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渡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申秀敏[1](2021)在《云南省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任何经济行为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空间作为载体。准确把握经济行为的差异化,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和规律,科学地评估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一个地区经济的变动会带来空间布局的变化,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也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进程。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门户、交通枢纽和文化高地,云南省经济增长空间结构的优化对改善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县域作为我国最基本的经济单元,其发展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云南省129个县级行政单元为基本研究单元,首先系统地梳理了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结构及经济增长空间结构发展理论和相关研究文献,并在分析云南省经济增长总体进程的基础上,将2003-2019年分为3个阶段。其次利用GDP增长率和GDP增长贡献率指数两个指标,基于“点”要素、“线”要素和“面”要素对云南省经济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进行分析;基于自然断裂法(Jenks)和位序-规模法则对各主要节点和各主要发展轴的经济增长率及贡献率进行空间上的等级规模演变分析;利用ESDA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演化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影响云南省经济增长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一般分析和计量分析,进一步挖掘了云南经济增长空间格局的内在机制,为云南省逐渐摆脱不平衡发展,对于推动云南省经济的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发展路径规划制订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意义。从各主要节点的GDP增长率来看,增长差异在2003-2019年有缩小的趋势,且经济增长较快的节点存在变动特征;首先利用自然断裂法对各主要节点的经济增长率进行等级规模划分,结果为:“2-4-7-3”—“3-4-6-2”—“1-6-7-2”;然后利用位序-规模回归对各主要节点的等级规模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各主要节点经济增长的规模分布比较分散,首位度较低,核心节点不明显。从各主要节点经济增长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差异较大,且对云南省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节点主要为昆明市主城区;位序-规模回归结果表明各主要节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规模结构较集中,且首位度较高。从各主要发展轴的GDP增长率来看,经济增长较快的发展轴(一级发展轴)存在变动趋势,一级发展轴的不断变化表明云南省缺乏核心发展轴。从七条发展轴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来看,2003-2012年对云南省经济贡献最高的发展轴(一级发展轴)是昆明至磨憨辐射泰国曼谷发展轴,2012-2019年对云南省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的发展轴市昆明-保山-芒市-瑞丽发展轴。从“面”要素的角度出发,云南省129个县市区的经济增长差异呈缩小态势,在三个时段均维持在较低水平的均衡,核心增长县域不明显,等级规模演变为:“2-22-49-53”—“1-80-41-7”—“20-47-44-18”;经济增长重心由禄丰县迁至楚雄市,迁移速度较快,但空间分布在方向上不明显;根据经济增长率的Moran’s I值,云南省经济增长的集聚程度不断减弱,高值区域不断地分散;GDP增长的热点区域大多分布在云南省的外围,存在变动特征且热点的转换速度较快。从贡献率指数的角度看,核心县域突出,对云南省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县域单元主要为官渡区、红塔区、麒麟区和昭阳区,且扩散效应较强,等级规模演变为“4-14-32-79”—“5-14-40-70”—“5-18-45-61”;从贡献率的重心移动轨迹来看,由安宁市迁移至禄丰县,空间格局分布在南-北方向上呈增强的态势。根据贡献率的Moran’s I值,各县域单元对云南省经济增长贡献率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更多的不稳定性;贡献率指数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且变动不明显。运用空间面板回归,选取云南省各县域的产业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状况、政府干预、市场发育程度、区域发展策略5个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以云南省129个县(市)区的GDP增长率为因变量,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云南省经济增长空间结构影响因子分析显示,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提高对云南省经济增长及集聚具有较显着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云南省集聚空间结构的形成。人口增长情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大。
杨梅[2](2021)在《地形起伏度视域下云南山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山区是特殊的人地系统。山区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影响着山区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我国是世界上的山地大国,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9%,受地理环境复杂、历史基础薄弱等条件影响,山区经济相较平原地区欠发达。地处我国西南的云南省是典型的山区省份,是我国垂直地带性和地表破碎程度最为明显的区域之一,地形地貌特征复杂多样,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省内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明显,在国家新的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下,云南亟需进一步探究山区地理环境特征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努力摸索出一条有别于中东部平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研究旨在克服现有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忽视垂直地带性影响要素的局限,从地形起伏度视域下,尝试筛选构建山区经济发展的分析方法体系,探究以云南为代表的中国山区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研究基于山地系统是多层次、多界面交织建构的理念,结合典型地区考察和相关文献资料收集,以云南129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基于90 m分辨率的DEM数据和面板数据,一方面运用窗口分析法和均值变点法提取分析县域平均地形起伏度;另一方面运用全域空间自相关、局域空间自相关、局域空间自相关分布及显着性检验等GIS空间分析手段,探究地形起伏度视域下的云南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格局并深入分析地形起伏度对县域经济的空间影响效应,揭示云南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独特规律,针对性地提出山区县域经济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对策,谋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确定研究方法,阐明主要内容并提出创新点。第二章:研究区基础环境分析。紧扣地形起伏度和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主题,主要围绕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两个层面分析归纳云南山区经济发展基础环境。第三章:云南地形起伏度和山区经济发展总体特征。运用窗口分析法和均值变点法等提取县域平均地形起伏度,探究县域地形起伏度分布态势;并从省、县域层面剖析云南山区经济发展变化总体特征。第四章:云南地形起伏度和山区经济空间发展集聚特征分析。运用全域空间自相关、局域空间自相关、局域空间自相关分布及显着性检验等GIS空间分析手段,探究云南县域平均地形起伏度与山区县域经济的空间发展集聚特征。第五章:云南地形起伏度对山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评价。筛选影响山区经济发展的指标因子,构建基于地形起伏度影响因子的评价模型,剖析地形起伏度对云南山区县域经济增长与产业增长的空间影响效应。第六章:云南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紧扣以上山区经济发展的研究结论,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云南山区县域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七章:总结与展望。概括归纳研究主要结论,指出本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简述后续研究发展方向。
