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大鸨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贵玺[1](2021)在《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文中认为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етрКузьмичКозлов,1863-1935)是着名的中亚考察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考察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8次来华,开展7次考察活动,组织3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1907-1909年,他第2次率队对中国北部和西部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他考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正是此次考察的考察记,其中记载了考察的整个过程、途中见闻、考察所获等信息。其内容涉及考古学、西夏学、民族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解百余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大量生物学信息,为西北地区生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生物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贡献了新的史料。目前,关于科兹洛夫及这部考察记,在人文学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生物学方面学界对其关注却微乎其微,也未见与之相关的生物学专门论着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在对科兹洛夫及科学成就总结的基础上,以两个俄文版《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1923版,1948版)为蓝本,以其中的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理、考证和研究。以填补对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无生物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民族生物学调查研究探索新思路,为生物学史研究尝试新方法,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发掘新史料、开辟新视角。本文共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西方人来华考察的历史概况,科兹洛夫来华考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考察探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从三方面综述了学界相关研究。一是对科兹洛夫考察队考察成果的研究,主要是对他带回大量文物、文献、生物标本、矿石样本和科考数据等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最多,也最为充分。二是对科兹洛夫其人的研究,主要是对科兹洛夫生平和考察工作的传记性研究。这类研究以俄国学者为主力,成果较多;我国对此研究相对薄弱,成果很少且相对扼要。三是,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未见专门对该着作的研究报道,仅对该书的汉语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肯定了汉译本的价值和贡献,也指出了专业术语翻译欠准的问题。此外,本章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内容、方法、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兹洛夫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揭示了他的命运、成就与来华考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考古发掘、民族学和社会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这几方面对他的科学工作做了总结。并且从版本、撰写特点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比了两个俄文版的差异,分析了该着作的撰写特点,明确了地名的今昔对应,绘制了科兹洛夫考察路线图,梳理了科兹洛夫的考察日程,概述了该着作中记载的考察成果,指出了所载生物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三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等800余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植物73科,268属,422种,7亚种,13变种。同时,还以考察记中所载贺兰山植物为个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贺兰山植物种类(54科、140属、186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当今状况进行百年前后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记中所载植物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考证出的植物名录及其分布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科兹洛夫及其考察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在植物采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为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等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5.这部考察记具有很高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第四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境、分布等约1000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脊椎动物181属,258种,53亚种;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137属,162种。物种多寡按纲排列依次为鸟纲、昆虫纲、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和辐鳍鱼纲。通过动物种类及其分布考证结果,以及百年前后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1.该考察记具有很强的动物学专业性,其中所载动物学信息对动物区系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科兹洛夫具备非常深厚的动物分类学功底;3.动物种类的历史分布状况,为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4.对科学文献的征引和物种生境以及标本采集相关信息的详细记述,不但提升了该考察记的科学专业性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它的史实性和史料价值。第五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民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考察记中共记载植物的蒙古名10个、动物的蒙古名20个,蒙古族对9种植物的6类用途和对10种动物的7类用途,以及对2种动物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这些地方性知识共涉及植物15种,隶属12科15属;动物23种,隶属14科21属。研究结果揭示:1.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除专有名词知识的传承外,还有一套比较特有的命名规则,而且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规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2.蒙古族民间的植物和动物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3.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与其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关系;4.不同地区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既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察记所载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不但很高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6.不但近代科学考察文献资料中生物学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研究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将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1.从所载生物学信息看科兹洛夫对后世影响,及其考察记的学术价值;2.讨论了科兹洛夫及其所获成果对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3.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科兹洛夫与《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阐明了本文中各项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缺憾和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明确了来深入系统研究的方向。
