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丰山铜矿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夏志远[1](2021)在《自然崩落法矿山底部结构失稳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然崩落采矿法作为一种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的地下采矿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深地矿产资源大规模高效开采的首选方法,受到了国际采矿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自然崩落法矿山的底部结构承担着采场出矿任务,所有矿石都需经底部结构运出采场,保障底部结构安全稳定是自然崩落法成功运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自然崩落法开采的特殊性,底部结构服务年限长且处于复杂变化的高应力环境,导致底部结构维护难度大,失稳破坏风险高。因此,揭示自然崩落法矿山底部结构失稳发生和演变机理,并提出失稳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以国内典型自然崩落法矿山铜矿峪矿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室内试验、数值仿真模拟和力学理论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研究了自然崩落法矿山底部结构三种常见失稳类型的发生和演变机理,并针对失稳机理的不同分别提出了防治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开展了铜矿峪矿现场底部结构失稳特征调研与失稳时空演化过程分析,揭示了铜矿峪矿530中段底部结构失稳发生和演变的普遍规律,主要结论包括:底部结构失稳区域有相当大的比例发生在拉底推进线前方20~30m范围内;随着拉底推进,一些底部结构失稳区域修复后会呈现反复失稳;副层地压显现受主层开采影响严重,尤其是位于拉底推进线前方的底部结构易出现失稳;拉底过程中,在桃型矿柱尖部上方易形成残留矿柱,表现为局部出矿穿脉顶板地压显现强烈,附近聚矿沟呈现“少矿无矿”的现象。2)基于压力拱理论、薄板理论和散体应力拱理论对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受力过程进行力学解析,通过建立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受力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底部结构从巷道掘进开始到出矿结束的全生命周期应力和位移演化规律,揭示了铜矿峪矿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失稳机理,主要结论如下:拉底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受采场空间围岩压力拱作用易产生压应力集中,随着拉底面积增加,压应力集中程度逐渐增强,当达到底部结构岩体剪切破坏条件时,就会产生地压破坏现象;随着拉底推进,推进线前方的底部结构逐渐转移到拉底空间下方,此时底部结构压应力集中得到释放,但在高水平构造应力和垂直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底部结构发生向上的挠曲变形,出矿穿脉侧帮和桃型矿柱尖部逐渐呈现拉应力集中,随着拉底面积增加,拉应力集中程度逐渐增强,当超过底部结构抗拉强度时,再次产生地压破坏现象,所以底部结构会呈现反复失稳的地压现象;拉底后尽快促使上覆矿岩崩落,有助于释放拉底推进线前方出矿巷道集中的压应力,以及拉底空间下方桃型矿柱尖部和出矿巷道两帮的拉应力,从而降低底部结构失稳发生概率。3)构建了主副层联合开采底部结构受力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主层开采扰动下副层底部结构应力和位移演化特征和规律,揭示了副层底部结构失稳机理,主要结论如下:主层拉底推进和上覆矿岩崩落加剧了副层拉底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压应力集中,使其更易达到岩体剪切破坏条件,从而增大了副层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失稳发生概率;主层拉底推进和上覆矿岩崩落降低了副层拉底空间下方底部结构竖直向上挠曲变形和拉应力集中,使其不易超过岩体抗拉强度,降低了副层底部结构反复失稳概率。4)构建了拉底不良底部结构受力数值仿真模型,研究了残留矿柱扰动下底部结构应力和位移演化特征和规律,揭示了拉底不良诱发底部结构失稳机理,结果表明:残留矿柱下方桃型矿柱产生较高压应力集中,随着拉底面积增加桃型矿柱尖部压应力持续升高,如果达到岩体剪切破坏条件就会造成桃型矿柱失稳;残留矿柱下方出矿水平地压破坏易发生在出矿穿脉顶板,而正常拉底区域地压破坏易发生在出矿穿脉侧帮;随着拉底推进,残留矿柱下方底部结构呈现“上部受压,下部受拉”的应力分布状态;残留矿柱附近的上覆矿岩处于拉应力释放区域,不利于上覆矿岩的崩落,造成聚矿沟无破碎矿石出现。5)研究了铜矿峪矿微震监测系统布设方案,确定了 410中段和530中段的传感器位置坐标,经过定位精度的模拟分析,满足定位误差和系统灵敏度要求,可实现底部结构失稳监测预警任务。6)分别针对三种不同类型底部结构失稳的发生和演化机理,开展了防治措施研究,主要结论如下:提出了出矿巷道锚网索喷与底板混凝土反拱的联合支护新形式,有效地控制了出矿巷道围岩的松动变形,提高了底部结构的整体强度,增加了底部结构的稳定性;提出了主层后拉底与副层预拉底相结合的拉底方式,不但可保证主层快速投产,而且改善了副层底部结构应力状态;提出了适当增加桃型矿柱尖部上方拉底高度,将桃型矿柱两侧拉底巷道中间的拉底区域作为一个爆破单元同时爆破的措施,从而减小爆破夹制作用,避免残留矿柱的形成。
亚呼甫,李再易[2](2019)在《黄山南铜镍矿井巷工程掘支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山南铜镍矿矿岩稳固性极差,井巷工程施工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研究开发了一种井巷掘支新工艺,采用超前锚杆预支护,预留光爆层二次爆破成巷,有效保证了井巷工程的稳定与安全。现场工业试验表明,新工艺成巷速度较原有工艺提高了50%,单位进尺成本降低了约35%。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的掘进与支护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陈俊池[3](2014)在《基于岩体质量分级的采场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由于地下岩体性质及赋存环境的复杂性,采场岩体失稳所造成的事故在矿山生产中占据了重要比率。分析采场及其围岩的稳定性能够开展岩体质量分级,划分采场危险等级区域,提出相应安全对策,从而确保矿山安全、高效和连续开采。本文依托“天承公司岩体稳定性分级及支护新技术研究”项目,以山东黄金天承矿业有限公司东季矿区开采为背景,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室内岩石物理力学试验、现场监测等手段,采用数值计算、计算机模拟等研究方法,对采场岩体质量及稳定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确定了合理的支护技术,并通过监测岩层位移实现对危险区域采场的安全监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地质及工程环境调查,针对天承矿业公司展开地质力学调查;借助现有地质资料,查明此矿区区域内地质构造的分布特征等。提供详细的巷道或者采场岩体的几何特征分布信息,据此作为研究巷道或者采场岩体稳定性分级的第一手基础资料;2.应用工程地质力学调查数据,查明岩体节理分布的空间几何特征,依据岩块的强度反演岩体强度,对比分析各类岩体分级方法与岩体质量影响因素,确定了岩体质量评价指标;3.分别应用Q值分类系统及RMR分类系统,分别对天承矿业公司东季矿区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级,并对两种分级系统进行对比分析;分别针对不同稳定等级的围岩,建立相应的支护方式及其结构参数;4.通过理论计算、图解法以及数值计算方法,叠加岩体节理分布特征规律针对不同的岩体稳定性等级,提出相应的支护方法;据目前天承矿业公司巷道的支护形式以及地压显现形式进行现场调研,研发适合不同岩体稳定性的支护方法,提出锚杆支护的优化方案以及合理的结构参数;5.应用上述研究成果,应用巷道岩体结构数字信息,辨识巷道或采场围岩的岩体结构特征,基于岩石力学计算,分析巷道围岩的稳定性,针对岩体质量不稳定区域的采场,根据其岩体质量等级设计了不同的锚杆支护措施,并通过监测采场上覆岩层的位移沉降实现对采场的安全生产监控,确保矿山生产安全。
