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部发布137项无公害食品新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夏珍珍,张隽娴,周有祥,彭立军,郑丹,张仙,胡西洲,夏虹[1](2020)在《我国小龙虾质量安全标准的现状分析》文中提出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小龙虾是近年来兴起的重要的经济虾类,我国是其最大生产国,2018年小龙虾产量高达163.87万t,经济效益多达3697亿元。目前小龙虾的养殖模式主要包括稻虾和塘虾模式,其中稻虾模式已成为主要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之一。但是现有小龙虾标准发展滞后,多数由现有食品类标准移植过来,缺乏针对小龙虾品种特点的有关标准,因而对我国小龙虾相关的标准进行梳理,为其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针对小龙虾质量安全、生产、产业现状,分别介绍了与小龙虾相关的质量安全方面的指标参数和限量要求,以及与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相关的生产标准,并针对小龙虾现有相关标准的特点和不足,对其标准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给我国政府及其标准制定人员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陈妙玲[2](2017)在《东莞市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状况分析》文中提出常平镇是广东省东莞市下辖镇,位于东莞市东部,地处珠江三角洲广深经济走廊的黄金地段,同时有国家铁路主干线京九铁路及广梅汕铁路、广深铁路在此交汇,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工商业发达,人口密集,蔬菜种植面积极其分散,蔬菜来源甚广,其蔬菜质量安全状况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缩影。本文结合常平镇的实际情况,对常平镇内销售和生产的蔬菜进行动态监测,深入分析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对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探究,根据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善蔬菜质量安全的几点建议。常平镇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不断加强监测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从“农田到餐桌”全程控制,全面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食用农产品标识和市场准入的管理。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从2008年至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合格率逐年提升,并在高合格率水平上趋向平稳,2008年的合格率99.14%,2009年99.42%,2010年99.73%,2011年99.90%,2012年99.96%,2013年99.88%,2014年99.89%,2015年99.75%,2016年的合格率99.73%。从整体上看,大部分蔬菜可以放心食用。但是,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管理上还存在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蔬菜生产环境受污染,短期内没法改善。二是农户素质和文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不高。三是全面监管不够健全,标准落后。四是市场管理与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五是镇村两级检测机构设施技术力量薄弱。六是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存在局限。七是蔬菜质量安全个人送检难。在巩固已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必须继续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全面整治环境。加强蔬菜种植环境的整治。采取科学高效的生产管理措施,加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减少农药施用量,培训农户,使农业实行清洁生产。二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设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应急制度和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三是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四是规范农产品检测的样本采集。五是加快推进农产品安全检测的计量认证工作。六是开展宣传工作,加强社会培训。七是完善个人送受检测制度。
柯铭华[3](2016)在《标准化视域下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农产品质量问题是制约农业发展和农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问题,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判定农产品质量优劣的方法是通过对产品开展检验,而产品检验的依据是产品标准;农产品出口的验货依据也大部分按照国际标准。如果能规范农产品的生产者和加工企业的行为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尤其是按无公害标准组织种植或养殖,就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从而降低农产品发生质量问题的概率。基于此,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以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基础作为切入点,对福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普及率开展调查分析;采用灰色模型预测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质量安全趋势;分析农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产生问题的原因;实证研究四类特色农产品案例;根据上述研究,构建农产品质量管理对策,以期在标准化视域丰富区域农产品质量管理理论。本研究以政府、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为主体,以标准化视域下的福建特色农产品为研究对象,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对农产品质量管理的理论进行评述。主要包括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等内容。包括分析对农业标准化原理、信息不对称理论、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理论、灰色系统理论、环境外部性理论应用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第二,对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基础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基础,以及农产品生产各阶段质量标准化管理分析。第三,对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质量管理现状开展分析。主要包括: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对生产资源基础、生产现状、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问题及其成因、对质量管理成效及其管理问题开展分析。第四,对福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包括:福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的调查分析,并计算出五类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普及率数值,综合分析得出福建特色农产品的综合标准化普及率是47%,其中茶叶、蔬菜、水产品、水果、食用菌的标准化普及率分别是:38.81%、30.12%、45.55%、30.15和35.75%。第五,对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质量安全趋势进行预测。主要包括:以灰色模型预测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质量安全趋势,并对预测结果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到2019年,福建特色农产品的价格和产量,均为2014年的1.3倍左右,产值也逐步提升,各方面预测数据都向好,福建省发展特色农业潜力较大,而且发展的态势较为稳健;二是在分析期内,其中农业标准化水平发展指数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标准覆盖率等重要指标亦取得明显提升;三是在分析期内,福建省内导致农产品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的因素还在,比如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率不高,无公害农产品规模大但发展不平衡。五类农产品中蔬菜的未来产量和价格都上不去,扣除物价因素,甚至可能倒退,由于蔬菜以个体农户经营为主,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集约性较差,因此质量受控能力弱,造成该产业竞争力弱且农产品质量问题频发。茶叶和食用菌整体向好,水果种植面积在萎缩,水产品的质量趋势显示质量走势不乐观。第六,开展案例研究,主要包括:基于标准化视域的南靖双孢蘑菇标准化示范区的做法与经验;基于标准化视域的平和蜜柚质量管理的经验与启示;基于标准化视域的龙海青葱蔬菜质量管理的经验与启示;基于标准化视域的平和白芽奇兰茶质量管理的做法与经验。通过对上述4个案例的研究得到启示第七,标准化视域下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对策构建,主要包括:理顺政府管理机构,整合政府管理队伍;完善福建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落实标准化管理机制;强化政策扶持与财政资金补贴保障;构建特色农产品信息平台;强化政府监管责任,消除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加强生产者方面的质量管理;完善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排查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风险点。
权聪娜[4](2014)在《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与监管研究》文中提出乳制品在膳食结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居民乳制品消费信心受到重创。众多学者关注了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但针对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研究大多缺乏理论分析和指导。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与监管研究是要实现对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的科学监测评价,以理论分析为指导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研究以乳制品质量安全理论、乳制品质量安全特性和博弈论为指导,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评价内容方面,在全面分析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乳制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定量监测指标对乳制品质量安全进行客观评价,使用定性监测指标对难以定量化却又对乳制品质量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进行定性评价。在监管内容方面,通过实地调研、访谈以及文献研究了解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指导分析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方式,提出乳制品质量安全具体监管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建立定量和定性监测指标体系。以系统论为指导,运用PEST分析法和HACCP分析法分别对外部和内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构建理论监测指标体系。依据重要性原则、定量化原则和数据可获得性原则选取17个定量指标,构建定量指标体系。遵循可行性和敏感性两个原则选取5个定性指标并设置相应的二级指标,构建定性指标体系。定量指标实证研究。基于定量指标体系对乳制品质量安全进行评价及预警。采用5等级评价法,为17个定量指标确定等级划分标准,根据各指标历年数据对其安全状态进行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赋予各指标权重,使用线性综合评价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各指标权重大小将定量指标分为关键指标、一般指标和次要指标。