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性能电流变材料的性能测定和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新科[1](2015)在《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的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双层隔振系统是一种旨在通过双层结构,实现逐级减振的隔振系统。大量的工程减振系统可以利用该系统建立动力学模型。该减振系统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用于潜艇上的浮筏隔振系统,用于汽车悬架的减振系统等。同时,按照其减振对象来分还可以分为力隔振和位移隔振等。在振动控制领域,根据外部对隔振装置输入能量的大小,振动控制分为被动、主动和半主动三种。目前应用中的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装置的中间隔振元件主要是由阻尼特性固定不变的被动元件组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整个隔振装置的隔振效果,使其只能对某一段频域范围内的激励信号有着好的隔振效果,而对于其他频域范围内的激励信号隔振效果就不是很明显了。研制出阻尼特性可以改变的阻尼器件来安装在隔振装置上及设计控制仿真算法,使系统在所受到的外界信号激励下,能够按照所设计的控制策略来调整阻尼器可控屈服阻尼力的大小,使隔振装置的隔振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电流变器件通过控制电场的强度来调节输出阻尼力,因此可以充当智能机电控制系统中连接电气单元和机械单元的良好媒介。隔振试验台和控制系统是实现控制方法和检验电流变器件性能的关键设备。双层隔振系统中,电流变智能阻尼器是一个非线性环节。由于构成系统的各种元器件都要受到最大能力的限制,各种部件都会出现饱和现象,执行器的饱和非线性是半主动双层隔振系统的一个典型特征。因此双线性系统的控制器也受到阻尼大小范围的约束。在半主动阻尼控制研究方面,前人解决了线性建模问题最优解的搜索问题,但是,对于双线性系统的模型并没有进行最优解的搜索工作。因此,对双线性系统的研究前景诱人。本项目研究成果在潜艇、其他舰船、汽车、高端机床、抗震建筑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社会、军事价值。论文的主要工作是设计不同的控制策略对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进行研究,并对带有智能阻尼器的双线性隔振系统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达到期望的隔振效果。创新点有:第一、针对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阻尼曲线存在无法求解的缺陷,提出综合利用推广变分法原理,引入脉冲函数,使用最速下降法求解减振性能指标泛函的变分导数,获得了工程实际中不可导曲线的最优解。第二、提出了基于最优控制和半主动控制的最优阻尼半主动联合控制方法,使用该方法来调整智能阻尼器可控屈服阻尼力的大小,使减振装置的低频段减振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本文研究在(单频、双频、多频、高频)正弦信号、随机信号、冲击信号、混合信号激励下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的隔振效果。主要针对五种不同的控制方法,包括: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天棚阻尼半主动控制、最优被动阻尼控制、最大被动阻尼和最小被动阻尼控制。仿真实验表明: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对冲击信号的减振效果优于对随机信号的减振。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在上述五种控制方法中效果最好。第三、提出基于双线性阻尼控制系统模型的智能减振控制策略来适应不同频段外部激励频率的变化,扩大了减振频率范围。最后,结合力隔振试验平台和控制系统,运用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律控制隔振器的阻尼力变化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可以有效改善力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
马振雄[2](2014)在《稀土杂化表面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及电流变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聚合法制备功能化聚合物微球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这些含官能团的乳液可通过与无机材料接枝进一步形成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稀土元素因其各种独特的理化性质早已被应用于光电材料、生物材料和其他新型材料的研究,尤其是在电流变液的制备中可以通过掺杂稀土以达到显着增强电流变效应的目的,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电流变液(ERF)是一种在外部电场作用下可迅速改变其结构和流变性能的智能材料,其流变性可以在每毫米数千伏的外部电场下实现几个数量级的可逆变化。由于其极易在很宽的范围内实现从液态到类固态的转变,电流变材料有望被应用于各种机电控制设备。遗憾的是,现有的一些ER材料,要么剪切应力相对较低、工作温度较窄,要么就是悬浮稳定性差,在实际应用中都不能完全令人满意。最近的研究表明使用纳米或亚微米颗粒来制作电流变液有益于上述问题的解决。由于电流变流体性能的优化取决于加入其中颗粒的化学性质和结构以及流体本身,因此有望通过优化和调整加入不同的导电颗粒材料来得到高性能电流变液;基于这一点,本文目标是得到稀土杂化表面的复合聚苯乙烯微球并研究其电流变行为或影响,所取得的相关主要结果如下:1.无皂乳液共聚反应法制备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苯乙烯与羧酸共聚单体的无皂乳液共聚反应是通过加入对苯乙烯磺酸钠,以水和甲醇的混合物作为分散介质来制备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所得微球表面键合着大量的-COOH基团,具有较高的负电荷,而且具有单分散性。通过TEM, SEM, FT-IR, DLS和固体核磁共振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对共聚合的一些影响参数,如苯乙烯和对苯乙烯磺酸钠的浓度,二乙烯基苯/苯乙烯质量比以及溶剂组成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里提及的羧酸包括对乙烯基苯甲酸(VBA),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以及衣康酸(IA)。红外光谱和固体核磁共振光谱证实了羧基基团在聚合物微球中的存在;TEM和DLS结果表明:聚合物颗粒为单分散微球。随着对苯乙烯磺酸钠浓度的增加,聚合物链中的对苯乙烯磺酸钠的质量分数将会增加,从而造成更多胶乳颗粒的形成以及微球粒径的减小。甲醇的存在可以促进低聚物成核和吸附,微球粒径随着甲醇含量增高而增大。在某种程度上,对苯乙烯磺酸钠浓度对微球粒径的影响比甲醇/水质量比更为显着。随着苯乙烯浓度的增加,被吸收的苯乙烯单体的液滴数随之增多,相应的微球粒径也随之增大。与此同时,二乙烯基苯浓度的增加对微球的粒径没有显着的影响。2.在微球表面直接配位反应法制备稀土杂化表面的复合聚苯乙烯微球在三乙胺存在下,通过羧基化聚苯乙烯颗粒表面的羧基负离子和稀土离子水溶液中的稀土离子进行配位反应,可以简便地合成表面含稀土配合物的杂化聚苯乙烯微球。所使用的稀土元素包括:铽(Tb)、铕(Eu)、铈(Ce)、钐(Sm)、镧(La)、钆(Gd)、钇(Y)和钕(Nd)。各种分析方法,包括热重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SEM-EDS, ICP-OES, EPR, SEM和FT-IR,被用来表征所得到的聚苯乙烯复合微球。通过红外光谱确认稀土离子已成功地与聚合物微球表面的羧酸基团键合;TG和EPR结果从另一个角度对此加以证实。TEM图像表明,稀土离子键合到微球的表面没有导致其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关于其中稀土含量的分析,SEM-EDS的结果通常会高于ICP-OES,这也许是由于SEM-EDS的分析点的选择缺乏代表性,只能说明在微球表面的稀土离子的局部含量。另一方面,ICP-OES的结果却表示着微球中稀土离子的总量,与在微球表面的稀土离子的量一致,所以选择ICP-OES的分析结果来作为整个实验判断依据。对这一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如溶剂、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稀土离子浓度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3.基于非“聚合-配位法”制备稀土杂化表面的复合聚苯乙烯微球首先,苯乙烯与含有稀土的前驱体或配合物直接共聚来制备复合微球,所使用的稀土前驱体包括Gd (MAA)3和Eu (MAA)3phen。TEM图像表明,所得聚合物颗粒同样形成微球状。SEM-EDS结果表明有相应稀土元素存在于复合微球的表面。其次,在poly (St-co-AA)微球表面通过物理吸附法吸附Ce02纳米粉末。TEM图像表明,Ce02纳米粒子已掺杂到羧基化微球表面。SEM-EDS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微球的表面有稀土元素存在。4.稀土杂化表面的复合聚苯乙烯微球基悬浮液电流变效应的研究将上述制备的复合聚苯乙烯微球作为分散相,分别以甲基硅油或羟基硅油作为液相来制备电流变液;对其在外部直流高压电场下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使用的羧酸及稀土元素对电流变效应影响程度的不同与其种类不同有关,以poly (St-co-VBA)/RE基电流变悬浮液的电流变效应为最佳。