李超,周景英,龚明昊,田秀华,孟德荣,刘春光,党大朋,刘刚[2](2021)在《大鸨东方亚种在中国的分布》文中提出大鸨东方亚种(Otis tarda dybowskii)曾广泛分布在我国19个省及直辖市,但由于人为干扰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其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生存环境日益恶劣。有关大鸨东方亚种分布范围还缺乏全面的认识,这不利于关键保护地的确定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制定。本研究基于野外调查,结合近20年大鸨东方亚种的文献资料和网络报道,统计分布点数据,并根据大鸨的活动范围,分析了其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的分布。结果表明,大鸨东方亚种现今仅在内蒙古、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14个省市有分布,其中,70.91%的分布点在陕西省、河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方亚种重要的繁殖地,但有14.72%繁殖点在保护区外围;陕西、山西及河南三省交界处的黄河湿地、河南新乡鸟类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沧州及白洋淀地区是其主要的越冬地,黄河中下游沿岸是越冬区的最南缘。在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明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有较为稳定的大鸨越冬记录,表现出部分迁徙行为。大鸨中途停歇地分布较为分散,内蒙古乌梁素海保护区、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河北沧州地区、北京延庆区野鸭湖、天津蓟县青甸洼湿地及其周边地区是其迁徙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应当加强当前大鸨栖息地的保护及对潜在风险进行管控,提升公众保护意识,以减少人为干扰,提高大鸨的存活率。本研究通过整合近20年的分布数据,较为全面地认识了大鸨东方亚种的分布,并探讨了目前大鸨面临的威胁,为保护对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云鹏[3](2020)在《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维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内黄河、辽河、松花江、海河、内流河流域5个重点流域为研究区,以水生生物多样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志书查阅、资料收集和野外实地调查,基于流域内各主要水系γ生物多样性指数,初步评价了各个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明确了各流域内主要河流、湖泊生物多样性的构成和特点,厘定了内蒙古重点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和保护重点,进而提出了各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的建议。本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黄河流域共检出水生生物697种,其中,鱼类58种,水生植物67种,底栖动物129种,两爬动物23种,鸟类共有179种,沉水植物10种,浮游生物231种,保护物种116种,占总水生生物物种数16.64%;辽河流域共检出水生生物485种,其中,鱼类40种,水生植物76种,底栖生物24种,两爬类动物28种,浮游生物153种,鸟类167种,保护物种102种,占总物种数的20.0%;松花江流域共检出水生生物917种,其中,鱼类70种,水生植物93种,底栖生物158种,两爬类动物35种,浮游生物233种,鸟类328种,珍稀保护动物148种,占水生生物的12.1%;海河流域共检出水生生物479种,其中,鱼类73种,水生植物76种,底栖动物73种,两爬动物12种,浮游生物153种,鸟类92种,保护物种58种;内流河流域共检出水生生物232种,其中,鱼类17种,水生植物55种,底栖生物26种,两爬类动物23种,浮游生物95种,鸟类16种,保护动物36种,占总体15.51%。(2)计算了各流域内主要河流和湖泊的γ多样性指数,黄河流域中,乌梁素海、岱海两个湖泊水体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黄河干流为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河流;辽河流域中,西辽河流域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松花江流域中,克鲁伦河多样性指数最高;海河流域中,滦河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内流河流域中,锡林河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3)结合流域水质监测,分析了各重点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提高“一湖两海”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重点保护流域内特色物种、完善水水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以及建立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等措施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流域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徐源新[4](2020)在《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大鸨与雁鸭类调查研究》文中认为鸟类空间分布范围广,对环境变化敏感,易受生境丧失和气候变化影响。掌握珍稀濒危鸟类的种群现状与鸟类多样性对于了解资源状况和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无人机技术,辅助以传统的鸟类调查方法,对草原鸟类大鸨(Otis tarda dybowskii)的繁殖分布与种群数量、湿地雁鸭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本研究一方面拟通过研究掌握大鸨东方亚种在我国的种群现状,预测其适宜的繁殖分布区,同时对莫莫格保护区内雁鸭类多样性及生境质量做出评价;另一方面探讨适合于草原及湿地水鸟调查的无人机技术参数,为推广应用无人机技术进行鸟类调查监测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利用MaxEnt模型预测东方亚种大鸨在我国的适宜繁殖区主要分布于吉林西部、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东部,少量分布于新疆中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繁殖栖息地总面积为68.69×104km2,其中适宜生境区面积为45.3×104km2,高适宜生境区面积为23.39×104km2;估算种群数量为1930只,发现大鸨新的繁殖分布点3个。2017-2018年在莫莫格保护区记录到雁鸭类6属19种共计57095只。雁鸭类种群数量较2008年调查结果小幅增长,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略有下降;2017-2018年芦苇蒲草沼泽雁鸭类物种数和种群数量最多,盐碱泡沼多样性最好。芦苇蒲草沼泽生境面积雁鸭类种群数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其他类型生境面积与雁鸭类物种数和种群数量均无关系。“悟”1和“悟”2两款无人机更适合应用于草原鸟类大鸨和湿地雁鸭类水鸟调查。针对草原鸟类大鸨进行调查时,无人机在35-40km/h的飞行速度,60m飞行高度,使用20mm焦距镜头进行调查时满足对调查物种进行辨识的要求。针对湿地雁鸭类调查时,无人机在200 m-250 m飞行高度下,使用50mm焦距镜头,Pix4D软件控制无人机对调查区域进行影像采集,航拍画面分辨率满足对调查物种进行辨识的要求,对被调查物种干扰较小。
王琸鑫[5](2020)在《罕山次生林区森林植被动态变化对气候的响应》文中认为选取罕山次生林区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5年MODIS NDVI遥感数据和气候数据,采用MVC最大合成法、均值法、趋势分析法、偏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索罕山次生林区森林植被动态变化对气候的响应,充分理解气候变化对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为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得到结果如下:1.罕山次生林区季均NDVI在时间尺度上呈现出春季、夏季和生长季上升趋势,秋季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0004/a。采用均值法求取2000~2015年春季、夏季、秋季和生长季的季均NDVI,夏季季均NDVI最高,春季季均NDVI最低。在空间尺度上呈现出东北部地区植被NDVI最大,植被覆盖程度高。根据NDVI变化幅度,将NDVI空间变化趋势划分为7个等级,主要以轻度变化为主,其中改善的面积明显大于退化的面积,所以罕山次生林区植被整体状况是稳定的,在某些区域表现出改善的趋势。2.罕山次生林区降水呈上升趋势,气温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季均降水与季均气温的变化趋势相对比,降水波动更明显,变化率较大。从时间角度上研究相关性发现,四个季节的季均NDVI与同期降水的相关性显着。偏相关性研究中发现,春季、夏季和生长季中,降水与NDVI的偏相关系数比气温与NDVI的偏相关系数更大,说明影响植被生长状况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气温对植被生长影响最明显的时间是秋季,其他时间段气温对植被生长状况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表现不明显。3.详细的分析季均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通过计算NDVI与前两期、前期和同期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在相关性研究中5月、7月和8月的植被生长与前期降水的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在偏相关性的研究中5月植被生长对前期降水的响应存在滞后效应,气温对植被生长的滞后效应不明显。