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综合水平逐年上升,2002-2008年一直处于较不安全状态,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国家加强了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2009-2010年上升到基本安全水平,2011-2012年达到较安全水平。利用指数平滑法和趋势外推法的10种模型拟合定量监测指标的样本数据,选择最优拟合曲线,进行单指标预警。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2013年和2014年的综合状态进行预警,研究表明2013年和2014年均处于较安全状态。定性指标评价及预警。通过分析二级指标的安全状态,对5个定性指标进行评价,并对各指标未来状态进行预警。预计我国监管体系完善水平和兽医制度建设水平处于较安全的水平;奶牛养殖将面临更高的疫病风险;食品添加剂规范化使用程度将处于基本安全状态。案例研究。基于定量指标对河北省乳制品质量安全进行评价与预警研究。分析河北省乳制品产业发展现状,根据历年数据对17个定量指标安全状态进行评价,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北省乳制品质量安全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河北省乳制品质量安全综合水平逐年上升,基本走势与全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综合水平基本一致。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方式。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理论分析乳制品质量安全利益相关者行为选择,查找现有市场机制本身和监管中的不足,以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原则为指导,设计政府、企业自身、媒体和消费者四个监管主体。提出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从政府、奶牛养殖企业、乳制品加工企业、媒体和消费者五个方面提出乳制品质量安全保障措施,具体包括:完善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规范奶牛养殖,保障奶源安全;提升乳制品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功能;提升消费者的监督能力。本研究在以下方面有一定创新:在风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设计17个定量风险评价指标,针对对乳制品质量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定性因素确定定性指标,构建了乳制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乳制品质量安全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风险评价及预警实证研究。从政府、奶牛养殖企业、乳制品加工企业、媒体和消费者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董啸天[5](2014)在《我国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公认的水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后海水养殖业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2年我国海水养殖经济总产值达到了2264.54亿元,海水养殖总产量达到了1643.81万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安全的海水养殖产品成为了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如何真实、客观地描述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状况与管理成效?建立全面、完善和有效的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便是一条保障食品安全的康庄大道。本文主要运用管理学的分析方法,以食品安全理论、水产品相关理论、质量管理模型理论以及农产品品牌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国外发达国家水产品安全管理经验作为参考,结合博弈分析模型,将海水养殖产品的供应链分为养殖、加工和市场三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海水养殖产品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度研究,并通过建立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综合保障体系以及两项重点环节,辅以统计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最终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理论框架。论文共分为十一章,其中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相关理论综述,第三章是国外发达国家水产品安全管理经验研究,第四章是我国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概况描述,第五章是对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认为制度保障在推进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影响,第六章养殖阶段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第七章加工阶段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第八章市场阶段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第九章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综合保障体系以及第十章重点环节建设是论文的核心章节。论文第六、七、八和九章属于主体结构章节,养殖阶段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属于海水养殖产品供应链的上游环节,也是生鲜海产品和海产品加工原料的生产环节,饲料、渔药、水质和苗种是影响海水养殖产品质量的四个关键因素,该章就以这四项制度为基础,然后辅以海水健康养殖模式、海水养殖疾病防治和检测、海水养殖业灾害保障以及产地监督抽查抽样等四项制度。加工阶段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属于加工海产品的生产环节,对于加工海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影响,该章就以GMP、SSOP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为开篇,然后将水产品加工原料、加工环境、加工人员因素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内容也纳入研究范畴。市场阶段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涵盖的主要环节是运输、储藏、批发与零售等,所以该阶段是海水养殖产品进入市场的把关环节,包括了水产品可追溯、水产品流通安全管理、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以及水产品召回等内容。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综合保障体系涵盖的内容并不独立存在于养殖、加工和市场任何一个单独的阶段,而是自始至终都可以发挥保障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的功能,因此该章是四章主体框架中体系最为繁琐、结构最为复杂的,包括水产品质量安全认证、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水产品品牌建设、水产品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和预警体系、渔业产业化发展、人员培养培训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水产品安全信息平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渔业科技创新等内容。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第十章重点环节建设,本文提出建立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就是建立CPMC体系,全称为Cultivation(养殖)、Process(加工)、Market(市场)与Complex(综合)体系,实际上就是将第六章养殖阶段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第七章加工阶段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第八章市场阶段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与第九章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综合保障体系进行有效整合,重点突出第十章HACCP体系与标准化体系建设,力求全面覆盖海水养殖产品供应链的所有环节,追求食品安全管理零死角、零漏洞、零容忍和零风险的“四零原则”,希望能为推动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田相旭[6](2013)在《微波加热—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葱蒜类蔬菜中农药多残留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葱蒜类蔬菜是人们喜食的调味品蔬菜,在周年生产供应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均对其设置了严格的安全限量要求,但由于其本身性质的特殊性,给农药残留检测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本研究在参考已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先进检测设备,建立葱蒜类蔬菜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破解农产品例行监测和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测中的难题,并为开展葱蒜类蔬菜风险评估检测技术研究提供思路。首先,本文综述了农药多残留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技术、测定技术,整理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中葱蒜类蔬菜农药残留的限量要求。第二,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中提供的检测方法,分别用速测法、气相色谱法、气质联仪法对葱蒜类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实验,分析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困难。第三,通过对微波加热条件、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条件、提取溶剂、提取方式和样品净化条件的选择,建立了微波加热,乙腈匀浆提取,石墨化碳黑/氨基双层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MRM)检测,内标法同时定性定量检测葱蒜类蔬菜中48种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称取25.0g样品在微波炉中加热25s,然后加50.0mL乙腈匀浆提取,提取液经氮吹近干,用25.0mL乙腈+甲苯(3+1)转移,过石墨化碳黑/氨基双层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近干,定容后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内标法定量。用该方法对韭菜、大葱、大蒜和洋葱样品中的48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每种农药都能够很好的与其它组分分离,无明显干扰;韭菜中农药添加实验表明48种农药在0.01mg/kg-1.0mg/kg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在0.9881~1.000范围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在4种葱蒜类蔬菜中分别添加0.01mg/kg、0.05mg/kg、0.10mg/kg三个水平,平均回收率在61.85%~111.53%之间,其中90%以上的农药的回收率在7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7%~13.1%之间,准确性和精密度较好;方法定性检测限(LOD)在0.023~3.5μ g/kg之间,定量检测限(LOQ)均低于0.01mg/kg。本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准确、灵敏,适用于葱蒜类蔬菜中48种农药多残留的定性定量检测,能够满足当前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准中对葱蒜类蔬菜农药检测检出限的要求。
