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9年国内十大金融证券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郑曼[1](2020)在《W公司CDN服务的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的快速发展,内容分发网络(CDN)作为缓解互联网网络拥塞、提高互联网业务响应速度、改善用户业务体验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互联网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视频应用、电子商务及网络游戏的爆发式增长,CDN行业驶入高速发展轨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5G商用后,全社会对流量的消耗将暴增,未来几年国内对CDN服务的需求将有巨幅提升。2016年12月12日,我国CDN产业正式进入了牌照时代、随着CDN市场的兴起及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CDN服务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或即将加入到CDN市场竞争中;电信运营商利用管道优势大举进入;出于商业应用、网络性能以及成本开销等多方因素的考虑,阿里云、腾讯云等互联网云计算服务商开始积极自建CDN服务;原先很多传统CDN服务商的客户开始加入CDN市场转变为竞争者,使得W公司在内的传统CDN服务商经营情况受到较大影响。W公司是一家专业CDN服务商,提供CDN、云计算及云安全等丰富的产品及服务。在未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环境剧烈变化、企业自身绩效下滑的状态下,W公司应该适时的做出反应,制定合适的竞争战略。本文以W公司作为案例,应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逻辑分析法以及波特五力模型、PEST分析、SWOT分析等多种理论和研究方法,从宏观环境、企业内外部趋势以及整体的行业环境入手,为W公司的CDN服务在云计算、5G商用背景下,如何运用“边缘计算”等服务获得竞争优势进行整体的战略规划分析;通过对其与竞争对手的优劣势比较分析,发挥其在技术积累、部署规模和客户资源上等方面的优势,针对其较互联网企业薄弱的方面,通过加强与云服务的结合,发挥自身网络带宽、节点资源等优势,提升传统业务加速的服务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制定差异化的竞争战略。本文案例企业W公司具有行业代表性,针对W公司制定的企业战略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CDN为市场上的同类型企业提供一些指导意见和管理思路。
杨悠[2](2020)在《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读报纸 学中文》考察分析》文中认为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是以提高留学生报刊阅读能力为目标的专项技能课,留学生通过阅读从国内权威报刊精选出的新闻稿件,可以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进而实现通过报刊这个窗口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熟悉中国文化的目的。本文结合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程的特点,对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读报纸学中文》进行考察分析。本文首先研究该教材的编写体例,然后从主课文的话题特点、体裁特点、选文来源及篇幅、练习的题型与题量等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并着重对报刊词语及固定结构、长句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分析。本文通过访谈的形式了解任课教师和留学生使用《读报纸学中文》的反馈信息,并将该教材与同类教材《读报知中国》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在总结《读报纸学中文》教材编写的优点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教材使用与修订的建议,以期对今后报刊阅读教材的编写提供有益的参考。
段静[3](2016)在《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是随企业制度建立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在政府推动下建立的,并非市场经济发育的结果,公司治理是从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转轨的制度和不健全的法律背景下展开的。西方经典的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成果不能完全指导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实践,存在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我国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开启的公司治理已历经20余年,学界对公司治理的研究日益激增,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研究范式,对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是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展开,忽视了我国企业整体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及外部治理因素的影响,多为经济后果研究。公司治理是公司参与各方长期博弈的动态过程,治理的有效性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法律完善程度、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等密切相关。鉴于此,本文立足于经济转轨期的宏观背景,选取2007-2014年为研究时间段进行特定情境研究,运用经济、法制、市场、传统文化、行为等要素对情境进行描述、刻画,综合考虑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本文结合国际学术界对行为研究的新趋势,突破公司治理原有内涵边界,提出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两个维度,并将其运用到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中;考虑不同产权性质企业本身具体的特殊性及获取政治关联的不同途径,对政治关联进行性质和强度区分;拓展治理绩效概念内涵,对其进行全面的财务量化。从沪深两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选取303家合适的上市公司样本,包括213家国有企业和90家民营企业,手工收集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和治理绩效三个变量的相关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模型等统计、计量方法,比较分析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考察不同所有制企业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的关系,实证检验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的影响效应。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现状整体上表现为良好,且治理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二、公司治理通过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两种路径影响治理绩效,且治理结构对治理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强于治理行为,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价值创造”的角色,显着影响治理绩效;三、企业政治关联的建立并未对治理绩效带来完全的正向影响,同时有企业犯罪情况的产生,随着2014年以后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强,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效应可能会发生新的变化;四、公司治理通过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的关系产生正向影响,但二者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作用强度不同。