李飞[6](2020)在《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通辽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的地级市,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号召,合理利用区域资源和区域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既是建设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途径,也是完成国家乡村扶贫、走向致富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通辽市经济建设的必经之路,因此研究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对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进行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不仅可以提高通辽市乡村旅游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还会促进通辽市的社会发展,加强通辽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自然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做到有机统一,达到效益最大化。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进行整体把握;其次,明确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基础理论,然后,分析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及其对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之后,对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进行具体分析;接着,通过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对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通过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总结,对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启示,包括:提高游客生态旅游意识,加强生态旅游教育;加强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加强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推广;制定和实施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二,通过对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现实基础分析发现: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持续扩大;乡村生态旅游综合收入持续增长;乡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其发展取得了许多成就,包括:带动了农牧民收入增长;促进了关联产业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劳动力就业;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第三,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综合评价得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社会生活可持续发展水平,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也均呈增长趋势。第四,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整体层面上,经济产业可持续、社会生活可持续、环境生态可持续均通过了显着性水平检验,与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显着关系。具体来看,乡村生态旅游游客接待能力、乡村生态旅游经济收入、乡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乡村生态旅游就业率、农牧区人均收入、农牧区第三产业净收入、农牧区人均居民旅游消费、乡村森林覆盖率、乡村生态旅游业经济占比、乡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这些指标通过了模型检验,可以推断出这些指标对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有积极影响的。乡村生态旅游业投资占比总投资比重、乡村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乡村废水排放总量、乡村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指标均没有通过模型检验,在一定层面制约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第五,提出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具体包括:一是加大乡村生态旅游资金投入;二是提高乡村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三是要加大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四是促进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于瑶[7](2020)在《中朝俄跨境地区野火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认为野火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火,不仅包括森林火灾、草地火灾还包括由人为因素所造成农田火灾等。这些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及环境的发展极其重要,可以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而跨境地区由于国家间的政策不同等因素导致其资源更加重要,虽然小型森林火灾可以促进森林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改善林内卫生条件,增加土壤养分,促进森林更新及林木的生长发育;但大型森林火灾会使森林大面积毁灭,致使整个跨境地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本文以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朝鲜组成的中朝俄跨境地区为研究区,结合MODIS火产品、土地利用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数据对2000年—2018年近20年间中朝俄跨境地区野火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及不同类型野火在不同区域内的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引起野火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因子。为今后中朝俄跨境地区野火的预警预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数据和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中朝俄跨境地区总野火损坏面积年际变化波动较大,且呈缓慢上升趋势,野火损毁面积在月份上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峰值,第一个峰值主要出现在4月—6月,且4月份火烧面积最大,第二个峰值出现在9月—11月,且10月份火烧面积最大;野火一般发生在春季和秋季,尤其是春季,而夏季和冬季则发生较少。且俄罗斯远东地区野火损毁面积最大,其次为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地区野火损毁面积最小。(2)俄罗斯远东地区火烧面积整体上呈缓慢下降趋势,且最大的为阿穆尔州,其次为哈巴克夫边疆区、外贝加尔边疆区、滨海边疆区、犹太自治州;中国东北地区野火整体上呈上升趋势,野火破坏面积最大的为黑龙江省,其次为内蒙古自治州、吉林省、辽宁省;且野火整体上以森林火灾为主,其次为农田火灾;俄罗斯远东地区野火主要以森林火灾为主,其次为草地火灾;中国东北地区野火2010年前主要以森林火灾为主,2010年后以农田火灾为主;朝鲜野火主要以森林火灾为主。(3)中朝俄跨境地区野火分布特征的影响因子主要分为人文和自然两大因素;自然因素中主要因素为气候。近20年间俄罗斯远东地区气温呈缓慢下降趋势,且降水量逐渐上升,与自然野火发生趋势类似。人为因素中的主导因素为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导致人为野火所导致的面积损毁迅速增加,尤其是农田火灾的迅速增加。