刘晓利[7](2012)在《吉林省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尤其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市场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对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不断提高。但现实情况却不尽人意,农产品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够、监管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多年来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实行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是遵循“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标准,为农业产业建立健全规范的工艺流程,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验能够在不同农业生产单位中推广和普及。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市场化和农产品品牌化的重要基础,通过实施标准化,可以将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操作规范固定下来,有利于培育优质名牌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增加收入。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国际化的必要前提,只有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体系,生产出高标准的农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立足之地。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保证,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又会推动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农业标准化的实施可以加快科技成果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可以促进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论文在对农业标准化基本理论及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及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时期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及对策措施。论文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在辨析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体系概念的基础上,阐述标准化原理、外部性理论,为农业标准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我国和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将我国农业标准化历程分为起步阶段(1949-1978年)、逐步展开阶段(1978-1996年)、快速提升阶段(1996年一)三个阶段,并描述了目前发展的现状:农业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标准化的法律体系、加强了农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建设、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管体系框架、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开始起步、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基本形成。与此同时,也分析了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状况、政策支持和投入运行机制现状、农业标准体系、质量认证体系、监管及检验检测体系、农业标准化信息体系建设情况及农业标准化推广情况,在此基础上指出吉林省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着思想观念不适应、农业标准化检验检测体系的基础建设尚待加强、监管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质量认证机构认证能力弱、信息平台建设还任重道远、标准的推广手段不适应,人才队伍整体短缺的问题。第三部分为吉林省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分析。结合案例研究了吉林省农业标准化推广过程中三种主要模式:政府主导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拉动型推广模式的特点、优势及局限性,研究政府、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业标准化推广过程中的角色作用。分析各种模式的适用条件,并结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模式选择建议。第四部分影响生产者实施农业标准化行为的因素分析。首先根据农户户主和家庭特征、农产品类型、农产品市场特征、农业标准化认知度、农业生产决策方式、政府支持等影响因素,构建相应的实证分析框架。然后,通过相关分析以及二元Logisti回归模型,分析农业生产者标准化实施行为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农户标准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第五部分案例分析。以吉林省人参生产为例,分析其标准化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第六部分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构思及推进对策。首先提出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的工作目标和基本思路。并提出新时期农业标准化的重点任务:实施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农业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与品牌创建建设、放心农产品标准化批发市场建设、农业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其次提出推进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的对策建议。
谢焱[8](2011)在《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是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技术基石,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产品。作为一项公共事业,绿色食品依据标准认证,通过21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尤其在引领和推动我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因而,在新的质量安全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使其做到与时俱进,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针对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对保障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依据绿色食品的概念和基本理念,回顾了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发展的历程,总结了标准体系在事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了今后需要继续坚持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制修订原则,为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论文通过收集、分析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以及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为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另外,本文通过将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与国内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标准体系对比,得出了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优势和劣势,为如何发挥优势、改进不足提供了数据支持。论文还专门就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如农药)、污染物、产品质量等标准与发达国家做了比对分析,指出了现有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充分分析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后,论文提出了今后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所应坚持的原则;将标准体系框架进行了完善;搭建了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体系框架,弥补了现有体系的重大缺陷。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标准的具体制修订方向和原则,并做了充分论证。论文所研究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有关内容,以及提出的标准发展方向,制修订具体建议,对提高绿色食品标准整体水平,促进绿色食品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苏彩和[9](2011)在《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广西实施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深化广西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广西农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的研究成果,针对广西农业发展的现状,采用案例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和扎根理论研究法,重点研究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推广模式、影响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促进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广西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本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分析国际主要农业标准化机构,论述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在发展农业标准化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概况,对比我国农业标准化“起步-停滞-复苏-发展-高速发展”历程和发展农业标准化做法,提出了我国在发展农业标准化方面值得借鉴的五条国际经验。第二,从广西区位、土地、气候等方面论述广西农业发展概况,分析广西农业呈现的特征;总结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做法,并采用指标体系法分析宾阳糖料甘蔗标准化示范区和田阳香米标准化示范区成效,采用生产函数模型增长速度方程分析钦州火龙果标准化示范区成效。第三,对政府主导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经济合作组织主导型、行业协会自律互动模式和市场拉动引导模式等五种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优缺点进行分析。通过容县沙田柚标准化的实施、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瘦肉型猪养殖标准化的实施和凌云白毫茶标准化的实施等进行模式系统分析,得出“政府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农户参与+标准化”的最佳模式。第四,通过对广西第六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当地政府相关人员、示范区技术人员、农业龙头加工企业负责人、农户等访谈,确定影响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因素、监管因素、标准因素、贸易因素、文化素质因素、市场机制因素、家庭承包责任制、龙头企业和农户关系因素等7类。结合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和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农业标准化经验,同时根据影响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障碍因素,提出发展农业标准化的十八条对策。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几点:1、对广西各种类型的农业示范区进行了评价对比。系统研究了质量监督部门、农业管理部门等各方面的行政手段构造和监管模式及其对农业示范区建立的影响;分析了农业标准化内外部环境的具体情况,对中外标准化实施的状况进行了的比对;对各种类型的农业示范区企业的优劣、特点和成效进行了评价对比;2、研究了发展农业标准化的组织措施。综合分析了农业、质监、畜牧、林业、工商、财政等管理部门和农业示范区企业在发展标准化工作中的作用,提出必须紧紧依靠具体实施部门的努力,获得行政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取得相关单位和广大农民朋友积极帮助;3、提出农业标准化的对策。通过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外农业标准化相关的政策法规,比对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在深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企业和市场开展调研,征求并吸收了政管理部门和示范区企业的建设性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可行的农业标准化对策;4、建立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结合实施农业标准化企业的行业管理特点,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企业,建立了一个具有一定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衡量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
