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微生态制剂,提高饲料安全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琪彤[1](2020)在《一株布拉氏酵母高密度发酵与干燥工艺的优化》文中认为饲料中抗生素的滥用带来的耐药性菌株增多、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提高等问题,新型绿色的饲料添加剂亟须开发和应用。酵母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之一,其中布拉氏酵母(Saccharomyces boulardii)不仅具备普通酵母的营养特性,还能有效的平衡肠道微稳态,提高免疫力。酵母活菌体必须要通过胃酸环境,进入肠道中才能发挥其益生作用,因此菌剂的制备工艺尤为重要。本文以糖蜜为主要原料进行布拉氏酵母高密度发酵,利用喷雾干燥、冷风干燥和微胶囊化技术对酵母进行后处理,得到耐胃酸环境的布拉氏酵母活菌制剂。(1)布拉氏酵母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 H为4.5,最适碳源为麦芽糖。以糖蜜为主要碳源,采用50L发酵罐进行分批补料发酵,发酵43h,布拉氏酵母湿重可达189.45g/L,干重可达68.94g/L,活菌数为39.24×108cfu/m L。总糖转化率45.06%,接近50%的理论转化率。(2)设置进口风温度为120℃,出口风温度为55℃,进料泵转速为1000 r/h,进行布拉氏酵母的喷雾干燥工艺优化。通过单因素筛选和正交实验确定干燥保护剂配方为脱脂奶粉14%,蔗糖2.5%,L-谷氨酸钠0.5%,甘露醇3%,菌剂干燥存活率可达78.69%。(3)采用挤压法进行布拉氏酵母微胶囊化工艺研究。利用响应面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最佳制备配方为海藻酸钠浓度(w/w)为2.48%,乳清蛋白(WPI)浓度(w/w)6.06%,固化液(Ca Cl2)浓度0.01mol/L,固化时间10min。利用7号针头(内径0.41cm)挤压制备,28℃冷风干燥3h后存活率可达87.37%,胃液存活率可达95.60%,微胶囊活菌数为12.5×108 cfu/g。(4)优化了微胶囊冷风干燥工艺。设置干燥温度28℃,湿度为10%,筛选酵母常用保护剂,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冷风干燥保护剂为1%L-谷氨酸钠、7.5%海藻糖和5%的麦芽糖,正交试验干燥存活率最高可达97.85%。
郭静文[2](2020)在《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菌藻联合对养殖废水的处理》文中提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管理和高密度养殖模式导致了目前养殖水环境的急速恶化,水体富营养化日渐严重,养殖动物病害问题频发。而用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养殖废水会对养殖水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探究新型生物处理养殖废水是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益生菌可以有效改善养殖水体环境,维护养殖水体微生态平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免疫,在水产养殖上得到广大学者以及养殖户的认可。本研究从淡水养殖池塘中分离出两株纯种菌株,分别为BB1和BB1-a。菌株BB1经16S rDNA系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两株菌均为假单胞属菌,分别命名为Pseudomonas sp.BB1,Pseudomonas sp.BB1-a。分别在假单胞菌BB1、假单胞菌BB1-a浓度为106CFU/mL的条件下养殖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 var),结果显示在此浓度下的假单胞菌BB1和假单胞菌BB1-a对斑马鱼均无生物毒性。在不同温度(15℃,20℃,25℃,30℃,35℃)和pH(5,6,7,8)下培养假单胞菌BB1和假单胞菌BB1-a,结果显示,在p H为7,温度为25-30℃时,假单胞菌BB1能有效地去除养殖水体中高浓度的氨氮,对于氨氮去除率高达93%以上;在pH为7,培养温度为20℃时,假单胞菌BB1-a对于氨氮最高去除率为86.73%。随后选取海洋红酵母(Rhodotorula)、球红冬孢酵母菌(Rhodosporidium sphaercarpum)、假单胞菌BB1(Pseudomonas sp.BB1)、假单胞菌BB1-a(Pseudomonas sp.BB1-a),筛选出以上四株菌单独培养时对于模拟养殖废水最佳接种浓度,结果显示,低浓度组(105 CFU/mL)海洋红酵母对于氨氮的去除率为34.04%,高浓度组(107 CFU/mL)海洋红酵母对于亚硝酸盐的去除率为49.9%.,中浓度组(106 CFU/mL)对于COD去除率为58.44%,考虑到经济性,在后续实验添加海洋红酵母的浓度为中浓度组106 CFU/mL;球红冬孢酵母菌中浓度组(106CFU/mL)对于氨氮、亚硝酸盐、COD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48.98%,20.83%,74.3%;假单胞菌BB1中浓度(106 CFU/mL)对氨氮和COD去除率最高,分别是43.08%和65.79%,高浓度组(107 CFU/mL)对模拟养殖废水中亚硝酸盐去除率为45.49%,中浓度组(106 CFU/mL)对于亚硝酸盐的去除率为38.39%,选用中浓度组106CFU/mL来进行后续实验;假单胞BB1-a高浓度组(107 CFU/mL)对氨氮去除率最高,为31.85%,中浓度组(106 CFU/mL)对于氨氮的去除率为18.67%,中浓度组(106 CFU/mL)对亚硝酸盐和COD去除率最高,分别为3.59%和24.97%,选用中浓度组106CFU/mL来进行后续实验;四株菌对于模拟养殖废水中TP的去除均无明显效果。藻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并释放出氧气,细菌利用氧气,吸收废水中营养物质并降解有机污染物。将藻类与细菌的能力结合起来,探究小球藻-细菌联合培养体系下不同接种比(藻菌比分别为1/1、1/3、1/5、3/1、5/1)对于模拟养殖废水中氮、磷等富营养物的吸收能力,以实现对废水的更高效处理。结果显示,海洋红酵母与小球藻联合培养时,菌藻之间对生长有互相促进作用;假单胞BB1与小球藻联合培养时,菌藻之间对生长有互相促进作用;当小球藻和海洋红酵母浓度比为1/1和3/1时,对于氨氮的最终去除率显着高于其余各组,小球藻和海洋红酵母浓度比为5/1时,在第72h时对于模拟养殖水中亚硝酸盐去除率最高,为86.93%,在第72h时对于模拟养殖水中TP去除率最高,为86.64%;小球藻和假单胞菌BB1浓度比为1/1时,对于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最终去除率显着高于其余各组,小球藻和假单胞BB1浓度比为5/1时,在第72h时对于模拟养殖水中TP去除率最高,为87.81%。以上结果表明实验室所筛两株假单胞菌对于氨氮等水质指标均有良好去除效果,菌藻联合体系较菌、藻纯培养体系对于氨氮等养殖水体中的污染物有更好的去除效果,在水产养殖水质调控以及水产养殖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张连妹[3](2020)在《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制备工艺优化》文中认为对于具有疫苗作用的重组干酪乳杆菌进行产业化推广时,应改变乳酸菌的传统贮藏方式,形成活菌干粉制剂,并保证制剂的相关质量指标及贮藏稳定性,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功效。本论文以重组pLA-PoRV-VP7干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进行活菌干粉制品的工艺研究,通过优化的喷雾干燥技术与工艺和抗热保护剂的筛选与使用,制得了符合安全标准的活菌数高、存活率高的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首先,通过重组干酪乳杆菌的发酵过程研究,绘制其生长曲线,选择对数期菌数多的发酵液进行后续试验。之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乳清蛋白添加量、进风温度、给气量和进料速度等喷雾干燥工艺参数范围,并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工艺参数,制备得到喷雾干燥制剂。随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从13种物质中筛选7种作为抗热保护剂,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和爬坡试验确定了3种抗热保护剂形成的最佳复合保护剂,提高菌体的抗热性能,以提高喷雾干燥制备重组菌活菌制剂的活菌数和存活率。通过采用复合保护剂形成的工艺制备得到菌株的复方喷雾干燥制剂。最后考察两种不同的喷雾干燥制剂的主要质量指标、表面形态、贮藏稳定性、耐热性及在模拟体外消化液中重组菌的存活率情况。结果表明喷雾干燥过程中过量的乳清蛋白不能提高包被乳酸菌的存活率,进风温度、给气量和进料速度三个工艺参数相互影响喷雾干燥效果,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20%乳清蛋白、进风温度120℃、给气量75%、进料速度10 mL/min。胰蛋白胨、蔗糖、海藻糖、麦芽糊精、甘氨酸和甘油作为抗热保护剂在单因素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其中海藻糖与甘油对于菌体存活率具有显着影响(P<0.05),最终确定的复合保护剂为10%乳清蛋白+6%海藻糖+8 mL/L甘油。确定最佳贮藏条件为4℃真空保存,但即使在常温下贮藏5个月后,活菌数仍保存107 cfu/g以上,满足国家规定的最低日摄入量,证明采用本论文喷雾干燥工艺有效延长了菌体的贮藏时间。喷雾干燥制剂与复方喷雾干燥制剂的主要质量指标皆符合要求,在贮藏期内重组质粒稳定存在未丢失。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复方制剂形态更加圆整光滑。在热处理条件下和6 h体外模拟消化液中,与未包埋的游离重组菌对照,两种喷雾干燥制剂都提高了重组菌在不同温度下和模拟胃肠环境中的存活率,增强了菌体的耐热性和对模拟胃肠液的抵抗力,其中复方喷雾干燥制剂效果更佳。本论文优化的重组pLA-PoRV-VP7干酪乳杆菌的喷雾干燥制备工艺为:进风温度120℃、给气量75%、进料速度10 mL/min,10%乳清蛋白+6%海藻糖+8 mL/L甘油作为复合抗热保护剂。由此工艺制备的重组干酪乳杆菌干粉制品,具有高活菌数和高存活率,能有效抵抗外界不利环境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为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基础。
