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用塑料薄膜养生法(论文文献综述)
闵西成[1](2021)在《高性能固化土路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砂岩风化土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具有粘聚力低、遇水易崩解等特点,难以满足高等级公路路床填筑的要求。本文采用固化剂A-1对红砂岩风化土进行改良,以研究改良后红砂岩风化土在路床应用中的路用性能为目标,旨在为固化剂改良红砂岩风化土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使废弃土方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减少传统筑路材料在路基填料中的使用,进而减少石料过度开采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铺筑试验路相结合的方法对固化剂A-1改良红砂岩风化土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对红砂岩风化土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颗粒分析、塑性指数和CBR值等进行研究,然后加入固化剂A-1和W-0.2进行击实试验和CBR试验,由工程实际和经济效率综合确定配合比为3%固化剂A-1改良红砂岩风化土,用扫描电镜对比分析了改良前后的土壤间微观结构。(2)对不同掺量固化剂A-1的固化土的路用性能和延迟时间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固化土CBR值、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定性的因素,分别建立了龄期、固化剂掺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式。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A-1掺量的增加,固化土的CBR值迅速增加,CBR值随着固化剂A-1掺量变化呈非线性增长。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龄期呈较好的对数函数关系式,与固化剂掺量呈较好的线性函数关系式。随着固化剂掺量的增加,固化土的水稳系数增大。随着固化剂掺量的增加,固化土凝结时间越短,固化土的强度降低越快。通过固化土与水泥土CBR值和延迟时间对比,得出相同掺量下固化土CBR值和延迟时间优于水泥土。(3)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围压、含水率、压实度和固化剂掺量对固化土动回弹模量的影响并拟合室内动回弹模量预估模型。研究表明,随着围压的增大,动态回弹模量大致呈线性增加。固化土动态回弹模量受含水量影响较大,在最佳含水率时固化土动态回弹模量达到最大。固化剂掺量为2%~3%时,固化土的动态回弹模量增长速度小于固化剂掺量为3%~5%时增长速度,固化剂掺量增加对回弹模量的增长速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4)运用固化土的施工工艺于成都铺筑试验路段,现场用PFWD对试验路段不同养护时间的弯沉和动态回弹模量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改良后未养生、养生1d和7d后动态回弹模量分别是改良前的1.67、3.29和4.07倍。建立了室内试验动态模量MR与现场动态模量Ep的关系式Ep=13.66MR-1534.44。
张馨月[2](2020)在《季冻区路基改良粉砂土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东北三省、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北部、青海等地区分布着冻深大于1m的深季节性冻土,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季节性冻土冬冻夏融,在冻融作用下土中的水分不断迁移变化,导致路基的承载能力被破坏。粉砂土在毛细作用下水分迁移积聚现象更为显着,路基的冻胀、翻浆等病害愈加明显。因此,亟需对季冻区粉砂土进行专门研究,提高粉砂土路基的强度和耐久性,为粉砂土改良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扩大粉砂土改良技术在季冻区的应用范围。本文以东北地区的低液限粉砂土作为研究对象,经粘土、聚丙烯纤维、石灰三种方式改良后,针对反复冻融作用下改良土的力学性能变化进行研究。采用击实试验得出改良土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在最佳含水率的条件下进行三轴试验,通过室内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阐明改良土随冻融循环的作用机制。通过试验结果得出:1.击实试验:粉砂土在改良后的最佳含水率变化相对于最大干密度的变化更加明显,粘土改良粉砂土和石灰改良粉砂土的最佳含水率增大,最大干密度降低;聚丙烯纤维改良粉砂土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均下降。2.三轴试验:在不固结不排水的三轴试验中,粘土改良粉砂土、纤维改良粉砂土和石灰改良粉砂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均呈应变软化型,峰值强度出现在应变3%~5%,冻融作用会降低曲线的峰值强度,但不会改变曲线的形态;3.粘土改良粉砂土、石灰改良粉砂土和聚丙烯纤维改良粉砂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和抗剪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根据在冻融作用下的三轴试验结果推荐改良剂的工程用量:粘土掺量在25%~30%,石灰掺量6%,聚丙烯纤维掺量0.3%。4.粘土改良粉砂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极限强度、黏聚力、抗剪强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在第6次冻融循环后逐渐平稳,内摩擦角在冻融作用下波动,未有明显规律。5.聚丙烯纤维改良粉砂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黏聚力和抗剪强度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先下降、稳定,再到上升或稳定趋势,内摩擦角随冻融次数的变化无明显规律可循。6.石灰改良粉砂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黏聚力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内摩擦角在首次冻融后明显下降,随冻融次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第6次冻融结束后基本稳定;抗剪强度随冻融次数增加逐渐增大,后期强度高。
