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师评聘制度改革一图一表(论文文献综述)
周俐萍[1](2020)在《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努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2035”的宏伟蓝图的今天,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倍受全社会关注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最近国家在新颁布的职教政策中,将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战略提上日程。产教融合是培养职业人才的必备教育手段,是我国劳动者素质提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但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黄炎培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史上的开拓者,他所从事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成功的实践活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很好地推动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提出的校企合作的思想是今日“产教融合”思想的源头,尽管当时没有“产教融合”这种表述,但是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完全是在践行“产教融合”思想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然而他的“产教融合”这种超前思想只是散见于他的着作、文章和日记以及他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中,没有系统化,后人至今也没有将其挖掘整理出来。面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迫切需要找到一套解决的办法。本研究正是致力于考证和梳理黄炎培先生的产教融合思想,让百年前的瑰宝重见于人世,以期为解决当前的职业教育难题提供借鉴参考,这是本研究的主要意义所在。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大量阅读黄炎培先生的论着文章、档案资料、民国期刊、汇编史料,以及当代理论界相关学术着作、研究文章的基础上,追寻他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下设学校工厂等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扒梳抉剔,寻幽探微,提炼其产教融合思想内涵,考证其形成背景及路径。并运用问卷和访谈法调查了 50所职业学校的产教融合现状,结合个案分析,力求较全面准确地寻找到我国当前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首次运用黄炎培的产教融合思想为当前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的问题把脉,并借鉴黄炎培先生的“学以致用”、“做学合一”、“手脑并用”、“专家指导”、“大职业教育主义”、“专科一贯制”“职业陶冶”等百年前成功实践的产教融合思想,结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一套产教融合的完整思路,力图使黄炎培的产教融合思想重焕生机,为当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启示。
肖丽山[2](2013)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49-2000)》文中指出1949年至2000年,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克服种种困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51年期间的教学活动及其成绩,既是高等师范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亦是其重要的推动力量。本文依循有关中国教育活动史研究的理论和原则,运用文献法、历史法、比较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在挖掘、搜集较为翔实史料的基础上,试图全程聚焦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活动,对新中国成立后半个世纪高师院校的教学管理活动、教学及实习活动、学业考核活动等方面进行具体、典型、动性的叙述和论析,呈现其重要节点,探究其发展节律,总结其内在特质,并对21世纪进一步提升高师院校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提出对策性建议,以期实现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傅麒碧[3](2013)在《昆明市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现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的民营医院逐步快速发展成为医疗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医院的人才问题日益突出。临床科主任作为民营医院临床科室技术骨干和管理者,对民营医院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的各个要素的分析研究是建设临床科室主任队伍的坚实基础和科学依据。研究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对其结构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资源配置优化的内涵,为我们提供方法论和决策依据。分析群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因素,有助于提出解决的对策,对民营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力求寻求与现代医院发展模式、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合理“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的组合状态以及构成要素;寻求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的优化原则、机制和相应措施。使其群体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增强科室及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也为广大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优化及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资料。本研究运用系统理论、人才群体理论,形成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包括三大外显结构:年龄、学历、职称;六大内隐结构:个性、能力、素质、意识、观念、学识。在对相关研究进行借鉴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法、优序图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出了与现阶段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发展相适应的群体结构评价体系,并选取了昆明市内五家民营医院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指标分析得出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年龄结构中中青年骨干数偏少;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高学历人才不足;职称结构主任医师职称人数相对偏少;个性结构中协作精神、热情、精力旺盛等多要素不足;能力结构中的科研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等能力欠缺;素质结构中身体素质现状偏低;意识结构中中欠缺树立医院品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意识;知识结构的构成,偏重专业类知识,缺乏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笔者结合民营医院的实际情况并分析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民营医院缺少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战略;对中青年骨干及高学历层次人才吸收能力不强;缺乏长远的人才培养规划;不重视学术科研;综合素质能力考核项目不全面;任务导向型的医院文化降低内部凝聚力;欠缺与公立医院同等的政策待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情况得出了优化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的对策:进行科学人力资源规划战略;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加强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人才培养机制;创造学术科研条件,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完善的素质能力考评内容;培养科室主任“主人翁”精神;给予民营医院政策支持。