立足于经济转轨期的宏观背景,基于特定情境研究,全面考虑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综合作用,对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和治理绩效进行结合研究,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一、丰富了制度理论,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理论,为研究公司治理、政治关联提供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公司治理、政治关联的相互作用机制,填补了现行研究中的空白;二、拓展了公司治理的概念内涵,引入治理行为研究,提出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两个维度,并将其运用到上市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中,提供了全新的公司治理测量工具;三、实证检验了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差异性;通过区分政治关联的性质和程度,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进行回归分析,为政府“扶持”或“掠夺”作用的争议性提供更为清晰而全面的实证数据;考察了不同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治理行为对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的影响效应的差异性,给出了公司治理的经验证据,亦说明了从公司治理视角展开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张庆麟,余海鸥[4](2015)在《论社会责任投资与国际投资法的新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和全球性公共问题的出现,全球公共利益凸显以及国际法的人本化趋势,国际投资法出现了从注重投资保护向强调利益平衡与发展维度转变的新发展。新兴的社会责任投资考虑社会、环境、公司治理和道德等因素,追求投资财务和非财务回报,旨在实现投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投资策略本身强调利益平衡、注重发展维度,符合晚近国际投资法新发展的要求。国际投资法中也存在体现社会责任投资理念的实践但尚未充分发挥作用,社会责任投资应在国际投资法中进一步完善,其路径是在国际投资条约中规定社会责任投资条款。中国应在其投资条约中规定社会责任投资条款,促进中国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实现投资利益与非投资利益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刘杰[5](2015)在《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公债经营与制度变迁(1897-1937)》文中研究指明公债作为一种新的财政收入形式为中国近代政府所长期使用。晚清政府以“息借商款”形式为财政筹募资金开创了中国近代政府发行公债的滥觞。此后北京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更是多次以公债作为调节财政收支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近代政府公债的运行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撑。由于近代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完善,特别是完备的金融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迟滞,政府大多数时候摒弃“公募法”,采取间接募集法由金融机构特别是华资银行业来负责公债的发行、承募及偿还。以近代金融史长时段演变轨迹来管窥近代公债的发行历程,银行业与公债演进构成了复杂多样的关系。近代政府公债无论是对于政府财政本身功能的拓展还是对银行的经营与制度变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关注的是“公债”本身所呈现的问题,“就债论债”居多且多以政府层面和财政角度出发去阐释,对于“公债与金融”这一主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因此,本文更加关注于近代公债“观念”——“行为实践”——“制度变迁”的演进轨迹,力图通过“经营公债”的视角窥视近代银行业在公债发行、整理、政策调整之中的具体行为以及引起的制度变迁。具体则是通过银行业经营公债分析,从银行业视角,来进一步观察公债政策乃至制度的建立与调适的过程。通过银行业经营公债角度继而审视近代银政关系以及近代国家信用构建的历史镜像。从“公债”知识传播与观念源流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公债及其制度内涵自清末西学传播热潮之中传入中国。“公债”知识经历了古今词义转换与中外对接历史过程。公债知识在中国的引介、传播对晚清政商界人士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近代公债与金融演变轨迹上看,外债与外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均早于内债与华资银行。在这一独特背景下,清末政府举借外债进一步刺激了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随着晚清政府公债的实践与新式华资银行的成立,早期华资银行正式启动了对政府公债的经营。近代华资银行业经营公债的具体实践受到了国家公债政策、银政制度安排以及近代证券交易市场发展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国家公债制度以及金融环境的改善,华资银行业在民国时期政府公债承销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债对银行业的影响可以从其对银行业的发展作用角度进行考察。实证分析证明公债对近代银行业资力以及盈利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对银行数量的变动并不构成直接影响。在具体经营过程之中,华资银行在政治、市场与行业利益之上与政府展开了复合型博弈。同时经营公债对其本身业务制度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与近代商业性质银行相对应的是,近代中央银行的建立、发展与政府公债亦存在密切的关联。公债成为了国家创立中央银行重要的原始资本来源。中央银行亦获得政府授权经理公债、公开买卖公债以及参与对公债的保管等具体事务。受限于近代中国特殊的金融发展环境,从效应上看,近代中央银行以公债调控金融市场的具体实效较为有限。公债风险是近代华资银行经营公债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计量实证进一步表明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面临着市场与政治的双重风险。银行业对公债经营的风险应对主要是从投资的选择以及内控制度的构建着手。为合理规避公债风险,银行业在调整自身经营、对政府债务政策发声、谋求信用保障之余,其自身亦进行了多层组织搭建与制度设计。近代华资银行业在经营公债之中还积极参与了政府三次公债整理。其中银行公会是公债整理的重要力量,银行公会积极协助银行业与政府进行交涉、同时联络商人团体共同参与公债整理并谋划公债基金的稳固,在公债整理之中发挥着联动作用。从制度变迁角度看,近代华资银行在经营公债过程中直接促进了近代公债法制建设以及国家公债基金制度的建立与演进。银行与政府协商博弈建立了新的公债管理组织,在制度创新上集中体现在银政“债权共同体”的构建。从债权信用角度上看,银行经营公债与近代国家财政、金融信用存在紧密关系,对推进近代国家财政、金融信用的构建起到了一定作用。中国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自始终在于对信用秩序的追求。而在其具体经营公债过程之中推进了中国近代国家信用的构建与金融制度的变迁。