邹灿[4](2014)在《大冶铁矿井下开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部岩体所受地应力是巷道围岩变形所处的大环境,同时岩体的结构、岩性、岩体的强度等自身指标因素影响围岩变形的大小,还有节理、裂隙、断层控制着围岩变形。这些构造的切割作用把岩体分割成连续又不连续的岩体,使得岩体本身的受力变成了多场(应力场,温度场,渗流场)与多相(气,液,固)影响下的地质构造和工程结构相互作用的耦合问题。所以说围岩变形综合反映了开挖后围岩形态的变化,也是巷道稳定性的直观依据,而支护设计是控制变形的基本手段。巷道围岩位移按时间历程分为三部分;(1)断面开挖时瞬间产生的弹性位移;(2)荷载释放产生的弹性或弹塑性位移;(3)释放荷载达到最大而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时间效应产生的粘弹性位移。实际测量面滞后于开挖面,因此实践测量所得的收敛量是部分的,主要是第三部分。因此,分析围岩变形原因及其机理,合理适时进行支护是确保巷道稳定的核心,也是保证矿山安全正常生产的关键。目前主要从现场监测,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计算机数值模拟计算和理论分析等手段对围岩变形进行研究,分析围岩变形机理,以达到合理支护和准确预测的效果。大冶铁矿尖林山Ⅱ号矿体上盘围岩为变质闪长岩,矿岩接触带破碎,被列为不稳定的Ⅵ类区和极不稳定的V类区。从-20m水平开始,上盘巷道及其附近矿岩出现地压活动,巷道垮塌,使得一部分矿石无法回收;-30m水平对应部分也出现类似情况;1993年下半年,采矿进入-40m水平,-40m水平对应部位的上盘巷道出现明显的裂纹和局部冒落,垮塌围岩砸坏凿岩台车,堵塞运输巷道;1996年后,-50m水平、-60m水平,包括龙洞采区的-62m水平、-74m水平均不同程度出现了进路巷道垮塌、运输巷道大面积垮塌现象。大冶铁矿矿床赋存在裂隙带内,矿岩接触带的稳定性差,掘进与支护困难,以及矿山工程技术人员与工人对复杂岩体开挖的力学性态特别是变形与破坏规律的认识不清楚,矿山开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为了做好井下的安全生产,杜绝井下巷道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对地下岩体的地质特性、岩体的稳定性、巷道围岩变形与破坏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因此,论文结合《大冶铁矿井下开采不稳定区域采场巷道稳定性控制及支护方法研究》项目,以大冶铁矿主要在用巷道围岩为研究对象,运用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等方法,揭示巷道围岩失稳机理和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分析不稳定区域巷道围岩变形规律(交叉巷道、矿岩接触带处巷道和粉矿巷道)、微观失稳机理及控制方法,开发喷锚支护设计智能系统,为大冶铁矿井下开采的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成果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论文系统开展了大冶铁矿井下开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研究(1)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工程地质特征和现场工程地质勘查基础上,确定了大冶铁矿井下开采巷道不稳定区域为巷道交叉点、矿岩接触带及粉矿地带。(2)通过对尖林山-60水平6#、8#和13#进路进行岩体节理裂隙调查,可知节理裂隙存在着以下分布规律:a.6#进路的节理走向在130°-160°之间分布较多,在1350方向的节理裂隙数量最多;优势节理组有两组,即S1:76/229,S2:28/255,以急倾斜节理为主,700-800占50%,平均间距5.7条/m;b.8#进路的节理走向主要集中在115°~130°之间,近似于正态函数分布;有一组优势节理组,即S1:44/011,节理倾角分布范围较广,主要以倾斜、急倾斜为主,平均间距4.2条/m;c.13#进路的节理走向主要集中在25°方向上和115°~135°之间;有两组优势节理组,即S1:69/043,S2:85/030,以急倾斜节理为主,平均间距3.8条/m:d.节理裂隙除几处张开度很大外,其他的张开度一般都很小,延展性较差。节理裂隙中的充填物也很少,调查发现的节理裂隙充填物有方解石、绿泥石。(3)通过现场岩石取样测定获得了岩石物理力学参数;试验得到的蚀变闪长岩的平均单轴抗压强度为98.8MPa,所测得的弹性模量的平均值为4.42×104MPa,获得了变质闪长岩的应变值以及泊松比,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矿岩体声波特性现场测试表明:尖林山采区-60m回采进路两帮围岩松动圈范围大致在1.80m左右,现场矿体的纵波平均速度大致为4035.50m/s;龙洞采区-62m水平巷道两帮围岩松动圈范围在2.40m左右,现场大理岩组岩体的纵波平均速度为3625.90m/s;根据研究区巷道松动圈松动范围为1.80-2.40m,可大致计算出研究区巷道锚杆支护长度可参考设计为2.10-2.80m。2.巷道围岩失稳机理分析(1)巷道围岩主要的失稳形式:拉断破坏、局部落石破坏、剪切破坏与复合破坏、重剪破坏、潮解膨胀破坏、岩爆破坏。(2)影响主导围岩的稳定性因素:围岩地应力、地下水、岩体的完整性、围岩材料的质量、巷道断面以及综合因素。(3)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的主要指标:围岩成分及其结构构造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基本因素;构造结构面发育特征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导因素;围岩稳定性的控制因素受围岩风化程度和蚀变程度的影响;确定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基本因素之一是巷道埋深;地下水存在对围岩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巷道跨度影响巷道围岩应力状态,对巷道支护设计指标选取有影响;爆破扰动易引起相邻巷道的围岩松动、开裂或失稳破坏。3.不稳定区域巷道失稳数值模拟(1)不合理的开挖及支护顺序是影响交叉巷道失稳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不同类型交叉巷道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得出以下规律:a.