孙华明[3](2012)在《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墨烯(Graphene)因其独特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迅速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电子、信息、能源、材料等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前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通过对石墨烯功能复合化,既可最大程度上保留石墨烯的本征属性,又可以通过复合引入其它一些更加优异的性能。本论文采用先进的化学合成策略,重点围绕石墨烯基功能复合材料的便捷、高效制备及功能化石墨烯材料在过渡金属催化和电流变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石墨烯表面锚定金属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以Hummers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为前躯体,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还原剂分解释放出一氧化碳(CO),纳米钯粒子在石墨烯表面生成,一步法制备了石墨烯表面锚定的金属钯复合材料(G-Pd)。使用X-射线衍射(XRD)、环境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激光拉曼光谱(Raman),热重分析(TG)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表征。SEM和TEM分析表明,金属钯纳米粒子成功的锚定在剥离的石墨烯片层上,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锚定的金属钯粒子变大;XRD证实,氧化石墨烯与醋酸钯分别被还原为石墨烯和零价钯纳米粒子;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说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石墨烯的含氧基团逐渐变少,还原程度逐渐升高。该复合材料的形成过程可能为:溶剂热条件下,首先DMF分解释放出CO,在热还原和CO共同作用下还原氧化石墨烯和醋酸钯,金属粒子吸附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生长,最终得到G-Pd复合纳米材料。整个过程中,溶剂DMF既是稳定剂又是还原剂,由于石墨烯对二价金属钯离子的锚固作用,纳米钯颗粒在石墨烯表面的生长动力学得到很好地控制,因此最终纳米颗粒尺寸分布较窄。同时,由于金属钯粒子的锚定,使石墨烯片层之间的间距变大。本章发展了一种高效的G-Pd复合材料的溶剂热制备方法,为层状石墨负载金属纳米粒子复合物的制备提供了新方法。(2)纳米钯锚定石墨烯复合材料催化卤代苯的酰胺化反应本章系统评价了纳米钯锚定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卤代苯酰胺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发展了一种新颖无一氧化碳的催化酰胺化反应合成酰胺的方法。该反应体系中,Pd(OAc)2与氧化石墨烯原位形成金属钯锚定的石墨烯材料多相催化剂。该催化剂可高效催化卤代芳烃的酰胺化反应。该方法的特色在于,无需外加配体与一氧化碳气氛,反应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具有很好的转化率与选择性。我们全面考察了反应温度与时间、底物结构、钯用量、含水量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产物产率的关键因素。就底物而言,碘苯的活性大于溴苯,氯苯几乎不反应,符合同类钯催化卤代烃羰化的一般规律。反应体系加入水,会使反应产物的产率迅速降低,联苯副产物增多。该催化系统具有优秀的循环稳定性,可循环8次,酰胺产率无明显下降。G-Pd催化卤代芳烃胺基羰基化的可能历程可分为氧化加成,CO插入,催化剂表面的脱卤消去反应和二甲胺的偶联反应和催化剂表面产物解吸,催化剂再生四个阶段。(3)茂钛金属有机配合物柱撑的石墨烯三维多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本章分别以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为插层主体,采用茂钛金属有机化合物二氯二茂钛(TDC)为插层柱撑客体,借助超声辅助手段制备了 TDC柱撑的氧化石墨烯框架材料(GO-TDC)和石墨烯框架(RGO-TDC)三维结构材料。采用XRD、FT-IR、Raman、SEM、TEM、XPS和TGA等表征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分析,XRD分析表明GO-TDC和RGO-TDC由于TDC的插入而具有扩大的层间距。FT-IR表明柱撑单元二氯二茂钛的存在。拉曼光谱表征表明TDC的插入后GO-TDC和RGO-TDC仍保持固有的层状结构。热重分析表明TDC的柱撑,大大提高了前躯体GO和RGO的热稳定性。氮气吸脱附表征表明GO-TDC和RGO-TDC材料是疏松多孔结构,其比表面积其相比前躯体GO和RGO大幅度增大。在气体储存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4)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凝胶微球的设计合成及其电流变性能本章分别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水蒸气水解法合成了 Ti02凝胶微球和GO/Ti02复合凝胶微球,利用FT-IR、XRD、XPS、Raman和热重分析等技术对材料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表征发现Ti02微球为无定形结构的凝胶微球,GO与Ti02通过化学键结合。根据实验事实,提出了微球形成机理。利用所合成的Ti02微球和GO/TiO2复合微球分别与二甲基硅油配制了电流变液。对动态剪切应力和静态屈服应力等电流变性能测试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流变响应性能,抗沉降性能得到明显改善。GO/Ti02凝胶微球电流变液有望开发成为性能优异的巨流变液。
邱玉锐[4](2011)在《聚苯胺类材料的合成及电流变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流变流体是一种流变行为可由外加电场控制的智能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本论文对电流变流体的组成、历史起源、分类及电流变效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文献综述,研究了邻甲苯胺和中性红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及作为分散相材料的电流变流体在电场下的流变行为,主要内容如下:采用溶液氧化聚合与乳液聚合的方法分别合成了六个聚苯胺类共轭聚合物:聚邻甲苯胺(POT)、聚中性红(PNR)、邻甲苯胺与中性红的共聚物(POT/NR),对甲苯磺酸掺杂的聚邻甲苯胺(TSA-POT)、对甲苯磺酸掺杂的聚中性红(TSA-PNR)及对甲苯磺酸掺杂的邻甲苯胺与中性红的共聚物(TSA-POT/NR);对聚合物粒子的化学结构、形貌、热稳定性及粒子的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各聚合物在不同反掺杂条件下所得粒子的硅油悬浮体系的电流变效应。结果表明各聚合物的硅油体系均体现出正的电流变效应,体系的剪切应力随电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表现出电致屈服应力及电致增稠;聚合物的反掺杂条件影响着聚合物流体体系的电流变效应;TSA-POT, TSA-POT/NR体系的屈服应力与电场强度的平方具有线性关系;由于共聚物中p-π共轭及极性的磺酸基团与聚合物主链的结合,使得TSA-POT/NR及TSA-POT粒子具有较好的容纳电荷的能力,表现出较大的介电常数,由此导致TSA-POT/NR及TSA-POT硅油体系良好的电流变性能。所研究的聚苯胺共轭聚合物体系的电流变效应的强弱由聚合物粒子的介电常数而非电导率决定。
刘秧生[5](2010)在《草酸氧钛钡粒子表面修饰、形貌控制及其电流变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电流变液是一种由微、纳米介电颗粒分散在绝缘液体中组成的智能流体,其流变性能在外电场作用下能快速、可逆地出现几个数量级的变化。这种奇异的特性使得电流变液在诸如减振器、离合器、控制阀等机电转换装置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根据介电极化理论设计和制备的传统型电流变液存在剪切应力较低,难以满足工业实际应用要求的缺点。2003年,温维佳等人首次发现用尿素包覆的草酸氧钛钡(BTO)纳米粒子能够产生巨电流变效应,解决了长期以来电流变液剪切应力较低的历史难题。他们认为巨电流变效应的产生是由包覆在纳米粒子表面的尿素薄层界面效应引起的。虽然极性的尿素小分子容易分解的缺点限制了这类巨电流变液的实际应用,但是通过改善粒子界面性质增强材料电流变性能的方法为制备高性能的电流变液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设计思路。为此,本文通过表面修饰、形貌控制和核壳结构设计等方法改善BTO粒子的界面特性,同时避免极性分子分解给材料电流变性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期达到提高材料电流变性能的目的。在本文研究中,分别制备了微量聚苯胺(PAn)修饰BTO复合粒子、纳米层状结构的铬掺杂草酸氧钛钡(BCTO)粒子、二氧化硅/草酸氧钛钡(SiO2/BTO)核壳复合粒子等系列电流变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方法对这些粒子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上述材料与甲基硅油组成电流变液,研究它们电流变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变化规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原位氧化苯胺的方法制备出微量PAn修饰的BTO复合粒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明苯胺被氧化成PAn并很好地修饰在BTO粒子表面,同时减小了材料对水分子的吸附。随着PAn修饰量的增加,复合粒子与硅油之间的接触角减小,浸润性增强;同时复合粒子的电流变性能出现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在PAn修饰量为1.7%(An/BTO=1.7mol%)时,复合粒子表现出最佳的电流变性能,其剪切应力达到54.5 kPa (E=3.5kV/mm),为纯BTO粒子电流变液的3.3倍。1.7% PAn/BTO复合粒子的动态剪切应力和电流变效率均比纯BTO粒子有所提高。介电测试结果表明PAn修饰从提高材料的界面极化能力和改善粒子与硅油之间的浸润性两个方面同时增强1.7% PAn/BTO复合粒子的电流变性能。纯BTO粒子电流变性能随电场重复作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而1.7%PAn/BTO复合粒子的电流变性能不受电场重复作用的影响。