王晓飞[3](2019)在《新疆干旱荒漠地区超厚宽幅水稳砂砾基层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新疆地区新建公路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厚度、宽度逐渐增加,已达30cm40cm、整体平均宽度在10m以上。同时由于其绝大部分区域具有降水量少、蒸发强烈、日温差和年温差较大的干旱荒漠气候特点,极易导致水稳基层出现干缩、温缩裂缝病害,所以对水稳砂砾材料组成结构、基层的裂缝变形机理和超厚宽幅水稳基层不同施工工艺进行研究,总结出适宜的水稳砂砾料原材配比和施工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通过选取典型路段进行对比研究,对不同级配类型、组成配比的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材料的干缩、温缩试验,强度、刚度试验以及CT扫描分析,给出了适用于新疆干旱荒漠地区的骨架密实型抗裂水稳砂砾级配范围;通过对大厚度水稳基层路用性能的影响因素、作用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改善基层力学性能的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得出大激励振动一次成型厚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比标准静压基层具有更优良性能的结论;最后结合东疆干旱荒漠区某高速公路34cm水稳砂砾基层超厚宽幅一次性摊铺施工和某二级公路34cm水稳砂砾基层并机双层连铺施工实例,证明了一次性整体摊铺、振动压实工艺对超厚宽幅水稳层施工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在干旱荒漠地区,水泥剂量、水泥强度等级的增大,将导致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干缩量和温缩量增大;混合料级配组成中粗集料含量越高、细集料越少,水稳材料的变形就越小;相同条件下,混合料干缩、温缩变形量排序为:骨架空隙型﹤骨架密实型﹤悬浮密实型。通过增强层间连续性、降低上下层压实度差异、采用大激振力振动成型工艺可以有效提高超厚宽幅水稳基层力学性能和施工质量。采取整体一次性施工工艺进行厚层水稳基层施工,不但基层整体性、平整度优于分层并机连铺工艺,而且材料离析现象明显减少,且前者比后者工程进度提高50%,每公里可节约资金3.286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苏成光[4](2018)在《连续式无砟轨道温度场及开裂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相比于单元式无砟轨道结构,连续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整体性和平顺性更好,然而其轨道板、道床板和底座板受温度影响很大。当降温荷载作用于连续结构时,其内部将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将不可避免的导致道床板(或轨道板)及底座板混凝土开裂。当裂纹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影响无砟轨道的耐久性,甚至影响到轨道结构的稳定性和高速行车的平稳性和安全性。目前,国内外关于连续式无砟轨道的开裂机理及其影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针对连续式无砟轨道温度场及开裂特性问题,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连续式无砟轨道的受力特点和材料特性出发,对其温度荷载取值、开裂特性、弯拉开裂模式及钢筋锈蚀的影响等方面开展了理论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现场无砟轨道温度场的长期观测试验通过对沪杭高铁无砟轨道温度场和气象因素一年的观测,得到轨道温度场变化特性及其受气象因素(气温、太阳辐射、风速等)的影响关系。经统计,我国各地区夏季轨道板顶温度峰值出现时间大致与经度成比例关系,从东向西,随着经度的减小,温度峰值出现时间依次滞后。上海地区无砟轨道夏季板顶、板中最高温度可达57.3℃、50.8℃,冬季板顶、板中最低温分别为0.15℃、3.7℃。全年内无砟轨道板中最大正温度梯度为109.78℃/m,最大负温度梯度为-74.1℃/m,指数函数形式能较好的描述轨道板温度梯度概率分布。2.道床板早期温度场分布研究建立了无砟轨道温度场有限元计算模型,试验验证了其准确性,考虑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水化热,计算分析了道床板的早期温度场分布,得到了其零应力温度,为轨道开裂等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夏季连续式无砟轨道板中零应力温度可高于当地气温15℃,早期温度场对轨道结构开裂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3.连续式道床板的温度应力与裂纹计算方法研究基于混凝土材料的离散性,得到了具有95%保证率的道床板开裂轴力。建立了考虑纵向阻力下的连续式道床板温度应力与裂纹计算方法,得到了道床板开裂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考虑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滑移关系,得到了连续式道床板在开裂过程中的伸缩刚度变化规律,进而提出了连续式道床板的受拉开裂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在混凝土结构中,外载作用效应按混凝土抗拉强度计算的话,规范对其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标准值的规定均偏于危险,计算作用效应时采用设计值将大大低估实际外荷载值;(2)考虑纵向阻力下的临界降温幅度、裂纹间距、裂纹宽度及钢筋应力与混凝土抗拉强度、配筋率、钢筋直径及纵向阻力均有关系,配筋率和纵向阻力对各指标均是负相关作用,且裂纹宽度与配筋率二次方成反比;(3)在道床板整个开裂过程中,道床板平均刚度迅速降低,处于稳定裂纹阶段时的构件刚度随应变的增大而缓慢减小,约为钢筋刚度的2倍,平均刚度约降到初始刚度的十分之一。4.连续式无砟轨道开裂特性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最小裂纹间距、裂纹宽度、稳定与不稳定裂纹温度界限、钢筋应力及开裂轴力与混凝土强度、配筋率等裂纹发展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配筋混凝土模型试件在轴拉状态下,裂纹发展主要呈现不稳定裂纹和稳定裂纹两个阶段;(2)最小不稳定裂纹间距比理论计算值略小,且分布范围较大,大致呈正态分布;(3)试件开裂时的轴向拉力多小于其理论计算值,稳定裂纹阶段钢筋应力大范围处于接近屈服极限的较高水平;(4)当前铁路设计规范计算的裂纹宽度值的3倍与无板底摩阻力试件的表面裂纹宽度最大值吻合较好,但与有板底摩阻力情况下的实测值偏差较大,而本文理论计算结果与考虑板底摩阻力下的实测值吻合较好。实测裂纹发展规律与计算理论较为一致,验证了本文裂纹计算方法的准确性;(5)在使用带肋钢筋且配筋率为1.14%,混凝土为C40的条件下,试件裂纹不稳定与稳定阶段的界限降温幅度约为70℃,若试件底部是水硬性支承时,则约是60℃,为了有效控制裂纹宽度,应将道床板裂纹限制在不稳定裂纹阶段。5.