对十字形、Y字形交叉巷道开挖数值模拟分析可知:交叉巷道选取不同的开挖顺序,巷道周围岩体的应力和巷道产生的应变不同。交叉巷道的开挖应该选择巷道开挖以后产生的变形量小、应力集中少的顺序为最优开挖顺序。开挖完一条巷道后要先对其支护,然后再开挖与其相交的巷道。b.巷道围岩的变形特征明显与施工过程相关。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交叉巷道时必须分析各个加、卸载过程,对比不同加、卸载顺序而导致的巷道塑性区范围、应力分布结果以及巷道围岩位移变形情况,选择最佳的卸载开挖顺序,从而采用优化的施工方法与优化的支护措施,以保证巷道交叉点在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安全稳定。(2)矿岩接触带巷道围岩失稳特点及机理a.在研究区当前的采区分段水平和巷道断面尺寸形状下,大部分巷道和围岩可以保持自稳,虽然掘进后会产生次生应力场,但对于以铁矿石、大理岩、闪长岩等各种硬岩为主的采区备采巷道来说,这些硬岩本身的强度足以抵抗掘进后引起的附加应力。b.在矿岩接触带等岩性弱结构位置发生的破坏一般为沿着接触带层位的剪切破坏,相对巷道中心线不对称;局部巷道两帮会发生轻微的片帮,应力集中区随着塑性区的出现从岩壁向纵深转移,如果应力集中的强度超过围岩屈服强度,这个时候将产生新的塑性区,于是塑性区将随着新的塑性区的出现不断向纵深发展。(3)因为粉矿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差,强度低,因此对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极其不利。(4)尖林山采区巷道稳定性数值模拟计算表明:巷道交差点以及矿岩接触带是巷道应力集中的主要区域,数值计算结果与课题组现场调查所确定的研究区不稳定区域基本吻合。进行不稳定区域巷道失稳机理的深入分析可为巷道稳定性支护提供可靠依据4.井下开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1)不稳定区域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a.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可以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以确定交叉巷道的最优开挖顺序,确保巷道开挖后的稳定性,并对其进行支护设计,避免生产巷道的失稳垮塌,保证生产安全高效进行,提高矿山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b.锚杆加固对减少剪切和拉伸破坏的效果明显。喷混凝土对减少拉伸破坏优于锚杆支护,但在抵抗剪切破坏方面明显不如锚杆有效。锚喷联合支护下优势互补,剪切和拉伸破坏区以及围岩塑性区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少。c.采用超前支护方法。粉矿中的巷道掘进程序一般是:可以考虑在稳定性较好的地段直接掘进后进行临时支护,而在粉矿地段则必须采用超前支护,也就是首先将若干矿用工字钢插入掌子面顶部沿巷道走向,随后掏挖出矿石,安设临时支护紧接其后。d.优化粉矿巷道支护型式及结构尺寸。根据粉矿巷道围岩受力特点,增加巷道稳定性可以采用曲墙替代直墙,增加墙厚,增加底拱以及改善配筋这些方法。在粉矿巷道中,锚杆对顶拱的加固作用是有限的,若设计合理的锚杆参数,则对侧墙加固有一定效果。e.增加粉矿巷道稳定性的关键是改善施工方法。采用以下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初期冒落的产生和大的空隙发生在围岩与支护结构之间:在支护结构与围岩之间采用注浆和混凝土回填密实;改善似块状结构粉矿爆破参数,并减少扰动,最后喷射喷射混凝土;注浆小导管、管棚等超前支护措施可用在粉矿状结构和粉块夹杂状结构粉矿上。(2)根据所分析的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以及研究了分类指标选取的目的和原则,从单轴抗压强度Rc、结构面隙壁状态以及实测RQD值三个指标对大冶铁矿研究区的巷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分类选取,确定了大冶铁矿特征围岩作为神经网络学习的样本。通过利用神经网络非线形和具有学习与记忆功能,运用训练样本训练网络结构,最终建立了巷道围岩稳定性的神经网络识别模型。运用神经网络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级。(3)进行了基于间接工程类比和整体加固设计计算的巷道喷锚支护设计的智能系统的研究,并利用Visual Basic6.0开发设计了此系统。(4)阐述了巷道围岩注浆与岩体锚注加固的作用,并根据大冶铁矿不稳定区域采场的实际情况,对注浆材料和锚注设备进行了选择,对巷道锚注施工方法进行了介绍。论文综合运用岩体力学、弹塑性力学、非连续介质力学、地下工程、工程地质学及现代数学、计算机编程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着力分析大冶铁矿井下开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开发设计喷锚支护智能系统。论文选题具有多学科交叉、涉及面广等特点,同时课题研究面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为大冶铁矿井下开采的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成果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综合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论文在以下两个方面具有创新性:(1)综合运用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研究了大冶铁矿井下开采巷道围岩破坏规律和失稳机理。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交叉巷道的最优开挖顺序,分析了矿岩接触带处巷道与岩性弱结构巷道围岩失稳特点及机理。(2)运用Visual Basic6.0开发设计了巷道喷锚支护智能系统。基于知识的人工智能程序,遵循支护设计的工程类比法和解析设计法的思想,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形和学习记忆功能,运用训练样本网络结构,确定了神经网络识别模型;运用神经网络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级,基于间接工程类比和整体加固设计计算,运用Visual Basic6.0开发设计了巷道喷锚支护智能系统。论文在研究矿山井下开采巷道围岩破坏规律、失稳机理及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岩体所处的地质环境及其本身的内部结构是很复杂的,若要更深入地了解井下开采巷道围岩破坏规律和失稳机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1)在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矿岩接触带处巷道失稳机理分析时,忽略了周边巷道的影响,而矿岩接触带处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会受到周边巷道卸压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数值模拟时,造成了边界条件的不均匀性。(2)关于矿山井下开采巷道围岩破坏规律与地质构造、矿山压力、开采空间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共同作用机理。(3)本文在运用三层M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分类时,采用了3个指标,分别为围岩的RQD值、抗压强度和节理裂隙隙壁状态。然而,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远不止3个,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分类指标的选择有待进一步优化。