通过测试电场重复作用前后粒子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在电场重复作用下,纯BTO粒子间会形成氢键作用,改变了粒子在硅油中的分散状态,因此其电流变性能稳定性较差;而1.7% PAn/BTO复合粒子在电场重复作用下不发生变化,因此能够保持稳定的电流变性能。2、在传统草酸盐共沉淀法基础上,通过在反应体系中引入丙烯酰胺“盖帽剂”制备出形貌不同的BCTO粒子。随着反应体系中丙烯酰胺浓度的增加,BCTO粒子由不规则形貌转变为纳米层状结构和由块体结构粒子组成的聚集体。在丙烯酰胺浓度为5.16g/L时,纳米层状结构BCTO由厚度为70nm的薄片状粒子通过层-层聚集而成。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丙烯酰胺分子对BCTO晶体的选择性吸附是形成纳米层状结构粒子的主要原因。电流变测试结果表明,纳米层状结构BCTO粒子表现出最佳的电流变性能,其剪切应力达到65.3 kPa(E=5 kV/mm),是块状结构BCTO粒子的十多倍。介电分析表明BCTO粒子的电流变性能主要受其形貌和比表面积的影响,极性的丙烯酰胺分子对其电流变性能的增强作用不明显。3、首先通过静电作用将带正电的Ba2+离子吸附带负电的Si02纳米粒子表面,然后制备出纯度较高的TiO(C2O4)22-阴离子,通过Ba2+离子和TiO(C2O4)22-阴离子在SiO2粒子表面的反应,合成出具有核壳结构的SiO2/BTO纳米复合粒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测试表明BTO包覆在SiO2粒子表面,形成壳层平均厚度小于10nm的核壳粒子。核壳粒子电流变液的剪切应力在电场强度为4kV/mm时达到21.5kPa,为相同浓度的纯BTO粒子电流变液的4.2倍。介电测试结果表明,核壳结构是材料电流变性能和界面极化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
武莉萍[6](2007)在《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电流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流变液(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简称ERF)是一种由高介电常数和低电导率的固体颗粒分散于某些绝缘液体中形成的悬浮体系。在足够大的外加电场作用下,这类悬浮液的表观粘度在毫秒级的时间内急剧增大,同时伴随屈服应力、弹性模量显着增加,在极端情况下液体甚至发生固化;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连续无级的和可以控制的。电流变液在工程技术诸如减震器、离合器、控制阀、阻尼器等机电转换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又扩展到人工肌肉、印刷、光子晶体、触觉显示等新兴领域,正越来越受到各国科学家的重视。在电流变液的广泛应用中,人们发现已有的电流变液材料在性能上很难满足工程上特殊功能的应用要求。复合分散相电流变液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所谓复合颗粒就是对一些固相颗粒进行表面改性或者包覆其他材料,使颗粒性能和表面性能有很大的差别。这类复合颗粒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固相颗粒的性能裁剪设计从而得到更好性能的电流变液,包括调节颗粒本身的密度以改善稳定性,负载柔性链以调节粒子的表面硬度等。基于以上的设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成果。1. PMMA/PBA/BaTiO3复合ERF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研究将溶胶凝胶法和乳液聚合相结合,制备出PMMA/PBA/BaTiO3复合材料。利用BaTiO3的前驱体溶胶,在此基础上选用NaHSO3-K2S2O8引发体系,用十二烷基磺酸钠(SDBS)作为乳化剂进行MMA和BA的乳液聚合,得到PMMA/PBA/BaTiO3复合材料,直接在乳液中加入硅油通过减压蒸馏得到ERF。利用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用旋转流变仪测试了该复合ERF在稳态剪切和动态扫描下的力学响应特性。稳态剪切考察了电场强度、浓度对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ERF的电流变效应较好,剪切应力和表观粘度均随着电场的增强而变大,动态屈服应力也随着电场的增强而变大,同时剪切应力和表观粘度随固含量的变大而变大。动态扫描考察了电场强度、应力、频率对粘弹性的影响,并测试了不同电场下的蠕变和蠕变回复。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体系具有粘弹性,而且随着电场的增强,弹性逐渐占主导。2. PAN/钛硅分子筛(TS-1)复合ERF的制备及电流变性能研究选用NaHSO3-K2S2O8引发体系,通过原位聚合合成了PAN/钛硅分子筛(TS-1)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热分析(DSC)、N2吸附等手段对分子筛和其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将复合材料经过研磨、过筛分散于甲基硅油中配成ERF,并用旋转流变仪测试了该复合ERF在稳态剪切流动和动态扫描下的力学响应特性。结果表明:(1)分子筛能吸附丙烯腈单体进入孔道内,且能使单体在NaHSO3-K2S2O8引发下在孔内发生聚合反应,聚合形成的分子链既存在于孔内又存在于孔外,并且通过分子链相贯穿,连接了孔内孔外的PAN,从而形成了TS-1/PAN复合材料;(2)该复合ERF的电流变效应较好,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强,剪切应力变化明显,剪切稀化行为明显,模量随着场强的增强而变大,且弹性响应逐渐增强,证明由于电场所导致的链状结构随电场增强变得更加牢固。(3)稳定性测试表明在分子筛基体上聚合得到的PAN/(TS-1)复合ERF稳定性有了较大的提高。3. PAM/MCM复合ERF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研究稀土元素的外层电子结构基本相同,且具有特殊的4f电子层结构,能产生自旋极化作用,所以具有非常独特的光、磁、电和催化性能,从而使稀土材料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选用AIBN作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合成了PAM /MCM复合材料,并采用羧酸稀土对复合材料进行改性得到PAM/MCM/RE复合材料,同时加入硅油直接减压蒸馏得到复合电流变液。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热分析(DSC)、N2吸附等手段对分子筛和其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利用旋转流变仪测试了复合ERF在稳态剪切流动和动态扫描下的力学响应特性。分别通过应力扫描、频率扫描和蠕变及蠕变回复讨论了应力、频率及电场对ERF的电流变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原位聚合成功合成了PAM/MCM/RE复合材料,复合电流变流体属于假塑性流体。随着电场的增强,剪切应力和模量均增大,弹性响应增强,进一步证明了电场所导致的链状和柱状结构的形成。稳定性测试表明:该复合电流变液与以上两种电流变液相比,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潘生林[7](2007)在《纳米颗粒修饰聚硅氧烷连续相电流变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将含氨基、乙烯基等官能团纳米二氧化硅与各种不同的官能低聚硅氧烷反应,或者通过含氨基、乙烯基等官能团纳米二氧化硅与二氧化钛、稀土金属羧酸盐等化合物复合,再与各种不同的官能低聚硅氧烷进行原位反应,可制得高分子侧链连接可极化纳米尺寸颗粒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的智能液体材料。该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会因为瞬时极化作用或者瞬时物理交联而产生明显的黏度、剪切应力、蠕变柔量、复模量等指标的变化,甚至产生液固相变。围绕该液体材料的高稳定性和高响应性的目标,本课题从四个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一、氨基复合纳米粒子/氨基聚硅氧烷/甲基硅油ERF制备及性能研究首先选择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酸缩合条件下得到一定尺寸的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然后利用其表面性质与氨基低聚硅氧烷在一定条件下作用,再按照一定的质量比例分散于甲基硅油中,配置得到ERF。论述了粒子形成条件的影响因素,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透射电镜(TEM)等表征了粒子的相关性质。利用旋转流变仪测试并讨论了稳态剪切模式下温度、浓度、电场强度等对材料响应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比较法评价了材料的稳定性能。二、纳米微粒接枝乙烯聚硅氧烷ERF研究及稀土元素的增效作用利用对纳米级的二氧化硅表面改性,控制其表面一定比例的不饱和双键,在一定条件下与乙烯基低聚硅氧烷引发接枝,同时通过二氧化钛以及稀土羧酸盐等化合物的复合,从而得到较为稳定的液体。采用热重分析(TG)、元素分析测试了有机组分的含量,利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分析了反应前后的官能团、样品微观形貌等的变化。在旋转流变仪上对材料的稳态剪切行为和动态振荡响应作出了分析,讨论了电场强度、稀土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的影响,并推测了稀土元素在极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比较法测试发现,该材料的稳定性能比较良好。三、羟基硅油/乙烯纳米SiO2/羧酸稀土原位反应ERF制备及性能研究通过纳米二氧化硅、乙烯硅烷偶联剂、稀土金属羧酸盐的官能化反应,然后在一定条件下与羟基低聚硅氧烷引发进行原位反应,得到一定质量比例的ERF。通过相对介电常数仪测定相关样品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变化情况,这与所制备得到ERF产物的特殊结构密切相关。通过旋转流变仪研究了该ERF的动态粘弹性行为,分析了材料的蠕变回复行为和强制振荡过程的响应行为,发现实验中该ERF可在电场条件下实现液固相转变,同时讨论了电场强度、施加外应力、扫描频率等对响应行为的影响。比较法和透光法测试发现,该ERF具有高稳定性。通过冷冻蚀刻法TEM观测了样品的微观形貌。四、电流变液的可变阻尼对系统振动的影响及其特性模型的建立本部分研究了电流变体的振动响应性,分析了通过控制电场强度调节系统的阻尼过程。通过相关实验对电流变液在正弦激励下的阻尼特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ERF的位移幅频特性曲线并模拟建立特性模型方程,以从应用的角度设计可控阻尼振动系统。随着电流变液的发现与应用,可以利用电流变液的粘度随外加电场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性质,特别是在各种自动控制系统中,通过控制电场强度来控制振动特性,从而设计出可控阻尼振动系统。