保玉梅[3](2021)在《昆明市官渡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困境与对策》文中提出“改变政府职能、政府权力简化、创新监管、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立服务型的人民满意的政府”是在十九大上确定的新方针,推动了社会治理下放,促使治理与公民自治之间的积极互动。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次上海之行中说道:“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推广促进社会和谐的‘枫桥经验’,构建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社区治理无疑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实践,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而通过政府购直接买社区公共服务,可以促进政府和市场的有效沟通交流,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促进社区共同治理体系建设,促使社会治理重心自上而下的变动,使得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作用有更大的实施空间,实现政府、社区、社区居民以及社会组织之间友好关系的保持。本论文将昆明市官渡区政府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背景与官渡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相关案例进行剖析,认为:应将社会组织纳入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范畴,进一步优化政策制度环境,并且从政府层面,需要加强宏观管理,建立专项发展规划;从社区层面,需要增强合作意识,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度;从社会组织层面,需要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承接服务能力。
宋林林[4](2020)在《基于MCE-CA-Markov模型的滇池流域建设用地与耕地时空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建设用地的需求也急剧增长,城镇扩张与耕地资源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严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合理调控城镇建设用地发展空间,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促进区域城镇化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区,基于GIS、RS、数理统计方法等技术方法,以2000-2018年为研究期限,基于高分遥感影像数据,借用ENVI遥感信息提取工具提取2000、2006、2012、2018年四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并结合扩张强度、扩张速度、扩张动态度、重心偏移等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分别分析滇池流域内建设用地和耕地在时空演变格局上的特征变化规律,以此来揭示二者间的互动演变博弈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MCE-CA-Markov模型,模拟2018年滇池流域土地利用情况在空间和数量上检验模型的可行性,通过模型验证后预测2024年滇池流域内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状况,以此来探求建设用地和耕地在未来的时空演变博弈互动关系。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滇池流域内建设用地面积在2000-2018年期间处于持续高速增长状态,2018年建设用地面积大约为2000年的四倍;在扩张速度方面主要经历了从快速扩张到高速扩张的变化过程,2012-2018年这一时期的扩张速度为整个研究时期最快的时段。在空间扩张方面,滇池流域内建设用地分布主要以主城区为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建设用地重心向东南方向偏移的特征。结合各个时期的空间分布图可以发现,2000-2018年滇池流域内建设用地的扩张主要表现为“内部填充”、“跳跃发展”、“连片聚集”等特征。(2)滇池流域内耕地面积在2000-2018年期间处于逐年下降的状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耕地的空间分布越来越分散,耕地非耕化转移现象严重。时序演化上,耕地面积从2000到2018年下降了近三倍;耕地动态度呈现了从快速减少到急剧减少再到快速减少的状态,下降最快的时期为2006-2012年,表明这一时期耕地的流失最为严重。空间演变上,18年间耕地的空间分布呈现逐渐消退的态势,对比发现滇池流域中部的官渡区和呈贡区耕地流失现象最为明显。从耕地重心转移方向可以看出,耕地重心方向在2000-2006年转向西北方向,2006-2012年转向西南方向,偏移距离高达8306m,而2012-2018年耕地重心则向东北方向略微偏移,2006-2012年这一时期,耕地重心向西南方向快速转移表明此时期耕地资源存在严重的侵占现象。(3)基于博弈论视角探讨了滇池流域建设用地与耕地资源分别在2000-2018年间相互转化的数量和空间时空演变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个时段建设用地转化量相较于耕地转化量在博弈互动过程中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转化量远远大于建设用地转化为耕地的转化量。最后根据建设用地和耕地在2000-2018年的面积变化速率对比分析流域内各区县的建设用地和耕地博弈互动关系,以滇池流域内部各个区县为视角,探究建设用地和耕地的面积变化速率特征规律。(4)通过构建MCE-CA-Markov模型,结合高程、坡度、距河流距离、距城镇行政区距离、距主要道路距离、距铁路距离等驱动因素,以2012年土地利用为基础数据设置相应参数对2018年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模拟预测,并将2018年模拟预测结果与2018年实际分类结果做对比分析,通过精度评价验证了该模型模拟的可靠性。基于该模型以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准,对2024年土地利用变化状态进行模拟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24年的土地利用类型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和空间范围趋于合理,耕地被建设用地蚕食的空间也在逐渐减少。(5)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清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滇池流域建设用与耕地资源的时空演化规律,并依据滇池流域建设用地和耕地时空演化博弈互动关系,模拟预测了未来滇池流域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变化趋势。
王敏[5](2020)在《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承载力是衡量土地资源承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的科学依据,是指导国土空间开发、整治,提升区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与约束条件。因此,对于土地承载力的研究一直以来便是学界和政府机构探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中共十九大以后,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约束性作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南(试行)》文件的出台,更是强调区域土地承载力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重要性。中国是世界上的山区大国,山区面积(包括高原、山地和丘陵)约占国土面积的69%。云南作为我国山区的典型代表,山区面积占比94%。山地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深刻影响区域土地资源开发、人口空间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土地承载能力、优化土地资源开发是云南山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论文从地理学综合观出发,以云南为研究的空间载体,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的山区区域特征,尝试提出并界定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内涵和外延,构建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筛选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等为主的方法模型,定量与定性深入分析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剖析影响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因素,探讨土地开发优化类型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云南山区土地资源承载能力、促进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提供区域理论与实践的有益尝试。