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造业信息化是一场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1](2020)在《C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的基础。然而,人们发现一个客观现象却是:企业大量的资金不断投入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却难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信息建设的投资与回报呈现递减效应。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缺乏信息化战略管理。由于信息技术的局限性,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不在信息技术本身,而是将信息技术与企业战略相结合,从而形成企业信息化战略。只有加强企业信息化战略管理,才能摆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困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强大力量。C公司作为典型的电子制造企业,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会在企业转型升级和发展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信息化的理论研究和实际问题的分析,为公司的信息化战略制定提供一定的帮助。运用信息化战略的管理思维,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为公司的转型升级提供符合国家发展趋势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通过进行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将更好地为公司战略、目标实现和绩效提升做出更好的贡献,使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获得更多的回报,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做出贡献。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了研究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发展,梳理了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阐明了信息化战略是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同时,详细分析了企业信息化战略构成要素和规划方法,为C公司信息化战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C公司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总结了内外部环境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指出了成本控制是C公司管理的关键;介绍了C公司的基本情况,回顾了公司信息化建设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通过引进各类信息系统,初步构建了以ERP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平台;提出了目前公司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化战略目标不明确、公司管理信息化支持不足、信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信息系统集成度低、缺乏与合作伙伴的信息协同,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对C公司的宏观外部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企业信息化现状三个层面的分析,为C公司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依据。最后,分析了C公司的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了“总成本领先”的公司战略目标;在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运用CSF关键因素分析法,对公司战略目标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促进公司信息化战略成功的关键因素,从而有效定位信息需求;提出了公司信息化战略目标是:研发管理的数字化和流程化、采购管理的网络化和便利化、生产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营管理的流程化和数字化、决策管理的智能化和科学化,为公司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运用BSP企业系统规划法对信息系统进行规划,绘制出C公司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图,完善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制定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关键信息系统建设、建设风险管理的战略实施策略;同时,提出了信息化战略实施需要提供的保障措施,包括组织保障、执行保障、人员保障、资金保障四个方面,以确保C公司信息化战略能够顺利实施。
陈小磊[2](2016)在《“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先后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信息发展战略,力求抢占未来信息生产力的制高点。美国政府早在1993年就提出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2010年将“宽带互联网”作为新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并将“智慧地球”上升为国家战略。英国出台了“数字国家”框架,欧洲提出了“欧洲数字进程”,日本发布了“i-Japan2015”。我国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两化融合发展的特殊阶段,已经基本完成重工业化,人口红利消失,工业生产力阻碍了劳动者的自主创造性;在资源紧缺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的约束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现状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当前国际金融环境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日益加深,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新发展模式的战略任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生产力对社会和经济的渗透作用和带动作用不断强化。通过提高信息生产力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信息技术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实现工业生产的智能化、生产装备的数字化和管理的信息化,让信息化积极带动工业化,推动“两化”又好又快融合发展。因此,在“两化”融合背景下,研究信息生产力的内在发展规律,评价和测度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揭示信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推动信息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建议,对“两化”深度融合具有理论参考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基于信息生产力理论的系统研究,建立多级指标的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进行整体测度和地区测度,最后给出提高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的三个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归纳如下:一、信息生产力理论的探讨。将信息理论与古典生产力理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相结合,分析信息成为生产力的条件,建构信息生产力理论。