吴小嫚[4](2020)在《益生菌联合微酸性电解水对鲫抗嗜水气单胞菌能力的影响》文中提出鲫(Carassius auratus)是我国比较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具有生长繁殖快、抗病力强、食性广、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然而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兴起,水质恶化,鲫应激抗病能力降低,容易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细菌病爆发严重。益生菌能够净化水质,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并且不会产生耐药性问题,可以从根本上防治各种鲫细菌病。但是当致病菌浓度较高时,益生菌对病害的防治效果会大大降低。微酸性电解水杀菌快速高效,对人体和环境无害,不易残留。但是高浓度会损伤鲫组织,低浓度会导致杀菌效果不佳,不能彻底地控制病害。因此,本研究结合益生菌和微酸性电解水两者的优点,联合治疗鲫细菌病,以减少抗生素类药物和消毒剂的使用。以期为鲫细菌病找到一种绿色、高效、安全的防治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分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研究在不同条件下微酸性电解水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杀菌效果。本文利用有效氯浓度为30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嗜水气单胞菌后,通过平板计数法、扫描电镜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其活菌数、细菌形态以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体积比为1:20,处理时间为5 min时,细菌基本上全部失活。另外,微酸性电解水还能使嗜水气单胞菌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溶解,DNA发生降解,而且细胞受损程度和DNA降解程度均与体积比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2.为了研究微酸性电解水对鲫肠道内酶活性以及鳃、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本文采用有效氯浓度为3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对鲫处理不同时间后,分别测定其肠道内SOD、ACP、LPS、AMS活性,并通过石蜡切片观察鳃、肠道组织形态。结果显示,当用微酸性电解水处理10 min时,鲫肠道内SOD、ACP、LPS、AMS活性以及鳃、肠道组织形态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随着微酸性电解水处理时间的延长,鲫肠道内SOD、LPS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ACP、AMS活性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鳃小片发生卷曲,鳃丝上皮细胞大量增生,将鳃小片完全包裹住,有部分鳃小片完全断裂破损;相邻肠绒毛之间发生融合,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淋巴细胞出现明显增生现象,肠粘膜上皮细胞完全变形、脱落、坏死。综上所述,用有效氯浓度为3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消毒10 min对鲫的生长是安全的。3.本研究采用锐孔凝固浴法和复凝聚法复合法,以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壁材,将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饲料包埋起来制备成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并对其最佳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益生菌微胶囊饲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海藻酸钠浓度1.25%,菌胶比例1:10,氯化钙浓度1.5%,固化时间15 min,壳聚糖浓度1.5%。在这个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益生菌微胶囊饲料粒径大小均匀,在1.60~2.00 mm;包埋率达到96.68%;而且在水中浸泡12 h后,悬浮率为77.96%,溶解率为13.04%;在模拟人工胃液中处理120 min后,仍然有5.2 lg(CFU/m L)的活菌数;在模拟人工肠液中处理120 min后,所包埋的活菌可全部释放出来,具备较好的漂浮性、水稳定性、耐酸性以及肠溶性。4.为探究单独或同时使用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和微酸性电解水对抑制鲫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效果。本试验分成4个处理组:对照组(基础饲料)、益生菌组(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微酸性电解水组(微酸性电解水处理染病鲫)和复合法组(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和微酸性电解水结合)。养殖56 d后,对所有试验鲫均注射等量的嗜水气单胞菌,然后分别记录72 h内各组鲫的死亡情况,计算存活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鲫的存活率相比,微酸性电解水组鲫的存活率提高了6.66%,益生菌组鲫的存活率提高了11.66%,复合法组鲫的存活率提高了16.66%。
吴振超[5](2020)在《洛氏鱥肠道产酶益生菌的筛选及其粘附特性分析》文中指出目前水产养殖中常用益生菌制剂的菌种多数筛选自畜禽动物肠道或者其生存环境中,这类益生菌在鱼类肠道中的粘附定植效果较差,导致它们对鱼类的益生作用并不理想。因此,从鱼类肠道中筛选鱼源益生菌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吉林省特色经济鱼类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Dybowski,1869)为研究对象,从其肠道分离筛选具有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能力的益生菌,通过产酶能力检测、体外抑菌试验及对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筛选出产酶能力强的细菌,进一步通过检测细菌的耐高温能力、耐酸性能力、耐胃液能力、耐肠液能力、耐胆盐能力及菌株安全性对细菌益生特性作出评价,并通过体外粘附模型研究了潜在益生菌的粘附能力和粘附机制。相关试验结果如下:试验一:本试验共从健康洛氏鱥肠道分离出214株细菌,其中具有:产蛋白酶能力的细菌86株,占40.19%;产淀粉酶的细菌53株,占24.77%;产脂肪酶的细菌47株,占21.96%;能同时产三种酶的细菌28株,占13.08%。采用琼脂打孔扩散法测定了15株产酶能力较强的细菌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和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等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能力。然后根据拮抗试验结果筛选出10株拮抗能力较强的细菌,进一步采用纸片法测定这10株细菌对1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最终筛选出8株产酶能力和拮抗病原菌能力较强,且携带耐药因子较少的细菌作为潜在益生菌,分别命名为LSG1-1、LSG2-1、LSG2-3-2、LSG2-5、LSG2-8、LSG3-3、LSG3-7和LSG3-8。试验二:结合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RNA序列分析对8株潜在益生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LSG1-1、LSG2-1、LSG2-3-2、LSG2-5、LSG2-8、LSG3-3、LSG3-7和LSG3-8分别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 ilis)、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 s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和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具有最高的相似性。构建系统发育树进一步分析后最终鉴定8株细菌分别为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特基拉芽孢杆菌、阿氏芽孢杆菌和莫海威芽孢杆菌。试验三:体外模拟鱼类肠道消化环境检测细菌的益生特性。通过细菌的耐高温试验、耐酸性试验、耐胆盐试验、耐胃液试验、耐肠液试验和安全性检测试验对细菌的益生特性作出评价。试验结果显示:各菌株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其中LSG2-1和LSG2-8对高温的耐受能力显着高于其它菌株(P<0.05),而LSG2-3-2和LSG3-6对高温的耐受能力显着较低(P<0.05);LSG3-7耐酸能力显着较高(P<0.05),LSG2-5耐酸能力显着较低(P<0.05);LSG3-7对胃液的耐受能力显着较高(P<0.05),LSG2-1和LSG3-8对胃液的耐受能力显着较低(P<0.05);LSG2-5对肠液耐受能力较高(P<0.05),LSG3-8的对肠液的耐受能力显着较低(P<0.05);LSG3-6对胆盐的耐受能力较高(P<0.05),LSG2-3-2对胆盐的耐受能力显着较低(P<0.05)。菌株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各菌株对洛氏鱥均有很好的安全性。试验四:采用洛氏鱥的肠道黏液蛋白建立体外肠道黏液蛋白模型,结合荧光标记物hoechst3325标记细菌法,检测了8株潜在益生菌对洛氏鱥肠道黏液蛋白的粘附能力。试验结果显示:LSG1-1的粘附率为10%,LSG2-1的粘附率为16%,LSG2-3-2粘附率为18%,LSG2-5粘附率为35%,LSG2-8粘附率为36%,LSG3-6粘附率为24%,LSG3-7粘附率为34%,LSG3-8粘附率为33%。再以高碘酸钠、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分别修饰各细菌及洛氏鱥肠道黏液蛋白,分析各细菌表面凝集素和肠道黏液蛋白上粘附受体的主要性质,结果显示:LSG1-1、LSG2-1、LSG2-5、LSG2-8、LSG3-6和LSG3-7细胞表面凝结素主要表现出的是糖蛋白性质,而LSG2-3-2和LSG3-8菌株细胞表面的凝结素主要表现出蛋白质性质;LSG1-1、LSG2-3-2、LSG2-5、LSG2-8和LSG3-6在黏液蛋白中的粘附受体为蛋白质类物质,而LSG2-1、LSG3-7和LSG3-8在黏液蛋白中的粘附受体为糖蛋白类物质。