道床板和支承层整体弯拉开裂模式和锈胀道床板开裂研究建立了道床板和支承层整体弯拉开裂模式和锈胀道床板开裂细观尺度有限元计算模型,探究了加载应变率对混凝土梁弯拉开裂模式、弯拉强度及应力位移关系的影响,研究了钢筋锈蚀时不同钢筋直径、间距、保护层厚度的道床板受力性能及损伤开裂模式,分析了列车荷载和温度荷载对锈胀道床板开裂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静态加载下混凝土宏观裂纹主要是沿着骨料边缘扩展,集中在薄弱的交界面周围;(2)混凝土简支梁加载速率的大小显着影响其动态开裂模式,弯拉强度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混凝土裂纹由沿薄弱交界面周围扩展的单一裂纹型式,转变为复杂的多裂纹型式,且裂纹宽度急剧增加,损伤开裂扩展至整个受拉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层间整体性对轨道结构保持稳定性十分重要,应特别关注其层间损伤;(3)道床板开裂模式与钢筋保护层厚度有关,与钢筋直径和间距关系不大;(4)当道床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较小,道床板外部裂缝贯通时的钢筋锈胀位移约为70μm。内部裂缝贯通时的锈胀位移主要随着钢筋间距的增大而增大;(5)列车荷载对锈蚀后的道床板受力影响不大。
项尚[5](2018)在《高原地区桥梁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蓬勃发展,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混凝土工程的劣化病害屡见不鲜,因此如何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成为一个非常具有社会意义以及经济意义的问题。西部高原地区具有低压、低温、大温差、干燥等环境特点,对于桥梁施工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如降低力学性能、工作性能,出现早期裂缝和冻胀裂缝,增加混凝土长期收缩徐变等。本文结合高原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混凝土结构性能提升的角度展开以下针对性研究:1、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桥梁上下部结构几种典型的养生方式,考察其对于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提出合适的养生方式。2、在配合比优化的基础上考虑掺入引气剂、矿物掺和料,改变水胶比,考察混凝土的抗冻性。鉴于高原地区温度较低,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往往是结构劣化的主要方式,观察冻融循环中混凝土的破坏过程,采用青藏高原的气候条件和优化后的C30、C50混凝土配合比,制备不同掺和料、引气和非引气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冻性研究。3、结合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求以及不同海拔地区对于混凝土性能的耐久性要求,提出高原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控制技术以及配合比设计优化建议,以便更好地指导现场的施工,提升桥梁结构的耐久性。4、为检验成果的可行性,依托高原地区的两座桥梁进行成果应用,以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为基本原则,通过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优化配合比、改善施工工艺等措施,提升桥梁结构的性能。
杨雅[6](2018)在《《治愈银屑病—自然替代疗法》(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外医学层面的交流也日渐频繁,医学翻译在此过程中地位日渐凸显。医学翻译,作为国内外高新医疗技术的沟通纽带,一方面,有助于国内医护人员学习国外先进理念、方法,提升我国医疗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西医护人员相互交流宝贵的治疗经验。因此,医学翻译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原文本选自美国银屑病专家John O.A.Pagano教授所着的畅销医学书Healing Psoriasis--The Natural Alternative(《治愈银屑病——自然替代疗法)》,该书尚无中译本问世。此书不仅解释了银屑病的成因,更是一改以往“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方法,书中提倡使用自然替代疗法,且详细地列举了诸多成功治疗病例,为久治不愈的银屑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该书也可供国内医护人员借鉴学习,提升银屑病治愈率。本次翻译实践报告试图从目的论角度探讨医学文本的翻译策略。目的论主要包括三个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该理论从译者的翻译目的出发,跳出了原文本的限制,让译者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译者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在读者可接受的范围内,将原文内容忠实连贯地传达出来。本报告分为五部分:第一章对本次的翻译项目开展的概况及意义进行了简介;第二章从多角度对目的论及医学翻译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第三章是对本次翻译过程,包括译前准备及译后工作进行简要说明;第四章,从分析医学文本的文体特征出发,详细论述了目的论在本次医学文本翻译中的运用,从词、句层面考察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试图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一章在对本次翻译活动进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经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发现,在翻译医学文本时,一定要充分理解原文本的字面含义和语境含义、原作者意图、目标受众想要获取的信息等;术语的翻译需遵从已有的术语翻译规范;句子翻译需准确达意、简明晓畅,符合目标受众的阅读习惯。
王朋辉[7](2017)在《大风高温气候下桥涵混凝土养生工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公路设计中桥涵结构物占公路里程的比例逐步增加,对结构物的现场养生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在大风高温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略采用传统养生方式很难保证养生的质量及效果,造成结构物的耐久性不能达到设计的使用年限及要求,过早出现混凝土表皮脱落、麻面等质量问题,本工法可以有效解决大风高温地区现场混凝土养生的难题,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及耐久性,节约养生成本,操作简单实用,可以满足各种薄壁式墩台的现场养生要求。