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说明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简述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为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土地承载力和土地开发优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土地综合承载力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并界定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内涵和外延,并从地理学的空间观,论述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与土地开发空间优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云南山区基础环境特征。从自然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现状三个方面分析归纳云南省基础环境特征,为科学合理的筛选构建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提供客观基础。第四章为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垂直地带性和海拔梯度性明显的山区区域特征,筛选构建集成云南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定量与定性深入分析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剖析影响土地梯度承载力的因素。第五章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以土地开发优化为目标,基于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结果,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的空间分析法,从县域空间尺度,分析提出云南129个县(市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分区。第六章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结合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特征、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归纳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就不足之处和后续可改进的地方进行说明,并展望今后可深化研究的方面。
王晓丹[6](2020)在《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思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级新区是国务院直接批复成立的城市新区,具有重大的国家战略意义,承担着改革开放战略任务。在改革开放、体制创新、制度建立等方面先试先行。目前,19个国家级新区在成立时间、基础条件、自身特征与发展阶段等方面差异很大,多数国家级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仍存在着不足,一定程度上给国家级新区的持续发展造成了阻碍。云南滇中新区2015年批复成立起,在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方面不断探索与实践,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云南滇中新区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暴露出一些阻碍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在面临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要有效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以及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矛盾,有效发挥政策优势,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政府职能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增长极理论为支撑,以实证研究为基础,采用访谈法,紧密结合云南滇中新区自身发展优势与基础条件,顺应地区发展阶段特点与规律,围绕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优化思路,为云南滇中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优化思路上的参考借鉴。本文主包括七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详细论述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与理论,介绍国家级新区、云南滇中新区、国家级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等与本文密切相关的概念,深入分析政府职能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第三部分为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介绍云南滇中新区基本概况,从两个发展时期介绍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发展沿革,梳理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第四部分为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管理权限缺乏、机构设置职责不清、法律制度保障受限、管理人员任用不合理。第五部分为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为管理权限、组织机构设置、法律监督体系、人事管理。第六部分为国家级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经验借鉴,通过对上海浦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贵州贵安新区三个案例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优化可借鉴的经验。第七部分为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化对策,提出了适应云南滇中新区自身发展规律的行政管理体制优化必要性、政策依据和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的研究,有利于明确在横向上云南滇中新区和昆明市政府、在纵向上新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及权力配置关系,以营造云南滇中区更加良好的行政管理体制运作环境,最终或能为其他国家级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困境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借鉴。
罗翠[7](2020)在《云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学术界与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客观要求。云南省作为我国生态环境重点区域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自21世纪以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三个定位以来,云南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但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更为迫切,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云南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需求更为显着。本研究从地理学的空间观出发,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以云南岩溶地区为研究对象,在综述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实际,筛选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主要运用ArcGIS、SPSS分析软件和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归纳岩溶地区基础环境条件,深入探究岩溶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剖析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及空间分异特征,针对性提出促进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以云南为代表的西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区域实践案例。