最后分别采用排斥、竞争和取代试验研究了8株潜在益生菌对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2株病原菌的粘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竞争试验中LSG2-5、LSG2-8和LSG3-6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粘附抑制力显着高于其它菌株(P<0.05),而LSG1-1和LSG2-1对维氏气单胞菌的粘附抑制力显着高于其它菌株(P<0.05);排斥试验中LSG2-5、LSG2-8和LSG3-6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粘附抑制力显着高于其它菌株(P<0.05),LSG3-8和LSG2-8对维氏气单胞菌的粘附抑制力显着高于其它菌株(P<0.05);取代试验中LSG2-5、LSG2-8和LSG3-6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粘附抑制力显着高于其它菌株(P<0.05),LSG3-7和LSG2-8对维氏气单胞菌的粘附抑制力显着高于其它菌株(P<0.05)。试验最终筛选出8株洛氏鱥源芽孢杆菌,均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其中LSG3-3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LSG3-7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LSG3-8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均是首次在鱼体内筛选出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为洛氏鱥益生菌制剂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菌株参考和科学依据。
李孟宁[6](2019)在《不同处理的复合微量元素菌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中微量元素沉积量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饲料添加剂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界对于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也愈加关注。据此,本人结合国内外对微生态制剂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复合微量元素菌剂作为添加剂饮水的使用效果,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量元素菌剂饮水对淘汰蛋鸡生产性能及蛋中微量元素沉积量影响,以期深入研究复合微量元素菌剂资源与动物生产相关的营养特性,同时也为开发复合微量元素菌剂使用的新途径、大规模投入畜牧行业生产实践、改善我国饲料资源短缺及分布不合理的局面提供参考,为后续对复合微量元素菌剂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用体重相近、食欲正常、体质健康的540日龄的海兰褐壳淘汰蛋鸡96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为3个试验:试验1:探究不同浓度菌剂饮水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中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将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2只,A组为对照组,B组、C组为试验组,预试验7天,试验期28天,每组基础日粮相同,B组蛋鸡的饮水中添加0.1%的乳酸菌复合微量元素菌剂,C组蛋鸡的饮水中添加0.2%的乳酸菌复合微量元素菌剂。试验2:探究灭活与非灭活菌剂饮水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中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将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2只,A组为对照组,B组、C组为试验组,预试验7天,试验期28天,每组基础日粮相同,B组蛋鸡的饮水中添加0.2%的活性乳酸菌复合微量元素菌剂,C组蛋鸡的饮水中添加0.2%的灭活乳酸菌复合微量元素菌剂。试验3:探究不同菌剂饮水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中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将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其中A组为对照组,B组、C组、D组为试验组,预试验7天,试验期28天。每组基础日粮相同,B组蛋鸡的饮水中添加0.2%的乳酸菌复合微量元素菌剂,C组蛋鸡的饮水中含0.2%的酵母菌复合微量元素菌剂,D组蛋鸡的饮水中添加0.2%的乳酸菌加酵母菌复合菌剂。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及鸡蛋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1中,C组的蛋重高于对照组和B组,差异显着(P<0.05);C组的料蛋比低于对照组和B组,差异显着(P<0.05);两组试验组的哈氏单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两组试验组鸡蛋中铁的沉积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两组试验组鸡蛋中锌和硒的沉积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试验2中,B组的产蛋率高于对照组和C组,差异显着(P<0.05);B组的哈氏单位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 05),低于C组,差异不显着(P>0.05);B组鸡蛋中铜的沉积量高于A组,差异显着(P<0.05);两试验组鸡蛋中锌的沉积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试验3中,三组试验组的产蛋率、哈氏单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但三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三组试验组的鸡蛋中铁的沉积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但三组试验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D组鸡蛋中铜的沉积量低于C组,差异显着(P<0.05)。综上,复合微量元素菌剂的使用对于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改善蛋品质,提高鸡蛋中微量元素的沉积量有良好的效果。通过综合分析与比较,0.2%的乳酸菌加酵母菌复合菌剂在蛋鸡生产中的使用效果最好,可进行推广使用。
孙娜[7](2019)在《海水鱼肠道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特性分析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芽孢杆菌(Bacillus)是一类产芽孢、好气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状菌,拥有稳定性好、抗逆性强、复活率高等优点[1],能够产生蛋白酶、淀粉酶等大分子物质以提高宿主的消化机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2]。自20世纪80年代,随着海水鱼生殖调控和苗种繁育技术的突破,海水鱼养殖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病害频发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海水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从海水鱼肠道内分离芽孢杆菌等益生菌,对于研制有效的微生态制剂以提高海水鱼的抗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介绍从海捕野生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梭鱼(Sphyraenus)和鲐鱼(Scomber japonicus)肠道内分离、筛选和鉴定芽孢杆菌的过程,并开展了芽孢杆菌在许氏平鲉和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以此为海水鱼用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及其在养殖业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数据参考。1.海水鱼肠道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分析本研究从4种海水鱼肠道中共分离出37株菌种,经过革兰氏阴阳性鉴定初步筛选出9株目的菌;对其进行产酶特性分析及动物安全性评价,最终筛选出1株目的菌株,命名为YB1;基于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及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将其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并探究了温度、NaCl含量和pH对其生长的影响。YB1菌落形态凸起,呈白色,表面粗糙,边缘不规整,有褶皱,显微镜下观察呈杆状;其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具有良好的产蛋白酶和淀粉酶的特性,在低于108 CFU/mL浓度下对许氏平鲉和大菱鲆是相对安全的。YB1的适宜生长条件为温度1535℃、pH59、NaCl含量05%,在温度35℃、pH7、NaCl含量为0时生长状况最佳。2.蜡样芽孢杆菌YB1在海水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本研究通过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蜡样芽孢杆菌YB1投喂许氏平鲉和大菱鲆幼鱼的方式开展了海水鱼养殖应用评价研究。实验设置3个投喂浓度梯度实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分别标记为E-L(105 CFU/mL)、E-M(106 CFU/mL)、E-H(107CFU/mL)、C(0 CFU/mL),许氏平鲉在组别前加标H,大菱鲆在组别前加标D,实验周期为50d;通过分析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饲料系数等生长指标,测定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肠道消化酶活力以及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等肝脏免疫酶活力,并探究YB1对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揭示YB1对许氏平鲉和大菱鲆幼鱼的益生作用。