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的神经康复及疗效(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普,邸富荣,赵奕,符娜,陈秀华[1](2021)在《通脑调神针刺法联合序贯情景促醒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通脑调神针刺法联合序贯情景促醒对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90例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情景促醒组、通脑调神针刺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序贯情景促醒组采用超大高清弧形LED显示屏及专业级音响设备进行声、光、电立体震撼视听刺激;通脑调神针刺组采用改良通元针法和靳三针治疗;联合组采用通脑调神针刺法联合序贯情景促醒治疗。比较治疗前后PVS疗效临床评分量表分值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序贯情景促醒组和通脑调神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PVS疗效评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PVS疗效评分量表评分优于序贯情景促醒组和通脑调神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脑调神针刺组治疗后PVS疗效评分量表评分优于序贯情景促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脑调神针刺法联合序贯情景促醒治疗可提高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意识恢复的临床疗效,可能是促醒方案优化、协同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习书晗[2](2021)在《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根据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回顾性资料研究,分析患者的一般特征、受伤原因、损伤类型等临床数据,以期为总结颅脑损伤的发生类别及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明确针刺结合现代医学、现代康复等治疗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判断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的具体改善情况,为针刺运用于该类疾病的救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以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其中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加常规西医治疗,不限定选穴、补泻手法、留针时间及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依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最后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内容包括样本量、随机方法、治疗方案、结局指标、治疗时间、病程、随访等,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2.2376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近5年来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受伤原因、主要诊断、入院后治疗方式、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等信息。使用SAS9.4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针刺对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研究,以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患者,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31例)采用醒脑开窍针法加常规西医治疗,针刺方案为针刺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取穴操作参照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实施手法后,留针30min。每天1次,每周6次,治疗周期为4周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以GCS评分为主要结局指标,CRS-R评分、苏醒率、苏醒时间为次要指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3个月后,以有效率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两组结果。结果:1.Meta分析结果初步检索得到文献894篇,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研究,共861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Meta结果显示:针刺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GCS评分、苏醒率均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疾病特征分析及量表评分分析结果疾病特征分析结果:共纳入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男性患者约为女性患者的4.2倍,其中青春期至青年晚期患者(14岁~45岁)所占比例最高(52.9%)。职业方面,工人最多,所占比例为49.62%;文化程度方面,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最多,所占比例为79.5%;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所占比例为91.16%。损伤类型方面,占位性血肿占比最高,为37.3%,其次是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颅骨骨折等;接近50%的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损伤类型。在急性期,有42.5%的患者接受过神经外科手术,44.2%的患者曾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63%的患者曾行胃管插管,48.4%的患者曾行尿管插管。出院时,超过86.48%的患者出院时情况好转,13.51%的患者未愈。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结果:不同性别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患者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职业的颅脑损伤患者所有量表评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睁眼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分、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患者在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评分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程的颅脑损伤患者在所有量表评分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084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差值对比分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差值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外伤原因的颅脑损伤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言语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运动反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差值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住院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分析: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中、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各项评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临床研究结果临床研究显示:1.