本研究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阐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确定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简述研究内容,指明创新点。第二章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梳理归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关理论,展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三章岩溶地区基础环境条件分析。在界定研究区范围的基础上,主要从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社会人文三方面分析归纳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基础环境状况。第四章岩溶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从地理学的时空观出发,剖析岩溶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特征,划分经济发展类型区与生态环境质量类型区,并分析各经济发展类型区与生态环境质量类型区特征。第五章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说明数据来源,结合岩溶地区实际情况,筛选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分析评价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特征及空间分异,划分剖析耦合协调度类型区及特征。第六章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对策建议。结合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时空分异特征、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分异特征,主要围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促进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结论与不足。归纳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提出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张烈琴[8](2020)在《环滇池地区城市文化空间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文化空间既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高级表现形式,又是城市文化维度的普遍体现方式,研究城市文化空间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对探究城市文化源起和演变的历史规律,以及优化未来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方向具有重大的参鉴意义。基于此,本文选取环滇池地区这一经济发展、生态脆弱、文化多元的典型区域,在梳理国内外城市文化空间研究现状、文献述评的基础上,以文化生态论、人地关系理论、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厘清环滇池地区城市文化空间变化的环境条件下,结合实地调研、文献查询和空间数据获取,建立了环滇池地区城市文化空间属性数据库,并借助ArcGIS10.2空间分析平台从整体和各类型两个角度、两个时间段进一步阐述了环滇池地区的城市文化空间演变的格局特征,分析了环滇池地区城市文化空间的影响因素构成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评价了环滇池地区城市文化空间演变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城市文化空间优化对策。研究既服务于地方城市文化发展要求,又丰富了城市文化空间研究理论,还为生态脆弱湖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证参照。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从“点”来看,环滇池地区城市文化空间整体呈现坝区分布多,山区分布少,亲水性明显的特征,形成“单中心”空间格局,随时空演变,城市文化空间数量不断增多,“次中心”不断增加。从“面”来看,整体呈现“多中心,沿各县、市、区行政区划等级、沿交通轴线”空间布局,昆明市辖区形成一级中心面,安宁市、晋宁区、嵩明县形成次区域中心面,依托市、区、县行政等级城市文化空间数量、相互关系、影响力、空间发展趋势均呈递减趋势分布,职能区划分不明确。不同类型的城市文化空间分布圈层取向、象限方向变化各不相同:人文类呈现亲水、近中心城区缓冲分布,空间分布不均衡;公共类呈现中心城区集中分布,空间强烈集中与极度分散态势并存;教育类呈现中心城区及近郊区与远郊区双圈层缓冲分布,空间相对集中与广泛分散布局特征;产业类呈现沿滇池由近及远、由多到少缓冲分布,空间单中心强烈集中布局特征。结合“点—面”变化来看,城市文化空间演变整体呈现“多核多中心”格局,空间功能呈现“整体叠加,重点突出”特征,卫星城镇城市文化空间公共设施严重不足,职能单一化特征明显,城市文化空间功能发挥效率不足。(2)结合环滇池地区的文化资源禀赋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人居环境文化诉求,揭示了其文化空间演变格局在社会经济背景下,以经济、人口因素影响为重;在政治环境规划背景下,以政策导向因素影响为重;在生态环境基础建设背景下,以水文地理因素影响为重。(3)针对环滇池地区城市文化空间演变存在的内容、功能、结构、发展等问题,提出首先应该做好地区城市文化空间发展定位与规划优化路径建设,其次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体化融合优化地区“山-湖-坝-人-文化”多样性城市文化空间要素,促进地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相互协调发展,最后建立长效的运作反馈机制和细节衔接管理,落实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目标-过程-结果”的统筹工作。
袁三明[9](2020)在《区域古迹资源开发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差异研究 ——以茶马古道云南段沿线为例》文中指出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少有的且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线性遗产,其沿线区域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茶马古道旅游带能够促进沿线区域旅游经济和文化艺术的发展,进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增长。在以往的茶马古道开发研究中,研究对象多为残破的古道遗址,忽视了众多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沿线古迹资源,使得茶马古道的开发存在基础薄弱和资源不足等问题。其次,研究重点主要是旅游开发框架的构建及文物保护措施的制定,其研究方法多为定性描述和政策解读,缺少指标量化过程和定量计算方法,不能揭示交通建设和经济水平等因素对茶马古道开发的具体影响程度。为了使茶马古道旅游带的建设具有科学依据,本文对古道沿线区域做如下研究:首先,对茶马古道云南段沿线各区县的古迹、交通、城镇化和经济等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结合GIS分析方法,构建优势度评价模型,并对各要素优势度进行分析;其次,借助耦合协调模型探究各要素优势度对古迹资源发展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以数据结果证明要素选取的合理性并分析各区县古迹资源开发的突出优势;再次,构建古迹资源开发适宜性的评价模型,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究区域古迹资源开发适宜性的自相关程度及空间聚集特征,说明茶马古道旅游带建设的可行性;最后,根据各区县的古迹开发优势及适宜性空间差异,划分古迹资源开发合作区并制定发展类型。以此为区域古迹资源开发和茶马古道旅游带建设提供数据支持与研究参考。论文基于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以县域为研究尺度,所得研究结论如下:(1)古道沿线区县古迹资源优势度普遍较低,交通优势度空间分布差异显着。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县呈散乱分布,而经济水平高的区县分布较为集中。(2)古迹资源开发要素的选取存在合理性。各开发要素与古迹资源优势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关系,其中,交通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各要素与古迹资源优势度之间还处于极度不协调的发展阶段。(3)茶马古道旅游带的建设存在可行性。古道沿线区域的古迹资源开发适宜性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依赖和聚集特征,同时也存在显着的两极分化现象。区域内存在11个合作区和7种发展类型,且合作区中心城市以各州市行政中心为主。
