黄药捕收浮选体系中闪锌矿的铁含量对其浮选行为及药剂吸附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接触角测定、溶出量测定、乙二胺四乙酸(EDTA)选择性萃取、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FESEM-EDS)分析、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分析、电化学研究等手段揭示了铁含量对闪锌矿表面氧化、混合矿体系中硫酸铜活化以及高碱高钙抑制选择性的影响规律及机制,明确了提高铁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效果的探索方向:开发非高碱工艺、提高硫酸铜活化选择性以及实现黄铁矿的选择性抑制;最后,分别开展了低碱下氯化铵调控铜活化选择性和非高碱性下黄铁矿选择性抑制研究来优化铁闪锌矿与黄铁矿的分离浮选,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单矿物浮选和药剂吸附量研究表明,铁取代降低了闪锌矿的天然可浮性、丁基黄药捕收可浮性以及硫酸铜活化丁基黄药捕收可浮性,铁取代对闪锌矿黄药吸附过程的阻碍作用是闪锌矿浮选效果恶化的原因;碱性增强和氧化钙调浆凸显了铁取代对闪锌矿黄药吸附以及浮选的不利影响,导致高铁闪锌矿浮选在氧化钙调浆的高碱环境下受到严重抑制。闪锌矿表面氧化研究表明,闪锌矿在空气中氧化缓慢,在矿浆中发生一定程度氧化,且闪锌矿的氧化活性和氧化程度随其铁含量升高而增加;闪锌矿铁含量升高导致其表面氧化加剧,带来离子溶出、表面氧化产物组成与形貌、表面疏水性及浮选行为的差异:在酸性下,铁闪锌矿更大程度的氧化表现为离子溶出量增加、表面富硫程度增加、氧化后表面天然疏水性增加;在高碱性下,随着铁含量升高,闪锌矿离子溶出增加,表面吸附更多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金属羟基阴离子,氧化表面形貌产生显着改变,天然疏水性降低以及氧化后浮选回收率下降幅度增加。混合矿研究表明,硫酸铜活化丁基黄药捕收体系只能在高碱下实现闪锌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且分离效果随闪锌矿铁含量升高而显着下降;氧化钙调浆环境对闪锌矿浮选抑制程度随闪锌矿铁含量升高而增加,导致高碱性下基本无法实现高铁闪锌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铜在闪锌矿与黄铁矿表面的吸附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下具有选择性,在碱性环境下失去选择性,丁基黄药吸附在铜活化下的闪锌矿与黄铁矿混合体系中具有一定选择性,且选择性随闪锌矿铁含量升高而下降;闪锌矿与黄铁矿铜活化过程存在两个本质差异:无论处于酸性还是碱性环境,无论铁含量高低,闪锌矿铜活化过程均遵循铜锌离子交换机制,而黄铁矿则不发生铜铁离子交换过程;铜离子可渗透进入闪锌矿晶格内部,却只能在黄铁矿表面发生吸附;铁取代对闪锌矿铜活化过程带来一定影响,表面铁无法与铜发生离子交换,但铁取代促进了铜离子向闪锌矿晶体内部渗透的过程;闪锌矿与黄铁矿铜活化过程的本质差异反映出铜离子在两种矿物表面吸附强度的显着差异,这为两种矿物铜活化选择性调控创造了良好条件;在高碱性下,钙和铁氢氧化物在闪锌矿和黄铁矿表面的吸附均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但随着闪锌矿铁含量升高,两种物质吸附的选择性相应下降,这也是高碱高钙环境对铁闪锌矿与黄铁矿混合矿体系抑制选择性不足的本质原因;闪锌矿铁含量升高导致铜活化选择性、钙抑制选择性以及铁氢氧化物吸附选择性降低,这也是导致铜活化黄药捕收体系下高碱高钙环境分离闪锌矿与黄铁矿效果随闪锌矿铁含量降低的三大原因;基于此,提出提高铜活化黄药捕收体系下闪锌矿尤其是高铁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效果的探索方向:开发低碱度分离工艺、提高铜活化选择性以及实现黄铁矿的选择性抑制。氯化铵调控铜活化选择性研究表明,p H=9时,氯化铵能够强化闪锌矿的铜活化、削弱黄铁矿的铜活化,从而提高铜活化体系下闪锌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效果,但分离效果仍然表现出随闪锌矿铁含量升高而下降的趋势;低碱下氯化铵主要通过锌氨络合溶解氢氧化锌、铜氨络离子“储存”、“释放”、“运载”铜离子促进铜离子活化以及锌氨络合促进铜锌交换三个途径来强化闪锌矿铜活化,通过维持黄铁矿表面羟基化以及氨分子解吸黄铁矿表面吸附铜的方式削弱黄铁矿铜活化,最终实现对闪锌矿与黄铁矿混合矿体系中铜活化选择性的提升。非高碱下黄铁矿的选择性抑制研究表明,次氯酸钙在p H=9/10.5下具有良好的抑制选择性,能够较好地实现闪锌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将次氯酸钙选择性抑制与铜氨体系选择性活化相结合,能够实现低碱下闪锌矿与黄铁矿的较好浮选分离,但仍然无法避免闪锌矿铁取代对分离效果的不利影响;在闪锌矿与黄铁矿混合体系中,矿物表面氧化程度的不同及其带来的锌铁氢氧化物吸附差异和钙吸附的选择性是次氯酸钙发挥选择性抑制的基础,闪锌矿的铁取代带来的其与黄铁矿在氧化溶出、锌铁氢氧化物吸附以及钙吸附三个方面选择性的降低是次氯酸钙抑制选择性下降的本质原因。本文的研究探明了闪锌矿铁取代对铜活化黄药捕收体系中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的影响规律及机制,明确了提高铁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效果的突破方向,并从调控铜活化选择性与实现非高碱下黄铁矿选择性抑制两个方向进行了深入有效的研究,为系统解决铁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难题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余力[3](2020)在《铁-铵氯盐在铜砷分离过程的翼庇效应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是一种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数十年的大规模开采,高品位、易选别的铜矿资源已被消耗殆尽。对品位低、嵌布粒度细、杂质含量高的难处理铜矿的开发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其中高砷铜矿是典型的代表。在国内大部分高砷铜矿床中铜矿物以黄铜矿为主、砷矿物以砷黄铁矿为主,黄铜矿与砷黄铁矿的浮选分离一直是选矿研究中的难点问题。论文以黄铜矿和砷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应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黄铜矿和砷黄铁矿晶体的化学键结构和表面驰豫。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确定了常见离子对黄铜矿和砷黄铁矿浮选的影响。发现了铁-铵氯盐能在保证黄铜矿较好可浮性的同时,实现对砷黄铁矿的抑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药剂的“翼庇效应”,即两种矿物浮选分离时,加入调整剂A(Fe Cl3)抑制非目的矿物(砷黄铁矿),同时加入调整剂B(NH4Cl)对目的矿物(黄铜矿)起到屏蔽、保护等作用,减少调整剂A对目的矿物的抑制作用,实现矿物的选择性分离。论文运用XPS、To F-SIMS表面分析、微区电化学分析、Zeta电位测试、量子化学计算等手段,重点分析了铁-铵氯盐在黄铜矿和砷黄铁矿表面的作用机理,对Fe Cl3对砷黄铁矿和黄铜矿的抑制机理及NH4Cl对黄铜矿的活化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阐释。最后,通过对云南某高砷铜矿进行浮选试验,将机理研究成果在实际矿石浮选中应用。矿物晶体及表面计算发现,黄铜矿和砷黄铁矿的S-Fe键性质类似,黄铜矿表面弛豫比砷黄铁矿明显,弛豫后的黄铜矿表面呈现“富硫”的状态,黄铜矿和砷黄铁矿表面的Fe原子相对于S和Cu原子具有更强的活性。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砷黄铁矿较黄铜矿在溶液中易被氧化,在碱性条件下两种矿物所需的氧化电位更低,更容易被氧化。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Fe3+、Mg2+、Ca2+和Pb2+等离子对砷黄铁矿的浮选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Fe3+的抑制作用最强。Cu2+在砷黄铁矿浮选过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活化行为,NH4+和Al3+对砷黄铁矿浮选的影响不明显。Fe3+、Mg2+和Ca2+在碱性条件下对黄铜矿也有一定抑制作用,Cu2+和NH4+能在碱性环境下对黄铜矿起到活化作用,但单一使用一种离子无法实现黄铜矿与砷黄铁矿的有效分离。通过离子复配浮选试验,发现铁-铵氯盐的复配可以在抑制砷黄铁矿的同时,“保护”黄铜矿的上浮,可实现较好的铜砷分离效果。机理研究发现,FeCl3加入后矿物表面的Zeta电位提高,矿物表面的氧化程度加深。矿物表面产生更多的亲水性物质(氢氧化铁、砷酸盐、亚砷酸盐、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导致砷黄铁矿可浮性降低。在高p H条件下,由于砷黄铁矿表面上存在As和Fe的氧化残留物,S的氧化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量化计算发现Fe3+能取代砷黄铁矿表面的As原子而不能取代砷黄铁矿表面的S原子,Fe3+和Fe(OH)3均能在砷黄铁矿表面吸附,Fe3+在砷黄铁矿表面吸附的最佳位点为中心位点;Fe(OH)3在砷黄铁矿表面最佳的吸附方式为侧位吸附,此时Fe(OH)3靠近矿物表面的两个羟基也向远离矿物表面的方向移动,Fe(OH)3中的羟基难与矿物表面作用,而参与反应的主要是分子中的Fe原子。FeCl3在黄铜矿表面作用,导致矿物表面Fe位点氧化程度加深,而对Cu、S位点没有明显影响,在矿物表面发现更多的亲水化合物Fe(OH)3。Fe(OH)3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能为负值,最佳的吸附方式为正位吸附,Fe Cl3在矿物表面作用导致黄药的吸附量降低,矿物的可浮性减弱。NH4Cl加入后,黄铜矿表面的亲水氧化物并没有减少,但黄药的吸附量明显增加。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NH4Cl中的有效成分NH3与黄铜矿表面的Cu位点反应,导致Cu和S原子之间的电子作用减弱,Cu位点的正电荷增加,活性增强,强化了黄原酸根在矿物表面的作用,使得黄铜矿被活化。实际矿石浮选试验结果表明:云南某高砷铜矿原矿含铜0.76%,含砷1.03%,采用基于翼庇效应的铁-铵氯盐混合药剂作为调整剂,可获得铜精矿Cu品位23.88%,回收率88.45%,含砷0.43%,实现了铜资源的有效回收。
