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共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

肝脾共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

一、肝脾同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论文文献综述)

国嵩[1](2021)在《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基于转录组学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目的:1.1探究辛开苦降法代表方半夏泻心汤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胃功能血清学指标、中医症状、焦虑抑郁状态、睡眠质量、炎症因子的临床疗效;观察半夏泻心汤对于CAG患者应用的安全性。1.2通过高通量转录组学测序技术,筛选半夏泻心汤治疗CAG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探究潜在的靶点与信号通路,揭示其作用的分子机制。2.方法:2.1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制定纳入、排除标准,将116例CA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AG健康教育。试验组、对照组分别同时接受半夏泻心汤与安慰剂治疗,疗程为8周。以胃功能血清学指标(PGⅠ、PGⅡ、PGR、G-17)、中医症状(胃脘痛、胃脘痞满、胃中嘈杂、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焦虑状态(SAS)、抑郁状态(SDS)、睡眠质量(PSQI)、炎症因子(IL-6、IL-17、TNF-α)以及安全性指标为评价指标,评价辛开苦降法代表方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2.2基于转录组学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作用机制研究采集本研究临床部分半夏泻心汤组15例用药前后空腹血以及8例健康志愿者的空腹血,使用TRIzo来提取血液的总RNA。利用Illuminanovaseq 6000平台进行高通量非链特异性RNA测序。测序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组装后,进行了差异基因表达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DEGse软件分析各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针对半夏泻心汤组治疗前后显着变化的基因使用了 Cytoscape软件中进行基因相互作用分析,并进行相关基因距离富集并可视化。使用Metacore软件进行差异基因表达的通路富集分析和GO生物过程聚类分析,绘制差异表达基因功能GO生物过程和通路的聚类图,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3、结果:3.1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完成8周的治疗,剔除3例病例,脱落13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样本量为113例。对照患者女性略多于男性,试验组患者平均年龄(54.93±7.85)岁,平均病程(49.00±48.16)月;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56.15±8.78)平均病程(46.29±55.04)月。两组年性别、年龄、病程、胃癌家族史、萎缩情况、肠化生情况、中医证型、BMI指数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基础病情特征均具有可比性。胃功能血清学指标状态治疗后改善情况比较,经秩和检验,半夏泻心汤在改善胃蛋白酶原I(PGI)、胃泌素-17(G-17)状态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评分组间比较,经秩和检验,半夏泻心汤在改善胃脘痛、胃脘痞满、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中医证候有效率比较,半夏泻心汤组总有效率达到84.48%,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29.09%,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状态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半夏泻心汤在改善SAS评分、SD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比较,经独立样本t检验,辛开苦降法在改善PSQI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剂治疗,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经秩和检验,半夏泻心汤在改善炎症因子(IL-6、IL-17、TNF-α)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月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事件(头痛、腹泻、肝功异常)。其他患者未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在研究过程中也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3.2基于转录组学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作用机制研究CAG模型组(治疗前试验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228个基因发生高表达,而半夏泻心汤可以逆转其中66个基因的异常表达;同时,CAG模型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554个基因发生低表达,而半夏泻心汤可以逆转其中34个基因的异常表达。根据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的结果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主要涉及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神经调控等方面。根据差异表达基因通路富集分析的结果,辛开苦降法治疗CAG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5条信号通路,分别是MEK/ERK 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WNT/Beta-catenin 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及JAK-STAT信号通路,以发挥多通路、多靶点发挥作用。4、结论:4.1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临床研究连续8周治疗后,半夏泻组心汤较安慰剂组显着改善CAG患者血清学胃功能(PGI、G-17)状态,减轻CAG患者胃脘痛、胃中痞满、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等临床症状,提高CAG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睡眠质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无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半夏泻心汤是治疗CAG安全有效的中药复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为经典名方半夏泻心汤治疗CAG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4.2基于转录组学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作用机制研究通过转录组学的研究,利用差异基因的表达比较、GO功能富集、通路富集、PPI网络的技术,发现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机制涉及多靶点、多过程、多通路,可能与免疫调节、炎症反应、抗肿瘤、神经调控等生物学过程有关,与调控MEK/ERK 信号通路、PI3K/AKT 信号通路、WNT/Beta-catenin 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及JAK-STAT信号通路等有关。