褚沙舟[6](2012)在《从崇拜到超越 ——1995至2011年GDP报道的话语流变》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一场由经济领域引领的社会变革在神州大地上悄然发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国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经济基础的深刻变革带来了上层建筑的转型发展,中国的经济媒体在市场经济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摆脱了政治实践的总体架构,获得了媒介的独立人格,建立起自己的言说方式,并在其带领之下,对市场经济意识笼罩下的中国社会,在一次又一次经济增长带来的喜悦感与荣誉感中将GDP奉为神明的社会现实,进行了理性的反思与批判。本文研究旨趣是探讨GDP从崇拜到超越的社会地位变迁与话语流变之间的互动建构关系,通过运用批判性话语理论,选取我国主流经济媒体1995至2011年具有代表性的话语样本,以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为框架,从宏观结构、新闻图式、微观结构、风格与修辞等角度,同时结合诺曼·费尔克拉夫的互文性分析对两组话语样本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总结出GDP报道话语流变的三个显着特征:一是崇拜阶段中政治话语的主导与经济话语的铺陈;二是超越阶段中政治话语的解冻与经济话语的凸显;三是在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影响下,媒介话语经由迷茫到觉醒的转变。同时,本文还对GDP报道中话语运作存在的监督力度、关注民生、理性报道等问题给予了自己的解答。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GDP报道中的政治话语与经济话语将在共生共存中见证中国经济发展更加理性化的未来。
莫纯政[7](2011)在《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马克思主义解读》文中指出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过度发展。后来开始加息,房价从2006年6月起连续下跌。2007年8月美国贝尔斯登对冲基金停止赎回,次贷危机开始爆发。2008年2月,英国北岩银行被国有化,标志着次贷危机传递至欧洲。2008年3月,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2008年9月,美国政府接管房地美与房利美,意味着美国金融市场爆发系统性危机。随后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美洲银行收购,高盛与摩根士丹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至此华尔街五大投行已经集体消失。此外,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被美联储注资实施国有化。同时,美国、日本、欧元区等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在2008年下半年集体陷入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减速,世界经济整体低迷。危机影响下,欧洲还引发了以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为代表的主权债务危机。源于美国的危机向世界蔓延,危机由国别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国际性危机。中国金融业遭受巨额投资损失,对出口冲击很大,巨额美元外汇储备资产面临极大的汇率风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可谓内忧外患,在此背景下,有必要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思考和探寻某些问题的答案:第一,当前危机如何定性,和以往危机比较有什么不同;第二,当前危机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第三,当前危机对世界造成了多大影响,中国受到了哪些冲击,中国应当采取怎样的办法应对危机。本文围绕以上问题展开了相关的考察和研究,一共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1章为导论,首先简明扼要地描述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过程,介绍本文的基本框架结构,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对金融危机进行考察研究。第2章为文献综述,总结和归纳国内外学者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看法,并且进行分类和初步评析。研究结果可以分为两大类:外生论主要把危机根源归咎于“缺乏监管”、“低估风险”、“透支消费”、“新自由主义”等等;内生论主要把危机根源归咎于“人性贪婪”、“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等等。以上观点有些是相对片面甚至是错误的,把单方面的原因、阶段性的问题、外部性的影响因素当作危机的根源。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才能发现危机最深刻的根源。第3章以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为基础,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1、首先介绍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金融危机理论以及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归纳马克思经典着作中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条件、现实性条件,以及虚拟资本和金融危机的关系等;帝国主义理论主要将用于说明资本主义已经发展的新的垄断阶段,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更加深化了。2、资本主义危机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形态变化已经发生了转型。世界经济中服务业的比重上升,金融业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利润的最主要来源,金融业占据主导地位。虽然资本主义危机不断发生,其实质还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但是危机形式由古典周期性产业危机向现代周期性金融危机转型了,并且尤其以虚拟经济的极度膨胀为重要特征。3、信用膨胀和全球化是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催化剂。信用膨胀使资本主义的实体经济逐渐“空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证券化、金融全球化趋势都在加速,这也使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不断地累积和深化。第4章通过对资本主义危机历史的回顾,并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出当前危机的四个方面的特征:(1)生产过剩和“需求过度”并存;(2)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3)危机对世界各国造成更加广泛的冲击;(4)充分体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金融霸权的腐朽性。进一步把握这些特征,将会对各国应对危机采取的政策措施有参考意义。第5章主要探讨面对危机中国应当如何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现实经济和理论界都造成冲击。对中国经济而言,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推进扩大内需战略;(2)对内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对外积极探索人民币国际化、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另一方面,从批判当今资本主义依仗的经济理论、金融货币政策、复杂数理模型出发,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可持续的包容性发展模式。本文在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既看到经济运行层面的具体原因,更看到危机背后最根本的矛盾。另外,运用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当前危机的条件和形式变了,但本质上并没有改变,而且更具寄生性和腐朽。第二,进一步总结资本主义“古典危机”与“现代危机”的联系和区别。资本主义历史上发生了多次危机,最突出的经济现象就是商品过剩、消费不足,这属于“古典危机”;但是当前危机突出的表现为“寅吃卯粮”、“需求过度”。所以,资本主义危机已经发生了转型,因而在理解和应对危机时,应该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情况作出新的政策调整,找到解决“现代危机”的良方。第三,比较完整地阐释了虚拟经济与当前危机的关系。当前危机的发展脉络为:实体经济问题深化造成利润率下降,资本增值途径转向虚拟经济和透支消费模式,随后违约率提高和虚拟经济泡沫破裂,金融系统爆发危机,继而扩散至全球。发达国家金融业已是主导产业,虚拟经济规模和膨胀速度历史空前,资本主义危机的催化剂和爆破点都集中于金融领域。