阐明了信息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认为信息生产力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采集、加工处理和使用信息并获得信息产品的生产能力,是信息与生产力的其他要素相结合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具有高度智能化与网络化、共享性和速度性、高渗透性和全球性等特征,并指出其构成要素包括劳动资料的网络化、劳动者从事的信息劳动的虚拟化、劳动对象的数字化,然后论证了信息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及其发展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二、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依据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围绕信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6大要素:信息技术、经济水平、教育水平、投入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取43个初始评价指标,并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便于后续的机器学习和自动分类。接着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和初始评价指标和对各评价单元的信息生产力水平进行分类,获得类别标签。然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获得的类别标签进行训练,得到分类误差率与指标重要性排序;将排在末位的指标剔除,再一次利用新的指标进行k-均值聚类和随机森林训练,并不断迭代此过程,直至分类误差率和指标重要性都满足要求,即得到最终30个三级评价指标及其重要性。最后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计算权重,即得到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三、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的定量测度。依据多层级的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信息生产力水平测度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得到我国2011、2012、2013年各省级行政区的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值,并进行分等定级。结果表明:(1)我国整体及各地区信息生产力发展趋势比较平稳,但地区间信息生产力水平存在严重不平衡,总体呈梯级格局: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和江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辽宁和山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河北、内蒙古、吉林、陕西、重庆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省份则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信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经济的增长、科技教育研发的投入和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而传统通信技术应用目前已趋于饱和,对提高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作用很小;(3)信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的原因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增速、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欠发达地区在传统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方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的同时,却又由于新兴通信技术的出现使得其在获取和利用信息技术方面产生了更大的差距。根据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的测度和分析结果,结合我国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国家战略部署,本文建议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结构、企业信息化工程、人才队伍建设、信息生产力发展政策这五个方面提高着力我国的信息生产力水平。未来研究将围绕信息生产力的渗透能力,以及如何在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融入非量化指标等问题开展进一步探讨。
肖斌,赖新峰[3](2015)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柔性化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制造业"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时代趋势。本文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分析了目前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及所面临的困境,详细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柔性化生产特征及新发展,指出中国制造应该利用"互联网+"这一变革时代的产物,扎实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和品牌战略实施。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制造业的具体实施细则、积极应对国外的竞争战略、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15"、尽快出台"互联网+"的创新政策和加强互联网法制建设。
周袁[4](2014)在《重庆制造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所处的时代已步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由信息化引起的市场竞争加剧是各个企业都面临的问题。如何提高企业效率,成了大部分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毫无疑问企业信息化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方法。但也不是所有企业只要选择了实施信息化就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因为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需要与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或信息化程度)相匹配。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过多或者过少的投入都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有的时候还会适得其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来指导企业真实、客观的了解企业目前的信息化程度;以此来指导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科学、合理的进行投入,使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效果达到最佳。本文在对企业信息化和信息化成熟度的概念及模型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学者对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研究做了简要的梳理,同时还对重庆地区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依据成熟度模型构建了一套更加适合于重庆地区制造企业判断自身信息化成熟度的评级体系,该评价体系主要以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NIEC)颁布的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为参考,加入适合于制造企业行业特征的评价指标,将NIEC的这套通用评价指标转化为有针对性的专用评价指标。本文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基本指标、效益指标、效能指标三个维度,以及7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共同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文中该指标体系建立以后采用专家打分法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判断,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求出整体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所占的权重;并把成熟度模型和信息化成熟度的评分区间对应起来,可以直观的按区间对企业信息化的成熟度等级进行判断。文章最后利用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对重庆川仪厂进行研究,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利用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该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做出判断,所得结论与企业实际相符,并根据结果提出信息化改进建议。