潘思宜[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林平主任医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系统学习林平主任医师的临床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对求诊于林平主任医师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处方进行研究,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对其中组方特色、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经验及组方思路,挖掘探索新方组合,拓展临床用药思路。方法:收集并整理于2018年7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期间,经林平主任医师诊疗,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名医园”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医案。将资料进行整理,结合纳排标准筛选,获得符合要求的医案200例,经由中药药名规范化及药物分类后,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建立数据库,然后通过其“基本信息统计”“方剂分析”及“新方分析”模块,将采集的患者一般信息、用药频次、药类频次、药证频次等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并对结果作出讨论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其中男性患者92名(46%),女性患者108名(54%),男女比例为0.85:1。年龄范围为29-78岁,平均年龄55.54,年龄层以50-60岁人数居多。所收录400诊次中,共使用177味中药,累计用药频数6343次,平均单方用药15.8味。用药频率达50%以上(200次以上)用药共9味,分别为茯苓、柴胡、陈皮、紫苏子、炒白术、白芍、延胡索、合欢皮、竹茹。使用频率最高的五大药类依次为补虚药、化痰平喘止咳药、理气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分别占总用药频率17.88%、14.19%、9.05%、8.51%、8.36%。所用药物四气以温、寒为主,温性药物稍多于寒性,温、寒药物占比分别为41.53%及33.97%,平性次之,占19.75%,较少用到凉、热性药物。五味中则以苦、甘、辛为主,三者分别占32.61%、29.19%、27.85%,其余酸、咸、涩较少,合计方占约10%。药物归经以涉及脾经最多,占总比21.80%,其次为胃、肺、肝经,分别占比15.20%、15.19%及14.93%,其余归经包括心、大肠、肾等涉及频数较少。基于关联规则算法,在支持度≥75%,置信度≥0.8情况下,计算得出组方核心4味,分别为陈皮、柴胡、炒白术及茯苓。通过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出新方组合4个,分别为:(1)麦芽、甘草、浮小麦、莲子;(2)神曲、白扁豆、山药、防风、葛根;(3)砂仁、莲子、槟榔、延胡索;(4)佩兰、黄连、炙黄芪、黄芩。结论:林师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上以补虚及理气为核心治法,同时重视祛除湿、热、痰、瘀等标实之邪,补泻并用,相互制约以助机体达到平衡;处方基调以温、平为主,遇寒热错杂患者则多寒温并用;药物五味体现辛开苦降、甘缓补益的理念;以“茯苓、柴胡、陈皮、炒白术”为方药核心,并且重视整体观念,配伍组方时用药归经涉及多个脏腑,以求达到五脏同调之效。

张曼玲[3](2021)在《基于TLR4通路探讨健脾活血方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方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索其疗效机制;建立恶性转化胃上皮细胞模型,观察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对其的影响,并探索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挖掘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新方法,为本病的临证用药提供参考及理论支撑。方法:1.搜索CNKI、WAN FANG、Sino Med、VIP、Cochrane、Pubmed、Embase数据库中近20年关于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临床文献并进行文献筛选,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录入方药证治数据,建立数据集。利用“数据统计”、“统计报表”等模块,运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统计手段,分别对所有胃癌前病变,注明肠上皮化生,注明不典型增生,注明异型增生的方药进行分析,包括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频次统计、治法统计、组方分析、新方分析。2.搜索CNKI、WAN FANG、Sino Med、VIP、Cochrane、Pubmed、Embase数据库中近20年关于健脾活血法依据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并进行文献筛选,利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Revman5.3软件对干预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胃镜改善率、病理缓解率、Hp根除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并记录不良反应。3.搜索GEO数据库(https://www.ncbi.nlm.nih.gov/geo/)中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与慢性胃炎差异基因的相关芯片,提取基因数据集,利用PERL软件,R语言中的程辑包,提取差异基因及其交集,并绘制热图、火山图、韦恩图,利用R语言,对筛选出的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运用string数据库(https://www.string-db.org/),构建差异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PPI),并筛选出核心基因。4.临床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62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予以健脾活血方(摩罗丹配伍三七粉),对照组给予叶酸片,疗程均为24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主症/次症评分,症状总评分)、胃镜评分、病理评分,同时进行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安全性评估;免疫荧光法检测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中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P53、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分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5.体外实验。利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MNNG)刺激人胃上皮细胞(GES-1细胞),诱导其恶性转化,构建恶性转化的胃上皮细胞(T-GES-1)模型。以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叶酸片含药血清为干预药物,分六组:A组:GES-1细胞+正常大鼠含药血清;B组:GES-1细胞+MNNG+正常大鼠含药血清;C组:GES-1细胞+MNNG+叶酸片含药血清;D组:GES-1细胞+MNNG+健脾活血含药血清;E组:GES-1细胞+MNNG+健脾活血含药血清+TLR4激动剂;F组:GES-1细胞+MNNG+正常大鼠含药血清+TLR4激动剂。观察细胞形态,利用CCK-8检测经MNNG/含药血清干预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后细胞的活力;利用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率;流式凋亡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Vimentin、N-cadherin、E-cadherin m RNA的表达;WB检测各组细胞中TLR4、My D88、NF-κB、p-NF-κB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53、Ki67、Muc2的表达,并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经筛选,共纳入232篇文献,包括252首方剂,233味药。药性总体偏平,药味以多归于脾、胃、肝经,健脾活血治法运用最多;使用频次最高的治法为健脾活血法、化浊解毒法、滋养胃阴法、疏肝和胃法,不同病理类型各有侧重;治疗PLGC频次最高的药物是甘草、白术、莪术、黄芪、白花蛇舌草等,治疗PLGC的组方常用的是“白术、甘草”,“黄芪、甘草”,“黄芪、白术”,“莪术、黄芪”,“甘草、白芍”、“丹参、甘草”等,不同病理类型各有侧重,并形成常用组合网络图;提取治疗PLGC的核心组合16个,新方8个,提取治疗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的核心组合各8个,新方各4个,并形成新方网络图。2.最终纳入39篇RCT文献,共有3786名受试者,其中健脾活血法治疗组1994名,对照组1792名。文献质量评价显示:有21篇为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18篇提及随机分组,但未阐述随机方法。2篇为双盲双模拟,1篇采用模拟药物单盲。有6篇在结局观测指标描述中的例数与原始例数不符,且未说明失访原因;meta分析显示:健脾活血法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5,95%CI(1.21,1.30)];胃镜改善率优于对照组[RR=1.39,95%CI(1.28,1.52)];病理改善率优于对照组[RR=1.48,95%CI(1.38,1.60)];中医症状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5,95%CI(1.13,1.38)];Hp根除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5,95%CI(1.14,1.37)],39篇文献中,有14篇文献描述了研究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其中12篇描述未出现不良反应,2篇中有出现不良反应,包括便秘6例(对照组2/60,观察组4/60)、腹痛1例(对照组1/60)、口干3例(对照组1/60,观察组2/60)、腹泻1例(对照组1/90)、头痛1例(对照组1/90)、皮疹1例(对照组1/90)。3.选取GSE55696、GS87666E数据集,筛选出差异基因121个,其中上调基因42个,下调基因79个。差异基因主要分布于细胞颗粒腔、细胞内小泡、高密度脂蛋白颗粒等中;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过程主要是激素代谢过程,白细胞趋化过程,c GMP的信号途径等;主要作用涉及有钾离子通道运转、氧化还原、模式识别受体活动等。