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基本数据比较(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对比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有效率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经过治疗后,意识恢复量表(CRS-R)评分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苏醒时间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资料显示: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以男性居多,以处于青春期至青年晚期的中青年患者为主,职业以工人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为主,受伤原因以车祸为主。因此,应加大对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的中青年男性群体的道路安全宣传。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合并症较多,急性期临床表现比较严重。2.针刺不仅能够治疗颅脑损伤后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方面的后遗症,还对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3.针刺能够提高颅脑损伤后急性期昏迷患者苏醒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赵娜娜[3](2020)在《针刺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肠道组学的影响及营养状况观察》文中提出目的:研究针刺对于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对营养状况的疗效观察,从机制层面初步阐述针刺疗法、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为持续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的治疗寻找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VS患者76例,利用SPSS20.0软件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西医康复治疗、肠内营养混悬液(enteral nutritional suspension,TPF)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针刺治疗。(1)营养状况评估:于治疗前后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于治疗前后及随访的第30、90天对所有受试者行营养风险筛查表(nutrition risk screening2002,NRS2002)评定。(2)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检测:在治疗前后收集所有受试者粪便样本,提取并纯化粪便样本中的核酸,进行基于16S r RNA基因可变区PCR扩增和测序,最后进行菌种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受试者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对所有受试者粪便样本进行代谢产物检测,分析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乙酸、丙酸、丁酸、戊酸)的含量。成果:(1)中医证候特征:根据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辩证,最终确定了六类证候类型,包括气虚血瘀型(61.84%)、血虚风动型(39.47%)、痰热闭窍型(30.26%)、心脾两虚型(25.00%)、痰湿阻窍型(17.11%)、肾精亏虚型(11.84%)。从虚实来看,64.47%的患者以虚证为主,35.53%的患者以实证为主。88.16%的患者为单一证型和2证型组合,以2证型组合最多为59.21%。体征证候以神呆不识、睁眼若视、手足肿胀、肢窍失用、便溺不知为主。从舌象上看,PVS患者舌质淡白比例较高,占63.16%;苔薄、白,分别占64.47%和52.63%。从脉象上看以脉细、虚、滑为多,分别占88.16%、53.59%、26.32%;脉数、弱、弦,分别占23.68%、18.42%、9.21%。(2)营养状况: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血清营养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着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RS200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NRS2002评分均大于3分,应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后试验组NRS2002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着降低(P<0.05),而对照组NRS2002评分与治疗前比较,评分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NRS2002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着降低(P<0.05)。随访第30天时,两组NRS2002评分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第90天时,两组NRS2002评分与本组本组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第30天比较均显着降低(P<0.05),且试验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3)肠道菌群结构:治疗前两组Alpha多样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着增高(P<0.05),Simpson指数显着降低(P<0.05)。且试验组粪便菌群Chao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impson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拟杆菌属(Bacteroides)、普氏菌属(Prevotella)以及柔嫩梭菌属(Faecalibacterium)等细菌相对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Bacteroides、Prevotella、Faecalibacterium、梭菌属(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显着增高(P<0.05),而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odaceae)、罗尔斯通菌属(Ralstonia)的相对丰度均显着下降(P<0.05)。治疗后对照组Bacteroides、Prevotella、Faecalibacterium、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显着增高(P<0.05),Enterobacteriaceae、Pseudomonodaceae、Ralstonia的相对丰度均显着下降(P<0.05)。治疗后试验组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治疗前两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乙酸、丁酸、戊酸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显着增高(P<0.05),丙酸含量显着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乙酸、丁酸、戊酸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有所增高,丙酸含量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腧穴配伍组针刺治疗PVS患者相对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更好,能够较为显着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其机制可能为针刺可能通过调节脾胃功能,进而调整肠道菌群结构、影响SCFAs水平,从而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谭丽[4](2020)在《基于Orexin对丘脑皮层的作用探索电针“水沟穴”对TBI后意识障碍大鼠的促醒作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电针“水沟穴”对TBI后意识障碍大鼠意识水平和皮层脑电的影响,并研究电针“水沟穴”对TBI后意识障碍大鼠Orexin-1(OX1)及其受体Orexin-1-Receptor(OX1R)的影响,从电生理和分子生物方面探索电针促醒的机制。