和宇鹏[4](2013)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 ——以HZ供水集团为例》文中指出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薪酬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核心制度。优秀的薪酬体系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薪酬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能够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而使用不当则可能给企业带来危机。怎样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如何发挥薪酬的最佳激励效果,以求企业能吸引和留住人才,造就一支高效、稳定的员工队伍,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论文力图通过对HZ供水集团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发现国有企业薪酬体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期探寻一套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能适合国有企业自身发展、支持公司战略目标实现、并能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的改革调整方案。
闫宁[5](2012)在《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建国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从1980年到现在仅仅三十多年的时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从1998年的432所截止到2010年已增至1239所,每年以20%-40%的速度迅猛增长,据统计在2009年,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达964.8万人,比1999年增长了8.2倍;“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达313.4万人,比1998年增长了6倍多,超过本科生的招生规模,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由2002年的15%提高到2008年的23%,为我国在21世纪初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①,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刑,高等职业教育乘持着能力本位将培养目标定位在“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业考试也试图在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与传统的技能考评和鉴定的体系接轨,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和评价模式。在经济技术飞速发展,职业变动频繁和职业内涵日趋模糊的现代社会,外显的、单一岗位技能化取向的职业能力本位日益遭到挑战,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兴起促使了新职业主义对人内在、可持续职业发展与成长的关注,高等职业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伴随着校企合作和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探索,“从技能型人才到高技能人才,从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为主的机械操作者到以理论技术和智力技能为主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从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等传统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到适应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现代技术型人才”。②从单一岗位的封闭任务下的“会操作”到基于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下的“会工作”,其实质是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重构,从技能化取向的能力本位转向为综合职业能力的本位,高等职业教育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指向综合职业能力,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必须要针对跨职业、跨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依据新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模式来进行。反观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现状与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改革(工学做一体化课程)目标要求和职业领域对人的能力综合化要求则相去甚远,传统的考试体系已经无法诊断与评价基于典型工作任务中对完整工作过程设计与实施这样的“知识与技能”。如何建立适应当前改革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法、历史法、案例法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和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首先从历史维度和中外对比两个方面对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进行了梳理和剖析,分析的基本框架为评价制度、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功能。在描述事实过程中力求对其背后的“职业能力”及其价值预设和操作模式进行全面解读。历史维度的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一直以考试为话语方式,其知识+技能的实践方式迄今仍在深刻的影响着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对其考察主要从我国古代学徒制考试到晚清学校制度化职业教育考试发展至民国职业教育考试,最后到当代高等职业教育考试;中外对比的维度则从“职业能力本位”背景下当今世界职业教育最为发达的德国职业教育考试和英语文化圈国家有代表性的英国职业教育考试为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历史经验的反思和中外对比,结合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当前企业人力资源所采用的评价模式、以及职业能力测评技术的最新发展,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体系,包括评价的理论基础、评价制度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评价主体构成。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基础应当超越传统的行为主义而以理性主义哲学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论和评价论作为理论基础,评价制度设计围绕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在三个层面进行制度化设计,评价内容以具有完整工作过程结构的职业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和来源结合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评价方法以先前学习认定和关键事件访谈法,根据学生对完整工作过程的系统性构思的方案阐述、论证和实施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既要体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性要求,又要体现顾客、委托方、社会组织包括国家法律法规的专门性要求的三维一体全面性评价原则。因而作为评价主体必须要有这些不同价值取向的主体构成,因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整工作过程所涉及的部门和人员都要纳入到评价主体之中从而形成多元的评价主体。
陈光春[6](2012)在《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研究(1912 - 1949 )》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与社会中的每个人联系紧密,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至为深远。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学教育,因其居于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中间阶段,在近代曾一度被当作是救国之利器,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中学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中学教师群体,在近代中国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其发展历程、内部构成、工作与生活状况等等,都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烙印,对近代中国社会也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影响。本文力图在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变迁、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方面背景下,以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为考察对象,通过对中学教师群体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况、经济待遇、日常活动及政府的管理等方面的考察,多角度、多方位展示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的实际状况。鉴于对既有研究成果与资料的了解和分析,笔者对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研究,按照教师入职管理——在职管理——离职管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顺序展开教师管理制度研究,全文研究按照总论——分论——余论的结构排列。在论文结构设计上时,突出研究的问题性,采用按问题列纲目,即采用以教师管理制度的五个方面作为五大研究问题的结构形式。同时,纲下各目则采用制度内容、实施情况与失范原因的顺序布置。