金薇[10](2019)在《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教育改革40年,国家出台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本有数百余件,政策文本的落实和执行是政策执行的重要过程。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各地区执行的差异性、落实不到位是形成同一地区各校发展差异化的主要原因。导论部分是通过对云南省和昆明市的背景分析,以及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对文献梳理和走访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方法,即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思路。本文利用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采用史密斯模型为分析工具对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进行研究。第二部分首先分析阐述了昆明市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为了了解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情况,查找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相关文本,为衡量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现状有参照依据,因而选取了全国、云南省和昆明市能体现政策执行的一些关键参数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云南省与全国情况、昆明市与云南省的情况。为进一步阐述清楚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情况,本文选取了昆明市四个主城区和禄劝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选取样本加以原因说明。通过比较各学校的专业设置、招生数、在校生数、师资等发现影响招生和学校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政策的执行差异。结合近年来的官方数据和实地调查走访,进而得出各区(县)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对各区(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利用史密斯模型,即政策本身、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目标群体和政策执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分别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并对政策执行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提高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此外比较近两年云南省和昆明市情况,发现在对中等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不充分的情况下,资金保障方面还在下降。
二、官渡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官渡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经济增长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 |
二、空间结构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 |
三、经济增长空间结构理论及相关文献综述 |
四、综合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难点 |
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点”要素视角下的云南省经济增长差异及等级规模演变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经济增长总体进程及阶段划分 |
第二节 各主要节点的范围及总体地位 |
第三节 各主要节点的差异及等级规模分析—依据经济增长率 |
一、各主要节点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分析 |
二、各主要节点的等级规模结构分析 |
第四节 各主要节点的差异及等级规模分析—依据经济增长贡献率 |
一、各主要节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分析 |
二、各主要节点的等级规模结构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线”要素视角下的云南省经济增长的差异及等级规模演变分析 |
第一节 各主要发展轴的计算范围及总体地位 |
第二节 各主要发展轴的差异及等级规模分析—依据经济增长率 |
一、各主要发展轴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分析 |
二、各发展轴的等级规模划分 |
第三节 各主要发展轴的差异及等级规模分析—依据经济增长贡献率 |
一、各主要发展轴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分析 |
二、各主要发展轴的等级规模划分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要素视角下的云南省经济增长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经济增长差异及等级规模演变 |
一、基于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及等级规模演变 |
二、基于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及等级规模演变 |
第二节 云南省经济增长空间重心变化 |
一、标准差椭圆法概述 |
二、基于经济增长率的空间重心变化 |
三、基于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空间重心变化 |
第三节 云南省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一、空间自相关概述 |
二、基于经济增长率的空间自相关 |
三、基于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空间自相关 |
第四节 云南省经济增长的热冷点区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一、Getis-Ord Gi*指数概述 |
二、基于经济增长率的热冷点空间格局演变 |
三、基于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热冷点空间格局演变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省经济增长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经济增长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的一般性分析 |
一、经济区位 |
二、自然资源与交通设施 |
三、产业发展水平 |
四、区域发展政策 |
第二节 云南省经济增长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影响因子发展状况 |
四、计量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地形起伏度视域下云南山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一)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四)相关理论基础 |
三、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区域界定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四、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云南山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特征 |
一、特征显着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一)特殊的地形地貌 |
(二)多样的自然资源 |
二、丰富多彩的社会人文环境 |
(一)区位条件特殊 |
(二)人口民族多样 |
(三)人文历史多彩 |
(四)政策保障有利 |
第三章 云南地形起伏度和山区经济发展总体特征 |
一、地形起伏度总体特征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三)地形起伏度特征 |
二、经济发展时空特征 |
(一)经济发展时间演进特征 |
(二)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特征 |
第四章 云南地形起伏度和山区经济空间发展集聚特征分析 |
一、全域空间自相关检验 |
(一)研究方法 |
(二)全域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二、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 |
(一)研究方法 |
(二)局域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三、小结 |
第五章 云南地形起伏度对山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评价 |
一、研究模型方法筛选构建 |
(一)影响因子筛选 |
(二)方法模型构建 |
二、山区县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 |
三、山区县域产业增长的空间效应分析 |
(一)第一产业增长的空间效应 |
(二)第二产业增长的空间效应 |
(三)第三产业增长的空间效应 |
四、小结 |
第六章 云南山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
一、紧抓“新基建”机遇,打通区域空间屏障 |
二、凭借“滇中”增长极,加快培育副增长点 |
三、立足山区梯度特色,大力推进产业兴旺 |
四、发挥边境区位优势,积极促进对外开放 |
五、完善区域就业政策,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一、结论 |