胡南乾[10](2011)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质量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立足从源头抓质量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认证制度,全面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立法和标准体系建设,对食品实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现已基本形成了统一管理、规范运作、共同实施的食品、农产品认证认可工作局面,基本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农产品认证认可体系。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类别包括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认证、绿色市场认证等。经过努力,中国食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不断改善,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显着好转,全社会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明显提高。但是,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2010年1月,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对外披露,上海熊猫乳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乳品三聚氰胺超标,此事件距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还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频频爆发食品安全事故,使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公信力收到严重挑战,现有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和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能否给老百姓的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吗?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是政府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原则上采取统一管理、统一组织的管理模式,同样,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存在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普遍性。本论文将采用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国内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对我国及国外发达国家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对,研究我国现行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认证机构、认证企业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旨在为政府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制度提供依据和参考,为生产经营者有效参与市场竞争,为维护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支持。
二、农业部发布137项无公害食品新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部发布137项无公害食品新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2)东莞市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形势 |
1.1.2 常平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形势 |
1.2 本文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路线 |
2 东莞市常平镇农业概况 |
2.1 东莞市常平镇蔬菜生产现状分析 |
2.2 东莞市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隐患 |
2.2.1 产地环境污染导致蔬菜重金属含量超标 |
2.2.2 种植过程导致的农药残留超标 |
3 东莞市常平镇蔬菜农药残留动态监测 |
3.1 检测对象 |
3.2 检测要求 |
3.3 检测地点 |
3.4 检测时间 |
3.5 检测品种 |
3.6 抽样方法 |
3.7 检测依据 |
3.8 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法 |
3.8.1 检测原理 |
3.8.2 检测仪器 |
3.8.3 检测试剂 |
3.8.4 样品抽样 |
3.8.5 样品取样 |
3.8.6 检测结果判断标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月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
4.2 不同来源地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
4.3 不同种类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
4.4 不同品种(抽样数量较多)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
4.5 2008 年至2016 年蔬菜检测不合格情况分析 |
5 东莞市常平镇蔬菜监管状况 |
5.1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化、法制化 |
5.2 农资市场诚信体系建设 |
5.2.1 农业投入品监管不断加强 |
5.2.2 创建农资规范样板店,规范农资经营 |
5.2.3 组织开展业务培训 |
5.2.4 加强食用农产品标识监督巡查 |
5.3 加强蔬菜生产源头管理 |
5.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
5.5 开展蔬菜日常检测 |
5.6 推广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
5.7 加强农产品检测技术培训 |
6 东莞市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
6.1 蔬菜生产环境受污染,短期内没法改善 |
6.2 农户素质和文化水平低,组织化程度不高 |
6.2.1 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的现象时有发生 |
6.2.2 农户选购农药的途径与行为不客观 |
6.3 全面监管不够健全,标准落后 |
6.4 市场管理与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 |
6.5 镇村两级检测机构设施技术力量薄弱 |
6.6 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存在局限 |
6.7 蔬菜质量安全个人送检难 |
7 提升东莞市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的几点建议 |
7.1 全面整治生产环境 |
7.1.1 加强蔬菜种植环境的整治 |
7.1.2 采取科学高效的生产管理措施 |
7.1.3 加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减少农药施用量 |
7.1.4 培训农户,使农业实行清洁生产 |
7.2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建设 |
7.2.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
7.2.2 建设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
7.2.3 完善市场准入制 |
7.2.4 完善应急制度 |
7.2.5 完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
7.3 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 |
7.4 农产品检测规则获取 |
7.5 加快推进农产品安全检测的计量认证工作 |
7.6 开展宣传工作,加强社会培训 |
7.7 完善送受检制度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标准化视域下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R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农产品质量管理 |
1.1.2 中国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管理 |
1.1.3 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是福建农业管理的核心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农业标准化与生产效益分析研究 |
1.3.2 农产品质量管理信息不对称研究 |
1.3.3 农产品质量管理问题的农残研究 |
1.3.4 农产品质量标准的技术壁垒研究 |
1.3.5 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政府规制研究 |
1.3.6 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对策研究 |
1.3.7 农产品质量问题的调查研究模型 |
1.3.8 文献评述 |
1.4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总体思路与逻辑框架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法 |
1.6.2 实地调查 |
1.6.3 案例研究法 |
1.6.4 灰色预测模型分析法 |
1.6.5 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法 |
1.7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7.1 论文可能的创新 |
1.7.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农产品质量管理的理论分析 |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1 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
2.1.2 理论的应用及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
2.2 灰色系统理论 |
2.2.1 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
2.2.2 理论的应用及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
2.3 农业标准化原理 |
2.3.1 原理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
2.3.2 理论的应用及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
2.4 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理论 |
2.4.1 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
2.4.2 理论的应用及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
2.5 环境外部性理论 |
2.5.1 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观点 |
2.5.2 理论的应用及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产品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基础 |
3.1 标准的基本分类 |
3.1.1 农业标准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
3.1.2 标准的分类、制定与使用 |
3.1.3 标准的综合效应 |
3.2 农业标准化基本联系 |
3.2.1 农业标准化学科的独立性与联系性 |
3.2.2 标准化与农业标准化的关系 |
3.2.3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产品标准的关系 |
3.2.4 农业标准化管理与质量管理的关系 |
3.2.5 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标准化的关系 |
3.3 农产品生产各阶段标准化管理分析 |
3.3.1 农产品产前标准化管理分析 |
3.3.2 农产品产中标准化管理分析 |
3.3.3 农产品产后标准化管理分析 |
3.4 无公害标准与农产品质量管理 |