叶成[8](2006)在《化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文中指出一、引言(一)化学是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在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谈论科学的发展时指出,"这将是一个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世纪",那么究竟"化学还有什么用呢?"。诚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HWKroto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所述,"正是因为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信
侯家祥[9](2006)在《新型复合电流变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流变液(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简称ERF)是固体微颗粒在基液中组成的悬浮液(也可为均相液体,如液晶)。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它们的结构和性能表现出独有的特征,可在瞬间(千分之一秒左右)由液态转变成固态,其粘度陡然增大以至失去流动性。在电场作用下的电流变液表现出类似固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屈服强度,且随外加场强增加,材料的强度增加,即性能可由外加电场连续调控。当外场撤除后材料迅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而电流变液在液压系统、减振装置、印刷、光学以及机电一体化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材料综合性能的不足,如剪切强度低、易沉降、温度效应显着等因素,严重地制约了电流变技术的工业化。通常认为电流变效应是由于电场作用下悬浮颗粒的极化,进而导致颗粒间相互作用的变化,使流体流变性能发生改变。 因此,根据介电极化理论,从电流变液材料物理设计的介电常数、电导率和介电损耗等参数出发,我们采用利用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出两亲性高分子材料、聚合物/蒙脱土复合材料和核壳结构的新型电流变液材料。从分子水平上通过对材料的结构进行调节,以期获得对电流变材料性能的调控,从而为电流变材料的化学设计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成功的通过四步反应,合成了链段中央带有ATRP引发基团的两亲性大分子引发剂。并以乙醇和THF混合体系为溶剂,CuBr/5,5,7,12,12,14-hexamethyl-1,4,8,11-tetraaza-macrocyclotetradecane为引发催化体系,使用得到的大分子引发剂引发St与二乙烯基苯(DVB)进行聚合,得到了纳米球。测试了制备出的新型聚合物电流变体的ER性质,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不同固体比例的电流变液在相同直流电场下,剪切应力表现出随着固体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这与悬浮型电流变流体的纤维化理论基本吻合。 2.用RAFT原位聚合方法使苯乙烯分别和丙烯腈以及聚苯乙烯-b-聚乙烯基吡啶在蒙脱土层间进行共聚,制备了聚苯乙烯-丙烯腈/蒙脱土和聚苯乙烯-b-聚乙烯基吡啶/蒙脱土纳米复合电流变材料。前者蒙脱土片层产生了剥离并且均匀分散在聚合物中,而后者为纳米插层材料。聚苯乙烯-b-聚乙烯基吡啶插入蒙脱土层后,在100Hz,30℃时,介电常数比蒙脱土提高了约45%,比纯PS-b-QP4VP
王宝祥[10](2005)在《纳米化电流变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流变液(electrorheological fluids,简称ER流体)由于在外电场作用下其性能的可调节性被称为智能材料,它通常是由高介电常数的微小颗粒分散在低介电常数的绝缘液体中形成的悬浮体系。当对它施加电场时,其粘度、剪切强度瞬间变化几个数量级并表现出类固体的性质。它在工程技术诸如减震器、离合器、控制阀、阻尼器等机电转换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又扩展到人工肌肉、印刷、光子晶体、触觉显示等新兴领域。与颗粒极化相关的介电参数如介电常数、电导率、损耗角正切等是材料电流变性能的重要参数,因而可以通过对分子或结构的化学设计来改变材料的介电性能和极化特征,进而设计出电流变性能优异的材料。 根据介电极化理论,从电流变液材料物理设计的介电常数、电导率和介电损耗等参数出发,采用插层法、溶胶-凝胶法、改性水解法等方法制备了三系列的纳米复合材料。着眼于从材料的化学结构调节,以期获得对电流变材料性能的调控,从而为电流变材料的化学设计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在本项研究中,分别制备了以高岭土为基的纳米插层系列、高岭土基的核壳型纳米包覆系列、氧化钛纳米颗粒系列电流变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等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上述材料与甲基硅油配制了无水电流变液,研究它们的电流变性质。论文创新和有价值的工作涉及以下几方面: 1.采用二次插层取代的方法,用二甲基亚砜作前驱体,先将极性液体二甲基亚砜直接插入到高岭土片层之间,然后再用进行二次插层取代,夹带入羧甲基淀粉,制备了高岭土/羧甲基淀粉剥离型的插层复合物。对介电和电导性能的测量显示羧甲基淀粉插层引起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升高,其介电常数是纯土电流变液介电常数的2.07倍,是羧甲基淀粉电流变液的1.78倍;电导率是纯土的2.73倍。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电流变活性获得大幅提高,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效应。并发现羧甲基淀粉的加入量与电流变性能有密切关系,组分质量比接近1:1时,出现了较强的协同效应,电流变效应最强。 2.从物理设计和化学设计出发,研制了一种高岭土/二甲基亚砜/羧甲基淀粉三元纳米复合电流变液材料。该体系采用二步复合法制备,即先将极性液体二甲基
二、高性能电流变材料的性能测定和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性能电流变材料的性能测定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的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双层隔振 |
1.2.2 隔振控制 |
1.2.3 半主动控制 |
1.2.4 双线性系统 |
1.2.5 最优阻尼 |
1.2.6 饱和非线性 |
1.3 文献总结 |
1.4 主要工作与总体框架 |
第二章 智能阻尼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 |
2.1 引言 |
2.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2.3 参数优化 |
2.4 系统频域响应 |
2.5 系统时域响应 |
2.5.1 随机信号隔振效果 |
2.5.2 冲击信号隔振效果 |
2.6 智能阻尼器 |
2.6.1 智能阻尼器控制电压的推导 |
2.6.2 隔振系统非线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最优阻尼半主动联合控制 |
3.1 引言 |
3.2 隔振效果目标函数 |
3.3 双线性系统 |
3.4 半主动控制约束 |
3.5 智能阻尼最优控制理论的应用 |
3.5.1 在双线性模型上运用推广的变分法原理 |
3.5.2 数值求解 |
3.6 间断算法探讨 |
3.6.1 非实时间断处理算法 |
3.6.2 实时间断处理算法 |
3.7 不可导、不连续、间断点情况下极大值原理的应用 |
3.7.1 泛函分析 |
3.7.2 泛函微分方程和常微分方程问题的求解 |
3.7.3 最优控制中不可导、不连续、间断点问题探讨 |
3.8 在双线性模型上应用半主动控制策略 |
3.8.1 天棚阻尼控制 |
3.8.2 单频激励下半主动阻尼控制策略的比较 |
3.9 利用凸包技术对非线性饱和项进行线性化处理 |
3.9.1 凸包技术 |
3.9.2 对非线性饱和项进行线性化处理 |
3.10 利用Lyapunov函数稳定性理论,求解LMI凸优化问题最优解 |
3.10.1 反馈控制器设计和吸引分析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隔振效果研究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单一频率正弦信号激励下的响应 |
4.2.1 单频激励下力传递率分析 |
4.2.2 单频激励下频域分析 |
4.2.3 单频激励下时域分析 |
4.3 双频正弦信号输入下隔振效果 |
4.4 多频正弦信号输入下隔振效果 |
4.5 冲击信号输入下五种阻尼控制隔振效果研究 |
4.6 双线性系统减振效果分析 |
4.6.1 随机信号激励下的响应 |
4.6.2 冲击信号激励下的响应 |
4.7 混合信号激励下的隔振效果研究 |
4.7.1 冲击和正弦混合信号激励下隔振效果研究 |
4.7.2 随机和正弦混合输入信号下隔振效果研究 |
4.7.3 随机和冲击混合信号激励下隔振效果研究 |
4.8 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策略在参数摄动时的鲁棒性 |
4.9 非线性阻尼隔振控制GUI系统开发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实验研究 |
5.1 实验设备 |
5.1.1 电流变液阻尼器 |
5.1.2 力隔振试验台 |
5.2 试验台测量系统 |
5.2.1 传递率测量原理 |
5.2.2 测量系统结构 |
5.3 无隔振器状态下传递率测量试验与结果分析 |