饲料中添加YB1投喂许氏平鲉幼鱼的实验结果显示,H-E-L组、H-E-M组和H-E-H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H-C组,且H-E-L组、H-E-H组与H-C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H-E-L组、H-E-M组和H-E-H组的饲料系数均低于H-C组。说明蜡样芽孢杆菌YB1可以显着提高许氏平鲉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起到促进生长的作用。H-E-L组、H-E-M组和H-E-H组的肠道淀粉酶活力和脂肪酶活力均高于H-C组,H-E-L组和H-E-H组的蛋白酶活力高于H-C组;H-E-L组、H-E-M组和H-E-H组的肝脏MDA含量均低于H-C组,H-E-M组和H-E-H组的SOD和CAT活力高于H-C组;说明蜡样芽孢杆菌YB1对许氏平鲉幼鱼肠道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力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酶活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H-E-L组、H-E-M组和H-E-H组的许氏平鲉幼鱼肠黏膜皱襞高度、肌层厚度以及肠道褶皱量均较H-C组高,说明芽孢杆菌YB1可以改善许氏平鲉的肠道组织结构。饲料中添加YB1投喂大菱鲆幼鱼的实验结果显示,D-E-L组、D-E-M组和D-E-H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D-C组,其中D-E-H组最高,且与D-C组存在显着性差异,D-E-L组、D-E-M组和D-E-H组的饲料系数均稍高于D-C组,但与D-C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说明YB1对大菱鲆幼鱼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D-E-M组的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酶活力最高且显着高于D-C组,D-E-L组的脂肪酶活力最高且显着高于D-C组;D-E-L组、D-E-M组和D-E-H组的MDA含量均低于D-C组,其中D-E-M组的最低且与D-C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D-E-L组和D-E-H组的SOD和CAT活力均高于D-C组。说明YB1对大菱鲆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和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提高具有显着促进作用。D-E-L组、D-E-M组和D-E-H组的大菱鲆幼鱼肠黏膜皱襞高度、肌层厚度以及肠道褶皱量均较D-C组高,说明芽孢杆菌YB1对大菱鲆肠道组织结构具有改善作用。
李雪[8](2019)在《微生态菌对养渔水体水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约化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导致养殖水体氮、磷的含量累积,易引发富营养化,破坏养殖水体生态系统平衡。且氨氮,特别是亚硝态氮可对水产养殖生物产生潜在毒性,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磷等被广泛关注。为了寻找对养殖水体降解效果更好的菌株,本实验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BC、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A0及其不同组合A0+BC+BS(M)、A0+BC、A0+BS、BC+BS(按等体积复合)对养渔水体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总磷的降解效果,实验进行15d,投加菌量为1.5‰(2.0×108cfu/mL),结果表明:A0能显着降低氨氮、硝态氮、总磷(p<0.005);BS对亚硝态氮降解效果显着(p<0.005)。与A0相比,A0+BC对氨氮、硝态氮降解效果更显着(p<0.005),第7d氨氮去除率为75.7%,且含量始终显着低于对照,第13d硝态氮去除率为27.8%,表明A0与BC的复合对于氨氮与硝态氮的去除表现出相互促进作用;与BS、A0相比,A0+BS对亚硝态氮、总磷降解效果最优(p<0.005),第15d亚硝态氮去除率为93.4%,第7d总磷去除率为76%,且含量始终显着低于对照,说明BS与A0复合对于亚硝态氮与总磷的去除表现出协同作用。综上所述,A0+BC对氨氮、硝态氮降解效果最优;A0+BS对亚硝态氮、总磷降解效果最优,且两种菌复合的菌种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菌种及三种菌复合的菌种。为了探究最佳复合菌种A0+BC、A0+BS对养渔水体N、P的作用机理及微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法研究了养渔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复合菌种A0+BC、A0+BS的水样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增加,且A0+BS的多样性高于A0+BC;与水样CK相比,A0+BC、A0+BS水样中厚壁菌门消失(Firmicutes),放线细菌门(Actinetobacteria)出现,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减少。从纲的分类水平分析,与水样CK相比,A0+BC、A0+BS水体中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Gamm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Beta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且所占比例增加,与A0+BC、A0+BS菌在很大程度上去除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有关。在属的分类水平上,养渔水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高,与水样CK相比,A0+BC、A0+BS水样中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消失,丛毛单胞菌属(Comamona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增加,其促进了养渔水体中氮的降解。另外,A0+BC水样中其他优势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反硝化类型,促进了硝态氮的降解,A0+BS水样中其他优势菌为硝化杆菌属(Bosea),促进了亚硝态氮的去除。由于复合菌种A0+BS对亚硝态氮和总磷降解效果最优,且增加了养渔水体的微生物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致病菌。另外,根据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NY1109-2006)中的菌种安全分级目录,二者均属于免作毒理学试验的菌种,确保了二者的安全性。最终推选A0+BS作为可应用到淡水养渔中的高效复合菌剂。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建议菌剂投加间隔周期为13d-15d。
章文锦[9](2019)在《草鱼养殖系统中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WM-1作用探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集约化水产养殖在国内外迅速发展,加剧了水产病害的发生。抗生素药物长期不合理使用,导致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出现,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微生物制剂因具有增强养殖对象免疫力、提高抗病性能和改善养殖环境等优势,是针对目前水产养殖业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本团队前期从草鱼养殖池塘中分离出一株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WM-1,其具有高效拮抗嗜水气单胞菌的能力,抑菌圈直径可达22.5±0.50 mm。因此,本研究以菌株WM-1为研究对象,全面探究草鱼养殖系统中菌株WM-1对水-鱼-菌三方面的安全性。研究结果如下:1.嗜水气单胞菌KS02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获取试验(7 d)取规格一致草鱼60尾,6个养殖桶每桶随机分配10尾,1个对照桶(0)和5个试验桶(菌株KS02腹腔注射终浓度:103、104、105、106、107 CFU/mL)。试验确定草鱼菌株KS02最大非致死浓度为104 CFU/mL。2.菌株WM-1添加试验(30 d)取规格一致草鱼120尾,12个养殖桶每桶随机分配10尾,分成三组,每组4个浓度梯度(菌株WM-1终浓度:0、103、105、107 CFU/mL),本试验三组草鱼进行投喂拌不同浓度菌株WM-1饲料。a.添加菌株WM-1下草鱼养殖水质动态变化根据国家水质测定标准方法,测定N、P以及COD等水化指标。结果发现:添加菌株WM-1,在12 d30 d间COD具有显着降解能力(P<0.05),且NO2--N有降低趋势,但不显着(P>0.05)。b.菌株WM-1对养殖草鱼的作用通过测定草鱼体重体长、血液细胞、血清及肝脏酶类,来判定菌株WM-1对养殖草鱼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菌株WM-1,草鱼血清GPT活力显着降低(P<0.05),草鱼特定生长率(SGR)与肥满度(CF)、血清中GOT、AKP活力、肝脏总蛋白含量、肝脏SOD、POD活力、血液细胞RBC、WBC数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草鱼SGR与CF以及肝脏SOD活力有升高趋势,血清AKP活力有降低趋势。3.菌株WM-1、KS02添加试验(90 d)试验草鱼来自30 d养殖试验取样剩余草鱼,16个养殖桶每桶随机分配45尾,分成四组,每组4个浓度梯度(拌饲投喂菌株WM-1终浓度:0、103、105、107 CFU/mL)。其中两组进行腹腔注射菌株KS02(注射浓度为最大非致死浓度),另两组作为对照。a.菌株WM-1对养殖草鱼的作用通过测定草鱼体重体长、血液细胞、血清及肝脏酶类,来判定两菌株对草鱼的影响。结果发现:存在菌株WM-1草鱼养殖系统,注射菌株KS02后,草鱼血清GPT、AKP活力显着升高(P<0.05),肝脏SOD活力显着降低(P<0.05),特定生长率(SGR)与肥满度(CF)、血清中GOT活力、肝脏总蛋白含量、肝脏POD活力、血液细胞(RBC、WBC)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SGR与CF有降低趋势。b.菌株WM-1下草鱼肠道菌群形态观察通过菌落形态观察、菌体染色Schaeffer-Fulton氏染色油镜观察以及指示菌菌株KS02拮抗试验,确定草鱼肠道黏膜分离菌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WM-1。4.菌株WM-1对抗生素作用研究菌株WM-1对本实验30种抗生素敏感程度有所差异,菌株WM-1对β-内酰胺/β-内酰胺抑制剂复合物、头孢类、氨基糖苷、部分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叶酸代谢途径抑制剂类、林可胺类、大环内酯类、多肽类等药物表现敏感;对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四环素、硝基呋喃类等药物表现中度敏感;苯丙醇类表现耐药。综上所述,与对照组相比,草鱼养殖系统中添加菌株WM-1,水体COD有显着降低能力,草鱼血清GPT有明显降低,GOT、AKP活力有降低趋势,肝脏SOD活力有升高趋势,结合草鱼SGR与CF,说明菌株WM-1起到净化水质,增强免疫保护鱼体作用。但当菌株WM-1存在的养殖系统中,草鱼注射菌株KS02后,草鱼血清GPT、AKP、肝脏SOD活力以及草鱼SGR与CF的升降趋势,与对照拌饲组研究结果刚好相反,从而说明在草鱼养殖系统中菌株WM-1的确有拮抗嗜水气单胞菌KS02作用,且对养殖对象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通过草鱼肠道菌群观察研究,确定草鱼肠道黏膜中的确能分离到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WM-1,这也更好的说明了草鱼血清酶类、血液以及生长态势指标变化规律。再结合菌株WM-1耐药谱,可很好的评估菌株WM-1安全性。