差异基因参与的通路包括白介素17(IL17)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分泌通路。4.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经卡方检验分析,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卡方值=6.613,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主要症状胃脘疼痛、饱胀、痞满、嗳气、纳差评分均降低(P<0.01),其中饱胀、痞满、嗳气、纳差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次要症状疲乏、睡眠差、嘈杂、反酸评分降低(P<0.01),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镜评分中胃镜下黏膜色泽评分、血管透见度评分、黏膜隆起评分、红斑评分、胃镜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粘膜色泽评分、红斑评分、胃镜总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观察组治疗后病理评分中肠上皮化生评分、异型增生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其中异型增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安全性监测,摩罗丹配伍三七粉安全性良好。观察组治疗后胃黏膜中TLR4、P53、Vimentin表达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胃黏膜中E-cadherin表达增高(P<0.01),且高于对照组(P<0.01)。5.体外研究结果显示:正常的GES-1贴壁生长,细胞呈梭形,形态规则,经MNNG处理后细胞形态逐渐不规则,呈现多边形。CCK-8检测显示,MNNG对GES-1细胞有一定细胞毒性,呈浓度依赖性,时间对其影响甚微,至MNNG浓度为40μmol/L时GES-1活性呈断崖式下降,20μmol/L时抑制率为30%左右,选择20μmol/L,24h造模,含药血清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呈浓度依赖型,无明显时间依赖,选择15%,24h干预。经MNNG处理后GES-1细胞的迁移率升高、凋亡率下降、EMT上升(P<0.05),P53、Ki67、Muc2表达上升(P<0.05),TLR4、My D88、NF-κB、p-NF-κB蛋白表达上升(P<0.05);给予健脾活血含药血清后,上诉情况缓解(P<0.05),且优于加入叶酸片含药血清组(P<0.05);在MNNG诱导的GES-1细胞中加入TLR4激活剂后,上述情况加重(P<0.05),同时加入TLR4激动剂及健脾活血含药血清,情况优于前者(P<0.05)。结论:1.健脾活血方治疗脾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显着,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2.健脾活血方可改善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患者胃黏膜P53、TLR4的表达,且可缓解EMT,这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机制。3.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可抑制恶性转化胃上皮细胞的恶性特征,优于叶酸片含药血清,其机制为通过调控TLR4/My D88/NF-κB,抑制EMT而发挥疗效。

陈思童[4](2021)在《姚乃礼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伴抑郁经验总结及健脾调肝解郁汤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总结姚乃礼教授治疗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伴抑郁的临床经验,传承、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并对经验方健脾调肝解郁汤的疗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研究方法:通过整理文献和收集临床医案,从疾病认识、诊疗思路、辨治体会等角度系统总结姚乃礼教授诊治慢性胃炎伴抑郁的临床经验。并采用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对健脾调肝解郁汤进行临床观察。选取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广安门医院脾胃科门诊并符合肝郁脾虚型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伴抑郁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口服健脾调肝解郁汤加减治疗,每日一剂,每剂煎400ml,早晚分服200ml。治疗4周,随访4周。在用药前、用药4周及随访4周时各记录患者慢性胃炎中医症状量表评分、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Item 9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评分、17 条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Item 17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分;在用药前、用药4周时各记录患者的安全性指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前、治疗后、随访时的疗效差异。研究结果:1.经验总结:病因方面,姚乃礼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为外感六淫、饮食失宜、情志不遂、脾胃素虚。致病因素虽多,最终以伤及脾胃为根本。病机方面,姚乃礼教授认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肝脾同病”乃本病的基本病机,并且“脾胃虚弱”在慢性胃炎的发生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故姚乃礼教授在治疗上以补脾助运为第一要务,兼以疏肝行气。由此提出了“健脾调肝,行气解郁”的治疗思路,创立了“健脾调肝解郁汤”。2.临床疗效:本研究共纳入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抑郁患者68例,因失访、未坚持治疗等原因脱落3例,完成65例临床观察。(1)中医症状疗效评价:治疗4周后,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症状减分率,临床痊愈6例(9.2%),显效31例(47.7%),有效24例(36.9%),无效4例(6.2%),总有效例数61例,总有效率为93.85%。(2)抑郁疗效评价:治疗4周后,针对PHQ-9减分率,患者抑郁临床控制17例(26.2%),显效34例(52.3%),有效10例(15.4%),无效4例(6.2%),总有效例数61例,总有效率为93.85%;针对HAMD-17减分率,临床控制14例(21.5%),显效37例(56.9%),有效11例(16.9%),无效3例(4.6%),总有效例数62例,总有效率为95.38%。(3)复发情况评价:针对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症状评分,复发例数14例,复发率为21.5%;针对PHQ-9评分,复发例数13例,复发率为20.0%;针对HAMD-17评分,复发例数14例,复发率为21.5%。三者大致相当。(4)安全性评价:本次临床研究期间,完成65例临床观察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研究结论:姚乃礼教授经多年临床积累,针对慢性胃炎伴抑郁形成了“健脾调肝,行气解郁”的治疗思路,创立了“健脾调肝解郁汤”。经临床验证,健脾调肝解郁汤可有效改善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症状以及抑郁状态,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朱悦尔[5](2021)在《张声生教授治疗慢性胃炎及其伴焦虑或抑郁状态的用药特点数据挖掘》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CG)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和(或)腺体萎缩性病变,临床中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许多研究表明,CG和焦虑、抑郁状态相互影响。而中医药在治疗CG方面疗效确切。张声生教授是中医脾胃病专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其治疗CG及其伴焦虑或抑郁状态的经验值得深入挖掘。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张声生教授治疗CG及其伴焦虑或抑郁状态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特点,发扬专家学术思想,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张声生教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诊治的CG病历,并完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将符合条件的病历数据进行整理和标准化处理,并应用SPSS对药物进行聚类分析,MATLAB对药物进行频次分析及关联分析,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处方进行复杂熵聚类、无监督熵聚类分析,由此得出张声生教授治疗CG及其伴焦虑或抑郁状态的用药特点。结果:1、基本信息分析:本研究共纳入202例病历,其中男性85例,女性117例;年龄范围在18~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7岁。肯定焦虑状态12例,可疑焦虑状态29例,无焦虑状态161例;肯定抑郁状态49例,可疑抑郁状态34例,无抑郁状态119例。