各章节具体的教师管理制度按照历史演变的顺序进行安排,以体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本文力图以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制度的形成过程为经,以主要的五项教师管理制度为纬,再现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发展轨迹和具体内容,展现不同教师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力求客观揭示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失范的原因,注重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教师管理制度对当时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的影响。按照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具体分析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的生成特点,可以归结为“路径依赖”与“路径创新”两种途径并行、“自然演进”与“理性构建”两种力量兼具、“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两种模式共存。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失范一是教师管理制度规范缺失;一是教师管理制度规范无效。论文剖析了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失范的原因: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权威体系、有限的教育经费难保专款专用、战乱不休冲击教育管理制度以及教育行政体制的内部紊乱导致了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失范。本文以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为研究对象,力图展示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建设的曲折历程,从制度与实践等层面对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进行勾勒与分析,以加深对近代教育发展的理解并为当前教师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历史借鉴。据此,除导论部分外,笔者将整个论文分成七个部分进行论述。导论介绍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概念界定、研究资料及文献说明、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等。明确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主要由教师任用管理制度、教师资格审定检定制度、教师培训进修制度、教师薪给待遇制度、教师养老抚恤制度等构成。第一章介绍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基本概况,分别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社会来源、构成概况和任用管理三大内容。其中对于民国时期中学教师构成概况从学历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和教职员结构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由于论文后面二、三、四、五、六章从教师管理制度不同的内容范畴来具体阐述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的任用管理,所以在第一章中对于民国时期中学教师任用管理采用引述和概论的方式。第二章介绍民国时期中学教师任用管理制度。一是论述了民国时期中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有关法规、实施隋况和失范分析。二是论述了民国时期中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内容、实施情况和失范分析。第三章介绍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审定检定制度。首先分析了民国时期建章立制完善中学教师检定制度的历史原因、主要法规及其突出特点;其次介绍了民国时期地方各省实施教师审定检定实况,主要列举了奉天、湖北、贵州、福建四省中学教员检定情况;最后客观分析了民国时期中学教师检定制度的历史局限性。第四章介绍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培训进修制度。首先从历史角度分析了民国时期加强中学师资培训进修的必要性;其次阐述了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培训制度的主要内容;最后重点介绍了民国时期中学师资培训进修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客观分析了影响中学教师培训效果的原因。第五章介绍民国时期中学教师薪给待遇制度。一是从历史发展的顺序介绍了民国时期中学教师薪给制度演变情况;二是通过比较分析,剖析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待遇实况;三是从政治、经济、教育等不同层面分析影响民国中学教师待遇的因素。第六章介绍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养老抚恤制度。一是梳理了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养老退休制度的逐步完善过程及其内容;二是梳理了民国时期中学教师抚恤制度条例的逐步完善过程及其内容;三是对民国时期中学教师退休抚恤制度实况进行了分析,一方面阐述了教师退休抚恤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另一方面剖析了民国中学教师退休抚恤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余论按照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具体分析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的生成特点,剖析了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失范原因。提出当今社会需要通过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分别从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的价值标准、主要内容和举措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性论述。
夏引业[7](2011)在《我国市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制是行政体制和行政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制改革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组织法完善的关键环节之一。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市制在法律上具有地方公共团体、多实行自治、职能复杂、权限较大、基层行政建制的特点。我国市制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演进之路,因而变动频繁、随意性大。至而今我国市制已经呈现出自治属性模糊、行政控制强化、地域型建制的特点。对此,笔者分别从市管县体制、直辖市的增设、快速城市化对市制的挑战三个方面对我国现行市制所面临的问题或争议进行了讨论,并对我国市制的改革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的结论是:我国未来市制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市自治。
徐国成[8](2010)在《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及模式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人才汇聚的战略高地,承担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创新拔尖人才的重任,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建国60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取得巨大成就。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诸多问题凸现,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本文以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的开发及模式的构建研究为出发点,从理性层面理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详细分析了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从体制上、机制上寻找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美、日、德所属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模式的构建提供经验借鉴;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模式,其中,进一步完善了教师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动态模式;改进了教师人才资源“三元”激励模式;健全了教师人才资源绩效考评模式;创新了教师人才资源一体化培训模式。并提出确立人才资源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全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是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模式的运行保障,以保证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可持续性开展。