葛长荣,程志斌[10](2019)在《饲用微生态制剂对热应激肉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集约化、高密度肉鸡养殖的发展,全球热带地区以及季节性高温区域的热应激问题已经给肉鸡养殖业带来较大损失。分析热应激对肉鸡生产的具体危害,通过补充饲用微生态制剂等营养调控措施,减少热应激对肉鸡养殖的生产损失,极具推广价值。据此,文章全面收集与整理了国内外该领域的试验报道与数据,发现热应激肉鸡生产性能的降低主要表现在采食量、生长速度与饲料转化率,且降低程度受鸡种、日龄、热应激温度、持续时间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饲粮补充微生态制剂,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热应激危害,突出表现在饲料转化效率和鸡群健康状况的持续改善,且作用效果与饲用微生态制剂的类型与添加量有关。
二、利用微生态制剂,提高饲料安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微生态制剂,提高饲料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一株布拉氏酵母高密度发酵与干燥工艺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饲料添加剂 |
1.1.1 饲用抗生素 |
1.1.2 天然植物提取物 |
1.1.3 酸化剂 |
1.1.4 酶制剂 |
1.1.5 抗菌肽 |
1.1.6 功能性低聚糖 |
1.2 微生态制剂 |
1.2.1 微生态制剂的产生与发展 |
1.2.2 益生菌 |
1.2.3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方向 |
1.3 布拉氏酵母 |
1.3.1 布拉氏酵母特异性 |
1.3.2 布拉氏酵母的作用机理 |
1.3.3 布拉氏酵母的应用 |
1.3.4 发酵生产工艺 |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 |
2.1.2 主要化学药品与材料 |
2.1.3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测定方法 |
2.2.1 液体活菌数测定方法 |
2.2.2 微胶囊中活菌计算方法 |
2.2.3 发酵液湿重的检测 |
2.2.4 酵母干物质的检测 |
2.2.5 还原糖的测定 |
2.2.6 可发酵性氮的测定 |
2.2.7 酵母P_2O_5含量的检测(磷钼酸法) |
2.3 布拉氏酵母高密度发酵 |
2.3.1 布拉氏酵母生长曲线测量 |
2.3.2 碳源种类的优化 |
2.3.3 pH的优化 |
2.3.4 温度的优化 |
2.3.5 酵母的液体发酵工艺 |
2.4 布拉氏酵母的喷雾干燥 |
2.4.1 喷雾干燥 |
2.4.2 干燥保护剂的筛选 |
2.4.3 干燥保护剂的正交实验 |
2.5 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
2.5.1 微胶囊壁材与酵母的生物相容性实验 |
2.5.2 菌种培养以及复合壁材的选择 |
2.5.3 挤压法微胶囊化的粒径和固化时间对菌剂的影响 |
2.5.4 微胶囊化制备的单因素实验 |
2.5.5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进行响应面实验 |
2.5.6 冷风干燥保护剂配方优化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布拉氏酵母高密度发酵 |
3.1.1 布拉氏酵母的生长曲线 |
3.1.2 最佳碳源 |
3.1.3 最适pH |
3.1.4 最适温度 |
3.1.5 布拉氏酵母的高密度发酵 |
3.2 布拉氏酵母的喷雾干燥工艺 |
3.2.1 布拉氏酵母喷雾干燥保护剂筛选 |
3.2.2 保护剂正交实验 |
3.3 布拉氏酵母的微胶囊化 |
3.3.1 布拉氏酵母与壁材的生物相容性 |
3.3.2 不同复合壁材对布拉氏酵母微胶囊化的影响 |
3.3.3 微胶囊化粒径筛选 |
3.3.4 海藻酸钠浓度优化 |
3.3.5 乳清蛋白的浓度优化 |
3.3.6 固化液的浓度优化 |
3.3.7 固化时间的优化 |
3.3.8 单因素实验小结 |
3.3.9 响应面设计优化实验结果 |
3.4 布拉氏酵母的冷风干燥优化 |
3.4.1 干燥时间的优化 |
3.4.2 干燥保护剂的优化 |
3.4.3 保护剂正交实验 |
4 讨论 |
4.1 布拉氏酵母的高密度发酵 |
4.2 布拉氏酵母的微生态制剂制备 |
4.2.1 喷雾干燥法 |
4.2.2 挤出法和冷风干燥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菌藻联合对养殖废水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水产养殖现状及面临问题 |
1.1.2 养殖水体主要污染及危害 |
1.2 微生物制剂简介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2.1 微生物处理方法及原理介绍 |
1.2.2 菌藻共生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二章 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样品来源 |
2.2.2 培养基、试剂耗材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株分离及纯化 |
2.3.2 脱氮性能菌株的初筛 |
2.3.3 菌株16SrDNA分子鉴定 |
2.3.4 菌株保存与活化 |
2.4 结果 |
2.4.1 脱氮菌株的初步筛选 |
2.4.2 16SrDNA鉴定及其同源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株假单胞菌生物安全性检测及生长条件优化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菌株与动物 |
3.2.2 培养基、试剂耗材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两株假单胞菌生物安全性检测 |
3.3.2 条件优化 |
3.4 结果 |
3.4.1 两株假单胞菌生物安全性检测 |
3.4.2 假单胞菌BB1在不同温度与pH时生长曲线的测定 |
3.4.3 假单胞菌BB1在不同温度与pH时对氨氮的去除率 |
3.4.4 假单胞菌BB1-a在不同温度与pH时生长曲线的测定 |
3.4.5 假单胞菌BB1-a在不同温度与pH时对氨氮的去除率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浓度菌株对模拟养殖废水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用菌 |
4.2.2 试剂耗材、仪器和培养基 |
4.2.3 分析方法与指标测定 |
4.3 结果 |
4.3.1 不同浓度下对模拟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 |
4.3.2 不同浓度下对模拟养殖废水中亚硝酸盐的去除率 |
4.3.3 不同浓度下对模拟养殖废水中TP的去除率 |
4.3.4 不同浓度下对模拟养殖废水中COD的去除率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菌藻联合培养对模拟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用菌 |
5.2.2 实验用藻培养方法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 |
5.3.1 海洋红酵母菌和小球藻共同培养拮抗、协同作用探究 |
5.3.2 假单胞菌BB1和小球藻拮抗、协同作用探究 |
5.3.3 菌藻混合培养对模拟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 |
5.3.4 菌藻混合培养对模拟养殖废水中亚硝酸盐的去除效果 |
5.3.5 菌藻混合培养对模拟养殖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 |
5.3.6 菌藻混合培养对模拟养殖废水中 TP 的去除效果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制备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文献综述 |
1.1 益生干酪乳杆菌 |
1.1.1 益生菌的定义及其功效 |
1.1.2 乳酸菌类益生菌 |
1.1.3 干酪乳杆菌及其益生功能 |
1.2 基因工程菌 |
1.2.1 基因工程的概念 |
1.2.2 基因工程乳酸菌的安全性 |
1.2.3 基因工程乳酸菌的应用 |
1.2.4 重组pLA-PoRV-VP7 干酪乳杆菌 |
1.3 益生菌制剂 |
1.3.1 益生菌制剂的起源 |
1.3.2 益生菌制剂的作用机制 |
1.3.3 乳酸菌活菌制剂 |
1.4 益生菌微胶囊技术 |
1.4.1 微胶囊技术的概念 |
1.4.2 喷雾干燥法 |
1.4.3 喷雾干燥与抗热保护剂的结合及其应用 |
1.5 猪轮状病毒 |
1.5.1 猪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 |
1.6 Plackett-Burman试验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制备工艺优化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抗热保护剂的确定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3 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相关检测 |
2.3.1 材料 |
2.3.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制备工艺优化 |
3.1.1 重组干酪乳杆菌生长曲线 |