第四,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从纵向角度,链接实体经济问题、次贷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传导过程;从横向角度,考察了危机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贸易扩散到世界各国。同时,其他国家会逆向对发达国家施加反作用。本文认为当前危机是国际性的,因此,世界要走出危机也一定要充分考虑世界各国的利益诉求。中国既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又要重点防范国际风险;既要继续发挥好国际市场的积极作用,更要解决本国国内问题。本文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方面:1、尚未设计出良好的数理模型对相关问题进行实证检验,涉及到金融证券方面比较艰深的理论模型、操作手段等等,理解不够透彻,运用过程中难免有不妥之处。2、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本文对相关范畴、理论的理解不够,驾驭起来比较困难,用来考察当前危机,必定存在偏颇和不足。另外,掌握的文献资料难以实现全面覆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和判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变化中,各种政策效果尚待观察,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无法准确预测。因此,本文对于中国应对危机的政策建议并未形成全面、系统的应对方案,限制了其对中国现实经济的指导作用。
宋承国[8](2010)在《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现代以来随着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金融联系的不断加强,期货市场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以及在国际金融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近些年来,以期货市场为主体的虚拟经济越来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并关系到国家经济金融的安全。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金融服务领域越来越开放的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国期货市场健康快速地发展,提升其服务本国经济的市场功能,是经济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近代以来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并将其与国际期货市场的历史发展相比较,发掘出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及可供吸取的经验教训,对于当代以及未来中国期货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价值和现实促进意义。中国期货市场萌芽并初创于晚清时期,先后经历了民国时期的艰难发展、共和国成立后的长期断层、改革开放后的重建以及在当代的再发展等若干历史阶段。百余年来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制度的变迁息息相关,它是制度变迁的缩影,是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不断冲撞与融合的反映。因此对中国期货市场的研究,本文首先立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并由此展开。将中国期货市场纳入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以制度变迁的视角对其发展历程展开了研究,分析了中国期货市场历史发展的制度原因,总结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规律和经验教训,并为今后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其次,在充分挖掘史料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实证的史学研究方法,对三个历史时期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了系统、全面地纵向研究和梳理,揭示了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动因、发展变化情况、影响和意义,并对其发展规律、特征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使得晚清、民国和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的期货市场成为了有机联系的整体。尤其是对共和国成立后期货市场的断层和重建时期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揭示了当代中国期货市场重建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再次,本文在对近代以来期货市场发展历程进行纵向梳理的同时,还借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历史时期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市场监管、市场的特点与不足等方面展开了横向地分析和研究。不仅研究了近代以来华商与洋商两个期货市场、物品期货与证券期货两类交易品种、期货与现货两种交易方式,还对不同制度条件下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运行机制(包括市场组织结构、制度规则、交易和行市)、市场监管(包括国家立法、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中外期货市场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比较了中外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研究了国际期货市场的现实运行,总结了期货市场健康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期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中国人现代化努力的重要成果,而且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化发展的高层次体现。然而作为重要的金融市场,期货市场服务现货市场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体现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曲折性和艰巨性;其次,制度的变迁对期货市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期货市场的断续兴衰与国家经济制度变迁休戚与共。良好的制度安排可以创造出更高的市场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更好地促进期货市场的发展,反之则会起到阻碍作用,造成期货市场发展的迟滞乃至断层;再次,期货市场的创新和监管也非常重要。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期货市场具有发现价格、规避风险和配置资源的功能,是服务现货市场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中国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尽早建立起包括金融期货和期权期货在内的完整的期货品种结构。这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加强市场监管的制度建设,控制市场风险,防范期货市场的价格操纵和过度投机导致的功能失效和对经济的破坏。制度创新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