赵炎[5](2013)在《多重构造区煤巷注浆强化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煤炭企业在进行煤炭生产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质条件,而构造复杂的地质条件已严重影响巷道的掘进和煤矿的安全生产。本文以云驾岭煤矿12113工作面副巷为背景,在对多重构造区煤巷变形破坏特征、性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FLAC3D数值模拟不同地质构造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规律、应力场变化。从根本上掌握巷道围岩变形特性,为支护加固方案设计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复杂应力条件下煤巷变形机理,为复杂应力条件下巷道围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对锚注加强支护联合体的作用机理进行系统分析,讨论锚注联合加固技术加固软岩巷道的机理;通过实验室实验,从宏观以及微观的角度确定注浆对巷道围岩性质的影响;通过现场工程实践,对巷道支护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本论文研究表明,通过锚注联合加固支护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变形,促进巷道围岩的稳定,从而保证巷道整体的安全。另外,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够对煤矿巷道支护理论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韩智勇[6](2013)在《破碎倾斜中厚矿体分段崩落法开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金属矿床地下开采中,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数目约占矿床开采总数的23%左右,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为破碎难采矿体。这部分矿体崩落矿石移动空间条件差、对采准工程可靠性要求高,一旦采准工程遭到破坏,其负担的矿量将成为永久损失,即使采取补救措施使采场得到开采,也将面临矿石损失贫化大的难题。因此,破碎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问题,多年来一直是许多崩落法矿山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中国有色建设集团于1998年从赞比亚联合铜矿有限公司(ZCCM)接手的谦比希铜矿,绝大部分矿体为典型的破碎倾斜中厚难采矿体。本文结合谦比希铜矿难采矿体条件,应用东北大学的“三律”适应性理论,从研究地压显现规律、岩体冒落规律和散体流动规律出发,系统地研究了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合理工艺技术,以使这类破碎倾斜中厚矿体得到高效安全开采。本文结合谦比希铜矿破碎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条件,围绕如下六方面内容展开研究工作。(1)通过对谦比希铜矿近矿岩体的结构面调查和点荷载试验、以及由此进行的各种类型岩体的稳定性分级,查明围岩的稳定性在稳定到极不稳定之间,其中矿体与近矿围岩中等稳定到极不稳定。通过分析矿岩可冒性得出,谦比希铜矿破碎倾斜中厚矿体,适合用巷道式作业的分段崩落法开采,并可依靠上盘围岩自然冒落形成分段崩落法的覆盖层。(2)实验得出谦比希铜矿的放出体下部较宽上部较窄,表明矿石散体的流动性差,因此,采用沿走向布置回采进路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时,为取得良好的回采指标,需要采用较大的崩岩高度,以充分回采下盘富矿带。(3)采用巷道变形监测方法,实测了采场回采过程中其下穿脉巷道的变形过程,同时结合现场调查的巷道垮冒现象,研究了谦比希铜矿矿体与近矿岩体的地压显现规律。研究得出,谦比希铜矿主采区的采动压力集中作用于层、节理发育的矿体与近矿围岩,有效卸压区用卸压角表示为90°-99°,在卸压区的上盘侧有一高应力区,范围约为6m。(4)根据采动压力分布及地压显现规律的统计分析结果,提出卸压与让压组合方案开采技术,使倾角38°-50°之间的破碎中厚矿体得到了有效开采。(5)根据散体流动规律分析了谦比希铜矿矿石损失贫化大的原因,并从改进废石漏斗的形成过程入手,提出了分段崩落法导流放矿技术,试验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改善放矿条件,显着降低了矿石的损失贫化。(6)对倾角23°~38°的不稳难采矿体,运用放矿理论的放矿口分流效应,增大分段出矿时采场内的散体移动带宽度,由此提出了双进路分流出矿崩落法开采技术。实验室模拟实验与现场工业试验表明,双进路分流出矿技术可明显改善矿石回采指标。理论研究与在谦比希铜矿的生产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导流放矿技术、卸压与让压组合方案开采技术与双进路分流出矿技术,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开采工艺技术得到长足改进,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应用范围,可用于破碎倾斜中厚难采矿体,实现安全高效的开采目标。
夏兴[7](2011)在《特大型地下铁矿山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设计采选生产能力为750万t/a的李楼-吴集铁矿是迄今为止国内建设规模最大的特大型地下铁矿山,其建设难度与复杂程度前所未有。论文针对该矿在矿井建设和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有关我国铁矿石需求预测、矿山建设施工方案优化、复杂条件下特大型斜坡道施工技术及其稳定性分析、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等一系列分析与研究,提出了试生产和投产两个阶段连续建设的矿山建设模式和多井多面平行作业的建设方案,以及超长斜坡道穿越第四系厚大复杂地层的掘进与支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级机站通风技术并将风站整体置于井下是解决特大型地下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的有效方案。