冉金城[4](2019)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强化毒砂和黄铁矿浮选分离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砷是黄铁矿精矿中最常见的有害元素之一,在浮选过程中,需尽可能地将黄铁矿精矿中的砷除去,以避免影响后续冶金作业,污染周围环境。砷硫常规浮选分离的关键在于抑制剂的选择,然而,由于毒砂和黄铁矿表面性质接近、黄药吸附特性相似,不管采用何种药剂,在抑制毒砂的同时也会降低黄铁矿的可浮性,使得砷硫分离十分困难。低温等离子体已被证明是实现硫化矿物浮选分离的有效预处理手段,然而,目前等离子体在矿物表面的改性均在低气压/近真空环境下进行,且尚未有人研究过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对砷硫浮选分离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以毒砂和黄铁矿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搭建了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矿物表面改性试验平台。系统研究了不同放电气体(氧气、空气、氮气、氨气)及放电参数下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砷硫分离的影响规律,揭示了等离子体改性具时效性的客观存在。同时,采用一维数值模拟研究了放电参数对等离子体放电特性的影响,揭示了折合电场强度、电子密度、电子温度和平均电子能量等物理量的空间分布规律。2、系统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对毒砂和黄铁矿矿物表面性质的影响。采用热力学计算,从溶液化学等方面研究了等离子体改性后毒砂和黄铁矿水溶液体系下的表面性质的差异。同时,采用XPS分析了改性前后毒砂和黄铁矿表面化学组成的变化及差异,揭示了低温等离子体通过向矿物表面引入[O]活性粒子和“晶格损伤诱导化学反应”,从而实现毒砂和黄铁矿的选择性改性的双重机制,以及SO42-浓度的增加是无氧等离子体改性后毒砂表面亲水性提高的关键。3、深入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对药剂吸附行为的影响。加药后XPS分析、红外光谱分析、ICP-MS分析及Zeta电位分析等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改性后,黄原酸盐只能在强酸性介质中吸附在毒砂表面上,而在中强碱性环境下黄铁矿表面上的捕收剂吸附影响不大,进而揭示了等离子体改性后毒砂和黄铁矿表面捕收剂差异性吸附规律。4、系统分析了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对矿物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采用XRD和XPS深度剖析分析了改性前后矿物晶体结构,表明等离子体改性不会导致矿物新晶相的生成。同时,基于AFM图像分析了改性后矿物表面的粗糙度变化,结合SEM-EDS分析和XPS深度剖析,研究了等离子体刻蚀对毒砂和黄铁矿表面亲水性的影响机理,提出了不同等离子体的表面刻蚀机制,揭示了矿物可浮性的变化同时受表面粗糙度及缺陷区域表面氧化程度的影响,进而建立了等离子体刻蚀诱导矿物表面选择性改性的机制。论文的研究是对毒砂和黄铁矿浮选分离进行的新探索,从表面性质、药剂吸附行为及选择性刻蚀角度建立了等离子体的表面改性机制,丰富了现有的等离子体矿物表面改性理论,对实现砷硫的高效浮选分离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尧章伟[5](2019)在《四川九龙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铅锌硫化矿是我国重要的铅锌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直以来铅锌硫化矿的选矿重点和难点都在于铅锌分离,其分离难的原因在于铅锌原子具有相似的外层电子结构,可浮性相近。除此之外矿浆以及回水中Cu2+等难免离子对闪锌矿的活化作用,因此通常需要氰化物才能得到较好的分选效果。随着我国对环保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氰化法等对环保产生压力的处理方法难以适应当前环保要求,因此因此铅锌硫化矿的浮选分离研究对高效、绿色利用铅锌硫化矿产资源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以四川九龙铅锌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浮选参数条件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磨矿细度、捕收剂种类、捕收剂用量、抑制剂种类、抑制剂用量等条件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获得了最佳浮选工艺条件为:磨矿细度-0.074mm含量占85%、乙黄用量40g/t、抑制剂硫酸锌+硫化钠用量为2000g/t+500g/t、石灰用量6000g/t、硫酸铜用量150g/t、丁黄用量80g/t、2#油40g/t。在此条件下进行开路试验最终确定铅锌均采用"一粗两扫三精"流程,最终进行闭路试验,在原矿含铅2.25%、含锌6.02%以及含银63g/t的情况下获得了品位51.31%,回收率88.36%的铅精矿,其中含锌6.06%;锌品位45.13%,锌回收率87.42%的锌精矿。铅精矿中含银684.74g/t,银回收率达到41.93%。为进一步提高铅锌中伴生银回收率,降低石灰用量和矿浆pH,采用了腐殖酸钠和石灰组合抑制黄铁矿,其效果显着。在腐殖酸钠用量为300g/t、石灰用量为3000g/t,硫酸铜用量150g/t、丁黄用量80g/t、2#油40g/t的条件下进行闭路试验,获得了品位51.06%,回收率88.16%的铅精矿;锌品位为44.53%,回收率86.25%的锌精矿。铅精矿中含银872.1g/t,铅精矿中银回收率为53.98%。相比于单独使用石灰作为黄铁矿的抑制剂,银回收率提高了12.05%。对锌精矿进行XRD以及多元素分析,发现锌精矿含铁18.76%,含硫32.37%,说明主要锌矿物为高铁闪锌矿。这就解释了锌精矿品位不高即只达到45.13%的原因。
吴迪[6](2019)在《中矿再磨对黄铜矿浮选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矿再磨工艺应用十分广泛,能有效解决中矿浮选面临的回收与分离困难等问题,对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突出效果。虽然中矿再磨的研究已开展多年,但由于中矿性质复杂、影响浮选的因素众多,再磨过程又涉及大量物理和化学变化,导致机理研究未能系统深入,仍存在许多空白与不足,严重制约选矿技术的发展。因此,深入开展中矿再磨对矿物浮选影响及机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论文以黄铜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气相/液相色谱-质谱(GC/LC-MS)以及其他物理、化学分析与测试技术,分析再磨前后矿物物理形貌、浮选行为、表面性质和矿浆溶液性质,揭示了中矿再磨对黄铜矿浮选影响的机理,并通过人工混合矿石和实际矿石浮选证实中矿性质与再磨浮选效果之间的联系。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对磨矿及磨矿后的搅拌环境,包括磨矿介质种类、pH、磨矿时间、离子浓度、矿浆电位、搅拌时间、捕收剂用量等参数进行讨论,查明了中矿再磨对黄铜矿浮选影响的一般规律。结合矿物表面性质研究,揭示了pH=10的环境下低碳钢磨矿造成矿浆电位偏低、表面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含量偏高抑制黄铜矿浮选的机理,并建立了中矿再磨环境对黄铜矿浮选影响的作用模型。(2)通过对离子、药剂吸附和表面性质的研究,揭示了Cu2+、Fe3+和Ca2+参与中矿再磨对黄铜矿、黄铁矿和石英浮选影响的机理,完善了中矿再磨关于离子对浮选影响的理论研究。研究发现在碱性环境下,Cu2+参与再磨生成Cu(OH)2罩盖黄铜矿表面,抑制其浮选,却在黄铁矿表面发生交换吸附和氧化还原反应,促使Cu2+向Cu+转化,活化了黄铁矿表面,增加了黄铜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难度。Fe3+和Ca2+参与再磨在黄铜矿和黄铁矿表面生成亲水性Fe(OH)3和CaSx Oy,抑制了黄铜矿和黄铁矿的浮选。Cu2+、Fe3+和Ca2+参与再磨在石英表面吸附含量均较低,分别为0.05%、0.02%和0.15%,对石英浮选的影响较小。(3)对丁基黄药和Z200参与中矿再磨对黄铜矿浮选影响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捕收剂机械活化”的观点,为中矿再磨相关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发现,当丁基黄药和Z200用量分别为300 g/t和120 g/t时,捕收剂参与再磨比直接搅拌的浮选回收率分别提高3.59%和3.73%。LC-MS分析表明丁基黄药参与再磨,在黄铜矿表面的化学吸附更强,生成较多的C4H9OCSSCu、(C4H9OCSS)2·H2O、(C4H9OCSS)2Fe、(C4H9OCSS)2Cu(OH)和(C4H9OCSSCu)2等物质,有利于黄铜矿浮选。GC-MS分析表明Z200参与再磨,在黄铜矿表面的物理吸附更强,并预先包覆矿物表面防止氧化生成SO42-,促进了黄铜矿浮选。(4)对过度氧化、药剂抑制和泥化罩盖黄铜矿的再磨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了中矿再磨浮选理论。研究表明,在最佳再磨条件下,过度氧化的黄铜矿再磨后,表面O含量由54.32%降至37.77%,S中SO42-含量从21.08%降至9.83%,表面氧化层脱落,有利于其浮选;巯基乙酸钠抑制的黄铜矿再磨后,表面污染C含量从30.81%降至24.58%,巯基乙酸钠吸附量从0.915 mg/g降至0.335mg/g,表面抑制剂解吸,有利于其浮选;高岭石泥化罩盖的黄铜矿再磨后,泥化罩盖程度不变,反而表面Fe含量从27.38%降至25.87%,部分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得到擦洗脱除,有利于其浮选。(5)研究了人工混合矿石和实际矿石的中矿再磨对黄铜矿浮选的影响,分析了二者指标差异的内在原因。武山铜矿原矿采用中矿再磨比循序返回流程铜回收率提高4.04%,低于相同条件下人工混合矿石试验指标(铜回收率提高8.01%)。由于武山铜矿中矿性质较为复杂,包含对中矿再磨有利和不利的特征,导致浮选回收率提高相对困难。而金堆城钼尾矿采用中矿再磨比循序返回流程铜回收率提高6.08%,高于相同磨矿条件下人工混合矿石试验指标(铜回收率提高1.18%)。由于表面受到药剂抑制是该钼尾矿浮选中矿的主要特征,轻度再磨即可显着改善其可浮性,对黄铜矿的回收率提高较为明显。