3.1.2 乳清蛋白添加量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
3.1.3 进风温度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
3.1.4 给气量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
3.1.5 进料速度对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 |
3.1.6 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 |
3.2 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抗热保护剂的筛选 |
3.2.1 喷雾干燥抗热保护剂的初步筛选 |
3.2.2 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筛选抗热保护剂 |
3.2.3 爬坡试验确定保护剂复方 |
3.3 不同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相关检测 |
3.3.1 喷雾干燥制剂的质量检测 |
3.3.2 复方喷雾干燥制剂的质量检测 |
3.3.3 不同喷雾干燥制剂的扫描电镜下的形态观察 |
3.3.4 不同贮藏条件对喷雾干燥制剂的影响 |
3.3.5 复方喷雾干燥制剂的活菌数检测 |
3.3.6 贮藏期内重组菌的质粒稳定性检测 |
3.3.7 不同喷雾干燥制剂的热处理性质 |
3.3.8 不同喷雾干燥制剂的体外消化性质分析 |
4 讨论 |
4.1 喷雾干燥的相关工艺参数 |
4.2 喷雾干燥过程中抗热保护剂的作用 |
4.3 喷雾干燥制剂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
4.4 制剂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益生菌联合微酸性电解水对鲫抗嗜水气单胞菌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益生菌 |
1.1.1 益生菌的简介 |
1.1.2 益生菌的功能 |
1.1.3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 微胶囊化技术 |
1.2.1 微胶囊化技术的简介 |
1.2.2 微胶囊的功能 |
1.2.3 益生菌微胶囊化方法 |
1.2.4 益生菌微胶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微酸性电解水 |
1.3.1 电解水的简介 |
1.3.2 微酸性电解水的优点 |
1.3.3 微酸性电解水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微酸性电解水对嗜水气单胞菌杀菌效果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微酸性电解水的制备 |
2.1.2 嗜水气单胞菌菌悬液的制备 |
2.1.3 平板计数法测定嗜水气单胞菌的存活率 |
2.1.4 扫描电镜观察嗜水气单胞菌的细胞形态 |
2.1.5 嗜水气单胞菌基因组DNA含量变化测定 |
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微酸性电解水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杀菌效果 |
2.2.2 微酸性电解水对嗜水气单胞菌细胞形态的影响 |
2.2.3 微酸性电解水对嗜水气单胞菌基因组DNA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微酸性电解水对鲫肠道内酶活性以及鳃、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对象 |
3.1.2 微酸性电解水的制备 |
3.1.3 仪器与设备 |
3.1.4 试验鲫的预处理 |
3.1.5 肠道酶活性测定 |
3.1.6 肠道及鳃组织显微观察 |
3.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微酸性电解水对鲫肠道内SOD、ACP活性的影响 |
3.2.2 微酸性电解水对鲫肠道内LPS、AMS活性的影响 |
3.2.3 微酸性电解水对鲫鳃组织结构的影响 |
3.2.4 微酸性电解水对鲫肠道结构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微酸性电解水对鲫肠道内SOD、ACP活性的影响 |
3.3.2 微酸性电解水对鲫肠道内LPS、AMS活性的影响 |
3.3.3 微酸性电解水对鲫鳃组织结构的影响 |
3.3.4 微酸性电解水对鲫肠道结构的影响 |
第四章 复合法制备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工艺及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菌悬液的制备 |
4.1.4 模拟人工肠液和模拟人工胃液的配制 |
4.1.5 益生菌微胶囊饲料的制备工艺流程 |
4.1.6 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包埋率测定 |
4.1.7 益生菌微胶囊饲料粒径测定 |
4.1.8 益生菌微胶囊饲料悬浮率、溶解率测定 |
4.1.9 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包埋工艺单因素试验 |
4.1.10 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包埋工艺优化 |
4.1.11 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在模拟人工胃液中耐酸特性研究 |
4.1.12 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在模拟人工肠液中崩解特性研究 |
4.2 结果 |
4.2.1 不同因素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包埋率的影响 |
4.2.1.1 海藻酸钠浓度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包埋率的影响 |
4.2.1.2 菌胶比例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包埋率的影响 |
4.2.1.3 氯化钙浓度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包埋率的影响 |
4.2.1.4 固化时间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包埋率的影响 |
4.2.1.5 壳聚糖浓度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包埋率的影响 |
4.2.2 不同因素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粒径的影响 |
4.2.2.1 海藻酸钠浓度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粒径的影响 |
4.2.2.2 菌胶比例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粒径的影响 |
4.2.2.3 氯化钙浓度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粒径的影响 |
4.2.2.4 固化时间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粒径的影响 |
4.2.2.5 壳聚糖浓度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粒径的影响 |
4.2.3 不同因素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悬浮率和溶解率的影响 |
4.2.3.1 海藻酸钠浓度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悬浮率和溶解率的影响 |
4.2.3.2 菌胶比例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悬浮率和溶解率的影响 |
4.2.3.3 氯化钙浓度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悬浮率和溶解率的影响 |
4.2.3.4 固化时间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悬浮率和溶解率的影响 |
4.2.3.5 壳聚糖浓度对益生菌微胶囊饲料悬浮率和溶解率的影响 |
4.2.4 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包埋工艺优化 |
4.2.5 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在模拟人工胃液中耐酸特性研究 |
4.2.6 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在模拟人工肠液中崩解特性研究 |
4.3 讨论 |
第五章 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和微酸性电解水对鲫抗嗜水气单胞菌能力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嗜水气单胞菌菌悬液的制备 |
5.1.2 微酸性电解水的制备 |
5.1.3 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益生菌微胶囊饲料的制备 |
5.1.4 试验鲫的饲养 |
5.1.5 人工攻毒试验 |
5.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 |
5.2.1 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和微酸性电解水对鲫攻毒后存活率的影响 |
5.2.2 益生菌微胶囊饲料和微酸性电解水对鲫攻毒后体表症状的影响 |
5.3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洛氏鱥肠道产酶益生菌的筛选及其粘附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Symbol description)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 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上应用现状及危害 |
2 益生菌的研究进展 |
2.1 益生菌的定义 |
2.2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与研究 |
2.3 益生菌的作用及机理 |
3 益生菌常用种类 |
4 存在问题与对策 |
4.1 益生菌种缺乏 |
4.2 活菌制剂易失活 |
4.3 菌种在体内耐受性差 |
4.4 难以形成优势菌群 |
4.5 益生菌的安全性 |
4.6 作用机理不清晰 |
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洛氏鱥肠道产酶益生菌的筛选 |