二、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昆明市官渡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困境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社区 |
二、社区公共服务 |
三、社会组织 |
四、政府购买服务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三、PPP模式 |
第三节 昆明市官渡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背景 |
一、昆明市官渡区的基本情况 |
二、省、市、区各级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相关政策文件梳理 |
第二章 官渡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程序与路径 |
第一节 官渡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现状 |
一、官渡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 |
二、官渡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推进措施 |
第二节 官渡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程序与路径 |
一、发布公告,开展前期筹备 |
二、评审立项,签订购买合同 |
三、项目执行监督 |
四、项目结束与评估总结 |
第三章 官渡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公益创新计划项目 |
一、公益创新计划项目的概述 |
二、公益创新计划项目的实践效果 |
三、公益创新计划项目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社区营造项目 |
一、社区营造项目的概述 |
二、社区营造项目的实施效果 |
三、社区营造项目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官渡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官渡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困境 |
一、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政策实施稳定性不够 |
二、体制机制不健全,操作程序不够严谨规范 |
三、购买领域过于集中,内容结构较为单一 |
四、购买领域竞争乏力,市场培育不成熟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政府层面 |
二、社区层面 |
三、社会组织层面 |
第五章 完善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政府层面 |
一、建立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强化政策引导与宏观管理 |
二、进一步明确政府与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建立健全运行机制 |
三、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范畴 |
四、探索搭建公共服务平台 |
第二节 社区层面 |
一、增加合作意识,加强与各方沟通合作 |
二、社区居民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参与度 |
第三节 社会组织层面 |
一、加强社区工作者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二、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提高承接服务的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MCE-CA-Markov模型的滇池流域建设用地与耕地时空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技术理论概念 |
2.1.1 城镇化 |
2.1.2 博弈理论 |
2.1.3 系统工程理论 |
2.2 相关模型理论方法 |
2.2.1 元胞自动机 |
2.2.2 Markov模型 |
2.2.3 MCE-CA-Markov模型 |
第三章 滇池流域概况 |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3.1.2 地形地貌与土壤植被 |
3.1.3 气候与水文 |
3.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3 土地利用状况发展概况 |
第四章 实验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4.1 基础数据选取 |
4.2 遥感数据选取 |
4.3 遥感影像数据处理 |
4.4 遥感影像数据分类处理 |
第五章 滇池流域建设用地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5.1 建设用地变化的时序特征分析 |
5.1.1 建设用地面积时序变化 |
5.1.2 建设用地扩张速度 |
5.1.3 建设用地扩张动态度 |
5.1.4 建设用地扩张强度 |
5.2 建设用地扩张空间特征分析 |
5.2.1 建设用地空间扩张总体变化分析 |
5.2.2 建设用地不同时期扩张特征分析 |
5.2.3 建设用地重心变化分析 |
第六章 滇池流域耕地资源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6.1 耕地数量时序特征分析 |
6.1.1 耕地资源面积时序变化 |
6.1.2 耕地年均变化率 |
6.1.3 耕地变化动态度 |
6.2 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
6.2.1 耕地空间格局总体变化分析 |
6.2.2 耕地空间格局不同时期变化特征分析 |
6.2.3 耕地空间格局重心变化分析 |
第七章 建设用地与耕地时空演化互动分析 |
7.1 滇池流域建设用地与耕地转移变化博弈互动分析 |
7.2 滇池流域建设用地与耕地变化速率关系分析 |
第八章 基于MCE-CA-Markov模型的时空演化模拟预测 |
8.1 MCE-CA-Markov模型构建 |
8.1.1 模型模拟预测流程 |
8.1.2 数据转换处理 |
8.1.3 转移矩阵构建 |
8.1.4 驱动因子选取与处理 |
8.2 模型精度检验 |
8.2.1 模拟数据准备 |
8.2.2 精度对比检验 |
8.3 模型预测分析 |
8.4 2024 年滇池流域建设用地和耕地变化趋势分析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土地承载力研究进展 |
2.2.2 土地开发优化研究进展 |
2.2.3 相关研究评述 |
第3章 云南山区基础环境特征 |
3.1 自然资源环境特征 |
3.1.1 地理区位条件特殊 |
3.1.2 自然环境错综复杂 |
3.1.3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
3.2 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
3.2.1 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
3.2.2 社会发展进程总体平稳 |
3.2.3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升 |
3.3 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
3.3.1 国土面积相对较大 |
3.3.2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
3.3.3 梯度分布差异明显 |
第4章 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 |
4.1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筛选 |
4.2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方法构建 |
4.3 土地梯度承载力评价实证分析 |
4.3.1 土地梯度承载力本底评价 |
4.3.2 土地梯度承载力状态评价 |
4.3.3 土地梯度承载力潜力评价 |
4.3.4 土地梯度承载力综合评价 |
4.4 土地梯度承载力影响因素 |
第5章 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类型特征 |
5.1 土地开发优化方法构建 |
5.1.1 三维魔方法 |
5.1.2 聚类分析法 |
5.1.3 二维关联矩阵法 |
5.2 土地开发优化结果分析 |
5.2.1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
5.2.2 土地利用发展分区 |
5.2.3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
第6章 云南山区土地开发优化对策建议 |
6.1 因地制宜发展,差别化制定政策 |
6.2 优化空间布局,切实保护耕地 |
6.3 合理配置资源,集约利用土地 |
6.4 “三效”均衡发展,保障生态安全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文献评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归纳总结法 |
(三)访谈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国家级新区 |
二、云南滇中新区 |
三、国家级新区行政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政府职能理论 |
二、协同治理理论 |
三、增长极理论 |
第二章 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 |
第一节 云南滇中新区基本概况 |
一、云南滇中新区情况介绍 |
二、云南滇中新区管委会与昆明市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发展沿革 |
一、云南滇中新区建设筹备阶段 |
二、云南滇中新区批复成立阶段 |
三、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 |