马原琳[7](2019)在《广西某硫化铅锌矿浮选优化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铅锌矿产资源历经多年开采,正面临着越来越贫细杂化的严峻问题。由于铅锌矿石性质发生改变,原本的工艺和药剂制度已经不能获得优质的产品。因此铅锌矿的高效分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原有的工艺流程和设备仪器条件下通过采用新型药剂及合适的药剂制度来优化生产指标,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是目前来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本文以广西某硫化铅锌矿为研究对象,该选厂生产指标存在精矿品位和金属回收率较低、铅锌精矿互含高的问题,了解到该选厂采用硫酸铜作为闪锌矿的活化剂,但硫酸铜存在活化作用选择性不强、需在高碱条件下使用的缺点,会对选矿指标和选厂效益产生巨大影响。而童雄教授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新型闪锌矿活化剂X-45,一方面活化能力和选择性能比硫酸铜好,另一方面成本较低、使用的pH环境更广。本文研究讨论新型活化剂X-45能否在代替硫酸铜的同时达到提高该选矿厂的精矿品位和金属回收率、减少精矿铅锌互含、降低选矿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论文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扫描电镜、XRD衍射分析、物相分析等检测方法对矿样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原矿中68.60%的铅赋存于方铅矿中,88.34%的锌赋存在闪锌矿中,铅品位为0.86%,锌品位为3.86%,脉石矿物主要有重晶石、石英、白云石,方铅矿、闪锌矿与脉石矿物的嵌布特性复杂,粒度分布较广,粗细不均匀。选择优先浮选工艺流程,进行实际矿石浮选试验研究。由试验结果得:在最佳药剂制度的条件下:采用新型活化剂X-45时,闭路试验得到的铅精矿品位为34.02%、回收率为56.67%、含锌12.33%,锌精矿品位为45.91%、回收率为90.99%、含铅1.86%。相较于硫酸铜,不但锌精选石灰最佳用量降低200g/t,而且锌精矿中锌品位提高了3.11%,锌回收率提高了2.56%,锌精矿含铅量降低了0.06%。由经济概算得采用新型活化剂X-45比硫酸铜每吨可节约0.25元药剂成本,每处理一吨原矿增加36.92元的综合经济效益。在最佳药剂制度条件下,对比两种活化剂作用下的纯矿物浮选试验结果得:新型活化剂X-45的活化能力更强、活化作用更具选择性,且其适用的溶液pH环境更广;对比两种活化剂作用下的闪锌矿表面接触角大小可得,新型活化剂X-45的活化能力强于硫酸铜。
孙乾予[8](2019)在《铜矿物的晶体化学基因特征及浮选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因矿物加工工程,简称 GMPE(Genetic Mineral Processing Engineering),是从矿床成因、矿石性质、矿物特性等矿物加工的“基因”特征入手,建立大数据库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研究矿物加工“基因”特性与选矿工艺流程及选矿指标间的关系,实现利用数学模型预测给定矿石的选矿工艺流程与指标的一项系统工程,由于该工程浩大繁杂,需要对各类矿物的基因特性和浮选规律进行研究。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铜矿物黄铜矿、斑铜矿、孔雀石、蓝铜矿和赤铜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MS模拟、XPS、溶解性试验和表面电位等详细研究了铜矿物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Mulliken布居数、表面能、断裂键、表面元素分布、表面离子溶出和表面电性等基因特征,通过铜矿物的可浮性规律与基因特征建立联系,再根据铜矿物的浮选数据建立函数模型来预测和验证混合铜矿的最佳药剂用量和pH值下的回收率和品位,并结合铜矿物的基因特征和一系列的检测对铜矿物的可浮性进行机理研究。通过铜矿物的浮选规律与基因特征关系得出:铜矿物的天然可浮性大小为:斑铜矿>黄铜矿>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可浮性与断裂面、断裂键密度和布居数相关;在黄药类捕收剂(NaEX、NaBX和NaIAX)、丁铵黑药和乙硫氮作用下的可浮性大小为:斑铜矿>黄铜矿>蓝铜矿≈孔雀石>赤铜矿,可浮性与禁带宽度和表面S元素含量相关;在油酸钠、烷基羟肟酸和水杨羟肟酸下的可浮性大小为:赤铜矿>蓝铜矿>孔雀石>斑铜矿>黄铜矿,可浮性与矿物表面Cu元素含量相关;在十二胺下的可浮性大小为:黄铜矿>斑铜矿>蓝铜矿>孔雀石>赤铜矿,黄铜矿和斑铜矿可浮性与表面电性相关,孔雀石、蓝铜矿和赤铜矿的可浮性与表面Cu2+的溶解相关。通过矿物在调整剂和金属离子下的浮选规律与基因特征关系得出:在硫化钠作用下斑铜矿的可浮性好于黄铜矿,与表面Fe元素含量相关,氧化铜的可浮性大小为:蓝铜矿>孔雀石>赤铜矿,可浮性与表面Cu2+的溶解相关;组合调整剂硫酸铵+硫化钠对于氧化铜的可浮性大小为: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可浮性与氧化铜表面Cu2+的溶解相关;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对硫化后的孔雀石、蓝铜矿和赤铜矿的可浮性大小分别为: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可浮性与经过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络合后氧化铜表面Cu2+的溶解相关;黄铜矿和斑铜矿可浮性受Ca2+、Mg2+含量有一定影响,但Fe3+含量对黄铜矿和斑铜矿影响更大,可浮性与表面电性相关,而金属离子对硫化后的氧化铜的可浮性与表面Cu2+的溶解相关。通过铜矿物的分配系数和铜矿物的浮选函数建立混合铜矿的浮选函数模型,得出不同比例的混合硫化铜在预测的药剂用量和pH值下的回收率和品位与实际值一致,而对于混合硫化铜和氧化铜,仅在二者比例相近时,在预测药剂用量和pH值下的回收率和品位与实际值一致。NaBX容易在黄铜矿和斑铜矿表面发生吸附,生成黄原酸铜、黄原酸铁和双黄药等物质;而孔雀石、蓝铜矿和赤铜矿表面的Cu2+易溶解,生成的黄原酸盐难固定在矿物表面,导致可浮性差。组合捕收剂NaIAX和DDA可以降低形成胶束的浓度,使捕收剂更容易缔合团聚在孔雀石表面,通过Zeta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分表明NaIAX+DDA以氢键吸附、化学吸附和静电吸附的形式作用在硫化后的孔雀石表面,生成的黄原酸铜盐和铜胺络合物强化了孔雀石的可浮性。硫酸铵可以提高氧化铜矿物的表面电性来增强对硫化钠的吸附,经SEM-EDS分析表明孔雀石、蓝铜矿和赤铜矿经过硫酸铵和硫化钠硫化后表面的硫化铜的产物增多,水玻璃在溶液中产生的硅酸氢根离子会降低黄铜矿和斑铜矿对NaBX的吸附,而硅酸氢根离子会在氧化铜表面络合,降低或阻止了表面的硫化铜产物的生成。硫化铜与氧化铜在浮选中的相互影响,高比例的硫化铜与氧化铜混合时,氧化铜会在硫化铜表面吸附提高氧化铜的可浮性,而高比例的氧化铜与硫化铜混合时,由于矿浆中弥散大量氧化铜会对硫化铜形成罩盖,从而降低硫化铜的可浮性。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补充和丰富了基因矿物矿物加工程中铜矿物的基因特征与浮选规律的联系,建立函数模型和研究铜矿物的浮选机理对完善基因矿物加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史娟娟[9](2018)在《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可浮性的调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磨矿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作为浮选前的一道必备工序对矿物浮选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研究表明,磨矿环境对硫化矿物表面性质、矿浆化学性质和矿物浮选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关于磨矿环境对铁闪锌矿可浮性的影响方面鲜有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磨矿环境对矿物浮选影响的基础上,研究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可浮性的影响。铁闪锌矿与闪锌矿相比天然可浮性差,实践中一般采用铜离子和铅离子等活化剂进行活化,铁闪锌矿活化前后可浮性差异较大。本文以铁闪锌矿为研究对象,利用XPS、ICP、红外光谱、矿浆电位仪等现代测试手段检测不同磨矿介质对活化与未活化铁闪锌矿矿浆化学性质、矿物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再通过浮选试验探究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可浮性的影响,进而研究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浮选的影响机理。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矿浆化学性质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在不同磨矿体系下,铁闪锌矿的矿浆电位Eh随着磨矿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矿浆pH随着磨矿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活化与未活化铁闪锌矿体系下,不锈钢介质的矿浆电位Eh均大于钢球介质,不锈钢介质的矿浆pH均小于钢球介质;在不同磨矿体系下,磨矿过程均使铁闪锌矿形成富硫缺金属的表面。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矿浆化学性质、表面化学性质和矿物可浮性的影响机理表明:钢球介质磨矿过程中,由于铁闪锌矿与钢球介质发生迦伐尼电偶作用,导致钢球介质的矿浆pH大于不锈钢介质,钢球介质的矿浆电位Eh小于不锈钢介质,而钢球介质磨矿时的强还原性不利于铁闪锌矿的浮选,进而导致其回收率小于不锈钢介质;随着磨矿时间的增长,铁闪锌矿在磨矿过程中受到的机械化学作用增强,导致铁闪锌矿自身腐蚀增强,XPS结果表明,在不同磨矿体系下,铁闪锌矿均形成富硫缺金属的表面,而钢球介质由于产生FeOOH、氢氧化铁,导致钢球介质与不锈钢介质的可浮性不同。Zeta电位结果表明,未活化的铁闪锌矿与铁的氢氧化物产生静电排斥作用,阻碍铁的氢氧化物吸附在铁闪锌矿表面;被活化的铁闪锌矿与铁的氢氧化物产生静电吸附作用,促使铁的氢氧化物吸附在铁闪锌矿表面,且被铜离子活化的铁闪锌矿与铁的氢氧化物产生的静电吸附作用强于被铅离子活化的铁闪锌矿。因此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表面影响程度的强弱顺序依次为:被铜离子活化>被铅离子活化>未活化。无论在铁闪锌矿活化或未活化体系下,当铁闪锌矿与其它硫化矿物伴生需要分离时,需要抑制铁闪锌矿时,应选择钢球介质进行磨矿;需要活化铁闪锌矿时,应选择不锈钢介质进行磨矿。