3.4.1 无公害标准关键点控制 |
3.4.2 无公害全程质量管理 |
3.4.3 无公害生产过程追溯 |
3.5 无公害标准用药要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
4.1 福建特色农产品的资源基础分析 |
4.1.1 土地资源 |
4.1.2 气候资源 |
4.1.3 水资源 |
4.1.4 林业资源 |
4.1.5 海洋资源 |
4.1.6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 |
4.1.7 福建特色农产品资源 |
4.2 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现状分析 |
4.2.1 生产面积 |
4.2.2 单位面积产量 |
4.2.3 农产品单位价格 |
4.2.4 农产品产值 |
4.3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成效 |
4.3.1 政府管理方面 |
4.3.2 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 |
4.3.3 检验体系建设方面 |
4.3.4 农产品规模化组织生产方面 |
4.4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问题现状 |
4.4.1 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 |
4.4.2 食品添加剂含量超标问题 |
4.4.3 重金属等污染物超标问题 |
4.4.4 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问题 |
4.4.5 特色农产品假冒伪劣问题 |
4.5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问题成因 |
4.5.1 政府管理规制问题 |
4.5.2 农业投入品持续大量投入 |
4.5.3 农产品标准化普及率较低 |
4.5.4 特色农产品信息不对称 |
4.5.5 食品添加剂违规超标添加 |
4.5.6 标准化主体利益驱动不足 |
4.5.7 小微食品企业的质量隐患 |
4.6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4.6.1 生产者质量管理方面 |
4.6.2 企业质量管理方面 |
4.6.3 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方面 |
4.6.4 政府部门监管方面 |
4.6.5 法律法规执行方面 |
4.6.6 检测体系建设方面 |
4.6.7 农业标准化管理方面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调查与分析 |
5.1 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调查方案设计 |
5.1.1 标准化生产项目简介 |
5.1.2 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的指标设计 |
5.2 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调查与数据处理 |
5.2.1 调查目的 |
5.2.2 调查对象 |
5.2.3 调查方法与内容 |
5.2.4 调查数据处理 |
5.3 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1 茶叶 |
5.3.2 蔬菜 |
5.3.3 水产品 |
5.3.4 水果 |
5.3.5 食用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与质量趋势预测研究 |
6.1 生产趋势预测 |
6.1.1 指标选取与预测模型选择 |
6.1.2 生产趋势预测 |
6.2 质量趋势预测 |
6.2.1 指标选取与预测模型选择 |
6.2.2 趋势预测 |
6.3 福建特色农产品生产与质量趋势比较分析 |
6.3.1 茶叶比较分析 |
6.3.2 水产品比较分析 |
6.3.3 食用菌比较分析 |
6.3.4 水果比较分析 |
6.3.5 蔬菜比较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案例实证研究 |
7.1 标准化视域下南靖双孢蘑菇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经验与启示 |
7.1.1 南靖双孢蘑菇基本概况 |
7.1.2 南靖双孢蘑菇质量管理的做法与经验 |
7.1.3 主要启示 |
7.2 标准化视域下平和蜜柚质量管理经验与启示 |
7.2.1 平和蜜柚基本概况 |
7.2.2 平和蜜柚质量管理的做法与经验 |
7.2.3 主要启示 |
7.3 标准化视域下龙海青葱蔬菜质量管理经验与启示 |
7.3.1 龙海青葱国家级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基本概况 |
7.3.2 标准化视域下龙海青葱蔬菜质量管理做法与经验 |
7.3.3 主要启示 |
7.4 标准化视域下平和白芽奇兰茶质量管理经验与启示 |
7.4.1 平和白芽奇兰茶基本概况 |
7.4.2 平和白芽奇兰茶质量管理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
7.4.3 主要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标准化视域下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对策建议 |
8.1 推进特色农产品实施标准化的机制 |
8.1.1 农产品市场准入倒逼机制 |
8.1.2 农产品出口标准导向机制 |
8.1.3 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机制 |
8.1.4 无公害标准认证奖励机制 |
8.1.5 食品标准备案程序简化机制 |
8.1.6 标准化的国际交流常态化机制 |
8.2 推进政府强化农产品质量管理 |
8.2.1 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 |
8.2.2 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 |
8.2.3 实施质量认证监督管理 |
8.2.4 监督管理农产品全程质量 |
8.2.5 强化日常监督抽查与巡查 |
8.2.6 保障标准化工作专项资金 |
8.2.7 建立质量奖励和财政优惠政策 |
8.2.8 引导规模经营提升标准化普及率 |
8.2.9 加强种植和加工标准技术培训 |
8.2.10 完善政府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
8.3 推进生产者管理的策略 |
8.3.1 生产许可制度引导食品企业实现正外部性 |
8.3.2 依法落实生产者和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
8.3.3 加强对在建省级农业标准示范区的巡查力度 |
8.4 推进信息平台建设的策略 |
8.4.1 加强生产企业信用平台建设 |
8.4.2 构建农产品可追溯管理机制 |
8.5 整合政府监管机构与监管队伍 |
8.5.1 整合监管机构 |
8.5.2 整合监管队伍 |
第九章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4)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与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食品安全经济学特性研究 |
1.2.2 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
1.2.3 食品安全风险因素研究 |
1.2.4 食品安全消费行为研究 |
1.2.5 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及预警研究 |
1.2.6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 |
2.1 重要概念的界定 |
2.2 乳制品质量安全理论 |
2.2.1 食物安全内涵的发展 |
2.2.2 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 |
2.2.3 HACCP 管理体系 |
2.2.4 统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2.2.5 乳制品质量安全监测 |
2.2.6 乳制品质量安全评价预警 |
2.3 乳制品的质量安全特性 |
2.3.1 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品质特性 |
2.3.2 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经济特性 |
2.4 博弈论 |
2.4.1 “柠檬市场”和逆向选择模型 |
2.4.2 信号博弈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分析及监测指标构建 |
3.1 乳制品质量安全危害分析 |
3.1.1 生物性危害 |
3.1.2 化学性危害 |
3.1.3 物理性危害 |
3.2 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特征分析 |
3.2.1 阶段性 |
3.2.2 隐蔽性 |
3.2.3 变动性 |
3.2.4 危害的不可逆性 |
3.2.5 影响的外部性 |
3.3 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
3.3.1 外部风险因素分析 |
3.3.2 内部风险因素分析 |
3.4 乳制品质量安全监测理论指标体系设计 |
3.4.1 理论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3.4.2 理论指标体系设计的意义 |
3.4.3 理论指标体系的选取 |
3.5 乳制品质量安全监测实用指标体系设计 |
3.5.1 定量监测指标体系设计 |
3.5.2 定性监测指标体系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定量指标的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及预警 |
4.1 定量指标的评价 |
4.1.1 评价和预警周期的选择 |
4.1.2 单指标评价方法 |
4.1.3 指标分析及评价 |
4.1.4 各指标安全等级分布图 |
4.2 乳制品质量安全综合评价 |
4.2.1 综合评价模型的选择 |
4.2.2 赋权方法的选择 |
4.2.3 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 |
4.2.4 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
4.3 乳制品质量安全预警 |
4.3.1 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
4.3.2 单指标趋势预测 |
4.3.3 质量安全预警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定性指标的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及预警 |
5.1 定性指标的评价 |
5.1.1 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评价 |
5.1.2 兽医制度建设水平评价 |
5.1.3 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评价 |
5.1.4 奶牛疫病评价 |
5.1.5 食品添加剂规范化使用评价 |
5.1.6 各定性指标安全等级分布图 |
5.2 基于定性指标的风险预警 |
5.2.1 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预警 |
5.2.2 兽医制度建设水平预警 |
5.2.3 奶牛疫病预警 |
5.2.4 食品添加剂规范化使用程度预警 |
5.3 本章小结 |
6 案例与实证研究:河北省乳制品质量安全评价及预警 |
6.1 河北省乳制品产业发展现状 |
6.1.1 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 |
6.1.2 乳制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
6.1.3 乳制品消费现状 |
6.2 单指标评价 |
6.2.1 定量指标体系 |
6.2.2 指标评价 |
6.3 河北省乳制品质量安全综合评价 |
6.4 河北省乳制品质量安全预警 |
6.4.1 单指标趋势预测 |
6.4.2 单指标预警 |
6.4.3 综合指标预警 |
6.5 本章小结 |
7 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
7.1 乳制品产业发展现状 |
7.1.1 奶牛养殖业现状 |
7.1.2 乳制品加工业现状 |
7.1.3 乳制品销售现状 |
7.1.4 乳制品消费现状 |
7.1.5 乳制品进出口现状 |
7.2 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现状 |
7.2.1 管理体系现状 |
7.2.2 相关法律法规现状 |
7.2.3 相关标准现状 |
7.2.4 认证认可体系现状 |
7.2.5 检验检测体系 |
7.2.6 信息服务体系现状 |
7.3 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现状 |
7.3.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现状 |
7.3.2 生鲜乳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现状 |
7.3.3 食品安全应急管理 |
7.4 乳制品质量安全现状存在的问题 |
7.4.1 基于质量安全的乳制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7.4.2 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
7.4.3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存在的问题 |
7.5 本章小结 |
8 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方式 |
8.1 乳制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分析 |
8.1.1 乳制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
8.1.2 乳制品加工企业和奶牛养殖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