方法:实验一电针“水沟穴”对TBI后意识障碍大鼠意识水平及皮层脑电的影响SD大鼠26只,雄性,10%水合氯醛麻醉后,埋置皮层电极,深度以触及硬脑膜为度;大鼠恢复1-2周后采用SPSS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将植入电极后恢复正常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BI组、电针组和拮抗剂组;采用控制性皮层撞击法建立TBI大鼠模型,造模后1小时后根据大鼠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划分其意识水平,选择符合意识障碍水平的大鼠进行记录;意识状态评估后电针组电针“水沟穴”15min,拮抗剂组腹腔注射拮抗剂OXR(SB334867,30mg/kg),注射完后即刻进行电针;电针结束后持续采集脑电24小时;将脑电数据导入Neuro Explorer分析6、12、24小时三个时间点各段ECoG中δ、θ、α、β波频段构成比,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二电针“水沟穴”对TBI后意识障碍大鼠OX1及受体OX1R的影响选用成年SD大鼠144只,采用SPSS软件生成随机序列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BI组、电针组、拮抗剂组;采用控制性皮层撞击法建立TBI大鼠模型,造模后1小时后根据大鼠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划分其意识水平,意识状态评估后电针组电针“水沟穴”15min,拮抗剂组腹腔注射拮抗剂OX1R(SB334867,30mg/kg),注射完后即刻进行电针;分别于治疗结束后6、12、24小时三个时间段分批取材,一部分取组织冻存用于检测外侧下丘脑OX1含量和内侧前额叶OX1R表达;另一部分灌注后包埋,最后进行免疫组化实验,以观察外侧下丘脑Orexin神经元情况和mPFC区OX1R表达。结果:1.实验一电针“水沟穴”对TBI后意识障碍大鼠意识水平及皮层脑电的影响(1)电针“水沟穴”可以缩短TBI大鼠意识障碍时间(P<0.05),注射拮抗剂后,电针促醒效应被抑制;(2)电针“水沟穴”对TBI大鼠ECoG的影响:①低频段(δ、θ、δ+θ)δ波:左侧6、24小时电针组、假手术组δ波低于拮抗剂组和TBI组(P<0.05),拮抗剂组δ波占比高于TBI组(P<0.05);12小时假手术组δ波占比均低于拮抗剂组和TBI组(P<0.05),拮抗剂组δ波占比高于TBI组(P<0.05);右侧:6、12小时电针组、假手术组δ波低于拮抗剂组和TBI组(P<0.05),电针组δ波占比高于假手术组(P<0.05);24小时:拮抗剂组和TBI组δ波高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δ波占比高于假手术组、低于拮抗剂组(P<0.05);假手术组左、右侧脑电各时间点均无差异,TBI组、电针组、拮抗剂组左侧δ波占比均低于右侧(P<0.05)。θ波:各组个时间点组内、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假手术组12、24小时右侧θ波占比均高于左侧(P<0.05);TBI组、拮抗剂组左、右侧脑电个时间点均无差异,电针组24小时右侧脑电θ波占比高于左侧(P<0.05)。δ+θ:左侧6小时拮抗剂组、TBI组δ+θ波占比高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δ+θ波占比低于拮抗剂组(P<0.05);12小时拮抗剂组δ+θ波占比高于TBI组、电针组、假手术组(P<0.05);24小时:拮抗剂组δ+θ波高于电针组、假手术组(P<0.05);右侧6小时拮抗剂组、TBI组δ+θ波均高于电针组、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δ+θ波占比高于假手术组(P<0.05);12小时拮抗剂组和TBI组δ+θ波高于假手术组(P<0.05);24小时:假手术组δ+θ波占比与拮抗剂组、TBI组、电针组有差异(P<0.05)。假手术组6、24小时左侧δ+θ波占比低于右侧(P<0.05);TBI组、电针组、拮抗剂组各时间点左侧δ+θ波占均低于右侧(P<0.05)。②高频段(α、β、α+β)α:左侧6小时假手术组α波占比高于TBI组、拮抗剂组(P<0.05),12、24小时拮抗剂组α波占比低于假手术组(P<0.05),右侧各时间点组间α波占比变化无差异(P>0.05);左、右两侧组内α波占比变化无差异(P>0.05);假手术组、TBI组、电针组在6、12、24小时点左侧脑电α波占比高于右侧(P<0.05);拮抗剂组6、12小时点左侧脑电α波占比高于右侧(P<0.05);β:左侧6小时假手术组β波占比高于TBI组、拮抗剂组(P<0.05),12、24小时,假手术组β波占比高于拮抗剂组(P<0.05),右侧6、12小时假手术组、电针组β波占比高于TBI组、拮抗剂组(P<0.05);24小时假手术组β波高于拮抗剂组(P<0.05);各组组内比较无差异;假手术组、拮抗剂组12、24小时左侧β波占比高于右侧(P<0.05);TBI组各时间点左侧β波占比高于均右侧(P<0.05);电针组6、24小时左侧β波占比高于右侧(P<0.05)。α+β:左侧6小时假手术组α+β波占比高于TBI组、拮抗剂组(P<0.05),电针组α+β波占比高于拮抗剂组(P<0.05),12小时假手术组、电针组α+β波占比高于拮抗剂组(P<0.05);24小时拮抗剂组α+β波低于电针组、TBI组及假手术组(P<0.05),右侧6、24小时假手术组α+β波占比与TBI组、拮抗剂组、电针组有差异(P<0.05),6小时电针组α+β波占比高于TBI组(P<0.05);12小时假手术组α+β波占比高于TBI组、拮抗剂组(P<0.05),电针组α+β波占比高于拮抗剂组(P<0.05)。2.实验二“水沟穴”对TBI大鼠OX1及受体OXIR的影响(1)电针“水沟穴”对TBI大鼠LHA区Orexin阳性神经元的影响组间比较:24小时假手术组、电针组阳性神经元计数均高于TBI组、拮抗剂组(P<0.05);组内比较:TBI组12小时Orexin神经元计数高于6小时(P<0.05),拮抗剂组12时Orexin神经元计数高于6、24小时(P<0.05)。(2)电针“水沟穴”对TBI大鼠LHA区OX1的影响组间比较6小时TBI组、拮抗剂组低于假手术组(P<0.05),12、24小时TBI组、拮抗剂组低于假手术组、电针组(P<0.05);组内比较:TBI组24小时OX1浓度低于12小时(P<0.05)。(3)电针“水沟穴”对TBI大鼠mPFC区OX1R蛋白WB表达的影响组间比较:各组外侧下丘脑Orexin-1的表达水平在6h、12h、24h三个时间点均呈现为“拮抗剂组、TBI组、空白、电针组”依次递增趋势,6小时假手术组、电针组均高于TBI组(P<0.05);12小时假手术组、电针组高于TBI组、拮抗剂组(P<0.05);24小时假手术组高于TBI组、拮抗剂组,电针组高于拮抗剂组(P<0.05);组内比较无差异。(4)电针“水沟穴”对TBI大鼠mPFC区OX1R蛋白免疫组化表达的影响组间比较:6小时拮抗剂组OX1R表达量较假手术组、电针组降低(P<0.05);12小时TBI组OX1R表达量低于假手术组、拮抗剂组低于假手术组、电针组组;24小时假手术组、电针组OX1R表达量高于TBI组、拮抗剂组,电针组低于假手术组(P<0.05),组内比较无差异。结论:1.电针“水沟穴”可以有效改善TBI大鼠意识水平,缩短昏迷时间,促进觉醒;2.电针“水沟穴”可以降低TBI大鼠ECoG功率谱中低频频段(δ波、θ波)占比,增加高频波频(α、β)占比,改善丘脑—皮层网络功能连接,提高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兴奋性;3.注射OX1R受体拮抗剂后,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电针“水沟穴”的促醒作用,提示Orexin可能通过其受体OX1R参与电针“水沟穴”对意识障碍的调节;4.电针“水沟穴”可以减少TBI大鼠外侧下丘脑的Orexin丢失,上调外侧下丘脑OX1及mPFC区OX1R表达,注射OX1R受体拮抗剂后,电针“水沟穴”上调OX1作用被抑制,提示Orexin是调节电针“水沟穴”促醒作用的重要神经递质。
汪园园[5](2020)在《弥散张量成像在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 的]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基于脑白质图谱的分析(Atlas-based analysis,ABA)方法研究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患者脑白质结构改变的特点,为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可能的发病机制、病情预后提供功能神经解剖学依据。[方 法]纳入符合试验标准的PVS患者4例(PVS组)和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HC组)11例,采用Philips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DTI扫描。DTI原始数据通过PANDA软件进行后处理。采用ABA方法计算全脑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hy,FA)、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结合昏迷恢复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评分,比较4例患者FA值、MD值与意识恢复的相关性,再对PVS组及HC组的FA值和MD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将有差异的FA值和MD值与第一次CRS-R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 果]1.本研究4例PVS患者,经综合康复治疗2月后,CRS-R评分都有改善,其中有1例患者全脑白质平均FA值最大、MD值最小,说明脑白质纤维损伤较轻,临床显示患者CRS-R评分改善最明显,而且已经脱离了植物状态转归为微小意识状态;其中1例患者全脑白质平均FA值最小、MD值最大,说明脑白质纤维损伤较严重,临床显示该患者CRS-R评分改善不明显;2.与HC组相比,PVS组在小脑中脚,脑桥交叉道,胼胝体膝部、体部、压部,穹隆,双侧皮质脊髓束,双侧小脑下脚,双侧大脑脚,双侧内囊前肢、后肢和内囊晶状体后部,双侧前放射冠、后放射冠、上放射冠,双侧丘脑后辐射,双侧矢状层,双侧外囊,双侧扣带扣带回部,双侧扣带海马部,双侧穹隆/终纹,双侧上纵束,双侧上额枕束,双侧钩束,双侧绒毡层多个脑白质区出现FA值降低(P<0.05)。其中除了双侧海马,其余脑区FA值均与CRS-R评分成正相关;3.与HC组相比,PVS组在小脑中脚,胼胝体膝部,穹隆,左侧小脑下脚,双侧内囊前肢和右侧内囊晶状体后部分,双侧前放射冠、左侧后放射冠、左侧上放射冠,右侧矢状层,左侧扣带回,左侧海马,双侧穹隆/终纹,双侧上纵束,双侧上额枕束,双侧钩束,左侧绒毡层多个脑白质区出现MD值增高(P<0.05)。所有脑区MD值均与CRS-R评分成负相关。[结 论]1.FA值、MD值与CRS-R评分存在正/负相关,并且可能作为预测植物状态患者预后的指标;2.植物状态患者长期意识障碍可能与广泛的脑白质微结构损伤有关。