檀远远[8](2009)在《复杂构造带回采巷道松动圈确定与支护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分析大量工程实测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和力学分析,对复杂构造带煤矿回采巷道松动圈及其支护对策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得出了巷道松动圈形成的力学机理和条件,影响巷道围岩松动圈的主要因素,回采巷道支护对策的确定,围岩应变特性。然后根据江西省新余矿业公司花鼓山煤矿D5煤层的地质条件和赋存状况,进行FLAC2D数值模拟分析,对锚杆参数进行优化:得出了在超前支承压力作用下,回采巷道顶板锚杆长度选取2.2m,帮锚杆长度选取2.2m,间排距选取0.8×0.8m时,对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良好,且变形及塑性区均趋于稳定的低值。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确定本矿松动圈大致范围为1-1.5m,花鼓山矿回采巷道最佳选择方案为锚网支护。回采巷道无采动影响阶段:距离工作面64.8m~76.5m以外;采动影响阶段:距离工作面76.5m至44.3m的范围内,采动影响剧烈阶段:距离工作面44.3m以内。最后经过理论计算、现场实测,总结出回采巷道顶板锚杆长度选取2.0m,帮锚杆长度选取2.2m,间排距选取0.8×0.8m,对巷道松动圈控制效果最经济,最安全。本文研究成果对类似条件回采巷道支护对策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胡毅夫,曹平[9](2004)在《湖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论文文摘》文中认为(2003年1月-2004年6月)2004年11月湖南浏阳道吾山前言众所周知,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岩土工程。我们从收集的我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公开发表并被《中文期刊数据库》收录的论文可以看到,我省岩土工程工作者们对科学事业的孜孜追求。广大的岩土工程
杨耀亮[10](2001)在《丰山铜矿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丰山铜矿南缘矿带赋存于高山陡坡之下 ,矿体向山下延伸 ,随着开采向深部发展 ,下盘岩移逐步向南面高山的中央发展 ,采场总是处于应力集中部位 ,并随着采矿向深部发展而加剧二次应力集中和扩大应力集中区的范围 ,加之矿岩比较松软破碎 ,因而给巷道掘进与支护带来极大的困难。针对这种复杂条件 ,采用小断面超前光面爆破掘进工艺、超前锚杆支护掘进工艺以及喷、浇、锚、网与壁后注浆联合支护技术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丰山铜矿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丰山铜矿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自然崩落法矿山底部结构失稳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自然崩落采矿法应用现状 |
1.2.2 自然崩落法底部结构失稳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地压控制措施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矿区工程背景及底部结构失稳发生规律研究 |
2.1 引言 |
2.2 铜矿峪矿工程背景 |
2.2.1 矿区地层 |
2.2.2 地质构造 |
2.2.3 矿体特征 |
2.2.4 采矿方法 |
2.3 矿区地应力场测试 |
2.4 岩体力学参数确定 |
2.4.1 岩石力学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
2.4.2 基于Hoek-Brown准则的岩体力学参数计算 |
2.5 铜矿峪矿底部结构失稳发生规律研究 |
2.5.1 铜矿峪矿底部结构失稳特征 |
2.5.2 铜矿峪矿底部结构失稳发生规律 |
2.6 本章小结 |
3 自然崩落法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地压演化特征与失稳机理 |
3.1 引言 |
3.2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受力过程力学解析 |
3.2.1 基于压力拱理论的拉底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受力解析 |
3.2.2 基于薄板理论的拉底空间下方底部结构等效模型受力解析 |
3.2.3 基于散体平衡拱理论的采场矿石对底部结构作用力解析 |
3.2.4 小结 |
3.3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数值模型构建 |
3.3.1 模型的构建方法 |
3.3.2 模型结构参数 |
3.3.3 强度准则 |
3.3.4 边界条件与地应力施加 |
3.3.5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数值模拟步骤 |
3.4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力学效应 |
3.4.1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应力演化特征 |
3.4.2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位移演化特征 |
3.5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失稳机理分析 |
3.5.1 拉底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3.5.2 拉底空间下方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3.5.3 底部结构全生命周期反复失稳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4 自然崩落法主副层联合开采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4.1 引言 |
4.2 主副层联合开采数值模型构建 |
4.2.1 模型结构参数 |
4.2.2 主副层联合开采数值模拟步骤 |
4.3 主层开采扰动下副层底部结构力学效应 |
4.3.1 主层开采扰动下副层底部结构应力演化特征 |
4.3.2 主层开采扰动下副层底部结构位移演化特征 |
4.4 主副层联合开采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4.4.1 副层拉底推进线前方底部结构地压显现加剧机理 |
4.4.2 副层拉底空间下方底部结构地压演化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5 自然崩落法拉底不良诱发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5.1 引言 |
5.2 拉底不良采场数值模型构建 |
5.2.1 模型结构参数 |
5.2.2 数值模拟步骤 |
5.3 残留矿柱扰动下底部结构力学效应 |
5.3.1 残留矿柱扰动下底部结构应力演化特征 |
5.3.2 残留矿柱扰动下底部结构位移演化特征 |
5.4 拉底不良诱发底部结构失稳机理 |
5.4.1 残留矿柱下方桃型矿柱失稳机理 |
5.4.2 残留矿柱下方出矿水平失稳机理 |
5.4.3 残留矿柱下方底部结构整体失稳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6 自然崩落法底部结构失稳防治措施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于微震监测系统的底部结构失稳防治技术研究 |
6.2.1 微震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
6.2.2 铜矿峪矿微震监测系统作用 |
6.2.3 铜矿峪矿微震监测区域与传感器的布设 |
6.2.4 铜矿峪矿微震传感器网络定位精度检验 |
6.2.5 铜矿峪矿微震监测系统方案的确定 |
6.3 底部结构支护与加固措施研究 |
6.3.1 支护与加固措施的提出 |