8.1.3 乳制品加工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
8.2 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原则 |
8.2.1 预防性原则 |
8.2.2 风险分析原则 |
8.2.3 透明性原则 |
8.3 监管主体 |
8.3.1 政府监管 |
8.3.2 企业自我监管 |
8.3.3 媒体监督 |
8.3.4 消费者监督 |
8.4 本章小结 |
9 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
9.1 完善政府监管体系 |
9.1.1 完善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9.1.2 完善乳制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9.1.3 完善乳制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9.1.4 完善乳制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
9.1.5 完善乳制品质量安全认证认可体系 |
9.1.6 完善乳制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 |
9.2 规范奶牛养殖,保障奶源安全 |
9.2.1 规范奶牛养殖场兽药使用 |
9.2.2 继续推进奶牛适度规模化养殖 |
9.2.3 提升奶农合作社的实力,矫正生鲜乳定价权的过度倾斜 |
9.2.4 大力发展奶牛循环经济养殖模式,保障奶业可持续发展 |
9.3 提升乳制品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 |
9.3.1 提升乳制品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保障乳制品加工业长期发展 |
9.3.2 推广 HACCP 体系,提升乳制品加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
9.4 充分发挥媒体监督功能 |
9.5 提高消费者监督能力 |
9.5.1 加强消费者教育和风险交流 |
9.5.2 激励消费者提供质量安全信息 |
9.5.3 加强媒体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 |
9.6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我国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食品安全体系问题 |
1.3.2 基于管理学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
1.3.3 基于经济学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
1.3.4 小结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论文主要内容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6.1 论文的创新点 |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相关理论综述 |
2.1 食品安全相关理论综述 |
2.1.1 食品安全性概述 |
2.1.2 良好行为规范 |
2.1.3 食品质量管理 |
2.2 水产品相关理论综述 |
2.2.1 概念解析 |
2.2.2 水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水产品质量管理的外部性理论 |
2.2.4 水产品消费者的消费有限理性问题 |
2.2.5 水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制分析 |
2.2.6 水产品供应链理论 |
2.2.7 我国水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的 SWOT 分析 |
2.3 质量管理模型理论 |
2.3.1 PDCA 循环 |
2.3.2 OPT |
2.3.3 甘特图 |
2.3.4 零缺陷管理理论 |
2.3.5 6σ |
2.3.6 5S 现场管理法 |
2.3.7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3.8 朱兰三部曲 |
2.3.9 品管圈理论 |
2.4 农产品品牌理论 |
2.4.1 农产品品牌的内涵和分类 |
2.4.2 农产品品牌特性分析 |
3 发达国家水产品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启示 |
3.1 世界海水养殖业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 |
3.1.1 世界海水养殖业发展概况 |
3.1.2 世界海水养殖业发展趋势 |
3.2 美国 |
3.2.1 美国水产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
3.2.2 美国水产品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3.3 日本 |
3.3.1 日本水产品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3.3.2 日本海水养殖产品可追溯体系 |
3.3.3 日本水产品区域品牌建设 |
3.3.4 日本水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
3.3.5 日本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
3.3.6 日本水产品食品安全“110”报警制度 |
3.3.7 日本水产品加工零排放发展 |
3.4 韩国 |
3.5 挪威 |
3.6 发达国家水产品食品安全管理给我们的启示 |
3.6.1 建立健全水产品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3.6.2 建立完善的水产品食品安全行政管理体系 |
3.6.3 重视水产品养殖海域环境保护 |
3.6.4 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水产品食品安全意识 |
3.6.5 建设水产品科技支撑体系 |
3.6.6 建立水产品可追溯体系 |
3.6.7 加强标准化建设,确保水产品食品安全 |
4 我国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概况 |
4.1 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
4.2 我国水产品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和发展现状 |
4.2.1 行政管理体系 |
4.2.2 法律法规体系 |
4.2.3 标准体系 |
4.2.4 检验检测体系 |
4.2.5 认证体系 |
4.3 水产品安全危害因素分析 |
4.3.1 自源性危害 |
4.3.2 外源性危害 |
4.4 建立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
4.5 建立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
5 水产品安全管制作用机制的博弈分析 |
5.1 水产品食品安全博弈模型的假设及变量的选取 |
5.1.1 水产品食品安全博弈模型假设 |
5.1.2 博弈模型中变量的选取及符号意义 |
5.2 水产品食品安全博弈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5.2.1 混合策略下政府与企业博弈模型的建立 |
5.2.2 博弈模型的求解 |
5.3 基于水产品食品安全博弈模型的政府行为动机分析 |
5.3.1 从政府监管的收入部分来分析其行为动机 |
5.3.2 从政府监管的成本角度分析其行为动机 |
5.4 基于水产品食品安全博弈模型的企业行为动机分析 |
5.5 小结 |
6 养殖阶段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6.1 加强对投放饲料的管理和开发 |
6.1.1 饲料安全的重要性 |
6.1.2 影响饲料安全的因素 |
6.1.3 加强对海水养殖投放饲料的管理 |
6.1.4 加强对海水养殖投放饲料的开发 |
6.2 加强对投放苗种的管理和开发 |
6.2.1 加强对水产苗种的管理 |
6.2.2 加强对水产苗种的开发 |
6.3 提高渔业水域海水污染的监测强度和治理水平 |
6.3.1 海水养殖对于海水环境的影响 |
6.3.2 我国海水养殖水质标准 |
6.3.3 提高对海水水质的监测强度 |
6.3.4 加强对海水养殖水域海水污染的治理 |
6.4 加强对投放药物的管理和开发 |
6.5 鼓励海水健康养殖模式的推广 |
6.6 建立海水养殖疾病防治和检测体系 |
6.7 建立完善的海水养殖业灾害保障机制 |
6.8 建立水产品产地监督抽查抽样制度 |
6.9 小结 |
7 加工阶段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7.1 GMP 与 SSOP |
7.1.1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
7.1.2 SSOP(Sanitation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
7.2 建立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S) |
7.3 加强水产品原料控制和管理 |
7.3.1 水产品原料造成的危害 |
7.3.2 加强水产品原料控制 |
7.3.3 加强水产品原料管理 |
7.4 加强水产品加工环境管理 |
7.4.1 水产品加工环境不当引起的危害 |
7.4.2 加强水产品加工环境管理 |
7.5 加强水产品加工人员管理 |
7.5.1 水产品加工人员造成的危害 |
7.5.2 加强水产品加工人员管理 |
7.6 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 |
7.6.1 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造成的危害 |
7.6.2 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 |
7.7 小结 |
8 市场阶段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8.1 建立水产品可追溯体系 |
8.1.1 食品安全追溯技术 |
8.1.2 建立水产品可追溯体系 |
8.2 建立水产品流通安全管理体系 |
8.2.1 流通环节水产品安全监管的基本制度 |
8.2.2 建立水产品流通安全管理体系具体措施 |
8.3 建立严格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
8.3.1 水产品检验检测内容 |
8.3.2 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
8.4 建立水产品召回制度 |
8.5 小结 |
9 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综合保障体系 |
9.1 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
9.1.1 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 |
9.1.2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9.1.3 无公害产品认证 |
9.1.4 绿色食品认证 |
9.1.5 有机食品认证 |
9.1.6 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具体措施 |
9.2 建立健全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9.3 推进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 |
9.4 推进水产品品牌建设 |
9.4.1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特性 |
9.4.2 推进水产品品牌建设 |
9.5 建立水产品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和预警体系 |
9.5.1 水产品风险评价机制 |
9.5.2 水产品风险管理机制 |
9.5.3 水产品食品安全预警机制 |
9.5.4 水产品食品安全应急处理机制 |
9.6 提升海洋渔业产业化水平 |
9.6.1 海洋渔业产业化内部发展机制 |
9.6.2 海洋渔业产业化外部辅助机制 |
9.7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人员培训机制 |
9.7.1 政府及政府授权第三方机构 |
9.7.2 企业 |
9.7.3 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 |
9.7.4 海水养殖户和个体摊贩 |
9.8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9.8.1 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9.8.2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当着重强调企业社会责任 |
9.9 建立水产品安全信息平台 |
9.9.1 水产品安全信息发布平台 |
9.9.2 水产品安全信息发布内容 |
9.9.3 建立水产品安全信息管理监督机制 |
9.10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9.11 建立海水养殖产品科技创新机制 |
9.11.1 渔业科研机构建设 |
9.11.2 渔业硬件设施建设 |
9.11.3 渔业科技推广 |
9.11.4 渔业科技成果转化 |
9.12 小结 |
10 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重点环节 |
10.1 重点环节之一——推行 HACCP 体系 |
10.1.1 HACCP 原理简介 |
10.1.2 HACCP 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 |
10.1.3 HACCP 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
10.1.4 小结 |
10.2 重点环节之二——推进标准化建设 |
10.2.1 产品标准制定和修改的基本原则 |
10.2.2 推进海水养殖标准化建设 |
10.2.3 推进水产品加工标准化建设 |
10.2.4 推进水产品物流标准化建设 |
10.3 小结 |