杨雅茹[8](2017)在《基于“节气”文化的茶产品包装设计及其虚拟展示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系统地梳理了茶产品包装的沿革,提出了现代茶产品包装的设计趋势。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对茶饮养生的益处,进行了基于“节气”文化的茶产品包装设计方法的分析与深入的研究,并进行了具体的设计实践。利用最新的现代化信息技术(HTML5)完成其移动web网页的设计开发,实现了“互联网+ ”形式的宣传和展示。将所设计制作的网页上传至互联网,借助互联网方便、快捷、高效的传播途径,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对产品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并且通过动态交互功能提供了多维度用户体验,达到先一步了解客户需求的目的,通过确认需求,借助移动互联网强大的媒体展示能力提供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产品。主要研究内容有:(1)通过对“节气”与茶文化的关联性研究,阐述以节气为焦点的具有明晰节气特点的系列茶产品。“节气”茶产品不仅带给人味觉的享受,更重要的是符合现代养生理念,使人们自觉地尊从自然时间、生命节律,将传统文化融入茶文化,以茶文化促进文化传承,进而形成一种新型饮茶模式。(2)通过对中国茶产品包装及其沿革的研究,分析并梳理了中国茶产品包装的发展现状、不同时期的造型演变、材料与制造工艺特色和装饰图案的变化过程,制作出完整的中国茶产品包装形态演变流程图,展示较为系统的中国茶产品包装文化内涵。(3)基于对中国茶产品包装形态的研究和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基于“节气”文化的现代茶包装设计方法研究。以现代时尚元素和先进的包装工艺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节气”文化的茶产品包装,并在网页中作为展示案例。(4)分析现有移动web页面的发展现状和主要展示形式,进行“节气”茶产品包装虚拟展示移动web的创意设计,利用平面软件PS和AI进行移动web所有视觉元素和界面的设计,并保持整体风格上的统一性。(5)完成移动web网页的制作,进行网页的上传测试,生成链接和二维码,通过富媒体进行展示和宣传。
孙建[9](2016)在《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文中指出长久以来,艾草和艾灸广泛被用来治病救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艾文化。艾文化是由中医药学、民俗学、饮食学、社会学、农学等多学科领域交叉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根植于艾文化基础上的艾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艾草、艾灸相关的民俗、医药、饮食、养生保健等各种文化遗产的总称,这其中包括诸如思想、人物、书籍、技术、器具等方面,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对艾草以及艾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考证是解读中国古代医学史乃至社会史中诸多历史现象的重要参考。艾文化的历史特征是以艾草作为基点进行解析。本文着重梳理中国古典文献中关于艾草的记载,对其名实进行考证,梳理出艾草有冰台、艾蒿、蕲艾、黄草、医草、灸草等二十几种别名,并且结合古代文献中文字与图例来探究其历史原貌,通过古今对比对艾草成分和功效在各个时期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具象化艾草以及艾草延伸的作用与艾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以便能更全面认识艾的历史作用与艾文化历史内涵。艾灸是艾文化遗产的核心,是艾和火的有效结合,历史非常悠久,是最能代表中国艾文化的文化载体。根据对古籍文献的梳理,艾灸文化的历史传承可分为起源与发展、鼎盛、稳定与衰落和再次兴起四个阶段。早在三国时期曹翕就撰写了我国史上首部灸法专着《曹氏灸方》,到了两晋至唐是灸法的快速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些灸法大家及代表性着作。唐宋时期灸法最为盛行,达到了艾灸发展的鼎盛,此时期灸法大家的出现、涌现大量灸疗专着、灸法的专门化和普及化是灸法达到历史高潮主要标志。明清灸法继续发展,但相对唐宋有所缓和。清末至民国时期,艾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对于近现代艾灸的研究,文章以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在我国针灸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澄江针灸学派为个案,通过研究澄江学派近百年来针灸学保护与传承中走过的艰辛和曲折,以传承人、代表作和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突破口,力争找到对该学派针灸事业得以活态传承至今的原因,通过全方位的剖析艾灸文化的历史脉络,力图勾勒出艾灸文化的历史特征。同时,通过对艾灸有病治病、未病寻病、无病养生“三位一体”和驱寒邪、补元阳、通经络、调正气“四效合一”特点的古典文献进行梳理,探讨艾灸被中国古代人们所推崇,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另外,对各时期的艾灸重要传承人、传承人代表作、灸疗的重要思想、对外交流及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探究艾灸事业对于中华医学复兴、针灸学术发展以及现代针灸理论体系的构建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参考价值与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除了治病救疾之外,由于艾草无毒、温中、逐冷、除湿等药用特性而被古代人们用于日常饮食当中或进行食疗。通过对于古代文献的梳理,考证了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发展与传承,指出艾草茶不仅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止血、凝血、镇静、抗过敏等治疗效果,同时,还有预防感冒、抗肿瘤、护肝利胆、保护心血管的辅助治疗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艾食用在中国历史上分类以及传承情况,指出了艾草是作为中国古代人们常用食料。另外,通过对中日韩三国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使用现状,论证了中日韩三国艾饮食文化的异同点。以艾草为中心的民俗文化是一个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且与艾草紧密联系的端午节中。