孙学斌[6](2020)在《前交叉韧带等长点的测定研究及不同定位方法与等长性的关系和预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计算前交叉韧带股骨端理论等长点的精确位置;2)根据第一部分方法找出前交叉韧带等长点位置,对比不同的股骨隧道钻取方式的手术效果推测两种方法对等长性的影响;3)对比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使用不同的术后康复方案的预后并对其进行评价,找出适合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最佳的康复方案。方法:1)一期纳入2018年6月-2019年2月于我院入院治疗的30例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行膝关节CT三维重建,利用CT原始数据进行患膝关节的模型建立,并进行3D打印。在股骨外侧髁的内侧面前交叉韧带附着处取五个点作为模拟前交叉韧带重建的股骨定位点,而后钻取股骨隧道和胫骨隧道,使用骨科高强缝线模拟前交叉韧带,将模型妥善固定在CPM机上,将拉绳式位移传感器固定在CPM机的一侧,设置CPM机每10°暂停一次,记录传感器的读数,直到120°止。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2)二期研究纳入2019年3月-2019年10月就诊于我病区并诊断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50例患者,以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在术前均填写IKDC评分表和Lysholm评分表,并进行KT-1000测试记录读数,手术时其中25例患者股骨侧隧道采用由外向内的方式钻取,余下25名患者使用传统的经髌骨下前内侧入路钻取,术后第二天起行常规康复训练并观察相关指标并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3)三期研究选择2019年1-8月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30例患者,将患者分为3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治疗+悬吊运动治疗、常规康复治疗+血流限制训练3种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并比较3种方法在术前、术后1月和术后3月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运动情况。结果:1)一期实验结果示:A点测得的长度变化为(9.70±0.66)mm,变异系数为2.13%,B点测得的长度变化为(8.86±1.45)mm,变异系数为3.98%,C点长度变化为(8.90±1.27)mm,变异系数为3.75%,D点长度变化为(9.40±0.62)mm,变异系数为2.04%,E点长度变化为(9.90±0.65)mm,变异系数为2.14%。2)两种股骨隧道钻取方法在手术时间方面相似(P>0.05),股骨隧道长度P<0.05,两种入路术后一般指标相似(P>0.05),术后3月随访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两组相比P>0.05,KT-1000测试两组P<0.05。3)常规康复+血流限制训练组患者健、患侧腿大腿围度差在术后第三个月明显小于其余两组(P<0.05)。常规康复治疗+悬吊训练组Lysholm评分两组相比P<0.05,常规康复+血流限制训练组和常规康复+悬吊训练组健、患侧腿3次连续跳越距离差值都明显高于常规康复治疗组(P<0.05),常规康复+悬吊训练组健、患侧腿单腿平衡站立时间差在术后第3个月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KT-1000测试三组差别不大(P>0.05)。结论:1)以A、D、E三点围成的三角形为前交叉韧带等长重建最理想的股骨隧道钻孔区域。在前交叉韧带股骨附着点的后上方三角区域内,是手术重建的关键区域。2)由外向内法和前内侧入路法相比都能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较好的重建后等长性。3)常规康复+悬吊训练可以达到最好的运动功能恢复效果,常规康复+血流训练可以很好的达到肌肉力量恢复的效果。
张绍华[7](2019)在《腹针治疗高位脊髓损伤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腹针治疗对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心率变异性、血压变异性、神经代谢产物、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探讨腹针治疗在改善高位脊髓损伤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方面的临床疗效、作用机制、预后及安全性,为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以腹针治疗作为观察组,穴位假针刺治疗作为对照组,将纳入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薄氏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假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天,共治疗12周,每次留针30分钟。以首次治疗前、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为观察时点,评价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在不同观察时点头晕、头痛中医症状积分及疗效、最高血压、最低血压、平均血压、体位变化时血压值、血压变异性(BPV)、能耐受最大站立角度、24小时总心搏、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心率变异性(HRV)、24小时尿肾上腺素含量、交感神经过反射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探索腹针在高位脊髓损伤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治疗方面的疗效、作用机制、预后及安全性。结果:1、72例患者中70例患者完成实验研究,其中治疗组脱落1例,完成35例,对照组脱落1例,完成35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发病原因、损伤节段、损伤程度、头晕中医症状积分、头痛症状积分、平均血压、BPV、平均心率、HRV、膀胱叩击时NE浓度、24小时肾上腺含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基线一致,有可比性。2、在中医症状方面,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及随访1月时头晕、头痛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头晕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随访1月时头晕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无明显降低,对照组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头痛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头晕、头痛症状积分较对照组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血压调节方面,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最低收缩压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收缩压、最高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照,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治疗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较对照组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24hSSD、24hDSD、dSSD、dDSD、nDSD较对照组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能耐受最大站立角度及体位变化时血压调节方面,组内比较,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治疗组患者能耐受的最大站立角度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治疗组患者能耐受最大站立角度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卧位时血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治疗组由平卧位调整为坐位、由坐位调整为站立位时较对照组血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