5.4 优阻尼半主动控制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单阻尼孔阻尼器实验 |
5.5 双阻尼孔阻尼器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特性实验研究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完成的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发明专利情况 |
致谢 |
(2)稀土杂化表面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及电流变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聚合物微球概述 |
1.2 功能化聚合物微球 |
1.2.1 功能化聚合物微球概述 |
1.2.2 功能化聚合物微球的应用 |
1.2.2.1 应用于医药和生物学的功能化微球 |
1.2.2.2 应用于化学领域的功能化微球 |
1.2.2.3 应用于光学和光电学的功能化微球 |
1.2.2.4 应用于流变学的功能化微球 |
1.2.3 功能化微球的制备方法 |
1.3 稀土材料及其应用 |
1.3.1 稀土元素概述 |
1.3.2 稀土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3 稀土材料的应用 |
1.3.3.1 稀土材料的光学应用 |
1.3.3.2 稀土材料的电学应用 |
1.3.3.3 稀土材料的磁学应用 |
1.4 电流变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1 电流变材料的研究概况 |
1.4.2 电流变效应的机理 |
1.4.2.1 水/表面活性剂桥理论 |
1.4.2.2 成纤化模型 |
1.4.2.3 双电层极化模型 |
1.4.2.4 介电极化模型以及电导模型 |
1.4.2.5 渗逾理论 |
1.4.2.6 介电损耗模型 |
1.4.3 影响电流变效应的因素 |
1.4.3.1 温度 |
1.4.3.2 水 |
1.4.3.3 电场 |
1.4.3.4 分散相颗粒 |
1.4.3.5 基液 |
1.4.3.6 添加剂 |
1.4.4 电流变材料制备进展 |
1.4.4.1 电流变材料的发展演变 |
1.4.4.2 稀土在改善电流变效应中的作用 |
1.4.4.3 现有电流变材料的存在问题及电流变材料设计要求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1.5.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于“聚合-配位法”制备稀土杂化表面的聚苯乙烯微球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及规格 |
2.2.2 稀土杂化表面的聚苯乙烯复合微球的制备 |
2.2.2.1 表面富含羧基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
2.2.2.1.1 Poly(St-co-VBA)微球的制备 |
2.2.2.1.2 Poly(St-co-MAA)微球的制备 |
2.2.2.1.3 Poly(St-co-AA)微球的制备 |
2.2.2.1.4 Poly(St-co-IA)微球的制备 |
2.2.2.1.5 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自组装 |
2.2.2.2 表面复合羧酸稀土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
2.2.2.2.1 Poly(St-co-VBA)/RE的制备 |
2.2.2.2.2 Poly(St-co-Carboxylic acid)/RE的制备 |
2.2.2.3 表面复合羧酸稀土配合物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
2.2.3 复合聚苯乙烯微球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 |
2.3.1.1 羧基化微球的透射电镜分析 |
2.3.1.2 羧基化微球的动态光散射(DLS)分析 |
2.3.1.3 羧基化微球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2.3.1.4 羧基化微球的Zeta电位分析 |
2.3.1.5 羧基化微球的固体核磁共振谱 |
2.3.1.6 羧基化微球的拉曼光谱 |
2.3.2 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变化的影响因素考察 |
2.3.2.1 无皂乳液聚合的反应机理 |
2.3.2.2 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变化的影响因素 |
2.3.3 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自组装薄膜 |
2.3.4 表面复合羧酸稀土配合物的聚苯乙烯微球 |
2.3.4.1 羧酸稀土复合微球的透射电镜分析 |
2.3.4.2 羧酸稀土复合微球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2.3.4.3 羧酸稀土复合微球的拉曼光谱 |
2.3.4.4 Poly(St-co-VBA)/Tb的TGA分析 |
2.3.4.5 羧酸稀土复合微球的顺磁共振谱 |
2.3.4.6 表面复合羧酸稀土配合物的聚苯乙烯微球上稀土含量的准确测定 |
2.3.4.7 表面复合羧酸稀土配合物的聚苯乙烯微球的荧光性能考察 |
2.3.5 对表面复合羧酸稀土配合物的聚苯乙烯微球上表面稀土含量影响因素的评价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基于非“聚合-配位法”制备稀土杂化表面的聚苯乙烯微球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及规格 |
3.2.2 非“聚合-配位法”制备稀土杂化表面的聚苯乙烯微球 |
3.2.2.1 “配位-聚合法”制备稀土杂化表面的聚苯乙烯微球 |
3.2.2.1.1 Poly(St-co-Eu(MAA)_3phen)微球的制备 |
3.2.2.1.2 Poly(St-co-Gd(MAA)_3)微球的制备 |
3.2.2.2 表面吸附法制备Ce02纳米颗粒杂化表面的聚苯乙烯微球 |
3.2.3 稀土杂化表面的复合微球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稀土杂化表面的复合微球的透射电镜表征 |
3.3.2 稀土杂化表面的复合微球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3.3 稀土杂化表面的复合微球的拉曼光谱表征 |
3.3.4 稀土杂化表面的复合微球的顺磁共振分析 |
3.3.5 稀土杂化表面的复合微球的扫描电镜-能谱表征 |
3.3.6 CeO_2纳米粉体的透射电镜分析 |
3.3.7 CeO_2纳米粉体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
3.3.8 表面吸附CeO_2的poly(St-co-AA)微球的透射电镜分析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稀土杂化表面的聚苯乙烯微球基悬浮液电流变效应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稀土杂化表面的聚苯乙烯微球基悬浮液的制备 |
4.2.3 电流变效应的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oly(St-co-carboxylic acid)/RE微球基悬浮液电流变效应的测试 |
4.3.1.1 Poly(St-co-VBA)/RE微球基悬浮液电流变效应的测试 |
4.3.1.2 Poly(St-co-MAA)/RE微球基悬浮液电流变效应的测试 |
4.3.1.3 Poly(St-co-AA)/RE微球基悬浮液电流变效应的测试 |
4.3.1.4 Poly(St-co-IA)/RE微球基悬浮液电流变效应的测试 |
4.3.2 其他表面含稀土化合物的聚苯乙烯微球基悬浮液电流变效应的测试 |
4.3.2.1 Poly(St-co-Eu(MAA)_3phen)微球基悬浮液电流变效应的测试 |
4.3.2.2 Poly(St-co-Gd(MAA)_3)微球基悬浮液电流变效应的测试 |
4.3.2.3 CeO_2纳米粉体掺杂poly(St-co-AA)微球基悬浮液电流变效应的测试 |
4.3.2.4 Poly(St-co-MAA)微球基悬浮液电流变效应的测试 |
4.3.3 “负电流变效应”现象的机理的初步探讨 |
4.3.4 不同途径所得稀土杂化表面的复合聚苯乙烯微球基悬浮液的稳定性测试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引言 |
1.2 石墨烯的发现 |
1.3 石墨烯的结构 |
1.4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1.4.1 物理方法 |
1.4.2 化学方法 |
1.5 石墨烯的表征手段 |
1.5.1 光学显微镜 |
1.5.2 原子力显微镜(AFM) |
1.5.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1.5.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1.5.5 X射线衍射(XRD) |
1.5.6 Raman光谱 |
1.6 石墨烯基复合材料 |
1.6.1 石墨烯的共价键功能化 |
1.6.2 石墨烯的非共价键功能化 |
1.6.3 石墨烯的掺杂功能化 |
1.6.4 石墨烯的无机功能化 |
1.7 石墨烯材料的研究进展及潜在应用领域 |
1.7.1 石墨烯作为良好物理实验研究平台的应用 |
1.7.2 石墨烯在纳米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
1.7.3 石墨烯在能量存储方面的应用 |
1.7.4 石墨烯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
1.7.5 石墨烯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
1.7.6 石墨烯在催化领域中应用 |
1.8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石墨烯表面锚定纳米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2 氧化石墨(GO)的合成 |
2.2.3 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的合成 |
2.2.4 石墨烯表面锚定金属钯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5 材料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氧化石墨的表征及其结构特性 |
2.3.2 石墨烯表面锚定钯金属颗粒的合成表征 |