2、症状分析:CG最常见的症状依序为胃胀满、嗳气、怕冷、疲乏、健忘等。CG伴焦虑状态最常见的症状依序为健忘、胃胀、易醒、烦躁、口臭等;CG伴抑郁状态最常见的症状依序为疲乏、胃胀、怕冷、健忘、咽中有痰等。3、中医证候分析:202例CG患者的中医证候,按频次排名依序为肝胃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脾胃气虚证>胃络瘀阻证。CG伴焦虑状态的中医证型分布依序为肝胃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脾胃气虚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脾胃虚寒证;CG伴抑郁状态的中医证型分布依序为肝胃气滞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气虚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4、慢性胃炎用药分析:①频次分析:张声生教授治疗CG最常用的药物依序为党参、炒白术、延胡索、半夏曲、三七粉等;药性功效方面:功效以补虚药最为多见,其次为理气、消食、祛湿、化痰、活血等;药味偏甘、辛、苦味;药性以温性为主,搭配寒、平性;归经多入脾、胃经,兼见肝经、肺经和心经。②关联分析:张声生教授治疗CG的核心药物组成为党参、炒白术、白芍、延胡索、三七粉、木香、半夏曲、煅瓦楞子及黄连。③聚类分析:黄连和吴茱萸,炒薏苡仁和白花蛇舌草,炒莱菔子、生白术和当归,生龙骨和百合,为张声生教授治疗CG的常用药对及药串。④熵聚类分析:总结张声生教授治疗CG时,较有价值的新处方为“砂仁、厚朴、三七粉、丹参”,以及“炙黄芪、炒酸枣仁、黄连、吴茱萸”。5、慢性胃炎伴焦虑或抑郁状态用药分析:①CG伴焦虑状态的用药分析:与无焦虑状态相比,张声生教授治疗CG伴焦虑状态时,更常用柴胡、合欢花、木香、砂仁、厚朴、苏梗、枳实、生龙骨、白芍、竹茹、白花蛇舌草、三七粉、延胡索和煅瓦楞子。②CG伴抑郁状态的用药分析:与无抑郁状态相比,张声生教授治疗CG伴抑郁状态时,更常用木香、乌药、藿香、炒薏苡仁、半夏曲、竹茹和煅瓦楞子。结论:1、张声生教授治疗慢性胃炎多从“虚”、“滞”、“瘀”着手,注重虚实、寒热、气血同调,治法以健脾益气、理气活血为主要治法,选药多寒温并用,甘补辛开苦降,归经多入脾、胃经,并兼顾肝、肺、心,临证以党参、炒白术、白芍、延胡索、三七粉、木香等药物应用最为多见,因而形成治疗本病的核心处方;此外,善用药对、药串组合配合治疗,如黄连、吴茱萸;炒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炒莱菔子、生白术、当归;生龙骨、百合,分别体现寒热并调、清热解毒、通腑除胀、潜阳安神的功效。2、张声生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伴焦虑或抑郁状态时,在健脾益气的基础上,还注重“调节气机”及“祛除病邪”。其认为治疗慢性胃炎伴焦虑状态,当收敛、沉降气机,配合清热、化瘀之法,善用柴胡、合欢花疏肝解郁,木香、砂仁、厚朴、苏梗、枳实和胃降气,生龙骨平肝潜阳,白芍酸收敛肝,竹茹、白花蛇舌草清热,三七粉、延胡索活血化瘀,煅瓦楞子软坚散结;伴抑郁状态时,当升提、发散气机,配合祛湿、化痰之法,善用木香、乌药辛窜行气,藿香芳香化湿,薏苡仁利水祛湿,半夏曲、竹茹化痰,煅瓦楞子消痰散结。总体关键在于恢复气机运行。

胡少博[6](2021)在《基于舌象分布探讨贾立群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经验》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对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胃黏膜状态处于胃癌前病变发生与演化病程(胃黏膜慢性炎症—胃黏膜萎缩伴肠化—胃黏膜异型增生)中患者的舌象进行研究,找出其不同阶段的典型舌象特征,基于舌象,结合临床,探求其中医病机演变规律。同时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贾立群教授临床治疗处于上述病程中患者的中药进行数据挖掘,探求其临床用药经验。方法:收集筛选2019年10月—2021年3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贾立群教授门诊及内镜中心的胃黏膜状态处于胃癌前病变发生与演化病程中任一阶段的患者及胃黏膜正常的患者共488人。采用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舌面诊测信息采集系统进行舌象采集、分析,在此基础上,由贾立群教授及其他两名中医师从舌色、舌形、苔色、苔质四个方面进行修正,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及导师临床经验,推测上述病程中的中医病机演变规律;将就诊于导师门诊165名患者的330首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建立数据库,并分别进行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统计,同时进行用药频次、用药规律和聚类分析,以探索导师用药经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488人,其中贾立群教授门诊就诊的患者有165人,共收集处方330首,包含181味中药。经对患者舌象的统计学分析表明,胃黏膜慢性炎症阶段,患者舌象以红舌、齿痕舌为典型特征;胃黏膜萎缩伴肠化阶段,患者舌象以红舌、裂纹舌为典型特征;胃黏膜异型增生时,患者舌象以青紫舌、裂纹舌为典型特征。此外,未见典型的苔色和苔质特征。基于舌象,可将其中医病机演变概括为肝脾不和—胃热津亏—脾虚夹瘀。对导师所用中药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药物性味以苦寒、甘温为主,多归为脾、胃、肺、肝经,其功效涉及补虚、清热、消食、活血化瘀、理气等。其中,使用频次在30次以上的药物共有49味:包含补气药如黄芪、山药、党参、白术、太子参、甘草等;补阴药如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清热药如天花粉、淡竹叶、栀子、黄芩、黄连、蒲公英等;活血化瘀药如郁金、丹参、土鳖虫、川芎等;理气药如陈皮、九香虫、枳壳、香附等;化痰药如半夏、川贝母、瓜蒌、竹茹等;化湿药如砂仁、厚朴、砂仁等;补血药如当归、白芍等;温里药如高良姜、干姜、吴茱萸等;安神药如远志、酸枣仁等。对中药进行用药及关联规则分析的结果表明,临床常用药物组合有半夏—郁金;半夏—陈皮—竹茹;黄芩—枳壳—半夏;麦芽—神曲—鸡内金;半夏—郁金—陈皮等。对方药进行聚类分析,可聚为3个基础方,分别为方剂1(半夏,陈皮,竹茹,郁金,丹参,茯苓),方剂2(半夏,陈皮,竹茹,厚朴,白术,莱菔子),方剂3(北沙参,石斛,麦冬,白术,鸡内金,麦芽)。结论:在胃癌前病变发生与演化的病程中,患者的舌象与中医病机会随着胃黏膜状态及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其舌象变化规律为红舌、齿痕舌—红舌、裂纹舌—青紫舌、裂纹舌,其基本中医病机变化规律为肝脾不和—胃热津亏—脾虚夹瘀。其中肝脾不和可贯穿该病程始终,三种证型也可相互重叠,互为因果。依据贾立群教授用药特点,其治疗该病程阶段患者时以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肝胃同调、顾护脾胃为主要特点。

陈志豪[7](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数据挖掘马骏教授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全国名老中医马骏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用药特点和辨治规律,探讨马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并传承马教授在临证诊疗中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特色。方法: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期间,通过门诊跟诊的途径,所收集的马骏教授诊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病案,再将得到的病案经过规范化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进行临床数据筛选与分析,并予以讨论挖掘结果,总结马骏教授临床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辨治思路、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结果:本课题收集了87例病案资料,并对此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按从高到低的出现频次,主要得到的中医证型依次为: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等五个。2.按从高到低的出现频次,出现频次位于前10的药物为:甘草、半夏、白芍、白术、砂仁、黄芩、陈皮、黄连、赤芍、枳壳。3.常用的有4对药对:半夏-陈皮、半夏-黄芩、白芍-甘草、白术-白芍。4.常用药物组合有3组:半夏-陈皮-甘草、半夏-黄芩-甘草、半夏-白术-甘草。5.核心处方1个,其组成: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黄连、黄芩、木香、砂仁、白豆蔻、枳壳、赤芍、白芍。结论:通过分析系统得出的研究结果,总结并概括马骏教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规律,结果如下:1.马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因胃阴虚及脾阳虚而产生气滞、血瘀、痰湿等标实产物,出现胃脘疼痛、痞满等病症。2.马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善于抓住病机、脉证合参、洞悉主症、三因制宜;3.在用药上,马教授善用经方,通过审证查因,以健脾益气、疏肝和胃、平调寒热、燥湿和胃为治疗方法,并通过巧妙灵活用药治疗本病。4.得出的核心处方,以“脾胃气虚”、“肝胃不和”、“寒热错杂”为切入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出现胃脘胀满,中焦气机不畅,寒热错杂者多用半夏泻心汤平调寒热,和胃消痞;若患者纳差、肢体乏力以脾胃气虚者多以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益气健脾;若口中粘腻、恶心痰湿中阻者多以平胃散燥湿和胃;若嗳气频多、急躁易怒肝郁气滞者多以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和脾胃兼以疏肝气。