心率调节方面,组内比较,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治疗组平均心率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RV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的平方根(rMSSD)、相邻两个RR间期差>50ms的百分数(PNN50)、高频(HF)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LF)、LF/HF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对照组HF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治疗组平均心率较对照组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DNN、SDANN、rMSSD、PNN50、HF较对照组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LF/HF较对照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在神经递质测定方面,组内比较,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治疗组24小时尿肾上腺素含量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叩击膀胱时血浆NE浓度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治疗组24小时尿肾上腺素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叩击膀胱时血浆NE浓度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在血管内皮功能方面,组内比较,血清NO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T-1、sICAM-1、TXB2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疗程结束时、随访1月时血清NO较对照组有升高,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血清ET-1、sICAM-1、TXB2较对照组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腹针治疗能够改善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中医临床症状,减轻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2、腹针治疗能提高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24小时平均血压、最低血压,降低最高血压,降低血压变异性。3、腹针治疗能提高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24小时平均心率,降低心率变异性迷走神经张力指标,提高心率变异性交感神经张力指标,降低心率变异性。4、腹针治疗能提高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肾上腺素含量,从而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膀胱叩击时交感神经过反射程度。5、腹针治疗能改善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6、腹针治疗高位SCI后心血管功能紊乱症,效果显着,且安全性好,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容易为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
贾颖[8](2019)在《应用右侧正中神经刺激早期促醒颅脑创伤后昏迷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重型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昏迷是神经外科领域治疗的难点、重点和热点且至今无公认有效的方法。右侧正中神经刺激(right median nerve stimulation,RMNS)是近年来不断被报道的一种促醒方法,但其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证实,更罕见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导致目前昏迷促醒仍缺乏可靠的方法和理论依据。本研究旨在探讨RMNS对TBI后昏迷早期促醒的作用,并初步探讨早期促醒后患者脑脊液中miRNA表达的变化。方法:(1)选取发病12周的TBI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入组患者需要满足(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得分≤8分;(2)排除生命体征不平稳、颅内感染、脑积水和颅内血肿占位效应未解除等影响意识恢复的情况。(2)两组均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MNS促醒治疗。治疗组患者于RMNS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均接受GCS评分、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EEG)、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检查。对照组患者在相同时间点进行上述GCS评分和神经电生理检查。EEG、SEP及BAEP分别采用Young改良分级、Judson分级及Hall分级进行评价。发病1个月时两组进行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评分(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CRS-R)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从治疗组中随机选取5名患者在RMNS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行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检查,测量脑干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aphy,FA)值。(3)治疗组中行DTI检查的5名患者在RMNS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留取脑脊液,提取总RNA,对RNA进行质控,构建RNA文库并进行文库质控,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分析TBI昏迷患者经RMNS促醒治疗后脑脊液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的变化,对差异性表达的miRNA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分析。(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表示为均数±标准差(x±s)。t检验用于计量资料数据统计,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用于计数资料数据统计。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根据入组及剔除标准,最终40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前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GCS评分及是否进行手术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GCS评分分别为11.30±2.45和7.05±1.1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EEG、SEP及BAE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发病一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CRS-R评分分别为16.20±4.75和12.25±5.4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GOS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组随机选取的5名行DTI检查的患者,其GCS及CRS-R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并且在DTI成像上观察到脑干FA值的升高。(3)治疗组中行DTI检查的5名患者经RMNS促醒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脑脊液样本中有38个miRNA表达有显着差异(Fold change≥2,P-value<0.05),其中34个miRNA表达上调,4个miRNA表达下调。选取Top 5上调的miRNA(包括:hsa-miR-204-5p,hsa-miR-532-5p,hsa-miR-574-5p,hsa-miR-1180-3p和hsa-miR-1298-5p)和下调的miRNA(包括:hsa-miR-145-5p和hsa-miR-182-5p)用于预测靶基因,发现交联最多的靶基因为:BIN2、MYZAP、CAMSAP2、DOCK9、PPP4R2。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与神经元生长、修复以及神经信号的传递有关。在信号通路方面,差异表达的miRNA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和多巴胺能突触相关度最高。结论:(1)RMNS对TBI后昏迷具有早期促醒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2)TBI昏迷患者经RMNS早期促醒治疗后,脑脊液中有一系列miRNA表达发生变化,这些差异性表达的miRNA可能通过对靶基因表达的调控,参与促醒治疗后特定的生物过程。推测可能是通过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和升高多巴胺水平起到早期促醒作用。