王建玲[9](2010)在《基于上海户籍新政的外来人口户籍准入政策分析》文中认为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为保障重工业优先战略而推行的一套社会管理制度,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户籍制度的不合理性日益凸显。当前的户籍制度不但不能有效地管理人口,反而还成为了实现社会人口流动合理化的主要制度性障碍,从而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己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户籍制度需要改革,但是又难以改革。近几年,随着中央政府权力的下放,地方政府的权力在扩大,我国地方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规定。本文以上海2009年户籍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基于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两条思路,首先回顾建国以来上海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宏观了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和结果,梳理各地户籍改革经验及国外相关户籍管理经验,介绍2009年上海户籍新政的内容,并作出初步的评价;其次,分析此次户籍制度改革准入条款指向的目标对象规模和潜在的落户人群,并对外来人口规模做出预测,为政策分析提供实际参考;第三,分析户籍改革的政策问题,探究上海户籍新政的政策目标,并结合户籍准入政策条款分析对户籍新政的政策效果进行判断;最后,归纳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分析上海户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障碍,以进一步深化上海户籍制度改革为目标,结合目前的户籍政策效果,对进一步的改革提出一些启发和思考。
邵波[10](2009)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50—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经济发展、国家转型和教育民主化思潮等因素的联合推动作用下,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个规模高速扩张时期。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系统考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指出高等教育由于量的扩张必将引起质的改变,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极强的解释力,成为了指导各国应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预警理论。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越来越趋向多元化,高等教育的主体不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着重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专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基础与核心的高深知识也越来越趋向实用化,并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出现了明显分工,有的侧重于技术科学的研究和新技术的设计,有的侧重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侧重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人才已成为独立的人才群体,出现了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传统的以科学范式为主导的高等教育知识模式已不能满足和适应工程、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都要求高等教育走出高楼深院,遵循市场的规律和要求,重新进行自己的功能定位,扩展自己的功能范围,不仅要培养从事“发现”和“发明”的研究人员,更多的是培养从事应用领域的各类工作人员,以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类型的多样化需求。在此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和大众高等教育机构并存的二元结构,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多层次和多规格的体制。德国、美国、英国以及我国台湾等地区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发展的过程中,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应用科学大学、社区学院、原多科技术学院以及科技大学等都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用型大众高等教育机构。尽管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及提法尚不统一,但是通过考察和研究上述国家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机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是不同于传统学术导向型高等教育的,以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职业和应用导向型高等教育,是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养成的有机统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世纪之交,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名义,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量的大发展。在此过程中,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对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了我国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存在着种种误读,而且由于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因而一方面需要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影响进行理性解读和反思;另一方面,从国家、社会等各方面加大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并最终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大众高等教育发展体系。
二、技师评聘制度改革一图一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师评聘制度改革一图一表(论文提纲范文)
(1)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1、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
2、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
3、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
4、个人职业情结与研究兴趣 |
(二) 研究价值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 概念界定 |
1. 职业学校 |
2. 产教融合 |
(五) 文献综述 |
1、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
2、产教融合的研究 |
二、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产生背景 |
(一) 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产生背景 |
1、教育背景 |
2、理论背景 |
3、实践经历 |
(二) 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形成路径 |
三、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基本内涵 |
(一) “学以致用”: 产教融合思想出发点 |
(二) “做学合一”: 产教融合的教学原则 |
(三) “校企一体”: 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 |
1、学校建工场 |
2、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
3、国外职考察的经验总结 |
(四) 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的拓展延伸 |
1、专科贯通 |
2、普职融通 |
(五) 实践课程:产教融合的具体落实 |
1、专业设置应符合社会实际 |
2、新学制下的课程标准制订流程 |
四、当前我国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现状及问题 |
(一)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环境 |
1、从政府的角度看 |
2、从社会背景来看 |
(二) 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实施现状 |
1、职业学校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不到位,负责部门设置较随意 |
2、职业学校对产教融合的观念上普遍认为重要但差异较大 |
3、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式多样 |
4、产教融合管理部门承担的职能重实训与就业而不重教研 |
5、校企合作中产教融合的具体项目以校外活动为主 |
6、产教融合的合作效果情况参差不齐 |
(三) 职业学校产教融合问题分析 |
1、政府部门对产教融合缺乏主动协调与优惠政策扶持 |
2、企业主体参与职教的动力不够 |
3、行业指导专业的能力不足 |
4、学校自身意识淡簿、内功不强 |
5、产教融合模式相对单一,形式多于实质 |
五、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对当今职教改革的启示 |
(一) 深刻领会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做好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 |