11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11.1 研究结论 |
11.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语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微波加热—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葱蒜类蔬菜中农药多残留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样品采集和制备研究概述 |
1.1.1 国内外农药残留研究概述 |
1.1.2 样品采集概述 |
1.1.3 样品制备概述 |
1.2 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振荡和匀浆(均质)提取法 |
1.2.2 固相提取(萃取)法(SPE) |
1.2.3 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 |
1.2.4 基质固相扩散法(MSPD) |
1.2.5 凝胶渗透色谱技术(GPC) |
1.2.6 加速溶剂提取技术(ASE) |
1.2.7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CFE) |
1.2.8 超声波提取法 |
1.2.9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MAE) |
1.2.10 QuEChERS技术 |
1.3 农药多残留测定技术研究进展 |
1.3.1 气相色谱法(GC) |
1.3.2 液相色谱法(LC) |
1.3.3 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LC-MS) |
1.3.4 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LC-MS-MS) |
1.3.5 快速检测方法 |
1.4 葱蒜类蔬菜中农药残留限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
1.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 |
1.4.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 |
1.4.3 绿色食品标准要求 |
1.4.4 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要求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葱蒜类蔬菜的农药残留通用检测方法比较 |
2.1 实验部分 |
2.1.1 速测技术 |
2.1.2 气相色谱法 |
2.1.3 气相色谱-质谱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速测技术 |
2.2.2 气相色谱法 |
2.2.3 气相色谱-质谱法 |
2.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微波加热-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葱蒜类蔬菜中的农药多残留方法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材料 |
3.2.2 农药标准溶液和工作溶液的配制 |
3.2.3 分析条件 |
3.2.4 样品制备和保存 |
3.2.5 样品提取 |
3.2.6 样品净化 |
3.2.7 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微波加热时间的选择 |
3.3.2 提取溶剂选择 |
3.3.3 提取方式选择 |
3.3.4 净化条件选择 |
3.3.5 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
3.3.6 GC-MS-MS中多反应监测(MRM)方法的确定 |
3.3.7 方法的线性关系 |
3.3.8 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
3.3.9 方法定性检出限(LOD)和定量检出限(LOQ)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7)吉林省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基础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2 相关基本理论 |
第三章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发展分析 |
3.1 吉林省农业经济基本情况 |
3.2 农业标准化发展历程 |
3.3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推广基本模式分析 |
4.1 政府主导型推广模式 |
4.2 龙头企业带动型推广模式 |
4.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拉动型推广模式 |
4.4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的功能定位 |
第五章 影响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行为的因素分析 |
5.1 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的理论分析 |
5.2 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人参标准化案例分析 |
6.1 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现状 |
6.2 吉林省人参标准化发展现状分析 |
6.3 推进吉林省人参标准化的路径 |
第七章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及推进对策 |
7.1 吉林省农业标准化的总体思路 |
7.2 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对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件 |
(8)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历程及现状 |
1.2.1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建设历程 |
1.2.2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
1.3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所发挥的作用 |
1.3.1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引导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 |
1.3.2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奠定了绿色食品认证工作技术基础 |
1.3.3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提高了农业及食品加工业生产技术水平 |
1.3.4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维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权益 |
1.4 国内外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研究现状 |
1.4.2 存在的问题 |
1.5 国内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与无公害、有机标准体系比较 |
2.1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与无公害食品标准的比较 |
2.1.1 标准体系比较 |
2.1.2 产地环境标准比较 |
2.1.3 生产过程标准比较 |
2.1.4 产品标准比较 |
2.2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与有机食品标准的比较 |
2.2.1 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生产过程标准基本原则的异同比较 |
2.2.2 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标准体系比较 |
2.2.3 小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部分绿色食品标准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的比对分析 |
3.1 产地环境标准中土壤标准的比较分析 |
3.1.1 绿色食品土壤标准比国家标准优化、严格 |
3.1.2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土壤标准监测项目少,未设有机污染物指标 |
3.1.3 限量指标的设定 |
3.2 农药使用和残留标准的比较分析 |
3.3 食品添加剂标准的比较分析 |
3.4 污染物限量标准的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
4.1 标准体系不完善 |
4.1.1 生产过程标准不全、技术规程类标准比较薄弱 |
4.1.2 产品标准分类过粗、涵盖范围过大且有交叉 |
4.1.3 基础研究工作比较薄弱,与国家标准体系较难协调 |
4.2 标准定位不明确 |
4.3 单项标准自身各自存在问题 |
4.3.1 农药标准的问题 |
4.3.2 兽药标准的问题 |
4.3.3 食品添加剂标准的问题 |
4.3.4 产品标准中如何体现优质的问题 |
第五章 建立科学完善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
5.1 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的基本原则 |
5.1.1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5.1.2 遵循全程质量控制原则 |
5.1.3 遵循安全、优质的原则 |
5.1.4 遵循动态开放性的原则 |
5.2 调整确立绿色食品标准定位 |
5.2.1 安全与优质并重,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
5.2.2 严于国家标准,逐步与发达国家标准接轨 |
5.2.3 体现农业生产的前瞻性 |
5.3 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框架 |
5.4 完善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体系框架 |
5.4.1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体系框架 |
5.4.2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体系具体内容 |
5.5 绿色食品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建议 |
5.5.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制定原则 |
5.5.2.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和残留限量标准的制定原则 |
5.5.3 绿色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的制定原则 |
5.5.4 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的制定原则和要求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中国三农问题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
1.1.2 绿色贸易壁垒与农产品标准化 |
1.1.3 广西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的必要性 |
1.2 论文内容和创新点 |
1.2.1 论文内容 |
1.2.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标准化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农业标准化定义 |
2.1.1 标准 |
2.1.2 标准化 |
2.1.3 农业标准和农业标准化 |
2.2 农业标准化特点 |
2.2.1 主要对象是生命体或有机体 |
2.2.2 地区性 |
2.2.3 复杂性 |
2.2.4 文字标准与实物标准同在 |
2.3 国外农业标准化研究 |
2.3.1 有机农业领域的研究 |
2.3.2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研究 |
2.4 国内农业标准化研究 |
2.4.1 我国实施农业标准化存在问题研究 |
2.4.2 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措施研究 |
2.4.3 农业标准化成效研究 |
第三章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 |
3.1 国际主要农业标准化机构介绍 |
3.1.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3.1.2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
3.1.3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 |
3.1.4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 |
3.2 欧、美、日国家农业标准化发展概况 |
3.2.1 欧盟 |
3.2.2 美国 |
3.2.3 日本 |
3.3 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历程及做法 |
3.3.1 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历程 |
3.3.2 我国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做法 |
3.4 国外农业标准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3.4.1 政府法规力推农产品标准执行 |