1.1 材料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洛氏鱥肠道产酶益生菌的鉴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洛氏鱥肠道产酶益生菌的益生特性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洛氏鱥肠道产酶益生菌的粘附机制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不同处理的复合微量元素菌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中微量元素沉积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量元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1.2 富微量元素微生物制剂的研究现状 |
1.2.1 富微量元素微生物制剂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1.2.2 富微量元素微生物制剂的添加对环境的影响 |
1.3 复合微量元素菌剂 |
1.3.1 复合微量元素菌剂简介 |
1.3.2 复合微量元素菌剂的应用前景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浓度菌剂饮水对蛋鸡生产性能及鸡蛋中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及试验动物 |
2.1.3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
2.1.4 样品采集 |
2.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6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浓度菌剂饮水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2 不同浓度菌剂饮水对蛋品质的影响 |
2.2.3 不同浓度菌剂饮水对鸡蛋中微量元素沉积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浓度菌剂饮水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3.2 不同浓度菌剂饮水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2.3.3 不同浓度菌剂饮水对鸡蛋中微量元素沉积量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灭活与非灭活菌剂饮水对蛋鸡生产性能及鸡蛋中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及试验动物 |
3.1.3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
3.1.4 样品采集 |
3.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6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灭活与非灭活菌剂饮水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2 灭活与非灭活菌剂饮水对蛋品质的影响 |
3.2.3 灭活与非灭活菌剂饮水对鸡蛋中微量元素沉积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灭活与非灭活菌剂饮水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3.2 灭活与非灭活菌剂饮水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
3.3.3 灭活与非灭活菌剂饮水对鸡蛋中微量元素沉积量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菌剂饮水对蛋鸡生产性能及鸡蛋中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及试验动物 |
4.1.3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
4.1 4 样品采集 |
4.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6 数据的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菌剂饮水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2 不同菌剂饮水对蛋品质的影响 |
4.2.3 不同菌剂饮水对鸡蛋中微量元素沉积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不同菌剂饮水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4.3.2 不同菌剂饮水对蛋品质的影响 |
4.3.3 不同菌剂饮水对鸡蛋中微量元素沉积量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海水鱼肠道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特性分析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芽孢杆菌的定义、特点及种类 |
2 芽孢杆菌的益生作用机理 |
2.1 芽孢杆菌对生物肠道的益生作用机理 |
2.1.1 维持鱼类肠道环境稳态 |
2.1.2 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
2.1.3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2.2 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的调节作用机理 |
2.2.1 降低水体中氨氮水平 |
2.2.2 抑制有害菌 |
3 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
3.1 芽孢杆菌对水生生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芽孢杆菌对水生生物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3.3 芽孢杆菌对水生生物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3.4 芽孢杆菌对水生生物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3.5 芽孢杆菌对水生生物免疫机能的影响 |
3.6 芽孢杆菌对养殖水体的影响 |
4 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5 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前景及展望 |
6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6.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6.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水鱼肠道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分析 |
第一节 海水鱼肠道芽孢杆菌的分离纯化及初步筛选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细菌分离纯化 |
2.2 细菌的形态学观察 |
2.3 分离菌革兰氏阴阳性鉴定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产酶分离菌的筛选 |
1 材料 |
1.1 实验菌株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菌株的准备 |
2.2 特性培养基的配制 |
2.3 产酶特性的测定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分离菌对海水鱼类的安全性评价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节 分离菌的生理生化测试及16S r DNA序列分析 |
1 材料 |
1.1 实验菌株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分离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
2.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 结果 |
3.1 分离菌的生理生化测试鉴定结果 |
3.2 分离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4 讨论 |
第五节 芽孢杆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菌株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温度对YB1 生长的影响 |
2.2 pH对 YB1 生长的影响 |
2.3 Na Cl含量对YB1 生长的影响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温度对YB1 生长的影响 |
3.2 不同pH对 YB1 生长的影响 |
3.3 不同Na Cl含量对YB1 生长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章 蜡样芽孢杆菌YB1在海水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
第一节 蜡样芽孢杆菌YB1对许氏平鲉和大菱鲆生长影响的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及菌株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菌悬液及混合饲料的配制 |
2.2 蜡样芽孢杆菌YB1 的投喂实验方案 |
2.3 投喂策略 |
2.4 生长指标测定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蜡样芽孢杆菌YB1对许氏平鲉和大菱鲆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和肝脏免疫酶活力的影响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及菌株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菌悬液及混合饲料的配制 |
2.2 蜡样芽孢杆菌YB1 的投喂实验方案 |
2.3 投喂策略 |
2.4 样品采集 |
2.5 酶活指标测定 |
2.6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蜡样芽孢杆菌YB1对许氏平鲉和大菱鲆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及菌株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方法 |
2.1 菌悬液及混合饲料的配制 |
2.2 蜡样芽孢杆菌YB1 的投喂实验方案 |
2.3 投喂策略 |
2.4 样品采集 |