(二) 强化产教融合的社会责任意识,合作建立“校中厂、厂中校” |
(三)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
(四) 积极探索职业学校的改革模式,引入专家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 《职教院校与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院校版)》 |
附录三: 《职教院校与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院校版)汇总报告》 |
附录四: 某省职业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
附录五: 某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报告 |
附录六 X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总结会新闻稿 |
(2)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49-200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高等师范院校教学管理活动 |
第一节 教学计划制定 |
第二节 加强教材建设 |
第三节 师资队伍建设 |
第二章 高等师范院校教学和实习活动 |
第一节 日常教学 |
第二节 专业教育实习 |
第三节 师生教学互动 |
第三章 高等师范院校学业考核活动 |
第一节 组织学业考核 |
第二节 师范技能考核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昆明市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目的和技术路线 |
2.1 理论意义 |
2.2 实践意义 |
2.3 研究目的 |
2.4 研究技术路线 |
3、国内外研究综述 |
3.1 国外研究综述 |
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依据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民营医院 |
1.1.2 临床科室及科室主任 |
1.1.3 人才 |
1.1.4 人才群体 |
1.1.5 人才群体结构 |
1.2 理论依据 |
1.2.1 系统理论 |
1.2.2 人才知能结构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和实施 |
2.1 研究步骤 |
2.2 研究方法 |
2.3 建立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
2.4 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评价要素的确定 |
2.4.1 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评价要素选择 |
2.4.2 一级要素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含义 |
2.4.3 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是动态平衡的 |
2.5 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要素权重的确定过程 |
2.5.1 咨询专家的选择 |
2.5.2 专家信度评价 |
2.5.3 要素权重值形成的过程 |
2.5.4 评价体系的构成 |
2.6 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现状调查问卷编制 |
2.6.1 设计问卷方法 |
2.6.2 测评指标的量化 |
2.6.3 调查对象 |
2.6.4 问卷发放 |
2.6.5 数据的整理与录入 |
第三章 昆明市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现状及评价分析 |
3.1 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外显结构现状及评价分析 |
3.1.1 年龄结构 |
3.1.2 学历结构 |
3.1.3 职称结构 |
3.2 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内隐结构现状及评价分析 |
3.2.1 个性结构 |
3.2.2 能力结构 |
3.2.3 素质结构 |
3.2.4 意识结构 |
3.2.5 知识结构 |
3.3 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存在的问题 |
3.3.1 年龄结构中46-50人数偏少,50岁以上人数居多 |
3.3.2 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高学历人才不足 |
3.3.3 职称结构成桶型均等分布,主任医师职称人数相对偏少 |
3.3.4 个性结构主要表现为协作精神等多要素不足的结构现状 |
3.3.5 能力结构呈现出以医疗业务能力为主体的结构现状 |
3.3.6 素质结构呈现以身体素质要素不合理的结构现状 |
3.3.7 意识观念结构呈现出以服务意识为主的结构 |
3.3.8 知识结构偏重专业类知识,缺乏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 |
第四章 昆明市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及优化对策 |
4.1 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不尽合理的主要原因 |
4.1.1 民营医院缺少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战略 |
4.1.2 民营医院对中青年骨干吸引力弱 |
4.1.3 民营医院对人才培养缺乏长远规划 |
4.1.4 民营医院不重视学术科研 |
4.1.5 科室主任的综合素质能力考核项目单一 |
4.1.6 任务导向型的医院文化降低内部凝聚力 |
4.1.7 民营医院欠缺公平明确的政策扶持 |
4.2 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优化对策 |
4.2.1 人力资源规划战略 |
4.2.2 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 |
4.2.3 建立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人才培养机制 |
4.2.4 创造学术科研条件,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 |
4.2.5 完善的素质能力考评内容 |
4.2.6 培养科室主任“主人翁”精神 |
4.2.7 给予民营医院明确的政策支持 |
附录一: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要素专家咨询表 |
附录二: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要素权重专家咨询表 |
附录三: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自评调查表 |
附录四:医务人员对临床科室主任群体各要素评价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 ——以HZ供水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企业内外文献 |
1.3.2 调查企业现行薪酬制度 |
1.3.3 约请各层进行访谈 |
1.4 研究内容 |
2 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相关理论概述 |
2.1 现代企业制度 |
2.1.1 现代企业制度定义 |
2.1.2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
2.2 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的内涵 |
2.2.1 薪酬制度要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相适应 |
2.2.2 薪酬制度与现代企业经营机制相适应 |
2.2.3 薪酬制度要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相适应 |
2.2.4 薪酬制度要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相适应 |
2.3 薪酬的主要理论 |
2.3.1 人力资本理论 |
2.3.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
2.3.3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
2.3.4 “经济人”假设理论 |
2.3.5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2.3.6 费鲁姆的期望理论 |
2.4 薪酬理论的发展 |
2.4.1 宽带薪酬理论 |
2.4.2 全面薪酬理论 |
2.4.3 技能/能力薪酬体系 |
2.4.4 薪酬制度团队化 |
3 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薪酬体系的构建 |
3.1 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的目标 |
3.2 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的原则 |
3.2.1 战略导向原则 |
3.2.2 系统性原则 |
3.2.3 公平性原则 |
3.2.4 竞争性原则 |
3.2.5 激励性原则 |
3.3 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薪酬体系设计 |
3.3.1 岗位分析 |
3.3.2 岗位评价 |
3.3.3 薪酬调查 |
3.3.4 薪酬的定位 |
3.3.5 薪酬结构设计 |
3.3.6 薪酬总额测算 |
3.3.7 薪酬方案的调试与运行 |
4 HZ供水集团薪酬制度现状及问题 |
4.1 HZ供水集团基本情况简介 |
4.1.1 集团概况 |
4.1.2 集团人力资源概况 |
4.2 HZ供水集团现行薪酬制度 |
4.2.1 现行工资结构 |
4.2.2 现行工资标准 |
4.3 员工对现行薪酬制度的满意度调查及分析 |
4.3.1 调查目的 |
4.3.2 调查方法 |
4.3.3 调查问卷的完成情况 |
4.3.4 调查分析 |
4.4 HZ供水集团薪酬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4.4.1 薪酬上的平均主义,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 |