刘凡[8](2020)在《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名老中医慢性胃炎辨证论治方案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1)基于多源异构数据源,利用知识图谱技术,构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知识图谱,为分析和展示医师临证思维、诊疗规律、传承特点提供可视化工具,也为中医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奠定知识库基础。2)利用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构建基于疗效评价的辨证论治诊疗方案,对比具有师承关系的两位医师针对慢性胃炎的辨证论治规律,为中医个体化诊疗方案制定的系统流程提供方法学借鉴。研究方法1)名老中医诊疗经验图数据库构建研究:以姚乃礼主任医师(简称姚医师)临床经验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检索后纳入26篇非结构化文本数据资料,依据中医临床术语系统分类结构(ISO 19465-2017)和健康信息学——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语义网络框架(ISO/TS 17938-2014)两项ISO标准,构建知识图谱的逻辑框架,根据形成的知识本体抽取数据实体,经过知识融合、知识表示等环节形成知识图谱的数据层,通过Neo4j图数据库实现知识图谱数据储存与应用展示。2)名老中医慢性胃炎辨证论治规律及传承特点研究:以姚医师治疗慢性胃炎为例,利用回顾性医院信息系统(HIS)门诊病历数据,在评价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通过描述性统计、数据挖掘等方式,明确其有效方案与适宜人群特征,并与其传承弟子张润顺主任医师(简称张医师)进行比较,揭示各自辨证论治特点与临床诊疗特色,为下一步形成医师个体化辨证论治的诊疗方案奠定基础。3)慢性胃炎辨证论治诊疗方案的专家访谈研究: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挖掘结果,通过定性访谈研究方法对两位主任医师的辨证论治诊疗思路进行探讨,旨在形成医师个体化慢性胃炎临床诊疗方案,并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实现专家诊疗方案推荐的功能。研究结果1)姚医师脾胃病诊疗经验知识图谱构建:基于姚医师文本资料确定的语义类型及关系,构建Neo4j模式层图谱,包含19个节点、18个标签、27条关系和17种关系类型。经过知识抽取、知识融合形成知识图谱数据层,18个标签下包含524个节点,17种关系类型下包含1097条关系,10种属性下包含622个属性值,最终构建成的姚医师脾胃病诊疗经验知识图谱实现了可视化展示和语义化搜索的功能。2)姚医师慢性胃炎辨证论治规律及传承特点研究:经过疗效评价后共纳入慢性胃炎患者1176例,其中姚医师患者数356例,2383诊次;张医师患者数820例,4632诊次。通过社团发现、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形成了两位医师治疗慢性胃炎的核心处方与核心症状群。姚医师的优势核心处方以自拟健脾通络解毒方为主,主诉中胃痛多见;张医师的优势核心处方以四逆散、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等加减,主诉以胃胀、嗳气为主。3)诊疗方案形成与知识图谱优化研究:通过定性访谈研究,姚医师访谈文本共提取5个编码,分别是辨证论治、辨病论治、病证结合、基本病机、处方用药;张医师访谈文本共提取7个编码,分别为病证结合、主病主方、诊断要点、患者类型、合并症状、基本思路、处方用药;预设主题为2个,即诊断与治疗。最终形成两位医师慢性胃炎个体化诊疗方案,将诊疗方案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实现了专家诊疗方案推荐的功能,达到辅助临床决策的目的。研究结论1)知识图谱技术是名老中医传承研究的有效方法之一。知识图谱实现了可视化展示、语义搜索、治疗推荐等功能,为大数据时代本研究领域知识表示和知识工程奠定了方法学基础。2)基于疗效评价的真实世界临床数据,结合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构建名老中医诊疗方案的研究路径基本可行。3)本研究形成了医师本人认可的辨证论治优势方案4个,为今后中医临床的慢性胃炎治疗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组成稳定、疗效可靠的诊疗方案。

钟岢屹[9](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总结导师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治疗相关性疾病的理论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桂枝类方治疗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丰富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学术水平及临床应用。方法:1资料来源:刘铁军教授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桂枝类方诊治的患者,其临床诊疗信息拍照留存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计算机中心调取。本研究所选取的某一类方药,其主要组成药物属《伤寒论》、《金匮要略》桂枝类方者,即以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汤、新加汤、当归四逆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炙甘草汤、桂枝汤合四逆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原书药物组成为主,且一般资料记录(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及四诊信息记录完整者。2资料收集与处理:对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类方病例的病名、症状、体征、舌脉、药物名称等信息进行规范化,录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如乌贼骨、海螵蛸统一录为海螵蛸。并对录入数据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严密控制,由专人负责,它人未经授权不得进行修改,以保障所需数据库项目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3统计学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分别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对500例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桂枝汤135例,新加汤24例,当归四逆汤144例,枳实薤白桂枝汤68例,炙甘草汤66例,桂枝汤合四逆汤11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10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42例,根据频次分析、黄金分割法可得出导师运用各桂枝类方的适应证及其主症、主药,并通过药物聚类分析得出导师常用的合方用药,以总结导师临床使用该类方诊治疾病过程中的用药思路、处方特点、辨证规律等,丰富导师使用桂枝类方的内涵研究,并将其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结合论述。1桂枝汤:导师运用桂枝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等10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卫强营弱,主要症状: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气上冲、心动悸、发热,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大黄,次要药物:黄芪、防风、厚朴、白术、陈皮、川芎、枳实、茯苓、当归、荆芥、黄芩、姜半夏,常用合方:平胃散、保和丸、二陈汤、厚朴温中汤、奔豚汤、柴胡疏肝散、五积散、越鞠丸、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小承气汤、升阳益胃汤、黄龙汤、枳实消痞丸。2新加汤导师运用新加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便秘等,主要证型为寒入中焦,胃虚津亏,主要症状:心下痞、口干、发热、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头痛、不寐、心动悸,主要药物: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党参,次要药物:黄芪、白术、大黄、黄连、干姜,常用合方: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厚朴温中汤、枳实消痞丸、泻心汤、升阳益胃汤、参苓白术散。3当归四逆汤:导师运用当归四逆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传染疾病等9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寒伤血脉,血脉凝滞,主要症状:手足凉、肢节疼痛、腹痛、不寐、指尖麻木、头痛、肠鸣,主要药物:桂枝、白芍、通草、当归、大枣、细辛、炙甘草、白术、黄芪,次要药物:大黄、党参、枳实、陈皮、川芎、厚朴、神曲、茯苓、干姜、生姜、柴胡、鸡内金、莱菔子,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保和丸、理中汤、升阳益胃汤、吴茱萸汤、温经汤、枳术丸、厚朴温中汤、黄芪建中汤、血府逐瘀汤、暖胃方(自拟)、少腹逐瘀汤、补中益气汤。