通过对端午挂艾历史的考证、古今挂艾的调查、挂艾的功效(辟邪、厌胜、治病)和洗艾浴的作用四方面来肯定艾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促进了以艾草为主题的具有宝贵民俗文化的文学作品的诞生,并且能进一步探讨以“艾”姓起源为着重考证基础点的姓名文化核心内容。从社会学、历史学、植物学、文化学、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又的运用分析,来探索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找寻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衍变历程中的作用,从而更为有效的解读中华文化的精髓内涵。尤其是,对于“鲜艾入膳”的药食同源理论分析、艾草洗浴的民俗考证、“艾”字的书写方式不同辨析,都是对艾文化的有效补充。所以,对于艾草的“俗、食、药、灸”四位一体特性的考证研究,是真实反映整个艾文化的重要核心,亦能更为全面和真实描绘出中国古代社会对于艾草使用的历史社会图景,为当今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提供历史借鉴。艾民俗文化是具有文化资源的区域特点分布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艾民俗文化都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都具有自身的地方性民俗特色。另外,从艾文化资源的内部构成要素来看,不同属性的艾文化资源存在着非兼容性,乃至矛盾与冲突。这些艾文化资源,或者说是艾民俗文化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衡与文化资源属性的内部矛盾,会造成文化资源开发和实现资本化转向的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实现文化资源间的融合,使艾民俗文化整体资源的优势得以发挥,要将艾民俗文化进行合理的配置、组合、交融、整合,遵循最优化的原则,既要突出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又要兼顾区域文化资源个性化的塑造与培育,将不同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的最优良方面组合为一体,使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最优化。从实际出发,寻找探索最适合本地特点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不盲目跟风,做到具有自身独立特性的艾民俗文化,但是又符合整体艾民俗文化的体系要求。针对现今艾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的现状,通过比较中日韩三国对艾草的利用和艾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异同,提出了四点对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其一,政策的持续性保护;其二,中医文化与流派的保护;其三,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其四,艾草及艾草专利的保护。在以上四点建议的基础上,构建起艾文化保护体系,提出对艾文化遗产开发应从种植加工的产业化、艾文化遗产开发的多元化和传承的国际化着手,要有意识地树立一些优秀的榜样,鼓励更多的企事业从事艾相关产品的研究,打造艾文化的知名品牌,积极将艾文化与国际接轨,搭建优质化的国际宣传平台,从而带动艾草产品和产业的发展。
赵胜利[10](2014)在《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沥青混凝土路面为我国目前公路路面普遍应用的结构形式。但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就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探讨,以促进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提升。
二、实用塑料薄膜养生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用塑料薄膜养生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固化土路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基填料的CBR研究现状 |
1.2.2 路基填料的动态回弹模量研究现状 |
1.2.3 固化剂在道路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4 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试验研究及固化土配合比设计 |
2.1 土壤固化剂 |
2.2 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
2.2.1 颗粒分析 |
2.2.2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2.3 击实试验 |
2.2.4 CBR试验 |
2.3 固化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2.3.1 固化土击实试验研究 |
2.3.2 固化土CBR试验研究 |
2.3.3 固化剂合理掺量的确定 |
2.4 红砂岩风化土固化前后微观分析 |
2.4.1 SEM试验流程 |
2.4.2 SEM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化土静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 固化土CBR影响因素研究 |
3.1.1 固化剂掺量对CBR的影响 |
3.1.2 养生龄期对CBR的影响 |
3.1.3 浸水时间对CBR的影响 |
3.2 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研究 |
3.2.1 试验方法 |
3.2.2 试验结果分析 |
3.3 固化土水稳定性研究 |
3.3.1 试验方法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3.4 固化土延迟试验研究 |
3.4.1 试验方法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3.5 固化土与水泥土对比分析 |
3.5.1 击实试验 |
3.5.2 CBR试验 |
3.5.3 延迟时间影响系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固化土动态回弹模量及其预估模型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概况 |
4.2.1 试验设备 |
4.2.2 试验方法 |
4.2.3 制样方法 |
4.2.4 试验加载流程 |
4.3 试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4.3.1 围压对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 |
4.3.2 含水率对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 |