4.4.2 工资分配不尽合理,薪酬与岗位特点、员工的能力素质关联不大 |
4.4.3 缺乏真正与薪酬挂钩的绩效考核机制,薪酬分配与实际贡献关联较小 |
4.4.4 薪资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
5 企业薪酬制度的再设计 |
5.1 HZ供水集团薪酬制度改革目标 |
5.2 HZ供水集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 |
5.3 岗位分析和评价 |
5.3.1 主要目的 |
5.3.2 主要应用技术 |
5.3.3 岗级划分 |
5.3.4 岗位评定 |
5.4 薪酬结构设计 |
5.4.1 职能工资制薪酬体系的构成 |
5.4.2 计件工资制薪酬体系的构成 |
6 全新薪酬模式的运行管理 |
6.1 制度化保障 |
6.2 精心组织与实施 |
6.3 精细考核要求 |
6.4 健全申诉与投诉制度的考核结果应用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切入视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 |
1.1.2 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
1.1.3 政策要求:以评价改革促质量提高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典型工作任务 |
1.4.2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4.3 综合职业能力 |
1.4.4 完整工作过程 |
1.4.5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 |
1.5 文献综述 |
1.5.1 古代学徒制考试的相关文献梳理 |
1.5.2 近代实业学堂和职业学校考试文献梳理 |
1.5.3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考试的文献梳理 |
1.5.4 当代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文献梳理 |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之处 |
第2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历史发展 |
2.1 我国古代学徒制学业考试 |
2.1.1 家传师授、行会介入——学徒考试的评价主体 |
2.1.2 制作技艺、个人能力——学徒考试的评价内容 |
2.1.3 以律为准、法度检验——学徒考试的评价方法 |
2.1.4 职业准入、考诚行罪——学徒考试的功能发挥 |
2.1.5 行会操控、国家介入——学徒考试变异与没落 |
2.1.6 对我国古代学徒考试的反思 |
2.2 晚清时期实业学堂学生学业考试 |
2.2.1 招考入学、考学相伴——实业学堂考试的制度设立 |
2.2.2 专职教员、各级官僚——实业学堂考试的评价主体 |
2.2.3 技术学理、操作技艺——实业学堂考试的内容与方法 |
2.2.4 西法引进、量化评分——实业学堂考试的评价标准 |
2.2.5 奖励出身、赏以职衔——实业学堂考试功能的发挥 |
2.2.6 对近代实业学堂考试评价的反思 |
2.3 民国时期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考试 |
2.3.1 制定规程、健全表簿——职业学校学生考试评价制度 |
2.3.2 分类考选、门槛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入学考试 |
2.3.3 品学兼顾、重视实习——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考试评价内容 |
2.3.4 分期分类、量化记分——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考试评价方法 |
2.3.5 资格铨定、分发工作——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考试功能发挥 |
2.3.6 称谓转变、专职教员——职业学校学生学业考试评价主体 |
2.3.7 对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考试评价的反思 |
2.4 建国以后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考试 |
2.4.1 前中后高、前后交叉——五年制“高职班”学生学业考试制度 |
2.4.2 沿袭普高、学籍管理——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学业考试制度 |
2.4.3 能力本位、双证考核——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考试 |
第3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现实困惑 |
3.1 考试话语 |
3.1.1 客观显性的知识——纸笔测验的内容 |
3.1.2 封闭任务及表现——操作技能的滥觞 |
3.1.3 公式换算及分数——评价标准的随意 |
3.1.4 工作过程的缺失——职业能力的苍白 |
3.2 案例剖析 |
3.2.1 题型设计 |
3.2.2 基本理念 |
3.2.4 操作程序 |
3.2.5 信度效度 |
3.3 传统之忧 |
3.3.1 技能化取向的能力本位 |
3.3.2 学科依附型的职业知识 |
第4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国际比较 |
4.1 德国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 |
4.1.1 法律完备、行业实施——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考试制度体系 |
4.1.2 严格录取、外部接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招考及毕业考试 |
4.1.3 新旧并存、过程凸显——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考试评价的内容 |
4.1.4 灵活多样、有机结合——德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方法 |
4.1.5 过程导向、分级描述——德国职业教育考试的评价标准 |
4.1.6 行业协会、企业资质——德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主体 |
4.2 英国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 |
4.2.1 国家主导、行业推行——英国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制度 |
4.2.2 课业任务、技能导向——英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的内容 |
4.2.3 多样组合、注重证据——英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的方法 |
4.2.4 细化分解、等级评定——英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的标准 |
4.2.5 持证上岗、评督结合——英国职业教育考试评价的主体 |
4.4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的比较与反思 |
4.4.1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制度的比较与反思 |
4.4.2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评价内容的比较与反思 |
4.4.3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反思 |
4.4.4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评价标准的比较与反思 |
4.4.5 对国外职业教育考试评价主体的比较与反思 |
第5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基础 |
5.1 对传统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反思 |
5.1.1 传统职业能力本位解析 |
5.1.2 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重构 |
5.2 职业教育能力本位重构的理论基础 |
5.2.1 理性主义哲学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6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的体系改革 |
6.1 四方联动、分层规划——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改革 |
6.2 职业效度、典型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内容改革 |
6.2.1 职业技能大赛内容的启示 |
6.2.2 企业人才评价内容的探索 |
6.2.3 高职学习性工作任务探索 |
6.2.4 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任务 |
6.2.5 学业评价内容设计的方法 |
6.3 过程追问、结果佐证——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改革 |
6.3.1 证据支撑、先前认定——RPL(Recognition of prior learning) |
6.3.2 详尽描述、事件访谈——BEI(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
6.3.3 两次评价、互相印证——RPL在先、BEI在后 |
6.4 三维一体,整体评判——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标准设计 |
6.4.1 职业技能大赛评分标准 |
6.4.2 学业评价标准三维维度 |
6.4.3 学业评价标准实证案例 |
6.5 分层构成、主体多元——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主体构成 |
第7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
7.1.2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制度体系需要重新设计 |
7.1.3 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模式需要整体化的改革 |
7.2 未来展望 |
7.2.1 实训基地、职教集团——推行区域性的“国家考试” |
7.2.2 完整结构、社会过程——提高评价任务的“典型性” |