马艺闻[10](2018)在《金精矿氰化尾渣中硫化矿物高效浮选分离研究》文中认为金精矿氰化尾渣(以下简称氰渣)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有价金属矿物,如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和闪锌矿等;由于氰渣中的硫化矿物表面已吸附了 CN-,使得浮选分离十分困难。本文针对吸附了 CN-的硫化矿难选问题,进行了 CN-在硫化矿表面吸附特性研究,并对山东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氰渣中的硫化矿物高效浮选分离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氰渣中硫化矿浮选分离奠定理论与试验研究基础。本文首先研究了氰化钠在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和闪锌矿表面的吸附特性,氰化钠加入量与氰渣浮选时CN-的含量一致,主要考察了吸附时间、矿浆pH值和矿浆浓度等条件对吸附过程的影响;旨在分析氰化浸出过程中,CN-在不同硫化矿物表面吸附并对后续浮选产生抑制作用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硫化矿表面对CN-的吸附是一个快速吸附过程,在吸附时间为1 min、氰化钠浓度100.0 mg·L-1、矿物用量2.0 g、pH值9.5、吸附温度25℃及搅拌转速1200 r·min-1的试验条件下,CN-在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和闪锌矿表面的吸附率分别达到71.09%、63.77%、84.13%和90.60%;CN-与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和闪锌矿表面的吸附符合朗格缪尔吸附等温模型,是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在丁基黄药和乙硫氮体系下,针对吸附CN-后(Cyanide Treatment—CT)的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和闪锌矿(以下简称CT-黄铜矿、CT-方铅矿、CT-黄铁矿,CT-闪锌矿)进行单矿物浮选试验,旨在研究氰渣中硫化矿物浮选分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6.0和丁基黄药用量40 mg·L-1的条件下浮选CT-黄铜矿,回收率为74.42%;在pH值9.5及乙硫氮用量30 mg·L-1的条件下浮选CT-方铅矿得到了回收率84.48%的试验结果;而丁基黄药和乙硫氮对CT-黄铁矿和CT-闪锌矿的浮选效果并不理想。采用溶液化学分析、接触角和Zeta电位等分析手段进一步研究了 CN-在硫化矿物表面的吸附机理,以及捕收剂丁基黄药和乙硫氮在CT-硫化矿表面的作用机理。溶液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黄铜矿、黄铁矿和闪锌矿受到氰根离子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强,方铅矿受到抑制作用最弱;丁基黄药和乙硫氮在CT-硫化矿物表面与CN-以化学键合吸附的形式发生竞争吸附,当捕收剂的吸附作用强于CN-时,可实现CN-抑制作用下的硫化矿物的浮选回收。接触角检测结果表明,氰化钠能够降低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和闪锌矿表面的接触角,从而降低了矿物表面的疏水性;而后续加入的丁基黄药和乙硫氮能提高CT-硫化矿物表面的接触角,从而增加了矿物的可浮性。Zeta电位检测结果表明,在pH值为9.5时,CN-与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和闪锌矿表面相互作用时均不存在静电吸附,丁基黄药和乙硫氮与CT-黄铜矿、CT-方铅矿、CT-黄铁矿和CT-闪锌矿表面的相互作用中均不存在静电吸附;而在浮选回收CT-黄铜矿时(pH值为6.0),CN-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作用和乙硫氮对CT-黄铜矿的捕收作用中可能存在静电吸附。采用Materials Studio(MS)8.0软件中的Dmol3模块构建了 CN-、丁基黄药和乙硫氮的结构,利用CASTEP模块建立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和闪锌矿的晶胞结构,并通过XRD的模拟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确定了 MS软件模拟计算的正确性。在CASTEP模块下构建了 CN-、丁基黄药和乙硫氮与硫化矿物表面吸附模型,并计算了 CN-、丁基黄药和乙硫氮与硫化矿物表面作用的吸附能。根据吸附前后矿物表面活性位点原子Mulliken电荷和Mulliken键布居、HOMO和LUMO的能级差,探究了硫化矿物表面晶体化学性质,分析了药剂在矿物表面吸附作用的机理。MS计算结果表明:CN-在矿物表面以C原子与金属原子成键的形式吸附,丁基黄药和乙硫氮在黄铜矿和黄铁矿表面是以S1和S2形成的离域π键的形式作用的,共价性较强。乙硫氮在方铅矿表面吸附时有较多的电子转移,丁基黄药在黄铜矿表面吸附时有较多的电子转移。丁基黄药和乙硫氮与CN-在黄铁矿和闪锌矿表面的HOMO和LUMO能级差相近,即吸附作用强度相近,不能显着降低CN-对黄铁矿和闪锌矿的吸附抑制作用。最后针对山东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氰渣进行了浮选条件试验、浮选开路试验和浮选闭路试验。根据该氰渣的工艺矿物学特性和实际生产的需求,最终确定了铜和铅为主要回收对象,并依据CN-对铜、铅矿物抑制作用的差异,进行了先回收铅,再回收铜的优先浮选工艺,得到了铅品位21.07%、铅回收率61.21%的铅精矿和铜品位10.75%、回收率62.69%的铜精矿。本文的研究成果,对金精矿氰化尾渣中硫化矿物的浮选分离与综合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二、An electr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n collectorless flotation of sphalerite in presence of Cu~(2+) ion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 electr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n collectorless flotation of sphalerite in presence of Cu~(2+) ions(论文提纲范文)
(1)铜离子对闪锌矿、黄铁矿浮选的选择性活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闪锌矿的铜离子活化浮选 |
1.1 不同p H值条件下铜离子对闪锌矿的活化机理 |
1.1.1 酸性条件下铜离子对闪锌矿的活化机理 |
1.1.2 碱性条件下铜离子对闪锌矿的活化机理 |
1.2 铜离子浓度及活化时间对闪锌矿活化浮选的影响 |
1.3 闪锌矿中铁的含量对铜离子活化的影响 |
1.4 闪锌矿表面氧化程度对铜离子活化的影响 |
1.5 铜离子活化闪锌矿的有效性 |
2 黄铁矿的铜离子活化浮选 |
2.1 未活化时黄铁矿的浮选行为 |
2.2 铜离子对黄铁矿的活化机理 |
2.3 铜离子活化黄铁矿的有效性 |
3 闪锌矿和黄铁矿的浮选分离研究 |
4 结论 |
(2)闪锌矿铁含量对其浮选及与黄铁矿分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锌资源概况 |
1.1.1 锌资源分布极特征 |
1.1.2 铁闪锌矿资源概况 |
1.2 铁闪锌矿浮选及分离研究进展 |
1.2.1 铁闪锌矿的浮选特性 |
1.2.2 铁闪锌矿的铜活化 |
1.2.3 铁闪锌矿的表面氧化 |
1.2.4 铁闪锌矿与黄铁矿的分离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课题来源 |
第二章 试验原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矿样 |
2.1.1 纯矿物样品制备 |
2.1.2 纯矿物样品纯度鉴定与表征 |
2.2 试验药剂与设备 |
2.2.1 试验药剂 |
2.2.2 试验设备 |
2.3 研究方法 |
2.3.1 纯矿物浮选 |
2.3.2 接触角测定 |
2.3.3 吸附量测定 |
2.3.4 矿物离子溶出量测定 |
2.3.5 XPS分析 |
2.3.6 Zeta电位测试 |
2.3.7 TOF-SIMS检测 |
2.3.8 电化学分析 |
2.3.9 Visual MINTEQ溶液化学计算 |
第三章 铁含量对闪锌矿浮选及药剂吸附的影响 |
3.1 铁含量对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1.1 铁含量对闪锌矿天然可浮性的影响 |
3.1.2 铁含量对闪锌矿黄药捕收可浮性的影响 |
3.1.3 铁含量对闪锌矿铜活化可浮性的影响 |
3.2 铁含量对闪锌矿铜吸附量的影响 |
3.3 铁含量对闪锌矿铜活化黄药吸附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含量对闪锌矿表面氧化的影响 |
4.1 铁含量对闪锌矿氧化浮选的影响 |
4.1.1 铁含量对闪锌矿空气放置氧化浮选的影响 |
4.1.2 铁含量对闪锌矿充气氧化浮选的影响 |
4.2 铁含量对闪锌矿氧化后疏水性影响 |
4.3 铁含量对闪锌矿离子溶出的影响 |
4.3.1 锌铁溶出动力学 |
4.3.2 pH值对闪锌矿锌铁溶出的影响 |
4.3.3 铁含量对闪锌矿表面锌铁萃取量的影响 |
4.4 表面电位与溶液组分分析 |
4.5 不同铁含量闪锌矿表面氧化产物XPS表征 |
4.5.1 XPS分析样品制备 |
4.5.2 总谱分析 |
4.5.3 C/O/S分峰处理 |
4.6 不同铁含量闪锌矿表面氧化产物FE-SEM分析 |
4.7 电化学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含量对闪锌矿与黄铁矿分离的影响 |
5.1 铁含量对闪锌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的影响 |
5.1.1 铁含量对闪锌矿与黄铁矿分离浮选行为的影响 |
5.1.2 混合矿体系中黄药吸附量测定 |
5.2 闪锌矿铁含量对铜活化选择性的影响 |
5.2.1 铜吸附量测定 |
5.2.2 铜活化交换模型验证 |
5.2.3 铜离子活化内部迁移规律研究 |
5.2.4 铜活化选择性分析 |
5.3 铁含量对高碱高钙抑制选择性的影响 |
5.3.1 钙吸附量比较 |
5.3.2 钙对铜与黄药吸附的影响 |
5.3.3 钙对表面羟基化的影响 |
5.3.4 钙对动电位的影响 |
5.3.5 钙吸附微观表征比较 |
5.3.6 高碱高钙抑制选择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氯化铵调控铜活化选择性研究 |
6.1 氯化铵对铜活化浮选行为的影响 |
6.1.1 氯化铵对单矿物铜活化浮选行为的影响 |
6.1.2 氯化铵对混合矿分离浮选行为的影响 |
6.2 氯化铵强化闪锌矿铜活化机理 |
6.2.1 闪锌矿铜吸附量测定 |
6.2.2 闪锌矿锌萃取量测定 |
6.2.3 铜活化闪锌矿XPS分析 |
6.2.4 溶液组分检测与计算 |
6.2.5 氯化铵强化闪锌矿铜活化机理分析 |
6.3 氯化铵削弱黄铁矿铜活化机理 |
6.3.1 黄铁矿黄药吸附量测定 |
6.3.2 黄铁矿铜铁吸附量测定 |
6.3.3 铜活化黄铁矿XPS分析 |
6.3.4 氯化铵削弱黄铁矿铜活化机理分析 |