4枳实薤白桂枝汤:导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缓、不稳定性心绞痛等,主要证型为胸阳不振,寒凝胸中,痰气互结,主要症状:心悸、大便干、心下痞、腹胀、痞满、胸闷、气上冲、胁痛,主要药物:厚朴、薤白、瓜蒌、枳实、桂枝、陈皮、甘草、茯苓,次要药物:干姜、大黄、柴胡、姜半夏、桃仁、当归、枳壳、桔梗、川芎,常用合方:逍遥散、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桃核承气汤、癫狂梦醒汤、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汤、枳实消痞丸、柴胡疏肝汤、血府逐瘀汤、蒿芩清胆汤、大柴胡汤。5炙甘草汤:导师运用炙甘草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4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室性早搏等,主要证型为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主要症状:心悸、自汗、盗汗、肢节疼痛、少气,主要药物:甘草、生地黄、党参、大枣、麦冬、桂枝、火麻仁、生姜、阿胶,次要药物:当归,茯苓,陈皮,姜半夏,川芎,酸枣仁,桔梗,柴胡,常用合方:奔豚汤、补阳还五汤、大秦艽汤、生化汤、四物汤、温经汤、归脾汤、二陈汤、玉女煎、逐瘀汤、归脾汤、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补中益气汤、左金丸、金铃子散、柴胡疏肝散。6桂枝汤合四逆汤:导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主要治疗肿瘤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疾病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癌性发热(肝癌)、癌性发热(胃癌)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心肾阳虚或脾肾阳虚,主要症状:肢节疼痛、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身冷、汗出、倦怠欲寐、精神萎靡,主要药物: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生姜、干姜、附子,次要药物:泽泻、茯苓、土茯苓、山茱萸、熟地黄,常用合方:化症散积Ⅰ方(自拟)、化症散积Ⅱ方(自拟)、七消饮(自拟)、实脾饮。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男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神经衰弱、睡眠障碍等,主要证型为虚劳阴阳两虚,主要症状:自汗、盗汗、胆怯易惊、多梦,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龙骨、牡蛎,次要药物:黄芪、当归、熟地黄,常用合方:六味地黄丸、牡蛎散、当归六黄汤。8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耳鼻喉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主要证型为肝胆火实,心阳浮越,主要症状:易惊、脐腹动悸、身重难以转侧、烦躁、不寐、惊狂不安,主要药物:柴胡、黄芩、生姜、半夏、大枣、桂枝、茯苓、大黄、牡蛎、龙骨、党参,次要药物:沉香、炙甘草、陈皮、当归、酸枣仁,常用合方:四磨饮子、二陈汤、归脾汤、礞石滚痰丸、酸枣仁汤、珍珠母丸、天王补心丹。结论: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的特点可归结为1.宗经辨治,谨求古训;2.方证传变,预防为主;3.随证合方,灵活多效;4.因郁致病,因病致郁;5方证相应,不离病机等5个方面。

林存博[10](2020)在《一贯煎合失笑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运用中医传统方剂加味验证一贯煎合失笑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脾胃病科门诊,属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血瘀证)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入选病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一贯煎合失笑散加味治疗,对照组予三九胃泰颗粒治疗。以4周为1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胃黏膜疗效及病理积分变化情况,验证方案可行性。结果:依本方案进行试验,过程中脱落9例,最终本试验纳入有效病例共63例,其中试验组32例,对照组31例。(1)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疗效及胃黏膜疗效对比:治疗组及对照组对改善CAG患者中医症状及胃粘膜表现均有一定疗效,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 或P<0.05)。(2)症状积分对比:通过对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进行对比,两组方案对患者胃脘灼痛、痞满、饥不欲食、嘈杂及口干的症状积分均有改善,两组对以上症状的起效时间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大便干燥症状的改善两组均不明显。(3)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积分对比:治疗后两组胃黏膜情况均有改善,胃镜积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方面,治疗组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贯煎合失笑散加味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血瘀证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改善本病患者的一般症状上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起效迅速,对胃黏膜萎缩及肠化亦具有良好效果,可适当延缓甚至改善患者病程进展,在适当用药剂量内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二、肝脾同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脾同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论文提纲范文)

(1)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基于转录组学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综述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CAG与胃癌前疾病的定义
        2. CAG的临床研究进展
        3. CAG的基础研究进展
        4. 小结
    综述二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1. 辨证治疗
        2. 成方治疗
        3. 自拟方治疗
        4. 中西医药联合治疗
        5. 中成药治疗
        6. 外治法
    综述三 转录组学技术及其在中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1. 转录组学研究的相关技术
        2. 转录组学在中医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3. 展望
    综述四 魏玮教授治疗CAG相关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
        1. 辛开苦降,善用经方
        2. 益气活血,消症化瘕
        3. 调畅情志,和解少阳
        4. 调枢通胃,总揽全局
        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样本量估算与数据管理
        2.3 研究对象
        2.4 干预措施
        2.5 疗效评价指标
        2.6 安全性指标
        2.7 统计方法
        2.8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疗效结果分析
        3.3 安全性评价
    4、讨论
        4.1 半夏泻心汤可以减轻CAG患者中医症状
        4.2 半夏泻心汤可以调节CAG患者胃功能血清学水平
        4.3 半夏泻心汤可以改善CAG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4.4 半夏泻心汤可以提高CAG患者睡眠质量
        4.5 半夏泻心汤可以降低CAG患者炎症因子水平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转录组学半夏泻心汤治疗CAG的作用机制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来源
        1.2 受试者与血样采集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1.4 软件及数据库
        1.5 样本准备
        1.6 生物信息学分析
    2、结果
        2.1 测序基本情况
        2.2 差异表达筛选结果
        2.3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2.4 差异表达基因通路富集分析
        2.5 PPI网络分析
    3、讨论
        3.1 半夏泻心汤治疗CAG与抑制炎症
        3.2 半夏泻心汤治疗CAG与免疫调节
        3.3 半夏泻心汤治疗CAG与抗肿瘤
        3.4 半夏泻心汤治疗CAG与神经调控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总结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存在问题与不足