王佩莉[9](2010)在《财经报刊舆论监督的现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以后,社会经济改革进程和新闻事业市场化的推进,我国的财经报刊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受到了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的财经报刊在及时地为社会公众提供财经信息的同时,也发挥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这其中就包括了财经报刊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舆论监督功能。财经报刊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维护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发展,对当前我国的发展来说是十分必要而且重要的。但是在我国,由于市场化经营的财经报刊发展历史并不长,自身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完善,能力还需要不断提高,再加上一些外部条件的限制,现在的财经报刊在舆论监督的时候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而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其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所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财经报刊发挥好舆论监督功能的关键。本文以新闻学、舆论学、传播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作为理论依据,采用资料整理法、内容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实践-理论-实践等分析方法,以财经报刊作为研究主体,对财经报刊舆论监督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地分析研究。本文首先明确了财经报刊舆论监督功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通过对财经报刊舆论监督的现状分析,透视出了目前我国财经报刊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找出问题的实质所在;最后,本文为财经报刊自身如何完善舆论监督功能提供了参考的建议。总的来说,这些理论研究,不但丰富了目前学界对财经报刊和新闻舆论监督的研究内容,还直接给当前财经报刊在舆论监督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参考意见。
纪红[10](2009)在《互联网舆情的形成发展与引导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所具备的即时、互动、大信息量等特点为人们表达舆情提供了一个方便而快捷的平台。近几年来,已经有许多网络舆论事件在互联网上发生、发展,并且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百万级点击率”的网络舆论事件屡见不鲜。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互联网舆情便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力图研究互联网舆情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引导管理的对策。在开篇部分,本文厘清了和互联网舆情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信息、舆情、公共舆论、互联网舆情等,并且借助“公共领域”的相关理论,为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奠定了基础。紧接着,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切入,归纳了互联网舆情在我国发展的四个阶段,回顾了舆情发展和政府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的历程。进一步,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了互联网舆情的特点:主体、形成过程和功能。在互联网舆情主体方面,本文通过大量调查与整理多方面的资料发现:中国网民群体完全具有年纪轻、学历高、较富裕、并把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渠道和娱乐工具等突出特点。同时,年轻人、高学历者、富裕群体在政治倾向上有着鲜明的特点。在互联网舆情的形成过程方面,本文重点研究了信息升华为舆论的三大要素、网上传播的三个阶段以及网络舆情形成的四大步骤。通过近期若干网络热点案例,本文对舆情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功能方面,本文发现:民意表达、监督权力、推进改革和疏导情绪是现阶段互联网舆情的主要功能。最后,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和管理互联网舆情:指出了互联网舆情管理的三方面基本要求,几种主要管理手段,以及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同时,本文总结了当前互联网舆情引导方面的一些新思维、新探索,指出:需要寻找更符合舆论传播规律和网络传播特点的手段和技巧,来进一步促进官民网络沟通,提升沟通效果。
二、1999年国内十大金融证券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年国内十大金融证券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W公司CDN服务的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CDN服务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1.2.1 CDN服务的概念界定 |
1.2.2 全球CDN服务发展状况分析 |
1.2.3 国内CDN服务发展状况分析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战略管理概述 |
1.3.2 CDN服务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战略分析的工具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W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环境分析 |
2.1.2 经济环境分析 |
2.1.3 社会环境分析 |
2.1.4 技术环境分析 |
2.2 W公司CDN服务行业环境分析 |
2.2.1 潜在进入者分析 |
2.2.2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
2.2.3 客户的议价能力分析 |
2.2.4 替代品的威胁分析 |
2.2.5 行业内竞争对手分析 |
2.2.6 主要竞争对手的成功因素分析 |
2.3 CDN服务顾客需求环境特征分析 |
2.3.1 个性化需求增多 |
2.3.2 服务安全性需求突出 |
2.3.3 对加速效果的需求 |
2.3.4 对兼容性的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 W公司CDN服务概况 |
3.1.1 W公司概况 |
3.1.2 W公司CDN业务内容 |
3.1.3 W公司组织架构图 |
3.2 W公司CDN服务内部环境分析 |
3.2.1 资源分析 |
3.2.2 技术能力分析 |
3.2.3 核心竞争力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公司CDN服务竞争战略选择 |
4.1 SWOT分析 |
4.1.1 CDN服务优势 |
4.1.2 CDN服务劣势 |
4.1.3 CDN服务机会 |
4.1.4 CDN服务威胁 |
4.2 CDN服务SWOT矩阵分析 |
4.3 竞争战略选择和方案 |
4.3.1 战略目标 |
4.3.2 战略选择 |
4.3.3 战略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公司CDN服务竞争战略实施 |
5.1 构筑新的CDN服务的商业模式 |
5.1.1 产品层次分析 |
5.1.2 CDN服务建设规划 |
5.1.3 同行业产品差异化策略 |
5.1.4 CDN服务类型延伸策略 |
5.2 加快技术发展迎合市场需求 |
5.2.1 边缘计算节点部署 |
5.2.2 MEC技术的引进与运用 |
5.2.3 社区云项目节点的布局 |
5.3 海外市场竞争策略 |
5.4 内部孵化创新项目鼓励员工创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W公司CDN服务竞争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6.1 实施组织架构的调整 |
6.1.1 战略与组织架构同步 |
6.1.2 实施后的组织架构 |
6.2 营销策略 |
6.2.1 营销团队建设 |
6.2.2 营销策略选择 |
6.3 人力资源措施 |
6.3.1 团队和人才优势 |
6.3.2 服务营销型人才的培养 |
6.3.3 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与战略紧密结合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清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读报纸 学中文》考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定位及教材的特点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定位 |