6.4 氯化铵调控铜活化选择性机制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非高碱性下黄铁矿选择性抑制研究 |
7.1 单矿物抑制浮选 |
7.1.1 黄铁矿抑制浮选 |
7.1.2 闪锌矿抑制浮选 |
7.2 混合矿抑制浮选 |
7.3 铁取代对次氯酸钙抑制选择性影响机理 |
7.3.1 离子溶出与表面锌铁钙萃取测定 |
7.3.2 XPS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8.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附录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和奖励 |
(3)铁-铵氯盐在铜砷分离过程的翼庇效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铜、砷矿产资源概述 |
1.1.1 铜资源概述 |
1.1.2 砷资源概况 |
1.1.3 黄铜矿和砷黄铁矿的性质 |
1.2 黄铜矿和砷黄铁矿的浮选理论及研究进展 |
1.2.1 黄铜矿的浮选研究进展 |
1.2.2 砷黄铁矿的浮选研究进展 |
1.3 黄铜矿和砷黄铁矿浮选分离现状 |
1.3.1 无机抑制剂 |
1.3.2 有机抑制剂 |
1.3.3 铜砷浮选分离其他方法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理论计算及试验研究方法 |
2.1 理论计算及计算平台 |
2.1.1 薛定谔方程 |
2.1.2 密度泛函理论 |
2.1.3 交换相关泛函 |
2.1.4 CASTEP简介 |
2.2 试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
2.2.1 试验原料 |
2.2.2 试验设备及药剂 |
2.2.3 纯矿物浮选试验 |
2.2.4 X射线衍射分析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2.6 ICP-MS分析 |
2.2.7 红外光谱分析 |
2.2.8 黄药吸附量测试 |
2.2.9 Zeta电位及p H控制 |
2.2.10 电化学微区交流阻抗(LEIS)测试 |
2.2.11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分析 |
2.3 重要的试验步骤 |
第三章 铜砷矿物晶体结构及表面性质研究 |
3.1 天然砷黄铁矿晶体几何和电子结构 |
3.1.1 天然砷黄铁矿晶体几何结构 |
3.1.2 能带和态密度分析 |
3.1.3 原子和键的布居分析 |
3.1.4 电荷密度分析 |
3.1.5 砷黄铁矿表面弛豫表征 |
3.2 天然黄铜矿晶体几何和电子结构 |
3.2.1 天然黄铜矿晶体几何结构 |
3.2.2 能带和态密度分析 |
3.2.3 原子和键的布居分析 |
3.2.4 电荷密度分析 |
3.2.5 黄铜矿表面弛豫表征 |
3.3 砷黄铁矿和黄铜矿溶液中表面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子对铜砷矿物浮选的影响 |
4.1 单一离子对砷黄铁矿浮选的影响 |
4.2 离子复配对黄铜矿和砷黄铁矿浮选的影响 |
4.3 铁-铵氯盐对铜砷人工混合矿物浮选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eCl_3对砷黄铁矿的抑制机理研究 |
5.1 FeCl_3对砷黄铁矿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5.2 FeCl_3对砷黄铁矿表面电导率的影响 |
5.3 FeCl_3对砷黄铁矿表面元素价态的影响 |
5.4 FeCl_3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取代及吸附模拟 |
5.4.1 Fe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取代模拟 |
5.4.2 Fe~(3+)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
5.4.3 Fe(OH)_3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
5.5 FeCl_3在砷黄铁矿表面的吸附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铵氯盐在黄铜矿表面的作用机理 |
6.1 LEIS分析 |
6.2 XPS分析 |
6.3 红外光谱分析 |
6.4 To F-SIMS分析 |
6.5 铁-氯铵盐作用前后乙基黄药的吸附量测定 |
6.6 NH4Cl对黄铜矿的溶解测定 |
6.7 铁-铵氯盐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
6.7.1 Fe(OH)_3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
6.7.2 NH_3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模拟 |
6.8 机理分析 |
6.8.1 FeCl_3对黄铜矿的抑制作用 |
6.8.2 NH_4Cl对黄铜矿的活化作用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云南某高砷铜矿浮选试验研究 |
7.1 原矿性质 |
7.2 粗选条件试验 |
7.3 开路试验流程 |
7.4 闭路试验流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4)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强化毒砂和黄铁矿浮选分离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主要硫铁矿物和含砷矿物概述 |
1.1.1 主要硫铁矿物概述 |
1.1.2 含砷矿物概述 |
1.2 黄铁矿和毒砂的浮选理论与研究概况 |
1.2.1 黄铁矿的浮选研究进展 |
1.2.2 毒砂的浮选研究进展 |
1.3 砷、硫矿物浮选分离现状 |
1.3.1 砷、硫浮选分离面临的主要难题 |
1.3.2 砷、硫矿物浮选分离的浮选药剂及理论研究现状 |
1.3.3 砷、硫矿物浮选分离的预处理手段概况 |
1.4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研究现状 |
1.4.1 低温等离子体分类及放电模式 |
1.4.2 低温等离子体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
1.4.3 低温等离子体在选矿中的应用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5.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原料与方法 |
2.1 试验原料、设备与药剂 |
2.1.1 试验原料 |
2.1.2 试验设备和药剂 |
2.2 研究方法 |
2.2.1 浮选试验 |
2.2.2 DBD反应器及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方法 |
2.2.3 气体泡沫流量计 |
2.2.4 矿物溶解试验 |
2.2.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
2.2.6 X射线衍射分析 |
2.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深度剖析 |
2.2.8 红外光谱分析 |
2.2.9 Zeta电位测量 |
2.2.10 SEM-EDS分析 |
2.2.11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2.3 等离子体数值模拟 |
2.3.1 计算软件 |
2.3.2 等离子体模型的建立 |
2.3.3 等离子体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数值模拟研究 |
3.1 物理模型 |
3.1.1 仿真结构及模型的网格划分 |
3.1.2 反应参数设置 |
3.2 放电电压对等离子体放电特性的影响 |
3.2.1 放电电压对折合电场强度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 |
3.2.2 放电电压对粒子数密度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 |
3.2.3 放电电压对电子温度及平均电子能量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 |
3.3 放电间隙对等离子体放电特性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 |
3.3.1 放电间隙对折合电场强度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 |
3.3.2 放电间隙对粒子数密度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 |
3.3.3 放电间隙对电子温度及平均电子能量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毒砂和黄铁矿浮选分离影响试验研究 |
4.1 毒砂和黄铁矿浮选试验研究 |
4.2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毒砂和黄铁矿浮选分离的影响 |
4.2.1 输入电压对毒砂和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4.2.2 气体流量对毒砂和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4.2.3 放电间隙对毒砂和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4.2.4 氮/氨等离子体改性时效性对矿物浮选回收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对矿物表面性质及药剂吸附行为的影响 |
5.1 黄铁矿和毒砂矿物/水溶液体系热力学研究 |
5.1.1 E_h-pH图的绘制原理及方法 |
5.1.2 黄铁矿-水溶液体系下E_h-pH图及其与可浮性的关系 |
5.1.3 毒砂-水溶液体系下E_h-pH图及其与可浮性的关系 |
5.2 XPS分析 |
5.2.1 原矿表面XPS分析 |
5.2.2 氧等离子体改性后矿物表面XPS分析 |
5.2.3 空气等离子体改性后矿物表面XPS分析 |
5.2.4 氮等离子体改性后矿物表面XPS分析 |
5.2.5 氨等离子体改性后矿物表面XPS分析 |
5.2.6 等离子体失活后矿物表面XPS分析 |
5.3 红外光谱分析 |
5.4 矿浆溶液中溶解组分变化 |
5.5 Zeta电位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对矿物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 |
6.1 XRD分析 |
6.2 AFM分析 |
6.3 SEM-EDS分析 |
6.4 XPS深度剖析 |
6.4.1 原矿表面XPS深度剖析 |
6.4.2 氧等离子体改性后矿物表面XPS深度剖析 |