7.2.3 专项投入、校企共担——合理分摊学业评价的成本 |
7.2.4 推进课改、促进发展——充分发挥学业评价的功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研究(1912 - 1949 )(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及概念界定 |
(一) 研究范围的确定 |
(二) 研究方法的采用 |
(三)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资料及文献说明 |
(一) 民国时期学术发展史回顾 |
(二) 现当代学术研究总体情况 |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基本概况 |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社会来源 |
一、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的培养 |
二、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的来源 |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师构成概况 |
一、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的学历结构 |
二、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的性别结构 |
三、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的年龄结构 |
四、民国时期中学的教职员工结构 |
第三节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概况 |
一、清朝末年中学教师的任用和管理 |
二、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的任用和管理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任用管理制度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任职资格条例 |
一、民国时期中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有关法规 |
二、民国时期中学教师任职资格的实施情况 |
三、民国时期中学教师任职资格的失范分析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聘任制度法规 |
一、民国时期中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内容 |
二、民国时期中学教师聘任制实施情况 |
三、民国时期中学教师聘任制失范分析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审定检定制度 |
第一节 建章立制完善中学教师检定制度 |
一、民国时期严格中学教师检定的时代选择 |
二、民国时期中学教师检定制度的主要法规 |
三、民国时期中学教师检定制度的突出特点 |
第二节 地方各省实施教师审定检定实况 |
一、奉天省中学教师检定情况 |
二、湖北省中学教师检定情况 |
三、贵州省中学教师检定情况 |
四、福建省中学教师检定情况 |
第三节 中学教师检定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
一、初中教师资格定得比高级学校师资低 |
二、中学教师资格未体现教师专业化精神 |
三、将着述的能力与教导的能力相提并论 |
四、片面强调教学经验欠缺考虑教学业绩 |
五、力厚于留学生而薄于本国大学毕业生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培训进修制度 |
第一节 加强中学师资培训进修的必要性 |
一、弥补职前师资培养先天不足的需要 |
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融合沟通的需要 |
三、促进在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需要 |
四、剔除在职教师因循守旧恶习的需要 |
第二节 民国中学教师培训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一、颁布高校训练辅导中学师资条例 |
二、制定奖励优秀教师休假进修制度 |
第三节 民国中学教师培训进修实施情况 |
一、民国中学教师培训进修实施形式 |
二、民国中学教师培训取得一定成效 |
三、影响中学教师培训效果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薪给待遇制度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薪给制度演变 |
一、民国建立至1932年以前——以时薪制为主 |
二、1932年至抗战爆发以前——从时薪制渐转到月薪制 |
三、抗战期间以及战后时期——以月薪制为主 |
第二节 民国中学教师待遇实况比较分析 |
一、中学教师薪俸收入与生活开支的比较 |
二、中学教师待遇教育系统内的差别比较 |
三、中学教师待遇与其他社会群体的比较 |
第三节 影响教师待遇因素分析 |
一、战乱不休,政府重“军”轻“教” |
二、官吏腐败,教师待遇的无所保障 |
三、物价飞涨,教师待遇的入不敷出 |
四、历史局限,教师待遇的制度缺陷 |
第六章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养老抚恤制度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养老退休制度 |
一、民国教师养老退休制度的初步确立 |
二、民国教师养老退休制度的逐步完善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抚恤制度条例 |
一、民国教师抚恤制度的初步形成 |
二、民国教师抚恤制度的逐步完善 |
第三节 中学教师退休抚恤制度实况分析 |
一、民国中学教师退休抚恤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 |
二、中学教师养老退休抚恤制度落实不到位原因 |
余论: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一、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生成路径归结 |
二、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失范原因剖析 |
三、建立健全当前我国教师管理制度现实思考 |
(一)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的价值标准 |
(二)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三)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的举措建议 |
参考资料 |
附录: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7)我国市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市制概述 |
第一节 城市 |
一、城市的概念与外延 |
二、城市的中西词源差异 |
三、城市的意义 |
第二节 城乡合治与城乡分治 |
第三节 市制的概念与特点 |
第二章 我国市制的变迁 |
第一节 我国近代的市制求索之路 |
一、清末清廷的探索 |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市制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市制 |
第二节 建国后我国市制的求索之路 |
一、建国后至“文革”结束前的市制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我国市制 |
第三节 市制,自治之殇 |
第三章 我国市制所存在的问题或争议 |
第一节 市领导县体制 |
一、市管县体制产生的背景 |
二、实例:滕州市请求脱离枣庄市代管案 |
三、本文的观点:一刀切与行政控制 |
第二节 直辖市的增设 |
一、我国直辖市的概况及其特点 |
二、我国直辖市的演变 |
三、增设直辖市的不同视角 |
第三节 快速城市化对市制的挑战 |
一、城市化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
二、快速城市化中的市制 |
三、特有问题:户籍制度改革 |
第四章 我国市制改革探讨 |
一、健全法制、规范变动 |
二、缩省划市、更立直辖 |
三、回归宪法、城乡分治 |
四、城乡互补、利益协商 |
五、增量改革、稳步推进 |
六、城市自治、意义深远 |
结论:迈向市自治 |
参考文献 |
一、着述类 |
二、论文类 |
三、网络报刊类 |
致谢 |
(8)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及模式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1.2.3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析 |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框架与方法 |
1.3.1 写作思路 |
1.3.2 框架结构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力资本 |
2.1.2 人力资源 |
2.1.3 人才资源 |
2.1.4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的关系 |
2.1.5 人才资源开发 |
2.2 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
2.2.2 西方学者人力资本理论 |
2.2.3 人力资源相关理论 |
第3章 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
3.1 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阶段性成就 |
3.1.1 初级阶段(1949-1957 年) |
3.1.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8 年) |
3.1.3 跨越式发展阶段(1999 年至现在) |
3.2 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3.2.1 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 |
3.2.2 分配制度导向偏移 |
3.2.3 绩效考评结果失真 |
3.2.4 培训机制不健全 |
3.3 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存在问题的原因索解 |
3.3.1 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
3.3.2 办学自主权缺失 |