赵旭东[5](2009)在《甘肃:抓特色 促成效》文中认为制造业信息化是一场革命,它的实施将带来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管理理念的变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制造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经营等方方面面,没有统一模式,既要考虑个性化、又要强调标准化;制造业信息化也是一项风险投资,只有制定了信息化战略规划、确定了正确的实施方案,才能规避风险获得超值回报。
赵斌[6](2008)在《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必须坚持五个结合》文中认为制造业信息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必须统筹兼顾,坚持五个结合,即:坚持企业主体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坚持资金保障和人才支撑相结合;坚持苦练内功和借助外力相结合;坚持着眼长远和立足当前相结合。
闫石[7](2007)在《长春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春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制造业比较发达,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对集中。目前,拥有制造业企业4300余家,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90%,特别是以一汽集团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长春市制造业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对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实现长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长春市制造业还只是“蓝领”,要完成从“蓝领”到“白领”的蜕变还要解决很多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我国制造业所存在的差距、加速发展制造业信息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信息化在促进企业发展中起到哪些作用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一汽集团公司和长客股份公司这两家典型的制造业企业的企业概况、信息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取得的进展、遇到的问题、获得的成效及体会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归纳总结,结合长春市“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执行情况找出了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因素和长春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长春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对策。
白春彤[8](2004)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打造西部装备制造业基地——访宝鸡市科技局局长杨瑞霞》文中研究表明在“十五”期间由科技部牵头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各地方省市在“创造环境”、“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积极性,为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地方省市的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宝鸡市是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具有一定工业化基础的中等城市,具有欠发达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典型特征,企业信息化水平及应用程度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十五”期间,宝鸡市将全力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作为提升企业整体水平,实现工业强市,促进地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本刊记者专程访问了宝鸡市科技局局长杨瑞霞,希望宝鸡市的工作经验能为其他省市地区的信息化工作所借鉴。
朱剑刚[9](2004)在《中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与竞争力提升》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的产业运作对家具制造业传统的生产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家具制造业更是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固守成本领先的单一竞争策略已不能适应新的竞争格局,因此,中国家具制造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竞争力。 论文的立题依据是: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宏观战略指导下,进行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的选择。 论文研究的目的是:经由在家具制造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观点,在充分结合中国家具制造业的行业特性的基础上,就通过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提高中国家具制造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和具体策略及实施方案等方面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力求抓住家具制造业信息化的本质,建构出适切中国家具制造业现实情况的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的信息化策略和模式,从而真正提升我国家具制造业的竞争力。 论文共分为5个部分八章,以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系统地论证了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我国家具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方法和策略。 通过研究分析,笔者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虽然针对中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专门研究还尚未真正展开,但进行我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是当今家具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中国家具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我国家具制造业是我国家具制造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家具制造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 2.通过问卷调查、企业现场调研和参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践,笔者初步整理出我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现况的研究报告。 3.