萨日娜[8](2019)在《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及其传统知识调查》文中指出本论文以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植物资源学野外实地调查、文献研究以及民族植物学的访谈调查和编目等研究方法,调查研究了该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及其传统利用知识,力争为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调查结果如下:(1)保护区内野生食用植物共有171种(含种下分类单位,下同),隶属46科119属,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4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42科115属166种。在野生食用植物科的等级上,含10种以上野生食用植物的大科有百合科、豆科、菊科、蓼科和蔷薇科5科,共有89种,占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总种数的52.04%;在野生食用植物属的等级上,保护区内含4种及以上野生食用植物的共有7属,其中葱属、蒿属、蓼属、酸模属、委陵菜属和野豌豆属6属属于野生食用植物5大科。(2)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草本植物共有145种,占野生食用植物总种数的84.8%;木本植物共有26种,占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总种数的15.2%。多年生草本植物共有97种,占总种数56.73%;水分生态类型分析得知,中生植物共有133种,占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总种数的77.77%;湿生植物共有7种,占野生食用植物总种数的4.1%;旱生植物共有31种,占野生食用植物总种数的18.13%。(3)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利用涉及到了代粮食用、蔬菜用、水果用、茶饮用、调味品用和食用油脂6个方面。经调查发现,野生代粮食用植物有15种、野生蔬菜用植物有138种、野生水果用植物有22种、野生茶饮用植物有25种、野生调味品用植物有7种、野生食用油脂植物有2种,其中野生蔬菜用植物种类最多,占保护区内野生食用植物总种数的80.7%;保护区内野生食用植物的利用部位也涉及到多方面,包括孢子囊茎、地上部位、果实、根状茎、根、花、花序、茎、鳞茎、树皮、嫩茎叶、球茎、全株、肉质苞片、芽、叶、幼苗和种子18种类型,其中嫩茎叶、幼苗、叶子是野生食用植物资源主要的利用部位,出现的次数都在50次以上。(4)通过关键信息报告人访谈、实地调查和鉴定证据标本,共记录了保护区蒙古族民间野生食用植物名86条,对应植物分类学上的52种,隶属于27科44属。并对这些野生食用植物民间名的组成、命名方法、民间名与学名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保护区蒙古族原居民命名野生食用植物的特点与他们日常生活习俗紧密相联;记载当地蒙古族居民传统利用的野生植物52种,其中代粮的有5种、野菜有40种、野果有14种、茶饮用的有12种、调味品用的有4种和可榨油食用的有2种。当地蒙古族原居民对于野生食用植物的利用具有自己的特色,成为了他们日常饮食生活当中重要的一部分,现在该保护区长期居住的工作人员也还在利用野生食用植物。本文还对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及其传统利用知识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冯倩倩[9](2019)在《罕山次生林区白桦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选择罕山次生林区内蒙古黄岗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在公顷样地的基础上,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研究区、不同土层(枯落物层、0~5cm 土层、5~10cm 土层)及不同坡位(坡上、坡中、坡下)的白桦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揭示了罕山次生林区土壤种子库对森林天然更新的意义,为罕山次生林区森林可持续发展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1.罕山研究区白桦种子总数最多,达到14439.3±3960.7(ind/m2);白桦饱满种子数量为:罕山研究区>赛罕乌拉研究区>黄岗梁研究区,种子不同类型中干瘪种子数量占比最多。白桦种子库水平分布格局:罕山研究区白桦土壤种子库水平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黄岗梁研究区和赛罕乌拉研究区白桦土壤种子库水平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不同土层土壤种子库特征:罕山次生林区各个土层土壤种子库的数量均表现为枯落物层>0~5cm 土层>5~10cm 土层,即罕山次生林区白桦土壤种子库垂直分布格局特征。不同坡位土壤种子库特征:坡位对土壤种子库数量影响不显着,种子数量在不同坡位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2.罕山次生林区白桦活力种子数量均为枯落物层最多,且活力种子数量与枯落物厚度、草本盖度及土壤表层水分都存在显着相关性;更新幼苗中大多数为萌生苗,实生更新苗几乎没有,黄岗梁研究区实生苗最多。3.分析影响土壤种子库特征的主要因素发现:除了研究区、土层、研究区*土层的交互影响之外,林分密度、灌木盖度、土壤表层水分也对土壤种子库数量有显着影响。
舒心心[10](2019)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精华,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生态文明在扬弃以往各种文明的基础上,着力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转型,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社会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荒漠化蔓延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生产力丧失、资源体系破坏和经济贫困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科尔沁沙地荒漠化是生态失衡的恶劣结果,是由生态脆弱性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交织作用所导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草原荒漠化进程加剧,致使曾经“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的科尔沁草原逐渐沦为科尔沁沙地。当前,作为中国四大沙地之首的科尔沁沙地,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探寻摆脱生态困境、谋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径,是时代赋予的艰巨课题。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反思科尔沁沙地荒漠化过程,探究其成因,寻求实现其生态治理的有效路径,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对科尔沁沙地荒漠化防治进行研究,既能够保护环境,又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对于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论文的研究与写作,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分析为前提,以调查研究与实证分析为基础,以探索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具体对策为目标。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主张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思想方法,有机地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思想,挖掘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保护思想。在此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为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寻求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通过实地调查开展具体研究,深入了解科尔沁沙地生态恶化的现状,分析其生态危机产生的复杂原因以及开展生态治理面临的特殊困境,结合国内外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丰富经验,进而提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构建的对策和建议,探寻实现科尔沁沙地生态恢复的具体路径。论文是由绪论和四章正文以及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其中,论文的主体部分在第二至第四章,论文的核心部分是第五章。结语部分对论文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思想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概述。结合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状况及其荒漠化历程,分析当前时代背景下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探寻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理论依据。