6.4.3 空气等离子体改性后矿物表面XPS深度剖析 |
6.4.4 氮等离子体改性后矿物表面XPS深度剖析 |
6.4.5 氨等离子体改性后矿物表面XPS深度剖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创新点 |
7.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附录 B等离子体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5)四川九龙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铅锌资源概况 |
1.1.1 世界铅锌资源储量与分布 |
1.1.2 我国铅锌储量与资源分布 |
1.2 铅锌硫化矿性质简介 |
1.2.1 硫化铜矿物的分类及性质 |
1.2.2 方铅矿、闪锌矿的性质 |
1.2.3 黄铁矿的性质 |
1.2.4 银矿物的种类及性质 |
1.3 硫化铅锌矿的处理方法 |
1.3.1 优先浮选法 |
1.3.2 全混合浮选流程 |
1.3.3 部分混合浮选 |
1.3.4 等可浮浮选法 |
1.3.5 分支浮选法 |
1.3.6 异步混合浮选法 |
1.3.7 无捕收剂浮选法 |
1.3.8 电位调控浮选法 |
1.3.9 选-冶联合法 |
1.4 铅锌硫化矿浮选药剂 |
1.4.1 铅锌硫化矿浮选捕收剂 |
1.4.2 铅锌多金属硫化矿捕收剂研究进展 |
1.4.3 铅锌分离困难的原因 |
1.4.4 闪锌矿无机抑制剂作用机理 |
1.4.5 闪锌矿无机抑制剂研究进展 |
1.4.6 有机抑制剂作用机理 |
1.4.7 有机抑制剂研究进展 |
1.4.8 黄铁矿抑制剂研究进展 |
1.4.9 无机抑制剂研究进展 |
1.4.10 有机抑制剂 |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5.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5.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原矿工艺矿物学特征 |
2.1.1 原矿样品的制备 |
2.2 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
2.2.1 铅锌物相分析 |
2.3 试验仪器 |
2.4 试验药剂 |
2.5 研究方法 |
2.5.1 浮选实验方法 |
第三章 铅锌浮选工艺参数研究 |
3.1 磨矿曲线的绘制 |
3.2 磨矿细度试验 |
3.3 铅浮选优化试验 |
3.3.1 石灰用量试验 |
3.3.2 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实验 |
3.3.3 组合捕收剂种类试验 |
3.3.4 抑制剂种类试验 |
3.4 锌浮选优化试验 |
3.4.1 活化剂用量试验 |
3.4.2 丁黄用量试验 |
3.4.3 全开路流程试验 |
3.5 全流程闭路试验 |
3.6 精矿产品质量考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银回收条件优化实验 |
4.1 腐殖酸钠和石灰组合用量实验 |
4.2 全流程闭路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不足 |
5.1 主要结论 |
5.2 论文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 |
(6)中矿再磨对黄铜矿浮选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铜资源概况 |
1.2 硫化铜矿选矿研究现状 |
1.2.1 主要硫化铜矿及性质 |
1.2.2 硫化铜矿浮选药剂 |
1.2.3 硫化铜矿浮选工艺 |
1.3 硫化矿浮选机理研究现状 |
1.3.1 硫化矿浮选电化学理论 |
1.3.2 硫化矿表面电化学性质对浮选的影响 |
1.3.3 硫化矿矿浆化学性质对浮选的影响 |
1.3.4 硫化矿磨矿对浮选的影响 |
1.4 浮选中矿再磨工艺研究现状 |
1.4.1 浮选中矿处理方式种类 |
1.4.2 浮选中矿再磨工艺发展现状 |
1.4.3 浮选中矿再磨工艺具体实现 |
1.4.4 浮选中矿再磨工艺理论研究现状、不足与思考 |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矿样、药剂、设备和方法 |
2.1 试验矿样 |
2.1.1 单矿物 |
2.1.2 人工混合矿石 |
2.1.3 实际矿石 |
2.2 试验药剂 |
2.3 试验设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磨矿及浮选 |
2.4.2 矿浆电位测定 |
2.4.3 工艺矿物学分析 |
2.4.4 激光粒度分析 |
2.4.5 比表面积分析 |
2.4.6 紫外光谱分析 |
2.4.7 扫描电子显微及能谱分析 |
2.4.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4.9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 |
2.4.10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2.4.11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
第3章 黄铜矿中矿性质研究 |
3.1 中矿采集 |
3.2 中矿元素及物相分析 |
3.3 中矿X射线衍射分析 |
3.4 中矿工艺矿物学分析 |
3.5 中矿表面性质分析 |
3.6 中矿溶液性质分析 |
3.6.1 中矿溶液的离子 |
3.6.2 中矿溶液的药剂 |
3.7 小结 |
第4章 中矿再磨环境对浮选影响的研究 |
4.1 中矿再磨环境对浮选矿浆性质的影响 |
4.1.1 再磨对浮选矿浆性质的影响 |
4.1.2 再磨后的搅拌对浮选矿浆性质的影响 |
4.2 中矿再磨环境对浮选的影响 |
4.2.1 再磨对浮选的影响 |
4.2.2 再磨后的搅拌对浮选的影响 |
4.3 中矿再磨环境对浮选影响的机理研究 |
4.3.1 中矿再磨后黄铜矿表面性质研究 |
4.3.2 中矿再磨环境对浮选影响的机理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金属离子参与中矿再磨对浮选影响的机理研究 |
5.1 金属离子参与中矿再磨对浮选的影响 |
5.1.1 Cu~(2+)参与中矿再磨对矿物浮选的影响 |
5.1.2 Fe~(3+)参与中矿再磨对矿物浮选的影响 |
5.1.3 Ca~(2+)参与中矿再磨对矿物浮选的影响 |
5.2 金属离子参与中矿再磨的浮选机理研究 |
5.2.1 Cu~(2+)参与中矿再磨的浮选机理研究 |
5.2.2 Fe~(3+)参与中矿再磨的浮选机理研究 |
5.2.3 Ca~(2+)参与中矿再磨的浮选机理研究 |
5.3 小结 |
第6章 捕收剂参与中矿再磨对浮选影响的机理研究 |
6.1 试验流程 |
6.2 离子型捕收剂参与中矿再磨对浮选影响的机理研究 |
6.2.1 矿物浮选行为 |
6.2.2 浮选矿浆电位 |
6.2.3 浮选产物粒度 |
6.2.4 矿物表面药剂吸附 |
6.2.5 矿物表面性质分析 |
6.2.6 机理探讨 |
6.3 酯类捕收剂参与中矿再磨对浮选影响的机理研究 |
6.3.1 矿物浮选行为 |
6.3.2 浮选矿浆电位 |
6.3.3 浮选产物粒度 |
6.3.4 矿物表面药剂吸附 |
6.3.5 矿物表面性质分析 |
6.3.6 机理探讨 |
6.4 小结 |
第7章 中矿再磨对难浮黄铜矿浮选影响的机理研究 |
7.1 中矿再磨对难浮黄铜矿浮选的影响 |
7.1.1 中矿再磨对过度氧化黄铜矿浮选的影响 |
7.1.2 中矿再磨对药剂抑制黄铜矿浮选的影响 |
7.1.3 中矿再磨对泥化罩盖黄铜矿浮选的影响 |
7.2 难浮黄铜矿再磨的浮选机理研究 |
7.2.1 过度氧化黄铜矿再磨的浮选机理研究 |
7.2.2 药剂抑制黄铜矿再磨的浮选机理研究 |
7.2.3 泥化罩盖黄铜矿再磨的浮选机理研究 |
7.3 小结 |
第8章 人工混合矿石和实际矿石浮选 |
8.1 人工混合矿石浮选 |
8.1.1 中矿循序返回浮选试验 |
8.1.2 中矿再磨返回浮选试验 |
8.1.3 中矿返回再磨浮选试验 |
8.2 实际矿石浮选 |
8.2.1 武山铜矿原矿浮选试验 |
8.2.2 金堆城钼尾矿浮选试验 |
8.3 小结 |
第9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 |
(7)广西某硫化铅锌矿浮选优化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铅锌矿产资源概述 |
1.1.1 铅锌金属的特性及应用 |
1.1.2 世界铅锌资源概况 |
1.1.3 我国铅锌矿产资源概况 |
1.2 硫化铅锌矿中主要矿物的性质及其可浮性 |
1.2.1 方铅矿的性质及其可浮性 |
1.2.2 闪锌矿的性质及其可浮性 |
1.2.3 黄铁矿的性质及其可浮性 |
1.3 硫化铅锌矿的浮选分离研究进展 |
1.3.1 硫化铅锌矿浮选分离的工艺研究进展 |
1.3.2 硫化铅锌矿浮选分离的药剂研究进展 |
1.4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案 |
2.1 矿样的采集及制备 |
2.1.1 实际矿石矿样 |
2.1.2 纯矿物矿样 |
2.2 试验药剂及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实际矿石浮选试验 |
2.3.2 纯矿物浮选试验 |
2.3.3 接触角测定 |
第三章 矿样工艺矿物学研究 |
3.1 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3.2 铅、锌物相分析 |
3.3 矿物组成分析 |
3.4 主要矿物的嵌布特性 |
3.4.1 方铅矿 |
3.4.2 闪锌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原矿浮选试验研究 |
4.1 探索试验 |
4.2 铅浮选阶段的条件试验 |
4.2.1 磨矿细度试验 |
4.2.2 石灰用量试验 |
4.2.3 硫酸锌用量试验 |
4.2.4 丁黄药和乙硫氮用量试验 |
4.2.5 铅精选石灰用量试验 |
4.3 铅浮选闭路试验 |
4.4 锌浮选阶段的条件试验 |
4.4.1 石灰用量试验 |
4.4.2 硫酸铜用量试验 |
4.4.3 丁黄药用量试验 |
4.4.4 采用硫酸铜时锌精选石灰用量试验 |
4.4.5 新型活化剂X-45 用量试验 |
4.4.6 采用X-45 时锌精选石灰的用量试验 |
4.5 全闭路试验对比 |
4.5.1 采用硫酸铜的闭路试验 |
4.5.2 采用X-45 的闭路试验 |
4.6 经济概算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硫酸铜与新型活化剂X-45 的活化机理对比 |
5.1 闪锌矿天然可浮性研究 |
5.2 两种活化剂的浮选条件试验对比 |
5.2.1 活化剂浓度条件试验对比 |
5.2.2 丁黄药浓度条件试验对比 |
5.3 混合纯矿物试验研究 |
5.3.1 活化剂用量试验 |
5.3.2 浮选溶液环境对活化剂的行为影响试验对比 |
5.4 接触角的对比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C)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8)铜矿物的晶体化学基因特征及浮选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基因矿物加工工程概述 |