2.5 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微生态菌对养渔水体水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0.1 水产养殖水质恶化 |
0.2 主要水质因子对水产养殖生物的影响 |
0.2.1 氨氮对水产养殖生物的影响 |
0.2.2 亚硝态氮对水产养殖生物的影响 |
0.2.3 总磷对水产养殖生物的影响 |
0.3 养殖水体的治理方法 |
0.3.1 物理方法 |
0.3.2 化学方法 |
0.3.3 生物方法 |
0.4 养殖水体中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
0.4.1 微生态制剂的概念及发展 |
0.4.2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现状 |
0.4.3 微生态制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使用原则 |
0.5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方法 |
第1章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微生态菌对养渔水体营养盐(N、P)环境条件改善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种 |
2.1.2 实验用水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培养基 |
2.1.5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培养方法 |
2.2.2 菌株的培养计数 |
2.2.3 实验设计 |
2.2.4 水质指标测定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试验结果 |
2.4.1 单一菌种对养鱼水体的净化 |
2.4.2 复合菌种对养鱼水体的净化 |
2.5 讨论 |
2.5.1 微生态菌对氨氮的净化效果 |
2.5.2 微生态菌对亚硝态氮的净化效果 |
2.5.3 微生态菌对硝态氮的净化效果 |
2.5.4 微生态菌对总磷的净化效果 |
2.6 小结 |
第3章 最佳复合菌A0+BC、A0+BS对养鱼水体微生态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水样采集 |
3.1.2 滤膜的处理与DNA提取 |
3.1.3 PCR扩增 |
3.1.4 定量混合 |
3.1.5 测序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3.2.2 微生物群落组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结论及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9)草鱼养殖系统中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WM-1作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水产养殖嗜水气单胞菌性疾病概述 |
1.1.1 嗜水气单胞菌 |
1.1.2 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 |
1.1.3 嗜水气单胞菌性疾病防治方法 |
1.2 水产微生物制剂 |
1.2.1 来源、定义及分类 |
1.2.2 对养殖水体的作用 |
1.2.3 对养殖对象的作用 |
1.2.4 对养殖细菌性疾病的作用 |
1.2.5 对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 |
1.3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概述 |
1.3.1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
1.3.2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研究现状 |
1.3.3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抗菌机制 |
第2章 实验设计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5 养殖试验方案 |
2.5.1 养殖试验时间轴 |
2.5.2 嗜水气单胞菌KS02 草鱼最大非致死浓度获取试验(7d) |
2.5.3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WM-1 添加试验(30d) |
2.5.4 菌株WM-1、KS02 添加试验(90d) |
第3章 添加菌株WM-1 下草鱼养殖水质动态变化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 |
3.1.1 药品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水样采集 |
3.2.2 水化指标测定 |
3.3 数据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菌株WM-1 对磷元素的调节 |
3.4.2 菌株WM-1 对氮元素的调节 |
3.4.3 菌株WM-1 对化学需氧量的调节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菌株WM-1 对养殖草鱼的作用 |
引言 |
4.1 实验材料 |
4.1.1 主要材料 |
4.1.2 药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菌株的投放与注射 |
4.2.2 养殖草鱼死亡观察记录 |
4.2.3 草鱼体重、体长的量取 |
4.2.4 草鱼血液及肝脏处理 |
4.2.5 草鱼血清酶及肝脏酶生化指标测定技术 |
4.2.6 草鱼血液常规指标测定及血涂片 |
4.3 数据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嗜水气单胞菌KS02 最大非致死浓度获取 |
4.4.2 养殖试验草鱼死亡状况 |
4.4.3 添加菌株WM-1 下养殖草鱼的生长态势 |
4.4.4 菌株WM-1 对草鱼血清酶类影响 |
4.4.5 菌株WM-1 对草鱼肝脏酶类影响 |
4.4.6 菌株WM-1 对血液细胞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菌株WM-1 下草鱼肠道菌群形态观察及抗生素作用研究 |
引言 |
5.1 实验材料 |
5.1.1 药品试剂 |
5.1.2 主要仪器 |
5.1.3 培养基 |
5.2 实验方法 |
5.2.1 菌株的复壮与培养 |
5.2.2 菌株WM-1、KS02 生长曲线测定 |
5.2.3 菌株WM-1、KS02 镜检计数 |
5.2.4 草鱼肠道菌体的取样与培养观察 |
5.2.5 草鱼肠道分离菌株WM-1 芽孢染色 |
5.2.6 草鱼肠道分离菌株WM-1 拮抗嗜水气单胞菌KS02 实验过程 |
5.2.7 Kirby-Bauer纸片药敏试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菌株WM-1、KS02 生长曲线绘制 |
5.3.2 菌株WM-1、KS02 的镜检浓度与OD_(600nm)关系 |
5.3.3 添加菌株WM-1 下草鱼肠道菌群形态学观察 |
5.3.4 草鱼肠道分离菌株WM-1 芽孢染色观察 |
5.3.5 草鱼肠道分离菌株WM-1 拮抗嗜水气单胞菌KS02 研究 |
5.3.6 菌株WM-1 对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饲用微生态制剂对热应激肉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热应激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添加饲用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效果 |
1.1 热应激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1.2 饲用微生态制剂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2 热应激对肉鸡饲料营养消化吸收的影响及添加饲用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效果 |
2.1 热应激对肉鸡的饲料营养代谢率影响及添加饲用微生态制剂的作用 |
2.2 热应激对肉鸡肠道形态的影响及添加饲用微生态制剂的作用 |
3 热应激对肉鸡营养代谢利用的影响及添加饲用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效果 |
4 热应激对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及添加饲用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效果 |
5 小结 |
四、利用微生态制剂,提高饲料安全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株布拉氏酵母高密度发酵与干燥工艺的优化[D]. 陈琪彤.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2]好氧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菌藻联合对养殖废水的处理[D]. 郭静文. 广州大学, 2020(02)
- [3]重组干酪乳杆菌喷雾干燥制剂的制备工艺优化[D]. 张连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2)
- [4]益生菌联合微酸性电解水对鲫抗嗜水气单胞菌能力的影响[D]. 吴小嫚.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5]洛氏鱥肠道产酶益生菌的筛选及其粘附特性分析[D]. 吴振超.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6]不同处理的复合微量元素菌剂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中微量元素沉积量的影响[D]. 李孟宁. 延边大学, 2019(01)
- [7]海水鱼肠道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特性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 孙娜.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8]微生态菌对养渔水体水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 李雪. 辽宁大学, 2019(01)
- [9]草鱼养殖系统中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WM-1作用探究[D]. 章文锦. 西南大学, 2019(01)
- [10]饲用微生态制剂对热应激肉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葛长荣,程志斌. 饲料工业,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