遵循一般和个别相统一、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理论与科尔沁沙地具体生态实践相结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之上,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依据,合理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和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构建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第3章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问题及成因分析。进入21世纪,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初见成效,率先在全国四大沙地中实现治理速度大于破坏速度,有效遏制荒漠化蔓延。但是在进一步推进生态治理过程中面临一系列严峻的问题,脆弱的生态环境、发展中的经济中心主义、法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成为当地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制约因素。为摆脱生态治理困境,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结合观念、法制、心理、人口等多个视角探寻科尔沁沙地生态危机的成因,从而为提出沙地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合理的对策和具体有效的路径奠定基础。第4章介绍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西方发达国家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阶段,也较早地品尝了工业文明带来的苦果,经济社会发展深受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困扰,居民生活陷入了严峻的生存危机。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生态实践,在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措施,积累了成功经验和经典范例,对于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第5章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对策探究。这一章是论文写作的落脚点。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批判借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以及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结合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通过采取提升生态文明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制度、健全法律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培育生态公民、引导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国际交流、加强区域合作等一系列具体途径,推进科尔沁沙地生态状况持续良性逆转,再现天蓝、地绿、风轻、水净的美丽图景,实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赢”之路。结语。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实践创新。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文明建设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治理,继续努力推进沙地生态良性逆转,构筑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大鸨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大鸨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缘由 |
1.1.1 课题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概况 |
1.2.1 对科兹洛夫考察队所收集成果的研究 |
1.2.2 对科兹洛夫的研究 |
1.2.3 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
1.4.2 植物、动物种类的确定与分析 |
1.4.3 植物、动物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
1.5 解决的问题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之处 |
第2 章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
2.1 科兹洛夫传略 |
2.1.1 探险萌芽 |
2.1.2 命运转折 |
2.1.3 踏上征途 |
2.1.4 崭露头角 |
2.1.5 中坚力量 |
2.1.6 蜚声世界 |
2.1.7 首谒达赖喇嘛 |
2.1.8 发现黑城遗址——哈喇浩特 |
2.1.9 守卫保护区 |
2.1.10 发掘匈奴汉墓——诺彦乌拉 |
2.1.11 晚年归隐 |
2.2 科兹洛夫在华考察的成果 |
2.2.1 考古发掘 |
2.2.2 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 |
2.2.3 地理学和地质学勘测 |
2.2.4 生物学采集与研究 |
2.2.5 生态学考察 |
2.3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简介 |
2.3.1 版本 |
2.3.2 撰写特点 |
2.3.3 内容简介 |
2.4 小结 |
第3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植物种类 |
3.1 蒙古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
3.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植物种类 |
3.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植物种类 |
3.2 中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
3.2.1 内蒙古地区的植物种类 |
3.2.2 甘青地区的植物种类 |
3.3 所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
第4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动物种类 |
4.1 蒙古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
4.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动物种类 |
4.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动物种类 |
4.2 中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
4.2.1 内蒙古地区的动物种类 |
4.2.2 甘青地区的动物种类 |
4.3 所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
第5 章 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
5.1 研究区域和民族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民族 |
5.2 蒙古族关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
5.2.1 蒙古族对植物的命名 |
5.2.2 蒙古族对植物的利用 |
5.2.3 蒙古族对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
5.2.4 结论 |
5.3 蒙古族关于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
5.3.1 蒙古族对动物的命名 |
5.3.2 蒙古族对动物的利用 |
5.3.3 蒙古族对动物的防范与保护 |
5.3.4 结论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 中文文献 |
2 外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科兹洛夫大事年谱 |
附录2:科兹洛夫所记植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
附录3:科兹洛夫所记脊椎动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 |
附录4:科兹洛夫所记昆虫及其他动物名称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2)大鸨东方亚种在中国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2.1 大鸨东方亚种分布点的经纬度确定 |
1.2.2 东方亚种数量等级划分及越冬地、繁殖地、迁徙停歇地划分 |
1.2.3 研究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鸨栖息地类型占比 |
2.2 越冬地分布特征 |
2.3 繁殖地分布特征 |
2.4 迁徙停歇地分布特征 |
3 讨论 |
(3)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
1.2.1 生物多样性指数研究 |
1.2.2 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 |
1.2.3 流域水生生物调查研究 |