一、报刊阅读课是报刊阅读技能专项训练课 |
二、报刊阅读课是阅读课的拓展和深化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的特点 |
一、语言特点 |
二、内容特点 |
三、形式特点 |
第二章 对《读报纸学中文》的考察与分析 |
第一节 对《读报纸学中文》编写体例的考察 |
一、教材的结构编排 |
二、单课的独立框架 |
第二节 对《读报纸学中文》主课文的考察分析 |
一、对话题的考察分析 |
二、对体裁的考察分析 |
三、对选文来源的考察分析 |
四、对篇幅的考察分析 |
第三节 对《读报纸学中文》报刊语言的考察分析 |
一、对报刊词语的考察分析 |
二、对固定结构与长句的考察分析 |
第四节 对《读报纸学中文》课后练习及快速阅读的考察分析 |
一、对课后练习的考察分析 |
二、对快速阅读的考察分析 |
第三章 《读报纸学中文》的使用反馈及与《读报知中国》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对《读报纸学中文》使用反馈的考察与分析 |
一、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二、访谈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二节 《读报纸学中文》与《读报知中国》的对比分析 |
一、两套教材框架结构的对比 |
二、两套教材主课文的对比 |
三、两套教材词语与固定结构的对比 |
四、两套教材课后练习的对比 |
第三节 《读报纸学中文》的优点与不足 |
一、《读报纸学中文》的优点 |
二、《读报纸学中文》的不足 |
第四章 对《读报纸学中文》的使用及修订建议 |
第一节 对《读报纸学中文》的使用建议 |
一、强化训练报刊阅读技巧 |
二、开展新闻播报、采访类的听说活动 |
三、补充时效性强的新闻阅读材料 |
四、合理利用互联网辅助教学 |
第二节 对《读报纸学中文》的修订建议 |
一、选文进一步突出新闻稿件的文体特征 |
二、拓宽选材的渠道 |
三、优先选择留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
四、扩充“背景知识”与“读报小知识”内容 |
五、适当缩短部分主课文的篇幅 |
六、更新练习题型,适当减少练习题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公司治理 |
1.4.2 政治关联 |
1.4.3 治理绩效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章节安排 |
1.7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公司治理相关理论 |
2.1.2 政治关联相关理论 |
2.2 企业发展历程与公司治理 |
2.2.1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与公司治理 |
2.2.2 民营企业发展历程与公司治理 |
2.3 公司治理文献回顾 |
2.3.1 公司治理相关研究内容 |
2.3.2 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3.3 公司治理现有研究不足与发展趋势 |
2.4 政治关联文献回顾 |
2.4.1 政治关联的分类 |
2.4.2 政治关联的度量 |
2.4.3 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研究设计 |
3.2 评价指标遴选 |
3.2.1 评价指标的初步确定 |
3.2.2 专家咨询 |
3.3 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问卷调查设计 |
3.3.2 调查问卷概况 |
3.3.3 数据分析 |
3.3.4 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整体情况 |
3.4.1 按行业分类的公司治理统计情况 |
3.4.2 按地区分类的公司治理统计情况 |
3.4.3 按企业性质分类的公司治理统计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司治理结构与行为对治理绩效影响的比较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2.2 研究假设内容 |
4.3 研究设计 |
4.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4.3.2 数据分析方法 |
4.3.3 变量定义 |
4.3.4 研究模型 |
4.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 |
4.4.2 相关性分析 |
4.4.3 实证检验 |
4.4.4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关联与治理绩效关系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企业政治关联途径分析 |
5.3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5.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3.2 研究假设内容 |
5.4 研究设计 |
5.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5.4.2 数据分析方法 |
5.4.3 变量定义 |
5.4.4 研究模型 |
5.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5.1 描述性统计 |
5.5.2 相关性分析 |
5.5.3 实证检验 |
5.5.4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公司治理视角下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研究 |
6.1 公司治理与政治关联的相互作用机制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6.2.2 研究假设内容 |
6.3 研究设计 |
6.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6.3.2 数据分析方法 |
6.3.3 变量定义 |
6.3.4 研究模型 |
6.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6.4.1 相关性分析 |
6.4.2 实证检验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贡献 |
7.2 研究结论 |
7.3 对策建议 |
7.3.1 政府层面 |
7.3.2 企业层面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指标评价标准 |
附录3 假设汇总及研究结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4)论社会责任投资与国际投资法的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
引言 |
一、国际投资法的新发展 |
(一)传统国际投资法的架构:注重保护投资 |
(二)晚近国际投资法的转变:强调利益平衡与发展维度 |
(三)晚近国际投资法转变的缘由 |
二、社会责任投资符合国际投资法的新发展要求 |
(一)社会责任投资强调利益平衡 |
(二)社会责任投资注重发展维度 |
(三)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前景 |
三、社会责任投资在国际投资法中进一步完善的路径 |
(一)国内法路径及其面临的挑战 |
1.促进SRI发展的国内法路径 |
2.国内法路径面临的挑战 |
(二)国际法路径:国际投资条约中规定社会责任投资条款 |
1.当前促进SRI的国际法路径 |
2.进一步完善SRI的国际法路径:规定社会责任投资条款 |
四、中国对社会责任投资的回应 |
(一)中国的社会责任规制 |
(二)中国的环境保护规制 |
(三)中国的投资规制 |
结语 |
(5)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公债经营与制度变迁(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
三、本文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近代公债知识的引介、传播与华资银行早期公债经营 |
一、“公债”新知的引介与传播 |
(一) 近代以前“公债”涵义及其存在形态 |
(二) 清末西学中“公债”概念的输入与对接 |
二、清末民国政商界对公债与金融关系的认知与实践 |
(一) 早期洋务派倡导“国际金融市场举债观” |
(二) 盛宣怀等谋划建立国内公债经理机构 |
(三) 民国时期新式银行家公债经营理念 |
三、晚清国内公债的肇始与华资银行早期公债经营 |
(一) 晚清政府外债与外资银行业在华的发展 |
(二) 清末民初华资银行的建立与公债经营的初步展开 |
第二章 近代银行业经营政府公债的实践 |
一、近代银行经营政府公债的环境 |
(一) 国家公债制度安排以及政策环境 |
(二) 近代公债市场的发展及交易网络的构建 |
二、民国前期政府公债发行及银行业承购(1912-1937) |
(一) 北京政府公债发行与银行业承购 |
(二) 南京国民政府公债发行与银行业承购 |