6.3.2 支护与加固效果数值分析 |
6.3.3 支护与加固现场应用效果检验 |
6.4 主副层联合开采底部结构失稳防治措施研究 |
6.4.1 主副层联合开采底部结构失稳防治措施提出 |
6.4.2 副层预拉底方式底部结构稳定性分析 |
6.5 拉底不良诱发底部结构失稳防治措施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黄山南铜镍矿井巷工程掘支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地质条件 2 井巷工程掘支工艺优化研究 |
2.1 作用机理分析 |
2.2 施工工艺优化研究 |
(1) 超前锚杆预支护工艺。 |
(2) 预留光爆层二次爆破成巷工艺。 |
(3) 巷道支护。 |
2.3 现场工业试验 3 结 论 |
(3)基于岩体质量分级的采场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巷道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1 岩体稳定性研究综述 |
1.2.2 围岩稳定性分级 |
1.2.3 围岩稳定分析方法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途径 |
第2章 矿山工程地质调查与采场稳定性因素分析研究 |
2.1 矿山位置交通 |
2.2 自然地理 |
2.3 矿区地层 |
2.4 矿区构造 |
2.5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2.5.1 地形、地貌 |
2.5.2 水文、气象 |
2.6 矿山设计及生产现状 |
2.7 矿山开拓方式和采矿方法 |
2.8 采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2.8.1 岩体质量因素 |
2.8.2 采场结构特征因素 |
2.8.3 采场工程环境因素 |
2.9 东季矿区支护情况调查 |
2.10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承金矿岩体稳定性分级 |
3.1 点荷载强度试验 |
3.2 点荷载试验结果 |
3.3 单轴压缩试验 |
3.4 地应力分布 |
3.4.1 地应力大小 |
3.4.2 地应力方向 |
3.5 节理裂隙调查、统计和分析 |
3.5.1 调查方法 |
3.5.2 调查结果 |
3.5.3 节理裂隙分布规律 |
3.6 岩体结构面数字信息采集 |
3.6.1 精线法量测岩体结构面信息 |
3.6.2 摄影测量技术岩体结构面信息采集 |
3.7 岩体稳定性分级 |
3.7.1 评价方法 |
3.7.2 岩石质量指标(RQD) |
3.7.3 节理组系数(J_n) |
3.7.4 节理粗糙度系数(J_r) |
3.7.5 节理风化蚀变系数(J_a) |
3.7.6 节理水折减系数(J_w) |
3.7.7 应力折减系数SRF |
3.8 岩体地质力学分类方法 |
3.8.1 评价方法 |
3.8.2 评价结果 |
3.8.3 两种分类分级结果对比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承金矿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4.1 围岩破坏类型 |
4.1.1 局部落石破坏 |
4.1.2 拉断破坏 |
4.1.3 重剪破坏 |
4.1.4 剪切破坏与复合破坏 |
4.2 块体冒落理论计算 |
4.3 顶板岩体冒落过程数值分析 |
4.3.1 数值计算模型 |
4.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天承公司不同稳定等级围岩控制方法 |
5.1 巷道稳定性控制方式选择 |
5.2 支护等级划分 |
5.2.1 喷射混凝土支护 |
5.2.2 锚(喷)网支护 |
5.2.3 钢筋混凝土衬砌 |
5.3 小结 |
第6章 东季矿-100M中段现场支护工业试验 |
6.1 巷道围岩的破坏形式及存在问题 |
6.2 东季矿-100M水平中段围岩稳定性分级 |
6.3 东季矿区平巷支护设计依据 |
6.4 支护参数确定 |
6.4.1 锚网支护原则 |
6.4.2 锚网支护参数确定 |
6.4.3 锚网支护方案 |
6.4.6 锚杆支护注意问题 |
6.5 现场支护观测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大冶铁矿井下开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2 巷道支护技术与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
§2.1 矿区工程地质概况 |
2.1.1 矿体的形态与产状 |
2.1.2 矿石成分与结构 |
2.1.3 围岩蚀变 |
2.1.4 水文地质 |
2.1.5 矿床工程地质特征 |
§2.2 研究区现场工程地质勘察与分析 |
2.2.1 概述 |
2.2.2 不稳定区域巷道失稳调查 |
2.2.3 不稳定区域现场勘察与分析 |
2.2.4 不稳定区域采场节理裂隙调查 |
§2.3 研究区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
2.3.1 前人研究成果 |
2.3.2 岩石物理力学特性试验成果 |
§2.4 矿岩体现场声波特性测试 |
2.4.1 测试方法及原理 |
2.4.2 现场测试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巷道围岩失稳机理分析 |
§3.1 围岩失稳类型及失稳机理分析 |
§3.2 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因素分析 |
§3.3 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的主要指标选择 |
3.3.1 主要指标的选取原则 |
3.3.2 影响矿山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稳定区域巷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
§4.1 概述 |
§4.2 交叉巷道失稳数值模拟 |
4.2.1 概述 |
4.2.2 十字形交叉点开挖过程 |
4.2.3 Y字形交叉点开挖过程 |
§4.3 矿岩接触带处及粉矿巷道失稳数值模拟 |
4.3.1 概述 |
4.3.2 矿岩接触带的地质条件及应力环境 |
4.3.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4 计算参数和结构单元的选取 |
4.3.5 模拟过程与计算结果 |
4.3.6 粉矿巷道失稳数值模拟 |
§4.4 尖林山采区巷道稳定性数值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冶铁矿井下开采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 |
§5.1 不稳定区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 |
5.1.1 交叉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 |
5.1.2 矿岩接触带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 |
5.1.3 粉矿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 |
§5.2 喷锚支护设计 |
5.2.1 喷锚支护设计原理 |
5.2.2 支护工程的类比设计 |
5.2.3 支并设计的解析计算设计 |
5.2.4 喷锚支护设计流程 |
§5.3 应用BP网络模型评价巷道围岩稳定性 |
5.3.1 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指标的确定 |