1.3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范围及位置 |
2.1.2 研究区内自然保护区情况 |
2.2 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 |
2.2.1 鱼类调查方法 |
2.2.2 水生动物调查方法 |
2.2.3 水生植物调查方法 |
2.2.4 其它水生生物调查方法 |
2.2.5 流域水生生物调查采样点 |
2.2.6 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 |
2.2.7 流域水质评价方法 |
第三章 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析 |
3.1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 |
3.1.1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总况 |
3.1.2 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布 |
3.2 辽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 |
3.2.1 辽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总况 |
3.2.2 辽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布 |
3.3 松花江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 |
3.3.1 松花江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总况 |
3.3.2 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布 |
3.4 海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 |
3.4.1 海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总况 |
3.4.2 海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布 |
3.5 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 |
3.5.1 内蒙古内流河水生生物多样性总况 |
3.5.2 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布 |
第四章 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1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1.1 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总况 |
4.1.2 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 |
4.2 辽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2.1 辽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总况 |
4.2.2 辽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 |
4.3 松花江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3.1 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总况 |
4.3.2 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 |
4.4 海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4.1 海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总况 |
4.4.2 海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 |
4.5 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5.1 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总况 |
4.5.2 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 |
4.6 重点流域水质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
4.6.1 黄河流域水质现状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
4.6.2 辽河流域水质现状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
4.6.3 松花江流域水质现状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
4.6.4 海河流域水质现状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
4.6.5 内流河流域水质现状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 |
5.1.2 辽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 |
5.1.3 松花江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 |
5.1.4 海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 |
5.1.5 内蒙古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 |
5.2 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
5.2.1 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2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任务和措施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选题的项目来源 |
(4)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大鸨与雁鸭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鸟类多样性调查监测意义 |
1.2 国内外鸟类多样性调查监测现状 |
1.3 鸟类多样性调查主要方法 |
1.3.1 样线法 |
1.3.2 样点法 |
1.3.3 标图法 |
1.3.4 繁殖巢调查法 |
1.3.5 红外相机捕捉法 |
1.3.6 航空调查法 |
1.3.7 无人机调查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无人机技术在大鸨调查中的应用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无人机及载荷设备选择 |
2.2.2 无人机及地面站参数设定 |
2.2.3 样线布设与调查 |
2.3 数据解译及分析 |
2.3.1 航拍视频解译 |
2.3.2 MaxEnt模型构建 |
2.3.3 种群数量估算 |
2.3.4 数据对比分析 |
2.4 研究结果 |
2.4.1 两款无人机性能比较 |
2.4.2 大鸨东方亚种繁殖分布区 |
2.4.3 大鸨东方亚种潜在分布区 |
2.4.4 大鸨种群密度及数量估计 |
2.5 讨论 |
2.5.1 大鸨东方亚种繁殖期种群现状与保护建议 |
2.5.2 无人机在草原中大型鸟类调查中的应用 |
第三章 无人机技术对雁鸭类多样性的研究 |
3.1 研究区域 |
3.2 研究方法 |
3.2.1 无人机系统选择及参数设定 |
3.2.2 样方布设及航拍图像获取 |
3.3 数据转化与分析 |
3.3.1 航拍图像解译 |
3.3.2 生境面积、多样性、种群密度及相似性计算 |
3.3.3 数据分析对比 |
3.4 结果 |
3.4.1 莫莫格保护区雁鸭类种类组成与种群数量 |
3.4.2 各类型生境与雁鸭类种群的关系 |
3.4.3 不同生境类型雁鸭类多样性分析 |
3.4.4 不同参数设置无人机对水鸟的影响 |
3.5 讨论 |
3.5.1 莫莫格湿地雁鸭类水鸟多样性及生境选择 |
3.5.2 无人机技术在湿地水鸟的多样性监测的应用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罕山次生林区森林植被动态变化对气候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研究 |
1.2.2 植被动态变化研究 |
1.2.3 植被动态变化对气候的响应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括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括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植被资源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1 遥感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3.1 克里金插值法 |
2.3.2 MVC最大合成法 |
2.3.3 均值法 |
2.3.4 趋势分析 |
2.3.5 相关性分析 |
2.3.6 滞后系数 |
3 罕山次生林区植被时空变化分析 |
3.1 植被指数时间变化分析 |
3.1.1 月NDVI时间变化分析 |
3.1.2 季节NDVI时间变化分析 |
3.1.3 生长季NDVI时间变化分析 |
3.2 植被指数空间变化分析 |
3.2.1 植被指数空间动态变化分析 |
3.2.2 植被指数空间趋势分布特征 |
4 罕山次生林区气候变化特征 |
4.1 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 |
4.1.1 气温时间分布特征 |
4.1.2 降水时间分布特征 |
4.2 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1 气温空间分布特征 |