刘小慧[9](2019)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次研究探索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治疗脑损伤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患者是否有促醒效果,使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从中获益,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无痛、简便、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纳入16例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此次研究收集了16例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肯尼迪昏迷评分量表(CRS-R量表)评估意识状况及行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评估脑功能情况,对照组给予常规促醒康复疗法(药物治疗、语言、声乐及光刺激,针灸、推拿、运动疗法及高压氧治疗),疗程为3周。试验组给予常规促醒康复疗法(药物治疗、语言、声乐及光刺激,针灸、推拿、运动疗法及高压氧治疗)的同时行低频(0.5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刺激定位在超兴奋额叶皮质区,每次刺激时间30min,疗程共3周,每周治疗5次,对比两组患者意识水平情况及脑功能情况。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整理,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使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使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CRS-R量表试验组CRS-R量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RSR量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试验组跟对照组相比,试验组8例患者中,6例患者意识水平提高,对照组8例患者中,1例患者意识水平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试验组与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组间及GCS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意识水平改善不明显。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3.1两组组内及组间潜伏期比较:试验组有6例患者左右侧BAEP中的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脑功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左侧及右侧BAEP的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功能改善不明显。3.2两组组内及组间峰间期比较:试验组有6例患者左右侧BAEP的Ⅰ-Ⅲ波峰间期、Ⅲ-Ⅴ波峰间期、Ⅰ-Ⅴ波峰间期较治疗前缩短,脑功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左侧及右侧BAEP的Ⅰ-Ⅲ波峰间期、Ⅲ-Ⅴ波峰间期、Ⅰ-Ⅴ波峰间期较治疗前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功能改善不明显。4.经颅多普勒4.1两组组内及组间平均血流速度(Vm)比较:试验组使用常规促醒康复疗法及rTMS治疗后,6例左右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加快,脑血流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例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加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流量改善不明显。对照组使用常规促醒康复疗法治疗后,1例左右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加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流量改善不明显。两组治疗后相比较,实验组左右大脑中动脉脑血流增加更明显,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脑血流改变不明显。4.2两组组内及组间阻力指数(PI)比较:左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左右椎动脉阻力指数、基底动脉阻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未见明显狭窄。5.脑电图试验组病人治疗后脑电图中δ波及θ波较治疗前减少,波幅下降,α波稍增加,波幅增大,对照组脑电图δ波及θ波的波幅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很少有α波的出现。结论1.rTMS是一项有效、安全的临床方法,可以用来治疗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2.rTMS能够调节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大脑功能,具有促醒作用。3.脑电图能够监测癫痫发作,同时客观地反应大脑功能状态。4.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能一定程度客观地反映治疗前后脑功能的变化。5.经颅多普勒可以作为监测脑血流的一项指标,同时可以反映血管顺应性。
陈艳枚,郭秋娜,谌力蔓[10](2019)在《持续性植物状态常用促醒技术的治疗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状态是指机体能生存和发展,但无意识和思维,缺乏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的生存状态[1]。植物状态按持续时间可以分为暂时性的和长期性的,长期性的常被称为持续性植物状态。笔者就持续性植物状态常用促醒技术的治疗现状概论整理综述如下。
二、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的神经康复及疗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的神经康复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通脑调神针刺法联合序贯情景促醒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6]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序贯情景促醒组 |
2.1.1 音乐治疗 |
2.1.2 情景治疗 |
2.1.3 个性化治疗 |
2.2 通脑调神针刺组 |
2.3 联合组 |
3 治疗效果 |
3.1 观察指标 |
3.2 疗效标准[6,9] |
3.3 统计学方法 |
3.4 治疗结果 |
3.4.1 3组治疗前后PVS疗效评分量表分值比较 |
3.4.2 3组临床疗效比较 |
4 讨论 |
4.1 促醒新模式的探讨及实践 |
4.2 通脑调神促醒针法的运用 |
4.3 问题和展望 |
(2)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
二、颅脑损伤的病因研究 |
三、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四、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
五、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
六、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的治疗 |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颅脑损伤的认识 |
一、颅脑损伤的病因病机 |
二、颅脑损伤的辨证分型 |
三、颅脑损伤的中药治疗 |
四、颅脑损伤的针刺治疗 |
五、颅脑损伤的其他针灸治疗 |
第二章 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二节 资料与方法 |
一、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二、研究对象 |
三、干预措施 |
四、文献检索 |
五、检索方法 |
六、数据收集与提取 |