    4. 展望
致谢
附件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件
个人简历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2)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林平主任医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病案预处理
        5.1 中药药名规范化
        5.2 药物分类
    6 处方录入
    7 数据挖掘与分析
研究结果
    1 患者基础资料统计
    2 药物使用频次
    3 药物类型统计
    4 药物性能统计
        4.1 四气统计
        4.2 五味统计
        4.3 归经统计
    5 基于关联规则模型的用药规律分析
    6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用药规律分析
讨论
    1 基本信息
    2 频数分析
        2.1 药物性能
        2.2 药类及主药分析
    3 关联规则分析
    4 复杂系统熵聚类结果分析
    5 临证经验总结
        5.1 气机为要,五脏并调
        5.2 虚实并存,攻补兼施
        5.3 寒热错杂,精准投药
    6 医案举隅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与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基于TLR4通路探讨健脾活血方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现代医学研究
    2.TLR4 通路在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中医理论研究
    4.健脾活血法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1.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当代医家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用药规律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2.健脾活血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小结
        参考文献
    3.基于GEO数据库的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一健脾活血方治疗脾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结论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临床研究二健脾活血方治疗对脾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胃黏膜P53、TLR4、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结论
    4.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体外研究健脾活血含药血清对恶性转化胃上皮细胞的机制研究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结论
    5.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附录 综述 胃癌前病变信号通路及相关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致谢

(4)姚乃礼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伴抑郁经验总结及健脾调肝解郁汤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胃炎伴抑郁的中医研究进展
        1 病因病机
        2 辨证分型
        3 中医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胃炎伴抑郁的西医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
        2 发病机制
        3 治疗方法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第一节 姚乃礼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伴抑郁临床经验总结
        1 疾病认识
        2 诊疗思路
        3 辨治体会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健脾调肝解郁汤临床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张声生教授治疗慢性胃炎及其伴焦虑或抑郁状态的用药特点数据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慢性胃炎与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研究
    第二节 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中医认识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数据挖掘研究 张声生教授治疗慢性胃炎及其伴焦虑或抑郁状态的用药特点数据挖掘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资料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结果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第七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问卷封面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附录3 基本资料表
    附录4 诊断表
    附录5 自拟症状/体征表
    附录6 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基于舌象分布探讨贾立群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胃癌前病变发生与演化病程的中医病机及治疗
        1 病名探讨
        2 中医病因病机
        3 PLGC的中医药治疗
        4 中医药治疗PLGC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胃癌前病变的舌象研究进展
        1 PLGC的证型分布
        2 PLGC舌象特征
        3 PLGC内镜象与舌象的关系
        4 HP感染与舌象的关系
        5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舌象采集
        2.2 舌象结果判读
        2.3 病历资料采集
        2.4 数据处理
        2.5 统计与分析
    3 技术路线图
    4 胃癌前病变发生与演化病程中患者舌象研究结果
        4.1 性别分布情况
        4.2 年龄分布情况
        4.3 舌象特征分布情况
    5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的用药分析
        5.1 基本资料统计
        5.2 药物基本信息统计
        5.3 用药频次统计
        5.4 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5.5 中药聚类分析
    6 讨论与分析
        6.1 胃癌前病变发生与演化病程中舌象特征及中医病机分析
        6.2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的用药分析
    7 验案举隅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7)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数据挖掘马骏教授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1.4 脱落标准
    1.5 研究方法
        1.5.1 数据采集过程
        1.5.2 医案术语规范化处理
        1.5.3 数据录入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状况
    2.2 中医疾病分析
    2.3 症状分析
    2.4 主要证型统计
    2.5 药物统计
    2.6 .组方规律统计
    2.7 新方分析统计
3 分析与讨论
    3.1 性别、年龄分析
    3.2 病种、临床表现分析
    3.3 证型统计分析
    3.4 药物统计分析
    3.5 组方规律统计
    3.6 新方统计
4 马骏教授治疗CAG主要学术思想
    4.1 平调寒热
    4.2 通补兼施
    4.3 肝脾同调
    4.4 注重调畅气机
    4.5 注意脾胃润燥
    4.6 强调行气活血
5 病案举例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名老中医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名老中医慢性胃炎辨证论治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知识图谱技术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概况
    1.知识图谱概述
        1.1 基本概念
        1.2 发展历程
    2.构建过程
    3.构建工具