4.2.2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
5 罕山次生林区植被动态变化对气候的响应 |
5.1 植被动态与气候因子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5.1.1 季节NDVI与降水的偏相关性分析 |
5.1.2 季节NDVI与气温的偏相关性分析 |
5.2 植被动态与气候因子的时间相关性分析 |
5.2.1 不同季节植被动态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
5.2.2 生长季植被动态与气候因子的响应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旅游 |
2.1.2 乡村生态旅游 |
2.1.3 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
2.2 基础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两山”理论 |
第3章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及启示 |
3.1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
3.1.1 美国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 |
3.1.2 日本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 |
3.1.3 泰国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 |
3.2 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经验对通辽市的启示 |
3.2.1 提高游客生态旅游意识,加强生态旅游教育 |
3.2.2 加强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 |
3.2.3 加强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和推广 |
3.2.4 制定和实施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4章 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 |
4.1 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条件 |
4.1.3 经济条件 |
4.1.4 政策条件 |
4.2 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
4.2.1 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分布 |
4.2.2 乡村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持续扩大 |
4.2.3 乡村生态旅游综合收入持续增长 |
4.2.4 乡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4.3 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成就 |
4.3.1 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
4.3.2 促进了关联产业发展 |
4.3.3 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
4.3.4 促进劳动力就业 |
4.3.5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
4.4 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类型 |
4.4.1 生态采摘体验型 |
4.4.2 乡村休闲度假型 |
4.4.3 “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复合型 |
第5章 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5.1 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5.1.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5.2 评价对象及数据来源 |
5.3 评价方法 |
5.3.1 熵值法 |
5.3.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5.4 评价结果分析 |
5.4.1 整体及各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分析 |
5.4.2 各维度通辽市整体及各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分析 |
第6章 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
6.1 基本假设条件 |
6.2 模型构建及共线性诊断 |
6.2.1 模型构建 |
6.2.2 共线性诊断 |
6.3 回归分析 |
6.3.1 经济产业、社会生活、环境生态整体层面的回归分析 |
6.3.2 各指标层面回归分析 |
6.4 影响因素分析 |
第7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加大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
7.2.2 提高乡村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
7.2.3 加大乡村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力度 |
7.2.4 促进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中朝俄跨境地区野火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野火研究概况 |
1.2.2 边境地区野火研究概况 |
1.2.3 基于遥感技术的野火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中朝俄跨境地区野火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
1.3.2 中朝俄跨境地区不同类型野火的分布规律研究 |
1.3.3 中朝俄跨境地区野火影响因子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与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野火的时空分布规律 |
3.1 野火的时间变化特征 |
3.1.1 野火的年变化特征 |
3.1.2 野火的月变化特征 |
3.1.3 野火的频率变化特征 |
3.2 野火的空间变化特征 |
3.2.1 俄罗斯远东地区 |
3.2.2 中国东北地区 |
3.2.3 朝鲜地区 |
3.2.4 火烧频度变化特征 |
3.3 不同野火类型的变化特征 |
3.3.1 俄罗斯远东地区 |
3.3.2 中国东北地区 |
3.3.3 朝鲜地区 |
第四章 中朝俄跨境地区野火变化的影响因子 |
4.1 自然因素 |
4.1.1 气候 |
4.1.2 地貌 |
4.2 人为因素 |
4.2.1 人口因素 |
4.2.2 道路交通因素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及其传统知识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野生食用植物 |
1.2 国内外自然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
1.3 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研究概况 |
1.4 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研究 |
4.2 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 |
4.3 实地调查 |
5 研究地区概况 |
5.1 保护区概况 |
5.2 历史沿革 |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1 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研究 |
6.1.1 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概况 |
6.1.1.1 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科组成分析 |
6.1.1.2 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属组成分析 |
6.1.1.3 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生活型组成分析 |
6.1.1.4 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水分生态类型组成分析 |
6.1.2 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利用方式多样性 |
6.1.2.1 保护区野生代粮食用植物 |
6.1.2.2 保护区野生蔬菜用植物 |
6.1.2.3 保护区野生水果用植物 |
6.1.2.4 保护区野生茶饮用植物 |
6.1.2.5 保护区野生调味品用植物 |
6.1.2.6 保护区野生食用油脂植物 |
6.1.3 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利用部位多样性 |
6.1.4 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利用方式与利用部位之间关系 |
6.2 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传统知识分析 |
6.2.1 保护区蒙古族原居民对野生食用植物的命名 |
6.2.1.1 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民间名结构组成分析 |
6.2.1.2 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民间名命名方法 |