1.2 矿物晶体化学的研究现状 |
1.2.1 矿物晶体化学概述 |
1.2.2 矿物晶体结构与缺陷 |
1.2.3 矿物表面断裂键性质 |
1.2.4 矿物表面能 |
1.2.5 矿物表面润湿性 |
1.2.6 矿物表面吸附性 |
1.3 铜矿浮选研究现状 |
1.3.1 铜矿浮选工艺 |
1.3.2 铜矿浮选药剂 |
1.3.3 铜矿浮选理论 |
1.4 选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2.1 试验原料与制备 |
2.2 试验试剂和设备 |
2.3 试验与检测方法 |
2.3.1 浮选试验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
2.3.3 Zeta电位测试 |
2.3.4 红外光谱分析 |
2.3.5 吸附量测试 |
2.3.6 接触角测量 |
2.3.7 SEM-EDS分析测试 |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
2.3.9 离子浓度测定 |
2.3.10 Material Studio计算与模拟 |
第3章 铜矿晶体化学与表面性质的基因研究 |
3.1 铜矿物的晶体结构 |
3.1.1 黄铜矿的晶体结构 |
3.1.2 斑铜矿的晶体结构 |
3.1.3 赤铜矿的晶体结构 |
3.1.4 孔雀石的晶体结构 |
3.1.5 蓝铜矿的晶体结构 |
3.2 铜矿物的晶体结构优化计算 |
3.3 铜矿物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
3.3.1 黄铜矿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
3.3.2 斑铜矿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
3.3.3 赤铜矿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
3.3.4 孔雀石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
3.3.5 蓝铜矿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
3.4 铜矿物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
3.4.1 黄铜矿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
3.4.2 斑铜矿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
3.4.3 赤铜矿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
3.4.4 孔雀石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
3.4.5 蓝铜矿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
3.5 铜矿物的表面元素 |
3.6 铜矿物的溶解性 |
3.7 铜矿物的表面电性 |
3.8 铜矿物的表面润湿性 |
3.9 铜矿物的基因特征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铜矿物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的研究 |
4.1 铜矿物的天然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 |
4.1.1 铜矿物的天然可浮性 |
4.1.2 铜矿物的天然可浮性与基因特征的关系 |
4.2 不同捕收剂体系下铜矿物的可浮性与基因特征的关系 |
4.2.1 黄药类捕收剂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2.2 螯合捕收剂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2.3 丁铵黑药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2.4 乙硫氮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2.5 油酸钠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2.6 十二胺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2.7 组合捕收剂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2.8 铜矿物在捕收剂下的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 |
4.3 不同调整剂体系下铜矿物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 |
4.3.1 硫化钠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3.2 组合硫化剂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3.3 水玻璃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3.4 六偏磷酸钠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4.3.5 铜矿物在调整剂下的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 |
4.4 不同金属离子体系下铜矿的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 |
4.4.1 Ca~(2+)对铜矿物的可浮性的影响 |
4.4.2 Mg~(2+)对铜矿物的可浮性的影响 |
4.4.3 Fe~(3+)对铜矿物的可浮性的影响 |
4.4.4 铜矿物在金属离子下的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铜矿物的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
5.1 铜矿物分配系数与函数选择 |
5.2 混合硫化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的预测与验证 |
5.2.1 NaEX对混合硫化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的预测与验证 |
5.2.2 NaBX对混合硫化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
5.2.3 丁铵黑药对混合硫化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
5.2.4 乙硫氮对混合硫化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
5.3 混合铜矿物的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
5.3.1 NaIAX对混合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
5.3.2 烷基羟肟酸对混合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
5.3.3 硫化钠对混合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铜矿物可浮性的机理研究 |
6.1 NABX对于铜矿物的浮选差异的机理研究 |
6.1.1 NaBX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和接触角测定 |
6.1.2 NaBX和Cu~(2+)溶液化学分析 |
6.1.3 NaBX作用铜矿物的红外光谱 |
6.1.4 黄铜矿和斑铜矿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
6.1.5 NaBX对黄铜矿和斑铜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6.2 NAIAX+DDA作用孔雀石的机理研究 |
6.2.1 NaIAX+DDA作用孔雀石表面的微极性研究 |
6.2.2 NaIAX+DDA作用孔雀石的动电位测试 |
6.2.3 NaIAX+DDA作用孔雀石的红外光谱分析 |
6.3 硫化作用对于氧化铜矿物的表面影响 |
6.3.1 硫化作用对氧化铜矿物的Zeta电位分析 |
6.3.2 硫酸铵和硫化钠的溶液化学分析 |
6.3.3 硫化后氧化铜矿物的SEM-EDS分析 |
6.4 水玻璃对铜矿物浮选影响的机理分析 |
6.4.1 水玻璃对NaBX在黄铜矿和斑铜矿表面吸附影响 |
6.4.2 水玻璃对铜矿物的溶液化学分析 |
6.4.3 水玻璃对于氧化铜硫化的SEM -EDS分析 |
6.5 硫化铜矿物与氧化铜矿物相互作用分析 |
6.5.1 DLVO理论公式 |
6.5.2 黄铜矿与氧化铜矿物的相互作用力 |
6.5.3 斑铜矿与氧化铜矿物的相互作用力 |
6.5.4 硫化铜矿物与氧化铜矿物交互作用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可浮性的调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铁闪锌矿的特点 |
1.2.1 铁闪锌矿的性质 |
1.2.2 铁闪锌矿的浮选 |
1.3 磨矿环境对硫化矿物的影响 |
1.3.1 磨矿介质对硫化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
1.3.2 磨矿介质对硫化矿矿浆化学和表面性质的影响 |
1.3.3 加药磨矿对硫化矿浮选的影响 |
1.4 磨矿对硫化矿物的机械化学作用和迦伐尼电偶作用 |
1.4.1 硫化矿物的基本特性 |
1.4.2 磨矿过程对硫化矿物的机械化学作用 |
1.4.3 磨矿过程对硫化矿物的迦伐尼电偶作用 |
1.5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提出 |
1.5.2 研究内容 |
2.试验矿样、药剂、仪器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矿样 |
2.1.1 矿样化学多元素分析 |
2.1.2 矿样矿物组成分析 |
2.2 试验药剂及仪器 |
2.2.1 试验药剂 |
2.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磨矿试验 |
2.3.2 浮选试验 |
2.4 检测分析手段 |
2.4.1 矿浆电位检测 |
2.4.2 Zeta电位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4.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
2.4.5 红外光谱分析 |
3.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浮选的影响 |
3.1 磨矿介质对未活化铁闪锌矿浮选的影响 |