第三章 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管理权限相对缺乏 |
一、横向缺少必要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
二、纵向缺少直管区人事、行政执法权限 |
第二节 机构设置职责不清 |
一、条块关系难以协调 |
二、部门职能重叠交叉 |
第三节 法律制度保障受限 |
一、新区法律地位不明确 |
二、市区融合配套制度缺乏 |
第四节 管理人员任用不合理 |
一、人员结构有待优化 |
二、人才吸引力度不足 |
第四章 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管理权限缺乏制度规范 |
一、行政主体权责分配不均 |
二、部门间利益分配不均 |
第二节 组织机构缺乏系统设计 |
一、大部制改革不到位 |
二、部门信息沟通不畅 |
第三节 主体地位缺乏法律保障 |
一、新区法律地位立法滞后 |
二、地方监督不到位 |
第四节 人事管理缺乏创新激励 |
一、选人用人观念固化 |
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
第五章 国家级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经验借鉴 |
第一节 重点国家级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经验概述 |
一、上海浦东新区“7+1”行政管理体制 |
二、重庆两江新区“3+1”行政管理体制 |
三、贵州贵安新区“统分结合”行政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国家级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启示与借鉴 |
一、国家级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启示 |
二、国家级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经验借鉴 |
第六章 优化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对策 |
第一节 优化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和政策依据 |
一、优化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
二、优化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政策依据 |
第二节 优化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对策 |
一、明确“统筹协调”的管理权责关系 |
二、搭建“互联互通”的组织机构框架 |
三、健全“有法可依”的法律监督体系 |
四、完善“绩效驱动”的人事管理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云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理论 |
2.1.4 生态文明理论 |
2.2 国内外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3章 岩溶地区基础环境条件分析 |
3.1 研究空间的界定 |
3.2 自然地理环境基础 |
3.2.1 地质环境复杂,地形起伏较大 |
3.2.2 地貌类型多样,岩溶形态多变 |
3.2.3 土壤类型较多,植被种类丰富 |
3.2.4 气候类型繁多,江河湖泊密布 |
3.3 自然资源环境基础 |
3.3.1 土地资源比较稀缺 |
3.3.2 水资源总量较丰富 |
3.3.3 矿产资源种类较全 |
3.3.4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
3.4 社会人文环境基础 |
3.4.1 区位条件相对较优 |
3.4.2 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
3.4.3 民族贫困人口特点显着 |
3.4.4 政策条件综合优势明显 |
3.4.5 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 |
第4章 岩溶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 |
4.1 岩溶地区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 |
4.1.1 经济发展时间进程 |
4.1.2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
4.1.3 经济发展分类及特点 |
4.2 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时空特征及类型区划分 |
4.2.1 生态环境发展时间进程 |
4.2.2 生态环境质量空间格局 |
4.2.3 生态环境分类及特点 |
第5章 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 |
5.1 耦合协调评价方法体系构建 |
5.1.1 数据来源和指标筛选 |
5.1.2 数据标准化处理及指标权重确定 |
5.1.3 评价方法构建 |
5.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分析 |
5.2.1 数据结果分析 |
5.2.2 空间格局特征 |
5.2.3 耦合协调度分类及特征 |
第6章 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奠定生态经济发展基石 |
6.2 全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绿色发展 |
6.3 不断提升教育科技水平,激发协调发展内生动力 |
6.4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
7.1 结论 |
7.2 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环滇池地区城市文化空间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研究述评和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
2.1.1 国外研究述评 |
2.1.2 国内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文化生态论 |
2.2.2 人地关系理论 |
2.2.3 系统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滇池地区城市文化空间变化的环境分析 |
3.1 自然地理环境 |
3.1.1 地区地理位置特殊 |
3.1.2 地区生态环境独特 |
3.1.3 地区文化资源多样 |
3.2 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
3.2.1 地区经济发展高水平演进 |
3.2.2 地区发展中心政策倾斜 |
3.2.3 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显着提升 |
3.3 历史文化发展环境 |
3.3.1 历史变迁特殊文化空间形成独特 |
3.3.2 民族构成复杂文化空间多元繁荣 |
3.3.3 地区人口增加文化空间诉求多样 |
第4章 环滇池地区城市文化空间演变格局 |
4.1 数据处理与方法 |
4.1.1 数据的处理 |
4.1.2 数据处理的方法 |
4.2 城市文化空间演变格局总体特征 |
4.2.1 类型数量变化特征 |
4.2.2 沿交通干线分布变化特征 |
4.3 城市文化空间时空演变格局 |
4.3.1 人文类城市文化空间时空演变格局 |
4.3.2 公共类城市文化空间时空演变格局 |
4.3.3 教育类城市文化空间时空演变格局 |
4.3.4 产业类城市文化空间时空演变格局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滇池地区城市文化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
5.1 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影响因素构成 |
5.1.2 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5.2 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分析 |
5.2.1 单因素关键要素相互作用分析 |
5.2.2 多因素综合要素相互作用分析 |
5.2.3 系统相互作用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环滇池地区城市文化空间演变存在的问题及优化 |
6.1 文化空间演变中存在的问题 |
6.1.1 内容上轻内涵重形式 |
6.1.2 功能上轻系统重局部 |
6.1.3 结构上轻建设重规划 |
6.1.4 发展上轻环境重个体 |
6.2 优化原则和目标 |
6.2.1 优化原则 |
6.2.2 优化目标 |
6.3 城市文化空间的优化路径 |
6.3.1 定位与规划优化路径 |
6.3.2 “山-湖-坝-人-文化”系统融合优化路径 |
6.3.3 运作反馈与细节衔接路径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区域古迹资源开发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差异研究 ——以茶马古道云南段沿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茶马古道开发的相关研究 |
1.2.2 耦合协调关系的研究现状 |
1.2.3 ESDA在空间差异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框架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古迹资源开发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方法 |
2.2 古迹资源评价模型 |
2.2.1 古迹点密度 |
2.2.2 区域旅游资源影响度 |
2.2.3 古迹资源优势度 |
2.3 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 |
2.3.1 公路网络密度 |