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家具制造业的S.W.O.T.分析和总结有关学者对提升中国家具制造业竞争力的选择,得出进行信息化建设既是我国家具制造业克服弱势、摆脱威胁、塑造优势的重要机会,同时也是提升我国家具制造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4.本研究在对竞争力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家具制造业的实际,阐述了信息化建设与供应链、产业集聚和产业链之间的关联与互动可推动我国家具产业转型和升级,提出了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竞争力的产业层面策略建议及家具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体系和绩效评估体系。 5.本研究结合实证分析对家具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数据准备和信息平台进行了探讨,整理出适合我国家具制造企业的基础数据准备要点及方案,着重分析了基础数据的编码原则,并提出了适合我国家具制造企业的ERP系统实施方法论。 6.本研究初步架构出了一个适合我国家具制造业现实情况的信息化建设理论分析体系,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韩增林[10](2003)在《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形成机制与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集装箱运输是对杂货运输的一场革命,是工业领域内的标准化生产在运输中的成功移植。但这一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变的过程,集装箱运输发展经历了初期、成长期、扩张期和成熟期。 作为一种新的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的形成和发展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体现在世界海运货流结构的演变、跨国公司发展对运输的要求、运输技术进步等方面。 集装箱运输具有网络性、港口功能扩展性、班轮运输、多式联运等特征。集装箱运输过程由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集装箱内陆中转站体系、集装箱运输工具、集装箱运输通道组成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完成。 在集装箱运输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包括集装箱枢纽港、支线港在内的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形成机制在于集装箱运输中的规模经济。集装箱运输系统中存在着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体现在港口的规模经济、船舶的规模经济及内陆运输网络的规模经济三个方面。港口、船舶及内陆运输网络的规模经济相互影响,造成了集装箱港口功能在空间上的分化,形成了枢纽港和支线港、干线航班和支线航班,并形成了一个复杂的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处在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影响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演变的因素是复杂而多样的,概括起来包括腹地经济的发展、集装箱港口条件及腹地运输网络的变化、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主要变化、体制与政策的变化及航运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等。 在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中,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全球的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发展来看,仅有少数的集装箱港口能够成为全球性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作者研究了集装箱枢纽港的特点与形成条件,指出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演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运输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集装箱运输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港口腹地经济的水平与规模、港口自身的自然条件和城市依托条件、港口在国际航线中的位置等都影响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全球集装箱枢纽港的三 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形成机制与布局研究种类型。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特殊地位使得其在全球的经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和作用随着综合物流时代的到来将更加突显其重要性,它使得集装箱港口的功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演变和提升。 在总结集装箱港口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论文对全球集装箱运输发展进行了研究。从世界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趋势来看,集装箱运输发展有三个基本的特征和趋势,即集装箱船舶和港口的大型化,集装箱港口的竞争更加激烈,亚洲日益成为世界集装箱货源中心。论文分析了全球主要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发展与布局模式,包括中转型枢纽港,如新加坡:腹地引致型枢纽港,如鹿特丹港、纽约港;复合型枢纽港,如釜山。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已成为世界集装箱运输发展最快的国家,也成为全球集装箱运输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论文分析了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特点、趋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集装箱港口空间血且规划已非常迫切和必要。论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我国集装箱枢纽港的整体布局。我国己形成南、中、北三个集装箱港群,香港和深圳成为我国南方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地位己不可动摇;上海将成为我国中部的集装箱枢纽港;北方三港的竞争在短期内是不可改变的,正在成为区域性的集装箱枢纽港。在论证集装箱港口布局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集装箱运输通道的规划设想。
二、制造业信息化是一场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造业信息化是一场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1)C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二、研究理论基础与方法 |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1.传统战略管理 |
2.竞争战略管理 |
3.战略管理分析方法 |
(二)企业信息化战略理论 |
1.企业信息化战略 |
2.企业信息化战略构成要素 |
3.规划方法 |
(三)本章小结 |
三、C公司环境分析 |
(一)外部环境分析 |
(二)内部环境分析 |
(三)本章小结 |
四、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C公司基本情况 |
(二)C公司信息化发展历程 |
(三)C公司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2.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五、信息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
(一)C公司企业战略目标 |
(二)C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 |
1.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
2.信息化战略目标 |
3.信息系统规划 |
(三)C公司信息化战略实施 |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2.关键信息系统建设及优化 |