6.2.1.3 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民间名与学名对应关系 |
6.2.2 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传统利用 |
6.3 讨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 II |
致谢 |
附图 |
(9)罕山次生林区白桦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种子库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土壤种子库的数量特征 |
1.2.3 土壤种子库影响因素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状况 |
2.4 土壤条件 |
2.5 水文特征 |
2.6 植被资源 |
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1.1 白桦土壤种子库数量特征及空间格局 |
3.1.2 白桦土壤种子库种子活力及更新苗特征 |
3.1.3 影响白桦土壤种子库特征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关性研究 |
3.2 研究方法 |
3.2.1 野外观测法 |
3.2.2 室内实验法 |
3.3 数据处理 |
3.3.1 土壤种子库密度计算 |
3.3.2 数据统计 |
3.3.3 土壤种子库空间格局 |
3.4 技术路线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白桦土壤种子库特征及空间格局 |
4.1.1 不同地区白桦种子库数量分布特征及水平分布格局 |
4.1.2 不同土层白桦种子库数量分布特征及垂直分布格局 |
4.1.3 不同坡位白桦种子库数量分布特征 |
4.2 白桦土壤种子库种子活力及幼苗更新特征 |
4.2.1 白桦土壤种子库种子活力特征 |
4.2.2 白桦幼苗更新数量特征 |
4.3 土壤种子库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土壤种子库主要影响因素简单效应分析 |
4.3.2 土壤种子库主要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概述 |
2.1 科尔沁沙地概况 |
2.1.1 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特征 |
2.1.2 科尔沁草原荒漠化的历史过程 |
2.2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
2.2.1 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生产力 |
2.2.2 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2.2.3 筑牢中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安全稳定屏障 |
2.3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 |
2.3.2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
2.3.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生态伦理思想 |
2.3.5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思想 |
第3章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现状及成因分析 |
3.1 十八大以来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取得的成就 |
3.1.1 草原沙化治理呈现良性逆转 |
3.1.2 初步建立功能较为完备的生态防护体系 |
3.1.3 探索形成多样化沙地生态综合治理模式 |
3.1.4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 |
3.2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3.2.1 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
3.2.2 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 |
3.2.3 经济中心主义观念严重 |
3.2.4 管理不善与制度缺失 |
3.3 科尔沁沙地荒漠化成因分析 |
3.3.1 敏感脆弱的自然环境 |
3.3.2 过度利用土地的经济活动 |
3.3.3 重经济轻生态的观念因素 |
3.3.4 缺乏健全完善的法制约束 |
3.3.5 超出环境承载能力的过度开垦 |
3.3.6 快速增长的人口因素 |
第4章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
4.1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问题及治理经验 |
4.1.1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 |
4.1.2 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法律保障 |
4.1.3 发达国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制度约束 |
4.1.4 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4.1.5 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 |
4.2 发达国家与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
4.2.1 开展绿色运动,增强环保意识 |
4.2.2 推广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
4.2.3 加强制度建设,推行环保政策 |
4.2.4 完善环境保护立法,加大惩处力度 |
4.2.5 加大技术投入,实现科技创新 |
第5章 新时代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对策探究 |
5.1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家园 |
5.1.1 确立有机整体论世界观 |
5.1.2 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 |
5.1.3 确立生态化思维方式 |
5.2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生态环保体制建设 |
5.2.1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树立环保政绩观 |
5.2.2 推动改革创新,实现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
5.2.3 重视文化教育,培育生态公民 |
5.3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
5.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发展 |
5.3.2 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绿色产业 |
5.3.3 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 |
5.4 实行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障生态治理良性发展 |
5.4.1 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
5.4.2 建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体系 |
5.4.3 完善环境立法,严格生态治理执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大鸨资源现状与保护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D]. 刘贵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大鸨东方亚种在中国的分布[J]. 李超,周景英,龚明昊,田秀华,孟德荣,刘春光,党大朋,刘刚. 生态学杂志, 2021(06)
- [3]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析[D]. 云鹏. 内蒙古大学, 2020
- [4]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大鸨与雁鸭类调查研究[D]. 徐源新.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罕山次生林区森林植被动态变化对气候的响应[D]. 王琸鑫.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通辽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飞. 吉林大学, 2020(08)
- [7]中朝俄跨境地区野火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 于瑶. 延边大学, 2020(05)
- [8]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食用植物资源及其传统知识调查[D]. 萨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9]罕山次生林区白桦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倩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10]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沙地生态治理研究 ——以科尔沁沙地为例[D]. 舒心心. 吉林大学,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