2.3.2 交通干线影响度 |
2.3.3 区位优势度 |
2.3.4 交通优势度 |
2.4 城镇化与经济综合水平评价模型 |
2.4.1 城镇化水平 |
2.4.2 经济综合水平 |
2.5 耦合协调模型 |
2.5.1 耦合度 |
2.5.2 耦合协调度 |
2.6 古迹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 |
2.7 ESDA空间分析方法 |
2.7.1 全局Moran's I指数 |
2.7.2 局部Moran's I指数 |
2.7.3 Getis-Ord Gi指数 |
第三章 古迹资源开发要素评价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研究区域界定 |
3.1.2 地形气候 |
3.1.3 古迹资源 |
3.1.4 交通建设 |
3.1.5 经济人口 |
3.2 数据来源 |
3.3 区县古迹资源评价 |
3.3.1 古迹点密度分析 |
3.3.2 区域旅游资源影响度分析 |
3.3.3 古迹资源优势度分析 |
3.4 区县交通优势度评价 |
3.4.1 公路网络密度分析 |
3.4.2 交通干线影响度分析 |
3.4.3 区位优势度分析 |
3.4.4 交通优势度分析 |
3.5 区县城镇化与经济水平评价 |
3.5.1 城镇化空间格局分析 |
3.5.2 经济综合水平分析 |
第四章 古迹资源开发耦合协调研究 |
4.1 古迹资源优势度与交通优势度耦合协调研究 |
4.2 古迹资源优势度与城镇化水平耦合协调研究 |
4.3 古迹资源优势度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
第五章 古迹资源开发适宜性空间差异与发展规划研究 |
5.1 古迹资源开发适宜性空间差异研究 |
5.1.1 全局自相关空间差异分析 |
5.1.2 局部自相关空间差异分析 |
5.2 古迹资源合作开发规划研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
附录C |
(10)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
2.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研究 |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3.难点 |
(五)论文思路 |
(六)框架 |
一、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 |
(一)基本概念 |
1.教育政策 |
2.政策执行 |
3.职业教育政策执行 |
(二)理论依据:史密斯模型 |
二、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现状 |
(一)昆明市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
1.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必要性 |
2.从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的贡献讨论 |
3.从职业教育政策方面 |
(二)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文本 |
(三)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情况 |
1.2016 -2018 年全国高中阶段普高与中等职业教育数据比较 |
2.云南省高中阶段普高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比较 |
3.昆明市高中阶段普高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比较 |
(四)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在案例区县中的执行现状 |
1.昆明市西山区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现状 |
2.昆明市盘龙区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现状 |
3.昆明市官渡区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现状 |
4.昆明市五华区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现状 |
5.昆明市禄劝县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现状 |
6.小结 |
三、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存在问题 |
(一)政策本身 |
1.政策本身设计不够完善 |
2.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关注度不够 |
(二)政策执行机构 |
1.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积极性不高 |
2.职业学校在政策执行中转换率不高 |
3.企业在政策执行中配合度不高 |
(三)政策执行目标群体 |
1.目标群体对职业教育不重视 |
2.目标群体对职业生涯缺乏规划 |
(四)政策执行环境因素 |
1.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不高 |
2.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价值认可度不高 |
五、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现状的原因分析 |
(一)政策本身 |
1.地方政府配套的职业教育政策不具体 |
2.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缺乏监督 |
(二)政策执行机构 |
1.政府对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
2.学校对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不高 |
3.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不高 |
(三)政策执行目标群体 |
1.目标群体的薪酬福利水平偏低 |
2.目标群体社会保障较差 |
3.目标群体工作发展空间有限 |
(四)政策执行环境因素 |
1.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
2.经济环境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挑战 |
3.文化环境不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
五、提高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
(一)政策制定方面 |
1.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
2.配套政策执行监督机制政策性文本 |
(二)政策执行部门方面 |
1.加强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
2.完善现代中等职业教育体系 |
3.深化校企合作 |
(三)政策执行目标群体方面 |
1.多角度看职业教育 |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成才观 |
(四)政策执行环境方面 |
1.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 |
2.加大对技能型人才的激励机制 |
3.政府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同等就业和晋升机会 |
结语与展望 |
(一)结语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官渡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申秀敏.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地形起伏度视域下云南山区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D]. 杨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昆明市官渡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困境与对策[D]. 保玉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基于MCE-CA-Markov模型的滇池流域建设用地与耕地时空模拟研究[D]. 宋林林.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云南山区土地梯度承载力空间分异及土地开发优化研究[D]. 王敏.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云南滇中新区行政管理体制优化思路研究[D]. 王晓丹.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7]云南岩溶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研究[D]. 罗翠.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环滇池地区城市文化空间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烈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9]区域古迹资源开发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差异研究 ——以茶马古道云南段沿线为例[D]. 袁三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10]昆明市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研究[D]. 金薇. 云南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