3.信息化建设风险管理 |
(四)本章小结 |
六、信息化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一)组织保障 |
(二)执行保障 |
(三)人员保障 |
(四)资金保障 |
(五)本章小结 |
七、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本文不足之处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两化”融合研究综述 |
2.1.1 “两化”的互动关系 |
2.1.2 “两化”的带动和促进关系 |
2.1.3 “两化”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
2.2 信息生产力研究综述 |
2.2.1 信息生产力内涵与特征 |
2.2.2 信息生产力实证分析 |
2.2.3 信息生产力关联因素 |
2.3 信息化测度研究综述 |
2.3.1 信息化内涵 |
2.3.2 信息化测度 |
第三章 信息生产力理论基础 |
3.1 信息理论 |
3.1.1 信息 |
3.1.2 信息资源 |
3.1.3 信息技术 |
3.1.4 信息产业 |
3.2 生产力理论 |
3.2.1 古典经济学家的生产力理论 |
3.2.2 国家经济学派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 |
3.2.3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 |
3.2.4 传统生产力理论面临的挑战 |
3.2.5 生产力要素理论 |
3.3 信息成为生产力的条件 |
3.3.1 信息对生产力的影响 |
3.3.2 信息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功能 |
3.3.3 信息成为生产力的条件解析 |
3.3.4 信息成为生产力的发展历程 |
3.4 信息生产力理论 |
3.4.1 信息生产力的内涵 |
3.4.2 信息生产力的特征 |
3.4.3 信息生产力构成要素的特点 |
3.4.4 信息生产力的动态分析 |
3.4.5 信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
第四章 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理论依据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2 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4.2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
4.2.1 k-均值聚类算法 |
4.2.2 随机森林算法 |
4.2.3 结合k-均值聚类与随机森林的迭代算法 |
4.3 指标数据选取和处理 |
4.3.1 数据来源 |
4.3.2 缺失数据的处理 |
4.3.3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3.4 最终评价指标的生成 |
4.4 指标体系构建结果 |
4.4.1 评价指标体系 |
4.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五章 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定量测度分析 |
5.1 各地区信息生产力水平测度 |
5.1.1 信息生产力水平指数 |
5.1.2 信息生产力水平区域比较 |
5.1.3 信息生产力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5.2 各地区信息生产力水平聚类分析 |
5.2.1 信息生产力水平指数排序 |
5.2.2 信息生产力水平分等定级 |
5.2.3 各类地区信息生产力水平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6.3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6.3.1 论文创新点 |
6.3.2 论文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柔性化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联网+”的概述 |
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一)过去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
(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 |
(三)制造业的人才培养落后 |
(四)应对信息化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
(五)资源与环境保护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
三、柔性化生产分析 |
四、“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的柔性化新发展 |
五、研究启示 |
(一)尽快出台国家产业发展的具体实施细则 |
(二)积极应对国外的竞争战略 |
(三)借助“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 |
(四)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 |
(五)尽快出台相关“互联网+”的创新政策 |
(六)加强互联网监管 |
(4)重庆制造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章 相关理论 |
3.1 企业信息化 |
3.1.1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
3.1.2 企业信息化的特征 |
3.1.3 企业信息化建设 |
3.2 制造企业信息化 |
3.2.1 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 |
3.2.2 制造企业的企业信息化的侧重点 |
第4章 重庆制造企业信息化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重庆制造企业信息化概况 |
4.1.1 重庆制造企业数量及分布 |
4.1.2 重庆制造企业信息化现状 |
4.1.3 重庆制造企业特点的分析 |
4.2 构建重庆制造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
4.3 重庆制造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选取原则 |
4.4 重庆制造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1 基本指标下具体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 |
4.4.2 效益指标下具体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 |
4.4.3 效能指标下具体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指标体系权重的设计 |
5.1 层次分析法 |
5.2 数据整理 |
5.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5.3.1 Yaahp 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指标权重 |
5.3.2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5.4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等级的总评分区间 |
5.4.1 制造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总分计算公式 |
5.4.2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等级与评分区间的对应关系 |
第6章 案例运用及结果分析 |
6.1 企业概况 |
6.1.1 企业背景 |
6.1.2 重庆川仪的信息化建设历程 |
6.2 对重庆川仪的信息化成熟度评估 |
6.2.1 问卷数据的统计及计算得分 |
6.2.2 重庆川仪信息化成熟度评估得分计算 |
6.2.3 重庆川仪信息化发展的不足及未来的改进方向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重庆制造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专家调查表 |
附录 2 重庆制造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调查问卷 |
附录 3 重庆制造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解释及其构成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5)甘肃:抓特色 促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五个方面推动信息化 |
初见成效 |
西部信息化几点体会 |