3.1.1 磨矿时间对未活化铁闪锌矿浮选的影响 |
3.1.2 捕收剂浓度对未活化铁闪锌矿浮选的影响 |
3.1.3 起泡剂用量对未活化铁闪锌矿浮选的影响 |
3.1.4 磨矿介质对未活化铁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3.2 磨矿介质对活化的铁闪锌矿浮选的影响 |
3.2.1 磨矿时间对Cu~(2+)、Pb~(2+)活化铁闪锌矿浮选的影响 |
3.2.2 Cu~(2+)、Pb~(2+)添加地点对活化铁闪锌矿浮选的影响 |
3.2.3 Cu~(2+)、Pb~(2+)用量对活化铁闪锌矿浮选的影响 |
3.2.4 捕收剂浓度对Cu~(2+)、Pb~(2+)活化铁闪锌矿浮选的影响 |
3.2.5 磨矿介质对Cu~(2+)、Pb~(2+)活化铁闪锌矿浮选的影响 |
3.3 小结 |
4.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矿浆化学性质的影响 |
4.1 磨矿介质对未活化铁闪锌矿矿浆化学性质的影响 |
4.1.1 磨矿时间对未活化铁闪锌矿矿浆电位Eh及pH的影响 |
4.1.2 磨矿介质对未活化铁闪锌矿矿浆电位Eh及pH的影响 |
4.2 磨矿介质对活化的铁闪锌矿矿浆化学性质的影响 |
4.2.1 磨矿时间对Cu~(2+)活化铁闪锌矿矿浆化学性质的影响 |
4.2.2 磨矿时间对Pb~(2+)活化铁闪锌矿矿浆化学性质的影响 |
4.2.3 磨矿介质对Cu~(2+)活化铁闪锌矿矿浆化学性质的影响 |
4.2.4 磨矿介质对Pb~(2+)活化铁闪锌矿矿浆化学性质的影响 |
4.3 磨矿介质对Cu~(2+)、Pb~(2+)活化铁闪锌矿离子含量的影响 |
4.3.1 磨矿介质对Cu~(2+)活化铁闪锌矿离子含量的影响 |
4.3.2 磨矿介质对Pb~(2+)活化铁闪锌矿离子含量的影响 |
4.4 小结 |
5.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 |
5.1 磨矿介质对未活化铁闪锌矿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 |
5.1.1 磨矿介质对未活化铁闪锌矿的XPS分析 |
5.1.2 磨矿介质对未活化铁闪锌矿的Zeta电位分析 |
5.2 磨矿介质对活化的铁闪锌矿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 |
5.2.1 磨矿介质对Cu~(2+)活化铁闪锌矿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 |
5.2.2 磨矿介质对Pb~(2+)活化铁闪锌矿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 |
5.3 小结 |
6.铁闪锌矿浮选中磨矿介质的选择原则 |
6.1 未活化的铁闪锌矿磨矿介质的选择 |
6.2 被活化的铁闪锌矿磨矿介质的选择 |
6.3 小结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金精矿氰化尾渣中硫化矿物高效浮选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金精矿氰化尾渣综合回收与利用研究现状 |
1.1.1 金精矿氰化尾渣中金、银的回收 |
1.1.2 金精矿氰化尾渣中其他有价金属的回收 |
1.2 硫化矿物表面与药剂作用机理研究 |
1.2.1 矿物表面吸附动力学研究 |
1.2.2 矿物表面电化学研究 |
1.2.3 矿物表面量子化学研究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原料、仪器和试验方法 |
2.1 试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2.1.1 试验试剂 |
2.1.2 主要试验仪器 |
2.2 试验用矿物 |
2.2.1 单矿物的制备与检测 |
2.2.2 金精矿氰化尾渣 |
2.3 试验方法 |
2.3.1 硫化矿与CN-吸附试验方法 |
2.3.2 CT-硫化矿物浮选试验方法 |
2.4 分析方法 |
2.4.1 接触角测定方法 |
2.4.2 Zeta电位测定方法 |
2.4.3 矿物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4.4 Materials Studio模拟计算 |
第3章 氰化钠在硫化矿表面吸附特性研究 |
3.1 CN~-在黄铜矿表面的吸附特性 |
3.1.1 吸附时间对吸附特性的影响 |
3.1.2 矿浆浓度对吸附特性的影响 |
3.1.3 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
3.1.4 吸附曲线拟合 |
3.2 CN~-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特性 |
3.2.1 吸附时间对吸附特性的影响 |
3.2.2 矿浆浓度对吸附特性的影响 |
3.2.3 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
3.2.4 吸附曲线拟合 |
3.3 CN~-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特性 |
3.3.1 吸附时间对吸附特性的影响 |
3.3.2 矿浆浓度对吸附特性的影响 |
3.3.3 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
3.3.4 吸附曲线拟合 |
3.4 CN~-在闪锌矿表面的吸附特性 |
3.4.1 吸附时间对吸附特性的影响 |
3.4.2 矿浆浓度对吸附特性的影响 |
3.4.3 pH值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
3.4.4 吸附曲线拟合 |
3.5 CN~-在硫化矿物表面的吸附特性对比 |
3.6 小结 |
第4章 CT-硫化矿物浮选试验研究 |
4.1 CT-黄铜矿浮选试验研究 |
4.1.1 捕收剂用量对CT-黄铜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4.1.2 矿浆pH值对CT-黄铜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4.2 CT~-方铅矿浮选试验研究 |
4.2.1 捕收剂用量对CT-方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4.2.2 矿浆pH值对CT-方铅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4.3 CT-黄铁矿浮选试验研究 |
4.3.1 捕收剂用量对CT-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4.3.2 矿浆pH值对CT-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4.4 CT-闪锌矿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 |
4.4.1 捕收剂用量对CT-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4.4.2 矿浆pH值对CT-闪锌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4.5 CT-硫化矿物的浮选特性对比 |
4.5.1 捕收剂用量的影响 |
4.5.2 矿浆pH值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5章 药剂与硫化矿表面作用机理研究 |
5.1 药剂在固液体系的化学反应 |
5.1.1 药剂在水溶液中(液相)的化学反应 |
5.1.2 药剂在矿物表面(固相)的化学反应 |
5.2 矿物表面润湿性分析 |
5.2.1 NaCN浓度对矿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5.2.2 丁基黄药和乙硫氮对CT-硫化矿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5.3 矿物表面Zeta电位分析 |
5.3.1 黄铜矿表面的Zeta电位分析 |
5.3.2 方铅矿表面的Zeta电位分析 |
5.3.3 黄铁矿表面的Zeta电位分析 |
5.3.4 闪锌矿表面的Zeta电位分析 |
5.4 药剂与矿物作用过程MS模拟与表征 |
5.4.1 硫化矿物晶格结构的模拟与表征 |
5.4.2 药剂分子结构的模拟与表征 |
5.4.3 药剂在硫化矿物表面作用模拟与表征 |
5.5 小结 |
第6章 浮选金精矿氰化尾渣浮选工艺研究 |
6.1 氰渣中铅优先浮选工艺研究 |
6.1.1 浮选浓度对铅优先浮选指标的影响 |
6.1.2 捕收剂丁基黄药用量对铅优先浮选指标的影响 |
6.1.3 铅精选捕收剂乙硫氮用量对铅优先浮选指标的影响 |
6.2 铜浮选工艺研究 |
6.2.1 活化剂用量对铜浮选指标的影响 |
6.2.2 捕收剂丁基黄药用量对铜浮选指标的影响 |
6.3 铅铜优先浮选开路试验研究 |
6.4 铅铜优先浮选闭路试验研究 |
6.5 工业实践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四、An electrochemical investigation on collectorless flotation of sphalerite in presence of Cu~(2+) ions(论文参考文献)
- [1]铜离子对闪锌矿、黄铁矿浮选的选择性活化机理研究[J]. 赵清平,蓝卓越,童雄. 矿产综合利用, 2021(03)
- [2]闪锌矿铁含量对其浮选及与黄铁矿分离的影响[D]. 张胜东.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3]铁-铵氯盐在铜砷分离过程的翼庇效应机理研究[D]. 余力.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4]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强化毒砂和黄铁矿浮选分离的机理研究[D]. 冉金城.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5]四川九龙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D]. 尧章伟.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6]中矿再磨对黄铜矿浮选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吴迪.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7]广西某硫化铅锌矿浮选优化试验研究[D]. 马原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8]铜矿物的晶体化学基因特征及浮选机理研究[D]. 孙乾予. 东北大学, 2019(01)
- [9]磨矿介质对铁闪锌矿可浮性的调控及其机理研究[D]. 史娟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10]金精矿氰化尾渣中硫化矿物高效浮选分离研究[D]. 马艺闻. 东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