5.3.2 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样本的确定 |
5.3.3 BP网络模型在围岩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
§5.4 喷锚支护设计智能系统开发与应用 |
5.4.1 巷道支护设计智能系统设计思想 |
5.4.2 推理方式与控制策略 |
5.4.3 喷锚支护设计智能系统的开发 |
5.4.4 智能系统的应用 |
§5.5 喷锚支护技术施工工艺 |
5.5.1 注浆材料的选取 |
5.5.2 锚注系统 |
5.5.3 锚注施工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多重构造区煤巷注浆强化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锚注加固技术现状及成果 |
1.2.2 国内锚注加固技术现状及成果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试验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多重构造对巷道围岩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
2.1 概况 |
2.1.1 矿井概况 |
2.1.2 12113 工作面(副巷)位置、及地质情况 |
2.2 断层对巷道围岩的影响 |
2.2.1 计算模型 |
2.2.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2.3 煤柱及采空区对巷道围岩的影响 |
2.3.1 塑性破坏特征分析 |
2.3.2 位移场分析 |
2.3.3 应力场分析 |
2.4 多重构造对巷道围岩影响综合分析 |
2.4.1 无断层及采空区影响的巷道 |
2.4.2 有断层及采空区同时存在的巷道 |
第3章 复杂应力条件下煤巷变形机理分析 |
3.1 12113 工作面副巷工程地质概况 |
3.2 12113 工作面副巷变形破坏特征 |
3.3 煤巷变形破坏因素分析 |
3.4 煤巷大变形机理分析 |
3.4.1 煤巷大变形结构模型 |
3.4.2 煤巷大变形力学模型的建立 |
3.4.3 巷道围岩应力状态与变形分析 |
3.5 影响煤巷大变形的主要因素及合理控制措施 |
第4章 多重构造下巷道围岩控制技术 |
4.1 原支护设计方案分析 |
4.1.1 原支护方案 |
4.1.2 原支护方案存在问题 |
4.2 分步阶梯式耦合加固方案设计 |
4.2.1 分步式阶梯耦合加固理念 |
4.2.2 支护方案设计 |
4.2.3 锚杆耦合让均压支护参数确定 |
4.3 巷道让均压支护试验分析 |
4.3.1 预应力让均压锚杆耦合理论分析 |
4.3.2 预应力让均压锚杆试验研究 |
4.4 锚注加固巷道强化机理分析 |
4.4.1 注浆加固作用机理分析 |
4.4.2 锚注联合加固作用机理分析 |
4.4.3 煤体锚注前后实验分析 |
4.5 原方案与新方案支护效果预测 |
第5章 巷道让均压-锚注综合控制技术现场工业性试验 |
5.1 巷道让均压-锚注综合支护技术应用 |
5.2 现场施工技术及工艺 |
5.3 矿压显现规律分析 |
5.3.1 观测内容 |
5.3.2 测站布置 |
5.3.3 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分析 |
5.3.4 测力锚杆受力分析 |
5.3.5 锚杆(索)受力分析 |
5.3.6 钻孔应力计受力分析 |
5.3.7 围岩松动圈观测 |
5.4 支护效果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6)破碎倾斜中厚矿体分段崩落法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1.2.1 地压控制研究现状 |
1.2.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2章 谦比希铜矿地质概况及岩体稳定性分级 |
2.1 地质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2.1.2 矿区地质 |
2.1.3 矿床地质条件 |
2.1.4 矿体矿化特征 |
2.2 近矿岩体稳定性分级 |
2.2.1 岩石点荷载强度测定 |
2.2.2 岩体结构面调查 |
2.2.3 岩体稳定性分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谦比希铜矿矿石散体流动参数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制备与实验模型 |
3.2 实验方法 |
3.3 无限边界条件下散体流动参数实验 |
3.3.1 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
3.3.2 实验放出体形态与散体流动参数 |
3.4 半无限边界条件下散体流动参数实验 |
3.5 倾斜壁边界条件下散体流动参数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谦比希铜矿崩落法采动压力测试分析及地压显现规律研究 |
4.1 分段崩落法采动压力测试分析 |
4.1.1 基本原理 |
4.1.2 测试地点与测试方案 |
4.1.3 测试过程与测试结果 |
4.1.4 测试结果分析 |
4.1.5 本节小结 |
4.2 地压显现规律研究 |
4.2.1 矿岩冒落情况概述 |
4.2.2 地压破坏的特点 |
4.2.3 沿脉凿岩巷道遭地压破坏的原因分析 |
4.2.4 巷道地压控制方法 |
4.2.5 本节小结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段崩落法导流放矿开采技术研究 |
5.1 概述 |
5.2 导流放矿实验研究 |
5.2.1 导流放矿技术简介 |
5.2.2 实验原理 |
5.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导流放矿工业试验研究 |
5.3.1 试验采场条件 |
5.3.2 试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卸压与让压组合方案开采技术研究 |
6.1 卸压与让压组合方案基本原理 |
6.2 现场工业试验研究 |
6.2.1 试验采场条件 |
6.2.2 试验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双进路分流出矿崩落法开采技术研究 |
7.1 概述 |
7.2 分流出矿实验研究 |
7.3 现场工业试验研究 |
7.3.1 试验采场条件 |
7.3.2 试验过程与试验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得成果 |
(7)特大型地下铁矿山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2.1 铁矿石资源开发利用 |
1.2.2 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技术 |
1.2.3 矿山斜坡道工程应用 |
1.2.4 矿山建设技术 |
1.3 李楼-吴集铁矿初步设计概况 |
1.3.1 矿山开采现状 |
1.3.2 矿井资源条件 |
1.3.3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
1.3.4 矿体开采方案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我国铁矿石需求预测与解决途径分析 |
2.1 基本情况 |
2.1.1 我国钢产量趋势 |
2.1.2 我国铁矿石需求 |
2.1.3 我国铁矿石近期价格变动 |
2.2 回归分析预测 |
2.2.1 回归模型的建模思路 |
2.2.2 粗钢产量的回归模型 |
2.2.3 铁矿石需求量预测 |
2.3 灰色系统预测 |