3.3.3 教师人才激励功能弱化 |
第4章 美、日、德高等学校人才资源开发模式借鉴 |
4.1 美国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模式 |
4.1.1 契约式的人才聘任 |
4.1.2 动态化的人才资源开发 |
4.1.3 多维度的绩效考评 |
4.2 日本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模式 |
4.2.1 独特的教授终身雇佣制度 |
4.2.2 学术权力至上的独立办学体制 |
4.2.3 多元化的教师激励机制 |
4.3 德国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模式 |
4.3.1 严格的教授分级聘任制度 |
4.3.2 稳定、优厚的物质待遇 |
4.3.3 独特的人才开发体制 |
4.4 美、日、德高等学校人才资源开发的经验启示 |
4.4.1 科学合理的教师人才资源配置是人才开发的前提 |
4.4.2 多元化的激励制度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方法 |
4.4.3 多维度绩效考评体系为人才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4.4.4 具有终身教育理念的培训体系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 |
第5章 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模式的构建 |
5.1 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
5.1.1 坚持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
5.1.2 坚持人才资源全面激励原则 |
5.1.3 坚持人才资源多维度绩效考评原则 |
5.1.4 坚持人才资源一体化培训的原则 |
5.2 重构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模式的主要对策 |
5.2.1 完善教师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模式 |
5.2.2 改进教师人才资源激励模式 |
5.2.3 健全教师人才资源绩效考评模式 |
5.2.4 创新教师人才资源培训模式 |
5.3 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新模式的运行保障 |
5.3.1 制定科学的人才资源开发战略 |
5.3.2 建立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 |
5.3.3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9)基于上海户籍新政的外来人口户籍准入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和研究综述 |
一、相关概念 |
二、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三节 内容体系和研究方法 |
一、内容体系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上海户籍改革历程和2009年户籍新政 |
第一节 上海户籍制度改革历程 |
一、上海户籍制度改革历程 |
二、上海户籍制度改革评述 |
第二节 国内外户籍管理、户籍改革的经验 |
一、国内户籍改革经验 |
二、国外户籍管理经验 |
第三节 2009年上海户籍新政内容及评价 |
一、居住证与户籍直接衔接,开辟了户籍转换的新渠道 |
二、户籍指向的目标群体扩大,更加强调能力和贡献 |
三、吸引各类人才,弥补上海户籍劳动力结构的不足 |
第三章 基于户籍准入条款的外来人口分析及预测 |
第一节 上海户籍新政准入条款指向对象分析 |
一、外来流动人口的分类 |
二、基于外来人口分类的主要政策条款指向对象分析 |
第二节 政策指向对象规模和潜在落户人群分析 |
一、指向对象规模分析 |
二、潜在落户对象分析 |
第三节 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预测 |
一、预测模型确定 |
二、数据准备和计算 |
三、预测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上海户籍新政政策效用分析 |
第一节、基于外来人口准入的户籍改革假定分析 |
第二节 户籍改革政策问题分析 |
一、二元户籍制度割裂了公民身份,导致公共资源和权利享受的不平等 |
二、二元户籍制度限制了公民的自由迁徙,阻碍了城市化进程 |
三、二元户籍制度加剧了城乡矛盾,妨碍了社会和谐 |
第三节 上海户籍新政目标分析 |
一、完善居住证制度 |
二、吸引人才 |
第四节、政策实际效用分析 |
一、为居住证向户口的转化提供了合法依据 |
二、潜在落户人群众多,但实际政策准入门槛依然狭窄 |
三、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未能完全实现 |
第五章 深化上海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考 |
第一节 户籍改革的基本原则 |
一、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原则 |
二、体现公民身份平等的原则 |
三、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二节 上海市户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障碍 |
一、财政负担压力沉重 |
二、城市资源和公共设施承载力有限 |
三、相关利益主体的矛盾 |
第三节 深化上海市户籍改革的启发与思考 |
一、考量本地城市人口承载力,适当放宽落户限制 |
二、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为外来人口做出的贡献给予回报 |
三、还原户籍原本功能,做好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 |
四、转变流动人口管理理念,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方式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源起 |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与推进 |
第二节 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视角 |
第一节 英才多元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哲学基础 |
第二节 高深知识实用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
第三节 高等教育市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制度基础 |
第四节 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组织基础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德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及应用科学大学建设与启示 |
第二节 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及原多科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启示 |
第三节 台湾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及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启示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
第一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 |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征 |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 |
第四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模式 |
第五节 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途径 |
本章结语 |
第七章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障碍性分析 |
二、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建议 |
本章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技师评聘制度改革一图一表(论文参考文献)
- [1]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周俐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活动史研究(1949-2000)[D]. 肖丽山.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2)
- [3]昆明市民营医院临床科室主任群体结构现状分析[D]. 傅麒碧. 云南大学, 2013(01)
- [4]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 ——以HZ供水集团为例[D]. 和宇鹏.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6)
- [5]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 闫宁.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
- [6]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 ——民国时期中学教师管理制度研究(1912 - 1949 )[D]. 陈光春.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7]我国市制问题研究[D]. 夏引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
- [8]中国高等学校教师人才资源开发及模式构建研究[D]. 徐国成. 吉林大学, 2010(08)
- [9]基于上海户籍新政的外来人口户籍准入政策分析[D]. 王建玲. 复旦大学, 2010(03)
- [10]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D]. 邵波. 南京师范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