七、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一、文献检索流程与结果 |
二、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三、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
第四节 讨论 |
一、结果分析 |
二、存在问题 |
三、展望 |
第三章 疾病特征及量表评分分析研究 |
第一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第二节 237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各量表评分分析 |
一、各量表基本描述 |
二、不同性别量表分析 |
三、不同年龄量表分析 |
四、不同职业量表分析 |
五、不同外伤原因量表分析 |
六、不同文化程度量表分析 |
七、不同病程量表分析 |
八、讨论 |
第三节 1084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后各类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一、综合治疗前后各量表的差值对比分析 |
二、不同性别综合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三、不同年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四、不同职业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五、不同文化程度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六、不同外伤原因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差值分析 |
七、讨论 |
第四节 832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分析 |
第四章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或脱落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样本量估算 |
二、分组方案 |
三、盲法实施 |
四、治疗方案 |
五、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六、研究流程图 |
七、统计学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比较 |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S-R评分比较 |
四、两组患者治疗后苏醒率及苏醒时间的比较 |
五、有效率 |
六、不良事件及安全性报告 |
七、脱落报道 |
第四节 讨论 |
一、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昏迷的可能机制 |
二、醒脑开窍针法的选取 |
三、醒脑开窍针法应用于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治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3)针刺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肠道组学的影响及营养状况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研究概况 |
1.1.1 中医学对脑的生理病理观点 |
1.1.2 中医病名命名 |
1.1.3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病因病机 |
1.2 中医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辨证分型 |
1.2.1 中医证型辨证要点 |
1.2.2 中医证型分布 |
1.2.3 中医治疗 |
1.3 现代医学对持续植物状态研究概况 |
1.3.1 流行病学 |
1.3.2 发病机制 |
1.3.3 临床治疗 |
1.4 针灸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研究进展 |
1.4.1 针灸为主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 |
1.4.2 针刺穴位的研究进展 |
1.5 肠道菌群的现代医学研究 |
1.5.1 肠道菌群对机体的影响 |
1.5.2 “肠-脑”轴 |
1.5.3 肠道菌群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可能机制 |
1.6 中医对肠道菌群的认识 |
1.6.1 中医理论认为:肠道菌群当归属于中医脾胃功能 |
1.6.2 从中焦脾胃入手调节肠道菌群是治疗复杂性、难治性疾病的突破口 |
1.6.3 针灸具体良好的调节胃肠道效应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及纳入、排除标准 |
2.2.1 PVS诊断标准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剔除标准 |
2.2.5 退出(脱落)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随机分组方法 |
2.3.2 样本量估计 |
2.3.3 治疗方案 |
2.3.4 主要观察指标及评估方法 |
2.3.5 次要疗效指标及评估方法 |
2.3.6 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处理 |
2.3.7 技术路线 |
2.3.8 统计学方法 |
2.3.9 盲法实施 |
2.4 研究结果 |
2.4.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4.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2.4.3 试验完成情况 |
2.4.4 营养状况 |
2.4.5 肠道菌群结构 |
2.4.6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
2.4.7 安全性评估 |
第三章 讨论 |
3.1 立题依据 |
3.2 研究结果分析 |
3.2.1 中医症型分析 |
3.2.2 营养状况分析 |
3.2.3 肠道菌群结构及其代谢产物分析 |
3.3 针刺治疗机制分析 |
3.3.1 PVS中医溯源 |
3.3.2 理论分析 |
3.3.3 选穴依据 |
3.4 小结 |
3.4.1 创新之处 |
3.4.2 不足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Orexin对丘脑皮层的作用探索电针“水沟穴”对TBI后意识障碍大鼠的促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TBI后意识障碍的研究 |
2 中医对TBI后意识障碍的研究 |
3 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的用穴规律分析 |
4 总结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电针“水沟穴”对TBI后意识障碍大鼠皮层脑电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 |
5 分析和讨论 |
实验二 电针“水沟穴”对TBI后意识障碍大鼠Orexin及受体Orexin-receptor1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数据统计 |
4 结果 |
5 讨论与分析 |
第三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弥散张量成像在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植物状态的治疗与预后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前交叉韧带等长点的测定研究及不同定位方法与等长性的关系和预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理论等长点的测量方法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二部分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由外向内法和经髌骨下前内侧入路法钻取股骨隧道的临床分析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第三部分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不同康复方案的比较 |
1.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3.讨论 |
4.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交叉韧带同种异体移植物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7)腹针治疗高位脊髓损伤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
1.1.1 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中医病因 |
1.1.2 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中医病机 |
1.2 腹针治疗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理论依据 |
1.2.1 腹针治疗对督脉功能恢复作用的研究 |
1.2.2 腹针治疗对重建脑中枢与脏腑联系作用的研究 |