    4.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4.1 知识本体
        4.2 应用案例
研究内容一 名老中医诊疗经验图数据库构建研究
    1. 构建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本体构建
        1.3 数据预处理
        1.4 数据库构建
    2. 应用示例
        2.1 可视化展示
        2.2 图搜索模式
    3. 讨论
研究内容二 名老中医慢性胃炎辨证论治规律及传承特点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疗效评价方法
        1.2 数据提取过程
        1.3 数据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挖掘方法
        2.2 处方稳定性指标
    3. 研究结果
        3.1 患者人口学信息
        3.2 患者诊断信息
        3.3 处方时间演变规律
        3.4 性味归经剂量统计
        3.5 核心处方与核心症状群
        3.6 随症加减规律
    4. 讨论
        4.1 大数据时代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趋势
        4.2 探索辨证施治个体化诊疗的新策略和新方法
        4.3 整合“病-证-治-效”信息构建个体化诊疗方案
研究内容三 慢性胃炎辨证论治诊疗方案的专家访谈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访谈者信息
        1.2 受访者选择
        1.3 研究情境
        1.4 数据收集
        1.5 质量控制
    2. 资料分析
        2.1 分析方法
        2.2 分析结果
    3. 研究结果
        3.1 医师个体化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3.2 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专家诊疗方案推荐
    4.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9)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2 数据库的建立
        3 数据挖掘
        二、研究结果
        1 桂枝汤证治规律
        2 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桂枝汤适应证
        3 桂枝汤症状规律
        4 桂枝汤药物规律
        5 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新加汤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新加汤证治规律
        三、讨论
        1 新加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新加汤适应证
        3 新加汤症状规律
        4 新加汤药物规律
        四、小结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当归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当归四逆汤证治规律
        2 当归四逆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当归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2 当归四逆汤适应证
        3 当归四逆汤症状规律
        4 当归四逆汤药物规律
        5 当归四逆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治规律
        2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枳实薤白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枳实薤白桂枝汤适应证
        3 枳实薤白桂枝汤症状规律
        4 枳实薤白桂枝汤药物规律
        5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五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炙甘草汤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炙甘草汤证治规律
        2 炙甘草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炙甘草汤一般情况分析
        2 炙甘草汤适应证
        3 炙甘草汤症状规律
        4 炙甘草汤药物规律
        5 炙甘草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六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桂枝汤合四逆汤证治规律
        三、讨论
        1 桂枝汤合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桂枝汤合四逆汤适应证
        3 桂枝汤合四逆汤症状规律
        4 桂枝汤合四逆汤药物规律
        四、小结
    第七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三、讨论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4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四、小结
    第八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三、讨论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四、小结
总体讨论
    1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比较分析
    2 桂枝类方方证对比
    3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病证关系
    4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证治规律比较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10)一贯煎合失笑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1 中医学对病名的认识
        2 中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3 中医药相关治疗研究
    二、现代医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1 流行病学资料
        2 发病机制
        3 西医治疗
实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讨论
    1 CAG发病与阴虚血瘀证
    2 一贯煎合失笑散加味方药分析
    3 研究结果与疗效评价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四、肝脾同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基于转录组学的作用机制研究[D]. 国嵩.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林平主任医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D]. 潘思宜.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基于TLR4通路探讨健脾活血方治疗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 张曼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姚乃礼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伴抑郁经验总结及健脾调肝解郁汤临床观察[D]. 陈思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张声生教授治疗慢性胃炎及其伴焦虑或抑郁状态的用药特点数据挖掘[D]. 朱悦尔.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基于舌象分布探讨贾立群教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用药经验[D]. 胡少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数据挖掘马骏教授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研究[D]. 陈志豪.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名老中医慢性胃炎辨证论治方案研究[D]. 刘凡.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9]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D]. 钟岢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一贯煎合失笑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阴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 林存博.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肝脾共调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