(6)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必须坚持五个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企业主体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
二、坚持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 |
三、坚持资金保障和人才支撑相结合 |
四、坚持苦练内功和借助外力相结合 |
五、坚持着眼长远和立足当前相结合 |
(7)长春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制造业信息化与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 |
2.1 制造业信息化的概念 |
2.2 制造业信息化的组成 |
2.3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
2.4 制造业信息化对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 |
第3章 长春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
3.1 长春市制造业重点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
3.2 长春市“十五”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执行情况及成效 |
3.3 长春市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阻碍因素 |
3.4 长春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章 长春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
4.1 长春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
4.2 长春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对策 |
第5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致谢 |
(9)中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与竞争力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信息化变革下的中国家具制造业 |
1.1.2 实践的偏差和理论的困惑 |
1.1.3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1.2 研究的动机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角度与对象 |
1.4.1 研究的角度和基本思路 |
1.4.2 研究的对象 |
1.5 预期的研究成果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计量及分析法 |
1.6.2 问卷调查分析法 |
1.6.3 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分析方法 |
1.6.4 企业实践研究方法 |
1.6.5 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 |
1.7 研究限制 |
1.8 研究总体架构 |
1.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文献探讨之制造业信息化综述 |
2.1 “信息化”研究文献计量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信息 |
2.2.2 信息化 |
2.2.3 信息化与工业化 |
2.2.4 制造业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 |
2.3 制造业信息化相关理论 |
2.3.1 制造业信息化相关宏观战略 |
2.3.2 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 |
2.3.3 制造业信息建设主要任务及现阶段重点内容 |
2.3.4 制造业信息化的技术创新体系 |
2.3.5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与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
2.3.6 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几个技术平台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文献探讨之家具制造业信息化 |
3.1 家具制造业综述 |
3.1.1 家具制造业历史回顾 |
3.1.2 世界家具产业概述 |
3.1.3 中国家具工业发展综述 |
3.1.4 信息时代的变革与中国家具制造业面临的挑战 |
3.2 家具制造业的生产特点与行业特性 |
3.2.1 从要素密集度看家具制造业 |
3.2.2 家具制造业的生产类型 |
3.2.3 家具制造业的生产特点 |
3.2.4 我国家具产业的行业特性 |
3.3 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家具制造业信息化研究之文献计量 |
3.3.2 国外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研究 |
3.4 家具制造业信息化界定 |
3.4.1 家具制造业信息化的定义 |
3.4.2 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创新体系 |
3.4.3 家具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工作内容 |
3.4.4 我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和风险分析 |
3.5 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几个观念上的误区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我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现况调查 |
4.1 调查研究方法 |
4.1.1 研究步骤与流程 |
4.1.2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
4.1.3 数据分析方法 |
4.1.4 研究限制 |
4.2 数据整理与分析 |
4.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企业现场调研及实证 |
4.5 我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竞争力分析 |
5.1 中国家具制造业的S.W.O.T.分析 |
5.2 中国家具制造业提升竞争力的选择 |
5.3 信息化建设与竞争力 |
5.3.1 对“竞争力”的界定 |
5.3.2 “比较优势”与“竞争力” |
5.3.3 竞争力指标 |
5.3.4 信息化建设与竞争力的关系 |
5.3.5 信息化建设提升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我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 |
6.1 信息化建设策略相关理论 |
6.1.1 “信息化建设”与“策略” |
6.1.2 策略的形成 |
6.1.3 信息化建设策略的定义 |
6.1.4 信息化策略的核心思想 |
6.2 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产业层面之策略矩阵模型架构 |
6.2.1 供应链管理与竞争力 |
6.2.2 产业集聚与竞争力 |
6.2.3 产业链与竞争力 |
6.2.4 信息化建设推动家具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6.2.5 信息化建设策略矩阵 |
6.2.6 信息化建设推动下中国家具产业的发展轨迹 |
6.2.7 中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产业层面策略建议 |
6.2.8 信息化建设与家具制造业生产特点和行业特性等要素的关系 |
6.3 家具制造企业层面信息化建设策略体系架构 |
6.3.1 企业层面信息化建设策略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
6.3.2 家具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体系 |
6.4 企业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体系 |
6.5 信息化策略总体指导原则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基础数据与平台分析 |
7.1 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基础数据分析 |
7.1.1 基础数据的定义和分类 |
7.1.2 信息系统对基础数据建设的要求 |
7.1.3 基础数据的规范化与编码 |
7.1.4 家具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物料编码原则探讨 |