1.2.3 腹针治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
1.3 传统针刺治疗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
1.3.1 传统针灸对交感神经系统作用的临床研究 |
1.3.2 传统针灸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研究 |
1.4 中药治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研究 |
1.4.1 中药对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 |
1.4.2 中药对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 |
1.5 现代医学对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研究 |
1.5.1 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特点 |
1.5.2 心血管自主神经支配的解剖基础 |
1.5.3 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发病机制的研究 |
1.5.4 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进展 |
1.6 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观测指标的研究 |
1.6.1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
1.6.2 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 |
1.6.3 心脏交感神经成像技术 |
1.6.4 免疫组织化学神经纤维染色法 |
1.6.5 神经递质的检测 |
1.6.6 肌肉交感神经电位检测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前言 |
2.2 对象与方法 |
2.2.1 病例来源 |
2.2.2 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2.6 终止实验标准 |
2.2.7 样本量估算 |
2.2.8 随机分组 |
2.2.9 盲法的实施 |
2.2.10 治疗方案 |
2.2.11 观测指标 |
2.2.12 研究实施过程质量控制兙俥 |
2.2.13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兙俥 |
2.3 研究结果 |
2.3.1 基线资料的比较 |
2.3.2 结局指标比较 |
2.3.3 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分析 |
2.4 讨论 |
2.4.1 腹针治疗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
2.4.2 腹针治疗高位SCI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机制探讨 |
2.4.3 对照组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
2.4.4 关于本课题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应用右侧正中神经刺激早期促醒颅脑创伤后昏迷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RMNS对TBI昏迷患者早期促醒的临床观察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一般资料 |
1.1.2 评估方法 |
1.1.3 统计学处理 |
1.2 结果 |
1.2.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 |
1.2.2 治疗前后两组GCS评分比较 |
1.2.3 发病1个月时两组CRS-R评分比较 |
1.2.4 发病1个月时两组GOS比较 |
1.2.5 治疗前后两组EEG变化比较 |
1.2.6 治疗前后两组SEP变化比较 |
1.2.7 治疗前后两组BAEP变化比较 |
1.2.8 促醒治疗前后DTI检查情况 |
1.3 讨论 |
1.3.1 基本概念及昏迷的发生机制 |
1.3.2 促醒方法 |
1.3.3 右侧正中神经刺激研究现状、操作方法及促醒机制 |
1.3.4 促醒治疗评估情况 |
1.4 小结 |
二、RMNS对TBI昏迷患者脑脊液中miRNA表达的影响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一般资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 |
2.1.4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RNA定量质控 |
2.2.2 RNA文库质控 |
2.2.3 miRNA测序结果以及差异表达miRNA的鉴定 |
2.2.4 方法学验证 |
2.2.5 差异表达miRNA靶基因预测结果 |
2.2.6 差异表达miRNA的GO富集结果 |
2.2.7 差异表达miRNA的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 |
2.3 讨论 |
2.3.1 miRNA的产生与作用机制 |
2.3.2 miRNA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 |
2.3.3 miRNA在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
2.3.4 miRNA测序技术 |
2.3.5 GO分析 |
2.3.6 KEGG通路分析 |
2.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颅脑创伤后昏迷的促醒治疗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评分量表与仪器 |
1.3 方法 |
1.4 刺激参数 |
1.5 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2.1 两组治疗前年龄、受伤时间的比较(见表 1) |
2.2 CRS-R 评定量表评分情况的比较(见表 2、图 1) |
2.3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的比较(见表 3、图 2) |
2.4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比较 |
2.5 经颅多普勒 |
2.6 脑电图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经颅磁刺激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持续性植物状态常用促醒技术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VS的概念 |
2 诊断标准 |
3 促醒治疗 |
3.1 药物治疗促醒 |
3.1.1 西药促醒 |
3.1.2 中医中药促醒 |
3.2 高压氧治疗促醒 |
3.3 针灸治疗促醒 |
3.4 现代康复促醒 |
3.4.1 运动疗法促醒 |
3.4.2 音乐疗法促醒 |
3.4.3 物理因子治疗促醒 |
3.5 神经干细胞移植促醒 |
4 讨论 |
四、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的神经康复及疗效(论文参考文献)
- [1]通脑调神针刺法联合序贯情景促醒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影响[J]. 张新普,邸富荣,赵奕,符娜,陈秀华. 上海针灸杂志, 2021
- [2]颅脑损伤患者的疾病特征分析及针刺疗效评估研究[D]. 习书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针刺对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肠道组学的影响及营养状况观察[D]. 赵娜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基于Orexin对丘脑皮层的作用探索电针“水沟穴”对TBI后意识障碍大鼠的促醒作用[D]. 谭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
- [5]弥散张量成像在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应用研究[D]. 汪园园.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6]前交叉韧带等长点的测定研究及不同定位方法与等长性的关系和预后评价[D]. 孙学斌.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1)
- [7]腹针治疗高位脊髓损伤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的研究[D]. 张绍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应用右侧正中神经刺激早期促醒颅脑创伤后昏迷的初步研究[D]. 贾颖.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9]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损伤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研究[D]. 刘小慧. 海南医学院, 2019(01)
- [10]持续性植物状态常用促醒技术的治疗进展[J]. 陈艳枚,郭秋娜,谌力蔓.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