2.3.3 石墨烯/Pd复合材料的形成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钯锚定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催化卤代苯酰胺化反应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2 催化试验设计 |
3.2.3 催化循环试验 |
3.2.4 产物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温度对催化活性研究 |
3.3.2 催化剂中钯量对催化活性研究 |
3.3.3 不同催化剂对催化活性的比较 |
3.3.4 水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
3.3.5 催化循环稳定性试验 |
3.3.6 保温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研究 |
3.3.7 机理推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茂钛金属有机化合物柱撑石墨烯三维多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2 二氯二茂钛的插层氧化石墨材料的制备 |
4.2.3 二氯二茂钛的插层石墨烯材料的制备 |
4.2.4 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4.3.2 XRD表征 |
4.3.3 SEM形貌表征 |
4.3.4 拉曼光谱分析 |
4.3.5 透射电镜分析 |
4.3.6 XPS分析 |
4.3.7 热重分析(TG-DTA) |
4.3.8 N_2吸附-脱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凝胶微球的制备及其电流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2 二氧化钛凝胶微球的制备 |
5.2.3 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凝胶微球的制备 |
5.2.4 电流变材料的配置 |
5.2.5 电流变材料电流变性能测试 |
5.2.6 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结构的表征 |
5.3.2 材料合成机理推测 |
5.3.3 材料的电流变响应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聚苯胺类材料的合成及电流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流变效应的历史起源 |
1.3 电流变流体的组成和分类 |
1.3.1 电流变流体的组成 |
1.3.2 电流变流体的分类 |
1.4 电流变效应的流变学表征 |
1.5 电流变效应的机理 |
1.6 影响电流变效应的主要因素 |
1.6.1 分散相的影响 |
1.6.2 分散介质的影响 |
1.6.3 电场强度的影响 |
1.6.4 剪切速率的影响 |
1.6.5 温度的影响 |
1.7 电流变技术的应用前景 |
1.8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材料合成及结构表征 |
2.1 引言 |
2.1.1 聚邻甲苯胺及聚中性红的的分子结构 |
2.1.2 聚苯胺的聚合方法 |
2.1.3 聚苯胺掺杂机理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2.3 电流变材料的制备 |
2.2.4 电流变材料的去掺杂处理 |
2.3 表征与测试 |
2.3.1 测试仪器 |
2.3.2 测试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方法的讨论 |
2.4.2 聚合物结构表征 |
第3章 电流变性能 |
3.1 引言 |
3.2 电流变流体制备及测试 |
3.2.1 电流变流体的制备 |
3.2.2 电流变流体稳定性测试 |
3.2.3 电流变流体的电流变效应的显微照相测试 |
3.2.4 电流变行为的主要仪器及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流变流体的稳定性 |
3.3.2 电流变效应的显微镜图分析 |
3.3.3 电流变性能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论文目录) |
(5)草酸氧钛钡粒子表面修饰、形貌控制及其电流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流变材料的研究概况 |
1.2 电流变液的组成和分类 |
1.2.1 无机电流变材料 |
1.2.2 有机聚合物电流变材料 |
1.2.3 复合型电流变材料 |
1.2.4 均相电流变材料 |
1.2.5 巨电流变材料 |
1.3 电流变效应的转变机理 |
1.3.1 成纤化模型 |
1.3.2 双电层模型 |
1.3.3 水桥理论 |
1.3.4 介电极化模型 |
1.3.5 电导模型 |
1.3.6 介电损耗模型 |
1.3.7 巨电流变效应的转变机理及影响因素 |
1.4 电流变液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
1.5 草酸氧钛钡体系的选择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2章 聚苯胺修饰的草酸氧钛钡复合粒子的制备及电流变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粒子的制备 |
2.2.3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方法 |
2.3 结构表征 |
2.3.1 XRD分析 |
2.3.2 红外分析 |
2.3.3 热重分析 |
2.4 复合粒子的电流变(ER)性能 |
2.4.1 PAn的修饰量对复合粒子电流变性能的影响 |
2.4.2 不同PAn修饰量复合粒子电流变液的介电性能 |
2.4.3 复合粒子的动态电流变性能 |
2.4.4 电场重复作用对复合粒子电流变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离子掺杂草酸氧钛钡粒子的制备及电流变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粒子的制备 |
3.2.3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方法 |
3.3 不同离子掺杂BTO粒子的结构表征 |
3.3.1 不同离子掺杂BTO粒子的红外光谱 |
3.3.2 不同离子掺杂BTO粒子的XRD图谱 |
3.3.3 不同离子掺杂的BTO粒子的形貌 |
3.4 不同离子掺杂BTO粒子的电流变性能及介电性能 |
3.4.1 不同离子掺杂BTO粒子的电流变性能 |
3.4.2 不同离子掺杂BTO粒子的介电性能 |
3.4.3 铬离子掺杂BTO粒子的动态流变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具有纳米层状结构的铬掺杂BTO粒子的制备及电流变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粒子的制备 |
4.2.3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方法 |
4.3 BCTO粒子的结构表征 |
4.3.1 不同丙烯酰胺浓度合成BCTO粒子的形貌 |
4.3.2 不同丙烯酰胺浓度合成BCTO粒子的红外光谱 |
4.3.3 不同丙烯酰胺浓度合成BCTO粒子的XRD图谱 |
4.3.4 纳米层状结构BCTO粒子的形成机理 |
4.3.5 反应时间对纳米层状BCTO粒子形貌的影响 |
4.4 BCTO粒子的电流变性能及介电性能 |
4.4.1 不同丙烯酰胺浓度合成BCTO粒子电流变性能 |
4.4.2 不同丙烯酰胺浓度合成的BCTO粒子电流变液的介电性能 |
4.4.3 层状结构BCTO粒子动态流变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氧化硅/草酸氧钛钡核壳复合粒子的制备及电流变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粒子的制备 |
5.2.3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方法 |
5.3 复合粒子的结构表征 |
5.3.1 复合粒子的红外光谱分析 |
5.3.2 复合粒子的XRD分析 |
5.3.3 复合粒子的SEM图片和EDS图谱 |
5.4 SIO_2/BTO核壳复合粒子形成机理 |
5.4.1 Ba~(2+)离子在SiO_2粒子表面的吸附 |
5.4.2 草酸氧钛阴离子的制备方法的选择 |
5.5 复合粒子的电流变性能及介电性能 |
5.5.1 复合粒子的电流变性能 |
5.5.2 复合粒子电流变液的介电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主要成果、结论及研究展望 |
6.1 本文主要成果和结论 |
6.2 对本方向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6)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电流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智能材料 |
1.2 电流变液 |
1.2.1 电流变液和电流变效应 |
1.2.2 电流变材料研究概况 |
1.2.3 电流变液的组成 |
1.2.4 影响电流变效应的主要因素 |
1.2.4.1 分散粒子 |
1.2.4.2 外加电场强度 |
1.2.4.3 剪切速率 |
1.2.4.4 温度 |
1.2.4.5 水 |
1.2.4.6 添加剂 |
1.2.5 电流变液的理论模型 |
1.2.5.1 成纤化模型 |
1.2.5.2 双电层模型 |
1.2.5.3 水桥模型 |
1.2.5.4 静电极化模型 |
1.2.6 电流变材料制备进展 |
1.2.6.1 无机电流变材料 |
1.2.6.2 有机电流变材料 |
1.2.6.3 多层包覆电流变材料 |
1.2.6.4 有机-无机复合电流变材料 |
1.2.7 电流变材料的应用 |
1.3 本论文的主要思想 |
1.4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PMMA/PBA/BaTiO_3 杂化电流变液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步骤 |
2.2.3.1 PMMA/PBA/BaTiO_3 杂化材料的制备 |
2.2.3.2 电流变液的制备 |
2.2.3.3 ER 液固含量的测定 |
2.2.4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同步热分析 |
2.3.3 施加电场前后杂化颗粒在硅油中的排列照片 |
2.3.4 电流变效应测试 |
2.3.4.1 稳态剪切下的流变特性 |
2.3.4.2 动态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AN/分子筛复合电流变液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实验步骤 |