4.3.3 压实度对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 |
4.3.4 固化剂掺量对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 |
4.4 动态回弹模量的预估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固化土路床现场试验与应用效果评价 |
5.1 试验路工程概况 |
5.2 试验路铺筑工艺 |
5.2.1 施工机械 |
5.2.2 施工要求 |
5.2.3 场地准备 |
5.2.4 翻松待固化基土 |
5.2.5 摊铺粉体固化剂 |
5.2.6 拌和固化土混合料 |
5.2.7 整平和碾压 |
5.2.8 养生 |
5.3 试验路段检测 |
5.3.1 压实度 |
5.3.2 含水率 |
5.3.3 动态回弹模量与弯沉 |
5.4 室内与现场检测动态模量的关系 |
5.4.1 确定体应力和剪应力 |
5.4.2 计算室内动态回弹模量 |
5.4.3 室内外动态模量关系的建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季冻区路基改良粉砂土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改良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冻融作用下土的力学性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粘土改良粉砂土室内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试验材料 |
2.3 击实试验 |
2.3.1 土料制备 |
2.3.2 试验操作 |
2.3.3 试验结果分析 |
2.4 三轴试验 |
2.4.1 试件制备 |
2.4.2 试验操作 |
2.4.3 试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丙烯纤维改良粉砂土室内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材料 |
3.3 击实试验 |
3.3.1 试验准备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3.4 三轴试验 |
3.4.1 试验准备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灰改良粉砂土室内试验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材料 |
4.3 击实试验 |
4.3.1 试验准备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4 三轴试验 |
4.4.1 试验准备 |
4.4.2 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新疆干旱荒漠地区超厚宽幅水稳砂砾基层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新疆地区水稳砂砾基层变形特性分析 |
2.1 新疆地区水稳砂砾基层干缩、温缩情况分析 |
2.1.1 新疆气候特点说明 |
2.1.2 干缩 |
2.1.3 温缩 |
2.2 集料特性对水稳砂砾基层变形影响分析 |
2.2.1 研究路段筛选 |
2.2.2 集料技术指标及特性分析 |
2.3 水泥品种和剂量对水稳砂砾基层变形的影响分析 |
2.4 材料配合比对水稳砂砾基层混合料变形的影响分析 |
2.4.1 混合料结构类型分析 |
2.4.2 结构类型划分依据 |
2.4.3 不同结构类型混合料的干缩、温缩规律 |
2.4.4 水泥与集料的比例对混合料干缩、温缩的影响分析 |
2.4.5 水泥与集料的比例对水稳砂砾基层强度的影响分析 |
2.5 成型方式对水稳砂砾混合料变形的影响分析 |
2.6 不同结构类型水稳砂砾混合料的强度、刚度试验分析 |
2.7 不同结构类型水稳砂砾混合料的空隙率分析 |
2.8 抗裂型水稳砂砾基层配合比的提出 |
2.9 试验路铺筑验证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疆地区超厚水稳砂砾基层路用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3.1 层间状态对超厚水稳砂砾基层路用性能的影响 |
3.2 压实度对超厚水稳砂砾基层路用性能的影响 |
3.3 成型方式对超厚水稳砂砾基层路用性能的影响 |
3.4 大激振力作用下超厚水稳砂砾基层的整体压实性能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疆地区超厚宽幅水稳砂砾基层施工技术对比研究 |
4.1 分层连续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4.2 整体一次性施工技术概述 |
4.2.1 全厚全幅施工机械简介 |
4.2.2 整体一次性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
4.3 分层连续施工技术在新疆S328 线的应用 |
4.4 整体一次性施工技术在G30 吐鲁番-小草湖段公路建设项目上的应用 |
4.5 两种施工方法的对比分析 |
4.5.1 工程质量对比分析 |
4.5.2 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连续式无砟轨道温度场及开裂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连续式无砟轨道发展概况 |
1.2.1 国外连续式无砟轨道的发展概况 |
1.2.2 我国连续式无砟轨道的发展概况 |
1.3 无砟轨道温度场特性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温度场特性研究现状 |
1.3.2 温度场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连续式无砟轨道伤损现状及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1 连续式无砟轨道伤损研究现状 |
1.4.2 连续式无砟轨道伤损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第2章 无砟轨道温度场特性研究 |
2.1 试验概况 |
2.1.1 试验设备 |
2.1.2 测点设置及安装 |
2.1.3 海宁气候条件 |
2.2 试验结果 |
2.2.1 轨道结构温度场特征 |
2.2.2 轨道结构温度梯度 |
2.3 无砟轨道温度场计算模型 |
2.3.1 温度场计算理论 |
2.3.2 无砟轨道温度场计算模型 |
2.3.3 模型主要参数 |
2.3.4 试验验证 |
2.4 道床板早期温度场及零应力温度取值 |
2.4.1 零应力温度概念 |
2.4.2 早期温度场的计算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连续式无砟轨道温度应力开裂特性研究 |
3.1 连续式道床板开裂模式 |
3.2 连续式道床板开裂轴力 |
3.3 连续式道床板温度应力与裂纹计算方法 |
3.3.1 考虑纵向阻力的温度应力与裂纹计算 |
3.3.2 道床板开裂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3.4 连续式道床板纵向刚度特性分析 |
3.4.1 纵向刚度 |