三、近代华资银行业经营公债对国家财政、金融的影响 |
(一) 扩大了国家财政募债方式及其募债范围 |
(二) 促进近代国家财政信用的构建与演进 |
(三) 推进华商证券市场发展及其制度演进 |
第三章 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的效应与业务制度的扩展 |
一、近代政府公债与银行业发展效应的计量实证分析 |
(一) 近代华资银行业数量与资力概况 |
(二) 基于公债与银行关系的回归分析及历史解释 |
二、政治、市场与行业利益复合型博弈: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的效应分析 |
(一) 丰富银行业务范围与扩大获利渠道 |
(二) 行业利益与政治的互动与博弈:以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公债运行为中心 |
三、经营公债与近代银行业务制度的扩展 |
(一) 公债与近代银行发钞、领券制度 |
(二) 公债与近代商业银行抵押放款制度 |
(三) 公债与近代商业银行储蓄、公债贴现制度 |
第四章 近代中央银行与政府公债经营及其影响 |
一、近代中央银行的建立与政府公债的关系 |
二、近代中央银行与政府公债的经营 |
(一) 中央银行获得授权经理政府公债 |
(二) 中央银行参与买卖政府公债 |
(三) 中央银行参与公债的保管、调换以及还本付息 |
三、近代中央银行经营公债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近代银行业对公债风险的规避与内控制度初步构建 |
一、近代银行业对经营公债风险的认识 |
(一) 近代银行业经营公债风险的计量分析 |
(二) 对公债风险认识与研究的不断深入 |
二、近代银行业对经营公债风险的规避 |
(一) 调整投资方向,分散公债风险 |
(二) 反对借新债还旧债,协商公债承销 |
(三) 谋求政府信用承诺与保证,筹划公债基金的建立及稳固 |
三、多层组织网络的搭建与风险控制制度设计 |
(一) 银行同业协同经营公债,组织规避风险的联合 |
(二) 搭建银政共管公债基金管理制度 |
第六章 近代银行业与政府公债整理及制度演进 |
一、近代政府三次公债整理与银行业的互动 |
(一) 近代华资银行业与北京政府公债整理 |
(二) 银行业与南京国民政府两次公债整理 |
二、近代银行业同业组织与政府公债整理:以上海银行公会为中心 |
(一) 积极谋划、参与三次公债整理 |
(二) 多方谋求整理公债基金稳固 |
(三) 搭建各界与行业公债整理互信渠道 |
三、经营公债与近代国家财政、金融信用制度的演进 |
(一) 银行业与近代政府公债法制建设 |
(二) 银行业与近代政府公债基金管理制度的演进 |
(三) 近代国家与民间债权共同体的构建 |
结语 |
一、近代政府公债与银行业变迁的历史性审视 |
二、国家信用、债信秩序与制度变迁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从崇拜到超越 ——1995至2011年GDP报道的话语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关于GDP社会地位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说明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
第一章 经济新闻中的GDP |
第一节 GDP社会地位的变迁:数字与政治的纠葛 |
一、GDP的含义 |
二、GDP的崇拜与超越 |
第二节 经济与经济新闻的发展变革 |
一、1978至1992年:重振时期 |
二、1992至2001年:蜕变转型时期 |
三、2001年至今:新兴发展时期 |
第三节 样本的界定与选择 |
第二章 作为话语的经济新闻 |
第一节 话语与话语分析 |
一、话语的概念 |
二、批判学派的话语理论 |
三、话语分析 |
第二节 新闻作为话语 |
一、新闻话语分析 |
二、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框架 |
第三章 1995至2011年我国主流媒体GDP报道的话语样本对比分析 |
第一节 话语分析的基本模型 |
第二节 宏观文本分析 |
第三节 微观结构分析 |
第四节 风格与修辞分析 |
一、措辞风格比较:公共色彩与主体色彩 |
二、指代的使用 |
三、数据的使用 |
四、比喻和比拟的使用 |
五、设问与反问的使用 |
六、引语的使用 |
七、整句和散句的使用 |
第五节 互文性分析 |
第四章 1995至2011年GDP新闻报道的话语流变 |
第一节 崇拜——政治话语的主导与经济话语的铺陈 |
一、主导:幕后的控制 |
二、铺陈:转述的尴尬 |
第二节 超越——政治话语的解冻与经济话语的凸显 |
一、解冻:释放的空间 |
二、凸显:理性的解读 |
第三节 迷茫与觉醒——媒介话语的进路 |
一、客观公正 |
二、“故事化”的报道风格 |
三、深度报道的出现 |
四、“跳跃式”行文 |
第五章 主流经济媒体GDP报道话语运作的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国进”与“民退” |
第二节 正面宣传下监督的缺位 |
第三节 大好形势与理性发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马克思主义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对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相关研究 |
2.1.1 危机根源外生论 |
2.1.2 危机根源内生论 |
2.2 对国际金融危机根源各种观点的评析 |
2.2.1 值得商榷的观点 |
2.2.2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
3. 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解读 |
3.1 马克思主义相关危机理论 |
3.1.1 马克思危机理论 |
3.1.2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 |
3.2 危机:转型、逻辑与实质 |
3.2.1 危机的转型 |
3.2.2 危机转型的内在逻辑 |
3.2.3 危机的实质 |
3.3 资本主义信用与国际金融危机 |
3.3.1 信用发展与矛盾积累 |
3.3.2 经济金融化 |
3.3.3 金融证券化 |
3.4 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危机 |
3.4.1 经济全球化 |
3.4.2 金融全球化 |
4.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特征 |
4.1 生产过剩和"需求过度"并存 |
4.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 |
4.3 危机影响的广泛性 |
4.4 金融霸权的腐朽性 |
5. 启示与反思 |
5.1 启示 |
5.1.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5.1.2 深化金融体系改革 |
5.2 反思当代资本主义 |
5.2.1 当代资本主义再认识 |
5.2.2 新自由主义批判 |
5.2.3 危机与资本主义前途 |
5.2.4 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局限性 |
5.3 结语: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源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情况 |
四、论文结构及需要说明的问题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 |
第一节 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一、晚清政府时期 |
二、北洋政府时期 |
三、国民政府时期 |
第二节 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 |
一、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组织与结构 |
二、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交易制度和交易规则 |
三、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交易与行市 |
第三节 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监管 |
一、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国家立法 |
二、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行政监管 |
三、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行业自律 |
第四节 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特点与评价 |
一、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的特点 |
二、晚清与民国时期期货市场发展的评价 |