3.2.3.1 钛硅分子筛的合成 |
3.2.3.2 PAN/分子筛复合材料的合成 |
3.2.3.3 电流变液的制备 |
3.2.4 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扫描电镜 |
3.3.2 透射电镜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3.3.4 N_2 吸附测试 |
3.3.5 STA 和 DSC 热分析 |
3.3.6 施加电场前后杂化颗粒在硅油中的排列照片 |
3.3.7 电流变效应测试 |
3.3.7.1 稳态剪切下的流变特性 |
3.3.7.2 动态扫描 |
3.3.7.3 蠕变与蠕变回复 |
3.3.7.4 电流变液的稳定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AM/MCM 复合电流变液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及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步骤 |
4.2.3.1 MCM 分子筛的合成 |
4.2.3.2 PAM/MCM 复合电流变液的制备 |
4.2.3.3 ER 液固含量的测定 |
4.2.4 性能测试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
4.3.2 X-射线粉末衍射(X Radial Diffraction,XRD)分析 |
4.3.3 红外光谱分析 |
4.3.4 拉曼光谱分析 |
4.3.5 STA 热分析 |
4.3.6 电流变效应测试 |
4.3.6.1 稳态剪切下的流变特性 |
4.3.6.2 PAM/MCM 复合电流变液的温度效应研究 |
4.3.6.3 动态扫描 |
4.3.6.4 蠕变和蠕变回复 |
4.3.6.5 稳定性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目录 |
致谢 |
(7)纳米颗粒修饰聚硅氧烷连续相电流变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概述 |
1.2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1 无机纳米微粒的特性 |
1.2.2 无机纳米微粒的改性及应用 |
1.2.3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制备 |
1.3 电流变学的发展概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电流变液机理的相关模型 |
1.4.1 成纤化模型 |
1.4.2 双电层模型 |
1.4.3 介电极化模型 |
1.5 电流变液的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 |
1.6 稀土元素的增效机理及在电流变液中的应用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1 无机纳米粒子杂化功能聚硅氧烷体系的选择 |
1.7.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氨基复合纳米粒子/氨基低聚硅氧烷/甲基硅油 ERF 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制备方法 |
2.3.1.1 ERF 的制备流程图 |
2.3.1.2 氨基化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 |
2.3.1.3 纳米SiO_2-氨基低聚硅氧烷/甲基硅油ERF 的配制 |
2.3.1.4 纳米SiO_2复合氧化钛-氨基低聚硅氧烷/甲基硅油 ERF 的配制 |
2.3.2 表征与测试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反应条件的选择 |
2.4.1.1 氨基化纳米粒子缩合反应配比和时间的选择 |
2.4.1.2 氨基化纳米粒子缩合反应pH 的影响 |
2.4.1.3 钛酸四正丁酯加料方式的影响 |
2.4.2 氨基化二氧化硅及 ERF 的红外光谱分析 |
2.4.2.1 氨基化二氧化硅粒子生成前后的红外光谱比较 |
2.4.2.2 不同浓度和温度下 ERF 的红外光谱比较 |
2.4.3 纳米 SiO_2复合氧化钛-氨基低聚硅氧烷/甲基硅油 ERF 的稳态响应性 |
2.4.3.1 静态屈服应力及静态屈服应变 |
2.4.3.2 浓度对 ERF 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3.3 电场强度对 ERF 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3.4 温度对零电场剪切应力的影响 |
2.4.3.5 ER 液体的稳定性 |
2.4.4 ERF 复合氧化钛前后的电致响应性比较 |
2.4.5 纳米 SiO_2复合氧化钛-氨基低聚硅氧烷/甲基硅油 ERF 的动态响应性 |
2.4.5.1 振荡频率对粘弹性的影响 |
2.4.5.2 剪切应力对粘弹性的影响 |
2.5 结论 |
第三章 纳米微粒接枝乙烯低聚硅氧烷 ERF 的研究及稀土元素的增效作用 |
3.1 引言 |
3.2 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制备方法 |
3.3.1.1 ERF 的制备流程图 |
3.3.1.2 纳米 SiO_2的乙烯基化与ER 液体配制 |
3.3.1.3 改性 ER 液体的制备 |
3.3.2 表征与测试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乙烯基化 SiO_2的热重分析(TG) |
3.4.2 乙烯硅油接枝改性纳米粒子的表征 |
3.4.3 电流变液体的响应性能测试 |
3.4.4 电流变液体的稳定性测试 |
3.5 结论 |
第四章 羟基硅油/乙烯纳米 SiO_2/稀土羧酸盐 ERF 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剂与仪器 |
4.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制备方法 |
4.3.1.1 ERF 的制备流程图 |
4.3.1.2 羟基低聚硅氧烷接枝稀土复合纳米颗粒ERF 的制备 |
4.3.1.3 制备方程式示意图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产物的结构与形态分析 |
4.4.1.1 红外光谱分析 |
4.4.1.2 拉曼光谱分析 |
4.4.1.3 ERF 的 TG 分析 |
4.4.1.4 ERF 的冷冻蚀刻 TEM |
4.4.2 反应条件对体系黏度的影响 |
4.4.2.1 二氧化硅不同含量的影响 |
4.4.2.2 反应时间对产物黏度的影响 |
4.4.2.3 反应温度对产物黏度的影响 |
4.4.3 介电性能测试 |
4.4.4 电流变液的电致相变行为 |
4.4.5 电流变液的粘弹性行为 |
4.4.5.1 强制振荡试验 |
4.4.5.2 电流变液体的蠕变与回复行为 |
4.4.6 电流变液的稳定性测试 |
4.5 结论 |
第五章 电流变液的可变阻尼对系统振动的影响及其特性模型的建立 |
5.1 引言 |
5.2 实验装置 |
5.3 测试原理及方法 |
5.3.1 测试原理 |
5.3.2 测试方法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正弦激励下的时域响应 |
5.4.2 正弦激励下的频域响应 |
5.4.2.1 幅频特性曲线 |
5.4.3 可变参数的粘弹力学模型 |
5.4.4 模型参数的识别 |
5.5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新型复合电流变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流变材料研究概况 |
1.2 电流变效应的机理 |
1.2.1 水/表面活性剂桥理论 |
1.2.2 微粒成纤化模型 |
1.2.3 介电极化模型以及电导模型 |
1.2.4 双电层极化模型 |
1.2.5 渗逾理论 |
1.3 电流变液的结构特征 |
1.3.1 静态结构特征 |
1.3.2 动态结构特征 |
1.4 影响电流变效应的因素 |
1.4.1 温度的影响 |
1.4.2 水的影响 |
1.4.3 电场的影响 |
1.4.4 分散相颗粒 |
1.4.5 基液 |
1.4.6 添加剂 |
1.5 电流变液材料制备进展 |
1.5.1 无机电流变材料 |
1.5.2 有机电流变材料 |
1.5.3 有机-无机复合电流变材料 |
1.5.4 多层包覆电流变材料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仪器的组装和检测调试 |
2.1 引言 |
2.2 电流变液流变特性的测试方法 |
2.2.1 电流变液流变特性测试的主要参数 |
2.2.2 相关实验仪器介绍 |
2.3 电流变材料介电相关性质的测试方法 |
2.3.1 电流变材料介电常数的测试 |
2.3.2 电流变材料电导率的测试方法 |
2.4 电流变材料电流变相关性质的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两亲性聚合物电流变材料的合成及其电流变性能 |
3.1 引言 |
3.2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质 |
3.2.1 合成实验部分 |
3.2.2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材料结构表征 |
3.2.3 两亲性嵌段聚合物材料的电流变性质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S共聚物/改性蒙脱土纳米复合电流变液的制备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聚合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合成方法 |
4.3 PS-b-P4VP/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质 |
4.3.1 合成实验部分 |
4.3.2 PS-b-P4VP/MMT复合材料结构表征 |
4.3.3 PS-b-P4VP/MMT复合电流变材料介电性质及其电流变性能 |
4.4 PAS/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 |
4.4.1 合成实验部分 |
4.4.2 聚苯乙烯-丙烯腈/蒙脱土复合材料结构表征 |
4.4.3 聚苯乙烯-丙烯腈/蒙脱土复合材料介电性质及其电流变性能 |
4.5 PS-b-P4VP/MMT和PSAN/MMT纳米复合材料电流变性能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核壳结构复合电流变液材料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 |
5.1 引言 |