7.1.5 基础数据的准备方案 |
7.1.6 基础数据的采集技术 |
7.2 家具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平台分析 |
7.2.I ERP发展概述 |
7.2.2 ERP的定义和内涵 |
7.2.3 ERP的功能与流程 |
7.2.4 家具制造企业ERP系统的实施方法论 |
7.2.5 中国家具制造业ERP系统实施纪实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8章 总结论与展望 |
8.1 总结论 |
8.2 研究主要创新点 |
8.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10)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形成机制与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集装箱运输的产生、发展及动力因素 |
第一节 集装箱运输的产生与发展 |
一、 集装箱运输的产生阶段 |
二、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阶段 |
三、 集装箱运输的成熟阶段 |
第二节 集装箱运输形成的内在动力 |
一、 世界海运货流结构的变化 |
二、 跨国公司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三、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 |
四、 杂货运输的标准化 |
第三节 集装箱运输的特点 |
一、 网络连续性 |
二、 充分扩展港口功能 |
三、 班轮方式运输 |
四、 便于多式联运的实施 |
五、 集装箱运输支撑资源的系统性 第二章 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形成机制 |
第一节 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规模经济理论 |
一、 规模报酬递增 |
二、 规模经济与平均成本下降 |
三、 规模经济与成本收益 |
第二节 集装箱运输系统中的规模经济 |
一、 集装箱港口的规模经济 |
二、 集装箱船舶的规模经济 |
三、 内陆运输通道网络的规模经济 |
第三节 规模经济与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形成 |
一、 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及内在机制 |
二、 港口功能的分化及影响 |
第四节 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演变 |
一、 从横向来看,区域集装箱港口群中国际枢纽港的转移 |
二、 从纵向来看,区域集装箱港口群中港口功能的不断演变 |
第五节 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 |
一、 腹地经济的发展与全球新的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 |
二、 集装箱港口自身条件的变化 |
三、 集装箱港口腹地的运输网络变化 |
四、 体制与政策的变化 |
五、 航运公司发展战略调整 第三章 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与类型 |
第一节 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及特点 |
一、 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基本要素 |
二、 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与国际航运中心 |
第二节 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形成条件 |
一、 有强大的腹地经济和一定规模的港口及集装箱吞吐量 |
二、 优越的港口自然条件 |
三、 高效而完备的港口辅助支持系统 |
四、 港口在国际航线上的战略地位 |
五、 集装箱港口依托城市的经济、社会条件 |
第三节 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类型 |
一、 中转型枢纽港 |
二、 腹地引致型枢纽港 |
三、 复合型枢纽港 第四章 现代物流对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要求 |
第一节 现代物流的概念 |
一、 现代物流及其特点 |
二、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现代物流的形成背景 |
一、 跨国企业集团与国际贸易的发展 |
二、 追求交易成本的最小化 |
三、 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 |
四、 网络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三节 集装箱多式联运: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 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形成与交易成本的降低 |
二、 运输成本的降低与多式联运的发展 |
第四节 现代物流时代集装箱港口功能的演变 第五章 世界集装箱港口的发展与布局 |
第一节 世界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 |
一、 集装箱船舶及港口运输规模向大型化发展 |
二、 集装箱港口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
三、 亚洲日益成为全球集装箱的主要货源中心 |
第二节 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与国际航线布局 |
第三节 全球主要集装箱枢纽港的发展与布局模式 |
一、 中转型集装箱枢纽港--新加坡港型 |
二、 腹地引致型集装箱枢纽港--鹿特丹、纽约港型 |
三、 复合型集装箱枢纽港--釜山港型 第六章 我国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发展与空间布局 |
第一节 我国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
一、 我国集装箱港口发展与布局的影响因素 |
二、 我国集装箱港口发展与布局的特点与趋势 |
三、 我国主要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规划的紧迫性 |
第二节 我国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布局规划设想 |
一、 我国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总体布局 |
二、 华南集装箱港口的布局与规划 |
三、 中部集装箱港口的布局与规划 |
四、 北方集装箱港口的布局与规划 |
五、 我国集装箱运输通道的规划设想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四、制造业信息化是一场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 [1]C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 张健.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2]“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研究[D]. 陈小磊. 南京大学, 2016(04)
- [3]“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柔性化生产研究[J]. 肖斌,赖新峰. 企业经济, 2015(09)
- [4]重庆制造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体系研究[D]. 周袁. 重庆工商大学, 2014(09)
- [5]甘肃:抓特色 促成效[J]. 赵旭东.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2009(14)
- [6]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必须坚持五个结合[J]. 赵斌.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8(08)
- [7]长春市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研究[D]. 闫石. 吉林大学, 2007(03)
- [8]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打造西部装备制造业基地——访宝鸡市科技局局长杨瑞霞[J]. 白春彤.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 2004(08)
- [9]中国家具制造业信息化与竞争力提升[D]. 朱剑刚. 南京林业大学, 2004(02)
- [10]集装箱港口运输体系的形成机制与布局研究[D]. 韩增林. 东北师范大学, 2003(02)
标签:企业信息化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