第二章 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期货市场的断层 |
第一节 期货市场断层局面的形成 |
一、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关闭 |
二、对北京、天津交易所的改造 |
三、改造的性质及其历史影响 |
第二节 期货市场断层的经济制度原因 |
一、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
二、赶超型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
第三节 七十年代对境外期货市场的有限利用 |
一、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发展 |
二、境外期货交易的实践性突破 |
三、国家领导人对资本主义市场理论及期货理论的思考 |
第三章 经济转轨时期中国期货市场的重建 |
第一节 期货市场重建的制度供给 |
一、宏观经济制度的变革 |
二、市场主体的微观基础 |
第二节 建立中国期货市场的理论论争与突破 |
一、期货市场姓"资"姓"社"之争 |
二、中国建立期货市场的时机与利弊之争 |
三、对于对期货市场投机问题的论争 |
四、理论上的总结和突破 |
第三节 期货市场的重建与初创 |
一、期货市场重建前的国际环境 |
二、期货市场重建的缘起及决策 |
三、期货市场重建的历史进程 |
四、期货市场重建的意义和影响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一、期货试点及无序发展阶段(1992年-1994年) |
二、清理整顿阶段(1994年-2000年) |
三、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 |
一、期货市场的组织与结构 |
二、期货市场的交易制度和规则 |
三、期货市场的交易及行情 |
第三节 中国期货市场的监管 |
一、期货市场的国家立法 |
二、期货市场的行政监管 |
三、期货市场的自律监管 |
第四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期货市场的特点与评价 |
一、中国期货市场的特点 |
二、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评价 |
第五章 中外期货市场的比较及若干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中外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比较 |
一、中外期货市场发展历程的比较 |
二、中外期货市场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的比较 |
三、中外期货市场创新能力的比较 |
四、中外期货市场监管的比较 |
五、期货市场本国经济贡献率及国际期货市场影响力比较 |
第二节 国际期货市场的现实运行特征 |
一、期货市场的虚拟性日趋明显 |
二、期货市场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
三、期货市场的国际定价权日益重要 |
第三节 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具备的历史条件 |
一、自由活跃的市场经济 |
二、持续不断的市场创新 |
三、有效而又适当的市场监管 |
第四节 制度创新: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 |
一、期货市场的监管制度建设 |
二、期货市场的培育制度建设 |
三、期货市场的开放制度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表图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财经报刊舆论监督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财经报刊的舆论监督是市场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 |
2.1 财经报刊与新闻舆论监督 |
2.1.1 财经报刊 |
2.1.2 新闻舆论监督 |
2.2 财经报刊舆论监督功能分析 |
2.2.1 财经报刊舆论监督的形式和本质 |
2.2.2 财经报刊舆论监督的效果产生机制 |
2.2.3 财经报刊舆论监督的具体功能 |
2.3 财经报刊舆论监督的主要发展历程 |
2.3.1 《财经》掀开财经报刊舆论监督的序幕 |
2.3.2 众多财经报刊成为市场监管的中坚力量 |
2.3.3 财经报刊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舆论监督 |
2.4 财经报刊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3章 财经报刊舆论监督的现状分析 |
3.1 财经报刊舆论监督的现状 |
3.1.1 财经报刊是监督市场必不可少的力量 |
3.1.2 财经报刊舆论监督的功能未能完全实现 |
3.2 财经报刊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
3.2.1 新闻报道还不够专业 |
3.2.2 缺乏主动积极性 |
3.2.3 存在监督过度和越位监督的现象 |
3.2.4 财经报刊忽略对舆论监督成效的检验 |
3.3 财经报刊舆论监督问题存在的原因 |
3.3.1 财经报刊自身的发展不够完善 |
3.3.2 财经报刊受市场化经营的利害关系所影响 |
3.3.3 财经报刊受外部制度和政策的限制 |
第4章 完善财经报刊舆论监督的对策 |
4.1 财经报刊记者要提升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
4.2 财经报刊应加强舆论监督的报道技巧 |
4.3 财经报刊要加强与公众的互动 |
4.4 财经报刊应在经济效益和监管中保持独立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互联网舆情的形成发展与引导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2 信息、公共领域与互联网舆情 |
2.1 信息与舆情 |
2.2 公共领域与舆论 |
2.3 互联网舆情 |
3 互联网舆情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3.1 舆情初步发展阶段 |
3.2 舆情快速发展阶段 |
3.3 舆情持续发展阶段 |
3.4 舆情发展中理性、积极因素增加阶段 |
4 互联网舆情的主体 |
4.1 互联网舆情主体的构成与群体演变 |
4.2 互联网舆情主体的政治倾向 |
4.3 互联网对舆情主体政治素养的提升和改造 |
5 互联网舆情的形成 |
5.1 舆情形成相关的传播学理论 |
5.2 舆情信息的出现 |
5.3 舆情信息的传播 |
5.4 舆情的形成 |
5.5 舆情热度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 |
6 互联网舆情的功能 |
6.1 互联网的民意表达功能 |
6.2 监督权力 |
6.3 推进改革 |
6.4 疏导社会情绪 |
7 互联网舆情的引导和管理 |
7.1 互联网舆情管理的基本要求 |
7.2 加强互联网舆情管理的主要手段 |
7.3 互联网舆情引导的新思维 |
7.4 互联网舆情引导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
8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1999年国内十大金融证券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W公司CDN服务的竞争战略研究[D]. 郑曼.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读报纸 学中文》考察分析[D]. 杨悠.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3]公司治理、政治关联对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 段静. 华南理工大学, 2016(12)
- [4]论社会责任投资与国际投资法的新发展[J]. 张庆麟,余海鸥.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5(01)
- [5]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公债经营与制度变迁(1897-1937)[D]. 刘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6]从崇拜到超越 ——1995至2011年GDP报道的话语流变[D]. 褚沙舟. 安徽大学, 2012(10)
- [7]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根源的马克思主义解读[D]. 莫纯政.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8]中国期货市场的历史与发展研究[D]. 宋承国. 苏州大学, 2010(11)
- [9]财经报刊舆论监督的现状研究[D]. 王佩莉. 北京工商大学, 2010(02)
- [10]互联网舆情的形成发展与引导管理研究[D]. 纪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