5.2 LTNO/P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性能 |
5.2.1 合成实验部分 |
5.2.2 LTNO/PS复合材料结构表征 |
5.2.3 LTNO/PS复合物电流变材料介电性质及其电流变性能 |
5.3 BaTiO(C_2O_4)_2/NH_2CONH_2复合材料的电流变性质 |
5.3.1 合成实验部分 |
5.3.2 BaTiO(C_2O_4)_2/NH_2CONH_2复合材料的电流变性能及其结构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纳米化电流变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电流变液材料研究进展 |
1.1 电流变液材料研究概况 |
1.2 电流变效应的影响因素 |
1.2.1 电场的影响 |
1.2.2 电场频率的影响 |
1.2.3 分散相颗粒介电性质的影响 |
1.2.4 分散相颗粒电导率的影响 |
1.2.5 分散相颗粒体积分数的影响 |
1.2.6 分散相颗粒形状和尺寸大小的影响 |
1.2.7 温度的影响 |
1.2.8 水的影响 |
1.2.9 基液的影响 |
1.2.10 添加剂的影响 |
1.3 电流变效应的转变机理 |
1.3.1 水桥理论 |
1.3.2 双电层重叠理论 |
1.3.3 成纤化模型 |
1.3.4 介电极化模型 |
1.3.5 电导模型 |
1.3.6 介电损耗因子模型 |
1.4 电流变液材料制备进展 |
1.4.1 无机电流变材料 |
1.4.2 有机电流变材料 |
1.4.3 多层包覆电流变材料 |
1.4.4 有机-无机复合电流变材料 |
1.4.5 插层纳米复合材料 |
1.5 本论文的基本思想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改性高岭土/羧甲基淀粉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流变活性 |
2.1 引言 |
2.2 高岭土的结构及其插层化合物的研究 |
2.3 实验部分 |
2.3.1 仪器与试剂 |
2.3.2 改性高岭土/羧甲基淀粉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改性高岭土/羧甲基淀粉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2.4.1 XRD分析 |
2.4.2 红外分析 |
2.4.3 形貌分析 |
2.4.4 透镜分析 |
2.4.5 热重分析 |
2.4.6 粒度分析 |
2.4.7 元素分析 |
2.5 改性高岭土/羧甲基淀粉纳米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介电性能 |
2.6 改性高岭土/羧甲基淀粉纳米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流变学性能 |
2.7 改性高岭土/羧甲基淀粉纳米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温度效应 |
2.8 改性高岭土/羧甲基淀粉纳米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沉降性 |
2.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高岭土基三元纳米复合电流变液材料及其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样品制备 |
3.3 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3.4 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介电性能 |
3.5 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流变学性质 |
3.5.1 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剪切应力 |
3.5.2 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温度效应 |
3.5.3 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电流变液的沉降性 |
3.6 取代度对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电流变液屈服应力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甲酰胺插层高岭土/改性氧化钛纳米复合颗粒及其电流变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甲酰胺插层高岭土/改性氧化钛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 |
4.2.3 电流变液的配制及性能测试 |
4.3 甲酰胺插层高岭土/改性氧化钛纳米复合颗粒的结构表征 |
4.4 甲酰胺插层高岭土/改性氧化钛纳米复合颗粒的电流变性能 |
4.4.1 纳米复合颗粒电流变液的流变学性能 |
4.4.2 钛酸丁酯用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4.5 甲酰胺插层高岭土/改性氧化钛纳米复合颗粒介电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包覆型高岭土/二氧化钛纳米复合颗粒的电流变效应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样品制备 |
5.3 包覆型高岭土/二氧化钛纳米复合颗粒的结构表征 |
5.3.1 X-ray衍射分析 |
5.3.2 红外光谱分析 |
5.3.3 形貌分析 |
5.3.4 元素分析 |
5.4 包覆型高岭土/二氧化钛纳米复合颗粒电流变液的流变学性能 |
5.5 包覆型高岭土/二氧化钛纳米复合颗粒电流变液的介电性能 |
5.6 包覆型高岭土/二氧化钛纳米复合颗粒电流变液的温度效应 |
5.7 包覆型高岭土/二氧化钛纳米复合颗粒高的沉降稳定性 |
5.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局域极化的核壳型纳米复合材料和它的电流变行为 |
6.1 引言 |
6.2 基于离子局域极化的新型核壳材料 |
6.3 实验部分 |
6.3.1 仪器与试剂 |
6.3.2 样品制备 |
6.4 改性高岭土/钛氧化物复合颗粒的结构表征 |
6.4.1 XRD分析 |
6.4.2 红外分析 |
6.4.3 形貌分析 |
6.4.4 元素分析 |
6.5 改性高岭土/钛氧化物复合颗粒的电流变性能 |
6.6 改性高岭土/钛氧化物复合颗粒电流变液的温度效应 |
6.7 改性高岭土/钛氧化物复合颗粒电流变液的介电性能 |
6.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仿生仙人掌型颗粒的制备及其高电流变活性 |
7.1 引言 |
7.2 拉链模型的提出 |
7.3 实验部分 |
7.3.1 仪器与试剂 |
7.3.2 样品制备 |
7.4 结构表征 |
7.4.1 形貌分析 |
7.4.2 透镜分析 |
7.4.3 元素分析 |
7.4.4 孔及孔径分析 |
7.4.5 XRD图谱 |
7.5 仿生仙人掌型颗粒的润湿性能 |
7.6 仿生仙人掌型颗粒电流变液的流变学性能 |
7.7 仿生仙人掌型颗粒电流变液的介电性能 |
7.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改性纳米氧化钛的润湿性能和高电流变活性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仪器与试剂 |
8.2.2 改性纳米氧化钛电流变液的制备 |
8.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8.3.1 改性纳米氧化钛的结构表征 |
8.3.2 改性纳米氧化钛颗粒的润湿性能 |
8.3.3 改性纳米氧化钛颗粒的介电性能 |
8.3.4 改性纳米氧化钛颗粒的电流变活性 |
8.3.5 改性纳米氧化钛颗粒电流变液的沉降性能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Cr离子改性纳米氧化钛颗粒的电流变性能 |
9.1 引言 |
9.2 试验部分 |
9.2.1 仪器与试剂 |
9.2.1 Cr离子改性纳米氧化钛颗粒的制备 |
9.2.3 电流变液配制 |
9.3 结果与讨论 |
9.3.1 Cr离子改性纳米氧化钛颗粒的结构表征 |
9.3.2 颗粒分布与润湿性能的关系 |
9.3.3 Cr离子改性纳米氧化钛电流液的介电性能 |
9.3.4 Cr离子改性纳米氧化钛的电流变活性 |
9.3.5 铬掺杂量对电流变液性能的影响 |
9.3.6 Cr离子改性纳米氧化钛的电流变液的沉降性能 |
9.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全文总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四、高性能电流变材料的性能测定和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双层隔振非线性系统的最优阻尼半主动控制研究[D]. 高新科.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2]稀土杂化表面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及电流变效应研究[D]. 马振雄. 扬州大学, 2014(01)
- [3]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D]. 孙华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4]聚苯胺类材料的合成及电流变性能研究[D]. 邱玉锐. 湘潭大学, 2011(05)
- [5]草酸氧钛钡粒子表面修饰、形貌控制及其电流变性能研究[D]. 刘秧生. 武汉理工大学, 2010(11)
- [6]新型无机/有机杂化电流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武莉萍. 扬州大学, 2007(06)
- [7]纳米颗粒修饰聚硅氧烷连续相电流变材料的研究[D]. 潘生林. 扬州大学, 2007(06)
- [8]化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A]. 叶成. 化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6), 2006
- [9]新型复合电流变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 侯家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04)
- [10]纳米化电流变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王宝祥. 西北工业大学,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