2.3.1 灰色预测概述 |
2.3.2 建立灰色模型 |
2.4 组合模型预测 |
2.4.1 组合预测概述 |
2.4.2 铁矿石需求量预测 |
2.5 解决途径分析 |
2.5.1 立足国内铁矿资源开发 |
2.5.2 加快大型铁矿山建设 |
2.6 本章小结 |
3 矿山建设方案优化研究 |
3.1 两阶段连续建设的矿山建设模式 |
3.1.1 建设模式的提出 |
3.1.2 可行性分析 |
3.1.3 模式内容 |
3.1.4 建设目标 |
3.2 多井多面平行作业的建设方案 |
3.2.1 建设方案的提出 |
3.2.2 建设方案的内容 |
3.3 矿山建设方案优化 |
3.3.1 井筒施工顺序 |
3.3.2 主副井贯通方案 |
3.3.3 李楼南风井、措施井、主副井区贯通 |
3.3.4 吴集2号措施井、吴集副井与主副井区贯通 |
3.3.5 斜坡道施工优化 |
3.3.6 井筒施工任务优化 |
3.4 优化实施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复杂条件下斜坡道施工技术及其稳定性研究 |
4.1 工程项目简介 |
4.1.1 地质概况 |
4.1.2 主要工程量 |
4.1.3 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 斜坡道工程设计技术方案 |
4.2.1 地表至-100m水平段斜坡道工程 |
4.2.2 -100m水平以下段斜坡道工程 |
4.3 斜坡道工程施工 |
4.3.1 斜坡道工程技术 |
4.3.2 斜坡道施工工艺 |
4.4 斜坡道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
4.4.1 概述 |
4.4.2 平面问题的有限元法 |
4.4.3 有限元分析 |
4.4.4 稳定性分析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 |
5.1 矿井开拓系统 |
5.1.1 李楼铁矿 |
5.1.2 吴集铁矿(北段) |
5.2 矿井通风系统初步优化 |
5.2.1 矿井通风系统可行性方案 |
5.2.2 矿井通风系统可行性方案初选 |
5.2.3 初选矿井通风系统风量估算 |
5.2.4 初选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
5.3 通风系统优选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与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8)复杂构造带回采巷道松动圈确定与支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2 煤矿巷道围岩松动圈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
2.1 巷道围岩松动圈的概念与性质 |
2.2 巷道围岩松动范围的理论计算 |
2.2.1 力学模型的建立 |
2.2.2 巷道围岩应力计算 |
2.2.3 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计算 |
2.3 影响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因素 |
2.3.1 开采深度的影响 |
2.3.2 极限强度的影响 |
2.3.3 残余强度的影响 |
2.3.4 应变软化程度的影响 |
2.3.5 支护的影响 |
2.3.6 开采的影响 |
2.4 围岩松动圈的测试方法与灰色预测 |
2.4.1 围岩松动圈测试方法 |
2.4.2 巷道围岩松动圈灰色预测 |
2.5 本章小结 |
3 回采巷道支护对策研究 |
3.1 回采巷道支护与围岩作用机理研究 |
3.1.1 回采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 |
3.1.2 巷道支护与围岩作用机理 |
3.2 回采巷道支护荷载分析 |
3.3 回采巷道支护形式与参数合理选择 |
3.3.1 回采巷道支护形式合理选择 |
3.3.2 回采巷道支护参数合理选择 |
3.3.3 现场不同支护形式的经济比较 |
3.4 围岩松动圈锚喷支护机理及参数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回采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现场实测分析及锚杆参数优化 |
4.1 回采工作面地质条件与采煤方法 |
4.1.1 地质概况 |
4.1.2 采煤方法 |
4.2 回采巷道围岩松动圈多点位移计现场实测研究 |
4.2.1 观测仪器 |
4.2.2 观测站的布置 |
4.2.3 回采巷道多点位移观测及分析 |
4.3 回采巷道围岩松动圈声波现场实测研究 |
4.3.1 声波测试原理 |
4.3.2 声波测定松动圈的具体方法 |
4.3.3 测试地点与测试结果分析 |
4.4 松动圈范围理论验证计算与锚杆支护参数的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复杂构造带数值模拟与锚杆参数优化 |
5.1 数值分析与模拟软件简介 |
5.2 工程概况与模型建立 |
5.3 不同支护对策分布规律 |
5.4 锚杆支护参数优化数值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丰山铜矿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巷道围岩应力计算与分析 |
1.1 计算模型及方法 |
1.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2 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 |
2.1 小断面超前光面爆破掘进工艺 |
2.2 超前锚杆支护掘进工艺 |
2.3 喷、浇、锚、网、注联合支护工艺 |
3 结 论 |
四、丰山铜矿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然崩落法矿山底部结构失稳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D]. 夏志远.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黄山南铜镍矿井巷工程掘支工艺优化研究[J]. 亚呼甫,李再易. 采矿技术, 2019(01)
- [3]基于岩体质量分级的采场稳定性分析及支护技术研究[D]. 陈俊池. 东北大学, 2014(08)
- [4]大冶铁矿井下开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D]. 邹灿.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1)
- [5]多重构造区煤巷注浆强化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D]. 赵炎. 河北工程大学, 2013(04)
- [6]破碎倾斜中厚矿体分段崩落法开采技术研究[D]. 韩智勇. 东北大学, 2013(03)
- [7]特大型地下铁矿山建设关键技术研究[D]. 夏兴.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12)
- [8]复杂构造带回采巷道松动圈确定与支护对策研究[D]. 檀远远. 安徽理工大学, 2009(06)
- [9]湖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论文文摘[A]. 胡毅夫,曹平. 岩土工程学术交流会文集, 2004
- [10]丰山铜矿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J]. 杨耀亮. 采矿技术,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