3.4.2 受拉开裂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连续式无砟轨道开裂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1.1 试件制作 |
4.1.2 加载制度 |
4.1.3 试验设备 |
4.1.4 混凝土力学参数 |
4.2 试验结果 |
4.2.1 裂纹间距 |
4.2.2 开裂轴力 |
4.2.3 钢筋应力 |
4.2.4 裂纹宽度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连续式无砟轨道开裂特性的细观有限元分析 |
5.1 道床板和支承层整体静动态弯拉开裂模式分析 |
5.1.1 混凝土细观尺度计算模型 |
5.1.2 模型验证 |
5.1.3 混凝土梁静动态开裂模式分析 |
5.2 锈胀道床板开裂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5.2.1 锈胀道床板细观尺度计算模型 |
5.2.2 计算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5)高原地区桥梁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原环境下混凝土的性能 |
1.3.2 混凝土耐久性 |
1.4 研究内容 |
1.4.1 高原环境下养生工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1.4.2 高原冻融环境作用下混凝土抗冻性提升研究 |
1.4.3 高原环境下桥梁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 |
1.4.4 依托工程应用及评价 |
第二章 原材料性能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集料 |
2.1.4 外加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工作性能 |
2.2.2 力学性能 |
2.2.3 弹性模量 |
2.2.4 抗冻性能 |
第三章 高原环境下养生工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3.1 高原地区桥梁混凝土养生技术研究 |
3.1.1 上部结构养生技术 |
3.1.2 下部结构养生技术 |
3.2 温度影响研究 |
3.3 相对湿度影响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原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抗冻性提升 |
4.1 高原冻融环境下混凝土的试验配合比 |
4.2 高原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抗冻性研究 |
4.2.1 水胶比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
4.2.2 引气剂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
4.2.3 掺和料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
4.2.4 冻融循环后混凝土的外观形貌 |
4.3 混凝土冻融循环破坏的微观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原环境下桥梁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 |
5.1 高原地区混凝土原材料优选 |
5.1.1 水泥 |
5.1.2 粗集料 |
5.1.3 细集料 |
5.1.4 矿物掺和料 |
5.1.5 外加剂 |
5.1.6 施工过程控制 |
5.2 高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优化 |
5.2.1 一般规定 |
5.2.2 配合比 |
5.2.3 拌和物性能要求 |
5.2.4 耐久性要求 |
5.3 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 |
5.3.1 控制原材料的加热温度 |
5.3.2 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
5.3.3 做好试块的留置工作 |
5.3.4 加强成品的养护 |
第六章 依托工程应用及评价 |
6.1 依托工程应用简介 |
6.2 依托工程应用评价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简介 |
(6)《治愈银屑病—自然替代疗法》(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研究对象介绍 |
1.2 银屑病介绍 |
1.3 翻译项目介绍 |
1.4 翻译项目研究意义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目的论概述 |
2.1.1 目的原则 |
2.1.2 连贯原则 |
2.1.3 忠实原则 |
2.2 目的论研究现状 |
2.3 医学翻译研究现状 |
第3章 翻译过程描述 |
3.1 译前准备 |
3.2 译中要点 |
3.3 译后工作 |
第4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医学术语翻译策略分析 |
4.1.1 冠名词的翻译 |
4.1.2 希腊词源词汇的翻译 |
4.1.3 药物名称及医疗机构组织名称的翻译 |
4.2 医学文本长难句翻译策略分析 |
4.2.1 虚拟语气的翻译 |
4.2.2 被动句的翻译 |
第5章 翻译实践总结 |
5.1 译后经验总结 |
5.2 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参考书目(非直接引用) |
附录二:术语表 |
附录三:翻译辅助工具列表 |
附录四:原文译文对照 |
致谢 |
(7)大风高温气候下桥涵混凝土养生工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工法特点 |
3 适用范围 |
4 工艺原理 |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5.1 施工工艺流程 |
5.2 施工方法及主要工序操作要点 |
6 材料与设备 |
7 质量控制 |
8 效益分析 |
9 应用实例 |
(8)基于“节气”文化的茶产品包装设计及其虚拟展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节气”文化的研究进展 |
1.2.2 茶产品包装设计的研究进展 |
1.2.3 产品包装的虚拟展示方法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节气”与中国茶文化的关联性研究 |
2.1“节气”的概述 |
2.2“节气”的农耕文化 |
2.3“节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
2.4 中国茶文化概述 |
2.5“节气”与中国茶文化的关联性 |
2.5.1“节气”与茶的生长 |
2.5.2“节气”与茶饮 |
2.5.3“节气”与茶产品包装 |
3 中国茶产品包装设计及其沿革分析与研究 |
3.1 中国茶产品包装的内涵及其形式 |
3.1.1 茶产品的要义 |
3.1.2 中国茶产品的分类及特点 |
3.1.3 中国茶产品包装的内涵 |