3.4.2 政府加大农业标准化投入 |
3.4.3 实行农产品质量识别标志 |
3.4.4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采用国际标准 |
3.4.5 涉农部门通力合作 |
第四章 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现状分析 |
4.1 广西农业发展概况 |
4.1.1 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林、牧、渔业共同发展 |
4.1.2 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 |
4.1.3 实施农业产业化 |
4.1.4 推进农业对外开放 |
4.2 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 |
4.2.1 广西农业标准化取得成效 |
4.2.2 广西农业标准化主要做法 |
4.3 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成效分析 |
4.3.1 宾阳县糖料甘蔗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效果分析 |
4.3.2 钦州火龙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效果分析 |
4.3.3 田阳香米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效果分析 |
第五章 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模式选择 |
5.1 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模式 |
5.1.1 政府主导型模式 |
5.1.2 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 |
5.1.3 经济合作组织为主导模式 |
5.1.4 行业协会自律互动模式 |
5.1.5 市场拉动引导模式 |
5.2 广西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模式案例分析 |
5.2.1 政府主导型 |
5.2.2 龙头企业带动型 |
5.2.3 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标准化 |
5.3 广西实施农业标准化模式的选择 |
第六章 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
6.1 政府因素 |
6.1.1 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的影响 |
6.1.2 农业标准化经费的影响 |
6.2 监管因素 |
6.2.1 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认证机制的影响 |
6.2.2 农产品质量安全多部门管理的影响 |
6.3 标准因素 |
6.3.1 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的影响 |
6.3.2 农业标准的宣传培训欠缺的影响 |
6.4 贸易因素 |
6.4.1 东盟自由贸易区实施“零关税”的影响 |
6.4.2 农产品绿色物流落后的影响 |
6.5 文化素质因素 |
6.5.1 农民文化素质的影响 |
6.5.2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素质的影响 |
6.6 市场机制因素 |
6.6.1 农产品配套流通渠道缺乏的影响 |
6.6.2 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效益不高的影响 |
6.7 农村家庭承包制度因素 |
6.7.1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
6.7.2 龙头企业和农户关系不稳定的影响 |
第七章 促进广西农业标准化发展对策研究 |
7.1 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和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
7.1.1 提高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 |
7.1.2 制定好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
7.1.3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
7.2 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农业监测体系和监管制度 |
7.2.1 健全农业标准体系 |
7.2.2 健全农业监测体系 |
7.2.3 健全五项监管制度 |
7.3 培育品牌农产品 |
7.3.1 创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
7.3.2 抓农业龙头企业 |
7.3.3 培育广西农产品品牌 |
7.4 打造优质优价“标准化”产品渠道 |
7.4.1 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标准化培训宣贯 |
7.4.2 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标准化人才 |
7.4.3 推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产品与市场对接 |
7.5 实施土地流转的信贷优惠政策和建立风险基金 |
7.5.1 使有限的土地向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集中 |
7.5.2 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金融优惠政策 |
7.5.3 以风险基金保护农户和龙头企业双方利益 |
7.6 扩大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 |
7.6.1 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 |
7.6.2 在东盟国家推广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
7.6.3 建立健全广西农产品输出的绿色物流体系 |
第八章 结论和不足 |
8.1 结论 |
8.2 不足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5 本论文的预期价值 |
第二章 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基本理论阐释 |
2.1 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概述 |
2.1.1 认证的概念及类别 |
2.1.2 食品质量安全的定义 |
2.1.3 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涵义 |
2.2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分类 |
2.2.1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
2.2.2 绿色食品认证 |
2.2.3 有机产品认证 |
2.2.4 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 |
2.2.5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认证 |
2.2.6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 22000)认证 |
2.2.7 其他认证 |
2.3 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比较 |
2.3.1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的比较分析 |
2.3.2 ISO9000、HACCP 与 GMP 的关系 |
2.4 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中相关角色功能分析 |
2.4.1 我国质量认证体系的整体架构 |
2.4.2 质量认证体系的五个层面 |
2.5 食品质量体系认证有效性 |
2.5.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有效性定义及影响因素 |
2.5.2 认证有效性评价因素及评价模型的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现状 |
3.1.1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背景 |
3.1.2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统计情况 |
3.2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3.2.1 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3.2.2 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3.2.3 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3.2.4 认证机构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3.2.5 认证企业存在问题 |
3.2.6 食品可追溯体系现状研究及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达国家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经验与借鉴 |
4.1 德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
4.1.1 德国产品质量保证与标识研究所认证体系(RAL) |
4.1.2 德国质量与安全体系(QS) |
4.1.3 生态食品印章与普通食品质量印章 |
4.2 法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 |
4.2.1 原产地保护认证和标识(AOC) |
4.2.2 生态农业标签认证(AB) |
4.2.3 红色标签认证(LR) |
4.2.4 特殊工艺证书产品合格认证制度(CCP) |
4.3 美国食品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
4.3.1 有机产品认证 |
4.3.2 生态食品质量安全认证 |
4.3.3 杀虫剂使用标志认证 |
4.3.4 转基因食品标识 |
4.4 日本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 |
4.4.1 日本常规农产品认证 |
4.4.2 有机产品的检查认证制度 |
4.5 澳大利亚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
4.5.1 新鲜放心认证(Freshcare) |
4.5.2 粮食分级认可 |
4.5.3 质量保证(QA) |
4.5.4 畜产品识别追溯系统(NLIS) |
4.5.5 AUS-MEAT 标识 |
4.5.6 Meat Standards Australia(MSA)标识 |
4.6 发达国家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成功经验与借鉴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对策和建议 |
5.1 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监督管理体系 |
5.2 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认可相关法律法规 |
5.3 完善食品标准体系,加大国际先进标准采标力度,增强国际互认 |
5.4 规范认证机构行为,加强行业自律 |
5.5 完善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 |
5.6 构建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体系 |
5.7 其他对策和建议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农业部发布137项无公害食品新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小龙虾质量安全标准的现状分析[J]. 夏珍珍,张隽娴,周有祥,彭立军,郑丹,张仙,胡西洲,夏虹. 现代食品科技, 2020(03)
- [2]东莞市常平镇蔬菜质量安全状况分析[D]. 陈妙玲.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3]标准化视域下福建特色农产品质量管理研究[D]. 柯铭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5)
- [4]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价与监管研究[D]. 权聪娜. 河北农业大学, 2014(03)
- [5]我国海水养殖产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 董啸天.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6]微波加热—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葱蒜类蔬菜中农药多残留技术研究[D]. 田相旭. 山东大学, 2013(04)
- [7]吉林省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D]. 刘晓利.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4)
- [8]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研究[D]. 谢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07)
- [9]广西发展农业标准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D]. 苏彩和. 天津大学, 2011(06)
- [10]我国食品质量安全认证问题研究[D]. 胡南乾.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