3.1.4 中国茶产品包装的形式 |
3.2 茶产品包装的沿革分析 |
3.2.1 包装形态 |
3.2.2 包装材料 |
3.2.3 包装视觉 |
3.2.4 包装人机关系 |
3.2.5 包装信息传递方式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节气”文化的现代茶包装设计方法 |
4.1 包装设计原则 |
4.1.1 茶叶特性对包装形式的基本要求 |
4.1.2 市场对包装形式的基本要求 |
4.1.3 茶产品包装设计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
4.2 现代包装的文化与体现 |
4.2.1 文化设计观念 |
4.2.2 包装的文化元素表现策略 |
4.3 基于“节气”文化的包装设计方法 |
4.3.1 设计构思 |
4.3.2 设计定位策略 |
4.3.3 造型创意设计 |
4.3.4 包装结构创新设计 |
4.3.5 视觉传达设计 |
4.4 设计实践 |
5 移动web网页虚拟展示设计 |
5.1 HTML5开发平台与表现形式 |
5.1.1 HTML5简介 |
5.1.2 i H5开发平台概述 |
5.1.3 现有移动web网页的主要类型分析 |
5.1.4 现有移动web网页的主要展示形式 |
5.1.5 现有移动Web网页的界面视觉语言分析 |
5.2“节气”文化茶包装展示移动Web网页的需求分析 |
5.2.1 移动Web网页的展示需求分析 |
5.2.2 移动Web网页定位 |
5.2.3 移动Web网页内容分析 |
5.3“节气”文化茶包装展示移动web页面的界面设计 |
5.3.1 首页界面设计 |
5.3.2“节气茶”介绍界面设计 |
5.3.3“节气”茶包装展示界面设计 |
5.3.4 节气茶与养生理念的宣传界面设计 |
5.3.5 节气茶公众号的展示界面设计 |
5.4“节气”文化茶包装展示移动web网页的交互设计 |
5.4.1 移动web页面的交互结构分析 |
5.4.2 移动web页面的的交互流程设计 |
5.4.3 移动web页面的展示交互设计分析 |
5.4.4 移动web页面的交互动态设计分析 |
6 茶包装虚拟展示应用案例 |
6.1 上传测试 |
6.2 移动web网页运行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艾草名实及其种植加工 |
第一节 艾草名实 |
一、艾草的植物形态 |
二、艾草的本草学记载 |
三、艾草的种类 |
四、艾草的成分与功效 |
第二节 艾草的种植 |
一、种植方式与技术 |
二、田间管理 |
三、采收和储藏 |
第三节 艾草的加工 |
一、艾叶的炮制 |
二、艾绒的加工 |
三、艾炷的制作 |
第二章 艾灸文化 |
第一节 艾灸的基础 |
一、艾绒取火 |
二、艾灸材料 |
三、艾灸器具 |
第二节 艾灸的历史传承 |
一、艾灸的起源与发展 |
二、艾灸的鼎盛时期 |
三、艾灸的稳定与衰落 |
四、艾灸的再次兴起 |
第三节 艾灸的功效 |
一、艾灸分类 |
二、艾灸防病 |
三、艾灸治病 |
四、艾灸诊治疾病谱 |
第三章 艾饮食文化 |
第一节 艾草茶发展与传承 |
一、艾草茶历史 |
二、艾草茶的加工及种类 |
三、艾草茶功效 |
第二节 艾草汁与艾草酒 |
一、艾草汁 |
二、艾草酒 |
第三节 艾食用文化 |
一、艾食用历史 |
二、艾食用分类 |
第四节 中日韩艾饮食文化的比较 |
一、中日韩艾草茶的交流 |
二、中日韩艾食用文化的差异 |
第四章 艾民俗文化 |
第一节 端午挂艾 |
一、端午挂艾历史 |
二、端午挂艾调查 |
三、端午挂艾功效 |
第二节 艾草浴 |
一、艾草浴历史 |
二、艾草浴分类 |
三、艾草浴功效 |
第三节 中日韩艾民俗文化的比较 |
一、挂艾草 |
二、戴艾虎 |
三、洗艾浴 |
第四节 艾其它民俗 |
一、“艾”字与姓和名 |
二、艾草护种 |
三、艾草与文学作品 |
四、艾草与礼俗和科技 |
第五章 艾文化遗产传承困境与保护 |
第一节 艾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 |
一、艾灸发展的困惑 |
二、艾文化遗产的遗失和变味 |
三、艾草研究不够深入 |
第二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
一、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
二、艾相关专利的保护 |
三、中医文化的保护 |
第三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
一、促进遗产主体的多元化 |
二、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 |
三、推动艾产品的开发 |
四、拓宽艾草的利用领域 |
五、构建艾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参加学术会议 |
(10)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混凝土的制作工艺 |
3 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
3.1 模板的安装 |
3.2 传力杆的安设 |
3.3 摊铺及振捣技术 |
3.4 表面的休整和防滑 |
3.5 填缝和养护处理 |
4 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缺陷处理和检测 |
4.1 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缺陷处理 |
4.2 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检测 |
5 结束语 |
四、实用塑料薄膜养生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固化土路床性能研究[D]. 闵西成.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季冻区路基改良粉砂土力学性能研究[D]. 张馨月.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3]新疆干旱荒漠地区超厚宽幅水稳砂砾基层施工技术研究[D]. 王晓飞. 长安大学, 2019(01)
- [4]连续式无砟轨道温度场及开裂特性研究[D]. 苏成光. 西南交通大学, 2018
- [5]高原地区桥梁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D]. 项尚. 东南大学, 2018(05)
- [6]《治愈银屑病—自然替代疗法》(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杨雅. 浙江理工大学, 2018(12)
- [7]大风高温气候下桥涵混凝土养生工法[J]. 王朋辉. 时代汽车, 2017(16)
- [8]基于“节气”文化的茶产品包装设计及其虚拟展示研究[D]. 杨雅茹.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9]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D]. 孙建.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10]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 赵胜利.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